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测定条件论文

2024-07-02

比色测定条件论文(精选8篇)

比色测定条件论文 第1篇

1 方法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可生成淡红色的胶态化合物, 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有强吸收。通常测定用波长在410~425nm范围。

2 氨氮实验影响因素

2.1 无氨水的制备

实验过程均需使用无氨水, 经实验验证, 新制的蒸馏水和纯水机制备的超纯水均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鉴于蒸馏水制备比较繁琐, 建议使用新制超纯水, 现用现取, 避免被空气中的氨污染。

2.2 酒石酸钾钠溶液的制备

市售的酒石酸钾钠纯度不一, 加入不合格的酒石酸钾钠溶液将会导致实验分析空白偏高或者水样的浑浊, 影响实验的精度和准确性。常用的酒石酸钾钠提纯方法有2种:一是采用纳氏试剂对酒石酸钾钠溶液进行提纯。向定容后的酒石酸钾钠溶液中加入5m L纳氏试剂, 沉淀后取上层清液使用;二是向酒石酸钾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碱液, 煮沸蒸发至溶液体积的70%~80%, 然后定容。实验表明, 2种方法提纯后产生的空白值均能满足实验要求, 根据个人经验, 推荐使用第2种方法。

2.3 纳氏试剂配置

纳氏试剂的配置有2种方法。一种是先将碘化钾溶于水中, 边搅拌边分次加入二氯化汞 (Hg Cl2) , 至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为止。然后将此溶液注入配置好冷却至室温的碱液中, 用水稀释定容。标准方法并未给出Hg Cl2的确切使用量, 需要根据配制情况逐次加入。此方法经验性强, 比较难以掌握。根据纳氏试剂配制反应原理, 计算得出Hg Cl2与KI的用量比为0.41∶1 (即82g的Hg Cl2溶解于20g的KI溶液) , 以此方法配制的纳氏试剂灵敏度满足实验要求[1]。但是Hg Cl2溶解速度很慢, 可在低温加热条件下进行配制。第二种是用Na OH、KI和碘化汞 (Hg I2) 配制。根据经验, 可先将Na OH溶解于50m L水中, 冷却至室温。另取7g KI溶于10~15m L水中, 逐次加入Hg I2, 溶解很快, 用水稀释至30~40m L。然后将此溶液边搅拌边加入之前配制的Na OH溶液, 最后定容至100 m L, 静置24h, 用砂芯漏斗过滤除去少量沉淀。注意一定要将Na OH溶液冷却至室温, 否则配制过程中会析出一部分的Hg I2, 静置后纳氏试剂表层溶液会有红色结块出现, 导致配制失败。鉴于第二种方法操作简单, 容易控制和掌握, 推荐使用。

2.4 滤纸的使用

在氨氮分析过程中, 经絮凝沉淀后的水样需要使用经无氨水充分洗涤过的中速滤纸过滤, 并弃去初滤液。实验表明, 不同品牌滤纸或不同张滤纸引起的空白值差别很大且空白较高, 虽多次用水洗涤仍达不到实验要求。建议使用体积比为0.1%的稀盐酸溶液浸泡24h后冲洗浸泡数次至中性使用, 效果良好。

2.5 实验室环境

氨氮分析实验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 实验室内不应有扬尘, 要保持洁净、通风, 同时最好不要与含氮的分析项目 (如硝酸盐、测定总硬度等) 在同一实验室内, 避免交叉感染。另外所用试剂和玻璃器皿要专项专用, 单独存放。

3 反应条件控制

3.1 反应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温度不仅影响纳氏试剂的显色时间, 也会影响到溶液的颜色。实验中发现, 5~15℃时, 吸光度无显著改变, 但显色不完全;20~25℃时显色完全, 且标准偏差较小。当温度继续上升时, 吸光度值逐渐降低, 溶液褪色。所以实验显色温度应控制在20~25℃, 分析结果最可靠。

3.2 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通过实验发现, 显色时间小于10min时, 溶液显色不完全;10~30min时, 显色趋于稳定, 大于30min后, 溶液颜色有加深趋势。鉴于氨氮容易受空气中的氮污染, 建议显色15min为宜, 样品尽快上机分析完全。

3.3 溶液p H对实验的影响

不少研究表明, 水样的p H对显色反应的影响很大。鉴于标准曲线是用中性无氨水配制, 当水样为酸性时, 建议将显色前的水样调至中性再比色测定。显色溶液的p H宜控制在11.8~12.8之间[2]。

3.4 比色皿光程的影响

国家标准方法 (HJ 535-2009) 中使用20mm比色皿时, 方法的测试范围为0.10~2.0 mg·L-1, 对于低浓度样品 (浓度小于0.10mg·L-1) 无法精确测量。使用50mm比色皿时, 可以降低方法的检出限。而根据样品的浓度也可以选择10mm的比色皿, 扩大方法的测量范围。

4 结论

对纳氏比色法测定水体中氨氮的实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表明:应控制外界氨对实验的影响, 尽量降低试剂中氨的污染;过滤的滤纸最好经过0.1%稀盐酸溶液的浸洗;配制酒石酸钾钠溶液时需要加Na OH煮沸除氨。试验过程中应把显色时间控制在10~30min, 显色溶液的p H控制在11.8~12.8之间。降低和增加比色皿的光程可以改变方法的测定范围, 更精确地测量不同浓度的样品。

参考文献

[1]余明星, 郑红艳, 汪光.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体中氨氮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J].干旱环境监测, 2005, 19 (2) :121-126.

比色法测定清肺消炎丸中胆酸的含量 第2篇

关键词 清肺消炎丸 人工牛黄 胆酸 比色法

中图分类号:O657.32; 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3-0058-02

Colorimetry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cholalic acid in Qingfei Xiaoyan pills

MA Fujia, ZENG Xiaojuan, SI Xiaol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Hospital 455 of PLA, Shanghai 20005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holic acid in Qingfei Xiaoyan pills. Methods: Chol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colorimetry at a wavelength of 385 nm. Results: The content limit of cholic acid in Qingfei Xiaoyan pills is not less than 0.31mg per pill. The standard curve of cholic acd was linear over the range of 0.104 2~0.795 8 mg/ml with r=0.999 9, n=5. The average recovery (n=6) was 99.29% (RSD=0.32%).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fast,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Qingfei Xiaoyan pills.

KEY WORDS Qingfei Xiaoyan pills; artificial bezoar; cholic acid; colorimetry

清肺消炎丸由麻黄、石膏、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苦杏仁(炒)和羚羊角8味中药组成,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痰热阻肺、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吐痰黄稠[1]。本品中人工牛黄含有效成份胆酸,其含量的测定是控制人工牛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未见清肺消炎丸中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只有胆酸的定性鉴别[2-3]。为能更好地控制清肺消炎丸的质量,本文采用比色法测定其胆酸的含量[4]。

1 仪器与试剂

德国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BP211D型1/10万电子天平,美国瓦里安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ary 50 UV-Vis),电热恒温水浴锅(江苏南通通海电器厂)等。胆酸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0078-9312,清肺消炎丸(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批号:110419),硫酸溶液(取H2O 65 ml,加浓硫酸50 ml,摇匀,即得)。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制备

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胆酸标准品25 mg,置25 ml量瓶中,加60%冰醋酸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5 ml,置另一25 ml量瓶中,加60%冰醋酸至刻度,摇匀,备用。

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30粒清肺消炎丸的重量,置25 ml量瓶中,加60%冰醋酸适量,置70 ℃水浴中不断振摇,加热20 min,取出,放冷,过滤,加60%冰醋酸至刻度,摇匀,备用。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称取不含胆酸的阴性空白制剂,按“样品溶液制备”项下制备阴性对照溶液。

2.2 测定波长的选择

精密吸取胆酸标准液1 ml,置具塞刻度试管中,加硫酸溶液14.0 ml,摇匀,置70 ℃水浴中加热l0 min,取出放冷,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扫描200~800 nm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结果胆酸对照品溶液在38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故以385 nm为测定波长。

2.3 标准曲线

用胆酸标准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Ⅴ)在385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以A为纵座标,浓度C为横座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 = 0.368 3 X + 0.011 9, r = 0.999 8。结果表明,胆酸浓度在0.104 2~0.795 8 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4 精密度实验

取胆酸对照品溶液,按上述方法重复测定6次,吸光度分别为0.103 3、0.104 2、0.103 9、0.103 2、0.103 6和0.104 4,平均值为0.103 8,吸光度的RSD为0.46%。结果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2.5 重现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胆酸标准液0.5 ml 6份,按标准曲线项下操作,测得吸光度分别为0.188 7、0.189 8、0.190 3、0.190 7、0.189 1和0.189 5,平均值为0.189 7,吸光度的RSD为0.39%。结果表明,此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

2.6 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取标准曲线项下的胆酸溶液,按上述条件每间隔40 min测定一次吸光度,结果在6 h内吸光度稳定。

2.7 回收率测定

精密称取60粒清肺消炎丸的重量及胆酸标准品20 mg,置25 ml量瓶中,按样品溶液制备项下操作,所得滤液按标准曲线项下测定,结果见表1。

2.8 样品测定

取3批样品,按样品溶液制备项下操作,平行制备3份,所得滤液按标准曲线项下测定吸收度,并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每粒清肺消炎丸中胆酸含量(mg),结果见表2。

3 讨论

按方法同时制备阴性对照溶液,在200~800 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无吸收,说明阴性对照溶液不干扰胆酸的含量测定,选择385 nm作为胆酸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

清肺消炎丸的原标准中无人工牛黄的含量测定,经多次测定,清肺消炎丸中胆酸的含量限度为不低于0.31 mg/粒。

通过上述方法学考察,建立了清肺消炎丸中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能够更好地控制该品种的质量,使其质量标准更趋严谨、科学、完整,并且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回收率好,能有效控制清肺消炎丸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1117-1118.

[2] 罗辉, 王原, 李昂, 等. HPLC法测定清肺消炎丸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 11(3): 461-464.

[3] 罗晓茹, 曹红, 邢俊波, 等. 人工牛黄及其制剂中胆酸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9, 25(3): 247-249.

[4] 曾晓娟, 马福家, 司晓莉. 比色法测定小儿化毒散中胆红素的含量[J]. 上海医药, 2013, 34(19): 43-45.

应用便携式比色计测定水中氨氮 第3篇

针对目前现场环境监测的特点和基层的需求,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因其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适用于现场快速测定,受到用户的欢迎[3],本文采用的水质分析仪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便携式氨氮比色计,该仪器是一种基于光度分析原理的便携式氨氮水质分析仪,全机采用微机化智能操作,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测定结果准确[4]。利用该便携式比色计测定水中的氨氮,其测量结果与国标方法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满足现场快速分析测定的要求。

1 方法原理

便携式氨氮比色计配套的快速测定试剂是根据国标方法[5](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改进而成。其原理是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铵与水杨酸盐和次氯酸离子反应生产蓝色化合物,根据该化合物对可见光选择性吸收的原理而建立的比色分析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测定上限为1mg/L。适用于饮用水、生活污水、养殖水和大部分工业废水中氨氮的测定。

便携式氨氮比色计依据以上国标方法测量大量不同浓度铵溶液的透光率,经过数据的总结分析,利用确定的溶液透光率和铵浓度这一函数关系而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单色性较好的光源并设计出高精度的放大电路,对原始的光谱透过信号进行转换放大及相关数据采集处理,实现仪器的微机化智能操作。通过仪器内置的标准曲线可以自动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计算出待测组分氨氮的含量,直接显示浓度值,具有测量简单快速等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国标法需要用到体积庞大的分光光度计,携带不方便,而便携式氨氮比色计携带方便,适用于现场的测定;(2)国标方法试剂配制复杂、操作繁琐、分析周期长,仅静置时间就需60min,而比色计法只包含2种粉末试剂,分别加入待测水样溶解后静置15min,直接读数即可;(3)国标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而比色计法无需培训,直接按照说明书步骤即可操作;(4)国标法所用试剂不稳定,保存时间短,部分溶液需现配现用,而比色计法所配套试剂保质期为1年;(5)国标法需要用到较多的玻璃仪器,而比色计法只需要2支10mL比色管即可完成测试。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

便携式氨氮比色计(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UV1800型分光光度计(岛津分析仪器);Master-S实验室超纯水系统(上海和泰仪器有限公司)。

2.2 试剂

比色计法:配套试剂2包,分别为氨氮试剂(Ⅰ)、氨氮试剂(Ⅱ)。

国标方法:500mg/L氨氮标准溶液,使用时稀释为每毫升含1.00μg的氨氮使用溶液。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配制方法见文献[5],试剂配制所用纯水(由超纯水仪制得)均为无氨水。

2.3 实验步骤

2.3.1 便携式氨氮比色计测定水中氨氮的操作流程

加空白水样至比色管的10mL刻度线。按“ZERO”键调零。加待测水样至另一比色管的10mL刻度线。加一包氨氮试剂I于比色管中,旋紧样品管盖,溶解后静置2min。再加一包氨氮试剂Ⅱ于比色管中,旋紧样品管盖,摇匀溶解,静置15min。按“READ”键,记录读数。

2.3.2 国标方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

测定水中氨氮的步骤见文献[5],采用便携式氨氮比色计和国标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UV1800)分别对氨氮标样和实际水样(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养殖水)进行测定,并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2.4 实验数据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根据国标方法,测定浓度(mg/L)为0,0.2,0.4,0.6,0.8的吸光度,绘制出标准曲线(见图1)。采用比色计法,同样测定浓度(mg/L)为0,0.2,0.4,0.6,0.8的吸光度,绘制出标准曲线(见图2)。

2.4.2 标准样品测定

采用环凯公司研制的便携式氨氮比色计和国标法(水杨酸-氯酸盐光度法)分别对不同浓度的氨氮标准样品进行测量,每个标准样品进行2次平行测试,计算平均值并比较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具体数据(见表1)。

2.4.3 实际水样测定

采用环凯公司研制的便携式氨氮比色计和国标法(水杨酸-氯酸盐光度法)分别对不同实际水样(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养殖水)进行测量,每种水样进行2次平行测试,计算平均值并比较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具体数据(见表2)。

2.5 实验结果

从图1、2可知,国标法和比色计法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均很好,两者无明显的差别。

从表1、2可知,自制的便携式氨氮比色计用于测定标准样品时,其测量结果与国标方法分光光度计法测量的相对误差基本一致;而对于测定现场的水样,其测量结果也跟国标方法比较接近,其相对误差在5%以内,可用来代替国标方法,满足现场快速分析测定的要求。

3 结论

便携式氨氮比色计在监测水中氨氮时,其测量结果与国标方法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可以用来代替国标方法,且该比色计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稳定性好,可满足各行业实现对水质现场检测氨氮指标的要求,以控制水质在最佳状态。

摘要:本文采用便携式氨氮比色计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中氨氮指标,与国标方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满足现场快速分析测定氨氮的要求。

关键词:便携式,氨氮,比色计

参考文献

[1] 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编.环境监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6

[2] 温丽云,范朝,袁倬斌.我国环境监测中的氨氮分析方法, 中国环境监测,2005,21(4) :28~32

[3] 王奎兰,吴清平,邓金花等.水质快速分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仪器,2005,(5) :54~56

[4] 刘杰,宁文党.分析仪器发展的趋势,企业标准化,2004,11

提高纳氏比色法测定氨氮准确度分析 第4篇

水中的氨氮以游离氨和离子氨形式存在, 氨氮在水及废水监测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废水处理效果控制及地表水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是污染物减排的重要对象之一, 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氨氮排放总量要求减少10%。氨氮的测定有多种方法, 如纳氏比色法、靛蓝比色法、蒸馏和滴定法、气相分子吸收法、苯酚-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 其中纳氏比色法是实验室最为常用的方法, 具有操作简便、灵敏等特点。

2 纳氏比色法

2.1 原理

以游离态的氨或铵离子等形式存在的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淡红棕色络合物, 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 于波长420nm处测量吸光度。

2.2 主要试剂

2.2.1 酒石酸钾纳溶液 (ρ=500g/L) 。

2.2.2 纳氏试剂:方法中对纳氏试剂有两种不同的配置方法。纳氏试剂一:碘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钠 (HgI2-KI-NaOH) 溶液。纳氏试剂二:二氯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钾 (HgCl2-KI-KOH) 溶液。

2.3 测定步骤

2.3.1 样品预处理:

水样带色或混浊以及含有其他一些干扰物质, 影响氨氮的测定, 在检测分析时需作适当的预处理。

2.3.2 绘制标准曲线:

配置8个氨氮标准工作溶液稀释的不同浓度测样, 加试剂后, 在波长420nm处, 用光程20mm比色皿, 测量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2.3.3 水样测定:

取适量经预处理后的水样加入比色管, 稀释至标线, 在波长420nm处, 用光程20mm比色皿, 测量吸光度。

2.3.4 数据计算:

通过标准曲线确定的线性关系得出样品吸光度所对应的氨氮浓度。

3 测定数据准确度

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加标回收率来表示样品测定的准确度, 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测定其回收率, 这是实验室常用的确定准确度的方法。根据浙江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规范中对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的加标回收率要求, 一般对污水控制在90%~105%。对2900多个纳氏比色法测定的污水氨氮数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为便于统计, 以加标回收率与100%的绝对差值来衡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即P0=|P-100%|, P0越小则准确度越高。

根据水样特点, 按照测定浓度及水样的不同分为三类, 低浓度水样 (氨氮浓度<45mg/L) 、高浓度水样 (氨氮浓度≥45mg/L) 、标准考核样 (国家环保总局标样研究所配制) , 其P0均值为7.72%。其中, 低浓度水样P0均值为9.02%、高浓度水样P0均值为4.45%、标准考核样P0均值为3.14%。统计数据表明, 在高浓度及标准考核水样的氨氮测定中, 加标回收率可有效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 而测定低浓度水样的加标回收率虽能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但接近控制下限, 可对检测过程中操作环节作进一步的质量控制, 以提高准确度。

4 试验对比与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结合实验室检测的日常操作, 着重围绕低浓度污水的检测, 对检测过程中水样絮凝预处理、过滤、滤纸的选择和冲洗、显色剂的加入量、纳氏试剂选择、操作环境温度等环节和影响因素, 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

4.1 水样絮凝

若水样浑浊或有颜色时可用预蒸馏法或絮凝沉淀法处理, 倾取上清液分析。城市污水厂出水氨氮浓度往往相对较低, 水样清澈, 通过对5个不同水样的比对试验, 查看测定低浓度水样的预处理中是否进行絮凝的准确度情况, 见表1。下表可看出, 在低浓度水样的检测中, 水样采取絮凝预处理, 其加标回收率有1-2%的提高。

4.2 过滤、滤纸的选择及冲洗

采取絮凝沉淀处理, 混匀后置沉淀, 倾取上清液分析, 必要时可采用滤纸过滤。针对测量低浓度水样的预处理后是否进行过滤, 过滤涉及滤纸的选择及冲洗等因素, 通过对6个水样进行相应条件下的对比试验, 检测结果表明测量低氨氮浓度水样时, 过择定性滤纸并对滤纸冲洗后进行过滤, 可提高1-2%的准确度。

4.3 显色剂加入量

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方法HJ 535-2009和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方法CJ/T 51.25.1-2004中, 纳氏比色法测量氨氮的显色剂加入量略有不同。方法1 (HJ 535-2009) :酒石酸钾纳加入1mL, 纳氏试剂加入1.5mL。方法2 (CJ/T 51.25.1-2004) :酒石酸钾纳加入0.5mL, 纳氏试剂加入1mL。根据两种方法的不同点, 笔者进行实验比对, 检测数据表明, 两种方法显色剂的加入量及比例虽略有不同, 但对不同浓度水样氨氮的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影响较小。

4.4 纳氏试剂选择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中对纳氏试剂有两种不同的配置方法。纳氏试剂一:碘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钠 (HgI2-KI-NaOH) 溶液, 配置相对简便、碘化汞用量略高, 有效期达到一年。纳氏试剂二:氯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钾 (HgCl2-KI-KOH) 溶液。配置相对复杂、氯化汞用量少, 可稳定保存一个月。通过两种不同纳氏试剂对低浓度污水水样的测量, 表明在浓度略高的情况下, 准确度差别不大, 但浓度较低时, 采用试剂二较试剂一, 其准确度可提高1-2%。

4.5 环境温度影响

有文献报道, 显色温度对测量的准确度产生一定影响。对此, 通过多次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测定同一浓度为1.640mg/L的氨氮标准样品, 以分析环境温度对准确度的影响。从实验结果看, 见表5, 在不同于作业环境温度下, 其准确度未见明显区别。

5 效果检验

按照前文对氨氮测定过程中主要环节梳理的注意要点, 以水样絮凝、使用定性滤纸过滤, 滤纸使用前用蒸馏水冲洗、选择纳氏试剂二等质量控制措施, 对18个城市污水厂出水氨氮进行了测定, 其加标回收率区间分布见图1。

测定数据表明通过对相关环节的控制, 其加标回收率可控制在95%~105%范围内, P0在0.6%-3.5%之间,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低浓度氨氮水样的准确度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6 结语

一、氨氮的测定有多种方法, 其中纳氏比色法是实验室最为常用的方法, 纳氏比色法测定城市污水氨氮时, 不同浓度状况下其准确度有一定的差别, 高浓度水样的加标回收率控制要好于低浓度水样。

二、通过试验比对, 在测定低氨氮浓度城市污水中, 采取絮凝预处理、使用定性滤纸并滤前冲洗, 并选择氯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钾 (HgCl2-KI-KOH) 纳氏试剂, 其加标回收率可稳定有效的控制在95%-105%之间, 测定的准确度能得到较好的保证

摘要:氨氮是减排控制的重要污染物之一。水中氨氮的测定有多种方法, 纳氏比色法是实验室最为常用的方法, 测定的准确度常以加标回收率来表示。文章以加标回收率来评判测定的准确度, 通过对比试验, 分析测定城市污水氨氮检测过程中水样絮凝预处理、过滤及滤纸选择、纳氏试剂选择、显色剂加入量、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准确度的影响程度, 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关键词:纳氏比色法,氨氮,准确度,加标回收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M].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

[3]HJ535-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S].

[4]CJ/T51-2004,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S].

[5]盛若虹.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39 (4) :27-28.

[6]周秋心.氨氮测定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 (6) :149-150.

比色法测定GM1含量方法研究 第5篇

1.1 试剂:

sigma唾液酸对照品;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Cary-50紫外分光光度计。

1.2 原理:

N-乙酰神经氨酸 (SA) 与间苯二酚在酸性条件和二价铜离子的参与下加热, SA的水解产物-吡咯与间苯二酚缩合成一种灰蓝色物质, 其色深浅与SA含量成正比。

1.3 方法:

精密称取唾液酸对照品8.52mg置10ml量瓶中,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储备液。取储备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GM1原料药25mg置100ml量瓶中,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供试品溶液。

1.3.1 标准曲线的测定:

取试管6支, 分别加入对照品溶液0.0、0.1、0.3、0.5、0.7、0.9ml, 再依次加水至2.0ml后, 分别加入间苯二酚的盐酸溶液2ml, 密塞, 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 冷却;再加入正戊醇5ml振摇提取, 置冰水浴中冷却15分钟, 离心, 吸取上层正戊醇液, 照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585nm的波长处, 1cm石英池, 测定吸收度。以对照品溶液中SA含量 (μg) 为横坐标, 以吸收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表1。

1.3.2 含量的测定: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 加水1ml, 自“依次加入间苯二酚的盐酸溶液2ml”起, 依法测定, 由回归方程计算含量。

1.3.3 准确度的测定:

精密量取已知SA含量的GM1供试液0.5ml, 平行9份, 分别精密加入唾液酸对照品溶液0.3、0.5、0.7ml, 相当于加入GM122.5、42.5、59.5μg。每个平行3份, 加水稀释至2ml, 自“依次加入间苯二酚的盐酸溶液2ml”起, 依法测定高、中、低3种加入量的回收率。结果见表2。

1.3.4 精密度的测定:

精密量取已知SA含量的GM1供试液, 配制成253.0、126.5、63.3 (μg/ml) 三个不同浓度, 每个浓度各分别配制3份供试品溶液, 自“依次加入间苯二酚的盐酸溶液2ml”起, 依法测定, 计算其间标准偏差。结果见表3。

2 结果

2.1 采用五组数据的平均值作标准曲线:

y=0.006x-0.0023, r=0.9945, 采用前四组数据的均值作标准曲线:y=0.0065x-0.0109, r=0.9975采用前四组数据的平均值作得的标准曲线r值较采用五组数据的平均值作得的标准曲线r值高, 说明第五个点偏离曲线较远, 超过了正常曲线的响应范围, 所以本次试验采用前四组数据的平均值作得的标准曲线, 线性方程为Abs=0.0065*C-0.0109, R=0.9975。本次方法学测定中SA含量在8.5~76.5μg时线性不好r=0.9945;SA含量在8.5~59.5μg时线性良好r=0.9975, 所以本次试验采用的线性范围为SA含量在8.5~59.5μg之间。

2.2 含量测定:

OD585平均值为0.2385 (n=12) , RSD=0.84%, 代入线性方程得SA含量为38.4μg/ml, 样品中GM1含量为253μg/ml, 得SA含量为15.18%。

表2回收率均大于90%, 说明本方法准确度较高。表3说明本方法精确度较高, 重复性较好。

3 结论

比色法利用GM1结构中含一个唾液酸基团, 可与间苯二酚结合生成络合物来进行测定, 但其它神经节苷脂类药物如GM2、GM3、GD、GT也可以间苯二酚试剂反应, 干扰测定, 因此本法在专属性上不如色谱法, 但其准确度和精密度能符合常规的原料药含量测定要求, 操作时间短。

参考文献

[1]潘颖, 黄如彬, 等.猪脑神经节苷脂的测定及其分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4, 21 (4) :353-354.

[2]郑永彪, 范慧红, 等.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的含量[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4, 25 (3) :139-141.

[3]Giuliano G, Sandro S, Riccardo G.Normal-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non-derivatizedganglioside mixtures.J Chromatogr, 1985, 348:371.

比色测定条件论文 第6篇

1 方法原理

在经絮凝沉淀或蒸馏法预处理的水样中,加入碘化钾和碘化汞的强碱溶液(纳氏试剂),水样中游离氨(NH3)的比例迅速升高,与加入的纳氏试剂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配合物碘化氨基氧合二汞(Ⅰ),其颜色深浅与氨氮含量成线性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在波长420 nm处有最大吸收,利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水样进行吸光度测定,从而实现氨氮的测定[1]。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0 mL具塞比色管,25 mL具塞比色管,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 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中速定性滤纸,723 G可见光分光光度计,pH 计。

无氨水:每L去离子水中加入0.1 mL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 mL初蒸馏液,接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并密塞保存。

纳氏试剂:本实验采用的配制方法是二氯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钾。

酒石酸钾钠溶液:500 g·L-1。称取50 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 mL无氨水中,加热煮沸蒸发(必要时加入几滴1 mol·L-1NaOH溶液),以除去氨,冷却后用无氨水定容至100 mL,于2~5 ℃密塞保存。临用前须提前从冰箱中取出,放至室温。

氨氮标准贮备液:1.00 mg·mL-1。称取3.819 g经100~105 ℃干燥2 h的优级纯氯化铵,溶于无氨水中,定容至1000 mL。贮于具塞磨口玻璃瓶中,2~5 ℃密塞保存。临用前须提前从冰箱中取出,放至室温。

氨氮标准使用液:10.0 μg·mL-1。临用前,准确吸取5.00 mL氨氮标准贮备液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无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具塞磨口玻璃瓶中。

3 水样预处理

由于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含其他一些干扰物质,影响氨氮的测定,因此需对水样做预处理,即对于水中的钙、镁和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醛类、颜色以及混浊等干扰进行消除。通常有2种方法消除干扰:对于较清洁的水,采用絮凝沉淀法;对于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废水,采用蒸馏法。本实验用蒸馏法做水样的预处理。

4 结果与讨论

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7支50 mL比色管,编号依次为1# ~7# ,分别依次加入铵标准使用液(每mL含氨氮0.010 mg)0、0.50、1.00、3.00、5.00、7.00、10.0 mL ,然后用无氨水定容,按《水质铵的测定,纳氏剂比色法》(GB/T 7479-1987) 中的要求分别加入1.00 mL酒石酸钾钠溶液和1.50 mL纳氏试剂显色10 min,在420 nm处测定吸光度(比色皿厚度为2 cm) ,绘制以氨氮含量(μg)对吸光度的校准曲线,如图1所示。

4.2 显色时间对吸光度值的影响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受显色时间的影响较大,因而对显色时间的控制就非常重要。本试验在环境温度为25 ℃时,在7个50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50,1.00,3.00,5.00,7.00,10.00 mL 氨氮标准溶液10 μg·mL-1,然后按照规定方法[1]的操作步骤,按不同时间显色,做对比试验,显色时间与吸光值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显色5 min时吸光度值较低,而后吸光度值是逐渐升高的,10~30 min吸光度值比较接近,变化趋势缓慢,这表明10 min以前吸光值不稳定,10 min显色开始稳定,30~60 min这段时间内又处于颜色加深阶段,吸光度值有所增加,60 min以后颜色逐渐减退。60 min是显色最明显的时间,但也是吸光值变化速率最快阶段。因此,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显色时间应控制在10~30 min,而且要求每次测定的样品不能太多,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水样吸光度测定,以便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4.3 不同pH值对吸光度的影响

样品的pH值大小与实验结果密切相关,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一定pH值范围内,样品显色后的吸光度是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当pH增加达到一定值时,吸光度才基本趋于稳定。而如果样品呈强碱性,吸光度值有所降低。如果水样呈中性或弱碱性,且成分简单,不需做预处理,加入纳氏试剂显色后,仅靠纳氏试剂中的碱性物质就可以使样品溶液的pH值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因而可以保证显色反应正常进行;但是如果水样呈酸性,或虽呈中性但溶液中存在一定量的尚未发生电离的弱酸,或者在样品经蒸馏法预处理时,样品溶液中有残存的硼酸,加入纳氏试剂后,样品中的酸性物质与纳氏试剂中的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降低了样品中的碱度,使得显色达不到反应所需的最佳状态,因而影响到显色反应的正常进行,使显色不完全或是未发生,从而导致结果偏低[3]。

4.4 显色前后水样的稀释对吸光度影响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线性范围的上限为2.00 mg·L-1,大于2.00 mg·L-1时需要将水样稀释后再比色测定,称为比色前稀释。由于这种方法无法预料氨氮浓度的高低,遇到浓度高的水样,会使其吸光度值高于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因而此方法费时、费力、费溶剂。此时有另一种的稀释方法,即利用分析显色后的样品进行稀释比色称为比色后稀释[4]。本试验对9个水样进行9次平行测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于实际水样进行比色前稀释和比色后稀释,其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满足环境监测分析要求。因此,对于已经显色但超过浓度上限范围的水样进行比色后稀释再测定,可以做到省时、省试剂。另外,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试验用空白溶液稀释比色后样品,若改成用无氨水稀释,比色稀释法会以负误差居多,使分析结果不准确。

5 结论

综上所述,可得以下几点结论:

(1)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的过程中,显色时间的长短对其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显色时间应控制在10~30 min,并且每次测定的样品不宜太多,以尽快的速度进行水样吸光度测定,以便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2) 必须合理地调节显色前样品溶液的pH值,以保证显色完全,稳定且能准确地反映出样品真实的含量,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3) 对于浓度较高的水样,其吸光度值可能超过线性范围,先稀释后比色,往往事倍功半,而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比色后稀释,该法满足分析要求,对于浓度高的水样尤为适用,不仅稀释倍数容易确定,而且缩短样品分析时间,节省人力和试剂,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76-281.

[2]刘连成.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分析[J].灾害学,1997,12(3):61-65.

[3]潘本锋,韩润平,鲁雪生,等.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时样品溶液pH值对分析结果的影响[J].环境工程,2008,26(1):71-73.

钒钼黄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磷的研究 第7篇

磷是人体含量较多元素之一, 是构成人体骨骼主要元素, 钙磷比值是判断软骨症的重要指标[1], 是细胞膜和核酸的构成成分, 还参与生命活动的很多代谢过程[2], 因此检测食品中磷的含量很有意义。实际工作中发现, GB/T5009.87—2003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磷含量显色时间长, 所用试剂不够稳定, 方法不够灵敏[3], 为此, 本方法通过对消解液酸度的调节, 显色剂进行了改进, 简化了操作过程, 得到了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满足日常检测的需要,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TU-1901型,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数控电热板 (Lab tech EG-35A型, 昆山恒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等实验室常用设备。

2.2 试剂

(1) 氢氧化钠溶液 (2mol/L) :80.0g氢氧化钠 (分析纯) 溶于水, 用水定容到1L。

(2) 硫酸溶液 (4.52mol/L) :吸取28.0mL浓硫酸 (分析纯) , 缓缓注入水中, 并用水定容到1L。

(3) 2, 4—二硝基酚 (或2, 6—二硝基酚) 指示剂:溶解0.20g 2, 4—二硝基酚溶于100mL水中。

(4) 钒钼酸铵溶液:

A:称取25.0g钼酸铵溶于400mL水中。

B:称取1.25g偏钒酸胺溶于300mL沸水中, 冷却后加250mL硝酸, 冷却。

再搅拌下将A液缓缓注入B液中, 用水稀释至1L, 混匀, 贮于棕色瓶中。

(5) 磷 (P) 标准储备溶液 (100μg/mL) :精确称取0.4390g在105℃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 (优级纯) , 用水溶解后, 转入1L容量瓶中, 加入5mL浓硫酸 (防腐, 分析纯) , 用水定容到1L, 该溶液1mL含磷 (P) 100μg。此溶液可以长期保存。

(6) 磷 (P) 标准使用溶液 (50μg/mL) :吸取100μg/mL (P) 标准贮备溶液50mL于100mL容量瓶中, 加水定容, 此溶液1mL含磷 (P) 50μg。

2.3 测定方法

2.3.1 方法原理

待测液在一定酸度下, 其中的磷酸根离子与偏钒酸和钼酸反应形成黄色三元杂多酸。在一定浓度范围[1mg/L~20mg/L]内, 黄色溶液的吸光度与含磷量成正比例关系, 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磷含量[4]。

2.3.2 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移取磷标准使用溶液 (每毫升相当于50μg磷) 0.0mL、1.0mL、2.0mL、3.0mL、4.0mL、5.0mL、6.0mL, 置于50mL容量瓶中, 加水至15~20ml, 依次加入2, 4—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 用前述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1.2.2) 溶液调节pH值至溶液刚呈微黄色, 以标准曲线零管为参照。加入10.00mL钒钼酸铵溶液, 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静止30min后, 在分光光度计波长440nm处用2cm光径比色皿, 以零管溶液作参比调节仪器零点, 进行比色, 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并绘制标准曲线。

2.3.3 未知样品中磷的测定法

将瓷蒸发器在火上加热灼烧、冷却, 准确称取均匀样品0.3 (精确0.0001) g, 在火上灼烧成炭分, 再于550℃下成灰分。直至灰分呈白色为止 (必要时, 可在加入浓硝酸湿润后再灰化, 有促进样品灰化至白色的作用) , 加稀盐酸 (1+1) 10mL及硝酸2滴, 在水浴上蒸干, 再加稀盐酸 (1+1) 2mL, 用水分数次将残渣完全洗入100mL容量瓶中, 并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过滤 (如无沉淀则不须过滤) 。取滤液5mL (视磷量多少定) 置于50mL容量瓶中, 以空白试验溶液作参比调零, 以下同标准曲线绘制。

同时做样品空白试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

用本法和国标法同时做磷标准曲线系列, 其比对测定结果见表1。

注:磷含量在磷0~10μg的标准系列, r=0.9897;磷含量在10~50μg的标准系列, r=0.9991

由表1可以发现, 国标法磷含量在磷0~10μg的标准系列得到的吸光值低, 而且不时出现“跳管”现象, 线性关系差, 不能满足测量需要[5,6];本法磷含量在0~450μg范围时符合比尔定律, 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相关系数r=1.000, 回归方程为改进后的方法标准曲线显色明显, 吸光度大, 灵敏度高。

3.2 准确度试验

分别称取国家标准参考物质奶粉 (GWB10017) , 鸡肉 (GWB10018) , 按照本法进行样品检测, 6次测定的平均值均与标准参考值相符,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用改进法测定食品中磷的含量, 2种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平均值均在其标准参考值范围内, 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41%~2.61%之间。这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样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3.3 加标回收实验

选择上述2个已知本底的标准物质作为样品, 每份样品中添加低、高2个不同含量的磷标准溶液, 按本法分别测定2次其含量并计算回收率, 结果见表3。由此表看出平均回收率在94%~97%之间, 符合分析方法要求。

4 结论

建立钒钼黄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磷的检测技术具有在显色前预先调节消解液酸度, 加入较稳定显色剂和曲线线性较好的优点, 与国标法[7]相比, 操作方便, 重现性和准确度较好, 避免了有毒试剂对试验人员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 故而适用于食品中磷的测定。

参考文献

[1]郭经燕.食品卫生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47.

[2]孙梦里.临床营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19.

[3]卫敏, LIURuihai, DINGLiang.食品中磷的检测方法[J].中国科学:化学, 2010, 40 (7) :914~9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 2017-2011植物中氮、磷、钾的测定[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11.

[5]陈澍, 向仕学, 宋建莉.食物中磷测定方法的改进[J].现代预防医学, 2004, 31 (5) :796~797.

[6]罗颂华.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磷酸盐的标准曲线选择[J].计量与测试技术, 2007, 34 (10) :54~55.

比色测定条件论文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仪器75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pHS-3D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UY120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1.2试剂芦丁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三氯化铝、醋酸钠、冰醋酸、乙醇、硝酸铝、亚硝酸钠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1.1.3材料所用箬叶为2014年3月采自湖北武陵山区鹤峰县。采后洗净,叶片在50℃的烘箱中烘6h后粉碎,用石油醚脱脂脱色后晾干,贮于干燥器中置暗处保存备用。

1.2 方法

试验于2014年3-4月在武汉工商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进行。

1.2.1箬叶总黄酮提取液的制备称取3.0g箬叶,加入75 mL 75% 乙醇在75℃下浸提40min,趁热过滤,用少许75%乙醇洗涤滤渣,滤渣在相同条件下再浸提1次,合并滤液和洗液,并用75%乙醇定容至250 mL,此即为箬叶总黄酮提取液。

1.2.2芦丁标准 溶液的制 备准确称 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试剂0.076 8g,用30%乙醇60℃水浴溶解,并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30%乙醇定容,摇匀得0.307 2g·L-1 标准溶液。

1.2.3 AlCl3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准确移取一定量的芦丁标准溶液或箬叶总黄酮提取液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乙醇5.0mL,0.5mol·L-1 AlCl3 溶液0.50mL,pH为5.4的HAc-NaAc缓冲液2mL,用水定容至10.00 mL。显色20 min后, 在415nm下以不加AlCl3的试液为空白,测定吸光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AlCl3法测定条件的选择

2.1.1测定溶剂的选择按文献[16]操作时发现箬叶总黄酮的测定试液呈现浑浊,说明箬叶总黄酮含量测定时溶剂不适合用水,考虑到黄酮类化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且提取箬叶总黄酮时采用的是乙醇,因此在测定中加入乙醇。经试验证明,测定液中乙醇 的体积百 分比在50% 比较合适,原因有两点:(1)该乙醇浓度下溶液能较长时间保持澄清,在试验时间内吸光度稳定。试验中发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在40%时初始阶段溶液澄清,但测定时吸光度无法稳定,经过几个小时的放置后发现测定液有白色沉淀析出。(2)避免了乙醇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大带来的测定影响。

2.1.2测定波长及缓冲溶液pH的选择准确吸取0.4mL芦丁标准溶液按1.2.3在不同pH下显色,pH分别为3.6、4.0、4.4、5.0和5.4,所得吸收曲线见图1。可见随着酸度的提高,最大吸收峰位置逐渐红移,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也逐渐增大,pH≥5.0时,最大吸收峰位置不变, 为415nm,且该波长下的吸光度趋于稳定。故在pH5.4的情况下,进一步考察箬叶总黄酮的显色情况(见图2)。结果表明芦丁和箬叶总黄酮显色后都在415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本试验选用缓冲溶液pH 5.4,测定波长为415nm。

2.1.3显色剂AlCl3用量的选择取0.4mL芦丁标准溶液,按1.2.1操作,考察AlCl3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见图3),发现显色剂用量在0.40~ 0.60 mL时,吸光度稳 定,因此本试 验选用0.5mol·L-1 AlCl30.50mL,即显色液中AlCl3的浓度为0.025mol·L-1。

2.1.4显色稳定性考察分别取0.40mL芦丁标准溶液和箬叶总黄酮提取液,按1.2.1操作,显色不同时间后测定A值(见图4)。表明芦丁显色10min后吸光度稳定,且在2h内吸光度变化很小。而箬叶总黄酮显色15~60min内吸光度变化小于3%。因此本试验选用显色时间20min。

2.2 AlCl3法标准曲线

分别取芦丁标准溶液0、0.2、0.4、0.6、0.8和1.0mL于10mL容量瓶中,按1.2.3操作,以芦丁浓度为0的试液为参比,以吸光度A对芦丁浓度做图,得到标准 曲线,曲线方程 为A = 0.024 6c+0.018 1,相关系数R2=0.999 2,线性范围为芦丁质量浓度6.14~30.72mg·L-1

2.3 AlCl3法的样品测定及回收验证

按选定的试验方法,测定了箬叶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样品溶液进行了平行测定。为验证试验方法的准确性,也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见表1和表2。由此可见,该法测定箬叶总黄酮提取液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精密度较好。在试验中,加标回收率在97.94%~103.80%, 准确度较高。因此,可以采用此法测定箬叶总黄酮含量。

3 结论

箬叶总黄 酮在适宜 的显色条 件下,可与AlCl3 形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该显色络合物的吸光度与箬叶总黄酮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可测定箬叶黄酮含量。该法简便可靠,可用于箬叶总黄酮提取过程中的含量检测。

摘要:为研究一种测定箬叶黄酮含量简便且标准的方法,以箬叶为试材,建立了AlCl3比色法测定箬叶提取液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考察了乙醇的浓度、AlCl3的加入量、pH以及显色时间等对显色物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Cl3法测定箬叶总黄酮的溶剂为50%乙醇,适宜酸度为pH 5~6,显色剂AlCl3用量为0.025mol·L-1,显色时间20min,测定波长415nm,以芦丁为标样,回归方程A=0.024 6c+0.018 1,相关系数R2=0.999 2,方法的回收率为97.94%~103.8%,相对标准偏差为2.4%。

上一篇:黄金矿业下一篇:加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