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网络发展介绍

2024-05-20

广播电视网络发展介绍(精选11篇)

广播电视网络发展介绍 第1篇

1.1 网络构架

网络概况:

武进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拓扑图如图1, 该网络采用流行的FC (Fibre Chanel) 网和千兆以太网相结合的双网络结构。由图可见:9台有卡站是通过光纤网和磁盘阵列进行数据交换的, 无卡是通过千兆以太网和磁盘阵列进行数据交换的。因此, 有卡站在数据交换时速度比较快, 而无卡站在数据交换时相对较慢, 数据多 (节目时间长) 的话需要等待一些时间。DFT光纤盘塔存储子系统, FC交换子系统Silkworm3850,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3COM4226T, 服务器DL1850, 数据库采用SQL 7.0, MDC服务器运行Sanergy硬盘管理软件, 采用MSCS实现MDC高可用、热备切换, 对数据库采用Legato Co-standby解决方案实现双机容错技术和服务器集群技术。非编软件采用大洋公司自主开发的第二代非线性编辑软件X-EDIT, 及顶级字幕软件X-CG, 实现字幕与视频画面的无缝连接, 达到在某一台机器采集编辑的节目, 可以在任意一个站点进行节目下载。

网络规划:

此网络采用两台DELL1850服务器进行热备份, 正常情况下, SERVER1管理SQL7.0数据库及心跳盘, 而SERVER2则管理数据盘符X盘和Y盘 (磁盘阵列) , 如果某一台服务器出问题时, 则通过WIN2000自带的群集自动的把对方的任务给接管过来, 从而达到热备份的效果,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0s~45s, 此时在客户端所有的设备将暂停工作, 正常接管后则正常工作。有卡站点一共是9台, 采用MATROX的DTV或LX的编辑卡, 无卡采用了纯软件编码, 进行节目编辑, 相应的设备以后都可以进行扩充。

1.2 非线性编辑工作站的分布

根据我台电视楼后期编辑机房的实际分布情况和系统的技术要求, 本着各部门设备使用相对集中、相对固定和调度灵活、资源共享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具体安排如下:

306室: (节目制作公司使用)

非编工作站有:1台有卡站点, 1台无卡站点。

录像机格式为:DVCAM MⅡ

307室: (《生活连线》栏目使用)

非编工作站有:2台DTV板卡站点, 1台无卡站点。

录像机格式为:IMX DVCAM

308室: (《生活连线》栏目使用)

非编工作站有:1台DTV板卡站点, 1台无卡站点。

录像机格式为:IMX DVCAM

309室:系统主控机房

310室: (新闻部、《生活连线》栏目使用)

非编工作站有:5台有卡站点, 其中:4号非编站点为DTV卡, 主要供新闻串片;其余4个非编站点为LX板卡站点。1台无卡站点。

录像机格式为:SX DVCAM MⅡ

312室: (《警方报道》栏目、广告部、总编办等使用) 非编工作站有:2台无卡站点。

录像机格式为:DVCAM

1.3 网络用户设置

武进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采用局域网技术, 域名设置为:WJTVNET1。根据有卡非编工作站点操作人员的实际情况, 主要有新闻部人员和《生活连线》栏目组人员。为了更好地对网络进行管理, 我们在域中设置了两个用户界面:XW (新闻) 、SH (生活连线) 。.新闻部记者在使用有卡非编工作站时, 应选择在XW (新闻) 界面下进行操作;《生活连线》栏目的记者在使用工作站时, 应选择在SH (生活连线) 界面下进行操作;使用无卡工作站时, 应选择在ZB界面下使用。注意:由于用户权限的设置, 大家在使用非编时一定要注意自己所属的工作界面。否则, 在发送和调用节目和素材时就可能会遇到问题。如需重新更改界面时, 请按ctrl-alt-del即可重新登陆。

1.4 非编工作站磁盘的分配

为了确保非线性编辑网络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 确保在存储和调用节目素材时, 避免发生冲突, 实现资源共享, 就必须对磁盘进行合理安排。我们把每台非编工作站本机自带的硬盘叫作本地磁盘;把网络中的磁盘阵列 (FC-x$) (FC-y$) 叫作网络磁盘, 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分区。本地磁盘分为C:、D:、G:盘。其中:C:、D:盘是系统盘;G:盘为素材盘。我们在节目制作时, 素材的采集和调用一般都在G:盘进行。在网络磁盘 (FC-x$磁盘阵列) 中, 分区设置了电视配音 (P:) ;生活连线 (N:) 等。成片保存在我们另加的存储服务器sata-server (X:) 上。要保存的成片一般为我台制作的新闻和专题节目。

XW (新闻) 界面下:

1.5 网络的安全

目前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快捷、高效等优势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但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不被大家所重视。与线性编辑系统相比, 由非编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的损失和影响要远大于线性编辑系统故障所造成的影响, 甚至是毁灭性的。这一点应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影响网络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设备本身的稳定性;外部因素包括:设备管理制度、设备运行环境、对设备的合理操作和良好的操作习惯等。

我们在系统网络设计时, 充分考虑了节目素材在存取、调用时网络带宽的冗余以及足够的存储盘的容量。同时在选购设备时, 严格把好设备质量关。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 应严格按照设备管理规定和设备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非编网络中严禁使用磁盘、光盘、优盘等移动存储器。

2 视音频信号系统

非线性编辑网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节目制作平台, 大家知道, 一个节目的制作完成往往需要大量素材的合成, 最后输出。这就需要利用不同的外部设备来采集素材, 为了使大家能够熟练使用非编网络中的不同设备,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非编系统中视音频设备的分布及使用方法。

2.1 视频信号格式介绍

我台原有的设备大多为模拟设备, 所涉及的信号格式都为模拟信号。具体为:复合信号 (Composite) 、S信号 (Y/C S-Video) 、分量信号 (Component) 。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我台设备的更新, 现有的设备都为IMX, SX, DVCAM制作信号基本做到为数字信号 (SDI) 。采集的信号都是高质量的数字信号 (SDI) , 由于我台硬盘播出系统采用还是模拟通道, 所以非编网络信号输出还是采用分量信号 (Component) 。随着硬盘播出系统数字化的建成, 非编系统就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 (SDI) 。

2.2 信号切换和录象机的使用

我们在选择非编系统结构的时候, 从使用方便和节省资金的角度考虑, 我们选用了LEITCH公司的16×16数字矩阵。LEITCH矩阵的原理:它有16路输入, 16路输出。16路输出可以调用每一路的输入信号。矩阵通过网络来进行切换的, 我们在每台有卡站安装了LEITCH矩阵的切换软件, 切换界面置于桌面, 见下图。也就是说, 我可以在一台有卡站上通过矩阵切换调用任何一台有卡站下录像机的信号。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素材采集。为此, 我们对有卡站点进行了编号, 307室为1号, 2号;308室为3号, 9号;310室为4-8号;312室为10-11号。具体对应的号码我们以一一对应贴于墙上。

在使用LEITCH矩阵的情况下, 我们购买录象机的数量大大减少,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 对录像机放置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使用一段时间看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即方便了使用者, 又节省了使用成本。录像机使用具体安排见1.2。

3 常用软件介绍

无论非编网络如何完善、也不管工作站是否有卡、无卡, 非编网络都需要一套功能强大的操作软件界面来进行节目制作。所以非编软件是非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洋公司为我台非编网络提供了他们自己开发的非编软件X-edit。该套软件包含强大的制作功能。但根据我台编辑人员对非编软件premiere6.5的实际熟悉程度, 决定两套软件同时使用。无卡工作站主要使用非编软件EDIUS。

3.1 编辑格式

要用到非编软件, 就要考虑编辑的格式问题。根据当前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我台设备的实际情况, 我台决定以DV/DVCAM作为主要的素材格式。DV格式基于DCT (离散余弦变换) 进行帧内压缩, 是一种可编辑的格式, 其采样深度为8bit, 考虑到人眼的色度分辨率低于亮度分辨率, 亮度与色度采样频率之比为4:2:0, 5:1帧内压缩, 使用24.948Mbps的固定数据率传输。音频包含两个16bit采样的声音通道, 采样频率为48k Hz, PCM编码。由于DV压缩的先进设计思想和优良的信号质量, 这些格式的视频设备在广播电视台的拥有量非常大。我台所拥有索尼公司的DVCAM采用4:2:0取样, 帧内5:1压缩, 使用1/4英寸双蒸膜磁带, 可向后兼容家用DV格式。另外采用MPEG—2压缩的SONYBETACAMIMX、SX与DVCAM共同构成我台业务档摄录像机的主流格式, 它们的量化深度为8bit, 但可以修改为l Obit。DV格式录象设备的优点是都支持i.link接口 (IEEE1394接口和连接标准) , 可以与非线性编辑系统建立纯数字连接, 因此在设备的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台现有的设备产生的都是可以直接编辑的数字格式磁带素材。所以我们实现了所有素材通过1394和SDI接口直接上载。

3.2 常用软件介绍

从界面上来说, 几乎所有的非编软件都一样, 一般分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又分两块, 一块是“素材窗口”, 专门放置采集的各类素材;另一块是“功能窗口”, 包括采集、编辑等功能。下半部分则是“视频轨道窗口”, 所有对视音频的操作都在这里完成, 把视音频组接在一起, 加特技、扣像、快慢动作等等。但是各个非编软件它还是有自己的特点的。X-edit视音频编辑和字幕功能都十分强大, 而且网络功能非常好;premiere6.5功能强, 操作方便, 字幕功能不是很强;EDIUS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直接复制VCD文件, 功能也非常强大。三套软件共存一个系统特别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X-edit和premiere6.5软件之间切换时, 有时板卡不能复位, 需要手动让板卡复位 (板卡复位程序在每台电脑的桌面上) ; (2) premiere6.5认可和生成的AVI和WAV文件是单声道;X-edit的文件需要在premiere6.5上用的话, 则需生成单声道文件。 (3) EDIUS生成的素材要想在有卡站上使用, 必须生成DV AVI文件格式。

4 素材管理

素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语。

4.1 节目成片的命名规范

我们要调用以前的素材时, 由于节目成片的命名的不规范, 使用者查找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而且也不一定能找到, 给制做节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有必要对节目成片的命名进行规范, 按照检索的要求命名规范为:时间 (年月日) -姓名 (制作这) -具体内容 (参与者、地点、事件) 。见下图。这样我们就可通过电脑的搜索快速查找到你要的素材。

4.2 素材的发送和调用

素材的发送:为了方便大家的成片发送, 我们设置了快捷方式, 鼠标点在素材上右击鼠标弹出对话框, 新闻节目发送到每个记者那里即可;专题节目发送到专题节目成片即可。

素材的调用:一般来说, 每个人上载的素材只会在一台工作站上, 无须调用素材。如需调用以前的成片的话, 只要在网上邻居中找到存储服务器sata-server (X:) 上的视频素材即可。

4.3 素材的存放

每个人上载的素材一般都放于G盘中, G盘的容量有限, 所以原则上, 新闻素材保留两天, 专题素材保留一周。如有特殊需要, 请提前向技术中心申请。

5 电源管理

非编系统中的服务器DL1850、DFT光纤盘塔存储子系统、FC交换机Silkworm385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3COM4226T等系统设备都放置于309室。有卡站点是通过光纤网来进行数据交换。为了使光纤尽量短来加快系统数据交换, 我们把所有的有卡工作站的主机放置于309室 (超越公司的除外) 进行集中管理。

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开关机, 我们把每台有卡工作站的主机的电源开关引到相对应的房间的墙上, 而显示器、监视器、录像机等外围设备的电源还是引用原来房间的电源。注意:为了保护机器防止冲击, 我们在设置主机CMOS为加电自动开机的同时, 增加了一个RC回路, 也就是说, 把电源开关从开的状态拨到关的状态时, 需要等至少30秒的时间才能重新开机。如果发现开不了机的话, 请相对应的电源开关关掉, 等一段 (至少30秒) 时间重新开机即可。

6 后期管理系统

为了加强非编系统的管理, 我们选用了南京新众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设备管理1.10系统.在进编辑机房的技术用电上加了一个电源控制器, 在每台站点的显示器电源上接了一个信号接收器。后期管理电脑通过485口对电源控制器进行控制, 电源控制器通过电源发送一个触发信号对信号接收器进行开关控制。后期管理软件对使用者进行身份确认, 方便调配。并且能够对每个使用者使用时间进行统计, 进行成本管理。后期管理系统是独立于非编网的一套系统, 对非编网不产生如何影响, 使用非常安全。

摘要:随着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非线性编辑设备已成电视节目制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学好、用好非编设备, 最大限度地发挥非编设备的创作潜力, 对我们的节目制作有很大帮助。武进电视台现有9台有卡工作站 (其中:DTV板卡工作站4套、LX板卡工作站5套) 和3套无卡工作站, 所有这些站点都通过FC光纤网和千兆以太网与磁盘阵列连接构成非线性编辑制作网。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了解该网络结构和熟练使用该网络中的所有设备,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台的非线性编辑制作网。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的融合发展论文 第2篇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相融合的最重要途径,通过开设广播电视自己的网络宣传媒体帮助自身构建一个适当的平台,就目前而言,如央视就主办了央视国际这一网络媒体平台,实现同步直播,并开设了相应的网络业务,逐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集视听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络电视,为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的融合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模拟音质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实际上是进行资源优势的互补,来共同促进两者进步,最终为未来电视行业发展奠定基础。而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构建模拟音质弥补音频广播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的不足。在实际音频制作中,通过对模拟信号流加数字化,通过音效特技提高音质效果,最终实现音频质量的无损展现。

2.3移动多媒体电视业务的开展

四川省地面数字电视发展介绍 第3篇

目前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认真贯彻《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把地面数字电视建设纳入四川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范畴;第二、贯彻执行广电总局颁布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 (广发 (2012) 113号) 》, 在全省构建中央、省、地市、县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 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第三, 贯彻执行六部委颁布的《关于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实施意见 (工信部联电子[2013]14号) 》, 坚持统筹协调, 以政府为引导, 以企业为主体, 采用市场化推进模式, 分步骤、分阶段地有序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

地面数字电视是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方式, 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有线电视的延伸和补充, 是加强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础工程, 公共服务我们必须坚持。

卫星、有线和无线这三条路线要并行并重。原则上, 在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的领导下,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的原则和政府主导、公共服务、统筹资源、适应市场的发展思路, 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收听收视的需求。四川地理情况复杂, 不要搞重复建设, 我们要整合, 要连成一张网起来, 所以我们要统筹起来规划。

组织结构上, 四川省地面数字电视运营管理中心是省地面无线数字电视领导小组领导下的省级运营管理主体, 要可管可控地实现精细化管理, 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村村通的运行维护, 第二个就是地面数字电视的运营管理。要老百姓的需求得到根本落实, 让那些村村通繁忙的设备得到及时维修, 2012年村村通维护中心大概维护了15万台有故障的设备。

在技术框架方面, 依据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标准, 全省范围内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 整个构架分为省级集成播控平台、地方服务平台、信号传输系统、发射覆盖系统和用户终端五个部分。在业务功能上, 免费传送上级规定的广播电视节目业务, 满足用户需求, 增加信息服务系统, 现在这些信息服务系统非常重要, 党政府迫切希望这些信息能够让老百姓知道。

在基础构架方面, 信源标准和信息标准都在按照国家标准做。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总体构架图如图1所示。图2是集成公共平台系统的拓扑图。传送网络主要分为两级, 一级主要采用省的SDH微波骨干网作为传输系统的主传输通道, 有线SDH干线和光纤做备用传输通道, 目前已经完成了微波骨干网的建设。在甘孜州的道孚县, 目前已经做了两个试点, 目前这个网运营良好。四川东部是重点要覆盖的地方。

我们建了一个公共服务的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已纳入了省政府的公共文化体系, 同时也是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的广电公共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整个平台的可观可控。

广播电视网络发展介绍 第4篇

2.1性价比高

数字电视可以给用户更好的视听服务和更多的频道选择,而且也并不比以前的有线电视贵很多,这能体现出数字电视技术性价比高的特点。同时,对有线电视进行更新换代是大势所趋,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是必然的。

2.2光纤传输

光纤技术在最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电视及互联网。在有线电视网中传输数字电视也因为光纤技术而实现了,因为数字信号的传输依赖于光纤技术,数字电视的信号也因此变得更强。

2.3特征明显

数字电视的内容更广泛,用户既可以观看以往的节目,也可以利用网络直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观看。不仅如此,数字电视的功能也远胜于从前,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一个很成熟的产品。因此,数字电视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不足为奇,数字电视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已占据一席之地,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巨大。以下就对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数字电视技术进行详细论述。

3数字电视的构成

3.1信源编码

为了将原始模拟电视信号数据编码化,利用信源编码把广播信息、图像数字化。

3.2复用

数字信号源包括视频、音频、辅助数据流,以“包”为单位对其分复,再利用一定长度的数据流对其分割,将其区分,进行标示。最终的一套节目流和多套节目流就由这些多段流组成。

3.3信道调制与编码

信道编码和信道适配是一样的。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误码进行纠错检错,主要是通过数据流对编码进行处理,由此来减少传输过程中的误差。它还能在高频波上放置基带数据流,让频带信号取代基带信号。

3.4传输信道

主要包括卫星、HFC、无线、数字干线等。

3.5接收机

数字机顶盒就是接收机。如今,我国电视行业正处于数字电视技术慢慢取代模拟电视技术的新阶段,家家户户的信号都是由数字电视机顶盒作为媒介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接收的。数字机顶盒能够接收图文信息、数字电视广播等,可以将发射台的数字信号转化为信息流。信息化管理技术也可以应用在机顶盒里,主要是针对IPIV、视频点播和收费电视等。电缆网络和光纤同轴的混合网是有线电视信号传播的媒介,它与传统的机顶盒系统的区别就在于此。

3.6电视网络的建设

在建设电视网时,电视台网络建设是首先要考虑建设的目标。因为电视台网络与其他网络建设有很大区别,若要实现视频、语音、数据等信息的应用,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带宽,这些应用需求会被电视台的业务性质所束缚。与此同时,要综合考虑所用技术的性价比以及系统的需求。所以,使用一些先进的产品和组网技术是进行网络建设的重点,网络系统的先进性也应保持。如今,任何网络素材都可以通过网络数据找到,寻找素材路径不会再困扰用户了,可以对素材属性直接进行填写,之后经由网络服务器来完成。

3.7数字点数采用的`传输技术

现在,为了在不同频率上区分节目,AM-VSB频分复用方式传输和HFC网络传输,它们是数字点数所使用的主要传输技术。只有信道编码现有的数字信号,才能在数字电视技术中确保现有的HFC网络可以和原有的数字信号相匹配,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码流的随机化、卷积交织、R-S编码、字节到字符的映射、基带成型滤波、差分编码和QAM调制。可以将流码通过差分进行分路,防止各种信号之间干扰、信号之间纠错乱码调制、数字信号兼容传输。用高频载波的形式分析举例,HFC与MPEG-2网络传输模拟信号是相同的,再加上混合传输,从而实现被电链路、光缆链路对信号的传输。

3.8SDL技术

数字电视技术中SDL技术的应用,既可以攻克数据传输中存在的繁杂性(其中效果非常明显的有IP/IPX、PDU、ATM信元等多种类型),还能兼容高速传输连接。本质上来讲,SONET/SDH结构无法制约SDL技术,SDL技术兼容性非常优秀,可以在DWDM层上直接实现,是提高信息安全度,促进数字电视数字流转化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在数字电视业务传输方式变革之后对数据安全性的重要保障,而其中重要原因是使信息受到的SDL干扰频器的影响微乎其微。数据传输时,异步变长数据包可以由SDL矩形高速流进行描述。SDL能够减少出错率,确保同步传输的性能,可以及时制止在同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错误。

4结语

数字电视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用户对于服务的质量需求越来越多,而数字机顶盒、信道编码等技术,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数字电视的发展,提升图文信息的质量。我国数字电视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课题,就是如何加快其传输速度、使数据压缩传输时的准确性得到更好的提升,让客户享受更加优质、清晰的电视娱乐节目,而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商业化的发展前景也因为这一产业链的形成而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吴昌进.浅析当前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J].科技资讯,(13):13.

[2]李宝军.当前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J].西部广播电视,(18):6-7.

发展中的网络电视等 第5篇

最近公布的一款37英寸液晶高清晰电视(LCD HDTV)配有一台多媒体网关,通过这个网关,用户可以使用家庭网络访问计算机内的视频文件、图像、网络电台和其他音频内容。

尽管家庭娱乐中心成为主流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售价2299欧元的Acer AT3705W电视已经被许多电视制造商争相模仿。Acer意大利区总裁Gianfranco Lanci表示,在数字家庭方面,IT业或许比传统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更加了解如何使得相关设备之间进行交互。他强调:“没有标准,PC的用户会发疯,同理,消费类电子产品没有标准,用户也会发疯的。”

这款电视采用了Acer自己的软件,并且采用了Linux系统,Acer消费类电子产品业务总监Lutz Schoppe表示,这样的组合在成本方面只增加了40英镑,如果使用微软的软件和英特尔的硬件产品,实现相似的功能,则需要增加220英镑。

这种价格优势还是具有相当吸引力的,当使用正确的客户端软件时,这种Linux系统的电视只是充当一个前端设备,而其连接的后台PC则通常运行Windows XP Professional,可以完成大部分处理工作。

只要在主机的无线范围之内,用户也可以利用智能显示技术,使用一台平板显示器模拟平板电脑来控制主机,不过,虽然微软最早提出了这一想法,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官方的解释是基于Windows CE的智能显示技术成本过高,尚未达到可以批量销售的条件。我们推测是由于用户如果采用Linux系统的话,成本会相当低,而实际上处理输入动作和智能显示技术并不需要高性能的Windows操作系统。

微软的跨平台

微软开发了一种名为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Everywhere的跨平台技术,允许相同的脚本能够在不同的设备上执行,以浏览器插件的形式实现,但是并未使用微软自身的.Net技术,而是采用了独立于平台的JavaScript。然而,微软并未透露更多的细节,这使得我们无从得知像所谓“任何平台”的准确范围,不过浏览器方面包含了Apple的Safari浏览器。我们既不知道Sparkle XAML设计工具是否支持WPF/E,也不了解和Flash相比它是如何处理多媒体和动画的。

JavaScript侧重于交互性,而WPF/E则需要事先在客户端安装相应的解码器,而后才能利用XAML来实现其图形功能。如果微软为现在的诸多浏览器、操作系统和设备提供这种解码器,并且说服用户安装的话,那么它的跨平台战略或许能够继续前行。

IBM x系列服务器发布“十项全能”解决方案集

11月25日,IBM在北京召开了以“激扬活力,十项全能”为主体的x系列服务器解决方案集发布会。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x系列服务器大中华区总经理傅斌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回顾了2005年x系列服务器在解决方案上取得的进展,并宣布推出名为“十项全能”的10款基础架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包括:SOHO解决方案、中小企业文件、打印服务解决方案,邮件服务器解决方案,远程接入方案,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反垃圾邮件解决方案,服务器整合方案,电子商务方案,数据库解决方案,双机互备高可用方案。

长城T50开启“泛个性化”市场

11月22日,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英特尔、NVIDIA和游戏橘子在北京发布了国内首款万元级的游戏笔记本T50。长城公司表示,采用顶级配置的T50笔记本电脑的定义和制造凝聚了诸多业界巨头的共同心血,锁定增长迅速的数字娱乐和家庭计算市场,充分诠释了长城品质国际化、品牌年轻化的发展理想。该产品采用了新一代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NVIDIA GeForceTM Go 6600 128M PCIE独立显卡、1G内存(特供)、15.1寸液晶屏,具备了性能出众、操作舒适、人机界面柔和、便于携带等多方面特征,并已顺利通过了目前对电脑要求最苛刻的3D游戏《无尽的任务2》的严格测试。

佳能发布新款数码复合机

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究 第6篇

1 广播电视网络运营特征

在我国,广播电视网络为政治以及文化产业互相结合的产物,广播电视网络产业意识形态以及属性的一致统一,不仅是重要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主体传播途径,同时也是重要文化产业。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受控于政府,其作为政治工具宣传政府相关观念较易被理解。另外,广播电视网络还是一项文化产业。例如,大众熟悉的音乐以及电影等文化产品。较多电视台举办真人秀、歌唱比赛,使文化产业逐步实现了日益繁荣的发展。我国国情决定,政府对各类媒体和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控制,也就是各个等级的媒体和广播电视网络归属于政府。这恰恰体现了我国独具的特色性。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以及政府均发挥了调节功能,各类广电网络运营单位亦是如此。由广播电视网络提供的传统收视服务来讲,基于摆脱市场规律束缚,政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凸显广播电视公共属性的政府行为。而由广播电视网络提供节目商品属性来讲,其需要依照市场规律完成生产建设,显现出了市场行为客观必然性。

2 影响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的主体成因

2.1 行业政策规制的影响

我国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核心,这也决定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由政府主导,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从这一层面来讲对我国引导主流言论发挥了有力影响,能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使社会更加稳定团结;而另一层面,政府在制订和颁布有关广播电视的政策之时,除了考虑如何传播政府声音外,还要考虑如何结合广播电视网络自身发展的实际。因为广电网络固有的属性,导致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广播电视网络经费有限,对其整体产业市场结构的更新升级形成了影响。2014年11月15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工作,提出“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实施普遍性降费”,“取消或暂停依法合规设立,但属于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的收费”。这些政策和改革对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都将产生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

2.2. 地方政府的行业管理有待强化科学发展意识

广播电视网络产业核心载体为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针对网络产品的各类属性,构成了国家级管控的骨干网、省级网、地市网。地方政府侧重于地方媒体的发展,因此对广电网络传输和提供产品的灵活性形成了制约。广电在发展中为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自身会有较多创意以及更好的想法,然而许多富于创意的对策由于种种因素难以获得地方政府的全面支持,这样也影响广电网络的快速持续发展。无线数字电视直播卫星即将全面覆盖,中央台、省、市公共类节目免费与有线收费距离加大将加快流失率的增长。福建省已有57座无线发射台,根据其发射功率测算,覆盖范围为484.5万户,可能导致福建省有线用户流失124.8万户。

2.3 技术以及资金限定

广播电视网络为一类具备高科技水准的项目,而目前广播电视网络发展进程中,仍包含一些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尽管技术一直在更新,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单位也无法将有关技术全面应用落实到实践操作阶段中,即同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单位经费不足密切相关。虽近年来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单位在融资层面实现了全面创新,一些网络运营单位提升了广告和增值业务收入,但依然不足以支撑技术革新所需的资金,缺乏科学有效的融资管理模式。

2.4 产品以及服务较为模糊

针对广播电视网络,基于其从属为精神文化领域,产品以及服务的划分界限较为模糊,而该消费群体特点则是个性化以及分层化,这就使较多广播电视无法符合消费者个性要求。而倘若消费者流失,则网络也失去衣食父母,想健康成长何其困难。对于我国较多广播电视网络来讲,其提供的较多产品均包含同质化特征,例如媒体报道新闻内容相似,没能体现地方化、个性化特征。而怎样把握产品内在区别,凸显各地特征对广播电视网络持久全面发展发挥的决定性影响,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例如北京歌华便稳稳抓住“有线与无线融合发展”这一特征,提供歌华“飞视”产品服务并将其进一步扩充、发扬光大,这就成就了其辉煌的成绩。

3 推动广播电视网络健康发展的方式与对策

为全面推动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健康发展,应创建科学有效的运营服务系统,转变政府职能。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发展进程之中,并没有创建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营服务系统,因此对广播电视网络的健康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影响。为此应首先创建更加合理科学的收费机制。由于政府对广播电视媒体形成了过度干预,抑制了市场对广播电视的调节作用,使消费者形成了定式思维。为此应强化市场针对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条件,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价格机制。另外,应做好客户管理,可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技术为广大客户创建有关档案,完成紧密的联系沟通。

另外应创建对应性管理体制,任何一个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均需要合适的企业管理制度,广播电视网络亦是如此。优质的管理制度可实现事半功倍的处理效果。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均是从原有的事业体制转变而来,由于管理模式较为陈旧,无法符合新时期标准要求,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后果。例如有些广电网络单位在收取服务费的方式中仍然采取上门和按年缴费的传统方式,无法与数字化预存预缴方式相适应。为此,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近期开发上线了“电视支付”平台,增加了微信支付、银行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等多种缴费方式,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存在收入有限的问题,因此较难实现持久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做大做强。为此,政府部门应扩充广播电视网络的总体投入,探索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投入等方式确保其正常良好的运营,进而真正实现健康持续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广播电视网络发展为我国经济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有关部门的多头管理或者无序管理,在一定层面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为此,政府应结合广电网络行业实际,扩充投入,制订科学管理政策。而广播电视网络自身也应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并搭建科学的运营平台,推动广播电视网络的持久健康发展。

摘要:伴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网络面临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从我国当前国情来说,广播电视网络的科学发展仍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例如受到政策制度的影响,地方政府从旁干预网络整合、技术水平不高、资金不充分、服务以及产品混乱等,致使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单位显现出规模小、人员老、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为有效应对该类问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例如创建人性化服务平台,颁布有效的管理工作体制,对广播电视网络的健康持续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本文就我国广播电视网络运营特征,探讨了制约其持续发展的因素,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推进广播电视网络的持续全面发展,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叶砚农.关于我国广播电视网络运营的发展探究[J].电子世界,2013,(9).

[2]西部广播电视网络开拓者——宁夏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副总经理刘生红专访[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11).

[3]徐灵敏.县级广播电视网络事业发展的挑战与对策——以浙江省常山县广播电视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4,(7).

电视网络化和网络电视化的联动发展 第7篇

1 台网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1 新媒体的冲击

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用户飞速增长,使它们从过去的草根地位逐渐走向媒体舞台的中央,改变了传统的媒介格局。全球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微内容、碎片化、个性化、即时性、多终端等新的特征和需求使得传媒格局产生裂变,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遭遇强烈挑战,处于传统媒体核心地位的电视迫切需要转型来应对新媒体的大浪潮。

1.2 网站需要高质量的音视频内容支持

在web1.0时代,互联网上基本都是图文信息,那时在互联网上看视频,即便是在欧美国家也未成主流,国内上网看视频更是奢望。随着如今web3.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视频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从重点新闻网站、综合门户网站到各类垂直门户网站,几乎没有一个网站没有视频内容。如在图文新闻增加视频标签,重点专题增加视频集锦,社交网络中添加视频链接等。诸如百度、搜狐这样的老牌互联网站,都在花大价钱购买更多的高清视频节目,以增加网站的综合竞争力。而原来大众化的、分散的互联网视频制作,不仅视频质量不能保证、量也不能满足日益庞大的互联网视频需求量。因此,互联网和电视的合作发展也是必要的途径。

2 台网联动发展的已有模式

2.1 电视台开办自己的网站

1996年,中央电视台创建央视国际、凤凰卫视成立凤凰网。2004年,北京台成立北京网、湖南卫视建立芒果TV、浙江广电新蓝网等,各电视机构的网络平台逐渐搭建。其联动发展的方式为:初期网站主要是转发电视台的新闻,而后发展到电视台节目的网上直播。近年来,在两会报道、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重大报道中,中央电视台等主流电视媒体,通过与旗下的门户网站进行多维立体互动,发挥了传统媒体无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在重大报道方面合力双轮驱动,共同打造影响力。如在上海世博会报道期间,中国网络电视台举办的视频大赛“世博寻宝”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跟踪报道,使得网民响应热烈,征集原创作品和点播数量庞大,对于上海世博会的宣传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三,多维立体互动,资源优化配置,捆绑营销。充分利用论坛、微博、访谈、手机报、移动电视等多种新媒体形式,为电视台开辟与受众密切接触的互动平台,营造网络、电视节目、主持人、记者和网友的多方互动。此外,台网还通过独家转播权绑定、电视广告捆包、版权销售等形式有效整合传播方案,提升自我品牌价值,实现了双盈。

2.2 电视台与外部网站联盟

电视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带动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如中央电视台与搜狐网、新浪、腾讯、网易、优酷网等建立合作,通过节目网上直播、联合网站推出热播电视剧。横向整合网络视频、广告、游戏、影视、在线平台等业务,纵向覆盖内容制作、技术支持、授权合作等多领域。南非世界杯期间,CCTV、CNTV和酷6网合作,联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国际在线等互联网及移动传播平台,组建“全国网络视频联盟”,实现了电视台电视直播、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络直播、合作伙伴的网络直播三大阵势,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实力。网站借助于电视台孵化产品,电视台倚重网络推聚人气,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3 台网联动发展的未来模式设想

3.1 开展内容的集约化、互动化和开放化生产

媒介融合意味着不同类型的媒介,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多媒介联合经营。虽然台网联动发展已多年,但是以前的台网联动可能就是电视内容的网络播出、台网共同宣传造势等。这些都是简单的传播形式和台网互动。新媒体格局呈现之初,就视频内容而言,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各自为政,即便隶属于同一个单位和部门,内容生产也是单独进行,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只有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才能收获不一样的传播效果,而内容形式的创新和质量保证,最可能和直接的方式就是新媒体与旧媒体的深度完全融合。就内容方面,具体的实施手段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分散制作向生产聚合转型,从粗放编排向差异化制作转型。传统电视实现的是一对多的大众传播,而互联网新媒体则侧重针对类型化的分众传播。推进台网的融合发展首先要改革自身的内容生产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搭建全媒体内容资源整合和生产发布平台。新媒体的最终生存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播放方式改变,如果只是把电视节目直接搬到互联网上,只是终端不一样而已。网台联动产生了一种新的内容,新的内容一定会带来新的用户价值和媒体价值,应根据不同媒体介质的特点和规律,结合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发制作成长短不一、风格各异的视听产品,在不同终端展现。因此,在进行节目制作、内容生产的时候,除了传统电视台的制作发布外,还可针对新媒体进行差异化、分散化和个性化的内容生产。例如:影视剧创作同时加工成手机版、网络版甚至是户外版;新闻内容加工成专们针对手机、网络的“微内容、微视频”;而大型文艺娱乐节目,则可在创意的时候就考虑不同媒体形态用户特征进行差异化编辑制作。充分发挥电视台的视频优势,将电视台的所有节目、内容进行针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多元发布、多次营销”。

第二,从单向制作向双向互动转型。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在内容上的最大不同在于互动性。新媒体技术进步使得互动需求正在成长为用户的重要需求。在新媒体时代,视频用户已经从单向的信息接受者向互动的内容参与者角色转型。因此在内容生产上,需从传统的单向制作向双向互动参与制作转型。比如:引导观者就剧情进行讨论留言,根据投票开展下一环节的剧情发展,甚至生产制作多个版本的剧情,让观者自主选择观看;在具体的视频创作上,设计制作不同角度、不同场景、不同景别的画面,让观众自由点击选择。在娱乐类节目的互动制作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引导粉丝网站注册、论坛活动等方式实现受众与节目,受众与受众的立体互动。然后对粉丝人群的数据如年龄、性别、地域等进行分析,从而为广告的精准传播提供参考,这在传统电视单向传播中是很难实现的。

3.2 跨媒体整合

所谓“全媒体”即电视、广播、网络、移动媒体等多种媒介形态,在同一个媒介主体内,打破不同媒介界限,将不同形式的内容资源组织到统一的平台上去策划、采集、生产,然后再由不同媒介平台发布,是不同媒介间在组织、流程、机制上的融合与渗透。具体到台网的联动发展来看,则可台网共同打造形成“大编辑部”,将所有内容资源统一策划、采集和生产,建立起资源共享的信息处理平台。再根据不同媒介终端的传播优势和受众人群,差异化地加以生产制作。这种全媒体产业链打破了以前媒体各自为阵、单一的思考方式,缩减了内部消耗与重复制作。一旦台网融合重组,形成了统一的平台,各种资源素材能够不断被循环利用。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制作效率,在重大节目制作和报道中还能发挥大集团、大平台的综合实力。

台网融合、全媒体打造还要加强传播渠道的融合,要实现电视媒体传播渠道和网络新媒体传播渠道的联通,特别是挖掘潜在的网络用户,使其成为电视新媒体用户;同时,引导传统电视用户接触电视新媒体。在三网融合真正实现后,无所不能的终端和无处不在的网络使未来电视可以达到对用户的全天无缝隙覆盖,通过多种终端,利用电视、手机、网络等多渠道进行信息分发,使得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能沿着各自既定的渠道运行,从而保证信息内容的多次、多介质、全方位传播。

台网联动是一个共赢的机会,它不仅仅给新媒体带来更多的品牌价值,也给传统电视带来了一种更新的创造形式,利用电视台的内容优势、网站的创意互动优势,除了在播出形式上联动,更得在内容上联动创新突破,实现了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生产平台的一体化和传播渠道的无缝对接。

摘要:新媒体强势崛起。国家三网融合政策正式出台,媒体融合势不可挡,传统电视和独立网站都面临严峻挑战和变革。如何在媒体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寻求各自的未来发展之路,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电视网络化和网络电视化的融合联动发展。将分别发挥各自优势真正实现“台网联动”“台网融合”。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网络化,网络电视化,台网联动

参考文献

[1]黎斌.电视融合变革—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转型之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2]李晓枫.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欧阳宏生.媒介融合与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J].当代传播,2008(6).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研究 第8篇

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定义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是指从剪辑制作到摄像播出, 通过网络数字的媒介, 将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其他各种数据合成, 以更快更广的平台形式传播。是广大受众最为直接的信息获取方式, 越来越受到欢迎。

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现状

网络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传统广播电视模式, 替代了原先的模拟体, 信号传输、接收图像使用时间轴取样的方法已成为过去式。数字信号有良好的保真性质和抗干扰性质, 基本保证了图像的质量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使服务系统稳定运转。

网络数字化技术可以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速度, 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 使更多时效性的信息不断完成。达到广播电视对短时间、大范围、广受众的要求, 也使广大受众以低廉的成本付出, 获得更多自己需要的信息。

传统的广播电视信息传播形式, 对于受众来说, 是被动对既成信息的直接吸收, 而网络数字化时代, 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意识的作用, 根据自身喜好获取资讯, 还可通过互动参与资讯的评论, 丰富资讯信息。广播电视自身的发展也会伴随着不断完善。

3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

3.1 编辑流程方面

优化了编辑流程, 使工作人员的编辑工作简单易行, 在具体操作时,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保存、下载、传递使用的编辑内容, 然后通过编辑系统进一步的完善。制作过程中, 可以把不同工作内容按其所属部门进行区域的划分, 大大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编辑制作的灵活性。另外, 广播电视技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可以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简化编辑制作步骤, 减少所花费的时间, 并使编辑制作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3.2 信息传播技术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 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技术从传统模拟化向数字化模式转化, 其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品质均有强大的高科技技术支撑, 所带给的高品质电视播放效果, 是当下广大受众所共同肯定的。还有其信号传播的稳定性, 对周边磁场和其他信号显示出强烈无关联性, 对外界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真正充分满足广大受众对高品质画面、高传播效率的要求。

3.3 网络传播平台方面

网络技术全球化的普遍运用, 广大受众已经充分适应网络技术给生活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快捷高效的服务, 手机通讯, 汽车附加服务, 都可看到网络技术高科技高品质的体验。

广播电视节目, 早已成为广大受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获取生活工作信息、休闲娱乐、学习进步的主要渠道, 另外还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艰巨职责。所以, 高速稳定的网络技术平台就显现出尤为重要的作用, 将时间空间有机结合的网络系统, 充当着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的庞大载体, 是广播电视发展进程中的强劲推进器。

3.4 信息资源利用方面

网络数字化的科技技术依靠网络平台的超级优越功能, 将最新最广的资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 直接展现给受众以高清的画质, 过程快速高效, 信息资源得到广泛利用。

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依托模拟信号实现传播, 传播工艺先天功能不足, 模拟信号强度无法进行人性化的合理控制, 对优质资讯的生产是一种阻碍。而运用网络数字化工艺提炼出所需要的相关讯息, 依托数字工艺技术, 实行信息资源的提炼整合, 不仅取得最有价值的资讯, 还能够广泛地梳理已编辑过的资讯, 优化画面品质, 达到最佳效果。

4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趋势

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 网络数字化的发展拥有广阔的未来空间, 它不断拓宽广播电视市场的天地, 满足广大受众群体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高要求和广需求, 竞争力量的优势, 在快速发展中不断突显。

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目前主要是播放各种形式内容的电视节目, 收入主要来源于经营节目中的广告业务收入, 从这一点的发展来看, 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具备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营利空间。其市场的开拓, 会带来可观的发展商机和发展潜力, 并能最大力度推动广播电视产业的前进步伐。

未来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 应充分依托数字化、网络化的平台优势, 营建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与广播电视传媒3方面融为一体的发展系统, 坚持立体运作、广泛融合、积极互动的生产原则, 快速紧跟未来趋势的走向。

5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策略

5.1 改善网络服务

若想将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应用, 首先就需要解决好网络基础问题。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在网络使用不衔接的当下, 我们要充分改善宽带网络的IP技术, 努力加快建网、联网和网络优化改造的进程。而广播电视专用光纤网络作为计算机网络使用的核心, 可以使低廉成本获得高效传输速率。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广播电视网络的结合成为发展的优选组合, 用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5.2 整合信息资源

在广播电视产业未来发展中, 既然网络与广播电视的优势互补、传统媒体与计算机技术的共同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计算机技术手段的创新进步, 形成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在相互竞争中, 广播电视业务分为基本业务、扩展业务和增值业务3类。基本业务是指普通传播类的节目, 扩展业务则是指广播电视中的业务扩展部分, 而增值业务主要是指多层次、多方向的数据媒体业务。如此, 广播电视可以有效结合优势力量, 充分整合信息资源, 实现广播电视与其他各产业的沟通合作, 探索商业化发展新途径, 带领人们进入传播媒介的新时代。

5.3 创新技术标准

通过合作创新掌握广播电视核心技术标准, 掌握制定标准的主动权。通过对网络数字化新理论技术的发散和应用, 推动广播电视产业技术的融合, 形成广播电视新的核心技术。广播电视要与技术领先的开发商共同开发合作, 通过引进、改良学习, 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 实现技术的再创新。技术的持续创新会带来长期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并且可随时根据需求增加相关功能。

长期以来, 广播电视应该认识到技术标准的重要所在。能否与时俱进, 保持技术与标准的紧密相连, 促使广播电视朝良性方向发展, 还需要广播电视产业、政府有关部门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共同努力。

6 结论

网络数字化技术具有无可限量的发展前途, 是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 可以大面积增加受众的范围, 快速度完成媒介间的优质转换, 实现信息资源整合重组, 优势互补, 实现社会发展的信息化。

网络数字化的传播技术以及实施过程, 能够为所有受众提供优质的画面显示, 实现清晰逼真、多维立体的播放效果, 并且播放过程稳定不受干扰, 去除了原有广播电视无法实调控播放效果的弊病, 为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 为全体人民优良的生活品质, 实施高效率的网络数字化信息传输服务, 实现广播电视产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摘要:伴随新广播电视技术的创新应用, 人们对精神文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逐渐成为受人瞩目的发展项目。本文阐述了网络数字化背景下,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 分析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应用优势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从而总结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云鹏.试析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3 (1) :87-88.

[2]闫其政.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新通信, 2013 (21) :36.

网络电视与广播电视的发展前景分析 第9篇

一、对网络电视发展趋势的具体分析

(一) 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首先, 互联网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很多项目还没有开发出来, 这给无线网络的建设带来非常大的可能性, 也为网络电视打开了新的思路。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并且使用互联网的人群越来越广, 这就为网络电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其次, 网络发展技术相对纯熟。目前, 我国网络电视的终端依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规模, 很多商家看到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 踊跃投身于制作网络电视的浪潮中, 已经突破了技术方面的瓶颈。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 网络电视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以及技术支持, 有着非常广阔的未来。

(二) 网络电视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网络电视作为一种新生的媒体模式, 还存着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首先, 网络电视的整个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有些环节还存在漏洞。根据这种情况, 希望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让整个网络电视行业更加规范, 使其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 广播电视媒体与电信行业媒体是两个独立的行业, 并且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只有打破这种行业方面的垄断, 才能使这两股重要的力量更好地联合起来, 为网络电视行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再次, 就是丰富网络电视的形式。由于我国的网络电视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虽然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但是在网络电视的内容方面还稍显匮乏。我国应该借鉴国外优秀的网络电视经验, 保证电视节目的丰富性, 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整个市场竞争中, 必须保障网络电视的优越性。网络电视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尤其要把握网络电视的互动性特点, 加强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提高观众对网络电视的忠实度。最后, 就是要注重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节目的差异性特点, 进行良性的差异化竞争。网络电视的运营商要加强对网络电视的传播和推广, 同时传统的广播电视要想在新的领域不断发展, 也面临着升级和转型的问题。因此, 需要对网络电视进行重新定位, 然后通过差异性竞争来保证其市场占有份额。

二、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虽然网络电视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 但是我国还是有很多固定的电视群体关注着传统广播电视的成长。另外, 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卫星通信技术的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播电视在升级方面的要求, 并且其还在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 改进自身的不足, 以进一步满足观众的需求, 巩固了自己在群众中无法替代的地位。因此, 广播电视依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一, 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相比, 数字化电视的画面更加清晰流畅, 音质也好, 并且信号强大, 很多观众选择数字化电视就是看重这几方面的优点, 传统广播电视抓住了观众的这一心理就能用自身优点稳住客户群体, 便于进一步拓展市场。

第二, 传统的广播电视想要继续发展, 还要加强与网络电视之间的联系, 使自己制作的电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由于网络电视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 并且通过网络能够更多地了解新闻动向。正是基于这一点, 很多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都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网站项目, 电视的忠实观众可以通过网站翻看之前的节目或者是节目的下期预告等。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果, 也让自己的观众群体更加忠实。同时, 观众也能通过互联网下载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相互结合才能保证广播电视不断发展、完善, 让广播电视具有更强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 网络电视与广播电视虽然各有优点, 并且一直抢夺着整个媒体市场的两大媒体形式, 但在将来可以把这两种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结合, 形成一种额外强大的力量, 让每一种媒体在这个领域中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起到一个相互补充的作用, 把资源进行整合, 让自己占有更大的资源力量, 以更大的优势迎接其他方面带来的挑战。在网络电视的影响下, 广播电视要正视自己, 向集团化、整体化的形式发展。

总之, 网络电视与广播电视各有利弊, 都不能相互取代。网络现在已经非常普及, 但是覆盖成本也非常高, 集中体现为大城市的覆盖率较高, 一些小城市还没有真正达到普及。同时, 虽然年轻人对网络的接受能力很强, 但对于中老年群体来说, 方便操作的传统广播电视还是他们最喜欢的媒体模式。所以, 为了让两种媒体形式取得更好的发展, 就要把握时代给媒体改革带来的机遇, 弥补自身的不足。传统广播电视需要考虑如何增强自己的互动性等特征, 打造更多的经典节目来吸引客户, 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技术的升级创新, 让电视媒体也能有互动、点播、电视回播等功能, 促进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的沟通交流。网络电视还要不断发展创新, 发挥自身优势, 用新鲜的节目吸引更多的群体, 提高年轻人对网络电视的忠诚度。因此,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需要在整个市场环境下不断进行调整, 发挥所长, 满足观众的需求, 这样才能有更宽的发展道路。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 网络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整个网络化进程之中, 网络电视成为网络媒体的优秀代表并迅速崛起, 俘获了大量观众, 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中, 网络电视和广播电视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媒体已经展开较量, 哪种媒体更有优势?本文主要对这两种发展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

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与完善 第10篇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完善;发展

中图书分类号:TN9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86-02

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迅速发展至今,不管是在规模、技术上,还是网上功能业务的开发利用上我国的有线电视事业发展程度都可以在世界有线电视界占有一定的位置。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人民对有线电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的迅速壮大,目前的有限线电视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步怎么走,以及能不能走好,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有线电视的发展前景。如何才能将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好完善好,是我们从事电视业界的所有同仁当前最为关心也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1 我国有线电视在的发展历程

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迅速发展至今,有线电视凭借其传输质量好、容量大以及具有双向传递等的优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尤其是有线电视网络不断发展后,给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带来方便与利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科学事业迅速发展,这为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最初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实现了城镇用户每家都安装了有线电视网络,其中县级有线电视网络用户占全部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总数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近年来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大军已经迅速成长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县级有线电视起步晚并且起点低等特点,很多县级有线网络都是由无线电视网络发展而来的,从最初的230 MHz隔频传送逐渐发展到目前的750 MHz临频发送,并且这些网络中的干线主要还是在向以电缆为主光缆的方向发展,普遍采用的是HFC。随着卫星广播电视的出现,有线电视节目也由原来的十几套变为现在的几十套,而且在部分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市县已经出现了网络应用功能电视业务。

所以,尽管我国现有的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原网络遗留下了很多问题,到现在已经成为了限制我国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与完善的主要因素,例如前面提到的县级有线电视网络起步晚,起点低问题,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导致最初建立起来的有线电视网络存在了一些缺陷,这些都已经成为了目前有线电视网络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限制因素。由于有线电视网络中存在了这些不足,使得目前我国有线电视在实现电视频道的增加和有线电视网络的扩增存在很大的困难,并且由于原网络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有线电视网络中出现如失真、载噪比。故障率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国目前有线电视网络正在由单向广播式传输方式朝着双向互交式传输方式转变,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也在进行综合业务网的建设,所以,从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形势来看,尽早地完成对已经建成的县级网络升级和改造,这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一个任务。

2 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升级与改造的前提

文章已经提到了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遗留的问题,所以,为了能让我国有限线电视能有更好的发展,对于目前而言完全有必要对那些不能满足要求的网络部分或者不能达标的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与改造。例如手动增益放大器往往会因为温度问题出现电平波动而超过网络所能容忍的波动能力,而出现载噪比指标下载或者失真现象;又由于卫星广播电视的出现使得有线电视的节目频道也随之迅速增加,并超过实际规划的频道数,这就是导致有线电视网络非线性指标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为了有线电视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下一代CATV网络综合应用的实现,必须先提高目前的有线电视网络质量,将有线电视网络逐渐建立成频带宽、容量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

3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与改造的目标

网络对于广播电视的重要性可比作为其生命线。也就是说,要想有线电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必须先建立完整可靠的有线电视网络。只有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形成了完整的网络,才能体现出广播电视系统的优越性。从整个CATV发展历史来看,网络的升级与改造并不新奇,甚至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都伴随着网络的升级与改造,并且根据以往的经历可知,每次网络升级与改造的起点越高,改造后的网络服务周期也就会越长。

根据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实际情况,在实行网络的升级与改造时除了要考虑目前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实用性外,还要考虑有线电视网络长远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国县级有线电视网络选择HFC是比较符合要求的。而对于干线的选择,可以选择以光纤作为基础网络的传输干线,因为这不仅可以作为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可以网络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以及可靠的重要保证。

只有在县级建立起了HFC网,才能为实现有线电视网络交互式、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多功能网络提供可能,还能作为日后互联网接轨提供可靠平台。

4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与改造的形式、模式

4.1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与改造的三种形式

①部分改造。这种改造方式是将原有线电视网络中的部分电缆干线用光缆干线替换之,这样既能可靠增加有线电视节目的频道数,又能有效提高有线电视网络信号的质量。但是,其缺点是不能实现交互式业务功能。

②若要实现交互业务功能,则可以选择重新敷设光缆干线和改变分配的形式。只是采用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实现交互式业务功能,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缺点:不仅反向通道中噪声干扰非常大,而且电缆屏蔽比较困难,并且系统的设备投资大。

③第三种形式就是应用ATM技术与有线电视网结合。采用这种形式的主要的缺点在于它扩展能力差以及技术比较复杂等。

4.2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与改造后的三种模式

①模拟光纤网模式。这种模拟光纤网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AM光纤网和FM光纤网。AM光纤网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幅模式,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输方式。其优点主要体现为:调制方式、频道安排都可以与广播电视系统的标准实现完全兼容。

FM光纤网模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频模式。此种模式具有传输距离远、信噪比高等优点。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其主要表现为:传输频道较小以及不能像AM光纤网一样实现与广播电视系统的标准完全兼容等。

②数字光纤网模式。此种数字光纤网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压缩数字光纤网。应用这种网络的电视质量跟压缩程度有关,压缩率越大其图像质量越差,并且其成本相对而言还是很高的,但是日后的点播电视肯定要采用的。另一种就是无压缩数字光纤网。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对误码率要求低以及传输质量高等。但是其缺点误码率很高,所以一般多用于专用网。

③CAIP 网络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运用CMP网络技术。它的优点是其网络具有起点高、技术先进以及质量高的优越性。这样既可以适应将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

5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与改造的实施

一般而言,在选择有线电视网络升级与改造的具体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其升级与改造目标的经济条件以及其他因素,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其具体施行方案分为以下三种。

方案一:部分升级改造方案。此种方案一般比较适用于现有的网络干线级数不多的情况,这种方案相对而言的经济性比较好,一般而言可以采用先改造网络中的电缆分配网,将其由原来的单向网络改造成为双向网络,用ASC或者AGC控制代替原来的手动增益,采用这种升级改造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信号的稳定性问题。

方案二:分期改造方案。这种方案时是适用于放大器级数比较多、干线比较长的情况。若采用此种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就要先对用户小区进行必要的规划,然后再将光纤节点在小区建立起来,并与原来的分配网相对接,这样就能使得网络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最后一步是再对分配网进行相应的改造。

方案三:全面升级改造方案。采用这种方案对经济性的要求比较高,在具体实施该方案之前要有一笔很大的资金投入。它的优点是在现有网络工作的同时,以另一套新的设备迅速全部替换之,这样可以实现最短时间内实现对网络的全面升级与改造。

6 结 语

在进行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不论最终选择哪种方案,都不能过分依赖外部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必须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和管理队伍,建立起自己在技术上的主动权和管理上的自主权。

参考文献:

[1] 赵颖,赵巍.论有线电视的发展与完善[J].商情,2012,(7).

广播电视网络发展介绍 第11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络,市场冲击形势,现状发展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 文化已经成为了极为关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这种文化的发展来说, 广播电视网络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其在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具备着较强的作用价值, 但是要想促使这种广播电视网络表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更好的应对当前社会发展中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威胁, 必须要针对自身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 促使其能够在新的市场环境内体现出较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1 广播电视网络中市场冲击形势的影响

1.1 互联网冲击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种互联网的普及可以说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接收的渠道, 相对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和获取方式, 这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如此也就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信息传递速度, 这也就必然会对于广播电视造成一定的冲击, 广播电视的传播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不如网络迅速, 相应的传播信息量和便捷性也远远不如互联网途径。这种互联网冲击影响对于广播电视的威胁是最大的, 导致客户群体的大量流失。

1.2 国外传媒的冲击影响

随着当前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还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影响和冲击威胁, 虽然说在我国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获取了足够多的积极条件, 相应的技术手段也得到了优化, 但是广播电视方面受到的冲击却不容忽视, 尤其是随着交流的不断加深, 西方传媒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现状, 进而也就必然会造成我国相当多的客户群体会对于现行的广播电视网络产生厌倦, 需要其不断提升优化自身服务效果和质量。

2 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现状分析

2.1 积极优势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现阶段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的基本状况来看, 其在新形势下虽然受到了来自于互联网和国外媒体的冲击, 但是其同样也存在着较多的积极优势, 这些发展的积极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受到了国家的强力支持, 当前我国发展中对于文化产业的关注力度越来越高, 广播电视网络作为比较重要的一个文化产业组成部分, 更是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很多方面都为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尤其是国家颁布的一些有利政策和制度, 更是促进了广播电视网络的高速发展, 并且在税收方面也给予该产业相应的优惠政策, 这些都是国家对广播电视网络提供的积极支持;其次, 从相关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的呈现上来看, 其往往也都是先从电视上进行播放, 然后再呈现于互联网中, 这种广播电视节目时间上快于互联网的优势也是其发展的一个积极便利条件, 需要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发挥, 将之作为能够抵抗互联网冲击的强有力武器。

2.2 劣势分析

虽然说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具备着一定的积极优势, 也有国家的大力支持, 但是其在现阶段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劣势条件, 这些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广播电视网络的相关信息内容较少, 不如互联网信息全面, 相应的内容也比较单一, 虽然说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发展正在鼓励呈现多元化, 但是因为各方面的限制, 当前依然存在着明显的节目单一性特点, 严重影响着吸引力;其次, 相应的广播电视网络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选择性特点, 这种难以自主选择的特点也就必然会限制用户的能动性, 导致其无法按照自身的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内容, 仅仅从广播电视频道上进行选择必然会表现出较大的缺陷, 影响使用效果;再次, 从收益方面来看, 当前广播电视网络的收益主要就是广告, 相对而言比较少, 进而也就从经济层面限制了广播电视网络的快速发展, 对于自身业务的扩展产生较大影响;最后, 从区域层面来看, 这种广播电视网络同样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特点, 一些落后地区对于广播电视网络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很难较好接收相应的信息传播内容, 进而也就限制其发展。

3 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路径

3.1 提高覆盖率

为了更大程度上提升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规模, 必须要首先从覆盖率方面进行优化和拓展, 尤其是要重点针对当前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进行改进, 对于一些落后地区进行重点建设, 提升这些地区对于广播电视网络的接收能力, 从技术手段方面进行创新, 提升广播电视网络的信息发送和接收效率, 如此也就能够在全面性角度进行改进, 有助于提升广播电视网络的收视率, 吸引一些新的用户。

3.2 有效运用新媒体

在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中, 还需要注重对于新媒体的融入和接纳, 因为新媒体作为当前比较受到人们欢迎的内容, 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比如对于智能手机的发展, 相应的广播电视网络就需要借助于这种智能手机来较好提升自身的服务范围, 促使人们也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来享受广播电视网络的服务。这一方面的优化发展同样需要结合技术进行创新, 保障新媒体能够和广播电视网络较好融合。

3.3 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

对于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来说, 要想较好提升其吸引力, 必须要重点从节目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创新优化, 并且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必须要重点研究用户的口味和需求, 如此才能够保障相应的广播电视网络中涉及到的节目能够赢得人们的关注, 提升其吸引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来说, 其受到了来自于国外传媒以及互联网的强力冲击和影响, 要想促使其表现出更强的吸引力, 不仅仅需要创新自身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还需要有效联合新媒体, 并且提升自身的服务范围。

参考文献

[1]郑波涛.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人才开发的路径创新[J].经营管理者, 2014 (04) :365.

[2]戴卫平.三网融合新形势下广电网络发展战略[J].有线电视技术, 2010 (11) :11-15+20.

[3]傅松校.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践行群众路线的思考[J].党史博采 (理论) , 2014 (12) :21+23.

上一篇:手术康复锻炼下一篇:空气潜孔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