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赏析范文

2024-09-10

比较赏析范文(精选11篇)

比较赏析 第1篇

题型一 机会大小的比较

例1 下列说法:

(1) 在标有1~100号的100个球中每次随机地摸一个, 摸到1的机会是1%;

(2) 小明在做摸球的实验中, 第一次摸到的是一个奇数号, 小明说下次肯定还是摸奇数号;

(3) 在掷一个四面分别标有1、2、3、4的四面体的骰子游戏中, 小红共掷1 000次, 发现掷出2的次数是248次, 小红说掷这个骰子出现数字2的机会是25%;

(4) 在掷硬币时, 小红第一次掷出正面朝上, 小刚说第二次一定是反正朝上, 因为现出正面朝上的频率是5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研析】 (1) 与 (3) 正确, 故选B。

【方法探究】问题 (1) 中, 在标有1~100号的100个球中每次随机地摸一个, 每个球被摸出的机会相等;掷一个四面分别标有1、2、3、4的四面体的骰子, 每个面向上的机会是相等的;掷一枚硬币, 出现正面向上或反面向上的机会是均等的, 机会各占50%。

题型二 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求事件的机会

例2 学校有一个“三好学生干部”到海边游览的名额, 李亦恒与陈子悦两位同学都是合适的人选, 派谁去哟?老师感到为难, 请你想一个既能解决问题, 又能让不去者无意见的办法。

【研析】两位同学都是合适的人选, 这说明其他的条件两人相同, 谁去谁不去, 不应由人为因素决定, 而应让“机会”来决定。因此应设计一个机会均等的游戏来作取舍。

可以用猜奇偶的办法决定谁去谁不去。老师在纸上随机地写一个正整数, 封存后, 再让这两位同学中的任一人猜:这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说对则这个同学去, 说错则另一个同学去。

【交流研讨】机会是现实生活中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我们既可以利用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也可以利用“机会”出现的规律揭穿某些骗子的骗术, 从而提高我们认识问题的科学性。

题型三 学科内综合题

例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抛硬币”游戏中获得的数据, 他将这些数据填入统计表, 如表1:

由此他得出结论:出现正面的频率是40%, 你认为该同学的判断正确吗?

【研析】本题中的实验次数较少, 所得的频率具有偶然性, 不能用这个数据去估计正面朝上的频率.应该多做一些实验, 并把实验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待事件出现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一个数值, 我们可以用平稳时的频率去估计这一事件在每次抛掷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观察思考】当实验的次数不够大时, 所得结果出现的误差较大。实验的次数多少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应以频率逐渐稳定, 即出现稳定值时的频数为宜。

题型四 阅读理解题

例4 阅读下面的内容, 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抛掷骰子问题的不同看法:

甲同学说:抛一枚质量分布均匀的骰子, 出现“数字之积为奇数”与“数字之积为偶数”的可能性无法预测, 全凭运气, 没有什么规律可寻。

乙同学说:抛一枚质量分布均匀的骰子, 出现“数字之积为奇数”与“数字之积为偶数”的机会均等, 因此, 若抛1 000次的话, 一定会有500次“出现数字之积为奇数”, 有500次“出现数字之积为偶数”。

回答问题:

(1) 甲的说法_________; (填“对”或“不对”) 理由是__________;

(2) 乙的说法_________; (填“对”或“不对”) 理由是__________。

【研析】 (1) 不对, 虽然在每次抛掷中出现“数字之积为奇数”或“数字之积为偶数”无法预测, 但是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多, “出现数字之积为奇数”的频率逐渐稳定于1/4, “出现数字之积为偶数”的频率逐渐稳定于3/4, 是有规律可循的。

(2) 不对, 虽然在抛掷一枚质量分布均匀的骰子时, “出现数字之积为奇数”和“出现数字之积为偶数”的频率逐渐稳定, 但“出现数字之积为奇数”的频率稳定于1/4, “出现数字之积为偶数”的频率稳定于3/4, 而不是机会均等, 同时, 频率不等同于机会, 即使是多次抛掷以后, 频率也可能只是与机会值十分接近, 但并不一定相等。

【误区警示】在多次重复实验中, 常以频率逐渐稳定的值近似地作为机会的大小。但此数据为一估计值, 在我们对一事件作出决策时要从多个方面考察。

题型五 奇思妙想题

例5我们已经玩过圆形转盘, 那么转动下面哪一个转盘, 指针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机会比较大?

【研析】我们用剪刀把这三个转盘都修剪成圆, 就能发现它们的指针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机会是相同的。

【品思感悟】由于受圆形转盘实验的启发, 将非圆形转盘转化为圆形转盘, 化“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 这种思考体现从特殊中发现一般, 闪耀着理性思考的光辉, 这是数学学习值得倡导的一种创新思维。

题型六 条件不均等型试题

例6 某中学七年级有6个班, 要从中选出2个班代表学校参加某项活动, 七 (1) 班必须参加, 另外再从七 (2) 至七 (6) 班选出1个班。七 (4) 班有学生建议用如下的方法:从装有编号为1、2、3的三个白球袋中摸出1个球, 再从装有编号为1、2、3的三个红球袋中摸出1个球 (两袋中球的大小、形状与质量完全一样) , 摸出的两个球上的数字和是几, 就选几班, 你人为这种方法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研析】方法不公平。

说理方法:用表格来说明。

所以, 七 (2) 班被选中的机会为1/9, 七 (3) 班被选中的机会为2/9, 七 (4) 班被选中的机会为3/9=1/3, 七 (5) 班被选中的机会为2/9, 七 (6) 班被选中的机会为1/9, 所以, 这种方法不公平。

《雨霖铃》《声声慢》比较赏析 第2篇

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当代中学生报》上关于柳永的两篇文章——《让柳永仕途失意的一首词》《名利场中的异类》,从中我们了解到柳永一生穷困潦倒,说他“异类”是因为他是中国文坛上真正尊重和爱护青楼女子,对浮名发自内心的鄙视,潜身聚心融入市井站在百姓生活第一线的人。《望海潮》是他早期的作品,其后他又是如何在他的诗词中体现他的“异类”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他后来很重要的一首词《雨霖铃》。请大家先听录音,谈谈自己的感受。(放录音)

生:这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词,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以看出。师:对,这是一首离别词,古人写“离别”在表情上有什么特点。生:借助特定意象如长亭、柳枝来表达感伤,不忍离去的愁苦。师:很好,那么在这首词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作者这种情感。生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选择在秋天离别,古人往往易悲秋,在这个季节,又遇上离别的事更容易伤感。生2:“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用了一个“虚设”说明“良辰好景”在作者看来都是假的,体现了离别之后的伤感。生3:“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谐音“留”,“晓风”是早上的风给人以冷的感觉,又是“残月”,圆月象征团圆,残月给人一种冷清、孤独的感觉,表达作者离去后的伤悲。生4:“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不尽的相思、相爱之情没有了倾诉的对象,也表达一种伤感,不忍离去。生5:“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前三句渲染了清冷的氛围,第四句借酒消愁,后两句写船夫多次催上船,都表达了不忍离去。生:好像每一句都在表达不忍离去的情感。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分析的也很有道理。在这首词里确实处处见情。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方式呢?

(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

师:王国维曾有一句话说过这种抒情方式„„是一切„„ 生:一切景语皆情语。师:大家再感受一下,是不是多处写景但又处处表情。再思考这种写景手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离别时眼前实景,又有离别后想象的虚景。

师:很准确。作者极力渲染这种不离去,而他要离别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认识的一位青楼女子,这就是柳永的“异类”,真心尊重和爱护青楼女子的一个人,用情很深而让我们感受很真。除了柳永,还有另一位词人也表达了这种离别之苦,就是李清照。翻到41页读《声声慢》,试从主题、意象、意境、抒情方式上作一个比较。(学生思考2—3分钟)

师:先从表达主题上看有什么异同?

生:都表达了离愁别绪的情感。都是向自己的爱人离别,柳永是正在离别自己爱的人,李清照是表达对自己爱人的相思。

师:还有吗?《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作品。生:还有一种对故国的思念。

师:对李词中除相思这外,还有家愁国恨。相比这下,谁的主题更深刻一些呢? 生齐答:李清照。

师:再让我们来看一下意象的异同。快速画出两首词的意象。生:都选在秋季。生:都有雨、风、酒。

师:还有呢?柳词选的有柳树,李词选的有梧桐。生:都是树。

生:还有动物,一个是蝉,一个是雁。

师:好吧。就请大家分析一下相同意象的不同效果。

生1:柳词中是“都门帐饮无绪”心情不好喝酒,下片还有“今霄酒醒何处”说明喝了很多酒,有可能是烈酒来表达不忍离去。李词中“三杯两盏淡酒”明是用来抵御寒冷,其实冷的是作者的心,作者意识还很清醒,李清照的愁要更深一些。生2:柳词风是“晓风”而李词是“晚来”急风,程度更深。

生3:柳词中是“骤雨”而且停了,李词中是“细雨”更缠绵,愁更多,而且还打在“梧桐”叶上,其实是敲打作者的心,更难受。

„„

师:大家分析很准确,也就是说李词在表情方面更深更细腻,多是刻画心理,而柳永多借意象营造氛围,同时融情入景。

师:那么在意境的塑造上有差别吗?主要是虚实上。生:有,李词都是关照眼前实景。

师:对,柳词有离别前实景转入离别后想象的虚景,是虚实相生的手法,而李词主要是眼前景。分析到这里再看一下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生:柳词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李词是直抒胸臆。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首同是婉约词,两人又都是代表人物,他们的语言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含蓄、清丽。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不错,比较鉴赏就是这样要找准分析点,区别差异。希望以后遇到这种类型的题不要手足无措。下课吧。课后反思:

这节课用了另个一种方式,比较了两首类似的词,主要是想考查一下,上学期学生选修了古典诗词鉴赏,传授了不少方法,学生是否能用上。另外一个比较鉴赏也是头一回尝试,考查学生能否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出人意料的是学生课堂上表现很活跃,很多学生思考的状态很投入,课堂是很圆满的,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也让学生收获很多。不过这是在文科实验班讲的,效果很好,在理科平行班,效果稍显差一些,但是比平时不知道好了多少,虽然如此,不过很多同学表示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能让思维很活跃,或许是因为自己平时包办太多,让很多学生惰于起来回答问题有关,以后在课堂上要尽量最大限度的放手,相信学生可以的。新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引领,而不能取代。

比较赏析 第3篇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均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

《书愤》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中的“愤”字,这愤懑之情贯穿全诗。颔联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写值得纪念的两次抗金战役的胜利,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家卫国,诗人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可是投降派当权,贪图安逸,朝廷无意收复中原,诗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其中的“愤”又是多么强烈。陆游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战略家。“塞上长城”是诗人毕生的抱负,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诗人只能徒然自认为是“塞上长城”,对镜照看疏落的鬓发却早已花白。“空自许”,与上文“世事艰”照应,是对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出师表》真足以名传后世,千百年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尾联用典明志,诗人以诸葛亮自况,以《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渴望北征复国,建功立业。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

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陆游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杭州)去觐见孝宗,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召见。宋孝宗召见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言下之意是,你只管做好本职工作,抗金之事不必劳烦。孝宗显然不想重用他。陆游素以国事为重,以收复中原为志,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素志不合,但迫于“圣命”,只得接受。《临安春雨初霁》便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成的。首联写世态心情既然薄得像半透明的纱,为什么骑马到京城来,过这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生活呢?“世味薄”表达对不能到抗金前线报国立功而知严州的失望,下句透露了“客京华”的懊悔。住在小楼,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一夜”,暗示诗人因国事家愁,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卖花声里,透出明艳生动的春光,与诗人的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郁闷与惆怅。闲来,在短纸(小纸)上写出斜行的草书,晴窗下,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玩味鉴别着茶的等级。颈联呈现一个极闲适的境界,但国家正是多事之秋,消磨时光真是无聊可悲。书斋的闲适恬静,正藏着诗人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与牢骚。穿着洁净的衣服不会由于风尘污染衣服而兴起叹息,因为来得及在清明前回到家。回家即无恶浊污染。尾联是诗人自我解嘲,“到家”本非诗人之愿,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动悲愤之言,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综上分析,可形成以下六个方面的比较:

1.内容不同,主旨相近

《书愤》内容上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全诗以“愤”为意脉,沉郁顿挫,深沉蕴藉。首联因“世事艰”而“愤”。颔联写两次抗金斗争的胜利,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而之后的多年投降派把持朝政却无意收复中原,诗人因此“愤”。颈联写因怀才不遇,岁月蹉跎而“愤”。尾联写烈士暮年,壮心不己,诗人在悲愤中自勉,愿为收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整首诗,句句是愤,字字是愤。

《临安春雨初霁》写明媚春光下客居京华的恬静闲适生活,表达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能上前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悲愤心情。“愤”之情同样贯穿全诗。首联因“世味薄”与“客京华”的落寞无聊而“愤”。颔联写一夜未眠的落寞情怀,是“愤”。颈联写恬静闲适中不能抗金复国,徒然消磨时光的“愤”。尾联写京中风尘恶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2.风格不同,主旨相近

《书愤》的意境变化为:沉郁(1句)——雄浑雄放(2、3、4句)——沉郁(5、6句)——雄放(7、8句)

杜甫《登岳阳楼》的意境变化为:沉郁狭窄(1句)——雄浑宽阔(2、3、4句)——沉郁狭窄(5、6句)——宽阔(7句)——沉郁狭窄(8句)

所以从意境变化上看,《书愤》的风格,近似杜甫。《书愤》的遣词造句及沉郁的思想感情又近似杜甫的《登高》:《书愤》中的“早岁那知世事艰”“镜中衰鬓已先斑”和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沉郁之情何其相似,《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与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壮阔又何其相似。

《临安春雨初霁》风格近似苏轼,清新隽永,优美自然。其风格特点均在于把个人的愁苦不得志隐藏于优美动人、富于情趣的描写之中。《临安春雨初霁》的主旨同样抒发的是不能抗金复国,壮志未酬的忧愁与悲愤之情。但所写景物恬静闲适,表面看人物心境轻松愉悦,却在背后,藏着诗人的壮志未酬的落寞情怀与悲愤之情。一夜未眠听春雨,因国事家愁。春光明艳也与诗人的落寞情怀形成对照。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对胸怀抗金大志的诗人来说,更是无聊而可悲。苏轼的《赤壁赋》写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窃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些文字写得优美动人,饶有情趣。但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优美的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苏轼的《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山头斜照却相迎”同样是富于情趣的,却寄寓着作者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之情。

3.标题不同,主旨相近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书愤》的标题直接点明诗歌的主旨是抒发不能收复中原的忧愤之情。《临安春雨初霁》的标题只告诉读者京城杭州雨过天晴,春光明媚。读者需欣赏完诗歌后,才能体会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恬静闲适生活的背后是消磨时光、志不得伸的无聊与可悲,诗歌主旨同样在于抒发壮志难酬的惆怅与忧愤。

4.意境不同,主旨相近

《书愤》的意境是:沉郁雄浑顿挫;《临安春雨初霁》的意境是:明艳恬静闲适。其主旨都是抒发抗金大业难酬的忧愤之情。

5.表达技巧不同,主旨相近

《书愤》的表达技巧之一是虚实相济。前四句是回忆往事,为虚;后四句着眼现实,为实。前后对比,虚实相衬,相得益彰。其二是用典。“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两鬓先斑。尾联亦用典明志。诗人以诸葛亮自勉,表明至死不忘收复中原之志。同时借古讽今,借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表达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

《临安春雨初霁》颔联、颈联在表达技巧上可算是以乐景衬哀情,也可算是以恬静闲适的生活对比衬托落寞无聊的心境。“素衣莫起风尘叹”中的“风尘”可算是一语双关,既指羁旅风尘之苦,更寓有官场政治恶浊之意。“风尘”亦可象征官场的污浊。

6.主旨相近,同中有异

两首诗均抒发不能报国立功、收复中原的忧愤之情,但同中有异。《书愤》尾联表明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悲愤而不绝望。《临安春雨初霁》写于宋孝宗召见诗人之后,作者彻底看清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也彻底看清宋孝宗根本无意重用他,所以诗歌尾联抒发的是意欲辞严州知州不就职而回乡躬耕的忧愤之情。比起《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的牢骚更甚,诗人内心极为失望。

不能知人论世,并细心玩味、深入探究诗的内容,就可能发现不了《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虽然在诗歌风格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其主旨却有极大的相似性。

《归去来兮辞》译文比较赏析 第4篇

本文选取林语堂和孙大雨的两个译本, 从文体形式、遣词用句和情感传达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赏析。

1 译文比较赏析

1.1 文体形式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 像诗, 但押韵和句式更为自由, 比散文整齐, 篇幅、字句较长, 句中多以“兮”字来和谐语气, 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 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英文中没有对应文体, 翻译时需就文体形式进行转化。林译本文体形式为诗体, 原文的每四句为译文的一节, 行文轻快流畅;孙译本文体形式为散文体, 但具体段落分割并未完全依照原文进行。原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写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以及归途的情况, 第二段写初抵家时的情况以及回家后的日常生活, 第三段写作者交游的态度及在乡村的出游经历, 第四段抒发作者乐天安命的情怀。孙大雨先生的译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为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 第二段为归途以及初抵家时的情况, 第三段为回家后的日常生活以及作者交游的态度, 第四段为作者在乡村的出游经历, 第五段为抒发作者乐天安命的情怀。整体而言, 林先生的译本文体形式以及诗节划分相对更能体现辞的特点。

1.2 遣词用句

《归去来兮辞》语言平白朴实, 文风质朴轻快。该文选取其中一些句子为例, 对照两个译本就其遣词用句进行比较、赏析。

首先, 标题“归去来兮辞”中“来”、“兮”都是助词, 林译“Ah, Homeward Bound I Go!”通过添加修辞停顿以及部分倒装的感叹句, 体现了诗人逃脱樊笼后急于回归自然的心情, 与原标题较为吻合, 精彩传神。孙译“Retracting My Way Home”, 体现了整首辞要表达的主题, 但过于平淡, 未能体现原标题中语气词的妙处。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一句, 林译“Lightly floats and drifts the boat, /and gently flows and flaps–my gown.”, “lightly”与“gently”形成对仗, 句式平衡, 韵味十足, 而“flows”和“flaps”押头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并通过句子的倒装让译文读者感受到作者急欲回家的心情以及放松的状态。孙译“The barque swung gently on the waves afar, and gusts of wind afluttering my athwart clothes.”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但不如林的译文显得轻巧。

“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一句, 林译“Then when I catch sight of my old roofs, /joy will my steps quicken.”“衡宇”即“衡门”, “衡”通“横”, 横木为门, 形容房屋简陋, 林并未将其译为“old house”, 而是译为“old roofs”, 此时的作者只是从远处看见自己的家, 并非房屋的全貌而只能是隐约的房顶, 用语巧妙, 而后半句用物化的“joy”作主语, 西方人重视和强调客观, 习惯用物化主语, 而中国人主体意识较强, 习惯以人称代词作主语, 林不拘泥于原文, 译法更符合译入语读者的用语习惯。孙译“Catching sight of the cross plank door of my house, I felt glad on a sudden and fell to running....”较为沉稳, 着重意义传达的忠实度。

“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一句, 意思是:拿过酒杯来自斟自饮, 看看院子里的树木, 觉得很愉快。“眄”意为“斜视”, “柯”指“树枝”。林译“Holding the pot and cup, I give myself a drink, /happy to see in the courtyard the hanging bough.”孙译“Making use of a jug and a feathered beaker to drink by myself, I gazed at the trees in the yard to lighten my face.”相比之下, 孙译有些呆板, “make use of”不如林译“hold”合适, 而将“怡颜”译作“lighten my face”则显生硬。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一句, 意思是: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 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容膝”形容居室狭小。林译“I lean upon the southern window with an immense satisfaction, /and note that the little place is cosy enough to walk around.”对于“寄傲”一词的翻译, 林做了一定转化, 译为“with an immense satisfaction”, 更容易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 如果采取直译的方式, 不加转化, 可能会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惑。孙译“Leaning against the southern window in airing my pride, I mused on the reposing of my legs in the nook as a token of my quietude.”有些拘泥于原文, 不够自然、灵活。

“园日涉以成趣, 门虽设而常关。”林译“The garden grows more familiar/and interesting with the daily walks./What if no one knocks at the always closed door!”林用感叹句来表达作者的强烈愿望—崇尚简朴安静的生活, 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归隐后的怡然自得。孙译“Roving daily in the garden becomes my favourite practice;the hedge-door, though it stands there, is usually closed.”也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选词较为合适, 诸如“favourite practice”, “stand”等贴切而且形象。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一句, 意思是: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 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环。“岫”指山峰。林译“There the clouds idle away from their mountain recesses/without any intent or purpose, /and birds, when tired of their wandering flights, /will think of home.”孙译“The clouds with a vacant heart float from the cliffs;the birds tiring of flight know when to return to their nests.”孙译将“无心”译为“with a vacant heart”, 与原文实际传达的意思有偏差, 而且会使目的语读者感到不解, 相比之下, 林语堂理解得更为准确, 翻译比较到位。

“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一句, 意思是: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 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渴求?, “言”为语气助词, “焉求”即“何求”。林译“The world and I are not made for one another, /and why go round like one looking for what he has not found?”孙译“Since it runs counter to my bents, for what should I venture forth to it with words conveyed in vain?”林将“世与我而相违”译为“The world and I are not made for one another”, 准确体现了作者与世俗世界的格格不入, 而且表达也符合英文习惯。而孙译“Since it runs counter to my bents”力度稍弱。此外, 孙译后半句中“with words conveyed in vain”与原文有偏差, 理解不准确。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一句, 意思是: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 抚琴读书可以解闷消愁。林译“Content shall I be with conversations with my own kin, /and there will be music and books/to while away the hours.孙译“Pleased with the feeling words of my kin and friends, I also find good cheer in the table heptachord and tomes of books for dispelling my gloom.”林将“情话”译为“conversations”, 似乎忽略了其中的情感, 而“消忧”译为“while away the hours”程度稍弱, 此外, 将“琴”译为“music”是概括的说法, 总的看来, 林更注重译文的整体效果, 不拘泥于个别的字词。孙则力图完整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避免遗漏。

“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一句中, “巾车”指有篷幕的车子, “窈窕”指山路深远曲折。林译“Some order covered wagons;/some row in small boats./Sometimes we explore quiet, unknown ponds, /and sometimes we climb over steep, rugged mound.”孙译“I take to a draped cart or row a solitary boat to look for caves and caverns that seem so quaint and unearthly, and climb across heights steep and ramble over hillocks rather low.”两位译者对于此句的主语理解不同, 林译将“大家”作为主语, 即:有的驾着篷布小车, 有的划着一叶小舟。孙译则将“我”作为主语。联系前文, “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意思是:春天到了, 大家都要去西边耕耘田亩。此句翻译, 林排比句的使用使译文读起来更富有节奏与美感。

“善万物之得时”一句, 林译“I admire how things grow and prosper/according to their seasons”孙译“Being glad that all living things are in the heyday of their youth, ...”此处, “善”为“羡慕”之意, 孙译“being glad that...”显然不合适。“得时”即得逢天时, 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 二人用不同的表达传达了此意, 但孙译更为地道一些。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意思是: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随自己的心意, 听凭生死?“委心”即“随自己的心意”。林译“Enough!/How long yet shall I this mortal shape keep?/Why not take life as it comes, /...”孙译“Let it come then as it would!Remaining in this world for I know not how long, why do I not set my mind at ease in thinking of whether to leave or to remain?”相比之下, 林译简洁明快, 用语自然, 一气贯通, 很好地传达了原文之意, 尤其是“Enough!”, 仅一词, 犹如开瓶裂帛, 把原作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意思是: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 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 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聊”意为“姑且”, “乘化”指顺随大自然的运转变化。林译“So would I be content to live and die, /without questioning of the heart, /gladly accept Heaven’s will.”孙译“In such wise, I may merge into Nature and come to my end, delighting in the decree of Heaven and doubting nought.”林译未将“乘化”译出, 但“live and die”也暗含了此意。孙先生将其译为“merge into Nature”, 即和自然融为一体, 意思有一定偏差。后半句中的“天命”, 林译更合适, 因为“decree”一般作法律用语, 指“法令”。

整体而言, 林译立足于原文, 但不拘泥于原文, 林语堂曾提出“句译”理论, 主张翻译只能以句为主体的“句译”, 不能以字为主体的“字译”。其文风质朴, 明白通畅, 选词巧妙, 句型多变, 轻巧灵秀。孙译则更讲求与原文的忠实度, 但有些受原文拘束, 表达稍显机械。

1.3 情感传达

《归去来兮辞》从作者辞官回家写到躬耕生活的情趣, 以及从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 体现了归途之乐、安居之乐、田园之乐、悟道之乐。林译文简洁明快, 节奏明朗, 韵味悠然, 多用倒装句、排比句, 将作者辞官归隐后轻快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 孙译文因句子偏长, 句型单一, 文风平稳, 未能很好地体现作者归隐后的内心感受和放松的心态。

2 结论

从文体形式、遣词用句和情感传达三方面综合来看, 林译更符合“辞”的特点, 文风质朴平实, 选词凝练, 句型多变, 节奏明快, 而且富有音韵美, 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堪称佳译;孙译文风稳健、浑厚, 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但由于受原文拘束, 译文不够轻巧, 略显呆板。就整体而言, 林译与原作的契合度更高、更好。

摘要:《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名作, 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 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 创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意境, 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该文从文体形式、遣词用句和情感传达三个方面对林语堂和孙大雨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赏析。

关键词:归隐,宁静平和,文体形式,遣词用句,情感传达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龚爱华, 任芳.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英译为例[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 (4) .

[3]林语堂.林语堂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比较励志的经典文章赏析 第5篇

周六坐地铁,旁边的一个女生一直在打电话,整个车厢里都是她哽咽的声音。她说自己孤身一人在异乡漂泊,举目无亲,找工作也屡屡碰壁,觉得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云云。

我到站时看了下表,她哭诉了整整35分钟,直到我到站离去,她仍然在继续。我在想:这女生的运气真够好的,也不知道电话那头是谁,怎么会耐着性子忍受她如此之久的摧残?

在你看来,世界上只有你活得最辛苦,遭遇最惨。等再过几年,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靠近一看,每个人都是遍体鳞伤。可是,他们仍旧带着笑容,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已经变得强大,能坦然接受生活的考验。那些考验是前进的另一种形式,可以教会你如何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如何让自己免于受伤。

在公众场合,你毫无顾忌地将伤疤揭开示人,强行让周围的人倾听你的哭诉。先抛开别人对你的看法不说,你不远万里来到这儿,难道就是为了跟亲友汇报你怎么受苦的吗?除了受苦就再没有其他收获了吗?当然不是,你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实现心中的梦想才来的。你在选择离家之前就该想到,外面的世界并不是金砖铺地,你的开始,很可能会是悲惨或者痛苦的;从你准备出来闯荡时,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充满竞争的世界是残酷的,你只有去承受,去隐忍,去坚强,才能逼自己适应所有的一切。

是的,你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要学会面对生活的艰辛。其实,让我们迷茫或痛苦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心境。你可以试着换个角度看那些痛苦:你若将它看得很重,它便会时刻纠缠你,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若将它看得很轻很淡,它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对你造成不了什么大的影响。

人上了年纪通常就变得唠叨起来,会反反复复提及以往日子里发生的琐事,唠叨的次数越多,记忆就会越深刻,仿佛只有这样,他们才不至于将过往的人和事忘掉。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停地强调漂泊在外的艰难,只会加重你的痛苦。

人生在世,谁没有艰难的时候?你现在吃的苦,别人也吃过;你现在流的眼泪,别人也流过。所以你不必将自己的脆弱展示出来。

没有哪个陌生人会无缘无故地上前安慰你;也没有哪个素不相识的人有责任为你递上一包纸巾,提醒你注意形象;更没有人会语重心长地开导你:孩子,不要哭了,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它其实很美丽。

初入社会,迷茫是少不了的。现在的你认为这个世界很不公平,认为别人的生活都比你舒适。你独自一人身处陌生的城市,总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尤其是当你看到别人和好友挽着胳膊从你身边经过的时候,你心中充满了嫉妒——他们面带微笑,好像从来都没有烦恼过。当别人津津乐道于工作的乐趣时,你又会投去羡慕的眼光,好像他们从来不为找工作发愁。再看看你要好的大学同学,她虽然远嫁他乡,可过得幸福甜蜜,你又忍不住感叹:真幸运啊,她怎么就嫁了个这么优秀的男人!

其实,他们能过得这般快活,并不是因为他们比你幸运,而是因为早在你之前,他们就经历了你现在所感受到的一切,他们有过艰辛,有过痛苦,只是咬着牙挺了过来,才有了今天的快乐与幸福。

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苦恼,就像叔本华说过的那样:“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有人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如果你继续这么颓废下去,试图将所有的辛酸挫折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你真要永远孤独下去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你越是沉浸在痛苦里自伤自怜,就越是无法找到突破口。并且,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愿意跟祥林嫂似的倾诉狂交朋友,因为那样无异于把自己当成对方情绪的垃圾桶。

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我们都希望身边的人能分担自己的烦恼,为自己带来快乐,如果你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至少也别给人家增添烦恼吧。

倘若你用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成熟的人不过是会以一种妥当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负面情感,使之不会影响到其他人而已。

在岁月面前,每个人都是弱者;在生活的磨砺下,每个人都有伤疤。每个人都会有痛苦或迷茫,但这痛,是生命赐给我们的礼物,痛过之后,才会更加珍惜快乐与幸福。

感谢那些伤疤,感谢那些坎坷,是它们教会了你如何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但愿所有的负担都变成礼物,所受的苦都能照亮未来的路。

比较励志的经典文章赏析:如何成为别人高攀不起的人的?

如果被人瞧不起算事儿,那我从小到大都在来事儿。谁没低谷过呢?没人会一直顺利。

我就是游戏里survival模式的常客啊。小学入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告诉我妈,你家孩子智商有问题,请带回幼儿园。我妈坚定的不信,然后让我用有问题的智商读完了小学。这个有问题的智商考过几次第一。

初中的时候,因为被路边的野狗咬,要打很久的狂犬疫苗。全班同学嘲笑我肯定之后都会很怕狗,常常模拟狗叫想要吓我。我妈知道以后毫不犹豫的买了一只价格惊人的纯种金毛。后来这些同学找借口来我家吃饭就是为了来看看他。

高中的时候是走后门进去的好班,全班倒数第一。年级主任对我说,你要是以后离倒数第二太远,就去差生班。高考前三个月的时候我是全班唯一被奥赛保送的。一模二模三模的时候,年级主任打电话给在家看剧的我,问我能不能回来考下模拟考,增加他们的一本上线率。我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说不好意思没空。

大一入学的时候我的体重140+斤。新生体检的时候那个体重秤还会报出数字。称完了以为世界末日过了,但是下了称有个男生过来问我是不是200斤了。十个月我瘦到了非常不错的身材,后来我就一直保持健身的习惯到了今天,并在知乎写下了目前25k赞同的健身回答。然后有一次见到这个男生夸我:腿真好看。我说我也挺羡慕你啊,男的能胖出C罩杯的大小。

成功的故事既然只能倒叙着讲,那么被瞧不起就是必经的路程啊。

你的身后会中一个冷箭,说明你走在他们前面。你会被他们伤到,说明你走得不够远还在他们的射程以内。为此你需要往前走,更努力,平静而从容。不要停下来解释自己,要证明别人是偏见,唯一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是对的。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可以高到让被人高攀不起的状态。所以回答不负责“高攀不起”四个字。另外,我的努力不只是因为别人,是我自己想让我自己变优秀,不是因为别人的眼光。最后,我十分感谢我妈。我相信这些赞很多也是为她点的,谢谢。

另外有人问起我本科是不是光顾着改变外貌而忽视学习本事了?我本科发了两篇paper。我一学物理的姑娘,paper真不是随便就能发。恩。

最后应对一下评论里,说我是编的or装逼的某些:被狗咬这种事,谁没事编这个诅咒自己啊,low吗。奥赛保送这种事你编吗。嘿,不好意思,我还真就拿了奖真被保送了,服吗。减肥四十来斤我也希望我是编的,可惜现在的好腿,看十八岁以前的照片都惨不忍睹。

我才说了多大点事儿,您就说“怎么可能是真的”——那看来您真的觉得我的人生过得很好啊,谢谢您的认可。我若真想装我还能写个几万字,反正装也不用花钱。

可惜这还都是真的。

比较励志的经典文章赏析:阁下总要熬过这凛冽的时光

人总会遇见一个谷底,那种地方神奇之处在于,虽然你身心都非常不适,也曾想着赶紧努力爬上波峰,但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想让你就这么躺下不动。可能和倒在雪地里的感觉差不多,明明是快冻死了,感受却是想睡觉,想一睡不起,面容还挺安详的。

我的偶像王小波老师曾经说过:“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有趣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这句话,经常浮现出来,让我感到不安。

冬天一向是我的谷底,如果再加上年底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综合征或危机。简直就觉得快过不去了。说这话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矫情,有一种百忙之中的百无聊赖感,和现实中遇见的各种大小麻烦相比,特别何不食肉糜。我还有亲见周遭各种变化:关系破灭,失业,PMS综合征变产后抑郁,中年危机遭遇青春叛逆,投资返贫……“真正的谷底可能也不仅仅限于那些现实发生过的事情吧”,心里的一场狂暴挫折,破坏性并不是很小。

在谷底的时候,就地躺下是很容易的。“伏地魔”的生活也是有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填充。不,现在更简单,一个手机就可以填充。天气冷,或者其他挫败感,特别容易让人刷着手机坐在屋里,先叫一个外卖,再面无表情的打开微博转发一个“哈哈哈哈哈哈哈”,或者把一个鸡汤文丢进朋友圈,最后刷一下淘宝,买个珊瑚绒毯子或毛绒拖鞋,最后抱着笔记本上床,看一个玛丽苏电视剧……直到有一天肉体崩溃或内心倒塌,才会试着爬一下看看起得来起不来。

时光漫长,就像星座运势写的,总是好好坏坏,一个小波峰接一个大谷底,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日子比较多。我从前曾经写过——“时光如水人如鱼,貌似中流击水,其实还不是随波逐流”。是啊,这是件有趣的事,比如你每天研究行业趋势,转发时代新动向,以为自己站在先锋,可何尝不是被裹挟着顺流而下;比如你冥顽不灵,原地不动,看别人投奔新潮流的怀抱,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坚守?随波逐流也许是心中笃定,但是不是还要拥有冲浪的技能?

华北平原的冬天,和某个谷底时分有些像。这都是一段漫长而难捱的时光。需要饮尽鸡汤,才能好过一两分。但我希望我这一碗,稍事有些营养。太史公自序里有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两字,也是收敛储蓄珍重的各层含义。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寻找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珍重。

安度凛冬(谷底时分)守则:

一定要早起,一定要早起,一定要早起。要晒太阳。这样你才不会陷入起床没多久天就又黑了的抑郁中。那种荒废时光和错过美好的感觉,会让人一颓到底。

不要乱买,不要乱买,不要乱买。每到年底,或者特别down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心乱的时候特别容易乱买,如果你家里有尚未拆封的新东西,那一定都是你特别不高兴的时候胡买的(开心的时候买的东西都是当即拿出来用的呀)。

不要宅,要见人。要宅也要去别人家宅。你们可以交换场地宅。天冷的时候,不爱出门,也没有什么适合流连的地方。可那也要出门,不要独处。你要和人在一起,和好朋友在一起。试试群体家居生活,哪怕什么都不做——“一个人吃饭没那么惨,只是有些乱和不节制”、“比一个人吃饭更惨的是吧唧嘴都有回音”。几个人的话,一只小火锅涮青菜,都能吃出太平烟火感。而假如你人生低潮,你更应该鼓起勇气去见人,告诉他们,你还没躺下。

要穿好,要穿好看。冬天需要穿得舒服,更要把自己从灰头土脸中解放出来。惨的时候也一样。要穿得容易脱下来的时候也容易,你才会舒服。要每脱下一件的时候,剩余的部分还能看,才算真好看。你愿意真空裹棉被,或者穿成手剥笋,都没问题,但据说牛仔裤外面溢出的秋裤高腰会降低百分之三十幸福度,黑羽绒服加蓝牛仔裤又会降低百分之二十。

青铜鼎簋与宣德炉的比较赏析 第6篇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是世界文物宝库中的瑰宝。其内容丰富而深刻,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而作为青铜器重要组成部分的青铜簋,在人类历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宣德炉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开创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因此,本文将对青铜簋和宣德炉进行简单的叙述,并从二者的基本资料以及发展史方面进行一定的比较及赏析。

青铜簋与宣德炉简介

1.青铜簋简介

青铜簋是西周早期的典范之作,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用的碗,是商周时期的盛饭工具,在当时占据较重要的地位。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当时数量较少,随着商代的不断发展,青铜簋的数量逐渐增加。在商周时期,簋是相当重要的礼器,特别是西周时期,簋与列鼎制度一样,经常会以奇数或偶数并排的形式出现在祭祀、宴飨等场合中。

2.宣德炉简介

宣德炉是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同时也简称“宣炉”。据史料记载,宣德炉是中国泱泱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第一次用风磨铜铸造的铜器。在设计以及制造过程中,明宣宗一直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其炼铜、造型均根据《宣和博古图》与《考古图》等典籍进行炼制、设计的。

青铜簋与宣德炉的比较

1.基本资料比较

青铜簋一般高14.1厘米,口径为18.5厘米,腹径为 19.8厘米,其敞口束颈,双耳对称,其微鼓的腹下有安稳的圆足。耳的正面各有怒目暴突的饕餮,当时人们吃的意念不言自明。双耳间有对称的兽头,其面目凶猛,足以看出西周打败商朝的凶悍,兽头两侧有几组回首盼望的夔兽。青铜簋的腹部正中有经过乳钉点缀、由云雷纹所构成的菱形格,展示了武王在讨伐商纣之后生机勃勃的生气。在青铜簋的内壁底部刻有“乍(作)宝彝”字样的三字铭文,其暗示着青铜簋是不可忽视的西周上层贵族所拥有的。

宣德炉径为8~12厘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宣德炉,属于小号;口径为15厘米左右,属于中号,其数量比小号少,而且其历史价值 不及小号高。口径大于20厘米的青铜簋是大号,其工艺精湛,是稀贵物品,价值较高。

从以上的基本资料来看,青铜簋与宣德炉的基本口制一般均为敞口。而且,二者均有耳、足与铭文,簋身与炉身都有纹饰。所不同的是,青铜簋的耳间有对称的兽头,而宣德炉的耳的形状一般是兽形。且二者口径、高度有所不同,宣德炉略小于青铜簋。而且,青铜簋的铭文一般刻在内壁底部,宣德炉的铭文一般刻在炉底。如今,二者遗留下来的并不多,其历史价值颇高。

2.发展史比较

青铜簋在商周时期既被作为盛饭工具,又被作为重要礼器。商朝早期,青铜簋一般是圆形、侈口、深腹、圈足,那时候是没有耳的。到了商朝晚期,逐渐出现了双耳簋,其数量逐渐增加,形制越来越复杂化,四耳簋、三耳簋也开始出现,四足、方座也逐渐出现。到了西周前期,青铜簋上逐渐出现了珥。西周中期,又出现了带盖的簋。西周晚期,出现了双耳附珥簋的圈足下加铸三个支点新器种。至此,青铜簋的形状、样式基本确定。而且,青铜簋体形厚爱,其纹饰我兽面纹、云雷纹以及乳钉,器耳一般会制成兽面状,展示了西周人民的英勇。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青铜簋的铜胎大多比较薄,而且花纹细碎。到了战国时期,青铜簋就很少见了。到今天,我们能见到的青铜簋更加少了,其价值相对更高。

宣德炉一词最早见于《宣德彝谱》一书,该书由明宣德年间吕震等人编著的,书中记载了宣德炉的原料、名目、造型、色彩以及铸冶等,全书共分为八卷。卷一卷二记载了宣宗对铸造宣德炉的谕令,还有礼部的设计图式及物料。卷三记载的是南北郊坛一些器用名称。卷四记载了太庙和内府宫殿的各种器用名目。卷五对西京衙门以及名山古迹宣德的补铸、褒奖进行了详细记载。卷六、卷七及卷八主要记载了器名的仿自与尺寸。对于宣德三年的宣德炉,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宫内佛殿失火,佛殿内的金银铜像均因高温而融化,与佛殿内其它东西混到一起。于是,宣德皇帝命令工匠从混合物中提炼铜,并制成铜炉。其二,宣德皇帝收到贡铜39000斤,并命令铸工严格根据《考古图》等一些重要典籍制造宣德炉,共造出3000多件。然而,流传至今的宣德炉相当少,而且其历史价值很高。

从二者的发展史来看,青铜簋比宣德炉出现的要早很多。青铜簋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并开始使用了,而宣德炉是在明朝才出现的,其时间差很多。但是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均是有的有耳,有的无耳。但其有无耳的原因又是不同的。青铜簋是从无耳发展到有耳,宣德炉是有的铸工在其上铸造了耳,有的铸工没有铸造耳。

结语

中国古代铜器是中国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并因其独特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以及品种,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并引起了普遍重视。青铜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发展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其独特的造型为中国青铜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虽说铜器早已出现,但宣德炉是中国铜器史上第一次使用黄铜铸造,而且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同时,其开创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因此,对青铜簋和宣德炉的比较是赏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将其重视起来,认真研究,探索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比较赏析 第7篇

一、歌曲《远情》简介

(一)歌曲《远情》的音乐特征分析

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远情》完美的呈现了电视剧《乔家大院》所要表达的意境。感受全曲,不仅视听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其深遂的主题思想引起大家精神层面上的共鸣。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的是山西祁县乔家堡商人乔致庸弃儒经商、闯荡天下,开辟商路,凭借自己的勇气才智和誓不罢休的精神,为实现“汇通天下”的理想而奋斗的拼搏历程。短短几分钟的主题曲,诉尽了他历经的坎坷,他的儿女情深,他豁达的人生态度。为了贴近《乔家大院》的剧情和主题,《远情》音乐的创作运用来自山西左权民歌 《一铺滩滩杨柳树》作为音乐素材,由擅于创作民族风格作品的当代作曲家赵季平提炼音乐主题并结合现代创作技法创作而成, 演绎出来具有浓厚的山西民族气息,歌曲虽不长,但内容丰富, 意境深远。

歌曲《远情》为再现两段体,一开始是八小节的前奏,用《乔家大院》的主题音乐作为引子,具有山西特有的地域风格,亲切又令人回味,紧接着歌曲一开始“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不能够容我细思量,繁华瞬间如梦幻一场,世上人有几番空忙。”演唱者以清唱、速度稍自由的方式进入,给人一种空寂静谧的感觉,道出了人间的沧桑和命运的无常,为歌曲的基调做了铺垫,随后是乐队和合唱的两个乐句间奏,接着在乐队和大提琴的陪衬下唱出“春去秋来叹世事无常,算人生成败相当,登临远望看山水迷茫,情通天下一路奔放。”音乐在重复第一段的同时,速度、内容起变化后逐渐将音乐推向高潮。第二段“几番起落雨暴风狂,转眼间鬓已成霜。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是一个对比段,并进入全曲的高潮部分,其中在“成”字上以一个八度的大跳将情绪宣泄得淋漓尽致,再是“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一叹三吟,意蕴深长。全曲的两句男声合唱“咚呛里个隆咚呛”不断重复出现,以表现脚步声的形式寓意主人公无所畏惧勇敢拼搏的精神。 全曲尾声部分加入用山西晋剧演奏的乐器晋胡和二股弦演奏,重复音乐片段的同时再次让主题得到升华,让人久久回味。

(二)《远情》演唱版本简介

最初,《远情》由我国青年歌唱家谭晶首唱,随着电视剧的播出深受大家关注和认可;近年来,在中央电视台青歌赛的舞台上,另一位青年歌唱家王庆爽唱响《远情》,再次掀起一股“远情风”,受到众多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学习者和爱好者的青睐;两位歌唱家动情的演唱,以其特有的演唱风格将《远情》演绎得真挚感人。

谭晶,我国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第一位通俗唱法硕士研究生,第九届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她的演唱是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融于一体的“跨界”演唱风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是当代青年歌唱家的领军人物之一。《远情》的成功演绎,成为她的代表作品之一,也让她的歌唱事业更上一层楼。笔者选取的谭晶演唱版本是是选自2006年举办的和谐之声—谭晶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现场演唱版本。

王庆爽,我国总政歌舞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先后斩获金钟奖民族唱法金奖、文华奖民族唱法金奖、第十五届中央电视台青歌赛民族唱法金奖的“歌坛大满贯”青年歌唱家,声音明亮结实,其演唱的多首代表作品如《千古绝唱》、《知己红颜》等已成为高等艺术院校学习民族声乐学生学习的必唱曲目。《远情》作为她参加青歌赛的比赛曲目,打破了原有的演绎形式,她的演唱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笔者选取的王庆爽演唱版本是选自2010年参加第十四届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团体赛决赛现场演唱版本。

二、《远情》演唱版本的分析

谭晶演唱的版本,很好地做到真假声完美转换演唱,恰到好处的运用气息和气声的衬托,整体给人感觉真切、大气、简约,又不失时代感,就是在听别人讲故事般。从一开始是散板式的清唱, 她在低声区以真声演唱为主,用诉说的口吻,唱完第一段,值得一提的第一段相对而言音区较高的音,如“缘、苦、华、瞬”等字的演唱,她都处理为在高位置唱但音色稍为虚,用气拖住,声断气不断的给人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意境,紧接着在唱到“情通天下一路奔放”时,情绪得到释放,力度和声音的宽度逐渐加强,尤其是 “放”字的演唱,借鉴美声唱法的共鸣和全气息支撑,将第一段的音乐很好地推向高潮。随着音区的逐渐走高,她加入更多的假声成分演唱,尤其是第二段的八度大跳“成”字的演唱,完美地由真到假很好地转换但又不失整体的美感,然后“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由高声区落回到低声区,她又回到真声演唱并加带气声烘托,若有所思般低吟浅唱,给人久久回味的感觉,在重复第二段的演唱,情绪力度再次推到另一个高度,又回到歌曲本身的情绪和速度上,娓娓道来“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这一演唱版本后面来加入她与乐队、合唱一起用“啊” 字唱响主题音乐,全曲在辉煌中完美结束。

王庆爽演唱的版本,使歌曲在听觉感受、艺术修养上更上一个台阶,她的演唱在充分保持自身音色特点的同时,运用科学的发声技巧,使歌曲更有内涵,有神韵,有味道。从一开始的演唱,她就非常注重字与气、情与气之间的关系,“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演唱非常有讲究,字正腔圆,行腔中又略带戏味, 感情把握收放自如,很注重旋律“大线条” 连贯美。相对而言,王庆爽的声音在民族声乐体系当中是属于真声多于混声的类型,而在《远情》这样音域不高的作品中,她在低声区演唱很好地运用高位置带胸腔共鸣的方式,自然过渡,克服了很多女高音演唱时低声区容易与高声区产生声音不统一的问题, 把声音很好地“放下”并放到位。这也是这首歌对于演唱者而言的一个难点。第二段中行腔平稳,强弱对比明显,高潮部分情感真挚,尤其在“留住所爱留住所想”一句气息控制得很好,用声断气不断的形式,给人以一种内敛委婉又引人深思感慨之感,最后的 “长”字的长音演唱也是气息控制并弱收得非常好,营造了声远情长的意境。对于在比赛舞台上的演唱做到如此真挚感人,可见她演唱功底和对作品的理解之深。

三、《远情》演唱版本的比较

电视剧的播出后,一时间《远情》传遍大江南北。谭晶为了配合电视剧的宣传, 也为歌曲拍摄MV,她的“跨界”演唱风格, 用她特有的音色,将歌曲传神地表达出来。 从歌曲一开声,就把人带到了乔家大院般, 听其诉说发生在这的一切,直到歌曲结束, 还让人沉醉其中,意犹未尽,这般如此优美的演唱,其间很多模仿的版本都很难超越她。在2010年青歌赛的舞台上,王庆爽的演唱让人重新认识了这首艺术歌曲。她有着扎实的民族声乐学习功底,用她那明亮结实的音色,使歌曲更富有声韵美,收放自如略带委婉的情感表达更让人深思,同时也让民族声乐更“接地气”,使民族声乐更具有时代性,艺术性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没有可比性,这里仅从歌曲本身出发和带着学习借鉴的态度将两位歌唱家的演唱处理作一个比较:

(一)个人音色方面:

谭晶特有的“跨界”风格,在这首作品演唱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演唱中她的真假声转换自如,用她特有的“民通”唱法演绎,具有时代感又不失民族性;而王庆爽则用她那明亮结实,真声成分较多的混声演唱,用民族唱法演绎使作品不失民族性又有艺术感。

(二)气息运用方面

歌曲中“留住所爱留住所想”一句, 可谓意蕴深长。谭晶在演唱中,更多的是用说话的语气演绎,第二个“留住”唱的时候以气带声出来,情感更为直接真切,比较接地气;王庆爽更多的是艺术化的演绎,整一句气息控制很好,声断气不断,第二个“留住”用略带哭腔演唱的处理,表达更为内在的“留住”。不同的处理方式,给人不一样的美的效果。

(三)咬字行腔方面

歌曲一开始第一段散板式的演唱,两位演唱家的演唱各有千秋。“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一句,谭晶在唱的时候咬字做到松弛有度,咬住后松开,咬而无痕,营造了歌曲表达的沧桑之感,符合歌曲意境情感的表达;王庆爽唱的时候咬字唱更为饱满结实, 字正腔圆,通过润腔处理使得音乐干净利落,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触及来自心灵深处的沉思。

(四)情感处理方面

两位歌唱家的演唱声情并茂,虽在演唱中很多细节处理不同,但都可以真切感受到歌曲所表现的一代晋商勇敢拼搏奋斗的精神和浓厚的民族情怀,可谓“殊途同归”, 情感的处理尤其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换气点上。如“不能够容我细思量”一句。

谭晶演唱时,一句呵成,在“细”字后面小偷了口气,也做了停顿的处理,这样更能突出所要表达的“细”的思量的程度之深;王庆爽在演唱时,在“够”字后面换气,这样更强调不能够之切、容“我” 去思考。

四、结语

对于两个版本的演唱如何评价,作为 《远情》的曲作者赵季平应该是最有发言权了。在《赵季平谈歌唱》一文中,赵季平说到:“从我的角度来看,歌唱没有界限,‘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我不从这里分高下,我只分唱得好和唱得不好两种。”[2]从这番话语中,我想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通过对两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的分析, 可见对一首作品的成功演绎并非容易之事, 它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总结,在实践中发现真理。两位歌唱家的演唱,无论从声音音色的把握、咬字行腔、气息控制、情感处理等方面,对于我们今后演唱作品给予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演唱的地方。希望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加深对歌曲音乐特征的把握和理解,以及演唱上的借鉴,在今后的欣赏和演唱中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

摘要:歌曲《远情》[1]是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题曲,易茗作词,赵季平作曲,随着电视剧的播出,以其深邃优美的旋律、感人至深的演唱,真切动人。通过对歌唱家谭晶、王庆爽演唱版本的比较赏析,感受《远情》这“一首人生的咏叹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比较赏析 第8篇

1.1 作家及其写作风格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是美国19世纪伟大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运用生动活泼的美国口语写成, 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美国下层人民的日常用语、俚语、方言土话, 包括黑人英语。而且各种人物有各种不同的语言, 为美国文学开创了新的文风。这一切都使这部小说成为美国十九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作品以美国19世纪中期国内战争爆发前夕的南方地区社会作为背景, 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为了避免被酒鬼父亲打骂并摆脱沉闷的生活而离家出走, 在路上遇到为改为被奴役命运、追求自由而出逃的黑人吉姆, 与之成为好朋友并结伴同行。作品主要描写了他们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所见所闻和种种奇遇。

该作品成功地把现实描写和浪漫抒情描写完美的结合起来, 将19世纪美国南方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描绘出来, 反映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人民大众的追求。经历了上百年沉淀, 该作品如今已成为世界经典名著之一。

1.2 小说风格

该小说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采用了马克·吐温的代表性语言风格, 极富机智和妙语, 融幽默与讽刺于一体。作者凭借着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亲身经历为小说素材。他眼光锐利, 笔锋犀利,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通过一些表面看起来荒唐可笑, 揭示背后却引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并给予抨击。

该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叙方式。用一个14岁男孩哈克口述的方式记录了他的亲身经历。作者采用小孩的口语体和他朋友黑人语言, 给读者一个感受故事情节的最佳视角, 因此大大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及其说服力。此外, 结合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于一体, 在纷杂的现实中组织有趣的故事, 对密西西比河风光和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比较, 从而使整个故事具有思想性和趣味性。

2 翻译批评与赏析原则和方法

翻译理论及标准的多样性造成了翻译批评没有统一的方法和原则。该文采用的原则是李明根据许钧、喻云根、刘宓庆、杨晓荣、文军和王宏印等人的研究进行总得所得出的翻译批评七条原则作为指导方法对两译本进行分析。这七条原则概括如下:1) 批评对象不仅是作品本身, 还有翻译的过程和译者, 批评要客观应并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2) 应主观印象与客观分析相结合。3) 应做到局部与整体, 微观与宏观相结合。4) 批评应要实事求是, 本着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地给予建成设性意见。5) 功过翻译过程和译文在相关理论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的条件下进行评价。6) 批评应有助于译者进一步提高翻译水平, 有助于翻译学科建设, 对实践的监督、指导有促进作用。7) 批评应将译文放入历史文化视野, 将翻译所涉及的各方面放入历史环境下考察。

3 小说第十六章原文文本分析

本文选用小说的第十六章译文进行比较分析, 经过把两个译文与原文进化对照比较分析, 从中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为翻译分析的例子, 从而详细的比较两个译文版本所采用的翻译风格, 手法和策略。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哈克和他的黑人朋友吉姆在途中因为不认识路而错过目的地开罗, 勇敢的哈克还凭着过人的机智巧妙地把两个追捕黑奴的白人骗走, 帮助吉姆逃过了一劫。在对待黑奴吉姆这件事上, 哈克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这种从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描写的内心冲突使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对比更为强烈, 在读者心中更加精晰深刻。

第十六章语言充分体现了作者整部小说的风格, 大量采用直接语言描写。主要是小孩话语和黑人口语等非正试英语。我们等下也会从非正式的语言体的翻译这个角度来考察两个译本是否呈现了原作风格。

4 译文对比分析

4.1 策略和技巧的选择

同一部小说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策略和技巧的选择可以直接影响译文的风格。译文也因此对译文读者所引起感受会有所不同。

例1.原文:Chapter 16

成时译:第十六章

张万里译:第十六章:蛇皮再惹祸

这是第十六章的标题, 原文是无标题的, 而张万里则采用给其加标题的方式。读者确实可以从标题中得到本章内容的相关提示。如果从传统的忠实观出发, 这种做法属于改写, 似乎不忠实。然而从忠实于写作项目的忠实观出发, 加标题不能说肯定不妥。不过加了标题对文本内容有一定的揭示作用, 对作者会有序设作用, 从而增强了蛇皮在文中所承载的信息及其文本功能。

例2.原文:‘Keep away, boy—keep to board.Confound it, I just expect the wind has blowed it to us.You pap’s got the smallpox, and you know it precious well.Why didn’t you come out and say so?Do you want to spread it all over?’

成译:“离开, 孩子——到下风头去。该死的风, 我正担心风把它吹给我们。你爹得的是天花, 你心里明白得很。你为什么不痛痛快快说出来?你要让它散布得到处都是吗?”

张译:“快躲开点儿, 孩子——快躲到下风去。他妈的, 我算计着那阵风已经把它刮到我们身上来了。你爸爸得的是天花, 你知道得比谁都清楚。可是你为什么不痛痛快快说呢?难道你打算让大家都传染上吗?”

例3.原文:Poor devil, there’s something in that.We are right down sorry for you, but we—well, hang it, we don’t want the smallpox, you see.Look here, I’ll tell you what to do.

成译:可怜的小东西, 说的也有道理。我们为你十分难过, 可是我们——好, 去它的, 我们不愿意染上天花, 你明白吗?听着, 我告诉你怎么办。

张译:你这可怜的小鬼头, 原来你也有苦衷。我们也替你难过, 可是我们——对了, 他妈的, 我们决不想得天花, 你明白啦。你听着, 我来给你想个办法。

这一情节发生在哈克和吉姆划木筏的过程中正好遇到两名前来追捕出逃黑奴的白人。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哈克急中生智, 说谎称木筏是他身染重病的父亲。哈克故意使用吞吞吐吐的话暗示他爸爸得的是传染病。哈克讲话时绘声绘色装出十分害怕的表情, 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那两个白人果然被吓得半死, 不改上前登上木筏。原文句子结构简单, 简洁, 用词十分朴素。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充分地勾画出那两个白人惊讶、害怕的神情。读原文有身临现场之感。

张万里的译文比较对应而忠实地译出了原文, 但在味道上却要稍逊一筹, 过于受原文束缚对应显得不是十分付合中文口语的习惯而让人物语言稍显拖沓。当两个白人从哈克含含糊糊的话语中得知他爸爸染上天花时, 其中一人话了这段话, 应是直截了当, 铿锵有力。译文表达上受英语原文影响从而大大减弱了这种味道。与事故中发生的事情不付。例如“我算记着那阵风……”;“你打算让大家都……”。文中“算计着”这一词的使用便是过度局限于原文, 这与中文表达习惯是完全不符合的, 这一词甚至让译文有些洋腔洋调了。而“大家”这一词的使用似乎很符合中文习惯, 却有不妥之处。原文“...spread it all over?”意识是“到处传播”的意思, 指的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用“大家”从语境中能看出这是指故事情景中在场的几个人, 大大缩小了范围。在这一点上成时译为“……到处都是……”的处理还是比较到位的。

例3中原文“there’s something in it”两个译文是完全不同。也完全体现了译者是否扣死原文。成时译为“说的也有道理”主要采用的是意译, 又是一个走出原文束缚的例子。而张万里译为“原来你也有苦衷”过于死扣原文。当然张万里也有意译的地方, 例如“I’ll tell you what to do.”他就译为“我来给你想个办法”。成时的译文抓住了原文的精神, 打破了原文的束缚, 用比较地道的汉语口语将其精神内涵重构。使那追捕黑奴的白人通过语言充分地表达出人物特点。

从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可以译者在翻译策略上成时主要成时的译文主要采用地道中文表达习惯, 而张万里的译文的主要特点则是忠于原文, 在译文的表达上也尽可能地朝原文靠拢。

4.2 翻译风格比较

小说翻译的要求始终是很高的——环境描写上风俗的真实感、人物对话的个性化、人物与状物形象的准确性等等, 都是起码的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注意到原作者在要写作上的风格, 以达到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风格。该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方言土话的使用,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黑人英语的使用。下面就以此为例。

例4.原文:We’s safe, Huck, we’s safe!

成译:我们并 (平) 安无事啦, 赫克, 我们并安无事啦!

张译:咱们可有救了, 哈克, 咱们可有救了!

例5.原文:I was a-listenin’to all de talk, en I slips into de river en was gwyne to shove for sho’if dey come aboard.

成译:我一直听着你们说, 我滑掏 (到) 河里, 正打酸 (算) 他们上木坯 (排) 的话, 我就优 (泅) 掏岸边去。

张译:我听见你们说的话, 我就溜到河里去, 假如他们走上来, 我打算游到岸上去。等他们走了以后, 我再回到筏子上来。

译例4发生在哈克和吉姆在途中误以为到达开罗时, 吉姆的欢乐。译例5是哈克骗走那两个追捕黑奴的白人, 求了吉姆时所说的一段话。

人物语言在小说中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吐温在该小说中通过将人物语言性格化, 使之成为该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黑人使用的口语体英语是一种社会方言, 在社会系统中有着其非常独特的社会地位, 黑人英语经过演变已经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形成了系统的变体。作者笔下的吉姆是没有接受文化教育、处于社会低层的黑奴, 他所使用的黑人英语就是其低下社会身份的标志。在翻译时译者对其作了很不相同的处理方式, 导致译文风格差异极大。

成者的译文主要是使用汉语中近音字代替的正确字方式将人物的口头表达改变为不标准的口音。使用近音代替的方式是否能准确传递原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呢?黑人英语长久被认为是一种地位低下人群使用的语言, 而中国将不认为发音不标准的人就是地位低下。这样就大大减弱了原作者使用黑人口语传递吉姆地位低下的人物身份地位的功能了。

张万里的译文则采用将吉姆的口语还原为标准汉语的方式进行对译, 但这种方式则将原作者通过吉姆说黑人英语的方式表现其社会身份地位低下这一语言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在原文中作者用黑人口语体形式创作的特点来暗示人物社会身份地位这一功能成时和张万里的两个译本都没能完整的充分地传递信息。后来译者仍有完善的空间。

5 结论

翻译批评具有对翻译实践做出反馈和指导的作用。此外翻译批评对认识翻译策略及其应用进行各种层面上的探讨。翻译批评对翻译理论建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能扩大翻译理论研究的背影, 对其内容的丰富及其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社会意义当然在于能对译文批价机制的建立起直接作用, 有利于维护翻译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这两个中译本的策略、技巧和风格来看, 都能很好地将小说的内容译出来, 但是由于译者所处时代的不同其译文也有些差异, 这主要也与不同时代读者对译作的要求不同和当时文学的主流诗学相关。另外当然译者对原文理解不同也多少造成译文风格各异, 或多或少的偏离原文风络, 译者在翻译过程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尽最大可能保持原文的艺术效果, 更为准备地传弟原文的内涵及艺术价值。使目标语读者阅读译作的感受尽可能接近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所引起的感受。

参考文献

[1]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Applications[M].second edi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 ledge, 2008.

[2]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3]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王宏印.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6]穆雷.翻译研究中的性别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7]付文慧.多重文化身份下之戴乃迭英译阐释[J].中国翻译, 2011 (6) .

[8]黄晓佳《.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文体翻译的功能主义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 (4) .

[9]邓荷.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J].文学界, 2010 (6) .

[10]杨璐.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J].科技信息, 2010 (8) .

比较赏析 第9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紧扣第二单元主题“永远的童年”编排, 包括《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 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选编的目的是通过理解诗意, 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诗中展现的童年趣事, 与当今城市孩子的生活有比较远的距离。探究千年以前的儿童生活, 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本着以诵读为主, 在情境化、故事化的吟诵中, 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从整体入手, 指导学生展开了逐步深入的比较阅读。

一、初读比较, 整体把握内容

在学生课前预习, 能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 课始, 就让学生三首连读, 比较它们的异同。学生能纵观三首诗词, 发现异同。相同点:都是写有趣的童年生活的叙事诗, 都有可爱的孩童形象呈现。不同点: (1) 三首诗词中儿童形象不同。有晚归休憩的一个牧童, 有渔船中的两个孩童, 有乡村人家三个可爱的儿子。 (2) 三首诗词中儿童所做之事不同。牧童或放牧吹笛, 或卧在草丛休息;渔船中的两个孩童在船中费力撑伞;乡村人家的三个儿子锄豆、编织、剥莲蓬。 (3) 三首诗词中描述的地点不同, 分别为乡村原野、安仁江上、农村人家, 呈现出不同的景致。

二、品读比较, 入境想象体验

这一环节, 我先留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 让4人小组合作互助, 结合注释, 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我分组聆听, 对“笛弄晚风”“怪生”等处作了指导, 学生汇报疏通诗意, 作好了深入品读的铺垫。

古诗词意境的品读开拓, 诗词中孩子对诗人感情的体会, 是我此次尝试比较阅读要突破的难点。我琢磨设计, 又按范读入境—插图浓境—想象创境的教学思路展开比较阅读。《牧童》这一课, 我配上笛子乐曲进行范读, 学生边看插图边用心聆听。请一男生用动作和表情范读《舟过安仁》, 其余学生试着从书中画面听出活动的小故事。《清平乐·村居》则配以古乐, 让男女生分开读词的上下阙, 漫步乡村。范读带入诗境, 插图染浓诗境, 我趁势让学生带上美妙的感受多次吟诵, 用心在脑海中创造更清晰和个性化的解读。如《牧童》中牧童放牧原野, 草色葱茏, 何其开阔, 归时晚风中笛声悠扬, 尤其是牧童饱饭卧月夜, 多么惬意!再如, 《舟过安仁》里渔船上稚气的两个孩童, 不再费力撑篙划桨, 异想天开地撑伞, 借风行船, 很是聪明!《清平乐·村居》低矮的茅屋前, 溪水潺潺, 安详的老夫妇略带醉意地闲聊, 三个儿子各自忙碌, 真是和谐幸福的一家人。

最后巧抓“诗眼”悟情感, 透过诗眼体会每首诗不同的情趣。三首诗词的诗眼分别是 (闲) “弄” (奇) “怪”“喜” (欢) , 联系每一首诗词, 体会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我适时补充, 介绍诗歌创作背景, 让学生体会《牧童》流露出诗人吕岩 (吕洞宾) 对恬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舟过安仁》表现了杨万里对聪明伶俐的两个渔童的喜爱和赞赏。《清平乐·村居》则表达了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 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读出自己的感受, 使新课标“在诵读积累中感染熏陶, 培养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的目标得以落实。

三、赏读比较, 感悟不同写法

在学生吟诵兴味正浓时, 我又引导学生对三首叙事诗词的写法进行了探究:《牧童》首句写景, 视野空旷, 平缓舒展, 第二句风中弄笛, 牧童由远及近。“六七里”“三四声”数量词的使用, 笔触活泼。三四句时间推移, 叙黄昏至月明时吃饭休憩之事, 平直自然。尾句“月明”渲染气氛, 一切又归于宁静、幽远、美好, 呼应首句。相比之下《舟过安仁》叙事更为直接, 用诗人的视角观察, 叙事动词使用准确, 突出孩童有趣的行为。三四句颇似自问自答, 表现出诗人童心未泯。《清平乐·村居》以词的形式表现田园之美、田园之乐, 更加清新、委婉和细腻。以景开篇, 词中一家五口各具情态, 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安详老夫妇写起, 一一描写, 着力于“小儿”的描绘, “溪头卧剥莲蓬”生动塑造出他调皮自在的可爱形象。

比较赏析 第10篇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翻译目的,《匆匆》

《匆匆》作于五四运动后期, 是朱自清先生的众多散文佳作之一。该作展现了在对现实失望的情况下, 有志青年内心的惆怅, 彷徨与迷茫。朱自清在对时光匆匆流转的喟叹中, 表达了自己不甘于沉沦却又徘徊无奈的复杂心情。《匆匆》语言隽永醇厚, 篇幅短小, 格调委婉, 意境悠远。朱纯深和张培基两位大家对《匆匆》的英译各有特色。本文欲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对二者英译本进行比较鉴赏, 分析如何在保证翻译目的的情况下灵活运用翻译方法使译文读者更好地获得与原语读者同样的阅读感受。

功能翻译理论是由德国人凯瑟琳娜·莱斯 (K.Raith) 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提出来的。而后其学生汉斯·弗美尔在其基础上, 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中心理论, 即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认为目的原则是翻译过程的根本准则。“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20世纪90年代, 诺德将功能翻译理论进一步完善, 于《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中提出忠诚原则, 即当翻译目的于原文意图相左时, “尊重原文作者, 协调译文目的和作者意图。”总体来说, 功能翻译理论坚持“以翻译的目的为核心, 标准多元化, 兼顾原文作者, 翻译发起者, 译者和译文读者多变关系。”

从形式上来看, 张培基的英译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部分采取了异化的翻译方法, 从而更好地满足了译文读者的审美需求。首先, 张培基的译文更多地采用了连贯的长句, 使文章结构更为紧凑, 符合英语读者重形合的阅读习惯, 更好地达到了翻译的目的。而朱纯深的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较为贴合, 句子停顿较多, 保留了散文的形散, 符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 属于归化译法。例如: (朱) The sun has feet, look, he is reading on, lightly and furtively; (张) The sun has feet too, edging away softly and stealthily.其次, 朱纯深的译文未使用头韵, 而张培基在译文中运用了头韵, 考虑到了译入语的韵律美, 有效地将原文作者迷茫徘徊的意境传递给译文读者。例如:wavering and wandering, softly and stealthily.

从内容上来看, 在细节处理上面两个英译版本各有千秋, 不同程度地使译文读者感受到朱自清先生在原文中体现出来的迷茫与彷徨, 以及其对时光流逝, 感时伤怀的复杂心境。首先, 在题目的处理上, 朱纯深将“匆匆”译为rush, 张培基则译为“transient days”。“rush”一词给人以急迫感, 在感情表达上略显单薄;“transient days”是文学辞藻, 使读者一看题目便能领略到文章的散文格调, 且“transient”是转瞬即逝之意, 与原文“匆匆”更贴合。其次, 在文章开头第一个排比句的处理上, 朱纯深更好的达到了翻译的目的。原文是:“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朱纯深同样运用三个连贯的分句, 结构紧凑, 意义连贯, 传递出同一个意思。“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而张培基的版本为:“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If willows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If peach blossoms fade, they will flower again.”译文采用三个独立的整句, 意义较为松散, 在效果上略逊一筹。再次, 文中倒数第二句表达了作者的疑问与怅然:“但不能平的,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而朱纯深的版本直接将此句转为感叹句, “It is not fair though:why should I have made such a trip for nothing!”语气较为强烈, 给人气愤, 抱怨世事不公之感, 与原文本意相左, 显然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与之相比, 张培基的译文则更贴切。“However, I am taking it very much to heart:why should I be made to pass through this world for nothing at all?”其中, “at all”加强了语气但此句仍保留了作者的疑问句式, 将作者有些无奈又充满疑惑的迷茫感成功传递于译语读者。此外, 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聪明的你, 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在处理这一句时, 朱纯深的译文将“告诉我”直接译成“tell me”, 在英文中是命令式, 给人生硬, 直白之感, 在传递原文委婉含蓄的基调上稍感欠缺。张培基的版本为“O you the wise, would you tell me please:why should our days go by never to return?”此处, 译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不仅将“告诉我”中作者恳求的口吻译出, 而且在句子开头加上了一个叹词“O”, 使作者的无奈与伤感之情跃然纸上, 更传神地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即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充分满足了译文读者的审美需求, 是译者主体性的完美体现。

综上所述,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 朱纯深和张培基对《匆匆》的翻译各有千秋。二者均结合了多种翻译方法, 基本达到了翻译目的, 令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享受。总之, 在翻译中, 译者需要发起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沟通的对话, 同时协调各方关系, 才能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达到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Reiss, K.&Veimeer, H.J 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 Theorie[M].Tubingen:Niemeyer, 1984.

[2]仲伟合, 钟钰.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 1999 (3) .

比较赏析 第11篇

一、都借写景抒发词人悲凉的感情

柳永的《雨霖铃》表达了词人将要离开汴京远方漂泊时和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这种心情是通过写景来抒发的, “寒蝉凄切”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 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的汴河两岸, 多植杨柳。柳和蝉有不解之缘, 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 自然会触动离情。词人此刻到了长亭, 正值“骤雨初歇”, 景色特别鲜明刺眼, 耳畔是凄切的蝉声, 眼前是暮色苍茫, 对着这送别的长亭, 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意境啊!

至于“杨柳岸, 晓风残月”则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跟“寒蝉凄切”一样, 也是融情入景的写法。“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时的景象, 这时一切景象都特别凄清, 尤为触人愁怀。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写道:“江上柳如烟, 雁飞残月天。” (《菩萨蛮》) 词人用这些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来表现他此时的愁怀。

李清照的《声声慢》抒发了词人在秋雨淅沥的黄昏时孤独凄凉的感情。这种感情也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的。“雁过也”, 写词人在悲哀时, 仰头望天, 正值雁群飞过, 这又引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 衬托出她的孤独和凄凉。再往下, 转入写眼前的景物:“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这明明是说, 女词人有摘黄花装点案头的习惯, 可如今丈夫故去, 她再也没有心思这么做了, 只是任它自开自落, 以致于“满地堆积”, 一片荒败景象!最后写女词人独自“守着窗儿”, 只盼快些天黑, 让所有能触动她生死殊途之恨的景物都淹没在这沉沉的夜幕里。可偏巧这时候又下起了细雨, 点点滴滴, 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 也仿佛敲打在她那破碎的心上。

二、都运用了铺叙的手法

柳永的《雨霖铃》运用赋体, 以铺叙见长。柳永的铺叙与众不同, 不再讲究含蓄的深微曲折, 而是尽情的描绘。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起头三句“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就铺叙离别的节气、时间、地点和气候, 着重酝酿一种离情别绪的气氛, 引出“都门帐饮无绪”三句, “都门”一句进一步叙写地点、动作和情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 从“催发”中, 可以看出依依不舍的离情。词人继续铺叙泪眼相对的特定场景, “执手相看泪眼”两句, 描写了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下片改用虚笔, 设想别后的孤独寂寞, 层层递转, 反复铺写, 营造出极浓的抒情气氛。“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两句设问自答, 接上片“念去去”三句而来, 不仅铺叙景物, 也描写作者进一层的思念。

李清照的《声声慢》运用铺叙, 较之柳永又有更大的发展和创造。上片写词人的孤独和凄凉。“寻寻觅觅”三句描写了词人的神态, 用浅近的字眼, 反映出词人内心无际的孤独与凄清, 沉痛和心酸。“乍暖还寒时候”两句, 词人又铺叙季节和词人的身体情况, 引出下文“三杯两盏淡酒”三句, 进一步描述词人的动作。此时, 词人又看见“旧时相识”的雁儿飞过, 怎能不引起她对往事的回忆呢?下片词人由空间的描写转到眼前的景物, “满地黄花堆积”三句, 词人铺叙景物以及百感交集的心境, 写出她的凄酸。“守着窗儿”两句, 又铺叙词人怎样去熬过这一难受的时刻捱到天黑。“梧桐更兼细雨”三句, 则进一步铺叙凄沥的秋雨。实际上, 自然界的秋雨不过是打在梧桐树上, 而有一种比秋雨更令人心寒的无影而无情的风雨打在词人的心上。

三、语言风格不同

柳永的《雨霖铃》运用民间的、生动的俚俗语言反映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充满了生活情趣。“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运用口语交代分别地点、时间和环境;“都门帐饮无绪”两句运用口语叙写不忍别又不能不别的情况, “执手相看泪眼”两句还是运用口语刻画两人难分难舍的形象。总之, 从全词看, 柳永以纯熟的写作技巧, 用口语“状难写之景, 达难表之情, 而出之以自然”。

《声声慢》语言清新朴素, 注重音律。本词按曲谱要求, 须用“拖音袅娜, 不欲辄尽”的声调。李清照创意出奇, 全篇97字, 用了57个舌声和齿声字, 开头以双声叠韵, 连下14个重叠字, 结尾处又以4个重叠字与之照应。特别是最后“梧桐更兼”五句23个字, 齿声、舌声交错重叠, 咬着牙齿, 顶着舌尖, 如泣如诉, 把那噬裂心灵的郁结忧思表达得凄婉不绝。

四、刻画主人公形象方法不同

《雨霖铃》运用想象表现主人公别离之刻的凄凉之情及别后的情景, 写抒情主人公想象别后酒醒时, 不见心爱的人, 只能对着岸上的杨柳、轻拂的晓风、微明的残月, 这情景是多么难受啊!想象离别后惨不成欢的情景, 更加让人倍感凄凉和伤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比较赏析】相关文章:

规范比较05-08

成本比较05-11

比较差异05-12

理论比较05-17

路径比较05-24

功率比较05-25

比较基础05-27

效价比较05-27

拓展比较05-28

贡献比较05-31

上一篇:政治经济学教学下一篇:油田含油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