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性高技术产业

2024-09-17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精选12篇)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 第1篇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主导部门,陕西省,SSM

一、引言

高技术产业作为人才、知识、技术、资本高度密集的产业, 集中体现高层次前沿技术, 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以及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战略性产业。陕西省是老牌的军工基地, 国防、科研、教育力量雄厚, 但由于全国其他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增长, 四川、重庆等省市也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纷纷崛起, 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 陕西省的一些优势部门风光不再, 面临高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低, 高技术成果与生产脱节等问题。在新一轮战略发展过程中, 陕西省各产业对高新技术的应用程度, 重要产业主体技术的指向标准和水平都将作出新的调整。由于在不同时期内, 根据不同产业部门的不同地位, 各个产业会表现出以部分部门为主导的结构特征, 因此本文以陕西省高技术产业5 大部门为研究对象,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 SSM) , 就产业总体规模及相对优势探索2000—2011 年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状况, 并依据部门偏离份额和部门优势的分析结果识别陕西省高技术产业中的主导部门, 对促进该主导部门以及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偏离份额分析法基本原理

( 一) 偏离份额分析法介绍

偏离份额分析法 ( SSM) 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参照标准, 将某区域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 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 找出此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 进而探索此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二) 基本原理

SSM模型的构建思路如下: 假定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O, t]之后, 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 ( 基年) 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 0 ( 可用总产值或就业人数表示) , 末期 ( 截止年t) 经济总规模为bi, t。同时, 依照一定的规则, 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 分别以bij, 0, bij, t ( j = 1, 2, …, n) 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并以B0, 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 以Bj, 0与Bj, t所示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O, 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所在大区或全国j产业部门在[0, t]内的变化率为:

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

这样, 在[O, t]时段内区域i第j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Nij, Pij, Dij, 三个分量, 表达为:

其中, Nij称为份额分量, 指j部门的全国 ( 或所在大区) 总量按比例分配, 区域i的j部门规模发生的变化, 也就是区域标准化产业部门如按全国或所在大区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Pij称为产业结构转移份额 ( 产业结构效应) 。由式 ( 6) 可看出, 它是指区域部门比重与全国 ( 或所在大区) 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区域i第j部门增长相对于全国或所在大区标准所产生的偏差, 是排除了区域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区域的平均速度差异, 单独分析部门结构对增长的影响和贡献。所以, 此值越大, 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Dij称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 ( 区域份额效果) , 指区域i第j部门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增长速度差别引起的偏差, 反映区域的j部门相对竞争能力, 此值越大, 则说明区域j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三、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 一) 偏离份额分析

根据SSM模型的构建思路, 本文以陕西省高技术产业中五大部门的当年价总产值作为产业部门规模考察的指标并收集数据, 数据来源于2001—2012 年《陕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按照以上公式进行计算, 运用SSM方法可得陕西省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分量 ( 见表1) 。此外, 本文引入相对增长率指数L, 区域结构效果指数W, 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 进一步体现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数。公式如下:

进一步计算区域相对增长率指数L = 0. 4767, 区域结构效果指数W =0. 8541, 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 =0. 5581。

实证结果显示:

1. 高技术产业总体发展竞争力不强。2000—2011年,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体增量Gj为798. 07, 区域相对增长指数L为0. 476701 小于1, 表明陕西省的高技术产业增长率慢于全国增长率。其次, 产业结构偏离份额较大, 且W接近于1, 表明增长率高的产业部门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由于Dj较小, 且u小于1, 表明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增长势头有限, 总体竞争力较弱, 地位在区域范围内有所减弱。

2. 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合理, 但竞争力不足。各部门份额偏离量Nj均大于0, 说明陕西省高技术产业中5个部门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同期水平, Pj大于0 表明各产业部门的比重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PDj反映了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优势, 从表2 中可得, 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外, 其余各部门都有较好的增长优势, 对经济增长有较大贡献。在高技术产业的5 个部门中, 除航空航天制造业之外, 其余产业部门的Dj为负数, 说明陕西省的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不是十分明显, 区域竞争力不是很大,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二) 主导优势部门选择

以表1 中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总偏离 ( PDj) 为横坐标、地区份额分量 ( Nj) 为纵坐标绘制区域优势分析图 ( 见图1) 。位于第一象限的产业部门为较有比较优势的部门, 包括航空航天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这些部门产业基础较好, 在区域具有部门竞争优势, 其结构对产业发展有较大贡献。位于第二象限的产业部门的增速相对于全国来说明显偏慢, 此象限多为一般性的或相对较差的产业部门。

以表2 中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转移份额 ( Pj) 为横坐标, 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 ( Dj) 为纵坐标绘制区域偏离分量图 ( 见图2) 。分布于第一象限的只有一个部门———航空航天制造业。其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均大于0, 说明此部门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其产业结构与竞争优势明显, 并且其竞争力优势对产业结构对产业总量增长的幅度较大。此外, 位于第四象限的产业部门, 有的产业结构基础较好但是不具有结构优势, 在区域高技术产业中地位处于下降阶段; 有的产业竞争力优势发展迅速, 但基础较差不具有结构优势, 缺乏持续发展的基础。位于第四象限的产业部门属于一般性产业部门, 本身还未具有优势产业的特性。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图, 一般应当选择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都较大的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 Q1) 处于第一象限, 表明产业发展具有优势, 且竞争力较强, 结构优势较为明显。在优势分析图中除了航空航天制造业, 还有医药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处于第一象限, 但在部门偏离分析图中二者在第四象限, 说明其竞争力不强, 未显示出主导产业的特征。

从产业部门的特点来看, 航空航天业具有传统发展基础、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潜力; 其次, 航空航天制造业在陕西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陕西作为我国西部国防科技大省, 拥有众多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以航空航天制造业为首的国防科技工业技术也处于国家前列。不仅在陕西, 在全国范围内, 航空航天制造业都是增长性的部门, 具有较快的增长率。政府应大力扶持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研发资金、政策、技术、人员上给予支持。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较弱, 在全国呈现下降趋势, 且产业内部各个部门发展的比重也亟待调整。今后一段时间, 陕西省应着重发展航空航天制造业, 将其做大做强, 并利用相关的技术改造, 支持高技术产业中其他制造业的进一步优化与发展。

四、结论

本文将陕西省高技术产业中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5 个部门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SSM分析研究了2000—2011 年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与优势产业部门, 结果表明: 1.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中大部分的产业部门发展规模较小, 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不明显, 发展速度较慢, 实力不足, 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2. 从发展速度来看,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2014 年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产业内部结构及总体竞争实力薄弱, 部分削弱了其对区域经济的贡献。3.在高技术产业5 个部门中, 航空航天制造业的竞争偏离分量、增长量、份额偏离分量数值都较大, 即具有增长高、总体优势明显、产业结构合理、贡献率大以及竞争力强的特点, 是现阶段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优势部门, 具有较大的产业带动力量。因此, 应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力量, 给予其更大支持, 同时加强产业间技术与人才的交流, 扶持其他产业进一步发展, 增强其他产业的发展实力, 使本区域产业内部结构更为合理, 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磊, 赵旭, 张嵎喆, 王君.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J].科学研究, 2006 (12) :387-394.

[2]汪芳, 赵玉林.我国高技术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与波及结构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7 (9) :49-55.

[3]初钊鹏, 王铮, 李兵.灰色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群主导性高技术产业领域选择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9) :137-142.

[4]汪芳, 赵玉林.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内部关联结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6 (10) :25-27.

[5]丁焕峰, 杜丽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结构评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5) :99-105.

[6]李石勇, 马卫华, 肖向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同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5) :83-86.

[7]孟媛, 陈敬良, 闫海波.上海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2) :65-68.

培育主导产业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第2篇

沁北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创建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打造全国知名产业,培育超百亿企业群体”的战略目标,按照“四集一转”的工作要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做好各种要素保障,强力推进集聚区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主要做法:

一是建设一个新载体。在沁北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个面积达6000亩的化工工业园(包括氯碱化工园、氯氢精细化工园和复合材料工业园)和一个面积达4000亩的铝工业园,引导相关企业入园发展,实现集约经营。新规划园区与沁北产业集聚区连成一片,共享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首先,以昊华氯碱化工为依托,规划建设一个面积达1500亩的氯碱工业园,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关联企业,带动全区中小化工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以申报省级特色园区为手段,鼓励现有玻璃钢企业改造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成为支撑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新载体和新的增长极。其次,以沁澳铝业和广东兴发为支撑,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制品及相关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两大产业规模的扩张和产品的上档升级。

二是打造一批名优品牌。重点打造“中国〃沁阳玻璃钢制品”区域品牌,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区域品牌、产业品牌建设,以重点骨干企业、优势产品为重点培育对象,引导企业不断提高技术、质量、营销能力,争创一流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截至目前,园区创建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2个(件),省级名牌产品3个、著名商标8个。通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实施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品牌、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辐射,壮大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培育规模以上化工企业30余家,铝及铝加工企业10余家,其中:培育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化工制品企业9家、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铝及铝制品企业4家。积极引导和培育骨干企业(或集团)上市融资。重点支持永威集团、思可达和尚宇公司等企业整合资源,申报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开拓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企业规模。

四是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1)广东兴发10万吨高档铝型材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

(2)广东兴发铝业幕墙门窗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

(3)河南神火10万吨铝板带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

(4)北京金隅100万吨水泥项目,计划投资5.2亿元;

(5)思可达公司4×700万平方米太阳能封装玻璃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

(6)河南启瑞年产15万吨高性能增朔剂项目,计划投资5.2亿元;

(7)永威集团年产5800万平方米阻燃装饰板项目、计划投资6.6亿元;

(8)河南尚宇10万吨三氯氢硅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

(9)泓盛精细化工年产1万吨系列化工产品、河南焯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海世鸿工贸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氯化石蜡-52生产装置和鼎泓工贸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等项目,总投资12亿元。

(10)山西晋煤集团煤化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建设“1830”项目。

新建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新增产值180亿元以上。

五是建设一系列服务平台。完善行业协会和商会建设,增强玻璃钢制品企业商会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强沁阳市玻璃钢制品企业商会建设,加强会员企业之间以及会员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国内外举办的产品推介会、展销会活动,促进玻璃钢制品和其它制品企业与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提升商会的服务能力。扶持行业公共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扶持行业公共

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和质量认证、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和培训、电子商务等服务,建立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体系。办好中国(沁阳)耐腐蚀制品博览会。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把博览会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端行业展会,为企业提供产品展示、交流、营销平台,提升玻璃钢制品产业集群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组织参加国内外名优产品经贸活动,引导、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定期举办产品发展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探索新路子。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开展产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扶持培育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努力促进高等院校和社会科研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难题;鼓励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大企业的科技研发机构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发挥技术人才、装备等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六是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院)等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办各种加工技术专业培训班,为企业培养技术专业人才。积极利用省内外大专院校、研究所的力量,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重大课题

研究和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推进项目、人才、智力引进一体化。加强技术员工在职培训。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重点工种定期培训和工程技术人员再教育制度。以技能培训、岗位培训为主,开展员工在职培训活动。保护员工的民主权利、工资报酬、医疗保健、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形成了一支稳定的、训练有素的劳动力队伍。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 第3篇

这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只有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工业制造基础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这是工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创新来提供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变得越来越紧迫。

这是实现工业后发优势的战略部署。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要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实现工业后发优势,就必须在全球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抢占先机。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紧紧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这个关键环节,着力提高产业科技政策的预见性、普适性和针对性,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一道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要着力解决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对具有战略方向性关键共性技术,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我部以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的重大工程之一“百项技术创新推进计划”为抓手,凝聚资源,聚焦当前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协力组织攻关,为工业转型升级建立推进平台。

二是要积极引导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我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重视发挥好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建设。进一步扩大企业在国家科技计划决策和立项论证阶段的参与程度,以产业化为目标的科研项目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

三是要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和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加快提升制造业领域知识、技术扩散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体。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 第4篇

一、技术创新集群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技术创新集群是指技术创新具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成群出现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罗森伯格把技术创新集群分为时间意义上的技术创新集群 (M型技术创新集群) 和空间意义上的技术创新集群 (T型技术创新集群) 。技术创新集群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技术创新集群尽管是由众多技术创新组成的, 但它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其中的每一项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都不能脱离技术创新集群中的其他个体的产生与发展。离开了其他个体, 每一个技术创新都不具备独立影响力。技术创新集群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特征。其二、技术创新集群是技术创新存在的方式。技术创新集群中的每一个技术创新个体都以特定的技术创新集群作为其存在方式, 从技术创新集群中获得路径支持、需求动力和资源支持等, 如果离开了技术创新集群, 个体的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存在基础, 只有依赖于技术创新集群, 个体的技术创新才能实现自身经济价值。

二、廊坊市主导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的成因分析

1、廊坊市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存在严重缺陷且技术创新的产业链不合理

廊坊市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存在严重缺陷, 技术研发投入面过窄且投入强度偏低。目前廊坊市主导产业整体科技投入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 政府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偏低, 且比例过小。另一方面, 廊坊市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产业链存在严重缺陷。廊坊市主导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 绝大多数是处于低端的。相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数太少。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往往各自为战, 很少有合作开发。且与上下游企业间缺乏联系, 技术创新的产业链条不完整。再有就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由于企业之间缺乏协作精神, 创新协作不广泛, 产业集群内人才流动不活跃, 以及资金、技术资源等配置不优化, 很难形成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集群, 廊坊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偏低。

2、廊坊市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不完善

廊坊市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不完善, 目前廊坊市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融资体系尚未发育成熟, 廊坊市主导产业科技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仍是企业自身资金, 很难申请到政府资金支持, 即使有也是杯水车薪, 金融机构贷款门槛过高, 民间融资没有相应法律保障。由于廊坊市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不完善, 使得廊坊市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步履维艰。课题组调查显示, 廊坊市主导产业大约98%以上的科技创新资金是企业自有资金, 政府资金不足1%, 争取到的金融机构贷款和风险投资的比重分别仅为2.3%和0.01%, 廊坊市主导产业多为民营企业, 更需要扶助与支持。

3、廊坊市主导产业之间存在竞争浓于合作的不良产业氛围。

目前廊坊市主导产业大部分处于横向一体化阶段, 课题组调查显示廊坊市主导产业之间缺乏强烈的互动关系。同行之间即使有合作, 也多属浅层合作, 广泛合作和深度合作都极为有限。由于科技创新的高成本化, 形成了坚固的技术壁垒, 企业之间技术联系更是缺乏。由于与大企业的纵向合作缺乏, 目前廊坊市主导产业能够进入大企业产业链的很少, 多数都游离在大企业之外。这些都使得廊坊市主导产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集群可以有效改变廊坊市主导产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 技术创新集群不仅可以有效节约生产要素, 优化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率, 最大限度的提升研究资源的利用水平, 更能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重组来促进技术资源的集约化, 提高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现对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化。为廊坊市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促进技术创新集群形成, 提升廊坊市主导产业竞争力策略研究

1、为技术创新集群形成创造政策条件

廊坊市委、市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力量和主导作用, 为技术创新集群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激励创新机制等, 促进廊坊市主导产业之间的联合创新, 通过立法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为技术创新扩散和传播提供保障, 促进技术创新集群形成。

可以实行政府采购政策, 通过预算控制、招投标等形式, 引导和鼓励政府部门优先购买创新型技术产品;对创新型技术产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尝试建立廊坊特色的国家财政拨款、银行信贷、企业投资、民间融资四位一体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模式, 来促进廊坊市主导产业技术创新集群形成。具体做法是:政府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 尽快设立支持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的专项资金, 金融机构在规避风险的同时, 要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 配备特定的专项贷款来支持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要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投资力度。利用国家政府机关的良好信誉吸引民间资金, 以政府资金为担保, 吸引社会资金和海外资金的资金参与。同时应放宽保险基金、信托投资机构、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介入创业资本运营的限制, 多方面动员民间闲置资金, 建立起多元化的国家财政、银行信贷、企业投资、民间融资四位一体投资融资模式。为技术创新集群形成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政策条件。

2、廊坊要加大创新网络建设, 实现技术创新集群规模效应。

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集群形成的技术基础, 也是主导产业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廊坊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必须通过大量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因此, 廊坊市主导产业在技术引进、吸收的同时, 必须把企业自主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廊坊市要着力解决对本土科技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发展薄弱的现实, 努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依托, 以重点实验室、高新区孵化中心为基地的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动产学研强强联合, 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生产迅速辐射扩散的效果, 形成技术规模, 获取技术创新集群的规模效应。

创新网络为技术创新集群的形成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是技术创新集群形成和传播的必需途径。因此, 廊坊市主导产业必须加大创新网络的建设力度, 根据创新网络的特点, 针对网络中每一个节点的特征, 制定对应措施, 实现各个节点的有机联合, 确保它们能够高效率地运转, 为技术创新集群形成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3、加快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创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合作机制, 实现合作创新与创新扩散

在未来创新导向阶段里,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将直接影响廊坊市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廊坊市主导产业应大力开发知识资源, 鼓励知识生产、知识交换、和知识创新, 扩大获取、交流、利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为企业素质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及人力资本。廊坊市主导产业要采取有效措施, 扩大知识存量, 提高知识资本的利用效率。在这里我们提出构建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合作机制, 这种合作机制能实现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重组;院所科研人员与企业各类技术人才复合的新人才重组;政府科技创新相关政策与科研院所科技信息及企业的市场动态信息相结合的新信息重组等多项组合。保证了廊坊市主导产业技术创新集群形成所需要的政策环境、人才保证、信息资源、资金优势等多项资源, 能够有效实现合作创新与创新扩散

目前廊坊市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匮乏日益凸显, 如何培育廊坊市主导产业的竞争能力已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集群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廊坊市主导产业的现状, 加强技术创新从而最终促使技术创新集群形成是增强我市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摘要: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本身成长性很高、并具有很高的创新率, 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 对一定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目前廊坊市主导产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滞后, 竞争力缺乏。本课题组针对这一现状, 从技术创新集群的角度去研究廊坊市主导产业的竞争力, 研究了技术创新集群的内涵与特征;深入分析了技术创新集群对廊坊市主导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系统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集群形成, 提升廊坊市主导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对从根本上改善廊坊市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提升廊坊市主导产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技术创新集群,主导产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良.信息产业科技风险投资机制新探.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 (1)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 第5篇

主导:本身成长性搞有高创新率,对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有关键性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支柱:总产出中占比较大的产业。

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新兴产业又称朝阳产业,(按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的产业分类)

高技术产业(按技术先进程度进行的产业分类)

课本: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原因是科学发展、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加快了工业结构的变换过程,使得新兴产业出现的间隔比以前大卫缩短。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差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具有技术密集、创新驱动的特点,但两者在产业的性质、内涵、范围、目标和发展阶段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超出传统产业、具有全新经济形态的产业群;而高新技术产业则是在传统产业经济形态下的技术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使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产业

1.1 产业性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它的生态性。二是循环性。三是智能性。(自动化)四是福利性(产量最大化,福利最大化)

1.2 产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刚刚兴起而且发展速度很快的产业,目前技术水平还较低,产业规模还较小,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或成长阶段)(传统高新技术产业大都已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或快速成长期。

1.3 产业范围和领域不同

五大类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六大准则

国家意志准则、市场需求准则、技术自主准则、产业关联准则、就业带动准则和资源环境准则

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已演变为一个研发活动较少的加工制造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 第6篇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研究认为,移动互联网新的产业链正在酝酿,不同产业链环境正在争夺产业链主导权,具体如下:

1.对于内容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在移动互联网从封闭型产业链逐渐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不再受到禁锢,通过向用户界面的渗透,其也在争夺产业链的主导权。

2.对于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逐渐脱离电信运营商的禁锢。SP寻求通过和上下游的合作关系,使得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

3.对于终端厂商:终端厂商寻求通过“终端+应用”的模式,快速地从终端转型至应用服务。开放的系统和应用加速了终端厂商的变革。

4.对于平台运营商:终端厂商寻求通过“终端+应用”模式快速地从终端转型至应用服务。开放的系统和应用加速了终端厂商的变革。

5.对于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不甘于成为流量管道。电信运营商通过和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合作重新获取产业链主导权。

沈阳市主导性产业竞争力分析 第7篇

一、沈阳市主导产业选择

沈阳市支持国民经济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选择, 必然遵循原则, 包括在产业整体发展规模、发展效益、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产业链连续性完整性等方面, 是拥有国际核心竞争力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方向和产业领域。

从地域性层次看, 沈阳自身产业发展, 区域集群性明显, 空间是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的关键要素。沈阳已形成“西重、东汽、南高、北农”产业地域格局, 而医药产业并没有形成某一区域集中发展, 各区皆有各自出色亮点及龙头企业。沈阳市浑南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聚集地;西部, 以沈西工业走廊为载体, 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正在加速崛起;南部,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大浑南, 正在经历从“高新制造”到“高新创造”的跨越;北部, 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构建了农业硅谷;东部, 汽车产业的聚集发展刷新了东部汽车城的规模。沈阳市生物医药产业, 已经形成浑南新区高技术制药产业集群、铁西新区化学药物产业集群、沈北新区中药加工产业集群、新民健康产业集群和棋盘山泗水科技城产业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等五大集群。浑南、沈北新区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铁西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产出均超过百亿元。

2013年, 沈阳主导产业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由上年的47.1%提高到50.9%。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和配套区建设,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3750亿元, 增长14%。东软、先锋、天久、易迅、晨讯等5家企业跻身中国软件业百强, 全市软件服务业收入实现1300亿元。浑南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获得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产业基地称号, 这是暨铁西装备制造集聚区后沈阳市第二个获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称号的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2013年, 全市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手机产量突破3000万部。2013年, 大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产值1090亿元, 成为沈阳市首家千亿产业集群, 荣获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沈阳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粮食总产量实现82.1亿斤, 创历史新高。高效特色农业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沈北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完成产值635亿元。新民药业产业集群完成销售收入104亿元。

结合沈阳自身产业发展特点, 综合比较产业发展规模、发展效益、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产业链连续性完整性、等几方面因素, 沈阳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和现代农业等产业, 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 是支撑沈阳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

二、沈阳市主导产业竞争力分析

1. 装备制造业

2013年末,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95户, 其中大型企业34户, 中型企业232户。资产总额4671.0亿元, 比上年增长13.2%。2013年, 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43.21亿元, 比上年增长13.6%;实现销售产值6874.9亿元, 增长12.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89.2亿元, 比上年增长10.0%;利润总额390.6亿元, 增长10.7%;利税总额655.4亿元, 增长11.4%。

位于铁西区的以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机床集团、沈阳三一重装有限公司为代表, 位于浑南新区以沈阳仪器仪表研究院、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类。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东软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作为国内同行业的佼佼者。引领沈阳市在装备制造、信息、自动化、节能与环保等行业占据国内重要位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东北大学等研究机构在纳米、腐蚀控制、机器人、数字化等高新技术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企业在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市场前景、成长性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已经成为全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研究机构的技术领先优势也为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种子和技术支撑。IC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4类整机装备21种关键单元部件实现批量销售, 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三甲。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首台国产“12英寸PECVD”通过国家科技部项目组验收, 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市场垄断和技术垄断, 对提升我国IC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匀胶显影”等3类整机系列产品, 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产品性能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在匀胶显影技术领域居国内第一。

2. 电子信息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 沈阳市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沈阳市现有规模以上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126家, 已经初步形成了通信、视听、数字医疗、数字识别和传感、IC装备、光电子、应用电子等七大类产业, 造就了一批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分别是位于浑南新区的以东软集团、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201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61亿元, 同比增长13.5%, 拥有行业从业人员近6万人, 产业总体规模位居全省第2位, 仅次于大连。

浑南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浑南高新区集聚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生态研究所、仪器仪表研究院等多家全国杰出的科研机构, 拥有52家国家及省部级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5个院士工作站、19个博士后工作站, 科技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2.5万人, 科技研发人员2.1万人。在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方面, 浑南新区重点建设东北区域超算中心。由大学科技城与东北大学共建, 准备投资2.7亿元, 占地100亩, 计算能力达到300万亿次/秒。目前, 浑南新区拥有两大科技孵化园区。由昂立集团投资开发沈阳国际软件园, 占地0.6平方公里, 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重点引进IT、软件、服务外包、电子商务、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相关企业。由锦联科技投资开发大学科技城新经济产业园, 占地1.7平方公里, 规划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重点引进工业设计、物联网、云计算等研发企业和研发总部。

3. 生物医药产业

沈阳市不断加大对制药龙头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 科技引领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极大地提高了制药行业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主要由化学药品原料要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兽用药品制造、生物药品制造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等组成。2013年, 医药制造业全行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户。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9.4亿元, 实现销售产值239.3亿元。医药制造业资产总额222.5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4.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7.2亿元。实现盈利20.6亿元, 实现利税总额31.3亿元, 实现应交增值税9.0亿元。全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2.25万人。

目前, 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达到122家, 其中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15家。通过不断创新, 全市已形成以东北制药集团第一制药厂生产的整肠生为代表的化学药物品种1000余种;以沈阳红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沈阳红药”为代表的中药品种700余种;以辽宁诺康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巴曲停和胸腺肽为代表的生化药品种10余种;以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为代表的生物制品品种20余种;沈阳惠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系列产品为代表的体外诊断试剂品种10余种, 使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品种达到2000余种。

4. 汽车产业

2013年, 沈阳市共有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企业173户。拥有资产1386.3亿元, 比上年增长20.0%, 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7.4万人, 比上年增长8.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0.2亿元, 比上年增长19.3%。实现利税307.8亿元, 同比增长18.0%。实现利润148.5亿元, 同比增长23.4%。2013年, 沈阳市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总额分别占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4.4%、14%、25.4%和19.2%。全行业有17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0亿元, 其中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和上海通用 (沈阳) 北盛汽车有限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 总量占到全行业的59.2%。

沈阳市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轿车、轻型车为发展重点, 以大中型客车、专用车、汽车发动机等整车及零部件为骨干产品, 具有一定的整车制造和零部件配套能力的生产体系。以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通北盛、五洲龙四大核心整车企业为汽车产业基本格局, 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发与生产为重点, 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驱动、以及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 开展技术攻关。

5. 都市现代农业

2013年, 沈阳市8个涉农区、县 (市)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185亿元, 增长9%, 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9.6%。2013年, 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已达到997家, 其中超亿元的企业80家, 年销售额达926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22家, 实现总产值2794亿元。拥有市级以上各类名牌产品 (名牌农产品) 63个、著名商标 (驰名商标) 8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2013年, 沈阳市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 监测合格省级龙头企业35家、市级龙头企业6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发展到280家。

辽宁辉山控股 (集团) 有限公司、伟嘉牧业、沈阳蒲兴禽业有限公司、华美畜禽、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农业科技企业, 已经成为沈阳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2011年, 禾丰牧业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位列第219位, 是沈阳市民企第二位, 是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第一位。沈阳华美畜禽有限公司通过对肉鸡饲养配套技术及鸡肉精深加工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 形成了供应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产业链, 通过了国家GAP (良好农业规范) 认证, 并被国家八部委确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沈阳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辣椒雄性不育系创制及系列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 填补了国内空白。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近几年已选育出东单60、东单70等几十个新品种, 年销售玉米种子1.6亿斤, 被农业部、中国种子协会认定为“中国种业五十强企业”。

摘要:遵循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确定了沈阳市经济发展中, 包括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及其零部件、现代农业等产业为主导性产业。并从产业整体发展规模、发展效益、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 对五大主导性产业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主导性,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原毅军, 董琨.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1.

[2]袁丽静.技术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6) .

[3]康璇.沈阳产业发展分析与结构调整策略[J].特区经济, 2007/02.

江西产业结构分析与主导产业选择 第8篇

1.1 江西三次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阶段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过渡, 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的过程, 其表现之一就是在整个产业结构中, 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转变, 第一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则持续上升。从表1可以看出, 进入20世纪以来, 江西省第一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 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到2003年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第三产业虽然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高, 达到30%以上,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居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 江西省产业结构正处于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优化升级阶段。

1.2 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从表1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以来, 第一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 除2004年有小幅度回升外, 整体上保持了下降的趋势。从2001年的23.2%下降到2009年的14.5%。且每年下降的幅度基本保持稳定, 均在1-2个百分点之间。这符合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方向, 即“‘十一五’期间, 进一步加快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 努力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到2009年, 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9.0:47.2:33.8调整为13:52:3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服务业的层次和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2007到2009年, 农业生产总值维持了这种稳步下降的趋势, 说明江西农业生产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不大。

1.3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并成为第一大产业

从表1可以看出, 2001至2008年间, 第二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 已由2001年的36.2%上升到2008年的52.7%, 上升幅度达16.5个百分点, 且在2003年, 第二产业已经超过第三产业, 成为江西省第一大产业, 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列次序为二、三、一, 改变了前几年三、二、一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的排列次序, 说明我省的产业结构开始趋于协调, 特别是工业的基础地位开始确立, 使江西可以自豪地说已经摘掉了农业省的帽子, 且工业化进程不断稳步前进。2009年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受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加工产业及外贸产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数据上分析, 2009第二产业比2008年仅下降了1.5个百分点, 这说明第二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有限的, 这与江西省外向型经济所占经济总量比重不大有关。

单位%

江西省“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2008.08.10。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局网站江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4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比重渐趋合理化

从表1可以看出, 2001年至2008年第三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从2001年的40.6%下降到了2008年的30.9%。长期以来第三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处于过高阶段, 2001年的甚至超过40%。江西第三产业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的比重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第二产业发展不足是导致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 这说明江西三次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基础很不牢靠。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说明江西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走向协调和稳步前进的状态。截止2008年第二产业比重为52.7%, 第三产业比重为30.9%, 比例趋于合理, 且接近江西省“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2009年第三产业有所上升, 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

2 江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江西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比较仍有一定差距

从表2可以看出江西的产业结构演变和全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比较而言, 各产业比重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但也有一些不同。第一, 江西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下降速度, 比重开始接近, 但2009年仍高于全国水平3.9个百分点;第二, 江西第二产业发展迅猛, 发展速度超过全国水平, 2009比重超过全国4.4个百分点, 但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因此工业基础并不牢靠。第三, 江西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而全国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单位%

资料来源:中华人名共和国统计局网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西省统计局网站江西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 第一产业发展虽然较快, 内部结构也有一定的优化, 但距离农业强省还相差较远

江西第一产业的发展一直较快, 在全国确立了农业大省的地位, 且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结构也已比较协调, 但江西离农业强省地位还相距较远。对第一产业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农林牧渔, 还应从产业垂直关系分析农产品与农产品加工的关系。根据统计资料计算, 全国规模以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 1999、2000、2001年分别是0.77、0.85、0.90, 同口径计算, 江西分别是0.31、0.32、0.28, 即江西的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及全国水平的40%。所以, 江西尽管是农业大省, 却远没有成为农业强省。

2.3 江西轻重工业比例欠协调

到2003年, 江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轻工业的企业数为1445家, 总产值为373.11亿元, 而重工业的企业数量为1631家, 总产值为815.69亿元。轻重工业的企业数比例为1:1.13, 总产值之比为1:2.19。而全国的这两个比例分别为1:0.96和1:1.55, 江西的重工业水平远远高于全国水平, 江西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有越来越重, 轻工业有越来越轻的变化趋势。这虽然与江西具有的大量矿产资源有关, 但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资是分不开的。

3 江西主导产业选择

3.1 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3.1.1主导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或在工业化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的特征是多层次性、综合性、序列更替性。

3.1.2 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基准

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发展趋势原则, 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符合未来发展规律;二是基础支撑原则, 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有利于形成未来的主导产业;三是系统协调的原则, 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具备扩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品质;四是可持续原则, 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是生态、环保, 符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有很多, 表3反应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传统基准。

资料来源: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马利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2009.06。

3.2 江西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江西省第二产业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但发展迅猛, 江西省政府在江西省“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中指出,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到2010年, 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因此笔者认为江西省应该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省的政策, 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 以第二产业的技术革新和迅速发展带动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以推动整个江西省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基础上, 江西省可以选择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本省的主导产业。分析如下:

(1) 选择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江西食品工业已有一定基础, 江西的卤制品, 果汁等食品工业在全国闻名;生态环境良好, 符合支柱产业选择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备了建设有机食品工业的条件, 而且有机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潜力大。要形成有特色的江西食品工业应该做好以下三件大事:一是瞄准市场, 发挥独特资源优势, 重点扶持发展肉禽加工、果蔬加工、米制品加工、绿色森林食品和新型食品辅料等一批优势产业, 力争在全国形成行业规模优势;二是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 通过与发达地区企业的联合, 以资产重组为纽带, 实行大集团战略, 力争培育几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 使之成为带动全省食品工业发展的“领头羊”;三是采取官产学研民媒互动战略, 打破条块分割, 促进地区融合发展,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培育一批在全国很有影响,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产品。

(2) 选择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逐渐成为人重要的消费需求, 旅游业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连带性大, 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前后关联性, 一般来说, 旅游业就业每增加一人, 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五个就业岗位。因此, 发展旅游业对于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扩大就业, 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来源:江西省统计局网站江西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自然条件优越, 旅游资源丰富, 尤其以红色旅游资源最为突出, 江西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占全国的60%左右, 具有发展旅游业的雄厚资源基础;旅游业生态环保,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表4可以看出江西省旅游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收入不断快速增长, 发展势头强劲。因此选择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将大大促进江西整体经济的发展。

江西应发挥自然条件优越, 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业, 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强化旅游服务体系,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使江西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群众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王瀚林.关于“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兵团建设, 2010, (05) .

[2]马利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N].2009, (06) .

[3]江西省“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J].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2008, 08, 10.

[4]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10) .

[5]叶燕.产业转移与江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2005, (06) .

[6]史焕平.刘子英.江西产业结构分析及支柱产业选择[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 (06) .

产业主导权视角下的产业安全 第9篇

“全球化条件下增强我国产业主导权问题研究”是2006年由国家发改委立项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笔者认为,拥有产业主导权是实现产业安全的必由之路,产业主导权越高,产业就越安全。对此,本文提出以产业主导权促进产业安全的构想,通过对构成影响产业主导权各因素的分析,从一个不同于以往评价产业安全的模式,以新的视角评价产业是否具有主导权,进而为产业安全的评价提供更多佐证和参考,为实现产业安全奠定基础。

一、传统产业安全观及评价批判

1、国内的几种产业安全观

就产业安全概念而言,学术界至今仍尚未形成统一的较为完整的结论。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1996,1997)认为,产业安全意味着民族资本对于关系国民生的国内重要行业掌握着控制权。

对产业安全的立场,正如赵世洪所指出,产业安全不能脱离国民这个主体,一国国民具有共同的利益[1]。尽管投资国际化、生产全球化不可逆转,某一权益仍然是属于某一权益主体或权益主体集团的,而这些权益主体终究是有国家归属的,进而产业也是有国家归属的。因此,产业安全一定是在开放的环境中,以国家权益为基本立场考量本国产业的状态,就这点而言,所有研究产业安全的学者和成果都表现出一致性。

有学者在论及产业安全时,特别强调本国资本在产业中的控制能力。如,王允贵认为“产业安全是指本国资本对影响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掌握控制权。”[2]张立认为“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3]。

也有学者指出,产业安全与否不应机械地以持股比例度量,而应当“是指一国对国内重要产业的控制能力及该产业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4]我们如果把前述强调资本控制称为控制力论,这类观点则可以称之为竞争力论。

显然,仅仅强调控制力的产业在开放竞争中极易失败,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但是,没有控制力就没有竞争力。因此,我们认为产业安全就是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一国资本在某产业中具有控制力,产业在发展中具有竞争力的一种状态。

2、现有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的局限

关于产业安全评价模型,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加权合成法。目前学术界关于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的研究文献大都以这一方法来整合相关的指标变量,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评价模型。如李孟刚在其博士论文《产业安全理论研究》[5]中使用多指标变量加权平均的方法来整合产业安全的评价指标。定义产业安全评价模型为:

各一级指标的系数,为专家评估权值。按重要性程度对各一级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对产业国内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外资控制率四类指标的赋权分别为0.2、0.4、0.2和0.2。把各项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分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然后按百分制分别给予相应的评价值:90、70、50、30、10;同一个一级指标下的所有二级指标权重之和也是1。用个二级指标加权求和分别得出四个一级指标的值,再将四个一级指标的值加权求和得出产业安全度的评价结果。

加权合成法虽然将复杂的指标进行了量化,但笔者认为此种方法并不完全合理。我们知道,当外资产业控制力大于或超过东道国产业控制力时,本国产业应该已经处于不安全状态。而根据加权合成评价模型看,当δW为零或很低时,产业安全数值还有其他三项之和构成,导致最终计算结果可能并不低或者数值较高,不能准确的反应产业的安全与否。相应的,其他三项评价指标应用于该模型中也具有相同的弊端。

由此,笔者提出了以产业主导权的研究来解构产业安全的评价方式,认为产业主导权越高,产业就越安全。将难以量化的指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阐述哪些因素在产业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性的地位,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地位、因果联系等,从一个新视角构建产业主导权的评价模型。对产业主导权的评价应首先明确产业主导权的内部权能和相互关系,在有了较为清晰的定性判断之后,对产业主导权的评价才能更合理,而不是简单的套用前人的评价模型。

二、产业主导权及其内部运行机制

主导权作为一种权能,必然有利益归属。从概念范畴来看,产业主导权应当与产业安全一样,体现国家或者民族利益。因此,产业主导权要求国家或者民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处于引领或支配地位。由于产业发展的内容丰富,这种支配地位也相应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从一般表现上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产业发展中的资本主导权、市场主导权和技术主导权。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可以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测度产业主导程度。

首先,资本主导权是实现产业主导权的基础和前提。资本主导权是指一国资本在产业内总资本的比重。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资本主导权:一是资本所有权层面;二是资本收益权层面。前者是表象层,表现为本国资本占该产业总资本的比重;后者是根本层,表现为本国资本收益占该行业总资本收益的比重。一般情况下,资本收益权以资本所有权为前提,资本的所有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资本收益权。但二者又不完全相等,较低的资本所有权可能取得较高的资本收益权,反之亦然。导致等量资本收益不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资本的“技术质量”差异可能是重要原因,下文结合技术主导权的讨论可以让这个问题更为清楚。显然,在这两个层面中,关注收益层面的资本主导权更具意义。

其次,市场主导权是实现产业主导权的途径和手段。市场主导权是指本国资本主导权所对应的市场份额。资本主导权的实现离不开市场——产业中企业的增值行为必须在市场中完成,只有拥有市场主导权的资本主导权才具有实际意义。既然市场是实现企业增值的必由途径,那么,市场主导权大于资本主导权的程度越高,资本主导权的价值含量越大。

再次,技术主导权是实现产业主导权的重要影响因子。技术主导权是指本国资本主导权所对应的技术份额。技术主导权对产业主导权最直接的影响表现为对资本主导的影响———拥有技术主导权的资本可能要有比资本所有权更大的资本收益权。但是,技术主导权对产业主导权最重要的影响却可能是对持续发展能力的贡献。高资本收益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良性的研发基础则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把资本主导权和市场主导权看作是产业的静态主导权,而技术主导权则表现为产业的动态主导权。

可见,资本主导权、市场主导权和技术主导权相互依赖、相得益彰,没有资本主导权就没有产业主导权,没有市场主导权的产业主导权也没有实际意义,缺少技术主导权的产业主导权则不能持久。

三、基于产业主导权评价产业安全的基本模型

通过对产业主导权内部运行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国产业一旦对其中的某个因素失去主导权,即任一个因素为零,那么产业主导权便为零。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一国某一产业内的资本全部归属国外时,产业主导权根本无从谈起——没有资本主导权就没有产业主导权。同样的,即使拥有了完全的资本主导权,但关键技术归国外掌控,我们的技术主导权就为零,失去了技术主导权,产业主导权依旧为零。因此,本文认为产业主导权的评价模型为:

S——为产业主导权;X——资本主导权评价值;Y——市场主导权评价值;

Z———技术主导权评价值;

式中,各变量的范围都在0~1之间,由模型可以看出,首先,资本和市场主导权是实现产业主导权的基础。从现有状态看,只要本国资本能够拥有较高的资本占有、市场占有和利益占有比例,我们即可认为本国在该产业中是安全的。这种安全表现为本国对产业现状的一种控制能力:资本和市场主导权越大,控制能力就越强,产业也就越安全。但是,正如产业主导权层次中所强调的一样,产业安全的静态控制力必须同时表现为高资本主导权和高市场主导权,仅仅拥有高资本主导权、没有相应市场主导权的产业,即使在静态上看也是不安全的。

其次,技术主导权作用于产业主导权上表现为可以对资本和市场主导权几何级数的放大。因为技术主导权对获取利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技术主导权可以使少量资本获取更高的利益分配,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创造出更多的新价值,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产业安全。以发展的眼光看,仅仅强调现状的控制是远远不够的,产业安全要求一国的产业在创新和结构调整上走在前列,也就是能够保证本国产业在发展中的安全。技术是产业创新的根本,当拥有了技术主导权也就自然具有了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保障产业静态控制权并有较高的技术主导权时,产业的发展即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保障。

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的竞争力,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技术主导权而获得产业主导权的实例广泛存在。例如,英特尔公司将核心技术以产品或者授权(专利费、标准费)的方式卖给其他厂商,由后者生产最终产品,自己成为上游供应商。像英特尔这样不亲自生产计算机整机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符合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拥有核心技术者可以制造一个充分竞争的下游市场,牺牲下游厂商的利益来扩大销量,从而达到比完全垄断整个产业链更大的利润。这种做法,是核心技术拥有者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实现的产业链利润的再次分配,并攫取高额的垄断费用。因此我们说,拥有了技术主导权,就能控制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就能使该产业在世界上就占主导地位。

四、结语

中国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国际经济交往与竞争中,资本往往并不是中国产业或企业最为脆弱的地方,而技术的差距才是中国产业面临国际竞争时的瓶颈。我们在探讨主导权问题时,绝对不能忽视民族资本对产业核心技术的控制权。因为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导权,就没有产业的主导权。简单的扩大市场需求,也是不可能达到“振兴”的目的的。只有转变当前的产业发展路径,拓展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走领导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产业振兴的目的,维护好产业安全。

参考文献

[1]赵世洪.国民产业安全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5)

[2]王允贵.产业安全问题与政策建议[J].开放导报,1997(l)

[3]张立.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变迁模式初探[J].天府新论.2002(4)

[4]杨公朴等.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0(1)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第10篇

国内对主导产业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90年代后, 主导产业研究不再停留在国家层面, 更多地转移到了区域层面。1994年国家出台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 其中就着重提出要发展石化、机电、汽车、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时,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纷纷提出了本省的主导产业。随后, 许多县、市也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发展本地区主导产业的设想。

发展主导产业, 首先应该确定主导产业, 也就是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 并由此引出了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问题。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理论研究方面, 我国学者主要是在借鉴国外学者的选择基准基础上, 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其他基准, 形成了较多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理论。此外, 在主导产业选择的应用研究方面, 热点集中在如何构建主导产业指标体系以及选择综合评价方法方面。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

1、主导产业概念的理论渊源

1960年,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主导产业的概念, 他把经济的各部门分成三类: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派生增长部门。他强调主导增长部门应该具有高创新能力、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及较强的带动能力。罗斯托还首次提出了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前向、后向及旁侧效应原理。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的概念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和支持, 这也为后续大量的展开主导产业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主导产业概念也主要来自于罗斯托主导部门理论。《现代产业经济词典》中将主导产业定义为“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并能带动一系列产业部门发展的部门”。苏东水在其著作《产业经济学》中对主导产业做过如下定义:“根据罗斯托的阐述, 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 能够通过快于其它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2、区域主导产业的涵义

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区位理论、区际分工理论、产业聚集理论及输出基地理论为依据, 把区域产业部门分为专业化和非专业化部门, 其中专业化部门又被分为一般专业化和主导专业化部门, 而主导专业化部门则特指在专业化部门中能够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方向和速度起指引作用的部门, 也就是区域主导产业。这种定义突出了区域主导产业的空间属性, 但却缺乏与主导部门理论的联系 (见图1) 。二是现代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关于主导部门理论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延伸和应用, 把罗斯托国家层次上的主导部门原理应用于各区域层次经济研究, 便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范畴。这一思路直接把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概念移入区域层面, 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事实上, 在定义区域主导产业概念时, 其显著的空间特性与“主导部门”的产业属性二者缺一不可, 必须结合起来考虑才更加全面。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1、国外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国外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三个, 他们分别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以及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

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度就是指各产业之间在其产品供需上形成的关联或者依赖的程度。他认为产业关联效应能够扩大资本积累并促使市场产生更大效益, 因而提出应以产业关联效应的大小为基准来选取主导产业, 在直接生产活动部门中产业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部门应该作为主导产业部门, 并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测量产业关联度的大小。在实践操作中, 区域中那些产业影响广度深度最大、带动效应最大的产业就应该优先考虑发展为区域主导产业。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揭示了主导产业更替规律。他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被称为“罗斯托基准”, 即选择具有扩散效应 (前向、后向、旁侧) 的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 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 辐射到关联的其他产业中,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中前向效应又叫前瞻效应, 是指主导产业的活动创造了能够引起新的工业活动的基础, 为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有时候还能为下一个重要的主导产业建立起台阶;后向效应也叫做回顾效应, 即主导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 根据其技术特点, 会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 从而刺激这些投入品的发展;旁侧效应指通过发展主导产业能辐射到当地经济及社会。然而, 就实践操作而言, 罗斯托并没有明确指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这也是罗斯托理论中所缺乏的。

为规划日本产业结构, 筱原三代平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两条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该指标系数越大表示某一产业产品市场需求对居民收入的依赖越小, 其潜在市场份额也就越大。

这里的“生产率”是指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上升率越大表示投入产出率越高, 这样的产业,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生产成本也会出现大幅下降。

应该说上述两条基准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在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 这两大指标系数越大的应该优先考虑。筱原二基准理论标志着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初步形成。

2、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在国民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方面, 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了各种基准, 可以归纳为“三基准”、“四基准”、“五基准”、“六基准”及“七基准”。本文用表格的形式简要总结了一些具有代表性观点 (见表1) 。

目前, 对区域主导产业系统的理论研究文献还比较少, 大多数是做实证分析, 就某一具体区域具体产业进行讨论。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往往是照搬国家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值得高兴的是, 在“九五”之后, 我国陆续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探索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规律、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其中关爱萍等的六项基准及张大松等的七项基准就是针对区域主导产业的判定和选择而提出的。

三、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方法

选择主导产业的过程也是对区域产业进行评价的过程。随着人们对区域内涵认识的深化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多样化,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不断改进。

国内学者们常用综合评价法来对主导产业进行评价, 大多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简称AHP) 、系统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进行研究, 还有利用波特的钻石理论及偏离份额分析法 (SSM) 等, 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实践中, 当数据欠缺或数据质量不高时, 一般用区位熵、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数据完备, 数据质量高时, 常用投入产出法、SSM、DEA、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加权求总法等;在对区域各产业做深入研究时, 一般采用比较客观、精确的分析方法, 如投入产出法、DEA、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而大体了解区域产业概况时, 则用简单易行的区位熵法、SSM、加权求总法。秦耀辰、张丽君根据计算时所选基准个数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分为单基准法和多基准法两大类 (见表2) 。

四、结论

我国学者关于区域主导产业方面越来越多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都不断丰富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与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 还有很多文献只是简单地接受或引用已有的主导产业相关理论, 而忽略既有理论的应用条件, 及其具体到各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上的适应性问题。目前, 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主要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或不足。

1、对区域主导产业内涵的认识不够全面

首先对于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认识还有模糊之处, 常常把主导产业理论等同于区域主导产业理论, 直接去掉“区域”二字, 或者把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支柱产业选择等同, 等等。

2、忽略了区域主导产业的空间和时间两重属性

不同区域范围、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都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既不能照搬国家层次的区域主导产业理论运用于区域层次, 也不应该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区域都模仿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选择基准, 而应该在国家和区域两种利益机制下形成多层次的体系, 同时必须注重加强在针对性和动态性方面的研究。

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所需数据难以获得且测算指标的方法倾向于简单化

区域主导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是从其动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进行定量分析需要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现有的研究往往利用近两年的数据, 表现不出备选产业对主导产业特征和作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选择结果难以令人信服。因此, 至少要利用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才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此外, 很多指标计算都是沿用已有的较为简单的方法, 应进一步加强虚拟消去法、图论、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等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研究和应用。

提升医药产业的经济主导地位 第11篇

1.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加快医药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建立省级医药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从省级工业发展资金中划出一定额度,由医药行业职能部门管理使用。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医药产业发展,改善医药产业的资本环境。鼓励国内外医药企业在省内设立地区总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对国有民营企业转让技术,鼓励国内外医药产业专业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到我省创办医药企业,鼓励内资企业来省内投资发展医药产业,鼓励医药企业上市。二是建立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专项引导资金,用于扶持省内各市(州)申请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同时对成功获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市(州),在省财政预算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地建设和发展。三是建立产业园区专项引导资金,重点向医药产业园区项目、重大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开发、科技基本设施建设倾斜。四是组织专家对省内现有的品种进行评估,对有可能做大的品种,要认真、全力、全方位给予支持,使其真正成为经济的支撑点、医药产业的兴奋点。

2.设立医药科研人才培训基地。依托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定完善吸引人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培养协议,搭建医药产业产品、供应、求购、动态、招聘信息平台,采取多种形式转化医药产业高新技术成果。根据单位或本人申请,人事、公安等部门简化程序,快捷服务,办理户口迁入手续,其配偶、子女可同时迁入。

3.完善企业创新的市场政策。优先推荐省内医药企业申报和承担国家与地方各类科技项目,鼓励以本地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推进医药新产品产业化与重大产品的技术改造。对于企业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新药、医疗器械或经国家和省认定的新产品,由省政府相关部门推荐,经联合审定后,优先纳入《吉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目录》,在吉林省基本药物补充目录遴选、招标、选择配送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省内医药企业的发展,同时帮助企业做好进入外省医保目录的协调工作。

4.加大对医药城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大对市(州)已形成的支柱产业扶持力度,设立产业特区,充分发挥全省医药城的地方特色和自身产业优势,集中力量,挖掘潜力,扩大产能,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给予医药城资金和政策扶持,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通化市是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评价命名的“中国医药城”,由此,通化市成为我国第一个被命名为“中国医药城”的城市。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 第12篇

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 由于资源稀缺、企业家缺乏和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等原因,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 政府应主动加大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 对重点产业进行重点投资, 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进而使产业整体发展。[1]赫希曼认为, 前向、后向关联度都比较高的产业应该是重点产业, 政府应该选择这些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对这些产业的扶持和发展、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美国经济史学家、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的罗斯托还提出了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群的更替学说, 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 有较强的扩散效应, 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 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 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按照罗斯托的主导产业学说, 前一个成长阶段的主导产业会对下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产生引导作用, 原来的主导产业部门在完成了带动其他部门和经济增长使命后, 就会让位给新的主导产业部门。[2]

陈栋生等提出, 区域主导产业必须具备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强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高产业规模经济等六大条件。[3]这一理论观点被区域经济学界广为沿用和拓展。区域经济学理论工作者根据上述区域主导产业必备条件设计了一系列主导产业选择的综合指标体系。

波特认为, 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有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四类 (见图1) , [4]另加“机会”和“政府”两类变数, 构成完整的钻石体系 (Diamonds framework, 又译作“菱形架构”、“菱形模型”、“钻石模型”) (见图2) 。[5]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 一国的成功并非来源于某一产业的成功, 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

王缉慈 (2002) 在借鉴波特产业集群定义的基础上, 将“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进一步界定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 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认为:①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产业集群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商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性产品制造商, 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 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②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产业集群是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 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6]

二、地区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的选择培育

选择若干有带动性、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作为一个地区的主导和支柱产业, 围绕该产业形成一系列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 从而形成一个地区合理的产业结构, 是区域规划的重要方面。一般讲,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 主要是由于主导产业的变动所引起的。地区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为此, 应该考虑如下因素:第一, 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的地区, 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劳动、资金密集型特性, 可以在轻工业领域和基础性的重工业领域选择;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地区, 主导产业一般具有资金、技术密集型特性, 可以在重工业中的深加工工业领域选择;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地区, 主导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型及服务型特性, 可以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及新兴服务业中选择。第二, 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根据产业生命循环理论, 任何产业在某一地区的发展中都规律性地经过科研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主导产业要在科研创新期和发展期的产业中选择, 其中处于科研创新期的产业可以作为潜在主导产业 (潜导产业) 来加以培育。第三, 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主导产业应该是具有高收入弹性的产业, 从而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该主导产业能够拥有不断扩大的市场。最后, 根据区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度、经济发展水平、已有产业基础和产业结构的层次、各候选产业的类型等区域经济条件, 确定区域主导产业适宜选择的产业数量。一般而言, 区域资源综合优势度大,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高, 产业基础雄厚和产业结构层次高, 候选产业波及效果显著, 则主导产业的个数可多选;反之, 宜少选。另外, 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区域, 应优先选择综合条件最佳的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 不宜求多。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准确与否, 是事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重大决策。主导产业一经确定, 即应力保其在投入、政策上得到优先重点发展, 使之超前启动, 有效地承担起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重任, 并增强其带动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对外突出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势, 提高与区外的经济互补性;对内提高区域各产业间的关联度与协调性, 形成区内区外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紧紧围绕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 进一步明确产业布局、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内部支撑体系和外部要素配套要求, 促进主业突出、产业集聚、优势互补, 不断提升主导产业的竞争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主导产业为核心, 依据辅助产业与主导产业间的前向、后向和侧向“三维”联系, 结合区域具体实情, 选择、培育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辅助产业, 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以主导产业发展为起点, 尽量延长产业链条, 既可提高区域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又可促进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区域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在空间布局上一般可采用“板块式”、“环绕式”等地域组合形式。[7]所谓“板块式”指区域内一部分地区以发展主导产业为主, 另一部分地区以发展辅助产业为主;所谓“环绕式”指以区域主导产业为中心, 环绕分布相应的辅助产业, 形成大小不等的产业圈, 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各产业协调配套及高效运转的区域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通常围绕区域内主导产业的生产及服务展开, 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通过产业链或其他竞合关系联结, 共享产业要素, 塑造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构成产业生态系统。产业集群成员在地域上相互临近, 共同“锁定”于特定区域,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的产业空间组织形态, 彰显出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外部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产业集群内部利用资源要素禀赋和开拓市场的规模优势, 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所带来的范围经济效应。集群企业可通过共用基础设施、共享知识及品牌等无形资产、联合大批量购买原材料、建立批发零售中心等方式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 降低运输、库存等生产成本。集群的区域性易形成供给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融通场所, 为企业提供便捷高质的生产要素支持。大量同类企业的地理聚集创造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此外, 产业集群形成了一个深层次、专业化的配套体系, 各成员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专注于价值链的某一环节, 通过彼此间的竞争、合作、互补和制衡, 放大了集群生产效率, 共享“1+1>2”的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的好处。

三、强化促进产业集聚的有效措施

区域间产业聚集的现状是区位条件、政策环境以及市场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 我国的产业聚集程度已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最高, 东北地区次之, 中西部地区的聚集程度较低;产业聚集程度的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不断加深。其结果是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要素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不断向东部地区聚集, 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 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地区差距将不断扩大。因此, 产业的过度聚集将会阻碍经济增长, 适度的聚集对于企业、行业乃至区域发展是有利的。

结合我国当前的产业聚集态势, 有必要依靠政府力量引导产业聚集在区域间的分布更加“合理”, 引导东部地区的产业不出现过度聚集, 避免出现过度聚集抑制经济增长并污染环境的状况, 同时, 逐步提高东北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 以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推动产业聚集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布:

1.发挥比较优势, 培育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式发展

中央政府在制定全国产业布局规划政策或进行产业调整时, 应制定培育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将部分制造业的重心有意识地定位于中西部地区。除了调整产业布局之外, 中央政府还应对各地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同构问题加以引导, 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 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合适的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政府应当结合本地优势, 建立一些开发区或工业园区, 并制定土地出让、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采取建设公共设施、设立公共服务机构等措施, 引导本地企业聚集, 尽快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同时, 要制定引导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在中西部地区资本边际收益率普遍低于东部地区的条件下, 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制定引导产业转移的各种优惠政策, 包括实施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就业补贴和融资支持等, 引导在东部地区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避免东部地区出现产业过度聚集的状况。

2.政府要致力于完善相关的政策框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优越的综合环境

要善于针对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资本寻求型和不同规模类型的产业提供理想的差异性环境。积极为已成雏形的产业集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妥善解决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 促进区域产业聚集。要利用区域分工, 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 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培育优势产业。要鼓励同一产业的企业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地区性网络, 通过业务衔接、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形式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8]要重视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平衡工作, 关注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环境承载能力, 通过政策干预、影响企业选址, 限制环境恶化。

参考文献

(1) 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2) 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

(3) 卢正惠.区域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J].经济问题探索, 2001, (06) .

(4) 杜肯堂, 戴士根等.区域经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 郝寿义,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6) 迈克尔.波特著, 李明轩, 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7) 王缉慈.地方产业集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3) .

上一篇:电器电子产品下一篇:理论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