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施工事故的关键

2024-07-23

预防施工事故的关键(精选10篇)

预防施工事故的关键 第1篇

对施工企业来说, 事故发生的类型有触电、坍塌、坠落、重击、机械伤害、气体中毒等六种, 主要是由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监管不力造成的, 可分为五种类型:

无知蛮干型。部分职工连最基本的应知应会都不掌握, 因而自我保护意识差、能力弱。特别是部分包工队的职工, 对违章操作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 有勇无谋、胆大技低, 盲目操作, 最容易导致事故。

习惯违章型。有的职工对违章操作习以为常, 不按规程操作, 嫌麻烦、图省事、走捷径, 省略操作环节, 明知违章不愿纠正, 存在侥幸心理。加之由于过去一直这么操作也没出问题, 长期形成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

粗心失职型。有的管理干部责任心不强, 重施工进度、轻安全整改, 对一些“三违”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在明知不具备安全保证的条件下, 仍然指挥职工进行违章作业。

情绪低落型。有的青年职工因家庭或个人问题, 情绪波动大, 心理素质差, 影响了正常工作;进入岗位心不在焉, 高空作业粗枝大叶, 被动操作使动作走样, 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违章。

疲劳作战型。由于业主限定的工程工期紧, 某些施工方不得不强令职工疲劳作战。职工每天平均劳动时间在十多个小时以上, 甚至双休日都不让休息。这种作法并非是个别现象, 其结果往往会造成体力透支、身心疲惫, 引发灾难事故。

安全施工是一个全过程的细节工作, 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好的制度、好的管理, 不在于多少, 而在于实用、管用、真用, 在于科学规范、容易操作。因此, 笔者认为, 预防对策应设置六道防线。

设置“告状”防线。只要是有关安全的事, 不管涉及哪一级领导, 员工都可以管, 也必须管。比如, 如果发现领导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 强令职工过度疲劳作战, 他们有权到上级安全部门去“告状”。

设置“执法”防线。我们常常发现, 上级安监督查, 查到违章行为当即纠正;然而, 督查人员前脚走, 后面工作依旧违章。对此, 要根除违章行为, 必须严格恪守“四不放过”:违章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违章的员工未受教育不放过、未定预防措施不放过、责任者未受处罚不放过。

设置“安全员”防线。安全员要敢抓敢管、会抓会管, 对来自上级的违章指挥敢于抵制, 对来自职工中的违章操作行为敢于批评、处理, 把制度和规定作为开展和评价工作的准绳, 不回避矛盾, 不照顾关系, 以严立威。

设置“岗前”防线。要规定并执行“岗前必会”, 即每位员工上岗前必须熟悉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器材配备、禁带违章物品, 对如何遵章作业的各个动作要领熟练掌握, 并服从安全人员现场进行的岗前检查, 达标后才能上岗工作。

设置“受控”防线。在制度受控上, 充分体现程序化、具体化、可操作化的要求;在现场受控上, 每一个岗位的每一步操作都要在受控和监控状态下进行;在专责受控上, 按照现场走动式管理要求, 安全员不间断巡回检查。

设置“投入”防线。加大资金投入, 做到人员、技术、设施和措施到位, 特别是应加强对安全技术、安全设施的投入, 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淘汰落后的管理技术, 用先进的安全装备淘汰落后的安全装备。

在施工企业, 班组是安全施工的第一道防线, 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 治本的最关键部位应放在对施工班组的“安全扶贫”上。

班长责任的扶贫。在考核上, 加强对班组长安全责任的指标考核, 不让事故苗头出现。在运行中, 班组长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重点开展安全活动, 起到超前防范、超前控制、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职工素质的扶贫。强化职工责任心教育, 重点是针施工作业中“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表现, 引导职工对违章行为的危害有清醒认识。对心理素质欠佳的职工进行心理干预, 不给施工留下安全漏洞和隐患。

严谨习惯的扶贫。通过对职工系统化安全培训, 打消职工的安全惰性和侥幸心理, 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同时, 为了强化职工的严谨习惯, 有必要令随法出, 强行规定“班组职工须经安全考试合格”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进而达到“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别人, 不被人伤害”的安全目的。

预防、控制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 第2篇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

1.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规律,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对人体伤害的坠落方式,把高处坠落事故大体分为如下九种类型:

(1)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

(2)脚手架上坠落;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4)石棉瓦等轻型局面坠落;

(5)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

(6)登高过程中坠落;

(7)梯子上作业坠落;

(8)屋面作业坠落;

(9)其它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它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2.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是指人们在高处作业中违背了客观事物规律,导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所具有的普遍性。具体又分为,个性原因规律和共性原因规律。

1)个性原因规律

个性原因规律,是指每类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各自具有的具体原因规律。例如:

(1)洞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洞口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误;洞口没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不牢固、损坏、未及时处理;没有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站在栏杆上操作;脚手板没铺满或铺设不平稳;没有绑扎防护栏杆或损坏;操作层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控,重心超出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慎踩空;随着重物坠落;身体不舒服,行动失控;没有系安全带或没有正确使用,或在走动时取下;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的挂钩地方等。

(4)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屋面坡度大于25°,无防滑措施;在屋面上从事檐口作业不慎,身体失衡;檐口构件不牢、或被踩断,人随着坠落等。

2)共性原因规律

共性原因规律,是指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规律。

(1)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其表现是,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思想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有病;以及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2)根本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程的异常运动。其表现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不起作用,也有的擅自拆除、移动或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未及时修理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3)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其表现是,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制约手段,对人有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异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有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地发现和及时地加以改变,任其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变到质变过程。

(4)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发生了灾变。其表现是,由于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的异常积累,当达到灾变量值时,从而构成了高处坠落事故。如人从洞口坠落、从脚手架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电杆上坠落等造成了人身伤害。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

依据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一般分为具体预防、控制和综合预防、控制。

1.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是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每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例如:

(1)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上料平台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要绑扎牢固防护栏杆,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荷载不得超过270千克/平方米;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加强施工计划和各施工单位、各工种配合,尽量利用脚手架等安全设施,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操作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从事悬空高处作业。

(4)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在屋面上作业人员就穿软底防滑鞋;屋面坡度大于25°应采取防滑措施;在屋面作业不能背向檐口移动;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外排立杆要高出檐口1.2米,并挂好安全网,檐口外架要铺满脚手架;没有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应在屋檐下方设安全网。

2.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

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的不同类别和系列的原因规律,而提出的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综合预防、控制的要点。

(1)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认识掌握高处坠落事故规律和事故危害,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和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身或他人有违章作业的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相关的物体和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加以改变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自为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2)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如,不准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和赤脚作业;如果是悬空高处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下。

(4)要按规定要求支搭各种脚手架。如,架子高度达到3米以上时,每层要绑两道护声栏,设一道挡脚板,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探头板。

使用桥式脚手架时,要特别注意桥桩与墙体是否拉顶牢固、周正。升桥降桥时,均要挂好保险绳,并保持桥两端升降同步。升降桥架的工人,要将安全带挂在桥架的立柱上。升桥的吊索工具均要符合设计标准和安全规程的规定。

使用吊篮架子和挂架子时,其吊索具必须牢靠。由篮架子在使用时,还要挂好保险绳或安全卡具。升降吊篮时,保险绳要随升降调整,不得摘除。吊篮架子与挂架子的两侧面和外侧均要用网封严。吊篮顶要设头网或护头棚,吊篮里侧要绑一道护身栏,并设挡脚板。提升桥式架、吊篮用的倒链和手扳葫芦必须经过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倒链最少应用两吨的,手板葫芦最少应用三吨的,承重钢丝绳和保险绳应用直径为12.5毫米以上的钢丝绳。另外使插口架、吊篮和桥式架子时、严禁超负荷。

(5)要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网,凡4米以上建筑施工工程,在建筑的首层要设一道3至6米宽的安全网。如果高层施工时,首层安全网以上每隔四层还要支一道3米宽的固定安全网。如果施工层采用立网做防护时,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物1米以上,而且立风要搭接严密。并要保证规格质量,使用安全可靠。

(6)要切实做好洞口处的安全防护,具体方法,同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相同。

(7)使用高凳和梯子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至70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楼夹角应保持40度,同时两梯要牢固,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使用高凳时,单凳只准站1人,双凳支开后,两凳间距不得超过3米。如使用较高的梯子和高凳时,还应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8)在没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同时安全带的质量必须达到使用安全要求,并要做到高挂低用。

(9)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如脚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水电杆的根部是否腐烂。同时严禁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行走。

预防施工事故的关键 第3篇

关键词:大型起重设备,关键部件,无损检测,事故预防

1 1200吨提梁机主钩销轴断裂事故经过

1.1 1200吨提梁机出运2000吨箱梁概况

某海湾大桥第12合同段主要负责60m箱梁整孔预制和安装376片, 每片箱梁重约2000吨。箱梁出运由两台1200吨提梁机双机联动, 将箱梁从存梁台座运至驳船, 拖轮将驳船拖至安装地点后, 再由2600吨起重船"奋进号"进行安装。

1.2 销轴断裂事故的经过

1200吨提梁机由中交四航局与郑州华中建机有限公司共同研制, 单台额定起重量为1200吨, 为目前国内起重能力最大的门式起重机。2008年7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并经过国家相关检测部门检测, 取得了合格证。2009年6月16日, 某海湾大桥第12合同段项目部的2台1200吨提梁机正在进行箱梁起升操作时, 主钩的φ240销轴发生整体断裂, 由于箱梁未完全起吊, 起吊重量仅为单钩380吨, 故未发生设备倾覆、人员伤亡等情况。从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到发生机损事故止, 共出运箱梁165件, 未发生任何事故。

1.3 事故原因分析

为进一步确认事故原因, 委托青岛持恒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对2台设备的吊具的全部销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 其中φ130销轴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但主钩8根φ240销轴 (包括已断裂销轴) 检测评定级别为C级, 全部为不合格。销轴内部有超标缺陷, 对现场的断裂式样经过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分析, 发现切片上 (销轴内部) 有不同程度的严重酥松、夹渣物和裂纹缺陷, 此类缺陷的存在导致销轴的强度和韧性指标大大降低, 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1.4 事故解决处理

为满足生产需要, 生产厂家将2台1200吨提梁机大钩φ240销轴共计8根全部更换, 更换的销轴材质为40Cr, 并对全套吊具进行重新的审核计算, 提供有效的改进措施及设计方案。青岛持恒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到现场对8条新销轴进行超声波检测, 检测结果为合格。销轴安装完成后, 为确定新销轴是否能够满足工作强度要求, 华中厂家技术人员对全部8根新销轴进行650t加压试验。加压试验后, 8根销轴均发生变形, 且进行超声波检测后发现, 在销轴的距端部180-240mm范围的断面内, 销轴整个圆周范围内都有明显的缺陷, 无法满足要求。

发生了第一次销轴更换不满足要求的事件后, 经过专家讨论, 进行了方案加强修改:

原来销轴材质为40Cr。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且销轴的强度等级不够, 加上内部缺陷以及热处理及加工不满足要求, 导致性能存在很大缺陷, 完全满足不了要求。经过反复论证, 决定将销轴的材料调整为40Cr Ni Mo A, 作为改进销轴的材质, 钢材原材料来自山东齐鲁特钢。要求原材料必须进行锻造加工, 在进行热处理 (调质) 后, 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指标;对销轴表面进行磨削加工, 确保销轴的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

经分析, 认为原φ240mm (40Cr) 销轴受力不满足使用载荷。针对吊具的实际情况, 将销轴直径加到φ280mm左右, 提高销轴的承载能力, 并由华中建机进行重新的设计、并提供完整的设计及计算书。

2 类似其它设备关键部件损伤引发事故的共性思考

除本次销轴断裂事故外, 仅广东省近年来就发生的多起重大安全事故, 笔者认为, 此类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设备关键部位未能及时、定期检测, 关键部件由于长期高负荷运行, 产生不同程度的金属疲劳与损伤, 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随着大型、超大型起重设备不断的投入应用, 除日常的保养外, 设备关键部件的定期检测成为设备管理的重点工作。以施工生产为例, 大型起重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成为施工生产的重中之重, 大型起重设备一旦发生故障, 维修难度高、时间长, 对工期和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旦发生人员伤亡, 对企业的损失更是巨大。

3 大型起重设备关键部位的检测及事故预防措施

本次事故发人深思, 销轴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在日常检修与保养中难以发现, 在日常操作中带"病"工作, 使用的最终结果就是严重事故。类似的危险源很多,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关键部件的定期检查, 及早发现危险, 并进行维修。针对设备关键部位预防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关键部位的设计应经过反复验算并合理选择材质

针对本次事故, 销轴采用的材质是发生事故的一个因素, 1200吨提梁机虽然不是24小时运行的设备, 但是每天的工作量不少, 2000吨箱梁的场内转运及出运都依赖提梁机的操作, 每天工作8-12小时, 销轴等关键部件对材质抗疲劳、强度、韧性要求高。因此, 关键部件选取合适的材质, 并反复进行计算和验算, 是设备设计过程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3.2 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关键部件进行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是设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一般企业中, 设备检测一般只是靠目测、耳闻、鼻嗅、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等方法。但是, 随着设备不断变大, 大部分关键部件难以通过直接观察进行检测, 例如承力件中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缺陷-疲劳裂纹等。此时, 对不可见部位进行无损检测是一个设备关键部件探伤的有效手段。无损检测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 对被检验不见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检测手段。大部分危险源若是正确地采用渗透检测 (对被检件表面粗糙度有一定要求) 、磁粉检测 (必须是铁磁材料) 、涡流检测 (必须是导电材料) 、超声波检测以及射线照相检测 (基本上不受材料种类影响) 这些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就能有效地检测出来。

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根据物质的各种物理特性变化, 在不损伤被检物使用性能与形状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百分之百检查, 从而判断被检物的质量状况。为了保障在役设备的安全运行,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非破坏性及可靠性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更可以实施原位检测 (即不需拆卸解体) 的特长。就目前已经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方法而言就已达到数十种, 主要有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射线照相检测和渗透检测 (称为五大常规方法) 。当然, 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也各有其不同特点, 有各自的检测工艺要求、适用对象与检测范围。

无损检测现正不断在各个应用领域进行推广, 如结构件探伤、钢丝绳断丝检测、内孔表面缺陷检测等, 各种成熟的无损检测产品也逐步上市。因此, 对重要设备的关键部件定期检测逐步得到重视, 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3.3 建立大型起重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大型起重设备管理制度及保养、检修制度很多, 设备类型很多, 难以一一举例。在此, 就以制订1200吨提梁机的定期检测制度作为范例, 对设备运行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要求如下:

2台1200吨提梁机派遣技术过硬的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操作和日常维护。务必坚持日检、例行保养等, 确保设备正常, 杜绝违章作业。派遣固定的专业指挥人员负责对箱梁的横移、纵移全过程进行指挥, 并严格按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台1200吨提梁机在有空闲时间情况下, 对吊具进行详细的检测工作。进一步确认吊具是否合格, 是否还存在隐患。

设备调试和试运行阶段, 须进行全面检测, 包括试吊、静载测试、关键部位超声波测试等, 这是验证设计合理性和适用性的重要手段, 并作为试运行阶段结构受力及稳定性进一步分析的重要依据。

建立长期的定期检验工作。在每纵移出运50-60片箱梁后, 请有关单位对设备, 特别是受力的关键部件 (销轴) 、主钩钢丝绳等, 进行检测工作。确保各关键部件长期处于可靠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 加强大型设备质量验收检验工作, 是有效控制事故预防的重要举措, 同时, 大型设备的主要结构的制造质量必须严格把关, 对进口设备也应认真检验。对设备重要部位, 应结合设备特点定期检验;进行必要的无损探伤检测。在设备运行前, 必须制定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并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对策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一、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尤其是一起高空作业更是容易出现很多安全事故,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时期,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控制,促进安全生产已经势在必行。

二、常见建筑安全事故的类型

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群的施工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所组成。而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施组织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的施工工艺、不同的施工技术和不同的施工机械来完成。此外,一个建筑物的各个施工过程和一个建筑群中各个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可以有相同的施工顺序,也可以有不同的施工顺序。再者,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群的施工地点都是固定的,而施工人员都是流动的,施工环境都是变动的;加之建筑施工露天作业多,高处作业多,交叉作业多,手工操作多,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多,因此,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据《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4-2007年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施工触电、起重伤害五大类型,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事故统计表明,这五大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临边、洞口、肚口手架、塔吊、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模板、施工机械和施工用电10个方面。而人和物在这些方而的各个环节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而,建筑施工中要重点关注人和物。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探讨

1、承包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在很多工程项目都是低价中标,中标企业为了取得利润将工程转包给低资质的企业,中标企业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工使用,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和节约资金,便一切从简,工程项目即使有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了投标而编制的,不是用于指导施工的。其他的安全制度,也是能免则免,不能免的也只是走走形式。并且当前,工程项目不论具有多高资质的施工企业中标,基本都是由在劳务市场上招聘来的民工施工。据统计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已经达到3 100万,占建筑行业从业人数80. 5% 。建筑业吸收的农民工最多,据调查只有4. 3%的民工进行过不到二周的企业知识与技术培训。这些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使得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有关的法规、标准只停留在项目管理班子这一层,落实不到施工队伍身上,操作人员不了解或不熟悉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又因缺乏管理,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2、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在施工场所和作业项目之中由于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造成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如:电缆绝缘层破坏会造成人员触电;压力容器破裂会造成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泄漏导致中毒或爆炸;脚手架扣件质量低劣给高处坠落事故提供了条件;起重机钢绳断裂导致重物坠落伤人毁物等。

3、安全管理缺陷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缺陷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防范措施不当、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等。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

4、缺乏建筑工地安全环境文化

建筑工地的环境色彩在建筑物未装饰装修之前,是以混凝土的青灰色和建筑材料的土黄、土红色等沉闷的色彩为主色调的,其不仅对作业者心理产生影响,而且是诱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95%以上的作业者表示,当离开建筑工地,接触到鲜艳多彩的颜色和绿色植物时心理就会有极大的放松感,看到趣味内容的安全卡通画时紧张的心情和烦躁的情绪迅速能得到缓释。大多数人认为建筑工地的色彩和安全生产有密切关系。建筑工地的高空作业,交叉、流动性作业多,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重复单调,长年在此环境中作业,容易使人产生郁闷、烦躁的情绪。当作业者受到生活或工作上意外的刺激时,其视觉和心理再受到建筑工地浮躁色彩及杂乱环境的影响,便更激化了其焦虑、忧郁和不安的情绪,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加强建筑安全事故控制的对策分析

1、规范承包管理体系

(1)建立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层企业结构的建筑业市场,总承包企业要做大做强,提高科技水平;专业承包企业要做精,提高技术水平;劳务分包企业要规范,也要提高技术水平。就目前来讲,要大企业比例关系。

( 2}取消“包工头”交易環节,把农民工直接纳入劳务分包企业管理。“包工头”群体滋生的真正土壤在于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为了企业利益,用工不规范,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为了减少工程成本与一线工人的管理成本,尽可能使用廉价农民工,但由于招工渠道不畅通与单一,这些企业只好与“包工头”合谋,一是利用“包工头”的招工“通道”,二是利用“包工头”对同工进行管理,因此取消“包工头”环节,加大对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的用工违规惩罚力度必不可少。

2、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要针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不同属性,从不同侧面去研究和把握,要将其综合起来,并根据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部门和有关管理人员分别主管工作的范围有重点地去实施管理,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为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培训体系;设立内部监督检查机构,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检查体系;加强对施工现场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措施、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应急响应体系等。

4、优化施工作业环境

用绿色来调节作业者紧张、烦躁的情绪,更可增添其安全作业的信心。根据作业环境的光照,设计适宜的采光。在建筑物室内适当增大照明,偏多采用中性色彩。对光照不足的作业环境,操作工具的色彩要有明亮的色调,以此增强作业人员的信心,对激发作业者的劳动情绪,提高生产效率,减小外来干扰,抵御事故潜在因素都有一定的作用。在危险作业处使用“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的同时,再辅之以色彩鲜艳、活泼逗人的卡通人物画来提示,使有危险行为的作业者在临近不同的危险区域时,被醒目有趣的卡通人物提示或制止,通过情趣调节,诱发人快乐的感觉,在瞬间缓解烦躁、忧郁、紧张的心理.从而使不安全的作业行为在轻松中得到纠正。

五、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健全安全控制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隐患,从而促进施工的安全性,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人本效益。

参考文献

[1]耿亚杰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 郑州大学 2009-12-06 硕士

[2]段联保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与对策 建筑安全 2011-11-05 期刊

[3]蒲小平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长安大学 2012-09-28 硕士

路桥施工中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 第5篇

路桥施工, 是一个复杂而且要求细节完善的工作, 也是一个将设计意图、设计图纸转换为工程实体的过程。

1.1 施工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影晌大, 特别是在风雨季表现更为明显。

1.2 路桥工程施工的条件差异很大、可变因素多, 每个工程的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因素都千差万别。

1.3 立体交叉施工、高空作业多, 路桥施工时在同一个工作面可能存在多个工种的交叉作业, 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1.4 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

路桥工程施工中人数众多的施工人员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 路桥施工工程一定要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 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溶于生产之中, 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在生产活动中对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根据施工生产特点, 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 要落实安全责任, 实施责任管理, 加强安全教育, 例行安全检查。

2 关于路桥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体现分析

2.1 严重性

路桥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其影响往往较大。会直接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的损失.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重大安全事故往往会导致群死群伤或巨大财产损失。

2.2 可变性

许多路桥施工中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并非静止的。而是有可能随着时间而不断地发展、恶化的, 若不及时整改和处理, 往往可能发展成为严重或重大安全事故。因此, 在分析与处理工程安全事故隐患时。要重视安全事故隐患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纠正、消除, 杜绝其发展恶化为安全事故。

2.3 复杂性

路桥施工工序的复杂性特点, 决定了影响路桥工程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错综复杂, 即使是同一类安全事故, 其发生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如, 同样是桥坍塌故。对于不同的桥型, 不同的地质条件及不同的施工工艺, 事故分析后得到的事故原因可能是相差天差地别的。这样, 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时。就增加了判断其性质、原因 (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 等的复杂性。

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3.1 众所周知, 公路、桥梁工程勘测具有线长、量大、时空跨度大的特点, 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社会综合性工作。

整个过程分为平整场地、修建临时道路、机械设备装运、搬御安装、桥墩柱基的钻探、岩心取样、构件的现场浇筑、测试及吊装、吊装设备的现场移位;路基岩体的爆破、挖运、碾压等项目。由于这些工程项目勘测、施工的特殊性, 同时又以人工体力劳动为主, 决定了此项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多, 意外风险概率较高的特点。所以推广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办法, 对减少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提高生产率, 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有重要意义。

3.2 由于路桥工程的行业特点, 路桥工程施工的特殊性, 从业人员

的构成及流动性大的特征, 使路桥工程业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

4 路桥施工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4.1 确定安全管理目标

路桥施工单位为了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 在全面推广工程的同时, 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目标责任制, 建立健全一套由主要领导负责, 职责分明、组织严密的管理办法和安全网络体系。同时要充分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对各方面因素和信息进行调查总结并通过科学定量分析, 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路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目标, 要结合野外施工的性质和特点, 依据安全管理总目标, 以人为本, 确立以人身安全为主要内容, 以“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防重于抢”、“防忠于未然”为原则, 以“杜绝重伤、死伤事故、减少其它事故”为目的的安全管理具体目标。只有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才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才能更好的发挥工人对工作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 更好的发展生产, 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4.2 建立健全安全网络体系

要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由单位领导具体负责, 责任分明, 组织严密的网络体系, 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 使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及每个生产环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严格安全执法, 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

4.3 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事故进行预测, 遏制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

为了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 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工程规模、地质地貌所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在分析预测过程中要进行总体预测、分期预测、阶段预测、单项预测。在总体预测中, 要对整个生产过程和总体规划进行预测;在分期预测中, 要作出分期评价并定出可行的分期措施;在阶段预测中, 要进行阶段评价, 并制定出相应的阶段措施;在单项预测中, 要对项目进行评价并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总之, 对影响安全生产预测的目的, 就是要落实好每一项具体措施, 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隐患。

4.4 对项目进行具体管理和监管

根据路桥施工过程中易发事故的种类, 可分为安全措施、安全设施、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等项目。为了确保在各项目中安全目标的实现,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管理, 定期进行科学、可靠性检查, 并对此作出分析和科学评价, 落实好各项制度和措施以达到预期的安全效果。

4.5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路桥的施工安全管理, 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 由于路桥施工线路长, 交叉作业面多, 设备投入量大, 人员工种特别是特殊工种极多, 且均为露天作业, 所以管理难度极大。因此,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是路桥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了, 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更加有效。因此, 加强对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 是提高路桥施工工程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4.6 总结归纳实践经验, 对易发事故进行科学定量分析

安全生产的各种制度、方法、资料、数据与经验都是对安全系工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定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根据这些依据, 在安全生产系统管理中作出准确的定量分析和安全评价, 制定出正确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5 结论

坚持安全管理重在控制与预防, 因此, 要坚持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好预防、消灭事故, 防止或消除事故危害, 保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处理事故, 更重要的是在项目活动中针对项目的特点, 对生产要素采取有效措施, 对项目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预防, 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EB/OL].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 2006.[1]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EB/OL].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 2006.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事故预防和处理 第6篇

1.1 梅花孔

冲成的孔不圆, 孔底出现梅花形状称为梅花孔发生原因:冲锥顶部未设转向装置或转向装置失灵, 冲锥总在一个方向上冲击;泥浆太稠, 对冲锥的阻力太大, 妨碍冲锥转动;冲程太小, 冲锥得不到充分的转动时间。预防措施:冲锥顶部设转向装置并经常检查其灵活性;泥浆的稠度和比重应适当;用低冲程冲击时, 每隔一段时间要换用高些的冲程, 让冲锥得到充分的转动时间。处理方法:出现梅花孔后, 用片石或卵石混合粘土回填钻孔, 重新冲击。

1.2 钻孔偏斜

发生原因:由于遇到探头石、地质软硬不均、岩面倾斜、钻架移位等情况, 都能造成钻孔偏斜。预防措施: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成孔竖直度,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发现有探头石, 用片石、卵石回填至探头石以上, 重新冲击打掉探头石, 或将钻架略移向探头石一侧, 用高冲程猛击, 斩断探头石, 然后将钻架移回原位继续钻进;遇到倾斜岩面或地质软硬不均时, 回填片石、卵石, 将孔底打平后继续冲击钻进。处理方法:发现钻孔偏斜后, 将偏斜部分回填后重钻。

1.3 塌孔

发生原因:泥浆比重不够, 护壁不可靠;水头高程不够, 孔内水压力低;护筒埋深不够, 造成孔口坍塌;冲锥倾倒, 撞击孔壁造成孔内坍塌。预防措施:选用适合土层结构的泥浆, 在地下水活动较强的地方要尽可能增大泥浆比重;保持孔内足够的水头高度, 土层较好时可用1.0~1.5m, 流砂或软土层可用1.5~2.0m。在河水上涨季节, 要有提高护筒, 增加水头高度的措施。成孔后仍要保持一定的水头高度并及时灌注混凝土, 供水时不得用水管直接冲射孔壁;护筒长度应满足要求, 护筒周围及底脚处应用粘土夯填密实, 孔口附近地面应保持干燥。处理方法:发生孔口坍塌时可将护筒接长并打入孔中, 将护筒周围夯实后继续钻孔进;发生孔内坍塌时应测明坍塌位置, 然后用粘土回填至坍塌位置以上, 并停放一段时间使回填土沉积密实后继续钻进;如坍塌严重应将井孔全部回填, 重新钻孔。

1.4 流砂

发生原因:在松砂地层中冲击钻进时, 由于冲锥上下起落引起孔内水位波动, 或地下水活动较强, 使孔壁砂向孔内涌流。预防措施:在此种地层中钻进时应向孔内多投粘土并掺入一些片石、卵石, 低锤稳进, 使粘土浆膏裹夹着片石、卵石挤进孔壁砂中, 以加固孔壁, 同时孔内要保持较高水头, 加大泥浆比重。

1.5 掉锥

发生原因:钢丝绳磨损、钢丝绳与转向装置联接处被磨断或绳卡松脱;转向装置与冲锥联接处断裂或冲锥本身在薄弱断面处断裂。预防措施:钢丝绳应选用同向捻制、纤维芯、柔软、无死折痕迹和断丝者, 安全系数不小于12;经常检查钢丝绳、绳卡、转向装置、冲锥及各部联接处是否有裂痕、磨损现象, 及时更换或补强。处理方法:掉锥后可用打捞绳套或打捞钩打捞。

1.6 卡锥

冲锥卡在孔内, 提不起来称为卡锥。发生原因:发生梅花孔时, 冲锥被狭窄部位卡住;由于冲锥磨损后未及时补焊使钻孔直径变小, 而补焊后冲锥直径变大, 用高冲程猛击时冲锥被卡住;深入孔内的探头石未被打碎而卡住冲锥;在粘土层中冲击时由于冲程太高、泥浆太稠, 以致冲锥被吸住;孔口掉下的石块或其它物件卡住钻锥;大绳松放太多, 以致冲锥倾倒, 顶住孔壁。预防措施:经常检查冲锥直径, 发现磨损及时补焊。在粘土层中冲击时不可过猛, 防止大松绳。孔口物品应清理干净, 防止掉入孔内;避免钻成不规则孔形。处理方法:处理卡锥应先弄清情况, 针对不同的卡锥原因进行处理。宜待冲锥松动后方可用力上提, 不可盲目强提, 以免造成越卡越紧。

2 水下混凝土灌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2.1 导管漏水

发生原因:导管法兰螺栓未拧紧或拧紧程度不均匀, 致使法兰接触不密合;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内憋气将导管接头处胶垫挤出。预防措施:组拼导管时应认真操作, 拧紧法兰螺栓且松紧程度应均匀一致, 夹紧胶垫, 使导管接口接触紧密。处理方法:若漏水位置靠近导管上部且漏水量不大, 可集中数量较多且比原用坍落度略小的混凝土继续灌注, 如混凝土能顺利下降, 则对质量影响不大;如漏水严重, 应尽快将导管拔出孔外, 查明漏水位置, 堵塞漏洞或更换漏水管节。在这种情况下, 如已灌注的混凝土不多且较易清除, 应将其全部清除, 重新灌注。如已灌注混凝土很多且中断灌注时间不长, 混凝土还有流动性, 则可将导管猛插入混凝土中30~50cm或更多, 并将导管内泥浆和表层混凝土清除后可继续灌注。

2.2 导管挂动钢筋骨架

发生原因:导管不位于井孔中央, 钢筋骨架被法兰挂住而提起。预防措施:组拼导管时, 保证其位于井孔中央。处理方法:将导管下降一些, 并转动导管使其移到井孔中央, 则可脱开挂顶处。

2.3 钢筋骨架随混凝土上升

发生原因:钢筋骨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着力等于骨架自重时, 在混凝土上升动能的作用下使骨架上升;孔内最上面的混凝土因灌注时间过长而凝固, 将骨架顶起。预防措施:当混凝土将要接近钢筋骨架时, 将导管适当深埋, 以减小混凝土向上的冲力。当钢筋骨架埋入混凝土一定深度后, 提升导管到其下口高于骨架下端有相当距离的地方, 继续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的速度要快, 防止最上面的混凝土凝固。

2.4 卡管

混凝土堵塞在导管内下不去称为卡管。发生原因:混凝土坍落度太小, 流动性差, 并且夹有大粒径石料;混凝土搅拌不均匀, 运输途中严重离析;导管漏水, 混凝土受水冲洗后, 粗骨料集中一处而卡住;混凝土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久。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骨料规格、坍落度和搅拌时间, 经远运的混凝土应在储料斗内拌和均匀后再送入漏斗;组拼导管时要仔细, 防止导管漏水发生, 并检查导管内侧有无局部凹凸;灌注速度要快, 避免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处理方法:在容许的导管埋深范围内, 略微提升导管, 或用提升后猛然下插导管的动作抖动导管, 以使混凝土下降;用长钢筋或竹竿疏通导管, 且不可盲目敲击或硬提导管, 以免堵塞部位下方混凝土迅速下降, 而在导管内形成局部真空, 使导管被压瘪。

2.5 断桩

泥浆或泥浆与水泥砂浆的混合物将灌注的上下两段混凝土隔开, 使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 形成断桩。发生原因:灌注时间过长, 表层混凝土失去流动性, 继续灌注的混凝土顶破表层上升, 将混有泥浆的表层覆盖包裹;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不准, 使导管提离混凝土面。预防措施:灌注混凝土速度要快, 保证在适当的时间内灌注完成;每次提升导管前都应反复测量混凝土顶面高度, 保证准确无误。提升导管应缓慢, 不得猛提。处理方法:断桩位置不深且断桩后已停止灌注混凝土, 可采用打入钢制长护筒或沉入小沉井的方法, 排水、清除孔内泥浆、钻渣, 并对桩头作必要的凿除处理后, 接浇普通混凝土达到桩顶设计标高;断桩位置较深且断桩后已停止灌注混凝土, 应尽快将钢筋骨架拔出, 用冲击锥清除孔底混凝土至桩底设计标高后, 重新灌注;断桩位置较深且混凝土已灌注完毕, 可采用压浆或补桩的方法处理, 但需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否则应在原桩位重新钻孔。

3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是桥梁施工中最易发生事故的环节之一, 一旦发生事故, 不但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施工进度受到极大影响, 而且事故处理的难度很大, 会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施工中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消除各种事故隐患, 精心施工, 做到防患于未然。

摘要:钻孔灌注桩是桥梁基础最常见的型式之一, 冲击成孔及灌注水下混凝土也是桥梁施工中易发生事故的环节, 本文介绍了钻孔桩施工中易发生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事故,处理,预防

参考文献

[1]郭辉.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价值工程, 2010 (04) .

[2]周志宏.简述钻孔灌注桩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07) .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事故及预防 第7篇

20世纪80年代至今, 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中, 每年都会有为数不少的基坑出现较严重的工程事故,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最近的一例是2009年6月27日, 上海一在建13层居民整体倾覆事故。事故主要原因为:楼房北侧短期内堆土高达10米, 南侧正在开挖4.6m深的地下车库基坑, 两侧压力差导致过大的水平力, 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土方在短时间内快速堆积, 产生了3000吨左右的侧向力, 加之楼房前方由于开挖地下车库基坑出现凌空面, 导致楼房产生10厘米左右的位移, 对PHC桩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 产生很大的偏心弯矩, 最终破坏桩基, 引起楼房整体倾覆。

随着这一事件的发生, 高层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等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进行进一步研究, 也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问题。

2 深基坑质量事故的类型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及其它不可预见因素常会导致各种施工事故, 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事故有:支护结构位移, 边坡失稳, 基底回弹变形, 渗流破坏, 坑底突涌, 周围地面沉降及其它因设计、施工不当而造成的事故。

2.1 支档结构位移

开挖深基坑时, 必须要根据开挖地的实际勘测情况进行坑壁支护, 常见的支护结构类型主要有: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桩墙、土钉墙、逆作法等。在软、粘土地区, 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变形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关关系, 即在基坑开挖时, 当施工到某一阶段因故暂停一段时间, 结构变形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开挖土体的高度、宽度以及开挖土体所处的深度, 对墙体变形影响也相当显著。

2.2 边坡失稳

大规模机械挖土速度快、卸载快, 迅速改变了原来土体的平衡状态, 如果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大于土的抗剪强度, 则边坡就会滑动失稳。因此, 凡影响土体剪应力和土体抗剪强度的因素, 皆影响土方边坡的稳定。引起剪应力增加的原因主要包括基坑上边缘附近存在载荷 (堆土、机具等) , 尤其是存在动载;雨水、施工用水渗入边坡, 使土的含水量增加, 从而使土体自重增加;有地下水时, 地下水在土中渗流产生一定的动力压力;水浸入土体中的裂缝内产生静水压力。引起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原因包括因风化、气候等影响使土质变得松软;粘土中的夹层因浸水而产生润滑作用;饱和的细沙、粉矿土等因受振动而液化等。

2.3 渗流破坏

渗流破坏现象是在地下动水压力的作用下而引起的, 由于破坏现象不相同, 分为流砂和管涌两种。流砂是指在动水压力作用下, 坑底的土形成流动状态, 随地下水涌入基坑。发生流砂现象时, 土完全丧失承载力, 土边挖边冒, 且施工条件恶化。严重时会引起基坑边坡塌方, 如果附近有建筑物, 会因地基被掏空而使建筑物下沉、倾斜甚至倒塌。

当基坑坑底位于不透水层内, 而不透水层下面为承压蓄水层, 坑底不透水层的覆盖厚度的重力小于承压水的顶托力时, 基坑底部即可能发生管涌现象。

2.4 坑底突涌

如果基坑坑底以下存在承压水, 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导致基坑底部隔水层的厚度减小一定程度时, 承压水的水头压力会冲破基坑底板, 造成大量涌砂。突涌不仅给基坑施工带来困难, 而且降低了地基的强度, 危及围护结构的安全。突涌的产生随承压水头大小及土层条件的不同, 表现不同的破坏形式: (1) 基底顶裂, 在基坑底部出现不规则树枝状裂缝, 承压水从裂缝中涌出。严重时, 出现喷水、冒砂现象。 (2) 基底冲毁, 基底土体结构破坏, 下部含水层中的砂土大量涌出, 旦悬浮流动状态。

3 常用的预防及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四种类型深基坑质量事故, 可以有针对性地分别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预防或解决。

3.1 支护结构位移的预防及解决措施

对于这类问题, 一般应采取坡顶卸载的办法, 如在桩后适当挖土卸载或人工降水, 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钢内支撑或增加坑内混凝土垫层的厚度, 或设置配筋混凝土垫层等方法来增大被动土压力。

预防悬臂式支护结构内倾位移, 首先要根据有关勘察设计资料, 做好结构的合理选型。在打入式群桩打设后, 宜停留一段时间待土体重新固结后, 才能开始开挖土方;不能在基坑顶周围搭设临时建筑物、库房, 不得停放大型的施工机械和车辆, 严禁超载堆土、堆材料;施工机械不能碰撞围护结构和工程桩;对由于内撑或锚杆围护结构失稳发生较大向内变形, 也应在坡顶或桩后卸载, 坑内停止一切作业, 在坑内增设支撑、锚杆。

3.2 边坡失稳的预防及解决措施

预防边坡失稳首先是边坡设计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 严格按规定坡度放坡, 做好降水、排水和边坡保护的设计和施工;其次在坑内和坡顶要做好排水沟, 将地面水、雨水排出场地外, 还应防止水浸泡基坑和边坡;接近边坡处的土方开挖速度要放慢, 严禁坡脚掏土和超挖;要严格控制地面荷载, 严禁在坡顶堆土、堆材料设备等。

3.3 渗流破坏的预防及解决措施

当基坑挖深超过地下水位线0.5m左右时就要注意流砂的发生。防治流砂的原则是“治流砂必先治水”。防治的主要途径有: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 设法使动水压力方向向下, 截断地下水流。其具体措施有: (1) 枯水期施工法。枯水期地下水位较低, 基坑内外水位差小, 动水压力不大, 就不宜产生流砂。 (2) 抢挖并抛大石块法。即组织分段抢挖, 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度, 在挖至标高后立即辅芦席并抛大石块, 以平衡动水压力, 将流砂压住, 此种方法可以解决轻微或局部的流砂。 (3) 水下挖土法。即不排水施工, 使基坑内外水压平衡, 流砂无从发生。此法在沉井施工中经常采用。 (4)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即采用井点降水法, 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面以下, 地下水的渗流向下, 则动水压力的方向也向下, 从而水不能渗流入基坑内, 且增大了土粒间的压力, 可有效的防止流砂发生。此外, 还可以采用设止水帷幕法、地下连续墙法、压密注浆法、土壤冻结法等, 截止地下水流入基坑内, 以防止流砂发生。

防治管涌通常是采用降低水力坡度和在管涌出口处增设反滤层。其具体应急措施基本与流砂相同。反滤层的作用也是降低出口处水力坡度, 让水流流出, 又能阻止土层中的土粒从孔隙中通过。

3.4 坑底突涌的预防及解决措施

对于这类问题, 实际工程中要掌握准确的勘察数据, 并在围护结构设计时进行必要的验算, 尽量避免因小失大。防治措施如下:当判断可能或已出现突涌时, 主要采取用降压井降低承压水头。其余的应急措施与流砂处理方法基本相同, 首先停止坑内抽水, 在采取降低承压水头措施的同时, 采取快凝压力注浆或灌筑快凝混凝土等堵住涌口。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前要查地下承压含水层高程, 然后采取降压井降低承压水头, 同时止水帷幕墙要进入不透水层, 以防止管涌、突涌的出现。

4 结论

深基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工程问题, 它与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支护结构设计、开挖放坡、基坑降水、施工管理、现场监测、相邻场地施工相互影响等密切相关。在工程实践过程中, 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深基坑质量事故完全可以避免。这就要求设计和施工人员应杜绝麻痹大意的思想, 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事故, 分别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上海莲花河畔景苑楼盘倾覆的事故。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城市中的地下空间陆续得到开发和利用。基坑越来越深, 周围建筑物越来越近, 从而对深基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基坑开挖不仅要保证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还要保证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电缆、煤气管道的安全及附近道路的正常运行。本文从深基坑质量事故的类型入手, 探讨常用的预防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质量事故类型,预防及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贺林.深基坑工程事故原因探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9-02-25.

预防施工事故的关键 第8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升降机,事故,管理,预防,措施

0 引言

施工升降机作为一种使用吊笼载人载物并沿着导轨上下运输的施工机械, 由于其结构简单、升降快捷并且传动平稳等优点, 广泛使用于施工中。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 升降机的使用量也快速增长, 从而导致恶性事故频繁发生, 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学性的管理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常见的施工升降机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1.1 防坠安全器失灵导致事故。

施工升降机上能够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安全部件就是防坠安全器, 在升降机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靠防坠安全器来消除吊笼坠落事故的发生以保证乘员的生命安全。因此, 必须严格防坠安全器的出厂试验, 根据GB10054-2005规定, 防坠安全器检验的有效期为一年。但是到目前为止, 很多的安全器并没有送检, 甚至有些工地都做不到三个月检测一次, 一般都认为自己的防坠安全器没有问题, 但是一出事故就追悔莫及。只有通过试验和送检才能判断防坠安全器的好坏, 通过日常的运行是没有办法确定其好坏的。只有对那些超期服役的防坠安全器尽快送检才能有效的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

1.2 安全开关失效导致事故。

应当根据安全需要设计施工升降机的安全开关, 安全开关包括吊笼门限位开关、上下限位开关、围栏门限位开关、顶门限位开关、对重防断绳保护开关以及极限位开关等。其中任何一个安全开关必须功能有效, 否则, 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1.3 标准节和附墙架连接失效导致事故。

建筑施工, 作业环境条件恶劣, 由于安装人员的疏忽, 标节和附墙架连接螺栓漏安装或螺帽未上紧;或是在用设备平时检查不到位螺栓松脱, 都将是事故的根源, 武汉9.13特大安全事故便是教训。

1.4 频繁作业导致事故。

工地上的升降机频繁处于作业状态, 利用率高, 但是不考虑电机的间断工作制问题, 即常说的暂载率或负载持续率, 其定义为:FC=负载时间/工作周期时间×100% (其中:工作周期时间=负载时间+停机时间) 。很多工地的升降机都是从租赁公司租来的, 升降机的产权归租赁公司所有, 而通过租赁合同施工单位拥有使用权。因此, 施工单位想最大限度的利用, 完全不考虑电机暂载率 (FC=40%或25%) 。由于这种电机就是按照间断作业设计的, 这样长期不间断使用电机肯定发热, 甚至出现焦糊味时还在使用, 这些都是不规范的使用。因此, 工地上的升降机司机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都应当按照科学规律办事, 通过巧妙的调度来发挥设备的最大作用。

1.5 不设楼层停靠安全防护门导致事故。

在升降机的各个停靠层应当设置停靠安全防护门, 同时保证安全防护门的高度不小于1.8m, 且层门应有连锁装置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但是目前工地上等候施工电梯的人员随时可以打开安全防护门, 这是十分危险的, 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1.6 基础围栏不安装联锁装置导致事故。

有些设备使用者为了省钱省事, 没有按GB26557-2011标准规定安装基础围栏联锁装置, 作业中吊笼正下方如果有人, 不注意将会导致冲压事故。

1.7 自由端高度超出, 导致事故。

GB10055-2005中明确规定标节超出墙体高度不超出5个标节, 如果未按规定安装过高, 由于风压和自身重心偏移等原因, 将导致事故。

2 施工升降机的管理建议

施工升降机安全作为一个极老的话题, 却一再地用生命殒灭的方式, 唤醒人们去重视它。尽管它从理念到制度, 从监管到执行, 都已经称不上是一个难题, 但它却总是从防范最薄弱的环节、从最容易疏忽的地方来突破安全防线。施工升降机事故的屡屡发生, 说明在其安全使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 特别是现在很多施工单位以包代管, 认为施工机械外包后就可以不用管理, 成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发生各种事故的根本原因。国务院第549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明确规定, 建筑工地起重机械 (施工升降机属于起重机械) 的生产应遵守《条例》要求进行出厂监检, 而安装、使用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第五条规定:“出租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首次出租前, 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首次安装前, 应当持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到本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第十条规定:“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活动的单位 (以下简称安装单位) 应当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并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承揽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第十六条规定:“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 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出租、安装、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验收, 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建筑起重机械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实行施工总承包的, 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验收”。施工单位对施工升降机的管理, 应从以下几方面严格把关:

第一, 选择升降机的施工和安装单位。首先, 升降机进场前应当检查其安全装置是否齐全, 是否具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 以确保进场设备的性能;其次, 选择的安装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安装资质, 同时装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岗位上岗证。根据JG J215-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施工升降机安装单位应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拆卸工、电工、司机等应具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第二, 对于初次安装的升降机应当进行严格的监督。应当严格按照施工程序以及厂家说明书或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的基础进行施工, 同时报请监理单位验收, 整理并存档相关的业内资料。应注意以下三点: (1) 地基承载力:为了保证升降机安装后在稳固的基础上使用, 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不发生沉降或其他不正常现象。 (2) 钢筋网格以及预埋件。隐蔽工程隐蔽前必须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3) 混凝土强度。必须有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报告, 并且报告要符合说明书或规范要求。 (4) 对于安装在地下室顶板的升降机, 应当加固地下室顶板, 并且要有相应的计算书和方案。

第三, 升降机在使用中的管理。除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外, 应当安排专职设备管理人员每日巡查施工电梯并做好巡查记录, 当发生维修时还要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3 施工升降机事故预防措施

施工升降机事故的预防, 首先设备的生产、安装、使用管理须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在工作中应当特别加以注意, 严格禁止的事项: (1) 严禁穿拖鞋及不戴安全帽和工作证以及携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2) 严禁任何人员在升降机提升架、吊篮及提升架井口和吊物下操作、站立、行走。 (3) 严禁在升降机操作现场玩耍、吵闹和从高处乱抛一切物体。 (4) 严禁在没栏杆或其他安全措施的高处作业和在单行墙面上行走。 (5) 严禁在未设安全措施的同一部位同时上下交叉作业。 (6) 严禁在高压电源危险区域进行升降机冒险作业。 (7) 严禁带危险品、易燃品在升降机现场吸烟、生火。

其次, 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 检查重点如下:

第一, 架体结构。检查架体结构应当主要查看以下方面:基础以及标准节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按规定设置的各部件焊接是否完好无裂纹;不得任意变更按说明要求设置的附着杆件等。按说明要求设置的附着杆一般6m一道, 并且不得随意变更附着杆的连接方式以及紧固方式。在安检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很多用铁丝和钢筋代替螺栓或销轴的现象, 这都是非常危险的, 一定要严查并加以杜绝。

第二, 围栏门。围栏门应当装有机械连锁装置以确保人员安全。装有连锁装置后就能确保吊笼在底部规定位置才能打开围栏门, 并且开门后吊笼不再启动。但是很多工地的升降机在吊笼接近围栏门时, 吊笼底部压住一根横梁向下运动, 通过换向滑轮钢丝绳带动围栏门向上开启, 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围栏外附近的人。

第三, 停层。在升降机的各停靠层设置安全防护门。有关安全防护门设置的要求在前面已经做了充分的介绍, 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 钢丝绳端部固结。很多施工现场采用绳卡固定时, 对于卡距、绳卡数量以及尾端长度等不按照标准进行, 大大折扣了本来只有80%~85%固接强度的接头, 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

第五, 传动系统。升降机的机械传动系统分为封闭式和开启式两部分。其封闭式包括变速部分的涡轮以及蜗杆减速箱, 以及锥鼓式显示器的离心制动部分。剩余的其他部分都是开启式的。由于不容易检查封闭部分, 只能在现场看一下变速箱是否漏油, 但是相对而言, 开启部分的检查涉及的方面较广。首先, 各传动部分的间隙一般控制在0.2-0.5mm左右, 间隙不宜过大, 同时齿轮与齿条啮合时齿底的间隙为2mm左右。啮合间隙过大或齿轮齿条磨损严重都是很危险的, 升降机的运行和制动力都要通过齿轮齿条传递, 啮合深度不够、磨损严重或轴向错位过大, 都会使啮合面积减小而造成齿轮齿条强度降低, 发生断齿事故。在实际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 升降机的齿轮齿条只挂住齿尖, 啮合面连1/3都达不到, 这是非常危险的。啮合间隙的调整主要靠齿条导轮和导轨滚轮的正确定位。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导轮与齿轮的间隙不应太大, 一般为0.2-0.5mm, 滚轮与导轨的间隙也要控制在0.2-0.5mm。电梯运行应该平稳, 无异响, 无明显的震动。

第六, 安全开关。虽然很多工地的升降机都设置的相应的安全开关, 但是很多人为了省事不是人为取消了安全开关就是安全开关损坏后没有及时修复, 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道安全防线就相当于被无形的取消而没有达到保护人员安全的效果, 反而为安全事故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如:经常用吊笼装载较长的物品, 由于物品较长而伸出吊笼外, 从而人为的取消了门限位或顶门限位。在这种安全设施不齐全或不完善的情况下, 仍旧采用吊笼装载人或物上下, 这样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了有效的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施工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负责人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一定要严格升降机的检查以及维护制度, 以确保安全开关的可靠性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七, 吊笼顶部控制盒。在吊笼的顶部应当设置检修或拆除时使用的控制盒, 只允许变速升降机的吊笼低速运行。使用吊笼顶部控制盒使只有吊笼的安全装置起保护作用, 其他装置均不起作用, 同时, 在控制盒上安装非自动复位的急停开关。

第八, 电路保护。很多工地的升降机维修人员并不是及时排除引起保护装置动作的故障, 而是取消或短接保护装置, 这给设备留下了很大的隐患。还有一部分早期产品根本没有保护装置, 对于这部分设备应当建议其配备, 升降机只有在保护装置可靠有效的情况下才能载人运物。

第九, 防坠安全器。由于防坠安全器是升降机的重要安全控件, 因此, 防坠安全器的出厂试验要求十分严格。在其出厂前应当由法定的检验单位测量其转矩、临界转速以及弹簧压缩量, 并且每台都应当附有测试报告。在工地使用的升降机必须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坠落试验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同时防坠安全器检验的有效期为一年。

4 结束语

每一次事故, 总有它的原因。然而笔者认为, 这个原因又是可防可控的。“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 有着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事故先兆。惨烈的事故, 一次次地证明着这条法则。一些事故的不可控, 根本上在于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或没有做好, 有法不依, 有章不循, 这就等于自己放弃了控制事故发生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549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Z].

[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Z].

[3]GB26557-2011, 吊笼有垂直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S].

[4]GB10054-2005, 施工升降机[S].

[5]GB10055-2007,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S].

预防施工事故的关键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道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电气工程作为现代化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当前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学科。质量作为各类工程项目施工中追求的永恒目标之一,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也不例外,其施工质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1.建筑电气工程概述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量也不断的提高。在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电气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话题,其在施工中主要包含了强电系统与弱电系统两部分。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中电气安装质量已成为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及时、完整、有序的对各类工程进行全面控制,使得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益得到有效的保障,为工程施工提供必然基础。

2.建筑电气工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造成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各种容易引起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环节加以重视和完善。

2.1管道敷设

管道在电气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和重要,但是也是工程中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一环。一般的管道工程施工而言,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管路的暗敷设地方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裂缝结构,这些裂缝的存在极容易造成线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力系统出现一定的缺陷。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管道敷设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在施工中以薄壁管代替厚壁管、以黑铁管代替镀锌管、以PVC管道代替金属管道等等。在这些工程施工中,极容易造成由于管道材料和材质的不佳而引起整个工程施工项目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问题,给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2.2配电盒施工引起的问题

一般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配电箱的坐标和标高进行全面系统的更改和研究,使得凹入墙面的部分出现各种杂物的影响和质量问题,同时也极容易造成整个工程质量存在着极为欠缺的问题。一般来说,在应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箱盒固定不稳定以及施工整体性不佳的现象,造成了绝缘指标不佳以及工程质量问题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和问题。在目前的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工作人员素质和施工方面的不佳而造成不查线就送电,配电箱内导线间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未测量;造成通病的原因是施工马虎、责任心不强或与土建施工配合不当。

2.3照明等方面

开关、插座面板不平整,与建筑物表面之间有缝隙,开关不能切断相线,开与关方向不一致。插座的相、零、地线接线混乱,有的三孔插座无接地线,螺口灯头接线不对,软线吊灯灯头线长度不足,绞织线做吊线,未做保险扣货掉盒内保险扣太小不起作用,日光灯未能与启辉器、镇流器配套使用,未设挂线盒,双链不平行,有的甚至用铁钉直接钉在木塞上,偷工减料。

3.电气工程施工的改善措施

3.1材料管理方面

用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对电气工程施工使用的穿线管、线盒,各种铜、铝导线,配电箱、灯具等进行严格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没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坚决不允许进场使用。

3.2施工图纸方面

图纸是施工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详细核对图纸,对工程中各系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做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电气安装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安装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及验收的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法规文件等,经过相关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即可。

3.3电线管敷设处理方面

监理人员严格把关,要求下料配管必须按照设计和规范,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施工。施工人员要不断充电,练就过硬的安装技术,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尽职尽责,高质高效地完成建筑电器安装工作。

弯管器的选择:当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内径≤25mm时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当内径≥32mm时,可选用液压弯管器;PVC管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弹簧弯管,在进行对接时,尽量采用整料套管对接法。

3.4配电箱处理方面

配电箱安装施工前,技术管理人员应做足准备工作,详细了解箱盒的坐标、标高,用钢筋套圈焊接固定定位好的箱盒,并在箱盒内做一支撑,以防移位和变形。配管与箱盒的预埋、预留、位置、标高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管线内外壁应按规定做除锈和防腐处理,剔除管口毛刺,入箱入盒时须加护口,弯曲半径须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硬质、半硬质阻燃塑料管的预埋须根据埋入的墙体种类进行可靠地保护。

3.5接地防雷施工处理方面

根据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接地极的位置与管径(或圆钢直径)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极与接地线的焊接与防腐。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应将扁钢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以满足搭接面的要求,并应刷沥青油两道防腐。

3.6调试运行等处理

设备调试过程是电气专业人员和各专业管理及使用单位密切配合对本项工程进行最后检验的关键性工作,决不能仅由调试单位进行,要请使用部分的有关人员参加调试。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样板,布线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拧合,重点检查吊顶内的线路,导线穿管敷设必须符合要求。

3.7施工安全管理方面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才能确保建筑电气工程的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工程施工质量预控和管理的高低是整个工程质量优劣的生命线,也是决定性标准。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电气施工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施工质量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關注。现就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1]郭建纲,颜安建.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理解[J].安装,2003,01:30-31+34.

[2]王新春.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控制管理技术要点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5:293.

[3]戚丽萍,郭玺.关于如何提工业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155+158.

[4]郑剑峰.建筑电气工程安装全过程质量控制要点研究分析[J].城市建筑,2013,04:177-178.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10篇

1 喷涌

1.1 喷涌成因分析

盾构在通过江底地段时, 如果对地层了解不够, 施工处理不当, 以及不可预测的因素, 都可能发生喷涌事故。所谓的喷涌是指盾构掘进打开螺旋输送器闸门出土时, 以水为主, 水和砂混合从出土口喷涌而出, 散落在隧道内, 皮带运输无法带走土体。喷涌的原因主要有:在水底浅覆地段施工时河床底塌方、开挖面充水裂隙发育或已成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液没有完全充实衬背空隙以致留下流水通道等, 形成开挖面富水压力大, 由此造成盾构不能连续掘进, 出现喷涌。引发喷涌的机理是:打开螺旋输送器即发生喷涌, 接着土仓内土压力很快回落。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防止隧道淹没并减轻清渣土的工作量 (否则无法安装管片) , 操作者通常会通过手动或自动关闭螺旋输送器出土闸门。在停止出土的这一阶段, 地层中的水又很快会充满土仓内, 土仓内的土压力又迅速上升到设定极限 (主要是水压力) , 之后, 打开螺旋输送器又是喷涌, 喷涌-停机-喷涌-停机……, 如此恶性循环, 盾构无法连续掘进。

1.2 采取的对策

关闭螺旋输送器情况下继续掘进, 让切削下的土体挤出土仓内的水。采取这种措施时, 要预防仓内压力过高, 造成盾构前方隆起、冒浆以及盾尾被击穿等;提前采用气压平衡模式掘进, 但要预防漏气事件的发生;加入高浓度泥浆或泡沫, 改善土体的和易性, 使土体中的颗粒和泥浆成为一整体;盾构选型方面, 螺旋输送机选择具有土塞效应的中轴式螺杆和间断式螺杆;在盾构刀盘设计时, 优化设计好刀盘的开口率和刀具, 使切削进仓的颗粒较小且均匀;如果施工特别困难的情况下, 在螺旋输送器某一位置安装连接管道, 改成泥水盾构出土模式。

2 盾尾击穿

土压平衡盾构通过高水头地段时, 盾尾被击穿的现象也是较多发生的, 地下水通过管片与盾壳之间的空隙大量流入。其不仅造成工作面拼装管片困难, 而且造成注浆液受冲洗流失, 继而造成环与环之间错台和螺栓孔硅崩裂等质量事故 (如果在软土地层中掘进, 还将造成地面下沉和隧道下沉等事故) 。引发盾尾密封刷被击穿的直接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密封刷本身损坏脱落;其二是盾尾油脂失效或流失。依据经验, 密封刷损坏脱落的可能性较少, 最可能的是盾尾油脂流失。由于水头压力可达2一3kg/cm3, 注入的油脂很快被冲走。因此先要确定水的来源, 然后堵住高压水流。如果水质清澈冷爽, 可以判断水主要来自已成隧道的底部。可在盾构后10m范围内, 对已注过浆、已形成的隧道的地段进行补尝性二次注浆, 可以起到十分明显的效果。补尝性二次注浆后击穿盾尾的流水减弱直至停止, 则及时对盾尾补注油脂。

3 泥饼

3.1 泥饼成因

盾构施工时, 有时会发现刀盘空转的情况下, 扭矩很大, 且一掘进扭矩就超过设定额定扭矩而跳闸, 并且土仓压力上升很快。其原因是:盾构在通过粘性土地层时, 粘性土本身附着力、粘着力和消散力共同作用, 易形成泥饼。另外, 盾构在通过粉砂质泥岩地层时, 刀盘的刀具无法将易软化, 易变形的粉砂质泥岩破碎成碎块状, 而大多是辗磨成粉沫。这些粉沫大多为膨润土矿物的集合体, 而刀盘内泥浆水温大多情况下超过50℃, 促使这类矿物吸水膨胀并显示出很强的粘结性, 越积越多, 越积越硬, 形成泥饼。泥饼可在刀盘前和土仓内两个部位形成, 土仓内泥饼一旦形成后, 土仓的可供进土的储有量仅剩下实际容积的1/2甚至更少。其后果是增加了盾构掘进的荷载, 增大了喷涌的可能性, 继而造成出土困难。同样, 刀盘前泥饼形成后, 造成刀盘开口堵塞, 掘进困难等等。

3.2 技术措施

掘进时注泡沫剂, 改善土体的和易性, 预防粘土结块;盾构刀盘在设计上应考虑了对泥岩的切削功能, 使刀盘尽少出现粘结堵塞, 如果施工时对切削的土体进行适当处理, 改善其特性, 则粘结堵塞现象则会很少产生。处理土体可以防止土压仓内土碴粘结缠连在一起。如果土压仓确实发生堵塞缠连则需要人工清理。在开挖面稳定的前提下, 如果围岩隔水性较好, 则可采用气压平衡模式掘进, 人工进仓清除泥饼。一般人工清理可以用铁锹, 高压水等。基本上随手工具都可以采用, 能清理即可;也可以在刀盘背面和土仓胸板上增设空心搅动棒, 增加搅拌强度和范围, 并且空心棒内还可预留注水孔, 以便清洗刀盘和土仓;空转刀盘, 使泥饼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落。

4 地表沉降

在盾构施工中根据地质情况和需保护的建筑物采取不同的掘进模式, 能够保证沉降要求。如遇特殊情况, 发生较大的沉降后, 必须采取快速稳定沉降的措施;在发生沉降的地点, 在沉陷范围派专人值班, 负责人员、交通、建筑物的安全;盾构关闭进土闸门, 建立土压, 所设的土压比所处位置的水土压力高0.2kg/cm3, 盾构停止掘进, 用盾构上的超前注浆设备和注浆孔向地层注浆加固。不停地向管片背后注浆, 并调整浆液配合比, 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快速凝结;在沉陷范围采用钻机进行地表注浆加固方法, 增加地基的强度;增加沉降观测, 及时反馈信息。

5 注浆管堵塞

注浆管堵塞其主要原因是水泥浆液从拌料到注浆过程的时间太长, 以致浆液达凝固时间而易沉淀附着在注浆管内壁, 最终造成管路堵塞。解决注浆管堵塞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缩短从拌料到注浆的时间。浆液运输管路的铺设要避免管路弯曲造成浆液流速缓慢而沉淀。地面储料罐至井下浆液车中途下料要采用大口径输送管放浆, 缩短放浆时间, 同时将浆管口尽可能靠近浆液车底部, 打开闸门即可依靠浆液自重放浆;紧凑安排工序, 缩短浆液在隧道内的运输时间。在洞口和砂浆车位置设置电源插座, 专供砂浆车搅拌电机用, 保证砂浆车搅拌器正常连续工作, 避免因施工停顿时间过长而引起浆液离析;砂浆车向盾构机储浆罐泵浆时, 降低出浆管高度, 同时开启搅拌机搅拌浆液;在不影响其他管路及运作空间的前提下, 适当改善同步注浆管路, 减少弯头、增大管径, 避免浆液在管路中沉积、堵塞;保证盾构机及后配套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行, 坚决避免盾构机在推进过程中人为的停机造成同步注浆工序中断而浆液凝固堵塞。

参考文献

[1]刘仁鹏, 刘万京.土压平衡盾构技术浅谈[J].工程机械, 2000, (8) :25-29.

[2]庄唯, 傅德明.土压平衡盾构技术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市政工程, 2004, (4) :51-52.

[3]钟志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措施[J].机械施工, 2005 (, 9) :49-51.

上一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下一篇:肝内胆汁淤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