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并发症

2024-06-23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精选12篇)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 第1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病例372例, 年龄23~61岁, 平均 (36.6±12.3) 岁, 其中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230例, 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68例, 宫腔息肉摘除48例, 宫腔镜下取环16例, 子宫纵隔切除手术10例。手术时间30~90 min, 平均时间为45 min。本组出现不同的并发症者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3%, 包括出血2例, 子宫穿孔2例, 感染1例;所有患者预后均良好, 术后2~4 d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宫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妇科微创手术, 患者缺乏了解, 所以术前1天?评估患者的心理恐惧程度以及根据患者的文化素质、年龄、职业及病情主动与患者交流, 介绍宫腔镜手术的优点, 同时请术后恢复较好的患者介绍宫腔镜手术的感受和体会, 使患者对手术有较好的了解, 解除其心理顾虑。另外向患者介绍术前注意事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 使其能较好的配合手术。术前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能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 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

(1) 患者准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各项检查, 术前晚上及手术当天早上行阴道冲洗, 术前排空膀胱, 以预防感染。 (2) 器械准备: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宫腔镜手术的器械和术中用物, 提前检查整个操作系统是否连接良好, 工作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所有器械均应严格消毒或灭菌。

2.2 术中配合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2.1 术中配合:

将手术患者接进手术室后,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首先在上肢建立一条静脉通路, 硬膜外麻醉后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贴好电刀负极板后, 打开开关, 将电刀切割功率调至80 W, 电凝功调至60 W左右。常规外阴消毒铺巾后, 暴露会阴部手术视野, 与手术者配合将光源线, 电极和摄像头等套上无菌套妥善固定并连接, 防止脱落。将灭菌后宫腔镜手术器械根据手术所需的前后顺序, 摆好在器械台上, 以方便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 密切监视仪器的正常运转情况, 根据需要调节膨宫压力, 一般维持在100 mmHg以下[1], 以宫腔膨胀视野清晰为准, 尤应注意容器内应有足够的灌流液, 随时补充, 不能使灌流液流空, 以免发生空气栓塞。准确记录宫腔灌注量和排出量, 及时报告其差值。收集需活检的组织并存放于固定液中, 贴好患者姓名及住院号后送检。

2.2.2 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 出血:出血是宫腔镜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出血量少时, 只作一般护理不需特殊治疗。出血量多时, 一般是由于宫腔镜手术切割过深, 宫缩不良或术中止血不彻底导致。此时应立即停止手术, 采用电凝器止血, 并用缩宫对症输液处理, 并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 保持平卧、吸氧、保暧,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准确记录出入量。本组有2例出血多, 经及时处理后病情稳定, 痊愈出院。 (2) 子宫穿孔:子宫穿孔多发生于子宫底部, 常由于疤痕子宫、子宫过度前倾或后屈变异、严重的宫腔粘连、宫颈手术后、哺乳期子宫均易发生子宫穿孔[2]。患者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多汗、腹痛、血压下降, 此时应降低膨宫压力, 遵医嘱迅速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和地塞米松10 mg, 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本组病例中发生穿孔2例, 预后良好。 (3) 心脑综合征:主要由于扩张宫颈和膨宫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表现为恶心呕吐、心率减缓、血压下降、面色苍白, 甚至休克[3]。术前用米索前列醇使宫颈易软化容易扩张, 术中必要时给麻醉药, 都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若症状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平卧位, 叮嘱患者放松并深呼吸多能缓解,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静脉输液及皮下注射阿托品0.5 mg对症等处理。 (4) 空气栓塞:空气栓塞是宫腔镜手术中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 致死率高达70%以上[4], 开放的静脉暴露、外界空气的压力高于静脉的压力即可发生空气栓塞。此并发症本院尚未发生。故术中应加强巡视, 及时更换液体, 容器保持足够的灌流液, 避免患者头低臀高位, 这些措施都可以避免空气栓塞的发生。一旦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手术, 左侧卧位并抬高右肩, 加压给氧, 静推地塞米松5~10 mg, 给予解痉扩血管药、强心利尿剂, 并注入大量生理盐水促进血液循环, 长针穿刺右心室抽出气体, 急救后转入高压氧仓复苏治疗。 (5) 水中毒:水中毒是膨宫液过大、水超量吸收所致。通过将引流袋置入引流瓶, 可准确收集回流膨宫液, 从而计算膨宫液的吸收量, 预防水中毒的发生。本组病例未发生水中毒现象。水中毒早期以胸闷、烦躁不安为主, 故术中应严密观察病情, 及早诊断。疑有水中毒时, 应遵医嘱静脉滴注利尿剂或小量高渗盐水, 并限制液体量, 监测血清Na+浓度及生命体征。 (6) 预防感染:掌握宫腔镜诊治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选择好的手术时机, 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 d内进行, 术前彻底的阴道准备及器械的严格消毒,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术后有针对性地给予抗素治疗, 保持会阴清洁, 及时更换会阴垫, 可避免引起感染。在本组病例中有1例术后第2天出现下腹疼痛, 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后腹痛消失, 体温正常。

2.3 术后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 护士应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包括: (1) 去枕平卧6 h, 麻醉过后可下床活动。 (2) 禁食6 h后根据肠蠕动情况给予半流质或普食。 (3) 注意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 术后可有轻微腹痛和少量阴道流血, 如患者出现腹痛剧烈或阴道出血量多如月经量, 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 保持外阴清洁, 每日用碘伏抹洗会阴2次, 禁止性生活及盆浴1个月, 1个月后复查。

3 讨论

通过本组372例宫腔镜术患者术前配合及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总结出一套手术护理配合对策:首先加强宫腔镜手术护理队伍的建设, 建立经验丰富, 责任心强的专科护士队伍, 负责对相关设备、仪器的检查保养, 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良好。宫腔镜手术, 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要求临床护士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 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 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5]。我们通过制定手术护理配合流程和配合要点, 加强术中、术后病情观察, 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提高宫腔镜手术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72例宫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后并发症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5例 (1.3%) 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包括出血2例, 子宫穿孔2例, 感染1例, 但均无不良预后, 术后2~4 d出院。结论: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宫腔镜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19.

[2]刘锦瑶, 柯巧云.宫腔镜电切术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 (9) :858.

[3]甄作均, 杨明, 李光仪.实用微创外科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

[4]王沂峰.宫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 (11) :669.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 第2篇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李凤仙

徐世元

关键词:腹膜后腹腔镜,皮下气肿,泌尿外科 前言:

自1992年印度医生Gaur[1]将球囊扩张器应用于腹膜后腹腔镜,从而得到了理想的手术操作空间后,腹膜后腹腔镜技术迅速发展,至今已趋向成熟,其在泌尿外科手术中更是备受青睐。新的手术方式必然带来麻醉管理上新的挑战以及影响,在该术式的众多并发症中,皮下气肿是其中发生率高、对全身影响较大之一者,国内外对本并发症报道甚多,但是并没有关于该术式并发皮下气肿的详细总结,本文通过对我院泌尿外科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皮下气肿情况进行概括,并结合国内外情况,对其发生情况、生理影响以及处理情况作一个总体分析总结,以提供临床参考。

1.腹膜后手术空间的建立及其优势

1.1气腹的建立是腹腔镜发展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借此可得到清晰、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目前利用人工气腹机可产生连续的、可控的气腹状态。由于二氧化碳为非可燃气体,取材容易、价格低廉、易被血液吸收及通过肺部代谢,且通过氩气、氦气、氮气以及氧化亚氮与二氧化碳的比较应用[2],均认为二氧化碳为目前较理想的人工气腹气体,故世界范围内多采用二氧化碳进行气腹的建立,并且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及较少的并发症。

1.2腹膜后腹腔镜直接进入腹膜后间隙进行手术操作,不骚扰腹腔内脏器,相对腹腔内途径而言,其入路直接,各种并发症少,在外科学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符合泌尿系统的解剖特点,已经成为许多泌尿外科手术的首选途径,腹膜后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腹膜后淋巴结、肾盂等各种手术已相继开展。

2.常见并发症----皮下气肿的发生情况

2.1气腹建立后,CO2的吸收是即时发生的,腹腔内途径时CO2的吸收在约前20分钟时逐渐上升达到平衡后,维持平台水平不再继续上升[3]。但在腹膜后途径中,由于缺乏腹膜的保护,CO2的吸收在整个气腹过程中持续上升[4,5],且腹膜后吸收面积较大,吸收的量自然较大,大量研究表明在腹膜后途径中,其CO2的吸收量远比腹腔内途径大[5,6]。Glascock [7]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腹膜后途径气腹中,CO2的吸收也可因毛细血管以及淋巴管的破裂而直接入血。这些研究均显示在腹膜后途径时,CO2的吸收率更高于腹腔内途径,并且皮下气肿的发生率也更高;这个在临床上也可证实,在腹膜后途径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后,关于皮下气肿的报道也接踵而至。

2.2腹膜外途径是腹腔镜中并发皮下气肿的一个高发因素[8],另外,在发生皮下气肿的危险因素中,有以下几个是得到共识的:⑴老年人更容易发生;⑵气腹压 力越高,其发生率越高;⑶手术时间越长,其发生难以避免,有研究指出:在气腹时间超过200分钟时,皮下气肿的发生率大幅度增高[9]。2.2我院情况:我院泌尿外科自2004年开展腹膜后腹腔镜途径以来,其前期(2004年中至2005年上半年)并发皮下气肿者约达25%(包括轻微的以及大范围的皮下气肿),后期(2005年中至今)由于外科技术的熟练,其发生率下降至1%左右。在所有发生皮下气肿的病例中,肾囊肿去顶术约占52%,肾切除术约占32%,肾切开取石术约占10%,其它约占6%。大部分病人在皮下气肿发生后均出现血压、心率的增快,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增高,经过行过度通气以及降压、控制心率等处理后均能安全度过。

2.3国内情况:国内报道各异,综合发生率为1.1%-9.5%。贺大林[10]等报道68例腹膜后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皮下气肿12例,发生率为1.7%(12/68);王建宁[11]报道35例后腹腔镜手术中并发皮下气肿2例,发生率为5.7%;郭国营等[12]报道21例治疗肾囊肿中并发皮下气肿2例,发生率为9.5%;李新德等[13]总结1250例中并发高碳酸血症及皮下气肿者14例,发生率为1.1%;周程等[14]通过回顾分析,总结了该院2003年1月-2005年2月中3216例各类腹腔镜手术中,皮下气肿的发生率为3.39%(109/3216);叶军明[15]等报道腹膜后入路行泌尿外科手术67例中并发皮下气肿2例,发生率为2.9%;.胡三元[16]等报道68例泌尿外科腹膜后腔镜手术中,并发皮下气肿者1例,发生率为1.4%,等等。

2.4国外情况:国外关于该术式的并发皮下气肿的个案报道颇多,但关于发生率的报道却较少。Kumar M[17]等报道在316例腹膜后手术中并发皮下气肿7例,发生率为2.2%;Quentin[6]

等发现一例在腹腔镜行疝修补术时甚至出现了皮下气肿导致二氧化碳昏迷;而Sumpf[3]等在研究中指出,实际上,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中,发生皮下气肿为100%,但有些皮下气肿却因范围小,影响不大而被忽视,等等。3.皮下气肿的生理影响以及处理原则和方法

3.1尽管腹腔镜并发皮下气肿并非少见,但是对于皮下气肿的病理生理过程却缺乏详细的研究,据文献总结[1],在术中并发皮下气肿时,首先表现为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其次是相关的神经体液因素引起的各个系统的变化,但远期的影响至今未见总结报道。

3.2.对于呼吸系统影响:皮下气肿首先导致CO2的吸收急剧增加,造成高碳酸血症而引起各种危害。再者,皮下气肿造成胸廓外压增加,导致气道峰压增高,潜在气道压伤的风险。临床上一般采用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来监测PaCO2以及进行气道峰压的监测,随时发现高碳酸血症以及高气道压[18]。然而,PetCO2并非为监测PaCO2的最好办法,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其二者并非完全相关[19,20],特别在体质较差/ASA3~4级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肥胖者,在全麻下自主呼吸时,PetCO2并不可靠的反映Pa CO2 [2122];

3.3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皮下气肿首先致使CO2吸收过多,高碳酸血症首先表现在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儿茶酚胺释放大幅度增加,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且,2 高碳酸血症增加肺血管阻力,可使右心负荷加重,在心功能差的病人中,有诱发右心衰竭的危险性。早年有报道[23,24]在婴幼儿使用氟烷时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3.4对脑血管影响:高碳酸血症使得脑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脑血流量,在PaCO2从40mmHg增加至80mmHg,脑血流量便增加一倍,使得颅内压不断增高,这对于伴有颅内病变以及存在颅高压的患者来说,存在致命的风险[25]。

3.5.对肝、肾功能以及对内分泌系统影响暂时无深入的研究报道,虽然在腹腔内途径中,高腹腔内压可使肾血流量减低,从而导致少尿的发生[26],而在腹腹后途径下,暂时未有此方面报道。

3.6处理原则及方法:由于皮下气肿的众多生理影响在于高碳酸血症的形成以及高气腹压的存在,故处理原则必须在这两个方面着手。大多学者处理经验表明,由于二氧化碳在血液中溶解度大,且在肺中交换速度快,因此在ASAⅠ~Ⅱ级患者中,使其过度通气常可得到相当好的治疗效果。首先,在麻醉方法的选择上,虽然区域麻醉[27]曾成功的实施于气腹状态下手术,但是目前仍倾向于使用全麻状态下实施[28],一方面可消除患者痛苦,另一方面可实施控制呼吸,以排除过多的CO2。学者俎志勇[29]在57例LC术中并发严重皮下气肿患者中,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滴注,以12号大针头在气肿处排气,同时过度通气(10-15ml/kg,R15-20bpm),术后向切口方向挤压排气的方法,使皮下气肿顺利解除。在早期腹腔镜使用时并发高碳酸血症时,许多麻醉科医生[30]便通过增加通气的15%-30%来排除过多的CO2,并且使用适当水平的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来对抗由于气道压增加导致的功能余气量下降。4.总结与讨论

腹膜后腹腔镜发展方向良好,是泌尿外科手术的主要手术途径,其皮下气肿发生率在国内外均较高,因此在术中需要术者以及麻醉科医生的及时发现以及对症处理,对于其带来的生理影响,要做到心中有数,其发生率的高低与术者水平、患者因素以及手术大小、手术时间长短等密切相关。皮下气肿的发生并非少数,但是许多情况下,麻醉医生与术者均未能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处理,其原因有:

1、皮下气肿范围小,未能引起注意;

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未能反映出真实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因此,在术前,麻醉科医生应该对其发生做好充分评估并有所准备措施,对高危人群要做到时刻查看,对于肥胖病人,患有肺部疾患者,ASAⅢ级以上者、以及心功能不全者,需谨慎对待。一旦发生,则应尽量降低其高碳酸血症带来的各种危害,加快排出血中CO2,解除高碳酸血症;并通过各种心血管药物控制血压、心律及心率。随着该术式的进一步完善,手术操作的进一步熟练以及手术时间的缩短,该并发症将趋向减少,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病理生理过程将逐渐呈现。

参考文献:

[1] Gaur DD.J Urol.1992;148:1137-1139 [2] Menes T,Spivak H.Laparoscopy:searching for or the proper insufflation gas.Surg Endosc, 2000,14(11):1050-1056 [3] Sumpf E,Allen TC,Ahrens D et al.Carbon Dioxide Absorption During Extraperitoneal and Transperitoneal Endoscopic Hernioplasty.Anesth Analg.2000;91:589-595 [4 ]Mullett CE, Viale JP, Sagnard PE, et al.Pulmonary CO2 elimination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intra-or extraperitoneal CO2 insufflation.Anesth Analg 1993;76:622-6 [5] Wolf JS, Fr., Monk TG, McDougall EM, et al.The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 and subcutenous emphysema are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ab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during laparoscopic renal surgery.J Urol 1995;154:959-63 [6] Quentin M, Gemmill EH, Eastwood JE, et al.Carbon dioxide narcosis and grand mal seizure complicating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surg laparoscopic endoscpercutan tech,2007;17(1):52-53 [7] Glascock JM,Winfield HN,Lund GO,et al.Carbon dioxide homeostasis during transperitoneal or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elvic lymphadenectomy:a real-time intraoperative comparion.J Endoural 1996;10:319-23 [8] Nakajima K, Kan Y, Yasumasn K, et al.Subcutaneous emphysema along cutenous striae after laparoscopic surgery.Surg L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06;16(2):119-121 [9] Murdock CM, Wolff AJ, Van Geem T.Risk factors for hypocabia, subcutanous emphysema, pneumotharax and pneumomediastinum during laparoscopy.Obstet Gyneol.2000;95:704-709 [10] 贺大林,杨志尚,何辉等.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初步经验(附38例报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3;8(4):202-203 [11] 王建宁,门同义,王振声等.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及肾囊肿.第十二届全国、第七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册)2005年

[12] 郭国营,胡新生,冀阳等.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21例.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3] 李新德,张大宏,余大敏等.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手术疾病围术期并发症处理经验分析.2006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年

[14] 周程,胡思安,龚超等.腹腔镜手术诱发皮下气肿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内镜杂志,2006年08期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 第3篇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子宫穿孔;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449-01

宫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妇科领域中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是治疗宫内良性病变的首选方法。由于其具有不开腹、无切开、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费用低、疗效高、住院时间短、对希望保留子宫的妇女有良好的心理影响等优势,已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1]。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巧和医护的密切配合,尽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其严重性不可忽视。2011年11月,本院妇科为一位宫腔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息肉切除术时发生子宫穿孔,及时通过各种方法纠正,最后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子宫穿孔修补。现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手术经过

患者,女,35岁,阴道B超确诊有宫腔息肉。医生决定为其行宫腔镜下宫腔息肉切除术。术前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禁食8h,禁水4h[2]。术前4h口服米索,以达到松弛宫颈的目的。术前晚和术晨进行阴道擦洗,以预防感染的发生[3]。术前手术护士正确准备所需用物(中台子;人流包;中单;宫腔镜镜头和器械;膨宫管;脑科漏斗薄膜巾;输血器;石蜡油)。患者入手术室,经三方核查无误后,取截石位,脚架不高过30 cm,两腿分开角度不小于120[4]。胭窝处垫棉垫。常规PVP-I消毒,会阴铺单。正确连接各仪器导线及操作部件,接通电源,使之处于工作状态。将电刀负极片置于患者小腿肌肉丰满处与皮肤完全接触,防止烧伤[5]。调节冷光源亮度,保持亮度适宜。扩张宫颈放入窥阴器,护士将扩宫棒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供术者逐渐扩张宫颈至能容纳宫腔镜外鞘,放入宫腔镜。将0.9%生理盐水3L袋作为膨宫液,连接输入水管和输出水管,保证膨宫液灌注与排出通畅。在视屏监视下,术者应用电切环依次电切宫腔息肉,洗手护士积极配合医生手术,传递所需用物。术者在电切宫底处时,发生子宫穿孔,经观察并与家属谈话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腹腔镜下子宫穿孔修补,并由静脉麻醉改全麻,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积极准备腔镜用物,术者用0#可吸收线缝合子宫穿孔处。经多方密切配合,病人安返病房,术后两天出院。

2 配合体会

2.1 子宫穿孔是宫腔镜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2%~25%不等,平均发生率为1.3%[6],穿孔多见于子宫底部、宫角及子宫峡部等壁薄的部位。子宫穿孔多与术者经验不足有一定关系,激光或球状电极的功率过大,或在局部停留时间过长,使热损伤穿过子宫肌层并波及膀胱、肠管等邻近脏器。引起子宫穿孔的操作中,分离粘连时子宫穿孔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内膜切除、子宫纵隔切除和内膜息肉切除。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时如肌瘤较大,电切环容易伤及肌瘤对侧肌壁,或电切环滑到由于肌瘤生长使组织变薄的边缘肌壁时,也容易引起穿孔。一旦发生穿孔,应立即停止手术,查找穿孔的部位。处理方法①药物治疗:予缩宫素及抗生素治疗。②手术:腹腔镜探查或开腹探查先查找穿孔部位,然后决定处理方案。腹腔镜下可行穿孔部位的双极电凝止血及缝合,对子宫破口大,有活动性出血或怀疑有临近脏器如肠管、膀胱、大血管等损伤者,要立即剖腹探查。预防方法:①视野不清不能通电。②原则上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每个部位只切1刀深度达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及其下方2—3 cm的肌肉组织。③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去除术(EA)通电时滚球必须滚动,避免原地停留。④经宫颈子宫纵隔切除术时宫底部容易穿孔,应使用腹腔镜监护。

2.2 宫腔镜手术时间短,所需准备仪器及用物多,还应睡截石位,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应术前1 d检查摄录像系统、冷光源、爱博电刀、宫腔镜镜头、宫腔膨宫装置及宫腔镜手术所需的一些手术器械,提早将用物及仪器准备完好。巡回护士应提醒麻醉师在所有器械连接好后方可麻醉,减少麻醉时间。

2.3 术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注手术的进展情况及膨宫泵的压力,一般为100mmHg,及时添加膨宫液,但因避免膨宫液量过大水超量吸收所致的水中毒,当手术时间过长,大量使用膨宫液时,巡回护士应及时向手术医生报告灌注量和排出量,以免发生水中毒。术中观察膨宫管道中有无气泡,及时排尽空气防止空气栓塞。认真核对膨宫液,避免将电解质溶液误作膨宫液。电极板置于小腿肌肉丰满处,以防垫于臀部膨宫液漏至臀部引起烧伤。

2.4 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应重新铺大台子,准备腔镜用物。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与手套,防止感染。

2.5 术前1 d访视病人,了解病情及病人的心理状态,使之了解手术的过程,告知可能产生的感觉及如何配合,使病人情绪稳定以取得良好合作。

3 小结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多较为严重,主要有水中毒、子宫穿孔、空气栓塞、术中出血等。术前掌握好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的合理评估和充分准备,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医护配合默契,严密观察病情,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等,对手术的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庄薇;倪云翔;郑雪吟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配合和器械管理 1998(04)

[2] 沈陆华,沈建丽.官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J].现代护理杂志,2002,8(3):209.

[3] 张春,周琦,吴晓玲.官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8)678.

[4] 林金芳;馮赞冲;丁爱华实用妇科内镜学 2001

[5] 李红玲宫腔镜下电切割手术的护理配合[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 2000(12)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 第4篇

1 宫腔镜术中并发症的处理

1.1 术中术后出血

对本组病例中发生大出血共4例, 其中2例发生在蒂部直径大于3厘米的肌瘤, 2例发生在子宫内膜切除术, 切割范围广泛伤及子宫肌壁时, 如对肌壁破坏过深可引起大出血;对内膜破坏过浅, 残留的内膜再生, 也可引起出血。处理:对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立即停止操作, (1) 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和肾上腺素0.5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 ml, 注入宫腔。 (2) 按压子宫。 (3) 用一次性双腔导尿管置入宫腔, 然后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充盈球囊, 从而压迫局部起到止血作用, 球囊注入水量视肌瘤的体积及宫腔内的压力而定, 一般是20~40 ml即可达到有效止血。压迫约6 h以后取出, 不提倡电凝止血。

1.2 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

宫腔镜手术中, 使用的非电解质灌流液 (5%葡萄糖注射液) 膨胀宫腔, 如膨宫液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吸收, 引起血容量剧增, 从而使体液超负荷。同时非电解质灌流介质在膨胀宫腔时, 在提供清晰手术视野的同时, 可在膨宫压力的作用下, 使灌流液沿着开放的血管进入患者体循环。当机体的吸收量超过一定阈值, 即可造成患者血浆的低渗状态和低钠血症, 从而引发左心衰、肺水肿, 甚至脑水肿等一系列症状。处理:纠正低钠血症利尿, 纠正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和肺脑水肿等, 补钠量通常按照[所需的钠量= (血钠正常值-实际测得血钠值) ×52%×体重kg][1], 应谨慎切忌快速高浓度补钠。首次补钠按计算量1/3补给, 每小时提高1~2 mmol/L渗透压浓度, 24 h内血浆总渗透压提高不超过12 mmol/L。连续监测电解质, 排尿量根据血钠水平调整补钠量, 至钠离子浓度在130 mmol/L。

1.3 子宫穿孔

宫腔镜手术在狭小的子宫腔内进行操作, 穿孔的发作与手术类型、子宫位置、施术者的经验、技术操作熟练程度有关。子宫完全穿孔在B超检查下可发现液性暗区。不完全穿孔, B超不易发现, 腹腔镜下可发现子宫浆膜层面分别出现局部苍白或瘀斑等, 并见穿孔局部有活动性出血。处理:立即停止手术, 取出手术器械, 停止膨宫, 仔细检查穿孔的原因、部位、范围, 以及是否合并周围脏器的损伤。如果是探针或诊断性宫腔镜所致子宫底部穿孔, 无明显临床症状, 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必要时给予缩宫素及抗生素应用, 流入腹腔的灌流液可经后穹窿穿刺抽出, 一般无严重后果;如果宫腔镜操作时, 电极在工作状态下发生穿孔, 而穿孔部位在子宫侧壁及峡部时比较危险, 有可能伤及子宫血管、肠管、膀胱等组织, 此时应在腹腔镜下必要时立即开腹探查处理。

1.4 宫腔粘连

是宫腔镜的远期并发症, 发生率低, 是由于手术操作时, 破坏了大面积的内膜基底层或存在部分内膜残留, 术后均可造成宫腔粘连。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最初手术的病变有关, 轻度粘连无症状, 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继发闭经、月经稀少, 并伴有周期性下腹痛。处理:依据患者年龄, 对生育的要求及临床症状, 治疗时可在宫腔镜下分离粘连。术后定期复查, 探扩宫腔或宫内放置节育器。

2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2.1 术中术后出血的预防

(1) 对内膜切除的患者, 术前尽量使内膜变薄, 如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 2次/d, 共3 d, 或术前先行刮宫术, 然后再进行内膜切除, 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2) 切除内膜深度在2~3 mm, 因子宫肌壁的血管层位于内膜下5~6 mm处, 对宽蒂的粘膜下肌瘤或者内突的壁间肌瘤应切割至与周围肌壁平齐, 顺次切割, 每切割一个部位, 行止血完善后再切割下一个部位, 避免创面过大, 出血过多。 (3) 对埋在肌壁间的瘤体可先用缩宫素使子宫收缩, 将瘤体挤入宫腔再行切割, 小的肌瘤以夹取为主。切忌用电极在肌壁间切割瘤体, 避免对子宫肌层重复切割, 在B超监护中手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2.2 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症的预防

(1) 严格控制灌流液的吸收量, 当灌流液的差值 (入量-出量) 〉1000 ml时, 应动态监测血钠浓度及各项生命体征, 尽快结束手术。 (2) 灌流压力应低于平均动脉压, 一般低于11 k Pa。 (3) 手术控制在1 h内。 (4) 术中麻醉方式尽量选择局部麻醉。

2.3 子宫穿孔的预防

(1) 术前应认真行妇科检查, 在探针进入宫腔时, 对子宫的位置、大小了解清楚。 (2) 电切深度不超过3 mm。 (3) 粘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切开包膜后, 宫颈注射缩宫素使子宫收缩, 将肌瘤挤入宫腔内再行切割。子宫内膜切除时, 避免对子宫肌层的重复切割。[2]

2.4 宫腔粘连的预防

根据不同手术种类而异, (1) 避免内膜残留, (2) 防止术后感染, (3) 未绝经的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 (4) 向宫腔内注入预防粘连的药物。

参考文献

节育手术并发症鉴定 第5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8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32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六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14条;

3、《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人口科技〔XX〕67号)

二、核准条件

受术者接受国家规定免费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手术后,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因计划生育手术导致不良后果之日起1年内,可以提出并发症鉴定申请。

下述人员可作为并发症鉴定申请人:

(一)受术者本人;

(二)受术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监护人;

(三)施术机构。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属于本办法受理范围

(一)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基本计划生育手术项目的;

(二)未依法取得执业许可的机构或人员施行计划生育手术造成的;

(三)不能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的;

(四)对鉴定结论不服,在有效时限内未申请上级鉴定的。

三、核准程序

并发症鉴定实行县、设区的市、省逐级鉴定制度。省级鉴定为终级鉴定。

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受理并发症鉴定的申请,负责组织并发症鉴定专家组实施鉴定。受术者申请并发症鉴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婚姻证明、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证明,并填写并发症鉴定申请表。

申请人提出并发症鉴定申请,同时又提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鉴定申请的,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鉴定结束前,暂缓并发症鉴定受理;既提出并发症鉴定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并发症鉴定受理部门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程序。

即:本人申请→乡(镇)街道计生办签意见→县级计生局审查→县级组织鉴定→通知鉴定结果→启动市级鉴定→启动省级鉴定

四、核准时限

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应当在接到并发症鉴定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需要进行并发症鉴定的,签署意见并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进行鉴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并发症鉴定专家组应在收到鉴定委托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日一次性告知申请鉴定的当事双方提交鉴定所需资料。当事双方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如实提供资料。

承担并发症技术鉴定的鉴定专家组自收齐鉴定材料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鉴定专家组应将并发症技术鉴定结论及有关资料,在5个工作日内移交委托技术鉴定的县级人口计生部门。

收到并发症技术鉴定书后,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对鉴定程序进行审核。经审核,发现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要求重新组织鉴定,重新鉴定时不再收取鉴定费。

经审核合格的,应当填写《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结论通知书》,并在20个工作日内送达双方当事人。

当事一方对本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接到鉴定结论通知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出要求上一级人口计生部门鉴定的书面申请,交受理本次鉴定的人口计生部门。组织鉴定的人口计生部门在收到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材料报送上一级人口计生部门。

设区的市级鉴定和省级鉴定的程序,参照县级鉴定程序进行。

五、需提交的全部材料

(一)本人书面申请报告;

(二)申请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复印件、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证明,并填写并发症鉴定申请表;

(三)申请人近期1寸彩色免冠照片3张;

(四)相关的有效病历资料原件和复印件,包括门诊和住院病历、出院诊断证明书、化验及检查报告单;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 第6篇

【关键词】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80-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创手术逐渐在临床医疗服务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治疗效果,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中的一种,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可以减小手术给患者所带来的创伤,有利于术后恢复,加快术后恢复的速度。因此,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56例,所有患者都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有80例,女性患者有76例,年龄分布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9)岁,手术基本情况如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有35例,肾癌根治术患者有25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有36例,肾切除手术患者有35例,肾盂癌根治术患者有15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0例。排除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等等。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1.2.1麻醉的方式

采用全麻,麻药包括芬太尼、卡肌宁、异丙酚,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异丙酚和卡肌宁进行麻醉维持,其中异丙酚浓度为0.02%,卡肌宁浓度为0.16%。在进行全身麻醉的操作过程中,应当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管理,一方面在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以及麻醉维持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引起对患者的负面影响,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缩短麻醉的时间。为了避免引起患者出现呕吐、误吸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可以对呼吸道进行主动的控制。另一方面,必须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全麻药、镇痛药、静脉镇静药、肌肉松弛药以及术中治疗药,避免所选择的麻药和临床用药之间会相互影响,避免过度的抑制中枢神经和呼吸循环系统。此外,还应当对单位时间输液量以及输液的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包括患者的心率、血压、动脉血气等等,确保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稳定。

1.2.2手术的方法

选择经腹腔途径和经腹膜后途径的手术方法。

(1)经腹腔途径手术方式:患者采用侧卧位,在脐下及脐和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进行穿刺,然后置入观察镜和其他的物品,开始进行手术操作。在手术的操作时候,选择经腹腔途径作为手术途径,在锁骨的中线位置进行第一次穿刺,建立气腹,进行充气,气腹压控制在14mmhg,在进行气腹拔出 ,直接把直径5mm的腹腔镜置入气腹。根据手术的实际需求,调整腹腔镜置入的位置和深度,取出原来的观察镜,放入直径为10mm的腹腔镜,开展手术操作。

(2)经腹膜后途径手术方式:患者选择侧卧位,选择切口位置在髂脊上缘的2厘米和腋中线相交之处的位置,建立气腹,把气腹针放在腹膜后间隙的位置,控制充气压力至少在14mmhg,此时放套管针从腹膜后间隙的位置放进去。在腹腔镜反复运动的过程中,当腹膜后腔隙具有足够的位置时候,把腹腔镜置入,然后再腹腔镜的帮助下开展手术操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数据分布的趋势,采用n表示病例数,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并发症发生病例数一共有15例,占比为10%,其中腹膜受损患者有5例,出现皮下水肿患者有3例,血管受到损伤患者有5例,肾动脉受损患者有2例。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所有患者痊愈。

3、结论

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相对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微创性的优点,对患者所造成的手术切口小、出血量较少,有利于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有利于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机率,改善手术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在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3.1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

3.1.1腹膜受损和胸膜受损

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症主要是腹膜受到损伤,常见于腹膜后入路的手术中,发生在组织分离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该种并发症不会引发特别严重的后果。同时,胸膜受损是程度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中患者出现胸膜受损的原因在于手术开始的时候,分离腹膜时候用力过度,刺破膈肌,导致胸膜穿孔。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膈肌脚造成损伤,胸膜因此受损,最终导致气胸的发生。

3.1.2血管受损和皮下水肿

腹腔镜技术的特殊性导致患者术后容易发生血管受损以及皮下水肿的症状,由于气腹的建立,伤口成为气体进入血液的窗口,容易导致气体栓塞,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必须予以重视,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

3.2预防措施

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必须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减小并发症发生率。具体的预防措施建议如下所示:

3.2.1术前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要在术前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致病的诱因以及該病的手术过程等,和患者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TURP手术的优点,增强患者的信心。患者对于术后的恢复往往缺乏信心,临床会表现出现紧张、焦躁、失眠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沟通的时候保持耐心和理解,多了解每个患者的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先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介绍和健康指导,还可以使用图片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成功案例;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可给予患者相关医学知识的资料和文献,使患者了解到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多鼓励患者之间相互的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食用一些营养丰富、易吸收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指导患者饮水,多排尿。术前叮嘱患者禁食10h,禁饮6h。

(2)术中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导电弧的影响没有发现手术视野中对脏器所造成的损伤,在术前必须对手术器械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手术器械的绝缘性;采用电凝的方法可以避免对脏器造成热损伤。此外,在进行阻止分离的时候应当谨慎小心操作,根据人体解剖的层次,逐步进行分离操作。此外,由于腹腔镜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静脉内皮,所以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气腹压的降低操作。

(3)术后预防措施

术后给予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检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记录,保证病房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适宜等。在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中,尤其要注意患者的血压监测,如果患者的血压发生改变一定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术后禁止进食,在术后8h可进食少量的流食,待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食物主要以高热量、高蛋白、营养丰富并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综上,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腹膜受损、胸膜受损、皮下水肿以及血管受损等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必须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予以重视,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彭进泉.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探讨[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06)

[2]赖晋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当代医学. 2013(04)

[3]张海英,白君莲,段淑华,李献丽. 留置导尿感染的预防措施[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10)

[4]赖晋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当代医学. 2013(04)

[5]陈兆明,赵伟,吴迅.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当代医学. 2014(22)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 第7篇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并发症

在外科手术向微创方向发展的今天, 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在妇科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展, 其中包括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畸胎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炎症等疾病。该技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且缩短住院时间, 腹部不留蚯蚓状瘢痕, 有美容效果等[1]。但腹腔镜手术毕竟是一种手术, 做这种手术的患者, 在手术前后还是应当注意一些问题, 临床医学中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如: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气体栓塞、腹内感染等, 这种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7例腹腔镜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究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现将结果报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术后发生并发症的37例妇科患者, 年龄20~75岁, 平均 (33.2±3.21) 岁。发生并发症的37例妇科患者的手术情况如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20例, 子宫肌瘤剔除术11例, 附件手术5例, 其他妇科手术1例。

1.2 方法

采取全身麻醉, 取患者仰卧位或者膀胱截石位, 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和观察心电图、血氧、气道内压, 放置好尿管。将气腹压力设置为12~14 mm Hg, 以3点或者4点操作方式施行手术, 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 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手术之后给予抗生素予以预防感染处理。

2 结果

37例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并发症具体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3.1 并发症相关因素

3.1.1 手术方法的选择

腹腔镜手术除了是微创手术之外, 还是巨创手术, 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如果不根据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 就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3.1.2 实施者的操作能力

腹腔镜手术是依赖于器械的手术类型, 实施者的能力和以往经验也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因素之一。此次研究中输尿管损伤是因为缺乏手术经验的医师造成的并发症之一。

3.1.3 手术类型和难度

手术难度越大, 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越大, 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多是出现于子宫切除术。

3.1.4 手术时机的选择

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因素还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 此次研究中笔者总结出适当的手术时机尤其是开腹时机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3.2 术后处理

术后6 h内, 应采取去枕平卧位, 头侧向一边, 以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每过半小时应为患者翻身一次, 按摩其腰和腿部, 以促进血液循环。术后6 h, 应让患者进少量流质软食, 如稀米汤、面汤等, 禁食甜牛奶、豆奶粉等, 以防出现肠胀气。术后第2天, 患者可进半流质食物, 如米粥、汤面条、蒸蛋糕等。术后24~48 h液体输完即可拔掉导尿管,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在手术一周内也要注意适量活动, 这样有助于身体早日复原。手术一周后即可去掉腹部敷料, 可淋浴, 并逐渐恢复正常活动[2]。

3.3 注意事项

医师在使用腹腔镜术后还应该考虑到一些注意事项如: (1) 腹壁穿刺口的处理。手术结束, 尽量放尽腹腔内二氧化碳后除去套管。先缝合固定有引流管的穿刺口, 再皮内缝合脐孔的穿刺口。全麻患者应该完全苏醒, 除去气管插管, 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正常后送至病房。有条件者应该在麻醉苏醒室 (监护室) 监护1 h左右送至病房。患者在术后6 h内, 要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2) 不要忽略按摩患者的腰部和腿部, 半小时为患者身一次, 以促进血液循环; (3)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4)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4~6次, 并予以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置引流管者, 应该记录24 h引流量及引流物的颜色, 24 h引流量<100 ml可去除引流管。

自腹腔镜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 对诊断和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起到了积极作用。腹腔镜不仅可以发现早期疾病, 还可在腔镜下治疗, 即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 且避免开腹手术之弊, 还可避免盲目用药延误病情。对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患者, 应该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的原则, 及时的解决问题, 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康复[3]。

综上所述, 妇科腹腔镜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的难易程度、医生的相关操作经验、手术器械完善和质量、手术的器械安全度及手术组人员对手术的理解和相互的配合有关, 腹腔镜在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史虽然会发生一些并发症, 但可以避免患者接受开腹手术的痛苦, 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利, 手术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822-1826.

[2]程志厚, 宋树良.胎儿电子监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470-472.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 第8篇

宫腔镜是一项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 用于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纤维内窥镜, 它是利用镜体的前部进入宫腔, 对所观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应, 达到直观、准确的目的, 避免了传统的盲目手术所带来的伤害, 减少了受术者的痛苦。本文对120例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行宫腔镜诊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站从2010年1月-2011年6月行宫腔镜手术共120例。其中宫腔镜直视下取器30例, 直视下清宫75例, 人工流产后闭经行宫腔镜检查15例。

1.2 方法

本站采用亿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宫腔镜。术前常规做体格检查、妇科检查、阴道B超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排除手术禁忌证。3d内无性交史, 如妊娠残留时间大于1个月且出血不多, 口服消炎药及雌激素7d后再进行手术。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 2%利多卡因做宫旁神经阻滞麻醉, 扩张宫颈口至8号, 5%葡萄糖液膨宫至宫腔充盈, 视野明亮。镜下观察IUD的位置, 是否断裂、变形及嵌顿情况。镜下确定妊娠残留物的大小、位置。镜下分离粘连, 粘连严重者于B超或腹腔镜监视下行电切割治疗。刮出的宫腔组织物常规送病理检查。术后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保持外阴清洁, 禁止性交1个月。

2结果

2.1 宫腔镜下取器

30例宫腔镜直视下取器中, IUD位置正常6例 (20%) ;IUD断裂及部分残留14例 (47%) , 其中1例未取出;IUD嵌顿及变形10例 (33%) , 其中3例用刮匙轻轻搔刮取出, 2例用微型剪剪开组织取出。取出IUD后均行盆腔X线平片复查, 成功率达96.7% (29/30) 。

2.2 宫腔镜下清宫

宫腔镜下清宫75例中, 人工流产不全60例, 距手术时间15d~5个月不等。其中7例为多次刮宫 (4例2次刮宫, 2例3次刮宫, 1例4次刮宫) 后B超检查仍报告为宫腔内强回声。其病理检查结果为54例为坏死胚胎组织;4例为分泌期子宫内膜 (残留组织已机化、变硬, 取出困难) ;2例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前妊娠残留物诊断确诊率为96.7% (58/60) , 宫腔镜治愈率93.1% (54/58) ;药物流产不全10例, 中期妊娠引产胎盘残留3例, 稽留流产2例, 病理报告与术前诊断均相符, 宫腔镜治愈率100%。

2.3 人工流产后闭经

人工流产后未转经15例中, 宫腔镜下检查发现宫颈口粘连9例, 用探针分离粘连;宫腔粘连6例, 其中轻度膜状粘连5例, 用探针、扩张器及微型剪刀分离;肌性、纤维性粘连1例, 转诊后在腹腔镜下行电切割治愈。术后放置IUD 3个月 , 同时行人工周期治疗, 有14例月经恢复正常, 1例因内膜损伤严重未恢复。宫腔镜治疗成功率为93.3% (14/15) 。

3讨论

宫腔镜不仅能确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观及范围, 且能对病灶表面的组织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 并在直视下取材或定位刮宫, 即可以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 更新、发展和弥补了传统诊疗方法的不足。

IUD嵌顿、断裂、残留均给常规取器手术增加了困难, 宫腔镜可以在确诊的同时使用宫腔镜的特殊手术器械 (如微型剪刀、异物钳等) 将其完整取出。本文取器成功率96.7%, 1例IUD残留部分完全嵌入肌层未能取出。人工流产不全、药物流产不全及引产后胎盘残留, 组织机化、粘连或子宫畸形, 或位于宫角, 再次手术失败率较高, 本文中有7例多次刮宫失败。据报道, 盲目刮宫有35%的区域刮匙可能触及不到[1], 即发生残留可能性较大。一次或多次清宫不全再次常规清宫容易损伤子宫内膜而使子宫肌层组织裸露, 且多次侵入操作易导致感染, 从而造成宫腔粘连, 导致月经量减少、闭经或继发性不孕症等不良后果。子宫结构异常也给不全流产的诊治带来困难, 赵彩琴[2]报道早孕吸宫不全者往往因为子宫畸形造成。在宫腔镜下手术可以避免上述不良后果。本文75例流产不全中无1例出血、感染、损伤发生, 故宫腔镜在宫内妊娠残留物的诊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流产后闭经的原因, 多数是多次或过度刮宫而使子宫内膜损伤, 造成肌层组织裸露、加之侵入性继发感染, 引起创伤性宫腔粘连 (Asherman综合征) , 妊娠或近期有过妊娠史者较非妊娠妇女子宫容易受到伤害。产后2~4周刮宫或过期流产刮宫, 宫腔粘连的危险性更高。所以有反复宫腔操作史的月经异常者应行宫腔镜检查, 了解粘连的范围和性质, 从而达到彻底治疗粘连的目的。

总之, 宫颈镜直视下操作避免了盲目手术所带来的伤害, 减少了受术者的痛苦, 改善生殖预后, 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恢复快等优点, 适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

参考文献

[1]夏恩兰.宫腔镜技术的近年进展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 (3) :182.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 第9篇

1 卵巢的解剖

解剖是手术的基础, 解剖清晰, 手术如行云流水;解剖不清, 则寸步难行, 且易造成损伤。因此, 回顾一下卵巢的解剖非常重要。

1.1 组织结构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内分泌器官, 具有排卵和分泌甾体激素的功能。卵巢表面为立方柱状生发上皮, 其下为一层纤维组织, 称卵巢白膜。白膜下为卵巢组织, 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内含有始基卵泡和各种囊状卵泡。因此, 卵巢手术中注意减少对皮质的损伤, 保护卵巢皮质才能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髓质是卵巢的中心部分, 无卵泡, 与卵巢门相连, 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和肌肉构成, 其间有丰富血管和神经, 是术中止血的关键部位, 该处血管的阻断或损伤可致卵巢血液供应严重受损, 从而严重影响卵巢功能。

1.2 韧带和血管

卵巢表面是游离的, 其通过卵巢系膜与阔韧带相连。卵巢外侧端通过骨盆漏斗韧带与盆壁相连, 骨盆漏斗韧带内有卵巢动静脉;卵巢内侧端则通过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相连。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前壁 (肾动脉水平以下) 发出, 沿腰大肌前下行至盆腔, 于骨盆入口处跨越输尿管和髂总动脉下段, 在骨盆漏斗韧带向内横行, 经卵巢系膜进入卵巢内。进入卵巢门前分出若干分支供应输卵管, 其末梢支穿行于卵巢固有韧带, 在宫角旁侧与子宫动脉上行的卵巢支吻合。

1.3 疾病状态的解剖变异

在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巢肿瘤时, 由于粘连常常使卵巢失去正常解剖结构, 输卵管和卵巢融合成团, 并且常常和盆壁、阔韧带后叶、子宫、肠管等粘连包裹。由于卵巢表面是游离的, 因此, 在恢复卵巢及其周围组织正常解剖位置关系时, 一定要注意寻找固定的解剖标记, 即骨盆漏斗韧带和卵巢固有韧带, 注意沿着组织或脏器间间隙分离, 避免损伤血管和脏器, 尤其是输尿管。输尿管在骨盆入口处骨盆漏斗韧带后方, 向后内侧下行而与骨盆漏斗韧带交叉, 并接受来自卵巢动脉分支的血液供应;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可能损伤该分支和后方的输尿管。

2 腹腔镜卵巢手术的技巧

2.1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2.1.1 置镜穿刺口的选择

一般多采用脐部, 但对于巨大卵巢囊肿则需要灵活机动, 可通过上移置镜孔 (如剑突与脐孔连线中点的李-黄点) 来实现充气和进镜;也可通过开放式腹腔镜技术先抽吸囊内液, 待囊肿缩小后再于镜下完成囊肿剔除术。

2.1.2 寻找卵巢囊肿和正常卵巢组织间隙

该间隙寻找正确则卵巢囊肿剔除过程中易于分离、出血少。如卵巢囊肿张力不大, 可在囊肿突起明显处钳夹提起卵巢囊肿, 剪开卵巢皮质。如囊肿张力大, 则可采用单极切开卵巢皮质, 注意勿切破囊肿壁。沿破口处囊肿壁与正常卵巢组织间钝性分离, 即可有效剔除囊肿壁。对于术前评估无恶性可能的巨大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则可先将囊肿刺破, 充分抽吸囊液后, 沿破口切开或钝性撕开囊肿, 在撕裂处多能清晰分辨出囊肿壁与正常卵巢组织界限。

2.1.3 卵巢囊肿游离剔除

剔除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卵巢囊肿的完整性, 特别是可疑恶性或交界性肿瘤、卵巢畸胎瘤、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等, 避免因囊肿破裂、内容物外溢所致良性或恶性种植, 以及对腹膜的化学刺激效应。如果发生破裂, 应快速抽吸囊内容物和避免破口扩大或延长, 尽可能减少囊内容物外溢至盆腹腔。对于囊肿壁薄、张力大, 破裂难以避免者或囊肿巨大剥除困难者, 可酌情采用穿刺抽吸囊内液减张, 然后游离穿刺口周围卵巢皮质, 双极电凝或缝合封闭穿刺口囊壁以防止残余囊内液外溢。但是, 对于单纯性囊肿或卵巢巧克力囊肿, 则可人为刺破或切开囊肿, 抽吸清理囊内液后再行囊肿壁剔除, 视野更为清晰, 可减少手术难度。未破裂卵巢囊肿剔除时, 应延长卵巢皮质切口至约囊肿直径大小, 以便完整剔除囊肿。对于囊肿大、囊肿表面卵巢皮质极薄者, 可酌情采用梭型切口, 切除部分卵巢皮质。

卵巢囊肿游离剔除过程主要采用钝性分离, 可采用剪刀、弯钳和吸引器钝性分离, 必要是可采用水分离法。钝性分离时按一定方向顺次钳夹卵巢切口边缘, 向心性钝性分离, 最终分离近卵巢髓质侧剔除囊肿。对于破裂的囊肿, 应分清囊肿和正常卵巢组织界限, 依次钳夹囊肿壁及邻近卵巢皮质, 采用撕脱法剔除囊肿。囊肿剔除过程中注意避免切口撕裂延长至卵巢门而损伤卵巢血管。

2.1.4 止血

止血多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止血时应有的放矢, 全面细致;先处理剥离面, 再凝固切口边缘;先处理出血量较大的部位, 然后再电凝细小出血点。冲洗法更容易发现出血的确切部位。卵巢囊肿剔除后, 最易出血和出血量较大的部位多在近卵巢髓质侧剥离面, 因此首先应对此处进行止血, 这样才更易查找其他部位的出血点。最后再对切口边缘止血, 以免边缘卷缩内翻影响暴露。

2.1.5 标本取出

腹腔镜手术, 标本的取出有时并不容易。单纯性卵巢囊肿可直接经10 mm套管针取出;但对于具有较大头节、骨骼或牙齿的畸胎瘤, 通常将标本置入取物袋中取出。取出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取物袋破裂、囊内液溢出引起的盆腹腔和腹壁切口的污染。标本顺利取出的诀窍是“敞开大门, 直视瘦身, 依次出门”。首先用剪刀或卵圆钳钝性扩大取标本处腹壁穿刺切口;然后在直视下切开囊肿壁, 吸引器抽吸稀薄的囊内液;黏稠的皮脂抽吸困难, 可用卵圆钳钳取;毛发则用夹持力较大的止血弯钳钳出;囊壁及实性部分需夹持牵拉至切口外, 直视下剪切、瘦身后取出;骨性部分较大、取出困难者, 可扩大切口或用咬骨钳碎解后取出。

2.1.6 妊娠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注意事项

妊娠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 除遵循妊娠期开腹手术的一般原则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手术宜在妊娠14~20周进行;②卵巢囊肿直径≤8 cm, 囊肿活动无黏连;③术前检查排除恶变;④气腹压力不宜超过13 mmHg;⑥术中以超声刀切割和机械分离为主, 尽可能避免使用电外科器械, 单极电器械应绝对禁止使用;⑦手术操作应尽可能远离子宫肌壁进行, 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⑧围手术期常规给予保胎治疗。

2.2 腹腔镜附件切除术

如无粘连, 腹腔镜附件切除术非常容易, 在此不再赘述。如附件周围粘连形成, 如输卵管、卵巢脓肿或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时, 首先要分离粘连, 充分游离附件, 目的是恢复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组织间正常的解剖位置关系, 以及辨清输尿管走行, 避免损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粘连主要采用钝性分离, 而炎性粘连则主要采用锐性或钝锐结合的方法分离。分离粘连时应循正常组织或器官之间的间隙进行分离, 重点在切开脏器之间的粘连, 而不是脏器表面的腹膜或脏器。对于粘连包裹严重、粘连分离困难的附件包块, 可采用卵巢恶性肿瘤手术的“卷地毯”方式, 经无粘连形成的侧后腹膜进入腹膜后间隙进行游离。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卵巢囊肿切除, 首要的也是游离附件, 暴露出骨盆漏斗韧带和子宫圆韧带, 方可电凝切断, 然后贴近卵巢囊肿切除。

2.3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和卵巢楔形切除术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和卵巢楔形切除术主要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合并不孕的手术治疗方法, 但由于生殖医学和促排卵技术的发展, 这两种手术方式日渐受到质疑。卵巢楔形切除术曾是PCOS伴不孕的唯一手术方法, 但手术对卵巢的过度损伤及较高的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目前基本已经废止。虽然腹腔镜卵巢打孔术目前已经逐渐代替卵巢楔形切除术成为难治性PCOS伴不孕的手术治疗方法, 然而其也同样存在卵巢过度损伤和术后粘连的问题。为了提高其疗效, 减少其术后并发症, 国内外学者在打孔器械、功率、时间和打孔数量上, 进行了许多研究。2006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建议: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每侧卵巢打4孔, 可根据卵巢大小个体化处理, 原则上打孔数不宜过多;8 mm (深) ×2 mm (直径) ;功率30 W /孔;时间5 s/孔。打孔后如孔眼渗血可行电凝止血, 对于多量出血者, 应避免反复电凝止血, 可采用3-0薇乔线间断缝合;但缝合也不宜过多。为避免出血及持久性卵巢血运减少, 距卵巢系膜8~10 mm内不予电凝。打孔后即予冷0.9%氯化钠液冲洗卵巢表面, 并吸走烟雾及盆腔内热气体, 预防卵巢因温度过高而受损, 也可预防因盆腔内热气积聚过多导致肠灼伤、坏死等。考虑到术后粘连可能, 术中应尽可能减少对卵巢表面的损伤, 手术结束前除充分冲洗盆腔外, 可酌情在卵巢表面应用抗粘连药物。

3 腹腔镜卵巢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3.1 卵巢损伤和卵巢早衰

卵巢是女性非常重要的生殖内分泌器官, 因此, 在卵巢手术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卵巢, 避免术后卵巢早衰的发生, 尤其是腹腔镜手术时。卵巢囊肿剔除时一定要层次清晰准确, 剥离过程中注意不要粗暴撕拉造成卵巢门血管损伤。另外, 要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不要因为囊肿大, 就去除部分看似较薄的卵巢皮质。止血时要看清出血部位, 不可盲目广泛电凝。尽量采用双极电凝, 避免使用单极电凝, 以最大限度减少电热对卵巢皮质中卵泡的破坏。必要时可缝合修补卵巢。

3.2 囊肿破裂

卵巢囊肿破裂、囊内容物溢出可引起化学性腹膜炎以及肿瘤的播散种植和转移, 重在预防。因此, 在腹腔镜手术前鉴别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尤其重要。可根据病史、症状、肿瘤标记物和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初步判断, 怀疑恶性者可考虑开腹手术, 亦可结合术中所见和冰冻病理结果进一步确诊。良性卵巢肿瘤通常为单侧、囊性, 成熟畸胎瘤可为囊实性, 无腹水, 表面光滑, 无粘连;而恶性肿瘤则多有腹水, 以双侧、实性或囊实性为主, 表面可有丰富、粗大的血管, 可见破裂和种植结节, 可能有盆、腹腔的广泛种植和转移。对于腹腔镜下鉴别有困难者, 可先留取腹腔冲洗液送细胞学检查, 然后完整剔除囊肿或行一侧附件切除, 用取物袋取出送冰冻病理检查。腹膜表面种植结节难与粟粒样盆腹膜结核鉴别时, 可活检送冰冻病理检查。如为恶性肿瘤则建议转开腹手术, Ⅰ期患者也可酌情行腹腔镜分期手术;如为结核则结束手术。

为减少囊肿意外破裂造成的污染, 术中首先要判断囊肿发生破裂的风险, 如风险极大, 则可先进行穿刺抽吸减张。剔除囊肿时要解剖清晰, 操作轻柔, 避免粗暴撕拉。对于已经完整剔除的卵巢囊肿, 应用取物袋取出。取出过程同样需要耐心细致, 注意避免钳夹或刺破取物袋, 也不可大力牵拉致取物袋破裂囊内液外溢。虽然如此, 剔除和取出过程中囊肿破裂仍时有发生, 以巧克力囊肿和皮样囊肿破裂最为常见。前者多发生于分离粘连和囊肿剥离时, 发生率约在90%以上。此时可先尽量吸净巧克力样液体, 然后用葡萄糖液冲洗, 清除干净。皮样囊肿破裂易发生于囊肿剥除或取出过程中, 尤其取出时更容易造成囊内皮脂和毛发溢出, 污染盆腹腔。此时应迅速抽吸皮脂, 防止污染扩散, 然后更换取物袋重新套装取出。对于散落在腹腔内的毛发, 应一一清除干净。对于遗留在腹腔内的油脂可用温热葡萄糖液冲洗清除, 以防止术后发生化学性腹膜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发生破裂时, 应立即以5%的葡萄糖液反复冲洗, 以减少良性种植和腹膜黏液瘤形成。对于破裂后才确诊的卵巢恶性肿瘤, 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状况、肿瘤细胞学类型、初步的手术分期等决定手术范围和方式, 必要时改开腹手术。

3.3 出血

腹腔镜卵巢手术术后出血的几率较小。术后发生出血多因为术中检查不全面, 止血不确切, 以及术后血痂脱落造成。尤其在囊肿大、粘连严重、剥离面广时更易发生。另外由于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压力的作用, 小血管渗血不明显, 腹压解除后发生少量渗血者常见。因此, 手术结束时应降低气腹压力仔细检查有无出血, 并留置腹腔引流管以便观察术后有无出血。如发生术后出血, 除非出血不止, 出现贫血、休克或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一般多可考虑对症止血治疗, 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3.4 周围脏器损伤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经B超确诊并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30例。A组中, 男17例, 女13例;年龄28~75岁, 平均 (47.6±10.8) 岁;化脓性胆囊炎15例, 胆管结石10例, 胆囊内瘘5例。B组中, 男16例, 女14例;年龄27~76岁, 平均 (48.2±9.9) 岁;化脓性胆囊炎15例, 胆管结石9例, 胆囊内瘘6例。A、B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A组予以开腹胆囊手术。患者取仰卧位, 行硬膜外麻醉, 于右肋缘下1.5 cm至腹正中线2 cm处作一切口, 打开腹腔, 游离、切除胆囊组织, 电凝止血后关闭腹腔。B组予以腹腔镜胆囊手术, 患者取头高脚低位, 全身麻醉, 脐下作弧形切口, 建立气腹;采用“三孔法”, 于剑突下、肋弓与腋前线交界处穿刺;腹腔镜下分离胆囊组织, 探讨胆囊解剖结构、炎症及黏连情况, 分离黏连组织, 解剖胆囊管, 远端夹闭, 剪断胆囊管, 钝性分离动脉, 电凝切断, 并由剑突下孔取出胆囊, 胆囊床作止血处理。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 治愈率为100.0%。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明显高于B组的1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3 讨论

胆石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 胆囊结石可伴有胆囊炎。目前, 因急性胆囊炎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为胆囊颈、胆囊管因结石嵌顿而发生梗阻时, 出现胆汁浓缩或滞留情况, 胆汁浓缩形成胆盐对胆囊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害, 导致急性化学性胆囊炎的发生[2]。结石嵌顿、胆汁滞留造成损伤的胆囊黏膜上皮释放磷脂酶A, 造成胆汁中的卵磷脂水解成溶血卵磷脂, 使细胞的生物膜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引发急性胆囊炎。如不及时治疗, 可并发腹膜炎及穿孔等, 如单纯的胆囊管梗阻可发展为胆囊积液。

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疾病在术后恢复、并发症控制方面效果不佳;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并发症少等优势。以往急性胆囊炎患者被认为不适宜采用腹腔镜手术, 且手术时间限制为发病72 h之内, 但随着腹腔镜技术及操作水平的提升,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时间也延长到了发病2周内;同时,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实施, 开腹中转率也有了一定的下降[3]。本研究中, A、B两组患者术后治愈率均为100.0%, 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在术后出血、腹腔脏器损伤、胆管损伤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方面, A组发生率为33.3%, 明显高于B组的10.0%, 差异显著 (P<0.05) 。这说明实施腹腔镜胆囊手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需注意的是, 腹腔镜胆囊手术对技术的要求较高, 为确保治疗效果, 手术前后应注意:术前做好全面检查及准备工作, 积极处理手术风险;术中提高手术技巧, 严格控制感染, 并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运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预防胆道、切口感染以及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预防尿路感染、压疮等疾病的发生[4]。

综上所述, 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并发症少,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值得临床借鉴。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及开腹胆囊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30例。A组予以开腹胆囊手术, B组予以腹腔镜胆囊手术,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治愈率均为100.0%, 其中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明显高于B组的1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术及开腹胆囊术的疗效相当, 但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并发症较少, 更具应用优势。

关键词:胆囊手术,腹腔镜,开腹手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杨西鹏.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 2010, 50 (26) :62-63.

[2]牛海刚, 朱福义, 张国锋, 等.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4) :1092-1093.

[3]许建平, 刘衍民, 简锋, 等.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 9 (2) :148-150.

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 第11篇

【关键词】腹腔镜;并发症;预防;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The correlative reason and the pretreatment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yndrome after oper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young doctors, who would watch patients after laparoscopic operation. Methods: 660 cases of Laparoscopic operation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cases of celioscope syndrome after operation were about 11. 06% in all cases,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zero. The reason of laparoscopic syndrome after operation was correlative to anaesthesia, age, syndrome, the time of operation, the method of operation, the state of celiac, and the size of knub. Conclusions: There were many kinds of celioscope syndrome after operation, so it was important to master the correlative reason of celioscope syndrome after operation, which would make good defendant in clinic, watch patients after celioscope operation with facility, avoid excess checking, alleviate patients suffering, reduce fee-for-service, and save medical resource.

Key words: laparoscopic ;syndrome;prevent;treatment

【中圖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04-02

1.临床资料

1.1 2011-2014年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共660例,限于我院属于Ⅱ/甲妇幼专科医院,我院的病例大多数为妇科良性肿瘤、异位妊娠、不孕症探查治疗、盆腔化脓性炎症及炎性包块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手术者为经验丰富技术稳定的主任医师操作。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药物异氟烷20-50ml,安氟醚20-50ml。

1.2年龄:14-72岁;术前阴道肠道准备,无手术禁忌症,术前半小时术后三天预防使用抗菌素, 手术时间30-240分钟,麻醉时间50-260钟;手术一般选脐孔、双侧麦氏点三孔,需缝合等复杂操作时选耻上偏中线左侧2cm为第四切口;术中充入CO2达到12-13mmHg,术后常规低流量吸O22小时,去枕平卧6小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卧床期间按摩下肢,6小时后指导适量活动,术后常规住院观察3-5天。

2结果:

89%病例无并发症出现,体现了腹腔镜手术微创损伤小的优点;且术者经验丰富、技术熟练,使手术并发症降低有关。另有73例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有轻有重,亦存在一例同时有多种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提供借鉴。

2.1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以下排列原则按发生先后为序。

1回病房后出现难以控制的烦躁不安,意识不清表现(发生率占8.21%),给予高流量吸氧,麻醉师一般予安定肌注镇静治疗后缓解。分析原因为麻醉药物副反应导致。恶心呕吐为术后常见症状(轻度的未列入统计)占10.96%。分析与手术刺激、药物副反应、长时间禁食等综合因素有关,对症处理多能缓解。术后气喘、憋气不能平卧(2.74%),予西地兰入壶强心治疗。呼吸暂停1.36%,予吸氧、洛贝林肌注、阿托品肌注等兴奋呼吸解除肺动脉痉挛处理后病情平稳,原因与年龄大于60岁及合并心肺疾病有关: 由于CO2溶解度高,气腹时经腹膜大量吸收入血致血CO2分压升高容易产生高碳酸血症[1],人工气腹对心血管和肺部疾病的影响是显著的,老年患者耐受性差,对接受腹腔镜的老年患者须做进一步评估[2],结合病情,若风险较大时,选择开腹手术更安全。肠梗阻(4.11%),经禁食水、补液、灌肠、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处理缓解。原因与麻醉致肠蠕动减慢,饮食,活动减少有关。肠管损伤(1.36%),术后表现呼吸窘迫,不排气、灌肠后无大便排出,经多方会诊才明确诊断,开腹探查证实为肠穿孔,术后恢复好,出现脏器损伤时贵在及时发现进行修补,及早给予相应处理。术后发热(27.39%),体温37.5-38.5℃、无其他阳性体征时可考虑为术后吸收热,给予补液多饮水及口服APC等解热对症治疗能缓解;另外入手术室前后应注意保温工作,环境温度低,加之腹腔冲洗时液体及输液液体低于常温时导致患者寒颤后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8.21%),也是手术医师应该注意的问题。贫血(指术后血色素较术前下降大于2克或术前无贫血术中需要输血视为贫血[3]。宫外孕术前因存在腹腔内出血多导致贫血除外)发生率为24.65%。上腹部不适及肩部刺痛(15.06%)。原因是CO2 对膈肌刺激所致[4],经膝胸卧位等处理术后数日可消失。腹部穿刺孔皮下瘀斑占(5.48%),面积不限。分析与手术时导致皮下小动脉破裂渗血所致,予加压包扎,应用止血药等待吸收,提示术时选择切口时尽量避开血管丰富区。小便不畅,尿潴留(4.1%),经热敷、按摩、留置尿管、练习膀胱功能等逐渐恢复。泌尿系感染症状(8.21%),为入量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导尿管刺激所致,对症处理即可。1例肺大泡破裂,分析与全麻插管副损伤或是呼吸机给氧压力过高导致,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抗炎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宫外孕开窗取胚术后断端出血致失血性贫血致血色素4克,经保守治疗痊愈。

2.2统计中未发生因手术导致死亡,死亡率为0,无中转开腹病例。

3讨论

3.1手术必然会产生并发症,腹腔镜也一样,虽然微创但同样有并发症产生,如何积极的处理,首先要让术者给陪护的家属对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进行详细有重点的介绍,使其对手术后的一些情况有一定认识,遇到情况时不会惊慌失措,徒增不必要的焦虑,便于护理。手术及术后管理人员,手术前后对病人要体贴入微,包括对病人的心理、冷暖、饮食及病情的关照,都是预防并发症行之有效的办法。

3.2医务人员掌握了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关因素,给予相应的处理,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应有一个客观的判断,而不要凭借各种昂贵的仪器进行排除性检查后才给出暂予对症处理,继观察病情变化的结论。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少医疗费用,节省医疗资源。

3.3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还包括:麻醉意外、腹膜后大血管损伤,腹壁血管损伤、膀胱、输尿管等损伤,电凝、切割等能量器械引起的相应并发症、腹腔镜切口疝等[5]。杜敏等[6]报道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09%,限于我院医疗条件,手术多为良性、轻型、简单类型手术,一些高难度的大范围的手术我院不能开展及观察手术例数有限,所以术后并发症表现仅限于前述种种,严重并发症未发生,体现了基层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还需要量力而行,平稳中求发展的生存理念。今后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总结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春伶.妇科腹腔镜手术7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7);1348

[2]吕新生主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第1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3

[3]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 第1版.上海: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5

[4]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422

[5]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3,446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原因,防治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 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 因其具有损伤小, 瘢痕小, 干扰盆腔内环境少, 出血少, 术后患者痛苦小,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备受患者的青睐, 在妇科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同时由于手术适应证放宽, 并发症的发生相应增加, 冷金华[1]报告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35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83%。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5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13岁, 最大68岁, 疾病种类:异位妊娠135例 (输卵管病灶切除115例, 输卵管开窗取胚术20例) , 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121例, 子宫肌瘤剥除术52例, 盆腔粘连分解术30例,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15例。其中35例患者术前有盆腔手术史, 包括剖宫产术24例, 异位妊娠剖腹探查术11例。

1.2 手术方法

麻醉方式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 手术器械采用日本奥林巴斯公司腹腔镜仪器设备。体位: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取膀胱截石位, 其余为仰卧位。于脐部置气腹针入腹腔后充入二氧化碳气体, 使气腹压力保持在10~12 mm Hg, 切开脐孔下缘皮肤1 cm, 放置10 mm套管及腹腔镜;改取头低臀高位, 于下腹两侧相当于麦氏点部位做第二、第三穿刺孔, 分别放入10 mm及5 mm套管, 必要时做第四穿刺孔, 插入手术器械操作。术中止血采用单极、双极电凝, 缝合和套扎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353例中发生并发症10例, 发生率为2.83%。其中皮下气肿2例, 肩部疼痛2例, 腹壁穿刺孔出血2例, 腹腔内出血3例, 肠管损伤1例。

2.2 并发症临床表现及处理

(1) 皮下气肿2例:发生于气腹针穿刺充气后, 见患者腹部皮肤隆起, 立即停止充气, 拔掉穿刺针, 用手挤压排气后消退。 (2) 肩部疼痛2例, 术后2 d出现右肩部疼痛未做特殊处理, 术后3 d~5 d自然消失。 (3) 腹壁穿刺孔出血2例, 置镜后见穿刺孔有活动性出血, 用单极电凝止血成功。 (4) 腹腔内出血3例, 其中2例于术中发现, 系断端结扎不牢, 重新缝扎后血止。1例患者于术后5 h出现腹胀腹痛, 心慌, 血压下降, 急行超声检查提示腹盆腔中量积液, 考虑内出血, 急诊行剖腹探查止血, 抢救成功。 (5) 肠管损伤1例见于盆腔粘连分解术中, 因盆腔严重粘连, 分离过程中损伤肠管全层。请普外科医师会诊, 中转开腹进行修补, 1周后恢复出院。

3 讨论

3.1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

3.1.1 皮下气肿

常见于气腹穿刺针在皮下组织内开始充气, 套管针半进半出或漏气, 气腹压力过高 (>15 mm Hg) , 使二氧化碳溢出腹腔, 均可导致皮下气肿。多发生于腹腔镜手术开展初期。

3.1.2 肩部疼痛

多发生在术后1 d~2 d, 由于头低足高位使腹腔内液体及残余二氧化碳气体聚集上腹部, 刺激膈肌及膈神经引起疼痛。手术操作者在术毕患者体位改为平卧位之前先尽量吸掉腹腔内液体及残余二氧化碳气体, 再改变体位, 将会无术后肩痛发生。

3.1.3 脏器损伤

腹腔镜手术脏器损伤主要是泌尿系统和肠管损伤, 多见于有盆腔手术史、慢性盆腔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征等导致盆腔严重粘连, 分离粘连时出现电损伤或机械损伤。术中仔细分清解剖层次, 小心操作可以减少损伤。

3.1.4 出血

是腹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 也是导致患者死亡和手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 (1) 腹壁血管损伤, 下腹部的腹壁血管呈较大的单支分布[2], 血管位置辨认不清, 穿刺点选择不当, 套管针穿刺所致。 (2) 残端出血, 可发生在术中或术后, 多由于残端结扎不牢或电凝止血不够, 术中渗血或出血, 也可于术后气腹解除后出现。

3.2 妇科腹腔镜常见手术并发症防治措施

随着手术适应证和手术范围扩大, 难度增加, 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应增加,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能力的要求也应提到首当其冲的位置。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防止并发症: (1) 重视基础操作, 完善和加强医生分级培训制度, 降低由于缺少经验所致并发症。对腹腔镜手术医生增加救治严重并发症培训内容, 提高综合救治能力。 (2) 不盲目扩大手术范围, 一味追求腹腔镜手术。术前对患者充分了解, 有无盆腔手术史, 认真检查估计粘连程度。适应证应根据医生的手术经验来选择, 谨慎进行超出术者经验的困难手术。 (3) 熟悉各种腹腔镜下使用的能源操作, 牢记任何镜下的能源应用都有可能发生并发症, 不要频繁更换手术能源, 要求术前所有器械均处于功能良好状态。 (4) 对于手术难度大或粘连严重者应及时中转开腹, 中转开腹不是技术水平的低下, 也不是衡量手术成功的惟一标准, 而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一项重要举措。 (5) 术中发现出血应尽快寻找出血部位, 进行止血。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总之,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 优越性的不断显现, 会有越来越多的开腹手术被腹腔镜所代替。但腹腔镜手术专业性极强, 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 不能盲目随波逐流, 应根据自身实际水平量力而行, 坚持由简单过渡到复杂, 不断学习, 提高技术能力, 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 熟练掌握操作程序, 安全有效地实施腹腔镜的所有细节, 熟悉器械及各种能源特性和盆腔组织解剖结构,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将患者的损伤降至最低[3]。这样才能更好更安全地完成腹腔镜手术。

参考文献

[1]冷金华, 郎景和, 黄容丽, 等.腹腔镜手术并发症34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 36 (3) :146-149.

[2]严杨璐, 张玲玲.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医学综述, 2010, 16 (4) :598-601.

上一篇:技工学校与素质教育下一篇:随访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