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2024-07-09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精选12篇)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第1篇

北京信息职业学院, 是一所国家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为社会培养高职人才。

学院成立于1954年,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 构建了当时的华北第四工业学院, 就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 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 由一所全日制的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为全日制的国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学校已经进入到教育部规划的200所国家骨干示范院校中, 为国家提供人才储备和人才支持。

学院目前的专业布局主要是立足北京市, 服务于北京的信息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学院目前有九个教学系, 分别是软件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管理系、数字媒体与艺术系、汽车工程系与外语系, 涵盖了计算机领域、电子通信领域、机电工程领域以及文艺领域。我们的图文信息技术专业是学院的一个重要的专业。

为了使专业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合企业的需求, 包括在学院的授课和试验中心进行培训, 到各个企业等去参观, 请企业到学校来进行课程分析帮助制定学生的培养规划, 以及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授课, 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

与OA大会秘书长、办公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OA杂志社社长马慕周先生合影

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陈震先生合影

以下介绍校企合作攻坚数码印刷和数字办公方面人才培养中心的情况。

过去几年, 学院的校企合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特别值得骄傲的就是和世界的很多知名办公设备公司合作建设了数字印刷和数字办公产品人才培养中心, 这个培养中心的建立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这项合作的基本模式是校企双方在学校建立以企业产业为主线和含企业文化在内的人才培养中心, 用于培养企业产品的技术服务销售、维修等等。学校专辟专用场地双方投资共同构建人才培养中心, 共同投资所需的设备。企业提供人才培养中心的全部教学技术资料和技术支持, 包括参与教学、企业文化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课件、设备维修等等。企业对《人才培养中心》培养的学生按一定的待遇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就业。2010年7月19日佳能人才培养中心在北京签字成立。通过和佳能的合作, 学院的老师们在佳能公司进行了现场实习, 到苏州佳能工厂去参观考察, 同时佳能公司的企业代表共同参与了学院教学计划的制定。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直接到佳能公司和其所属企业进行工作。这个合作是很成功的, 在合作过程中, 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对学生的培养, 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氛围, 对他们今后从事企业工作很有帮助。

企业的领导非常关注这项目, 亲自而且不只一次的给学院学生上课。以上是学院在佳能人才培养中心的工作。学院还和理想科学工业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使师生能够和企业进行有效的交流。培养学生分为两类, 一类是按正常学历培养, 培养正常参加工作, 二是通过和需要人才的企业进行专项培养。

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第2篇

深化校企合作是承德技师学院(承德工业学校)示范校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主线,为此学校不断探索与创新。在校企合作方式上,学校既有多年传承下来的校企互为基地形式,又有赋予全新理念的订单培养、企业冠名、合作培训的形式,还有以教学工厂(校办企业)为基地实施的全真培训,以及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互为基地

学校是企业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是校方相对稳定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这一合作形式近年来又有所改进:一是优选企业,由过去的100多家,优选为40家。其中包括:首钢公司、北汽集团、北京安德建奇集团、天津大港石油公司、中粮集团(天津)有限公司、唐山中材、河北钢铁集团承德分公司、承德颈复康药业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二是所有企业基地均成为学校一体化课改的重点参与企业。三是合作更深入,机制更有效,渠道更畅通,关系更紧密,效益更显著。

二、企业冠名,校企共同培养人才

在校企合作中,如何使课堂教学对接企业生产,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渗透特定企业的专业技能要求、员工素质要求和企业文化特质,一直是合作双方特别是校方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承德技师学院的企业冠名班在这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有:

一是在开放性的新课程中融入合作企业需要的培养内容。这使培养的人才更具针对性。二是企业提供相应设备,并派人到校从事部分教学工作,讲解关键专业知识技能,宣传企业文化。以此实现企业生产与教学的紧密对接。三是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实习培训。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实现最大限度的融合。

这种新的企业冠名班不是传统的订单培养,不以向企业输送学生就业为唯一合作目标。其特点是:一方面,在用人问题上,企业有自主权、优选权,无用人契约压力;(教育论文 )另一方面,培养社会紧缺、企业急需的人才是校企双方共同的合作动机。人才越是紧缺,校企合作愿望就越强烈,形成的合作关系也就越密切。其中,办学硬实力和“有女不愁嫁”的就业优势使合作更加深入。

目前,学校已与中粮集团(天津)有限公司、承德颈复康药业、北京安德建奇集团、东方金子塔教育集团、中国电信集团、天津捷威动力、北京恒日工程机械、唐宫(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办了冠名班,涉及校内5个系部7个专业,培养学生近300人。

三、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项目是示范校建设的两大特色项目之一,也是目前学校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物质基础。为此,学校组建了包含幼儿园、广告公司、机加工厂、商场、汽修厂、宾馆、健身中心和传呼中心在内的双元校企集团。集团建设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生产环境一致的全真实训环境,让学生全方位体验一个技术工人的生产实习,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校企集团中的幼儿园、广告公司、机加工厂、教学商场、宾馆、健身中心运行良好,已真正成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此外,学校还拥有三座专业实训楼,一座综合实训楼,建筑面积近3.5万平方米,有120个专业实训室,实训设备3480台(套),价值5000万元。“校中有厂、厂中有教、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育人新环境已基本形成,推进了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

集团化办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级形式,是改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也是学校目前积极谋划并将付诸实施的校企合作形式。集团的组成将体现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实施的特点,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多方共赢。

1.对政府,组建校企集团有利于政府完成社会经济特别是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

技能人才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保障。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每一个零部件都反映了民族的素质。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校企集团,可以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为政府提供发展实体经济必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并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优秀技能人才外流。同时,校企联合培训城市待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退转军人等,也有助于政府解决就业这一民生问题。

2.对企业,组建校企集团有利于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订单式的培养使企业在引进人才时更具计划性。企业将生产与课堂教学对接,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渗透企业的专业技能要求、员工素质要求和企业文化特质,使培养的人才更具针对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让合作企业植根于学生心中,保证了定向培养的可靠性。同时,还能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实施企业员工的在职提升培训计划,满足员工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需要,使企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3.对学校,组建校企集团将是打造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在办学过程中,把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变成学校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与企业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展合作,很好地体现了职业学校“动、走、转、变”的办学特色。即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组建校企集团还有利于职业学校促进培养模式改革和办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龙头学校(示范学校)进一步发挥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在企业积极参与下的职业学校集团式人才培养,使市级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整合和有效地发挥作用,这无疑使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够得到系统的质量提升。

4.对学生,组建校企集团有利于学生缓解就学的经济压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以集团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使学生一入学就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企业的人才预定和班级冠名,对学生提供学习费用上的资助,使得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减轻了就学的经济压力,使之获得一技之长,顺利走向社会,开创技能人生。

组建校企集团还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要求学生毕业后时能够具备上岗的必要素质,也就是综合职业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不能在学校的单一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其中必须依靠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才能够实现这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组建校企集团,开展校企合作,体现工学结合,才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正途,也是组建校企集团的初衷所在。

目前,根据承德产业结构总体规划和人才需求实际,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的原则,以及职业院校专业布局状况,拟以承德工业学校为龙头学校,成立四个校企合作集团:一是矿山钢铁业校企集团。企业成员为河北钢铁集团承德公司、建龙集团、天宝集团。二是汽车行业校企集团。企业成员为河北北汽福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环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承德市轻小型汽车修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德柳工远志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三是旅游服务业校企集团。企业成员为避暑山庄旅游集团公司、行宫大酒店、鼎盛王朝文化产业集团。四是清洁能源与仪器仪表业校企集团。企业成员为华能承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河北金风电控设备有限公司、承德热河克罗尼仪表有限公司。学校成员分别为承德技师学院、河北旅游学院及各县职教中心。每个集团下设四个委员会:人力资源预测与评价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课程开发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四个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并利用信息化手段,保持长期的工作沟通与联系。集团要建立由各方主要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人才培养、使用等相关事宜,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将成为承德技师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攻方向,以期通过这种合作办学形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需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承德技师学院在这方面还在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争取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切实发挥国家示范校的带动、引领、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

[3]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沈阳第三届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10(12)。

作者简介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第3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典型模式 订单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为校企合作找到了最佳的途径,是实现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必然选择,已得到企业、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广泛的认可。可以说“订单式”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职业技能教育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新路,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了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三赢。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含义

订单培养是教育部门借鉴企业“订单生产”概念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定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单位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最为典型的产学结合教育形式之一。其基本要素包括订单培养协议、培养计划、运行机制、工学交替、顶岗工作、就业等。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政策依据

为解决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2003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以此为契机,职业学校抓住机遇,借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之势,乘势而上,立足教育本位,推行订单教育。

教育部教高[2004]1号文《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2004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强调,“要切实转变办学模式,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职业学校运行机制的改革”。当年的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深化产学合作,大力推广‘订单式教育’,鼓励前店后厂、连锁办学等新模式,提高职业学校的专业化水平,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向优势学校集中。”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要求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6)31号文件《关于推动高级技校、技師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的精神指出,“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合作模式上,可以采取共同培养、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式。”

2009年2月,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设置专业、更新课程、选取教材,突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推进基本教学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方面的改革。”

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围绕“订单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充分显示了这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生命力。随着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推崇。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思考

(一)校企合作是订单培养的前提条件

“订单培养”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过程。在实施“订单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如果没有经过“产学结合”的锻炼,就不可能适应“订单培养”的过程,校企合作为“产学结合、订单培养”办学目标的实现,为学生的就业和成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成为订单培养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二)订单培养使校企双方实现了五个同步

校企合作中的订单培养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种合作让我们的教学与实践实现了“五个同步”:即学校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企业为学校培训双师型教师和专业人才,实现了人才培训同步;学校与企业共建专业,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专业设置同步;用人标准与培养目标同步;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实习与企业安全生产同步;学校教学管理引入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同步。学校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满足了学校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三)订单培养实现了企业、院校和学生三方的共赢

通过订单式模式培养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能够缩短或者消除岗位适应期,实现学校和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对学校而言,该模式利于专业和学科建设,使办学更贴近市场,减少办学的盲目性,最大程度的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企业通过“订单培养”,最直接地实现了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学校通过订单培养,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增强了学校的市场意识,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学生通过订单培养从根本上解决了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和就业问题。实现了企业、院校和学生三方的共赢。其中,有行业背景的院校按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培养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学生入学即就业的良好局面。在没有行业背景的院校,或许无法实现专业订单人才的培养,但是也完全可以由订单培养来拉近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与用人单位联手进行订单培养,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备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就业市场上更加“产销对路”。所以,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毕业后定向服务于某企业或者对路于某个行业成为所有职业院校订单培养的发展方向。

(四)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重要实践形式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检阅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岗位能力、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是学生校内实训向校外延伸,完成工作和学习双重任务的准就业工程,也是强化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拓展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开创多赢办学局面的需要。教高[2006]16号文件在指出“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指出“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逐步丰富和完善了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内容,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总之,“订单式”培养本身有着十分突出的优越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产物,其意义远远超出学生就业、人才供求关系范畴,它涉及到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深层次改革问题,它必将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增强职业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汉英,熊海燕,李莹.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现状与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7期.

[2]曹斌,姚莹,李志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0年11月(上):167-168.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第4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究

我国对于职业院校的培养模式有相关规定, 要求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通常是指学校与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 在对学生的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教学、招生就业、文化素质建设等领域进行合作, 通过合作为学校和企业双方创造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为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供现代企业场景化的实验实训环境, 以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模式。借鉴国外学校的教育方式, 中国高职院校提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1]通过实行此种模式, 各高职院校也普遍认同这种发展模式, 但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 发现了许多问题, 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校企合作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支持

现在的校企合作, 大多是学校、企业双方一种意向合作或松散式合作模式。而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有以下特点: (1) 职业技能培训是在校内和校外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所培训教育, 两者中以校外企业培训为主。 (2) 专业针对性强。高职院校中每个专业均设有专业指导委员会,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 校企合作制度化。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 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德国经验, 从制度、法制层面提供校企合作的土壤和基石。[2]

二、校企合作需要准确把握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教育, 一方面有效解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解决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3]

大部分企业担心留不住所培养的人, 或者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所需, 因此不愿意主动介入职业教育。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一是很多企业的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严重, 对企业的发展已经严重制约;二是企业对职业教育不关注, 目前国内自愿为职业教育长期提供无偿性实训条件的企业基本上是没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仅依赖学校主动出击寻求企业合作, 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要想解决此问题, 需要企业主动参与, 需要政府在制度方面的引导, 使得校企合作持续、有序和谐发展。

三、遵循原则构建校企合作

(一) 服务原则

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 深入企业调研, 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 包括人才的需求标准、技术需求等, 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二) 互惠互利原则

实行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双方互惠互利是合作的基础。企业可以增加效益, 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为社会输入有技能人才。[5]

(三) 双方共管原则

实行校企合作对学校和企业有很多好处, 但是对学生的管理是双方责任, 校企双方责任要一致, 要有统一的评价准则, 管理细则和责任分配, 保证学生的个人利益。

四、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打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校企合作目标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食品工程分院优势是食品营养检测与农产品检测专业, 拥有先进的检测仪器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及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和专业教师, 具备药残、重金属残留检测能力。分院通过与地方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合作, 积极参与到地方农产品检测中心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地方种植蔬菜、批发市场、流通领域蔬菜农残、兽残及药残的取样、处理、和检测, 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此种教学方式能为检测中心减轻工作量, 提高监管准确性;提高学生积极性, 锻炼操作能力, 以此尽快适应学校与企业的对接。

五、搭建实践交流平台, 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

建立就业实践基地, 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立足专业特色, 举办专业技能大赛, 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这种大赛有利于学生对学用结合的重视, 企业也可以通过大赛挖掘科技新人, 培养人才之星。[6]

校企合作就是要多形式寻求与企业合作结合点, 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企业学习先进的技术技能, 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为企业减轻人才短缺危机;政府参与提供体制保证。三方共同努力, 达到校企合作双赢,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4]

参考文献

[1]朱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商情, 2014 (10) .

[2]秦燕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电子制作, 2013 (22) .

[3]赵润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05) .

[4]王宝才, 刘韶华.校企合作互利双赢[N].伊春日报, 2011. (10) .

[5]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 2007.

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第5篇

2.1工学结合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是3年,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半,对基础、专业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在最后半年时间到企业实习,从而不但能够使学生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水平。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实习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只有所有要求都达到要求后才能顺利毕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进行锻炼,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2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主要指学校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共同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培养,以此制定相应的培养方式,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工作,从而不但使招生、培养、就业朝着一体化发展,还能避免学生在毕业后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但是,目前这种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得到全面实行。

2.3走出去、请进来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第6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35-03

作者简介:王心国,顺德勒流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广东 顺德/528300)

一、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学生知识需求、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学生的模式。学校和企业根据专业特点及企业的用人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标准、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考核标准等,一起成立指导委员会,共同聘任导师,共同提供教学所需的设备和场地。

企业课堂教学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在企业提供的教学场地进行理论和实训学习,二是学生在岗位上通过企业导师的指导进行岗位技能实操训练。这种培养模式能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在教学过程中,校企导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学生企业文化的熏陶,吸取优秀企业的文化内涵,强化诸如忠诚、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职业素养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遵守厂纪厂规的好习惯。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在企业课堂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知识,结合自己特长和兴趣重新定位就业方向。

二、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条件

1.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是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

政府在政策上给企业放宽条件,教育部门给学校一定的支持措施,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才能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找准合适的企业实现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的关键

所谓合适的企业,是指该企业的岗位设置需适合学校的专业发展,且该岗位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让学生具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3.学生和家长的认同是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条件

中职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对专业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从普通的升学教育转入以就业为主的职业教育,他们的适应能力还较薄弱,并不清楚将来要就业的企业或具体的岗位。同样家长也存在这些顾虑,因此,学校通过企业课堂人才培养的模式,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在企业中的实在岗位上学习,能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让他们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体验工作性质,产生相应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学校加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获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家长看到了希望,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

1.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共同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企业岗位具体要求,共同制定既适合学校专业发展要求,又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学校来说,通过这种培养模式能积累和拓宽职业教育的办学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门技能水平,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本地学校和教师等资源培养企业急需和未来需求的人才,能提升企业的技术生产力水平。

2.校企共同搭建合作平台

(1)校企共同提供教学培训的物资资源

企业课堂的特色就是让学生在岗体验在岗成才,学校和企业达成共识,教学场地设在企业,提供独立车间,包括理论实训一体化多媒体教室、企业岗位生产设备,学校提供多台实训设备,提供学生边上岗边学习的条件。

(2)建立完善的双导师机制

为了让教学和岗位培训落到实处,校企发挥各自的特长组建校企导师,服务于企业课堂的教学管理。企业安排技术骨干作为学生生产学习的企业导师,对这些导师要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同时将他们组团派到学校学习,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也学习一些教育理论,达到要求后由企业颁发聘书。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老师也应到企业系统学习,遴选出技能强、改革意识强的老师参与企业课堂,进行授课和管理,成为学校的导师。

3.校企共同制订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依据满足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和学生提升专业岗位技能的需求制订,由校企双方组成学生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实现双主体育人。

(1)调查研究明确岗位人才培养要求

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岗位的要求,明确岗位的基本能力、核心技能。同时按照岗位技能的要求,结合具体的实训设备,确定理论学习与技能学习的内容及要求。

(2)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需求,要同时满足三方需求,就必须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让专业课堂所学内容与企业实岗操作相结合,让岗位工作任务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来,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还要转化成为典型的工作任务,从典型的工作任务出发再开发出工作项目,最后按照项目来组织教学和岗位实操。

校企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能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模块。第二部分综合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是以完成岗位工作核心技能和能力要求开发的实训模块,以典型工作任务模块的训练形式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岗位能力。第三部分专业岗位实操课程,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训训练,学生在校企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岗位实操训练。目的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能够灵活处理岗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企业专业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第四部分共同开发职业素养课程。这种模式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不仅让学生掌握完成企业岗位所必备的岗位技能知识,同时也能尽快融入企业,适应企业,所以校企共同开发职业素养课程,以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团队配合、敬业负责、文明礼貌等方面的能力。

4.校企共建企业课堂的运行保障机制

(1)政府主持学校、企业、学生签订合作协议

为了使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能长久的发展,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要得到保障,维护学校、企业、学生各方的利益,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在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教育领导的主持下,学校和企业签订订单合作协议书,学校与学生签订协议书,企业与学生签订协议书。

(2)校企共建办学指导委员会

学校要为专业的发展服务,企业则强调岗位人才的需求,学生要提升自身的技能,因此,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学校和学生一定会有一些矛盾,例如,学校专业发展方向和企业需求是否一致;企业是否落实学生技能岗位的实训;学生在岗位上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工伤是否得到处理;学生作为准员工的工资待遇是否落实,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所以,为了保证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健康长远的开展,保证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局面,校企必须成立办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确定试点专业与岗位,对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进行决策、规划、统筹、协调等。校企双元育人专项工作组要针对试点专业与岗位,联合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不断扩大范围和领域,做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满足学生、企业员工学习深造、终身学习的需要,形成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制度,用于指导、监督、落实在模式运行当中出现的问题。

(3)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专业带头人、企业生产和管理主管共同构成,对双导师的建立、课程的开发、授课的管理、岗位的实训等方面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设性建议。同时负责政府、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连接,保障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顺利的实施落地。

四、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实例

佛山市顺德区凯恒电机有限公司始创于2003年,隶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公司,是专业生产串激电机、感应电机、DC电机、罩极电机、无刷电机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凯恒电机有限公司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他们每年都有专用经费支持教育事业。在我校所属的辖区勒流政府就对该企业进行了税收的优惠减免,而该企业也获得了“勒流教育局”颁发的支持教育的荣誉证书,该企业于2014年开始与我校进行合作。

凯恒电机有限公司需进行产业升级,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自动化生产模式,这就要求企业需要大批懂得自动化技术的人才。我校抓住该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多次会谈、调研,双方本着满足企业自动化设备维修人才需求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这一共赢原则,我校和企业共同组建“凯恒机修班”,采用“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合作。

此次合作在上级领导的主持下,学校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企业提供教学厂室和机器设备,学校提供多台实训设备,给学生边上岗边学习。双方领导组成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为校企合作交流搭建平台,由企业副总和校长牵头,领导企业人事部经理、生产部经理、车间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科长、骨干教师等共同进行导师建制、课程开发和项目实施。

1.课程内容架构(图1)

2.具体实施步骤(以机修岗位为例)

“凯恒机修班”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绩:①凯恒学徒班已有一届毕业生成为企业技术类和管理类岗位人员。②多人被凯恒企业送到深圳客户设备开发企业带薪学习。③凯恒学徒班所有同学参加了企业学院的技术培训,并获得学院证书成为企业人才库储备人才。该企业表示,凯恒学徒班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选、育、用、留问题,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企业课堂才培养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学生、企业和学校的“三赢”效果。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得到了提升,忠诚、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职业素养教育得到强化,特别是能养成学生遵守厂纪厂规的好习惯。学生还可以根据在企业课堂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知识,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重新定位就业方向。通过这种模式,有一部分毕业生通过在企业的学习和岗位体验,对企业岗位有了认同就会愿意留在企业发展,进而成为企业员工,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如凯恒机修班在毕业的时候,有16名同学留在企业发展,现在都成为机修的技术骨干人员。这不仅解决了企业人才的需求,同时该企业在社会上也赢得了支持教育的好声誉。对于学校来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校企合作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电类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系列课程,探索出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

诚然,在实践“企业课堂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但通过各方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不断地完善,“企业课堂才培养模式”必将提升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大特色。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校企合作” 第7篇

社会要求职业教育能为整个社会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 即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技能和能力, 是他们能在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 这种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 不能也不可能仅在职业院校内完成, 必须依托整个社会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来实现。因此, 笔者认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 充分利用社会的优质资源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也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创新之举

在国务院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是近年来职业院校在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 积极推进的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 全力实践了诸如“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校企联合组建职教集团等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 在各级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共同努力下,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并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和效果愈来愈得到包括企业、职业院校在内的全社会的充分肯定。实践表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特别是高技能人才, 既是一项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等级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用人要求, 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实践, 更是一项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储备和开发的实事性工程。随着“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推进和深化, 各个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也在人才培养的项目载体和有效性上进行了深化探索和研究。

2005年起, 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委代表政府, 与上海的部分职业院校, 就借助“校企合作”平台, 如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以提高培养技能型人才, 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性进行了改革实践, 实施了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造性研究和实践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同时也为“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内涵。

“校企合作项目”是在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直接支持、协调和管理下, 合作的校企双方就特定专业 (指已被劳动部门认定的专业) 在一定培养期内, 实施的针对特定学生 (学生名单要在市劳动部门专网上注册) 的专门性培养项目。在这个项目中, 校企双方共同研制的培养方案, 须经市劳动部门预先认定并备案。校企双方和政府的各自责任以一种协议的方式给予约定, 项目实施严格按市劳动部门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 参与项目培养的学生必须在培养期内实施专业对应的技能鉴定。

就笔者所在学校的“校企合作”实践而言, “校企合作项目”的参与, 既使我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加趋于紧密, 也是企业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 承担了更大的责任显示了更大的作为, 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舞台, 为深化实施“校企合作”开辟了新的渠道和途径。在上海职业教育界, “校企合作项目”的推出, 从“校企合作”实施有效性的角度看, 市政府为校企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政策导向, 帮助“校企合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因此, 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 培养技能型人才, 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

“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好形式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签订用人合同, 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 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订单培养作为“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具体形式, 弥补了学校所教知识不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需求, 促使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 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这个前提条件下, 教学内容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课程设置的内容则是实现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和难点。

上海市医药学校与上海市医药集团下属的信谊制药总厂、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国药集团下属的上海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进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医药商品经营专业冠名班, 如“信谊营销班”、“华氏营销班”、“国大营销班”, 虽然这三家企业的冠名班都是医药商品经营专业, 但是由于三家企业订单培养的需求方向不同, 设置的课程内容也就不相同了。

1、订单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

(一)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趋势要求

“按需培养, 企业录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已明确的教学目标, 专一的教学内容, 模块化教学方式, 体现能力的教学方法, 主动去适应市场、企业需求。对课程内容的改革, 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 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 满足社会、满足市场、满足企业的需求, 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 教学相长, 推波助澜, 促使教学改革、学校发展, 朝着适应医药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方向迈进。

(二) 企业人才的现实需求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需求, 学校和企业联手, 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的“个性化”技能人才, 其特点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企业用工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这三大协调可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对接, 节约用人单位的培养成本和时间, 为企业储备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 学校成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基地, 也增强了企业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稳定性。

(三) 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 要看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是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是否真正做到“适销对路”, 是否适合企业“拿来主义”的用工思想。

2、订单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一) 课程建设的模块化

课程建设模块化, 是将对实现职业培养目标有实用价值的各学科知识, 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 再将知识点按内在的逻辑, 整理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 相关单元组合成同一模块, 不同模块组合成不同目标的课程, 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 以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 组织教学内容, 着眼于能力培养。

通过对职业需求的分析, 根据培养目标的综合能力与结构特点及课程类别, 设置为五大模块:文化基础模块的内容为中职生的基本文化素养, 按照国家教委要求的专业标准及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标准来设置课程内容, 是最基础部分。专业必修模块为满足岗位核心能力需要, 参照国家职业标准以核心能力构建课程内容, 是主干部分。企业订单模块是根据企业需求, 提高学生适应岗位能力, 使学生进入岗位就能实施工作方案, 是最具特色和精华的部分。选修模块为拓宽和加深学生专业技能, 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创新发展能力, 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及自身需求自由选择, 是最具拓宽能力部分。实训模块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为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 成为一个合格的的企业人夯实基础。这部分体现了以上4个模块积聚的知识技能点, 在这里用操作、演练的方法凸现出来。

模块组合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适应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课程建设的多元化

课程建设的多元化, 体现在校企双方协同, 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在课程设置与内容开发上, 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岗位需求和中职生技能的培养目标, 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开发;对课程结构、内容、比例和总课时, 做系统的安排、调整、更新。

如上海市医药学校与信谊制药总厂、上海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合作订单模式下的医药商业经营专业, 就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的多元化这一特征。

上海市医药学校与信谊制药总厂校企合作医药商品经营专业的订单模式培养中, 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去向是医药代表, 服务于医药终端销售, 在医药商品经营专业大框架上, 根据企业培养的需求, 设置了七门企业课程, 每一个课程设置为一个项目, 每个项目下有若干模块, 如:有的课程体现在在企业文化建设上, 其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 为企业集聚力量, 培养人才建立持续的机制, 这是企业欣欣向上发展基本的条件。有的课程体现在企业产品专业背景的强势, 如“药学临床”这门课程, 内容为信谊制药总厂生产的药品, 帮助学生在整个课程中, 学习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 (GMP) 和药物应用及市场定位, 让产品在学生的脑海里, 深深地留下企业产品的烙印。学生真正进入岗位后, 由于对产品知识的掌握较系统, 就能经受挑战。

再加“企业营销实战技巧”这门课程, 让学生充分认识和式中, 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去向是各大连锁药房, 从事药品的零售服务工作。企业为培养自己所需人才, 设置了6门企业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 围绕体验企业的经营理念:除了好药, 还有信誉和友谊;企业精神:以信制厂、以谊为人;企业的价值观:客户的满足是我们的追求。企业课程设置追求的目标, 体现在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一个知性的成年人, 才能成为一个信谊人, 最后变成企业合格的营销人, 即职业人。学生毕业时, 通过考核鉴定, 取得劳动社会保障部门, 颁发的《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率为:100%。

上海市医药学校与上海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合作医药商品经营专业的订单培养模为企业培养店员—店长—区域经理, 铺垫出清晰的生涯发展线路。在进入工作岗位后, 还将对他们继续实施专业技能的提升培训, 帮助他们胜任岗位工作, 感受职业生涯发展, 前途明朗。譬如要求学生对药品的知识掌握面要多要宽, 涉及药品的种类也要宽广, 这就需要学生有扎实的药品知识, 基于这样的办学宗旨, 开设《药品知识》这门课程, 在原来的专业课程里, 将原有相似的课程:《医药商品基础》, 整合成为《药品知识》。理论教学内容在教室里完成, 实践课程在各大连锁门店完成, 同样的课时数, 学生学到的内容更切实际, 掌握也比较容易。又如《连锁门店管理》这门课程, 是为打造门店店长而设置的, 同时还要掌握GSP (药品经营管理标准) 流程, 为企业集聚后备管理力量, 从基层做起, 打下一定的基础。又如《药店服务英语》这门课程, 充分体现了柜台服务的现代理念, 对中外顾客都适用, 也突显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特色背景, 让小小三尺柜台, 突显大上海的风采, 同时, 也表现出国大零售员工的个体素质好、专业水品高, 技能能力强的一面。学生毕业时, 在取得《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 还获取GSP证书。

在设置社会实践课程环节时, 企业考虑到如何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能尽快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去, 在周28学时的前提下, 安排每周2学时的社会实践内容。在与学校和学生沟通后, 确定这2个学时的内容安排在每一模块教学结束后, 集中时间 (一般为2天左右) 进行教学社会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订单培养人才模式下的课程建设多元化, 对企业来讲, 可一举多得, 能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为适应企业多层次人才结构目标需要。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 企业之间竞争就是人才竞争, 企业需求的是多层次的人才结构而不是单一的高级人才结构, 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对大多数企业来讲储备不足。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企业有什么需求, 经过校企双方的课程整合, 就可满足这种要求。

二是为缓解企业初、中级营销人员瓶颈制约的需求。医药产业是“朝阳产业”, 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17%以上, 为解决制药易、卖药难这一难题, 就需要大量的在一线工作的销售精英。就国大药店连锁有限公司, 每年以50家连锁门店加入这样的规模而言, 就要求企业不断培养对发展有作为的技能人才。订单培养模式, 突出企业营销的“实战性”和“特色性”的课程设置,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

三是为培养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需要。对企业而言, 人才流动过快将增加企业成本, 这就需要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校企双方在整合课程设置时, 非常注重这一点。在对企业的发展史、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行为规范等内容上多让学生了解、融入, 让他们踏上岗位后, 较快的适应企业管理并融入企业, 逐步加深对企业忠诚度的认识。

(三) 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化

在订单培养模式下, 课程教学组织采用校企合作、师生互对、工学交替等方式, 学生将课堂上所接受的药学理论, 在实践中感悟并融会贯通, 学以致用, 在职业训练中提升技能和职业素养。

信谊营销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企业课程融入学校课堂、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践环节, 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企业年会、经营分析例会、产品宣传、社区活动等等。让学生到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精神, 锤炼企业意志。如到一个陌生区域进行初期市场开发, 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的工作流程, 知道了做什么及如何做, 也从中找到到了自身的优劣势, 明确了今后再学习的方向。

再如国大营销班, 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学生生涯发展需要不间断地学习, 让学生每学一门课程就向前迈一步, 让学生在校学习时, 就已经明确自己将来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强化学习的紧迫性, 扫除厌学思想。这些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 就能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继续提升、发展并有所作为。

为了让学生早日转换角色, 变成准企业人、职业人, 就要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强化课程内容的精髓, 让学生易于接受。订单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化, 体现了校企合作双方达到共识的目标, 学校为社会、企业提供了合格的人才;而企业得到所需要的人才, 学生有了明确的生涯发展方向, 并为之努力拼搏;在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企业服务质量上都有大的飞跃和提升。

3、订单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建设的创新

(一) 以点盖面转为以面盖点的发展创新方向

订单培养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程建设必须以职业岗位培养目标定向。设置专业, 应具有职业教育相应的课程特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要求我们着眼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着眼于医药行业总体人才的需求, 而不是学生只适应在企业的一个岗位, 还能拓展到别的岗位工作。

如信谊营销班与国大营销班, 同时以医药商品经营专业为前提, 但二者的岗位技能点却各具特点。一个以医药代表为岗位, 面对的客户群是医院的工作人员、社区的工作人员;一个是以药店零售为岗位, 面对的顾客是到药店买药的个体, 如果让二者互换岗位, 他们在工作中就会碰到困难, 因为他们的目标群不相同, 所学的知识点不能相对应。

为此, 要满足企业这种多岗位转换, 就要求在课程建设上充分体现课程的相关连接性、拓展性、可实践性, 让学生具有知识内化, 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以适应职业不断变化的要求, 成为一个就业面宽的职业人。

(二) 课程建设比例关系的创新

由于企业课程的进入, 就有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比例关系的存在, 一般是6:4的比例关系, 60%的学校课程和40%的企业课程, 这是教学计划模式为“1+2+1”的情况下, 第一学年为文化基础部分, 第二、三学年为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部分, 第四学年为顶岗实习部分, 通过重组课程结构, 调整课程内容, 建立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特色, 以技能操作为抓手, 以育人体系为基础, 以校企双方强强联手的师资队伍为保障, 以订单培养模式为平台, 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打造出有个性特色的品牌及“三赢”趋势。

(三) 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创新

在订单培养模式下, 课程建设除了正确处理针对性与适应新关系外, 还要重视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的衔接, 在育人方面注重会“做”人的教育与引导, 要培育他们一种理念, 用今天职业人的要求来对待自己的职业标准, 选择这种职业能一直从事下去吗?是否有远大理想?是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方向?是否能接受挑战, 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己?当这一切都能做得比较完善, 再加上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 这种职业人才才是社会、企业、学生、学校都欢迎的, 也是一种发展的趋势。

“校企合作”的收获及体会

1、学校建设、企业需求、学生发展、家庭幸福四个方面达成共赢

(一) 为学校建设树立品牌效应:让企业了解学校, 让企业参与教学改革, 让企业宣传学校, 让企业完善课程建设;

(二) 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平台:提供就业机会, 训练实用技能, 校企文化建设影响学生价值观, 提高综合素养;

(三) 为企业提供所需员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 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储备管理人才;

(四) 为家庭创造安宁幸福:转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树立良好行为规范, 具有荣辱感, 让家长放心;

2、“校企合作”版的激励与控制:有容乃大

(一) 校企合作办学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在绩效考核中, 我们将倾向于对校企合作办学中做出贡献的教职员工。让多干、实干的员工受益, 团结广大教职员工, 引导积极进取的氛围, 最终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二) 及时帮助教师、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所碰到的各种疑惑。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某种问题。这是教师和班主任的教育教学难度大大增加, 坚决支持他们的工作, 倾听他们的意见, 为他们排忧解难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也是建设服务型部门的必然要求。

(三) 兼收并畜各方意见。广开言路, 集思广益是一种良好的管理方式。广泛听取本校教职员工的合理化意见, 大兴民风之风, 使得校企合作办学成为全校的事情, 只有在集中民智的情况下, 我们才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同时, 我们也要重视批评意见, 以感恩的心对待批评者, 才能认真分析他人的批评, 找出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不足, 促使各方面工作不断的进步。

3、“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择

校企合作中“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第8篇

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与现状

1.普通高等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

普通高等院校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 重理论轻实践, 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的就业不具有完全确定的关联关系。学生毕业后通常不完全具备企业所需的技能, 尤其是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 学生还需要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而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实际职场发展中缺乏延续, 学生对于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积累。

(1) 联合培养主要针对一些理工科专业, 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由于高质量专业人才在企业中具有核心地位, 在人才市场中的流动性小, 因此企业往往与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企业和高校互相选择, 通过达成定向培养和就业的协议, 在生源选拔、培养内容及就业去向上都很早确定。这对学生、企业和高校而言都有好处, 对学生而言, 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和就业方向, 在学习和锻炼中更加具有针对性, 且企业对培养内容的涉入, 也让学生提前融入企业的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对学校而言, 可以获得企业的赞助, 建设条件较好的实验室及获得较好的学生实践机会, 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 定向培养的学生, 从专业知识学习开始就注入企业的特点, 从而能够提高员工与企业的适配性。

(2) 社会实践是普通高校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要方式。对大部分非工科专业而言, 其就业方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学校与企业没有过多的联系, 而更多的是与地方政府有关于人才引进的计划。许多人才需求量大的地区, 会给予当地企业补贴, 鼓励企业接收高校学生来企业进行实习或短期实践。在社会实践中, 学生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锻炼自身的职场技能, 作为日后求职的砝码, 或希望通过实习找到就业机会。在实际操作中,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大多从事基础工作, 企业不可能将其作为一个正式员工来安排任务或要求。仅有少数对口的实习才会最终形成较长期的合作, 学生的能力才能获得较大提升。

2.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

这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广泛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从课程设置、学习安排上都完全按照企业的需求和就业方向, 重实践轻理论。学生往往在各自专业上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但普遍文化课较弱, 影响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职场的发展。

“双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意义

“双元化”人才培养, 是指学校和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两个动力来源, 两者形成明确和谐的分工, 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相互影响, 保持相对独立, 最终形成“共赢”的状态。“双元化”培养必须解决投资收益及机制设计问题, 寻找能在时间、人力、经济等方面达成协调的操作方法。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看, 学生普遍从小开始就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应是激发创造力的年纪, 也同样在应试理论教育的压力下失去实践的积极性。企业对于人才选择的信息不对称只能靠学校名气和分数证书来判断。在同样缺乏创造力的学生中, 选择学校更好、成绩更高的学生, 当然有较大概率选到相对优秀的人才。但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人才水平和数量不断提高, 因此, 通过建立完善的校企双元培养机制是必然选择。

“双元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内容

“双元化”人才培养的建立基础为多方投资收益分析, 从企业方看, 企业的投资包括资金、人力或场地设备, 收益来自于技术开发、产品成果或人才引进、管理咨询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 以财政拨款为主, 在校企合作中的投资相对较少, 但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上需要根据企业的诉求进行调整, 带来一定的调整和管理成本;学生个人诉求为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 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或就业机会。如何使企业的运营融入到学校教学及学生自身成长中, 是校企“双元化”培养模式的核心。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 企业内部是一个完整封闭的组织结果, 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和流程关系联系紧密, 因此不利于直接通过组织结构或日常管理来形成与学习和学生的对接。此外, 通过互相交叉的方式会占有大量的磨合时间, 带来大量额外的成本。“双元化”的人才培养实际是以平台的形式, 在后台有两个相对独立的资源池, 而在学生界面是一个平台。企业可在平台上以出售案例、管理运营实践等获取学费或版权收益, 也可通过项目外包的方式由学生团队来承接企业投资集中在校企合作平台的维护和运营中。企业不直接在人才培养中提供资金或人力, 而是通过平台发布适宜人才培养的资源和需求, 以获取投资和收益都是平衡。同时也消除直接投入带来的不确定性。

学校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可以将企业发布的资源作为教学材料, 在日常管理中主要承担监督和维护的角色。学生通过平台自主学习或与企业进行交易, 在不影响正常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学校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在业务考核上, 也将理论考试比重调整至与实践成果相当。在学校理论课学习设置上, 减少必选课程数量, 深挖必选课程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而让学生从必选课程上发散进行自由选择其他选修课程。在课程中为学生提高高价值的企业培训资料, 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与企业的合作。

根据学校类型, 专业和企业类型不同, 企业借助平台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内容也不同。校企双元合作平台可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分成不同的板块,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进入, 选择资料学习或是项目合作。例如, 工科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查找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项目, 如果项目存在需求, 可以自行填写申请表, 申请进入项目。经管类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放到平台上交易, 一旦有企业需要, 就可以达成交易。而对于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 可以根据企业发布的实习机会进行实践。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 在资源获取和管理上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在传统模式下, 大部分企业的投入大于产出, 不符合企业利益诉求, 无法长期维继。而在平台化模式下, 企业和学校共同打造资源池, 而将选择和交易的自主权赋予学生。平台以学生成长诉求及企业诉求为出发点, 对监督和筛选标准进行设计, 对合作和利益保护方法进行约定。基于企业发布的各种资源和需求, 学生进行实践的选择更多, 而且更加灵活。

“双元化”人才培养的评价与社会推广

“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一是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国外的教育体制与我国有较大差别。二是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 往往按照现实行业特性进行选择。

评价“双元化”人才培养的指标主要是:

1.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理想状态下, 学生在共同平台中能够获取大量课本以外的知识和许多参加实践甚至直接交易的机会。同时也在与企业的接触中, 运用理论知识, 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平台也有可能沦为论文交易中心。因此, 必须设计约束企业和学生行为的机制, 通过行为历史分析, 对平台权限进行设置。

2.“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收益

如果企业只经营平台账户, 且以发布自身需求或出售资源为主, 则企业能够大大减少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通过双向选择, 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匹配到目标学生。企业一方面可在日常交易中获得收益, 如学生的成果, 业务外包, 管理资讯服务等;另一方面, 在与学生的长期交易后, 形成较好的合作关系, 利于学生后续的就业选择或合作, 企业在人才最终输出时获得收益的概率更大。

3.监督管理是否科学有效

在自主合作模式下, 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和行为错综复杂, 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学校和主管部门作为平台的监督管理者, 应对教学质量和参与者行为负责。通过制度设计, 约束企业和个人的非常规行为。

综上所述, 校企合作“双元化”人才培养, 并不是指企业和高校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分别以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 而是将企业和高校通过平台, 融合成一个资源池, 而将选择权交给学生。

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9篇

1. 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Cooperative Education演化发展来的。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以及澳大利亚TAFE体系都是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过程, 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进行全过程跟踪, 因此这种培养方式是以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利用学校和企业各种教学 (实习) 资源, 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实习有机结合, 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 方向明确, 定位准确。

2. 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

2.1 德国双元制教育带来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受培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时间大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以便更好地掌握“怎样做”的问题;另外有三分之一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知识传授, 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 以培养既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其“双制”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劳动、两个学习地点 (学校、企业) 、两种教学原则、两个主管单位 (联邦政府与州文教部) 、国家和企业分担费用。德国双元制教育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界和社会、家长的认可, 高技能人才层出不穷, 推动德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2.2 其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

英国的“三明治”模式, 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 强调工作经验的重要性, 它是源自理论的实践, 再用实践指导理论的学习, 学生明白“需要学什么, 怎么学, 为何学”的问题, 学习目的明确, 所以“三明治课程”的学生就更具有竞争力。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更把企业的培训资源直接纳入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分工不同, 企业与学校分别承担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任务, 与学校教育一起构建职业教育体系, 奠定国民教育的基础。

由此可见, 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成就与职业教育的贡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清楚地表明:构建适应国情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是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

3.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举措之一———校企合作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指导思想是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 尽快使培养的学生找到就业岗位。高职院校与企业需进行深层次接触, 与企业融合, 把企业的理念、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技术灌输给学生, 把学生作为企业的员工进行培养, 真正实现院校、企业、学生三者“零距离”接触, 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就业率高, 企业适应性强, 因此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是科学的、有用的。

4.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4.1 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引领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看就业渠道是否畅通, 毕业生是否适合用人单位要求。这就决定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发言权”, 校企合作让院校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并据此调整培养目标, 决定专业设置, 明确培养方向, 从而完善教学计划和进行课程改革, 加快专业建设的内涵。

4.2 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加快课程改革步伐

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必须从传统的理论教学型向技能教学型转变, 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 要在“做中学, 学中做”, 校企合作后实行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院要围绕生产对课程、教学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对课程结构和内容乃至教学方式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学生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 由生产岗位来决定, 这样能将原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以模块化、项目化进行教学,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要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目前突出问题是无现成教材可选, 要求教师深入企业, 寻找合适课题、项目, 要以项目为载体, 编写基于工作过程教材, 指导今后教学。因此加快高职高专课程建设步伐, 势在必行, 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需求。

4.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是校企合作的体现

企业的生产过程反映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 告诉人们怎么做, 其工艺流程是什么, 那么学校在教学时就要围绕工作过程讲解各学科的知识点在该项目中应用, 将所有牵涉到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明确告诉学生如何运用知识来讲解生产实际问题, 这就是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的思路, 由此可以看出, 只有通过校企合作, 才能更好地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

4.4 校企合作是造就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人才。高技能人才能否在企业中找到位置, 是学院培养学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能使学生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 因此校企合作是培养“两高一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5. 校企合作使学生、教师两个教学主体受益匪浅

5.1 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适应工作能力强

坚持走产学结合之路,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培养专业技能来设计培养方案, 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 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一方面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他们接触到大量在课堂上和书本里所学不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开阔了视野, 增加实践经验, 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就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5.2 校企合作能指导学生进一步学好理论知识, 完成专业知识学习

学生在不同阶段到企业实习以后, 再返回到课堂学习时, 感性认识明显加强, 知道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 能结合实际思考, 把老师所讲的抽象、复杂概念简单化、实物化, 从而反过来指导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达到对理论知识的升华。

5.3 校企合作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经营管理文化, 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为广大员工所普遍接受、共同奉行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学生在企业里, 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企业文化和管理的教育, 受到师傅们吃苦耐劳、集体主义、组织纪律等优良品质的影响, 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的意识, 激发学生学做人、学技能的主动性, 接受了先进的企业文化, 适应了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约束, 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4 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形成一批“双师”教学队伍

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 及时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有利于他们在教学中及时补充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一途径, 培养一批既有一定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 教师结构不断优化。

5.5 校企合作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载体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教材所述理论知识系统全面, 学科体系较浓, 而学生学完课程后不知能干什么, 解决什么问题, 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内容不多。教师上课枯燥无味,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这样恶性循环, 再加上高职学生本身基础较差, 导致学生厌学, 感觉学习无用。实际上课堂教学首先应该告诉学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怎么解决问题, 结合生产实际, 将企业的产品 (案例) 作为教学项目, 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体现成功的感受, 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作为载体, 能体现教师的实践水平高低, 而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非常好的渠道。因此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 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

6. 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多种方法及经验

6.1 校企资源共享, 提高实训基地建设质量

我们学院每年都进行实训基地的优化, 根据各自专业选择规模大、设备齐、用工多且合作良好的企业作为我院学生实习基地;同时我院的实习实验设备也可支援企业的生产, 如将一些粗加工工序安排到学院实训中心, 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生产任务紧、设备周转困难问题, 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节约学院的实习经费。学院机电工程系先后与江苏清江拖拉机集团、江苏省减速机厂、江苏奔航齿轮有限公司、清江美的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多年的友好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和学院在同一城市, 学生实习方便, 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实习, 如学生认识实习时, 厂方安排技术人员讲解, 并能为教师提供技术资料供教学使用;学生专业实习时, 学生能在企业工作一到两周, 熟悉专业岗位技能;学生顶岗实习时, 尽可能安排我院学生就近实习, 目前我院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

6.2 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院根据专业特点, 有针对性选择大型企业进行订单培养, 这样即保证企业用工需求, 又实现学生就业目的, 企业、学院、学生三方满意。如机电系与江苏沙钢集团、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 电子系与江苏林洋电子有限公司等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根据企业的要求, 与企业共同提出培养方案, 并请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亲自来校为订单班学生上课, 同时学院也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到目前为止, 这种办学模式在我院的发展过程中, 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效果十分明显。

6.3 积极推行岗位化教学, 把企业建在学校里

我院电子工程系与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合作, 将生产车间建在学校实训车间内, 学校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讲解生产工艺, 学生按照企业生产要求生产产品, 模仿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组织教学、生产, 学生在不同时间可以充当多个角色, 车间主任、班组长、检验员、操作工人轮流充当, 体会企业管理的意境。目前这种运行模式正常, 学生在校为企业生产产品解决了企业生产任务重、设备紧缺的矛盾, 同时也提高学院设备利用率, 降低了实习成本, 并能适当创收, 校企双方满意, 实现双赢。

6.4 有计划邀请企业专家授课、讲座、指导毕业设计,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多年来, 我院办学一直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来校授课, 满足学院实践型教学需求, 各位专家将工厂里的经验带到课堂, 丰富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安排, 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许多毕业设计课题来自企业, 深受学生欢迎;有计划安排企业领导、优秀的毕业生来校为学生开设讲座, 让学生了解企业发展、生产、营销、管理, 了解企业文化, 拓宽学生视野。

6.5 校企合作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为地方经济服务, 实现“双赢”

校企合作难以深层次合作的原因之一是学校向企业索取的较多, 企业看不到直接经济效益。因此我院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去解决技术难题, 和企业联合申报科技项目, 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 作为学生实习的补偿。学院每年有多名教师深入企业, 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校企合作的开展, 能够较好地提高校企双方的社会知名度, 融合双方的文化, 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有利于“双师”教师队伍的形成, 实践校企双赢的目的。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 保证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开展;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课程改革,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岗位化课程,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翟轰.校厂一体产教结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3) .

[2]姜波等.产业化——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3]吴新武.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第10篇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培养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的有效措施,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的将企业的标准、文化等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企业将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 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 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 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的进入角色, 快速承担任务, 为企业创造效益。同时由于很多合作采用了订单班的方式, 在平常的学习中就会不断灌输企业文化, 是学生对于企业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因此可以有效的对专业紧缺人员进行人才储备, 使企业在招工方面不仅降低了成本, 也降低了风险, 同时获得了技能专业并忠诚度高的员工。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通过校企合作使学校对企业的用人要求和用人规律得到较好的了解, 从而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课程标准的制定, 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另外,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不仅能够获得企业提供的一系列教学设备和工具, 深入的校企合作还能够使教师获取企业的技术资料, 通过参与企业培训, 不断获得新技术, 做到与前沿接轨, 从而保证教学的先进性。同时, 通过校企合作, 学生进入订单班后就意味着提前进入就业岗位, 让家长和学校的就业压力骤减。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 学生能够获取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 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的适应当前工作, 在竞争中取得显著优势, 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 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很好的动手能力。校企合作是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校企合作方式:

(1) 请进来走出去。此种方式是聘请一些企业的专家作为学校的外聘老师, 能够为学生讲授一部分课程, 或者做一些专题讲座。通过此类方式能够使老师和学生不断获取企业的一些前沿信息, 做到与外界接轨。同时还可以定期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实习, 不仅能够见识一部分先进的现代化设施设备, 同时还能够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除了学生之外, 教师也应定期进入企业实习或参观, 只有不断从企业获取前沿信息, 教师的技能与知识才能够不断提升, 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 工学交替, 顶岗实习。此类校企合作模式是多数学院都会使用的模式。此类模式一般会在企业的用工旺季, 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实习。实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被分配了岗位, 而不只是参观学习。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使学生直接感受工作的状态, 能够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 对于企业来说满足了生产旺季的用工需求, 对于学校来说不仅能够是学生得到锻炼与学习的机会, 同时能够节约实训资金。此种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优势互补, 具有较好的效果。

(3) 订单式培训。此类校企合作属于较为深入的校企合作。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 往往会请企业的专家参与这项工作, 企业针对实际的工作岗位和岗位需求, 对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要求。而学校根据这些要求制定相应的订单班计划。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 为企业提供专业性强, 企业文化认同感高的优秀毕业生。此类订单式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如开晨会等。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文化传递给学生。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企业的培训师直接参与授课。

(4) 校企资源相互融合, 形成社会影响。此类校企合作模式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这种深度的融合往往涉及到校企资源的整合。如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宝马班”、“福特班”等。企业会借用学校的场地建立培训中心, 同时为学校投放大量的设备和工具, 同时定期对学校中的相关项目老师进行培训和考核。而老师们经过考核之后将负担订单班的授课, 同时有部分更加深入的合作将会要求老师参与到企业员工的培训中去。此类合作不仅解决了企业场地不足, 人手不足的问题, 也对企业的影响力的扩大和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样作为校方, 也可以通过企业来提升社会效益, 老师们通过企业的培训, 获取了大量的最新技术资料和专业技能。解决了以往教材老旧, 知识更新速度过慢的难题。在各方面条件具备时, 能够与企业合作开发一批横向课题, 切实与企业合作解决一些难题, 这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深远的影响。

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以及没有健全的运行机制导致了校企合作深入程度不够, 合作周期短, 不够稳定。目前, 很少能够看到由政府出面牵头, 统筹协调企业方和学校方, 使二者深入合作, 校企深度融合。在企业和学校进行合作时, 找不到政府针对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合作的针对性政策, 是校企合作无法可循、无章可遵, 这就必然导致了校企合作没有坚实的根基, 导致了很多校企合作项目寿命短, 效果不理想。各级政府没有提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发展规划, 导致校企合作的针对性不强。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授课计划、制定课程标准时很多情况下都是想当然, 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如果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使校企合作能够有章可依, 校企合作将会迎来快速的发展阶段。

3.2 职业院校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目前, 我国仍然存在许多职业院校办学思路老套陈旧, 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脱节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了这些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课程设置方面、教学模式方面保守老套, 往往不能强调较好的动手实践能力, 而是以理论为主照本宣科。从而使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此类学校往往无法形成与企业有效的对接。同时职业院校由于缺乏前沿信息, 导致自身产品研发能力很弱甚至没有, 技术服务能力较差, 从而使企业不愿意与之合作, 形成了恶性循环。

3.3 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企业的运作总是以营利为核心目标的, 所以是企业认识到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至关重要。有相当一些的企业认为参与职业教育将造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失, 认为参与职业教育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无法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因而, 在政府没有政策的激励和没有法律法规约束时, 企业并不愿意花大力气投入到校企合作中。除此之外, 企业不愿意全面投入校企合作的原因还有一些, 如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必然要求企业投入专门的人员和财力支持, 这就潜在的增加了企业的运作成本。同时在顶岗实习中企业需要安排学生的衣食住行等问题, 需要对学生的安全负有一定的责任, 同时学生的生产效率一般都较为低下, 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很多校企合作的层次较低下, 无法对企业形成吸引力, 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应当不断解放思想, 努力提升自身队伍的建设, 能够在校企合作中为企业提供价值, 如, 通过横向课题能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技术服务能够为企业缓解人才培养的压力等方式。只有职业院校能够跟上企业的节奏, 才能够对其形成吸引力, 实现校企的共赢模式。

3.4 无校企合作的成熟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还没有一种基本完美的校企合作模板, 不能使校企合作变为企业发展和学院发展的必须动力, 还没有找到学校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完美切合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是必要的。校企合作主要由学校和相应的教育部门负责推进效果不够良好, 表现在很多合作持续性不强, 很多合作一次之后合作便中断, 归根结底还是合作制度不规范, 没有可以套用的成熟合作框架引起的。校企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平台。传统的职业院校由于受管理体制、政策以元及运行机制的制约。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校企合作产生影响。

4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建议

(1) 企业培训。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现代化企业对于员工的专业素养要求不断提高, 这就促成了现代企业培训的不断发展。所有的大型企业几乎都建有自己的培训中心, 并把培训部分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多数大型企业除了自己建设培训基地外, 都会选择与学校共建培训基地, 如宝马汽车、奔驰汽车等都在全国许多地区建有校企培训基地。此类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培训教师, 企业提供技术资料与设备设施等。在这种模式下, 企业能够以较小的资金投入培训大批企业员工, 同时能够吸收一部分学生也参与到培训中去, 最终进入该企业服务, 形成了稳定并且高质量的人才储备, 同时, 企业还能够通过学校的地区影响力为企业扩大知名度。作为职业院校在合作中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合作, 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的全方面素质, 使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接轨, 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技术资料和市场动态, 为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授课能力, 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员工。做到校企共赢。

(2) 校企共同完成横向课题。对于具备一定实力的职业院校, 校企横向课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学校教师具有理论扎实, 研究能力强的特点。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校企联合完成课题, 既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又增强了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

(3) 职业院校办实体企业。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 即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一旦职业院校自己开设了企业实体, 合作中的协调工作将会变得异常简单。校企之间的矛盾将大大化解, 可以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服务。同时能够通过在校办企业兼职很好的锻炼教师的实战能力, 有效的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学生在实习的同时还能够为校办企业的良好经营提供有力支持, 并可以获得一定资金, 一举两得。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探索更加高效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成为了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完美的校企融合能够实现将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 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的过程与生产的过程对接。在此, 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的现状加以分析并为校企合作的实施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第11篇

一、“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背景

1.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需要

企业冠名班是最有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形式,是指学校为某个特定企业单独招生、单独建班、对口培养,同时冠以企业名称,邀请企业参加开班仪式,使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接受企业准员工职业教育,形成了“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的教学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的压力,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就业有保障,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由于校企双方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持久动力,因此要建立稳定的企业冠名培养模式,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和鼓励政策,职业院校也要主动寻找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共同点,并付诸实施,以激活企业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

2.是实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把控的需要

“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企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途径与质量等要素实现较好的把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上岗前初步具备了顶岗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学生顶岗实习不再是负担,而是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顶岗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降低了招工、用人成本和企业风险;教学计划中嵌入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功能模块,契合了企业岗位要求,使工学结合更加紧密,增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最终实现订单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奠定了基础。

3.是完善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2010年1月初,笔者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推广实验全面展开,经过六年多的课改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适应不同企业需求,为冠名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迫在眉睫。因此,以课程层面的企业深度参与为特征的“冠名培养”模式是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重要完善和补充,它与一体化课程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如同给一体化课程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二、“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创新

笔者学校的“冠名培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是几年来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以下特征:一是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引入教学全过程,校企共同参与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二是教学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为教学实施基础,冠名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定已开发好的课程内容,或根据企业的特殊需要,与专业教师按工学结合一体化的理念共同开发新的学习领域;三是实施过程中“共同制定人才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参与冠名管理,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同提供教学资源,共同组织学生评价”,实现了共赢发展。“冠名培养”使专业定位更加贴近生产一线,更加贴近生产岗位,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培养的人才深受企业的欢迎。

三、“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学校积极开拓就业,寻找企业与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利益共同点,以激活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冠名培养”校企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创新,产教结合,深度合作。在冠名培养过程中,在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师资培养、管理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由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明确要求,调整学校现行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手段,出台符合三方(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以此作为冠名班课程教学的总体方案。

2.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招生过程

企业确定员工招生方案,在学校招生阶段选拔一个班学生作为签约准员工,并与校方达成培养协议,凡签约准员工没有特殊情况,毕业时企业一律接收。

3.校企双方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培养人才

冠名培养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这就要求企业不仅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还必须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指派技术人员参与冠名班课程教学,缩短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使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相对接,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企双方互为培训基地。学校利用教育资源,根据企业需要,对其在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取证培训;企业吸收优秀专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一线生产和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4.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师资团队

依据企业需要,校企共同遴选冠名班的师资队伍。参与冠名班培养的教师,必须有一年以上冠名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引导专业教师走进企业生产现场顶岗进修,提高生产技能,获取冠名企业一手资料,与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共同制定专业标准、教学计划、开发课程、从事教学,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5.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

笔者学校特别聘请冠名班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课程改革实践专家,和学校的专业老师共同参与了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引入课程中,让企业明了学校的课程来自于企业一线的生产任务,使被冠名企业明晰学校现行的课程结构,为将来冠名班依据企业要求进行知识重构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6.校企双方共做人才培养与储备,实现双赢发展

通过开设企业冠名班,破解了企业的招工困难和人才培养不对路的难题,为学校学生的成才和就业提供了保障,又使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更具有职业性、导向性和针对性,是一项多赢的策略。

7.校企双方教科研合作,促进内涵建设

拓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路,积极承接企业技术课题,企业人员、教师及冠名班学生共同进行技术攻关,提升学生参与企业科研的积极性,为其进入企业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8.校企双方进行文化层面的融合

将企业文化和理念适时灌输给教师和学生。企业定期对冠名班学生进行企业模块培训,全程参与学生评价,有针对性地灌输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具备满足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成果

“冠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笔者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在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中注入了新的企业元素,是“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

几年来,学校先后与北京安德建奇集团、北京中电凯尔设施管理有限公司、承德颈复康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盛恒信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有限公司、福田雷萨起重机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联合,开办了以“安德建奇数控班”为代表的26个企业冠名班。实践证明,这种冠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它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冠名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稳定率为98%。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冠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第12篇

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一个场所。深度合作的企业会有相关专业人士参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参与教材的编写, 做兼课教师。因此, 真正做到与企业接轨的院校不多, 顶岗实习侧重的是实践, 而教学已经结束, 任何的反馈很难及时反馈到教学过程中, 一届学生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只能等到下一届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改进。未能体现真正的校企全程合作育人, 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也没有针对台资企业对用人的特殊要求来培养台资企业紧缺的人才, 解决两岸之间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矛盾。

二、台资企业与大陆员工间的文化差异

大陆的台资企业数量达到8万多家, 总投资额超过500多万亿元。但由于两岸文化的差异, 双方互相存在一些偏见, 很多高校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 知道是台资企业, 印象就会下降, 会作为次要选择。主要问题在于:首先是台资企业对大陆的员工存在普遍的不信任, 怀疑大陆员工的素质及能力, 因此对关键性的技术秘而不传;其次是大陆员工对台资企业的管理普遍存在不满, 台湾一向灌输的儒家文化使台资企业中很多领导的作风偏向于家长式的作风, 上下级界限分明, 高度集权;而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 接受了各种文化的熏陶, 相对追求平等, 不愿意受制于人, 导致上下级之间沟通出现困难, 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台资企业偏重于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倾向于雇佣自己熟悉和了解的人才。因此有必要通过“校—校—企”的方式来合作培养员工, 在学生还没有形成强烈的文化差异对比之前, 建立与台资企业之间的联系, 促进学生对台资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增进双方之间的互相理解, 减少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培养台资企业需要的人才。

三、兼职与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兼职是指在不脱离原组织的情况下, 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并取得一定的报酬;或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交换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顶岗实习是指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 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 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 掌握操作技能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因此两者有相通之处, 都是到对应的岗位工作实践, 企业均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灵活度高。兼职与顶岗实习结合全程参与人才的培养,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学校都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最优选择。对企业而言不需要投资也不需要派人员到学校长期给予支持, 只需要双方加强沟通就能够达到合作的目的。

目前大多数院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与实习分开管理。绝大多数院校对于学生的兼职没有太多的干预, 或者没有系统的管理, 认为兼职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兼职与学校的教学无关联。因此常见的兼职, 都是学生自己寻找, 大多数也是和自己所在的专业没有关联。

大多数大专院校学生的实习采取的是集中大三下学期或者大三一年到企业实习, 实习企业的寻找主要有两种方式, 学生自己寻找, 学校推荐。基本采取的是粗放式管理,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实习即就业, 实习就意味着不用再上课, 到企业工作。学校的管理机制大多是要求专业相关教师按一定的比例抽查到学生所在的企业巡视2—3次, 这样很难整体上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监管, 从而进行实时的指导。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没有充分的利用企业的资源, 也没有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给学生搭建一个长期培养的平台, 教学与实训相分离, 不能很好的体现双元育人,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兼职与实习串联实施方案

将学生平常的兼职与学生的实习及日常的教学串联起来, 让学生将兼职工作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理论与实践的互补, 将学习的知识放到实践中进行尝试, 然后自我进行总结, 针对自己所欠缺的知识, 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补充, 渐渐地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

相关课程的教师则通过企业对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的表现来分析学生所存在的优缺点, 对于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不断地根据台资企业的要求, 渐进地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 将台资企业的合理要求融入到课堂中, 如开设一些相关的文化课程, 让学生深入了解台湾的文化。根据台资企业的要求, 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自我展示能力。

具体方案如下:大一上学期学生进校, 则由专业教师联系校企合作的台资企业, 给学生提供基层的工作岗位, 考察学生各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大一下学期则按照台资企业对学生的判断, 开设部分选修课程, 弥补学生知识点的漏缺。大二上学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现有台资企业中的岗位, 台资企业根据学生第一年的表现, 挑选优异的学生, 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岗位的调整。专业负责人与台资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 台资企业将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专业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根据岗位针对的课程将信息反馈给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于学生知识以外的表现, 包括人际交流、沟通, 待人处事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各个班主任, 班主任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 将信息反馈给相关的辅导员, 辅导员根据学生的情况, 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具体流程如图1。

五、校企全程合作需解决的问题

1、如何构建教师与台资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 尤其是专业负责人与台资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一, 激励各个专业负责人利用已有的人脉关系, 找到对口的台资企业;第二, 充分利用外聘教师的资源, 尤其是企业届的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第三, 充分调动现有的教师, 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让教师将自己拥有的企业资源拿到学校共享;第四, 学院出面寻找合作的台资企业, 学院可以通过与政府的协商, 联系产业园等的形式, 找到台资企业, 统筹划分给各个专业进行对口衔接。每位专业负责人负责好现有的台资企业, 长期进行沟通合作。

新生入校即可以邀请台资企业来校进行招聘, 从初级岗位开始安排学生的兼职工作。专业与台资企业之间签订合作协议, 可以要求每两周将学生情况反馈给专业, 专业负责人或专业教师可以随时的到企业追踪学生的兼职或实习情况。对于偏差较大的学生, 要求企业第一时间告知教师, 教师也可以告诉家长, 共同协助帮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2、如何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给予更大的灵活性, 给专业更多的自主权改进现有的课程体系。专业负责人可以根据该专业的特点, 做好专业核心课程的计划, 但对于专业选修课可以先不确定, 大一上学期开设基础课程, 让学生到企业兼职, 到学期末根据学生的意见及企业的反馈意见设定选修课程, 对已经设定的选修课, 可以实时进行调整, 这样才能实现课程的设置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企业方面可以指定一位联系人, 沟通协调学生的整体情况和表现, 对于该联系人, 学校给予适当的补贴。

3、课程内容的控制

课程内容的控制,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强化对课程内容的审核制度。目前大多数院校对于课程内容没有给予较多的限制, 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专业负责人进行把关。这样必然导致课堂教授的内容不一定是企业需要的, 不一定是学生想要学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课程内容的控制, 学院教务处应要求每位教师开课前制定课程大纲, 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或者相关院校优质师资 (台湾相关技职类院校) 的参与。大纲制定完毕, 需要制定配套的审核制度, 来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每门课程需在上课前一学期的中旬制定好课程大纲, 大纲的审核采用校外专家审核制度, 明确其责任, 同时也给予适当的报酬。每位专家采取匿名审核, 并需详细列出大纲存在的不符点, 教师必须按照校外专家的要求认真进行修改。审核不通过的课程则不允许该教师担任该门课程。对于外审大纲不通过的教师, 允许其在限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诉, 制定顺畅的申诉制度。

4、如何让教师制定出高质量的教学大纲

每个专业需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 让专业教师轮流到台资企业的相关岗位进行实践, 可以鼓励教师利用暑假等时间到台资企业进行学习, 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及岗位要求, 渐进地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此外, 对于专业负责人则要求每年企业实践不少于90天, 通过对专业负责人承担的课程进修集中排课的形式, 给予专业负责人足够的时间下到企业, 了解整个行业情况, 从而更好地从整体上认识专业, 给专业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 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专业的动向。

5、放开教材的选用制度

不需要每门课程都有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制定讲义, 根据企业的建议实时地调整授课计划, 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兼职情况适当的进行调整。也可以积极的邀请企业的相关人士参与教学中的某一个单元的教学, 或者某一个单元内容的制定。

6、建立新的考评体系

对于学生的评价, 改进曾经的试卷, 采用无纸化的考评, 考试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记忆能力, 而高职院校更需要考核的是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实践能力。考核应该是三方的考核:企业考核占45%, 教学课堂考核占45%, 学生自我考核占10%。让学生参与考核, 有利于让他们了解考核的体系及考核的标准, 客观地对自己做出评价, 从考核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优缺点。明确考核的目的, 考核的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通过不通过, 而是在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帮助其改进提高, 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第二次考核的机会。

7、加强与台湾高校的合作

根据台资企业的反馈意见, 选送一些学生以交换生的身份到台湾相关技职院校进行学习 (如首府大学、美和科技大学) , 让学生深入了解台湾的风情民俗, 更好的认同台资企业的文化及其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生成效率下一篇:教学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