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倾听

2024-08-16

中学生心理健康倾听(精选11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倾听 第1篇

一、过高的期望使孩子很有压力

在家长看来,现在的孩子可谓生活在幸福的蜜罐里,处在家庭的中心地位。孩子们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大都享受着“超级待遇”,学习条件也是上一代人无法比拟的。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综合素质”,许多家长搭上时间和金钱,在孩子们的时间表上排满了钢琴课、英语课、美术课等各种各样的“功课”。

家长的逻辑很简单,为了孩子们以后的成功和幸福,就要从小抓起,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现在的孩子应该感觉幸福和快乐——这是成年人的视角。而用这种视角来观察和衡量下一代的“幸福指数”时,我们的评价坐标可能已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不然为什么这么多的孩子会抑郁?反过来讲,在我们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的现在和将来创造“幸福生活”时,许多孩子其实并不快乐。他们不快乐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家长的“好心”带来的精神重压。在当今社会教育功利化的导向下,他们太渴望孩子能够成功了,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安排孩子们的时间,因此也就限制了孩子玩耍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事实上,孩子们以后的成功不仅需要学习好、钢琴弹得好等“本领”,更需要学习忍让、宽容、合作等优良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可惜的是,许多家长舍本逐末,压制了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重压是当代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两大特征。许多孩子在不快乐中被动地接受着我们给予和圈定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完成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虽然我进入教育这个职业的时间还很短暂,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作为学生踏上学习人生的第一步,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必须为他们打好基础。因此,我为他们选择了日记,让他们在日记中释放他们的压力。

二、看到孩子的重负我感到压抑

对于经常接触孩子们的老师来说,年幼的孩子们总是用他们并不成熟的眼光和思想来理解我们,对我们崇拜并且敬畏着。我们也许一句无心的话语就会使他的心灵受到深深的伤害,他们渴望我们的理解和认可。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时期,身心发展,个性逐渐形成,活泼好动,精力旺盛。从心理上看,他们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富于幻想、喜欢参与。由于他们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求知欲虽旺,但不持久,且易转移兴趣;他们虽对周围事物常持批判态度,但其批判的行为常常又是盲目的。我深深地感觉到想做一名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老师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我的班级里想去了解这些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学生总有那么多各式各样的梦想,阳光的孩子,金色的未来。我只能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我能做的事。但看着这些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我又如何能辜负他们对自己的信任。为了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理解他们的行为,我发现沟通迫在眉睫。

三、学生复杂的心理需要沟通

一开始,我把日记纳入班级管理。按照训练序列,主要是对身边日常生活的观察,思考记录和不断积累作文的素材。但一段时间以后,出问题了——学生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丧失了开始时的热情,渐渐的,日记写起来成了负担,记的也都是流水账,学生更没有了写日记的积极性。望着学生有些应付的日记,我发愁了。怎样使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怎样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想了一个办法:在班上召开日记交流会,大家互相评议,并在墙上贴了一张大表,写上了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我将日记篇数规定为每篇一分,得一个“好”字的日记得三分,能在全班交流的日记得五分,每周统计一次,得分情况写在大表格内,然后,每个人的得分给一个上升曲线。并及时奖励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以及能够利用日记与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同学。这下学生的兴趣上来了。一时间,有一部分学生竟然坚持天天写日记了。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写日记得到“小红花”,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日记表达出他们没有勇气当面表达的想法。

四、日记成了沟通的桥梁

对于这些识字并不多的小家伙们来说,日记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他们可以把他们不敢讲、不好意思讲的话告诉日记本,就是这个也许只是一个小字条的物品,却架起我与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有一次,我在一个孩子的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今天,爸爸、妈妈又吵架了,真是烦死了。”这个学生平时就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看了他的日记,我不禁把他的性格与他的生长环境联系起来。于是,我找来他的父母,与他们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委婉地将孩子对他们的不满告诉他们,并且让他们知道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他们也表示:以前的确是忽视了孩子的感觉,以后一定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在以后的一段日子中,我刻意地去观察这个孩子,发现他活泼、开朗多了。

看着那一本本的日记,这是孩子心灵的窗口和他们对我的信任,我感动。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来思考我的价值;更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来颂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我选择,所以我热爱。我将用我的行动,让这些孩子走得更高,飞得更远!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深信这一点,所以我开始用爱来接近我的学生:生日时送上一个小蛋糕,过节时送上一张小贺卡,在学习上热心辅导,学生取得成绩及时表扬……我将尽我所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倾听心理健康教案 第2篇

1、让幼儿学会专心倾听并懂得遵循指示。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准备:

录音带、森林地图、各种植物和动物小卡片、若干小奖品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我知道》

故事讲述的是小白兔什么都不懂,却总喜欢说:“我知道”,小白兔出去玩的时候分别误把老山羊,小松鼠,刺猬当成了狼。后来,当他真的遇上狼的时候却又认不出,还被狼骗到了森林中差点被吃掉,幸亏小松鼠和刺猬等赶来帮助,才救了小白兔。

1、小兔为什么差点被大灰狼吃掉?

2、听别人讲话,不仅要注意听,还要听清,听明白。

二、倾听游戏《这是什么声音》,让幼儿学习注意听

播放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带,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声音,并适当地调低声音。

小结:为什么有一些小朋友听得出的声音多,有些小朋友听得出的声音少呢?因为听得出的声音多的小朋友注意听了,认真听了。

三、游戏:《我会做》

听指令做动作,让幼儿除了学习注意听,还要学习听清,听明白

1、当听到老师指令时做出相应动作

2、幼儿熟悉游戏之后适当加大难度,并适时对幼儿进行表扬和小结。

小结:能做对老师所说的动作的小朋友不仅注意听清老师所讲的话,还听明白了

四、生活经验讲述。

1、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在什么时候会注意倾听呢?

2、小结:只有专心倾听我们才会听懂别人讲的话,从别人那里知道更多的东西,而且注意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礼貌。

五、综合操作练习《大家一起来布置》,让幼儿学会遵循指示

倾听耳朵健康密语 第3篇

生活中有些行为会对耳朵造成损害。如用耳机听音乐或长时间打电话、K歌都可能使你陷入无声危机。

噪音性耳聋是由于长期遭受声音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性听觉障碍。噪音性耳聋一旦形成,治疗是很困难的,一般人只要暴露在90分贝的噪音中,就会觉得刺耳(一般谈话声约60分贝)。MP3随身听的音量可到120分贝,听1小时15分钟足以伤害听力。

经常戴MP3听音乐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此外,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对听力的损伤比耳塞式耳机要小。尽量不要在嘈杂环境下用耳机听音乐,因为在地铁、公交车里,会不由自主地调高音量。最好不要用两只耳朵一起听,可左右轮换,且耳塞不要塞得太紧。在室内听音乐,可采用功放音响,减少耳机的使用。

噪音环境中戴耳塞

酒吧、KTV、迪厅中的噪声强度高达120分贝,如果人们接触强度为110分贝的噪声超过1分30秒或瞬间接触140分贝噪声,都会发生听力损害。噪声造成的听力损伤一旦受损就难以治愈。长期生活、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若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将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因此,常在高噪音环境下的人,最好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戴防护式耳塞。如果临时找不到耳塞,可用棉花球、纸球塞进耳朵。

耳朵不用掏

大家在洗澡或者游泳时,水很容易进入耳内让人感到不适,有人就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可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导致耳部疾病。

平时也不要自行掏耳朵。耳朵是会自洁的,我们所说的耳屎就有一个自动向外清理的过程,如果用棉签等东西去掏耳屎,实际上是一个把它往里推的错误行为,反而容易导致堆积。如果要掏耳朵,最好还是找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清理。

耳朵也中风

压力大、疲劳过度、情绪激动等都会引起“耳中风”,“耳中风”其实就是突发性耳聋。这个过程有时只持续很短的时间,一些人几分钟前还好好的,但—下子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也有些人的听力下降会逐渐加重,但这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3天。可惜的是,当听觉出现异常时,很多人总会误当作感冒后的鼻塞和暂时性耳鸣延误病情。

当你发现耳朵发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时,要尽早去医院找耳鼻喉科医生做个听力检测,最迟不要晚过一周。耳中风就像脑中风一样,必须积极治疗,越早治疗,恢复听力的希望就越大。

耳软骨不宜打洞

有的人喜欢在耳朵软骨上扎耳洞,这种方式危害很大。耳朵软骨一旦被刺破,会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人体免疫系统,使细菌很容易进入人体,造成感染,甚至出现溃烂等情况。扎耳洞的位置应在耳垂处,建议到正规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来做。

听清报警信号

耳朵的伤害不是悄无声息的,平时多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当出现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可能是听力受损的早期信号。特别是出现耳鸣现象时,应引起警惕,这是人体内血液循环差的第一报警信号,说明人体内最细的末梢神经出现问题,应该多休息,保证睡眠以缓解压力。

在饮食上,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能保护听觉细胞,可多进食这类食物,如粗粮、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链接:

周围环境声音的分贝数

130分贝喷射机起飞声音

110分贝螺旋桨飞机起飞声音

105分贝永久损听觉

100分贝气压钻机声音

90分贝嘈杂的酒吧

80分贝嘈杂的办公室

75分贝人体耳朵舒适度上限

70分贝街道环境声音

50分贝正常交谈声音

20分贝窃窃私语

按普通人的听觉——

0-20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

20-40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

40 60分贝普通室内谈话

60-70分贝吵闹,有损神经

70-90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0-100分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

100-120分贝难以忍受

中学生心理健康倾听 第4篇

一、营造氛围, 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心理氛围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氛围能起到“榜样影响”, 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为他们的身心施加积极的影响, 调动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积极性, 这实际上就达到了心理管理的目的。班主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主要是注意创设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良好班级。班规、班风、班纪是一个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到了管理、约束学生的作用。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民主选出班干部, 并加以培养, 协助班主任处理一些班级琐碎事务, 并管理和督促学生。班主任要召开班会, 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制度, 因为是大家自己的意见, 所以能促使学生自觉遵守。

二、倾注真情,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1、学生的心理既单纯又复杂, 要教育他们乐观向上, 具有完整统一的“金字塔”型人格理论, 即认识、情绪、意志相结合。在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 要具备阳光思维, 坚信得到与付出就如同阳光与阴影一样, 要想优秀, 就必须加倍努力, 这样学生们也就不会再为付出而苦恼, 那么自信与乐观向上就成了他们的主要情绪;做一件事除了有正确的认识、良好的心态外, 还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2、在平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细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 细心的关注和巧妙的教育更会让学生刻骨铭心地记住成长的点滴。只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才能成为学生们最欢迎的老师, 成为孩子心目中最信任的老师。

3、在教育管理学生时, 要允许学生犯错, 也要给学生改错的机会。不犯错就不叫孩子。比如要过一条河, 确定没有太大的危险时, 鼓励他们自己走过去, 当一不小心踩翻了石头掉进河里时, 他们会在下次过河时留意脚下的石头。在实践中教育学生, 成功的人往往都会为失败而寻找原因的。当然, 也要给学生改错的机会, 让教育因“宽容而美丽”。

三、乐于奉献, 完善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师长, 又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 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灵的醒悟、一种有美感体验的豁然和顿悟、一种在书本中无法找到的人生哲理, 为学生的精神生活注入活力、意义和价值。班主任的人格是有效实施心理管理的有利因素。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 我始终用自己无言的行动证明自己, 在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后面, 是艰辛和汗水铺就一条坎坷之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自己的行为会是一种无言的力量。

四、改变观念, 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

每个班集体的成员性格不同、能力不同, 所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症状需要“对症下药”。尊重学生个性, 要求班主任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 善意地评估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 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 允许学生犯错误, 坚信学生间只有差异, 没有差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扬长避短, 激励其发展成材。尊重学生的个性, 能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触动震撼学生的心灵, 使其向更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化, 这是实施心理管理的基本原则。

用心倾听,引导淘气孩子健康成长 第5篇

关键词:倾听 引导 淘气 成长

在幼儿园,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淘气的幼儿,他们喜欢搞恶作剧,经常有意破坏物品,捣乱、多动。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要么采用严厉的管教,要么采取冷处理,活动时不让他们参加,上课时将他们置于一角。这样非但没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视线外的这些孩子还可能变本加厉。那么,淘气幼儿有什么共同的行为表现特征?造成这些幼儿淘气的原因何在?如何引导其快乐成长呢?

一、淘气幼儿的行为表现特征

心理学研究及从教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淘气幼儿一般均有以下特征: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霸道、爱发脾气、攻击性强;自尊心强、批评时会顶撞大人;鬼点子多,常做出意想不到的事,回答问题时常回答出一些奇怪的答案。

二、淘气幼儿的成因分析

(一)有待探讨的家教方式是导致幼儿淘气的原因之一

1.父母长辈们把孩子当作宝贝看待,总认为宁愿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在这种意识支配下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哪怕明知是不合理的要求。这些在溺爱中长大的幼儿到了幼儿园普遍表现出霸道、脾气大,稍受委曲就大吵大闹等特征。

2.父母受传统育儿思想影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这些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稍犯错误就会受到严厉批评甚至打骂。这些孩子在家中因为受到长久的压抑,到了幼儿园就会把怨气发到其他小朋友身上。稍有不顺就会找其他幼儿出气,在学校和家中表现判若二人。

(二)有待探讨的教师教育态度也是导致幼儿淘气的原因之一

1.虽然教师都觉得淘气幼儿有灵气,但说实话,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班中这种孩子越少越好,最好没有,因为难于管理。在这种潜意识支配下,淘气孩子要得到教师的表扬比较困难,经常遭到教师的批评,哪怕有些成绩也往往被教师疏忽了,有点错误就被放大,受到批评。

2.有些教師也想把淘气孩子教育好,但对这个反复、长期、复杂的过程缺乏耐心,没坚持多长时间就放弃了,因此当孩子又一次犯错误时,便以更加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

三、淘气幼儿的引导策略——倾听

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我们:尊重幼儿。但是如何尊重幼儿,特别是尊重淘气幼儿却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尊重幼儿,并不是对他们百依百顺,而是要求把幼儿当成独立的个体,把教师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蹲下来同孩子说话、交流,用心倾听,借以寻求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心倾听就是尊重幼儿。

(一)倾听幼儿思想,引导淘气幼儿合理交往

淘气的孩子精力充沛,活动量大,但自制力差,他们很想和同伴交流,但把在家中养成的不良习惯带到学校,易被其他小朋友和教师误认为是淘气。其实,教师多倾听孩子的想法,满足他们想和同伴交往的愿望,下次就可能不会出现这么多的淘气现象了。况且,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有助于他们从别人身上学到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久而久之,也能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为同伴交往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引导淘气幼儿合理交往,教师要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因为淘气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合作游戏,并且明确要求淘气幼儿必须共同参与。如共同搭积木完成一个造型,共同完成一幅画或几人一组的体育游戏等,为淘气幼儿交往创造机会。活动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这样,共同配合完成一项任务,二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淘气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教师还可以把淘气幼儿在合作中和同伴交往的培养贯穿在幼儿活动的各环节当中。如共同叠被子、搬椅子、收拾玩具等。这样与人商量、讨论的交往,既让淘气幼儿的精力有了发挥的地方,又在教师的特别关注下培养了他们的自制力,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在反复的锻炼中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二)“倾听”幼儿行为,引导淘气幼儿学会约束

淘气的孩子霸道,爱发脾气,颇具攻击性,其中攻击是孩子宣泄抑郁和不满情绪的最不好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所以教师必须进行及时矫正、引导。在幼儿园,特别是活动时,教师由于怕淘气孩子闹出事情,在活动时会尽量减少让他们参与的次数。其实许多淘气的幼儿都是聪明的,有的还具备很强的协调和组织能力。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参与欲望,在事先打好“预防针”的基础上,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也有开心活动的机会。如果不能满足他们参与活动的这种欲望,他们就会通过发脾气、攻击这些不良行为来引起教师的注意,因此也就显得更加淘气。实践证明,以下方法对引导淘气幼儿学会约束非常有效。

安排座位时,教师可以把淘气幼儿安排在自己视线易顾及的地方,经常提问和暗示让他们明白老师非常关注他们,平时尽量多给予鼓励肯定,每次活动前时让淘气幼儿先操作,然后要求他们协助老师负责管理本小组,活动中让他们当本小组教练或组长,从而培养他们形成耐心、专注的习惯,逐渐学会约束自己。

(三)倾听幼儿提问,引导淘气幼儿主动探索

淘气幼儿爱提问题,回答问题时常回答出一些奇怪的答案。其实,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它是孩子学习、获取知识的动力。

对幼儿好奇的行为,我们不应简单地把它归为淘气捣蛋而加以批评和制止,这时如果只是斥责或打击,他们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泯灭,正在萌发的自信心也会遭到扼杀。我们应当具体分析,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一方面,我们要向孩子介绍简单的事物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我们要耐心讲道理,对回答出一些奇怪的答案在必要时适当地加以解释,或请幼儿本人展示此答案的来龙去脉,使幼儿被强烈的求知欲望支配,积极主动地探索事情。这样幼儿在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那些淘气捣乱的行为自然会逐渐减少。

(四)倾听幼儿要求,引导淘气幼儿懂得放弃

淘气的孩子自尊心强,批评时会顶撞大人,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大哭大闹,甚至尖叫、打滚。如何能既保护幼儿自尊性,又不迁就他们的无理要求,且让他们心悦诚服呢?关键在于长辈和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法。这需要家园配合,共同努力。

1.态度上应该既尊重孩子又不迁就孩子。以下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有位小男孩在某商店里发现了一辆带铁轨的玩具小火车,叫他爸爸买,爸爸对他说:“这火车太贵了,爸爸没那么多钱买,我们到别处去看看好吗?”孩子立即说:“那您有了钱要帮我买。”说着跟爸爸走开了,周围的人对这小孩赞不绝口,都说他太懂事了。有人问他爸爸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爸爸的回答很简单:“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之间就相互尊重,孩子对的,我尊重他的意见;孩子错了,我决不会迁就他,会找理由说服他,要求他也尊重我,这是习惯。”这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讲道理,学会了懂得放弃。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如果不论是否合理一味地否定孩子提的各类要求,孩子要么形成不服管教的性格,要么变得一味顺从,行为没主见;如果不论是否合理一味地满足孩子提的各类要求,孩子要么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要么变得不讲道理、任性。因此,只有能相互尊重又懂得放弃的孩子,心理才会健康发展。

2.与孩子对话要平等,不能认为自己是父母或教师就可以趾高气扬。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孩子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可能深入交谈后孩子自己都为认为所提要求并不合理。因此,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需要的满足是有条件限制的,谁都不能随心所欲。只有这样,家园共同努力,孩子才会懂得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学校里,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的,必须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淘气幼儿。淘气的孩子都聪明,用心倾听,帮助孩子扬长避短,特别是纠正言行举止上的不足对家庭、学校、社会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深信,通过家园的共同努力,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一定会使众多的“淘气王”健康、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庄爱平.“调皮”儿童的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N].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01-30.

[2] 姚金芳.正确看待“调皮孩子”[J].山东教育,2007(11).

[3] 张丽芳.儿童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J].辽宁教育,2005(12).

[4]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编 潘冰)

心理咨询“倾听”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第6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倾听技术,功能,策略

心理咨询中的“倾听”技术, 是指借助言语的或非言语的手段与方法, 使来访者能详细叙述其所遇到的问题, 充分反映其所体验的情感, 完全表达其所持有的观念, 以便咨询师对其有充分的、全面的了解和准确把握的过程。倾听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首要步骤, 咨询师只有认真倾听来询者的诉说, 才能了解对方存在的心理问题, 理解他的处境、焦虑和忧愁。这是帮助来访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1 心理咨询“倾听”技术的功能

1.1 有效“倾听”可以使来访者充分地表达和尽情地宣泄。

心理咨询中的来访者一般都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心中烦恼、紧张、焦虑, 而且没有适当的人选能够让其尽情地倾诉, 日积月累形成积郁压抑的心理状态。咨询师面对这样的来访者, 首先让其尽情地倾诉、充分地宣泄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这样, 来访者才能尽快地平静下来, 产生安全感, 达到心理的平衡。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 只有认真聆听来访者的表达, 恰当使用倾听技巧, 才能使来访者尽情地表达或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痛苦的经历, 尽情地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从而产生安全感、满足感, 并对咨询师产生信任感, 有利于咨询的持续。

1.2 有效“倾听”能够收集详细的背景信息。

心理咨询会谈中的首要任务或作用, 就是收集来访者的信息。信息的收集和掌握, 对心理咨询是至关重要的, 咨询师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背景信息, 才能了解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 咨询师必须使用一些言语的或非言语的手段即倾听技巧, 使来访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 充分挖掘与心理状态或问题有关的事件、人物、语言、反映等等背景信息, 洞察来访者当时、过去的内心世界, 也只有这样, 才能判定问题之所在, 才能决定采用何种方式来解决他的问题。

1.3 有效“倾听”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取得成效的基础, 在咨询中, 只有咨询师真正尊重、理解、支持来访者, 来访者才能喜欢、信任咨询师, 才能与咨询师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心理咨询才能很好地推进。咨询师只有认真地聆听来访者讲话, 充分恰当地体会来访者的情感, 才能体现出对来访者的真正的尊重和理解。所以, 良好的倾听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

因此, 倾听是心理咨询能够开展和成功的先决条件,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有效进行心理咨询的关键, 恰当使用倾听技术是心理咨询成功的重要保证。

2 心理咨询“倾听”技术的策略

2.1 充分挖掘来访者资源。

不同的来访者有不同的背景和成长经历, 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 必须使用倾听技巧来充分挖掘来访者本身的资源。

首先, 使来访者充分表达。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 咨询中有必要使来访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和认识自己、别人和世界, 这样, 才能使来访者不断地成长。同时, 许多的来访者之所以产生心理矛盾、冲突、压抑、焦虑, 往往与其缺乏倾诉、沟通有关。在咨询中, 充分使用倾听技术, 如提问、鼓励、说明等技巧, 则能使来访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状态, 也能使咨询师了解更多的信息和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其次, 充分了解来访者的成长背景、经历。人的心理、情感、状态与个体的成长经历有着相当的关联, 成长经历对个体的发展产生着相当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且植根于潜意识之中的。在咨询中对于成长经历对个体发展影响的分析, 对于有些来访者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 在会谈中, 使用一些沉默、一些提问, 可引导来访者对过去经历的联想或回忆及分析, 使来访者可以正视自己的过去, 正视自己的家庭、教育及各种经历, 只有这样, 咨询师才能更好地帮助他。第三, 体验来访者的情感状态。掌握了来访者的情感状态, 也就像医生测准了病人的心跳和体温一样, 是咨询师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基础。如果咨询师准确体验和反映了来访者的情感状态, 则能有效地与来访者产生“共情”效应, 能够有效地获得来访者的信任和尊重。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 倾听中应准确反映而不是随意或主观臆测地反映, 否则, 起不到效果, 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效果。第四, 掌握来访者对问题的态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是个体对人或事能否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看法或体验, 通过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人的内心需求, 也可以反映出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 了解态度的发展, 也可以了解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和经历。了解来访者对所存在问题持有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来访者, 在其思想观念中, 存在着许多非理性或者不合理的观念, 这些非理性的理念导致他们对于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事或人存在着非理性的态度, 这也可能就是他们痛苦的根本原因。对于有些问题来说, 通过了解其态度, 进而改变态度, 是咨询的重要环节。第五, 捕捉来访者细微的情绪与体态的变化。大都数来访者, 初次来访大多带有一种复杂的、矛盾的、试探的心理情绪状态。一方面, 其想得到咨询师的有效帮助, 另一方面, 其有可能带有一些疑虑, 尤其是当涉及隐私问题时, 更担心是否能有效保密而刻意回避。这些表现, 通过细微的观察是可以捕捉的, 而且只有突破了这道关口, 才能了解到问题的实质。在咨询过程中, 倾听必须是用心听, 必须关注来访者, 关注所有细节, 尤其要观察来访者细微的、微妙的语言或脸色或体态的变化, 捕捉出细节中隐含的问题, 这是一个解决真正问题的关键。

2.2 适当使用“倾听”技巧。

在心理咨询中, 充分挖掘来访者本身的资源是倾听策略的具体要求, 适当使用倾听技巧才是倾听策略实施的关键。适当使用目光追随、沉默、提问、情感反映、鼓励等言语或非言语的倾听技巧能使来访者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关怀, 能营造一种安全的、温暖的氛围, 使来访者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袒露自己的过错或隐私, 有效地促进咨访双方的互动。

第一, 目光追随。咨询师的目光恰当地追随来访者, 往往会被来访者认为咨询师在认真倾听的标志之一。专心的目光追随会给来访者以安慰和自信, 因此, 真诚地注视对方并尊重对方, 在心理咨询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 在注视来访者的同时, 也要考虑避免长时间地盯视对方, 避免目光的压迫性, 应适当地转移视线, 再继续目光追随, 间隔循环地进行目光交流, 不过, 这种转换的频率要适宜, 否则, 容易被误解为游移不定、心不在焉。第二, 适当提问。提问是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提问, 咨询师可以了解关于来访者更多的信息, 也可以借此使来访者澄清问题, 使咨询师更好地把握影响来访者的各因素或事件之间的关系。提问有多种形式, 如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投射性问题等等。各种提问方式都有一定的作用和优缺点, 应根据需要来使用。在提问中, 可以用开放式问题来促进来访者的表达, 也可以用投射性问题来帮助来访者发现、表达和探索无意识或部分能意识到的冲突、价值观和感受。第三, 应对沉默。沉默是心理咨询初涉者最害怕出现的情境, 许多人对沉默的情境感到尴尬并努力保持谈话, 感到一种沉重的负担。事实上, 出现沉默有时未必是件坏事, 也不必感到压力或总是要努力保持谈话。关键是要分析出现沉默的性质和原因。有时, 来访者沉默是在思考一些相关问题, 或是刚才的谈话使他受到某种震动而产生的沉默, 此类沉默, 不必打破, 因为来访者在一般情况下, 都会继续倾诉;有时, 来访者可能想要诉说某种隐私问题有所顾虑而出现的沉默, 则需耐心等待和鼓励;如果是因来访者出现对抗性质的沉默, 咨询师则需要反思自己的咨询过程, 适当加以调整。

当然, 倾听技巧有许多, 无论哪种, 咨询师都需加以研究, 并在咨询中适当使用。

2.3 科学安排咨询环境。

在心理咨询中, 尽管咨询师本身可能是影响咨询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但其他的或外在的环境因素也会对心理咨询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环境因素总是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影响人的情绪和认知, 因此, 心理咨询室的布置在心理咨询中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温馨而舒适的环境可以使来访者产生安全愉悦的感受, 在此环境中, 能够使来访者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焦虑的心情得以缓解、痛苦的情绪得以释放。因此, 咨询室布置应具有隔音效果, 以避免被外界噪音的干扰或咨询内容的外泄, 室内布置应简洁而温馨, 主导色应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给人以轻松感;室内墙壁上或办公桌上应有介绍咨询师身份、简历以及咨询规则的布置等等。如此布置咨询环境,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感和信心, 使之达成默契帮助来访者开诚布公地交流。

中学生心理健康倾听 第7篇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古人有“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之说, 可见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做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有心人。

一、课堂强化, 训练倾听

倾听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为了让学生会听、听得明白, 我作了以下尝试。

1. 我说你记。

为了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 我采取了我说你记的训练方法。一开始先选择字数少、意思浅显的词句来进行听写训练。如:“我爱妈妈。”“汽车开走了。”接着, 听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字数也由四五个增至八九个。如:“早晨, 爸爸去上班了。”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可培养学生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

2. 听后复述。

听和说是连在一起的, 有了专注的听, 才会有准确的说。为此, 我常选择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白雪公主的故事》等。神奇的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用录音机播放完故事后, 先让他们尝试说一说, 但这种复述不是一步到位的, 起初只是提几个简单的问题, 如:这讲的是谁的故事?最后它们怎样了?以引导孩子们专心听, 认真记。渐渐地, 我提问的内容丰富起来, 由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故事、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扩展到它们之间精彩的对话。经过反复训练, 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在大家互相说的过程中一个完整的故事便形成了。由此学生从专心倾听向简要复述又迈进了一步。

3. 游戏活动。

教师可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课文诵读赛”、“讲故事”等, 并制订比赛规则, 如:参赛的学生说错字、说错词都要扣分。这样的活动,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 “裁判员”更是竖起了耳朵认真倾听以行使自己的权利。长期训练, 学生将会更加重视同学的发言, 提高专注倾听的能力。

二、榜样示范, 养成倾听

现在提倡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 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在课堂上, 教师要以听众的角色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用侧身倾听、点头微笑、交换眼光、举目凝视等非言语信号或简短恰当的言语:“我理解你的话。”“你听得真用心。”对学生的发言及倾听表示支持。教师的认真倾听可以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支持和尊重, 同时, 其他学生看到教师认真倾听也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倾听状态。教师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 可以很好地起到模范的作用。只有教师有效地倾听, 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 才能给学生树立榜样,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如在讨论“假如天上的星星掉下来, 你会怎么办?”时, 学生们畅所欲言, 有的说我要把星星串成项链送给妈妈, 有的说要把星星穿成一串装饰房间……这些想象富有童趣, 真是棒极了。在我正准备见好就收的时候, 突然角落里发出一种声音:“老师, 我不同意他们的做法。”这时, 如果我果断地结束这场讨论, 就可能永远听不到他的原因。于是我静下心微笑地问:“你能说说为什么?”“我认为星星有生命, 我们不能把它打开, 这太残忍了。”学生那一脸认真的神情让我感动。我庆幸自己能耐心听完, 这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要让学生学会倾听, 教师就必须言传身教, 先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

三、及时评价, 吸引倾听

正确地评价学生,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我注意观察, 了解学生听的情况, 并及时表扬认真听的孩子, 如:“你听得最认真了!”“这么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 你的小耳朵真灵!”……这些评价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记得一次上课时, 我故意说错了一个词:“夏天, 梅花在墙角悄悄地开放了。”坐在角落的一位同学连忙举手说:“老师错了!梅花是冬天开放的。”于是我及时夸奖:“哇, 你的小耳朵真灵敏。”并且把一颗“倾听星”奖励给他, 全班同学都羡慕极了, 这样就促使学生更好地倾听。

四、创设情境, 乐于倾听

我常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中, 引导他们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如:雷雨的隆隆声、小河的哗哗声、树叶的沙沙声, 让他们乐于用耳朵去了解事物, 边倾听边想象。如在教学《听听, 秋的声音》时, 借助课件让学生倾听秋风的声音, 并精心设计动画让学生大胆想象。孩子一见, 喜欢得不得了, 在倾听中快乐地写起了诗:

听听, 秋的声音, 果子从树上落下, “咚咚”是和树妈妈告别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青蛙敲敲肚皮, “呱呱”是和小河告别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秋雨从天上落下, “沙沙”是告诉人们秋天来了……看着孩子脸上荡漾着满意的笑容, 我也似乎听到了美妙的声音, 似乎瞧见了秋天最美丽的画面。

又如在教学《掌声》时, 借助课件创设了两次掌声响起的情境:你听出第一次的掌声全班同学要告诉英子什么? (孩子们说:这是鼓励的声音;这是同学们希望她勇敢站起来的声音;这是大家支持她, 相信她的声音……) 第二次创设的情境是当英子演讲完后同学们的掌声再次响起的声音。让同学们再来听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这是赞扬的声音;这是为她能战胜自己而感到骄傲的声音;这是夸她真棒的声音……) 在倾听中他们有了不同的感受, 这就是倾听的魅力, 从而让学生乐于倾听。

中学生心理健康倾听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对2013年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患者200例进行调查研究, 其中男113例, 女87例;年龄23岁~56岁, 平均年龄36.5岁;高中及以下学历76人, 高中以上124人。

1.2 方法

护士运用倾听技术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 服务结束后让患者填写问卷, 调查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

2 倾听技术的应用

倾听技术原是应用于心理咨询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 常应用于心理咨询的患者之中, 它是咨询工作中的基本技术。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去感知患者所讲的内容, 更是用心去探索, 去发现, 能在其语言和非言语的表达中“听”出潜台词、话外音。对于进行健康体检者, 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每名患者对本身疾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 我们必须善于倾听, 以了解患者的需求, 判断哪些是迫切的需求, 哪些是可以暂时延缓的需求,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尽快解决面临的问题, 使患者安全地进行健康检查。

2.1 建立良好的服务氛围

对于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而言, 对医院的环境都不是很熟悉, 对医院的人也有一定的陌生感。现在的医患矛盾日益增长, 患者对医院服务及技能方面的要求很高, 对护士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所以我们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服务氛围。只有和谐的关系, 让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 才是良好沟通的开始。倾听别人说话本来就是一种礼貌, 护士要客观地考虑别人的看法, 这会让患者觉得我们很尊重其意见, 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关系, 彼此接纳。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 合理安排体检顺序及体检流程, 保证体检者顺利完成体检。

2.2 非语言技术的应用

非语言技术包括很多, 比方说目光接触、身体语言、空间距离、沉默等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在我们对体检者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 要保持自然的微笑, 不要交叉双臂, 手不要放在脸上, 身体稍微前倾, 常常看对方的眼睛, 对体检者的语言用点头的方式予以肯定及鼓励。在倾听过程中, 如果患者有焦急的心理, 可以鼓励患者慢慢表达自己的意思, 不要催促患者, 当患者情绪激动时, 可以递上一杯水减轻体检者的焦虑情绪。

2.3 必要的重复

在对患者进行一般资料采集的过程中, 有的体检者不能很好地表述, 当患者表达不清时, 可以鼓励患者重新说一次。如果患者着重强调的内容时, 可以给予必要的重复, 就是说用你自己的话把说话者要表达的信息重新再叙述一遍。护士可以这样说:“你的意思是不是……?”或者“我觉得你说的是……”等等。通过启发患者, 尽可能地收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健康资料, 利于作出准确诊断[1]。必要的重复, 可以让体检者感到你在认真倾听他的表述, 而且可以让护士掌握患者的重点内容。并且复述患者的信息, 并将此信息反馈给体检者, 也可以检验自己理解的准确性。如果理解有误, 可以通过体检者的反馈得到及时修正;如果理解正确, 可使体检者感受到已被理解, 从而有助于增进表达。

2.4 尽量不打断体检者说话

在进行健康体检时, 难免会产生焦急心理。比如, 为什么抽血的人这么多, 为什么不能合理安排我的流程, 为什么拍片子要这么长时间等等。有的患者不免要给护士发牢骚, 给护士的情绪带来一定影响。在体检者表达自己意图的时候, 护士尽量不要打断体检者的说话, 尽管有的体检者会不断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这时, 护士不能刻意打断患者的谈话, 要尽量让体检者表达清楚。如果必须要打断体检者讲述时, 可以给体检者递一张纸, 可给患者递一杯水, 委婉地变换体检者的话题。也可以适时的对患者的意思进行一个总结, 以提出下一个要表达的主题, 这样既礼貌地阻止了体检者的滔滔不绝, 也引出了下一个话题, 转移体检者的不满意情绪。

2.5 适时总结

总结是护士将体检者所表达的信息, 进行整理、归纳、综合, 并以提纲的方式表达出来。它可以使患者了解刚才自己说了什么内容, 让患者清楚还有什么内容没有表达, 是体检者叙述内容的重点, 所以总结应该是简短的、中肯的, 而不是解释性的。护士要通过总结技术, 将已表述过的信息重新组织、归纳, 简明扼要地告诉体检者, 让患者更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否完整, 如不完整理, 要继续予以补充。

2.6 适当的情感反应

倾听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体检者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 不排斥、不歧视患者, 当体检者表达自己的痛苦时, 护士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 予以同理心, 表示理解体检者的痛苦, 并愿意帮助体检者解除痛苦。比如, 有的患者在抽血的时候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 护士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不可嘲笑患者, 更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 要有适当的情感反应, 这样就可以鼓励体检者尽量放开自己, 配合护士完成体检工作。

3 结果

200例体检者对护士服务满意度达96%, 对护士提出口头表扬的达136例。

4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也越来越多。每一个体检的群体是不一样的, 每一个来体检的人也是不一样的, 这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 不仅要求掌握良好的护理技术, 还要成为各岗位的多面手, 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 多方位的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这就要护士必须有沟通意识, 掌握沟通技巧, 与体检者建立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听, 而是全身心投入, 专注地听。通过倾听, 可以从中提取有用的线索, 化解体检者的过分担忧和影响疾病治疗或身体健康的因素。如果护士只关注疾病本身, 而不能确切了解体检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就容易造成体检者的误解和抵触情绪, 甚至产生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而影响护患关系[2]。倾听技术的应用, 可以增进护患关系, 减少护理纠纷, 提高护理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倾听技术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护理应用与效果分析。方法 护士对健康体检的人群应用非语言技术和一些适当的重复、适时的总结和情感反应等倾听技术进行沟通, 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200例体检者中, 对护士服务满意度达96%。结论 运用倾听技术, 可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提高体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倾听技术,健康体检者,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兰艳霞.倾听技术在门诊内科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3) :101-102.

中学生心理健康倾听 第9篇

一、首先我们要关注现状, 要明白三点:

第一, 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 它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力是它的基本要素。丹尼斯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育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送信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语文能力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养的目标。教师授课时, 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 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新, 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 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 以提高授课和听课的效率。

第二, 我们教师可能也没有认真界定“能听”与“会听”两个概念, 或混为一谈, 或避而不谈。在语文教学中缺乏深入的研究, 许多教师便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都会听课。当然, 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资力量时, 也疏忽了让未来的教师们学习如何教学生进行正确听课的方法。教师本身不懂如何倾听, 更没有具体可行的经验。

第三, 由于学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他们的倾听能力和倾听状态也有很大差异。心理学分析表明, 学生的倾听效果是由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其倾听目的决定的。听课过程中, 学生往往以自身具备的倾听能力和自身养成的倾听习惯来决定听什么, 什么时候听。有时候因为能力问题 (如听不懂) 或心理问题 (如对某老师反感) , 他们会自动关闭接受口语信息的通道, 故意听不见老师的讲解, 这样便产生了心理学所讲的“选择性失聪”。所以对同一堂课同一问题, 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程度自然有别。老师必须摒弃陈旧呆板的教学模式, 教学上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

二、关注学生, 引领学生学会真正倾听

1. 创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 激发倾听的兴趣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 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 达到充分的沟通。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 如把音乐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等。教学艺术的魅力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 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 活跃而不紊乱。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 分离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在教学中许多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也应该结合教材有意地穿插一些简短的故事, 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2. 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增强倾听的效果

事实上, 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持久集中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想方设法, 针对素质各不相同的学生, 区别对待, 那种强迫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做法是徒劳的。

首先, 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如果设计的思路既精辟简洁, 又新颖有趣, 就会引导学生们跟着教师一步步的内容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课堂上, 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 最大限度地推移学生的“选择性失聪”, 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 提高了注意质量;同时, 教师教学时要注意运用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 吸引学生, 并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畅谈自己朗读课文后的理解和收获。如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的前五分钟, 教师可创设一些环节增强倾听的效果,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

3. 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大胆质疑, 培养听的耐心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认为:“天才, 首先是注意力。”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耐心倾听别人发言的重要性, 如果在听的同时开动脑筋, 就能及时帮助自己快速思维, 作出判断, 避免重复他人的话语。如教学屠格涅夫的《麻雀》时, 学生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突然, 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 绝望地尖叫着。”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 教师说:“真好, 这么多的同学都喜欢这一句, 谁先说自己的理解呢?请大家推荐推荐。不过, 当他回答问题时, 我们可要有耐心, 听仔细, 想一想还有哪里需要补充的。”这样既赞赏了学生, 又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控制力, 集中了注意力。

4. 引导学生在倾听中注重方法, 掌握倾听的技巧

学生素质各不相同, 教师应该区别对待。首先, 要在学生中树立认真听课的榜样, 及时表扬、鼓励积极主动质疑的学生, 并请这些学生说说想出答案的方法。其次, 要采用灵活的训练方式, 引导学生掌握听课技巧, 告诉他们课堂上听清本课的重点, 看黑板上的要点提示, 想课文中的问题, 试着说出自己的理解, 并及时记录相关答案。第三, 要关注“后进生”的听课状态, 用姿态语言提示他们边听边想, 并学会一边听一边抓重点记课堂笔记。如在检查学生学习字词情况时, 我就是采用先听两遍词语, 再默写这些词语, 或者先听词语的意思, 再默写相关词语的方法。

5. 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参与评价, 提高倾听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经常说“谁来提提小意见?他说得怎么样, 谁来评一评”这样的话, 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 又能进行个性的评价和交流。同时还可用“小组互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都有机会尝试评价, 都有修正、完善、补充、参与、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胆量大了, 勇气足了, 兴趣多了, 底蕴厚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相互倾听的能力。

小学生课堂倾听现状及培养倾听策略 第10篇

关键词:倾听现状 误区 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从而影响高效课堂的建设。

一、当前小学生课堂倾听现状

学生倾听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会听

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教完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后,统计了一下,结果能完整地说出庐山云雾特点的学生只占二分之一。可想而知,这与他们在课堂上不会听有很大的关系。

2.不听完

在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刚说了一半,一些学生便迫不及待地举手,急切地想向老师说自己的观点。发言的同学刚开口,其他同学就喜欢举手、插嘴,没有耐心听完就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没养成耐心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3.表面听

课堂上,很多学生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似乎都在认真倾听,但是目光没有神,注意力根本就不在课堂上,他们在装着听,避免引起老师的注意。

二、解决学生课堂倾听问题的对策

“听”是孩子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中,“听”是首要的,也是最为基础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忽略倾听对高效课堂的影响,很有必要运用各种手段,让孩子“乐听”“善听”,以提高学生倾听效果。

(一)调动兴趣,引领学生倾听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因而,要使学生做到主动倾听,首先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本

教师设计既要考虑教材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设计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使学生喜爱倾听,主动倾听。

2.课堂评价应以鼓励为主

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对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回答问题、作出正确评价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敢于回答问题且回答不正确的孩子也进行鼓励;对每节课上倾听有良好表现的孩子也要及时发现给予表扬;表扬的语言也有所变化,如“你听得真仔细!”“你善于思考,真好!”“今天你进步了,老师喜欢现在的你!”教师的密切关注、真诚激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励他们更加注意倾听。

(二)调控情绪,培育学生倾听

小学课堂上时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一边争先恐后地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呼唤“我来!”“我会!”“老师,叫我!”……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控学生的情绪,指导他们学会耐心倾听。

1.调控节奏,适时提醒

学生静不下心来倾听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应该听清别人的意见,否则就没有发言权。”“再思考一下,说不定能有不同的发现。”并以此调控学生的情绪,促进学会认真倾听、深入思考。

2.引导换位,学会宽容

对学生发言卡壳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性急的学生常常会迫不及待地打断其发言,说出答案或指出错误。这样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且会伤害发言同学的自尊心。此时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让他们从体验中明白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他人的信任。

3.降低难度,耐心等待

对难度比较大、只有少数要求发言的问题,教师要耐心等待,或者将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来引导,促使学生耐心倾听,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给不愿思考的同学多点思考的时间。

通过这样的引导、调动,使学生消除浮躁的情绪,养成耐心倾听的习惯。

(三)采取措施,指导学生倾听

倾听,不仅要用耳朵,而且要用全部身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导他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1.眼神暗示法。课堂上,一般不要轻易停下课去批评学生,遇到不认真的学生我会用眼神与他们交流。通过眼神关注让他们意识到要马上停手,认真听讲。

2.手势提示法。对于个别还是无法马上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我会边上课边走到他们的面前,摸一摸他们的头或将他们的手摆好以示提醒他们。

3.被动控制法。如遇到他们手上在玩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时,我会暂时先将它们收上来,等下课时让他们来找我承认错误后拿走。这样做既可避免有可能再拿出来玩,也可使他们懂得学会尊重别人,有错就要改正。

4.不定时检查法。发现思想不集中的孩子,我会故意请他来评价前面的孩子,或让他们学着前面孩子说的再说一遍,这样,多次提醒、暗示,经过训练,我发现学生基本养成课堂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而小学生表现欲望强烈,喜欢表现自己,不喜欢听别人说话,要让学生养成倾听习惯并形成倾听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渗透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融入兴趣、思维、感情等主动性因素,更需要各科教师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孙景杰.走出三大“倾听”误区.中国教师报,2003年.

教会学生倾听 第11篇

新课标对小学生也提出了明确的倾听要求:中年级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那么,如何让三年级学生养成最基本的倾听习惯呢?

一、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善于调控整个课堂

首先,教师的教学思路要清晰。每一项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项教学要求,都要让全体学生明确,使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并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同步。如果教师的教学思路混乱,东拉西扯,学生是理不清头绪、摸不着头脑的,因此学生的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也就更谈不上倾听了。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教师生动而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够调动学生倾听的欲望。同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还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长时间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和学习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教师的表情和动作。我们经常发现,一个激情满怀的教师所带的学生也充满激情,这样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二、教师要细化要求,教会学生如何倾听

“上课要认真听讲”,这是我们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醒学生说的话,这句话细细想来,似乎有点模糊,学生听起来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到认真听。因此,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倾听时要做到以下四点:

1. 专心:

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别人说的每一句话,脑中不想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2.细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当别人发言有错时,听完后能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新见解。3.耐心:在老师讲课时或同学发言时,不允许随便插嘴或和别人抢话,要做到听完别人的话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对别人尊重。4.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认真倾听,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要引导训练,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1. 听说结合

(1)听后即问

平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多多变换提问的角度和方式,并注意对学生的听和问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在每一次阅读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听清楚老师提出的要求,然后再读课文;在回答老师的问题之前,我会有意再问学生:“听清楚老师刚才问的是什么了吗?”让学生重复一遍问题后再回答。对于听得特别清楚的学生,“大肆”表扬一番。

(2)听后复述

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过程中,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总会让其它的同学“鹦鹉学舌”重复刚才那位同学的话。这样一来,学生的警惕性自然会提高,做到上课认真倾听,同时也起到了强调和巩固的作用。除了课文内容外,平时每周一次的课外“习作欣赏”也是老师训练学生听力的好时机。每次听完二十分钟的欣赏,我都会及时引导学生理清本次听讲的中心是什么,并让学生按次序说说听到了哪些习作(篇名),然后选择其中一到两篇优秀习作讲讲大概的内容。

2. 听写结合

(1)边听边记

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倾听者吸收的是声音信息,存留时间非常短暂,因此,我除了要求学生在倾听时集中注意,积极认真地听以外,还要学生注意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做到边听边记。对于三年级学生,我常常在课堂上花许多时间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听记重点内容、文章要领等。

(2)听写训练

上课开始,用三至五分钟的时间,听写一些字、词、句,如成语、中心句、过渡句、优美句等。听写句子时尽量要求学生加标点,听写后再对照,并加以解释,让学生弄懂各种句式和相关的标点。这样既可检查上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为本节课做准备,又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

上一篇: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下一篇:轧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