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堂优化范文

2024-06-28

网络课堂优化范文(精选12篇)

网络课堂优化 第1篇

Wnos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和处理各种网络优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 辅助网络优化工程师来分析处理数据, 定位问题小区, 查找原因。其中数据种类包括工程参数, 话务统计数据, 小区配置参数, 路测数据。每种数据之间都有关联关系, 每种数据的每条记录都是和蜂窝小区相关联的。本软件通过CGI (全球小区识别码) 来进行各种数据之间的连接。

无线网络优化涉及到多种数据的分析处理, 具体可分为: (1) 路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2) 话务统计数据的分析处理; (3) 小区配置参数的分析 (BSC数据) ; (4) 小区的工程参数分析。

本系统也由此分为四个基本的模块 (路测分析, 话统分析, BSC数据分析, 网络管理) , 通过无线网络配置、参数、话务统计数据的管理、查询、分析、自定义筛选等功能, 向用户提供横向、纵向小区问题定位算法, 同时兼容多家主流路测软件的数据格式, 分析空中接口信令, 与话务统计定位算法相结合, 提供统一的优化建议。

二、系统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内容

1、WNOS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系统的特点

(1)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工作流程:

从以下的工作流程可以看出在优化的过程中各种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分析是网络优化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之一。该系统是帮助工程师完成这部分工作的工具软件, 从以下流程中可以看到数据收集和处理分析是本项目的主要功能。A.准备工作;B.现场网络基本信息获取;C.路测和话统数据收集;D.数据分析;E.调整网络参数;F.达到网络性能指标, 如不能返回C项;G.形成网络优化报告。

(2) 在同一个移动通信本地网中存在多家设备商, 每个设备商的设备还可能存在版本的分别, 并且多种版本同时并存的情况也存在。

(3) 下图是系统内部数据流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数据导入处理分析部分和GIS部分是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各家设备商的数据格式都不同, 在统一的平台下处理兼容不同厂商数据也是一个难点。

2、系统基本原理:

该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和处理各种网络优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 辅助网络优化工程师来分析处理数据, 定位问题小区, 查找原因。其中数据种类包括工程参数, 话务统计数据, 小区配置参数, 路测数据。每种数据之间都有关联关系, 每种数据的每条记录都是和蜂窝小区相关联的。本软件通过CGI (全球小区识别码) 来进行各种数据之间的连接。

(1) 小区工程参数信息。小区工程参数所包含的信息是工程规划和建设的最初参数。也是用来创建小区GIS地图的基本信息来源 (包括经纬度, 方位角度等信息是GIS显示所必需) 。

(2) 小区配置参数 (BSC数据信息) 。BSC数据中包括了小区的切换信息, 载频信息, 邻区信息, 系统信息, 功率控制信息, 是规划和优化调整网络的依据, 工程师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可能随时需要查看某个小区的BSC参数来判断问题的所在。本项目通过将工程参数和BSC数据的在GIS平台的统一收集处理, 可以让用户轻松的查看到所需数据。

(3) 话务统计数据信息。话务统计和话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 由此可以实时掌握网络的运行状况和各项指标, 发现网络或设备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比一定周期内网络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合无线资源库进行质量检查、测试分析、投诉处理等工作, 并为网络优化调整和故障分析处理提供重要依据和验证手段。

(4) 仪器测试数据。使用路测设备驱车测试采集的数据信息中的基本字段, 是传播模型校正、分析具体问题点的依据。

仪器测试数据的运用:最常用的是接收电平, 接收电平范围为-110dBm到0dBm, 越大表示网络信号越强。一般大于-85dBm认定是允许范围内。小于-85dBm则表示网络信号比较弱, 影响通话质量, 属于需要优化的范围。

(5) GIS平台。本项目采用MAPINFO公司提供的MAPX40.OCX (ACTIVEX控件) 作为GIS平台, 本项目使用它做二次应用开发。该控件可以很好的嵌入到项目的内部来进行功能的封装和开发。

3、关键技术内容:

(1) 支持多家设备商的小区配置参数 (BSC数据) 。通过为每个设备商配置一个对应的转换模块, 每个转换模块和主程序的接口又是统一的, 这样就很方便的实现了和各个设备商的小区配置参数无缝连接。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很好的解决了支持多个外部数据的问题。同样的方式还在支持话务统计数据导入, 路测数据导入等功能实现中。架构于WIN32平台的动态链接库方式。这样的方法也遵守了模块化开发的准则, 每个转换模块是一个独立的部分, 升级和维护每个模块都只需要针对该模块进行操作, 不涉及到项目其他功能模块。

(2) 多家设备商话务统计数据导入。目前各设备商在话务统计数据上不但格式不同, 统计指标也各有不同。除了需要配置不同数据读入和转换模块外, 话务统计数据库结构设计也要考虑到对多设备商的支持。数据库除了需要记录各设备商的统计数据外, 还需要记录各设备商的统计指标参数。在程序的结构上, 为了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也采用了模块化的结构来实现话务统计数据转换和导入工作。

(3) 话统数据挖掘分析。话务统计数据每天每个小区都会生成, 日积月累后数据量将非常的大, 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有用的数据和规则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按照运营商的制定的标准, 本项目提供了数据筛选的平台。以下是常用的几个筛选模板标准:A.超忙小区标准:每时隙话务量大于0.6;B.最坏小区标准:每时隙话务量大于0.1并且小于0.6, 同时TCH掉话率大于10%;C.超闲小区标准:每时隙话务量小于0.1。本项目使用SQL数据库结构化查询语言来实现对大量数据中有目的的挖掘工作。

三、项目创新点

(1) 将路测分析、话统分析、网络基础信息管理和优化分析经验合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 能提高工程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这些数据种类包括路测数据, 话务统计数据, 小区配置参数 (BSC数据) , 工程参数。并且提供了合并在一起的导入界面。

(2) 支持多家设备厂商 (华为, 爱立信, 摩托罗拉, 西门子, 阿尔卡特, 诺基亚, 北电) 的话务统计数据、小区配置参数 (BSC数据) 和路测数据, 通过对通信协议和各种数据采集设备的研究, 采用模块化的结构, 实现了对当前主要移动设备商产品数据的兼容支持。

(3) 客户端/服务器 (C/S) 组网方式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软件系统中的运用。通过组网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共享。组网方式运行的网络优化软件系统的优点是数据共享, 数据更新和维护工作量减小, 硬件设备投资减少。

(4) 键盘快捷方式定位小区。

优化课堂结构 打造高效课堂 第2篇

远安县南门小学 张苑

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英语课堂就是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愿学、乐学的课堂;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课堂;降低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学习率的课堂;能够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

而我认为,要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要必须从优化课堂结构入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我们教参上分为五大部分,在平常教学中常用的就是:1 热身Warm –up 2 预习Preview(Review)3 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4 操练 Drill 5 巩固和拓展 Consolidation and extention.这“五步”教学模式,也可以概括为三个环节,即热身、温故知新是复习环节,情景引入、新知呈现是呈现环节,趣味操练、巩固拓展是巩固环节。下面就结合我的实际经验,谈一谈如何从优化课堂结构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趣味热身,创设良好氛围。

热身阶段主要是启动和复习阶段,活动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活学生的大脑和行动,让学生高兴起来,全部精力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中,即激发爱好,烘托学习氛围。二是 激活已学知识。让已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活起来,即复习、巩固和灵活运用已学知识。

热身阶段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问候、歌曲、歌谣、小诗、游戏、故事、表演、角色扮演、日常交流、问答活动、复述课文、专题汇报、小记者采访等等。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唱歌和说chant.唱歌热身就是在上课前唱一首或几首英语歌曲,将学生无目的的动作变成音乐声中有规律的动作,将学生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活动中来,促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通过优美的韵律,使学生的身心由疲劳变为放松,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围绕目标,唱歌热身。所选唱的歌曲或歌谣要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尤其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为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服务。如:在学了五官之后唱Teddy bear 和Head ,Shoulers,Knees and Toes;学了颜色内容之后唱Colour Song;学了打招呼问候之后,唱Hello 和How are you;学了家庭成员之后,唱Father and Mother;学了水果之后,唱An Apple a Day等等。这些歌曲的吟唱,不仅复习巩固了已学的内容,也为本节乃至本单元的目标进行了铺垫。

2、编排动作,师生同唱。我们可以根据歌曲内容编排动作,教师与学生互动互唱,营造了和谐的情感氛围,无形中拉进了师与生的距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情感准备。

3、儿歌的内容可以选取书本上的,但教师若能把一些课堂教学中具有一些联系的知识编成简单易学的歌谣,则更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既提高了记忆效果,又丰富了课堂教学。例如,学习介绍家庭成员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时,我便套用中文歌曲“两只老虎”的曲子教学生唱“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 father, I love you.I love you.”,并让一些学生戴上头饰边表演边唱。这不仅加强了句子的情景性,而且渗透了热爱父母和热爱家庭的情感教育。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要急于进行新知的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工,温故过程切不可如蜻蜓点水,随意问答几句,要扎实铺垫,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巧妙呈现,激发学生求知欲。

呈现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直观手段(包括语言直观和非语言直观,如动作、图片、实物、简笔画等)假设语言情景和交际情景。巧妙呈现教学内容,能突破课文框架的局限性,还能避免教学句型和单词的单调性,使学生在亲切的交际情境中,亲眼目睹、亲耳听到英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实际运用,通过视听感知新的语言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有裨益。

1、创设情境,使新知呈现自然化。

情境教学就是将情境作为一个心理场、一个整体,作用于学生的意识,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进行交际、交流,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要巧妙自然,尽量创设真实生活化的情景、形象直观.比如说我们在进行服装种类的教学时,可设计一个去购物的情景;在进行动物对话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去动物园看动物的的情景;在进行食物对话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去饭店就餐的情景。

在PEP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B部分中有一个比较难的句型: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pencil? No problem.在教学中,我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出新知的。在热身活动结束后,我在讲台上装出一副寻找东西的模样,边找边问:Where is my pencil?有一些热心的学生就帮我找,提示我:On your desk? In your book? Under your desk?....找了一会儿,没找着,我就走到一个同学的面前问他: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pencil?在这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这个同学很自然的就明白了我的意思,赶快拿起铅笔递给我,我又趁机引出了另一个句型:No problem.就这样,通过我的表演,创设了这样一个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复习了A部分的句型Where is„,又巧妙地引出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我又用英语向学生借其他的学习用具: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pen/ruler/book...? 让这个新句型不断地在他们耳边响起,反复的刺激他们的耳朵,给他们留下了一定的印象。而且在整个呈现活动中,自然不留痕迹,学生也参与其中,注意力很集中,兴趣很浓厚,让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运用游戏,使新知呈现趣味化

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教师如果在教学时把语言的的学习通过各种英语游戏形式进行导入,既保证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

在我们使用的PEP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的,每个单元又分AB两个部分,在学习A部分的单词时,由于学生刚接触这一类英语知识,不具备什么英语基础(尤其是三年级),我一般就采用实物、图片直观展示的方法去呈现,但是在学习B部分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结合A部分的知识设计一个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我最常用的就是猜一猜的游戏,将已经学过的和将要学的相关单词的实物装在一个袋子里,比如说水果、文具、玩具等,然后向学生提问:Guess, what’s in my bag?一般学生会很快将已学的东西猜出来,大家一起读一读,猜不出来的东西也不需要让学生一直猜下去,教师可以直接展示出来,教学生发音。虽然这和用实物呈现法相似,但它比后者多了几分神秘感,更吸引人,同时复习了旧单词,可谓一举两得。

除了猜实物外,还可以猜谜语。猜谜语是小朋友们都喜欢的一个游戏,在英语课上猜谜语,孩子们就感到更新奇了。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要教学长颈鹿这个单词,我就自编了一道谜语:It’s a animal.It’s tall.It has a long neck and long legs.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我读,不一会就有人猜出来了,我趁机出示长颈鹿的图片,引出了这个单词giraffe。在这个过程中也复习到了已学的形容词tall long 和刚学的句型It has...,从复习到新课呈现,一气呵成,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兴趣浓厚,达到了寓教于乐,启发思维的目的。

3、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使新知呈现具体化。

实物、图片、简笔画是通过人的眼睛直接、快速感知到的,是最常见的的直观教具。直观的手段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逐步理解那些较抽象、较枯燥的教学内容。

一般说来,教师要尽可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尽可能多地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在教学新单词时,只要是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的实物,最好是用实物代替图片,因为实物比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每天都拿着几张图片去上课,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视觉疲劳,失去学习的兴趣。比如说我们在教学有关文具、水果的单词时,就带一些文具和水果;教学有关身体部位时,就指自己的身体;教学动物时,可以借用玩具类的动物;教学家庭成员时,就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当作教具,这样很真实,很生活化。如果说有关教学的物品不常见,不好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借用图片呈现。

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简笔画,美化教学。简笔画的特征是简单、快捷,以最低的教学代价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图片固然好,但费时费力,而运用简笔画既生动、直观,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提倡这种方法。尤其是对于那些擅长绘画的老师来说,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升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试想一下,当我们的英语老师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一个形象逼真的物品时,我们的学生该是多么惊讶和佩服呀,他们肯定会更加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英语课。

4、运用多媒体,使新知呈现形象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直接把教学内容通过媒体呈现给学生,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两段对话教学,主要场景就是小朋友和老师、爸爸去动物园游玩,要在教室里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不是很容易,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了。教学时,我通过课件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就像看动画片一样,看得津津有味,一遍下来弄懂了课文的含义,再让他们跟着读,一个个兴致勃勃,学得可带劲了。这种视听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新课呈现,这是一节课的主干和重点部分,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各的优点,但我们要根据所教内容以及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恰当选择,力求把知识呈现多样化、趣味化、形象化。目的要使所呈现的知识清楚,易理解,加深记忆,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

三、趣味操练,突破教学重难点。

操练是学生理解和巩固语言知识的过程,教师以呈现的内容为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通过多角度、多样化、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理解、熟悉、深化新知识。这是巩固新知的阶段,也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经过新知学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必须通过练习来消化,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如开火车、找朋友、抢答竞赛、角色表演、看图猜词、hide and seek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在此环节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游戏是教学工作的手段和形式,形式要服务于内容,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能为游戏而游戏。

2、操练的范围要广。设计游戏操练范围越广越好,不要一两个人做,让全员动起来。为激励全班学生参与可将头饰或名片卡贴在黑板上采取学生集体表演的形式进行;如只有两个人物,可采取全班对半或男女生集体表演的形式,三个以上角色的,可以师生共同参与。

3、操练的形式要多样。如在师生之间、同位之间、男女生之间、前后排之间、左右排之间操练等各种形式交互使用,丰富操练形式;游戏操练形式也可异彩纷呈。“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因此教师应不断收集游戏、设计翻新新游戏。

4、操练中的课堂评价要跟上。其实评价是贯穿于一节课始终的,只不过在这个环节体现得更充分一些。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地点头、骄傲地竖起大拇指、一句简短的话语(如Very Good!Cool!Great!Super!Wonderful!Clever!Good job!Well done!)等都会使学生有如临春风、如沐春雨之感。

优化课堂提问绽放课堂魅力 第3篇

一、提问的技巧

1 抓住课题,巧设疑问

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层层地深入挖掘。例如《草船借箭》一课抓住“借”字做文章,让学生思考怎样借、向谁借、还了吗、怎样还等问题,从而体会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2 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教材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如《再见了,亲人》中可这样问:小金花在妈妈去世时没有哭,却与志愿军分别时为什么哭了?从而理解中朝人民之间情深义重。

3 情到深处必有疑

不少课文的作者运用了重复修辞方法,以强调某种强烈的感情。在此处设问,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内涵。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不论发生什么,我总是和你在一起”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4 深题浅问,化难为易

当学生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应善于点拨诱导,几经回环,就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抓住疑难点提问,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2)他发出了怎样的呼声?(3)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4)通过他的呼声你想到了什么?这样既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又突破了重点难点。

5 留有空间,放飞思绪

有些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些表达效果,有些情节不作细微的叙述,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学生就易走进文章的“心灵”。

课堂提问尽管有很多技巧,但也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手法,切忌采用一个固定的僵化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因此我们要注意提问的策略。

二、提问的策略

1 广泛性

首先,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优等生可合理“提高”,对中等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取丰富的知识。

2 价值性

课堂提问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对于课堂教学的完成具有一定的价值,应选择那些能够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对教学的进行起促进作用的问题。那些“是”“对”就能回答的问题尽量少提。所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回答,且充分利用课堂所学,起到巩固与深化的作用。

3 科学性

提问前,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这样,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课文知识,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敢于回答问题。

4 启发性

启发性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达到非说不可的境地。千万要避免那种处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在提问中创新。

5 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答問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隋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网络课堂优化 第4篇

针对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教、练课堂教学模式” (其教学程序为:环节一, 自学;环节二, 互教;环节三, 演练) .该教学方法是以问题的解决为动力, 以习题的演练为主线, 以能力的培养为宗旨, 面向全体, 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它的特色.

一、预习自学有利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指定家庭作业都是在新授课讲完之后进行的, 然而, 这不利于引起学生对教材的重视,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希望学生能主动地学习, 反复强调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但收效甚微, 学生并不理解.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变教师的教为学生自觉的学, 教师至力于“讲细讲透”, 学生满足于“听懂听会”.而实际上, 即使过去强调过三四遍的问题, 有的学生仍不会解答.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大约有80%的学生原先没有预习的习惯, 是依赖教师的讲授, 被动的学习.

演练法教学, 作业的布置是在新授课前, 要求学生课前独立思考、阅读教材, 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并对教材中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准备答案, 为面向全班同学和教师板演自己思考的结果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促使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 积极主动地感知新知识, 扩大并加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把主动学习的愿望, 变成主动学习的行动.因此, 预习作业对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获取知识, 是较为有效的.

演练法教学, 由于板演、评改、精讲等环节, 迫使学生去读书, 去领会教材, 在不断地探索中认识未知的知识, 使他们充分体验到通过自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同时也体味到“发现”的背后, 包含着探索的艰辛, 认识到要学好只有靠自己, 从而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样做既锻炼了意志, 又培养了能力.

二、板演练习为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机遇”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板演, 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的一项特殊的学习实践活动, 是教师获得信息反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途径.但是,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 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来说, 板演是最薄弱的一环, 不少教师对于应当充分注意学生在课上板演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 视板演这一重要环节为可有可无.

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多少知识, 在于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多少知识, 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学生教得越多, 从而给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行动提供的“机遇”就越少.演练法教学, 重视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它注意抓住板演这个让学生自我暴露的好机会, 充分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采用外显性的认知活动, 诱导学生积极参与, 进而向内化的认知活动过渡.演练法教学中, 板演练习是抽调有代表性的学生板演预习作业, 板演结束后, 再抽调中上成绩的学生进行评改, 最后, 全班学生集体评改.因此, 演练法教学在加大学生参与教学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修正错误的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中知错, 在改错中学习, 提高辨析能力, 全面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由于板演是学生的思维, 对其他学生更容易接受, 更有说服力, 因而可起到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师讲评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开路排难

讲授的长处不能否定, 要继承和发展, 这里关键是讲授要适时、中肯, 要精炼、有针对性, 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使讲授能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开路排难.过去由于没有跳出以讲为主的模式, 精讲未得到很好解决, 特别是因人、因班、因课不同而有针对性地精讲更为困难.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心中无数.演练法教学, 教师充分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又有学生的板演、评改实践, 教师对全班学生情况很了解, 能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实施有针对性的精讲.

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概念是在不断矫正错误中逐步形成的.演练法教学, 通过板演充分展示学生解题错误, 通过讲评引导学生弄清错因, 有利于切中学生产生错误的要害, 澄清模糊认识.通过对板演题的讲评, 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穿插讲授, 强化基础知识, 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及疑难问题加以透彻的剖析, 并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对答案的修正、说明和补充工作.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使学生在改正错误的同时, 消除产生错误的原因, 扫除了他们学习中的障碍, 为学生的再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学生自改增强学习责任感

作业批改的研究并不是一块全新的处女地, 有不少教师在研究作业批改的方法上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如何减轻教师批改负担, 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填补学生作业中“改”的空白等问题, 始终未能很好解决.

教学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 检查知识是增强学生学习责任感的最有效的方法, 而在学生自己进行系统检查的时候, 更加能促使他们系统地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作业.教师抽几名有代表性的学生, 板演各不相同的作业题, 当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集体批改、讲评板演学生的作业时, 学生就是批改作业的主体, 学生的注意力必然会高度集中, 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学生作业在课堂上检查得越准确, 学生在这些作业中可能重犯的错误也就越少, 每天在课外对学生作业批改的必要性也就越小.

打造高效课堂三、优化课堂结构 第5篇

课堂结构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一堂课的总体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怎么进行,如何衔接,时间大体如何分配等等,要完成宏微观结构的设计程序,就需要教师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下足功夫。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想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一步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原来设计好的轨道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思路往既定的方向引,说白了,就是老师设计好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的理念。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势去把握课堂教学的微观结构,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效率 第6篇

一、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现代学习理论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看作学习活动的决定因素 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状况无不与学生的情绪、积极性、认只的趣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是认知发展与智力发展的内困。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兽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为前提。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于认为;“好学近似智”,也就是说当学生热爱学习时,就已具备了发展智慧的前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学习的欲望往往表现为:日常生活中有感受但又知之不多,有些不甚了解;社会上的一些热点和焦点;身边周围的一些变化等等都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根据学生求知欲望来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能触及学生心灵.使之产生疑问的问题的提出,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使他们不断探究疑问的解决,这样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并不是表面上的随堂问答或“满堂问”,而是一种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重要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设计提问。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课堂提问能优化课堂的效率

要使课堂提问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是一个关键。设计课堂提问一般要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课堂提問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即注意科学性。设计提问,首先应对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知识块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勾勒出知识链及网络,从而抓住本节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序列,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的特点。《学记》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后,后其节目。”就是说问题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由直观表象到具体形象,由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过高或过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的提问,或给学生造成重负担,挫伤其积极性,或使学生觉得乏味而厌学。

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学习时,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Sn的表达式。学生已有的知识──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性质,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1、1+2+3+…+100=?这是学生小学就已具备的高斯求和知识,学生可以解决。

问题2、能否用上述方法解决等差数列的Sn? 特殊到一般Sn=(a1+an)+(a2+an-1)+…

问题3、a1+an= a2+an-1 =…是否成立?

问题4、按上述匹配法,可分多少组?教师分析,学生思考后,注意结合n的特值,容易得出:取决于n的奇、偶性。

五、课堂提问能锻炼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中国进入2l世纪需要怎样的人才.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改革课堂教学形式也好,改革教学内容也好都必须围绕这个课题进行。事实已经证明,21世纪中国需要高素质的复台型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向这个方向转轨。新型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也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我们的学生尤其来自农村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陷可能是他们今后事业发展的一大阻碍。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迫使学生通过知识认真思考来回答,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无疑给学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机会。

一节好的数学课有着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更重要的是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等等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整个课堂,你只要恰当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蔼的态度,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快乐,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因此优化课堂提问十分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进行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要使课堂提问富有实效,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提问策略,才能提高提问的艺术性,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景伦.课堂教学艺术谈.团结出版社.1990

[2]戴守能,施兴云.引导学生开展数学交流.江苏教育.2003

优化历史课堂 提高课堂实效 第7篇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一、认真研究新课标, 深刻理解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内涵是真正实践新课改的前提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尊重历史, 追求真理, 关爱人类的高尚情感,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着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同时新课标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展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因而, 教师只有在充分重视并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去培养发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也只有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将历史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真正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达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条件

因为要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现行教材的系统性是很强的, 但是由于教学实际不同, 教材不可能适应每一教师的要求。因此, 对教材进行调整、重新加以组织, 是完全必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使一节课内容紧凑、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也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思维状态。例如, 我在讲授“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一部分内容时, 就将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组合,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两节内容整合在一起, 对“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种制度分别从其产生、发展、完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五个方面为学生设置思考题, 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阅读有关材料、组织讨论,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 我进行了点评, 效果很好。因此, 对于建立在初中历史教学正常开展基础之上的新教材, 而高一学生并没有多少历史知识的新情况下,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使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比较紧密, 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 可以使学生思维保持积极状态。

三、坚持教学中的史论结合, 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是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思维状态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来, 不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 历史学科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 其落脚点主要在史论知识方面。因此, 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真正吃透教材, 挖掘教材的思想深度, 发现隐含在教材里的有关理论问题, 引导学生加深认识, 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隐含性的理论问题, 往往是通过具体史实体现出来的。因此, 一定要以史实为根据, 来得出每一个论点,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 讲《辛亥革命》一节, 可以这样安排:通过分析爆发原因 (史) , 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 (论) ;通过武昌起义 (史) , 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论) ;通过临时政府人员组成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史) , 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论) 。当然, 训练方式不一而定, 也可反其道而行之, 先把教材内所隐含的史学理论告诉学生, 引导学生找史实对号入座, 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做到观点与史料辩证统一。这样边讲边启发, 学生的思维同样能保持积极状态, 同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总之, 无论以何种方式实施历史课堂教学, 只有以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手段,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 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为目的, 不断探索和改进, 才能日臻完善, 使历史教学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能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摘要:本文在分析新课程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的基础上, 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 对如何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从认真研究新课标, 深刻理解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内涵是真正实践新课改的前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条件、坚持教学中的史论结合, 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是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思维状态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才是一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网络课堂优化 第8篇

优化课堂教学是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具体得教学任务,从师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规律,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用合理的投入(师生时间,精力及教学资源的耗费),取得最好的效果,这个效果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他们的学科学习潜力得到最大可能的激发,综合素质得到最合理的提升。当然,不同学科由于学科性质的差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的优化上也是见仁见智。而在电子工艺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笔者坚持从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案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优化,成效显著。

1 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化

我们知道,教育教学理念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客观反映,以教育教学实践作为存在的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又反过来对教育教学实践起指导作用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越是先进、合理、成熟,教育教学成效就越是显著。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笔者认为,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观,针对职业教育,明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文化素养高、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熟练的实用型人才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先进、合理和成熟的理念。

电子工艺课程是电子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既是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的入门向导,又是创新实践的开始和创新精神的启蒙。基于此,在教改的新形势下,电子工艺课程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即以就业为基本导向,确实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转化: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为主体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转化;在教学方法上,由教授为主向讲练结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转化;在教学要求上,由单纯掌握知识向提高能力素质、掌握操作技能转化。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淡化讲学的传统授课模式,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尽可能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锻炼,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到对应工厂去参观,通过参观产品生产的流水线,让学生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生产必需的技术和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培养和淬炼。

2 优化教学内容,先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

我们知道,职业学校通用教材普遍存在编写周期较长,专业理论知识远远滞后于实际产业技术发展,故而无法及时反映生产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一定程度地弱化了实际教学的成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懂得优化教学内容,形成分析、处理和更新教学内容的能力。果断删除教材中那些陈旧的、过时的知识,及时更新和增补一些新知识、新技术,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有效有用。例如我院电子专业入学第一年开设的电子工艺教材《现代电子工艺技术》,系2011年版的,据今已2年,很多教学的内容已远远滞后于实际产业技术发展且不适合我院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如果按照教材来教,学生的实际能力、操作技能无法全面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因此,在教学时就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以契合实际产业发展的技术需要,让每个学生组装一台调频调幅收音机和一个LED骰子电路,特别是LED骰子电路从电路设计到设计外壳让同学自己独立完成,学生们设计的外壳各式各样、千姿百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信,这样,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技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教学内容上,笔者还增加了一些新技术的介绍,比如增加介绍了最新的集成块焊接工具热风枪、“BGA植球工具”的使用等课外专业知识,以不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深受学生欢迎,电子工艺这门课程也成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程之一。

当然,教师要实现教学优化还必须具备现代教材观,即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知识的积累,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以优化教学内容。同时,挖掘教材中的内涵,使教材中蕴含着丰富情感、深刻哲理和美学等都得以充分表现,以此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智慧。

3 优化教案设计,和谐教与学关系

笔者认为,优化教案设计首先要求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换言之,就是要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课”,也就是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在明确“学什么”和“如何学”的基本思路基础上,立足学生实际,深刻处理教材,优化教案设计,精确把握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以调动学生学趣,以实现实际课堂教学时教与学的和谐流畅。然后,将课堂教学预设和以往教学时组织教学的措施两相结合,形成成熟的教学构想。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学情,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手中有法(教法),胸中有书(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课(课堂教学预设)的设计目标”,使教学要求具体,措施务实有效。

其次是合理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处理教材、剖析知识点以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体现。基于此,笔者在编写教案时,总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依据,精心处理教材、合理分解知识点,总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精心设置疑问,力求做到详略得当、难易适度且灵活多样,以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实施课堂教学时,则注重提问时机,并注意如何及时评价学生的问答,力求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同时,采取引导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评议表达能力,最后,笔者总是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以巩固学生学习内容。

4 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显著教育教学成效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预设的具体实施过程。而要在教学中,显著教育教学成效,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笔者认为,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是实现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关键。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运用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创新的过程,也是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备学生”,也就是了解学生实际学情,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现状及情感意志等是教师实施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前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时刻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善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方法,重视教学反馈,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批判和创造意识,熟练的操作技能。

必须承认,职业教育类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程度较低的情况,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热情,但对一些能实际操作的专业课又特别感兴趣。基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便采用强化实践、淡化理论的教学策略。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比如在电子工艺课中我们就把大量课时用在焊接技术的训练、万用表的使用、各种元器件的辨别测试、收音机、闪光灯的组装等实际动手操作的内容;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装配调试一台超外差式收音机,通过元件挑选、焊接、调试、组装等一些列过程,使学生掌握完成一件电子产品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此外,笔者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加信息密度,扩大信息容量,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中一些不必要的过程,节省了课堂上大量板书的宝贵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例如笔者在电子工艺课的教学中,就经常用多媒体设备来演示课件,还经常使用实物投影仪,它除了用来投影实物外,还可以直观地投影演示要学生动手的操作过程,其教学效果很好。

实践证明,优化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趣,让他们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则是夯实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实力,乃至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而课堂教学的优化便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努力实现的目标。基于此,笔者从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案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等方面来阐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优化,技能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第9篇

一、创设愉快情景, 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组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 良好的课堂气氛, 和谐的、平等的、融恰的师生关系, 能使学生愉快而又自主专心地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学生精力不集中, 做小动作、讲小话、打瞌睡现象, 怎样处理才能保持饶有趣味的课堂气氛与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1.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去亲近学生, 让学生感到温暖, 感到教师对他们的是欣赏和鼓励;充分发扬民主, 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与老师一起合作、探究、互动的过程, 课堂上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而学生能全力以赴的学习, 感受学习的乐趣;注重师生平等, 教师以平和、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这样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2.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 创设课堂情趣, 提高课堂效率。有一次在列方程解行程问题时, 我发现有两位同学在讲小话, 于是我要这两位同学上台来, 这两位同学知道自己错了, 非常紧张地走上讲台, 同学们都在猜测这两位同学该挨批评了, 而我要这两位同学演示例题中的行程问题中的相向相遇过程及同向追及过程, 过后表扬他们表演得生动形象, 反应灵活, 一定能把数学学好, 这两位同学回到座位后听课专心了, 这节课既有趣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个事件既悄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 又给课堂带来了情趣。因此当学生上课走神时, 不要当众批评, 只要用暗示、提醒或通过扼要提问, 使其注意力集中, 回到课堂上来, 有时可从课本内容出发准确理解编者意图, 恰当组织素材, 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 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使数学知识得以注入生活的气息, 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如我在讲“代数式的值”时这样引入的:

教师:你想知道你将来能有多高吗?

学生: (异口同声) 想!

教师:那么请看身高预测公式———男孩身高= (x+y) ÷2×1.08;女孩的身高= (0.923x+y) ÷2其中x表示父亲的身高, y表示母亲的身高。

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 兴奋地进行着各自的身高的计算。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刚才每位同学求出的数值, 就是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大家用自己父母的身高代替x、y计算的过程就是求代数式的值的过程, 所以创设课堂情趣适当, 既紧靠“课标”又适合学生的学情, 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3.课堂上, 遇到学生对问题答不出来或答错时, 不要训斥、冷淡, 而应耐心点拨启发, 诱导并鼓励学生多展现自己, 多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直到答对为止, 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负担, 进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激励学生追求真理, 努力上进。如:在讲“二次根式化简”一节中, 化简, 先让学生观察特点, 并提出问题“已知中只给出了a的取值范围, 那么b的情况怎样?”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就会发现一个隐含条件b>0, 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化简二次根式。

4.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创设成功的机会, 促使他们知难而上, 在克服困难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讲“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时:一项工程, 甲独做6天完成, 乙独做10天完成, 若甲、乙两人先合做3天, 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 问乙还需要几天完成?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难点,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相等关系及基本数量关系, 而潜能生解答这一类问题有困难, 所以我设计这样一道题:“搬运360块砖, 甲单独运6次运完, 乙单独运12次运完, 甲、乙两人合运几次运完”进行铺垫, 这样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保证。

二、充分运用学习迁移规律, 达到高效率的目的

1.注重强化新知识的生长点, 形成知识的迁移, 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思维处于积极主动, 定向有序的兴奋状态之中, 如在讲“的性质”时, 先复习“绝对值”的意义, 再让学生知道其中的规律, 在这样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中, 学生的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2.要善于揭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条理性和系统性, 新知识往往是在已有知识基础发生和发展的, 在教学中新旧知识连接揭示得越充分, 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如:在讲“平行四边形”一节时, 我出了一道题让学生讨论:在四边形ABCD中, 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讨论四边形EFGH的类型。在教师调控下, 学生进行探究。四边形EFGH: (1) 是特殊四边形吗? (2) 是梯形吗? (3) 是平行四边形吗? (4) 是矩形吗? (5) 是菱形吗? (6) 是正方形吗? (7) 能否适当改变四边形ABCD的形状, 使四边形EFGH成为矩形、菱形、正方形? (8) 请说明理由。通过上述引导、分析、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教学生学会猜测、推理论证, 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严格演绎思维并证明问题, 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会猜测问题, 因为数学中每一条定理是通过论证推理而得出来的, 结果是由推理和猜想等非逻辑思维而发现的, 所以教师都应该教会学生去猜想, 然后再来论证。如我在讲“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开始我不进行直接教学, 而是先让学生想一些方法得出结果, 再让同学们猜一猜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与边数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 同学们的兴趣来了, 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对于种种答案, 我没有直接肯定或否定, 而是因势利导的引入, 组织学生探究。在证明这一定理时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证明, 于是大家你一言, 我一语,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互相补充, 最后绝大多数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 (n-2) ×180°。

把握课堂提问优化课堂教学 第10篇

一、把握提问的解答距——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深浅把问题分为四个等级:一是微解答距, 属于简单识记的题目;二是短解答距, 答题不能照本宣科, 而是要对课文内容进行组织;三是长解答距, 它需要综合运用有关知识来解题;四是新解答距, 要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答, 答案有一定的创新性, 有较高的难度。微解答距、短解答距的问题, 用在训练基础知识的掌握效果较好, 适合于基础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可较多用于知识点运用, 适合基础知识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中等偏上的学生。合理地运用不同解答距的问题, 能够让基础差的学生吃到, 中等生吃饱, 优等生吃好,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不至于让一部分学生作壁上观, 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二、把握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促成这一目标的生成。

1. 曲问

课堂提问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 其启发性就不强, 久而久之学生味同嚼蜡, 索然无味, 在一定程度上又会抑制其思维的活跃性。我们不妨将同样的问题重新“包装”, 则会促进学生开动脑筋。例如, 在讲中国的基本国情时, 为了启发学生, 加强理解, 可以设置这样的乘除法事例来进行曲问:___×13亿=?很大很大的问题, ___÷13亿=?很低很低的水平, 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况填空, 既调动了他们的兴趣, 又加入了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 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反问

指让学生提问。古人云:“学成于思, 思源于疑。”学问, 有学必问, 学会问, 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 鼓励学生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当学生把学习上遇到的矛盾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时, 原来并不十分清楚的问题便明朗化了, 思维过程也随之清楚起来。有时学生问题刚提到一半, 就自我回答赶快坐下来。原因很简单:头脑组织问题的同时, 把问题也给解答了。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向学生灌输“能提问题的学生都是好学生”的思想。当然, 这样的反问在课堂上可以进行, 在课后也可以进行。

3. 推问

教师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和原有知识结构为依据, 把有关内容推想出来, 得到新的结论, 解决自己头脑中的问题。例如, 在讲科教兴国的时候就可以这样:

师:国家为什么要采取这个战略?

生:因为科学技术和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师:国家在发展科技和教育方面做了哪些?

生:…… (举例回答)

这样通过逐步推问, 就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把握提问的时机——争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 新授前提问:复习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课的成功离不开好的导入。就政治学科而言, 导入新授的方法很多, 复习提问是其中之一。设计精妙的提问, 能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自然地导入新授, 使得新旧知识“无缝对接”。例如, 在讲适合国情的经济制度时就可先复习提问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由政治制度过渡到经济制度, 使新旧衔接得当。

2. 过程中提问:承上启下

现行教材每一课教学内容都由三到四目的内容构成, 各目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如果我们总是用“刚才我们学了……接下来我们再学习……”这样的话, 就会生硬地割裂目与目之间的联系。在两目内容之间设计过渡性的问题, 可使整节内容浑然一体。

3. 要点处提问: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课的内容都有重难点, 这也是我们提问要选择的关键之处。通过设问,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或者将难点问题化“化整为零”从而“化难为易”, 便于学生理解。

4. 课尾提问:总结全课

俗话说:“编筐编篓, 全在收口。”结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节课教学效果。而在平时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课的结尾常常容易忽视, 从而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如果在课尾设计一个好的提问, 则能提升整节课的高度,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课堂提问 技巧与方式

我们在进行教学研讨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形式讨论并确定下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由不同的教师在基础不相上下的平行班执教,同科组的教师一起进行观摩、交流,效果却大相径庭。

影响课堂教育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之外,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提问方式和提问技巧等,也是直接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呈现出问题,再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分析、讨论和实践,达到巩固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以下就如何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谈谈我们在数学教学研讨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问题的表述要有针对性、启发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研讨、听课堂教学观摩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的问题内容空泛,没有针对性,学生站起来后不知所措,老师也满脸的迷惑——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情急之下或是自己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或是又将所有的知识点从头到尾再重复一遍。如此一来,原定的教学计划、执教老师的情绪以及课堂气氛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我们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并非是因为“不理解”某个知识点而“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因为老师要么问得太笼统,学生不知从哪里答起;要么就是老师根本就没能将所要提问的问题表述清楚。

例如,在一次数学公开课上某老师给出例题:已知点F1、F2分别是椭圆■+■=1的左、右焦点,过F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若△ABF2为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A.■B.■

C.■D.■

让学生思考后,老师提问:“求离心率是找什么关系?”

学生:“找和的关系。”

老师:“那么在正△ABF2中,可以发现什么?”

学生:“F1F2=2c。”

老师:“怎样找2a呢?”

学生:“利用椭圆的定义:AF1+AF2=2a。”

老师:“很好!那么a和c怎样联系起来呢?”

学生:“根据等边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设AF1=x,则AF2=2x,F1F2=■,代入一比即可。”

这位老师循循善诱,提问很讲究艺术,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把整个思维过程完全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由于受到环境、心理因素和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不完全明白或是误解老师所提的问题时,往往就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不会回答”,产生“焦虑”情绪。焦虑的程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给学习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教学语言水平,培养丰富、准确、简练、生动和灵活多样的数学课堂用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因此,老师在提问之前,不仅要考虑“问什么”,而且要注意“怎么问”、通过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向学生提问,还可以辅以手势、表情和动作等肢体语言;对于较难回答的问题,也可以适当地分步,将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简单的小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不要简单、草率地否定学生所给出的答案

由于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老师们往往是在向学生提问的同时就已经在心中拟定好了问题的答案,并且已经有了希望得到这种答案的心理预期。这一点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悖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就拿上述第一小节所举个例来说,教师是否只能用“对”和“错”的标准来判定被提问到的学生呢?学生所给出的答案是否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对本课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呢?

心理学家赫洛克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如图1所示的图表:

图1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不时地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与肯定,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反之,如果学生长期受到老师的批评、否定,受到压制或被老师忽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提醒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慎重地对待学生所给出的答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评估学生的答案:学生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答案?是否有所创新?是否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课堂教学的场所,是一个极易引人注目的公众场所。一般情况下,学生也大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求胜心,如果受到老师很直截了当的否定甚至不屑时,极易产生挫败情绪。老师要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或消除这种情绪给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总之,学生回答正确时,要不失时机地使用“好!”“很好!”“不错!”之类激励性的话语对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学生回答错误时,也应首先肯定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切忌使用“错误!”“坐下!”“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之类词语草率地甚至是粗暴地加以对待。这样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越来越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越来越害怕学数学。

三、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教学原则”一节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面向全体学生”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得到贯彻落实。而我们的不少数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则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听不同意见,不希望“节外生枝”,刻意营造“皆大欢喜”的课堂气氛。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长此以往,个别成绩差的学生就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造成班级群体的分化,最终影响到班级的整体教学,导致教学水平的下滑。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由单一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模式向“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等多种模式过渡(如图2所示)。

当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提问过程中作适度的调控是必不可少的。偏难的问题留给程度较好的学生;属操练性、巩固性和较为容易回答的问题则交给中下程度的学生。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老师在进行个别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将问题先向全班同学提出,然后才进行个别点名提问。而绝不是先点名让学生站起来之后才给出问题。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前,还可以用“请注意”“谁能告诉我……”之类的语句唤起全班同学的注意。

四、问题的设置应具有创新意识、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讲解和灌输。教师的问题大多是以“背诵公式”“描述定理”等形式出现的。而新的、素质教育模式下的数学教学则是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初步运用数学能力”的同时,“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在运用语言来展示思维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数学知识的运用。

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引入组际比赛、小组成绩积累、交错互教、小组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和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值得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等译.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王锭城,冯文侣.教育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

优化课堂教学焕发课堂活力 第12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明确把握教学内容、不超纲。

第二、注意教学目标准确性的陈述。不因为“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而混淆教师行为, 真正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定向功能, 是“了解”的不能定成“理解”, “理解”的就不能定成“掌握”。

第三、要保证有效性的教学目标定向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设计都要瞄准目标, 凡是要求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当堂完成, 并实施当堂检测, 保证达标。教师在要善于在知识生长点上设疑, 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凭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时, 这儿是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焦点, 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 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

第四、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三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 也要关注情感态度。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2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应该大胆改革创新, 苦练基本功把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教学中我们始终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不仅要求教师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 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使学生的层次性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 并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类型学生相互协调, 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发展。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 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 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 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为了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教师应注意加强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 先从操作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表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判断、综合等思维活动, 再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过程或总结概括的结论作简炼语言有层次地准确加以表述, 既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 又发展了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点 (知识点) 。特别强调指出的是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问题, 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综合因素。

3 有效的数学学习和教学

有效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 为此教师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 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 从而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谈到学习, 我们自然会想到司空见惯的现象:老师先出示例题, 然后学生讨论, 接下来老师讲解, 最后再让学生做一些练习。数学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很多学生之所以害怕学习数学, 就是因为他们经常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 没有成就感, 只是在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失败, 无论家长、老师如何引导, 学生都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其实每一节成功或不成功的数学课都有其闪光的东西。在讲课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质疑就让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 让我们在课堂中一起来探索是很有必要的。当有一点思维闪光的东西就要给予肯定, 多用鼓励话语。只有经常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 思维才会有大的进步。教师教风的转变需要教师要有很大的勇气, 这也是完全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的, 我个人的教学尝试感觉效果很好。联系生活现实, 创设情境, 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4 加强素质教育的培养

数学素质:包括数学观念、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是存在代沟的, 如何更好的确立教师的参与者、引领者地位, 师生间的情感与思维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说大部分学生都是渴望与老师沟通与交流的, 但往往是不好意思或不敢与教师沟通, 尤其是数学老师, 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害怕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 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即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 法则、定理、性质的推导过程,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去。很多的情况下, 是经过反复练习, 形成学生的某种技能, 这种学习我们称之为“操练式学习”, 研究表明, 探索式学习对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的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理解性的学习, 即探索式学习。

5 教师有层次地设疑

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总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这种差异, 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这既遵循由浅到深的认知规律, 同时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参与的可能性, 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快。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多设小台阶, 这样可以把握教学过程及更具体地要求学生, 便于学生注意力合理的转移, 一步一步地学扎实, 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 让他们能解决一两个问题, 每节课都有收获, 防止掉队。

6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数学课往往需要学生在不断发现、提出问题, 通过尝试, 得出结论和规律, 从而解决问题的,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老师要善于创造机会,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学生经常提出课本上的问题, 我鼓励他们多提生活中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问题, 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现在苏教版的国标本中, 经常要求学生先观察, 自己发现问题。其实这也是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当学生提的问题不正确时, 我并不批评他们, 而是诱导、鼓励, 对于他们敢于提问的积极性给予大力表扬、肯定。一段时间下来, 同学们提问水平大有提高。

总之, 新时代的进步, 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 同时新课标的提出, 代表着教育的进化, 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 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需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 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 工作方式, 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愿更多的学生走出数学的困境, 看到更美好的蓝天。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 焕发课堂活力。优化课堂教学, 为了解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时代的进步, 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 同时新课标的提出, 代表着教育的进化, 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 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需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 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网络课堂优化】相关文章:

网络优化工具06-10

物流网络优化06-11

网络覆盖优化06-21

网络优化综述06-30

资源优化网络09-02

CDMA网络优化07-26

GPRS网络优化08-22

网络优化论文提纲08-05

公司网络优化方案06-01

网络优化论文范文05-10

上一篇:女性生理下一篇:旅游景区营销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