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散文化

2024-09-06

语文教学要散文化(精选12篇)

语文教学要散文化 第1篇

一、借助乡土风俗, 培养学生爱家爱国意识

“身教胜于言教。”春节期间, 各种媒体都在讲中国的传统, 其中有家规与家风, 这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很好教材。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 曾请县内的民俗专家为青少年讲解我们这儿的风俗, 比如清明扫墓、祭奠先人。其实, 很多家庭都会带孩子参加这一仪式, 还会给孩子讲家规与家风, 回忆家族的历史。所以, 学生也会受到这样的熏陶。在学生的心目中, 那样的环境, 那样的氛围, 都会让人心生敬意并有所感悟。祭奠先人会让他们有家族意识, 甚至是民族意识、国家意识, 学生会更爱国、爱家, 这对学生学习语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利用乡土自然资源, 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乡土文化内涵丰富, 从古到今, 影响着一代代的人, 成为延续历史、教育后人的好教材。当地的文化资源, 蕴涵着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易为人们所接收。它往往生动有趣, 具有一定的感召力。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 一定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开拓学生的的思维, 使学生从历史中走路, 让历史亲近现实, 从自然中走来, 让自然回到生活中。这样, 学生就会在民族的长河中徜徉寻宝,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释放悠然的情怀, 探寻到大自然的奥秘。

我们这里有“天台山”“嶂石岩”等风景名胜。善加利用这些自然资源, 可以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所以, 语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 去仔细观察平平常常的自然景物, 从熟视无睹的事物中, 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如学生游览嶂石岩后, 写道:“走下汽车, 举目四望, 满山葱茏, 层峦叠翠。一望皆青。兴冲冲地沿山路而上, 一路上丛林茂密, 阳光像鸟群在摇曳的树叶上跳悦。忽然一道巨崖巍然耸立在我们面前, 仰视万仞绝壁悬崖突兀, 其巨大的体积和磅礴的气势, 不禁给人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同时心中也升腾起一种与自然抗争的力量。”写的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一些同学还拿了嶂石岩的神话传说和大家分享。学生兴趣盎然、放飞遐想、陶冶情操, 获得了美的感受。兴趣能激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因此, 引领学生走向自然, 走向社会, 他们的生活才会绚丽多彩, 才能养成表达真情实感的习惯。

三、借用民风民俗,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学生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当地的民风民俗蕴涵着大量的信息, 有着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的凭借, 那些美丽的大自然风光, 对学生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如何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感悟自己家乡的美丽与多情, 欣赏自己家乡多姿多彩的民俗, 吟唱传承不衰的民间小调, 这不是让学生由厌学变乐学的一个新途径吗?让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走到广阔的天地, 从封闭的自我走到民间大众, 这不是学生丰富感情的有效手段吗?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那些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 就在学生的身边, 就在我们的乡土文化之中。如果每一个教师能够好好挖掘, 有效利用, 那么一定会给我们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使之大放异彩。

四、借助当地名人,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赞皇名人李德裕对赞皇人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料, 让学生搜集资料, 加深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李德裕的故事也能够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李德裕的生平与其相关的时代历史的了解, 使他们对唐代诗歌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对作文方面学也会有所帮助。有些学生表示自从了解了一些名人, 自己也自信了, 且更爱自己的家乡了。

美术教学要增加文化含 第2篇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王春霞

提高学生的内涵,是学生读懂美术语言的关键。可以说,作品中的造型要素及其特征必须由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也许结果只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然而,却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因此,具体的美术语言、美术形式的问题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视觉感受”去理解。有的教材告诉学生“直线使人感到刚强,曲线会产生柔美之感”,或者列表告诉学生各种色彩可能产生什么联想等,让学生机械的接受美术语言。这样做,并为真正引导学生去体会美术语言的无穷魅力。如;在美术教学上教师要多设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许多父母就会指着太阳对孩子们说:“太阳公公出来了。”从上幼儿园开始许多老师也会给孩子们讲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太阳公公„„”但是聪明的孩子不禁会问:太阳一定是公公吗?例如:画《太阳》一课时,我想考考同学们:你们叫太阳什么?同学们一口同声的搭:“公公。”我望着神色疑惑的同学们,启发同学们:其实,每个季节的太阳都是不一样的,这时候同学们有的说:“春天花团锦簇,如诗如画,阳光暖暖洋洋的照在身上,真是舒服极了,那时的太阳可能是一个美丽的小姑娘。”这时我随手画出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这时,有的同学说:“夏天到了,春姑娘放暑假了,所以太阳公公来了,那时的天气会变得很热,秋天的太阳是一个勤劳的小伙子,瞧,给人们送来了那么多甜美的果实。”有的同学还说:“冬天的太阳是一个银发的老婆婆,她梳头时掉下的白发就是冬天的雪花。”还有的同学说:“它是一位勤劳的阿姨,冬天的白雪就是它洗衣服时的泡沫。”创设情景,发挥学生的语言表达热情。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这么一个教育观,让学生学会欣赏(看懂)美术语言,满足学生从美术语言中获得共鸣、间接抒发自我感情的需要,应该多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会,而要“早下结论”,让不一样的学生就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自由宽松”,即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气氛,而自由宽松的气氛来自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理解、珍惜和爱护他们不受干扰的创造权利。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正在聚精会神的创作一幅《家乡的楼房》时,边画边喃喃低语::“家乡的楼房高又大,红的墙、绿的窗。”才低语了几句便被我一句批评的话语压下去了,课堂是安静了,可同学们的创造闸门也随之关闭,画面呆板而平淡。过了不久,我又让同学们画同样命题的画,对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围绕主题,展开的议论或自言自语我再不加以干涉,让他们通过语言来补充自己或其他同学们画面上所陋画的细节,使画面得到补充,于是一幅幅富有创意的画面出现了。

英语要注意文化背景教学 第3篇

【关键词】文化资源 文化差异 文化教学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是我们进行国际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与媒介,而我们的英语教学则承担着这一历史重任。如何让学生们把英语学好呢?这不仅是一个教学问题,而且是关乎国家的发展。英语是一种西方语言,它的形成与发展自成一家,与我们中国文化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所以,要想学好英语,我们必须对它的文化背景有了解,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深入理解。它的许多语言有其形成的事件与背景,许多典故、名言、成语牵涉到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只有对此有较多的认识,语言才学的更好。而我们的英语教学现状却让人甚为忧虑:不管英语的文化背景,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固定用语等,只注重书写而忽视口语。我们如何进行背景教学,或者说文化渗透呢?

一、深挖教材中的素材,将之作为文化资源进行背景教学。新课改后的初中教学大纲是依据“结构——功能”理论编写的,每一个模块与单元都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大量地增加了背景教学的可能性。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把它作为文化资源进行背景教学。如上册第六单元,就是把西方的餐桌礼仪作为一个主题的。我们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知识后,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要以教材为文化资源,对教材进行深挖,把西方文化中与此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与梳理,使学生们对西方的餐饮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会知道,在西方,人们聊天的内容大多与天气有关,而与吃无关。这与英国工业革命时严重的污染有关系;而中国在聊天时或打招呼时多与吃饭有关,这与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观念相符合。如何你与英国人谈论吃饭,那他们就会认为你要请他们吃饭了。

二、以西方节日为切入点进行背景教学。在东西方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西方的许多节日已传入中国并为我们相当部分的人所接受。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愚人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有着西方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形式,是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最好的方式。我们教师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背景教学。学生们对这些流行的西方文化很感兴趣,讲解起来学生们都爱听。比如通过了解圣诞节,我们就知道了西方人是最看重这个节日的,大约相当于我们中国人的春节。在节日前夕,人们送苹果来祝福。在这个节日里,圣诞老人坐着梅花鹿拉的车子,在每家的烟囱里爬进去给孩子们送礼物,把礼物放在他们的袜子里。又比如情从节的来历,在罗马帝国时,一个基督徒叫瓦伦丁,他为了掩护其他教徒而被捕,在监狱里他治好了监狱长女儿的眼疾,在瓦伦丁被砍头的那天,监狱长女儿在他的坟前种了一棵杏树来寄托情思,这一天是2月14日。在这个故事里,学生们既了解了情人节的来历,又知道了早期基督教的状况。这些背景教学充满了兴趣,引人入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利用典故进行背景教学。西方的文化中也有不少典故,它与西方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我们中国成语有些类似。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背景教学,可以用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西方的文化大都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它的许多典故来源于此,所以有句话叫“言必称希腊”。如我们可以“An Apple of Discord”为例,这句话直译为“纷争的苹果”,引申为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它出版希腊神话故事。在珀琉斯的结婚典礼上,不和之神因没有被邀请而生气,把一个金苹果留了下来,上面写着“属于最美者”,赫拉、雅典娜和阿芙罗狄特为了争这个苹果而让帕里斯来判决。帕里斯因这次判决而把特洛伊带入了十年的战争,就是历史上的特洛伊战争,最终特洛伊被灭亡。此外如“阿喀琉斯之踵”、“犹大之吻”等等。通过这些典故,学生们理解了英语的魅力,也被这些美丽的神话故事所感染,欲罢不能,学英语的兴趣有增无减。当然,我们还可以把一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英语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了西方历史与风情,对英语的理解就会更深一层。

四、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归类对比,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我们进行背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让学生明白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了解差异的由来,从而让学生理解英语的语境,以利于英语的学习。我们可以把汉语与英语的差异进行归类。比如我们的许多语言与土地有关,与农业有关,因为我们是农业文明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几千年的农耕生活,在我们的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英国则不然,他的许多词语与水有关。如:fish in the air、miss the boat等等。这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航运与捕捞业在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再比如,英语中的一个词:carry,这个动作包含的中文意思很多,挑、担、提、扛、抬、背……可英语就用这一个词。因为中国是农业文明,在古时需要人们进行较多的体力劳动,所以我们中国人创造出了这么多表示体力的动作。在我们中国,许多成语与牛有关,汗牛充栋、气壮如牛、吴牛望月……,而在英国,则与马有关,如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等等,这也与我们使用牛有关,而英国则使用马。在英语中,有关称谓的词相当少,许多都含混不清,如表兄弟、姐妹等表亲和堂亲,在我们中国分得很细,而英语只用一个词“cousin”全代表了。这与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国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长幼尊卑观念非常严格,所以称谓是不能乱的,而西方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式的社会制度,等级观念相对淡漠。

当然,多上面的论述来看,要做到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我们老师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自己要对西方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知识要相当渊博。要有这样的知识积累,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进行背景教学。在某些时候,我们要沉醉于西方文化, 做到“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语文教学要激发生命文化智慧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智慧生命,文化精神

在当代社会中, 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作为教师, 应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事业的卓越, 在教书育人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以热情、年华和智慧投入到教育文化的建设中来。

我在工作中深切地体会到, 每天面对的是如何把一堂课乃至一门课程教好, 如何叫一个学生乃至所教育的全体学生成长。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受到态度、能力、人格和社会伦理因素影响制约。教师要十来年、二十来年, 甚至几十年如一日, 对教育规律进行洞悉、把握, 在教育过程中创造性发挥, 进入一种圆润贯通, 自由和谐状态和境界, 形成教育教学独特的风格与精神。这其中要不断地努力, 不断地取得好的成绩, 或者更高的要求是不断地走向优异与卓越。

《学记》讲“教学相长”。语文课是广大而活跃的智慧生命生成的空间, 它不仅需要教而化之于知识、能力, 而且要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与品格, 也要联系生活与人生活动。学生要下功夫, 努力学好。对教师来说, 也要广泛深入地学习。首先讲求广博深厚的知识素养。我从年轻到中年, 不断地学习、领会中外古今相关学科著作, 涉及文学、文化、哲学、教育诸多领域。每年要浏览近百部, 注意探究深层知识和新知识, 数十年如一日, 努力钻研探究, 从而达到较深的学识造诣。

其次是熟稔圆浑而挥洒自如的发挥教学水平。上好语文课空间很大, 难度也很大。一方面我注意把语文教“实”, 加强学生识记、释解和写作训练, 我教的阅读课文广, 评析内容深, 写作练习多, 学生作文篇篇必改, 详批精讲。同时我也写下水作文, 以写导学, 行之有效, 对学生启发感染很大。另一方面努力将语文讲“活”, 开展研究性教学, 拓展延伸知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使书本知识站立起来, 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智慧活力。为此, 我是相当刻苦的, 一学年写下九本教案。我的语文课力求讲得活泼、透彻, 又深入浅出, 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应。

尤其是引导学生打通古今, 共融中外, 进入广阔深邃的语文世界。我开讲《红楼梦》专题、《国学》专题、散文专题、诗学专题, 是极具文学艺术魅力的, 极大地开拓了学生智慧空间。我搞过几百人、上千人讲座, 也给培训的老师、中小学校长上课, 反响良好。同时不断学习借鉴教育新观念、新方法, 率先吸收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经验、生长、生活”课程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学说, 积极投入新课程教学研究, 为语文教学赢得新活力、新生机。

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 但教学研究着眼于高要求, 我曾担任省级、市级、校级研究课题, 提出“语文本质――行走在语言和意义的世界”的语文观。我不趋时势, 也不落俗套, 立足“语言”“意义”和教学思维实践这些关键点,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强调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兼顾, 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结合起来, 使学生得到“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力求反映学习整体面貌和语文教学活动的完整体系。

我认真地思忖, 教学文化就是“人化”双重发展, 一方面, 人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而实现他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 文化在教学、研究和创作活动中, 也获得新的延续、更新和发展。我的教学生涯是极其平凡的, 但总在默默耕耘, 积极主动地探讨文化、文学和教育问题, 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追求与文化自觉, 以致取得学问建树与事业成功。

教师所从事的职业, 大而化之是育人, 其意义闪烁光华, 具体言之是教书, 其行为过程繁复而艰辛。那么, 教师的人生支点是什么?我尽心尽力, 扎实地工作, 扎实地生活, 扎实地履行学广、师高的责任与使命。《周易》说:“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对教师来说, 这个“天”代表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学法则, 代表至高无上的理想和追求;这个“地”就是教书育人的事业, 就是怎样教书, 怎么育人, 我耿耿于怀的是教学的水平如何, 教育的效果如何。如果课教砸了, 班代砸了, 那么, 我们的天地就塌了。《周易》讲到“立天之道”, 要做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一个教师从教, 既适合教育教学之理, 又出自他本人之性, 发挥人生之命, 不仅实现人的发展, 而且要实现文化的发展, 也就是说积极工作, 努力进取, 投身于成就伟大的教育与文化事业。

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渗透传统文化 第5篇

通讯地址:山东省曲阜市延恩东路31号 邮编 273100 联系电话***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教育不仅保存着文化,也在传递着文化,同时教育本身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活动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上,而且也表现在教学观念、教学理念等方面.同时,这种影响一方面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活动的现代化,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对于此种情况,我们应本着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种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活动.1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包括科学文化又包括人文文化教育教学是一种文化的观念已被世人广泛认可和接受:各种文化在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自己学科的思想、方法、概念、定律、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无论是从文化是一个概念,还是从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化也应该毫不例外的既包括科学文化又包括人文文化.教育教学,作为传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使它本身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此意义上讲,教学活动也属于文化范畴的活动.于是教育教学就自然而然承担起文化的功能,也因而兼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功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前者着重于精神价值,后者侧重于技术知识的工具价值,二者的结合促进了人的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本学科基础知识,认识和了解各学科学科学方法的同时,通过了解文化创造时所表现出的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社会发展和人类与环境的关注以及他们的高尚情操来培养自己的科学观、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和价值观.传统的教学受知识观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以学生被动接受客观知识为主要目的,并把教学异化成为一种目的鲜明的系统的灌输、启发、教化、培养的社会功利性活动(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而非文化性活动(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要目的).因此就没有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着的文化的深层作用——人文教育,其人文价值被严重忽视了,甚至出现了“只见物不见人”的极端偏向.由此带给学生的仅是枯燥的概念、无味的公式、做不完的习题和没完没了的考试,错过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机会.新课改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知识本位”的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学生本位”的素质教育的转变,在更深层次上讲,它意味着人们已经意识到原来教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通过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来引导教师关注并改善这一状况.影响文化层面教学的因素

教学作为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它不仅要传承文化的外在特征——概念、形式、符号等等,还应将蕴涵于其中的人类创造和人性的价值内化至学生的心理结构之中,使学生从中得到教益,受到启示,开阔眼界,吸取营养.只有当我们重视了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功能时,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想真正实现文化层面的教学,至少要充分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2.1文化背景

这里的文化背景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学生自小生活于其中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深刻影响的我国传统文化背景;文化所根植的文化背景;学生学习时已经具有的主体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佛家和道家思想为辅并杂有其他思想的文化体系.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纲常,虽然主张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真善合一,但重社会轻自然,重综合轻分析,重思辨轻逻辑[2].与西方的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缺乏的是科学精神.在过去,这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而现在,这种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又会潜在地影响我们对文化的有效学习,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唯“书”是从、唯“师”是从,迷信权威,缺乏质疑、批判与创新精神,重结论轻过程、重观点轻实验等不良现象.而这种影响的后果只有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需要独立进行研究时才会显现,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和隐蔽性.因此只有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对教学的潜在影响才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学生学习根植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文化时,会因为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文化上的“冲突”,最终会造成学习的困难.因此,教学要考虑到隐形在课程中的西方文化,向学生适当阐释一些知识后面的西方文化背景,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文化“冲突”,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充分挖掘和拓展教学的功能.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个体,由于各自生活成长的背景不同,在学习之前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对世界的独特的思维方式、经验认识、世界观和价值观等.这些独特的思维方式、经验认识、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构成了学生个体学习时的主理文化背景.学生的主体文化背景也许大多只是凭经验和主观判断对事物表面的、非本质的认识,但却是学生通过在观察和理

解世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因此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并且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文化背景,把它作为教学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主体文化中生长出新的、符合科学规律和价值标准的文化成分.2.2教师观念和素质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 第6篇

通过对中国知网散文教学研究的文献整理,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对散文教学的研究并没有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且就有的文章来说也大部分是从散文的分类等大的方面入手。当然也有一大类是遵循了散文本质的,这一类是从审美情感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的。

笔者在中学阶段学到的散文大都被“形散而神不散”而囊括,那个时候的散文主要是矛盾的《白杨礼赞》,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杨朔的《荔枝蜜》等文章,这些文章确实可以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但是现在的散文已经突破了那种思想和内容比较单一的状况。散文的题材非常广泛,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个人情思等内容都可以写。

所以纵观散文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可以发现散文其实还是真实情感的抒写,所以散文教学必须要“知人论世”,不联系到被写的人与事,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离开了写作的人也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于是,我们的散文教学必须是先知人论世,然后才关注它的言辞、它的表述。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它为文学阅读和欣赏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对理解原文无疑有很大的帮助。比如黄玉峰老师在《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中花去了大块的时间对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境况及其精神世界的痛苦进行了解说,同时又用托尔斯泰所作的自传体剧本片段让学生对于托尔斯泰晚年思想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又对茨威格到俄国的情况做了介绍:在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前苏联政府邀请茨威格等人到苏联进行访问,目的是让他们向世人介绍新生的苏维埃。但是茨威格到了苏联之后并没有看到人们井然有序的生活,看到的只是人们的忙忙碌碌而毫无效率,看到官吏们忙于批条子、签文件,该办的事情却杂乱无章。

在学生对散文作者和被写者“知人论世”之后,再进行散文的言辞和表述的教学才能更有效。这样文中出现的诸多语句,比如“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这些句子就都可以很好地理解了。

英语教学要注意文化差异 第7篇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 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 听起来会很怪, 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 所有人之间, 即使父母与子女, 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公共场合, 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 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 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 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 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 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 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二、赞美

在英语国家, 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 (打扮) 的结果, 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 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 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

三、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 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 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 (Where are you going?) 和“你在干什么?” (What are you doing?) 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 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四、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 (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 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五、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 (如NewYear's Day) 外, 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Easter (复活节) , Mother's Day (母亲节) 和Christmas Day (圣诞节) 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 在节日里,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 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 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 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 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 并且欣然道谢。

课程改革中, 要关注教学文化 第8篇

关键词:教学文化,后现代教学文化分析理论,课程改革,启示

教学文化分析理论是后现代课程变革理论之一。众所周之, 后现代理论一经出现, 就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它深深地波及到教育, 对传统教育观念思想产生了极大冲击, 使人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教育, 关注课程。教学文化分析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教师, 探讨教师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 呼唤一种新的合作型教学文化的重建。本文简要介绍教学文化分析理论, 并根据个人理解, 结合课程改革, 在合作型教学文化重建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文化分析理论述要

教学文化分析是将学校组织作为文化实体来分析, 认为“学校教育组织就像复杂的社会组织一样符合网络构成, 而不是一个自由标、官方角色、命令和规则推动的正式系统”。文化分析关注课程变革的意义, 它确定和检查教育时间所处社会文化环境里的变革过程。其中一个关键是“教学对教师的意义”和那些意义的源泉。

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学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不同, 它不是特定的学校文化。教学文化承认学校教育本质上是教师做的, 在很大意义上是一种普通的职业文化。它使用许多界定文化的词汇和“标准实践”、“共享期望”等。

构成教学文化的规范、信念和价值观不具有平等的意义。按科柏特等人的说法, 构成教学文化的规范、信念和价值观可分为“神圣的”和“世俗的”。神圣的被认为是不可更改的教师底线。依据教师实践的基础, 当神圣的规范受到课程变革的挑战时, 变革将遇到教师的抵制。例如, 在许多教师看来, 传授经典永恒的知识是神圣不可改变的, 但如果有人提出知识是次要的, 能力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课程实施重视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 这一定会遭到极力反对。与神圣的规范相比, 世俗的规范更容易变革。

神圣和世俗的文化区分, 有利于课程变革许多方面概念的重建, 也为教师抵制变革现象提供基础。这种区别也帮助解释吸收变革时的不一致。它告诉我们:课程变革中包含的文化与学校中存在的文化优势越适合, 它挑战的规范越少, 成功实施变革的机会越多。因此, 看起来, 学科的基础革新与认识中的信念、教育中的教学时间越一致, 他们创造出的“文化不协”就越少, 因此更能为教师所接受, 至少在中学如此。

后现代的教学文化分析理论中, 我们至少可以做出这样两点认识, 一是教师与原有教学职业文化对课程改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二是为了课程变革能成功, 有必要建立合作的教学文化。

二、教学文化分析理论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教学文化可以被看成是课程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课程是文化的选择、改造和重组, 这是课程文化学上的含义。教学文化分析理论所提出的教师教学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及合作教学文化的重建问题, 为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从教学文化的角度出发, 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 应该充实以下两方面。

1、充分认识教学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前面说过, 后现代教学文化分析理论中, 教学文化指教师的职业文化, 这种职业文化, 对课程改革可以产生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笔者认为, 对于教学文化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

首先, 从大的方面说, 国家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 必须考虑教学文化的影响。作为国家来说, 应该了解国家的教学文化, 以求在课程改革中减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抵制。这不是说, 国家为了这个目的, 减低课程改革的要求, 这种被动适应或许为课程改革创造一定的条件, 但这会影响课程改革的质量。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积极寻求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所蕴涵的文化观念, 极力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

其次, 从微观层面说, 学校领导必须考虑本学校教学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学校是教育变革的基本单位, 任何改革, 没有学校参加, 它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特别是课程观念变革的今天, 课程管理体制由集权走向分权的趋势占据主流。把课程还给教师, 教师从实施者走向课程的参与者, 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体, 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一个主要趋势。所有这些要求校长必须对本校教学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然后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 适当调节所推行的改革与教学文化的冲突, 保持一定的张力。设法把教学文化从抵制改革的阻力转变为推动教师参与改革的动力, 推动课程改革不断发展。

2、建立合作型的教学文化

首先, 建立学校内部合作型教学文化。学校内合作型教学文化可分为几个层次:单个教师之间的合作, 教师小组的合作, 全校教师的合作, 这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层次。单个教师的合作主要是教师之间相互讨论问题, 相互促进, 促使问题解决或向好的方面发展;教师小组合作指单个教师合作不能解决的问题, 可以由教师小组解决;涉及更大的问题由全校教师共同参与解决。可以设想, 当这种合作型教学文化建立后, 将会极大地帮助教师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其次, 建立合作型校外文化, 这是学校教学文化的扩展, 因为单独在学校内形成合作型教学文化, 还不能真正打破教师之间的孤立主义。它的出现, 只不过是内部调整而形成独立的学校教学文化。要想促进校内合作型教学文化的发展, 必须向校外寻求一定帮助, 通过校与校之间教学文化吸收和融合, 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综上所述, 教学文化分析理论是后现代课程变革理论之一, 对传统教育观念思想产生了极大冲击, 使人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教育, 关注课程。教学文化分析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教师, 探讨教师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 呼唤一种新的合作型教学文化的重建。后现代教学文化分析理论从另一个视角审视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它为我们进行的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课程改革中, 要关注教学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文营.超越传统, 重建新型教学文化——后现代师生观述评[J].山东文学 (下半月) , 2007 (09) .[1]王文营.超越传统, 重建新型教学文化——后现代师生观述评[J].山东文学 (下半月) , 2007 (09) .

[2]何艺, 唐智松, 章涵.后现代观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建——兼论社会教师成长的师生环境营造[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 .[2]何艺, 唐智松, 章涵.后现代观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建——兼论社会教师成长的师生环境营造[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 .

[3]柳德玉, 李瑾瑜.重新审视教师——课程实施者[J].成人教育, 2004 (09) .[3]柳德玉, 李瑾瑜.重新审视教师——课程实施者[J].成人教育, 2004 (09) .

语文教学要散文化 第9篇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中华民族由多个民族汇聚而成,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种群血缘谱系, 大家之所以能够结成一体, 关键在于有一致的文化认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但这并不妨碍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从宏观上说,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它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面貌、发展动态, 为时代所认同并融入到生活和生产当中, 或多或少赋予了时代新的内容。从微观上来言, 地方优秀文化滋养着生活在相关时期的人们, 无形地指导着人们向真、善、美等方面靠拢, 从而为最终实现向善的无限靠近而努力。许许多多的优秀地方文化是组成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个大生命个体中的一个个细胞。校本语文教材就是各个地区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 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传承优秀文化的内容, 包括地方传统优秀文化。

以百色市的右江河谷为例, 右江河谷有悠久的古文明。主要分为考古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等类型[2], 其中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民族历史文化是:以“百色手斧”和平果甘桑石刻文为代表的骆越古人类文化;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平果壮族嘹歌文化;壮剧文化、百色起义及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红色文化, 等等。

语文教学包含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它的人文性的一面其实说白了就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不过是通过语文教学这个载体实现而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中, 要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 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 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注意汲取本地优秀传统文化, 就显得很必要。这是一个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必要途径。

例如布洛陀文化就有与主流价值观一致的文化精髓。布洛陀的发现源自在田阳等地发现的由麽公在祭祀场合吟唱的《麽经布洛陀》经书, 《麽经布洛陀》经书中的每段开头“三界三王置, 四界四王造”, “三王”即雷部落、鸟部落和蛟部落, 布洛陀是鸟部落的首领, 商代中前期, 鸟部落联盟上升为骆越方国。专家认定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始民族共同体即西瓯骆越民族的始祖神, 与炎帝、黄帝、蚩尤都是部落首领。布洛陀是一个无所不能、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伟大天神。2006年6月, 国务院把布洛陀文化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学专家潘其旭教授认为:布洛陀文化是壮族及其先民崇奉布洛陀为创世神、始祖神、宗教神和道德神, 并遵从旨意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性的观念体系。中央民族大学梁庭望教授将布洛陀文化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排忧解难”十六个字[3], 其核心是创造和创新。长期以来, 每年清明节及旧历三月初三, 田阳敢壮山都有民间自发举行的祭祀布洛陀的盛大活动, 田阳县周边县 (区) 及南宁市隆安、马山等县和河池市的巴马、凤山、东兰等县成千上万群众自发结队来到敢壮山, 朝拜布洛陀, 并发展成为桂西地区规模最大的歌圩。这里孕育了布洛陀创世史诗, 是布洛陀文化的摇篮和传承布洛陀创世史诗、传播布洛陀文化的场所。在这里形成了由宗教信仰、口承文学、民俗活动等多种内容组成的独具特色的布洛陀文化。布洛陀文化是1800万壮族人民和其他壮侗语系民族文化的根。近年的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就有来自泰国、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及国内的云南、广东、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 (区) 的30万多名民众参加了祭祀活动, 壮侗语系同根同源的布依族、水族、黎族、侗族、傣族、仫佬族、仡佬族、壮族等八个民族民众共同祭拜始祖布洛陀。奉祭品, 着祭服, 唱祭歌, 吹响唢呐和铜鼓, 万人朝拜, 场面蔚为壮观。布洛陀文化是壮侗语系民族的根, 布洛陀文化进入中小学校本语文教材可以使壮侗语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再如平果嘹歌文化, 嘹歌是壮族的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作的杰作, 它由《三月歌》、《日歌》、《行路歌》、《贼歌》、《房屋歌》五部传统的长歌发展到今天的《长歌集》 (4814首19256行) 、《散歌集》 (4302首17208行) 、《恋歌集》 (4942首19768行) 、《新歌集》 (4832首19328行) 和《客歌集》 (4712首18848行) , 如此浩如烟海, 堪称是中国民歌之最, 被专家们誉为壮族的“百科全书”[4], 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5]。它的内容非常丰富, 博大精深, 自然界的草木万物、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以嘹歌的形式来表达或抒情。嘹歌主要是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及追求爱情、婚姻、美好生活的愿望。壮族是善歌的民族, 传承和弘扬嘹歌文化可以彰显壮族的特色。

把当地民族文化汲取进校本教材, 在中小学实施语文教育, 可以提升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百色右江河谷地区是壮族文化、语言保持最完好的一个地区之一, 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 若百色右江河谷地区具有壮族文化特色的古建筑、服饰、语言等消失, 文化儒化、社会化机制丧失, 民族记忆遗失, 后果不容忽视, 这将会造成与东盟各壮侗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近年来, 我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作为同源民族, 壮族文化在东盟各国的影响与日俱增, 共同的祖先信仰、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这些追求和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共同的价值观可以增强文化的软实力, 更好地促进右江河谷地区及东盟各国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所以唤起广大壮族同胞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和文化自信就显得刻不容缓。一个民族的消失始于民族记忆的遗失和民族自信心的沦丧。在语文教材的编写和语文教育中实施民族文化教育, 对弘扬壮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传承和发展;对丰富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过: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没有现代科学, 没有现代技术, 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 没有民族人文精神, 不打自垮。这段话很精辟地说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教育, 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 培养学生良好素质, 构建和谐社会, 具有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ttp://www.gmw.cn/sixiang/2011-11/24/content_3032419.htm,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1-11-24.[1]http://www.gmw.cn/sixiang/2011-11/24/content_3032419.htm,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1-11-24.

[2]罗红.聚焦百色: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大观园[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5 (10) .[2]罗红.聚焦百色: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大观园[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5 (10) .

[3]梁庭望.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结构及其特点[J].广西民族研究, 2009 (1) .[3]梁庭望.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结构及其特点[J].广西民族研究, 2009 (1) .

[4]潘其旭.壮族《嘹歌》的文化内涵[J].广西民族研究, 2005 (3) .[4]潘其旭.壮族《嘹歌》的文化内涵[J].广西民族研究, 2005 (3) .

语文教学要散文化 第10篇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长远发展, 就是因为这个国家所具有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国家力量和智慧的一种表现。是我们民族发展壮大的基础, 是中国人的灵魂。然而伴随着国际化交往越来越频繁, 我国的发展历程逐渐趋于世界化, 各种各样的文化在互相交融和碰触。面对着多种文化的诱惑, 青年学生们不知何去何从, 这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则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是我国文化的内涵, 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在语文教学当中, 要将知识传授、培养语感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传承我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任务放在教学当中。在学校教育中, 一定要将弘扬我国民族文化, 弘扬我国伟大的传统为主要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适当的融入传统文化的渗透, 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以及民族情怀。所以说必须将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这是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势。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 他起到一个传承的作用, 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新课改的环境下, 教师要积极的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自我文化修养、丰富自我的文学底蕴, 通过教学的这种方式, 通过对话的这种方式, 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接受我国传统文化, 学习我国传统文化, 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材中, 所摘取的一些古代的文章, 所选取文人墨客诗词歌赋都饱含了我国古代历史文化, 和古代文化常识, 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学生不能只关注高考的导向, 只带着功利目的去学习, 这样怎么能读出陶渊明的清高, 屈原的愤慨, 李白的浪漫, 杜甫的忧国忧民。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 言为心声, 文品即人品, 想理解好一篇文章一定要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就需要学生能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情, 理解作者的清高, 并在心中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所以现在能真正学好语文的学生越来越少。语文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很难, 不是功夫不到, 而是情感体验不到, 思想境界不到。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多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尤其是品德情感上的。让学生学会品文, 学会做人。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也就是说和其他的教师相比, 我建议语文老师还要保持点文人的清高, 能静下心, 在研究高考的同时还要研究优秀文章, 研究优秀文人,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当老师熟读作者, 走进了作者的世界, 还愁体悟不到作者的内心情感吗?当你深深的被作者折服, 你还会面对学生无话可说吗?学生面对着这样侃侃而谈的老师, 还能不和老师一起陶醉其中吗?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怎么能不被优秀的古代文化感动, 在学习的同时学生也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逐渐会培养出对古典文化的兴趣。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知不觉渗透到他们的心中。

在高中教材当中, 其文本才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是能够进行对话的一个依据。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其内容奠定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从汉语言角度来说, 教材中所选取的内容都是从古至今, 其时间的跨越度是非常广的。来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佳作更是数不尽数, 这些都是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宝藏。蕴含了我国古代的人文风景和古代的文化, 小到仪态、礼节、大到风俗、整体文化等都会对我国现代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意义。有着它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 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性格以及相对应的品质。课程标准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作品多为不朽之作, 它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其中蕴含了浓厚的民族底蕴, 将我国民族文化照的闪闪发光。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从具体的某一篇文章着手, 要把握其内涵和意义, 要充分的领悟其文章的精神所在。只有牢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会只在浅层次上漂浮, 能够真正的得到提高。所以说, 教学应该以引导学生立足为根本, 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但是教材里的内容还是一小部分, 想要真正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还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外的时候, 多读一些古代的书籍。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 应是“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阅读, 没有捷径可走。

三、将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在一起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部分, 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 适当地推荐一些符合学生的读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中的进行教学的时候, 通过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

例如, 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学习, 我们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读完了《采薇》之后, 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诗经》中的内容。在进行拓展延读的时候, 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其本身的特点, 然后创设一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热情, 通过声音和感情的融合, 激发学生的参与认清, 设置一定的悬念,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有余兴未尽之感, 从而想要阅读和教材内容相关的部分。例如, 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部分。

要引导学生树立阅读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明白阅读和个人的成长、阅读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使得学生能够在心理上将阅读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中。

可以适当的在教学中, 举办阅读交流会。在每个月的时候拿出一定的时间, 开展阅读专题交流会。阅读经验交流, 走进古代文人墨客的故乡, 阅读方式培训等活动, 为学生树立起一个好榜样,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这样做不但能够让那学生保持课内自觉阅读意识, 还能够在课外积极的扩展延伸阅读的范围, 并且能够有效地将自身的阅读经验应用于课外阅读当中。

还可以为学生挑选一些阅读的材料、书籍。教师要将体现传统文化精神为主要目标, 并将能和教材搭边的内容融入到学生当中, 让学生更好地走进祖国的传统文化当中, 并且能够取其精华。

每个月安排两节连续的语文课来阅读老师准备好的课外书, 然后找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 这个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样的方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加学生的知识, 将文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知识融入到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下, 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感悟我国优秀文化的内涵, 使其发扬光大。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只有将教材内容和课外内容相融合, 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融合我国传统文化, 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 不断地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渗透到教材当中,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人文素养。

摘要:我国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国家, 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 传统文化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种文化, 笔者将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 并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当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要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第11篇

一、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

著名学者庞朴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中指出,传统文化即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制度的、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包括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价值观之类,她是人类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后人对其有分析、批判和继承的任务。而实际上除一些专业的学者外,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寥寥无几,这是当前社会出现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究其根源,传统文化教育应在学校。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例,清明节那天,教室门窗上插了一束柳枝,教室内弥漫着一股鸡蛋的香味,当笔者走上讲台问同学们清明节的由来时,却无人知晓。甚至连门上插柳枝是为纪念柳树下烧死的介子推母子都不知道,更别提吃鸡蛋的意义了。传统的春节在某种程度上也只是作为一种形式流传下来,其内涵正在逐渐淡化。

大多学生不懂中国儒、道、佛思想的内涵,不懂何谓“中庸”、“无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懂传统文化中的“春”、“花”、“月”、“柳”等意象的象征意义。更让人担忧的是,校园内不时发生学生无礼谩骂同学,顶撞老师等不良现象,这与我国古代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精神是相悖的。由此可见,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平日趋下降,从这些简单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正逐渐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日渐式微。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建构的意义

语文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构成部分就包含着传统而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这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育具有保存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传统文化通过语文教育来传承就成为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教育不只在传授知识,更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新课程改革已将教学重点从关注学科转移到关注学生身心上来,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然而人的健全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的基本精神以及中国传统的“整体综合的直观思维”、“对立统一的辨证思维”、“类比推导的联想思维”、“观物取象的象征思维”等思想,更是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持续不绝的精神支柱,它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对人的成长、成才与处世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要以此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教会学生去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

(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博大精深的内容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曾为世界文化做过重要贡献,这在世界各国中是不多见的,但中国自身的民族文化建设却不尽如人意。当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注册时,大家在愤怒的同时,不妨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中国国民文化观念的淡漠以及中国人缺少对其保护并发扬的意识,都导致目前传统文化的困境。章太炎曾说:“若能明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我想即使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历史上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的卖国者,正因为他们不懂中国文化;在国家危急的关头,之所以有一批仁人志士为国家挺身而出,这正是源于他们内心炽热的爱国情怀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坚守。民族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强大生命力,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我们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有利于民族融合力、创造力与凝聚力的加强,这也与语文课程标准相吻合。当每一个国民都看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并崇敬她的时候,这个民族的强盛便是必然。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创造特色的中国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独具的悠久历史文化与灿烂的文明。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将这一文化传承并发扬。当现代科學发展色彩已重于哲学、文化的时候,当西方的实证主义在某些领域取代了东方的辨证主义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出路在何方?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民族的特色只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人民所具有的应是其民族赋予他们的特有的文化气息与文化精神。这些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宏扬都应得益于教育,而一个国家的教育则关系千万子孙后代的发展与民族振兴、繁荣。因此,我们应于教学中倡导我们特有的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创造独具特色的中国教育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思想文化教育,让中国教育以独特风貌走向世界。

三、语文教学之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探讨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当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以确立正确而行之有效的实践途径。笔者就其方法试述四点。

(一)提高教师素质,言传身教感化学生

作为教学的实践者与主导者,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重大,新课标对新时期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需要方法技巧,但更需要的是为人师者的思想与精神,学校里真正育人的不是知识,而是灵魂,为人师者的灵魂。教师在追求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要做到真正以自身的良好品行、道德情操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去影响、感化学生。

语文教育关及人学,教师尤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品德高尚的人,做知识丰富的人。生活中的很多礼仪规范,都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懂得中国文化、民族精神,要不断读书、虚心求学,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丰富自己的思想文化内涵,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二)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教学目标之中,转变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提倡素质教育。“以教本教,而非教教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真正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开掘知识广度与深度;真正落实课本教学目标中的德育与文化修养教育,坚持学科渗透,在传授其他科学现代文化意识与知识的同时,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着力培养的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者;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考试制度下的好学生。因为只有人的综合素质提高,才能取得其专业、科研等方面的成就,否则,便是劳而无获,或误入歧途。因此,学校与教师都应以这一理念为前提,建立合理的教学机制,将传统文化贯穿、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评价机制,进行传统文化考核

新课改标准结合当代学生实际,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科学评价观,建立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关的评估与考核制度,不只仅限于考核书本知识,更要考核素质能力,这就意味着要将人格、品德、人文素养与生活能力等内容都纳入考核范围。因此,与人文素养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自然不可或缺。对此,江苏语文高考中已有了鲜明体现:《木版年画与汉学》,极富传统文化色彩;《一幅烟雨牛鹭图》、《麦天》、《侯银匠》、《溜索》《比邻而居》等现代文阅读选文,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语言表达题中的仿写题要求学生完全了解我们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这无疑对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渗透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凸显了高考对素质教育的考查力度。

当然,作为基础学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小开始,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应赋予其不同的内涵,随着其学历的提高再逐渐加深,将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于考核,我们可观察其日常生活、记录其表现,适时采用多种多样的与之相应的评估方式检测,以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辅以丰富活动,优化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方法直接影响教育的形式与教学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为此,有关教育部门或校方可以组织编写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小册子,作为学生读本。同时,学校可定期(如传统节日)或不定期以图画、文字等形式开展一些相关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或举办一些演讲、征文、书法与歌咏比赛等,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这些文化活动的熏陶中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涵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读古典故事、探历史源头、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答”,带领学生走访文化名胜,瞻仰历史文化迹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促進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优化语文教学,让学生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知识,提高修养,丰富内涵,健康成长。

诚然,文化的传承都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一些陈旧的文化形式可能会因时代变迁而褪色,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永远不能改变,也不会改变。惟有在新课程改革下坚持现代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一起抓,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公民,才能让中国的教育真正成为国人的教育。也唯此,中国才会有自己的强大的文化力量、稳固民族的团结和丰富的人文精神,以促进中国经济、政治的建设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守恒,查晓虎.教育学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平.中国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安全文化要善“用情” 第12篇

第一,开展亲情性组织安全教育,筑牢亲情性安全防线。亲情作为人们最为重视的情感,组织成员的亲人应是亲情性组织安全教育的主体,通过亲情性安全教育,阐明安全对于生命和对于亲情的重大意义。因此,亲情性组织安全教育应围绕“安全就是幸福”或“安全就是生命”等主题让组织成员明白“没有安全就没有家庭幸福”和“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生活幸福”,使其深刻体会到安全对于生命和对于亲情的无可替代性,如开展亲情性事故案例教育、现身说法教育或事故危害和后果分析会等。

第二,构建组织情感安全文化宣传网络,营造浓厚的情感性安全氛围。借助组织情感安全文化宣传网络,实现情感耳濡目染的作用。应充分利用安全标语、安全宣传画、安全宣传栏、安全文化墙、组织内部网络平台等载体,将家庭和组织的情感性安全关怀、祝福和教育及时传递给每位组织成员,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情感安全文化宣传网络,实现时时、处处、人人讲安全的浓厚情感性安全氛围。

第三,注重情感投资,做到处处尊重、关心和爱护组织成员。组织安全管理者要加强与组织成员间的沟通,及时给予组织成员情感性安全关怀,且在沟通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组织成员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安全问题和困难,使组织成员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关心,进而有效激发其搞好安全的自觉性,这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组织成员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理念的认同感,减小安全文化建设的阻力。

第四,激励、肯定组织成员的自觉行为,引导组织成员不断完善安全行为。首先,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可适当加大精神激励力度,对为保障组织安全而付出努力的员工进行荣誉表彰等激励,并发挥其榜样作用;其次,安全管理制度等并非不存在任何漏洞,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等中没有做出规定的,但本质上有助于组织安全的行为,要引导组织成员对这样的“空白”地带不断进行完善,充分发挥其安全工作上的自觉性。

上一篇:审计师下一篇:公路工程计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