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范文

2024-05-16

用教材范文(精选12篇)

用教材 第1篇

如《螳螂捕蝉》教学片段:

默写四组词语:(1)蝉悠闲,自由自在;(2)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3)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4)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然后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指导复述,要求学生最好能用上默写的词语。

完整地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到少年是智劝。

课文表演:教师先练读对话,再联系当时情境写台词。教师指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得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并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教材上的某些课文,不是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要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教师可以顺应学情,创造性地重组,或抓头尾,或扣中心,切换段落……在课文的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

又如《将相和》教学设计:《将相和》一文,是以“和”为线索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思路是将相由“不和”到“和好”。教学时,教者紧紧抓住一个“和”字,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质疑,并筛选问题,然后以“将相为什么不和”一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廉颇对蔺相如的错误评价上,再抓住“蔺相如真的是靠一张嘴爬上去的吗”这一问题研读专题,借助课前学生的自主研究,组织各小组交流,结合集体的智慧结晶进行概括提升,了解到生的语文素养是根本无法与城市的学生水平相比的,这种状况是众多少数民族乡村小学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主管部门考虑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

这启发我们,“国培计划”第一课应该是来参加培训的教师对我们培训专家组的培训,这一课,要给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充分的话语权,让他们谈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培训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修正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切实解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上为赵国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他的职位在廉颇之上,引起廉颇的不满,导致将相不和。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中两个人物的言行进行读悟,挖掘人物的内在品质,把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树立起来,使廉颇的错误说法不批自倒。紧接着又围绕“将相怎样和好”展开讨论,学生不仅认识了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而且感受到了廉颇虽然功勋卓著但能知错就改的精神。最后总结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一切为了国家的利益,把人物思想升华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令人肃然起敬,达到文道有机地统一。

小学高年级语文有些课文篇幅较长,但有许多课文学生自己完全能够读懂。如果教师逐段讲解,则一来浪费时间,二来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老师在处理此类课文时,应该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立足学生的现有水平,深入钻研教材,分清主次,精心取舍,力求长文短教。为此,老师要删繁就简,将教材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内核”。这些“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语段、一个情感点。它们在文中往往居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老师要将它们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潜心领会,深入研读,努力使这些切入点成为学生学习的创新点、发展点。

再如《夏夜荷花》教学片段:《夏夜荷花》一文并非精品课文,而且存有明显的问题:作者没有写出夏夜荷花的清新、清香,却硬加上几大段“不娇贵”、“不孤傲”、“毫无私心”的标签式的赞美。对这种缺少美感、说教味很浓的课文,窦桂梅老师大胆大动手术:学习“一根根荷箭亭亭玉立,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一颗颗水滴在荷叶上滚来滚去,一朵朵荷花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盛开着,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时,引导学生回忆叶圣陶在《荷花》中对荷花具体描写的句子,补充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具体描写,让学生比较,从而让干瘪的句子丰满起来,让夏夜的荷花真正迷人起来。学习荷花“不妖贵”、“不孤傲”、“毫无私心”一部分时,她先让学生讨论,批判地审视穿靴戴帽式的写法,然后引导学生去掉这些“标签”,改写这一段文字,让学生在创造性的阅读中真切地感受荷花带给人们的快乐和享受。

在这一案例中,窦老师充分地发挥了个人的专业才能和教学智慧,大胆创造,积极利用,这里既有对教材的大胆发动,又有巧妙拓展,多方整合,还有读写的结合……老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开发者”“改造者”,赋予教材生命的活力,使教材的内涵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给语文教学无穷的魅力。

综上所述,老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因“文”制宜,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宽、调整、重构,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面,打破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开放的势态,真正践行“用教材教”的理念。

答一线教师的疑惑。在培训期间,还要安排国培专家送教下乡活动,现场答疑,变固定课堂为移动课堂,使理论培训真正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互动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总之,在今后的国培计划培训中,我们可以采用“学员反映疑惑+理论课堂回应+互动探讨课堂+移动课堂”等培训模式,开展“同构一堂课”、“优秀教学案例研讨”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摘要:“用教材教”要坚持以人为本,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使教材成为开放的资源,成为备课设计的基点,因地、因人、因时制宜,活用教材,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

巧用教材 第2篇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这番话告诉我们:学习语文,不光是要让学生读懂一篇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还要从一篇篇文章中学会习作。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课文灿若星辰,既有对大自然中春花秋月、风雨雷电的描绘,又有对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的歌颂;既有对真善美的赞美,又有对假、恶、丑的鞭挞。一篇篇含义隽永,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升华。然而,我们却往往忽视了课文所蕴含的作文训练功能,忽视了我们身边最好的资源——教材,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文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其实大家都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一篇篇都是优秀的范文,是习作的最好蓝本。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巧妙地运用好教材资源,将写作训练巧妙渗透于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就能极大地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那么,如何巧妙的使用教材,渗透作文训练,使学生切实从精彩的“范文”中受益,灵活而有效地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仿写

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教师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仿写的训练方式包括仿句、仿段、仿篇三种方式。仿句仿段都是为了给仿篇作准备。

1.仿句

模仿例句造句有用词、字数、格式、修辞等方面的限制,比一般造句要难得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结构特点。如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课时,我在学生对课文语言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引导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模仿课文语言进行创作,促动了学生的心灵体验,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眼前飘过;玩耍的时候,日子从笑声中荡过;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滑过;放风筝的时候,日子随风儿飞走了。

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百花凋谢,有再开的时候。万物来去,生衰有常,时间匆匆,失不复返。谁能告诉我,它匆匆地离去,去了哪里?是天堂,还是乡间林荫?它为何匆匆离去?是谁在呼唤它吗?

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地溜走,头也不回,让人无法察觉。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于是——看电影的时候,时间从屏幕上过去;闲谈的时候,时间从嘴边过去;沉默时,它便从凝视的双眼前过去„„当回头寻找它时,才发现它以去了。

2.仿语言、仿句式的练笔 这对于学生来讲,实际是一种特殊造句训练,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词汇,有利于语文学习和作文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想象能力。这样的仿写每一个年级都可以做。如第二册《小池塘》中有这样一段话,“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影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这段话语言优美生动,有很大的可仿性,而且内容离学生实际很近。所以,可以作这样的仿写处理,老师可以先出示一些可以倒映在池塘里的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想象填空:()倒映在池塘里,像(),由扶到放,最后让学生想象别的事物进行仿写。我们每一个年级的每一篇课文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可以用作仿写范例的精美句子,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的做,学生的写话能力肯定有所提高。3.仿段

教材中的选文,大多都有精彩的片断,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学以致用。课文中的开头、结尾、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自然环境的描写等,都可以用来进行段的仿写。如《翠鸟》一课,课文第一段作者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教学时我让学生模仿这一段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写法,来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这一训练使学生的新学知识得到当堂巩固。文章因片断而精彩,经过长期的片断仿写,学生定会写出精彩的篇章。4.仿段落结构的练笔

段落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单位,所以,多开展一些仿写段落结构的小练笔,这是完成作文教学的必要措施。大家知道,文章段的构成方式很多,但最基本的段落构成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如总分式、承接式。在五年级的课文《早》中,有这样一段话:“第三自然段。”通过辅导阅读,学生掌握了这个的段落是通过不同方位的事物来描写三味书屋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布置大家以“我们的教室”为中心,抓住教室的不同方位的事物仿写一段话。通过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承接式”段落的构成特点,更好地训练了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描写一处景物的方法。

5.仿篇

仿篇的课文中,能提供学生仿写的范例很多。课文都是些名人名作,规范语言示范,但并不是所所有的名篇佳都是小学生仿写的范例。必须选择有价值,更接近学生生活,学生能理解的,如写地方的有《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等,写物的有《我爱故乡的杨梅》、《荷花》。这些课文浅显易懂,联系生活实际也能理解,堪称是仿写的好范例。对于学生来讲阅读的起点是课文,而写作则是在阅读课文基础上的知识、技能的迁移,两者相辅相成。而篇的仿写,主要是从文章的结构和写法上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在课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弄清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一步一步把文章写下来的,各段之间又是怎样联系衔接的,分析清楚文章的结构,学生才能在学习别人文章写作层次安排的基础上,感知、理解,最后才会把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才能具有谋局布篇的能力。如《桂林山水》一课,其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全文是按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写的。第二节和第三节,采取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的美,写法上很具特色。因此教师在教学此类课文时,就应重点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本文的结构模式,以此让学生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并进行有效的仿写。

二、提供直观想象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

小学生在阅读理解或表达内容的时候,经常需要图画作为支柱。否则,描述或想象就感到困难。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仅仅从文字的描述上,他们有时并不能够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的精妙之处。比如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的过程中,这,是一偏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这么一篇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文章,如果不能让学生深入地体会,那将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但是从三年级小朋友的审美能力来看,仅仅依靠文字的叙述还很难体会到这样的境界。所以文中的插图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给学生提供了直接的观察,同时也提供了鲜亮的视觉冲击。学生一下就能够体会到大树和叶子的外在美,然后我们通过找重点词,重点句,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这片郁郁葱葱的美就更能深刻地留在小朋友的脑海中,这时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就加强了他们对课文的感受能力,他们能够感受到因为每一片叶子为大树作出了无私的贡献,大树才那么茁壮、葱翠。我们再由浅入深地加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所渗透的这份美的感悟就容易多了。在我们的小语教材中,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数不胜数,如《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等等,精美的课文插图都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让这些美丽的景色在学生的想象王国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所以我们如果充分运用好了这些资源,对我们的教学是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感悟能力也有促进。教学《圆明园的毁灭》,在学习介绍圆明园景点的第3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把“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平湖秋月”等景点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学生们写得精彩,读得生动,为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中可估量的损失”这一中心奠定了情感基础。我想,语文老师如果善于抓住课文中的这些空白,经常性地训练学生在文本品读中展开合理的想象,扩展情节,并把想到的内容用嘴说出来,用笔写出来,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三、巧借课文“空白”展开想象,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是从一些长篇文学作品中选取的章节、片段,还有不少课文的结尾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让人读来感觉到文已完而意味尽。老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适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文尾,就可以让学生在体验当作家的滋味中锻炼自己的想象、表达能力。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心抓住这些“空白”,进行合理构思,补充省略的情节,进行再造想象。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在学习《掌声》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我引导学生去体会:英子在犹豫什么?她会想什么?上去会怎么样?如果不上去呢?她的眼圈为什么红红的?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到了英子此时此刻的矛盾心理,也从中感受到以后要体贴关心残疾人,尊重同学,不随便奚落别人。这很好地补充了课文空白点,学生的口语表达也得到了锻炼。课后我让学生做小练笔写下来。我班的同学这样写道: 英子对大家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掌声给我带来了自信,我不愿意让同学们看见我的腿,我怕同学们嘲笑我,现在我明白了,不管是残疾人或正常人都应该鼓起勇气来面对生活。另外,同学们还教我跳舞、做游戏,他们使我更加自信,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掌声的!”

接着,我让同学们再进行合理的构思,发挥想象,想想英子以后的在校生活,同学们这样写到:

A.读中学以后,有一次,班里的老师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了,在一刹那,教室里响起了响亮的掌声。英子豪不犹豫地走向讲台,因为她想起:上小学时,同学们并没有轻视自已,却为她而响起了阵阵掌声。英子不慌不忙地走到讲台前,轻松地开始描述自已的一个小故事。她讲得有声有色,说得也十分流利,连平时爱在上课时故意玩游戏的同学都全神贯注地听了起来。当“谢谢大家”刚从英子嘴里脱口而出时,热烈的鼓掌声就早已回荡漾在教室了。此时此刻,英子带着微笑愉快地走下了讲台。

B.放学了,校门口传来银铃般的笑声,仔细一看,嘿!正是英子和伙伴们在游戏说笑呢!远处那夕阳的金光,是多么光辉、灿烂,但它却永远也比不上英子那愉快的笑容。

C.读中学以后,有一次,班里的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了,她果断地站了起来,嘴角微微往上扬,露出俏皮的笑容,眼里充满了自信,和小学时那个自卑的英子简直判若两人。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就在英子说完最后一个字时,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这掌声热烈而持久。

D.英子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当记者问她成功的秘决时,英子说:“是自信。身体的缺陷并不可怕,只要你的内心是强大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对自己说:我能行!”

E.读中学后,有一次,班里的老师又让同学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了,他快速的站了起来,并面带微笑,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紧接着,她讲起了一个故事。讲故事时,有的地方让同学们哈哈大笑,使教室里的气氛十分活跃。她讲的绘声绘色,又十分流利。讲完了后,同学们好久才回过神来,并报以热烈的掌声,甚至一些顽皮的男生突然站起来叫好呢!英子在这片掌声中激动地走下讲台,对同学们说“谢谢大家。”

四、多种尝试,多向改写。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很适合改写,如把第一人称的写法,改写成第二、三人称;把直接叙述的方式,改成倒叙的手法;把诗歌的体裁改写成散文或记叙文;把说明文改写成生动的自我介绍等等。学生们在多向改写的尝试中,加深的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从中学会了多种形式的作文方法。一举多得。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如改变叙述顺序,改变人称等,如此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可谓一举两得。如学习了《鲸》《只有一个地球》《太阳》等此类课文后,我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分别写了鲸、地球、太阳等的《自我介绍》,这样就把课文语言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改换文体也是一种改写方法。比如,把课文中的诗词改写成记叙文。如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这首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我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学生写出的习作别有情趣。又如《忆江南》《清平乐.村居》等词也都可改写成记叙文。一首清新的儿童诗,我让学生改写成散文,效果不错。这是我班同学改写《忆江南》的一段文章:

雨后,天睛了。彩虹桥架在明亮的天空,赤脚走在狭窄的泥路上,软绵绵的漏雨从脚趾缝里钻出来,让人感到无比惬意。路的两旁,小草钻出松针似的小脑袋,抬头看这个奇妙的世界。小白菊羞涩地微笑着,两只凤蝶儿绕着它飞呀飞。看!山间那移动的暗绿是什么?哦,云朵正在散步呢。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不少古诗,有的还配有插图。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变画为话,变诗为文,让学生从诗内走到诗外,感受诗景的美,体验诗意的深。如在教学《村居》一诗时,我就抓住“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让学生在通过看动画,回忆叙述春天的美景后,抓住重点的“草”、“莺”、“柳”等景物来描绘自己眼里的春天,现场练笔,读写结合,一段段美妙的文字点亮了课堂。

“公园里的小草听到春姑娘在呼唤它,于是使劲地钻出地面,可又被头顶上的小石子给挡住了道路,小草不怕困难,勇敢地挺出了头,把小石子挤到了一边,高兴地晒着温暖的日光浴。”

“春娃娃飞到了花园里,落到了小花上,拿起金黄色的画笔,把迎春花涂成金黄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金灿灿的,又拿起粉红色的画笔,把桃花涂成粉红色,然后又拿起白色的画笔,把梨花涂得雪白雪白„„一朵朵,一枝枝,一簇簇,挂满枝头,黄赛金,红似火,粉如霞,白如雪,大自然被织成了一张五彩缤纷的花毯。” 不止《村居》、《清明》、《惠崇春江晓景》、《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等都有值得让学生去想象,去描绘的诗句。学生在课堂上,用笔写画面,用心悟诗意,既锻炼了习作能力,又能充分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穷魅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第3篇

1铺垫

教学片断1(文[1]第104页):我们证明运算律(3)a+b·c=a·c+b·c.

图1证明如图1,任取一点O,作OA=a,AB=b,OC=c,因为a+b(即OB)在c方向上的投影等于a、b在c方向上的投影的和,即|a+b|cosθ=|a|cosθ1+|b|cosθ2,所以|c|·|a+b|cosθ=|c|·|a|cosθ1+|c|·|b|cosθ2,所以c·a+b=c·a+c·b,所以a+b·c=a·c+b·c.

铺垫1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究过程中,构造图形2有一定难度,从表面看与数量积似乎没有多大联系,其实不然,对比图2与图1可以发现,图形2构造过程中线段OM就是线段OA与AP分别在OM上的投影之和,它的主要依据就是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从中可以看出这与向量数量积分配律的证明思路是一致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利用了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其它的坐标表示,其中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a·b=x1x2+y1y2”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就是说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证明过程或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了向量数量积,二者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完全吻合的.

图2图3教学片断2:(文[1]第108页,习题2.4B组)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圆心,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上有两点A(cosα,sinα),B(cosβ,sinβ),试用A、B两点的坐标表示∠AOB的余弦值.(借助向量OA=(cosα,sinα),OB=(cosβ,sinβ)的数量积就能解决问题.)

铺垫2知识之间原本就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对于单一问题来说学生容易掌握,但不容易发现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学习一段时间后有必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从整体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并将它们串起来、形成问题链,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教学片断2的情境下推证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就能顺利地将新旧知识有效连结起来、找到问题间的内在联系,使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其坐标表示的引入不那么突然.

2拓展

教学片断3(文[1]第121页,复习参考题B组)点P0(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如何推导?设P(x,y)是直线Ax+By+C=0上任一点,记点P0到直线l的距离为d,l的法向量n=(A,B),P0P与n的夹角为θ,则P0P=(x-x0,y-y0),于是A(x-x0)+B(y-y0)=|n|·|P0P|cosθ,即-Ax0+By0+C=|n|·|P0P|cosθ,又d=||P0P|cosθ|,所以d=|Ax0+By0+C|A2+B2.

拓展3这样,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也可以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来.那么asinx+bcosx=a2+b2cos(x-φ)能否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导出呢?设asinθ+bcosθ=c,令X=sinθ,Y=cosθ,则单位圆的圆心O到直线aX+bY=c的距离d=|c|a2+b2,又因为d=|cos(θ-φ)|(其中tanφ=ba),所以|c|a2+b2=|cos(θ-φ)|,即asinx+bcosx=a2+b2cos(x-φ).既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以向量数量积为主要推证方法,就可以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来解决(文[1]第144页):6.(1)略.(2)你能用a,b表示函数y=asinx+bcos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吗?设OA=(b,a),OB=(cosx,sinx),则OA·OB=asinx+bcosx=a2+b2cos(x-φ).

从中可以看出,设计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即学生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以什么方式知道的,这其实包含了认知的广度、认知的方式和认知的结构三方面的含义,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作为切入点,用合适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认知,实现认知结构的有效对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平台.其次要考虑的是教材的结构特征与编写者的意图,现行高中数学教材“模块整合,螺旋上升”导致同一知识模块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中,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理清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思想方法来统领模块知识;作为教师也只有领会到教材的结构特征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理清知识脉络,设计出合乎情理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紧扣教材用好教材走出教材 第4篇

有效预设,合理解读文本

1.了解作品背景。无论什么样的作品,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离开了背景,单独解读文本,就会显得“无病呻吟”“苍白无力”。同样,对于教材文本解读来说,作为教师,也需要及时了解文本背景,首先要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写作此文的心理动态。例如,《水调歌头》这篇课文,教师事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苏轼,走近文本,了解苏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只有深度了解了苏轼当时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才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感情基调,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但愿人长久”对生命的美好祝愿。

2.挖掘教学价值。价值,是一种导向,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挖掘教学价值的过程。我们知道,对于文本来说,一般具有两个价值,即: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要善于深入文本挖掘内涵,立足文本价值,把握教学价值,这样才能上出“语文味”。例如,针对《桂花雨》这篇课文,教师在仔细研读时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既写了“乐”,也写了“愁”。“乐”是摇桂花的“乐”,属于教学价值;而“愁”是思念家乡的“愁”,属于文本价值。教师在解读时,需要有所侧重。在组织教学时,教学价值是重点,是教师需要挖掘的内容。

3.把握单元主题。教师不仅要与文本对话,还需要与编者对话。一个单元,几篇课文,为何会编排在一起?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其实,这就是单元主题,是教师需要关注的教学单元的“大框架”,准确把握了这个基本架构,也就找到了教学这一单元的“开关”。例如,苏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课文分别是《天安门广场》《徐悲鸿励志学画》《虎门销烟》。教师认真关注,就会发现,这几篇课文虽然文体不同,但主题都是“爱国”,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需要注意及时穿插“爱国”思想,并且突出一个主线。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与编者的对话。

高屋建瓴,准确制定目标

1.学习《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其实就是例子,是《课程标准》的例子,是教材文本的有效延伸。因此,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神。《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学段的具体任务,例如默读,第一学段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则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而第三学段的要求又有所提高,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可见,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前提是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才能制定出准确的教学目标。

2.懂得目标取舍。目标引领是教学过程取得成效的导航仪。可见,对一篇课文而言,若能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之前,就能深入教材,寻找、挖掘这篇课文中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可以预见整个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必将会透彻且高效。作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懂得取舍。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教师就应该明白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需要重点渲染的,哪些只须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教师也只有了解这点,才能把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虽然写树是重点,但写人才是关键。只有懂得取舍,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才能得心应手。

3.结合学生实际。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制定教学目标必须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差异出发,在实践中教学。具体来说,结合学生实践制定目标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1)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不同年龄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2)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审视教学目标。(3)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从而为不同的学生寻找不同的学习任务,使教学目标有层次感。教学目标的制定,很多时候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课、因人而异,这一点也恰恰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

高效生成,精心设计问题

1.围绕题目展开。题目好比课文的眼睛,也是文本内容的精华所在。在设计问题时,往往可以根据题目展开,紧扣题眼,从题目入手,寻找解题、破题的切口,解读好题目,一篇文章蕴含的深意,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例如,《番茄太阳》这篇课文中,围绕题目我提出问题:“为何太阳像番茄?课文几处描写了番茄太阳?”《人类的老师》课文中,可以这样发问:“人类的‘老师’有哪些?人类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问题围绕课题发问,围绕课题展开,只要抓住了这一点,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自然而然也就达到了文本教学的目的。

2.抓住关键内容。所谓关键内容,往往指文本的重点或者核心,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这部分的教学,往往是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品读的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设计问题。例如,《祁黄羊》这篇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教师就可以进一步设计问题:“课文中哪些部分写了祁黄羊的外举不避仇?哪些部分是写他内举不避亲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品质?”带着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学习,课文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非常明确了。

3.把握细节部分。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教学也应讲究“一点突破”的理念与技法。文本的细节,往往是作者重点着墨的部分,也是课文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时,需要对那些细描精刻的部分深入探究其中的内涵。例如,《三顾茅庐》这一课中有一段景物描写,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句中“卧龙”指什么?“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又喻意着什么?这样紧扣细节,着力细节,层层发问,步步推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解决了文章的重点内容,一举两得。

基于学情 活用教材 第5篇

【关键词】认知实情 教材分析 比多少

相差关系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既基本又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解题时却经常分辨不清该用加法还是该用减法,有的学生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其“生长点”――“比多少”的概念没有建立好。本文旨在分析新入学儿童“比多少”的认知实情,结合人教版(2012年)教材一上“比多少”的教学分析,谈一谈如何基于学生认知实情、灵活运用教材、实施有效教学的所思所做。

一、分析学情,深入了解学生原有认知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他强调了教师对学情了解的重要性。对于“比多少”,我们也应该先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经知道了多少?有多少人已经知道?„„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情调查分析得到答案。以下数据就是笔者运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在2015年9月8日~10日期间对本校一年级的438名学生进行测试得到的。

(一)调查一:判断谁多谁少

本题学生的正确率高达97.9%。可见,一年级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足以解决数量在5个以内、“一一对应”呈现的“比多少”问题。

(二)调查二:用“谁比谁多(少)”表述比较结果

通过此题的测查、分析,我们得知:

(1)比多、比少句式理解是学生的困难点,约57.1%的学生能准确完成。

(2)给定前半句(图2)的准确率是64.6%,略高于给定后半句(图3)的准确率60.5%。

(3)“()比()多”的问句要比“()比()少”的问句约高出15%,“比多”的句式比“比少”更容易理解,约有16.7%的学生不能灵活转化“谁比谁多”与“谁比谁少”这两个句式。

(三)调查三: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

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是“理解两数相差多少”积累感性经验最有效的练习。笔者以图4为素材,增加了“□○□=□”这样的算式进行了测查,结果见表1。

从这一组前测数据来看,学生对相差数的填写没有大的困难,访谈中发现没有填或填错的学生主要是认字太少,题意不理解,当教师把题目读一遍后,几乎都能正确填写。困难最大的是如何用算式表达,正确率仅有26.9%,答案分布情况见表2。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算式的理解情况,笔者特地找了三位能够正确列出算式的学生进行访谈。

师:你能说说9-5=4表示的意思吗?

生1:不知道,随便写的。

师:那你的9哪来的?

生1:9是9个苹果,5是5个梨。

生2:苹果有9个,梨有5个,减起来就有4个。

生3: 苹果有9个,梨有5个,4就是苹果比梨多出来的4个。

显然,即使正确列出算式的学生,他们对这个算式的意思也表达不清楚。

从以上三项调查的数据分析得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在理解“谁多、谁少”以及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知识比较容易,运用比多比少句式来表达比较结果和列式求相差量则是他们的“困点”和“难点”。

二、活用教材,切实帮助学生解“困点”、破“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情分析,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知道他们已经“在哪里”,也知道他们将要“到哪里去”,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该“如何去”。那么,教师该如何灵活运用教材,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突破“困点”与“难点”?

(一)大花心思解“困点”

“比多少”第二阶段学习用“谁比谁多(少)”表达比较结果是近半数学生的“困点”,教师采用以下三点展开教学以便能有效解开这一“困点”。

1.整体架构,置“局部知识”于“整体知识”中教学。

人教版教材在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第二节课就安排了“比多少”(如图5),通过前面的学情分析我们已经知道:97.9%的学生能正确解决这个问题,那这节课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怎样的提高呢?

图6是教材安排在第17页的第二阶段的“比多少”内容。这节课既要教学两个量的“比多少”又要教学两个数的“比大小”,承载的任务太重。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调整两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合理利用两节课的学习时光,把学生的“困点”――关系句式的表达分解到两节课中教学,使他们学会正确表达比多比少关系句。现把调整后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设计意图进行整理,见表3。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关系句的理解与表述上,具体展开如下教学。

师:一只小兔搬一块砖,一次性完成了搬砖任务。再看小猪们,能一次搬完吗?

生:不能,小猪不够多。

师: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3只小猪可以搬3根木头,还多出一根木头。(课件演示:一一对应)

师:小猪和木头比,木头多、小猪少,连成一句话该怎么说?谁来试一试?

生:木头多小猪少。

生:小猪少木头多。

生:木头比小猪多。

师:我们可以分两个问题来思考这个问题,先想谁和谁比,结果是谁多?(小猪和木头比,木头多)再进一步思考:木头比谁多?(木头比小猪多)

„„

因“比多”句式比“比少”句式容易理解,教学时先学习“比多”句式。片段中教师抓住句式的结构,以“谁多?”――“~比谁多?”两个问题帮助学生感受“比多”句式的表述,再以相同的方式完成“比少”句式的学习,并比较“比多”与“比少”句式叙述上的相同与不同,训练两个句式的灵活转化,看到一个句式就能说出另一个句式。

2.巧设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不思考的学习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而问题是知识的源泉,正因为有问题的出现,才有研究问题、寻求问题答案的主动学习过程。“比多少”教学时,如果按图

5、图6的方式,直接给出结论,那学生潜在的问题很难暴露出来;只要换成调查二中图

2、图3那样,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因为图2与图3是把知识置于问题之中。因此,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困点”,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图6中的信息可以设计成如图7“―比―()”和“()比()多(少)”这样两类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多比少的关系句。数的大小比较也同样用问题形式呈现,如图8所示。这样,把教材中陈述形式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形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思考机会。通过多次训练,学生就能把“比多少”的句式纳入到原有语言系统之中,犹如平时讲话那般自然运用。

3.变式训练,有利于知识正向迁移、融会贯通。

变式训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还能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思考,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比多少”的变式训练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内容上,呈现如图9这样的物体“比大小”“比轻重”“比长短”问题,虽然内容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是完全可以迁移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拓宽学生“比较”的思路,还能激发他们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能力;二是思考角度上,提供如图10这种类型的题,可以促使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根据“谁比谁多(少)”的句式判断谁多、谁少,使“比多少”知识真正得以融会贯通。

(二)小步缓行破“难点”

知识教学应呈现小步缓行、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状态,促使学生在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后逐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从前面学情调查可知:在看图求相差数时,仅有26.9%的学生能正确列式。如何巧用教材上的素材,帮助学生突破理解算理的“难点”?

1.提前渗透,充分感知。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倡导“最近发展区”理念,他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笔者在“比多少”第三阶段教学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以第一次出现的第33页虫子和小鸟图(如图11)展开教学,实现了一次成功的突破。

课件呈现第一幅图,师问:图中的虫子和小鸟比,比较结果怎么样?

生:虫子比小鸟多。

师: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小鸟和虫子一一对应起来就比出来了。(课件对应演示)

师指第二幅图:这样对应起来,就能一眼看出结果是――

生:虫子比小鸟多。

师:虫子比小鸟多几?谁看出来了?(学生很快就举手了,有些忍不住的就说了出来:多1)

师:虫子有4条,怎么只比小鸟多1呢?

生:有3只小鸟,每只小鸟吃掉一条虫子,4条虫子就被吃掉了3条(课件演示第三幅图:斜线划去3条虫子),不就只多1条吗?

师:谁能把刚才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

有趣而相关联的小鸟和虫子组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享受了思考的乐趣。“4-3=1”的出现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是把这一情境融入到刚学习的减法意义之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跳一跳”,成功摘到了“果子”,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

2.多次积累,逐级递进。

学习知识需要一个认识、理解、感悟的过程,在尝试“用算式表示出两个量的比较结果”后,还需要用同类问题进行巩固、提高。人教版教材把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进行分散编排正迎合了这一需求。我们在借用“小鸟虫子”图展开教学后,第56页的“小丑帽子”图、第64页的“雪人萝卜”图以及第80页的“松鼠松果”图等都是巩固发展的好素材,“先知”学生在第一次教学后就能基本理解掌握,再由他们带领“后知”学生在第二次、第三次„„不断感知、积累,学生不但能借助直观图进一步理解比较量与相差量之间的关系,还能实现“一图一问”到“一图两问”的递进,为相差关系的系统教学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用教材引领写作 第6篇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中考试卷上,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平日的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却总感觉到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达不到理想的高度,分析其原因,还是学生写作知识欠缺,写作基本功没达到要求。近期的教学中,我在和同学们阅读理解教材的同时引领学生写作,使学生积累运用一些写作知识,感觉收获颇多。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的《春》)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梁衡的《夏感》)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鲁迅的《风筝》)

通过比较以上三篇文章的开头,引导学生懂得文章开头要简洁,记叙文可以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莫怀戚的《散步》)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通过分析理解这些文章的结尾,使学生懂得文章的结尾要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简洁、含蓄、深刻、照应题目。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鲁迅的《社戏》

通过这样段落的研读,理解它们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了衔接和过渡。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莫怀戚的《散步》)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张之路的《羚羊木雕》)

“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在散发着香气,它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安徒生的《丑小鸭》)

分析了以上句子的写法和作用,使学生明白写作记叙文可以恰当的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渲染。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揣摩加下划线词语的用法,让学生学会关联多项事物。

我还用教材教会了学生细节描写、详略安排和选材立意。

教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这些局部的零散的写作知识,一整篇文章或一个单元的课文也会给我们带来写作的启示。

学习了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布置了刻画人物群像的写作任务:《 号宿舍》、《 的教室》(横线上可填写早晨的、晚饭后的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我家的周末》、《老师的办公室》。学生的习作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

研读完七年级下册的第一个单元,我和同学们说:“鲁迅因为有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便有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有了童年时期的无限乐趣和美好回忆;林海音因为有了爸爸的严厉管教和深沉高尚的爱,所以养成了终身受益的好习惯,12岁的她,面对父亲的去世才那样的镇定和安静,她坚强了,长大了,成熟了;丑小鸭因为有了排挤者的不认可,才有了对目标的不懈追求,最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然后进行了《成长的路上有他(或她、它)》的写作练习。学生的作文说真话,诉真情,选材新颖,立意深刻。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第7篇

一、把教材当作学生优良思想品德形成的依托

在贯彻这一观点上, 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例, 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首先, 师生通过对数字的具体分析, 使课文内容的理解简单化。如9个巨大的桥墩, 正桥连接22孔引桥, 大桥分上下两层, 两座工农兵塑像左右挺立, 两个高大的桥头堡, 等等。通过数字使学生感受到大桥的雄伟。其次, 从公路桥与铁路桥的合理布局, 混凝土桥墩与钢铁桥身的材料安排上, 感受大桥建造的科学性。

二、把教材视为学生学会学习的媒介

把教材视为学习的中介, 其目的是通过固定的教材内容来拓展学生在教材以外的知识面。在教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时,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第一, 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国内外重要的宫殿信息。第二, 要求学生搜集故宫的资料。第三, 以学校为例, 谈谈你是如何向别人介绍它的。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到一些名胜古迹去观察。做法一的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了解国外著名的宫殿信息。有的学生通过查资料或上网了解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宫殿建筑。做法二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或资料了解到故宫的历史。做法三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身边的著名建筑物, 体会这些建筑的雄伟壮观之处, 并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出来。整个过程下来, 以本课为依托, 学生通过网络、课外书、交流等方式得到了许多与所要学习内容的相关信息, 学生从中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通过对知识进行科学的整合和延伸, 开阔了视野, 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把教材当作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学习方法的手段

同样是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特地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 (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 利用讨论的方式, 与学生一起探讨该怎样写好一篇有关介绍建筑物的文章。首先结合问题:请你向大家表述以下你所了解的身边的建筑物 (能力目标) 。由于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所用的词语也比较简单 (多么美丽的、可爱的、高高的、干净的等一些词语) , 同时语句也不怎么通顺, 重要的是说明时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事物的整体感没有了, 所说事物显得凌乱不堪, 介绍的景物不能打动人。针对这些现象, 结合本文在说明上的一些方法, 全班一起讨论该如何写好这样的文章。先是回到课文中来, 先分析作者在介绍时的顺序 (先城门——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景山) , 整个布局整齐井然, 绝无错落之感, 使人一读其景即生眼前。这样一来, 学生对介绍景物有了一个整体感, 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事物。其次是分析并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高明之处。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精彩句子, 然后体会句中某些重点词语的作用。同时感受修辞手法对文章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后强调在写作中还应该做到详略得当。如此展开, 通过对教材这一特殊的载体, 学生对介绍说明事物有了新的认识, 掌握了说明事物的技巧, 学会了该如何写好一篇介绍景点的文章。这样, 由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况延伸到对学习方法和写作技能的掌握这一转变, 充分体现出了不局限教材, 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的教育理念, 其效果是可想而知。

四、把教材当作强化学生素质的工具

在以前教授人教版的《皇帝的新装》一文时, 我是这样做的:先用一课时来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 其中包括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矛盾冲突以及文中的生字词等。然后安排了一场名为《皇帝的新装》的话剧演出。人员安排搭配完后, 要求学生对各自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剖析和加工, 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可以夸张, 但主旋律应当准确、恰当。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情绪高涨, 相当投入。有的学生在语言上下了不少功夫, 在原有的对话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滑稽的语言, 如你好坏、嗯嗯、大大地、your xi、哦耶等;有的在动作上也十分到位, 演皇帝的盛气凌人、目中无他、双手叉腰、嘴叼牙签;演骗子的动作轻盈敏捷, 眼珠子咕噜咕噜地直转;演大臣的奴颜婢膝、内心虚伪、阴险狡诈等。有的学生表现得有些拘束、放不开, 但整体上都表现了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同伴的影响下也慢慢放松自如起来。整节课下来, 学生兴致盎然, 笑声不断,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借助教材, 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又感受了戏剧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 锻炼了演技和口才。尤其对影视小品又多了一些体会和感受, 提高了学生良好、健康的个人品味和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在是一举多得。

读懂教材本质, 灵活用好教材 第8篇

一、读懂教材的逻辑起点, 提高衔接程度

(一) 起点过高——铺路搭桥

例如, 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分类”。教材呈现一条船图案中的三角形让学生进行分类 (见右图) , 其用意是通过分类让学生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和钝角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可在大多农村学校的实际教学中, 让学生分类, 学生只会得出按角分的结果。学生为什么得不出按边分的现象呢?是因为前面的教材中从没出现三角形的基本特点:三个顶点、三个角和三条边, 所以, 面对三角形的分类, 学生很难从边的角度去思考。学生能想到按角分, 应归功于在二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上册中学习过直角、锐角和钝角。也就是说, 按角分教材的编排体系与学生的学习起点是衔接的, 而按边分教材的编排体系与学生的学习起点是相隔离的。从教材编排体系上分析, “四边形分类”也是如此。像这样的内容, 在教学新课之前, 笔者建议为学生提供探索新知的“阶梯”, 如“四边形分类”的教学之前, 应增加四边形的基本特点:有四个角、四条边和四个顶点, 以及对边、对角等, 使学生在上新课时能自然地想到“四边形分类”可以按角分, 也可以按边分。按边分又可以从有几组对边平行或有几组对边相等等方面思考。进而让学生感觉到按有几组对边相等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比较复杂, 这样就可顺理成章地让学生进行按有几组对边平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二) 起点过低——删繁就简

新教材提供的素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是可喜的。但过多地关注生活实际, 往往会造成所呈现的素材低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的现象。

例如, “温度”是“生活中的负数”的起始课, 其主要内容有:用正负温度表示温度, 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 在温度背景下比较零度、正负温度的大小。此课, 笔者曾听过10 节有余, 可没有一节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在于, 教材内容低于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了学生没有多大的长进, 不教怕别人说不尊重教材。笔者曾对农村学校的一个班作过前测, 55 人笔试的情况如下表:

说明:①在温度计中标出温度, 错的主要是把“~”看成负号;②练一练的第1 题, 有6 人空白也统计在错的13 人当中;③练一练第2 题的第4 小题, 比较的理由中, 32 人用了正负数和零的大小排列方法, 4 人认为有一个“-”减的符号, 表示0℃以下, 且数字越大, 天气越冷。

前测的结果表明, 学生对温度的生活经验有相当高的认识, 究其原因在于, 学生在科学课中学过温度计, 在电视中看过天气预报。笔者认为, 像这样的低于学生学习起点的素材就应删繁就简, 可以把“温度”和下一节的内容“正负数”合并上。“温度”中主题图的内容, 可以在学生认识负数后, 通过找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和利用温度计理解类似负五摄氏度、正五摄氏度的意思来代替。练一练的内容可以用下面一道题来代替。

在 ( ) 里填冷或热;在○里填“>”“<”或“=”。

气温20℃比0℃ ( ) 气温-20℃比0℃ ( ) 气温-2℃比-30℃ ( )

20 ○ 0 -20○0 -2○-30

通过这样的铺路搭桥或删繁就简的处理, 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 还能提高学习材料与学生学习起点的吻合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 发挥素材功能

(一) 读懂多种算法的关系

在计算教学中, 教材常常会出现多种算法, 我们要读懂这些方法间的关系, 即并列关系, 还是促进关系。如果把促进关系的几种算法作为并列关系来教学, 则会影响主要方法的构建。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中明确指出:“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先分整篮的, 每只猴子分到2 篮, 再分外面的8个, 每只猴子又分到了4 个。便于学生理解, 先除十位上的数, 再除个位上的数。这道题十位上的数能被2 整除, 这个内容在第一单元口算除法中学过, 在这里主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及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可见, 教材中所呈现的三种方法并非并列关系, 而是“促进”关系, 也就是说, 操作法和口算法是旧知, 是为竖式方法的建构服务的。根据编者的编写意图, 在使用教材时, 笔者建议做到三个结合: (1) 口算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培养直观形象能力。 (2) 口算、摆小棒与探索笔算方法相结合,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3) 笔算算理与语言内化相结合, 培养本质抽象能力。即师生得出笔算的方法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对算理实现内化, 从而巩固笔算的操作要领。

(二) 读懂教材的学习要求

现在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 数学课堂上得越深越好, 非要把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的知识提前让学生学习, 造成了教材要求学生学习的“四基”没有掌握, 这样的“提升”实际上是拔苗助长。

例如, “搭配中的学问”教师A教学的大致情况:

1.提出任务

教师无序地出示:两件上衣和三条裤子。上衣分短衣和长衣, 裤子分短裤、中裤和长裤, 问:“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作为一种搭配法, 你认为搭配的方法有几种?请把你的想法表示在白纸上。”

2.自主探索

学生的方法大致有:草图连线法、符号 (图形、编号) 连线法、文字法、乘法。

3.交流提升

教师要求学生一边汇报, 一边说思路。接着是让学生比较优化, 从而得出乘法最简单的结论。

4.巩固相乘法

师:3件上衣, 3条裤子, 搭配的方法有几种?

生:3×3=9。

师:2件上衣, 4条裤子, 搭配的方法有几种?

生:2×4=8。

师:5件上衣, 7条裤子, 搭配的方法有几种?

生:5×7=35。

由于这一环节的优化与巩固, 学生在练习菜的搭配、线路的搭配时, 都采用了乘法。

这样就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用书所建议的教学目标:

(1) 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 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笔者认为, 本节课的“数学方法”主要指列表法、连线法。这两种方法是北师大版教材经常要用到的解决问题策略。而“乘法”是初、高中常用的方法, 如果教师倡导此法, 学生就会马上生搬硬套, 很快地“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地说出结果, 从而淡化了有序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时, 适当的拓展是值得提倡的, 但要把握好度, 切不可“种了他人田, 荒了自家园。”

三、读懂教材的编排体系, 留足学习空间

数学教材的编排既要考虑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 又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 所以, 同一内容往往编排在不同的阶段。教师要通过研读教材去了解知识之间的孕伏与延伸, 准确把握同一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中, 类似上述的例子还有许多, 下面再以表格的形式列举几个。

巧用教材教写作 第9篇

一、用教材教谋篇布局

学生的习作或开篇过于冗长, 或结尾过于平实, 就事论事者也不在少数, 单一的理论讲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让教材中文章的布局方式走进学生的习作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的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然后让学生和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开篇点题的好处, 简洁而又饱含深情;在学习《羚羊木雕》一课时, 我也让学生反复诵读第一段“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让学生在反复品味中体会设置悬念这种开篇方式的妙处, 然后让学生在习作中去应用, 这样反复训练学生, 学生在写作时有意识地注意了自己的开篇布局, 开篇方式开始多样化;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 让学生勾画出文章的领起句、过渡句、总结句, 让学生体会使用这种句子来谋篇布局, 既能让文章层次清晰, 结构严谨, 又能使人物形象丰满, 主题揭示深刻。

二、用教材教描写

学生在刻画人物时, 千人一面, 眼睛往往是“炯炯有神”, 爸爸妈妈多是满面沧桑, 黑发中的几缕 白发……呆 板无新意, 不能很好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何让学生摆脱这种困境, 教师不妨在教材品析上多下功夫, 如在学习《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 我将授课的重点放在学习人物肖像描写上, 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肖像描写的段落, 仔细体会, 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学生通过自己的品味, 得出作者是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让人物的形象更为突出。这样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掌握了肖像描写的技巧, 然后让学生动笔来写自己身边的人物, 结果学生的习作可以说是异彩纷呈, 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一头枯黄的头发萎 靡地堆在 了他的头上。 ”一句话将人物的干瘦、不修边幅的 特点很好 地展现出来。 又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 让学生反复诵读“雪天捕鸟”这一情节, 学生发现动词的妙处, 习作《第一次骑马》是这样展示自己的骑马过程的:马真的跑起来了, 我的心一下子悬起来, 浑身冒出了冷汗。我连忙拽紧缰绳, 两腿死死夹在马肚子上, 使劲地蹬着马蹬 , 嘴里“吁———吁———” 地喊着。“拽紧、死夹、使劲蹬”几个词将学生第一次骑马的过程形象展现出来, 也不难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紧张不安。

三、用教材教感情的抒发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学生的情感丰富, 表达欠缺, 该如何让学生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呢?在学习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时, 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结合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抒情的技巧, 如作者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运用呼告的手法倾 诉自己对 土地的热爱, 排比修辞手法、人称的变化都有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学生在诵读中发现了这些技巧, 激发了运用这些技巧的兴趣, 因此在习作《我的家乡》中, 学生不但选取了家乡特有的景物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 而且文章中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让文章增色很多。

四、 用教材教识记美词美句

教材中所选的文章, 语言或质朴饱含深情, 或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或蕴含哲理耐人寻味, 因此教师可在授课时有意识引导学生积累这些语言, 并把这些语言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日积月累,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增强。如学生在学习《云南的歌会》一文中, “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 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 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 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一片松涛, 在微风中舒卷张弛不定”将声音形象化。学生在习作《东北二人转》一文中, 这样描写自己所听的鼓声:“还没到广场就与迎面扑来的鼓声撞了个满怀”。一个“撞”将声音形象化, 让读者可感。

“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第10篇

教材是“材料”, 是“媒介”。教材是书面的东西, 所载的信息比较有限。尤其现行新教材, 为每个教师提供了解放思想、拓展思维的空间, 提供了自主发挥的契机。因此, 教师不能被动地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进行教学, 而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能力与知识水平, 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内容, 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是教学的依据, 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和依据。在教材面前教师不应失去自己超越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 要匠心独具地去预设教学目标, 把握教材的核心价值, 大胆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让学生感悟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 教材是单一的, 教师习惯把教材当成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的东西。尤其在课改前, “教教材”、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甚至把统编教材当“圣经”, 严格遵循其规定的教法, 不敢越雷池一步。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教, 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新课程要求教师将教材看成一个活的文本, 一个充满变化的学习资源, 根据学生实际和发展需要, 对教材进行思考和探究, 将其整合与加工, 或增减与补充, 从而做到“走进教材又大胆地超越教材”。

在现实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 同样教一种教材, 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研究证明,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教材”和“用教材”的差异。前者是教书, 往往会导致死读书, 使思路狭窄;后者是教人, 有益于激活学生的主动性, 有益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何谓“用教材”?就是说在教学中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科学地“处理教材”。所谓“处理教材”, 就是经过精选、加工和组织, 将知识信息由储存状态变成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加工的可输出状态;就是根据课程和教材的要求,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根据课时的教学目标, 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 科学、机智地提炼与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简言之, “用教材”, 就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用教材”是一种能力, 是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能力。恰当、合理地“用教材”“教”是形成优秀课堂教学的关键,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这种能力, 能活用教材, 驾驭教材, “用教材”去“教”。

“用教材”的途径是什么?David Nunan教授提出教材处理四要素:SARS, 值得一提。

1.选择 (Select) ;2.改编 (Adapt) ;3.放弃 (Reject) ;4.增补 (Supplement) 。

据此, 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加工和组织, 如拓展、变通、调序、深化、类化、简化等,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创设情景。在新课的导入时, 激发学生兴趣;在认识过程中, 巩固迁移兴趣, 在乐学中形成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教材在三个基本因素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教材的纽带作用。切记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巧妙、科学的处理加工运用教材, 适当地拓展教材, 多角度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 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再说“活”用教材 第11篇

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所编写的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编写,其逻辑严密、高度抽象概括、知识环环相扣,使学生感到惧怕。在教材的“指引”下,教师把知识源源不断地硬塞给学生,然后通过强化训练而达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过去历来学生数学期末考试平均分均不合格,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在新课标的观念下所编写的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教师善于发掘出新教材优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材。

主要从新教材具有的几个突出的优点着手,进行教学。

一、新教材从学生的身边出发,确实把知识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材每一章开始,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引入,体现整章的核心,而每节课开始,也安排生活中的例子。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材创设电影院的情境。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此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先看第几排再看第几号,而有的同学说还要看是几楼(因为有的电影院是两层甚至是多层的)这是每一位同学都很熟悉的,即使平时考试成绩很差的同学也不陌生,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此时教师作适当的鼓励,学生的热情就更高了。并顺势引出,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和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从而导出新知识,如果将“8排3号”简记作(8,3),那么“3排8号”如何表示呢?(5,6)表示什么含义呢?这样的引入学生学起来不容易混淆,应用不着教师费心地讲解了,只需作适当引导,归纳就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又如,学习旋转知识中,举出生活中钟、车的方向盘等,观察它们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从而导出旋转的概念,化抽象为直观,教师点出有的知识虽然抽象但又可直观理解,消除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恐惧心理。

二、每一章节基本上都安排了“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的内容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教师按照教材编排上述的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学生主动获取、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教材设计了“想一想”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教师不要急着下结论,给出定理,而是组织学生展开思考。有的学生认为不一样长,因为当铁轨的宽度不一样,那么夹它们之间的枕木就不一样长了;有的同学则反驳说,铁轨是让火车行走的,而火车的两边的铁轮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也即它们的距离是不变的,要是铁轨宽度不一样,火车就会出轨造成事故。此时课堂成了学生的辨论台,然而教师作适当引导,题目的前提是在笔直的铁轨上,不用考虑转弯时的变化,学生一点即明。同学们开心地笑了“哦!”,“我早说了吗!”等,再转入下面的学习就从容多了,也体现了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掌握知识。

三、教材的实例多、实物图多。化深奥为浅白,化抽象为直观,降低了教师“教”的难度

传统的数学教材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也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么深奥的数学呢,它们有用吗?”而现在教材也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不用教师费心说,学生看题或在学的过程中已感知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九年级下册“船有触礁的危险吗”这一节内容,它是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路线或物高的内容,本是难度大而又枯燥无味的内容,但因其实例,学生生活中会应用到的知识,学生很感兴趣,再加上美丽的实物图,把学生感官也动员起来了,那学生的劲就不用说了。而教师也不用把知识“形象化”了才去让学生理解,相对来说教师讲授的时间少了,学生学的时间多了。

四、教材课后编排了大量的“读一读”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延伸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读一读”的内容有的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只是介绍知识的由来,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等。如有“矩形、正方形”这一节的课后,“读一读”的内容是“侦察兵密码通信游戏”,它是正方形性质应用的游戏,非常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阅读的情感和兴趣。要是学生弄不明又想知道其因由,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究,和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并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课题学习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是一个新生事物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是一种活动,是人类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观察、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或对已有的数学结论不断抽象、概括形成新的应用的探究活动。数学课题学习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和经验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知识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课题学习,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通过这个课题学习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空间观念,体会函数思想以及符号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而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课题学习的过程中将不断尝试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地进行尝试、猜测、调整等活动,促使学生不断积累和交流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实现课题学习的开放性、探索性、综合性,对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给学生设计有助于可持续研究提出更深层次问题,为课题学习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同时,课题学习是一个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丰富的教学功能不容忽视。

新教材还有许多可利用的优点,让我们一起慢慢去发现并加以应用吧!然而,正如索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既然太阳上了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因此新教材也有其不足之处,而取其“精”去其“糠”就更能发挥新教材的作用,更好地让教材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用“活”教材激发想象 第12篇

一、看图习作,激发想象

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从感知开始,图画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它内涵丰富,最容易激发想象,具有创新的潜在因素。但图画反映现实生活往往只能是平面的、静态的、无声的,要想把图画写“活”,就要借助想象演绎画面情节,变平面为主体、静态为动态、无声为有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看图作文,不但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没有想象,看图作文就无法进行。课文插图是内容的图解,是形象化的语言,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揣摩图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画这一形象思维的载体,进行再创造的思维活动。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文中对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的表现描写得较简略,为使学生充分感受英雄的高大形象,感悟他的崇高品质,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补充细节,以《烈火中的邱少云》为题,进行练笔。一位学生写道:“火苗在邱少云的身上蔓延,他忍住剧痛,死死地咬住牙根,双手拼命地往土里抠,双眼喷射出仇恨的火花,他多想就地打几个滚,扑灭身上的烈火,可是,铁的纪律不允许他这样,他旁边就是一条小河,他真想往河里跳啊,只要一钻到水里,火就会立刻浇灭,可是他也没有这样做,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除了片段练习,还可以经常指导学生看图作文。教学时除了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弄清图画的内容外,还要根据主题的要求,指导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侧面展开想象,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到画外之景。如十一册基础训练1的习作就是看图写文,可以启发学生:课本上的图到底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这位小姑娘拿的花是买的还是自己摘的?送给哪位老师?那位老师做了什么事,赢得同学们的尊敬与爱戴?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瞬间”的情景写出全过程,让画面像一个个电影镜头活动起来,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样,充分利用图画这一表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创作的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创新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续写课文,扩展想象

续写课文是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或其中的某些情节,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按提示和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接着原文意思写下去。由于续写的内容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真人真事,这就要求学生续写时要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过去看到的、听到的类似事件巧妙地融合进去,或对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加工,不断创造情景,丰富续写内容。如学了《白杨》,以“成长中的小白杨”为题,让学生想象孩子到了新疆后的学习、生活、成长情况;学了《穷人》,可以根据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的矛盾心情及渔夫善良的决定,让学生大胆想象,以《桑娜拉开帐子后》为题续写。续写时要求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与结局,尽可能设想多种方案,然后比较、选择最佳角度。如《凡卡的信寄出以后》,有的学生写凡卡梦醒后,摆在他面前的是更残酷的现实——老板回来,看到自己睡着的小宝贝没盖被子,怒火上升,把凡卡狠狠地打了一顿;有的写凡卡等了半个多月还不见爷爷来接他,就在一个晚上偷跑出去,西北风呼呼地刮着,他光着脚跑啊跑啊,饥寒交逼下,他倒下了,再也没机会看爷爷一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刻地揭露了沙俄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凡卡的同情。又如学了《可爱的草塘》,可以让学生想象十多年后,作者重游草塘,会看到什么?又会怎么想?有的学生别出心裁地写到作者看到的草塘污水横流,满目荒凉,已不见昔日的美丽和富饶,从不同角度描写经济发展后人们对自然的破坏,揭示了保护自然环境的主题。续写课文,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开想象的天地,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图文结合,创造想象

学生喜欢用绘画表现自己丰富的想象,画简笔画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它通过运用简洁的笔画,勾勒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具体。适时采用绘图,可诱发新奇、独到、富有创意的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绘图,再写话,用文字描述画面,或补充画面,或对画面作某些说明,画与话相辅相成,这样必定会不断融入学生新的想象和创造。古诗是一种富有想象的文体,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教学时,可以借助绘画手段,将诗句变成画,让诗的意境再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学习了《游园不值》,根据诗意指导学生发挥想象,画出图画,从画面中突出红杏,推想满园的诱人春色。再用文字描述出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春景。一位学生写道:“春天来了,和风送暖,绿树抽枝,小草发芽,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白的、粉的……吸引了无数的蜜蜂和蝴蝶,它们在翩翩起舞呢!小鸟也不甘示弱,在树上欢快地叽叽喳喳唱着歌。”学生笔下的风是有颜色的,花是会笑的,小鸟长长的嘴巴前面,画的是一排豆芽———五线谱。学了《林海》,可以让学生把喜欢的一种景物或想象的情景,用简笔画表现出来,并写出画面意思,让学生把课文内容转化成视觉形象,用文字表达脑海里的“画面”。有的学生画了大兴安岭的山、有的画了林海、有的画了白桦树林和树下的野花,每人在画旁都有一段文字叙述。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上一篇:逆变开关电源下一篇:中专英语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