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2024-06-02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精选12篇)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第1篇

1 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重点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

(1) 英才多元论。高等教育一种有特定目的性的活动, 需要体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社会价值功能, 并且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大众高等教育的出现, 要求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职业型、应用型的大众型教育, 这就必须体现社会需求的多元性。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与目的也在发生转变, 具相关统计结果显示, 进入21实际以来,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将“过上富裕生活”作为大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或者根本目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时呈现多元化的, 要求学生进入社会时必须具备极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即高等教育所提倡的“英才多元化”。因此, 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必须体现人才培养的技术性、职业性与实用性, 在这种背景下, 英才多元论便成为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

(2) 高深知识实用化。英国教育学家马克·帕蒂森指出, 所有学科都存在基础与高深的区别, 这也体现了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特征。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对高深知识层次的教学多集中于研究型, 应用型相对较少, 这无法体现知识的实际运用。从世界高等教育模式来看, “纯科学”型的研究仍然存在, 但应用性知识的生产被广泛地重视和接受, 这也使得大学中开始越来越多地产生应用型研究。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变阶段, 使得科学技术不仅成为推进知识进步的工具, 更是解决现有社会经济问题的工具, 这体现了高深知识的实用化。由此可见, 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 传统的研究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知识生产模式也促使高校做出新的改变, 应用型大学及应用型学科应运而生。

(3) 高等教育市场化。以目前的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来看, 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会输出人才, 而社会则对高校输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也就是说, 人才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因此从这个本质特征上看,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市场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 迫使高校必须不断深化改革, 建设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才能使不断扩张的高校规模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在社会、国家、市场、产业、学术多重作用力的影响下, 大学必须对各种机会做出迅速反应来应对社会的快速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 因此应用型大学必须针对性地建设重点学科, 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使他们在社会和市场的选择中具备竞争优势。

2 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1) 应用型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 应用型大学本科既不同于重点学术型本科教育, 也不同于职业型高职高专教育,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针对于应用型重点学科而言, 其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在工作中自主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及基本技能, 此外还需掌握非技术延伸知识。应用型本科重点学科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与技术实际运用能力, 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和实现者, 其从本质上区别了研究型精英人才的研发角色地位。总体来说, 应用型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基本知识与方法为基础、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突出的专业创新与创造能力、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学以致用的应用性、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

(2) 应用型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学科与专业是构成高校教育体系的基本单元, 其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专业依附于学科, 因此应用型重点学科建设要体现优势专业, 设置合理的专业, 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和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应用型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能够体现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体现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 即应用型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某类人才的需求。应用型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要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一是专业设置以宽泛为主, 但要宽窄合适, 符合该专业特征;二是应用型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应用为基础, 能够体现高水平应用型特色。

(3) 应用型重点学科的课程模式。应用型重点学科建设要体现应用性、职业定向性、实践性、多元性等特征, 课程模式也应与之紧密契合。在本文的研究中,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本科重点学科建设的课程模式可选择多元整合型课程模式。应用型重点学科的课程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以适应发展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为学科知识为基础等。课程的构建需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 结合重点学科特征与优势进行职业分析;第二步, 按照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与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要求, 进行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分解;第三步, 通过对应用型重点学科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深入分析, 寻求内容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按照人才培养规格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进而构建合适的课程。

3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策略

(1) 依托学校优势体现重点学科建设的竞争优势。首先,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对应用型重点学科建设进行摸查分析, 在学校特色及优势的范围内精心筛选, 凝练重点学科方向。在建设重点学科的选择上, 一定要让该重点学科的核心志向与学校的核心价值相结合, 这是约束并带动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总之, 在重点学科方向的选择上一方面要认识到该重点学科的巨大潜力与优势, 另一方面还要体现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 要满足国家与社会的基本实际需求。

其次, 高水平特色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不仅包含重点学科的优势特色, 还包括学校的优势与特色, 这样才能体现高校的高水平, 因此在进行重点学科建设时要突出学科重点, 结合学校特征与特色形成学科特色与学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要体现应用型大学特色, 一是要明确重点学科优先发展的领域, 明确学科主攻方向, 二是要突出特色, 体现学校水平。

(2) 发挥重点学科的比较优势, 培育重点学科的竞争优势。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通常都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具有优先发展、优先占有资源、优先使用实践基地等优势, 因此要利用这些优势, 充分发挥学校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 增强学科的整体竞争力。通常来说, 应用型重点学科建设中都汇集了许多高层次的人才, 包括研究型人才、教学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 因此在重点学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 体现人才价值, 利用人才优势, 有学校组织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此外, 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加大重点学科科研的投入, 然后利用科研成果来丰富实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应用型工具来丰富和武装这些应用型人才。

(3) 不断创新重点学科的建设模式, 持续竞争优势。探索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因此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也要充分体现创新的价值, 是重点学科始终保持竞争优势。高等教育的市场性特征决定了应用型大学本科重点学科建设必须以足够的优势培养具备高水平能力的学生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下去, 因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学科建设模式的创新, 进而保证重点学科的持续竞争优势。一是加快自主创新研究的步伐, 提高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 集中学科优势, 在先进专业或学科的基础上, 开展创新性、应用型研究, 使更多的具备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成果进一步发挥作用, 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推动力。二是激发学术队伍与教师队伍的创新活力, 教师队伍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 必须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促进重点学科竞争优势的形成。三是创新应用型重点学科组织管理机制, 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优化组合”的原则, 打破研究型重点学科建设的局面, 创新应用型重点学科组织管理机制, 打造跨院系、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应用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建华, 朱青.对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 2013.12.

[2]刘志惠.重点学科建设要素构成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6.7.

[3]寇福生, 周鹏, 高治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 2009.3.

[4]史健勇.基于东方管理理论的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 2012.12.

高水平大学的学风校风建设 第2篇

一所学校的风气,即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具有特别的约束力。

校风对一所高水平大学、对师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

(1)校风对一所学校而言,是其整体形象的综合反映。

校风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一旦形成后,作为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表现出来的并具有各自特色的行为方式和作风,它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方向和精神风貌。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状况如何,校风就是最好的集中体现。校风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者说惯性。因为作为一种文化环境,校风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场”,师生员工在这个“场”的作用下必然受其影响和熏陶,从而使个体的行为和作风从“无序”逐渐变为“有序”,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校风的要求,又反过来促进或推动校风的巩固。所以说,校风一旦形成,极难改变,无论是良好的或是不好的概莫能外。校风体现了一所学校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内涵。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其育人环境应与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特色相一致,其校风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内涵也要体现其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就这一点而言,高等学校因为特殊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个性更加鲜明。例如,世界著名的英国剑桥、牛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中国的北大、清华,它们虽然都近在咫尺,但却有截然不同的校风,这就是由他们各自办学特色、办学方向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而我们反观现实中的一些所谓“薄弱”学校,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形成“独特”的不良校风,积重难返、不易逆转所致。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校风不仅是学校的形象,甚至可以说是学校的生命,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对良好校风的培育自当给予极大的关注。

(2)校风对于教师而言,是其成就事业的关键校风是学校成员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行为倾向和精神风貌。

它既是群体行为的总凝练和总概括,又反过来给校园个体人格的社会化提供

模式和参照系,并为这些行为模式的实施提供群体鉴别与评价的道德标准和环境标准。因此,校风特别是教风必然对本校教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约束力,对教师个体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无形中形成相应的要求和影响,这就是具有优良校风的名校往往都拥有一个名师群体,容易造就名师的原因。名校造名师、名师促名校。

(3)校风对学生而言,对其提高全面素质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校风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对学生无疑具有很强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用。学生在校风尤其是优良校风的影响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不断的学习、实践生活过程中,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纠正错误的思想、思维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以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这样养成的良好素质,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将会终生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学生而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一个素质提高的过程。

其次,校风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隐性课程,能以潜移默化的方里互一尽式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第三,校风作为一种“文化效应场”对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的影响较之对教师的影响更大,校风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对学生个体起着熏陶和渗透作用。学生在这一“文化效应场”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学生群体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进而促进校风尤其是学风的进一步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4)优良校风对大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熏陶、趋同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校风作为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风尚,通常以心理、气氛的形式出现,对全校师生员工产生巨大的教育影响作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驱动力量。这种作用是在成员本人不知不觉之中渐渐发生的,因此往往也是最难抵御和防范的,日积月累,最后呈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为什么一届又一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毕业生,都从本校的校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甚至终身受益,铭志不忘呢?这是因为校风和学风的作用,有其内在的规律。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学校的校风形成了该群体的心理定势,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耳

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和共同的行为方式。而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 着类似现象,无论理想抱负、价值观念,还是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各人都受到群体互动和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学校中的多数人的一致态度,能引导学校成员在良好的气氛中趋向群体认同,促使成员注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克服不良习气和散漫作风。良好的校风,对先进的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对后进的是一种感召和鞭策。

第二,感召、促进作用。优良的校风是前人创建,后人继承和不断发展的。教师的带头作用,优秀分子的模范作用和前辈学长的榜样作用,通过学校群体内部的感染作用,将会汇成一股巨大而持久的感染力,引人向上,催人奋进。风气的力量,古人早有称道:“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足见良好风气的教化作用。当代青年学生有上进心,有荣誉感,只要注意引导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就可以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形成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校园里将会出现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风气,为大学生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这个环境中,正气占绝对优势,不正之风受到谴责和抵制,有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和集体荣誉感,对大学生成长将会起到无形的促进作 用。同时学校风气的好坏又会对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调节、约束作用。优良的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驱动力量,一旦形成,好像“模范”一样,为人们所共同遵守,自觉维护,约束自己的言行;少数沾染不良风气的学生,将会受到正确舆论的谴责。校风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强化集体意识。大学生生活在群体中,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作用受到校风的深刻影响。同时,要求个体接受校纪的规范,融化于校风之中,同化为行为,树立集体观念,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利益。(2)良好校风有利于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人们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要经常评价监督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校风要求与规范,变他律为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良好的校风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小事做起。良好的校风要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小中见大。在日常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等。坚决杜绝上课迟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严重败坏学风的现象。因此,优良的校风,反过来又塑造了良好的学校群体形象。总之,校风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巨大而长效的,这也是为什么从同一所学校尤其是校风优良的名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具有某些明显的共同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风及其作用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学校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础。概言之,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具体说来,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诸要素的综合体现,包括了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益、学习环境等各个方面。学风有很多载体,这些载体对形成良好学风有一定影响和作用。校园氛围校园氛围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气氛、安全状况等,同时也包括教师的风范,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不良校园氛围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后天的成长,《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居”,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学风,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意识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学风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引导实践、形成氛围、明确方向、鉴别真伪等。对学风的诸多功能加以归纳和概括,其最主要的功能应当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导向,二是辐射。

1.学风的导向功能。导向就是引导方向、指明方向。学风具有导向功能,是因为学风会形成一种舆论氛围、褒贬倾向并由此形成一种无形力量,促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实践朝特定的目标和方向去关注、去努力。学风的这种导向功能,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其一,从个人来讲,当他确认并坚信某种学风是正确的、有效的之后,这种学风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求,就转化为他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比较牢固的行为定势,他就会自觉自愿地以此种学风的原则和要求去规范行为并付诸实践。在这里,学风起到了导向作用。其二,从社会环境氛围来看,当一种学风为社会所倡导和赞颂并形成为浓重的舆论氛围时,这种学风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就会起到一种指引作用,它在客观上就会向人们提出应当这样做、不应当那么做的要求。应当这样做,是提倡和鼓励;不应当那么做,是束缚和制约。无论是提倡、鼓励,还是束缚、制约,都是一种引导。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第3篇

9月13日,由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办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工会建设座谈会”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举行。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席陈昭庆与省内七所高校工会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畅谈高水平大学工会建设经验和思路。参会的七所高校均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名单,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高水平大学建设离不开高水平工会的建设。” 座谈会上,陈昭庆表示,高水平大学要思考如何率先引领高校工会的发展,给基层工会起到榜样作用。七所高校工会相关负责人先后进行发言,就高水平大学工会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困惑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思考和措施等进行交流。他们纷纷提到,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工会的作用,比如推进校园民主制度建设,设立工会科研项目基金、建立教工俱乐部助力教师职业发展,同时为高水平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做好服务工作等。

最后,陈昭庆总结道,高水平大学工会建设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他还强调,高水平大学工会工作要以六个“心”作为追求目标:向社会显示爱心、在单位表现热心、对职工服务贴心、让干部感到舒心、让政府觉得宽心、让党委可以放心。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第4篇

应用型本科大学设立的目标是既满足高校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又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目标。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结合了高校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应用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课程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 加大本科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培养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从而实现本科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将具体分析研究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和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探讨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机制保障。

一、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

1.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水平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是通过学历和学习成绩来证明的, 是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来证明。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注重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 而忽略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致使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工作。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就是以社会的人才需求为教育依据, 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式比较接近社会的要求。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 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还可以快速掌握理论学习的重点, 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

2. 推动高校实践育人的内在需要。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 是生产劳动和知识教育的完美结合。这种教育模式符合现代高等院校实践育人的内在需要。第一,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第二,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长时间生活在校园中, 缺少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一旦毕业进入社会生活, 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早了解和认知社会, 减缓了学生对于社会生活与校园生活差异性的适应过程, 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第三,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案, 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速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其核心内容就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使之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实践教学的机会和经验, 使得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使得学生对于行业发展的前景知之甚少。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 增加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进而使得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促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院校相比, 由于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不同而具有其特殊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以进行科学研究为主, 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人才, 一般的研究型大学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或在某一科研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 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而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办学目标是通过高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实现高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衔接。与研究型本科培养目标不同, 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 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 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 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学内容将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要, 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掌握一些工作所需的实践知识。应用型本科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模式也不相同, 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某一方面技能的训练。而应用型本科大学是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在某一行业领域工作的能力,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就业面, 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因此,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高校教育目标与企业实际人才需要, 使学生同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促使学生向更高层次的水平发展。此外,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促进了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这不仅促进了企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和长远发展, 还为高校科研课题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平台, 从而促使高校科研水平的进步, 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奠定了基础。

三、大学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现状、问题解析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从理论层面分析可以看出其对于人才培养的好处和优势。但在高校实施执行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政府监管、企业积极性差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 是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意义上的认识存在偏差, 导致双方合作出现问题。应用型本科大学采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利用企业这个平台, 弥补高校教学中实践机会少、教师技术能力有限的缺陷,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企业是希望通过与高校的合作, 将实习的学生视为企业生产力的一部分, 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训练与高校让学生进企业实习的目标相差甚远。最终导致高校与企业双方的不满意, 影响校企合作的正常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关键一步就是课程的设置, 能否科学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将影响最终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因此,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就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重点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 也应充分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和关系, 力求使两者能平衡, 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再通过相关专业的实习训练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一般教学课程应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能力训练两方面。理论课程教学应包括公共基础知识教学、专业课程教学以及专业引导课程教学三个部分。实践能力训练应根据学生所在专业不同而区别对待, 但基本上应包括专业实习考察、学校实习模拟训练、企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几个部分。

2.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践活动,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创新, 以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导向, 加大学生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实践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到企业实习, 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针对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做具体的研究, 力求使实践教学工作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不只是为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这就要求在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时, 高校要组织专家、学者做好调研工作和分析研究, 确保实践课程的设置符合行业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机制保障

1. 组织领导机制。

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有更多相关部门的领导。因此, 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领导应联合组建校企合作的组织领导部门来执行有关校企合作办学的相关政策和工作, 能在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从而确保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顺利实施。

2. 运行保障机制。

同时, 运行保障机制的设立是为了促使校企合作模式的长远发展。首先, 应建立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 促使高校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发展。只有双方利益得到保障, 才能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存在的意义。其次, 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校企合作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应有可以依据的法律标准和制定配套的学生管理办法, 当学校、企业和学生出现利益冲突时可以找到解决方案。最后, 高校应注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应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 以便于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更好地结合。

总而言之, 校企合作是一种新型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产物。虽然, 目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高校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但只要校企双方找到利益的契合点, 必能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实现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行业趋于多元化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 传统的大学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进行大学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以往的大学以学术科研为基础, 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使得学生走出校门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这种背景下, 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以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罗文广, 胡波, 曾文波, 等.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3) :15-18, 23.

[2]张好徽, 王红涛, 刘志华, 等.卓越计划模式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校企合作[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 11 (11) :24-25.

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第5篇

一、招生项目

田径

二、招生计划

20xx年拟招收田径高水平运动员39人,性别不限,具体专项计划如下:

某一项目、某一优惠等级符合认定要求的人数不足,则依次根据竞走、中长跑、跳远、短跨的紧缺程度进行递补,如仍无法满足,则选择小项相同优惠等级顺次进行递补。

三、报考条件

1.符合普通高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要求,年龄不超过22周岁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参加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报名:

(1)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2)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凡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提供与高级中等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助招生学校对其资格进行认定。未经资格认定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得报考。

2.参加高水平运动员测试的考生应参加其户口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

3.考生所在省若统一组织了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项测试的,考生必须参加且成绩合格。

四、报名及资格审核

1.网上报名。20xx年1月16日起至20xx年3月1日,申请者登陆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

2.学校将对完成网上报名程序的考生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方可打印《西安邮电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报名表》。

3.材料审核。考生应于20xx年3月9日到我校体育部办理现场报名确认手续,并提交以下材料:

(1)《西安邮电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报名表》,须经所在中学审核盖章;

(2)国家运动员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参加比赛秩序册、成绩册和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一寸近期免冠同底照片2张;

(6)测试期间的人生意外保险单(自行购买,现场确认需核查)。

我校对考生材料进行审核,现场进行考生信息核对,凡考生的运动等级与网上核对信息不相符的不得参加学校专项测试;审核合格的考生方可领取准考证,参加我校组织的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测试。

五、专项测试

准考证发放时间:20xx年3月9日

测试时间:20xx年3月10日(如遇大雨雪等恶劣天气,测试时间顺延)

测试地点: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田径场

专项测试内容:运动小项测试(原则上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中的运动小项与招生计划小项一致)和身体素质测试。持有马拉松跑、男女子10000米和女子5000米等级证的考生,在我校专业测试中男子测试项目为5000米,女子测试项目为3000米。

六、录取原则

根据竞走、中长跑、跳远、短跨考生参加我校体育专项测试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分别排序,择优录取。专项测试成绩相等时,按照运动小项测试的优先顺序排队,小项优先顺序为:女子5000米竞走、男子10000米竞走、男子5000米、男子1500米、男子800米、女子3000米、女子1500米、女子800米、男子跳远、男子三级跳远、女子跳远、女子三级跳远、男子400米栏、女子400米栏、男子400米、女子400米、男子200米、女子200米、男子100米、女子100米、男子110米栏、女子100米栏。

七、优惠政策

我校根据考生参加我校专项测试项目及测试成绩确定优惠等级。

1.A类:专项测试合格的国家一级(含)以上的高水平运动员且在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本人可申请参加由我校组织的文化课考试(测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考试时间另行通知),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核准后,免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2. 专项测试合格的国家二级(含)以上等级的高水平运动员,按专项测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两档优惠。

B类: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录取分数可降至生源所在省(区、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

C类:专项测试合格且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区、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并报考我校者,学校将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予以录取。

八、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西安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

邮政编码:710121

本科招生信息网:zhaosheng.xupt.edu.cn

招生咨询电话:029-88166193(招生就业处)

029-88166241(体育部)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第6篇

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建设是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重要举措,是河南省高校分类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和保障。

谋划顶层设计,做好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建设的战略规划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主要标志。2015年8月18日,中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加速器。各省纷纷把建成若干所高水平大学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引擎,以带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区域强教育必须强,中原兴教育必先兴。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截至目前,河南境内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大学和“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也只有郑州大学一所,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方面,与高等教育发达的省、区、直辖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周边省份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河南省高等教育要进行统筹规划,结合省情,重点选择若干所基础条件好、对区域和行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高校,分别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确立建设的标准、步骤和目标,在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战略规划和设计,使其在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进入国内一流大学乃至国际高水平大学行列。

科学合理定位,构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高水平”是大学在高等教育量化排序体系中的学术地位和质量水平的综合考量。衡量省属高水平大学的标准应为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办学指标全面超过国家颁定标准,位于省内高校的第一方阵;国内三大高校排行榜中综合(平均)排名位于全国高校50~150位之间;一批优势学科处于省内领先地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等。根据这一标准,结合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实际,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可列入河南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

特色骨干大学是指具有显著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群优势的大学,形成鲜明、稳定的办学类型、学科特点与服务面向。根据这一定义,可将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学校列入其中。

定位不同的大学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不一样的。省属高水平大学要以国内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学科瞄准国内一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特色骨干大学要围绕河南“三大战略”,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强化办学特色,主动适应河南省三大战略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整体提高办学质量,助推建设高等教育强省

凸显办学特色,构建符合区域特色的学科体系。在建设省属高水平大学中,最关键的是学科建设问题。重点学科的层次和数量是现代大学的地位、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直接影响着人才引进与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能力。高水平大学要分析学科发展趋势和在国内外高校中的比较优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契合度,推动学科结构优化。特色骨干大学也要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首先,不断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结合自身实际,精心扶植学科生长点,形成在省内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方向,逐渐使该学科占据本领域的制高点。其次,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选择具有原创性或实际应用前景的重要课题,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等重大课题或其他重大产业化项目。再次,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科发展的人文环境。

构建服务经济社会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大学要克服传统培养模式中创新不足的缺陷,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硕、博士生培养要重视学科、专业的跨校选拔和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及较深厚的艺术素养,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特色骨干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学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形成良好的团队结构和科研基础,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的行业高端人才。

如果说创新己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那么,提高为社会服务能力已经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显著特征。现代大学的职能演变历史表明:社会服务职能是近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命力与存在价值的体现。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第7篇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共有48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26个,工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占学校总数的55.17%,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全日制地方本科高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打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一线工程师”的摇篮,坚持以“崇尚实践、回归工程、 成人成材”为教育理念,以“实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为培养原则,形成了“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培养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端应用技术人才”的办学特色,在提升一线工程师培养质量方面,走出了一条理念自觉、制度自信的道路。

一、励精图治,服务区域经济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00年三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升格之初,摆在学校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发挥三校办学优势,如何秉持三校办学传统,如何整合三校精神力量, 如何凝练三校办学特色,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上下积极着手调查,多次组织研讨会,谋划新升格学院的发展方向。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为新合并的三校命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并亲自题名,还给学校提出了办学要服务上海的办学要求和希望。当时学校领导班子和“上应人”认为市政府领导人的要求不仅针砭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盲目求大求高的时弊,更重要的是谈话要求切中事理。 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的名称上,更重要的是办学定位要准确、教育理念要清楚、教育目标要明晰。于是审时度势地提出学校改革与发展必须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促进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发展,担当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学校领导凝心聚力,加强“助推器”的顶层规划设计,提出致力于知识传承、技术实训、 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等学校使命和职能。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强化学校与地方社会发展互动,把自己的发展置身于上海经发展转型升级的轨道,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换这条主线,主动适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使学校成为社会的公共机构之一。学校把自己的发展始终与地方联系在一起,把自己当作地方区域发展的一部分,正如脑和手是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始终强调学校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保存、 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还应该担负起为公众服务的职能,使学校成为新兴产业的参与者, 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者。

一是强调科研的应用性、创新性和贡献度。倡导教师和学生科学研究选题致力于地方和区域急需的课题,克服高校盛行的“空”“大”“虚”的科研作风,建立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引导教师科研从以论文专著的数量为标尺转型到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专利和研究报告等成果为标准。

二是成为建构区域和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试验田。学校按照上海市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总要求,上海及周边区域化工产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模型,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合作,开展了中、 高职贯通培养试点,打通中职与高校之间隔膜,建立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开展了高职与应用本科贯通的人才培养,连接了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之间的断裂,更好地服务了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工程,也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投石问路、打探经验。

二、心无旁骛,躬根于应用技术

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战略确定后,学校开始着力谋划用什么去担当公共机构的角色,发挥服务地方的作用。众所周知,21世纪最初的十年,正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的十年。中央政府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继续推进“211工程”、着力实施“985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许多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都在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大学等这些概念上做文章,倾向于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等高水平学术型大学目标靠拢,培养学术型科研人才,而自身又无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发展条件,发展困难重重,前景不明。当时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下深知学校发展, 只有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才能百事不废。于是学校上下精心审视自身所处“天”“地”“人”等背景、环境和条件。学校发展正值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时代,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科学与工程技术毕竟是两种形态不同、任务各异、目的分殊和管理方法迥异的领域。科学表现为理论形态,工程技术表现为物质形态;科学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工程技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科学以“认识课题”为己任,工程技术以“改造课题”的旨归;科学强调“工作得如何”,工程技术注重“如何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工程技术比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直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加巨大。此外,学校身处的上海是中国金融和经济中心,是中国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高度集聚的大都市,也是技术创新、转移、和扩散的中心,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达高校集中的地方,拥有70多所高校,其中国家“211高校”9所,“985高校”4所,大多数高校定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前身是三所高等专科学校,长期致力于工程技术教育,学术不是优势,而技术才是优势。如果学校在定位问题一味跟风,而罔顾自身的实力基础和发展条件,其前景不明朗,具有不确定性。因为当时人们并不看好“雕虫小技”,且工程技术教育的实践也不尽如人意。在这种背景下,学校还是跳出思想的藩篱,审时度势,在综合分析学校所处的背景、环境和条件后,毅然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将自身的发展定位于应用技术以及工程技术教育,按照“依托行业,突出应用,做精技术,彰显特色”的思路, 紧紧抓住“应用技术”四个字做文章。

一是紧扣上海及其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主题,调整改造原有的学术倾向的学科专业,将其转型为具有工程特色和技术优势的学科专业。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轻化工程、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城市典型土壤环境评价与修复、城市植物生理生态与应用、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城市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等,不断提升学校传统学科专业的应用技术性和社会适切性,进而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

二是按照产业链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设置新的专业。 学校对接上海先进制造业开设制药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专业; 衔接上海现代服务业,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园林、文化产业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 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发展需求,开设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材料物理、交通工程(轨道工程)、轨道通号技术等新专业,不断发挥新兴应用技术专业示范和辐射效应,推动学校传统学术型学科专业向应用技术型专业转型。

三、砥砺知行,立事于工程技术教育

学校把自己栖居于工程技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以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为目标,立事于工程技术教育。在实施工程技术教育之初,教师们围绕“技术”“工程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等主题积极开展讨论。大家都认同,技术包括可以清楚表达出来的技术即明言性知识和无法加以表达的技术即意会性知识两部分,尤其是意会性知识部分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而非以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意会性知识不容易被表达和转移,因为它是难以编码和难以整理的,依赖于个体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深深植根于行为本身,植根于个体受到的环境约束,难以规范和学习。意会性知识具有与境性、涉身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它难以捉摸,不易识别,难用数字、公式和科学法则等来表达,也很难用文字、语言来精确描述,不易模仿和复制。意会性知识源于实践 ,也需在“做中学”。所以,学校为了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工程技术教育质量, 聚焦于技术的与境性、涉身性和实践性,在“个体意会性知识向集体意会性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上下工夫。

(一)创建工程创新学院,探索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动汲取德国、法国等国家工程师培养的经验和理念,以工程创新学院为试验区,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卓越一线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1. 由学校教学副校长任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兼任副院长,设常务副院长1名、副院长2名,试点专业所在学院教学副院长任兼职副院长,试点专业设1名专业主任(专职)。2. 选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试点,实行 “3+1”模式,即前三年学生在工程创新学院平台内培养, 第四年学生返回试点专业所在学院培养 。3. 实行多导师制,按1:40比例配备班导师, 1:4比例配备专业导师,1:80比例配备辅导员,优秀高年级学生担当学生“小导师”, 聚焦职业规划、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4. 实行学生选拔和分流,新生报到期间,按学科专业大类面试选拔;大一年级末,根据学业和综合表现评价,进行分流和补充选拔,为“有志向者、有特长者、有潜能者”铺就通往卓越工程师的成才之路; 5. 以工程能力为导向,构建“平台 + 模块” 培养方案。按学科大类建设基础课程平台, 强调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强调与工程应用的结合; 按岗位群定位确立能力模块,增加校企合作课程,实现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工程任务课程化,增加与企业实际密切相关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实训课程。6. 以培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强调个性化,即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实验项目,自主查阅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实施双渠道, 即课内、课外双渠道,开展四层次实验,即基本认知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工程创新性实验。7. 将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职业认证培训、西门子PLC职业认证培训、电工中级、高级证书职业认证培训、软件工程师职业认证培训、调香师职业认证培训、化工总控工与分析工职业认证培训等。8. 打造特色,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实行科技创新学分制度和科技创新团队模式,将科技创新学分(10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人人有团队归宿,人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五年来,共设立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481项。

(二)立足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协同办学

工程技术的培养,需要知行结合,更需“做中学”。为此,学校立足产教融合, 推进校企协同办学,为学生提供训练技术的机会。第一,与上海华谊集团、电气集团、中国石化、塔塔公司等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培养协议,让学生有施展身手的地方;第二, 学校与大型企业共同推进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上海市属本科高校校外重点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练身手的场所;第三,学校积极拓展与长三角区域、华东地区多个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开展人才和科技合作,丰富人才培养基地资源。建立180多个中小企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支持。第四,学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如,与西门子公司共建了“西门子工业自动化联合示范中心”,内设电气节能实验室、智能检测技术实验室、先进控制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基地等多个控制与仿真实验室,让学生有技术砥砺的地方。

(三)创建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为了践行工程技术教育,方便学生做中学,推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2000年9月, 中心打破多个院系条块分割的实践教学模式,整合和优化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使学校多个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组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建成后的工程实训中心,不仅实现了同一类专业的实践平台统一,资源共享, 而且成为不同类学科和专业交叉的实践平台。中心以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为主的实践教学链,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专业验证实验→课程设计→实习(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专业实习 ) →产学合作的模式,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开放式实验、实训基地。

(四)开展学科技能竞赛,营造浓厚技术创新氛围

为了检验学生意会性知识学习成效,学校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学科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赛,让学生在竞赛中一试身手,展示技艺风采。学校承办2011年“国信长天杯” 第三届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上海赛区决赛,2012年全国大学生Robcup机器人比赛,2013年“西门子杯” 全国大学生挑战赛华东区赛、全国总决赛等系列赛事; 组织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职能汽车竞赛、 “TI- 奥尔斯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大赛、上海市高校学生创造发明大赛等等比赛;实施“院院有赛事、 人人都参与”的工程计划,检验学生技能学习成效,促进工程技术教育质量提升。

(五)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工程技术教育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 · 涂尔干说过“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师资队伍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是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满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学校不仅重视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教学能力还十分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首先,在师资引进方面,把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对特别优秀的企业人才或技术技能高手,学校引进不设学历、职称等条件的限制。其次,学校还实施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一是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技术实践。规定4年内专业专任教师至少完成一次企业工作实践,要求至少6门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二是学校与上海宝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等50多家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培养青年博士工程能力的协议,要求青年博士上岗教学前接受一年半岗前锻炼和培训。三是学校鼓励高职称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参与学校实验室建设,着力打造“专业教师、实验教师、 企业教师”三结合的实验教学师资团队。四是在教师职称评聘中设置工程实践能力考核指标。凡是教师要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须有半年非教师部门工作或实践经历; 35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有累计1年以上的践习时间。此外,学校制定薪资政策,诚意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进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 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

四、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工程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近年来,教育部及其一些地方院校纷纷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必须从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转向分类办学分类管理。就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颁布实施后,特别是教育部教发司《关于完善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颁发后,学术研究型大学与应用技术型大学分类办学分类管理的呼声此起彼伏,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联盟组织也拔地而起,各种研讨会应接不暇,关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各种观点也见诸报端。可见,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转型之路并不寂寞,而是在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道路已经率先一步,竖起了一面旗子,走在了前列,也积累起不少经验。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实践和探索的意义在于在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于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有益于一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有利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当前我国深化高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积累了不少经验,也为我国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供了路径参考。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转型发展成功源于一种理念自觉和制度自信,体现为对高校的公共性及其服务社会价值理想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体现为对技术及其工程技术教育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自觉彰显和坚定信心。正是靠着这种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制度自信,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才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舞台上,不断改进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与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一)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架构业已形成

学校以现代都市工业学科群为主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学科群格局逐渐形成,覆盖了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学校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本科专业6个及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国家及上海市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专业各1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7个、学生实践实习教育教学基地251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个、上海市中本贯通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级教学团队4个。

(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学校转型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工程教育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五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上海教学成果二等奖20多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上海市级精品课程19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27%。近五届本科毕业生共16,484人,平均就业率达98.09%, 高于市属高校平均水平。在一线岗位工作的毕业生达92.36%,获得了“综合素质高、 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具有团队精神”的良好社会赞誉,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持“很满意”“比较满意”的占87.41%。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各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骨干。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和好评,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誉为“一线工程师的摇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考察该校后,评价该校: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依托行业,服务企业,致力于培养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第8篇

一、凝聚发展共识, 做好顶层设计

2012年, 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标志着合格本科院校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实现了从师范专科向综合性本科的转型。之后, 我们开始思考学校今后如何发展的问题。就在这一关键时期, 教育部提出鼓励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我们认为, 许昌学院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契合了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思想, 也契合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转型发展的信心。

2014年, 徐济超副省长先后两次到学校调研转型发展工作, 提出许昌学院要打造“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 省市要共同支持许昌学院建设品牌示范性应用型大学。这一要求, 为学校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也成为学校完善办学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转型发展的定位和目标上, 我们确定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办学定位, 坚持以内涵提升为核心的转型发展, 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个定位和目标, 在顶层设计上我们突出了“一个核心、两个符合”。

“一个核心”:就是坚持以内涵提升为核心的转型发展, 建设“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 培养“立地顶天”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讲, 在人才培养上, 不能仅仅培养纯粹技能性、岗位指向较为单一的技术人员, 而是要培养既掌握系统知识体系, 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和知识运用能力, 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学科建设上, 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 以高水平的学科支撑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科技创新上, 坚持校企协同创新, 突出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两个符合”:一是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办应用技术大学, 必须有高质量的学科专业支撑, 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有较强的服务发展能力, 要体现大学使命, 彰显大学职能。二是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坚持立足地方办学, 服务地方发展, 努力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在此基础上, 学校确定了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也就是“三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办学的发展之路, 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契合地方需要的特色专业群, 着力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 突出办学定位的“地方性”;二是坚定不移地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突出办学定位的“应用型”;三是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办学的发展之路, 积极创建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 探索成立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创新型行业学院, 增强办学活力, 突出办学定位的“服务性”。

二、争取政府支持, 寻求企业合作

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 尤其在学校转型发展初期,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的时候, 要想真正融入地方办学, 政府的大力引导、政策支持和强力推动, 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 没有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学校的转型发展不可能取得这么明显的成效, 至少不会如此顺利。

2013年12月5日, 许昌市政府与许昌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是许昌市委、市政府助推许昌学院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 学校与许继集团等30余家地方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与瑞贝卡集团联合成立了瑞贝卡学院, 启动了校地人才共建“双百工程”。市政府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学校整合许昌卫校成立了医学院, 还把许昌市中心医院等许昌最好的三家医院作为许昌学院附属医院, 加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2014年11月22日, 许昌市委常委会再次专题研究支持学校转型工作:五年内要再投入1.3亿元, 支持学校转型发展, 还在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行业学院建设、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政策倾斜。在政府的支持下, 学校初步构建起了“市场导向、政府指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校企互动、社会联动”的政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三、紧贴区域产业, 打造专业集群

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要, 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 打造具有明显产业背景和一定优势的专业群, 增强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吻合度, 是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基本思路。

学校坚持“以工学商学为主、文理支撑、多科协调、强化应用、打造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 围绕许昌三大主导产业、四大特色产业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新建、调整、改造、拓展等途径, 推进专业结构优化。先后停招了一批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的专业, 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和拓展, 凝练方向, 突出特色, 培育集群。

目前, 学校有57个本科专业, 90%的专业都是应用型专业, 其中, 理工科专业28个, 理工为主的专业格局基本形成, 机电信息、土建园林、生物食品、能源材料、医药卫生、文化传媒、管理经济等专业群初步形成。

四、内培外引结合, 壮大“双师”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我们积极调整思路, 通过内培外引, 努力打造一支由“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激励政策, 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锻炼。比如, 学校规定, 对取得行业职业资格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 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等。这些政策的实施, 促成了教师主动要求到一线锻炼和服务的良好局面。

学校积极推进校地人才双向交流, 2014年开始, 与许昌市共同实施了“双百工程”, 计划5年内从许昌市聘请100名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派出100名干部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每年各选派20人左右。

一年来, 27名兼职教授到学校授课、讲座232节, 指导课程建设45项, 指导青年教师156人, 指导毕业生27人。20名外派挂职人员到地方和企业开展理论培训83讲, 参与管理咨询275次, 联系开展技术服务76次。双方合作开展科学研究、项目研发、技术攻关141项, 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23个, 产学研合作基地34个, 实习实训基地32个, 安排学生实习实训5755人次。

“双百工程”架起了校地合作的“立交桥”, 把地方、企业和高校的资源、人才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促进了“双师结构”队伍建设, 促进了校地、校企之间的合作, 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进一出”, 实现了学校、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多方共赢。“双百工程”已被列入河南省2014年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创新重点任务。

五、深化开放办学, 校企合作育人

为增强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学校先后成立了瑞贝卡学院和电梯学院, 路桥学院、汽车学院、钧瓷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等行业学院的组建工作也在加紧推进。行业学院已经成为校企合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桥头堡”, 在学校转型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通过成立行业学院,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共同设置课程体系、编写特色课程教材, 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平台, 共同实施教学过程, 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比如, 瑞贝卡学院与瑞贝卡集团合作编写了10门课程讲义, 全面推行了模块化教学。

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 共建了1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2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 实现了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

六、校政校企联手, 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必须有“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和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支撑, 这样才能持续支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本着这样的理念, 学校面向区域重点产业, 首批与企业合作成立了9个协同创新中心。许昌市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 连续投入5年, 学校进行1∶1配套, 也就是5年内要共同投入1亿元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通过与企业合作, 学校在应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食品检测试剂盒、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机、低空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一批研发成果被企业投入生产或即将投入生产。2014年, 全校教师申请专利221项, 一年申请的专利超过了以前十年的总和。

学校还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 成立了42个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鼓励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近年, 学生先后获得5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 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0余项, 在2014年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了1项特等奖和2项金奖。学校还成立了创新学院, 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韩国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 第9篇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到儒家重视教育思想的影响, 韩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通常把经济称为第一经济, 而把促进经济发展的教育称为第二经济。近年来, 韩国大学升学率一度高达82%, 在数量上居世界最高水平。然而, 相对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整体国家实力增长速度而言, 韩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却始终徘徊不前, 大学竞争力整体低下[1] , 办学国际化程度和教育教学质量水准低, 广大学生家长把目光纷纷转向为子女出国留学做准备的各种课外辅导培训机构, 对于国家政府和学生家长而言, 带来了巨大的教育逆差和沉重的经济负担[2] 。因此, 韩国政府决心把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当作首要课题来抓[2] 。

为了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局面, 在1999~2005年间的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时期曾经实施了旨在建设世界一流研究生院和地方优秀大学的BK21 (Brain Korea 21) 计划一期和二期, 是韩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积极尝试和主要措施[4] 。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国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提高韩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李明博政府上台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革新措施, 其中, 《世界级高水平研究中心型大学 (WCU) 建设计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韩国政府和教育科学技术部从2007年底开始到2008年5月, 对《建设世界级高水平研究中心型大学 (WCU, World Class University) 》进行了反复论证, 召开了包括各方代表在内的多场听证会。于2008年6月20日发表了《世界高水平研究中心型大学 (WCU) 建设计划》 (以下简称为《WCU计划》) 的具体实施方案[5] 。该项目计划作为李明博政府实施的教育振兴工程, 韩国政府和教育部对入选《WCU计划》方案的重点高校学科, 于2008年内投资韩币1, 650亿元 (合1.65亿美元) , 今后5年内共投资8, 250亿韩元 (合8.25亿美元) , 使之截止到2012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 。目的在于通过聘用海外高层次权威学者, 集中发展一批关于国家未来发展、具备广阔发展前景并需要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技术和新专业, 以加快培育世界级高水平优秀大学, 大力提高国内高校的教育研究质量水平, 增强韩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5] 。

二、《WCU 计划》的政策框架与其具体实施步骤

《WCU 计划》方案具体支持的方式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开设新学科:通过借助于补助招聘有关专业和学科点的海外学者专家教授等领军级人物, 聘任其担任全日制教授 (Full-Time, 包括专职教师、基金资助教授、特聘教授、研究教授等多种形态) , 与国内教授合作设立交叉复合型新学科, 开设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学位课程, 开辟新的学科研究领域, 近而成立新的学科院系。类型二是为现有学科引进海外学者。聘请海外1-2名学者为全职教授, 负责教学或科研合作等工作, 与国内教授组成学术团队进行共同研究, 推动本学科学术研究发展速度和质量。类型三是邀请海外学术大师, 通过聘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奖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以及其他国家顶尖学者等世界最高水平的学术大师成为全职教授, 与韩国教授共同研究, 或者讲授学科基础前沿课程及做某一领域特别专题学术讲座[5] 。

《WCU 计划》方案重点支持创造新成长动力的新技术开发及学科交叉融合领域。

《WCU 计划》实施方案规定, 所有申报课题都需经过量化初审、复审和国际专家评审三个阶段的严格筛选。初审主要由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组成“项目课题审查委员会”, 对于申报的项目和课题进行量化初审。“项目课题审查委员会”根据所申报的课题计划、研究成果和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审查标准分别进行严格的量化评分, 初审阶段的评价得分占到最终结果得分的60%。复审阶段, “项目课题审查委员会”将优先重点选拔那些能够对国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改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以及社会综合效益高能够大幅推动学术创新的课题与项目。特别是对于课题“类型一”“新设学科”的要求更为严格, 一旦所申报的课题与项目所归属的大的学科领域对于促进学科之间交叉和融合, 以及学科创新程度不明显或者缺乏有力的理论和事实依据的话, 很难通过“项目课题审查委员会”的初审。

课题“类型一”“新设学科”的评价分成定量评价 (12个) 和定性评价 (8个) 两个环节共计20个评价模块指标体系。课题“类型二”“为现有学科引进海外学者”将定量和定性评价两个环节合并一起, 细分为14个下位评价模块指标体系。对于“类型三”“邀请海外学术大师”的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申请人的国际学术界声望, 由国际专家同行评审来决定[5] 。

在国际同行复审阶段, 由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协同韩国大学协会共同组织国外82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国际同行评审。国际同行评审阶段主要审查特聘海外学者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和研究计划, 该项评分将占到最终结果得分的30%。最后, 综合审查修正阶段, 将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综合评定研究课题的发展前景和预期效果, 评分占到最终结果得分的10%。为保证审查结果的均衡合理性, 教科部规定了每个评审阶段的及格分数线, 当课题的某个单项评分未达到及格分数时, 不管最终成绩如何优秀都将被一票否决[5] 。

《WCU 计划》自2008年6月20日公布招标以后的3个月中, 共收到了包括66所高校在内的477个项目课题申请, 平均竞争率是4∶1;项目课题申请金额为4, 833亿韩币[11] 。所有提交的项目课题申请自10月1日起, 经专业委员会审查、国际同行审议论证 (International Peer Review) 及综合审查程序后, 于2008年11月底最终确定并公布了各校获得资助的课题数量和经费情况。共聘请到284名外国学者到韩国大学工作, 其中全日制教授203名。161名外国知名学者受聘担任全日制教授在13所大学内新设26个交叉复合型专业学科, 新设学科全部为研究生课程, 于2009年第二学期开始授课[11] 。

通过韩国科学财团的层层筛选, 最终有18所大学 (包括4所地方大学) 的52个项目课题获得批准, 在2008年12月、2010年3月陆续发布了第二期、第三期招标公告。第二期招标的主要侧重点为支援可以进行技术开发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长动力领域的研究和人力资源培养。第三期招标把原子能能源系统和IT (SW:software) 设定为主要选题领域, 目的是为了促进未来国家发展的核心领域和培养学术接班人。

《WCU 计划》方案自推出实施以来为了衡量评估各大学、事业团的教育及研究成果, 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奖惩措施, 政府采用了年度评估、阶段评估、最终评估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评价。根据韩国科学财团2010年2月12日发表的第一年度评估报告, 参与评估的36所大学、154个事业团中, 研究成果比较优异的32个事业团获得下一年度提高10%经费的激励性奖励支援, 而成绩较差的22个事业团则被减免下一年度10%的经费。还有研究成果没有达到标准的事业团 (类型三中3个) 取消了对其下一年度的项目支援。从2010年10月22日到12月1实施的阶段性中间评价主要把侧重点放在各个大学新设学科的招生及管理情况和海外学者学术研究的实质性研究发展。本次的评审结果引起了韩国社会的高度关注, 共有12个事业团被撤销资格, 被淘汰的事业团都是采用了相对评价的课题“类型二”和“类型三” (分别为5个和7个) 。对每一类型排名最后10%的事业团消减了下一年度经费的15%, 对获得优秀事业团荣誉称号的15个事业团给予了下一年度经费15%的激励奖金。

三、《WCU 计划》的成果及社会各界反响

《WCU 计划》按照原来规划的5年, 2012年该项目已经接近第一轮周期的尾声, 从起初公布《WCU 计划》招标计划以来就引起了韩国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批评。我们可以从三个资助类型为基准点来看《WCU 计划》的主要成果。

首先, 通过“类型一”新学科的开设, 基本构成了交叉融合型人才教育的基本建设[13] 。从2009年第二学期开始新设了32个新型交叉融合性学科, 为培养学科间多维度思考有创意的融合性高级人才提供了学术研究基地。对应学校引进斯坦福大学实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D School1 跨学科教育课程, 并实施指导教授共同指导制, 实验室互换教育交流等逐渐形成了新型交叉融合性教育体系[13] 。根据韩国效率协会对“类型一”的362名学生进行的调查, 82%的学生对新型交叉融合性学科给予了积极的认可, 特别是对教师和教育课程内容的安排也分别得到了88%和85%较高的满意度。

其次, 通过引进海外学者, 为现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原有教授和聘请来的海外学者融合到一起共同积极努力合作, 营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科研氛围。在科研成果方面, 不仅海外学者创造出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而且带动了国内的教授及硕士博士生的科研能力, 促使国内研究人员积极活跃参与国际性科研活动, 使得科研成果有了显著增加。在教育成果方面, 自从2009年下半学期起, 受邀海外学者就正式开始在各高校进行教学和研究, 和《WCU 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度相比, 第二年度实行的交叉融合性学科教学、海外学者授课数、全英外语授课数增加了近一倍[13] 。海外学者讲授的课程 (56.3%) 还会通过网络向其他大学学生和一般大众公开。

再次, 积极吸引诺贝尔获奖者、国家级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等世界学术大师, 吸取借鉴其带领时代进步前沿的丰富研究经验, 共同进行学术研究。其中2009年邀请的288名学术大师 (包括10名诺贝尔获奖者) 中, 有32名完全从国外的研究机构转移到韩国国内大学担任全职教授进行教学及研究。这些应邀的海外学术大师会在校内外召开特别专题学术讲座, 并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研讨会。他们还积极为政府和企业做专家咨询, 参与国策产业的选拔评价活动。

《WCU 计划》方案和其他的国家支援项目相比, 虽然从实施开始到现在只不过4年时间, 但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在SCI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达到2, 924篇, 39% (1, 132篇) 为SCI级别名列前10%的期刊, 其中4% (41篇) 的论文刊登在SCI上位1%的顶尖期刊上。在自然科学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综合期刊NSC (Nature, Science, Cell) 上发表研究论文11篇。

最近, 英国的大学评价机关QS (Quacquarelli Symonds) 发布了“2012-2013年世界大学评价”结果。排入前100名的韩国大学分别为国立首尔大学、KIAST、POSTECH大学。国立首尔大学由2011年的42位上升到37位, 上升了5个级别, 这是参与评价以来排名最高的一次, KIAST比2011年提升27位达到63名[16] 。这说明, 韩国政府大力支援的《WCU 计划》在一定水平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 从《WCU 计划》开始招标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纷纷议论。有人对引进海外诺贝尔获奖者表示了肯定的态度, 比如国立首尔大学于友哲教授 (WCU协会会长) 指出, 通过本次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 使得在海外的认知度也有所提高。也有一部分人指责这只会起到表面装饰的作用, 无法实质性提高韩国高等教育质量, 虽然在SCI级别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有所增加, 但是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办学国际化程度水平上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提升, 在现实社会中依旧存在着高层次人力资源外流情况。

本次《WCU 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吸引海外世界顶尖学术专家带领国内学者共同创造新价值, 进而提高韩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教育质量及研究水平。所以, 从预算的整体分配就可以看出, 预算总额的三分之二都支出在吸引诺贝尔获奖者、海外权威专家学者大师及其相关辅助工作上。因此, 有部分舆论指出国家现行的政策太倾向于对海外学者的重视, 缺乏对培养国内高层次新进研究人员和研究队伍的大力支援。要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能单纯靠引进海外学者, 最根本的还是要逐渐建设本国自己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队伍。

四、《WCU 计划》对我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启示

在近五年的运作过程中, 无论是政府、教育部、研究财团还是各高校的教授及研究学者都竭尽全力, 为建设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生长动力领域, 培养引领时代科学技术前沿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做出了成就。但是, 任何一个新的项目出台都不会十全十美。我们借鉴韩国《WCU 计划》方案实施中的成功经验, 分析反思问题的原因及以后改进方案, 可为我国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启示。

第一, 韩国政府对首尔地方区域性、学科之间分配支援比例不均衡。韩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 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首尔与地方区域性不均衡问题, 在该《WCU 计划》方案的项目投标选拔及财政支援中又一次出现了这一现象。在第一期项目申报及评审中, 地方大学提交的项目课题申请达到了102个, 可是最终获得批准的只有7个, 而国立首尔大学一所学校入围的课题就有15个[17] 。虽然政府在第二期招标过程中考虑到提高对地方大学的重视程度, 但是最终结果并不是特别乐观。《WCU 计划》是要交叉融合不同学科建设出新概念的创新专业, 但是在招标的过程中, 有些学科并没有纳入被选拔的范围, 比如, 土木工程、建筑、计算机等专业[17] 。而且, 首批接受财政支援的52个项目课题中大部分都是理工科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只有3个。为了今后更好地实施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 韩国政府在实施任何一项方案时都要有意识地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建设力度, 尽量减少首尔与地方区域性不均衡差距。以建设世界性高水平大学为目标, 不仅要重视业绩明显的理工学科, 也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

第二, 整体评选标准及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由于对项目课题的选拔评审指标、引进海外学者的标准及对其研究成果的定性定量化的评价管理体系并不健全, 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审查研究论文统计错误, 论文重复刊载等种种现象[19] 。对于不同性质的学科领域要采用适合于本身特性的评价体系, 比如人文社会科学及理工学科领域分开进行评定, 按照课题类型分开评价等方法。在《WCU 计划》中被邀海外学者及诺贝尔获奖者、海外权威学术大师的作用是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尤其是课题“类型三”主要是通过维持诺贝尔获奖者及海外学术大师等权威专家在韩国参与科研的时间及成果来进行评价, 所以, 为确保海外学术大师在韩国境内进行教育与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在组织结构上要构建出一支团队或者组织单位积极协助配合。

第三, 加大并扩展对国内教授及研究队伍的支援与重视程度, 本质性提高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人翁意识。虽然从表面上看, 《WCU 计划》方案的主体为海外学者, 但是,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起到实质性主导作用的还是国内大学的教授及研究团队[19] 。国家在促进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过程中要高瞻远瞩地看待这一问题, 为了今后高等教育的实质性发展, 要积极激励国内研究团队, 提高其主人翁意识。

通过剖析韩国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 对改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第一, 在人才吸引和引进方面, 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 吸引世界顶尖级的专家学者来参与到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中来, 可以采取包括“建设新的交叉融合学科专业、开设基础学科专业课程、联合申报建设实验室、组建研究团队、联合或单独培养研究生、加强入选团队及个人的‘一条龙’全方位跟踪服务、加强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等新生学术骨干的培养资助力度”等多种形式, 切实形成国内高校“人才高地”,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 结合国家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部署以及《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譬如“农业农村科技创新、重点产业技术升级、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民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等重点领域以及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 重点培养一批可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新技术、新学科和新人才, 以及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和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建成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 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服务体系。围绕产业链的系统部署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 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性强的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成长动力, 提高大学的国际化竞争力和教育研究水平。

第三, 通过有效改善国内的教学研究环境, 结合国家推出的“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等海外引智政策, 大量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 早日实现由人才流出国向人才流入国转变的国家发展战略, 将有力解决大批理工类特别是基础学科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流失海外的现象。

第四, 各项目以及人选的评选过程中采用的国际同行评审 (International Peer Review) 制度不仅可大大提高评选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在适应国际标准改善行政工作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建设以及“重点学科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措施, 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路子还很长, 没有固定模式可遵循,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经验,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客观实际, 尊重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以及人才成长、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摸索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道路。

摘要:韩国李明博政府实施的《世界高水平研究中心型大学 (WCU) 建设计划》已经接近一个周期。文章通过《WCU计划》出台的时代背景、政策重点及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 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最后, 结合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实际, 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韩国,WCU计划,世界高水平大学,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艾宏歌, 张雷生, 等.当代韩国教育政策与改革动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0.

[2][3]张雷生, 王笑天.韩国最新教育政策改革调研报告[R].驻韩使馆教育处调研资料集, 2009, (2) .

[4]周岳峰, 张雷生.韩国高等教育亟需结构性调整[N].中国教育报, 2012-01-31.

[5][6][7][8][9][10].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世界水平研究中心大学 (World Class University:WCU) 事业”计划最终评价结果公告[R].2008.12.02.

[11][12]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世界水平研究中心大学 (WorldClass University:WCU) 事业”计划中期评价结果公告[R].2008.11.10.

[13][14][15]为何我们国家一直不能出现诺贝尔科学奖[N].教授新闻 (首尔) , 2009-10-29.

[16]柳芳岚.韩国高校在世界排名中取得好成绩[N].首尔:京乡新闻, 2010-12-11.

[17][18]韩国研究财团.关于“世界水平研究中心大学 (WCU) 事业”成果指标的开发和发展改善政策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系列领域为中心[R].韩国研究财团, 2009-12-31.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第10篇

与此同时, 河南大学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继续在全省高校保持领先地位, 2008年获省级教学名师奖1项、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校级项目建设的规模、质量、水平更是逐年提高。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是新时期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2008年, 河南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扣区域发展, 落实创新举措, 创新体制机制, 提升发展平台, 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专业结构, 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各项事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河南大学在“质量工程”建设上取得的成果是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本科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结果, 也是社会对河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 这对带动团队、凝练队伍, 提升教师整体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 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大学所取得的成绩是河南高校快速发展的缩影, 它的实践经验对省内其他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强化思想认识, 高层面定位工程建设

1999年以来, 河南大学在校生由1万余人发展到近4万人, 给学校师资、教室、教学管理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保证扩招后的办学质量, 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是学校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为此, 学校出台了相关文件, 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 如建立教学质量责任人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河南大学始终把“质量工程”建设看成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并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 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优化专业结构, 使专业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这些年, 河南大学抓住机遇, 奋起直追, 终于在建校96年时跨入了省部共建高校的行列, 重回重点高校行列。

省部共建是一个历史契机, 那么省部共建建什么?校领导一致认为, “质量工程”建设是省部共建的应有之义, 它涉及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质量体系完善等很多方面, 涵盖河南大学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的全部内容, 因此必须抓紧、抓好, 这样才能丰富省部共建的内容, 提升省部共建的质量。

勾画实施方案, 高起点推进工程建设

2007年年初, 在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后, 经国务院批准, 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 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 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河南大学党委、行政多次召开会议, 对“质量工程”建设进行研究, 以高度的敏感性认识到“质量工程”建设对于河南大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 必须紧扣河南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需求, 突出改革创新, 全面规划设计, 以高起点的科学规划, 保证“质量工程”的高成效实施。

基于以上认识, 河南大学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教务处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实施部门, 率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相关文件精神, 提高对“质量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与此同时, 教务处领导带队到多所兄弟院校学习考察, 广泛吸收和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河南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优质工程建设方案》, 明确了河南大学今后一个阶段“质量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内容、保障措施等, 强化了教学质量建设的“一把手责任”。可以说, 《河南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优质工程建设方案》已成为河南大学进行“质量工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在建设目标方面, 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 力求形成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现代课程体系、科学培养模式和规范质量保障的人才培养机制, 形成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 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网络平台, 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管理骨干队伍, 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形成人才培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机制。在改革创新方面, 学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 积极拓展“质量工程”实施范围, 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拓展为实验基地。

重视质量审核, 高要求推进工程建设

在百年的办学历史中, 河南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文理见长、学科门类齐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既有传统的优势学科, 如汉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地理学、历史学等;也有新兴的优势学科, 如生物学、教育学、经济学等。这些学科在人才培养上, 有着完善的体系、良好的教学传统和较高的教学质量;在科研上, 在某些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有着鲜明的特色。

在“质量工程”的申报过程中, 学校打破院 (系) 单位界限, 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学校领导多次强调教学资源“部门管理、共同利用”的原则, 这既解决了教学资源的紧缺问题, 节约了大量经费, 又有力地推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在省级、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上, 本着这一原则, 全校的师资、设备、教学和科研成果等得到了有力的整合, 学科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 申报成功率大大提高。

加强项目管理, 高水平推进工程建设

当前, “重项目的申报、轻项目的研究”已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校配套资金不到位, 项目的研究和建设难以为继;二是项目申报成功后, 负责人存在懈怠思想, 不认真执行项目研究计划。

河南大学一直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 重点抓紧、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建立了项目建设检查制度, 确保项目的研究进度和质量。学校“质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聘请专家, 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对项目进行认真检查和验收。未完成项目进度或完成质量较差的, 除由专家组向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提出改进意见外, 学校还暂缓该项目配套经费的发放, 不再考虑该项目负责人申报其他省级及国家级项目。第二, 学校每年投入专项资金, 拨付项目研究的建设和配套经费。为搞好“质量工程”建设, 学校按照《河南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优质工程建设方案》要求拨付大批经费作为“质量工程”项目的研究和配套经费。校级项目由学校按规定下拨建设经费, 省级和国家级项目由学校给予不少于1∶1的配套经费。对能按进度完成的项目, 学校奖励其建设经费, 这一举措有效地激发了项目负责人的研究积极性。

通过开展上述工作, 河南大学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优质教学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 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并已初步构建了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相适应、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工作新平台。

据悉, 教育部正在着手研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二期建设工作。河南大学在“质量工程”上取得的成绩将为学校进一步参与、申报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创新;扁平化体系;学术主导;责任教授

一、高水平大学教学管理亟待创新

高水平大学是典型的学术性学习型组织,因而,高水平大学的教学管理必须遵循教育和学术发展的规律。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管理观念陈旧,往往把管理看作是一个单纯的物质技术过程,把人作为单纯的管理对象甚至作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纳入物的系统进行管理。这种物本管理的观念,忽视了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再比如,重具体事务轻管理研究的现象普遍,忽视了高校不同于其它社会组织的学术性和学习型本质,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高水平大学中聚集了大量的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也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形成了高水平大学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重要职责的基础。如何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创造一种高效运行的教学管理机制,是能否充分发挥优势人才群体潜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学校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的根基。

创新型的教学管理是在继承和发扬好的教学管理传统基础上,以发展和完善我国教育、实现科教兴国为目的,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学管理。管理制度与机制的价值取向将决定高水平大学优质人力资源在教学管理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在高水平大学中创新教学管理,尤其要更新管理理念,深刻认识大学的使命和优秀教师、学生发展的需求,以挖掘优秀人才资源潜力为原则,在制度设计上突出以人为本,适应于人,服务于人。在机制构建上推进教学管理的普适化,充分发挥教授等学术力量的主体作用,改变行政主导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扁平化”的管理。

二、行政主导型教学管理的弊端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是行政主导型教学管理,其体系可以描述如图1所示。此种体系或许可以适应事务性教学管理的需求,一旦面临要求高、层次深、涉及面广的教育教改任务,管理系统就显露出实施力不强、着力点不准、推进力不够的弊端,教学管理体系为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发展提供的支持和服务受到了体系结构性的制约,已经成为高校管理改革的一个瓶颈。教育部实施的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我国教育事业大踏步发展需求的背景,更加显露了此种行政主导型教学管理带来的尖锐性矛盾。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管理的学术性被弱化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场所。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学术自由是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学术权力来源于学者对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影响力,它是大学的生命力。

我国大学内部的行政主导型教学管理模式已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高校学术价值观念,弱化了教学管理要求具有的学术性质。在管理决策中,教授等高水平的学术群体参与教学管理面不宽、程度不深,没有充分的学术讨论,导致教学改革与建设措施行政色彩浓、实施效率低。教学管理行政化客观上加剧人才培养学术权力日益弱化的趋势,致使教学研究领域难以出现学术价值高的良性的竞争,无法适应人才培养向“高层次、深内涵、强特色”方向发展的需求。

2管理重心高,信息不对称

行政主导下的高校教学管理重心过于向上偏移,资源和权力集中于学校及其行政职能部门,教学基层单位在制定和实施计划过程中受到的约束过多,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求异和创造精神缺乏动力,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工作积极性和效率降低,管理质量不高。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十分普遍。在现有体系下管理信息要通过多个层面才能传递到执行层,传递路线长、速度慢,出现信息失真、丢失现象普遍,由此造成管理层与执行层信息不对称,理解不同步,很多工作难以贯彻落实。

3管理创新受到制约

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高校管理层部门多,规模偏大,占有资源的比例偏重。高校多年来形成的垂直式金字塔管理体系,行政体系占用了大量资源,导致执行层的管理动力不足,主观积极性不高,对教学管理创新的制约明显,亟待通过体系组织的扁平化转变提高管理的效益和质量。

三、学术主导的教学工作“扁平管理”

扁平化管理思想源于199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默教授等提出的“企业再造”和“银行再造”理论,最初主要用于大型企业的管理,随后,银行、税务、政府等也开始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

扁平化管理是对金字塔管理模式的超越,通过拓展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来提高管理效率。所谓组织结构扁平化,是指为适应现代竞争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分工原理和跨度理论,使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模式转向扁平化模式的过程。扁平化管理具有如下特征:强调系统性、减少中间层,加大控制幅度和分权程度,强调灵活指挥和影响力发挥。扁平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效率高,信息传递不至于因层次过多而速度缓慢、衰减甚至走样。

高水平大学人才济济,教学科研执行层队伍的高素质特征,形成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分权灵活指挥的天然优势。因而,构建扁平化组织,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施扁平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不失为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思路。

随着“质量工程”和学分制等改革的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向内涵方向发展,需要更多一流教授的参与才能产生高水平的教学成果,才能形成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在尊重教育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落实学术主导、教授治学的理念,创新教学管理,建立以学术为主导,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责任教授为特色,学术和行政管理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可以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学校核心竞争能力,实现教学管理的扁平化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湖南大学将扁平管理的理念引入教学管理体系设计之中,实施了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责任教授制度,构建了以教授为主体,学术主导型与行政服务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在这种教学管理体系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直接与责任教授交流沟通,形成对人才培养重要事务的决策和实施方案,责任教授之间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交流机制,讨论和彼此借鉴经验。日常教学运行仍然由行政机构完成,教务处和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责任教授的高效工作提供保障。

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校提出了“两阶段”

为特征的人才培养途径,建立了与“两阶段”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两阶段”即通识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通识教育阶段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组织教学,其中公共通识平台课程责任教授是核心力量。这一阶段学校重点抓好平台课程的建设,为平台课程责任教授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服务,确保基础扎实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在专业教育阶段,学校将教学管理的重心放在学院,学院既是主导,也是主体。在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师资(含实验教师)配备、实践教学等各个方面都依靠教授积极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因此,专业责任教授、专业课程(课程群组)责任教授就是这个教育阶段的核心力量,这一阶段学校管理的重点,其一是通过建立机制,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保证责任教授充分发挥学术专长和教育智慧;其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责任教授网络社区、教授沙龙等,构建支持责任教授高效工作的信息平台;其三是完善现有教学管理行政体系,为责任教授高效履行职责提供良好协调和服务。

四、完善“服务型”教学行政管理

实施学术主导的教学扁平管理,必须明确“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是为培养合格创新人才创造条件的服务性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型”教学行政管理,实现从控制型教学管理向服务型教学管理的转变。

1责任教授的支持与服务

近年来,我校教务处一直以“服务至上,教学神圣”理念指导教学管理各项工作,完善“服务型”行政体系有一定基础。为了适应学术主导型教学管理体系的特点,减少教授们参与教学管理的时间和精力,教务处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组织构建责任教授专用网络服务系统,为教授们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加强教学行政管理队伍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责任教授网络社区分为大理学科、大文学科、其他学科责任教授沙龙、各学科专业内部的责任教授沙龙等。责任教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社区讨论本专业、学科在课程体系、课程群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实践环节、课内外配合、考试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本专业、课程(群组)发展状态进行研究。结合课程知识、能力构建的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目标,践行研究性教学等,使其负责的工作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学校要求各学院充分发挥办学的主体性,建立机制,制定措施,认真履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职责,支持责任教授有效开展工作。

2教学督导机制的完善

我校于1992年就成立了教学督导团,各学院组织了教学督导组。多年来,教学督导在学校本科教学研究咨询、教学质量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学督导团的专家主要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组成,他们没有掌握行政权力的资源,却在学校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教学评估、教改立项、奖项申报等工作中都发挥了突出作用,影响长期而广泛。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术权力在人才培养中有无容置疑的重要价值。如何在学术主导型的扁平化教学管理体系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督导团的作用,形成学术影响效果叠加的局面,是新的教学管理体系设计中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了避免在扁平化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局部工作有特色而全局发展失衡的问题,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也必须借助学术的力量,形成与责任教授制度相互支持、动态反馈的格局。为此,我们调整了教学督导的分工。日常教学督导由学院督导组承担,每个专业至少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学院督导组,负责向责任教授和学院反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研究问题和辐射全校是学校督导的主要工作目标。学校督导团工作重点是对深层次、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定期向学校提供学术和实用价值高的研究报告等。

教学管理创新对高水平大学构建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借助以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力量,实施扁平化教学管理,可以避免行政主导型教学管理的诸多弊端,适应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高层次、深内涵、强特色”的需要,教学管理的创新需要学术的主导,同时也需要学术和行政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优化学校的组织结构,发挥高水平大学多方面的优势,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专业设置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高水平特色大学,专业设置

高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院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合理与否。

1.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概况

我国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是依据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因此本科专业目录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发布过5个版本的本科专业目录[1],其中1998年颁布的第五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沿用至今,该目录分为11个学科门类(增加了管理学门类)、71个专业类、249种专业。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专业设置权的管控轨迹,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①接管和改造阶段(1949-1965)。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在专业设置与调控中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控的力量非常有限,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对社会需求的反映往往通过政府的计划间接体现。②“文革”时期失控阶段(1966-1976)。这一时期,教育部所属的高等学校全部交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委会领导。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迅速膨胀和专业结构的急剧变动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不仅高校专业设置不考虑高教系统自身增长的限度而处于失控状态,而且各学科间的均衡发展状态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③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2)。这一阶段专业设置与调控的特征是政府在专业设置与调控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但是高等学校的自治权得到扩大,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控中取得一定的主动权。④市场力量介入专业设置与调控阶段(1992-)。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市场力量的出现,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控中自主权进一步扩大,而政府在专业设置与调控中的行为更为理性。

2.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权过于集中。高等学校作为办学主体,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具体组织者。按照《高等教育法》规定,专业设置和调整权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然而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取代了高等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权力都掌握在政府手上。尽管1998年的专业目录明确提出,重点高校既可按规定自主调整专业,又可设置、调整专业目录外的其他专业。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的若干原则性意见》规定,先后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七所学校获得了完全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权力。而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权限仍然有限。地方高校占据我国高校的绝大部分,但在专业设置权和调整上难以发声。在根据各地方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方面障碍重重,大多按照专业目录设置专业,专业结构趋同性强,特色难以突出。

(2)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估机制。纵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6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有两条线贯穿其间[3]。一条是权力配置制度的变迁,一条是专业划分标准的变迁。权力配置的变迁经历“集权—分权—集权—分权”的多次反复,始终没有跳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专业划分标准经历按“行业部门分类—按学科分类—按社会需要分类”的左右摇摆,始终没有突破“社会本位与学科本位”的论争。之所以会出现“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相,主要原因在于“极强的政府———极弱的社会”的体制。该体制先天缺乏体制内部的监督机制,而市民社会的不发育又缺乏体制外对地方政府的有效监督力量,加之地方政府容易只考虑地方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尽管1993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得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导向和高校自主相结合的专业设置模式。但事实上地方本科院校参与度不高,各高校在对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估方面缺乏强有力的自我管控机制,更是缺乏广大社会力量的加入。

(3)未真正适应社会需求。我国专业设置主要依据是中央政府在全国统一发布的本科专业目录,这些专业目录在专业数与专业类型方面均有所限制,与各地社会需求相关性不高,导致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尽管近些年专业设置权呈现出下放的趋势,但是社会力量参与不够,行业协会(民间力量或中间力量)的弱势,多数由政府和高校共同完成专业设置和调整。导致市场调研不够充分,缺乏前瞻性,加之监督评估力量不足、市场失灵、高校能力限制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要么不够灵活,要么过于草率,难以达到平衡。如很多高校根据历届的就业率考虑新专业的设置和老专业的调整,没有考虑人才培养过程的“滞后性”,当届高就业率就扩大专业规模,导致几年后毕业的学生供过于求,就业困难。

(4)效益与质量难兼顾。在强调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指导原则下,部分地方普通高校为了响应政策号召,提升竞争力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什么专业能吸引招生就办什么专业,怎样的培养方式能提高就业率就采用怎样的培养方式,现有教师能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或者无专业教师照样开专业课,不具备条件照样仿照着重点高校开办专业。一些高校的新专业申报材料中,对拟开设的新专业既无科学规划又无足够师资和其他相关教学条件,少数申请材料只是将原有专业非常牵强地换了个时髦的名称。其结果便是,过多高校过量开办同一“热门专业”,非专业教师滥竽充数,学生难以学到真正的专业知识。学校在追求效益的时候急功近利,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忽略办学质量,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从。

3.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专业设置建议

(1)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专业管理模式最终要落实到专业设置调整权上,从我国几十年高等教育专业发展轨迹可以看到,政府、高校、市场这三种调控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力量,始终难以出现一个比较合理均衡的态势,有时甚至出现一种力量独大的局面,导致我国专业设置出现很大的偏差,一直处于不断调整的状态中,效率低下。应该把专业改革制度和政策设置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设计,建立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设置目标。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强政府-弱社会”的体制在逐步改善,高校本身设置专业时更为理性,社会民众对教育的关心更突出,为专业设置管理权的进一步下放提供较好的社会环境。专业设置权的下放可以使高校依据自身学科特点发展情况、地区人才需求状况、短期入学要求等灵活迅速地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因此,建议进一步下放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权,政府教育部门主要进行审核备案。但是专业设置权的下放可能导致诸如国家进行统计工作时增加困难、一些高校开始时不能很好地使用其自主权利、缺乏自律能力与愿望等问题,因而在下放专业设置调控权时,一方面放缓脚步,逐步试点实施,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管理,设立地方高校联盟、民间行业协会,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增强大学自律意识。总之,合理的专业管理制度应实现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政府管理权-社会监督权的相互制衡,高等学校内部应有严格的专业设置审查制度,政府、高校和社会各行业共同审查专业设置,专业设置后有严格的监管。

(2)建立快速反应的互动机制。快速互动的反应机制一方面在于提高社会监督力量的作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这样的互动机制要求地方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家长之间全面互动,贯穿专业建立前的社会调查,专业建立后的及时反馈、适时调整。

成立地方高校联盟是加强高校之间联系的较好方式。地方高校联盟的建立便于各地方高校直接从事教育研究进行交流,更全面高效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特点和专业设置情况,一方面有利于取长补短,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专业设置同一化,突出各地高校专业建设特点。近两年在教育部指导下,成立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便是由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高等学校发起成立的民间的、学术性机构和协作组织。该联盟为成员之间提供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共同研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各成员的规划与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建立应用技术大学的监督、检查、评价评估体系。

构建地方高校咨询委员会,是加强高校与社会联系的较好方式。咨询委员会成员应包括来自地方高校、企业、工厂、工会和政府的代表。咨询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对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咨询建议,并具有表决权。咨询委员会可每年针对每个专业召开一次咨询委员会会议,对该专业进行论证,讨论是否需要新增或去除或修改课程计划或者是否需要新增或去除或修改该专业。该专业所有全职教师都要求参加并鼓励兼职教师参加。这种定期审定论证专业的做法,加之咨询委员会会议有社会代表参加,可为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发挥沟通的及时性、畅通性,也为专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提供保证。

另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是保证信息畅通的较好渠道。网络交流平台以实现企业需求信息和学校人才供给信息的发布为主要目的,一方面便于学校直观了解市场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实现专业及课程调整,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和企业直接沟通,有目的地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及时就业。

(3)建立切实可行的专业评估机制。专业设置权下放高校有利于专业设置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但必须保证有完善的专业评估机制才能保证地方高校高效使用该项权力,避免“短期逐利、盲目上马”的行为。切实可行的专业评估机制应包括“科学规范的专业评价制度”,“高校内部严格的专业设置审查制度”及“社会监督高校设置专业的畅通渠道”。美国高校拥有较自主的专业设置权,但其专业设置质量的确保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如加州某院校有新专业设置的需求,则要填写加州社区学院统一印制的新专业申请表。值得一提的是,新专业设置申请除包含对该专业的目标、任务、类型描述、背景和申请理由,开设该专业应具备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等条件,以及课程设置构想、经费预算之外,还必须提供所服务地区其他学院类似专业的情况、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特别强调新专业申请必须证明毕业生有就业的机会,这就要求申请材料时要提供有该地区企业代表出席的职业与技术教育专业类咨询委员会会议纪要,出席该会议的企业代表的职位必须是拥有招聘该新专业毕业生决定权的人,这样就解决了新设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专业评估并不止于新专业的设定,对于已经申办成功的老专业,高校同样建立了相应的机构进行严格评估。如UC Berkeley,该校成立了专业评估委员会(Program Review O-versight Committee,PROC)规定每8年为一个周期(经费紧张时延长至9年)、以系为单位对全校所有专业进行一次评估,对每个系的评估历时1年半,评估专家组成员30余人,其中三五人为校外该学科领域专家[4]。评估主要由自查、规划与分析办公室统计数据报告、为期一天到一天半的校外专家现场考查三大部分组成,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对评估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学校视评估为举全校之力帮助受评估单位检视现状、评估其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更好地面向未来,永葆UC Berkeley之卓越的良好契机,各方面对此均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事实上我国高校也有类似的教学评估机制,但是涉及各高校内部自行评估则多流于形式,地方本科院校要办成质量上乘、竞争力强的高校,强有力的自我审查评估机制断不可忽视。

(4)推动建立特色学科专业。推动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建设特色专业。①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开设特色专业。注重与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接轨,将其优势和特色发展为自己学科专业上的优势和特色。如攀西地区的钒钛资源丰富,钒钛产业将是该地区的特色产业,则本地区高校的地矿类与材料类学科专业则应重点放在钒钛磁铁矿的研究方面,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的特色优势专业。②慎重选择细分市场,突出专业特色。在教育部统一的专业目录下,各高校设置的专业大同小异,地方本科院校想要突出竞争优势就必须突出其专业特色。根据美国市场学家温德·R·史密斯提出的市场细分理论,学校首先在专业市场细分上下工夫,继而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专业。如“物流管理”专业近些年成为各高校的热门开设专业,但是不同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突出其专业特色。上海海事大学结合其特有的“对外开放窗口城市”优势,将学科及专业特色集中体现在“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国际物流”研究方面;西南交通大学物流管理学科及专业优势则集中体现在“铁路运输及公铁联运”等研究方面。③结合学生兴趣,设置“特别专业”。学科专业的建设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因而根据学生的特殊才能和兴趣开设一些“特别专业”是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体现。如美国伯克利大学有这样的政策:有特别兴趣与才能的学生,如果从现有专业中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可以从课程中选择一些形成一个围绕特定知识领域的课程计划,提交委员会讨论,经过审核后开始学习,完成计划后可被授予特别专业的本科学位。这类专业称为非固定专业或个人专业,哈佛大学与加州理工学院有类似的专业设置。由于这类专业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学习较困难,因此毕业生很少,但其存在为具有特殊兴趣和才能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成才途径。

(5)打破专业与课程唯一对应机制。我国高等院校中,学科、专业及课程关系可以概括为“专业-学科-课程”的生成路线,也就是说学生首先要选定专业(而这个专业往往就是以后从事的职业),然后在专业范围内学习既定的学科,一旦专业选定了,所学学科(课程体系)也就确定了,很难再有改变的机会。因而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知识结构差别很小,模式化程度较高。为了体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可以课程体系为突破口,提升专业的灵活性。如缩小专业必选课的比例,提升专业任选课的比例;允许学生选择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课程替代本专业部分课程的学习;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不立即增设新的专业,先开设相关课程,当新的职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具有稳定的需求时,才正式设置专业。通过这样的手段,在学科建设方面可使学科体系日益成熟和完善,促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形成;在学生培养方面可使不同学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甚至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有所差别,并非完全划一,既发挥学生特长,尊重学生兴趣,又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周光礼,吴越.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六十年回顾与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

上一篇:政商关系下一篇:空间向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