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大学生就业

2024-07-01

残障大学生就业(精选5篇)

残障大学生就业 第1篇

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5年, 位于山东省的滨州医学院率先创办了主要面向肢体残疾人的临床医学系。1987年,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 标志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开始。“九五”期间, 全国共有6812名残疾学生进入高校, 从1990年至2000年, 普通高校招收约万名残障大学生。2003年, 有3072名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 有827人考入特殊教育院校, 比前几年有较大增长, 但仍然不到当年高校录取新生比例的千分之二。【1】2004年、2005年, 每年考入各类高等院校的残疾人约有4000名。从2006年到2010年四年间, 高校录取的残障大学生人数从4148人上升到8731人。【2】

由此可见, 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 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有17所, 如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南京特教学院等。

二、残障大学生就业特点

在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产业工人、高校毕业生等三大就业群体的就业压力相互叠加的情况下,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就业难度不断增大。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残障大学生因生理上的缺陷和加之社会上的各种歧视, 他们的就业异常艰难, 一次性就业率低、就业层次较低、专业不对口等。目前我国在校残障大学生大多为随班就读方式, 因为人数少, 他们的就业状况被关注度低, 但他们遇到的独特问题和困难并非普通人能够想象, 残障大学生的就业可概括有以下特点:

(一) 就业愿望强烈

大部分残障大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尽快实现就业。根据中国残联和IBM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希望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残障大学生占83.1%;希望继续深造的占13.3%;其他情况占3.3% (其中有1.8%的残障大学生希望自主创业) 。

(二) 网络是主要求职途径

根据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 当前有84.9%的残障大学生通过招聘网站寻找工作, 其余求职途径依次为参加招聘会、通过残联职业介绍、亲戚朋友推荐。

调查结果显示, 无论是普通大学生还是残障大学生求职的主要渠道都是网络招聘。不同的是, 残障大学生对现场实地招聘会也十分重视, 尤其是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具体可参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 这张图表只是反映了残障大学生自身的求职渠道取向, 不能代表每种渠道的求职成功效果, 也不能代表成功实现就业的残障大学生的实际渠道。

(三) 就业周期长, 求职异常困难

当前, 残障大学生毕业前一次就业率非常低。不少残障大学生就业充满曲折, 社会歧视如影相随。全国特教高校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率与普通高校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以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为例, 近几年的残疾人大学生一次就业率乐观估计也不超过60%, 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73%低十几个百分点。【3】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情况也是这样, 2013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两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就业率仅为32.5%, 大大低于普通毕业生签约率。不但一次性就业率与普通大学毕业生相比差距较大, 而且在己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大学生中, 很多还是主要靠父母及亲朋好友帮忙。2013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位残疾研究生, 发出近600份简历后也没接到一个面试通知, 这些都折射出残障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和艰辛。【4】

(四) 同工不同酬, 专业不对口

目前, 我国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整体上呈现规模萎缩之势, 社会上为残疾人群体单独提供的工作场所非常有限。大部分残障大学生还是要和普通人群在一起工作, 这有利于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 实现参与共享, 但这其中出现的同工不同酬现象值得注意。据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统计, 残疾 (聋人) 大学生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同等学历的普通毕业生。苏州、杭州、上海三地的社会职工年均收入为四万多元, 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后年收入一般仅为一万多元, 差距很大。【5】

但现实中, 残障大学生比普通学生更难找到与专业相近的就业岗位。例如, 计算机类专业因为对听力方面要求不高, 很多听力残疾人报考这类专业, 但毕业后能够如愿从事程序开发、平面设计等与专业相关性高的工作的学生却并不多, 很多残障大学生迫于生存, 只能放弃所学专业, 要么到印刷厂等流水生产线上从事重复性劳动, 要么到宾馆、饭店等场所从事服务性工作。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和外语学院的两位残疾研究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 表现优秀, 但毕业时最愿意接收他们的岗位一个是某幼儿园食堂的临时帮厨, 另一个是某小工厂的车工。这显然不是能让他们发挥所学知识和专长的岗位。【6】

三、残障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

造成残障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其中既有制度缺位、观念歧视和服务滞后等外部原因, 也有残障大学生职业技能和择业观念等方面的内部原因。这里, 我们首先尝试构建影响残障大学生就业因素基本模型, 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内因和外因方面对残障大学生就业困境进行探析。

(一) 影响残障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基本评估模型

影响残障大学生就业因素可建立下面基本评估模型:

J=P (A+S) -E-D

上述模型中各个字母含义分别为:

J:就业程度 (残障大学生的就业程度)

P:制度安排 (促进残障大学生就业的法规政策)

A:个人能力 (残障大学生个人能力水平)

S:就业服务 (为残障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水平)

E:社会排斥 (社会对残障大学生就业的排斥程度)

D:融入障碍 (残障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各种障碍)

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制度安排、个人能力、就业服务和社会排斥等都直接影响残障大学生就业状况, 特别是“制度安排”, 可以成倍地放大或缩小残障大学生就业的难易程度。“社会排斥”、“融入障碍”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当这些“负能量”因素大于制度安排、个人能力等“正能量”因素的集合数值时, J (残障大学生就业程度) 就会呈现负值, 就业状况会非常困难。

对上述各个因素我们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化分析:

1.制度安排因素

P=αβ (P1+P2)

式中:

P:制度安排 (促进残障大学生就业的法规政策)

α:制度安排的可操作性系数

β:制度安排的可执行性系数

P1:一般性制度安排

P2:专项性制度安排

可以发现, 制度安排的可操作性对制度实际落实效果起到倍增或倍减作用, 可操作性系数α高, 加强了制度安排的落实效果;可操作性系数α低, 弱化了制度安排的落实效果。制度安排的可执行性系数β同此原理。

2.个人能力因素

A=A1+A2

式中:

A:个人能力 (残障大学生个人能力水平)

A1:个人专业知识水平

A2:个人职业能力水平

3.就业服务因素

S=θ (S1+S2)

式中:

S:就业服务 (为残障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水平)

θ: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系数

S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残障大学生提供的一般性就业服务

S2: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残障大学生提供的特殊性就业服务

可以看出, θ (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系数) 同样对就业服务的整体水平起着倍增或倍减的作用。

4.社会排斥因素

E=E1+E2+E3

式中:

E:社会排斥 (社会对残障大学生就业的排斥程度)

E1:社会对残障大学生就业的观念排斥

E2:社会对残障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排斥

E3:社会对残障大学生就业的环境排斥

5.融入障碍因素

D=D1+D2+D3+D4

式中:

D:残障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各种障碍

D1:心理障碍

D2:生理障碍

D3:信息交流障碍

D4:外部环境障碍

(二) 残障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外因

1.制度缺位

我国现行残疾人就业立法条款中, 笼统性表述多, 明确责任主体少;倡导条款多, 奖惩条款少。法律条款柔性有余而刚性不足, 缺乏操作性, 实际上难以落实。更为重要的是, 我国现行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都没有提及残疾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虽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在2009年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但这只是个指导性文件, 同样缺乏可操作性, 量化条款少, 没有十分明确的操作程序, 也缺乏必要的考核和奖惩措施。在实际执行中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行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标准, 也限制了残障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例如, 因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师资格申请体检标准中, 将跛行、四肢有明显残疾等情况均视为不合格, 使残障大学生被拒门外。

2.社会排斥

长期以来, 社会对残疾人的排斥十分普遍, 残与废如影随行, 残等同于废的观念一直根深蒂固, 残疾人受到主流社会排斥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在观念排斥的影响下, 产生了对残疾人的制度排斥、环境排斥和其他排斥。这些社会排斥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叠加, 环环相扣, 共同构成了排斥残疾人的一张无形的网。具体可参见图2

资源来源:尚珂, 梁土坤.新形势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

3.服务滞后

目前, 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 出台了很多具体措施, 但是针对残障大学生的个性化措施和服务还相对薄弱和滞后。现在高校中普遍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 但针对残障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个性化职业指导还比较少。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会较多, 但为方便残障大学生参加而提供消除障碍的辅助性服务比较少, 如为聋哑大学生提供手语翻译帮助和用人单位交流, 为视力残障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 为肢体残障大学生提供无障碍设施, 包括卫生间的无障碍设施等。同时, 针对残障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也比较少。

当前, 每年高校新录取的残障大学生和当年毕业的残障大学生的相关信息还没有实现全国联网, 还没有实现对残疾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就业的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当年毕业的残障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就业岗位进行匹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缺乏有效对接, 为残障大学生提供的“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还比较少。在残障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测评、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7】

(三) 残障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内因

1.职业能力需提高

残障大学生在校一般都学习了基础课和专业课, 但在职业技能方面往往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例如, 部分用人单位对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但根据中国残联、IBM公司2008年联合对国内58所高校的225名在校残障大学生开展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在接受调研的残障大学生中本科以上人数达93.0%, 但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人数只占71.0%, 再以上海市IT行业招聘要求为例, 上海一动画设计公司要求应聘人员具有渲染动画和模型设计方面的技能和从业经验, 并能当场设计出作品, 而毕业生往往在这方面和企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8】

有的残障大学生在报考选择专业时缺乏有效指导, 进入大学后对所选专业不适应。还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以为进了保险箱, 在校没有进行职业规划和学习。另外, 由于特教师资不足, 部分高校针对残疾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还比较薄弱, 一些残障大学生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及职场关系处理等方面还没有得到系统引导, 从而导致职业适应能力不高。

2.择业观念需改进

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 残障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相对于一般残疾人更丰富, 平等意识更强, 就业期望值也更高, 但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困难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准备。有些残障大学生没有长远的、整体的职业发展规划, 不愿从基础工作做起, 积累经验和才能, 逐步向职业目标接近。而是开始定位就较高, 愿意做“白领”, 不想当“蓝领”, 认为某些工作太单调, 没有发展前途等而错失了机会。当前, 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残障大学生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就业中“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比较普遍。是否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规划及自身定位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 也是影响残障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 残障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如图3所示:

资源来源:本研究整理

四、残障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解决路径

近年来, 包括残障大学生在内的残疾人就业引起了社会很大关注, 残疾人就业状况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 目前残疾人就业更多的是基于同情而不是平等, 是基于人道而不是正义。残疾人就业如果不能上升到基于正义的平等并被法制所规范, 残疾人的就业权仍将很难得到保障, 残疾人想平等融入社会仍会异常艰难。解决当前残障大学生就业困境必须从平等和正义的角度出发,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政策和舆论手段, 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制度创新, 加强就业服务, 个人、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 共同促进就业。

(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促进残障大学生就业,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首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成立残障大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吸收人社、教育、民政、工商、税务、编制、卫生、法院、残联等单位参加,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统一协调解决残障大学生在毕业、就业、创业、培训、落户、申诉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形成“政府主导, 部门承办, 高校配合, 社会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

其次, 强化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作用, 明确职责, 督促残工委成员单位制定、细化促进残障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地方政策。同时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劳动监察部门和残联加大对侵犯残障大学生就业权益情况的监督和查处力度, 对违法行为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在受理涉及残障大学生就业权的案件时, 免收相关费用, 及时审理和判决, 减轻讼累, 维护残障大学生合法就业权益。

三是借鉴国外做法, 在现有劳动仲裁机构基础上成立“反歧视调查公署”, 性质为准司法机构, 内设残疾人法律救助事务办公室, 赋予反残疾歧视的执行和监督职责, 免费为受到歧视的残疾人取证、调解、协商和索赔。对在就业过程中歧视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行政处罚, 责令改正。

(二) 实施制度创新

社会群体间的平等与公平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 即在相同特征的人群中实施绝对平等的政策, 而在有特征差异的不同人群间实施相对平等, 从整体上通过减少不平等来实现平等。【9】解决残障大学生就业困难必须在坚持“普惠”的条件下, 充分考虑残障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并以尊重个性特征、施行“特惠”政策、“赋权增能”【10】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残障大学生的特点和就业中遇到的困难, 建议采取以下五项制度创新:

1.岗位适格制度

适格是指残疾人具有适合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适格即应被录用, 否则就构成歧视。适格制度由美国《康复法案》首次提出, 是残疾人就业立法的一项创举。在实际中, 有时很难判别用人单位是因为残疾歧视拒绝招聘还是残疾求职者确实不符合岗位要求, 适格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实际中, 判断残疾求职者是否具备岗位资格是关键, 配合适格制度实施, 建议国家在公共就业职业资格的基础上, 制定《适合残疾人就业的职业和岗位名录》、《残疾人就业岗位资格标准》。

同时, 建立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制定分职业、分岗位的体检标准, 建立分类体检制度, 综合考虑残疾人的特殊情况和胜任岗位能力, 解决以体检不合格为理由把残疾人排斥在外的问题。

2.岗位预留制度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中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要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但在实际中, 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竞争非常激烈, 一个岗位可能会有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竞争, 用人单位选择余地非常大, 更倾向招用普通大学生, 同时围绕着每个岗位可能还会有很多人情和关系因素。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仅靠用人单位的同情和道义, 而没有强制性的制度安排, 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法律规定和中央文件要求很难落到实处。

针对当前情况, 建议实施岗位预留制度, 即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录、招聘工作人员时, 要按一定比例预留一部分岗位, 专门定向招录符合条件的优秀残障大学生。这里想强调的是, 根据相关政策法规, 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达不到规定比例的, 要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但对于机关事业单位, 不能以交钱代替安置, 而应该发挥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带头示范作用, 岗位预留制度也正是基于此种考虑。

3.定单培养制度

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提出招不到符合岗位要求的残障大学生, 针对这种情况, 配合岗位预留制度, 建议实施定单培养制度, 即人社、残联和教育等部门及早和用人单位沟通, 了解用人单位人才战略的中长期规划, 按照差额的原则, 从应届高考残疾考生确定一批培养对象,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 帮助考生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考生、高校、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签订四方协议。

从进入大学开始, 就对培养对象实行“双师”授课, 即由高校老师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 由用人单位派出专业工作人员作为残障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导师, 结合岗位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毕业前, 残障大学生再到用人单位进行6个月左右的岗位实习。毕业时, 由用人单位统一考核, 择优录用。需要参加国家法定准入性考试的, 如公务员招录考试, 按规定参试。

4.奖励补贴制度

用人单位招用残障大学生, 可能会增加一些成本。为支持和鼓励用人单位, 建议实施奖励补贴制度, 具体包括:一是岗位补贴, 即对凡招收残障大学生, 并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如福建省规定, 用人单位按每安置1名残障大学生, 给予5000元补贴。【11】二是社保补贴, 即由财政出资, 支持用人单位为招聘的残障大学生缴纳社会保险。例如, 北京市规定, 对招用残障大学生就业满一年的用人单位, 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给予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12】三是培训补贴, 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是残障大学生更好适应岗位核心要求的重要措施。建议从财政资金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划出部分资金鼓励和帮助用人单位对残障大学生开展岗前培训。四是无障碍改造补贴, 用人单位聘用残障大学生后, 为方便残疾人工作, 需要进行一些无障碍改造, 如为方便肢体残疾员工而建造坡道, 为视力残疾员工设立语音提示装置, 对生产设施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等。建议出台《用人单位无障碍改造补贴标准》, 按规定对相关费用给予补贴。五是超比例安置奖励, 用人单位安置残障大学生就业超过规定比例的, 应给予奖励。如北京市规定, 用人单位如果安排就业的残疾人大学生超过全部职工数量的1.7%, 除社保补贴外, 还可享受每人每年6000元的奖励。【13】

5.指定代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规定, 劳动者在受到就业歧视时,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 在现实中残障大学生与侵犯其就业权益的单位或个人相比, 往往在资源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对等性, 由残障大学生自己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因时间、精力和费用等方面的原因有很大困难, 整个程序走下来从时间上往往就需要一年甚至两年。建议通过立法建立指定代理制度, 由前文所述的反歧视机构为受到歧视的残障大学生向人民法院提起代诉讼, 作为残障大学生的授权代理免费全程开展维权工作。

(三) 促进信息技术领域就业

信息化与残疾人具有天生的契合,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残疾人克服障碍, 实现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信息技术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管理等环节都使用动化程度高的生产设备, 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对身体条件要求较低, 适合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残障大学生就业。例如, 目前已有近百名残疾大学生在IBM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中国公司工作, 岗位包括咨询、技术支持、销售、后勤和研发等。东华软件股份公司现在也有50多名残疾员工, 分布在从产品研发到日常运营的各个工作岗位。残疾朋友在信息技术领域就业, 相对于普通人, 往往还具有一些比较优势, 如在软件编程中, 听力残疾人受外界干扰少, 工作专心, 编写代码不易出错。在数据处理录入方面, 准确率也很高。深圳海关使用聋人录入数据, 差错率从百分之几降为零, 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

但是, 当前还没有促进残障大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实现就业的专项政策, 校企之间、企业和残障大学生之间、企业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之间交流还不够, 一方面有很多优秀残障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岗位, 另一方面, 一些愿意为残障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的高科技企业常常招不到合适人选。建议一是出台《残障大学生高科技领域就业扶持办法》, 从扶持内容、扶持标准、认定程序等方面予以详细明确。二是进行信息联网、定单培养、全程服务。在现有中国残联残疾人培训就业实名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建立两个子数据库, 即高校残障大学生信息数据库、高科技企业岗位需求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联网进行数据分析匹配, 为企业推荐人才, 为残障大学生推荐岗位。同时利用信息系统,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全程跟踪就业服务, 入学前进行职业倾向测评, 推荐报考院校专业;入学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联合开展对残障大学生“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职业指导;毕业时联合用人单位, 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岗位推介、岗前培训等服务。同时大力开展定向培养, 着重解决残障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接的问题, 即企业提供招聘需求, 学校设置相关课程, 政府购买相关服务进行技能培训。三方携手共同实施残障大学生“就业直通车”服务。

(四) 加强残障大学生创业扶持

自主创业也是残障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残障大学生单靠自身力量很难生存和发展, 国家应给予特别扶持。建议一是制定颁布《高校残疾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办法》从责任主体、申请程序、资金补贴、技术支持、场地提供、运营服务等方面予以详细规定。二是建立适合残障大学生特点的创业项目库, 详实提供每个项目的创业指南。三是开展分项目的创业培训, 请业内专家和实际经营者从项目特点、行业背景、成本控制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帮助残障大学生理清思路, 规避风险, 获得较大成功把握。四是建立见习制度, 根据残障大学生创业意愿, 由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联系, 选派残障大学生到与创业领域和行业相近的单位中见习, 见习期间, 由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见习单位给予见习补贴, 对残障大学生提供生活补贴。通过见习, 残疾人大学生可以熟悉行业特点, 积累创业经验, 为今后打好基础。五是建立残障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从经营场地提供、工商执照办理、小额信贷担保、税收优惠减免等方面为残障大学生创业提供切实帮助。六是加强服务和引导, 逐步培育创业品牌, 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 通过连锁经营、规模经营、特许加盟等方式扩大市场, 为残障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平台。

(五) 提高残障大学生就业服务水平

当前, 我国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的主体是中国残联及其地方组织设立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 但残疾人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很多残障大学生找工作还不是通过就业服务机构, 在抽样调查中, 有39%的残障大学生还不知道有专门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 【14】这说明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效能还需提高。

针对残障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应以残障学生自身特点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为出发点, 通过职业能力测评、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推荐、跟踪服务等措施开展工作, 具体可参见图4:

资源来源:本研究整理

(六) 构建四条基本保障线

综合上述各种制度措施, 建议构建我国促进残障大学生就业的四条基本保障线。第一条保障线是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委系统大型国有企业安置就业;第二条保障线是社会企业吸纳就业, 特别是行业500强企业、高科技企业;第三条保障线是鼓励和扶持残障大学生自主创业;第四条保障线是公益岗位安置, 在前三条保障线都没有发挥作用的情况下, 政府要对残障大学生就业进行“托底”, 即通过政府设立的公益岗位安置。这是一种过渡性安置, 在此期间, 政府相关机构对公益岗位上的残障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能力训练, 帮助其尽早通过前三种途径实现就业。四条保障线如图5所示:

残障大学生就业 第2篇

5月19日是第23个全国助残日。在 “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昨天下午,在东河区特殊教育学校举行的爱心善款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玛木提携夫人木沙兰及女儿亲手向5位困难残障学生发放“爱心红包”和书包等学习用品。拿着这份沉甸甸的“爱心”,不少受助家长和孩子的眼眶湿润了。

据悉,玛木提先生已先后多次对困难学生慷慨解囊。捐助是从1991年开始至今,玛木提表示他会一直走下去。

今年助残日的主题为“帮扶贫困残疾人”,东河区特殊教育学校收到了各单位捐献的款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开展扶残助残爱心活动,让残疾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树立生活信心。

普通高校残障体弱学生体育教育研究 第3篇

1 残障体弱学生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指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本文提到的体弱大学生是指身患残障体弱,在生活自理上有一定的影响或患有不宜参加剧烈性运动的特殊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肝病、高度近视等疾病)以及体质弱势(过瘦或过胖等)的学生。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针对大庆师范学院残障体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受体育教育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普通高校图书馆的有关文献,搜集残障体弱的体育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当前残障体弱的研究现状。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普通高校教务处、体育学院主管教学院长及部分体育教师,对论文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对研究内容进行确定。

2.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普通高校大一大二全体学生,问卷采取课堂上发放,现场回收。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为180份,有效率为90%。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1.0软件对问卷内容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3 普通高校残障体弱学生体育现状

根据表3-1、表3-2得出,申报体育保健课的人体育运动明显高于未申报体育运动的学生人数。

4 残障体弱学生体育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

4 . 1树立“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

4.1.1 由单纯的竞技式的体育教学向“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变

如何保持和发展残障体弱学生现有的身体机能,维护残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保障残障学生的身体不再受到伤害是对残障学生体育教学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学过程中既要有耐心,又要细心,细致观察教学内容及手段是否会对学生身体带来伤害或不良影响,及时了解学生能否接受这样的教学强度,力争使残障学生能掌握1~2种终身锻炼身体的方法。

4.1.2 由单纯的体育教学向体育康复转变

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使残障体弱人士的身心缺陷得以矫正和康复,进而改善他们生活提高学习和工作技能和效率。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体能,残障体弱学生的体能在体育活动中显得更为重要。鉴于疾病原因,残障体弱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肌肉麻痹、萎缩、软弱等生理现象,因此,他们更需要通过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来缓解状况。由医务人员监督,建立全面的健康档案。加强师资的培训,熟悉教材、熟悉教学内容,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残障体弱程度安排合适的运动训练能保证残障体弱学生体育与体育康复的健康发展。

4.1.3 体育课由单纯的每周一次向“健康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延伸

以恢复身体机能为出发点,以康复为目的,鼓励残障体弱学生参加每项体育项目。本着这样目的,采用的锻炼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趋向于基础体育的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和趣味性。授课内容要符合残障学生的体能,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由于残障体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内容形式的非统一性、基础性”,导致残障体弱人体育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因此,残障学生的康复与保健单靠每周只上一次的体育课程是不够的,课外应多补充其他的康复、保健常识。

4 . 2确立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

4.2.1确立身体康复、自我挑战的个体目标

身体康复是所有残疾人体育锻炼的终极目标,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残障体弱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和能力。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时学生的身体的发展没有定型,存在着较大的可塑性。通过学校科学的体育教育,可以使残障体弱学生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其身体取得较好的改善和提高。

日常学习和生活对于常人来讲,是简单的,不经意的。但对于残障体弱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体育教育首先可以使残障体弱学生可以磨练他的意志,从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其次是通过较成功的体育锻炼,让学生产生快乐和满足的情感体验,这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体育锻炼还可以使他们拥有较多的社交机会,帮助残障体弱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

4.2.2确立促进社会文明、推进教学改革的社会目标

高校特殊的体育教育工作不仅要面向残障体弱学生,更应该面向所有学生。要通过体育教育端正所有学生对残障体弱学生的态度,提高他们的帮残、助残意识。对残障体弱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正确认识和对待,共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深化残障体弱学生体育教育研究,使全校、全社会对他们的体育教育更为重视,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器材、重新设计教学内容等举措,使残障体弱学生的体育教育目标适宜,教学内容适中,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器材更实际。

4 . 3遵循残障体弱学生体育教学原则

对于残障体弱学生的体育教学应在健全人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根据残障体弱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到重点实施以下5个原则。

第一是保障安全。在对残障体弱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要结合其身心特点,注意选择简单、容易操作、锻炼效果较好的教学内容,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个别动作,要运用保护与帮助的教学方法。第二是情感需求。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动因是个体的情感驱动,体育教师要通过情境设置,让残障体弱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充分分析教材、教学对象,较多地从正面引导、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在体育锻炼过程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第三是重复练习。残障体弱学生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较少,教师在讲授动作示范后,要不断反复练习,加大重复练习的次数,通过充分调动各器官协同工作,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第四是锻炼要全面。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功能,特别是互补作用。第五,教学方法手段的多元。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使教学手段适宜地运用到残障体弱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情境设置等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在不失体育教育自身的目标情况下,寓教于乐,使学生与教师产生默契,让他们喜欢体育、喜欢体育课。

4 . 4设计残障体弱学生体育教学内容

由于残障体弱学生身体上的不便,对其进行体育教学的内容时应注意动作要简单容易学习,以下为教学的具体设计。

残障学生的具体运动:盲残的学生可以做杠铃在教师或正常的同学保护下;听力语言残障的学生可以进行慢跑运动;肢体残疾的学生进行智力运动是最好的;智力残疾的学生进行肢体上的简单运动。体弱学生的具体运动: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学生可以进行太极拳和体育舞蹈课的运动,这些运动比较柔和,适应这些学生。以上的运动设计都不是绝对的,在实际运动中一定要因人而异,尊重残障体弱学生的意愿,使他们在运动中获得快乐与健康。

4 . 5确立残障体弱大学生体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教育心理学分析认为:相比正常大学生,残障体弱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更脆弱的心理耐受能力,因此,假如在残障体弱学生已经知道降低体育教学内容难度和评价标准时仍然只得到较低成绩,就会令他们丧失自信,自卑心理更加严重,从而更加逃避体育锻炼活动。所以残障体弱学生的体育教学应注重维护他们的体育参与热情、成绩进步幅度和课堂表现,淡化对技能的评分,将心理适应能力、理论、运动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融入评价体系之中,让学习效果、运动参与、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标准作为评价体系内容,细化到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运动参与态度、运动参与时间、运动参与频率、课堂表现;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健身知识;技能掌握、技能知识理解、成绩进步幅度、技能的运用程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自信心;环境适应能力、人际适应能力;这样会很大程度上促进残障体弱大学生的体育参与。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普通高校残障体弱学生的体育教学现状。大多数残障体弱学生并没有因为自身的身体缺陷而对体育课产生抵触,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踊跃参与各项体育运动,表现良好。其所具备的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源于对体育锻炼有较好的认知程度;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由于对科学健身保健方法不甚了解,导致对科学体育健身方法认知度较差。

(2)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对残障体弱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仍未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具体行之有效的体系。这就造成体育教师上课有很大的随意性。对残障体弱学生体育教学应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运动处方,逐步研究和开发适合不同残障体弱学生身体康复训练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应与医护人员和体育康复师相互协作,制定残障体弱学生的训练计划,共同促进学生的身体康复。

5.2 建议

(1)多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残障体弱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正确指导学生体育锻炼,满足其科学健身的需求,对残障体弱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监控;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符合残障体弱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残障体弱学生的健身意识,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2)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培养残障体弱学生运动参与的意识,将体育意识培养融入到课堂和其他各种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体育活动宣传,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如组织体育比赛,促进与普通学生体育全方位融合。

残障大学生就业 第4篇

一、“德”的渗透与教育应指向学生的理想境界

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排在首位,这说明对聋生加强思想教育是聋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崔峦在谈到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时说:“语文教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自觉地担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责任。这是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呢?

1. 树立典型

聋校课本中有许多人物塑造得很突出的文章,如《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课文中的英雄人物有血有肉,形象高大而具体,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特别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师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动作、神态,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英雄人物的典型,就可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

2. 美文鉴赏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作家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汲取灵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瓦尔登湖》的梭罗,在南黑森林诗意地安居的海德格尔,他们在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中孕育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人教版聋校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描写自然的美文。如《桂林山水》、《荷花》、《迷人的天山牧场》、《我爱故乡的杨梅》、《葡萄沟》、《五彩池》等。这些文章用诗意的笔触向学生展开一幅幅自然的画卷。通过有表情的朗读,学生感悟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如何美丽,联系自己的家乡说说家乡的美,会进一步为自己生在鱼米之乡而感到骄傲,从心底里油然而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美好未来的盼望,往往就是在日常“德”的渗透与教育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学生的眼前就会呈现美好人生的理想画卷,因此,我们在教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应是简单地说教,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

二、“德”的渗透与教育应指向学生的活动体验

马斯洛曾说:“在通常的人际关系中,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彼此难以理解的;在爱的关系中,我们变得‘可以理解’。”雅斯贝尔在谈到“爱”的含义时说:“爱是对人不自由的束缚的解脱。……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中的重要一维。”可见,在师生交往中,要有“教育爱”的交流,既要及时而恰当地表达自己对体验者的爱,又要善于领悟和接受体验者对导引者的爱。

聋生进入聋校以前,与亲人、他人交流的机会很少,因为他们听不见,也不能开口说话;到聋校上学后,学会手语,学会写字,有了同学、老师,互相可以交流谈心。老师就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们百般关心和爱护,用爱心魅力润育学生,学生穿衣少了,提醒他们及时添加衣服;学生家境困难,带来吃的分给他们;学生病了,带他们去医院看病。聋生的情感在老师的熏陶下,不知不觉地荫生出来。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脸色很不好看,拿着教科书慢慢地走到讲台前开始上课,这时,小敏同学发现我精神不佳,连忙搬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并倒来一杯开水给我喝,并问我:“老师,你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去医院?”我说:“不要紧,休息一下就好了。”我看着同学一张张关心的面孔,心里顿时有一股暖流升起。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只要你播种爱的种子,就一定会有爱的收获。“情”的投入是育人工作的内在要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到深处,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学生的内在世界才会向你敞开,他有话才愿意跟你说,有困难才愿意请你帮助,有苦闷才愿意向你倾诉。实施情感教育,就是要像朋友那样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从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每个细节、每件事情都渗透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把爱心洒向心爱的学生,与学生以心换心,真诚对待,就一定会有爱的回报。

三、“德”的渗透与教育应指向学生的互动生成

在内隐的层面,“德”的渗透与教育会促使残障学生产生内化能力,内化得好,在外显时,才能显现教育者期盼的道德行为,而在“德”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是最为核心的。

学生的爱心不是装在玻璃瓶里,而是要倒出来,任其流淌。我们怎样把学生的爱心倒出来呢?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基地等不失时机地加强对聋生的思想教育。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许许多多的鲜活生命一下子从地球上消失了,许多孩子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当学生从电视新闻里看到此景时,一个个泪流满面,眼睛里充满了同情与关心。此时我立刻组织学生进行了爱心捐助,他们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了,有的还捐了衣物。虽然同学们捐的钱对于汶川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体现了他们的爱心与关心,这就足够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另外,在母亲节、重阳节、教师节到来之际,我都要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传递爱心,播洒爱心。我对学生教育的主旨就是爱的教育,“爱”是我们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最美丽的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神圣的情感,是爱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的生活,是爱让我们感受到亲情与友情,让爱在学生心中遍地开花,生根发芽,源远流长。

残障大学生就业 第5篇

身心障碍给残障学生带来行动和生活的不便, 特殊教育学校不仅应该针对学生的生理状况、年龄特征和身体承受能力等特性开展各项康复训练, 更应重视优质的体育教学, 以提高残障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品质, 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优质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 我国特校体育教育现状堪忧

目前, 国内特殊学校体育还局限于体育理论的课堂教育, 开设的体育项目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士体育运动需要, 没有统一的符合残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特殊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专业教师匮乏, 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体育专业和特殊教育理论相结合的系统培训;体育与心理康复相关研究仍是空白, 这些都制约着特殊学校优质体育教育的发展。

2.1 特校体育教师专业化严重滞后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与实施, 特殊体育教师作为教师成员中的一个群体, 在倡导特殊人群回归社会主流思潮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的专业成长对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在其中起着最为基本的作用, 是教师专业化成熟的关键。据调查, 我国特殊学校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专业并经过特殊教育理论培训的极少, 重庆市巴南区特殊教育学校及重庆市内很多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滞后的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2 特校体育教研相对较少

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研究, 是一个涉及体育、教育、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目前, 我国研究特殊学校体育的学者非常少, 多数学者侧重于理论研究和现状调研。即使这样, 基础理论研究也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特殊学校体育理论体系, 尤其是特殊学校体育的法制建设、管理体制、运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显得更为薄弱。

3 解决策略

3.1 政策法规需要完善和落实

近二十年, 教育部与中残联为进一步推动特殊教育发展与改革相继颁发了“十五”“十一五”以及“十二五”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对学校特殊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其中也涵盖了针对残障学生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但是很多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所以应早日制定《特殊教育法》以及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文件, 规范和指导特殊教育。

3.2 课程指导和健康标准急需出台

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缺乏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指导纲要, 教学目标定位与残障学生需求存在矛盾, 体育教学内容缺少创新性与针对性, 缺乏有针对的成绩评价方法及评定标准, 这些是目前特殊体育教育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现有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没有对残障学生设计相应的体质测试评价标准, 免于测试体质健康看似体现对残障学生的一种关怀, 从深层意义上说, 是剥夺了他们作为学生了解和评价自己的身体状况的权利。急需要出台相关的课程指导和健康评价标准。

3.3 加强特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 改革课程结构体系、促进专业化发展。重庆市巴南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为了解决这一缺陷, 学校制度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 对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特教理论培训, 对特教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体育专业培训;二是选派体育教师参加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三是鼓励特校体育教师参加普通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

2) 引导教师自主实践, 实现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自身的自主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活力, 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力量, 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为此学校在体育教师中开展自我反思的活动, 让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工作撰写个案、教学实录、课后小结等;在教师之间建立师徒传、帮、带的活动, 实行专业引领, 使年轻教师得到快速成长;加强教师之间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课题的研究, 实行课题带动, 让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中, 自身得到不断提高。

3.4 责任与考核

1) 特校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特校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 首先, 要加强教育, 增强责任意识, 不断提升工作自觉性;其次, 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强化责任履职能力, 提升工作自觉性;第三, 加强管理, 健全责任管理制度, 全面增强制度保障性。

2) 考核轻成绩、重过程。残障孩子 (尤其是智障、脑瘫等孩子) 他们的成绩不是立竿见影的, 因此, 在考核体育教师的工作时要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 而不是看学生的成绩。

结语

优质的体育教育, 能够慢慢淡化影响残障孩子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 促进残障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关加大残障人士体育事业投入的同时, 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改进优化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残障孩子的康复和进步将会有更多的希望。

摘要:中国的特殊教育由于起步晚、地区差异大等原因相对落后于普通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更是如此。体育是残障人士实现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享受社会文明成果的一座桥梁, 它不仅能够帮助残障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还能保持良好心境, 体现出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因此, 优质的体育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巴南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为例, 从体育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状和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上一篇: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下一篇:观照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