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2024-08-03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精选12篇)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第1篇

一、现代陶艺的概况

本文所说的现代陶艺应当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新时期现代艺术运动初起之时开始。现代陶艺是一种从传统陶瓷分离出来的对艺术本质的渴求与寻找, 它随着时代的转化并超越了时空的转化所带来的种种束缚, 表达着现代人群的心声和审美理念。许多陶艺家他们更多的是在追求回归自然, 张扬个性, 以自己的审美理念重新寻找艺术的本质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的陶瓷它都具有可塑性和可转化性, 也就注定了这种艺术形式与其它艺术形式的不同。现代许多陶艺家把陶瓷所带来的灵感转化到环境与空间里, 使陶瓷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无处不有, 雅俗共赏, 并以全新多元化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且很好的服务于生活。

二、现代陶艺的继承

任何艺术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继承了一定传统基础的, 我国的现代陶艺主要集中于景德镇, 而景德镇的得天独厚之处就是它的水土宜陶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拥有厚重的陶瓷文化积淀。景德镇地区及其附近所蕴藏着丰富的制瓷原料, 燃料以及这里良好的气候与便利的河流等自然条件, 构成了一个陶瓷生产和发展所需要的天然系统。另一方面景德镇从汉代开始制作陶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从元代开始景德镇更是独秀一枝成为全世界的制瓷中心。如此悠久的历史使景德镇拥有传统陶瓷工匠、技艺、文化等各种有利因素, 这对陶瓷艺术发展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仅仅有良好的各种环境和条件, 而缺乏能够创造性的利用, 发挥这些环境和条件优势的艺人的话, 则环境和条件也起不了任何的作用。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的《考工记》中就对一些手工工艺进行了专门总结包括制陶在内, 提出了“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而可以为良”的深刻思想, 便是对景德镇的自然及人文因素的最好概括。

三、现代陶艺的创新

本文所说的陶艺创新, 并非是突兀的, 而是联系于传统的。以上的地理和人文的得天独厚的陶瓷文化环境, 是陶艺家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继承和吸纳传统及现代的陶瓷技法, 挖掘民间文化色彩的传统材质和符号, 结合当代环境进行合理的运用, 都可以成为现当代陶艺家们的创作手段与思维理念。并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家的语言展现出来。没有继承, 就会形成艺术表现形式的断层甚至多走弯路而不能得以延续发展。前人的经验也是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活动总结而成。所以, 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并使之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艺术只有不断从生活中吸取生命的营养, 不断发现新的创作领域、新的创作题材, 才能产生新的创作灵感, 产生新的表现形式, 从而推动艺术真正的创新与繁荣。

著名陶艺家朱乐耕先生的创作态度便是一个极好地展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例子。朱乐耕教授的作品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新的艺术世界,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并结合新奇与传统的陶艺技法赋予了泥土生命意象, 使其在烈火中呈现出艺术之美, 也使观赏者站在他的作品前感受到了朱教授精神与情感世界中所蕴含的意旨。他的作品一部分尝试探索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环境与空间艺术, 并以哲学和文化的意味赋予其作品以让人思想的厚度, 另一部分诠释着传统的意念和艺术形式, 如他的红绿彩瓷板画系列就是无法抛弃的传统技法与作者精神和情感世界的结合并创新。“空”和“颂”是他的雕塑作品, 都以白釉为装饰手段的人物展现, 表达着朱教授对世界的不同认知方式。作品“空”里的人物手持莲花, 静谧内修, 仿佛是让自己沉静在一种空灵, 无拘无束的思考中徜徉, 似乎是以一种佛教禅宗的理解和认识来看待世间万物。朱乐耕先生最出名的还有他利用空间环境的关系所创作的环境陶艺装饰, 有众所周知的韩国麦粒音乐厅的系列环境陶艺壁画, 有为上海浦东机场大厅创作的陶艺壁画《惠风和畅》, 透过作品, 不仅领略到朱乐耕教授的艺术成就, 也体会到了朱老师用心与情去诠释了土与火转化的灵感, 这些转化都是以继承前人的前提下不断再探索精神和情感世界, 人文和社会观念的创新。

结语

现代陶艺所要想表达的主要是精神境界的价值, 以精神的角度去发掘与认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传统陶瓷已经引领我们走过了一段时期, 它以无法代替现代全新的科技社会, 所以我们必须寻求创新以更新颖的视角发现艺术的美。我们在发展现代陶艺的同时还要研究与继承传统瓷器的魅丽, 艺术的本体就是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中达到一种永恒的课题。抛弃创新的坚守与脱离传统的创新都不能使艺术走上辉煌的历程。质沿古意, 文变今情, 艺术家们不断地在继承与创新中思索着个人的艺术追求与现当代的审美理念的变化使其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美,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摘要:当我们说到现代陶艺总是会区别于传统的陶瓷器物, 但事实上现代陶艺家并没有完全的抛弃传统, 继承与创新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转化”的联系, 本文便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传统陶瓷,现代陶艺,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曹建文传统陶瓷艺术教育与景德镇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国知网.

继承与创新的名言 第2篇

正统不必常相继。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答郭长官书》

事异则备变。 ――[先秦]《韩非子・五蠹》

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米丘林

在识别创新思想方面最成功的公司总裁,总是善于同有创新意识的人打交道的,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包括听来有点古怪的意见。……为了获取创新思想,作为公司总裁必须乐于承认和接受由创新思想带来的种种不愉快。――斯威尼

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 ――鲁迅《华盖集》

宇宙的内部整个是一个不息的斗争,而斗争的轨迹便是进化。 ――郭沫若《我们的文化》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效之后。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语文的新生》

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鲁迅《坟》

改革之任,人人有责。 ――孙中山《建国方略》

旧形式的采取,必有所删除,即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 ――鲁迅《且介亭杂文》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鲁迅《集外集拾遗》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合理的,尤其是有效的管理。――阿法纳西耶夫

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黄汉清

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康有为

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秦]《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第3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继承创新

中国传统建筑数千年,历史悠久,风格多特。是既有艺术形象,又同时有不同功能的构筑物,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民间寺庙,陵墓或园林,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有区别于世界其他建筑的鲜明特点,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和中轴对称的均衡层次,构件、符号、装饰和色彩是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形式因素。中国自古以来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天人合一”,对于建筑应与环境协调融合,成为所处环境的有机组合成分。建筑与环境、生态、地貌等均是共生的,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使中国传统建筑创造的永恒主题。从传统建筑的艺术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定的观照对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传统儒道文化培育下,把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征加以推崇,追求平和、宁静、淡泊、雅致、含蓄、自然而不造作。凡人工环境,集中体现在中国园林艺术,但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此外,中国建筑艺术最高的美学理想是对“诗意美”,“意境美”的追求,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的审美情趣,并同时给人以人伦的教化,人文的熏染。从自然的意境美达至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直抒胸臆,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达到”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

梁思成先生在谈论中国建筑文化时经常自豪地说:“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除去我们邻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约略同时诞生的兄弟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这段话的耐人寻味之处在于,既然所有的建筑都紧紧地依附于它的文化,那么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在步入瞬息万变的现代世界里,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呢?

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美、形式美和艺术美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独特魅力是任何别的建筑艺术形式都无法取代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抛弃民族传统,去追求那种没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建筑形式。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对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追求,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剪辑的设计层次上,而应在追求精神和内涵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表现。抓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将传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与现代方法、现代要求相结合,灵活运用。

有一位著名的外国的建筑师曾这样说,我在中国的看到的建筑基本只有两种:要么是模仿、要么是彻底的破坏。外国同行都如此深刻地看到中国建筑文化存在的问题,现在,应该是为中国建筑文化传统重新定位、走出重重认识误区的时候了。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在哪?

反思自身,我们缺乏建筑文化的自强意识和保护的政策。21世纪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希望直接借鉴西方现成的发展经验,加快自身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尽管我们意识到WTO打开大门以后,西方建筑文化的“狼”来了,但是,如何应对,如何与“狼”共舞,我们缺少思想上、组织上以及政策上的准备,没有适时提出建设方针和行政指导,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这是造成我们现在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建筑空间自然和谐,尺度合理,意境独特,组合高妙,无论何种建筑类型均注重意境,讲求人伦,礼乐并行,情理有度,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整个建筑体系善于把握功能空间与观赏空间、功能尺度与观赏尺度、功能序列与观赏序列的一致,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如帝王宫殿的威严”民居的亲切,园林建筑的恬静。而最终目的则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注重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实用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及构件运用上注意遵循内在的力学法则,建筑形象呈现出清晰的结构逻辑,不同功能的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屋顶形式,通过室内外结构、构造、色彩、装修、家具、陈设、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等有机结合,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

究竟哪些是中国建筑文化传统?其精髓在哪里?传统中哪些是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呢?我认为,其中包括:美学原则和建筑形态,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绎的悟性共鸣的园林景观的构成原则。

从传统建筑民居中隐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来看,创造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创新重要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生命力对于建筑创作所具有的深刻影响。

现今人类进入21世纪,建筑不仅是为了生存,而且要使生存质量更高、更好、更完善,目的只有一个即”人、建筑、环境”。近年来,日本、美国、法国的建筑师参观了我国窑洞民居回国后”克隆”建自己的别墅:现代广泛应用到干栏式建筑的底层架空,作休闲健身娱乐,楼上商场、办公、公寓的现代建筑;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高楼大厦多数采用筒体结构。筒内布置电梯和楼梯等等,这些都预示着建筑发展的趋向。那么,作为民族传统的民居,它是人类求生存,在自然界求适应,在共处中求和谐,在实践中求融合;它源于大地,长于自然,生于环境,它使环境优化,使物质能源良性循环,使经济和社会优化、高效、和谐,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仿生建筑。中国建筑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面对当今建筑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挑战,中国建筑师理应肩负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使命。可以将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如形状、色调、质感、线条、纹样等,运用于现代建筑中,或寻找传统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象征,将其抽象为符号,局部运用于创作中。因人们熟悉而引起亲切感,易为社会理解与接受,减少传统与现代多面的矛盾,亦可引起新老建筑对话,但应与现代方法结合,要自然合理,避免生搬硬套,违背建筑创作的基本准则。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今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是文化的表现,建筑艺术也必然同文化层次相联系。目前,中国正处在两个文化的低级阶段;文化教育水平的较低层次影响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认识;现代技术的较低层次阻碍了融合的手段。创造成熟的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形式的现代建筑需要不断努力,相信它最终会凝成丰硕的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从哲学的深度来研究传统文化的起源、变化和发展,从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

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创新 第4篇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 其实大多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 或者说就是传统工艺文明的产物。久远的工艺美术历史留给今人的, 既有无数令世人惊羡的产品, 还有亟须传承的传统工艺文化及其精神。

首先, 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类。

当代考古资料表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 长江流域的江西、浙江, 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等地都已有烧陶器的活动。元代, 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青花釉里红成为瓷器生产的经典作品。明清时期, 各色彩瓷展示着制瓷业的杰出贡献, 各种制瓷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斗彩、珐琅彩、粉彩、五彩等, 形成一个惊羡天下的彩瓷时代。其次, 青铜工艺。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 至殷商、西周达到鼎盛, 历经十五个世纪的辉煌。中国青铜工艺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之宏大、生产的品种和造型之多样、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文化意义之丰富, 都可以说举世无双。第三, 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 使用朱红色漆。最初, 漆器是贵族用品, 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 楚汉漆器是人类漆器史上难以比肩的经典之作。唐宋时代还创制出了各种雕漆, 如剔红、剔彩、剔犀等。漆还作为造像的工艺, 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工艺形式。最后, 中国人对玉石充满了敬意, 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以玉比德”, 对玉质之美的喜好, 更是可以溯及新石器时代。有学者曾认为中国文化实可称作玉石文化, 我们从新石器时代各种玉琮玉璧的盛行、先秦时代“君子玉不去身”到明清各种玉制品, 大到高达两米多的“玉山子”, 小到各种玉佩饰, 可以说玉见于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工艺美术的产品、样式、质料、风格等等, 都已成为一种定势, 有的已作为一种传统和规范而呈封闭状态。如传统玉雕、象牙雕刻, 已形成那种较为工整、逼真、细致的雕琢样式和风格, 如果采用现代抽象雕塑的创作方法, 将玉石、象牙之类的材料作抽象造型, 这将使人感到不伦不类, 不仅因为传统的玉石工艺通过精雕细刻将玉石和象牙的材质之类充分表现出来, 即一件作品展示了技艺和材质两方面, 如若采用抽象雕塑方法处置玉石、象牙等传统工艺的材料, 着力表现其艺术的观念, 似乎离传统工艺美术太远;重要的是, 在人们的认识和意识中, 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和固有的认知结构。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发现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原有工艺与材料统合而形成的传统本身具有封闭的结构, 所有创新都将面临一个“度”的规定;二是人们的认知结构决定了对其变化的接受程度和可能性。因此, 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 既有来自己有作品样式、风格、工艺材料甚至技术的限制, 也有人们已有观念、意图、心理定势等方面的限制。

三、让传统工艺美术熠熠生辉

“形态”是工艺美术的造型主题, 而它们的表现形式, 也就是它们的造型方式, 却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而转变, 总是与当时当地的材料工艺、艺术技巧、社会风尚相适应, 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

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多么美好的欣赏价值, 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形后面, 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意义。

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 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 所以最初只是源生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崇拜的传统图形, 经过时间的衍变, 进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 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象征意义来。

我们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 又看作文化产业, 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 从具体的工作出发, 加以不同的处理。如在商品生产上以经济性为主体, 但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又要从文化事业的角度加以支持, 包括实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 对部分工艺产品实行保护等等。透过传统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 我们可以看出, 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 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 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 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 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摘要: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 它是生活的艺术, 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所有传统工艺产品的背后, 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商品, 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经济价值, 至今仍维持着一个以手工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群, 作为工业生产的互补。可以说,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 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和历史意义都有再认识的可能;另一方面, 进入21世纪的传统工艺美术, 其创新与发展遭遇到了发展经济、技术更新和文化变迁的诸多矛盾, 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 需要去探讨和研究。

继承与创新的中考素材 第5篇

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首要是辨风正俗,扬弃其中不健康甚至迷信等糟粕,从而继承那些富有积极向上意义的内容,健康有益的载体、表现形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古洋结合,为之注入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内涵,使之融入高科技时代的现代化大潮与时代同步,让节日和节日民俗更加淳厚,更加丰富,从而在五彩纷呈的当代文化中获得更加广泛的认同。用兼容、开放的心态面对古今中外的节日文化,就能丰富、发展自身的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我们不仅早就把“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政治性节日规定为法定节日,也同样接纳了护士节、教师节、母亲节等民间节日。此外,还通过“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众多的国际性节日平台,为和平崛起、和谐发展把握了在多个领域应有的话语权。同时,倡导新的国际性节日、纪念日,也是我们主动融入国际社会、为人类和谐发展应做的贡献。

木偶表演的继承与创新 第6篇

关键词:木偶 创新 发展

我们国家的木偶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在表演的形式上技艺非常精湛,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艺苑中的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艺术形式。木偶戏常被称作是傀儡戏,这主要是因为木偶是由演员进行操纵的并且去对故事进行表演的一种戏剧。因为木偶的表演艺术主要是靠人为的对木偶进行操作表演,所以木偶的操纵法可以被分为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掌中木偶以及水上傀儡,还有药发傀儡以及肉傀儡等,总的来说木偶的品种是非常多的。其中在福建闽南的掌中木偶也被叫做布袋戏,因为表演风格和唱腔的差别,木偶也有南北派的区别,南派主要是以晋江市的掌中木偶作为代表。在2006年的时候,晋江市的掌中木偶还被列入了我们国家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随着我们国家的艺术形式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原本的戏剧表演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传统的艺术形式的受众面已经越来越小了。其中木偶的戏剧表演形式也和一些地方的系统一样,在激烈竞争的文化环境中悄然退去,处于一种比较窘迫的境地。想要发展下去困难重重。木偶戏的生存空间也遭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和挤压。面对戏曲艺术出现衰退的生态环境,木偶戏的艺人们非常清楚的意识到,求生存和谋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应对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该怎样对传统的木偶艺术形式进行继承的同时去创新木偶戏剧的发展。

一、立足传统,接续现代

可以说要想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就一定要立足于传统,链接现代去提升木偶艺术的展现力。金星花可以说就是一出集思想性和艺术性还有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现代题材的木偶剧目。它的创作过程是保持传统,链接现代技术思想为指导的,实验性地对木偶艺术和动漫元素以及多媒体技术进行融合。金星花不管是在舞台的形式抑或是在表演手法上,还有对现代科技的应用上,都进行了非常深层次的变革和实验。

在金星花进行前期创作的时候,不管是对木偶头的制作,还是对木偶服饰以及道具的制作,都有很大程度的创新,同时还把整体的木偶形象和卡通动漫的元素进行了结合,令木偶的形象更加的惹人喜爱。尤其是对偶头的雕塑,改变了传统的仿真以及类型化的制作方式,大胆的运用卡通人物的方式去进行形象的设计,使木偶具有了比较丰富的表现力,这样的一种方式就更加能够得到当代观众的喜爱,尤其是迎合了年轻观众的观赏需要。

在音乐设计上,金星花没有按照戏剧传统音乐的限制,而是在原有戏剧主旋乐的基础上,大胆地加入了现代音乐,使得全部的音乐都充满了现代的气息,丰富了木偶戏的音乐表现能力。剧组聘请了非常著名的作曲家以及歌剧《江姐》的作曲者姜春去给金星花的音乐进行设计,同时他还亲自谱写了主题歌《金星花之歌》以及《你是妈妈的好宝贝》这两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为了能够积极的探索传统的木偶戏新的表现手法以及舞台形式,创作者积极的尝试运用3D动画作为背景去对木偶舞台的环境气氛进行渲染。3D背景不但增强了舞台环境的气氛,同时还增强了演员操弄的木偶的表现力。比如第一场中“智救流浪狗”里面的的木偶,它就是一只流浪的小狗,为了找到失散的狗妈妈,错入到监狱里面。小木偶的出场就是在3D监狱阴森的背景以及刺激感观的光电声中,对其走投无路还有恐慌万分的表演得到了有效的渲染烘托。这种表现形式,使得一只活生生并且拟人化的小流浪狗的可怜同时又十分可爱的形象非常好的展现出来,同时也使得表演者对木偶表演显得更加的得心应手。

3D背景还能够展现出只是单一的用木偶所表现不出来的意境和情感。例如在金星花开了中就出现了意象中的世界,3D的动画背景显示出了卡通式的自由的天空还有繁华的都市以及欢乐的校园,这样的方式就非常好地烘托和折射出了牢中难友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如果只是选择木偶是不能够进行表现的,但是运用3D的动漫却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还有就是在第四场中,窗外已天亮,3D的背景选择使用开国大典的实况影像,有阅兵仪式还有庆祝游行的壮观场景,并且还有庄严嘹亮的国歌,使观看的观众们出现了激昂慷慨的情绪。

总体来说木偶剧金星花选择使用动漫的手法去对木偶艺术的形象进行强化,以当代的科枝去对木偶艺术的表现力进行促进,这正是立足于传统和接续时代的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木偶剧的这种改革的创新可以说能够获得年轻一代新观众的喜爱,还可以在为木偶剧在日益发展变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好的生存空间。

二、现代科技,“为我所用”

现代的科技,“为我所用”,主要是要显示出木偶表演的艺术主体,是创新以及发展的主要出发点。因为木偶表演艺术需要发展,所以应该积极的运用现代的科技,可是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现代的科技绝对不是舞台艺术的主体,木偶的表演才算得上是舞台艺术的表演主体。当前的科技主要是为木偶的表演方式进行服务的,是对木偶表演的艺术形式进行烘托和强化的种手段。假如让舞台艺术的声和光以及电等方面的技术去对木偶舞台进行主宰的话,那么将会成为木偶艺术表演形式的一场灾患。高科技的运用能够给舞台艺术增添光彩,但是如果过分的依赖高科技术进行的话就会造成木偶舞台艺术主体的衰亡。

三、集百家之所长,“为我所有”

集百家之所长,为木偶戏所用,将保持木偶剧的表演形式,并且进行横向的借鉴,以木偶戏的发展为立足点。在融入了现代科技后,不但要对木偶的表演艺术的主体性加以注重,同时还要在艺术的创新上去对木偶剧种的个性特征进行把握。为了去对本剧种的表演艺术进行创新和发展,金星花在表演中以南派的木偶戏为主,同吋吸收运用了一些另外的木偶类剧种的表演形式。比如在对木偶进行操作的时候,为了去除木偶活动中因为受到了指上动作幅度的限制,在表演时去借助杖头木偶的表演技巧,运用几根手桿和木偶的内部机关暗线去进行操作,使木偶可以非常自由的展现出手舞足蹈和左闯右跳,头部以及尾巴和四脚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跳动起来,达到拟人化和形象化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总的来讲,伴随着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和艺术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观众对于木偶戏的审美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给传统的木偶表演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样的机遇还有挑战,为了可以让木偶艺术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对木偶戏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去进行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红.木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8).

[2]许宪生.创意产业格局下的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发展瓶颈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3]罗福林.浅谈我国木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5).

[4]白勇华,洪世键.南派布袋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5]陈世雄.闽台戏剧与当代[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6]李永红.木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8).

[7]许宪生.创意产业格局下的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发展瓶颈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第7篇

当前,美术专业办学已经成为各类高校办学的热点,主要特征就是适应社会新专业,强调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美术人才的培养,强调职业美术教育,这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和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安美术学院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专业艺术院校,丰富而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对于学院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形成了无形的浸润和影响。而作为学院重点支撑专业的中国画更是在这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形成了以周秦汉唐艺术、民族民间美术、延安革命文艺和“长安画派”“黄土画派”深厚底蕴为积淀的自身发展道路。但是,在新的历史发展点上,具有区位特色中国画艺术风格应该如何在延续已有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顺应时代之需,变革创新,既保留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又能适应社会之需,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就成为专业改革必须思考的课题。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全面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文化形成过程中创建的自我绘画种类,它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绘画。从贺兰山岩画、古代帛画、壁画到纸本卷轴,从笔墨纸砚等材质到文人梅兰竹菊等题材,近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中,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也将中国人的民族情怀、文化心理融入其中。西北地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起源地之一,它有着壮美辽阔的山川,游牧、农耕文明杂处。历史上这一地区一直就是民族、文化、艺术等交融荟萃之地。因此也就形成了西北区位苍茫浑厚地域下质朴、纯真、厚重的民生表达和艺术展现。西北地区苍茫、雄险的自然风貌和深厚、质朴的文人风情塑造了独有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审美观念。

西安美术学院的建立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在它成立之初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发展紧密相连,就与社会的需求密切相关。学院创办之初,办学条件艰苦,在中国画教学中开始就地取材,面向社会。如何依托地域文化中的资源展开教学,值得思考与实践,而它所培养的中国画方向的人才也一直是西北地区基础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既吸收着周秦汉唐传统文化的养分,又秉承着延安精神的素养,它的艺术风格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西北区位气派。稍后又融合“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内涵,很好地践行着“传统为基,当代为用,强化内涵,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传承、发展、品格”的中国画系艺术宗旨。在周秦汉唐文化底蕴依托下,刘文西提出“扎根生活,表现时代”的艺术精神,即“面向传统,面向生活,面向人民”。这些都是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实践的艺术理念和风格。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面对新的社会需求,中国画教学改革和创新再次成为新的发展要务。以“打造多元化教学新时代”为方向,以探索多元一体的教学模式为根本,培养具有西部区位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画专业人才课题应运而生。

近年来高校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进行着探索与深入发展,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下,如何梳理自身发展条件,展望未来发展远景,建设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成为各个高校艺术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

新的教学改革探索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考虑人才培养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培养精英人才和普及性人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观念,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创造能力、较强地适应社会需求和自我发展能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艺术人才。第二,在承袭既往优势基础上,“倡导自主多元,鼓励个性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自身优势,优化结构,整合力量,强化特色,逐步完成中国画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规划。第三,在现有资源和优势基础上以传统的强势、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教育和创作为核心,以社会需求度为参照,强调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达到学院教学和服务社会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相互支撑、整体优势明显的专业培养局面,使学院派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第四,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特色协调发展的内涵发展道路,有利于文化创新原则,培养有开拓性、竞争力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水平专门人才。第五,新的专业调整和改革创新还应坚持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和创作鲜明的艺术风格。当前,社会对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成果、传播创新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但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的建构具有共性,基本设置处于同质化,因此,我们应一直立足西部资源和文化优势,坚持西安美术学院四大传统,借助“一路一带”战略,大力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融合和创新。

对于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创新,要更多地考虑到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和发展上。近几十年来,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经济的发达等因素都迫使我们必须要找回自己的文化品格。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其基础就是要寻找到自己文化的归属,延续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所依托的周秦汉唐强盛的文化遗韵、朴厚沧桑的西北区位风情、粗犷豪放的民风、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延安革命文艺和“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的艺术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画系未来发展的“四大传统”,在学科建设与创作教学上有先天的优势,以多元一体教学模式为根本来培养具有西北区位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中国画专业人才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和创作的稳固基石。所以如何在思想导向前提下深入构建与完善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中国画专业人才创新课程体系,并搭建与教育教学相配套的一体化创业平台是改革创新的重点所在。

先辈和几代名师通过多年汇聚沉淀得出的教学思想和创作经验构成了“五位一体”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所谓“五位一体”:其一是“中外相生”双线坐标式研究。基于现实性和时代性的艺术认识,了解“中外相生”的认识观和重要性。其二是“本源主体”的区位性研究。即由认识论领域和社会领域扩展到本体领域研究之中,突出个人的主体性和创作性,注重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融合。其三是“形意互为”造型观的研究。形意存在于同一体并相互融合,强调一种内在的精神文化契合和心性的表现。其四是“一人一品”的风格化研究。成熟作品的标志,是有别于他人并且有着理论体系下支撑的风格特征。其五是“精神代言”的典型形象研究。一个具有成熟思想的画家,其画作中必然具有独立性和精神指导,这必定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与自我精神高度契合的产物。“中外相生”“本源主体”“形意互为”“一人一品”与“精神代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画创作应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注重文化体系的传承和弘扬,以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刻明确艺术创作立场和方向。

通过针对各高校中国画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市场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形式等进行多方面数据统计与资料汇总,中国画系已完成相关中国画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实践可以看出,各个高校在培养目标、教学观念、教学计划、教师配置、实践实习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在中国画专业的教育教学上存在很多类似问题,如对传统元素的选择问题,学生的接受度与应用性把握问题,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协同问题等。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画专业培养模式创新与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搭建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课程体系内容,建立一个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课程体系。针对各高校中国画人才培养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自身实际,综合考虑调整课程设置问题。1.压缩重复内容;2.去除过偏,无法在后续专业应用到的内容;3.避免艰涩难懂,可以放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内容;4.调整一些内容在不同课程出现的次序,加强课程之间的连贯性。

二、探索适合当前课程系统的多角度、多方式教学方法。如增加西北区位的田野考察课程内容比例,组织西北区位主题性写生课程、寻找再现历史经典名画主题考察、唐墓壁画临摹及创作展览、西北地区遗迹遗址和文物鉴赏与实践等课程。

三、教育教学与创业实践的结合问题。本项目依托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五大工作室(刘文西工作室、人物画工作室、山水画工作室、花鸟画工作室、书法工作室)与西安美术学院西部画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联系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与集体,如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研究院、美协、文化局等社会公共机构穿插安排具体的艺术鉴赏实践与实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如中国画系“暑期三下乡”活动、“纺织城艺术展”“墨韵杯”画展、写生艺术考察创作展览、田野艺术考察活动、中国古代壁画临摹大赛。在校研究生二年级阶段《状态真实》汇报展,学术月中的“名师手把手”绘画实践教学等。通过开放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自立创新,使得教学与实践环节尽量契合。

四、一体化创业平台搭建问题。搭建与中国画人才教育教学培养体系相配套的创业平台。与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研究院、美协等社会公共机构取得联系,不定期进行艺术讲座、人才交流、画展等活动,支持建设如“咸阳桃之妖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等就业基地,为中国画专业人才提供信息交流与就业创业支持。

五、将书法教学和实践与中国画紧密结合。书画同源,书画一体也是中国画的特色。西安拥有碑林博物馆这座大量的书法资源,是学生直观、准确了解和把握书法艺术的绝佳场所。现场的观看、临摹,在提高书法艺术的同时,也引领学生将其与中国画创作相结合。

西安美术学院地处西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得教学和科研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传承创新实践中,能紧紧依托传统而创新,充分发挥学院优势和特色,全面梳理研究创作体系与中国艺术教育根本,完善“五位一体”教学理念实施体系及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西北区位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专业人才。

摘要:文章在分析中国画艺术风格、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艺术风格基础上,探讨其在新时期多元共生社会下,中国画的教学和创作如何既坚守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又能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

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创新手法 第8篇

关键词:传统园林,精髓,继承,创新

1 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

1.1 思想

1.1.1 哲学思想。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 “囿”、“园”就是四周加以封闭、围合的早期园林, 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人所向往的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所, 即封闭的盆地形的自然地理环境[1]。所以依照这样的思想, 中国传统的园林大多是封闭式, 围墙高深, 与街道等隔离, 间或带有借景与透景的手法, 符合农耕文化时期的典型的安居理念。

1.1.2 儒家思想。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至高的地位。“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的思想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之后大到城市的规划, 小到建筑的装饰, 无不遵循着儒家学派影响下的空间秩序。

1.1.3 禅宗思想。

禅宗思想追求一种空的理念, 主张世上的一切事物都虚幻无常, 使人们渴望达到一种完全平静祥和的精神境界, 在这种境界下人的行为方式将变得单纯和简单[2]。

在此影响之下, 园林造景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的创造, 更重要的是注重由景观引发的情思神韵, 通过有限的园林具象来表达微妙深远、耐人寻味的情调氛围, 使游赏者睹物会意。

1.1.4 道家思想。

天人合一, 古典园林的造园中通常主张返朴归真, 力图使人工美与自然美相互配合, 相互增色, 通过造园者对自然的理解与其主观创造, 在有限的地域内创造出无穷的意境, 以达到“虽由人作, 宛若天开”的境界。

1.2 意境

以造园來讲, 意境产生的过程, 就是造园者将自己的感情、理念馆铸于园林景观之中, 引发游赏者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使其产生“物外情、景外意”。意境实质上既是造园者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 又是欣赏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驰聘的再创造过程。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的手法。

在掌握其构成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概括、抽象及总结, 从而转化为一种可行性的创作思路, 进而对建成后的园林艺术效果有所设想, 即意境的确立, 这就是“外师造化, 造景探源”的造园手法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过程。

2 继承与发展的方法探究

2.1 批判

在对传统进行批判式继承时, 我们应该站在新世纪的时代高度, 以改革创新的视野对传统加以审视解析,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专制、封闭的怠识, 要彻底批判否定, 肃清负面影响, 以摆脱旧传统习惯势力的桎梧。

决定弃取后将其精髓纳入新事物中融会创新, 在批判继承历史传统的同时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2.2 抽象与简化

抽象式继承体现的是一种逻辑分析的精神, 在找出传统中的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后, 通过抽象分析得到其共性或一般性, 舍弃其具体意义而继承抽象意义, 将其抽象意义与新的具体意义、特殊意义相融合, 进而产生新的个性或特性, 从而形成新的体系。

抽象与简化, 是建立在对传统园林形式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 对其园林要素做出抽象、提炼的加工, 将传统园林的不拘形式、造园要素、细部处理等进行简化, 但保持适宜的比例、尺度, 从而获得传统的气质与现代的表现。

2.3“变形与重整”

变形与重整是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来重新解释与演绎新中式园林中的传统要素, 使其既含有某些功能特征, 却又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 给人以全新的身心感受。它不仅仅表现在园林的外在具体表现形式与细部特征的变形, 更多的是对园林功能与结构的重整。应当寻求传统园林中的内在精神, 在满足其功能需求的同时, 对其外在形式进行解构———变形———重整, 最终创造出传古绎今的新中式园林。

2.4 结合新材料与新方法

现代社会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技术与新的材料, 我们要结合新的素材去审视中国园林的发展, 在经济条件较低的基础上, 我们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 在新时代的背景, 文化历史的滋养下, 我们应该把时代的印记烙在当代园林的建设中, 让后代看现在这段历史, 也是一段灿烂的智慧结晶。

传统园林中, 运用天然石材, 砖、木材比较多。在当代, 有更多的胶凝材料如水泥等可以自由塑形, 玻璃制品等用于透景借景的需要, 节约型园林中废旧材料的利用, 许多方面都可以用新型的材料更好地表达。

3 总结

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应有现代的思考与设计思路在其中, 不应该是原封不动的拿来主义。理解传统园林的精髓, 体会造园的意境, 运用现代的手法与材料, 创造出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的新时代景观。

参考文献

[1]陶机灵.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价值[D].重庆大学, 2007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第9篇

1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概述

1.1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是在几千年法制史中积累和沉淀生成的规范、认知、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要素的综合, 对于指导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加速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是当前法律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础。

1.2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要素

首先,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认知要素。其中包含着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 这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基因和法律基础。其次,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情感要素。在中国社会条件下, 人们对法律的内心情愫, 以对法律认同、漠视和否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是人们对法律内在的情感。再次,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评价要素。这是人们对法律价值、作用观念的认同, 评价要素对法律行为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影响着法律文化功能的实现。

1.3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功能

第一,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指引功能。法律文化对人们的道德和行为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 还有着重要的指引功能, 他对调节社会活动和个体活动有着方向性的指导, 并对偏离法律文化的行为有矫正的作用, 指引社会大众沿着传统法律文化约束的方向前进。第二,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媒介功能。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就是对不同文化的沟通,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对于各种行为和思想都有良好的沟通, 讲求多赢局面的形成, 这有利于不同主体和不同思想间媒介功能的实现。第三,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整合功能,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魅力和底蕴在于对不同族群和各种亚文化的整合, 实现各方利益的维护, 并能够通过整合发展出新型的法律文化, 进而指导和约束新型的法律和社会行为。

2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继承

2.1 摆正对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认知态度

当前法律工作者应该对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抱有正确的态度, 在对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全面和客观认知的基础上, 对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加以发扬, 指导现在法律文化核心观念的形成, 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势发扬光大。

2.2 推行“礼法并举”措施

礼法并举是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根基之一, 现代法律文化应继承这一模式, 用“礼”的手段辅助“法”来实现强制力和约束力, 用“法”的手段加速“礼”的规范、转化和指导作用, 使现行法律制度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2.3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法律文化

在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中讲求多层次, 对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 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也应该继承这样的思想, 将多层次法律文化的要求融入到当前法律文化的创建过程之中, 更好地丰富和完善法律文化[【1】。

3 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创新

3.1 端正对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态度

在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过程中, 应该以不急不躁的态度、按部就班的过程进行。要树立创新思想首先应当端正态度, 切不可急于求成, 以免事倍功半, 偏离法律文化发展的轨道。在创新过程中应保持一份冷静、平和的心态, 这不仅仅是创新过程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创新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2】。

3.2 立足当前法律工作的实际

对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创新应该适应我国实际国情, 要确保创新方式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合理性, 要做到创新工作的有的放矢。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法治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立足这一现实, 开拓出一条适用于我国自身的法律文化发展道路, 就显得尤为重要【3】。

3.3 创新法律文化发展的途径

以独辟蹊径的做法创新法律文化的发展, 法律文化的创新要有自身独特的视角, 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 开辟出一条前人尚未发掘的崭新道路。创新, 就是要抛开旧的法律文化传统, 独辟蹊径, 从新的角度入手加以发展。

3.4 注重中国传统法律创新的实效

我国法律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其有序、快速、平稳地发展。一味强调创新的作用, 盲目混淆创新目的, 可能会导致法律文化的创新流于形式, 还有可能阻碍法律文化向着更高的水准迈进。总之, 任何创新行为, 都应立足发展, 以是否促进发展作为其价值体现的评价方式。要形成对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创新的评价体系, 对于积极方面应该给予支持, 对于错误地方应该予以改正。

摘要:在中国几千年的法制史中, 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 积累并形成了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传统优秀法律文化, 我们应该不断地研究和发扬。本研究从法律文化概念的描述出发, 探讨了法律文化的功能, 阐述了新时期对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继承, 并提出了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与国外优秀法治文化融合的措施, 希望对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优势, 指导法制化进程有所启迪。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功能,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化的开端[J].政法论坛, 1996, (05) :77-79.

[2]高鸿钧.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中西古今之间[J].比较法研究, 2008, (05) :18.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第10篇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传统哲学,继承,创新

毛泽东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 为探究中国新出路、解放中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其逝世后, 毛泽东哲学曾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掀起了对其哲学的三次研究与思考。毛泽东哲学博大精深、涉及的领域众多, 是典型的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国传统哲学,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中国化的解释和说明, 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哲学。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再次重温毛泽东哲学, 对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中国梦”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

一、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是同传统的封建社会相融合的产物。虽然中国传统哲学存在着落后、守旧的部分, 但其中也蕴含中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精神和哲学内涵。毛泽东在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时, 将中国传统哲学中优秀的民族化内涵批判继承, 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毛泽东哲学。

( 一) 毛泽东批判吸收了中国古代的矛盾学说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

在中国古代讲解兵家哲学的巨著中, 《孙子兵法》有着其他书籍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感, 这部以战争为背景、体现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文学巨著, 代表了战国时期中国传统哲学中辩证法思想的辉煌时期。作者孙武主张两国交战, 指挥人员应当做到对战局的全面了解, 通过做出全面、准确的分析, 将事物中的对立两端相互转化, 也就是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毛泽东通过解读中国传统古书, 在继承传统的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之上, 对古代辩证法有了创造性发展。毛泽东虽然坚持古代“一分为二”的观点, 但又为此增加了新的内涵。其不在仅从数学角度说明, 而是认为“一分为二”本身就是辩证法, 这一论点的提出, 使得辩证思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使其更加大众化。毛泽东在改造“理一分殊”思想的同时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 其坚持矛盾就是坚持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问题, 通过深刻解析矛盾特殊性、普遍性、共性和个性四个概念的内涵以及联系与区别, 从而将中国古代矛盾学说发展到辩证法的思想之上。

( 二) 毛泽东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思想发展为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较早的发展历史, 当古希腊文明进入哲学繁盛时期之时, 在遥远的东方古国, 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以及哲学命题。春秋战国时期, 阴阳五行说、墨翟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等的出现, 代表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开始。在这一时期, 以形神关系为重点的讨论开始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上千年的著名争论, 通过流传下来的史书记载, 我们可以看出主张坚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古代朴素唯物论者的诉求。随着封建社会的进步, 宋明理学出现后, 各方争论又转向“理气之辨”。宋明理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 其主张人们要知理守理, 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听从统治者的统治, 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然而唯物论者反对宋明理学家们的主张, 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 并批判理学家们对道德的夸大行为。

毛泽东在深刻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 继承并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 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 形成了自己的论断体系。毛泽东追求的“实事求是”是坚持从事物的客观规律出发, 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处理事务, 做到与自然规律相结合, 从而保障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 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通过以客观的事实指导人的行为来保证最终任务的完成; 同时,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解析也体现了认识论与唯物论的统一, 实事求是指导人们必须坚持实践, 通过理性的分析, 从实践中总结认识, 再将这些认识用于实践, 以此不断循环, 最终做到对事物整体面貌的把握。因此, 实事求是打破传统文化中对客观与主观之间的片面认识, 最终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

( 三) 毛泽东改造了中国古代的民本哲学并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 统治者一直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 无论是在衣食住行、还是权力的享受中, “王”代表着至高无上的一切, 人民处在社会的底层, 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然而, 与此相对, 中国传统文化中却重视人民的力量, 提倡民本思想, 虽然统治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但仍然需要取得民众的支持, “民意”尤为重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就提出“民以食为天”的思想, 其后, 经过历朝历代哲人论断的不断提出, 例如明清时期的思想家王夫之, 他论述了人在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的能动作用, 使得民本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发展。

毛泽东在吸收前人言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就民本哲学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改造, 从而产生了将“人民群众”作为中心的政治观。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他提出中国共产党指挥的军队, 将以解放人民为中心, 这是一支一心为人民、一心依靠人民的队伍, 通过与人民群众建立密切的关系, 做到一切为了人民。因此, 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 存在着大量的关于“人民群众”论断。首先, 其科学的揭示了“人民群众”的概念, 并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生产活动以及文化创造中的关键作用, 只有顺应人民群众的统治者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 毛泽东还提出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并论述了在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中要坚持依靠人民群众, 通过引导、发挥人民的力量, 从而赢取中国对内对外战争的胜利。最后, 毛泽东还强调中国共产党要走人民群众的路线, 以此稳定党的根基。从上述论述中, 可以看到毛泽东在继承了民本思想的基础之上还对其进行了创新, 并不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四) 毛泽东结合中国古代的知行学说并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古代先贤重视知行关系、强调君子慎言慎行, 从先秦时期就开始的知行探讨历经几千年, 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例如“知行难易”, 此说法出自《尚书》, 强调“知”较为“行”更加容易; 后来, 又出现了“知先行后”之争, 此说法最终成为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因此, 即使是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发展中, 古人也没有认识到正确的知行关系, 仅从独立的角度形成了片面的观点。

毛泽东对上述知行关系进行整理和疏导, 在继承的基础上对知行关系进行创新与发展。首先, 从词意开始, 毛泽东对“知”、“行”进行了新的阐释, 所谓的“知”, 就是指经验; 所谓的“行”, 就是指实践。他强调人的“知”来源于“行”, 离开了实践的认知是不存在的, 而且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认识到真理的本来面目, 这种实践与认知之间的反复循环最终构成了更高层次的理论认知。毛泽东思想在对实践与认识的理解中, 引入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知行观, 最终使得实践与认识达成了历史的统一。

二、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当今社会的启示

文化作为时代的产物, 受当时经济、政治等发展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但是, 任何文化都有可取之处,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批判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优点,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一) 坚持继续用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看待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中华民族作为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文明古国, 在世界历史中都发挥着独特的魅力。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风雅颂》到唐诗宋词, 无论是在文化形式上还是在文化内容上都有着独到之处, 而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中国传统哲学具有深厚的民族底蕴,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民族灵魂和民族精神, 虽然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出现了很多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部分, 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 不能以全盘否定的态度摒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毛泽东面对中国当时的现状,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哲学, 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并赋予其新的意义, 通过言简意赅、生动有趣的文字表达, 用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 传播通俗易懂的道理。同时, 其在传播和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将其本土化, 通过研究中国现状, 将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从而在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基础上更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并以此创建了毛泽东哲学体系。

( 二)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自身指导思想, 中国革命取得的巨大进步就是在此基础之上, 其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 近代百年历史也表明, 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不能很好的顺应时代的潮流, 在此形势下,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毛泽东将中国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 同时引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部分,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从而不断创建中国发展的新局面。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来说, 进入新时期, 我们更应当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生活, 融入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不断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仍然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 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推向新局面。

三、毛泽东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局限性

毛泽东虽然作为一代伟人, 对中国的哲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 人都有犯错误的情况, 面对中国当时的现状, 其在发展中国哲学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 一) 将“一分为二”绝对化

中国哲学文化侧重“一分为二”的思想, 毛泽东在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问题时, 却将这一观点过分绝对化。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一门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 同时, 斗争性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分为二”, 这就使得其将哲学发展的重点引入斗争哲学方向。无论是1959年的反右倾运动, 还是从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 都将中国带入绝望的深渊。

( 二) 把“民本思想”绝对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以民为本”, 毛泽东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强调人民群众的决定力量, 虽然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具有一定的正确性, 但是, 过度强调以人民为主、没有法度、道德等的约束性, 将会导致这种优越感的滥用。从1966 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犹如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深渊, 这10 年动荡对中国经济、教育、文化等的发展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其就是民本思想发展的极端化。

四、总结

毛泽东作为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思想家, 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同时, 其也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毛泽东在吸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引入中国传统哲学, 通过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哲学, 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 从而创造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并弘扬了中国的传统哲学。在此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思想, 但不可避免, 其在发展中也存在误区, 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遗憾。但总体来说, 毛泽东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尹文华.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2]杨扬.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王学坚.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4]丁莹莹.毛泽东对中国儒家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4.

[5]董志伟.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继承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6]魏正山.毛泽东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 2013.

[7]赵秀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与创新研究[D].鲁东大学, 2013.

简论书法的继承与创新 第11篇

要有理解和分析地继承传统

要有理解和分析地继承传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批判地继承传统。古代书法家的优秀作品精华,一定要认真地学习继承,而且要发扬光大。但古代所有的书法作品并不一定都是优秀的、美的东西,我们决不能生搬硬套地去临摹学习。

比如临帖学书,每个学书法的人都需要临帖。通过临帖实践,我们体会到,并不是一本帖中所有的字都是好的,都是可识的,都是有用的。这就有个分析和选择的问题,择其美者临习之,其他的则会自然放弃。

还有,古代书法作品浩如烟海,名家众多,风格千秋。有些作品被尊为经典,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如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米芾、邓石如、王铎、吴昌硕等人的作品,可以作为学习书法必须临摹的作品。而像郑板桥、张瑞图、徐渭等人的作品,个性过于强,路子较窄,对初学者就不一定合适,不必人人都去临习,弄不好,会走入偏道。又比如,米芾、赵孟頫、文徵明、傅山等都是行草大家,但他们的篆书和隶书并不好,我们就不一定去临习,因为篆隶不是他们的强项。邓石如和吴让之都是篆隶和篆刻大家,他们的行草书并不好,我们也不一定去临习。

事实上每个从事书法创作的人,都会在众多的古代书法作品中进行很好的选择,这种行为本身就是继承中的分析和选择。

书法创新不能脱离汉字

书法即使用毛笔书写汉字,对汉字进行艺术创造的艺术。从书法的基本概念来分析,书法创新决不能脱离汉字,离开了汉字本体,书法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开拓创新是必要的,可以说中国书法三千多年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创新史,就是在继承前期优秀传统基础上的开拓进取和创新,如果没有开拓创新,也就失去了艺术创造的生命。但开拓创新却不能离开汉字书法的本体,像有的人根本没有认真研习古代碑帖,就在玩什么线条、技巧、墨象、图形等,胡涂乱抹,基本功太差,谈不上什么文化品位。这种所谓创新作品,开始看还颇有点新鲜感,再看时,就会觉得过于肤浅,毫无根基。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汉字三千多年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独具创造魅力的艺术发展史,是汉字本身所具有的艺术造型和艺术情趣,给古今中外书法家提供了创作和发挥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书法创新离开了汉字,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书法创新必须加强文化修养

书法创新离不开文化修养的提高。书法是通过综合各种知识和修养,并用毛笔这一特殊的书写工具,将汉字经过高度艺术处理,从而表达书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抽象艺术。鉴于此,创新不但要刻苦临池,精于临摹,练好“字内功”;更要研究书理,博通书史,加强思想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修好“字外功”,努力做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刘勰《文心雕龙》)。

文化修养指书艺以外的其他修养,诸如书者的思想品德修养、学识和艺术修养以及生活经历等等。一幅成功的书艺作品,应该是书法家思想境界、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和艺术修养的总和。因为各种科学文化和艺术之间,是彼此相通的,是互为渗透、相互作用的。书法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书法家须具有多种文化艺术造诣和修养,须通书理,精诗词,善绘画,谙文章。书理可以启其灵性,诗词可以发其情致,绘画可以舒其章法,文章可以养其气韵,书法家必须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风格、广泛的艺术修养、丰富的知识积累、宽广的眼界和胸怀。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的创新,才能使自己的书艺作品具有更美的意境、气势、韵味和节奏,意态挥洒,情驰神纵,独抒性灵,妙然超群。

书法创作成就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文化艺术修养的深浅。一个人书法创作成就的高低以及艺术生命旺盛与否,取决于什么呢?是用笔、用墨、结字、章法等“字内功”吗?不是!而是取决于他的知识结构和文艺修养等“字外功”。书法之妙,在自出机杼。掌握书法技巧之后,书艺水平的高低,就要看学识和修养的深浅。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书法创作的人,了解书法家所应具备的文化艺术修养,目的是为了便于自我调节知识结构,使自己逐渐具备这些知识和修养,从而发挥最大的创作能动性,创作出更高水平的书艺佳作。因之,笔者认为,提高书法家的文化艺术修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书法家的前途和命运。不是要求你几日之内就成为“艺术全才”,因为加强和提高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终生奋斗的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追求过程,有时是和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思想境界、创作环境、时间精力和兴趣特长相联系的,虽终生追求,却因人而异。

倪文东

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第12篇

孙燕 (银川市文联宁夏银川75000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持续进展的最好时期, 也是文化艺术事业取得显著成果、影响日益扩大的最好时期。自然艺术的传统继承与创新问题成了文艺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问题。

如果从概念上区别, 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而艺术创新则是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品性。事实上, 并不是所有意义上的艺术创新都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如果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就已经意味着艺术家是这一创造性活动的主题。艺术活动的创造性, 是艺术家在解决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所激发出的创造激情和创造精神。

艺术的继承传统、艺术创新理念和精神本是现实世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应用的一种表现, 然而它会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力呢?而这样的影响力存在的价值又是怎样呢?也可以说我们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正因为我们处在发展过程之中, 这个发展过程并不是任何社会都可以走文艺复兴的艺术道路, 因为我们并不具备那样的社会基础和人文基础, 更没有那样的宗教背景。

传承不是没有取舍的完全照抄, 而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的各种条件;创新也不是脱离传统背道而驰, 否则就是无根之木, 无源之水。但是如果只创新不继承, 简单的认为以前的经验和传统已经完全过时, 不值得继承, 或者片面认为继承就是缺乏新意, 完全照搬老传统, 而对新观念、新事物、新技法不愿接受和尝试, 这两者都是极端而且片面的表现, 都是不可取的, 在艺术实践过程中, 如果只继承不创新, 最终会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丢弃, 造成根文化的缺失, 任何完全抛开传统搞创新的, 搞出来的东西很难有内涵有底蕴。

我们说艺术本事是人类活动一开始就产生的, 它最初只是人类对自然事物的本能反映, 如体现在肢体语言、图饰符号、工具加工等, 形成最初的艺术行为, 并不断进步和改善中。也就是说艺术始终是伴随人类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变化的, 它也会有一个从最原始的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欧洲中世纪艺术风格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被宗教所排斥的, 后来完全占据了所有的艺术风格和种类, 长达几百年之久, 因为宗教也在改革, 人们的认识及对艺术的态度也在发展, 艺术在整个社会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对于宗教的传播和巩固作用巨大, 但是也磨灭了艺术家的创造精神, 磨灭了艺术多元化的特点,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才开始关注人自身, 才开始把目光从神挪到人身上, 从那时起, 艺术更多关注人性发展, 就是承认人的价值, 整个艺术史就开始改写了。所以这种被宗教压制, 完全忽略人性光辉, 使得艺术形式及其单一的时代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正因为如此, 我们就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既要认真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所有的创新要建立在良好的传统基础上, 有着很好的文化背景和文艺素养, 对传统文化要有所选择地进行取舍, 然后必然要创新, 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创新精神, 艺术发展就是在无数艺术家无止境的继承和发扬中不断发展, 创新就是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 即新生事物取代旧事, 。这种“取代”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 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加以吸收, 同时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总而言之, 任何艺术形式都要对传统的部分批判地继承, 又要依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 使得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起来。

艺术的本质是在任何领域中所表现出的不同凡响的创意, 它虽然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质性能, 却能使事物在不断自我完善中走向进步, 达到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也可以说只有创意或称为创新才能是社会发展的阶梯。那么就艺术而言, 它的价值也就自然的体现在个性中了。但是个性可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单纯的追求另类而不在乎人们是否可以接受, 是否有价值。而真正的个性是在现实与理想中得以升华所体现的事物。那么如何才能正确认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和共鸣呢?这就要体现在创作者的修养上了, 而怎样的修养又可以被认为是符合社会发展的结构呢?

首先是要明白自身在社会中所有的能力是否在现实中为他人所接受;其次要做到的一点是你在社会发展变革中所应对的反映是否和谐。而艺术的发展就必须要求我们具有以上修养才可以将个性特征发挥出来, 否则可能也只是缘木求鱼。最明显的事例就是当代离谱艺术的发展状况。我们见到不少内容空洞、格调低俗、脱离实际的各类艺术品或艺术表现, 就是过分追求个性而忽视修养所赋予它的内涵。可以说, 要先必备了修养才可以论其个性, 没修养的个性只是盲目无知的体现。而没有个性的修养又只是平庸乏味的产物, 所以艺术的价值就是在于修养与个性之间的协调。然而现实中的很多艺术家很难将二者姻缘定情, 诞生出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品来。

现在的社会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时代, 艺术家及艺术种类纷繁复杂, 但是真正的艺术精品却少之又少, 这是为什么呢?到底缺失了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判断何为精品呢?艺术上的有些东西是抽象的, 似乎难以衡量, 比如艺术水准和艺术内涵。不过, 技法相对来说还可以有个标准, 还比较具象。单单从技法上有时也可以判断出高低来, 但是不同的艺术种类要求也不一样, 现代艺术中的很多种类又是非常概念和抽象, 所以能衡量的还不能只从技法角度, 而是要综合各种因素, 更要从精神层面上来考虑。但是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是在探索什么样精神, 我们常认为的精神指向实际上通常是不明确的, 是设定一个精神, 还是我们自己去探索一种精神?目前的社会状况之下, 是信仰相对贫乏, 精神层面就会相对贫乏, 对人对自然敬畏感或者崇敬感削弱或者消失了, 所以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就对作品的艺术水准就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水准和境界。

我们知道, 艺术强调抒写心中意境, 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追求。但是不同的哲学家对艺术的看法也不同, 柏拉图说艺术是艺术家迷狂所至, 尼采又将个体和人类的生死续接用艺术联在一起, 海德格尔又在强调“诗意地栖居”精神意向性。古希腊艺术家崇尚“代神立言”, 而近代艺术家则是“代己立言”, 到了现在的商品社会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是“代商业而言”了。这样的本能抒发把多姿多彩的世界变成一种琐碎无聊的自我本能, 所以对当代流行艺术的炒作留下巨大的文化空间。

在这个这回变革激烈, 物欲主宰者人类生活的时代里, 很多艺术家免不了的浮躁心理下, 为了功利不得不急于求成, 恨不能一夜成仙而回避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莫名其妙就能创造出一件个性十足的艺术品。而它只是逃避现实世界的精神追求, 达到个人感观上的刺激和人们的华宠心理, 来实现自我短暂的快感。这就使一种可悲的反叛意识, 一种自卑而又自负的外在宣扬, 因为修养对他们来说是高不可攀的却又是可以自以为是的。没有谁会为了修养而与人斤斤计较的, 只要表面上能为众人所接受即可, 因为修养的高低是不容易教人看透的, 而个性的表现却又是一目了然的, 而往往在人们的猎奇心理中越是不容易理解的事物就越是“深奥”, 唯恐他人笑话自己无知, 宁可成为被愚弄的对象!

从《渴望》到《双城生活》

——我国家庭伦理剧发展之路

吴琼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以《渴望》为例, 作为第一部成熟的家庭伦理剧, 它在电视艺术史上的意义是划时代的。它一扫之前电视剧的政治教育化倾向, 第一次把普通人的爱恨情仇搬上了荧屏。再拿《双城生活》为例, 其实该剧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南北差异。没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没有宏大的叙事主题, 更没有政治说教的重大任务, 30多集的长度完全由生活琐事来支撑。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渴望;双城生活

中国自古以来, 就是一个讲究纲常伦理的国度。传统儒家中的“三纲五常”, 虽然在现代遭到多方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 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里, 都流着道德伦理的血液。在这样的民族群体心理的基础上, 中国乃至是整个东方世界的家庭伦理剧都显示出巨大的艺术生命力。家庭伦理剧以社会道德为题材, 以人伦情感为主线, 基于婚姻、家事、家族和姻亲的诸家庭伦理关系为内容, 表现一定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的电视剧1。在当前中国社会条件下, 家庭伦理剧以其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和紧跟时代脉搏的敏锐洞察力, 在电视剧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额。

1990播出的《渴望》, 是我国第一部成熟的家庭伦理剧, 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我国家庭伦理剧之鼻祖。该剧在电视上一经播出, 就获得极大的反响, 最高收视率达90.78%。“举国哀悼刘慧芳”几乎成为一代人的时代记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扩大, 文艺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伦理剧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 呈现出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一、从一枝独秀到百花争艳

抛开家庭伦理剧这个小点不说, 我国的电视剧事业, 一直到80年代之后才真正迈上正轨。建国初期的电视剧, 由于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的限制, 加上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普遍的艺术表现力都不强。随即而来的文化大革命, 各种艺术形式都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下。一直到1979年, 中共中央转批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请示报告, 决定撤销1966年2月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炮制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2我国的电视剧创作, 才真正进入到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 《蹉跎岁月》《凡人小事》《雪野》《篱笆女人和狗》《便衣警察》《赤橙黄绿青蓝

纵观古今中外艺术史, 就不难发现, 大师的诞生与艺术的发展轨迹是非常和谐的, 这事历史造就的, 也是人类审美发展的必然产物, 并非心血来潮造就的个性怪胎, 也并非一陈不变所维持的修养文化。所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必须认识现实, 感知世界, 发展创新力求超越, 实现在共性的修养中发挥完美的个性表现, 以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中必然造就的艺术世界。我们现在倡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可以认为是我国以创新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价值取向, 也成为一部分艺术家创作的价值取向。但是还是要立足艺术本身来创新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 所以人们才说要创新, 要革故鼎新, 要推陈出新。

因为艺术的生命就是创新, 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 学习艺术, 追求艺术, 不创新, 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家。创新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现代艺术界, 许多艺术界的人把创新虚无化、神秘化、神圣化。其实, 从心理学角度讲, 人是好奇心很强烈的高级动物, 人队已经获得的信息和技能, 很容易就会丧失新鲜感, 而去追逐新的信息和技能。而这种新的追求行为, 落实到思想上, 就是创新思想;落实到行为上, 就是创新过程;落实到作品紫》《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新结婚时代》等一大批优秀的电视剧成为了荧屏主流。

在电视剧繁荣的大背景下, 家庭伦理剧的制作, 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如果我们将《渴望》作为一个起点的话, 那么《咱爸咱妈》《牵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亲情树》《结婚十年》《母亲》《婆婆》《大姐》《浪漫的事》《我的兄弟姐妹》《我们的父亲》《半路夫妻》《中国式离婚》《不嫁则已》《当婚姻走到尽头》《金婚》《相伴》《蜗居》3等电视剧, 就将家庭伦理剧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 家庭伦理剧的辉煌还远远没有结束, 就在不久前, 由王丽萍编剧的, 涂松岩和马伊琍主演的《双城生活》掀起了新一轮的家庭伦理剧讨论高潮。可以预见的是, 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家庭伦理剧仍然是电视剧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从《渴望》的一枝独秀到众多优秀家庭伦理剧的轮番上场, 家庭伦理剧的百花园里, 俨然已是春意盎然。家是国人永久的牵挂, 家庭伦理剧在中国, 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透过数字的表面看实质, 背后是家庭伦理剧的大发展、大繁荣。与急速增长的剧集数相对应的, 家庭伦理剧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拿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双城生活》为例, 剧中人物郝京妮和徐嘉惠是一对“异地恋”的爱人, 两人结婚之后摩擦不断。上海婆婆嫌弃北京媳妇大手大脚, 不够温柔细心。而北京老丈人则嫌上海女婿不够爷们, 扛不起事儿。除了来自双方家长的压力之外, 小两口的感情也在一次次的吵架后出现了危机。双方都有第三者插足, 使得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婚姻显得愈加脆弱。电视剧播出之后, 社会反响很大。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人人、贴吧等地发表自己对异地恋的看法。在中国, 家庭伦理剧不仅要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 还应在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现实、培养共同信仰和核心价值观以及提高审美层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在这种情况下, 电视剧已经不纯粹是一部文艺作品了, 而是更多的承担起了社会责任, 引导着一种社会思潮的生成。

二、从个性化到类型化

既然说到了电视剧的类型化, 我认为有必要, 先探索一下电视剧类型产生的原因。应该说, 类型剧是电视剧发展到一定阶

上, 就是创新成果。

创新是集成传统的结果。艺术发展史告诉我们, 所有的艺术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 而历史积淀就构成了艺术的传统。创新要立足于继承传统的, 没有继承, 就谈不上创新。也就是说, 创新是人在继承传统一定数量后的一种质变。

上一篇:国内电梯节能发展现状下一篇:工程造价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