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范文

2024-07-28

研究目的范文(精选11篇)

研究目的 第1篇

关键词:目的解释,适用,主观目的,客观目的

1目的解释概述

1.1 目的解释的概念

目的解释源于1584年英国Heydon’s case所确立的除弊规则。该案判词确立的是主观目的解释进路, 它明确了解释时需要考虑的四个因素以及法官解释活动的界限, 即“法官的一切活动都应当遵循立法者的真实意图并为公众之利益而适用法律”。与之相对的是客观目的解释进路:制定法本身所追求的目的即是法律规范的目的, 要求解释者考察法律规定本身的合理目的或社会功能。如拉伦茨就认为要兼顾“历史上立法者的规定意向”及“其具体的规范想法”以便实现“探求法律在今日法秩序内的标准意义”的法律解释目标。

综合两种学说, 笔者认为, 目的解释是解释者在对法律文本进行文义解释后仍无法明了其含义时, 通过融合法律文本主、客观目的, 所构建的自身关于该文本法律意义的理解。首先, 目的解释不能随意突破法律文本的字面含义, 如若突破则要给出充分的论证, 否则易导致司法擅断主义。其次, 目的解释应当建立在对文本主、客观目的综合考虑的基础上, 而不能偏废其一。最后, 目的解释必然具有主观性特征, 因为解释的结果是法官个人对法律文本的法律意义的理解。

1.2 目的解释的功能

首先, 有利于缩小法律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法律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缝隙”, 虽然立法可以弥补此类“缝隙”, 但“在立法过程中立法者浑然不觉的法律自身的漏洞、歧义、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无论其潜伏期有多长, 迟早会在司法过程——这个规则与事实的摩擦地带——暴露出来, 法官于是必须面对那些由此产生的疑难案件, 必须借助于某种技术重新弥合规则与事实之间已经暴露出来的裂痕”。目的解释在适用时会紧密联系主、客观目的。前者反映了立法者的意图, 是一个“已经固定下来的事实”;后者反映了一个理性作者及法律体系的基本价值的意图, 是一个“反映了当下的社会需求的法律概念”。法官运用目的解释赋予既定法律规范以一定宽度和弹性, 缩小规范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解决现实问题。

其次, 有利于消除法律条文的不确定性。因为法律条文具有不确定性, 一旦遇到此类案件, 法官可以通过运用目的解释对主、客观目的进行考量, 准确把握法律规范的目的, 从而确定法律条文的准确含义, 有效解决条文之间的冲突, 做出正确裁判。

最后, 在整个法律解释体系中, 目的解释还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 是对文义解释的补充与突破。

通说认为, 文义解释是最先使用的解释方法。当运用文义解释有复数解释结果时, 运用目的解释, 对规范目的的准确把握有助于确定采何种解释结果。同时, 在特定情形下, 目的解释可以突破文义解释的结果以实现个案正义。

第二, 是对历史解释和体系解释的有益补充。

当运用历史及体系解释方法还无法确定规范的含义时, 就需要运用目的解释。法官通过对主、客观目的的衡量, 确定法律规范的目的, 从而矫正历史解释中的立法者本意, 缩小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缝隙”, 消除体系解释中条文的不确定性, 做出正确裁判。

2目的解释的适用

2.1 目的解释的适用条件与标准

关于目的解释的适用条件, 张志铭先生认为:①关于法律最终目的的证据没有歧义;②这种目的从法律的表面 (明确或蕴含的) 看是清楚的;③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立法者有意选择克减法律目的充分实现的实施性语言;④法律语言与选定的解释比任何其他解释都更为一致。通常只有在文义解释仍无法确定其含义时才可适用目的解释, 法官运用目的解释方法, 不等于赋予法官无限制的自由裁量权, 更不等于案件裁判的根据演变成是法官的个人判断。“在法律解释中对法律目的的思考、要是基于—定的顶设或前提, 尽管它会受解释者本人偏好的目标的影响, 但二者并不相同。……对于考虑各种可能作出的解释方案而言, 法律目的构成了一种评价依据, 即判断一项解释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实现法律的目的。”

目的解释的适用标准即法律决定应该符合可预测性及可接受性。主观目的意味着“做法律决定的人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武断和恣意, ……必须将法律决定建立在既存的一般性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 指涉法的可预测性;客观目的是指“按照实质价值或某些道德考量, 法律决定是正当的或正确的”, 指涉法的可接受性。伴随立法技术的进步, 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与可接受性在审判实践中往往能达成一致, 只有特殊个案中才可能无法兼顾。

2.2 目的解释适用的特点

2.2.1 主观目的与客观目的的融合

“目的解释的一个特点在于解释者要面对主观目的及客观目的的不同论据, 而这些主观目的 (作者意图) 及客观目的 (法律体系的意图) 是以可辩驳的命题的形式表现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融合这两个命题, 并在它们冲突时加以协调。因此, 运用目的解释时要做到二者兼顾。

仅以“北京法院对因车祸死亡民工做出同命同价判决”的案件为例进行具体阐述。本案案情简介如下:2006年10月16日晚, 受害人陶红泉驾驶三轮摩托车与一辆大车相撞, 陶红泉在车祸中死亡。经交通部门认定, 死者与大车驾驶员对事故负同等责任。死者家属起诉, 要求大车所属单位及车辆承包人赔偿各项损失共计46万余元。其中死亡赔偿金是按照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的。一审法院以“陶红泉系外地来京务工人员, 在京并无固定工作、住所及收入”为由, 按农村居民的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二审法院认为, 死者依法办理了暂住登记。根据《暂住证》可以认定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在北京, 应按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本案的核心争议:死者的死亡赔偿金是按照农村居民标准还是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民法通则第十五条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 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 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该条文的主观目的是:当公民的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时, 以经常居住地为准。该主观目的亦可从民事领域的其他法规中得到印证, 如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 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 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据此, 当公民的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致时, 以经常居住地为准是民事领域的基本原则。本案中死者陶红泉经常居住地为北京, 因此北京应当视为其户籍所在地。此时还不能轻率的认定死亡赔偿金应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 还应考虑该法规的客观目的:为了维护法律实施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本案中, 死者在朝阳区大黄庄内居住长达十年之久, 在北京从事屠宰业, 同时办理了暂住证:意味着本市户籍管理机构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他履行了一个北京市城镇临时居民的义务, 因此, 其赔偿标准若按照农村标准适用有违公平和正义——他没有享受到北京市城镇居民应有的权利, 并且也不利于法律的统一性。

2.2.2 主观目的与客观目的冲突的解决

任何国家的法律体系都致力于实现立法上的自洽, 因此, 一部法律本身所追求的目的与立法者期望达到的目的大体上是一致的。二者不一致的情形较少, 主要有两类情况:一是情势发生重大变化, 导致解释时与法律文本创制时的情形截然不同, 尤其是年代久远的法律规范;二是解释事项涉及社会基本变化及广泛社会关系。此时应优先适用客观目的, 仅以广东许霆案和云南何鹏案的对比做进一步的说明。

二者在犯罪事实方面极为相似——利用ATM取款机的故障实施盗窃, 不同的是:许霆以盗窃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何鹏以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案件适用的法律条款是刑法第264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案件的核心问题是:盗窃ATM取款机的存款是否构成盗窃金融机构罪?

从这两个条文来看,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窃取ATM取款机的存款是否构成盗窃金融机构罪, 不能直接适用。因此需要法律解释。根据法律解释的初始位阶顺位, 优先适用文义解释。具体到本案, 关键在于对“金融机构”的理解, ATM取款机实质上是不歇业的银行, 为的是储户取款方便, 从而减轻银行工作压力, 里面的钱就是储户的存款, 因此, ATM取款机可以理解为金融机构的另一种形式。这种扩大解释也得到了条文的主观目的支持:立法者提高盗窃金融机构的起刑点既是为了严厉打击威胁诸多储户存款安全及国家经济秩序的行为, 也是因为盗窃金融机构这种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极大, 需要刑法发挥强有力的威慑作用。据此, 在何鹏案中, 法官直接适用刑法264条的规定判处其无期徒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在许霆案中, 法官考虑更多的是刑法的客观目的:刑罚的设置讲求罚当其罪, 犯罪人虽然对社会造成了危害, 但应根据主观恶性的大小予以区别对待。许霆主观恶性较小, 社会危害性不大, 若适用刑法264条的规定, 有失公正。据此, 法官认定其行为不构成盗窃金融机构罪, 予以轻判 (云南省高院不久将何鹏的刑期减为八年零六个月) 。可见, 当主、客观目的发生矛盾时, 优先适用客观目的解释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3结语

目的解释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解释方法, 其适用的独特性在于将主、客观目的作为可以相互辩驳的命题来对待, 以期实现二者的融合, 当二者冲突时, 客观目的具有相对优先性。就我国法治现状, 相对于完善立法, 实现有法可依, 如何保障司法, 实现有法必依, 可能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因为法学的真正魅力仍需在实践中散发出来。

参考文献

[1]蒋惠岭.目的解释法的理论及适用 (上) [J].法律适用, 2002, (5) :71.

[2][德]卡尔·拉伦茨著, 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陈金钊等著:法律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317.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 第2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1 概述

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1年,《形象:旅游的一种要素》(Image:a factor of tourism),这一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Hunt编纂的论文,被视为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第一部著作。

在国外,有关旅游形象的定义通常依据“image”的定义。image是一个广泛使用但定义模糊的概念,一般认为image是人们对已知事物的理解,具有个人的、主观的、概念性的特征;或者认为image是以人脑信息处理过程为建立基础,所呈现出的一种内在信念和总体印象,因此,旅游目的地形象就是由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产品和要素交织而成的总体印象[1]。有的学者称其为“旅游地意象”,或是“旅游意象”等与意象相关的称谓。本文全部使用旅游目的地形象这一称谓。

我国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邱焰美的《简析我国的旅游形象》被视为是我国最早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文献,自此该方面的研究开始迅速增加,我国的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成果。很多学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其中程金龙、吴国清[2]认为我国的旅游地形象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形象的理论、感知模式、营销策略、形象建设和区域旅游形象等方面。苗学玲[3]从旅游地形象策划的角度来概括总结了从1994年到2003年整10年间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

本文基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主办的《旅游学刊》上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载文,进行研究总结和评述。《旅游学刊》创刊于1986年,被旅游学界业界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学术刊物,吴必虎在2001年就对《旅游学刊》给予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国旅游研究的基本情况”的评价,2002年,张进福也给予了《旅游学刊》“能基本代表国内旅游研究的规模和质量”的高度评价。

2 文献分析

2.1 研究文献概况

根据2005年至2014年公开发行的《旅游学刊》,共统计出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61篇,2009年最多为12篇,2005年最少仅为1篇,从图1可以看出,2010年以前有相对较大的上下波动,2010年之后相对稳定在每年5篇左右。

从表1和图2中可以看出,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塑造”的最多,占22.95%,其次是“营销、传播”的占19.67%,“认知”的16.39%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14.75%。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测量”的较少,只占3.28%和4.92%。可见,专家学者较偏重于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构建和具体营销应用的研究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要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亟需深化和增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具象的测量和定位的研究程度还有待加强。

2.2 研究方法分析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解释事物内在规律的手段和工具。本文采用的分类标准是传统定性方法、现代定性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基础统计方法、复杂统计方法[4]。其中,传统定性方法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参考有关书籍文献和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进行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现代定性方法则主要是运用定性资料、统计数据、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基础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是运用均数、频数、相关分析、统计检验等对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等。复杂统计即指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对应分析、聚类分析等对定量数据进行的分析。同时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而且从性质上不容易判定为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即定性定量结合方法。

由表2和图3可以看出,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仍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共超过了60%。其中传统定性方法明显多于现代定性方法,占40.98%。其次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占21.31%。统计方法共占16.40%,基础统计和复杂统计相差不大。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方法较为多样化,但发展不够均衡,仍然存在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

3 主要研究内容

3.1 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与塑造研究

侯越(2006)[5]在从韩流看“影视表象”与“旅游地形象”的构筑研究中,认为在虚构的表象世界,韩剧在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叠和交织的基础上得以有形化,进而获得自身的空间性特征。影视旅游中游客通过亲身参与所产生的情感移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影视作品所描绘的理想世界的融入。刘建峰、王桂玉、边晓萍等(2009)[6]从表征视角解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以及建构边程,得出旅游地形象的建构过程从本质上看,其实是符号表征功能的运作,而旅游地形象建构的意义主要在于规范和组织旅游地的社群和旅游者群体内的旅游活动。高静(2009)[7]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总体形象的塑造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手段。那些耳熟能详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在本国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何景明(2010)[8]对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

3.2 旅游目的地形象关系影响研究

宝贡敏、胡抚生(2008)[9]通过对旅游形象因子进行研究,提取出6个旅游形象因子,基于来杭的日本及韩国游客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形象各因子对游客满意度、回游度及推荐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是所有的旅游形象因子都与游客满意度和推荐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旅游形象因子与回游度之间就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满意度与回游度、推荐度之间则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范钧、邱宏亮、吴雪飞等(2014)[10]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行为理论,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最终细致描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吴志军、田逢军(2010)[11]以南京、武汉、上海滨水区为例探讨了城市滨水旅游意象及对旅游者选择意愿的影响,发现三大城市滨水区游客选择意愿的最主要意象因子分别是滨水区城市建设、旅游环境与人文资源。

3.3 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和营销研究

金准(2006)[12]认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应该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生长系统,它既不应该仅仅是政府官方网站的问题,也不应该仅由政府或一两个直接利益相关者做出安排。魏宝祥、欧阳正宇(2007)[13]认为影视旅游是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的新方式。周永博、沈敏、魏向东等(2012)[14]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媒介传播机制的研究中,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具有互补作用,前者的优势表现在遗产形态与形象的推广方面,而后者的优势则体现在遗产文化与意义的诠释方面;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去传播不同类型的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意象信息,既能激发遗产旅游需求,同时又能帮助公众更完整地理解遗产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3.4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行为研究

冯捷蕴(2011)[15]采用旅游者博客这一新兴的方式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文章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5个维度来探讨中方和西方游客对北京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异同,并讨论了两个不同旅游群体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余意峰,保继刚,丁培毅等(2010)[16]针对初游者和重游者对旅游地吸引力的感知及其差异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旅游地感知的吸引力包含了整体环境、观光体验两个维度,在整体环境的吸引上,重游者的感知显著高于初游者,而两者在观光体验的吸引感知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乌铁红、张捷、李文杰等(2010)[17]分析了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者的旅游意象感知影响,指出两个地域文化组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都是积极正面的;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没有显著影响。

3.5 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与测量研究

高静(2009)[18]分析了旅游地形象、定位和品牌化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三者作用的发挥应遵循“目的地定位—目的地品牌化—目的地形象”这样的逻辑链条,并构建出三者之间关系的模型。李宏(2006)[19]表达了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的两种理解。张宏梅、蔡利萍(2011)[20]分析了国家形象与旅游地形象两者概念、理论基础、形象主体和客体以及形象内容等方面的异同。杨永德、白丽明、苏振等(2007)[21]。认为不应单纯依靠文脉分析,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对结构法与非结构法进行综合比较,提出定性与定量的测量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系统方法以及具体步骤。

4 结论

我国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历经了20多年,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例如产生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位和策划理论、旅游形象营销的研究成果。但仍旧显现出一些有待提升的部分。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旅游目的地的内涵认识不够系统清晰。主要表现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分类、特征、内涵结构和形成过程上认识不足,研究较少。二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学科交叉不够。主要表现在现有文献仍旧将旅游目的地营销当成是旅游目的地形象应用的传统领域,对其过多投入。如今,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学、旅游人类学等学科在不断地向旅游目的地形象渗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也应该进行多学科融合,而不单是目的地营销。

在研究方法上,需要转变以定性为主的研究方法。现今的研究方法仍相对单一。如一般采取某具体旅游地的个案研究,主要着眼于应用性研究,研究方法缺乏创新。对于城市这样大区域的形象研究反而很少有详实的样本调查和定量分析,多是定性研究。

参考文献:

[1]文春燕,李立华,徐伟,等.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6):106-109.

[2]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4,19(2):92-96.

[3]苗学玲.旅游地形象研究述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3年旅游地形象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5,19(4):64-70.

[4]张宏梅,陆林.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J].旅游学刊,2004,19(3):77-81.

[5]侯越.从韩流看“影视表象”与“旅游地形象”的构筑[J].旅游学刊,2006,21(2):62-66.

[6]刘建峰,王桂玉,张晓萍,等.基于表征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内

涵及其建构边程解析——以丽江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3):48-54.

[7]高静.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旅游总体形象建构[J].旅游学刊,2009,24(9):6-7.

[8]何景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J].旅游学刊,2010,25(6):9-10.

[9]宝贡敏,胡抚生.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购后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来杭日韩游客视角的分析[J].旅游学刊,2008,23(10):40-46.

[10]范钧,邱宏亮,吴雪飞,等.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4,29(1):55-66.

[11]吴志军,田逢军.城市滨水旅游意象及其对旅游者选择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南京、武汉、上海滨水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6):78-83.

[12]金准.Web2.0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生态系统[J].旅游学刊,2006,21(7):11.

[13]魏宝祥,欧阳正宇.影视旅游: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新方式[J].旅游学刊,2007,22(12):32-39.

[14]周永博,沈敏,魏向东,等.遗产旅游地意象媒介传播机制——苏州园林与江南古镇的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10):102-109.

[15]冯捷蕴.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J].旅游学刊,2011,26(9):19-28.

[16]余意峰,保继刚,丁培毅,等.基于旅游经历的目的地吸引力感知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5):51-55.

[17]乌铁红,张捷,李文杰,等.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旅游地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6):66-72.

[18]高静.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概念辨析与关系模型[J].旅游学刊,2009,24(2):25-29.

[19]李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的两种理解[J].旅游学刊,2006,21(6):9.

[20]张宏梅,蔡利平.国家形象与目的地形象:概念的异同和整合的可能[J].旅游学刊,2011,26(9):12-18.

研究目的 第3篇

当我们考察国内学者对西方翻译理论的接受和研究时, 不难发现有一理论“独压群芳”, 获得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偏爱和认同, 那就是尤金·奈达的翻译思想, 而同样来自西方并兼有纯理论和应用理论性质的目的论却仅在一些特定文本的翻译中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本文将目的论与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途径进行对比研究, 旨在揭示这两种理论主要观点和解释力的差异, 以及这些差异对当前翻译研究和教学的启示。

二、两种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 目的论:源于等值 (效) 而颠覆等值 (效) 。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诞生。有趣的是赖斯本是一位等值理论的信奉者, 主张理想的翻译应该与原文在概念内容、语言形式、交际功能方面与原文对等, 然而她在翻译实践和译员培训过程中发现等值是不可能的或不必要的, 因为翻译活动必须符合“翻译要求” (translation brief) 。典型的例子就是将Gulliver’s Travels译成适合非英语国家儿童阅读的作品, 由此可见赖斯至少透过一些特例发现等值原则并不适合所有翻译活动。

德国功能派译论主要人物汉斯·弗米尔在行动理论 (theory of action) 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这一理论认为, 行动皆有目的, 行动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既然翻译是一种行动, 译者就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 尽量考虑一切有关因素, 进而决定适合的行动方式, 即翻译策略。基于这种对实际情况的描述, 可以得出一条规范性的基本规则:“ (翻译) 行动的目的决定达到预期目标的策略”[1], 也就是说译文应对预定的读者发挥预期的功能。

(二) 社会符号学翻译途径:实现等值 (效) 的方法创新。

奈达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 先后用语言学、交际学、符号学阐释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将翻译研究从一个高度推向另一个高度。那么作为其翻译研究最新成果的社会符号学翻译途径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有何联系和创新呢?

奈达翻译理论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以描写语言学为基础的。他认为:“翻译就是在译语中再造出首先意义上, 其次在风格上与原语信息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信息。”[2]可见此时奈达的翻译标准主要是语言或语码层面的对等, 即等值。1981年奈达与威廉·瑞伯恩的合著《语义跨文化》出版, 这标志着奈达已从语言学翻译法转向交际学翻译法。交际学翻译法认为译文必须起到与原文类似的交际作用, 为此译者必须采取各种方式、手段使自己的译文被读者接受。简言之, 译文与原文等效的前提是译文必须被读者接受。1993年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社会符号学的翻译途径。他认为使用社会符号学来研究翻译能够做到最有深度, 它比其他任何跨语符翻译方法都要优越的关键就在于社会符号学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代码和符码, 并重点研究人类所使用的最综合、最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因此, 在解码和编码方面, 没有哪一种翻译法有社会符号学翻译法那么全面。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 (1) 提倡使社会用符号学这种最全面的解码 (分析、理解) 和编码 (翻译、表达) 方式; (2) 仍然将实现与原文等效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例如, 柯平就认为译者在译语句法和惯用法规范及具体接受者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 采取适当的变通与补偿手段, 以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重要或最突出的语义优先传递为前提, 尽可能充分传递原语信息所可能包含的多重意义, 以争取原文和译文在指称、语用和言内三个层次上最大限度的等值[3]。

三、两种理论的翻译本质观

如前所述, 目的论是针对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提出来的, 但弗米尔并不排斥等值或等效, 只是反对把它视为所有翻译活动和译文评价的通用指导原则和标准。弗米尔认为尽量忠实地模仿原文是一个合法的翻译目的, 但译者必须明了其行动的后果, 也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译文在目标文化里会产生什么效果, 与原文在原文化中的效果有多大差异[4]。由此可以推知目的论主张译者在翻译之前必须参照翻译的目的弄清楚:等值或等效是否必要;如果必要, 就要确定在哪些方面和多大程度上实现等值 (效) 。社会符号学翻译途径的主要理论贡献是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解码和编码机制, 但其翻译原则仍旧停留在等值 (效) 上。那么两种理论的差异就集中体现在这一问题上, 即等值 (效) 只是众多可能的翻译目的之一, 还是一切翻译的共同目标呢?要想回答这一问题, 就必须考察两种理论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力, 为此不妨举出几个翻译实例来说明。

例一:某地召开投资洽谈会, 要将一位领导的讲话稿译成英文, 供到场外籍人士参阅。该讲话稿中满是“在秋风送爽、硕果飘香之际……”“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 在兄弟单位的大力协助之下, 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之下……”之类官腔。译者是尽力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等效呢, 还是与会议主办单位协商, 将上述官腔省略或换上内容实际且为外籍与会者接受的文字呢?

例二:设若该领导走上会场, 习惯地来了句“请坐”, 而实际上台下的听众都已坐好。这种情况下, 译员是忠实地将这位领导的口误译成“Be seated, please”, 还是随机应变, 用体现寒暄功能的“Good morning”来避免尴尬呢?

例三:一家小型纺织企业为开辟非洲某国家市场, 请人为其翻译产品推介资料。而此人恰好知晓该国纺织品市场已为国内某大型企业所垄断, 因此这家小企业打入该国市场近乎不可能。这时译者是等效翻译以赚取佣金, 还是将真相告知厂家, 根本不翻译呢?

这三个例子有一个共同点, 即译文的预期目的与原文或多或少有所差异。此时, 不论解码和编码如何全面、深刻, 只要译者固守等值 (效) 原则, 其译文最终仍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目的论则可以解放译者的手脚, 使其根据具体的翻译任务, 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 成功地实现交流目的。例如, 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合理可行的策略, 如删 (例一) 、变 (例二) , 甚至零翻译 (例三) 。

或许有人认为目的论不适合《圣经》、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翻译, 因为这类原文都属于所谓的“神圣”文本, 必须忠实翻译, 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等值 (效) 。正如弗米尔所言, 等值 (效) 是合法的翻译目的之一, 因此只要符合翻译任务的要求, 目的论并不反对用等值 (效) 原则指导上述文本的翻译, 例如, 将《圣经》翻译给中国教徒。至于能否最终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等效, 则依赖于译者的解码和编码水平, 与目的论自身无涉。我们还必须承认这些“神圣”文本可能会被翻译成与原文交际目的不同的译文, 如将《圣经》故事翻译给儿童阅读, 将弥尔顿的《失乐园》翻译成语言文字学家的参考资料, 等等。再者, 今天非文学翻译的绝对优势已毋庸置疑, 因此文学翻译的标准不能以偏概全, 由此可见, 目的论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要比社会符号学翻译途径 (即奈达翻译思想) 更具包容性, 对于翻译现象也有非后者所能及的解释力。

四、两种理论的影响力

目前国内对目的论的研究多集中一些特定文本的翻译上, 如广告、医药说明书、电影字幕和幽默等。这固然有国内学者译介时间尚短的原因, 却也与国内翻译研究的实用主义倾向有关[4], 即只关注这一理论能解决哪些具体翻译问题, 忽视了这种纯理论的认知功能, 即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翻译本质的作用。对翻译本质的新认识会引发翻译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根本性变革, 能更为科学地指导翻译实践, 因此我们对目的论理解和认识不应被“目的”二字所误导, 而更应关注这一理论给翻译研究和教学带来的深层次影响。

社会符号学翻译途径被国内学者认为是“比较全面的翻译方法”[5], “学习和研究翻译的一个理想的切入口”[6], 以及是“比较合适的翻译研究和教学的核心理论”[3]。产生这种好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社会符号学翻译途径的翻译原则与我国传统翻译理论标榜的“信”或“忠实”不谋而合, 自然容易为国内翻译学者接受。陈宏薇认为“意义相似, 功能相似”的翻译原则与传统翻译标准的核心“信”有着等同的内涵[6], 而劳陇则明确指出严复、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殊途同归[7]。二是社会符号学翻译途径在坚持等值 (效) 原则 (即“信”) 的同时, 还为实现等效找到了全面的解码和编码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坚实的语言学、交际学、社会符号学基础, 因而有别于“信达雅”、“神似”和“化境”等抽象空泛的传统译学术语。总之, 奈达的翻译思想既暗合了中国传统翻译原则, 又为贯彻该原则提供了传统译学无法提供的科学方法, 自然格外受人青睐。

综上所述, 国内译学界之所以轻目的论而重社会符号学翻译途径并非因为后者比前者更能说明翻译的本质, 更符合翻译实践, 而是由于我们忽略了前者的纯理论功能, 迷信后者的解码、编码方式并抱守等值 (效) 为一般翻译原则, 为此我们亟须重新考量这两种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以期促进翻译研究和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Vermeer, Hans J..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M].Heidelberg:TEXTconTEXT-Verlag, 1996.

[2]Nida, E.A., C.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 1969.

[3]柯平.论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A].香港中文大学两岸三地翻译教学研讨会大会演讲论文集[C].1997.

[4]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Nida, E.A..Translating Meaning[M].San Ditmas, CA: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1982.

[6]陈宏薇.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6, (3) .

一 系统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4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科学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学、生物学、医学甚至社会科学等领域中各学科之间的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并在这些领域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图像不变特征提取是基于特征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基础环节,在数字图像处理中,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特征提取和识别问题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出现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步伐的加快,使得企业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与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对于一个集团企业而言,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信息获取是否及时、信息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信息的反应是否敏感准确,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加入WTO,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多方需要,进行有关的改革,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的加快都在说明一个趋势:传统以红头文件为主的、强调公文处理的办公自动化将从主导地位逐渐减弱,以强调信息服务、知识管理为主的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将逐渐代替原有的办公自动化。

通过网络,组织机构内部的人员可跨越时间、地点协同办公。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开放、高效的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电子化系统。为管理部门提供现代的日常办公条件及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和办公事物处理自动化,实现企业各内部日常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电子化、标准化,增强档案部门文书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等档案的可管理性,实现信息的在线查询、借阅。

三 课题研究路线

采用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08提供了开发所有必需的工具和框架支持,能够创建具有“Ajax 样式”的交互式 Web 用户界面的、富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 Web 应用程序。可以利用这些丰富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框架,轻松地生成能够与任何后端数据提供程序相集成的、在任何现代浏览器内运行并且对 ASP.NET 应用程序服务和 Microsoft平台具有完全访问权限的、以客户端为中心的 Web 应用程序,ASP.NET AJAX 编程模型的无缝集成实现了更为高效的客户端执行,从而为最终用户提供了响应能力更强的 Web 界面,为系统提供功能强大、更为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提供有力的保障。服务器端采用ASP.NET技术方案。ASP.NET 是一个统一的 Web 开发模型,它包括可以使用尽可能少的代码生成企业级 Web 应用程序所必需的各种服务。

数据库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5,凭借SQL Server 2005,可以使用熟悉的编程语言(如Microsoft visual c#.net和Microsoft Visual Basic.net)来创建数据库对象。借助Sql Server 2005,开发人员可以在数据库层次上开发Web服务,从而使Sql Server成为一个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监听器并面向以Web服务为中心的应用提供新型数据访问功能。

四 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三周:

收集材料、课题调研、需求分析,明确课题的意义和作用、写文献阅读综述报告,翻译计算机技术方面英文资料。

第四周~~第六周:

熟悉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总体功能设计。第七八周~~第十三周: 详细设计及程序调试、测试。

对系统及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编写代码,调试程序,最后测试程序,对毕业设计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检查验收。

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发展研究 第5篇

摘要在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类型多种多样,性质也各不相同。有的体育节目片面追求娱乐效果,把体育节目做成了娱乐节目,忽视了体育节目的本质和内涵,舍本逐末;有的体育节目过于严肃和专业,忽视了体育节目的大众性和通俗性,不能赢得广大受众的认可。通过文章研究发现精品的体育节目通过娱乐化的传播,不但能愉悦受众,而且能引导受众。

关键词体育节目娱乐发展研究

一、电视体育节目娱乐化发展的成因

在当今国际传媒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和电视传媒竞争空前激烈的形势下,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也或多或少体现出一些娱乐化色彩。而这也符合了当今大众文化休闲性和娱乐性的客观需求。我国的体育节目娱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商业竞争后的产物

电视要提高收视率,抢夺市场份额,就要研究如何服务受众,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目前大众文化的长足发展使电视经营者们发现,融入了娱乐元素的体育节目,从形式到内容更有市场,更具卖点,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就有对抗性、悬念性和变化性,再加上点娱乐性,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了。为了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需要,符合消费主义娱乐原则的娱乐化电视节目迅速蔓延。体育节目娱乐化便是泛娱乐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表现,是媒体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产物。

(二)客户欣赏需求发展的产物

电视节目的内容定位必须根据受众的定位来进行,以受众为核心,否则就会失去受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当代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休闲娱乐、时尚自由。人们迫切希望体育节目转型,加入娱乐成分。观众更注重直观的视觉享受,有时过程比结果更有看点。体育节目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势在必行。

可见,体育节目中加入娱乐成分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获得更多观众的青睐,在了解体育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娱乐成效。

二、体育节目娱乐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各家电视台为了保证收视率,都一个看一个,争先上一些娱乐化的体育节目。这些娱乐化的体育节目良莠不齐,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在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直接加入了娱乐的元素,进行简单相加,却没有考虑到体育本身的性质和内涵

中国体育电视节目简单地照搬照抄、直接挪用,并直接由娱乐节目主持人主持体育节目,很难保证体育节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目前,央视体育频道具有娱乐特色的体育节目都颇似体育频道的“东方时空”,讲述“体育的故事”、“体育人的故事”。《全明星猜想》明显带有《幸运52》的影子,趣味竞技体育游戏《城市之间》、《世界大力士冠军赛》更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节目。在节目进行和开展中,节目主持人却完全不懂体育,却要去采访体育明星,这样的采访又能有什么价值。当前我国的娱乐化的体育节目还处于起步阶段,学习借鉴其他娱乐节目的一些元素和样式无可厚非,但是,一味模仿,不思创新只能走进死胡同。

(二)我国体育电视节目主持人缺乏真正专业而又有鲜明娱乐风格

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连接观众最直接、最活跃、最能沟通情感、促进双向交流的中介,对电视实现有效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电视观众来说,荧屏上的主持人就是他们最容易识别和记忆的标志。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体打出的一张王牌,主持人的品牌化是品牌栏目的标志,也是品牌电视媒体的标志。在当下的娱乐化的体育节目中,还没有形成主持人的风格与节目形态的统一契合,尚缺乏具有鲜明娱乐风格的主持人。另外,现有的体育节目人才库中,还非常缺乏既有专业素质又兼具娱乐特色的主持人。

(三)当前国内的一些体育节目的娱乐化在质上趋于肤浅,具体体现在节目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

首先,内容方面越来越偏重于赛事花边、明星绯闻、人物故事等狭义肤浅的娱乐范畴,这种娱乐节目偏离了体育娱乐的真正内涵,这只能带来短期收益,但从长远利益考虑,则是行不通的。

其次,在语言传播符号和非语言传播符号等形式方面,讲求轻松、幽默、调侃、诙谐、搞笑等表现形式,近似于报道新闻故事。

三、对体育节目娱乐化发展的建议

(一)扩展电视体育节目范围的娱乐化发展

对于我国的体育节目,由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对关于体育节目的报道都是以竞技体育为主体,很少涉及群众体育的内容。这样,群众只是作为一个观看者,而不能亲身参与到体育中,体会不到体育节目带给自己的娱乐和快乐。因此,电视体育节目要善于报道除竞技体育以外的其他体育,给观众参与的平台。只有不断的拓展体育娱乐节目,人民群众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娱乐意识才会增强,我国的体育事业才会发展地又快又好。

(二)培训专业的体育娱乐节目主持人

电视品牌的树立,主持人是关键,主持人作为一种成功的商业策略,对于延伸节目的生存周期,提高节目的知名度,使节目长期保持较高的收视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主持人品牌价值的因素有很多,如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偏好度、忠诚度等。作为体育节目主持人,首先要有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懂体育才能讲体育,这是前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它决定着节目传播的质量。与观众沟通地好坏与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语言表达好了,与观众的沟通交流就增强了,主持人的认知度就提升了。要做体育娱乐节目,光有这两样还不够,还得有机智和幽默、热情和激情。体育娱乐节目把体育和娱乐结合了起来,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懂体育又会娱乐,既要了解观众又要调动观众。

(三)提高体育现场直播的质量

由于我国电视转播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样就会造成在转播过程中,画面以及音质出现问题,像摄像机的机位布置还不够全面合理,观众还不能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比赛的情况,转播設备还不能提供高清的电视画面,镜头的运动节奏跟不上场上比赛的变化节奏,常常会漏掉一些精彩画面,主控台镜头切换的节奏也跟不上场上比赛的节奏,使得转播同时不同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这方面做地差强人意,地方台转播就不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电视体育节目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体育不仅仅锻炼体魄,更能展示美感。我国的电视体育媒体,要深挖潜力。要在节目的开展,主持人选拔以及转播基础的提高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才能有力的推动体育节目娱乐化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 郭讲用.我国体育大众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异化[J].上海体院学报.2004(04).

[2] 郑硕.如何把握体育电视娱乐化的方向[J].东南传播.2006(07).

[3] 秦沈.娱乐经济下的电视体育节目[J].新闻知识.2005(08).

[4] 唐建均.电视体育栏目的形态和发展趋势[J].上海体院学报.2006(03).

[5] 杨建辉.对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的理性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04).

犯罪成本与犯罪目的关系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刑法,犯罪成本,犯罪目的

在刑法中犯罪成本与犯罪目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应对方式, 在实际中要研究犯罪实施的具体情况, 要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相应的处理。为了在实际中对二者的实际关系进行相关的系统化研究工作, 本文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进行了专门化的研究工作, 以此探索市场经济环境有效发展的保障体系。

一、犯罪成本

犯罪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这种成本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犯罪的实施, 当前犯罪成本包括行为成本、物质成本、心理惩处、社会惩处、定罪概率、法律惩处等, 刑法所规定的刑罚主要体现在法律惩处方面。从犯罪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一流的罪犯就是用最小的犯罪成本获得最大的犯罪收益, 为了在实际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需要采用各种有效方式, 不断提高犯罪成本支出, 使得犯罪者在实际中认识到进行相应的犯罪活动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 由此降低犯罪发生的目的。使罪犯的犯罪成本最大化, 最后达到减少犯罪率的目标。我国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建立了标准的刑法体系, 对各种类型的犯罪活动给以了适当的惩罚, 让犯罪者明白在实施犯罪活动的过程中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以此实现经济社会稳定的目的。

二、犯罪目的

犯罪实施是在一定的目的下进行的, 这种目的是推动犯罪活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当前刑法中对犯罪目的给予了相应的规定, 刑罚有分为直接目的与根本目的。直接目的是惩罚罪犯, 根本目的则是预防犯罪, 以保护人民, 稳定社会秩序。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特殊预防是指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一般预防是指预防除犯罪人以外的行为人犯罪。刑罚的最根本的落脚点以及目的是保护人民的权利不受侵害, 稳定社会秩序, 这是根据刑法精神而确定的, 犯罪目的在根本上影响和推动着犯罪活动的实施与发展, 刑法在实际中对各种类型到犯罪活动会给予相应的处罚, 以此达到降低犯罪目的的作用。

三、犯罪成本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犯罪成本与犯罪目的在实际中具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这种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在刑法的指引下对各种类型的犯罪活动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究, 以此实现社会的稳定。

机械化提高犯罪成本虽然会暂时地降低某方面的犯罪率, 但可会误导犯罪行为人的更严重不法侵害行为, 使原有刑法中所规定的各项犯罪成本失衡。机械地提高犯罪成本还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它会使得犯同罪但主客观方面并有异的罪犯处于完全同质化的模式, 从而忽略了构成犯罪的必要要件———犯罪主观方面, 对社会危害性起决定性的作用。若忽略犯罪主观方面, 只片面地看待犯罪客观现实, 这可能导致对犯罪客体侵害大小不一的行为相同对待, 这明显显失公平。要有效正确地控制与调整犯罪成本的大小, 必须正视犯罪成本处于浮动状态的事实, 充分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基础从而制定犯罪成本的高低额度。

犯罪成本的高低或者波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刑罚目的的实现, 在实际中要具体分析经济基础发展状况, 作出适应经济基础的对犯罪成本合理调整与控制, 并实时跟进, 不断改革创新。犯罪成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刑罚目的的实现, 从而在实质上促进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犯罪成本并不是越大越好, 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充分认识到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 进而形成相应犯罪处罚目的, 在多样化的市场环境营造一个有效的氛围, 降低整体犯罪率, 为广大人民的生活树立一个安全的环境。

四、结语

犯罪成本与犯罪目的在实际中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为了打击各种类型的违法犯罪活动, 需要刑法进行相应的约束, 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保障体系, 这样才能实现整体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通过对二者关系的论述, 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要在实际中发挥刑法的经济作用, 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杰.市场操纵犯罪的机理与规制:法律与金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 2014.

[2]靳高风, 张庆斌.经济犯罪的经济分析[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 2002, 01:20-23+94-95.

[3]杜莹.从犯罪经济学的成本与收益理论谈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 2002, 05:10-13+94.

[4]南连伟.论犯罪成本的刑法评价——以法益分析为视角的体系性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0, 06:70-77.

[5]邓云.论个人信息犯罪的原因与控制[D].重庆大学, 2014.

研究目的 第7篇

林冠下天然更新的好坏与林型的种类密切相关, 不同林型下由于地被物的累积、分解程度不同, 地表物质腐殖质化的强弱差异, 造成不同林下土壤酸碱度差异, 因而适宜不同植物种类生存和成长, 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 反映出立地条件的优劣, 更新成效的差异。

主要林型有杜鹃-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杜鹃-樟子松林、杜鹃-白桦林、草类-白桦林, 此外还有草类-山杨林、杜鹃-山杨林和胡枝子-柞树林为常见林型, 另外本局还有藓类-云杉林、榛子-黑桦林等分布相对较少的林型。各林冠下更新情况:落叶松在杜鹃-落叶松林下的有效更新频度为32.1%, 在草类-落叶松林下为15.9%, 在杜鹃-樟子松林下的更新为15.5%, 在草类-白桦林下为15.7%, 在杜香-藓类-落叶松林下为19.2%, 但此林型下幼苗在水湿和冻融的生境下严重影响正常地生长发肓, 幼树多为矮化的老头林, 更新频度虽高, 但实际意义不大。落叶松在其它林型下的有效更新频度均低于以上林型林冠下更新频度。需要指出的是草类-落叶松林下的更新频度虽低于藓类落叶松林下, 但其幼苗长势好于藓类落叶松林。综合各林型下的更新成效和权重比例, 落叶松的总体加权平均更新频度为17.37%, 平均每公顷更新株数为869株。白桦作为另一重要更新树种在杜鹃-白桦林型下的更新频度为32.4%, 其次在草类-白桦林下为20.4%, 白桦在其它林型下的更新则次之, 加权平均每公顷更新株数为478株, 更新频度为9.57%。

主要土壤是棕色针叶林土, 其次是暗棕壤。由于棕色针叶林土在本局具有广泛的分布, 给适应其土壤性质的落叶松和白桦幼苗和幼树的生长和发肓带来了有利条件。主要是落叶松和白桦的幼苗、幼树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了棕色针叶林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使落叶松和白桦的幼苗在本局具有广泛的分布, 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又由于母树的结实能力较强, 在种实落地进入土壤后, 便逐步生长发育起来。

2 不同郁闭度组下的天然更新

郁闭度组分三个等级:疏、中、密, 疏郁闭度为0.10~0.19, 中郁闭组为0.20~0.69, 高郁闭组为0.70以上。

疏郁闭度组林下, 落叶松的更新频度为21.1%, 每公顷的有效更新株数为1055株;白桦的更新频度为11.5%, 每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575株;樟子松的更新频度为4.1%, 每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205株;山杨的更新频度7.5%, 每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375株, 相比之下柞树相对较少, 更新频度仅为1%, 公顷更新株数为50株, 最后疏林的平均更新频度为45.2%, 公顷更新株数为2260株。

在中郁闭组的林下落叶松的更新频度为18.2%, 公顷更新株数为910株;白桦的更新频度为10.1%, 公顷株数为505株;山杨的更新频度为5.4%,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270株;樟子松的更新频度为3.6%, 公顷更新株数为180株;其它更新树种则相对较少。中郁闭组的林下更新总频度为39.1%, 每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1955株。

在密郁闭度组中, 总的更新频度则相对较低, 为22.4%, 落叶松的更新频度为9.9%,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495株;白桦的更新频度为5.23%,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262株。其它更新树种则较少。

总的来说, 林冠下天然更新的频度随郁闭度的增大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3 坡位与林冠下天然更新

坡位分山脊、上部、中部、下部和谷部, 随着坡位的变化天然更新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变化。在山脊地带, 更新较上部低, 而上部则低于下部, 到了谷部, 更新成效则又呈现下降的趋势。

从表四可以看出:落叶松在脊部的更新频度为8.33%, 每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416株;白桦的更新频度为5.2%, 每公顷的更新株数为260株;其它树种则相对而言较少, 脊部的更新幼树组成为3落2樟2白2柞1山, 每公顷更新株数为1505株。上部更新频度落叶松为15.2%, 公顷更新株数为760株, 白桦的更新频度为7.1%, 每公顷更新株数为355株, 山杨较白桦略少, 更新频度6.0%, 每公顷更新株数为300株。其它树种则相对较少, 上部的更新组成为5落2白2山1樟。中部的更新总体频度为37.6%其中落叶松的频度为17.1%,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855株;白桦的更新频度为9.4%,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470株, 其它树种则次之, 中部的更新组成为5落2白2山1樟。与其它坡位相比下部的更新成效则最好, 频度为48.5%,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2425株, 其更新组成为5落4白1樟。而到了谷部更新频度则下降到最低点, 频度为23.3%, 每公顷更新株数仅为1165株, 而且幼苗、幼树生长很不健康。总之从上到下, 总体上呈现出更新成效逐步增大的趋势。

分析其原因, 主要由于雨水的冲刷作用导致了山体下部的有机质含量较脊部、上部、中部含量大, 土层较厚, 肥力较强, 水量适中, 适合幼苗、幼树的生长发肓。我们知道种子的发芽和成长需要适当的水、肥、气、热, 只有以上四项指标达到一定的均衡, 才能使幼苗、幼树健康地成长发肓。

4 非林冠下天然更新

非林冠下天然更新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针对火烧迹地、采伐迹地、荒山荒地和湿地的调查, 调查方式是采用以线路调查为主的调查方式, 有针对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沿调查线方向取若干样方, 每个样方规格1×2m, 沿调查线取1m, 左右各取1m, 在各样方内查清更新的树种、株数、年龄和高度。最后计算出更新频度、每公顷更新株数、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和幼树组成。

非林冠下天然更新成效随着立地条件的差异而不同, 总体更新频度为30.56%,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1528株, 更新等级为中, 幼树组成5白3落2山。

5 火烧迹地天然更新

火烧迹地作为本局主要的无立木林地, 由于曾受到过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侵袭, 因此其面积分布较大, 其立地的更新状况则显得异常重要。

火烧迹地的总体更新状况达到中等, 更新频度为42.51%, 每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2126株, 平均高为1.5m, 更新组成为5白3山2落, 更新状况明显好于林冠下天然更新。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经火烧后立地条件较火烧前有了明显的变化, 土壤表层的腐殖质经火烧后有机质被有效分解, 提高了了土壤的有效肥力, 同时黑色的土壤表层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辅射, 有效地提高了地温, 促进了土壤表面大量积雪的融化, 实现了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根本性转变。

6 采伐迹地、荒山荒地和宜林湿地的天然更新

采伐迹地的更新频度为34.0%,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1700株, 平均树高1.1m, 更新组成为6白3落1山, 更新等级中等, 白桦的更新频度为20.2%,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1010株, 落叶松的更新频度为11.1%,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555株。荒山荒地和宜林湿地的更新等级均为差, 荒山荒地的更新频度为13.5%,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675株, 平均树高1.4m, 更新组成7落2白1山;宜林湿地更新成效为4.25%, 更新最差, 公顷有效更新株数为212株, 平均树高1.6m, 幼树组成5落5白。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研究 第8篇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通常来说指的是策划人员在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前提下, 按照文化类节目的运作规律, 对节目选材、采拍、制作以及播出等流程进行总体筹划和论证的一种电视行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电视节目无异, 其具有的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调查研究

结合实际的深入仔细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构成节目策划的主要依据, 任何电视节目的策划都不能是臆想的, 而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提下进行, 否则就是凭空幻想, 注定无法获得成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应该结合其自身的主要特点, 展开受众分析、对手分析、自身分析以及环境分析, 从而帮助节目塑造自身的特色, 以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实现最好的策划效果。

(二) 创意构思

这是电视节目策划的核心所在, 也是节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提下,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头脑加工, 策划出奇制胜的具有创造性的观点。要时刻把握好时代脉搏, 运用创造性思维理念, 不局限于条条框框, 从而形成“闪光点”。正是因为策划人员在对节目进行策划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 文化类电视节目才能够永葆活力。

(三) 编制方案

策划不仅是人的理念, 更是电视节目的运作方式, 它是一项集构思、运作、经营为一体的系统化工程。优秀的策划创意必须要将其落实到笔杆子上, 从而形成全面整体、规范具体的策划方案。一般来说策划方案之中规定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主题、结构、经营方式等, 其中的内容应充分详实, 为文化类节目的具体制作工作提供主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如何做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

(一) 做好节目包装策划

所谓包装策划主要是指对节目进行美化, 同时通过屏幕广告为节目的播出进行生动的预告和宣传。这是电视策划工作中以电视栏目为产品的一种广告行为, 也是策划人员内在精神和文化的直接体现。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包装策划属于一种物化的形式, 它是文化类电视节目形象的根基, 也是确保文化类电视节目系统化、制作精、创意妙的实际要求。成功的包装策划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受众对文化电视节目的关注, 同时也能够体现出节目的文化品位。在包装策划的过程中通常要侧重于对节目片名、片头、宣传片等方面的包装。

(二) 做好节目预告策划

在新媒体时代下, 无数的电视节目让很多受众都无法挑选到适合自己观看的节目, 所以节目策划必须要做好预告工作, 强化播出前的舆论宣传, 尽可能地缩小节目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节目的预告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某一频道某一时段所有节目一起, 由主持人进行集中播报。其二是对文化节目的单独预告, 利用宣传片或者预告片的形式对节目的主要内容、精彩片段以及播出时间进行说明。例如, 说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在每一期的节目开始之前都会对主讲人、主讲内容以及播出时间进行预告。在预告播出之后, 必须要严格根据说明的播出频道以及时间进行播放, 以免观众对电视频道失去基本的信任。[1]

(三) 做好媒体拓展策划

一方面是对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媒体涟漪”, 这一现象主要是对媒体进行资源共享, 捆绑整合, 从而增强传播效率, 提升传播效果。实现媒体涟漪现象的目的主要是把有限的文化资源不断放大, 从而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利用预告、同网以及与报纸的合作, 互联网在线观看、登载节目主要内容的方式来取得受众反馈;另一方面是做好文化类电视节目衍生品的策划, 因为电视图像是短暂的, 受众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 在对文化类电视节目进行策划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制作衍生产品, 从而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例如, 我们可以加强网站建设、出版相应书籍、VCD以及宣传手册等, 从而弥补电视传播的局限性, 提高文化电视节目在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

(四) 做好文化活动策划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还包括文化营销活动的策划, 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来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市场, 扩大栏目的品牌形象, 增加文化节目的内涵, 从而在受众心中建立权威。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主要活动包括了:栏目质量研讨会、有重点节目开拍新闻发布会、以节目组名义组织的文化集会活动等。[2]近年来, 随着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密切, 文化交流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在逐渐提高。例如, 中法文化交流年、中俄文化交流年, 而地区之间的文化沟通也逐渐多了起来。例如, 近年来河南省举办的港澳文化行活动。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与文化类电视节目相融合, 形成相互帮衬融合之势。

此外, 文化类电视节目还可以充分的利用名人效应等营销技巧来吸引受众, 打造节目的文化品牌。例如, 中央十套《百家讲坛》节目因备受争议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而成了热点事件,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百家讲坛节目的知名度。

三、结语

文化类电视节目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 随着电视节目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随着受众文化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国家相关政策提供的极大帮助, 文化类电视节目必然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对于电视节目策划人员和电视台编导来说, 首先应该做好的就是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工作, 应该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工作的重要性, 从整体上全局上对节目策划进行把握, 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类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柳邦坤.电视节目策划的方法及原则[J].新闻界, 2008 (10) :28.

访谈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研究 第9篇

一、从新闻报道走向专题节目

在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中, 电视节目主持人显然属于信息传播者的一员。而从“角色”理论来说, 主持人拥有双重身份, 其一是代表自己。其二是代表节目组即一个群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贵武老师在论述主持“角色”定位时认为, “主持人既是老师又是朋友, 既是记者又是“演员”, 既是一般媒介工作者又是公众人物”。[3]

1996年3月16日, 中央电视台访谈类节目《实话实说》开播。主持人崔永元以自己风趣幽默的主持特色与亲民的形象吸引了前来节目做客的嘉宾与观众。《实话实说》自开播以来, 成为中央电视台最成功的访谈类节目, 收视率独占鳌头, 节目形式也开始被其他电视台纷纷效仿, 而具有独特风格的主持人崔永元也成为各个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争相学习的对象。2006年, 听众朋友捧着收音机锁定一档浙江文艺广播电台性教育节目《伊甸园信箱》。节目被六十多个地市广播电台转播, 创下了收听率第一的奇观。收听者如此之多的原因在于节目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主持人——万峰, 这个广播电台的主持人, 以其与听众独特的沟通方式, 火遍了大江南北。有人称他“万疯子”, 有人给他起了绰号“电波怒汉”, 更有网友为其总结了《万峰语录》。节目因他为听众“骂人”式的排忧解难而越来越火, 而万峰亦愈发不掩饰自己对于各种问题的看法, 通过电波向所有听众畅所欲言。同样是2006年, 已经九岁的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 经过主持人更换, 收视率下跌等节目危机后, 又一次进行了改版。此次改版最鲜明的特色是节目首次引进了“主持群”的概念, 由老搭档何炅、谢娜、李维嘉与新秀杜海涛、吴昕, 这五人构成了快乐大本营主持群“快乐家族”。此次改版使这档在国内本已高龄的综艺节目起死回生, 固定的主持群随着节目不停改版, 到今天, 《快乐大本营》仍然作为湖南卫视王牌节目, 创造着一次次收视率的新高。从此, “主持群”也成为一个新的主持人呈现方式, 在各大综艺节目舞台上纷纷出现。2011年, 随着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火爆, 天津卫视推出一档节目《非你莫属》, 以解决与婚恋比肩的又一大社会问题——就业问题。节目定位为专业性与娱乐性并存, 场内主持人由中央电视台社会类节目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张绍刚担任。至201年, 主持人张绍刚在节目中毫不避讳对求职者的个人喜好表现, 随着节目收视率的攀高, 其风格也引来社会各界的争议。

“如果一个电视台能拥有十名、八名在各自的节目中独领风骚的主持人, 那这个台就能在传播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让一个老百姓一口气、一连串地报出他所在城市的名人名单的话, 那这其中少不了几位就是电视节目主持人。”[4]可见, 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广大观众有着不可预知的影响力。而目前, 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形象展现与节目引起的社会评论, 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不可回避的一种现象。

作为电视节目整个群体而言, 传播渠道自然是电视机。而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 主持人通过画面给予观众行动上的指示, 通过声音给予观众信息上的传递。信息的传播即符号的传播。传播者在传递信息时运用的符号包括两种:一是体态符号。二是语言符号。体态符号包括了主持人在传递信息过程中所做的行动, 包括手势、眼神、点头或摇头、面部表情等等;而语言符号, 则是在主持人拥有话语权的基础上, 所传递的动态符号。在节目进行过程中, 主持人面对的是一台摄像机, 这台摄像机将主持人的形象、行动以画面的形势进行传播, 而主持人的语言则通过麦克风、音响进行传递。

电视节目主持人从此拥有了他的社会角色。“角色”一词源于戏剧, 自1934年米德 (G.H.Mead) 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业以后, 角色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角色, 指的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具体地说, 就是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 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 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 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电视节目主持人处于一个复杂的传播体系当中, 对主持人传播角色定位的研究能够帮助电视从业者在节目中更准确地进行角色定位, 更顺利地了解受众需求, 以达到节目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拥有主持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大约两百所, 而关于电视主持人的书籍也不胜枚举。然而, 这些书籍大都从主持语言、主持技巧、主持状态等实践角度出发, 旨在对主持人技能的提高、素质的培养起到作用。对于电视节目的理论研究, 一部分立足于实例分析, 缺乏梳理与总结, 而一部分研究存在于描述性层面。很少有对主持人这个角色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著作与论文。目前, 关于主持人的文献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类, 侧重于全方面提升主持人素质与技能的书籍。例如, 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节目主持艺术丛书”中, 李元授老师的《主持人概论》作为导论性著作, 对节目主持人进行较全面的概括性的论述。全书从“正本清源话主持”开篇, 运用新闻传播学与广播电视学的原理, 借鉴文化学、心理学、美学、写作学、语言学、公共关系学与策划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阐述了节目主持人的方方面面:节目主持人的内涵与分类、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心理素质、审美修养、形象塑造、策划方略、采编实务、语言艺术, 以及网络传播主持方式。鉴于其导论性著作, 书中涵盖范围广, 没有从深度进行挖掘。丛书中其他书目。例如, 《节目主持人审美修养》《主持人策划与创新》《主持人采编实务》《主持人文化底蕴》《主持人心理素质》等, 都更加侧重于主持人的素质培养与技巧提升。丛书中黄幼民、张卓老师的《主持人形象塑造》一书, 运用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公共关系学基本原理, 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探讨了主持人形象的方方面面。作者认为, “主持人必须坚持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对适合的人说适合的话。”[5]书中涵盖大众传播理论、受众研究理论等, 笔者从中受到很大启示。

第二类, 对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研究。大部分对节目的研究文献中, 主持人都在研究内容中占有重要篇幅。例如, 陕西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赵爽宇的论文《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语用分析》, 第三章以“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分析”为题, 整章从语言学角度切入, 分析主持人语言特征, 提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有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幽默与趣说原则三原则;西北大学2009届硕士韩蕊娟的论文《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解析》, 第二章“节目构成要素分析”中, 对《铿锵三人行》的主持人窦文涛和两位固定嘉宾进行了分析;中国传媒大学2009届硕士陈姗姗的论文《论情感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场的有效沟通》, 以情感类节目主持人为研究对象, 结合不同案例, 提出了节目主持人在现场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

除了以上两类型研究文献, 从传播学角度研究主持人角色定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和专著还很缺乏。而本文就是要将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研究同传播学、社会学结合起来, 分析中国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问题, 探寻电视主持人在传播学中的定位, 研究主持人如何在角色定位中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 以及受众参与反馈信息如何影响主持人的角色把握, 从而为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指导性的理论建议, 促进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志鸿.传播符号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137.

[2]贾磊磊.影像的世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高贵武.主持传播学概论[M].中国传媒人学出版社, 2007:85.

[4]吴洪林.主持艺术[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7:1.

研究目的 第10篇

摘要: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气候的概念和特点,对气候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以适应气候为主要目的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探讨以适应气候为主要目的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据此,有利于保障建筑设计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的要求,减少气候变化对建筑所造成的消极影响,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率。

关键词:气候;主要目的;建筑设计;有效对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环境、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全世界开始杜绝以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大力开发和节约能源,以实现有效的节能减排。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况,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必须从各方面来加以控制。在环境恶劣、气候异常的今天,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为保障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必须在建筑设计方面进行改革。建筑设计要与施工当地的气候相适应,协调建筑设计和气候之间的关系,从实际出发,以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建筑设计。以适应气候为主要目标的建筑设计,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气候的概念和特点

气候是指地球上某区域常年保持的一种大气环境和状态,展现了此区域大气统计的平均数据,主要包括对温度、降水等的计量。气候具有规律性,类型十分多。每一地区都可以根据降水量、温度、太阳辐射等来研究其气候特征,并据此划分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该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因素和地形因素。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去,夏季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气流的影响,冬季受西伯利亚和冬季风的影响,但影响比较小。在南方地区的东部、南部等区域,易受到台风的影响,六月份常出现梅雨天气,而六月之后南方地区可能出现伏旱现象。

二、气候与建筑设计

(一)气候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地区的都有其獨特的气候特点,气候是一种长期的、固定的大气环境,但是其仍然存在着变化。按照一般的定义,气候通常是指某一个区域里长时间的大气特征。与之相关的还有一种概念被称为微气候。所谓微气候则与建筑密切相关,其是对建筑室外和室内的气候特征进行研究,具有固定范围,既包含了群体建筑的大气环境,也涵盖了单体建筑的环境。虽然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不可能改善整体的气候特点,但却能对局限范围内的气候进行改善,以保障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

表一 气候系统分类

气候系统气候对建筑影响的水平范围尺度(km)气候对建筑影响的处置范围尺度(km)时间范围

全球气候21005~121至5个月

地区气候550~10002~101至6个月

地形气候1~90.03~11至24个小时

建筑室内微气候0.2~10.21天

建筑室外微气候0.02~0.10.021天

(二)以适应气候为主要目的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以适应气候为主要目标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是保障人们居住环境水平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不仅要确保建筑物的质量,还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尽可能的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的消耗量。在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在于改善自然环境,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制定建筑设计方案的时候,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能确保建筑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三、以适应气候为主要目的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一)根据气候的特点来选择建筑的地址和朝向

以适应气候为主要目标的建筑设计,要求其在建筑的选址和朝向上充分结合当地气候的变化特点。在建筑选址的过程中,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进行建筑选址的时候要考虑到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辐射将会影响建筑外部的热环境,其是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气候因素。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对于冬天比较寒冷的地方,就必须将其建筑放置于能够充分吸收太阳辐射的区域;对于夏季比较热的地区,则要避免将建筑地址选在太阳辐射强的地方,以免户主在夏日的时候过热。例如,我国南方地区大多是夏热冬冷的气候状况,因而建筑的选址因选择太阳辐射均匀的区域;其次,建筑选址还要考虑到风向的问题。人们需要有一定的风源,但是风不可过多,不能携带太多的灰尘。鉴于这种状况在选择建筑地质的时候,不可选在风口或是风速过大的区域,也不可将其置于隘口地形。在建筑选址的时候,要选择受冬季主导风影响比较小,夏季主导风不受污染的地方。对于南方地方地区来说,则要考虑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特点;最后,还要考虑到降水因素。要根据当地的地形来研究其降水分布特点,寻找该地区的降水规律,以选择合适的建筑地址。

在设计建筑的朝向的时候,也要充分结合气候的特点。建筑的朝向设计主要是考虑气候的太阳辐射和风两个因素。在我国建筑朝向设计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面朝南面,这是以我国整体气候特点为依据。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设计建筑朝向的时候,都会选择能够拥有良好通风环境的一面,通常设计在45度的夏季风入射角上。南方地区的建筑物多是呈行列式,面对这种布局方式的建筑物,在设计朝向的时候,要考虑到南方夏季主导风的流动风向,从而选择能够保障通风的朝向。此时多是将其朝向设计于30度夏季风入射角至60度夏季风入射角之间.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太阳辐射这一因素,要根据该地区的日照时间来选择朝向,因而我国建筑物多是坐北朝南。

图一 行列式布局

(二)建筑群体和单体的设计策略

在建筑群体的设计过程中,一般将街道作为通风廊道,主要用于降低建筑的温度,洁净空气。主要采取中心辐射的方式。另外,在建设高层建筑的时候,更要全面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注意高层建筑所引起的转角效应和峡口效应等。在制定建筑群体设计方案的时候,建筑物的高度不可超过风向建筑平均高度的两倍。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的树木、围墙等来实施有效的挡风措施,根据该地区的风向来进行布置。

在建筑单体的而设计过程中,要在气候特征的基础上设计风压通风。要以风向为依据,充分掌握建筑的平面设计图,以确定建筑通风口的位置。在建筑光纤的问题上,可通过对建筑室内的玻璃的选择,调整侧窗的高度、大小来进行采光。

(三)以某市为例来分析其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

从建筑总体布局设计来说,必须考虑到某市的气候状况。某市的气温相对来说比较高,湿度比较大,风速并不快,所受到的日照也比较少。因而,在建筑总体布局的时候要考虑到各个因素,例如,夏季的时候要避免过强的太阳辐射,做好通风工作;冬季则要补充太阳辐射,通风要适度。另外某地区多是山地,要注意建筑群的外部气候。某地区多是采用开放式布局,这也受其气候的而影响。这种开放式的建筑布局可使人们在夏季的时候于树荫下乘凉。某地区充分利用地形来形成地形风。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通常不会选在山脊或是山顶,多是选于山谷,因地形起伏而增强日照辐射强度,又温度不均而形成地形风。利用地形风可以缓解某地区的湿热状况,通风效果比较好,使居民感觉舒适。某建筑物的朝向需要在夏季减少太阳辐射,而冬季则要增加日照,为此其朝向的范围通常在向南偏东37°至南偏西37°。

结束语

在建筑行業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要满足生态系统的要求,不可因建设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以气候为主要目的,是指其必须充分利用气候所提供的资源,利用气候的作用来完善建筑设计,并且避免建筑物受气候的不好影响,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保障人们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这种以适应气候为主要目标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到资源紧缺的问题,其尽可能避免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维护,以实现建筑的节能性。总而言之,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气候因素,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来制定合适的建筑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勇勤,叶彩涛.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5)

[2]李桃.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2013,(15)

[3]叶守森.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13,(10)

网络自制电视节目的传播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自制,电视节目,传播探究

随着网络电视台的不断发展, 其需要付出高额的资本成本, 导致用户体验丧失。而网络自制电视节目不仅能有效弥补这种在资本投入方面的问题, 而且能将很大一部分的网络剧和自制的综艺娱乐节目进行开发和挖掘, 从而实现投入成本较低而获得节目的独播权, 且不会造成同质化问题, 这就为网络平台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广告植入的机会。所以, 当前不少网络平台通过高投资制作电视节目来满足自身品牌的差异化发展。

1网络自制电视节目与传统电视节目的差异

传统媒体电视节目的传播平台虽然能与互联网之间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 并实现跨媒体的领域开发, 但在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单向性, 在当前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而网络自制节目借助当前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通过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和媒体发展环境的不断延伸, 开始为广大观众朋友提供更丰富多彩的节目资源, 并逐渐受到人们热爱和追捧。从制作媒体和制作模式来说, 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费用要比网络自制节目的费用高很多, 传统电视节目中对制作团队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更加注重团队质量和精良度, 而网络自制节目的制作群体则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特点, 其人员包括来自各行各业的热爱影视和媒体事业的人群, 所以制作的视频质量也参差不齐。

2网络自制电视节目传播的优势

2.1网络自制电视节目的品质

一直以来, 传统电视媒体处于我国长期电视节目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而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 网络自制节目开始在其带动下通过网络电视台、门户网视频等服务平台进行传播, 其电视制作运营过程和属性都与传统电视媒体的制作有非常大的区别, 具有更强的商业性和后发性特点。网络自制电视节目的目的是为了迎合广大网络电视用户群体, 并达到一定的社会舆论引导和正能量传播作用, 并满足目标用户和广告主的需求, 实现这种网络自制节目在媒体发展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吸引更多广告投资商, 为平台创造盈利。在进行节目制作与传播时, 商业性特点决定了其节目制作更加注重受众的收看品味以及整体网络传播环境的发展趋势, 从而为网络自制节目带来更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网络新媒体通过更加新颖、个性和多元化的方式将各种综艺节目呈现给观众, 并超越传统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在受众市场中保持超越传统的优势地位。

2.2网络自制电视节目的多元化的发展

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下, 传统电视节目和相关影视节目制作开始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更加注重精准传播, 从而不断满足受众群体对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 并投入必要的媒体发展资本来迎合观众需求和对媒体差异性发展的转变, 为自制电视节目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而网络自制电视节目的发展, 主要是贯穿围绕网络电视平台来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媒体发展。而且网络自制剧泛指传统媒体开办的网络电视、商业门户的视频服务平台和社会化媒体平台。不断从网络自制节目质量方面精益求精, 使这种网络自制节目的媒体功能最终达到广播、传统电视以及等其他传统媒体所具有的点播、直播和下载的服务效果, 这就要求网络自制平台要建立更专业化和媒体经验丰富的团队, 并结合国家媒体发展政策和各种资金、品牌的支持, 进行优势挖掘和发展。例如, 《中国公开课》《一席》《奇葩说》等网络自制节目, 都传播了正能量, 从而得到越来越多年轻受众的喜爱, 提升了网络节目收视率。

3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对传统媒体电视节目的影响

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不断发展与流行, 给传统电视节目造成压力和挑战的同时, 也促进其进行改革创新。所以, 新媒体自制节目冲击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受众关注度和优势, 而且借助互联网的网络自制节目更符合年轻受众的喜爱, 就导致传统媒体节目失去了大批观众, 而且这部分观众大多是年轻精英, 有着高收入和高消费的特点。同时, 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也促使传统电视节目进行资产重组, 更注重创新化变革, 实现传统媒体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 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是当前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新时代科技进步的表现, 但在发展中要注重其与传统电视节目的和谐统一发展, 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翔.从视频集纳到自我产制:中国网络电视节目自制现象研究[J].新闻界, 2012 (14) .

上一篇:环球网健康频道下一篇:科学英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