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

2024-06-21

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精选12篇)

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 第1篇

2.音乐以独特的语言教化学生。音乐的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能够产生深层次感悟的语言。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感知与体验,达成情感的沟通并产生共鸣。音乐语言往往通过“美”来启迪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美、享受美、理解美,加深对德育要素的领悟,并不断产生新意。

3.音乐以高尚的审美激发学生。音乐教学的过程是引领学生去认知世界、感知世界、激发情感的过程。学生坚定的信念被音乐激发,优秀的品质被音乐熏陶,高尚的情操被音乐陶冶。音乐审美能够树立道德,如学生在学习《义勇军进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歌曲时,会被激发出崇高的爱国之情与成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会产生更高的道德追求,并用其不断检视自己、约束自身,促进自身高尚道德的确立。

4.音乐以细腻的情感感染学生。德育的关键在于主体将外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只有情感与道德相结合,内化为学生的信念之后,学生才能真正完成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音乐恰好是完成情感与道德结合的催化剂。音乐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并且驱动道德认知向信念与行为转化,最终使其凝聚为一种道德品质。

努力发挥职校德育课的德育功能 第2篇

努力发挥职校德育课的德育功能

职校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在整个职校的德育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合格人才和实现职教培养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充分发挥职校德育课的德育优势,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职校德育课应注意如下几方面:一、适时而变,通过调整德育课程的设置顺序,促使学生尽快形成相应职业思想;二、制定德育课德育序列目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三、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四、教师要树立双主体性德育观.五、重视对学生提出行为规范的要求;六、树立新型的德育质量观,建立突出内在素质、科学完善的德育评价制度.

作 者:邱泽炳 作者单位: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广东,521031刊 名: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英文刊名:DUYUXIE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适时而变 德育序列 转变观念 双主体性 新型德育质量观

谈如何发挥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 第3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而德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参与德育管理,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不失时机地利用学科特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这就要求德育必须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努力加强、改进和探索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多种渠道,构筑学校德育工作的大平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发挥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呢?

一、实施策略

1.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

中学开设的各门学科中都渗透着德育的内容,这些内容以知识为载体,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学科德育的核心。如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借助课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心理。数学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并不明显,但可以挖掘出来,如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可以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数学题的演算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生活态度。英语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总之,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在教师形象中渗透德育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人格魅力以及严谨的教风等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巨大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仪表形象等都能给学生美的熏陶,而轻松愉悦的学习生活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在社会活动中渗透德育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课内德育渗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渗透。教师可以根据各学科的特点适当组织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将学科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将知识活学活用,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生百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保障措施

1.课题带动。课题的研究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科教师能够主动承担德育工作。因此在制订各学科教学计划的同时,应注重体现德育内容的渗透,充分做到多管齐下,强化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

2.科研带动。大力开展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教学研究,真正实现德育首位的目标。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转变观念,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按照三维教育目标,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初步形成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思路。

3.制度约束。坚持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建立任课教师德育联系卡制度,任课教师分别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结对子,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定期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三、研究方法及注意事项

1.研究方法

(1)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树立德育首位的思想。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润物细无声”。

(2)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教师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学科教材特点,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在教学中巧妙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文道合一”的路子。

(3)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把德育向课外延伸,多管齐下,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

2.注意事项

(1)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

(2)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

(3)要客观、公正、尊重事实

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 第4篇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宝藏”

翻开高中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 我们会发现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人类社会美好情感都能从中找到影子。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为例, 《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同志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对母校的依依深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艾青对母爱的炽热的歌颂与眷念,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置个人得失、荣辱于不顾而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舍生忘死、反抗强暴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中热血青年对正义的执著追求和英勇献身精神, 《小狗包弟》中巴金的敢讲真话、敢于自责、反思人性,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梁启超先生的严谨谦虚、热心肠, 《别了, “不列颠尼亚”》体现洗刷耻辱后的民族自豪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体现呼唤和平、反对战争, 《包身工》体现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的愤怒控诉, 《飞向太空的航程》体现为崇高事业而孜孜探索的精神……

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感悟教材, 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又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品格, 使他们树立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正如巴金所说:“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 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 给人以精神的底子。”

二、潜移默化地进行作文教学

“文以载道”是中国整个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 至今影响深远。这里的“道”, 是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意思, 换成现代人的说法, 就是人类良心、社会责任感。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此四句可以说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100年前李大钊先生曾倡议“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体现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更体现出他们的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占据语文高考“半壁江山”的作文取胜的重要因素就是思想健康、立意深刻。要做到这一点, 语文老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社会、关心人生, 形成和谐、和平、正义、民主、自由的思想。

因此, 在日常作文训练中, 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主体人格心灵的培养, 达到“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的境界, 这与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一脉相承的。

三、开展多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意味着语文老师可以多方式地进行德育渗透, 如演讲、辩论, 读书交流等, 从而既提高学生的演讲、朗诵和辩论技能, 又对学生进行无形的集体意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当然, 除了一些针对重大节日、纪念日进行的活动外, 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精心选择一些话题。

如2009年10月24日, 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 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和3名冬泳队员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江中, 展开生命大营救。2名少年和6名大学生被成功救起, 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同学英勇牺牲, 年仅19岁。让人心寒的是“挟尸要价”的丑剧随后上演。围绕这一事例及结合屈原择死、司马迁择生让学生展开辩论, 使学生自然从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明白《兰亭集序》中“死生亦大矣”的内涵。同样, 药家鑫事例也可以引发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思考。

又如针对中国足坛掀起的扫赌打黑风暴, 让中学生思考中国足球为什么在一流的待遇下却只有不入流的成绩;而上世纪80年代, 在恶劣环境下, 中国女排却创造“五连冠”神话。学生通过激烈的辩论产生感悟:道德、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因素。

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 第5篇

一、更新观念,德美并重未来的21世纪,对于基础教育来讲,紧迫的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上的逆反、智育上的厌学、体育上的懒惰、美育上的肤浅等消极状况,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的陈旧化、形式比和教条化的倾向。因此,树立大教育观,立足于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和培养多种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形成崭新的、宽阔的教育氛围和思路,是深化教育改革,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前提。我校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生源较差。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多年来反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说,德育重在晓之以理,那么,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只有有情,才可达理,情理结合,然后导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由于德育与美育这种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完善、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我校在美术教育方面具有教学质量高,课外活动开展得好,师资力量强,教学环境和条件较忧越等优势,我们确定了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开办初中美术特长班,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不断扩大艺术教育的覆盖面,探索以美铺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新路,努力办出学校特色。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课的开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除在初中各年级开齐音乐、美术、劳技课外,1994--1995学又在高

一、高三开设音乐欣赏课,在高二开设美术鉴赏课,并堤出:深入浅出,富于情趣;开拓思路,寓美于德;重在育人,强化参与的教学原则。任课教师根据这些原则,认真分析教材,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提出具体而富有可检性的教学要求,大胆探索教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美育的德育功能。担任高二美术鉴赏课的青年教师张利,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第一,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他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牋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empirenews.page--]第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他通过讲解摄影的特点、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相机,摄取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学生们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摄影作品,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第三,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他讲工艺美术的艺术特征时,结合服装的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第四,注重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在介绍油画艺术时,他指出,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华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高质量的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少学生原来认为,高二面临五科会考,自己又不学美术,对新开美术鉴赏课不大理解,有的学生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上课。现在,多数学生改变了看法,我们曾在高二学主中搞过问卷调查,80%的学生认为通过美术鉴赏课,在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方面有了提高;62%的学生还能说出一些美术作品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提高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课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引导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寓美于德。首先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并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少教师做了有益的探索。如语文教师启发学生将课文中描绘的场面、人物、景物用绘画的形式做成投影片,不仅使学生较深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初一的政治教师在讲“培养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一节 时,组织学生做冷菜拼盘,看谁设计得色、香、味俱全,然后互相观摩,评出名次,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物理教师在讲杠杆的平衡、物体的摆动、平面镜的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知识时,引导学生领会直观、空间的对称美不仅表现在物质运动的直观形象上,而且更深刻地表现于运动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感受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二、开展美育活动,德美结合在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我们注重开展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自1989年开始,我校连续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学生们或吹拉弹唱,或吟诗作画,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或凝神聆听美学讲座,或进行书法、棋类比赛,或排演相声、小话剧„„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去年三月,在我校举办的第六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全校有11个班的400多名学生演了剑术操,场面恢宏、热烈,表达了学生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empirenews.page--]在德美结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针对青少年中一度出现的只知歌星,不知英雄的“追星热”,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百部优秀影片。观看影片前,我们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了解历史故事的大背景。观看影片之后,组织影评讲演和征文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而且使学生懂得,一个不能产生英雄、伟人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我们还通过板报评比、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美与丑的大讨论,使学生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针对美术特长班学生爱好美术的特点,组织他们参观炎黄艺术馆,让他们亲眼目睹祖国灿烂的绘画艺术,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宙美能力。为了保证美育活动的开展,我们还把课外活动课纳入了课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分别参加了合唱队、舞蹈队和手工、美术、电子琴、棋类、文学话剧表演等小组。在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中,学生们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道德修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现在,当你走进学校大门时,值周的学生会向你送去微笑和问候。你会看到楼前的花坛花团锦簇,与喷涌着白色水柱的喷水池相映成趣。学生车棚的自行车码放有序,楼两侧的壁报栏绚丽多彩。美术特长班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会使你叹为观止。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促进了班风、校风建设,也使一些后进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初二年级的一名男同学平时不太守纪律,不爱学习。在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节上,教师发挥他喜欢跳舞的特长,让他表演新疆舞,还让他辅导其他同学。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表扬了他,并鼓励他把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的表现转到纪律和学习上来,近半年来,这名学生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几年来,我校坚持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取得了一 点成绩。1992年,我校被市教育局授予美育先进集体称号,去年又被命名为美术传统校。

发挥语文学科优势,渗透美育功能 第6篇

一、字形美的渗透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变革和发展,到今天演变为一个音形义的有机统一体,这是拼音文字所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汉字美的本源,而这种美诉诸人的感觉当是其优美的字形。汉字的本源是图画,象形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并且象形造字法是其它各种造字法的基础。所以,在汉语知识的教学中,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笔者特别注重汉字形体美的渗透,使学生从感观上获得汉字的第一美感,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如经常给学生讲历代书法家的故事,有选择地推荐书法作品让学生临摹、练习、分析,如柳体字、颜体字。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附录部分也有不少关于书法的内容。如七上的《写好硬笔行楷字》,七下的《临摹、欣赏颜体书法》,八上的《欣赏王羲之书法》,八下的《欣赏唐人草书》,尤其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笔者经常让学生欣赏并临摹。到名胜古迹参观游览时与学生一起欣赏那些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碑刻壁题,学生常常为先人一点一画的功力所折服,在碑林石刻间流连忘返。这样,学生感受到的不再是枯燥的笔画,而是充满个性的铁画银钩,令人折服的美妙架构,因而练字的自觉性、积极性很高。有位同学曾深有体会地说:“我们不只是在练字习字,更如置身于美的天地,感受美,接受美的熏陶。”

二、情感美的渗透

美育是逐步引向深入的。有了对汉字的形体美的初步感知之后,对字义的认识,对诗、词、歌、赋、散文、戏剧、小说等所抒发的情感美的认识和感受,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所谓美育就是情育,学生对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了了解,产生共鸣,受到教育和鼓舞,那实际上就是接受了情感美的教育。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讴歌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选择不同类型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课文,感受美。如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莫怀戚的《散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课文,都体现了亲情美,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学生读了这些作品,掩卷深思,联系社会现实,不可能不受到亲情美的熏陶。

三、自然美的渗透

热爱生活,是从热爱自然开始的,而自然之惹人喜爱,乃是因为她的不加雕饰、浑然天成的美。祖国江山之美无需多说,很多文学作品都描写了这一点。初中语文教材中,恰恰就精选了这样的艺术精品。在诗词中描绘山水的千古绝句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江山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等。现代写景抒情作品有朱自清的《春》、鲁迅的《雪》、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但如何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大师们作品当中的奥妙呢?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外,笔者常运用先进的声像设备,把文字转换成清晰优美的声像画面,让学生直接感受课文流露的自然美景。如在讲述朱自清的《春》时,就播放了配画的朗诵录像,学生一下子就陶醉了。课后,有位学生说:“今天学了课文,看了录像,才发觉原来没有留意的春天是如此的美丽。美,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

就这样,通过对艺术作品中自然美景的感受,学生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同时也培养起对身边一草一木、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爱护花草,支持绿化,维护公共场所的整洁,保护园林、文物设施的完整美观,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四、社会美的渗透

社会美的内涵极其丰富,但社会美主要是指社会关系中人的性格美、行为美等。语文美育是一种定向教育,就是要按照正确的审美意识,从总体上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与整个社会的审美意识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做到扬善惩恶。《威尼斯商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范进中举》等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都包含了丰富的美学内涵。人类所创造的美也属于社会美的一部分,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故宫》《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老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挖掘它们的社会美。

当然,笔者认为中学生社会美内涵的焦点,应是对国家和民族、对社会和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兹不赘述。

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心灵交流过程,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美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老师对美的传播,也需要建立师生间美的情感沟通网,并通过学生的尊师感情发生作用。所以老师在实施美育渗透时,还要想方设法塑造自己的美的形象,使自己的言行能够起到美的榜样。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中既学到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美的熏陶。

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 第7篇

育功能

素英语教学大纲明文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确指出、:有文化要把学、, 陈/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以提高整个发中华民族的思裕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在前想道德素质, 。师者可见德, 育传挥任务菊之重要, 又。兼有德育任务初中英语教学。英语既是语既担负着智育英中渗言课, 也是思想课透德育就成了, 教学改革中不容如何在英语教学语教学中忽视的重, 要课题普遍出现。目前重知识, 在, 轻德育的中学英语教素现象, 让。那么英语教, 学成为学生道德素养发教学中如何挖掘德育因学展的过程呢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材是德育的载体。, 在英的材教学, 中深入, 发掘德育因素教师应充分利用, 只要我们抓课本中的素德索住, 德贯育穿教整育个工初作中难新题教就材可的以德迎育刃线育一而解。、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功在教学之初,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影响, 从而能使学析生文学的本生民感, 明族确到自作身豪者为感的中。写国教作人师意的还图光要和荣认, 文增真章强分

的哲理, 将德育因素适时、适度、适量

地体现出来, 要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在的英语教材,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二、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人际交往面狭窄, 社会适应能力差, 很需要在教育中弥补这一欠缺。平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 鼓励他们学以致用。如, 在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阅读课文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的教学中, 通过学习和讨论东西方文明礼仪的异同, 使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好的礼仪习惯、怎样做一个有着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好学生。现在的英语教材趋向英语交际化性的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教材中大量出现人际交往的文明行为规范。在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文明用语。

三、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 合理利用课本中有关环保教育的素材, 将环保教育寓于英语教学之中。进行环保教育, 重点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为学生树立“绿色伦理”的观念, 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要让学生知道:“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使学生能用正确的环保意识、环境情感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植物, 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四、对学生进行毅力教育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有着其教学的重要性。学好英语对初中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随时结合课文中出现的相关内容, 积极向学生灌输学习英语的动力, 培养学生自强不息, 永不言弃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不屈不挠, 乐观向上, 最终战胜困难, 取得成功的例子, 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比如七年级下册Unit3 A lucky escape单元中, 我们就可以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通过学习Justin and Paul, the twin brothers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帮助警察打击犯罪的事迹, 让学生谈谈对此的认识。If you meet such the thing, what and how do you do?通过学生自由讨论, 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五、对学生进行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必须从习惯抓起,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这一思想,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教师必须从小培养学生不断克服不良习惯, 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 要教育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课后要教育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系统整理的习惯;要使学生养成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此外, 还要引导学生重视动手能力的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的三严态度。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注重自身仪态。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苦难教育、节约教育等等。

六、对学生进行交际教育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其功能在于交流,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初中英语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主线, 在九年级教材中渗透了大量的交际礼节, 教师在教学中,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交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把英语教学与交际教育融入娱乐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这类活动不但可迎合学生的热情, 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实践口语的训练, 而且能使学生积极开展英语语言的思维活动, 有利于提高他们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其效果阅读会很好。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 德育教育应有恰当的位置,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 还要进行德育方面的教去, 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 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更好地发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既担负着智育任务, 又兼有德育任务。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成了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教材是德育的载体, 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 在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素材, 深入发掘德育因素, 对学生进行爱国、礼仪、环保、毅力、习惯、交际教育, 总之, 英语教师应认真地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发挥好品德课程的德育功能 第8篇

一、小学品德课教学德育功能发挥的困境

1. 德育外延的泛化使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我国,德育是范围很广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礼仪教育等。一堂品德课可能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从法律条文讲到社会习俗,从道德规则讲到政治体制,德育的外延如此之广,以至于教师很难把握德育的真正内涵,这种德育外延的泛化降低了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对提高实效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2. 社会因素对品德课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在学校我们会向学生传播有关职业道德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正面的,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但是一旦学生进入社会职业领域,他们就不得不为组织规则所束缚。这种现代的去道德化使品德课教学陷入两难境地。如: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基本职业道德,但医院会规定必须先交钱才能看病,而这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现代组织的去道德化让人开始怀疑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新媒介建构的虚拟现实与社会现实的运作逻辑不一致,也使得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难以提高。在道德层面上,网络虚拟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与现实社会相悖的运作逻辑,言语的激进性,对责任的漠视以及各种话语背后所表现出来的群体无意识性,让人觉得他们好似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而这种虚拟的道德理念也会慢慢影响学生的现实感受。因此,如何消除网络所带来的消极效应是当前学校品德课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3. 家庭教育抵消了品德课教学的正面效果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的自身素质以及道德观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品德课教学的主体不仅只是师生,还包括家长和社会成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按照传统的道德要求来教育学生,而当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可能却按照他的的道德观来要求孩子,如:给老人让座、不与人打架等,有的家长可能就跟老人抢座位、认为人若欺我我必欺人,这些做法对品德课教学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二、提高品德课程教学实效性,强化德育功能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为小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生活和社会的道路,使他们在生活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也为他们以后走出校门能适应社会生活并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打下基础。因此,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与课程的实效性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在追求德育功能有效发挥的过程中,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课程功能发挥本身的影响,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下足功夫,采取有效手段,引领学生道德水准的提升和身心的发展。

1. 内容选择上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品德课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应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可以理解这些内容,经过教师的引导后他们可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解读,自身也可以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回避“假大空”的内容,避免泛泛而谈,要做的是将教材规定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将其与自身的感受、经历联系起来,进而引起与教学内容的共鸣,并因此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进一步产生道德认识的基础。

2. 教学目的上应多考虑激发起学生的道德需求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的,而是要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产生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两难情景:一个学生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就偷了人家的东西卖了后去捐钱,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从而引发学生热议。在这种情景中,教师没有将成人的道德规则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给学生进行道德推理的机会,让学生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并不得不去思考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3. 教学安排上要多考虑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

品德课教学不是在“围城”中教学,它不仅强调教学主体的社会化、多元化,还强调教学内容的社会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互动性”,将知识融入互动之中,让学生参与社会交往、参与社会互动。教师可以将道德教育的课堂搬到社区、工厂去,让广阔的社会环境成为品德课教学的大课堂。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卖报,从中既体会赚钱的不易,又学会节约,在这样的社会大课堂中,学生通过与同伴、老师、他人进行互动,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最终社会成了学生的老师。

4. 教学细节上应更多重视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非语言因素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让教师传授知识更有说服力,教学活动更有启发性,师生之间的表情、语音语调、手势、穿着打扮、举手投足等不同于语言因素,虽然不传播具体的知识,但传播态度、情绪、感觉等不具有清晰逻辑性的信息,若被赋予教育意义,它通常表现为一种无意识教育。这样一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会形成对道德知识的认同感,进而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

除此之外,面对多媒体时代的特点,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在学生汲取媒介积极因素的同时,培养学生批判看待媒介信息的能力。学生可能拥有超过我们教师想象的对媒介的理解力和批判力,但他们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其心智还不够成熟,价值观还未定型,对社会规则的把握也不够深刻。

浅谈物理学科的德育功能 第9篇

一、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我们物理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地穿插爱国主义教育, 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在现代物理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是很有必要的。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优良品质。

如在讲解磁现象时, 可以给学生介绍, 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发现了磁体的指极性, 对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指南针, 正是利用磁体的指极性制成的。在引导学生为祖国古代物理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 我认为还有必要结合书本向他们介绍一些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譬如, 原子弹、氢弹的成功引爆,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 返回式卫星、飞船的顺利回收, 超导技术的成功开发和应用, 等等。这些无不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适时地将这些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必定有利于我们在学校德育教育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旬子面对特殊的“天象”作出了这样的理性阐释:“星坠木鸣, 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 阴阳之化, 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 畏之非也。”这是我们的先辈应用唯物论的思想去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典型事例。古时候人们受认识自然的局限性, 无法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从而信奉鬼神, 导致封建迷信活动猖獗,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们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 烧香拜佛、信奉鬼神等封建思想有所抬头,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无知, 搞诈骗活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 有责任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宣传辩正唯物主义思想, 破除迷信。在物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内容, 例如, 电流的磁效应表明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反映了电和磁的内在联系, 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 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的争论, 发展到光的电磁说, 人们把光现象和电现象统一起来了, 从而说明电、磁、光等自然现象是相互联系的, 这也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贯穿辩正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有利于广大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励志教育

物理教材中提到的数十位科学家, 由于他们刻苦钻研, 勇于探索, 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锐意进取, 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建设祖国的义务感。在物理教学中, 可以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感人事迹, 以他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 发愤图强的工作精神教育学生, 如自学成才的伟大科学家法拉第, 打开了电的宝库,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光明和幸福。把毕生精力献给科学事业的物理学家焦耳, 用40年的时间测定了热功当量, 为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耗尽毕生心血, 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的天文学家开普勒, 建立了巨大的功绩和不朽的事业。有些物理学家不仅在科学研究上作了巨大的贡献, 而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情操, 如居里夫人和法拉第等。我国的优秀科学家蒋筑英、蔡祖泉为发展我国光学事业, 填补电光源空白而艰苦创业。核物理学家赵忠尧193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疾呼:“我们是炎黄子孙, 我们要回去!”上世纪40年代, 钱三强、何泽慧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毅然返回祖国。他们对我国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 钱学森等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历尽艰辛返回祖国的事迹就更多了, 他们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以上事例, 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树立艰苦奋斗, 振兴中华的志向。

四、审美教育

人类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界中, 物理学上的概念和规律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 总结出物理现象的共同属性和运动变化规律后认识或发现的。如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能的转化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深刻地反映了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 而他们的表述或数学表达式都十分简明, 这些定律具有科学美, 物理领域的实质美。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具有物理学的和谐美, 电与磁的相互联系、光的波粒二象性反映了物理学的多样统一的整体美。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 科学研究的方法无不闪烁着美的光彩, 展现美的物理世界。因此, 教师应该以情动情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树立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让学生用美的规律去学习物理知识, 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可以陶冶情操,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潜移默化地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柳斌.全面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7.

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第10篇

关键词:政治课,德育,教学

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 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 我们中专学校的教材, 从内容上看, 偏重说明, 哲理性比较强, 这些都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另一方面对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面对拜金主义的侵蚀, 在这些情况下, 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首先在课前吃透教材, 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程度, 在此基础上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确定好德育目标教学.

中专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增强教育性、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在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我通过逐步探索、尝试, 总结出一套教学方法, 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教育形式, 强化德育目标教学

思想政治教学是一个创造条件, 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者有机统一的过程。我在课前吃透教材主要的内容, 充分掌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对社会责任感。由于我校学生全部都是初中生, 他们虽然善于思考, 但看问题局限于表面, 对一些社会问题看法出现或者那样偏激想法, 在备课时准备一些有争议的案例, 围绕着有争议的中心论题。确定好德育目标教学, 教师可以在讲课前把该课堂的德育目标实施教学和检查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育心理学强调: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要求, 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进行有目的的教学”。

例如:讲: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问题时, 以陈水扁搞‘台独’的思想和行为违背广大中国人民的意思这一事实为题,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反对分裂, 维护、追求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的传统, 是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 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统一兴旺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

有时, 我把德育目标一目了然写在黑板上, 和学生围绕目标进行教与学。如讲授《市场经济是有效资源配置》一课, 我既制定知识目标, 又制定了德育目标:

(一) 掌握市场经济概念

(二) 了解市场经济客观必然性、优越性和缺陷

(三) 懂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四)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其中第4点就是主要的德育目标。这样的目标教学可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行为, 同时把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空洞说教与学生喜闻乐见德育活动有机结合 (既理论联系实际) , 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紧贴学生思想, 捕捉德育形式契机

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关键。但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平时教学中, 我从自己的教学对象出发, 努力做到备课、讲课、布置作业以至考试各个环节都紧贴学生思想实际:

(一) 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

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只有做到心中有数, 讲课才有针对性。因此, 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教法, 还要备学生的思想, 特别是了解学生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认识, 经过分析、排队, 然后确定思想教育。我在讲《思想品德》课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时, 出了一道选择题, 提前在学生中进行调查, 题目是:“哪一种想法符合你的意愿”:

A、先己后人, 先私后公;

B、先人后己, 先公后私;

C、利己不损人。

选择“C”项的占50%, 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把“利己不损人”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 讲求个人实惠, 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备课过程中结合课文的内容中找出先进人物的材料:例如喀什地区先进共产党员姜英同志事迹。她热爱党、热爱祖国的坚定信仰, 心系百姓、竭诚为民公仆的情怀, 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高尚无私奉献的情操,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时代精神。根据她的事迹我出了一道讨论题:

人生价值=创造值/条件

(二) 讲课时要针对学生的思想

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提高其思想觉悟的中心环节。教师应在讲清概念和原理的同时, 针对在事前了解到学生的模糊认识, 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我在讲哲学《主流与支流》一课时, 对课文中涉及的腐败现象, 学生认为党内存在许许多多的腐败分子, 就认为领导干部的腐败, 在讲授这个问题时, 我不是一味地淡化、回避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 而是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 充满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争斗。社会上有阴暗面、丑恶现象都是正常的, 关键要分清哪些是主流, 哪些是支流。针对这种状况, 我组织学生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看看学生父母所在单位的党员所作所为, 看其“主流”是什么, 通过调查表明, 95%的党员都是遵纪守法的, 通过社会调查学生从生活的社会现实中受到了教育。使学生更深刻、更真实地认识到社会, 认识我们党, 这样看到极个别党员腐败就认为“都腐败”的偏见就自然减少了。同时也是积极的人生观引导了学生, 打开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大门, 为他们分析问题、解除困惑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比如:在讲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时。强调指出二者相一致的, 并无矛盾;讲市场经济必须自由竞争, 解放思想, 但又必须由法律保障, 既竞争有胆、有识, 但又必须公平合理, 讲社会道德, 市场经济也就法治经济。所以, 青年学生不仅要培养竞争意识, 还要增强道德法制观念。通过层层分析, 基本上可澄清学生模糊认识。

(三) 作业要结合学生的思想

布置作业不能流于填空、问答、回答等形式, 而应促使学生思想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比如:我上课讲到民族问题对世界和人类的影响, 从波黑的民族到非洲的一些国家的部族屠杀, 都可以感受到与民族相关的摩擦和冲突, 民族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化发展,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灾难。由于当今世界由民族矛盾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就以“让世界多一些和平”为题, 让学生起草一份倡议书。有学生写道:“让世界充满阳光, 充满爱与和平”是世界人们呼吁的重要话题。让我们共同居住的家园充满和谐, 充满爱的乐章。让我们为世界和平尽一份心, 尽一份力。让我们把和平鸽放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它自由地在地球村上空翱翔。让我们远离战争, 拥抱和平。让我们团结起来, 让民族团结这条长河永不干涸。有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讨论热点问题或辩论热点话题, 收集有关资料, 做讨论准备。假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观看电影、电视、书报杂志写出观后感。这样的作业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反复深入思考, 进一步加深认识, 同时也沟通师生思想、融洽感情, 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内心世界起着重要作用。

三、积极创造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

思想政治课教学, 使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由知之到信之再到行之, 但课堂教学能否起到这样的教育作用, 关键不在于教师向学生灌输了多少概念和观点, 而在于能否使学生真正从感情上接受它, 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不仅要启发学生领会概念、原理, 更要用自己的信仰去感染学生。

发挥语文学科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第11篇

一、优化语文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途径,它在教学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潜心钻研,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教学气氛”。这观点明确告诉我们,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的那种古板沉闷、压抑学生个性的教学气氛,而代之以民主、和谐、相互欣赏的新课堂教学。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建立良好的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语言技巧,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懂得关爱、尊重自己的学生,和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样才能在内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使学生尽可能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且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平等的环境,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允许学生间有争论,因为异议和争论说明学生在思考有创新;允许学生插嘴、大胆提问、实话实说,培养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敢于表达和老师不同的见解,养成大胆创新、独立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经常鼓励他们大胆提出不同见解,提供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中两处用到“幸福”,学生读时,一眼晃过,似无所疑。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质疑:句中的两个“幸福”是同一个意思吗?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起思维的浪花。通过质疑,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为了培养学生质疑也就是提问题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必须作好记录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让他们从最基础的如:字词句的质疑,再到课题质疑、从课文看似矛盾处质疑、直至思想观点质疑等等,要求学生每人备册,把不理解的问题写在册上。课堂中,对认真提问题或提的问题有思考价值的给予肯定、表扬甚至奖励,这样一来大大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特别是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的各课之前都编排了导读和预习,这更有利于让学生独立寻疑。学生可以通过主动查字典学习生字词,主动寻找疑问,以待课堂上进一步探究解决。如一教师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学生收集到了许多抗美援朝的材料,提出了:“‘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亲人指哪些人?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为什么课文只写志愿军说的话?当时的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等问题。通过自学存疑,培养了学生读书生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疑则有问,有问则有学,有学则有知。“疑”是“万思之端”,在心理学上称为“怀疑感。”李四光曾说过“不怀疑不见真理。”怀疑就是对客观真理的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认识比较模糊时,我不会一带而过,而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去伪存真把握重点,及时攻克难点。比如在《田忌赛马》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问: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不少学生说: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运用巧妙的方法就能成功。于是教师及时追问:如果田忌最好的马也比不上齐威王最差的马他还能取胜吗?学生豁然开朗:如果这样即使方法再好也没有用。从而明白:只有从实际出发,运用巧妙的方法,事情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再比如说,教学《草船借箭》这课时,有的同学根据课题中的“借”提出了问题,说用“骗箭”更恰当,因为“借”是要征求主人的同意,用后是要还的,而课文中诸葛亮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更没有打算要把箭还给曹操。这就不能说借了,学生的说法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教师抓住时机及时启发:诸葛亮后来又巧妙地把箭射回去了,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他“借”的目的更是为了“还”,当然这“还”是“还击”是为打胜仗的。所以用“借”来表示,同时我也肯定了学生所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借”的说法比较轻松幽默,符合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所以“借箭”就比“骗箭”准确了。这样既保护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幼苗不被扼杀,又能让他们解疑。

三、提供创新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我们要给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安排一定时间、问题,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如一教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一揭示题目,有个学生突然问道:“老师,为什么课题用‘毁灭,而课文大部分内容都是写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呢?”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难点,教师相机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联系自己平时所读、所闻和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展开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接着,教师抓住他们表述中的某些看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评议辨析,学生越议越明。得出了写圆明园的辉煌,更能激发大家对“毁灭”的不甘与惋惜,对英法联军恨之入骨,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这一正确答案。这样一引导学生就能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多途径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空前活跃,创新意识得到了极大的保护和培养。

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 第12篇

一德育信息的特点及分类

德育信息是指在德育系统中和德育过程中得到利用、传递和转换的信息。德育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转换、交流、传递等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文字和人的行为。

德育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1. 德育信息具有正确性

在现实社会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人们有时传递的信息不一定完全正确甚至故意传递错误信息。但在德育过程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 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 绝不允许教育者利用德育传播错误的思想观念, 以致误人子弟。随着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日趋激烈,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高科技和信息占有量的优势, 利用信息霸权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 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 针对各种政治思潮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教育者要始终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向受教育者传递正确的德育信息。

2. 德育信息源具有不固定性

在德育过程中, 信息源是不固定的。从时间上看, 德育信息既可源于传统的道德观念, 也可反映现代伦理乃至对未来的理想信念;从空间上看, 德育信息既有来自国际环境的影响, 也有来自对本国现实的认知;从主客体关系看, 教师、家长、朋友能够成为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源头, 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也能够成为受教育者的信息源。

3. 德育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 新旧价值观念激烈的交织、冲突, 学校德育的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变化更加剧了受教育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受教育者的思想的多层次和千差万别就要求德育信息必须是多层次和多样性的, 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德育信息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包括德育信息在内容上的多样性、德育信息在传输形式和渠道上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如报告、演讲、谈心、访问等。

德育信息按照其传递的目的和作用可分为四种:第一, 知识性信息。如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 是帮助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第二, 教育性信息。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第三, 控制性信息, 即教育者为保证德育系统的有序性, 保证德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传输给受教育者的信息, 如公民道德规范、学生行为准则等。第四, 反馈性信息, 即反映德育信息传输结果的信息。反馈信息是教育者将德育信息传输给受教育者之后, 受教育者做出的反映性信息。如学生对老师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的评价、建议等。

二德育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往往是由外部信息刺激开始的, 当外部德育信息对青少年产生刺激时, 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吸收、内化, 然后把内化了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象化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实践行为。在社会舆论对这种行为作出评价后, 青少年将会对评价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正是这样不断地内化、对象化, 才把外在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思想道德品质, 从而对象化为外在的道德实践。因此, 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中, 德育信息的刺激是前提, 德育信息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1. 德育信息量的增大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辨别和接受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德育信息随着青少年获得信息量的增大而相应地增大。无论知识性德育信息还是教育性德育信息将会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进入青少年的视野。这些德育信息使当代青少年思想变得更复杂, 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 而且由于信息的铺天盖地使青少年无所适从, 德育信息量的增大正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辨别和接受能力, 使他们在选择中出现苦闷与彷徨, 部分青少年甚至吸收了错误的思想道德信息, 形成了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 最终被误入了思想道德发展的误区。

2. 德育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比较和选择能力

如前所述, 德育信息在传输形式和渠道上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传统的传输渠道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 而当前随着德育信息传输渠道的增多, 一方面使青少年能多渠道、多层次地获得思想道德信息, 弥补了单一信息渠道会出现信息不通的弊端, 并有机会对不同信息渠道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比较选择, 以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有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之分, 如果不同信息渠道传递的信息相左或是矛盾的, 很容易使青少年出现思想混乱, 再加上青少年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驱使, 有时不愿听取正规渠道的信息, 而喜欢听取非正规渠道的信息。如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的信息传输差别较大, 需要教育者加以引导, 才能使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3. 德育信息传递速度的迅速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吸收能力

当前社会的信息量, 信息传播的速度, 处理的速度, 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 一方面使青少年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有关信息, 能够随时掌握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变化的信息, 大大地加强了青少年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信息的吸收速度;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传递速度快则容易导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中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因为及时的信息传递有时可能瞬息万变。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可能使青少年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种状况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 如果把握不好, 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积极培育德育信息意识, 不断提高德育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1. 教育者要培育敏锐的德育信息意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信息意识就是人类社会中信息客观状态在大脑中的能动反映。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 产生良好的信息利用效应。教师的德育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锐感, 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 特别是对有关德育信息的敏感度。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该自觉地意识到信息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 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德育信息, 并具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整合到德育工作中的意识。

德育信息意识的形成, 主要依靠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掌握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排除干扰, 有选择、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输德育信息, 而且要向受教育者传授德育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传递的技巧, 使其也树立起良好的德育信息意识。

2. 教育者要拓宽德育信息收集的渠道

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过程。教育者通过对德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 运用科学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将德育信息有效传输给受教育者, 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感觉器官。经过受教育者感官的接收、神经系统的传输和大脑的整理加工, 逐步提高其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 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由此可见, 在德育过程中, 信息是灵魂, 具体、准确、丰富而及时的信息是提高德育工作灵敏度的关键。德育工作者只有随时掌握社会变化的信息, 以及教育对象在此影响下的思想变动情况, 才能将工作做在前头, 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因此, 采用现代技术拓宽信息收集的渠道, 加快信息收集的速度是德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

现代社会获取德育信息的主要形式有:一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各类书籍、杂志、报纸;二是广播电视媒体;三是计算机网络。此外, 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也应用于学校德育工作中。手机短信作为新型的信息互动方式, 使用范围广、影响大, 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思想宣传阵地。移动“飞信”的出现, 为手机短信辅助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构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移动“飞信”可以使用手机或计算机与对方进行手机语聊、信息交互和发送文件, 移动“飞信”具有免费短信无限发送功能。通过计算机可以给飞信用户快速、便捷地传送信息;如果对方不在线, 信息将以短信形式自动转发到接收者的手机上, 保证信息即时到达不会丢失。另外, 移动“飞信”具有快捷群发功能, 可以将信息一次性地发送给需要该信息的所有学生。因此, 移动“飞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信息的传递”方面与其他传播媒体相比有多方面的优势。

3. 教育者要树立崇高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师, 是否具备崇高的信息道德, 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学生, 以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的立场问题。教师在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中,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用的、有正确影响的信息进行加工、合成, 以生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学生的信息,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判断评价信息的好坏。

4. 教育者要提高对德育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德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不仅仅是有关德育信息的收集, 更多的是对所搜集信息的分析处理, 去伪存真。显然, 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 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教育者可以获取数量庞大的德育信息。但大量的信息中, 不可避免地会掺有许多假信息、冗余信息。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控制处理。德育作用的发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德育信息的控制处理能力。只有对德育信息进行控制处理, 信息才能转化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 德育在此种信息运用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教育者要坚持以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处理德育信息, 对信息进行全面研究, 并把关注点放在那些反映新动态、新情况、新事物和新见解的信息上。

参考文献

[1]金艳.构建高校德育信息传播的新途径[J].新闻爱好者, 2010 (8)

上一篇:作物病害识别下一篇:多层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