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自我论文

2024-08-24

冲突与自我论文(精选10篇)

冲突与自我论文 第1篇

Negative在英语语境中表示否定的或拒绝的, 也可表示消极的或无助益的, 国内有多种版本的翻译。周珏良将之译作“天然接受力”和“反面感受力”;梁实秋译作“否定的才能”;袁可嘉翻译为“消极的才能”等等。本文所釆用的是王若昕翻译的“消极感受力”。

首先, 什么是“消极感受力”?济慈认为这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张力。在济慈给哥哥的信中, 他这样写道:“使我恍然大悟的, 正是莎士比亚在文学领域所展现出的巨大的力量——即消极感受力。他能够将自身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体验神秘, 敢于怀疑, 而不受事实和理性的禁锢。 (Keats, 2012:193) 在济慈看来, 莎士比亚是首位能够进行自我否定的诗人。一旦一位诗人否认了自我身份, 他就能够去感受他者而不受主观的影响。同时, 他能够在他的作品中避免体现“自我”, 从他者的角度描绘生活。

至于“消极感受力”的作用, 济慈这样说道:“消极感受力不同于华兹华斯式的或是本体的自我高上意识。它没有自我, 它毫无意义, 但它却寓于万物之中。它从不拒绝去感受黑暗, 正如它一如既往去追求光明;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深思。 (拥有消极感受力的) 诗人在世间万物是最无诗性可言的, 因为他没有独立的身份, 他在永恒地寻找, 用太阳、用月亮、用大海去充盈自己的心灵。当我和他人共处一室, 我不再受自己思维和想象的约束。我的心灵已经完全没有‘我’的存在, 转而是周围的他者引发我的深思。在这一刻我在自我否定。当然在育儿园相同的情况也会发生。” (Keats, 2012:386-387) 因此, “消极感受力”是诗人诗性的集中体现。

当然, 在评价莎士比亚时, 济慈并没有用“富有个性的诗人”、“有独特风格的作家”等体现个性的词眼, 相反, 他用了“富有成就的人” (men of achievement) , 这是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词汇。也就是说, 济慈认为“消极感受力”并不是诗人的特权, 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去培养这种感知能力, 去更好地体验生命。与此相反, 济慈对自我意识强烈的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这世上最糟糕的是那些以自我利益为激情的人。” (Keats, 2012:243) 这些人显然不能否定其强烈的自我, 更不用说去体会他者的情感或构建身份的认同。因此, 济慈的“消极感受能力”已经是一种富有浓郁理想主义色彩的生命方式。但是济慈并没有将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或者进行布道宣讲, 而是将其定位为对生命的思考、对这一生活方式的思考。

因此, 可以看出, 济慈的消极感受力重点强调在诗歌创作中诗人要放弃自己的个性、经历、目的和判断力, 让想象做创作的主导。但是, 这与浪漫主义时期另一位伟大诗人华兹华斯所倡导的诗学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华兹华斯在他的《抒情诗歌集》中这样描述:诗歌就是诗人“内心强烈感情的自然外溢” (spontaneous overfl ow of powerful feelings) , 也就是说注重诗人自身感情的表达。这与济慈强调消极感受力是截然相反的。但是, 济慈一方面不断去追寻与他者的完全融合, 但另一方面却受到自己感情的制约。由此带来的情感冲突在济慈的诗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下面就从“消极感受力”和“自我意识”冲突这一角度出发, 去分析《夜莺颂》济慈复杂的感情变化。

在诗的第一节, 济慈就呈现出了一种复杂、矛盾的情绪。一方面, 他沉浸于自我的伤痛之中无法自拔:“My heart aches, and a drowsy numbness pains/My sense, ” (我的心在痛, 困顿和麻木/刺进了感官, ) 另一方面, 济慈似乎已经准备置身于客观无我的境界去体验“消极感受力”所带来的强大力量:“as though of hemlock I had drunk, /Or emptied some dull opiate to the drains/One minute past, and Lethe-wards had sunk:” (“有如饮过毒鸠, 又象是刚刚把鸦片吞服, 于是向着列斯忘川下沉:”) 他在逐渐抛弃自我身份, 寻求与夜莺的融合:“Tis not through envy of thy happy lot, /But being too happy in thy happiness, ” (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 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 。两种复杂的感情相互交织, 相互斗争, 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在诗的第三节中, 读者不难发现济慈“伤痛”的根源:世人遭受疲劳、焦躁的折磨, 思绪充满忧伤和绝望;活力的青春苍白死亡, 美好的爱情稍纵即逝。济慈将自己的悲伤融入到对世界的观察之中, 他的自我意识正如他所体会的那样, 带给他焦躁和忧伤。因此, 他要借助“消极感受力”去逃离现世, 感受夜莺世界的美好与希望:The grass, the thicket, and the fruit-tree wild;/White hawthorn, and the pastoral eglantine;/Fast fading violets cover’d up in leaves;/And mid-May’s eldest child, /The coming musk-rose, full of dewy wine, /The murmurous haunt of fl ies on summer eves. (这绿叶堆中易谢的紫罗兰, /还有五月中旬的娇宠, /这缀满了露酒的麝香蔷薇, /它成了夏夜蚊蚋的嗡萦的港湾。) 在这里, 诗人融入夜莺, 与夜莺合而为一, 用夜莺的感觉去想象夜莺世界的美好。在诗人所营造的幽暗夜晚, 他的视觉失去了说服力, 只有通过各种感觉来欣赏、体味夜莺世界的鬼斧神工。但是, 诗人与夜莺的融合体现在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他对夜莺永恒性的顿悟。“Thou wast not born for death, immortal Bird!” (永生的鸟呵, 你不会死去!) 正是由于对夜莺永恒性的向往, 诗人迷恋上了“死亡”。当然, 这死亡并不是尘世的死亡, 而是将自身完全交由“消极感受力“的控制, 进行彻底的自我否定, 实现与夜莺完全意义上的融合。但是, 诗人并没有成功:“Adieu, Adieu!...Was it a vision, or a walking dream?/Fled is that music:-Do I wake or sleep?” (别了!别了!……噫, 这是个幻觉, 还是梦寐?那歌声去了:——我是睡?是醒?) 在最后, 诗人的自我意识占据统治地位, 将他的想象拉回现实, 使其发出这样的感叹。

与夜莺完全交融的失败来源于诗人获得“消极感受力”消极的的方式——酒。“O, for a draught of vintage!…That I might drink, and leave the world unseen, /And with thee fade away into the forest dim.” (哎, 要是有一口酒!……哦, 我要一饮而离开尘寰, /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隐没:) 诗人需要通过酒麻痹自己的感官、思维和意识。消极的获取方式虽然暂时缓解“消极感受力”和“自我意识”的冲突, 但是这并不能帮助济慈实现完美的自我否定。“Away!Away!for I will fly to thee, /Not charioted by Bacchus and his pards, /But on the viewless wings of poesy, /Though the dull brain perplexes and retards: (去吧!去吧!我要朝你飞去, /不用和酒神坐文豹的车驾, /我要展开诗歌底无形羽翼, /尽管这头脑已经困顿、疲乏:) 。作为一种外部手段, 酒并不能真正化解“消极感受力”和“自我情感”的冲突。因此, 在最后诗人的自我意识摧毁了他的“消极感受力”, 再次陷进无尽的痛苦之中, 空余感叹。

“消极感受力”和“自我感情”的冲突构成了《夜莺颂》情感波澜的主线。济慈借助酒培育自己的消极感受力, 寻求与夜莺完美的融合, 体验夜莺世界的美好和夜莺的永恒。但是另一方面济慈又深受自我感情的控制, 不能完全地否定自我。这一矛盾和冲突更使读者体会到济慈心中丰富的情感变化, 令人扼腕。济慈通过对“消极感受力”的理解阐释了浪漫主义诗学精神内涵和实质, 启发读者不断追寻生命中美好的事物。

摘要:济慈和华兹华斯同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诗人, 但是两位作者关于诗学创作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济慈强调诗人的完全自我否定, 与客观事物融为一体, 即济慈所称的“消极感受力”。而华兹华斯大力倡导诗歌作者“自然情感的外溢”, 强调诗人主体感情的表达。两种创作方式的冲突, 实质是诗人感情内在冲突的外化。而本文就以济慈《夜莺颂》为例, 探讨诗人在追求“消极感受力”过程中所经历的内心情感冲突。

关键词:消极感受力,自然情感,夜莺颂

参考文献

学会自我息怒减少职场冲突 第2篇

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了能使人平心静气的三项法则:“首先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最后胸部挺直。”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同事和上下级之间难免有冲突,如不自控,冲突愈演愈烈会影响工作、伤害感情。因此,各位网友们要掌握一些自我息怒的技巧是十分有益的,可以减少职场的冲突。这里经理人给大家列举三个办法,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1、闭口倾听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帕金森和英国知名的管理学家拉斯托姆吉,在合著的《知人善任》一书中谈到:“如果发生了争吵,切记免开尊口。

先听听别人的,让别人把话说完,要尽量做到虚心诚恳,通情达理。靠争吵绝对难以赢得人心,立竿见影的办法是彼此交心。”愤怒情绪发生的特点在于短暂,“气头”过后,矛盾就较为容易解决。当别人的想法你不能苟同,而一时又觉得自己很难说服对方时,闭口倾听,会使对方意识到,听话的人对他的观点感兴趣,这样不仅压住了自己的“气头”,同时有利于削弱和避开对方的“气头”。

2、平心静气

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了能使人平心静气的三项法则:“首先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最后胸部挺直。”降低声音、放慢语速都可以缓解情绪冲动,而胸部向前挺直,就会淡化冲动紧张的气氛,因为人情绪激动、语调激烈的人通常都是胸前倾的,当身体前倾时,就会使自己的脸接近对方,这种讲话姿态能人为地造成紧张局面。

3、交换角色

卡内基·梅伦大学的商学教授罗伯特·凯利,在加利福尼亚州某电脑公司遇到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的上司就某一个软件的价值问题发生争执,凯利建议他们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来争辩,结果五分钟后,双方便认清了彼此的表现多么可笑,大家都笑了起来,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

在人与人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才行。如果双方在意见交流时,能够交换角色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能避免双方大动肝火。理性升华。电视剧《继母》中,当年轻的继母看到孩子有意与她为难而恶作剧时,一时气愤难忍,摔碎了玻璃杯。但她马上意识到进一步冲突的恶果,想到了当妈妈的责任和应有的理智,便顿然消除了怒气,扫掉玻璃渣片并主动向孩子道歉,和解了关系。

冲突与自我论文 第3篇

关键词:国际法律冲突;区际法律冲突

一、国际法律冲突与区际法律冲突之关系

1.国际法律冲突与区际法律冲突之联系

第一,区际法律冲突与国际法律冲突均为“空间上的法律冲突”。它们都是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法律之间冲突,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固然是不同地区的法律之间的冲突,严格来讲,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也是不同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只不过有关地区被冠以“国家”的名称而已。

第二,区际法律冲突与国际法律冲突均为“平面上的法律冲突”。区际法律冲突是一国内在具有独特法律制度上属平等的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而国际法律冲突是平等的主权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无论是一国内不同法域的法律之间,还是不同国家的法律之间,没有谁优于谁的问题,只存在着依冲突规范确定谁适用于某一法律关系的问题。

第三,区际法律冲突与国际法律冲突均为“民、商法律冲突”。我们通常讲的国际法律冲突或区际法律冲突,一般是指国际民商、法律冲突或区际民、商法律冲突,并不包含公法的冲突问题。

第四,解决区际法律冲突和国际法律冲突的规范在一些方面是相同或相类似的。如前所述,许多国家的冲突法无多大区别的既适用于解决区际法律冲突,也适用于解决国际法律冲突。

第五,区际法律冲突和国际法律冲突在一定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过去的殖民国家内,各殖民地之间的法律冲突以及殖民地同殖民国原有地区的法律冲突一般被认为是区际法律冲突。一旦各殖民地取得独立,建立了新的主权国家,那么原来的区际法律冲突便转化为国际法律冲突。而从国际法律冲突向区际法律冲突转化的有名例子是瑞士的情况,1848年以前,瑞士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因而当时各州之间的法律冲突时国际法律冲突。但随着1848年瑞士联邦宪法的制定,瑞士由邦联变成联邦国家,故各州之间的法律冲突也随之由国际法律冲突转化为区际法律冲突。

2.国际法律冲突与区际法律冲突之区别

由上述可知,国际法律冲突与区际法律冲突之联系十分密切,但尽管如此,其仍有以下之区别:

第一,区际法律冲突和国际法律冲突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区际法律冲突是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范围内的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因此它产生于国内社会,或者说它是只有在一国内部才存在着的法律冲突。而国际法律冲突则是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是在国际社会中产生的法律冲突,亦即区际法律冲突的国内性和国际法律冲突的国际性。此一差异是两者最重要的区别。

第二,区际法律冲突和国际法律冲突受不同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制约。国际法律冲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因而对于这种法律冲突的解决或多或少要受到国际公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制约。而区际法律冲突是一国内部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显然对这种法律冲突的解决不会受到国际公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制约。但是,它会受到有关国家的中央立法,特别是宪法的制约,而这正是解决国际冲突法所不具有的。

第三,区际法律冲突和国际法律冲突发生的范围不同。虽然区际法律冲突和国际法律冲突都属在民、商法领域内发生的冲突,但由于在一国内部,各法域之上有共同的主权和共同的中央政府,各法域比各国之间有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多的共同利益,故国内民商法以及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冲突法统一化的进程和统一的程度,无论在速度上还是在质与量上,都大大超过各国实体法和国际私法的统一。因此,区际法律冲突发生的范围一般小于国际法律冲突发生的范围。

二、国际冲突法与区际冲突法之联系与区别

国际冲突法是用来解决国际法律冲突之规范,而区际冲突法则是用来解决区际法律冲突之规范,其间之关系就如同国际法律冲突与区际法律冲突般有所联系与区别。

1.区际冲突法与国际冲突法之关系

第一,区别说。持这一主张的学者认为,区际冲突法和国际冲突法解决的对象不一样,即区际冲突法解决的区际法律冲突发生在一个具有复合法律制度的单独国家内,而国际私法所解决的国际法律冲突则发生在与有关问题相联系之不同的国家之间,因此区际冲突法的法律性质根本不同于国际私法的法律性质,用于解决国际法律冲突的国际私法规则不能适用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

第二,相似说或同一说。持这种主张的学者认为,区际冲突法规范和国际冲突法规范,实质上都是法律适用规范,因而区际冲突法和国际冲突法是互相类似的,许多人甚至认为两者是同一的。所以为了方便起见,国际法律冲突和区际法律冲突应适用相似或同一的原则加以解决。

第三,折衷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在上述两说之间持折衷的立场,他们既不赞成将区际冲突法与国际私法绝对分开的区别说,也反对区际冲突法规范和国际冲突法相似说或同一说。而系一方面强调区际冲突法与国际私法不同,另一方面则强调两者在某一方面的相似或同一。就解决法律冲突为最终目的之点上,为两者之相似处,但在既得权的保护上、公共政策原则或意思自主原则的适用上又可推出二者之区别性。

综上所述,可知理论上学者们对于区际冲突法是否具有与国际私法相同的法律性质,或者说区际冲突法是否与国际私法同属一法律部门问题,颇有分歧。而在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关系问题的实践上,各复合法域国家的具体情况并不相同且十分复杂。但,尽管在实践中有的国家采取区别立场,有的国家采取等同立场,还有的国家采取折衷立场,但都不否认区际冲突法与国际私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区际冲突法与国际冲突法之联系

第一,在历史上国际私法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区际冲突法的产生和发展为前导,换言之,国际私法是在区际冲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第二,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都是以解决法律冲突为目的,而且,它们解决的法律冲突都是民事法律冲突,亦都是法律在空间上的冲突或法律的空间适用问题。

nlc202309051449

第三,由于二者都是以解决法律冲突为目的,故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严格来说都是法律适用法,二者的冲突规范及其有关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例如,二者冲突规范的结构都是由范围和连结因素两部分组成的;又如,法院在适用该二规范寻找准据法时,都会碰到定性、反致、外国法(或外法域)内容的查明,公序良俗及法律规避等问题。因此,可以说在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的发展过程中,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借鉴。

第四,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都是通过指定某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适用何国(法域)之法律来间接的调整该民事法律关系,故二者的调整对象都是民事法律关系,而调整的方式都是间接方式。

第五,当法庭地法院依照该国国际私法中的冲突规范,指定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应适用某一复合法域国家的法律时(即面临一国数法之问题时),按照有些国家国际私法之规定,准据法之确定需要借助该复合法域国家的区际冲突法之规定以决定之。例如:1966年7月1日施行的《波兰国际私法》第五条规定:“应适用的外国法有数个法律体系时,应适用何种法律体系由该外国法确定。”该条文所称的“由该外国法确定”就是只由外国的区际冲突法确定。

3.区际冲突法与国际冲突法之区别

第一,二者调整的对象有所不同。虽然皆系以民事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但区际冲突法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而国际私法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涉及有外国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或者说是国际民事法律关系或跨国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二者解决的民事法律冲突不同。区际冲突法的任务是解决一国内部具有不同民事法律制度的地区之间的民事法律冲突,而国际私法所解决的民事法律冲突则是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民事法律冲突。

第三,二者的法律渊源有所不同。区际冲突法的渊源只可能是国内法,或者是某一复合法域国家权国统一的成文或不成文区际冲突法,或者是该国内各法域自己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区际冲突法。由于区际法律冲突是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民事法律冲突,所以任何复合法域国家都不会通过缔结国际条约的方式来解决其国家内部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而国际私法的渊源除了成文或不成文的国内法外,还有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这是由国际私法所解决的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的国际性质所决定。

第四,二者体现的政策有所不同。用于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区际冲突法主要体现复合法域国家处理其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民事等关系的政策。而用于解决国际法律冲突的国际私法则更多的体现国家的对外政策。

第五,二者所受制约的不同。由于国际私法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国际民事法律关系,涉及到他国及其自然人或法人,因而国际私法的制定和施行不得不考虑到国际因素,不得不受制于国际公法的一些原则、规则和制度,如国家主权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及国民待遇制度和最惠国待遇制度等等。但是,区际冲突法的制定和实施则毋须考虑国际因素,也不受国际公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制约,而只会受制于其所属复合法域国家国内的具体情况,并更多的受到所属国宪法和宪法性法律的制约。

第六,二者在一些具体的规则及制度上有所不同。在意思自主原则的适用、定性、反致、外国法的查明、公序良俗条款、法律规避以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问题上,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

第七,保护既得权的范围在区际冲突法中比国际私法中更广泛。在一定限度内保护当事人已依内外国法取得的既得权以为各国国际私法所肯定,这也是保护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发展正常的国际民事交往所必要的。在国际私法中既得权的保护是以既得权与内国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不相抵触为条件。在区际冲突法中,由于公序良俗保留制度在有的复合法域国家适用的范围狭小或有些国家根本不适用,因而一些可能被国际私法视为与公共秩序相牴触的既得权会得到承认。

第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法院在解决国际民事法律冲突的实践上几乎都呈现出提升适用法庭地法之趋势(Homeward Trend),亦即偏袒法庭地法(LexFori)之适用。

这种趋势是由几方面的情况促成的:所谓公序良俗条款的限制,增加了法庭地法适用的机会。其次,国际私法学者,将制度理论复杂化,忽略程序实质运作之困难面,法官不胜负荷。再者,涉及个人身分等亲属及继承法律关系,依当事人之本国法解决,引导致外国法适用上之困难,如果能依居所地法则更为实际与合情理。还有,在有些国家里,在涉外案件中适用外国法,必须由当事人主张及证明,如果当事人不主张适用外国法或者对有关的外国法不能证明时,法官即以法庭地法解决之。

但是,在复合法域国家的法院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实践上,由于外法域内容的查明制度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等不同于国际私法中的相应制度,偏袒法院地法并没有表现的那么突出或者说不成为其趋势,相反的适用外法域的倾向远比解决国际法律冲突时为强。

综上,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将两者绝对的等同起来,也不能将两者绝对的割裂开来。因此,将两者绝对区别开来或绝对等同起来并视为同一种法律的理论主张都是过于片面的。

三、小结

综合上述,对区际冲突法和国际私法的联系与区别的分析,可发现两者的区别是主要的,而两者相同或相似之处反而是次要的。其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区际冲突法解决、调整的是“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民事法律冲突;而国际私法解决、调整的却是“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民事法律冲突或者“国际”民事法律冲突,国际私法所具备的国际性在区际冲突法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区际法律冲突法不具有与国际私法相同的性质,两者是具有密切联系的不同法律部门。区际冲突法不能适用于主权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而国际私法也不能适用于区际冲突。因此,区际冲突法与国际冲突法之关系应系折衷说之见解较为妥适。

参考文献:

[1]黄进.区际冲突法研究.上海市:学林出版社,1991,6

[2]韩德培.国际私法新论.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9

[3]刘铁铮,陈荣传.国际私法论.台北市:三民书局,2004,3

[4]柯泽东.国际私法.台北市:元照出版公司,2001,1

[5]余先予.国际私法学参考资料.北京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

冲突与自我论文 第4篇

关键词:家庭责任,自我实现,丝袜

凯特·肖邦是十九世纪末期著名的美国女作家, 一生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和三部短篇小说集, 其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长篇小说《觉醒》。肖邦在该书中公开宣扬女性的个性解放, 探讨了女性在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与自我实现之间的矛盾, 在创作技巧上, 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叙事手法也堪称是19世纪女权主义文学经典之作, 其本人更是被视为美国女权主义的先驱作家。肖邦的创作始终贯穿了对女性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与自我实现之间矛盾的这个主题的探讨, 不单见于长篇小说之中, 在寥寥数页的短篇小说中来体现更见艺术功力高超, 较之《觉醒》更早的短篇小说《一双长丝袜》已见其端倪。

故事始于萨默斯太太无意间发现自己有了15美元, 这是她生活中的一笔巨款。她不禁喜出望外, 辗转难眠, 在一、两天时间里都在认真思考如何花费这笔钱。最终, 她决定把钱都花在为儿女们买衣服、帽子、袜子上, 要让他们显得更清爽, 更体面, 并为此兴奋不已。但是, 当萨默斯太太走进商场时, 她却深深地被一双柔软的长丝袜吸引了, 并很快抛弃了之前的打算。于是, 她在为自己买了一双长丝袜后, 又购买了一双与之匹配的靴子, 继之买了两本杂志, 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午餐, 还观看了一场日场演出, 直至那15美元告罄仍有更多渴望未满足, 面对现实只希望乘坐的电车永远不要停下。

《一双长丝袜》中, 肖邦并没有用过多的写作技巧, 自然地叙述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隐强烈的愿望于平淡中, 看似波澜不惊, 却又发人深省, 很好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承担家庭责任与自我实现之间的矛盾这一主题。故事开始, 作者便写出了萨默斯太太生活困窘, 区区15美元对于她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 “这些钱把她那用旧了的小钱包塞得鼓鼓囊囊的, 这使她有一种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自命不凡的感觉。”[1] (176) 她忙于生计, 为便宜货而奔走于拥挤的人群中, 这为故事的转折及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作了很好的铺垫。萨默斯太太长期处于贫穷状态, 她似乎已无法回忆起以前的“好日子”了, “她没有时间—连一秒时间都没有, 拿来奉献给过去。她的全部精力都贯注于眼前的种种需要”[1] (177) , 未来对于她更是一种“令人生畏的魔鬼”[1] (177) 。萨默斯太太可谓是一位贤妻良母, 她花了很长时间去想该如何花那15美元, 就是要花得更合理、更符合对家庭、对子女的照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她醒着躺在床上心中反复考虑种种计划, 她仿佛清楚地看见了通向恰当而明智地使用这笔钱的道路”[1] (176) , 她是没有打算把钱花在自己身上的, 是要把所有的钱都留给孩子们, 让他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就一次显得精神饱满优雅俊俏并且焕然一新[1] (176) 肖邦并没有让故事照萨默斯太太所设想的那样发展下去, 反而是让萨默斯太太在为实现计划而冲锋陷阵前, 有一种没精打采的感觉降临。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她为什么会这样, 或许是因为之前因忙于准备“购物比赛”而忘记了吃早餐。这种没精打采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 当她的手在无意间触摸到商场里“非常舒服、非常愉快”的长丝袜后, 她突然来了精神, 完全投入到价格的比较、大小的选择、颜色的挑选当中, 并很快买下了一双黑色的长丝袜。这时, 她完全忘记了之前的购物计划, “她没有经历任何剧烈的心理活动或者规劝自己, 她也没有力图对她的行动的动机作出使她自己满意的解释。”[1] (178) 丝袜的触感, 以及购买后的快感又重新勾起了她久违的欲望, 她开始想到自己, “她仿佛暂时从那辛勤而疲劳的职责中休息了, 并沉溺于某种机械的冲动之中, 这种冲动指引着她的行动并免除了她的责任。”[1] (178) 萨默斯太太的心理变化看似突然, 实则自然, 多年的辛勤照顾家庭、儿女, 履行为人妻、为人母的职责, 这些让她喘不过起来, 完全没有为自己作更多的考虑。一双长丝袜在这个恰当的时候唤醒了自己, 开启了“为自己”的欲望与冲动, 是在唤起对过去种种自由日子的回忆, 是对背负的种种职责带来的劳累和束缚的忘却, 由此接着买了靴子, 更换了新的羊皮手套, 购进了价格高但过去习惯读的杂志, 换回了“一种自信的感觉, 一种属于衣着入时的人群的感觉”[1] (179) 。她还走进了从来没有进去过的餐厅, 惬意地看着杂志, 享受美味, 甚至还给了服务生小费, 并且还欣赏了日场演出, 这些都是实现完成一个找回自我、找回自由的过程。但15美元总有花完的时候, 戏终有散场, 当让她感到身心舒畅的一切都结束的时候, 萨默斯太太的梦也醒了, 她必须面对现实并重新担起她短暂忘却的责任, 这个梦留给她的只有“一种强烈的愿望, 一种深切的渴望。”[1] (178)

肖邦通过对真实生活得的描绘, 展现了女性生存的基本问题, 是遵从履行家庭责任呢, 还是追求独立的自我?《一双长丝袜》表现出的依然是肖邦关注的一贯主题, 即家庭责任同妇女个人自由和价值实现之间的冲突,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她希望通过小说表达对女性个性解放的呼吁, 希望女性能从为人妻为人母的社会角色摆脱出来实现自我的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凯特.肖邦[美], 程锡麟译.觉醒[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

文明冲突与对话论文 第5篇

2013—2014学年度第(2)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 考核

考核时间: 120 分钟

订科 目:文明冲突与对话

线序号:

专业:

12计本1

姓名:

杜辉辉

考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Clashes and Dialogues of Civilizations” is a very popular topic recent years, and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in English or Chinese, a relevant paper of 2000-4000 words, with relevant examples.文明冲突世界局势分析

最初对于文明对话与冲突这门公选课不是很了解,经过老师的讲解以及同学们自己的演讲还有经典的影片,我对这门课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主要分析文明冲突世界局势。

(一)文明对话与冲突的定义

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形成全球秩序与冲突的新焦点,国际恐怖主义的兴起,业已对全球和平产生严重威胁,而此一暴力恐怖活动的根源,仔细探讨即出于文明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与对抗。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哼庭顿曾于1993年「外交事务」期刊中,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其论点强调:自冷战结束后,未来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冲突之源,主要来自「文明」之间的冲突,目前世界上共有八种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国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与非洲文明。而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关键在于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或儒家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对抗。

哼庭顿的文明冲突观点虽有甚多误解与错误之处,然而观察911事件之后,美国(西方文明代表)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冲突,显然也是由于长期双方漠视宗教文化,未能相互和谐对话,导致剑拔弩张的冲突局境。

今日国际紧张冲突不断,导源于「文明冲突」或是「宗教冲突」,此一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事实上,综观今日全球之冲突地区,从东欧、中东、非洲、南亚至东南亚等地,皆导源于传统部落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例如:

(一)东欧地区乌克兰与俄国之间(天主教与东正教);波士米亚、科索沃战争(东正教与伊斯兰教)。(二)中亚地区:亚美尼亚与亚赛拜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以及俄国车臣问题(伊斯兰教与东正教)。(三)中东地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四)中非地区:胡图族与突西族之间部落信仰冲突。(五)南亚地区:印度与巴基斯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六)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之宗教冲突。这些流血冲突事证,皆证明宗教之间的冲突业已引起国际冲突,更影响世界和平甚巨。

当前世界各地发生的宗教冲突多属于世界主要宗教团体之间的冲突,不同的宗教信仰团体,因彼此思想、观念、价值、生活经验、生命意义等看法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对立,进而相互仇视,终至产生冲突与流血。有学者主张,今日一切人类冲突中「宗教冲突」只是表象,实际上其它因素,例如: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与生存权益等才是主因;不过,吾人客观分析,其实人类彼此冲突各种因素皆存有相当比重,不宜以单一因素论断之,因此不论将当前国际冲突归纳为「文明冲突」、「文化冲突」、或是「宗教冲突」,皆必须以宏观与多元视角观察与分析,只不过其中某项冲突因素所占比重较多而已。

美国遭受911恐怖攻击事件之后,全球政治研究视野均已转向杭庭顿之「文明冲突」观点,从客观政治现象分析,由宗教极端主义发动之恐怖攻击,导致区域战争扩大发生(阿富汗战争),则是一项明显的事实。杭庭顿在911事件后,曾于新闻周刊撰文指出:当代全球政治就是伊斯兰宗教战争的时代,回教徒打回教徒,打非回教徒,次数之频繁,较诸其它文明世界的民族尤有过之。伊斯兰宗教战争已取代冷战,成为国际冲突最主要形式。

(二)宗教基要主义的兴起

全球宗教冲突愈演愈烈,除了政经、社会因素影响之外,各大宗教文化中之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教派与组织的兴起,亦是冲突扩大的重要因素。宗教基要主义一方面以改革社会现况自居,反对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腐化与政经侵略,另一方面又以恢复传统教义为号召,企图以教义、经典作为维持社会秩序与国家发展的依据,进一步为达成其宗教神圣性目的,不惜采取积极地武力手段,以「圣战」为号召,进而演变成为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结果导致世界各地冲突不断发生,形成当前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

1、基督教基要主义

主要是指美国基督宗教中的激进派,称为「新基督右派」(New Christian Right)要特点:

1.源于福音派教会,强调上帝会祝福美国,打击邪恶与腐败(魔鬼)。2.维护家庭价值与道德议题为焦点。3.反对学校教授进化论。4.强调种族隔离政策。

5.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恐怖主义。

2、伊斯兰基要主义

今日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伊斯兰教信徒为多,其反对西方文化,鼓吹建立伊斯兰文化。,其在美国社会具有极大影响力量。主主要特点:

1.正本清源,回归伊斯兰教传统。

2.强调传统宗教教育,实行「伊斯兰化」法制。3.国家政府实行伊斯兰教的统治。

4.主张「宗教政治化」与「政治宗教化」,建立伊斯兰国家。5.反对西方化、世俗化所建立的制度与生活方式。

6.反对社会腐化、道德堕落,重新确立伊斯兰文化认同。

3、犹太教基要主义

今日以色列建国主要依靠「锡安主义」(Zionism)力量-锡安复国运动为主。然而犹太教基要主义反对锡安复国运动,强调:应相信上帝将派弥赛亚(救世主)的降临,犹太人最终会回到古老的家园(重返应许之地)。

今日以色列两个主要基要教派团体: 1.Neturei Karta(NK):「城市的保卫者」,属于保守的基要主义;相信犹太民族的历史命运,必须透过上帝的「放逐」与「救赎」,才能重建以色列国家。2.Gush Emunim(GE):意指「忠诚的信仰集团」,属于革命的基要主义;强调犹太屯垦区,符合犹太人的生存,亦符合圣经的记述。主张用「武力」保卫自己,形成与巴勒斯坦人的冲突不断。

(三)、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的影響

1.国际恐怖主义再起,对全球和平形成严重威胁。

2.强国与弱国因「不对称战争」影响,促使后冷战国际秩序必须重新定义。未来强国支配力量减弱,多极化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3.美国从布什政府上台后之片面主义立场,转而寻求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4.后现代政治中差异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与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之出现,促使吾人省思当今政治与文化霸权与帝国主义之影响。

5.南亚、中亚及中东地区,因政治伊斯兰之影响力扩大,促使地缘政治理论再度受到重视。

(四)、当前世界冲突的主要焦点

1、以巴冲突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双方自2000年12月开始,迄今相互以「恐怖手段」攻击,造成双方人民大量伤亡。以巴问题乃是一项「领土与生存」的争夺战,双方丝毫不让步,未来如何解决?必然考验各方智慧。

2、美伊冲突

自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于1991年元月进行「第一次波湾战争」,战事经一个月结束,双方协议停火。伊拉克经过十年整军备战,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生化或核子武器),拒绝联合国检查,且暗中协助盖达恐怖组织,美国视其为头号「邪恶轴心国家」,必要除之而后快;目前双方战事迫在眉睫,未来发展将影响全球政经甚巨。

3、印巴冲突

双方自二次大战后,分治建国以来就纷争不断。

今日主要焦点是:1.克什米尔问题

2.宗教冲突问题

3.核武竞赛问题

4、两岸问题与冲突: 1.一个中国争议 2.两岸三通争议

3.两岸军备竞赛,飞弹布署威胁,形成台海危机。

5、两韩问题与冲突

1.北韩拥有飞弹与核子武器。

2.南韩亦欲发展核子武器,形成军备竞赛。3.美国视北韩为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五)篇后总结语

今日世局混乱,区域冲突战争不断,国际恐怖主义危害全球,宗教基要主义复兴,皆造成世局面临危机。

李安电影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 第6篇

一、道德与欲望的矛盾冲突

道德和人的欲望冲突在任何社会无论中西、古今都会存在。道德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教化, 从观念上建构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规范, 促使社会全体成员融洽的共同生活。道德规范了人的欲望, 将其限制普遍被接受的范围内。同时道德也要求社会全体成员遵守其规范, 一旦有人公然反抗道德, 便于其他社会成员形成对立, 被排斥在社会正常成员之外。可是问题在于某些道德规范建立之初就是不平等的, 或者随着社会的变迁变得僵化和陈腐, 但是在它被彻底清洗之前, 个体依然“无以抵御那已成系统的、壁垒森严的、老谋深算的道德文化淫威。”[1] 因为它深植于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潜意识中。至此道德便展示出其邪恶的一面, 社会多数成员为控制现有社会、排除异己而显示其残酷的一面。

李安正是抓住这一主题, 将个体内心道德和欲望不可两全的情形下, 人的妥协和溃败展示给观众, 并强化个体心灵的受难, 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叙事手法。那么李安又是怎样运用这一主题建构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呢?首先, 主人公的脑海中始终存在着两种观念, 一是主人公从习得的道德观念, 一种是内在生成的欲望。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个人, 主人公必定会接受众多伦理道德, 这关系道他 (她) 何以在社会中安身立命。而另一方面, 主人公内心真实的欲望与他所习得的伦理道德相违背, 因此主人公的欲望被意志压抑, 并隐藏在潜意识中, 不为外人所知。因为缺乏对自己欲望的解释, 主人公往往不能分辨它是否合理。但是两者在其心中相互对立、抗争、此起彼伏。主人公无法摆脱自身欲望和道德辗转纠结, 无法选择进行有效的人生选择。而且潜在的欲望只是被暂时控制住, 一旦外界有所诱导、刺激, 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变会释放和爆发。主人公会遵循自己的欲望而行动, 在其他社会成员看来则是对道德的公然挑战。最终主人公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中走得越远, 也就离社会伦理越远, 产生的破坏效应和遭受的打击也会随之增强。当主人公的行为遭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谴责时, 主人公的内心也会引发道德危机。

电影《断臂山》沿用这一主题, 成就了李安奥斯卡最佳导演。该片展示了的两位同性恋主人公在世俗道德与欲望之间来回摇摆, 给个人和家庭造成的冲击和伤害。在断臂山上, 恩尼斯和杰克第一次发觉了自身的欲望, 并遵循心理需要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而下山回到世俗生活中后, 两人不约而同选择放弃并遗忘真实的情感, 试图回归正常的生活中去。可在他们分别娶妻生子之后, 压抑的欲望在两人的一次的偶遇后土崩瓦解。恩尼斯因为情欲得不到满足, 从而对爱他太太展开心理上的虐待。即使在两人离婚后恩尼斯的太太也无法摆脱对他的深情。而杰克与太太恋爱时的热情如火, 然而在与恩尼斯展开地下情后, 便与其貌合神离, 彼此麻木冷漠。杰克和恩尼斯对彼此的热情在多年后依然炙热如火。当认清彼此相爱后, 两人再也无法回到已有的家庭生活中。他们徒有婚姻的躯壳, 却又顾及世俗的眼光而不愿意放弃, 最终使得每个当事人都被刻意歪曲的感情折磨的伤痕累累。这种感情的伤害既无法言说, 也不能解脱。只能通过一个人的死亡而结束。影片对两人恋情的态度是始终中立的, 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观看故事的进展。影片不探讨两人的恋情是对是错, 只为展示被刻意扭曲的情欲对个人和家庭造成的毁灭性打击。

几部影片对于道德和欲望的呈现各有侧重, 但始终蕴含着对道德的反思, 挖掘并理解人性中潜在的欲望。若追溯这一主题产生的源头, 不得不归功于李安接受、融合东西方文化之后独特的创造。西方现代社会个人至上, 一切正当的欲望都是合理的、被允许的, 他人无权干涉。而中国社会则更看中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和贡献, 因此只有符合伦理道德, 才被认为是正当合理的, 个人欲望必须让位于伦理道德。当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李安接受西方文化时, 两种文化不同的指向便被李安融合为冲突的张力所在。这种伦理道德与个人欲望的矛盾, 既把握住西方的个人精神, 又包含着东方伦理。而李安又是一个真正的电影作者, 他将原著的情节作为素材, 烘托、加重这种内在的冲突张力, 从而使电影的戏剧效果较原著更加突出, 传达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二、双重价值的矛盾冲突

纵观李安的电影, 其中总蕴含着隐逸的悲情, 引人深思。这与西方传统叙事的表达方式颇为不同。西方古典悲剧往往包含明确对立两方, 并对主人公造成致命的伤害和打击从而酿成悲剧。然而李安电影中的悲情的来源, 不仅是外界对主人公造成的妨碍, 而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主人公在面对多变的世界时内心产生的矛盾和困顿。这种矛盾和困惑来自于主人公相互矛盾的价值观。

李安电影主人公往往具有多重价值观, 并且往往是截然相反的。而随着情节的展开, 主人公不断地对自身的行为和性格展开怀疑。自我意识中有几个声音或同时或依次出现, 引导主人公的行为。以至于面对人生的选择中总是犹豫徘徊, 不能下决定。或者主人公对自己的决定总是持怀疑态度, 行为也时常与愿望相互背离。主人公性格的反反复复使其内心的矛盾痛苦而不与外人得知。最重要的是, 主人公在犹豫和反复中错过了人生中的机遇, 遗憾终生。“其叙事发展是渐进式的, 矛盾冲突则在渐进的过程中逐步加深, 最终达到高潮。”[2] 主人公在双重价值选择困难中退败下来, 这才是主人公悲剧的根源。

《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希望自身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 又向往可以自由意志而生活。她试图两者共存, 因此形成深闺淑女与江湖狂人于一身的行为。无论她多么想要两者兼顾, 这两种生活状态都是无法调和的。作为贵族小姐、大家闺秀, 她的人生命运应该是门当户对的婚姻, 之后相夫教子、安度人生。然而她天资聪颖又机缘巧合学得一身的好武艺。对深闺生活的厌倦和对江湖的憧憬是她内心最隐蔽的真相, 但另一方面对父母的眷恋和对江湖险恶的忌惮也促使她的行为思想摇摆不定。在双重观念的主导下, 她形成了人前她彬彬有礼、温柔娴静, 内心却狂放不羁、任性自我的双重人格。在玉娇龙与李慕白初次见面的片段中, 玉娇龙温文尔雅、知礼懂礼, 行为举止完全符合大家闺秀的标准。而玉娇龙与罗小虎初次见面的片段中, 她寻求刺激, 只身追赶强盗, 狂放野性尽显, 借此发泄出被压抑的天性。玉娇龙的性格、行为呈现了明显的双重性和不确定性, 形成了既向往随性自由的生活, 又害怕未知的人生际遇 ;既厌烦深闺生活、痛恶父母对自己的婚姻安排, 又对亲情怀有深深的眷恋。对立的生活理想使得她无法做出人生的选择, 同时又顽强的反抗者命运的安排。

影片《卧虎藏龙》另一个主人公李慕白的内心同样包含有不为人知的双重价值。玉娇龙的双面性格是外显性的, 通过其行为举止展现 ;而李慕白的双重价值却是内隐式的。影片中隐含着李慕白两条情感线索。一条是与俞秀莲的感情线, 两人的所共同持有的感情原则是符合道义。影片中李慕白在武当山清修, 然而他心愿未了, 随即下山与俞秀莲谈心。既为报仇, 也在考虑是否与俞秀莲成就情缘。不过他认为报仇和人格修为在先, 个人感情在后。即便两人的情感早已为人所知, 为遵循道义一直搁置而无法实现。

然而当李慕白遇到玉娇龙后, 她的灵气和傲气激发李慕白隐藏在潜意识中作为一个男人的欲望, 他渴望追求, 并在精神上拥有玉娇龙。但是李慕白作为公认的大侠, 他个人情欲却不能言表。他对玉娇龙的追求也必须被纳入到在合乎道义的解释中。因此想假借拜师之名与玉娇龙形成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样一方面达到他精神求追的满足, 同时也不损害他的修为和风范。他对于玉娇龙的追求意图在于使得对方心甘情愿地臣服, 在精神层面拥有她。竹林一战的正是李慕白对玉娇龙主动追逐的情感游戏。在他强大精神力量的吸引和控制之下, 玉娇龙几乎快要臣服。不过这与玉娇龙对绝对自我和绝对自由的天性相违背, 最终拒绝拜师。李慕白较玉娇龙而言心理更为复杂和隐逸, 不经文本细读难以领回李慕白的真实用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更为集中地展示了主人公自我意识中人性和兽性相互博弈。小说原著中对同一个事件有两个版本, 派对记者讲述的故事主角是动物, 对保险公司讲述的故事主角则是人。整部影片只有一个主人公就是派, 老虎可能真实存在, 也可能只是派心中兽性的一面。派始终不愿意回顾在漂流中他所经历的兽性、邪恶和丧失人伦的一面。他对人依靠自身的意志和道德超拔于人的兽性始终抱着理想。在给老虎喂食的片段中, 派认为老虎眼睛中充满善意, 而爸爸则坚持老虎只有兽性, 并残忍地让他认识到这一点。但他始终坚持着以人性的眼光去看待一切。派在漂流中发现了一个小岛, 而小岛夜晚会被酸液所覆盖, 并且从莲花中找到人的牙齿。这一节可能在暗示, 胃酸在一点点腐蚀他人的躯体。而莲花象征母亲, 也就说派吃的是自己母亲的肉。海上漂流的生活在唯美的表面下是极其残忍, 没有道德和人性。但是派在心底恐惧这种生活, 他要坚持回到陆地上来, 回到人群中, 回到人伦社会。为此他只能与老虎或者自己兽性的一面搏斗, 制服了老虎, 重拾人性。而在上岸后老虎便消失了, 派心中的兽性膨胀也在回归人群后地消失了。李安用至美的画面来讲述漂流的过程, 只在影片的结尾轻描淡写的讲述这一残忍的过程。李安的这一处理方式不仅是因为派最终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 找回了人性, 同时也在向观众展示人性的光辉。

李安精心炮制的叙事手法和戏剧冲突使得他每部影片情节都千回百转、意蕴悠长。其趣味不仅契合了东方人的含蓄回味的情感特征, 也激发西方观众对言外之意的想象和理解。情节曲折, 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将一个个主人公心中丰富的心理体验传达给观众。

摘要:李安电影善于深入影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发掘其内在多面性和矛盾性, 展示主人公随生活变化形成的曲折、丰富的心理变化。李安电影建构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手法也十分巧妙, 善于发现主人公价值观的冲突, 强化、放大主人公人面对选择时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李安,电影,主人公,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邓晓芒.灵魂之旅—90年代以来文学的生存意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212.

冲突与自我论文 第7篇

一、“蚁族”的自我冲突折射“中国生活学”教育的缺失

“蚁族”因其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矛盾的思想状况受到全国甚至海外媒体的关注, 成为轰动一时的媒介事件。其实, “蚁族”群体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 最大的矛盾在于一方面他们拼命赚钱攒钱, 但另一方面他们有着高等教育的文化背景却非常忽视自身日常的生活质量, 宁愿牺牲健康和快乐来换取金钱和名誉的积累, 以至于生命和生活没有可持续的长远规划和动力, 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享受当下生活的幸福。虽然这种极其不人道的生活方式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但是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却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 于是有可能把这种自我冲突转化为其他类型的冲突, 这是“蚁族”成为社会问题的根源。“蚁族”是高校毕业生, 他们目前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曾经经历过的高校生活方式的延续。高校社区除了专门的知识生产和传承的功能, 还有日常生活的功能。目前我国一线城市里的高校社区生活质量最是堪忧的。由于我国高校扩招政策, 一些大学的后勤保障跟不上, 许多大学生在学校根本没有足够的学生宿舍安置, 他们只能在校外租房, 但是他们却为了能够留在一线城市而付出了高昂的学费。恶劣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只为了换取一张文凭, 无法充分地享受学校的教育资源, 更谈不上良好的教育质量, 于是毕业后也无法通过接受的教育经历改善生活, 从而获得留在这个城市的资格。这种“文凭获取金钱, 金钱改变命运”的刻板思维, 从大多数“80后”一代人的读书生涯开始, 就是以延迟享受为代价的, 而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也没有改变, 反而日益强烈。现代管理学从人才集聚效应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化解和消减人才自我冲突的方式, 把人才聚集现象中的自我冲突分为:个性冲突、价值观冲突、个人目标冲突、利益冲突。[2]但由于这种分类过于宏观和抽象, 不能完全满足在中国民族文化背景下, 对广西“蚁族”本地化研究的需要, 也不便于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操作。因此, 可以从广西壮学的思想瑰宝———“中国生活学”教育思想的角度分析广西城镇化进程中“蚁族”的自我冲突问题。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以生活为本的物质观、文化观和价值观。黄现璠在《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一文指出, 人们“往往忽视了近在身旁、习以为常、休戚相关的人类日常生活对人类进步与发展的本质性重要作用和意义。”[3]

二、“中国生活学”的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生活学”的教育思想由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现璠提出, 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 其独特之处在于:在中国首次高度肯定了日常生活的学术价值。黄现璠认为, 生存是人类历史的中心, 生活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人类的历史, 就是一部永无休止的生活史。日本教育界基于传统“家政哲学”弘扬的“人间守卫”理念, 不断谋求现代人的生活充实和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 相继在一些大学或短期大学设置了“生活学部”和“生活学科”。可见, 以人类的日常生活作为研究对象, 不仅可以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 也是“世上所有学问的母体”, 是“认识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 “中国生活学”应尽快转化为教育的实践。黄现璠指出, “中国生活学”可以让受教育者感受到人们日常食衣住行的乐趣, 努力去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领悟生活哲学和伦理, 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黄现璠对“中国生活学”的研究对象、定义、学科设置以及研究方法或手段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提出了框架构想。参照国外经验, 结合中国食衣住行内容广泛和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他指出:“中国生活学”是研究中国人食衣住行生活的起源、相互关系、变迁发展和规律的科学。他的初步设想是将“中国生活学”的研究分野和学科设置划定为“生活理论”、“生活环境论”、“生活史” (即食衣住行史) 三方面的主要学科, 并指出了这些学科的主要课程内容和终极目的。在研究方法上, 黄现璠主张“重点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角度, 利用多学科的科学有效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解明日常生活的内核外延和相互内在联系, 解析食衣住行所体现出的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综合文化价值观念及其相互间的辩证关系。”[3]

三、“中国生活学”的教育思想的启发

黄现璠的“中国生活学”教育思想启发我们, 针对防范“蚁族”出现的自我冲突问题, 学校教育今后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以生活为本的物质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1. 以生活为本的物质观。

在现代社会, 经济及金钱现象无处不在, 人们对金钱的态度, 获取和管理金钱的能力, 对于人们生活的幸福影响越来越大。金钱思想能具体呈现一个人的智商、情商、财商、逆商 (遇到逆境与挫败时的承受力) 。在人的一生中, 财商、智商、情商形成的最佳时间段是青少年阶段, 应在学校教育中予以重视。在“中国生活学”的教育思想中, 把人的生活提高到至高无上的位置, 是以“人”为本而非以“物”为本的教育。其目的是教会学生发现自身和家庭的存在, 懂得量入为出, 适当享受, 学会满足和感恩, 保证自身和家庭生活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而不是为了“光耀门楣”“衣锦还乡”。

2. 以生活为本的文化观。

大学生的生活能力并不会随着毕业自然而然地解决。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学会认识生活, 理解生活, 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比如大学生自己做饭的问题, 如果仅仅从一时的校园安全角度考虑, 很可能是简单地一禁了之, 以绝后患, 对学生的厨具反复收缴, 对其行为严加处罚。但如果从民族文化和高校文化共建的角度考虑, 尊重学生的饮食习惯, 引导学生安全使用能源, 弘扬地方饮食文化, 与特定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为学生创造烹调食物的环境, 这未尝不是一种更好地结果。因为大学生毕业以后总是要进入社会, 进入家庭的, 如果在学校没有学会如何安全地烹饪食物,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也必然会给社会、家庭和自身带来安全隐患。从更长远地来看, 如果学生在校不能科学地认识生活的各种需要, 学会用合理的方法满足自身的需要, 而是一味地压抑或者放纵, 那么当他们步入社会, 面对人生的挫折和重压时就难以生存。事实上, 生活本身就是文化, 就是知识, 就是技能, 需要专业地, 系统地学习。但目前高校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是高度政治化和经济化的, 缺乏人文关怀, 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家庭和个人的生活权利是缺席的, 这种状况亟需改善。

3. 以生活为本的价值观。

当今中国的高校教育已经普及化, 高校教育关系着整个中国社会的现在和未来。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应是教育学生去追求“颜如玉”和“黄金屋”, 而是教会学生如何珍惜生活, 面对不同的条件和命运仍然能够过好每一天。

本文通过回顾黄现璠“中国生活学”的教育思想, 探讨广西城镇化进程中“蚁族”的自我冲突问题的启发和实践价值。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确需要“工具人”, 但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需要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以黄现璠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先驱在探索科学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道路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我们可以好好利用, 并发扬光大!

摘要:“蚁族”成为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一方面他们拼命赚钱攒钱, 但另一方面他们有着高等教育的文化背景却非常忽视自身日常的生活质量。这种自我冲突如果得不到化解, 有可能转化为自我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冲突。本文从广西壮学的思想瑰宝“中国生活学”教育思想的角度分析广西城镇化进程中“蚁族”的自我冲突问题, 提出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以生活为本的物质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黄现璠,中国生活学,蚁族,自我冲突,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韩继园“.人才汇集机制”纵横谈[J].中国人才, 2003, (2) :4-9.

[2]牛冲槐, 张敏, 接民, 李刚.人才聚集中自我冲突的消减与人才聚集效应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8) :148-154.

冲突与自我论文 第8篇

1 团队冲突的类型

冲突是在团队运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但团队内冲突的性质和类型并不相同。Guetzkow和Gry最早把冲突分为实质冲突(substantive conflict)与情感冲突(affective conflict)。[1]实质冲突是指成员对于如何达到团队目标有不同的看法而引起与团队任务相关的冲突;情感冲突是个人为了私人目的、想要获得个人优势或地位所引起与人际关系相关的冲突。Jehn则以冲突发生的性质为依据把冲突分为关系冲突(relationship conflict)与任务冲突(task conflict)。[2]其中,任务冲突是指团队成员对于任务的目标、决策或解决方案等有不同的观点、构想、判断而所产生的冲突,属于工作导向的;关系冲突则指团队成员感觉到彼此之间的不一致或不协调时,会产生紧张、愤怒、敌意或其它负面的情绪,属于个人情绪导向的。后来,Jehn根据团队互动、任务分配和执行过程,将冲突又分为任务冲突、关系冲突和过程冲突(process conflict)三种形态。[3]其中,过程冲突则是特指成员在工作程序上,针对完成任务所使用的方式、责任的归属、资源分配等产生不同意见时而形成的冲突。

总体而言,Jehn所定义的任务冲突与关系冲突两种类型被后续的研究者广泛采用。本文也拟采取这种分类展开研究。

2 团队冲突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2.1 关系冲突的负面影响

来自于情绪方面、成员彼此人格不一致所造成的关系冲突,是一种伤害性的冲突,会降低团队和谐与生产力。Jackson等人指出团队成员多元性所产生人际关系的冲突会降低因团队成员多元性所带来的正向影响。[4]Amason对于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拥有关系冲突的团队在决策的质量上较差。[5]Eisenhardt等人(1997)认为关系冲突负面影响了团队进程与组织绩效。Jehn和Mannix[6]指出,关系冲突对团队决策质量有不利的结果:关系冲突会让团队成员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彼此关系上,而不是团队的工作上,从而限制了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关系冲突会提升成员的压力和焦虑程度从而限制了团队成员的认知功能;此外,关系冲突会激起成员之间的对立行为。

2.2 任务冲突的正面影响

任务冲突源于成员之间对工作目标的不一致意见。相对于关系冲突,许多研究认为任务冲突有利于团队的运作。Hoffman和Maier(1961)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团队中如果有认知上的冲突,会使得团队间的互动频繁增加、思考更为深入,从而有助于团队解决问题的过程。Janssen等人认为任务冲突会降低团队成员刻板印象的想法,帮助成员发展出新的想法与计划,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并促进决策质量,进一步避免群体迷思(groupthink)所带来的影响。[7]当团队遇到复杂的工作时,任务冲突会辅助并带给团队多元思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Amason以高层管理团队进行冲突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程度的认知冲突的团队,会产生较高质量的决策、较高程度的承诺、较高程度的情感认同,并且对于所做的决策也有较高程度的了解;相对地,高程度的情感型冲突团队会产生相反的结果。[5]Jehn指出任务冲突能够提供建议性的批评、替代性的方案选择,比较实际地评论团队成员的观点及想法,对任务讨论更为深入,能促使成员学习并发展新颖、有创造性的洞察力,引导团队变得更有效率及创新,因此能够产出更好的决策质量。[2]

虽然不少研究认为关系冲突会对团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任务冲突则具有积极的效应。但是,De Dreu和Weingart对1994~2001年期间关于冲突类型和团队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发现冲突类型与团队绩效之间并没有一致性的答案,也就是说关系冲突不一定产生负面的团队绩效,任务冲突不一定产生正面的团队绩效。[8]他们认为研究之所以有不一致的结果,很可能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团队冲突对绩效影响的干扰变量。而Janssen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任务冲突也可能对团队绩效有负向影响,只是负面影响的程度没有关系冲突那么大。[7]原因在于,在团队里任务冲突与关系冲突是呈现出高度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就是说任务冲突频率强的团队,其团队也可能存在着高度的关系冲突。因此,本文认为,在探讨团队冲突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时,应考虑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之间的相互影响。

3 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的关系

研究指出,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Tjosvold认为,当团队成员的想法受到批评时,会觉得是他们的能力受到质疑。有可能刚开始仅是任务冲突或完成任务过程中对于责任的归属、资源的分配引起的冲突,但因为没有适当的冲突管理,演变到人际关系之间的冲突。[9]相反,情感性的冲突有时也会导致任务冲突的发生,当团队成员和其它成员间的关系挫败或恼怒时,更容易挑剔别人的想法或缺点,从而产生争执导致任务冲突。Pelled等人提出,任务冲突与情绪冲突倾向一起发生,任务冲突如果被团队成员认为是针对个人,会引发情绪冲突。而情绪冲突会使团队成员去批评挑剔对方的意见,引发任务冲突。[10]Yang和Mossholder认为,成员之间意见的不合并不总是只针对事,也会涉及每个成员对事情和应该如何做才对的观点,当任务冲突影响到个人的自尊心,交换信息会变成人际谈判,从而引发负面情绪,变成未来团队内沟通的阻碍。[11]Jehn和Mannix的实证研究则显示,在工作场所中最先发生任务冲突,如果任务冲突部分不能获得完全解决,团队成员可能开始合并所有因任务冲突所产生的负面意见,进而变成组织化的关系冲突。[6]

正是由于团队成员对冲突错误的归因结果使得两种冲突之间的关系产生混淆并且相互联结,团队中任务冲突与关系冲突的发生程度之间有很高的相关存在。Simons和Peterson通过11个研究,发现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7。[12]而在不同但重叠的研究组中,De Dreu和Weingart发现其相关系数从0.23到0.78不等,均值为0.54。[8]Jehn和Chatman发现,任务冲突与关系冲突的相对程度会影响工作绩效,当任务冲突高于关系冲突时,工作绩效会比较好;当关系冲突高于任务冲突时,工作绩效会比较差。[13]而且,团队内任务冲突的程度太低时会不利于团队的工作绩效,这是因为团队内的任务冲突程度太低时,虽然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满意度都会提高,但是缺乏工作意见的交流会使群体迷思增加,而减少工作创新,并使得工作绩效降低。

4 如何降低任务冲突转化为关系冲突的可能性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通常容易将人和事混为一谈,不能将二者完全从认知层面分离开。一旦团队内产生了冲突,冲突各方更加容易将任务冲突归因于关系冲突(陈晓萍,2005)。Zhang等人对101个中国工作团队进行调查的结果发现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的相关系数为0.70。[14]De Dreu和Weingart的元分析发现,无论任务或关系冲突对团队绩效或工作满意度及留职率都有潜在的负面影响。[8]但是,如果能降低任务和工作两种冲突的关联性,防止任务冲突转变为关系冲突就会降低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能增加导致积极结果的机会。因此,有效防止任务冲突转化为关系冲突就成为团队冲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4.1 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

Simons和Peterson认为如果团队成员之间具有高度的信任,则可以避免任务冲突演化为关系冲突。[12]团队成员如果彼此之间信任感高,当成员之间发生冲突时,对于冲突类型的判断会比较准确,相应地由任务冲突移转成关系冲突的几率就会变小了。因此,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感对两种冲突的关联性具有负向的调节效果。既然团队信任对于团队的运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团队信任的来源于何处呢?Zucker(1986)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根据信任的不同形成机制分为过程信任与特质信任。其中,特质信任是由于社会相似性所产生的信任,从自己与他人在家庭背景、种族、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来决定信任的程度;过程信任是指个体根据与他人过去的交换经验和声誉来决定是否信任对方。因此可以通过增强团队成员的同质性、营造团队交流和互信文化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降低任务冲突转化为关系冲突的可能性。

4.2 采取适度合作的冲突处理模式

冲突处理是指个体在冲突发生时可能产生的行为反应。在华人社会里,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冲突与许多中国传统观念是互相抵触的,大多数人对和谐及冲突会有一种焦虑甚至恐惧。Rahim(2001)研究发现,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极重视关系,以不破坏和谐为主,比较容易采取冲突回避的方式。Chow和Ding研究出中国人常用回避的方式来求取更有利的时机。[15]但是,在团队互动过程中,当任务冲突发生时,成员隐藏已发生的冲突虽然暂时缓解了冲突,但由于问题悬而未决并且团队成员毫无方向可以遵循,尤其是在面对复杂而困难的任务时,更无法充分讨论以获得满意的解决方案,不仅影响个人及团队的效能,更容易导致任务冲突转变为关系冲突。因此华人组织中的任务冲突与关系冲突是很容易伴随发生,而任务冲突与关系冲突的关联性也就更高。除了回避的冲突处理方式之外,合作与竞争是另外两种常见的冲突处理方法。采取竞争的冲突处理方式,会使成员面对问题、积极讨论,以增加对问题的了解。但这种模式容易由于个人首先考虑自己的目标,无法整合接受他人意见,会容易使冲突类型转为关系冲突而不利于任务的讨论,从而降低了团队的集体效能。采用合作冲突处理模式,可能会形成为了实现团队共同目标的有利于团队行为而增加个人及团队效能的双赢模式,并通过鼓励开放性的讨论、交换信息、了解彼此等途径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式。不过,如果是高度合作的处理方式,强调成员的意见一致性,减少个人独特的意见,则会因为缺乏意见交流而降低了决策的质量和团队成员对于成功实现目标的集体信念。因此,团队应该鼓励成员采取适度合作的冲突处理方式来对待成员之间的各种矛盾。

4.3 形成学习目标导向的团队

目标导向理论来源于教育心理学领域,主要探讨学习者从事学习行为的动机过程。学习过程中对于成就的动机涉及一连串特定的目标,Dweck(1986)把这些目标区分为学习目标导向与业绩目标导向两种类型。业绩目标导向是指学习者期望获得外在的奖赏与赞美,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具有业绩目标导向的团队由于对任务的承诺不高,因此当发生任务冲突时,如果任务的本质属于非例行性并且具有困难、复杂的特性,则团队成员如果无法从冲突的互动过程中获得解决的方案,往往容易因为挫折、沮丧而倾向从任务中退出,并且由于任务冲突而演化为情感矛盾;学习目标导向是指学习者重视各种可以增进自己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希望从努力与学习中获得成就,以实现学习的目标。具有学习目标导向的个体,会将焦点放在学习的过程而乐于接受复杂的任务与挑战,并希望以此获得新技能、经验从而提升他们的竞争力(Bell,2002)。因此,对于学习目标导向的团队而言,成员会相对较为客观地看待任务冲突,任务冲突转化为关系冲突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需要强化团队成员的学习目标导向,以降低任务冲突转化为关系冲突的可能性。

5 结论

论社会冲突视阈下的和谐与冲突 第9篇

和谐自古以来一直受到我们的倡导和推崇,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 我们都力求平稳、有序地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说,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更是国家兴旺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但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其两面性。一味地强调和谐并不等于看不到冲突的存在, 事实上,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可能没有冲突, 人类社会正是在和谐与冲突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发展进步的。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性特征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仍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协调。

我们不应当只强调和谐而忽略冲突, 冲突作为社会主体之间由于利益、价值观等的差别和对立所引起的相互反对的社会互动行为, 是社会运行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我们也不应当片面强调冲突而忽视和谐作为主旋律的基础作用, 和谐作为社会主体之间出于共同利益、价值观等的同一性所产生的稳定、有序、协调的社会互动状态, 是社会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和谐与冲突两者相伴而生, 相互对立, 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动力。

二、我国社会转型期冲突的根源及其双重影响

1、我国社会冲突产生的根源

(1) 二元结构体制存在弊端。我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 暴露出很多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和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弱势群体被边缘化趋势日渐加强。如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虽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却依旧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在政治方面, 户籍壁垒将上千万的农民工拒绝在城市大门之外;经济方面, 农民工与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 同工不同时;社会保障方面, 他们虽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 却得不到城市人享有的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这些事实进一步加重了弱势群体的负担, 由此产生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

(2) 群众与政府之间互动弱化。首先, 群众向上表达诉求的渠道不通畅, 大部分群众提出的诉求多是与自身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 涉及到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的, 然而, 这些利益诉求在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之后, 并未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 这种诉求渠道的不通畅后果, 极有可能引发冲突;其次, 政府对谋取群众利益少作为或不作为, 很多基层政府过于强调自身的利益, 长期未能提供应有的公共服务, 漠视群众利益诉求, 由此积聚了社会大量的不满情绪。

2、我国社会冲突对社会转型的双重影响

从社会冲突产生的积极意义来讲, 首先, 良性的社会冲突能够加速社会转型进程, 有利于消除转型过程中大众难以认可的不利偏差;其次, 能够加强社会各群体之间的竞争力, 激发群体成员的进取心和创造活力, 促进冲突双方的良性互动, 有利于各组织目标的实现;再次, 各组织成员为利益目标的实现, 会在内部达成一致, 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有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最后, 有利于社会成员释放其不满情绪, 在身心得到巨大的放松之后, 以饱满的热情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 缓解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矛盾冲突。

从社会冲突产生的消极意义来讲, 首先, 盲目的社会冲突会引起社会的慌乱、无序, 大众在不明状况下卷入冲突, 会随自身的利益群体与外界形成敌对状态, 严重损害社会和谐与稳定;其次, 消极冲突缺乏合理的安全阀机制让群众释放不满情绪, 从而会抑制社会成员的工作热情, 降低工作效率, 进而降低组织效能。

三、关于社会冲突的两点思考

1、适度范围如何利用冲突

(1) 关于“适度范围”的界定

科塞在论述冲突的正功能时, 对“社会冲突”作了三点限定, “冲突既不涉及双方关系基础也不冲击核心价值, 冲突发生在社会系统内不同要素之间而非指向社会系统本身, 冲突已经被社会系统制度化。”当冲突发生在以上情况中, 即在“适度范围”内。

(2) “适度范围”利用冲突的具体策略

1) 建立“安全阀”机制充分发挥冲突正效应, 以达到冲突效益最大化。这种“社会安全阀”制度旨在将敌对情绪引向替代对象, “它就像不断推泄过量蒸汽的安全阀, 使社会中的敌对情绪不断排解, 而维护整个社会结构。”社会成员通过安全阀将不满情绪排泄, 降低了冲突对社会有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 提高了工作效率, 增强了群体凝聚力, 扩大了冲突正效应。

2) 创造良好的社会流动氛围。首先保证群众利益诉求通道的畅通;其次保证社会成员向上流动过程的平稳、有序。畅通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 带来的不仅是社会成员的拼搏进取, 更会为整个社会增强生机和活力。

2、失度范围如何减少冲突

(1) 关于“失度范围”的界定

“失度”在词语中有三种解释, (1) 谓失去分寸 (2) 犹言失去法度 (3) 失态。这类冲突已严重影响到双方核心价值;且冲突双方的激烈程度和紧张程度均突破一般范围。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 并到达不可调和的阶段, 由此引发的冲突可谓在“失度范围”内。

(2) “失度范围”减少冲突的具体策略

1) 健全制度化的法律政策, 当冲突在失度情况下, 工作人员要依法办事,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努力将冲突产生的不良后果降低在最小范围内。

2) 强化心理疏导系统, 降低冲突的激烈程度。配备高水平高素质的心理辅导专家和情感专家, 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 加大心理疏导系统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冲突发生后, 可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冲突群众的愤怒情绪。

参考文献

[1]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3][美]乔纳森·特纳:《社会理论的结构》, 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

[4]韦长伟、袁虎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冲突协调》,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前卫艺术,中国传统艺术,特征,颠覆

传统与现代是一种对立,也是一种对比,更是一种冲突。翻开美术史,最令人怦然心动的是前卫艺术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延伸并“颠覆”传统。如,前卫的印象派“颠覆”了传统的古典,前卫的抽象派“颠覆”了传统的印象派,前卫的现代艺术“颠覆”了抽象绘画,前卫的后现代又“颠覆”了现代艺术。可以说,整个美术发展史一直在不断地在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现代前卫艺术对传统审美理论颠覆的精彩剧目。在这冲突与颠覆的变革中,艺术在推陈出新中不断超越自我,在脱胎换骨中永远独领风骚。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冲突,其实是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演变的过程,是美术史发展的必经之路。前卫艺术就是因此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它的出现并消亡,必然会对传统艺术审美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认识前卫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概念与特征,研究现代与传统艺术的冲突,探讨现代前卫艺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与颠覆有着重要意义。

一、现代前卫艺术的概念和特征

(一)现代前卫艺术的概念

在今天,“前卫”已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但如要解释什么叫“前卫”,却众说纷纭。《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前卫是“军队行军时派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中担任助攻与助手的队员”。这相当于在出征的紧急关头充任先锋、敢于冒险、善于探索、冲锋陷阵的意思。

而“前卫”与“艺术”的结合始于上世纪初,西方艺术现代主义认为:前卫艺术是那些激进艺术诸派别走在艺术和社会进步的最前端的不被公众理解的创新艺术。例如,在传统的学院派艺术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印象派就是前卫艺术;后来,后印象派以表现主观世界为主,相对于印象派而言,就是前卫艺术。之后,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和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绘画等现代诸流派,它们则成了“前卫艺术”。之后,又产生了“后现代派”,至今后现代派的主流仍可以叫“前卫艺术”。在我国,前卫艺术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入,人们对此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与当时思想解放运动同步的现代艺术思潮;另一种是在全国范围内纷纷出现的一些现代实验艺术团体和创作现象。

“现代艺术”是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它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并且形成了许多艺术流派,一个时期以某种艺术流派为主导。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等。简而言之,“现代前卫艺术”就是现代社会中突破传统观念、意识形态比较超前的,站在问题的最前沿,敢于用艺术揭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在矛盾冲突的锋线上呐喊冲杀,虽然有时不被人们认同,但始终能领先时代潮流的艺术。

(二)现代前卫艺术的特征

(1) 推崇非理性主义。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是的现代前卫艺术的一个特征。事实上,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的时候,就意味着“绝对真理”的终结和理性的死亡,但后现代主义者就认为要彻底否定理性,就必须反对本质主义,认为以理性或逻辑为基础制定出来的条理和方法论不过是某种类型的游戏规则而已,如果将其当作普遍规范,必然会限制人的个性发挥,束缚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 张扬主体特性。这是现代前卫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首先,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主张用交往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代理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

(3) 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个体差异性。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如利奥塔认为,所谓“现代”科学,仍然与正统的叙事学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一致性,以后设理论的方式使之合法化。这些在现代性下看来具有整体性,同一性基础的学科已经失去可信性。他号召:“让我们向统一的整体开战,让我们见证那不可呈现的;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歧见差异;让我们大家为正不同之名而努力。”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

二、中国传统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一)中国传统艺术的概述

中国传统艺术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由各民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实用美术,是民间习俗中不可缺少的,并流行在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美术。中国传统艺术是与底层劳动人民生活更为接近的文化形态,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审美需求,带有很多生活原型特点的成分。中国传统艺术种类繁多,且寓意深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中国传统艺术源自民间社会,对美的要求源于底层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感受,决定了中国传统艺术对“真善美”的意识非常强烈并带鲜明的人性特征。

(二)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

(1) 中国传统艺术在内容表现上注重伦理色彩,强调教化作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受到儒家思想的制约和影响。儒家在艺术观念上强调道德伦理,重视艺术的教化作用,重视美和善的结合,艺术被当成道德感化和政治教化的手段。古代艺术在内容上对伦理教化的重视,使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反映、干预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

(2) 中国传统艺术在风格上追求神似,注重写意。古代艺术具有讲求气韵,注重意境的美学追求。所以在描摹对象时,不论是人还是物,不仅要努力传达出对象的内在精神,更要蕴涵作者的人生感悟。

(3) 中国传统艺术在欣赏标准上以“中和之美”作为最高的标准,力求表现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尽量避免矛盾和纷争。所谓“中”,强调矛盾的双方都应在自身应有的范围内发展,不能出现过或不及的缺陷。所谓“和”,强调对立因素的统一。“中和之美”不仅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成为后代艺术欣赏、评价的最高标准。

三、现代前卫艺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颠覆

在上世纪的80年代末,当西方现代艺术大量涌进中国,大量勇于探索的一些中国前卫艺术家尝试进行了带颠覆意味的实验艺术创作。为此中国美术界因此引起了一阵轰动和恐慌。90年代末、21世纪初,中国有一些独立策展人策划的实验艺术展,为中国当代实验艺术家自我诠释颠覆的观念、展示颠覆的艺术提供了平台。于是,一些前卫艺术家们携带着自己的构思或想法,昂首挺胸地穿行于中国各大、中城市,一个又一个“前卫”和“实验”让人瞠目结舌、而且一个比一个更具颠覆力量的展览从北京办到上海,从南京办到广州,从成都办到南宁,真可谓是雨后春笋,热闹非凡。它们使颠覆成了中国美术的一种时尚。那么,现代前卫艺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颠覆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现代前卫艺术在创作方法上对传统艺术的颠覆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加速了生活节奏。因此现代艺术家必然要创造和选择新的艺术语言去表现自己所认识的新世界。同样艺术绘画必然另择其路,由传统的写实再现走向现代的主观表现,由写实客观物质的形态走向表现画家自我内在精神。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思想上“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

现代前卫艺术的创作方法不是一种统一的方法,它是对20世纪以来欧美各种前卫艺术思潮和美术流派的具有先锋特色的美术流派的统称。其主要原则就是颠覆传统,重视美术创作中的自我表现、形式探索和标新立异,比较忽视现实,反对再现,甚至否定美术是现实的反映,否定美术的社会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而强调其纯艺术的审美功能,现代艺术在创作方法上多采用表现的、抽象的、另类的方法。

尽管现代派美术多以自我为中心,热衷于自我表现,但是它在探索人类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应该值得肯定。正是这些现代派艺术家通过创作体现他们的叛逆性格,强调自身的价值,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也创造了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艺术表现方法和新材料。从此美术走入了一个更加个性也更加灿烂的年代。

(二)现代前卫艺术在表现形式上颠覆了传统艺术的绘画模式

中国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追求神似,注重写意,讲究气韵,注重意境美的追求。所以在描绘对象时,不论是人还是物,不仅要努力传达出对象的内在精神。而现代前卫艺术的创作者他们为自己的艺术主张奋斗、忠于自我、蔑视传统,主要表现在他们在表现形式上对传统艺术的绘画模式的颠覆。

现代前卫艺术者们重感性和主观内在的精神表现,用感觉代替观察,运用综合、抽象和半抽象等表现形式代替具象表达,不再表现客观存在的形,而努力追求发掘自我心灵的形,否定艺术的功利性,认为艺术只是“有意味的形式”。有史以来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未像前卫艺术来得如此的丰富。于是装置、行为和各种新的手段取代了绘画的统治。其中最极端者即颠覆传统的达达派,当艺术家面对社会和现代物质文明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传统已经过时,现代是不完整不健康的,产生了破坏一切、打倒一切的达达派,他们希望在纯粹空白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文明。50年代兴起抽象表现主义,只重绘画行为过程而不注重画面结果的行为绘画,体现了美国人自由创造的活力。60年代波普艺术登上画坛,它彻底解除了复制图像和手工绘画的界线,图像可以被视为绘画,绘画也可以被视为图像,其后果加速了传统架上绘画的边缘化。自70年代后,现代美术完全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艺术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探索艺术和艺术表现形式, 自此以后再无风格流派可寻,可谓一人一派,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三)现代前卫艺术从意识上颠覆了传统艺术的思想

中国传统艺术中儒家在艺术观念上强调道德伦理,重视艺术的教化作用,重视美和善的结合,艺术被当成道德感化和政治教化的手段,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艺术在内容上对伦理教化的重视,使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反映、干预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

而在社会工业生产力、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强烈的历史背景下,哲学思想作为意识形态的反映,直接影响着现代美术创造:叔本华的唯我主义的本体论思想、唯意志论观点导致认识上的直觉主义,这使艺术家的天才和灵感升华为艺术创造的根本。柏格森“非理性主义哲学”则对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和传统价值观的彻底否定和背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社会心理分析研究,尼采的“上帝已经死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等等思想。他们对人的精神领域所做的全面的分析和揭示,作为现代艺术创造之精神源泉直接影响着艺术的创作。如,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正如布列顿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应当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由于相信这些发现,一股思潮形成了。”

西方现代艺术家宣称他们不再为谁服务,艺术就是为完善艺术自身而独立存在。艺术不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自我主观世界的表现,因此艺术的价值观与传统决裂了。所有这一切都是随着社会发展、思潮的演变,缓慢地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于是一场“山雨欲来风满楼”颠覆传统的艺术革命也就在所难免。

总之,中国传统艺术与前卫艺术并不对立,艺术总是在不断地冲突变革中向前发展。现代前卫美术是人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产生的作用,是对人们既有的感觉模式的冲击,从而使人们的感觉与想象获得更大的自由。当人们获得这种改变以后,面对传统时或许能引发更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力。如果把现代前卫美术仅仅看成是传统的对立面,我们就永远无法找到在精神生活中同时兼容两者的道路。他们确实有对立的一面,这也是为传统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所必需的。现代艺术对于社会的切入,正是从个体与微观的层面上,对传统价值与观念的解构与重建。

参考文献

[1]范梦.西方美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

[2]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3]崔庆忠.现代派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4]陈旭光.艺术为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艺术学》编委会.艺术:视像与后现代思潮[C].北京:学林出版社, 2005.

上一篇:高校廉政教育下一篇:化工科技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