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持续发展论文

2024-09-19

可持持续发展论文(精选12篇)

可持持续发展论文 第1篇

宁波无偿献血工作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目前已处于全国前列。十年间全市参加无偿献血60余万人次, 累计献血量110.96吨, 一次性献血400毫升 (包括300毫升) 由2000年的1%上升到84%。全市共计有11584人参加成分血捐献。自体输血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开展, 已完成5045例, 回输血量占临床总血量的5%。乡镇农民参加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长, 城乡献血不平衡状况正在进一步缩小, 全市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71%。已连续四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 连续四次荣获“浙江省无偿献血先进市”。这些数据事实表明, 宁波献血事业的发展不仅走在了浙江省的前列, 而且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宁波献血工作的发展还是属于宽泛型发展模式,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场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献血工作持续发展;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率整体不高, 临床用血量增长幅度与参加献血的人数差距很大, 血液浪费问题仍然存在;城乡无偿献血不协调等制约了全局性发展。因此, 宁波献血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已迫在眉睫, 显得非常必要。

二、宁波献血工作存在的问题

无偿献血宣传的力度不够, 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并真正发挥作用;血液资源的节约任重道远;血液质量安全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其意义在于通过剖析宁波献血工作的发展现状, 揭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对今后的献血事业进行理论探索和现实指导。

(一) 宣传招募十分艰巨, 影响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

《献血法》实施十年来, 各地献血工作的宣传在新闻媒体的密切协作和配合下,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部分群众对献血知识仍存在心理误区, 对市区街头等热闹地点摆放的献血宣传广告牌和相关资料漠然, 熟视无睹。在医疗医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临床用血逐年增长, 血源安全供应成为制约献血工作发展的瓶颈, 这给献血招募和血液供应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献血工作中的传统宣传和传统招募方式已不能满足献血工作的快速发展, 从而制约了献血工作的持续发展。

(二) 科技创新和输血研究领域实力不强

从献血工作的发展阶段来看, 献血工作由以前的血管逐步向血管转变, 献血由主体向用血客体转移 (即安全血液从献血者体内流出到受血者体内安全流入) 。如何让血液制品在医疗临床使用中安全有效, 避免输血反应, 节约宝贵血液资源, 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国内同类血站的科技创新和输血研究相比, 在科技创新、输血研究等方面均较为落后。

(三) 长效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1、无偿献血队伍的调整和更新不够及时, 固定献血者队伍发展较慢。

献血者队伍在年龄、学历、性别、数量等方面还未形成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结构层次。血液应急保障队伍还需进一步加强完善, 尤其献血工作作为一项长久性、持续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在培育新的献血队伍方面还急需改进和提高, 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建设没有进展, 未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

2、献血服务工作方式僵化, 缺少献血服务的主动性。

随着献血工作的快速发展, 主客体的角色依旧没有及时发生显著变化, 采供血机构部分人员仍然奉行等、盼、望的守株待兔态度, 有悖于献血工作所弘扬的崇高奉献精神, 有悖于科学发展观中所阐述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献血服务处于被动地位。

(四) 软硬件建设亟待加强

1、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固定献血屋建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上海市已在各闹市区建成10个献血屋, 以改善流动献血车上献血环境相对较差的问题。) , 尤其遇到特殊天气, 由于场地环境、舒适度等原因, 街头流动献血车已不能满足广大献血志愿者的要求, 因此, 为献血者提供最优质服务的环境亟待改善。

2、优质服务相对不高

献血工作中对献血者的优质服务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舒适度上, 更要体现在对无偿献血者的内心需求上。在实际工作当中, 采供血机构面对广大献血者, 应真正体现人性化服务, 以满足献血者的心理需求。

三、促进献血工作科学发展采取的方法

面对医疗用血快速发展的紧迫形势,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献血工作的发展必须考虑长效机制、宣传方式、协调全面等问题,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推进献血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1.坚持好与快相统一, 做到速度与质量两个轮子一起转

正确处理速度与血液质量之间的关系, 是推进献血工作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问题。速度与质量是发展一个目标的两个方面, 保持速度与质量相统一, 既要在加快献血工作发展速度上挖掘潜力, 又要在提升血液质量安全上做足文章, 更要把两者统一起来进行谋划。一是在满足全市卫生医疗临床用血增长与血液采集量逐渐增长中做好供需平衡。二是在发展基础设施与提升献血服务质量并重中好中求快。三是在内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外部培育新的献血发展增长点中好中求快。

2、坚持城乡发展相统筹, 做到城市与农村两幅蓝图一起绘

城市和农村是献血工作发展不可分割的两翼, 只有两翼俱丰, 献血工作的发展建设才能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献血工作协调发展重点要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构筑宁波都市献血文明圈, 做好街头献血车和献血屋的文明品牌, 大力打造城区温馨献血屋的建设。二是全面推进无偿献血在新农村中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加快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中的献血工作, 深入开展城区带村、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农村献血工作开展, 加强农村的献血知晓率, 不断提高农民献血比例。三是进一步建立完善无偿献血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 对于农村村民参加献血的行动要建立激励机制, 让广大村民积极志愿加入到献血的行列当中。

3、坚持无偿献血宣传与献血招募相同步, 做到资金投入与回报一起要

无偿献血宣传与招募是献血工作正常开展必不可缺的因素, 只有宣传到位才能彻底打消广大群众对献血的顾虑, 为献血工作顺利开展扫除思想障碍;也只有做好献血招募, 才能保证献血队伍的不断壮大, 保障充足和应急血源正常供应。无偿献血宣传要创新, 更要有计划和实效, 要让投入的宣传资金真正起到作用, 切忌盲目、无针对性、无重点性, 只有献血宣传到位, 深入人心才能使献血招募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而让宣传资金投入与回报相统一。重点宣传要有规划, 资金的投入要有目的, 更要有评估体系, 使资金的投入要有所值, 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4、坚持科技创新与发展进步相一致, 作到改革促发展与发展助改革一起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 要坚持血站业务科研项目的不断创新, 提高血液课题研究, 提高临床血液有效使用水平, 不断为医疗临床安全科学用血保驾护航。采供血机构不单单为临床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源, 更要在临床科研发展和血液研究等方面要有所突破, 坚持血液采取供应与科技创新相一致, 做到科研创新促进献血工作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头前万木春”,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只要我们不断坚持制度创新和以人为本, 大胆实践, 努力探索, 宁波的献血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

摘要:本文从宁波献血事业发展的现状来探讨宁波献血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意义在于通过剖析宁波献血工作的发展现状, 揭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对今后的献血事业进行理论探索和现实指导。

可持持续发展论文 第2篇

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中学是2004年9月正式成立的一所公立完全中学,由原来的城区顺义三中高中部和后沙峪中学合并成新的完全中学。区、镇两级政府对学校的发展都寄予了厚望,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各种装备可以说是一流的,但如何运用好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来实现学校的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04年,我们在区教科室的指导下,找到了ESD项目这一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学校逐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2006年,学校获得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奖; 2007年,学校有两项成果分获北京市ESD项目“十五”成果的二等奖、三等奖。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聚合学校有效资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知识和观念的渗透

2006年寒假,我们在所有学科各挑选了一名骨干教师,对课标教材、考试试卷做了一个系统整理,把体现ESD思想的内容整理出来,编成校本培训小册子发给各科教师。

2.通过课堂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地理组确立了体验式教学的区级课题,生物组确立了有效解决生物学科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区级课题。这些区级课题的立项,使我校的教师逐步从只关注教师的教到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

3.通过环境育人,让学生在文明做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校,最值得品味的是它所拥有的思想文化精神。学校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书卷气和儒雅的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和策划”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环境建设的活动中来,现在楼道、洗手间、草坪、教室等学生能看见的地方都有了这样的提示语:“守护一片绿,增添一份美”、“绿色校园鸟语花香,环保成果你我共享”、“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等,这些格言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们充分利用实验楼、教学楼的楼道,对师生进行文化熏陶,我们选用了孔孟儒家教育思想的精华和名句:“师以德为本”、“不学礼无以立”,提示师生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在高中教学楼立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牌匾,在初中教学楼用钛金字显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人文情怀,鼓励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生一走进教学楼就会被这种文化包围,久而久之,这些优秀的思想会一点一点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在教室里,我们选用了集体主义教育的名句:“滴水必须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个人是微弱的,集体才是力量”;在运动场四周,我们用了“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健身代表一种蓬勃向上的文化”等鼓励师生去运动、去锻炼,让学校充满向上的、朝气蓬勃的文化。

4.通过活动课的开展,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们关注考试、研究考试,但不唯考试,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考生”,而是培养“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去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和重点中学的学生一样是中国的一个公民,最终要以一个劳动者的身份进入社会,担当一份社会责任,所以我们不把应对考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是追求一种更为理想的境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几年来,学校组织了“红五月合唱节”、体育艺术节和文艺汇演,开展“青春飞扬”卡拉OK大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请北京歌剧舞剧院的演员到我校演出文艺节目,举办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项目的比赛,学校还出资举办了“科教兴国”展览,请专家为学生做科普报告,组织学生到神笛陶艺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观看电影,组织住宿生出早操等,通过这些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5.开放学校专用教室,为学生发展提供场地支持

学校的机房、美术教室、阅览室都对学生全天开放,目前,我校还专门筹建了电子阅览室,主要是对学生开放,让他们有更多收集和获得信息的渠道。

二、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建立共同愿景,塑造职业精神

面向“十一五”,我们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为指导,创建和谐校园”的课题,并把“学习强师、学习兴校”写入《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当中。我们借助ESD平台,尝试改变我们的思维,学会以一种可持续的精神和思维方式生活,建立一个和谐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顺义十中。

学校的共同愿景来源于教师的个人愿景而又高于个人愿景,它是个人愿景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的共同理想,要将学校愿景贯穿于教师的愿景、将教师的愿景融于学校愿景之中,使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和谐一致。以学校共同愿景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以共同愿景构建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完善群体的事业指向,才能产生有利于共同愿景实现的行为。现在,全校师生员工都认同我们通过有效学习创建和谐的学习型学校的目标,都清楚每学期发展的具体任务,都对自己的职业有短、中期规划,学校教科室给每位教师制作了成长档案,激发教师的学习欲望和持久学习的动力,鼓励教师把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个人的成长有机地统一起来。

2.深化校本培训,夯实专业基础

在校本培训工作中,我们在“实效、灵活”上做文章,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优质的培训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实” 就是针对教师现状,狠抓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我们每学期都分层举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我们开展了以“有效复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为主题的初、高三复习教学研究课,以“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为研究主题的骨干教师示范课,以“和谐课堂”为主题的中、青年教师评优课,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为展示的主要内容,通过备课、讲课、说课、评课4个步骤,重点考察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难度与密度、把握课堂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语言和板书4个方面的基本能力。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活”就是形式活泼,教师参与活跃。除了通过邀请上级教科研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定期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共同研讨,及时解决问题以外,我们更注重挖掘校内优质资源,对不同学习群体进行适时培训。比如,请信息技术老师分模块对教师培训,我校付志永老师对全校任课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和教室多媒体正确使用与维护的培训,常宇老师给理、化、生教师进行了绎络软件使用培训,吴从兵老师给数学教师进行几何画板的培训;开学初,由政教处组织,请优秀班主任为新班主任进行讲座培训;同时,科研室还对部分科研骨干教师进行沙龙式、闲聊式培训,即不定期召集他们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最近读到的新书、获得的新的信息。通过扎实地学习和实践,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在各级论文征集活动中,我校教师论文的获奖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在刚刚结束的顺义区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我校有9名教师表现优秀并获一等奖,23名教师获得二等奖,16名教师获三等奖;在上学期的学校科研月活动中,刚刚毕业3年的教师已经能成功地为学生开科技讲座。

3.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育资源

2006年,我校与北京四中正式合作,成为北京四中唯一的一所分校。我校初、高中多数学科教师已经多次到北京四中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老师们感觉受益非浅。此外,我们还利用了师大二附中、北京八中、牛栏山一中的多所名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来充实自己,不断提升十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007年,北京市已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实践,我校也被正式批准为北京市新课程改革的样板校。我们将抓住这一良好契机,继续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方法上注重培育学生的“学习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第二课堂,向“死读书、读死书”说“不”,鼓励学生获得“绿色考分”;建好心理健康咨询室,改变学生对接受心理咨询的成见,让学生在沟通和倾诉中解除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实现心灵的自由与解放;多途径、多角度实现对教师的培训,积极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性评价小组组织的活动,有效地克服教师们有可能产生的职业倦怠,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中学)

可持持续发展论文 第3篇

关键词:可持续时装;环境破坏;道德;慢时尚;公平贸易

“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在1980年的国际政策辩论中被首次提出。它的官方解释是一种能长期维持系统功能正常运行的发展模式,应当减少和避免不可弥补的,或是可能威胁、影响未来一代生活的损害,简单地说就是满足当代需要的同时,也不危害子孙利益的发展方式。近几十年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1 可持续性问题的历史来源

资源短缺是当今社会可持续性发展课题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一项未解决的重大全球挑战,它主要包括生产(主要是能源),生存(主要是食品)和其他资源短缺问题。在原始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生产条件低下,主要的生产方式是靠人力和畜力;在前工业社会,大多使用最原始的自然资源;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工业化时代发明了新的内燃机,这导致了能源结构的改变,石油出现在历史的舞台。同时,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些有害元素开始危及我们的生命,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从历史根源看,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快速的人口增长导致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上升使得很多人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大大增加了非必要性的消费(从最基本的生存物质消费,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自然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需求急速上升,产生了所谓的“能源危机”;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导致和加剧了资源短缺。因此,The Club Of Rome在1972年,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如果目前资源缺乏的问题没有改观,根据目前的人口增长率,在未来一百年内人口和工业水平将出现不可控制的急剧下降。

1.1 石油资源枯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能源消耗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也开始迅速增长。目前,世界已形成三大能源消费中心,即亚洲、北美洲和欧洲,而全球能源消耗总额中超过四分之三的能源都来自这三个区域。

如今,全球能源消费重心转向亚洲,而中国则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如在过去的10年中,55%的能源增量来自中国;而在2012年,亚洲的能源消费占全球39%,其中中国就占22%。同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中心还指出在未来20年全球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1.2 水危机

世界水危机与人类需求息息相关。自1970以来,全球约有10亿人不能喝上安全水,其主要由于可饮用水的缺乏和水污染;此外,许多地区地下水的不足(如伊朗、苏丹等)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与此同时,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污染已经开始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世界上超过半数躺在病床上的病人,都被与水有关的疾病感染。

1.3 生物多样性锐减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史无前例的增长。例如,对树木的大量的砍伐,使得最适宜生物栖息的热带雨林大范围锐减,很多森林都消失了,很多生物无家可归,四处迁徙;对海洋生物的大肆捕杀,导致多种生物濒临灭绝,据全球物种协会的研究表明,截止到2008年,仅哺乳动物就有1141种已经开始受到威胁,118种濒临灭绝。

总之,作为一个历史性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并影响我们的生活在各个方面,服装行业可不例外。而且在时尚和纺织品行业中,织物加工和服装生产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和生物化学能源。因此,服装业在整个制造加工流程中,更应该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减少资源消耗。

2 国内可持续服装品牌案例分析:无用

“无用”是由中国设计师马可在2006年创立的高级时装品牌。这个品牌的服装是使用一些被认为是没用的或被人丢弃的东西加以回收,通过再改造和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呈现出来的服装。

“无用”是一家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中国服装产业,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战略的基础上的,从面料加工、染色到缝纫的各个生产步骤设计师都秉持环保理念,坚持纯手工制作。2006年,马可的工作室在珠海成立,后来正式注册为慈善组织,它致力于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2007年,无用首次亮相于巴黎时装周,从无用的时装秀上,我们不难发现此品牌设计的商业化并不强,它强调手工和纯天然。如今,它也已经发展成一个带有公益性质的社会企业。作为企业文化的创始人和代表,马可坚持“生态设计”,品牌形象简洁、朴实,她在时尚界被称为一个反商业、反消费主义的设计师,她努力弘扬传统,保护环境,“无用”也是一个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专注于慢节奏的手工艺术,从而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手工业的传承。

马可认为設计师的社会责任分为三个主要领域,即环境责任,社会道德责任和人文责任。

2.1 环境责任

服装产业属于加工密集型产业,整个流程产生的污染物和废物很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视。而“无用”的设计都使用天然纤维,手工编织和缝制,不使用化学染料,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对再生材料进行处理,并重新使用,以减少浪费;尊重自然的发展,保持生态平衡,展现出一种原始生态的生活方式。同时,“无用”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产品的长期使用,只做耐用的服装,所以考虑到生产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尽可能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2.2 社会责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库存和浪费,来买服装的顾客必须等待几个星期,因为“无用”坚持有需求才开始制作,如果天气不好引起天然植物染料的短缺,等待的时间会更长。马可提到现代社会发展得太快,消费行为变得越来越冲动,消费者购买服装没穿几次就扔掉,特别是在中国,当前流行趋势很矛盾:一方面,消费者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然而,另一方面,他们仍然选择那些快速时尚品牌,因为这些快速的时尚品牌提供时尚和廉价的产品更新率、更快,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然而,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人们不得不减少过度消费,据调查,很多消费者购物态度已经发生变化,多数人都愿意购买“低碳产品”和“绿色产品”,这种变化促进了“慢时尚”的发展,而“无用”正属于这种慢时尚服装企业。而慢时尚不只是意味着从字面意义上速度的缓慢,它主要关注的是“利益相关者”(如制造商,设计师,企业和消费者)在整个生产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慢时尚”的概念是将服装产业设计和可持续性联系起来,建立公平、和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反映了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

“无用”也不追求服装的过度设计,而是展现面料带来的真实自然形态和感觉,减少花哨的款式导致的过度消费,不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由于马可认为设计师应该承担起社会良心的作用,所以她的品牌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企业的代表。

2.3 人文责任

“无用”高度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国母彭丽媛在外事访问期间穿着无用品牌的服装,这个本土品牌的设计就展现了中国设计的新面貌,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础,所以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的连续性,文化研究必须纳入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进入到21世纪,许多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如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主张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明确发展目标,并逐渐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3 国外可持续服装品牌案例分析:People Tree

People Tree是一家英国时装品牌,被公认为是一家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都是建立在公平贸易的基础上。

一开始People Tree主要生产天然染色和手工编织包、服饰和木屐。近20年来,People Tree始终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设计和生产环保时装,它是一家公益性企业,将经营模式与慈善组织相结合,而创始人Safia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为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1 织物的选择

大部分People Tree的服装都是用百分之一百有机棉制成的,其中有机棉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可再生的安全纤维,栽培不需要使用有害的农药,大大减少了种植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然而,发展中国家主要种植棉花,如果不是有机农业,生产过程必须依赖大量的有毒农药,这将对农民的身体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所以有机棉的种植,大大提高了棉花的品质和安全性,保护了农民的长期健康。同时,他们使用天然杀虫剂,以防止害虫和有害化学物质,保护环境又能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当然People Tree也用羊毛,原因是:首先,因为羊毛是一种天然的材料,美观、耐用且温暖;再者,羊毛是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它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此外,羊毛还是一种可再生可持续的材料,羊毛每年可以再生,所以用羊毛不会伤害动物的生命。

3.2 公平贸易

公平贸易手段不仅代表了公平的價格,而且建立在人类和环境的基础上,它提供给社会边缘社区工人健康、可靠的工作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弱势群体的最大利益,如在公平贸易领域,一些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妇女和残疾人士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此外,People Tree在款式设计上增加了更多的手工技能(如手工绣花,手工编织,手工印刷,手工编织等),选择一些贫困地区作为加工工厂,为农村的工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增加当地就业率和收入。同时,因为机器生产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People Tree大量使用人工生产,最大程度的维护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

3.3 工作实践

在2011年,人们与著名的电影明星艾玛沃特森合作,设计了一个新的服装系列,艾玛沃特森亲身参与了公平贸易的整个生产过程。利用明星效应举办的时尚活动大大拓展了客户的数量,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同时更增加了公平贸易的知名度,有助于传播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它。所以,作为一个可持续的时尚先锋和典范,People Tree不满足于现状,对未来的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划,在2011年-2012年的企业目标中提出,要建立并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更大范围的减少污染和扩大就业。

4 结语

可持续性时装是未来时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当代设计师应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设计理念,企业也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同时,作为一项有利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支持和维护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公民在社会中共同的责任。因此,人类应该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平衡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Agence France Presse . Ma Ke's anti-fashion couture show [Z] . 2008.

[2]Aplin,G.,P.Beggs,G.Brierley,H.Cleugh,P.Curson,P.Mitchell,A.Pitman and D. Rich . Global Environmental Crises: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M] . Melbour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nd edn,1999.

[3]Charter,M.,&Tischner,U.Sustainable solutions:Develop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for the future[J] . Sheffield:Greenleaf,2001.

[4]Fletcher,K.Sustainable fashion and textiles:Design journeys[J] . London:Earthscan,2008.

[5]People tree . Seventh Biennial Social Review 2011-2012[Z] . 2012.

可持持续发展论文 第4篇

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三大本质体现, 即“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1,2]可见, 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上, 旅游者所体验与观赏的客体不再是单一的景点, 城市内的所有要素都是观赏对象, 它们之间配合的优劣程度以及形成的良好城市氛围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旅游者对该城市的印象认知。[3]因此, 城市旅游系统主要是以城市空间为依托的一个大系统, 该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取决于城市拥有的旅游资源特色、服务能力、产品市场认知度, 而且还依赖于城市旅游产业价值链上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城市旅游经营管理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这是城市旅游经营管理的内在要求。这是因为从目前城市管理来看, 城市旅游经营管理主要是指政府等参与主体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 对城市旅游发展所依托的基础资源设施、自然景观、人文资源、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 实现城市综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 改善和提升城市旅游功能, 增强城市自身价值和综合竞争力, 提高城市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扩大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聚集度, 增强辐射能力, 实现旅游资源与城市建设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有机结合, 不断延伸城市旅游的生命周期, 实现旅游业在城市经营管理中长期贡献效益。

二、省域边界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

从系统角度来说, 城市旅游系统是一个由众多要素组成的大旅游环境系统。在此系统中, 旅游流系统是核心。马耀峰教授 (2001) 认为:旅游流系统是一个空间网络结构, 它是游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能量流、文化流等旅游子流的集合, 其中游客流是旅游流系统中的主体。信息流是旅游流产生的主导, 资金流是旅游流产生的运作条件, 能量流是旅游流的必然, 物质流是旅游流产生的保证, 文化流是旅游流的结果。为此, 马耀峰教授认为, 旅游者选择城市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丰富的旅游资源; (2) 便捷的交通网; (3) 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4) 较高的知名度; (5) 鲜明的城市形象; (6) 友好文明的社会环境。[4]而张辉教授 (2004) 认为, 在旅游系统的“哑铃经济”体系中, 较之于传统的“物流”经济体系, 其最大的特点是“人的流动而非物的流动”。[5]可见, 城市旅游的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城市自身的资源、文化、品牌及形象等独特性, 更重要的是城市在区域空间内对身处异地的旅游者能否产生吸引力以及外地旅游者是否具有愿意前往该城市旅游的内驱力。

然而, 在“行政区经济”为主导的背景下, 省域边界区城市旅游持续发展往往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使得其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参与客源竞争的机会和能力较之中心城市或重点城市相对较弱, 发展限制条件较多, [6]其中来自行政边界屏蔽的制约最为严重。从实践来看, 旅游者对目的地选择除了内在偏好差异外, 其主要受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条件影响很大。其中资源特色、产品品牌认知度、交通便利条件、社会环境等是主要因素。省域边界区城市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特色, 但由于行政边界屏蔽作用, 其旅游资源的产品转化能力、交通便利条件、城市综合发展环境 (尤其是商业环境) 等方面均处于一省行政区内的等级末梢, 在“经济资源配置更多倾向于高层政府所在地的情况下, 权力部门难以或不愿太多考虑行政边界地区的发展, 使其边缘化”。[7]为此在省内的旅游产业政策中, 在重点项目布局、税收、贷款及其他相关支持条件均处于边缘化。这将导致边界区城市旅游流动渠道不畅,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可见, 行政边界的屏蔽作用不仅使边界区城市处于省域发展的边缘或非中心地位, 而且它往往直接导致省域边界城市旅游形象处于公众印象的“灰度区”, 这种“灰度区”一直被“替代效应”所笼罩。由于旅游供给的区域固定性使得旅游区域竞争难以通过供给体系的空间转移来化解, 因此旅游城市之间的形象替代关系强弱将直接影响旅游城市的旅游接待规模和发展周期。这种替代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转移性替代。它主要反映的是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 边界区城市的发展速度、档次与区域中心城市有巨大差距, 其给潜在旅游者所营造的旅游氛围与体验效果完全不同。“嫌贫爱富”是城市旅游者的本性, 在此情况下, 更具有现代化气息和便捷的商务环境的中心城市在吸引游客方面远超过边界区旅游城市。二是竞争性替代。它主要是旅游城市发展过程中, 彼此产生了新的竞争者和替代品, 由此造成旅游者旅游选择机会与出游空间扩展, 它将使边界城市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弱。三是时滞性替代。它主要是指旅游者对旅游城市的形象认知与旅游城市自身形象的改变之间并不完全同步的现象。从认知心理学来说, 人们对一个城市旅游形象的认知总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现象, 要改变这种心理的“刻板认知”并不是旅游城市单方面努力所能完成的。四是屏蔽性替代。它主要指由于旅游城市在众多城市目的地体系中所占据的位势差异而产生的强势旅游地形象屏蔽弱势旅游地在旅游者认知体系中位置的现象。它往往会使旅游者简单地用强势旅游地的形象内容代替对弱势旅游地的形象认知和判断。

三、省域边界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机制选择

从可持续发展追求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三度”有机结合的本质特征来看, 省域边界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各参与主体围绕旅游客流的吸引力, 不断提升自身作为质量, 其中政府的主导力、企业的推动力、中介的服务力则是三个关键因素。为此, 省域边界区城市旅游发展应重点提升内力与外力的运营能力。具体表现为外部的“顺势与借势”和内部的“育势与运势”。

1、外部的“顺势”和“借势”

省域边界城市在旅游持续发展能力提升过程中, 应充分尊重边界屏蔽存在的客观现实, 积极做到“顺势而为”, 应寻找外部机遇, 使城市旅游发展“自觉服从和主动顺应”外部环境的挑战与机遇。而要真正做到“顺势而为”和“借势而为”, 重点的是城市旅游参与主体要正确“审时度势”, 即开发主体必须认识到国家、区域等不同层次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变化, 包括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法律环境、区域合作等宏观调控方面的新变化和利好政策取向, 积极抓住机遇, 审时度势, 及时调整城市旅游发展战略及产业布局。其中“审势”即是要求省域边界城市一定要与外部环境的“势”保持匹配, 顺势而为。其次还要积极“因势而动”。“审势”只是“坐而论道”, 或消极地“顺其自然”, 各参与主体 (尤其是城市政府) 要彻底转变观念, 破旧立新, 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发展模式。另外, 还要有“乘势而上”的勇气和魄力。顺势而为的目的在于“化宏观约束为现实机遇, 促成矛盾的转化”, 在推动城市旅游自身的产业结构、发展动力、要素支撑等条件优化中有所作为。

2、内部的“育势”和“运势”

对于以“旅游客流”为核心的城市旅游流大系统来说, 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来自区域各城市旅游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因为这种不平衡直接导致城市在区域的不同的位势层次。除了借助外部的机遇以及外部顺势与借势来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外, 更要加强自身在区域内的经济势能提升以及参与区域旅游客源的竞争。这主要取决于边界区城市自身是否具备积极作为、顺势而为的能力和条件。这离不开自身的“育势”和“运势”能力的提升。所谓“育势”和“运势”, 主要是指运用已有的、内在的、外在的可能不很明显的优势和力量, 通过自身努力, 直接或间接地巩固、扩大, 使之发展为“利我”的势态。对于省域边界区城市旅游来说, 关键是要引起事物内部矛盾发生相应的变化, 最终达到运筹主体顺利实现乘势而起的目的。

图2边界区城市政府作为质量与旅游持续发展的关系

3、提升能力与质量

省域边界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关键在于这种内部育势和运势能力的提升, 它主要取决于城市本身的集聚能力、城市形象的感召力和驱动力等综合能力的匹配与提升水平 (图1) 。

可以说, 省域边界区城市政府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政策指向、行为观念、行为质量以及顺势和运势能力将直接决定能否将宏观的外部产业政策、周边的竞争环境、市场需求的利好因素转化为本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实现旅游业在发展度 (数量上) 、协调度 (质量上) 和持续度 (时间上) 的持续激励 (图2) 。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为发展能力、协调能力和持续能力的综合统一。城市旅游系统是一个以“游客流”为核心的, 包括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能量流、文化流等在内的旅游流系统, 是一个空间网络系统。在“人的流动而非物的流动”的旅游流系统本质的规定下, 城市旅游的发展关键取于城市在区域空间内对身处异地的旅游者能否产生吸引力以及外地旅游者是否具有愿意前往该城市旅游的内驱力。

在行政区经济背景下, 省域行政边界给边界区带来的客观屏蔽作用下, 使边界区城市旅游一直处于公众印象的“灰度区”, 这种“灰度区”一直被“替代效应”所笼罩, 直接影响边界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省域边界区城市旅游发展应重点提升内力与外力的运营能力。具体表现为外部的“顺势与借势”和内部的“育势与运势”的有机结合运用能力。为此应重点寻求当地城市政府、旅游企业和中介组织等三大行为主体的作为质量提升途径, 不断突破行政边界造成的屏蔽效应, 实现边界区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李友亮.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县域旅游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 2012, (2) :45-47.

[3]吴成基.旅游区三重旅游环境系统及其优化调控[J].旅游学刊, 2001, (4) :52-55.

[4]马耀峰.旅华游客流动模式系统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4-52.

[5]张辉, 厉新建.旅游经济学原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6]李友亮.省域边界区参与区域旅游竞合困境及化解[J].商业时代, 2013, (6) :137-138.

可持续发展 第5篇

1、自然资源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物质要素;对可持续发展影响大的资源主要有:土地、水、矿产特别是能源资源。自然资源分类

2、地理学分类

土地资源: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综合体。水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气候资源:光、热、水、风力等。具有地带性和季节性。生物资源:包括森林、草场、水产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生长发育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类

3、根据行为主体可以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由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转换,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人地协调,资源优化配置,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配置的目的是实现三个效益最大化;区域的层次性要求不仅区域内部优化而且区际间也要协调,为更大区域更高层次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3、古代有机自然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论生态自然观“从来不把自然看作是存在于人之外的而与人隔离的对立物”,而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同型性,因而确信自然景物能够寄予人的心性情感,能够在自然中发现人自身”。

4、现代有机自然观: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和运动不仅有量的差别和变化,还有机械论者不愿意承认的质的差别和变化,是多样性的统一。高级运动形式由低级运动形式转化而来,它包含低级运动形式,但不能完全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物质是发展演化和永恒循环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是永恒循环的5、有机农业:是指主要投入的生产资料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还可节约大量用来生产化肥农药的能源。有机农业注重利用农业内部环境资源,提倡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外部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农业的关键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培肥土地,采用少耕、免耕、间作套种、休闲、轮作、覆盖等方式使土地活化,提高土壤肥力,并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有助于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6、生态农业:内容包括农业结构的调整、施肥结构的调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调整、塑料薄膜等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秸秆的综合利用等。尽量减少污染,尽可能的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和谐。有机农业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有益的是正外部性,有害的负外部性,叫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性来源于一个非有效的产权结构。

8、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理论是研究公共事务的一种现代经济理论。公共物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共物品概念是指纯公共物品,而现实中有大量的物品是基于两者之间的,不能归于纯公共物品或纯私人物品,经济学上一般统称为准公共物品。广义的公共物品就包括了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10、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内涵: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11、静脉产业:是垃圾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又被称为 “静脉经济”、第四产业。其实质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有机协调当今世界发展所遇到的两个共同难题— “垃圾过剩” 和资源短缺,“变废为宝”,通过垃圾的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最终使自然资源退居后备供应源的地位,自然生态系统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12、动脉产业:所谓“动脉产业”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的产业,是资源—产品—消费过程。动脉产业表现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以非废弃物作为原料的产业。简答及论述: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大题)

1、人口增长过快,世界现有人口已超过70亿,而且增速逐年加快,庞大的人口压力使地球不堪重负并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治安问题、交通问题等社会问题。

2、自然资源枯竭,由于人口剧增和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物种资源等逐渐枯竭,由全球95个国家的1360名科学家联合研究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人类活动已使地球上约2/3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人类的生存前景十分严峻。

3、环境污染加剧,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直接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4、生态环境恶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损失、臭氧层空洞、酸雨蔓延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着群众健康,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5、南北差距过大,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富人愈富、穷人愈穷,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南北差距的存在使得落后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边缘化,从而又会加大了南北差距,使地球村的贫富更为悬殊。贫困和社会分配不公是产生国际恐怖主义的土壤,带来世界经济的不稳定。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主要是生态系统向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提供环境资源;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并向生态系统排放生产废弃物;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社会系统包含人口与科技两个方面,主要为经济系统提供劳力、技术等,同时将生活废弃物排入生态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主要是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2、持续性原则,主要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地区性的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全球协调行动(如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

四、中国环境问题的综合表现(分析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速度和质量问题,GDP发展速速快但我国的单位GDP能耗大,效益不高。城市化快速扩展,而我国的城市质量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60年的工业化历程使得我国的经济总量处世界强国之中,然而我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

2.规模和效益问题,目前我国的企业生产已初具规模,生产与经营的规模日益扩大,由于采用集中供暖、集中处理污染、共同面对市场等措施有利于企业的创新。

3、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由于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状况以及政策、体制等原因,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尤其是受改革开放政策、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影响,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

4、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人类不应该一味的从自然界索取,更重要的是学会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但是我国由于过度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

5.资源需求与供给问题 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和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过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等导致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短缺,同时由于能源技术落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运输紧张等问题,使得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能源的需求。6.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主要是平等、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问题。

7.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问题传统发展观下的文明观,仅仅局限于物质文明领域,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而物质文明建设只注重经济领域,忽视了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球化的步伐逐步加快乡村聚落的影响,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冲击越来越大,许多观念和习俗在人民心中逐步淡化。社会道德也面临严峻考验。8.财富增加和社会和谐问题在我国,由于机会不平等,权利与责任不对等,导致社会不公平的一大表征就是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不公平映射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五、中国环境问题的概括

1、人口问题,中国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保持新增人口的稳定增长。包括 ①数量问题: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②质量问题:教育力度不够,人口素质低;③分布问题:空间分布不均衡,东多西少;④性别比例失调;⑤竞争加剧,压力增大;⑥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⑦生活不便;⑧贫困问题

2、环境污染,表现:①大气污染: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污染源主要是煤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汽车尾气;导致呼吸道疾病频发,环境问题加剧;解决措施:节能减排(自己补充)②水污染:我国七大水系、部分湖泊、水库和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继续恶化;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废水;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渔业和农业生产,也增加了清洁水供应的支出。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水体富营氧化以及动植物物种的损失;解决措施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我国目前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大,累计存放量大;污染源: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物资、城市生活垃圾;危害:侵占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水体、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

④噪声污染:我国多数城市噪声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呈扩大趋势。交通噪声对环境冲击最强;污染源:工业噪声、施工噪声、交通噪声;污染危害:噪声使人烦恼、精神不易集中,妨碍休息和睡眠等;引起耳聋;引起疾病

3、生态破坏,表现:①森林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覆盖率低、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生长量不高;森林集约经营水平低,大部分森林为粗放经营 ;森林资源消耗量大,树木利用率低 ;林地保护管理压力增加,营造林难度越来越大。

对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全面推进森林经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着力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功能。一是加快造林绿化步伐,二是全面推进森林经营,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三是立足国内增强木材供给能力,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四是实行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保障林业发展空间,五是大力增加森林固碳总量,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六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建设,提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②草地退化严重③荒漠化现象严重④水土流失加剧⑤酸雨

六、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定义: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变化而变换。距离城市越远,经营方式越粗放,离城市越近,经营方式越集约。(自己总结)

假定条件: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①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②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③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④距城市4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⑤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⑥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七、辛克莱模式Sinclair’s Model距城市愈近的土地,耕作愈粗放;而距城市愈远地区的土地,由于转变为城市用地的可能性小,所以到了城市扩张或发展潜力终止的临界点以外,其分布又回到杜能农业区位模式。这种区位的变化是美国地理学家辛克莱研究提出的,人们称之为“辛克莱模式

八、“三种生产”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在基本的物质层次上,可以抽象为由三种:生产活动组成的物资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呈环状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①物资生产:劳动生产,主要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料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产生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环境;② 人的生产:指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产生的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所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

③ 环境生产: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和产生资源(生活、生产资料)。

九、怎么实现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1、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或消化。

2、直接管制、损失赔偿、排污权市场交易、非市场性的交易手段,借助政府的强制力量,价格税收和信贷以及收费等手段来制约。

3、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性使得政府必须在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增强,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十一、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关系(区别和联系)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在实施的层次上,在企业层次实施清洁生产就是小循环的循环经济,一个产品,一台装置,一条生产线都可以采用清洁生产的方案,在园区、行业或城市的层次上,同样可以实施清洁生产。而广义的循环经济是需要相当大的范围和区域的,如日本称为建设“循环型社会”。推行循环经济由于覆盖的范围较大,链接的部门较广,设计的因素较多,见效的周期较长,不论是哪个单独的部门恐怕都难以承担这项筹划与组织的工作。

就世纪运作而言,在推行循环经济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清

洁生产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推行循环经济技术上的前提是产品的生态设计,没有产品的生态设计,循环经济只能是一个口号,而无法变成现实。

联系(补充)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形态的基础和重要特征,循环经济则是清洁生产的最终发展目标,各种产业的、区域的生态链和生态经济系统则构成由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系统的中间环节。

十二、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围绕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保障线”运行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覆盖全体公民。

城乡差别过大,城乡分割。

解决措施

1、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2、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3、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努力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

十三、当前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1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来解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困局,即制定特殊的政策及改变GDP的区域发展目标,走生态化道路才能符合国家长远战略。2适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3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可以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三个方面实现。如城市的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区的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工业企业用地标准;农村用地的旧村改造,村改居,迁村并点等途径。这些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集约用地的长造性实际

4从区域入手,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得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宜居、幸福、活力的人类栖境。我国城镇化任务十分艰巨,城市负担日益加重的状况下,从开始规划设计和建设是就要充分重视维护,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准则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5大力发展城市公交。控制小七成的数量,搭理发展公交运输,将会在最大程度减轻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可持持续发展论文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招生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高校招生工作是国家培养与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决定高校人才质量的关键因素,因为高校的招生工作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就会选拔出具有高素质的考生,反之,则不会选拔具有高素质的考生。

目前我国的人才选拔模式还是主要以高考为主,因此高校的招生工作被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作为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一定要正视招生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编制招生规划,严格遵守招生纪律,实现“阳光招生”。

1 高校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高校的招生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高校的招生工作也越来越完善,比如实施平行志愿制度、阳光招录制度的实施等,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但是不少的高校在招生工作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高校自主招生权的不断扩大,使得高校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有的高校的招生人员出现犯罪行为。

1.1 高校的招生规程规章存在陷阱

国家规定高校必须要制定招生章程,以此规范高校的招生行为,提高招生透明度,但是有些高校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利,他们在招生规程中入手,设定了许多陷阱,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注明高校的校址或者故意误导学生校址,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新校或者与其它院校合作,这样一来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他们故意将知名度高的校址标注;二是不写明收费数额,导致学生对高校的学费金额不了解,这种现象在民办高校中较为突出;三是高校的招生章程内容与教育部规章制度发生冲突,违反了教育部的规定。

1.2 招生计划随意性比较大

随着高考人数的减少,高校为了抢占生源,他们在编制招生计划时不是以对社会人才的需求的科学评估角度出发,而是以高校的生源扩张或者以多收费用为着眼点,随意的编制招生计划,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引起高校招生工作有失公平,同时也会为不法分子提供作弊空间,比如高校通过随意的改变招生规划,降低某个省份的招生数量,这样预留出来的招生编制就会成为某些人员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招生计划的随意性最终结果是影响了考生的切身利益,违背了公正、公平原则。

1.3 招生宣传工作不规范

基于生源的日益减少,高校之间为了抢占生源,他们加强了高校的宣传工作,不可否认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成为考生了解高校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实现透明招生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有些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吸引生源,他们在宣传工作中采取不道德的行为:一是采用虚假信息宣传高校,高校为了吸引生源,他们在进行学校宣传上会采取虚假的信息,比如虚报高校的教育资源、硬件设施等;二是高校在宣传中采取恶意语言毁谤其它竞争院校,或者给学生一些不能实现的承诺,比如只要考生填报本校,就会被录取,结果导致考生没有学上;三是高校的宣传工作采取非法形式,比如向高中教师发放经济报酬的形式,让教师鼓励与煽动学生填报自己的院校。这些违规的高校宣传对于考生来说都侵犯了考生的知情权。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招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基于高校招生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高校招生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正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招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招生理念

以人为本具体到高校招生工作中就是以考生的利益为本,最大可能实现考生的诉求为主,因此考生经过寒窗苦读,他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进入自己理想的高校深造,而高校招生是满足考生愿望的唯一途径,因此高校招生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当然在最大程度满足考生个人愿望的前提就是保证公正、公平。

2.1.1 高校招生工作要以人为本。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是提升高校社会知名度,吸引生源的最主要方式,也是考生了解高校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高校在招生宣传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考生服务的意识。一是高校招生宣传的内容要坚持真实性。招生宣传内容是提供给考生以及家长看的,其主要是反映高校的基本信息,比如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高校历年的录取分数、学校的文化建设等,宣传内容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如果高校的招生宣传内容不符就会影响学生的个人前途。二是宣传手段要实现人性化,高校为了提高高校的宣传工作,其采取的宣传手段具有多样化,一般而言,高校招生工作选取的宣传手段主要集中在:邮寄学校宣传册、举办高校咨询会、利用社会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以及构建自己的网站等手段,总之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高校宣传力度,尤其是对偏远农村地区的宣传工作要做到位,尽可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平衡化。

2.1.2 高校招生咨询以及报考指导要以人为本。学生填报志愿是决定考生命运的重要环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会表现得格外谨慎,他们对于高校的信息需求表现的会格外迫切,作为高校招生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考生及家长的心情,要树立为考生服务的意识,并且将以考生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整合招生工作中:一是高校在学生填报志愿以及高校录取阶段要开通咨询电话,尽量做到24小时专职值班,并且对于考生以及家长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当场全面解答;二是高校要增设网络信箱、网络咨询平台等,为考生提供便利的咨询平台;三是高校要设立专门的资讯室,对于咨询的考生及家长要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且做好记录。

2.2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完善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工作,也是践行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只有建立健全监督体制,完善纪检监察制度才能保证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科学发展观指出高校招生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高校招生部门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的同时,也要体现出招生工作的人性化,高校招生人性化要求具备完善的监督机制,建立纪检监察制度来保证招生政策的有效执行,实现科学发展在招生工作中的落实。

2.2.1 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程序是保证高校招生工作科学化的必要手段,因此一是要建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保证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建立严格的招生审批制度,在高校招生人员完成考生招生数据的预录取后,逐级上报高校招生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后,报省招生主管部门;三是对于在招生过程中出现的个别问题,要经招生领导小组集体讨论研究后解决。

2.2.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严格的纪检监察制度

完善的纪检监察制度是避免高校招生舞弊,保证高校招生公平、公正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招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立严格的纪检监察制度就是在高校招生工作中要实现纪检监察的全程监督,包括高校招生规程的制定,招生计划的编制以及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等环节。纪检监察制度在目前的高校招生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在高校自主招生权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高校招生具有了很大的自主权,这就必然会给某些不法之徒提供牟取非法经济利益的机会,因此建立严格的纪检监察制度对于促进高校招生工作的公正、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从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模式走向了大众性,大大提高了国民素质,但是目前的高校招生模式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因此积极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迫切的要求。一是要积极改变高考形式,目前关于高考形式的讨论以及改革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近期教育部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出未来我国高考不再进行文理分科,并且英语的考试由一次改为两次,这些改革无疑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积极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改变以往的单靠高考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录取模式,积极探索多形式、多途径的高校招生制度。

3 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做到管理中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发展为动力;以制度为保障,以科学管理为依托,实现招生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朝阳,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 做好高校招生工作[J].湖北招生考试,2009(8).

[2]赵晨杰.试论如何做好高校招生工作[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8).

可持持续发展论文 第7篇

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了研究: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展的历程、现状及趋势,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评价体系,GRI指南在我国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所带来的经济后果。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研究

自挪威的Norsk Hydro公司于1989年发布了全世界第一份企业环境报告之后的十多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其他组织自愿、定期的在财务报告之外单独发布环境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公民报告、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非财务报告。目前来看,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并以GRI指南的发布为分界点。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早期是以单独的环境报告形式出现的,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后,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才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成熟促使了GRI的产生,GRI旨在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一个全球范围内适用的框架。自此以后,可持续发展报告逐渐取代环境报告,成为企业披露经济、环境与社会三方面绩效信息的主要载体。

在较早的研究中即反映出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数量随着GRI指南的不断改进而日益增长的趋势。 截至2006年10月,来自60多个国家的1000多个跨国公司依据GRI指南框架编写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一数据在近年来更进一步扩大。也有研究在关注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数量增长的同时,对其质量提出质疑。以GRI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Sustain Ability)的准则为标准,不超过0.5%的跨国公司目前发布的报告在描述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方面合理、可靠并经过独立鉴证。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展趋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报告内容与为报告提供鉴证两个方面。增加报告内容包括增加压力指标,但是为了更好的描述可持续发展,压力指标需要通过真实时间尺度模型(Real Time Scales and Temporal Models)与合适的状态指标联系起来,同时相关文献还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估了公司在多大程度上将经济、生态和社会问题单独或者作为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而发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在关联的问题与维度”这一可以被增加到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新类别。 为报告提供鉴证方面的研究不仅包括将新制度理论 (Neo-institutional Theory)和舞台概念(Arena Concept)的原理进行整合,从而提出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的概念框架,而且还以现有的G3指南的鉴证框架为基础,分别对壳牌公司和星巴克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审计报告进行案例分析。上述研究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是现有研究关注的两个主要方面。有效的评价除了要关注报告的内容,还要关注在报告过程中能够学到什么能力以及构建何种关系,并且如何影响可持续发展,在关注报告过程的基础上来设计评价指标。环境绩效信息作为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评价指标的构建得到广泛研究。包括G3在内的国外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均体现了生命周期观、物质与能量守恒观、环境与财务绩效双赢观和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原理,因此对于环境绩效的评价可以从原料消耗效率、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对空气的排放以及产品和服务这几个方面设计指标。虽然GRI指南被广泛运用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与评价之中,但也有学者认为GRI指南促使公共部门采取“经理式”的行为而非生态公正的方式对待可持续发展,潜在导致公共部门陷入评价陷阱。

现有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结合了内容分析法,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的数量与质量。相关研究选取宝钢股份、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这3家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引入英国环境顾问公司Sustainability在2004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评价方法》作为量化指标, 评分结果显示3家企业对Sustainability评分体系中不同类别披露的完整性有所不同,整体披露水平不高。另有研究选取纽交所、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的重污染行业公司2011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样本,以G3为基础,挑选重要指标,设计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评分系统,分析比较了来自三个交易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异同。国外方面,相关研究运用不同于以往的评价方法对瑞士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数量与质量上的分析,开发了一个包括4个主要类别33个独立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将绩效维度指标赋予最高权重。无论运用哪种方法对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评分,结果均显示出现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在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和可比性上还存在不足。

三、GRI指南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股东、 债权人、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之外,生态环境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动机主要是反映对包括环境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情况。国内学者积极致力于研究GRI指南对我国报告披露体系的借鉴意义以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用GRI指南的情况。GRI指南与我国年报准则相比较,相同方面主要在于指南体系中的经济业绩指标在我国年报准则中都能够找到对应的条款,而不同方面主要在于我国年报准则中没有涉及环境方面的任何规定。GRI指南与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相比较,在目标、原则、披露内容、披露机制上均存在诸多差异,总体来说GRI指南原则清晰、内容全面、 强调自愿披露,对于规范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体系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用GRI指南的比重虽然不高,但增长较快。在GRI指南的应用上还存在下列问题:不同管理者对社会责任的不同理解导致报告存在结构差异,并非所有企业都按照GRI指南规定的三个层次(经济、环境和社会)进行披露;报告内容上缺乏对定量信息、具体描述性信息以及负面信息的披露;各公司报告的审计鉴证标准不同。因此有学者对G3指南进行研究,并提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标体系可以在G3指南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例如在经济绩效指标中增加“技术投入比率”、“企业品牌和专利数量及年增长率”等指标,以促进企业提高品牌与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经济后果研究

传统理论认为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因此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不容忽视。披露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最重要的目标与好处体现在通过将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活动作为整体业绩的补充指标来传递较好的竞争信号、增加公司的透明度、使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等方面。而对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是否能够影响公司行为,尚存在争论。一方面有研究通过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发现组织通过将环境指标和社会指标融入战略规划、绩效管理以及包含风险管理的决策之中,使得公司的管理实践得到提升,并且通过对道琼斯可持续性指数等一些指数的观察发现,公司在环境与社会方面较好的表现使其能够创造更多的股东价值,以GRI指南为基础编制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是在进行社会责任投资决策时有效的信息补充。另一方面的研究认为可持续发展报告能否提升公司行为这一问题的答案尚不确定。对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所带来的市场效应的研究发现,市场对于发布高质量报告的公司较之发布低质量报告的公司呈现出更积极的反应。现有研究大多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披露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的结论,而缺乏模型与数据的支持,这也是目前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经济后果研究方面存在的缺憾。

五、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以往研究较多的回顾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梳理了GRI的产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影响,但多为泛泛而谈,没有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报告本身。 (2) 侧重通过理论构建可持续发展报告评价指标体系,而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研究较少,且相关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3)国内学者更多的研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用GRI指南的情况,并通过将GRI指南与我国年报准则、环境报告准则等相比较,提出改进我国非财务报告披露体系的政策建议。 (4) 现有研究大多侧重理论上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经济后果,缺乏相关实证检验。对于可持续发展报告影响公司行为存在正反两方面观点,一方面有学者正面肯定了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能够提升公司的管理实践和绩效水平,另一方面则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并不能够影响公司行为。

目前,我国有部分上市公司以GRI指南为编制标准连续披露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因此,以GRI指南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或其他评价框架为基础,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评价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与企业价值之间相关性的模型,搜集资本市场上的经验证据, 从而得到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结果也是未来一大研究方向。

摘要:随着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成立及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发布与改进,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行。现有文献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可持续发展报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GRI指南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报告带来的经济后果。现有研究大多是对可持续发展报告评价指标体系与影响公司行为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未来研究方向将集中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评价以及运用实证方法检验公司行为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两者之间的关系上。

发展绿色物流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8篇

1. 绿色物流的涵义。

绿色物流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是指在抑制物流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发展, 资源环境问题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 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 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 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 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 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 绿色物流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 体现了与环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是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2.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至于影响未来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 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 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 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 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绿色物流。

(2)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制造 (亦称清洁制造) 是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 是指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式制造绿色产品, 是一种生产行为;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绿色制造是实现绿色物流和绿色消费的前提, 绿色物流可以通过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来促进绿色制造, 通过绿色物流管理来满足和促进绿色消费。

(3) 绿色物流的目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绿色物流的目标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这实际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绿色物流其实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个分支。在研究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时, 我们必须考虑环境问题。尤其在原材料的取得和产品的分销过程中, 运输作为主要的物流活动对环境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而且废旧物品如何合理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最大可能的再利用也是物流管理所要考虑的内容。

(4) 绿色物流活动范围体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 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 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 (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 , 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二、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分析

1. 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据统计, 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 0%, 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 5%, 配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 5 0亿元左右, 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 0 0亿元, 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 0亿元左右, 仓库过剩量达到40%, 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 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 0%左右。

2. 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危害加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 (运输实现了产品转移和产品存储) , 也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在运输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 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 (2) 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 导致货物迂回运输, 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 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 (3) 集中库存产生了较多的一次运输, 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和对道路面积的需求, 破坏生态。

(2) 仓储对环境的影响。仓储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但仓储过程中也存在着非绿色因素, 一是商品仓储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 采取的一些化学方法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二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由于保管不当, 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 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和便于销售等进行的加工处理。它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 表现为: (1) 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 资源利用率低下, 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品的分散加工, 既浪费资源, 又污染了空气。 (2) 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 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 造成废弃物污染;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

(4) 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在物流体系中, 需要包装来保护产品。但是包装能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方面, 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 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 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 造成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

(5) 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和商品体的损坏。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 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 并影响地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则污染大气。

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措施

绿色物流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纵观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过程, 都没有离开国家对物流行业的宏观调控。因此, 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考虑如何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

1. 政府方面。

(1) 加快观念的转变。首先, 政府要提高认识, 更新思想, 把绿色物流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 (2) 加强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 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 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最后,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绿色经营, 绿色物流。

(2) 加快立法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 我国政府要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 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 (1) 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 (2) 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 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 (3) 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 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 减少交通阻塞, 提高配送效率。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物流快捷准确的送货方式是以快捷的交通为前提的。据研究测算, 我国到2006年底, 交通基础网络达到373.1万公里。其中, 公路里程348万公里 (包括从2006年开始纳入统计的155万公里村道) , 与2000年相比, 年均增长超过7%, 高速公路4.54万公里;铁路约7.7万公里, 与2000年相比, 年均增长5%左右;内河航道达到1 2.4万公里;港口泊位3.53万个, 与2000年相比, 深水泊位新增300多个:管道里程5万公里, 比2000年增长98%;机场达到147个, 比2000年增加了26个。据交通部规划, 到2010年, 公路总里程要达到210万至2 3 0万公里, 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

到2006年底,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195亿吨, 比2000年增长30%;货物周转量83600亿吨公里, 增长60%。这表明, 我国运输总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不能忽视的。我国现在的仓储中心多为平房, 铁路、公路负载比较重, 这都表明我国还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是逐年上升的, 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 3 7 4万人, 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为1 7 3 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 2%, 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目前, 物流专业的在校生相对较少, 使得物流人才缺口得不到很好的弥补。要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借助于教育部门的引导和媒体的宣传, 使人们更新观念, 正确认识物流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 打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

2. 企业方面。

(1) 绿色供应商的选择。由于政府对企业的环境行为的严格管制, 并且供应商的成本绩效和运行状况对企业经济活动构成直接影响。因此在绿色供应物流中, 有必要增加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环境指标, 即要对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进行考察。

(2) 废弃物料的处理。企业在物流中产生废弃物料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造成的物料;另外一个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如被捆包的物品解捆后产生的废弃的木箱、编织袋、纸箱、捆绳等。要较少资源的浪费, 首要是较少废弃物料的产生:一方面厂商要加强进料和用料的运筹安排;另一方面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资源可得性和回收性能。其次, 要合理回收和利用这些废弃物料, 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3) 包装绿色化。包装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实现物流的绿色化, 对包装环节进行绿色化是必不可少的。绿色包装 (Green Package) 是指完全以天然植物或有关矿物为原料制成的, 能循环利用、易于降解、可促进持续发展的, 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人体和牲畜的健康无公害的一种环保型包装。包装绿色化可以减轻环境污染, 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包装绿色化的途径如下:

(1) 采用绿色的包装材料。绿色材料 (Green material) 是指那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 且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对生态环境污染小, 有利于人类健康, 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循环利用, 在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过程都与环境协调的一大类材料。包括: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纸包装, 可采用新功能的包装纸:可食用的包装材料, 主要有淀粉、蛋白质、植物纤维和其他天然物质, 这些材料可食用, 对人体无害, 适用于食品、药品等物品的包装。

(2) 减少包装材料消耗。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二是集合包装方式。对于可重用的物流包装, 在对其设计时, 要考虑到便于回收、储存和运输, 要经久耐用。集合包装的方式较多, 如集装箱、集装袋、托盘集装、框架集装等。

(3) 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我国虽然人均资源不足, 但是废弃物利用率却很低, 例如纸的回收率仅为1 5%。为解决这一问题, 在物流包装中应广泛采用可回收容器, 可回收容器一直是物流系统的一部分。例如美国, 36个州联合立法, 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在塑料制品、包装容器上使用“绿色标志”, 或“再生标志”, 说明它可以重复使用、再生使用, 并通过法规加以保障。

(4) 构建绿色运输体系。企业择绿色运输策略:有效利用车辆, 消除交错运输、迂回运输, 减少车辆运行, 提高配送效率;合理规划物流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 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合理采用不同运输方式, 不同运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尽量选择铁路、海运等环保运输, 以及实行联合一贯制运输;使用“绿色”运输工具, 如以天然气、酒精与汽油搀和作为燃料的汽车。通过以上诸种运输策略, 有效降低物流运输环节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将会减少企业经济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

(5) 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商品进行非生产性加工, 以使商品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 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有大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 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 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造成的能源的浪费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 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如流通部门对蔬菜的集中加工减少了居民分散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鲍尔索克斯等: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刘小丽张江宇: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对物流的若干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3)

[3]程相东:物流借道“绿色”可持续发展[J].中外物流, 2007 (4)

市长纵论可持续发展 第9篇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力争五个方面全国领先

武汉作为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偏重, 能源相对短缺, 环境压力较大。

去年12月,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以此为契机, 力争在五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环保产业群, 努力打造国家环保产业之都;二是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三是加强水环境保护治理, 通过深入实施“清水入湖计划”和“大东湖”生态水网修复工程建设, 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宜居城市;四是推广绿色消费,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 重点推进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生物质能等利用的科研、开发和建设, 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形成崇尚节约、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五是创新城市建设模式,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南昌市常务副市长王咏:“绿水青山”铸“金山银山”

首先我们有一个坚定的理念, 那就是城市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南昌正是坚持这个理念, 将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美化同步, 通过提升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首先是高起点的城市规划, 在南昌, 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宪法”, “一江两岸、南北双城、滨江依湖、文化名城”正是我们在规划中大力彰显的特色。其次是高标准的建设。近几年来, 南昌集中财力, 累计投资近200亿元, 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个。现在, 470条小街巷亮丽了;困扰城市多年的“内涝”问题解决了, 实现了“一日暴雨、四小时排干”;人均绿地占有量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郑州市市长赵建才:缺水城市将变“水域靓城”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 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郑州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30立方米。由于水资源极度短缺, 生活在湖光水色之间一直是郑州人难以实现的梦想。

为此, 郑州于去年拿出一套“生态水系规划”, 通过“蓄住天上水、拦住过境水、北引黄河水、南调长江水、保护地下水、开发再生水”, 将全市12条河流、12座水库、3个湖泊、2大湿地连通, 共同构成一个“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系。

生态水系治理规划区域面积为1010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建设, 全市水面面积由现在的11.3平方公里增加到33.5平方公里, 人均水面由现在的3.9平方米增加到6.8平方米, 到2020年规划最终完成, 整个郑州市将会成为“水域靓城”。

太原市市长张兵生:实现城市建设六个转变

太原是一座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 传统工业化典型区域的特征比较明显。在推进中部崛起、探索可持续发展方面, 太原市将积极推进绿色城市化, 在城市建设模式上实现六个转变:一是由以工业生产为中心向以现代人居为中心转变, 把城市建设发展的着力点转向优化建设布局、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上来;二是由繁荣型建设向生态型建设转变, 使城市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形成和谐、稳定的良性循环, 提高环境舒适度;三是由数量粗放型建设向质量精品型建设转变;四是由模仿型建设向特色型建设转变, 准确把握城市的性质与功能,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空间组合, 突出太原特色, 体现时代精神;五是由政府投资包办向经营城市转变;六是由经济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 着力培育城市管理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绿色城市管理, 建立起与绿色城市化相适应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打造滨湖生态城市

作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合肥把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 促进产业发展符合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其中, 首要的是通过做好“水”文章, 将合肥打造成滨湖生态城市。

治理水环境、促进巢湖水质改善是合肥市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把环保工程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并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大局中统一谋划、优先安排。一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今年计划投入32亿元, 启动20项水环境处理重大工程, 力争三年后, 合肥污水处理能力将由目前的70%提高到90%以上;二是综合整治城市河道;三是狠抓城市工业污染防治, 通过监察监测联动, 加密监督性监测, 大力查处偷排及超标排污的企业, 关停、改造或淘汰了一批重污染的项目, 全市80%以上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得到了更新和完善, 目前, 全市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超过95%。

长沙市市长张剑飞:以国际水准打造宜居城

作为与武汉同时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长沙, 与武汉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减少排放和能源消耗, 如何减少水、空气等污染。相比之下, 长沙的工业结构较新, 规模较小, 压力比武汉要小, 但仍然不能放松对污染物的治理, 特别要重视产业选择这个根本, 避免选择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

近年, 长沙提出建设现代宜居城市。站在这一新起点上, 长沙未来的目标是“以世界眼光来审视, 以国际水准来定位, 以现代理念来规划现代宜居城市”。

谈可持续发展农业 第10篇

一、化工产品与可持续发展农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 这鼓励了化学肥料、农用化学品等化工产品的大量使用, 毕竟天然肥料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全部需求。大量化学肥料、农用化学品等化工产品的使用, 确实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但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 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施用农药导致害虫天敌被杀死, 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化学肥料、农用化学品等化工产品的过量使用让我们的耕地质量不断变差, 使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 结果就是要不断地施肥才能高产, 不断地施肥又导致土地越来越贫瘠, 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南部地区尤为明显。农业可持续发展,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农药高残留问题, 具体措施是推广包膜缓释肥料生产技术和生物防虫技术等。

二、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农业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水资源不充足, 农业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总体上来说,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自然降雨在时间和区域上的分布很不合理, 正值作物生长的需水期缺水, 相应产生的结果就是过度地开采地下水来灌溉田地, 形成漏斗区和地面沉降, 这很大程度上与大力发展采用地下水灌溉农田的农业模式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这就涉及到作物的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的问题,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 不益种植高耗水的农作物, 要限制发展高耗水工业, 严格核定用水大户供水定额, 调整水价, 尽量利用地表径流水, 合理使用地下水, 促进污水回用和节约用水,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针对自然降水不规律, 分布不合理, 南方雨水充沛, 北方干旱缺水这一情况, 国家进行了南水北调工程, 缓解了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

三、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农业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这对我国的耕地保护来说, 压力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几年, 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 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国要不断地强化农业基础建设,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性, 必须保持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土壤沙化、退化是我国在土地资源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原因是在我国北方气候多风和地表疏松沙质条件下, 人为高强度地利用土地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要保持农业产品或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 就必须采取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措施, 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和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产潜力。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土地的退化过程, 也决定着土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性。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 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维达 第11篇

一直以来,造纸是能耗较高行业之一,绿色生产一直是造纸企业的使命。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不光是国民有了这种自觉行为,一些企业也以绿色环保为己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责任换取美誉,谋求新的发展诉求。其中,维达集团就是最好的例证。

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营运总裁张健引述董事会主席李朝旺先生讲的一句话,维达是长跑健将,而不是短跑运动员,维达的可持续发展是维达运营的关键。维达品牌的维护,也不仅体现在积极参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上,更要在选用进口环保木浆生产生活用纸的同时,积极进行节约水资源、降污减排的改造,做一家负责任的企业。

高效整合资源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生活用纸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生活用纸市场。这一市场潜力的日益凸显,使得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其中包括大批国际知名品牌如王子纸业、金佰利、APP等进入中国市场;扎根市场多年的恒安、维达、中顺洁柔等国内品牌;近来不断崛起的新品牌。

作为行业领头羊品牌的维达集团,在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上,拥有着响亮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在面临着新老对手挑战时,维达与时俱进,快速准确地找到制胜的方法。把对品牌的运作作为集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发展战略。

2011年,维达相继推出“功夫熊猫”系列、“FEEL”系列、“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子品牌,旨在通过强势整合社会高效热点资源,以此丰富自己的实力及活力。

“生活用纸市场多年来热衷于价格战与终端战。”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营运总裁张健告诉记者,近年来,为占领年轻一代这一黄金市场,同行企业下足了功夫,但更多的是,在产品包装上绞尽脑汁,不断推出迎合年轻人潮流的包装设计;高价邀请当红明星代言。

然而,占据中高端市场的维达,虽早有扩大市场之意,但在眼花缭乱的“品牌战”中,维达则更看重如何定位新的品牌运作方向。在维达人的不懈努力下,维达既不靠走明星代言的老路,也不能简单地套用动漫形象,而是基于自身的品牌定位、推广的投入产出比和品牌契合度上考虑,走出了一条跨界整合且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张健说,维达的每一个步骤都能从细节出发。当《功夫熊猫》、《喜洋洋》等热播剧上映时,维达看到了当下消费者的偏好流向,即:将生活小物点石成金,表达自我,彰显追求。维达的跨界整合思路出来了,在以年轻一代为目标客户群的细分市场中,只要能做到与社会高效资源的巧妙整合,纸巾也能成为有大价值的精彩小物。

事实证明,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与维达的品牌理念融合在一起,以此来带动消费是可行的。这样做强化了消费者对维达的品牌忠诚度,提升了品牌的年轻形象,很受青春一族和动漫爱好者的青睐。

“同时这种热点高效的资源又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维达与他们联合,不仅将其他品牌资源更集中统一投放,而且它们所具有的影响力,也达到共赢。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创意的品牌跨界整合。”张健告诉记者。

为了扩大消费群体,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维达同时也推出了针对白领市场的FEEL系列。该系列以其时尚潮流的包装为标志,打破了传统产品沉闷守旧的形象。

FEEL系列目标消费群以年轻女性为主,细分为外向型的城市白领、时尚达人,她们个性鲜明,潮流触觉敏锐,对生活品质要求高,注重社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特点表明,像纸巾这样的贴身用品,要能反映其审美、个性和情趣。所以,FEEL系列的推出,迎合了年轻时尚白领的心理需求。

创新性传播

企业的品牌必须依靠良好的市场推广和广告宣传策略配合,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叫响。近年来,为了配合品牌内涵整合,维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

其中,“体育营销”以及极具个性化的广告宣传策略在维达品牌的全国推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1996年开始,维达便开始了与体育事业的联姻,先后以赞助或冠名赞助的形式支持了全国足球甲A联赛、全国排球联赛、全国保龄球冠军杯赛等一系列全国性体育赛事,通过比赛成功地传递了健康拼搏、活力四射的企业形象;同时维达也充分利用体育赛事的广告资源,极大地增强了品牌的知名度、渗透力以及感染力。

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DIY属于你我的幸福纸巾盒”活动,操作方式非常简便,只要上传4张照片,就可以自动生成以这些照片为画面的纸巾盒。DIY的纸巾盒不但可以进行3D预览、打印,还可以分享到SNS、微博,让朋友们欣赏、投票。当周票数最高的人,更会获得由维达为其精心制作的DIY纸巾盒。轻松温馨的DIY小游戏倍受网友喜爱,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上千个参赛作品被上传,产生了愈40万的点击量。

总体来说,无论是品牌联合的强强携手,还是传播手段的跨界整合,维达的做法不仅让品牌内涵与形象得到了提升,而且吸引了大众的关注,可谓是既吸睛也吸金。未来,生活用纸市场将更加细分,同时外来国际品牌的挑战也会更大。如何创新品牌推广手段,巩固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保持业内领导地位,维达依然任重道远。

走多元化道路

有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生活用纸市场规模约500亿元人民币,其中卫生纸占据60%以上的市场比重。另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面巾纸品类增长迅速,同比增长14.9%,是推动生活用纸增长的主要动力。

数据背后是庞大的商机,据此,如何把握市场机遇,成为摆在维达人面前的一道必做题。

张健说,生活用纸是唯一直接提供给消费者使用的一个纸种,属于日常必须的快消品,而卫生纸更是人们最常使用的纸品种类。在中国现有的生活水平下,人们对卫生纸的需求自然会占到最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必然会引导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用纸需求,市场细分下的产品多元延伸是必然趋势,故近年来面巾纸的增长出现了快速发展。市场往往是企业制定策略的最佳指南。而维达的“秘密武器”在于对市场发展以及消费趋势持续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透过多元化发展以增强集团实力。

生活用纸领域、商用纸领域以及个人护理领域,是维达先后涉足的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三个不同的产品领域,每个领域内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被维达细分成不同的产品种类。这种细分不但有利于维达赢取更多市场份额,同时有利于企业的多元化发展。而卷纸目前在维达的产品结构中占约61%。未来消费者对非卷纸类的需求将变大,“维达新规划”会加大非卷纸类的发展力度,将非卷纸类产品结构上升到50%!维达要做到历久弥新,必须保证品牌本身的活力,品牌年轻化至关重要。

如今,不管在销售贡献、还是品牌发展上,商用场所都是一块诱人也极具挑战的蛋糕。1993年,维达凭借高品质的纸品,成为全球第一的快餐连锁企业在中国区指定的纸品供应商。目前,维达高品质的擦手纸、卷纸、餐巾已经进入全国数千个酒店、机关单位、写字楼等场所,稳坐商用用纸第一把交椅。未来维达的商用管道还会继续进驻到更多的商用场所。“目前我国高星级酒店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那么,10%就是维达未来最慢的增长速度”。

除此之外,维达还瞄准了个人护理领域。近年来,我国的个人护理领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08年底,我国个人护理用品的销售额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个人护理领域有望为维达新五年规划的销售额作20%的贡献。

可持续发展理念

“切实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是维达塑造品牌的一贯诉求,‘可持续发展’是维达一直恪守的生产理念。”张健说,在生产过程中,维达打造了一条绿色的生产链。对于原浆以及供应商的选择,维达采用了严格的标准。所使用的原木浆,均来自通过PEFC泛欧森林认证体系、RA雨林联盟、Ecologo加拿大环保标志、FSC国际森林经营认证等四大国际森林认证之一的工厂提供。

在生产环节中,维达严格限制废水废气的排放;对所排放的废水废气的处理,得到了国际环境体系的处理认证,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另外,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进行,不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尽量减免人为的污染,保证产品的柔韧、高品质。

“集合众智,无往不利”。张健说,维达一直把员工队伍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维持着和谐的劳资关系。

多年来,维达围绕着公司员工的利益,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其中包括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改善住房条件;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旨在把维达变为一个大家庭。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 第12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使命,绿色教育观,知识价值

为了使人类社会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必须创建支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 并且, 在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中, 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支持系统。

一、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

1 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 而育人正是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需要的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与其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 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 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 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 正是教育的任务。

显然, 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 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

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 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 转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无形基石。

3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也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快转化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必须完善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机制。既然教育能够诱导人们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重塑、整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那么, 它同时也就能够搭建由知到行、由此及彼、由理念到实践的桥梁或中介, 使可持续发展由理念的此岸到达实践的彼岸。

4可持续发展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不但能够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 而且,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发展之源, 成了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推动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 这样, 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自身的可持续问题。只有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 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

5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系统, 而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括教育在内。如果教育本身是畸形的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那么, 我们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社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辆驶身未来的专列, 那么, 教育就是这辆专列的火车头;而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专列的火车头, 那么, 教育的可持续性就在客观上成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离开了教育, 就等于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而离开了教育的可持续性, 则等于缺少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

二、怎样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就是以自身无条件可持续优先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并具有鲜明生态趋向的教育系统。欲要建构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 必须对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按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要求进行重新反思。这样, 我们便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问题。

1在教育思想上, 确立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考虑关系教育命运从而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教育思想时, 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寻找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可持续发展, 是为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人只有全面发展, 才能成为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核心, 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本点, 也是贯穿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一根红线, 离开这个基本点, 偏离了这根红线, 由错误教育思想导引的错误教育就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2在教育内容上, 必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

就大的方面划分, 我们可将教育内容划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如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 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现代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给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 因而,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 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3 在教育功能上, 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 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固然重要, 但涵养人文, 同样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价值之所在。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 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 在现实中, 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 教育必须尽快走出越陷越深的功利化泥潭, 摆平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使二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实现统一。

4 在教育发展上,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确保教育享有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教育固然受经济制约, 但教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 为经济社会超前储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逻辑。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果教育得不到优先发展, 发展母体营养不良, 那么, 人类社会就只能畸形发展。

要确保教育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就必须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教育事业的相对独立性, 是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如果一味强调经济的基础性和制约性, 不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那么, 就不可能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5 在教育属性上, 必须尽快走出教育产业化陷阱, 使教育沿着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轨道运行

正确的教育角色定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并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1、教育担负的神圣使命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2、教育能够“生产”出劳动能力, 将一般的简单劳动力转化为特殊的复杂劳动力, 将经验型的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型的劳动力, 提升劳动力的素质。3、从表面上看, 教育既有“投入”, 也有“产出”, 并有模糊的投入产出比。特殊的教育投入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作为教育特殊产出的提高了的综合素质也不具有商品性。同时, 教育投资收益具有相对滞后性。这种特殊的投入产出机制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只有把教育定位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 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

6 在教育观念上,

必须淡化人类中心意识和由此滋生的征服意识, 塑造具有鲜明生态取向的生态教育观 (或绿色教育观)

教育, 就其本质来说, 始终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就其背景来说, 生态危机是其面临的大背景。教育对人类自身自然的改造及影响, 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 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 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 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现代教育将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教育的生态化时代即将来临。所谓现代教育的生态化趋势, 是说伴随着生态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始新的历史性转折, 即逐步强化自身的生态化色彩, 直至最终构建起和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型教育体系。未来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 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文明新人。

7 在教育过程上, 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必须贯穿于受教育者生命的始终, 树立全程教育观

所谓全程教育, 就是使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和每一个受教育者成长过程的始终。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全面发展, 而人类的全面、持续发展呼唤全程教育, 任何一个环节的教育弱化或失灵, 都会诱致人类的畸形和不连续发展从而有可能导致整个可持续发展链条的中断。

人类已经 (或即将) 进入知识价值时代, 而知识价值时代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新知识大量增长使知识系统经常处于爆炸过程中, 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方面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 劳动者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学习成了知识价值时代人类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劳动, 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 知识价值社会是建立在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基础上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教育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要实现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依靠全程教育, 使教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存在。

可持续发展大业, 人类是基础;人类成长大业, 全面发展是方向;全面发展大业, 教育是根本;教育大业, 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21世纪的国际竞争实质是发展模式的竞争, 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离不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作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教育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人类文明的“定海神针”。教育应该也必须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2]冯天瑜:《“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J].武汉大学学报, 1998, (3) .[2]冯天瑜:《“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J].武汉大学学报, 1998, (3) .

[3]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0, (1) .[3]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0, (1) .

[4]冯之俊、周宏春:《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J].中国软科学, 1998, (5) 、 (6) .[4]冯之俊、周宏春:《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J].中国软科学, 1998, (5) 、 (6) .

上一篇:语文品读下一篇:商品展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