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形象范文

2024-09-11

武汉城市形象范文(精选12篇)

武汉城市形象 第1篇

一、关于文化软实力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并在其著作《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和《软力量:世界政治中的制胜之道》中予以了具体阐述,在其看来,“软实力是一种能力,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加拿大学者马修·弗雷泽则将软实力重点定位为文化,并认为“美国一直在仰赖自己的软实力即流行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从而达到向全球推广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目的。”

在我国,近年来,对文化软实力的探讨已从学术界的纯理论研究上升到国家决策层面,成为了构成国家综合实力、衡量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竞争将进入以文化软实力为标志的新阶段。武汉市相继出台了《武汉市文化发展规划》、《武汉2049》远景发展规划、《关于实施服务业升级计划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均看到了文化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弄清楚如何借助文化软实力提升武汉城市形象,课题组采用德尔菲法与问卷调查法展开了深入调研,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并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由城市凝聚力、文化传承力、城市影响力、文化创新力、教育发展力、形象传播力等六大部分组成。

二、关于武汉目前的城市形象

本地市民及外地来访者对武汉到底是怎样的形象认知,成为了课题组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课题组展开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在问到什么最能代表武汉的城市形象时,“九省通衢”、“黄鹤楼”、“鸭脖子”、“武昌起义”、“汉正街”、“粤汉码头”、“李娜”、“方方”、“杨阳洋”等成为了高频词汇, 这为了解武汉目前的城市形象奠定了基础。通过调查,课题组得到了如下结论:

第一,文化底蕴厚重,但宣传力度有限。

武汉具有3500年的文明传承,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并称为我国四大文化。武汉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有着众多楚文化历史遗存,如湖北省博物馆展出了大量楚国文物,东湖风景区的楚城、楚天台、屈原纪念馆、行吟阁等亦是楚文化的重要表征。除楚文化外,武汉亦有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知音文化、三国文化,古琴台是知音文化的重要载体,黄鹤楼、卓刀泉、凤凰山、白马洲等则彰显着三国荡气回肠的历史岁月。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武汉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但宣传力度却十分有限。如黄鹤楼,在问到黄鹤楼的来历时,83.2%的受访者认为与崔颢的诗或“因仙成名”的历史故事相关,鲜少有受访者知道其最初的修建来自于吴国的军事需要,而问到卓刀泉的来历时,知道其与三国故事相关的则更少了。

第二,城市亮点颇多,但整合开发不足。

武汉文化气息浓厚,拥有着极多的城市文化亮点:从古代传承至今的楚文化、三国文化、知音文化,亦有着近代出现的码头文化,同时还有着被现代众多文人,如方芳、易中天等推崇的市井文化。虽然许多人长期诟病武汉的市井文化,甚至认为武汉市民小市民气息浓厚,层次不高,长期陷入了“富裕中的贫穷”,但在课题组看来,这正是这个城市与众不同之处,是这个城市的可爱之处,正是这种市民文化才显露出武汉市民豪爽的真性情,才使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但遗憾的是,武汉对这些城市亮点却并未进行深入、有序的开发,古琴台破旧不堪,卓刀泉仅作为一个地名而存在,昙华林成为了文艺青年追求小资情调的绝佳场所,鲜少有人知道其背后的历史,这些都是武汉在开发中存在的败笔。正是鉴于此,武汉的独特魅力无法传递给外界,甚至让外界对武汉产生了负面的认识感知。

第三,地理区位优越,但市容环境欠佳。

武汉,湖北省省会,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长江、汉江将市区分割为汉口、武昌、汉阳三部分,形成“三镇鼎立”的独特地理格局。同时武汉水资源丰富,有着百湖之市的美誉,其承东启西,在古代和近代,武汉便利发达的航运为其赢来“九省通衢”的称号,而如今,武汉又成为南北铁路的大动脉。但是这样一个交通便利、山水相依、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在调查中却发现被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冠以“脏、乱、差”,由此可见环境问题的突出。同时,一些公共场所的英文表示翻译错误或者街道译名不统一,如2号线车厢外侧“优先搭乘”翻译为“give way”(中译:让路),这与武汉市目前正在积极打造的国际形象极为不符。

第四,教育基础雄厚,但人才流失严重。

武汉高校和科研单位众多,每年为社会输送130万高校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人数位居中国乃至世界首位。武汉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既代表了当地最新技术发展要求,又具有特殊的优势,在国内及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武汉的桥梁制造、汽车生产等重工产业,繁荣了城市经济。但在发展中,也应看到武汉人才的流失问题。武汉市的经济发展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东南沿海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经济收入水平有限,对人才吸纳能力有限,不能长期有效吸引人才落户扎根武汉,因此每年武汉为国家输送几十万高等院校毕业生,但留在武汉的比重却偏低。

三、提升武汉城市形象的建议

为了有效提升武汉城市形象,课题组从文化软实力着手,试图借助文化的力量,全面促进武汉城市形象的提升,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运用营销手段,加强城市传播力。

武汉地理区位优越,资源种类繁多,城市历史悠久,经济基础良好,但在发展中却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只能争做中部地区“老大”,这与营销手段的匮乏不无相关。营销手段的运用,能将城市鲜明的特色传递出去,打响城市的文化品牌,使城市在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市民生活等全方位获利。在营销手段的采用中,可具体使用如下策略:第一,依托传统大众传媒,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媒介系统,以此提高覆盖率、公信力。如在有影响力的电视台、电台、报刊发布武汉城市宣传片,在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地铁口等交通枢纽进行发放武汉城市宣传资料,在城市路口推出相关内容的户外广告,将不同媒介中的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实现不同媒介间的协力推广;第二,借助新媒体,如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利用新媒体播放武汉城市形象的相关影音资料,同时官方开辟讨论区域、开展民意调查,了解目前公众对武汉城市形象的感知力度,借助新媒体,传播武汉正能量,创造武汉城市形象相关歌曲,利用联通、移动等通讯网络设置为默认彩铃进行播放,也可在室内公共场所进行循环播放;第三,造势、借势展开事件营销,事件营销指通过策划、组织或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以及公众关注,武汉在展开事件营销时一方面可以在武汉举办展会活动从而努力造势,如开展“武汉文化周活动”,展现武汉的历史文化,举办“武汉东湖赏鉴会”,展示城市美景,评选“武汉城市形象代言人”,发挥李娜、杨阳洋、方芳等名人效应,通过造势吸引公众“眼球”,另一方面可积极“走出去”,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旅游推介会、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借势,提高城市知名度。

第二,全面整合资源,促进城市创新力。

对武汉目前而言,可开发、利用的资源较多,但遗憾的是,资源整合较为有限,整体优势未突出,城市形象欠鲜明。现能进行利用的资源主要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类,其中物质文化涵盖了旅游文化资源(如古琴台、黄鹤楼、东湖、归元禅寺、武昌起义纪念馆等)、特色历史建筑(如昙华林、汉口江滩建筑、中南路特色历史街区等)、特色饮食文化(如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等)、特色产业(如汽车制造、钢铁制造、光线电子);而非物质文化则包括了武汉的楚文化、三国文化、知音文化、码头文化、汉绣等。在进行资源整合时,应当要注意,第一,深入调查各类资源禀赋状况,确定资源开发种类,选择核心资源,并围绕核心资源进行开发,如若要整合知音文化,则应该以古琴台为主体核心资源,并围绕古琴台,整合知音古琴台、琴断口、琴台大剧院、琴台公园等资源;第二,树立产业集群理论,在武汉可打造旅游产业集群、汽车城制造、钢铁制造、光线电子、文化创意等产业集群,将“城市、文化、产业”充分结合在一起,即利用了资源,同时也彰显了武汉的特色;第三,开发一批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和示范基地,发挥文化产业的产品创作、技术开发、产业化试验和推广作用,目前武汉运作的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在开发时要尽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以防出现产品的同质化。

第三,提升市民素质,提高城市凝聚力。

国民的文化素质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城市凝聚力的关键。之所以很多人认为武汉是“中国最大的农村”,武汉市容市貌“脏、乱、差”,很大的原因在于市民的素质。为了有效提升市民素质,首先武汉行政主管部门应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的践行,借此为城市文明建设提供精神保障;其次,以社区为阵地,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完善政府投入机制,避免出现多头领导,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如歌舞音乐、说唱弹奏,并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开展特色文化社区评选活动,以此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及文化素养;第三,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如兴建、修缮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公共图书馆等,仅有300万人口的巴黎除了有大量历史遗存外,同时拥有350个电影院,141个剧场,64座市属公园,体育设施437座,公共绿地24平方米,文化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364个。武汉,城市人口超过千万,现有博物馆81家,市直公共图书馆2个,电影院59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0平方米,武汉在公共服务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武汉应在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引导城乡均衡发展,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和文化管理方式的改进,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切实提升武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市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为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文化生活创造条件。

第四,努力留住人才,增强城市吸引力。

武汉市城市形象策划浅见 第2篇

作者:未知 来源:本站 添加日期:09年10月28日

【前言】城市形象是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和城市视觉三方面的表现向社会公众(包括市民)所传达的印象。策划城市形象的目的就是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国很多城市都开始重视和实施城市形象的策划,如珠三角、长三角、东部沿海等地的城市在媒体上的宣传推介。为了塑造、传播良好的城市形象,有的城市不惜斥巨资进行城市形象策划、包装,如上海每年的城市形象策划项目预算就是2—3亿人民币。

武汉市在城市形象策划上也有一系列较大举措,比如通过举办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武汉经贸洽谈会、武汉国际杂技节、赛马节等会节,通过建造江滩、广场等娱乐休闲场所向社会公众塑造、传达城市形象信息。其中有些举措也起到了一定的形象传播作用,但收效不是很明显。总体上来说,武汉市在形象策划的系统化、形象资源(尤其是原生、原有的形象资源)的合理利用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以下按“资源分析→形象资源的取舍→形象定位→形象包装→形象推介”的思路,粗浅谈谈对武汉城市形象策划的看法。

一、武汉市的资源分析和形象资源的取舍

武汉的资源比较多,呈现不单一和散乱的特点。对城市各种资源的分析和概括、提炼,直接决定城市的形象定位。因此,对城市形象资源的取舍上,必须认真分析、分清主次、科学取舍,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和煮上一锅粥的态度。

(一)自然与地理资源

武汉位于长江、汉水两江交汇处,湖泊较多,过去有“百湖之城”的美誉,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全球第一。近年来,因人为非法填埋,水域面积逐年减少。但目前,水资源依然为武汉市最大自然优势。笔者认为水是武汉的自然属性,是武汉市主要的城市形象资源之一。

武汉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在过去具有很强的交通优势,但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九省通衢优势不再,“九省通衢”的地理特点已经从武汉城市形象资源的主要位置滑落。

(二)历史文化资源

1.古代历史文化资源。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李白、崔灏等古代文人墨客登临、歌咏黄鹤楼的佳话,是武汉市最重要的两大古代历史文化资源,已经为不少世人所知。笔者认为,无论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还是古代文人墨客歌咏黄鹤楼的情怀,都应归于“大知音文化”,“大知音文化”应该是武汉永恒的人文属性。遗憾的是相关历史建筑——古琴台、黄鹤楼建筑太单薄,缺乏特有的历史人文氛围,未能完全挖掘、展示这两大古代历史文化资源。

2.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辛亥革命首义是武汉市近代最大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武汉市的重要形象资源,但是辛亥首义的相关遗迹比较散乱,如何使之气韵贯通,尚需要有效的整合。

(三)现代科技、高教资源

武汉的科技实力、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规模都居全国城市第三,科技和高教资源无疑也是武汉极其重要的城市形象资源。为了充分利用和宣传科技、高教这一形象资源,武汉兴建了光谷,但是全国想建立光谷的城市不少,武汉光谷如何塑造中国“硅谷”的强势品牌,还需要连绵不断的强健后劲。

(四)新增形象资源

江滩,循长江自然环境而建的大型景观、娱乐休闲场所,号称“全球最大广场”,是对原有自然资源的拓展,它已成为武汉一个新的形象资源。

综合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水是武汉的自然属性,“大知音文化”是武汉的人文属性,丰富、优秀的科技、高教资源是武汉的现代文化属性。水,“大知音文化”,科技、高教也便是武汉主要的城市形象资源。

二、武汉市的形象定位和形象口号

对于武汉的城市形象定位,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杜绝几个误区:

1.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必须山水兼具,武汉城区水多,但是现存的山并不多,而且龟蛇二山都不高,山水相融的场景并不多,在视觉上不能给人以真正山水城市的感觉。

2.创建国际大都市。在很多人眼里,武汉是个大县城,连国内大都市行列都未进入,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当务之急是先建立好国内大都市。

3.自称“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一无高山,二无白云,三无黄鹤,这样的名号已不合适。

4.单纯追求视觉形象。城市形象不仅指视觉形象,而且还包含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另外,城市视觉形象的设计也并非等于单纯追求建立成片高楼和大型的市政交通设施。

城市形象定位必须服从城市的属性。笔者根据对武汉形象资源的分析,认为武汉的形象定位应该服从武汉水的自然属性和“大知音文化”的人文属性。因此,武汉的形象定位和形象口号可以为——水都江城,知音故里。

三、武汉市的形象包装

(一)视觉包装

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城市的标志、市花、建筑等。

1.武汉市以黄鹤楼为标志,按笔者分析,“黄鹤楼”也可归于“大知音文化”,可以继续沿用。但是市花应该调整,按照武汉市水的自然属性,市花可以再增加荷花(或其它水生花卉)。

2.城市的建筑和景观设施也要体现武汉水与“大知音文化”的属性。可以按照“亲水、环保”的原则,有选择性地在一些湖泊划定区域栽种荷花,烘托水的自然属性;在大中型湖泊如东湖、汤逊湖、墨水湖、沙湖、南湖建造水上、水边运动休闲设施(江滩正属于此类),在城市不同地方建造与水有关的雕塑,彰显“水都江城”的形象,营造知音人家、“智者爱水”的城市人文氛围。

3.完善古琴台建筑群和黄鹤楼建筑群。笔者认为古琴台建筑群和黄鹤楼建筑群是“大知音文化”的原载体,必须加以壮大、充实。笔者很赞成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关于建知音四季婚典殿堂的建议,按此思路,也可以通过兴建类似于知音墙、知音桥、知音园等形式壮大古琴台建筑群。黄鹤楼建筑群可以围绕欣赏黄鹤楼相关诗词歌赋的主线进行完善,比如修建黄鹤楼书画苑、黄鹤楼诗词长廊、黄鹤楼诗词歌咏堂(欣赏诗词朗诵、歌唱、舞蹈)、黄鹤楼说书堂、黄鹤楼茶社等。总之,必须尽可能合理壮大“大知音文化”的原载体,以不断丰富“大知音文化”的内涵,最大程度挖掘“大知音文化”的历史资源。

(二)理念和行为包装

1.根据“大知音文化”的城市人文属性,完善市民行为规范,倡导城市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形成热情对外、笑迎天下客(游客、商人等)的知音家园。

政府部门必须给商人们以廉洁、高效的形象,要与“知音故里”的城市形象合拍,体现“大知音文化”的热情、友善,使“大知音文化”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的精神方法。

2.通过中小学教育,使学生从小熟悉市情、会唱市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通过学校教育,加大水上运动项目的训练,使市民从小形成爱水乐水的品行和能力。

此外,在每年一次的国际渡江节的基础上,开展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城市水上运动赛事。

4.倡导在知音婚典殿堂(待建)举办婚典的时尚。

此外每年金秋十月在古琴台举办一次大型知音盛世婚典,遍邀海内外情侣,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为背景,形成千万情侣结为连理的盛大场面。

5.倡导市民拜祭大禹风俗。

(三)其它包装

1.意觉包装

挖掘民俗风情、加大民间绝活的培养,用民俗风情、民间绝活充实城市各主要景区。加大各个旅游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采取舞台剧或高科技手段营造强烈的情景氛围。比如古琴台表演知音舞台剧、黄鹤楼表演诗词歌咏、红楼表演辛亥革命话剧等。

2.味觉包装

用热干面、豆皮、武昌鱼等特产风味从味觉向游客、商人传达、延续武汉城市印象。对方便型热干面、豆皮等风味小吃进行可行性研究与生产。

四、武汉市形象推介

(一)对内传播

利用一切市内公益广告向市民宣传、强化城市的水与“大知音文化”的属性,同时也向外来游客、商人烘托武汉“水都江城,知音故里”的浓重氛围。

(二)对外推介

1.影视剧推介。编写、拍摄武汉本地题材的影视剧,力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2.电视推介。到有影响的异地电视台做武汉城市形象推介。

3.网络推介。到国内外门户网站进行武汉城市形象推介。

4.聘请国内外有影响的形象代言人,宣传武汉形象。

此外,继续举办会节和城市发展论坛,邀请中央和各地媒体,并对相关会节应进行一定整合,实行对外传播影响的最大化。

“观察”武汉城市圈 第3篇

10月12日,湖北广水,一年一度的武汉城市圈“两型”建设论坛在此举行,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论坛是迄今唯一一次在“观察员城市”举行,论坛的主题也定为“聚焦观察员,融入大武汉”。

观察员城市是在武汉“1+8城市圈”划定之后增补进来的成员。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促进条例》中明确规定,观察员城市可参照适用本条例,享受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目前湖北共有洪湖市、京山县、广水市三个观察员城市。

“现在很多地方都想办法入圈,入不入圈不重要,把自己发展好才是最重要的。”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友凡说。

“入圈”

据介绍,在最初的“武汉城市圈”战略中,广水并不在其列,为了获得更大的区域发展机会,该市随即制定了“融入大武汉,促进大发展”的方略,并迅速付诸行动,在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寻求定位突破。

该市首先通过多方引导本地企业积极主动挂靠武钢、武烟、武船、武重、武鼓、武车等企业,在产业链延伸配套发展上做文章,促进本地金属冶炼、精品卷烟、风机制造、造纸包装、医药化工等产业快速壮大。在农业上,面向武汉广阔的市场空间,广水加强了与武汉大型农超、龙头企业的合作,带动广水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致力打造成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在旅游业方面,切实加快本土景区开发建设,完善旅游通道、星级酒店等基础设施,将广水打造成“辐射200公里、车程2小时、休闲度假2天”的武汉后花园。

此外,广水还在科技成果转化、商贸物流、人才交流等方面积极与武汉实行对接,并都取得相应成绩。

广水市积极融圈的举动引起了湖北省和武汉市各级领导的重视。2009年元旦过后,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秦尊文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到广水专题调研后表示,广水融圈优势十分明显,将向省政府提交接纳广水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建议。

几天后,湖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省长李鸿忠在参加随州代表团座谈时,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广水融入武汉城市圈。

2009年2月10日,广水市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城市,成为继洪湖市、京山市之后的第三个观察员城市。

“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国家也好,省里也罢,都会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努力给予倾向性政策,以支持其快速发展,这是现在很多地方都争着要入圈的主要原因。”湖北省社科院院长宋亚平说。

“不管你叫不叫圈,叫个什么圈都不重要,都只是作为湖北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一种外在形态,而不是传统的行政区划,更不是大家都挤在一个财政锅里按比例分层吃饭的关系。”宋亚平表达自己对城市圈概念的理解。

圈内

据武汉市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曾晟介绍,三年来,武汉市和圈内各兄弟城市积极参与城市圈一体化进程的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重大产业项目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各城市实力明显壮大,合力明显增强,民生明显改善。

“第一年主要是完成了总体策划,编制了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形成了“56531”实施框架体系(即5个专项规划、6个配套支持政策、5个一体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改革试验3年行动计划和1个重大项目清单);第二年主要是形成工作局面;第三年主要是推进工作实质性进展。“湖北省综合改革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培锦表示。同时,他也坦言,回顾过去三年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圈一带”的龙头作用发挥还不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对武汉城市圈已经形成了“倒逼”机制。

“现在的客观态势不容乐观,因为整个城市圈的发展很不平衡,具体来讲,尽管武汉一城独大的局面极其明显,但当前并不算强大。”宋亚平认为,武汉城市圈仍处于“长身体”的时期,需要不断的从周边吸取各种生产要素以补充营养。在一定时间内很难起到辐射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事实上,城市圈的8个城市中,5个地级市和3个省直管市都是“小鬼当家”,综合实力很弱,有的甚至比不上沿海一个中等县城的发展水平。7个地级市代管的15个县级市和市管县实际上都是广大的农村。“这种一个大都市,八个小县城,其余都是尽是农村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有效改观,武汉城市圈将名不副实。”说起这,宋亚平有些激动。

换个角度讲,“1”与“8”不是同一个重量级别的选手。宋亚平解释:“武汉城市圈现在的力量不对称,一边是比较先进发达的大都市,一边是非常贫穷落后的小农村,就像两个人谈恋爱,利益诉求的悬殊终究是要分道扬镳的,所以我们要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就必须解决武汉周边地区广大农村的城镇化问题,让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个可以相互共存,相互取长补短的理智平台。否则双方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这个城市圈永远都搞不拢。”

因此,专家建议在推进城市圈一体化进程的建设时,首先要打破陈旧的城乡二元结构,稳妥推行新型城镇化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让圈内圈外的城市城镇与县城乡村的传统差别在相互磨合中逐渐消失,各种共同利益在相互促进中稳定增长。

圈外

从发展趋势来看,加快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武汉城市圈内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又是发展壮大县域城镇推进武汉城市圈内各市县协调发展,真正意义上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的必由之路。

而坚持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让武汉城市圈内有关的广大县域农村人口不断的向城镇迁移和聚集,同时使农村的地势、资源景观、产品产业机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明细、行政管理制度等也要随着变化,使整个社会形态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型,这样就逐步形成门当户对的有利条件。

只有当城市圈内的广大县域农村都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之后,武汉城市圈才真正的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能够实行科学发展的经济社会整体。

“现在很多地区对于进入武汉城市圈非常在意,到处寻求工作来争取入圈的机会,认为只要入圈就可以获得很多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我们认为这充分反应了这些地方的领导人有一种抢抓机遇的意识和为本地区谋求福祉的社会责任感。“刘友凡表示。

武汉城市圈这个战略理念的提出,一度经过了很多过程。“当时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想到中央去争取资金、人才、项目的支持,最后才有了武汉城市圈,包括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也是都是当初为了争取中央支持而找的一个理由,武汉城市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人工的概念。”曾经参与“武汉城市圈战略”筹划的宋亚平说。

事实上,很多地方领导人认为,只要入圈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物力财力的支持,但并非完全是这样,地方的发展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宋亚平直言,就算真的有人力物力上的支持,我强烈呼吁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以同等的国民待遇去面向省内各个地区。

当初地理学家在划分亚洲、欧洲、拉丁美洲时还有以高山大海作为界限,但是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圈定是缺乏明显的经济地理上连贯性和行政区划上的逻辑性,准确的说她们属于是战略思维上的宏观定位。

如今世界经济都在日趋一体化,无论处在武汉城市圈内还是圈外,都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参与者和发展成果的享受者。各个地方正确的选择是既要重视这个圈,又不能局限这个圈。

武汉城市形象 第4篇

百年前发轫于武汉的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首义风云,使武汉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辛亥遗迹”,而今这些遗址现状如何?近日,记者对辛亥首义在武汉的一些重要遗址遗迹进行了踏访,以期探寻辛亥遗迹的保护状况。

世纪回眸,探寻辛亥遗迹起义门——首义胜利的开端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难之时,湖北新军工程营迅速控制中和门,参加起义的南湖马炮营得以从此门入城,在城头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其他起义部队的战斗,并取得首义胜利,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这次起义开启了一个民族的全新的历史。后重修此门时,叶剑英元帅亲笔手书“起义门”于城门上。前几年,我们曾去探寻位于武昌首义南路尽头的起义门,那里已满是萧条与荒凉,它只是孤零零地屹立在马路的尽头,毫无生气。城门下乘凉的老人们闲谈,谈到一百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革命运动,也为起义门的凄凉感到惋惜。最近几天,记者又来到起义门,看到在建的古城墙拱门已露出雏形。起义门城楼修缮正进行屋面维修,东段城墙基础全部完成,正进行外部的装饰施工。风雨长廊和碑林也于8月底前建成。往日无人问津的“起义门”现在备受追捧,不少游客忙着在起义门合影留念。

楚望台——首义军占领的首要目标

是日,党人熊秉坤等在工程第八营驻地发难后,即率兵众四十余人直奔“楚望台”,会合该营守库士兵,占领军械库。随后,城内外其他起义部队亦先后汇集楚望台,用库存的军械装备自己,并以楚望台作为进攻督署指挥台与前进阵地。楚望台是武昌首义军占领的第一个目标,当时各路起义军就是在此处集结,而楚望台也一时成了起义军的大本营。如今再去探望这个当年的首要领地,原有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茵茵绿草和石碑相伴。石碑上题有“辛亥革命楚望台旧址”字样,以标示它曾经的位置。据了解,武汉市去年启动新建楚望台遗址公园,包括古城墙恢复工程、恢复封建亭以及风雨长廊工程,与首义广场形成呼应。楚望台遗址公园内还设有《首义烽火》浮雕,以再现武昌首义中的革命军夺取并打开城门、炮队进城的情景。武汉市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我们介绍道,现在正努力确保相关重点工程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成功结束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后,革命党人在此设立湖北军政府,并颁布第一号布告,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由此统治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如今,该旧址正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保存尚完好,因其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因此又被称为“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作为中华民族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历史里程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辛亥百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也于今年2月开始闭馆维修。记者探访时也看到,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红楼”门口拍照留念。

百年沉淀,守护辛亥遗址

著名文史专家皮明庥说:“辛亥革命是武汉市最大的名片,保护辛亥遗址的核心意义在于传承辛亥首义精神,不限于说开一次纪念会,大家去瞻仰一下,观光一下,而在于保护历史遗址,如何更好地保护需要我们深思。”那么在辛亥百年之际,武汉这座城市为守护辛亥首义文化、传承辛亥革命精神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呢?

作为辛亥的首义之地——武汉,在这百年纪念之际,投入数千万,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辛亥遗址文物保护,对区域内的27处辛亥革命历史遗迹进行修缮翻新,包括起义门、三烈士亭、胜利亭、日知会旧址、首义公园、工程营旧址、庚子墓、田桐墓、抱冰堂、张难先故居、石瑛故居等。为了保持文物遗迹完好,武汉市政府还不惜花大力气拆除了有碍观瞻的设施,并且综合整治了周边的公共环境。例如,武汉拨专款对黎元洪墓进行了维护,拆除了周围的四栋房子,并对墓园进行了景观设计,增建了“黎公亭”、“游廊”等旅游设施,补种了樱花、桂花等树木,扩充为民国大总统陵园。如今,整座墓园气氛祥和,环境优美。

不仅如此,武汉市还投资巨额以新建辛亥革命博物馆。2009年底开建的新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首义广场南侧,与蛇山、辛亥革命纪念馆、首义文化园、辛亥革命纪念碑(高100米)、辛亥革命烈士祠、紫阳湖等同处一条轴线,建筑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是一座三层式建筑,总投资3.34亿元人民币。辛亥革命博物馆于2009年8月开工,2010年9月封顶,目前设备管线安装和外装饰已基本完成,内装饰已完成90%,布展工作已于4月10日开始进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博物馆石质外墙沿袭了武昌古城墙的红色,以肃穆凝重的“楚国红”为主色调,古朴厚重,与周边蛇山、红楼及武昌老城区景观协调共存。

此外,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工程也于2011年3月开工,5月场地移交基本完成后全面施工,现在土方回填和喷泉水池等部分构筑物已基本完成,苗木种植、雕塑加工、广场铺装也已经开始,全部景观工程计划9月中旬基本建成。据了解,这项工程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正面高台加大屋顶的架构,传承了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侧面三块几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颂扬了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博物馆石质外墙沿袭了武昌古城墙的红色,也以“楚国红”为主色调,与蛇山、红楼及武昌老城区相协调。

武汉市政府还重点打造了以首义广场为核心的首义文化区,这一文化区也即将揭开面纱。一个昔日仅仅具有政治意义的地方,正升级成一个环拥黄鹤楼、红楼、辛亥革命博物馆以及蛇山、紫阳湖公园等众多城市地标于一体的城市客厅。不仅如此,依据规划,首义文化区将打造成为彰显首义精神为宗旨,融历史遗迹与现代风貌于一身的辛亥首义文化旅游景区。首义文化区也将从此完成从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到融入自然的人文体验的景观过渡,从而形成独具品牌效应的城市文化核心标识。记者在走访时看到,如今首义文化广场聚集了不少游客,纷纷在黄兴拜将台纪念碑,彭刘杨(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三烈士塑像,十八星旗喷泉花坛等景点前驻足。

两岸同心,传承革命文化

为迎接辛亥百年,武汉市政府在遗址保护和纪念活动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除此之外,广大市民与先进知识分子也积极参与到传承革命文化的活动中来。甚至有不少市民以各种形式尽己所能地来表达对辛亥革命百年的纪念。

近日,武汉市民杨春荣和李愉明,将自己创作的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剪纸及瓷画盘作品,捐赠给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盘沿上方写着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盘面绘制着辛亥革命纪念碑、鄂军都督府等6处掩映在青松翠柏间的辛亥革命遗址图画。盘的背面撰写了“缅怀先烈”、“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两首诗。就在今年4月,也有武汉市民彭伟献出了自己600多册辛亥革命文献、300余幅图片的个人收藏,并在湖北省档案馆展览厅向参观者一一介绍展出的辛亥革命文献资料。由此可见市民们纪念辛亥百年的参与热情。

不仅如此,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青年学生也积极参与到纪念辛亥百年的活动中来。7月,武汉两所高校的五名学生自发组成了“踏伟人足迹,访革命后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辛亥革命遗址等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星期的实践活动。他们参观了以“首义十八景”为代表的辛亥革命遗址、遗物,并对辛亥革命专家、后裔进行了采访交流活动。在走访遗迹的过程中,实践队调研了辛亥革命文物保存现状,并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保存建议。他们认为,在宣传革命精神、弘扬辛亥文化时,应切实保护辛亥革命遗址遗物。8月15日,来自两岸三地的300余名参加“百年辛亥大陆行”夏令营活动的青年学生,来到“辛亥首义之城”武汉。他们在武汉寻访辛亥先贤足迹,重温辛亥革命历史,并感受当今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1年5月6日,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就辛亥百年做了题为“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百年反思”的讲座,与华师学子一起回首世纪沧桑,展望美好未来。他认为,“孙中山所面临的,是前一百年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而他所思考的又是百年之后人类文明共同面临的问题。”由此可见当时革命的艰巨性与重大意义。

城市建设标语武汉 第5篇

26、清洁环境靠大家 文明幸福你我他

27、用礼仪规范言行 用文明美化心灵

28、武汉,每天不一样!

29、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幸福家园!

30、立足本职岗位、争做文明使者!

31、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32、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3、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34、从我做起、告别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

35、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传承文明!

36、擦亮服务窗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37、立足本职岗位、争做文明使者!

38、文明礼让、平安出行!

39、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

武汉高科:“智慧城市”操盘手 第6篇

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高科”)便是典型。

千亿布局

作为“智慧地球”的微缩版,“智慧城市”的概念更加具象,也不断被运用实践。

自2010年被科技部列入“国家863智慧城市项目”两个试点城市之一,武汉便开始铺展这场有关城市建设智能化的宏大布局。

在2011年12月19日举办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应用论坛”上,这一规划首次被具化为多个示范项目,其中“智慧社区”的牵头单位之一即是武汉高科。

对于这个曾利用资本助力诸如动漫、医药和地产等诸多产业的大型国企来说,此次进军“智慧城市”并非偶然。

“在全球信息化趋势的推动下,‘智慧城市’模式应运而生。”武汉高科副总经理张敏表示,与之前传统的城市信息化建设项目相比,“智慧城市”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更是一个社会管理与服务系统,其核心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城市生态系统”。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多重配合,包括技术、资金、管理等等层面。”他说,“而武汉高科具备这样的资源整合能力。”

张敏表示,在武汉高科的主导下,“湖北省数字家庭产业促进会”成立。囊括的成员企业涵盖光电通信、软件技术、运营投资、文化内容、专利标准、技术服务、市场推广等多个领域。“这次‘智慧社区’的建设,则由光谷高清牵头,联合光谷奥源、精伦电子、全真光电、海信传媒等多家成员单位。”他说。

这些企业共同参与的项目为“中国光谷智慧社区数字家庭示范工程”,第一阶段包括湖北日报住宅区和桃花源小区两个项目。其中湖北日报住宅区改造工程作为“智慧社区”的首个示范工程,已于2011年10月破土动工;桃花源小区的相关方案也已完成,整体工作预计2012年底建设完成,

对于这一涉及网络、通信、物业、交通和医疗等众多行业和部门的项目,张敏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

按照规划,这一“国家数字家庭(武汉)示范产业建设项目”,将用3到5年时间完成左岭新城内2平方公里范围的产业链集聚园区建设。其中包括“建立国内一流的技术、信息、交流与培训、服务和质量配套保障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品牌企业,逐步形成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

“‘智慧城市’的带动作用是集成性的,以硬件方面来说,其中对于一些电子产品的运用即存在很大市场容量。”他说,“这其中涉及到众多填充内容,如通讯、交通、医疗、教育等,都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或者促生新的商业形态。”

据规划,2012年下半年武汉将进行大规模“智慧社区”的改造工程,企业布局城市智能化产业的序幕已经拉开。

对于这一之前鲜有企业规模涉入的领域,张敏则表示“前景可期”。他说:“仅建设数字家庭示范基地产业园区这一项,就是一个千亿产业。”

铺承之路

在武汉高科旗下的光谷高清园区的“数字家庭”样板间,项目总监冬光林为记者演示了这一系统的实际运用。

下班回家,打开房门,廊灯自动亮起来;坐在沙发上轻按遥控器,一键之间电视和空调同步开启,灯光慢慢变暗,窗帘徐徐关上;电视中不仅有正在直播的节目,昨天的《新闻联播》也能找到,1080P的高清大片中,树林里松鼠的皮毛纤毫可见……

“不仅如此,就算在上班时间,你也可以根据Ipad或者手机客户终端来远程掌控家里的一切。”冬光林说,“比如说开启家里的热水器、电饭煲,或者是空调,这样你回家时米饭已经蒸熟,室内保持很舒适的温度。”

而除去日常生活,在一些“非常態”的环境中,这种家庭智能系统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效。“比如说在家里独居的老人突发心脏病,只需按一下身边的紧急救助按钮,亲属的手机就会立刻收到相关的短信提醒,同时物业公司的报警装置也会启动,立即会有工作人员登门帮助。”他说,“同样,这一系统也适用于防止非法入侵。由于在门口、窗户和室内都安装了红外摄像,一旦有外来人员非正常入内,系统会以彩信形式发送照片到户主手机。”

据冬光林介绍,这一“智慧社区”借鉴的是苹果公司开创的“ipod+itunes”商业模式。“即采取一种开发商的管理运营模式,类似于超市。”他说,“符合需求的服务产品提供者,都可以进入这个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由用户自由选择。”

“从多数技术层面来讲,这一应用的推广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在于成本。”他表示,“智慧社区”的建设涉及到高带宽光纤接入、海量信息存储及处理、数字家庭终端及集成、智能家电以及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等,目前这些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但仍有待统一部署和实施。

以控制的开关为例,目前家庭普通电源开关多为弹片设置,单个的购买成本不过数元。而配套的新型开关则需要植入芯片,成本也由几十到数千元不等;按照一般标准计算,单个家庭安装“智能小区”整套系统的花费最低可至5000余元,但前提是家电必须具有配套的蓝牙和红外功能。

对此,也有观点认为,虽然“智慧城市”已经在国内遍地生花,但仍未进入真正的规模实施和普及阶段,其中的关键便是芯片。

“芯片核心技术确实是抬高成本的一个重大原因,目前仍然受制于国外的技术专利。”冬光林坦诚,“不过一旦突破这一技术瓶颈,以及有更完善的资本注入,‘智慧社区’的普及只是时间长短问题。毕竟它确实是未来家庭和城市的升级发展方向。”

武汉城市湖泊生态景观塑造探究 第7篇

一、城市湖泊景观特性

城市湖泊主要指位于建成区及其邻近正在非农化地区中的湖泊, 也包括位于中心城区周围点状分布的和城镇区域范围内的湖泊。城市湖泊景观是以自然资源为主导, 作为一种水景自然景观, 与其他类型的自然、人文景观相比, 有其自身特征。

1、湖泊景观“水”的特色。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生活和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研究表明亲水近水可以调节人的心理和心情。水的形态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各有不同, 既可以碧波荡漾, 也可以波澜壮阔, 水不同形态带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影响。

2、湖泊景观的生态功能。

城市滨湖区是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域生态系统的交界处, 呈现出明显的生物的多样性, 还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城市湖泊具有调节城市温度湿度、净化美化自然环境、防止洪涝灾害、补充城市地下水等功能。

3、湖泊景观的空间特征。

受城市用地影响, 城市的滨水空间多被挤压呈带状, 由于湖泊是闭合空间, 所以城市湖泊空间特征就是带状成环, 要求有完整的环湖游憩道。湖泊景观空间可以分为滨湖控制区、滨湖绿化区、湖泊水域三部分。

二、武汉市城市湖泊概述

1、武汉城市湖泊分布。

武汉现有大小湖泊166个, 正常水位时, 湖泊水面面积为942.8平方公里, 湖泊水面率为11.11%, 居全国各大城市的首位。其中主城区湖泊41个, 远城区湖泊129个, 其中跨市、区湖泊9个。本文主要研究武汉市现存的42个城市湖泊, 它们分别是:汉口:西湖、北湖、小南湖、鲩子湖、菱角湖、后襄湖、黄石海、金银湖、张毕湖、竹叶海、塔子湖、黄塘湖。武昌:南湖、紫阳湖、晒湖、东湖、杨春湖、戴家湖、水果湖、青山北湖、四美塘、沙湖、内沙湖、青菱湖、野芷湖、汤逊湖、黄家湖、野湖。汉阳:月湖、莲花湖、墨水湖、龙阳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三角湖、万家湖、汤湖、烂泥湖、跦山湖、西北湖、后官湖、蔡甸南湖。

按与城市建成区的关系这些湖泊可以分为:城中湖、跨城乡大湖泊、城郊湖泊。城中湖是湖岸线超过3/4被建成区包围的湖泊, 一般位于城市建成区, 只有少数在城市边缘。跨城乡大湖泊是指横跨城市建成区和郊区的一些较大湖泊, 大跨度导致一部分湖岸线嵌入城市内部, 另一部分在郊区。城郊湖泊位于城市的边缘, 周边建筑密度较低, 少于1/2的湖岸线被建设用地包围。

2、武汉市城市湖泊分类。

城中湖面积较小, 生态作用较弱, 但其融入城市建成区内部, 人群密集, 建筑交通错杂, 是城市的开放空间。跨城乡大湖泊不仅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基于本身丰富的自然文化历史遗产更使其具备风景区特性。城郊湖泊距城市建成区较远, 位于城市边缘或外围低密度建设区, 但其明显的生态效益与城市生态安全联系紧密, 并对城市旅游经济有重大价值。它们相互穿梭于城市的建成区和新建区。因此在景观功能上划分, 武汉城市湖泊有三种类型, 即:城中公共空间型、风景区型、城市生态型。

3、武汉城市湖泊保护建设现状。

为了进一步加强湖泊的保护和治理, 实现滨江、滨湖特色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 2012年5月, 武汉市政府通过《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 明确为中心城区湖泊划出23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 让总面积132平方公里的城中湖不再被填占或成为某些人的“私人后花园”。“三线一路”实现湖泊水资源、生态绿化、公共滨水空间的协调统一:蓝线是湖泊的水域范围, 严禁填占;绿线是绿化用地, 水与陆地之间的过渡空间;灰线也称周边控制范围区, 限制环湖无序开发, 确保湖景的公共性、共享性。灰线之外的环湖道路, 则是湖泊与外界的天然分界线, 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为市民提供休闲、亲水的通道, 并以此保护湖泊岸线。

三、武汉城市湖泊面临的困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 武汉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 再加上本身土地资源紧张以及人们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淡薄, 拥有着丰富的城市湖泊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 滨湖绿化空间较少, 景观封闭。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扩张和经济利益的驱使, 城市用地也愈发紧张, 一些房地产商大肆兴建滨湖房地产并以水为卖点。这样湖泊本体受到侵占, 湖泊面积渐渐减少。现阶段城中湖水域面积一般在10公顷左右, 20个城中湖中, 水域面积低于10公顷的就有8个, 占城中湖的40%;少于20公顷有14个, 占城中湖70%。湖泊外围被高耸的建筑群包围, 立体视觉效果差, 让市民亲湖不见湖。另外, 建筑紧临湖泊, 滨水绿化空间变的狭小, 缺乏规划设计, 无完整的环湖游憩道, 水生态系统遭破坏。如2002年底建成的菱角湖公园, 只是少量绿化, 无休闲娱乐设施, 湖边几个吊椅还向市民收费。鲩子湖的宝岛公园也是类似, 湖岛上设施破烂, 还被随意辟建成菜地, 白白浪费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布局规划无序。

其次, 湖泊与城市主题分离, 江湖间缺乏联系。由于城中湖处于城市中心, 周围建筑用地紧张, 导致湖泊如同“碗”中水, 为方便湖泊公园的管理, 公园周边筑起围墙, 行人看不见也感受不到湖的存在, 视线被遮挡, 风景隔离。武汉市湖泊多属壅水浅水型湖泊, 历史上江湖相通。为了防止洪涝灾害, 人们在沿江、沿湖低洼地势处筑起堤防, 阻隔了长江汉水与各湖泊间联系, 因而造成如今的内湖和外江格局, 破坏了原本的自然生态系统。

四、城市湖泊景观塑造方法探析

1、城中湖景观塑造。

其一, 拓宽滨湖绿化空间, 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城中湖位于城市中心, 面积较小, 但与居民关系密切, 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公共休息空间, 然而此类湖泊绿化面积狭窄, 周边建筑错乱围剿湖泊, 阻挡了大众视线, 空间宽度需求尤为重要, 具体可以从生态学、使用者视觉空间感受、活动空间需求三方面来着手, 巧妙运用空间设计增加空间感。增加湖边休闲娱乐设施, 可在周边建造小型富有创意的建筑来吸引人群, 带来人气。其二, 加强湖泊与城市间的纽带关系。滨湖滨水公园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临湖不见湖就是湖泊与城市缺乏联系, 应该将其与城市结合起来, 构建完整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一方面, 可加强湖泊公园与城市的交通联系, 城中湖为市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 被建设成为城中湖公园, 要最大程度方便市民, 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特别要注重的是居住区与城市公园之间的步行通道, 保障其安全、通畅。另外, 可加强湖泊公园与城市的视觉联系, 周边建筑过于阻碍视线的应当予以调整拆除, 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湖泊周边建筑富有艺术性和创意, 为湖景和城市添色。

2、风景区型湖泊景观塑造。

现代社会城市高速发展, 人口也急剧增长, 城市生活压力大, 环境遭到破坏, 人们迫切需要去安逸秀丽的有氧风景区去重新体会自然的魅力, 释放积累的压力舒缓神经。城市湖泊风景区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视线开阔, 吸引着市民观光游玩。而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扩张, 城市建成区越来越靠近郊区湖泊, 湖泊风景区也于城市相交, 人们也有了更多机会亲近大自然, 所以协调跨城乡风景湖与城市的景观关系尤为重要。湖泊风景区必须保持较大的面积, 并尽量保障风景区扩展的余地, 如武昌区南湖远期扩展到汤逊湖, 汉阳的墨水湖与龙阳湖融合发展等。湖泊风景区必须保持原有的生态稳定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得破坏传统历史文化遗迹, 塑造风景人文景观, 树立全面的景观文化观;风景区与城市交界处过渡段一定要控制好隔离绿化缓冲带, 控制建筑物的密度色彩。另外, 突出风景区湖泊自然资源特色尤为重要, 如东湖风景区, 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 是非常少有的大型城市湖泊。

并尽可能去扩大风景区的面积。湖泊风景区必须保持原有的生态稳定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得破坏传统历史文化遗迹, 塑造风景人文景观, 树立全面的景观文化观;风景区与城市交界处过渡段一定要控制好隔离绿化缓冲带, 控制建筑物的密度色彩。另外, 突出风景区湖泊自然资源特色尤为重要, 这些特色都对风景区的未来发展规划有着重要影响。

3、城郊生态型湖泊景观塑造。

有一圈湖泊分布在武汉市城市建成区周边, 它们分别是:戴家湖、扬春湖、东湖、严西湖、南湖、野芷湖、汤逊湖、黄家湖、青菱湖、万家湖、黄狮海、金银湖、黄潭湖、南太子湖、三角湖、后官湖、什湖、张毕湖。在空间分布上容易发现两个明显特点:第一, 这些湖泊都接近建成区, 对城市呈包围之势;第二, 它们在各自水系内基本是相互连通的或距离相近, 但湖泊水系由于被建设用地切割导致彼此间分离。要做好湖泊景观塑造就要把握景观塑造对象的特征, 所以对于此类湖泊景观塑造就要发挥突出它们的最大特点———生态性, 塑造湖泊生态景观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城市生态安全的保护, 在注重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其内容性, 通过构建和完善生态网络, 尽可能地提高城市生态效益。

五、城市湖泊景观塑造的措施

城市湖泊景观塑造的最终步骤是空间上的落实, 湖泊空间一般可分为:湖泊周边控制区、滨湖绿化区、湖泊水体, 湖泊景观塑造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对每部分的空间处理上。

1、湖泊周边控制区。

该区域的功能是协调湖泊与城市关系, 是湖泊景观塑造的外围背景与保护屏障。该控制区作用有:协调控制区用地类型, 保护景观积极因素, 控制引导建筑景观。协调用地指的是把握城市产业结构, 使污染性企业远离风景区, 避免污染, 引导文化、娱乐、教育、体育等公共建筑进入控制区, 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景观积极要素, 指保护控制区山体、富有特色建筑、区域生态要素。该区域对于建筑的体积、高度、色调、风格、形式等也要加以控制, 使得建筑与自然景观间能够达到和谐统一。

2、滨湖绿化区。

该区域是湖泊景观塑造的主要区域, 滨湖绿化为湖泊建立自然屏障, 参与协调湖泊与城市间关系, 市民得以在该区展开湖畔休闲活动。滨湖绿化区应有完善系统的环湖游憩道, 尤其是步行道, 应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娱乐场所, 和各具特色的景点。另外, 该区域景观塑造还需满足:确保市民亲水空间共享服务的多重需求;滨湖空间的关联性与完整性;陆地生态系统多样性。

3、湖泊水域。

该区域是湖泊景观区别其他景观类型的根本所在。水体景观塑造要做到如下要求:合理处理湖泊水面, 组织陆域与水体景点, 划分景观空间;熟练运用理水技法, 缓解水面空间空旷单调、丰富景观层次、创造曲折幽深的特色景观。运用多重湖岸线处理手法, 拓展滨湖空间、实现湖岸与水体的生态融合、固定美化湖岸。浅水区可以利用挺水、浮水、沉水植物群落, 放养水生微生物、动物以修复水生态, 并结合景观设计创造一个如诗如画的生态景观。

摘要:武汉市江河纵横, 湖泊众多, 却处于“优于水而忧于水”的境地。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城市湖泊现状调查, 分析城市湖泊在为市民们提供休闲活动空间、城市生态安全的保障、打造特色城市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遇到的难题, 根据湖泊与城市地理位置关系以及湖泊的不同作用将武汉市城市湖泊分为城中湖、跨城乡风景湖、城郊生态湖三种类型, 并提出了适用于武汉市湖泊景观塑造方法。

关键词:城市湖泊,湖泊景观,景观塑造

参考文献

[1]张毅、邓宏兵: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及开发利用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2]余柏椿:试论城市景观特色定位——以武汉滨江景观为例[J].新建筑, 2000 (4) .

[3]吴必虎、贾佳: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2) .

[4]范霞: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基于城市景观演变的分析[J].城市问题, 2005 (1) .

[5]魏海波:武汉市城市湖泊景观塑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6]许伟:城市湖泊景观塑造探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城市科学版) , 2008 (4) .

武汉城市形象 第8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切实保护和利用各种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 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 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 构建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下,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把“两型”理念贯彻到武汉城市圈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1、按照“两型”理念搞好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市发展建设空间布局, 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的重要依据, 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武汉城市圈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要以“两型”理念为指导, 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原则。

(1) 统筹规划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在做好城市圈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规划的同时, 结合武汉城市圈武 (汉) 鄂 (州) 黄 (石、冈) 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趋势, 认真研究编制武鄂黄一体化规划, 促进区域城市共同发展;

(2) 合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总体布局。在充分研究考虑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 科学确定城市的人口发展规模和用地发展规模。在确定城市用地规模时, 要注重挖掘存量土地的用地潜力, 注重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注重适当增加开发强度, 提高平均容积率。在研究总体布局时, 要在城市空间形态上形成具有复合土地利用的紧凑的城市结构, 与开放的生态空间相结合, 做到集约发展, 可持续发展;

(3) 认真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自然风、自然光, 解决好城市的通风、采光问题。充分利用现代规划技术, 解决好城市的生态平衡问题。要通过科学规划, 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

2、按照“两型”理念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切实转变城市建设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模式, 十分重视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十分重视完善城市功能, 十分重视城市圈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1) 推进城市圈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好城市的污水和垃圾问题, 争取在短期内基本做到城市的污水达标排放, 城市的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

(2) 推进城市圈公共交通建设, 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战略, 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 实现城市圈公共交通一体化, 力争圈内大中城市居民通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达到40%以上;

(3) 推进城市圈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在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争创园林城市的基础上, 着眼于城市圈大园林绿化, 规划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整体绿色生态网络, 将圈内外乡村森林湿地与城市园林连通, 从大范围解决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4) 推进城市建设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广垃圾发电、中水回用、太阳能照明、地热供暖、电动汽车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城市建设的应用, 促进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5) 准确把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节奏, 努力做到城市基础设施适度超前 (不是过度超前, 过度了则是浪费) , 不断适应城市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3、按照“两型”理念建设绿色建筑。

武汉城市圈每年仅城市住宅竣工量就达1300多万平方米。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房屋建筑, 必须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建设模式, 大力发展保护环境、降低消耗的新型建筑——绿色建筑。

(1) 抓好新建建筑的管理。要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到2010年, 城市圈内各城市城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要达到95%以上, 新建建筑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达到100%,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在下降10%;

(2) 抓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开展既有建筑的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 利用国家贴息政策, 推进高耗能政府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中引入节能服务机制, 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3) 抓好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支持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申报“绿色建筑创新奖”、“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引导社会重视绿色建筑的建设。

4、按照“两型”理念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三分建, 七分管”。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是推进“两型”城市建设的关键。

(1) 严格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经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 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 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市规划, 服从规划管理;

(2) 抓好源头治理。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 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污水的排放, 实现垃圾和污水的减量化。要实行计划用水, 推进节水型单位和节水型城市的创建。要严格城市房屋拆迁的审批, 确保城市房屋的全寿命使用;

(3) 加大城市现有资源的保护和维护管理。每年安排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对城市的历史遗存、现有设施、自然资源等进行维护, 使其永续利用。对于破坏城市现有资源的行为, 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决不姑息。

二、创新武汉城市圈“两型”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武汉城市圈“两型”城市建设是“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创新性的工程, 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努力形成“两型”城市建设的长期效应。

1、建立城市圈城市规划决策和协调机制。

在城市圈各城市健全和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制度, 对城市规划实行科学决策;健全和完善城市规划方案公示制度, 广泛吸收公众参与城市规划, 实行城市规划的民主决策。建立武汉城市圈城市规划局长联系会议制度, 及时协调解决跨行政区划的重大规划问题。研究制定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办法, 确保城市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健康发展。同时, 加强武汉城市圈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 并深化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有效、有序地引导城市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2、建立城市圈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在城市圈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下, 加强城市圈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的研究, 探索跨行政区域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立项、投资、建设、运营的政策和措施, 试行城市圈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通过共建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3、建立城市建设考评体系及其激励机制。

武汉城市形象 第9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发生着改变。快速发展的城市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空间。具有普适性的休闲、商业、文化场所满足着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然而,居民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逐渐暴露出城市建设中的诸多问题。近年来,武汉出现了一批重大商业项目。这些商业空间应是一个城市最有活力、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们探讨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希望探究如何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提高公共空间品质,满足城市居民的心理诉求。

2 场所与场所营造

2.1 场所的概念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场所的概念开始独立于空间的概念,成为城市研究的重点之一。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是存在空间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他引入海德格尔的思想,得出来场所为场地与活动的集合体这一结论。而爱德华·拉尔夫的研究更为明确,他认为场所承载了环境、活动与意义这三个必要的因素,三者的相互关联相互融合构成了场所的基本结构体系。

从空间到场所的转变使我们认识到,无形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重要性,超出了他们所常用的设计手法、新型材料、特殊工艺等。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感知更多的是超出了视觉形象和物质因素,寻求城市居民集体的记忆和情感的认同。

2.2 场所营造

大量、快速的城市建设,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形成了规范化却模式化的建造过程和雷同的建造成果。“千城一面”的现代化都市,丧失了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场所营造的重要性突显出来。

对于场所的营造,由场所的定义来看,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物质领域,二是精神领域。在物质领域,我们需要考虑建造的区位、环境、建造物的物质实体、空间组织、材料应用、工艺技术等。在精神领域,我们则要注重历史文化、社会特征、人们的活动和情绪、特殊的象征和符号意义等。大到建筑、标志物,小到花草树木,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对于场所的营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它们创造了单纯空间之上的情绪和内涵。

空间能成为场所,在于这一地区的文化和居民活动赋予空间的特殊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诸多具体使用上的常见问题。如城市道路尺度对于步行系统的影响;广场等公共空间产生的聚集效应;公共设施的使用等。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创造有序的城市空间结构,阐述城市文化体现历史价值,最终使其中活动的人群产生愉悦感、归属感和对城市的自豪感。

3武汉天地与楚河汉街的场所营造对比研究

3.1建造形式

3.1.1区位和环境

武汉天地:

武汉天地地处汉口中心城区永清片区,原为汉口开埠后的旧日租界。濒临长江,面向江滩公园。部分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周边环境杂乱,公共设施不足。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位于武昌区东湖和沙湖之间,地理位置属于城市的中心地段。楚河连通东湖和沙湖,全长2200米,汉街位于楚河南岸。

3.1.2建筑形式和街道组织

武汉天地:

用地范围内保留了6栋状况较好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立面简洁明朗,设有勒脚线、腰线、檐口线等细节。屋面分为斜屋面和平屋面两种常见形式。而新建建筑大多以简约的现代古典主义为主。

永清片在租界时期就形成的小尺度、网格状的开放式道路形式。建成后整体保留原有地块肌理,并与城市主干道衔接,提供了适于步行的街区模式。

楚河汉街:

汉街以民国风格建筑为主体,多使用清水砖墙,设砖砌线脚、石库门头、青砖小道等细节。同时穿插现代风格和欧式风格。

汉街和楚河串联起酒店群、商务、住宅等几大功能区。同时在长长的直线街道中设计了五处节点,试图来打断长街给人的枯燥乏味之感。

3.2人群活动

3.2.1社会特征和历史文化

武汉天地:

武汉天地尝试利用武汉市井文化营造一个城市中休闲、消费、观赏的场所。在建筑建造和业态分布上,保留原有平易近人的尺度,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其中。建筑布局和道路保留了原有租界区的历史特征。室外休闲座椅试图还原平民化生活氛围。

楚河汉街:

相对与武汉天地对于社会特征的强调,楚河汉街就更注重了对于武汉历史的还原。设计者充分运用中西融合的民国元素,力求表达民国建筑的韵味。而室外的铺装、地上的井盖、广场的名字和景观小品,则选择表现武汉的历史事件。此外,水是成就武汉历史地位的原因之一。楚河连接东湖与沙湖,是环境和文化的双重打造。泛舟河上,除了欣赏水景和街景,更是对于武汉地域文化的呼应,使人们回忆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繁荣的由来。

3.2.2使用者的活动

武汉天地:

武汉天地会定期举办一些音乐节、美食节、公共艺术展等活动作为宣传展示。街区中设置了大量的树荫、雨棚、走廊下的休息空间,在一定范围内设置广场等节点。大量的座椅吸引人流在这些空间中停留,激发餐饮业消费行为的产生,由人的活动引入更多的活动。

楚河汉街:

汉街的活动以步行为主。但长达1500米的单纯直线街道,流线过长且缺乏变化。整体街道缺乏舒适的逗留空间,包容性较差。滨水空间设计不够合理,街景和水景没有相容,造成了逛街观水各自独立的尴尬情况。此外,社会性活动较少,广场空间使用率不高。

3.3场所营造对比

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都采用以商业为中心,带动周边区域居住、办公、酒店发展的模式。二者在选址上均选择了城市中心点、交通方便的区域,在业态上也都选择了餐饮购物相结合,搭配生活休闲的模式。消费水平和定位人群等方面也相对一致。

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在场所的营造策略上均以历史文化为主导方向。不同的是,武汉天地选择了传统街区的改造更新,保留修缮历史建筑,而楚河汉街则是大手笔的突变式建造,在建造风格上选择可以唤起人们情感回忆的历史风格。两种方式也代表了现今城市发展的两种主流方向,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更新和大规模突变式的开发重建。由这两个项目成果来看,两种方式无疑都有可取性。

同为商业街的两个项目在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上也各有偏重。武汉天地设计者保留了场地内的古树,并将其作为休憩活动空间的交汇点。汉街则关注公共设施的设计,寻求造型和色彩的统一协调,以及故事性的表达。两个项目在细节的关注点上有所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空间体验。

在寻求情感认同之外,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以不同的场所营造来创造不同的商业风格。武汉天地中大量的座椅、休息区域以极强的包容性增加消费者的停留时间,也因此拉动了餐饮的消费。汉街直线的街道形式则是明确的路线引导,鼓励进入更多的店铺,以此拉动消费。两种模式都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

3.4问题反思

对比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两个项目,我们也能看到两者在场所营造上所暴露出的问题。

楚河汉街没有解决街道过长带来的使用体验问题,在街道尺度与建筑高度之间的比例把握,楚河与汉街功能上的协调都存在改进的空间。此外,基于武汉气候条件对于室外空间、植被绿化的要求,活动者对于交流、休憩的需求,运营者对于商业特色的定位,这些问题影响着活动者最基本的感官体验并。同时,在文化表达是否单一,景观小品是否缺乏艺术性,建筑形式是否过于堆砌浮夸,这些问题同样存在的争议。由此可见,即使项目的效益佳、人气旺,其在场所营造方面仍有大量探讨改进的空间。

武汉天地相较于楚河汉街的诸多问题有其具有优势的方面,也有自身的劣势。不得不说,在使用者的体验、人文关怀等方面,武汉天地高于楚河汉街的评价。同时,因其历史保护再生的特性和整旧如旧的手法,我们对其文化上的表达持有更高的接受程度。在功能和商业风格上,武汉天地的定位也更为明确,一个以餐饮为主的小资文艺聚集地。从这些方面来说,武汉天地的场所营造更为成功。但如若参观过上海新天地、岭南天地、重庆天地等一系列项目,我们会在其中发现手法上的相似性,风格上的重复性,这种模式化的开发消减了武汉天地对于武汉特质的体现。

4 结语

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作为武汉标志性的项目对于武汉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对比其优势和劣势能让我们更加看清人们对于城市商业空间的需求和期待。但其成果并非简单的好与坏的区别,而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具体分析、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作为设计者用心体会城市内涵,作为城市居民积极参与政府决策,作为开发者更多注重公共利益,在多方面的鼎力合作之下,我们的城市一定会发展为一个让居住者满意让外来者心仪的生活场所。

摘要:当代城市场所营造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方面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下产生的诸多的问题,可以从场所营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和改进。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两个项目,探讨现今武汉城市商业空间场所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更适合武汉城市发展的道路。

武汉城市形象 第10篇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57年研究了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群后, 提出了大都市带的概念, 即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 它们在经济社会等方面活动上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在三大都市圈发展迅速并愈加成熟之际, 我国产生了一批新的都市区, 它们处于初级或者中级发展阶段, 但在其区域中已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对中国三十三个城市群的竞争力进行点评与排名, 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在综合竞争力排名分别列第四位和第七位, 成长竞争力分别列为第四位和第五位, 由此看出两个城市群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1 武汉城市圈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基本情况比较

1) 武汉城市圈的基本情况。

武汉城市圈的空间地域范围由位于长江中游的城市构成, 以武汉为中心, 包括一个副省级城市:武汉, 五个地级市:鄂州市, 黄石市, 黄冈市, 孝感市, 咸宁市。三个县级市:仙桃市, 天门市, 潜江市, 共九个城市。2009年年末国土面积58 051.9 km2, 占全省的31.2%, 全国的0.6%。常住人口3 001.30万人, 户籍人口3 151.9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 951.61万人, 非农业人口1 178.75万人, 占全国人口的2.35%。

2)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基本情况。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包括济南, 青岛两个副省级城市, 其中青岛市是我国五个计划单列市, 淄博市、潍坊市、东营市、烟台市、威海市、日照市六个地级市, 以及邹平县。土地面积约7.4万km2, 占全国比重0.77%。2009年总人口约4 710万人, 占全国的3.52%。

2 等级规模结构分析比较

根据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理论, 高效的区域城镇群体会在等级规模结构组合上表现出序列性, 因此根据两个城市群的城镇体系规模机构可以比较两个城市群发展程度与发展阶段。

1)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2009年城市化率达到39.3%。处于城镇体系空间发展阶段的极核发展阶段。以2007年为例, 200万以上非农业人口城市有武汉市。50万~100万城市有咸宁市, 黄冈市, 黄石市, 孝感市。50万人口以下城市有鄂州市, 潜江市, 仙桃市和天门市。两城市首位度为3.2, 四城市首位比为1.4。按照城市位序规模法则, 正常的城镇体系两城市首位度应为2, 四城市首位比应为1。可见, 武汉都市圈首位度偏高, 城市规模发展不均衡。

2) 山东半岛城市群。

处于城镇体系空间发展阶段的集聚—扩散阶段。200万以上非农业人口的城市有济南, 青岛两个。100万~200万的非农业人口城市有:淄博, 潍坊, 烟台三市。50万~100万非农业人口的城市有东营, 日照, 威海三市。50万以下非农业人口有邹平县。山东半岛城市群两城市首位度比为1.3。四城市首位度比为0.53。可见, 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规模较为均衡。

3 空间结构分析比较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和产业经济在空间上的结构形态, 表现为规模等级不同, 职能结构各异的城镇在空间的组合形式。不同城镇体系由于受到因素的影响产生差异, 继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

同时, 城镇体系发展过程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我国城镇体系结构发展的阶段大致分为:1) 低水平均衡阶段;2) 极核发展阶段;3) 集聚—扩散阶段;4) 高水平网络发展阶段。

1) 武汉市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现状城市化率39.3%, 结合其发展现状与趋势, 笔者认为武汉城市圈目前处于城镇体系发展阶段的第二个阶段为极核发展阶段。阶段特征有:城镇化率在20%~40%;区域呈现单中心结构, 城乡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大于辐射力。

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 2007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 419 048万元, 占到武汉城市圈的地区生产总值的56.5%。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是一典型的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单中心结构。然而区域内城市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并未产生有效的集聚优势。

2) 山东半岛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化率较高, 2009年达到57%, 高于同年全国的平均城市化率9个百分点。笔者认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城镇体系发展阶段的集聚—扩散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有:极核城市发展成熟, 经济活动向外围城镇扩散, 形成规模较大的次中心城市;区域中的中小城镇发展迅速;城镇化率在40%~60%;中心城镇与周边城镇形成星座式空间格局。

200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4 850 649万元。依照生产总值排名依次是:青岛市, 烟台市, 济南市, 潍坊市。排名前两位的产值比为1.3。在该区域形成了多中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区域目前的中心城市青岛市, 济南市主从关系不明确。同时一些次中心城市如烟台市也由于其经济职能优势而发展迅速。山东半岛城市群形成了多中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区域与城市的发展较为协调, 优势集聚区较多。

4 职能类型结构分析比较

城镇职能是指城镇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的任务和作用。区域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指区域各级城市在该区域和更大区域中的职能类型的有机组合。

摘要:以我国成长竞争力较强的武汉城市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从发展政策背景, 区域发展条件, 以及城镇体系的空间, 职能类型和等级规模结构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分析, 揭示了两个城市群的各自发展特点与问题。

关键词:空间结构,职能类型结构,等级规模结构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崔功豪.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彭勇, 肖玲.武汉都市圈结构特征与结构优化研究[J].城市问题, 2007 (1) :31-35.

[4]俞斌.区域竞争优势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6) :287-290.

[5]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0-2009)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武汉城市圈:中部崛起的支点 第11篇

武汉城市经济圈是以武汉为中心,由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八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华中地区经济关联度高、经济实力集中的核心区,也是长江中游人口、科技、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是我国撬动“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在区域经济格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武汉作为这一城市经济圈的龙头和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商贸发达,制造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和发展平台。武钢、武船、武锅、南车、中船重工、华中数控,这一大串耳熟能详的名称,曾经占据了我国重工业的半壁江山,曾是我国工业战线的旗帜和骄傲,也曾寄托了一代华中人的追求与梦想。近几年,面对大中型企业的转型升级,武汉从未落于人后,先后承担了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示范两项国家战略及数十项试验、试点任务。人力智力、能源区位优势为武汉城市圈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形成了以钢铁、汽车、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现代制造业蓬勃兴起。

圈内大学始终与城市的繁荣发展同频共振。武汉经济圈内高校云集,仅武汉一市就集中了23所大学、22所独立学院、15所高职院校和7所军事院校,其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扬名海内外,科教实力强,人力资源丰富,形成了我国中部地区独有的人才高地,为武汉城市圈积蓄了强势的发展后劲。经济圈中人文底蕴深厚,战略管理、资本运营、企业研发、现代物流、政府公关、法律、新闻等多种类、高层次人才荟萃,为总部经济的培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东风、富士康、中芯国际等3000余家境内外企业总部、研发总部纷纷落户江城,其中包括7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300余家跨国公司,总部经济的有效发展提升了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空间。华中科大的数控系统作为装备制造的先进“大脑”,几年来,打通了人才、技术、企业三个层次的对外输出通道,形成了一条应用研究、企业孵化、产业生长的高科技产业创新链,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力推武汉装备制造业迈上了一个崭新台阶。

武汉大学综合性强,科研实力雄厚,专家、学者在城市经济圈的协调发展中较好地发挥了“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近年来,武大力促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与城市经济圈的企业、科研机构密切合作,联手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先后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研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等应用型成果形成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便利、快捷的交通是其天然秉赋,在国家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下,武汉城市经济圈是衔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快速“立交桥”。2010年3月,国务院将武汉确定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作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水上门户,长江之“中”和中国地理之“中”,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让武汉经济圈重新校正了城市“方位”——武汉正加快建设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全国门户机场。这无疑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高校的人才和智慧输出变得尤为可贵。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科优势集中在材料、交通、汽车三大行业上,其交通工程科学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交通领域水陆并举、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学科。几年来,学校为经济圈交通中心枢纽发展培养输送了一批批高尖端人才,助推了“大武汉”的优质、高速发展。

如今,圈内人才密集的高校为武汉城市经济圈插上了腾飞的羽翅,成为引领中部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以冲锋的姿态乘风而起,尽情翱翔在我国中部广袤的蓝天。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第12篇

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地方经济盲目扩张、城乡二元经济对立以及区域间的资源和环保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促使城市圈经济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其相关理论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如董晓峰等 (2005) 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在实际操作上, 如武汉市经济圈在2002年首次提出, 其是指以武汉为中心, 包括其周边的7个地级市 (黄石、鄂州、黄冈、仙桃、潜江、孝感、咸宁) 和1个县级市 (天门) 在内的城市密集区。截至2006年, 武汉城市圈人口占湖北省的51.5%, 面积占31.2%, GDP占61.3%, 地方财政收入占52.1%, 固定资产投资占60.0%,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63.5%。其已成为湖北省的经济重心和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继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如定位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关系, 将产业链条在空间上合理分布, 通过重新布局实现资源节约和规模经济。城乡统筹的财政政策如何实施。其中, 产业调整是关系城市圈内形成合理产业结构的核心问题。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即涉及产业本身的规模经济状况也涉及城市间的比较优势。

城市圈的产业调整往往会在短期内有损当地的财政收入, 因此地方政府在政绩压力下对产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持积极态度。杨培鸿 (2006) 采用了一个委托——代理说明了地方政府的重复投资决策。本文仅是通过武汉城市圈2002年以来的产业调整效果用以说明这一现象, 并指出建立统一的市场环境以降低交易成本, 是城市圈内产业调整的主要手段。

1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分析

1.1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2006年武汉城市圈生产总值中 (表1) , 第一、二、三产业构成为:12.56%;40.63%;46.81%, 仍存在着一产比重较高, 二产比重偏低, 即农业比重过高, 工业比重过低的问题, 进而说明工业对农业支持力度不够、带动作用不强, 则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另外, 圈内各城市, 除武汉市呈“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 其他城市均是“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 说明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明显优于其它城市的。武汉城市圈差异性大, 武汉市“一城独大”, 周边城市经济实力普遍较弱, 短期内还难以与中心城市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地方利益的影响, 使区域协调机制必须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2007》有关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可以看出, 在武汉城市圈中, 武汉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 黄石、鄂州、仙桃、潜江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 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由于区域范围较大, 特别是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经济较落后的山区, 明显地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较高, 第二产业比重偏低,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 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且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带动作用不强;第三产业仍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 其发展受工业和城市化滞后的瓶颈制约。

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 仍以传统制造业占主导地位, 其发展受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的瓶颈制约。第三产业比重小, 尤其是新兴服务业, 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旅游服务等所占比重低,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会影响中心城市对经济的组织协调和辐射作用, 同时阻碍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比较三次产业的专业化程度, 可以通过计算区位商, 即用该地区的产业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区位商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区域内产业的专业化程度 (安虎森, 2004) 。当LQ (区位商) >1时, 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 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当LQ<1时, 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 在产业规模上处于劣势, 还需从地区外输入产品;当LQ=1时, 表明该地区该产业专业化水平与全国相当, 基本自给自足。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10871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4737亿元, 第二产业产值103162亿元, 第三产业产值82972亿元, 结合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生产总值情况, 计算其一、二、三产业区位商 (如下图2) :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 (2005、2007) 、《中国统计年鉴》 (2005、2007) 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变动。

通过图2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产业:武汉和黄石的第一产业相对全国来说均属于弱势产业, 其第一产业的供给能力不足以满足本市的要求, 还需要从市外调入, 其比较优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第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较强,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明显具有比较优势。总体来看, 城市圈第一产业基本自给自足, 专业化程度与全国相当。第二产业:除黄石市专业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 其余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总体区位商小于1, 专业化程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鄂州、咸宁、仙桃、潜江4市区位商低于1, 其余专业化程度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具有比较优势。总体来说, 三次产业的专业化程度都不高, 比较优势不明显, 产业的发展水平一般。对比2004年的区位商, 可以看到, 区域内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提升, 第二、三产业均有所下降。这与总体的调整方向背离。可能的原因是在产业调整中, 淘汰落后工业产能引起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1.2 轻重工业结构调整分析

2002年武汉城市圈工业按轻、重工业来分的各城市的产值情况如表2, 其中, 武汉、黄石、鄂州、潜江4市的工业结构中, 重工业比重较高。城市圈总体的轻重工业比例约为0.56, 略优于全省0.49的平均水平。2004年, 轻重工业比值调整为0.36, 说明伴随新一轮的经济扩张, 武汉城市圈重工业比重出现快速攀升,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工业结构偏重。2006年这一比值出现了略微回落, 但经济增长对重工业投资的依赖性依然较强, 与各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和自然资源禀赋比较, 可以发现这违背了经济调整的比较优势原则。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2007》有关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城市圈产业结构偏重型化, 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 能耗较高, 排污压力较大, 节能减排任务难以完成。2007年, 武汉城市圈重工业增加值1317.7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3.4%;轻工业增加值476.4亿元, 占26.6%; 重轻工业比为2.8:1, 属偏重型工业结构。由于重型工业对资源、能源消耗较大, 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重。2007年, 黄石、鄂州市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3.39吨标准煤/万元和4.53吨标准煤/万元, 高于湖北省2006年平均水平。 因此, 从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出发, 应该合理发展重工业, 尤其要逐步淘汰技术经济落后的小产能企业。

1.3 主要产业竞争力分析

产业布局调整要综合考虑原有产业规模、比较优势以及由此形成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可通过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利润率特别是盈利率来反映。由湖北省统计局给出的各城市现状支柱产业情况来看, 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产业已成为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2008年上半年, 武汉城市圈中有五大行业产值过百亿。其中,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97.34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57.16亿元;电力生产和供应业222.36亿元;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76.18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69.22亿元;纺织业119.85亿元。但由于经济发展的行政分割原因的影响, 各地区间横向联系的层次较低, 许多优势产业形不成联合体的情况下, 分工协作优势不能很好的发挥, 使得配套水平低, 产业关联度小、专业化分工不明显, 从而影响了城市圈整体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发挥。

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hb.gov.cn/)

从表4中可看出, 按照销售收入排名的主要14类产业中, 仅有黑色金属冶炼、金属制品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3类利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武汉城市圈规模较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20几个产业中, 只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1个产业在全国有相对优势, 但绝大部分产业的盈利率都只是略大于1, 因而优势不明显。这些都说明武汉城市圈主要工业产业仍然缺乏竞争力。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 《中国信息报——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分析》有关数据综合整理计算而得。

1.4 主要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按照表5的统计数据, 武汉城市圈2006年工业总产值为8731.17亿元, 其中大、中、小企业分别为92、688和6662家。湖北省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5347元/人·年, 仅武汉、黄石和鄂州高于省平均水平。且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绝对数为5086.78亿元, 所占比重为58.26%, 比全国平均水平还高出近17个百分点。可见, 武汉城市圈产业所有制结构方面, 国有企业比重过大, 产业发展缺乏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支撑, 缺乏有活力的非国有经济主要是民营经济的支撑, 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必然造成企业整体素质不高, 经济效益差等诸多问题, 这也正是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2007》有关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2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2.1 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培育统一市场

城市圈产业调整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产业低效同构。调整应从各地的资源禀赋出发, 并从总体上利于淘汰抵消落后产能。同时, 产业的重组分工则应按照市场调节原则。政府所需要起到的主要职能是加大对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 废弃地方保护规则,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尽快引导城市圈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于城市间重构产业的恶性竞争, 也主要应采取同样的对策, 在废除地方保护的基础上, 依靠市场力量进行产业重组。

2.2 中心与外围城市产业合理分工

中心——外围城市的发展问题是城市圈结构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理论上也存在对立, (1) 有学者认为城市化和产业聚集有利于资源集约利用; (2) 也有人认为城市化过程中污染和人口问题, 必须通过扩散效应进行解决。应该说两种学说可以结合起来, 就是要对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合理定位, 实现相互联系的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作为中心城市, 就需要利用其人力资源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引导人才和技术进入二级城市, 在武汉建立以汽车和船舶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研发中心是长期的选择。在外围城市, 应继续强化其食品、纺织和服装业的轻工产业。同时, 武汉的科研院所应加强与地方轻工产业的合作。

2.3 通过金融和信息服务业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提升产业结构竞争力是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方面。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途径依然是制约武汉城市圈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应考虑在中心城市武汉建立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聚集区, 并在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上鼓励地方中小企业进行项目改造。同时, 鼓励产业内部的并购重组。逐步淘汰外围城市的重复建设和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依靠信息技术协调区域内产业的协同分工, 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摘要:城市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形式, 但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容易背离比较优势原则。本文以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为例, 发现从2002年开始的产业调整战略并没有使城市圈内部摆脱三次产业比例和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问题。且受宏观经济影响, 城市圈内部的产业结构缺乏竞争效率现象有加剧的趋势。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建立统一市场环境, 加速城市圈内的产业重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统一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2003~2007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2007

[2].湖北统计局.2003~2007湖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2007

[3].董晓峰, 等.都市圈理论发展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2005, (10)

[4].杨培鸿.重复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基于委托代理框架的模型[J].经济学 (季刊) , 2005, (10)

[5].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对中学生物教育下一篇:通用办公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