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环境保护范文

2024-09-16

原生环境保护范文(精选12篇)

原生环境保护 第1篇

关键词:原生态,保护,商品化

一、“原生态”的概念内涵

“原生态”一词渊源于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是一个生僻的专业术语,如今在社会科学和大众文化中频繁使用,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为检索项,“原生态”为检索词,精确搜索1979—2007年以内全部数据库全部期刊,共搜索到377条相关结果,其中,1979—1988年为0条,其余详细情况见下表。

从字面意思理解,“原”可解释为“原来的”、“原始的”。“生态” (Eco-) 来自生态学 (Ecology) ,生态学指“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一词是指不同物种间及物种与环境间相互的依赖关系,因此它具有比环境一词更深一层的含义。环境是指人们周围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质世界。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工业造成的环境问题引起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重大危机,促使生态学研究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研究紧密结合,生态学跨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领域。跨部门合作研究将环境和健康整合起来,运用生态学的模式来处理危机,产生了一种新的健康观念——生态大众健康,即促进健康的科学和艺术。研究显示,人类健康的基础是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和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从生态大众健康的意义出发,“原生态”可引申为“无污染”、“绿色”、“环保”、“健康”、“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现代都市生活紧张、喧闹,人际关系淡薄与疏离,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保持亲密的、近距离的接触,《刘三姐印象》、《云南印象》、“原生态民歌”、乡村旅游之所以受到追捧,正因为这些文化现象所展现的来自“大自然”自然美、朴素美的美学特征某种程度上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诉求。因此,从“大自然”自然美、朴素美的美学特征的角度讲,“原生态”可以定义为自然的、野生的、朴素的、乡村的、边远地区的。“原生态”保持事物的真实状态,不像人工雕琢处处渗透着人类的创造性、彰显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痕迹。

二、“原生态”保护误区

1.“原生态”保护对象的误区

在“原生态”保护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即“原生态”保护对象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对“原生态保护到底要保护什么”认识模糊。当前学术界探讨“原生态”保护多集中于“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即以“原生态文化”为保护对象。“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应该坚持“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的原则,如果不加甄别,势必鱼目混珠,颠倒保护对象,造成非有效保护的恶果,甚至起到干扰和破坏作用。那么这里有必要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的标准进行界定,为避免引起概念上评判的歧义,从评判权、评判的依据、文化多样性、时代性切入较为全面、客观和科学。因此,“原生态”文化保护的对象应该是进步、和谐、健康、发展的“原生态”文化。

在我们的实践上,却常常因为种种原因走进保护的误区,网上一篇文章《少林寺与原生态》说,“一位研究员告诉我云南某地很有趣的事情:当地人以前一直住在树上,现在盖起了砖房,因为政府要搞原生态旅游,就要求当地人拆了砖房在树上搭棚子住,把大伙气坏了,我们好不容易从树上下来,你现在又让我们上树去……”政府此举的错误在于把原始、落后、贫穷当做“原生态”文化保护对象,“原生态”概念模糊,混淆“原始性”和“原真性”。人类学家格雷本认为,所谓原真性,是一种人的概念,其实原真性是在不断变化的,他指出变化就一定会使原真性丧失是一种荒谬的观点。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科恩也指出原真性不等于原始性,原真性是可以被创造的。“原真性”是进步的,“原始性”是落后的,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概念模糊导致把原始落后的事物当作保护对象。我们保护是为了进步,不是为了倒退,这种保护不仅仅没有进步,反而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倒退,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2.“原生态”保护手段和措施的误区

1997年,中央乐团著名作曲家田丰先生在云南创办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习馆,传习馆以“原汁原味,求真禁变”八字为教学规范,不允许对传统民族文化做任何加工,不允许学员看电视,因为:“电视看多了,电影看多了,就连自己的服装都不愿意穿,跟着社会跑了。”结果,传习馆以师徒反目、田丰先生去世而流产,这一事实就为“静态式”、“禁变式”“原生态”保护观做了注脚。“原生态”歌手阿宝在《原生态是个“蛋”》一文中说到,石占明是专家认可的“原生态”歌手,有人指点他要保持“原生态”形象,所以即使他演出收入相当不菲,在城里买了房,雇人放养羊群,可接受记者采访时仍旧要违心地说,“出了名还想回家放羊”,“怕受到城市污染要保持原生态”等,甚至还得回去甩羊鞭,拍照片。

以上两个案例是“原生态”的“静态式”、“禁变式”保护的典型, 这种保护手段和措施违背了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 传统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在被取代或改变着。正如没有哪个人永远不死,也没有哪种文化模式永远不变,”“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 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原始状态”的“静态式”、“禁变式”保护实质是拒绝发展变迁, 结果只会阻碍社会进步, 加速文化“枯萎死亡”。“原生态歌曲”是劳动人民、村野匹夫日常劳动生活的创作, 劳动生活是“原生态歌曲”孕育和发展的营养和土壤, 离开了营养和土壤, “原生态歌手”和“原生态歌曲”也就变质了。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歌手”和“原生态歌曲”应该扎根于生活,而不是保持所谓的“原生态形象”。外界也不应该强迫他刻守以前的“原生态”生活, 只是那样, 他就失去了“原生态歌手”的内涵,其实, 对他本人来说, “原生态歌手”的称号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奠定经济基础, 达到更理想的生活状态, 保护“原生态形象”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原生态”本是开在山野中的山花,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静静地、自然绽放,太多人为的“保护”反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而且,此类“原生态”保护手段拒斥“原生态”文化商品化,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商品化导致“原生态”不再“原汁原味”,破坏“原生态”文化的真实性,现代化和商业化是魔鬼,原生态是天使,贫穷落后等于原生态,无知等于淳朴。其实, “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非总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方面, 商品化使得人们对“原生态”有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刻的认知, 客观上有利于“原生态”的保护, 另一方面, “原生态”开发保护中的庸俗化泛滥的问题不在于商品化本身, 而在于对商品化的理解不当和低级运用。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事物总在矛盾中运动和发展, 平衡只是相对的, 暂时的。要解决那些阻碍和制约协调发展的因素, 这就需要不断研究“原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缘起于“原生态”概念正确认知缺乏、利益驱动、不了解或不尊重“他者”文化的外部保护要求是“非人道的”。“非人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自己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时,却理直气壮地要求“他者”保持“原生态”,保持贫穷和落后;另一方面,把“他者”作为参观与研究的“活标本”是否符合“他者”的意愿?掌握话语权的主流文化圈在呼吁保护非主流的“他者”文化保持“原生态”的出发点是否尊重了“他者”的意愿?如果“原生态”保护要以牺牲“他者”的利益为代价,那么岂不走向了“原生态”保护以人为本的反面吗?执着于所谓的“原生态”文化诉求,有可能使我们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和伦理上的尴尬:以自己所身处的文化作为中心标准来审视其他一切异质文化,在要求其他文化在保留自身以往简陋的文化样式来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的同时,却容许自己享受现代文明所提供的一切成果。任何关于“原生态”的保护理念和实施手段,如果离开了对人的关注与重视,就是舍本逐末。

所以,靠外部力量强迫的“静态式”、“禁变式”保护道路根本走不通,最终还得依靠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提高文化自觉,实质上就是强调突出民族意识,“积极的民族认同即社会成员积极、自豪地对待自己的族属,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充满情感,而且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在本民族立场上看待有关问题。这种认同使得本民族有强烈的内聚性,有力地维系着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如果缺乏积极的民族认同,保护的对象只是外壳,没有体现生命力的精神内核。当然,强化民族意识,并不是主张民族中心主义,排斥他文化,关键在于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丰富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参考文献

[1]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2.

[2]任文伟, 郑师章.人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258-259.

原生环境保护 第2篇

福海县畜牧兽医局党组成员、畜牧兽医站党支部书记:

王大星 2013年5月

最近,我们根据上级的部署安排,组织人员对福海县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福海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地区关于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一核心,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把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放在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上,并把它做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高位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完成禁牧460万亩,实现禁牧区转移牲畜6.3万头(只)折合标准畜18.9万羊单位,确保禁牧区100%实现禁牧;草畜平衡1704.4166万亩,草畜平衡区核减牲畜7.5万头(只)折合标准畜22.5万羊单位,基本实现预期目标;牧户生产资料综合补贴3208户,牧草良种补贴面积7.99万亩;牧户信息录入审核3783户;承包草场2164.4166万亩,占天然草原可利用面积的100%;签订草原承包合同书各4155份,完成100%;共发放补奖资金9583.5万元,发 放率100%。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成立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为副组长,财政、畜牧等18个部门(单位)及各乡(镇、场)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指挥、组织和协调工作,明确了各部门工作的职责;下设办公室在县畜牧兽医局,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县畜牧兽医局等成员单位也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各司其责、协调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使全县实施补奖机制工作得到有效运转。

2、召开启动大会,层层落实责任。及时召开了启动会议,县长库丽努做了重要讲话,对草原补奖机制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全面安排部署,并颁布了《禁牧令》。每年年初,县政府与各乡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及承诺书,实行奖补政策资金、责任、任务、目标“四到乡”。

3、反复摸底调查,制定实施方案。在反复调研、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并逐年修订出了《福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及时上报到地区畜牧兽医局审核、批复,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成员单位、乡、村。

4、签订目标责任,明确责任主体。严格按照地区的 部署安排和我县实施方案的要求,将禁牧和草畜平衡任务分解到各乡、村、户,层层签订了《禁牧和草畜平衡责任书》,其中县与乡4份、乡与村24份、村与户4155份。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根据《草原法》、《自治区实施<草原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福海县草原承包经营及纠纷调解工作方案》、《福海县换发新草原使用权证管理办法》、《福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监督管理办法》、《福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资金管理办法》、《福海县草原禁牧管理办法》、《福海县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福海县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办法》、《福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管护员管理办法》、《福海县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管理办法》、《福海县牲畜转场与放牧管理办法》、《福海县补奖机制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福海县推进草原确权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实施方案》等12个地方规范性文件,确保了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各项具体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夯实基础工作,落实各项任务

1、有序推进草原使用证换发工作。以1989年草原使用证和1995年草原承包合同书为基础,利用3S技术确定每个牧户的草场类型、等级、载畜量,明确草场四至界线,逐户签订草场承包合同书,换发新草原使用证。

2、科学划定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坚持集中连片、封闭独立、尊重牧民意愿和因地制宜等原则,将严重退化区、风沙源区作为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禁牧区,禁牧区以外的草场全部纳入草畜平衡区域,并及时绘成电子图。

3、稳步推进电子档案录入管理工作。在有序推进草原承包合同签订、草原使用证换发、牧民基本信息入户调查摸底、牧民基本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牧户信息采集表纸质档案建设、电脑录入及审核工作。完成纸质版建档和电脑录入上传牧户信息各3783户,电脑录入上传牧户信息已全部通过畜牧部门审核,录入率、审核率、准确率均达到100%。并结合牧户信息录入将承包合同书照片全部上传到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管理信息系统。为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全县共抽调工作人员20人,协调电脑20台、打印机10台、复印件6台、扫描机5台、数码相机12部。

4、扎实做好牧草良种补贴和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工作。

按照“先种草,后补贴”、“谁种植谁受益”的原则,由各乡政府、村委与牧民签订种植合同,确保5年内保持种植苜蓿,如擅自改变牧草种植性质,将取消补贴。

按照《福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地动态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每年对全县9类草场42个草地动态监测点进行定期动态监测和数据分析,为草畜平衡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100%完成禁牧目标

1、加强禁牧区管护站等管护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冬牧场县、乡两级牧办的作用,在禁牧区三个泉县牧办建立禁牧指挥部1个,建立禁牧区管护站5个,投入资金200万元,建设面积500平米的县级管护站1座,制作禁牧标志牌5个、宣传牌8个。

2、成立了县、乡、村三级管护机构。县、乡、村三级管护机构分别负责所辖范围的禁牧管护工作。

3、建立了一支坚强的管护队伍。县乡两级管护队伍由县乡草原监理所、县乡牧办抽调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管护工作,每个管护站配备管护人员4名,每个管护人员配备摩托1辆和马匹1匹,用于开展巡回管护工作。村级管护队伍由各村委会安排人员具体负责。制定了《福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管护员管理办法》和管护员岗位职责,实行制度、职责上墙,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由于管护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人员配备到位,工作开展到位,督促检查到位,确保了禁牧区100%无牲畜进入。

4、强化禁牧区管护责任制。全县共禁牧460万亩,落实到牧户1735户6858人,涉及牲畜6.3万头(只)折合标准畜18.9万羊单位。按照禁牧要求,涉及禁牧的牧户及牲畜全部转移安臵到牧民定居点及农区,实行舍饲圈养和育肥。将草原禁牧工作纳入各乡政府综合考核的 目标责任状,实行乡政府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工作不负责任、措施不力、管护不严的乡镇和有关部门,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工作认真负责、措施具体扎实、禁牧效果明显、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5、加强禁牧监督。把《禁牧令》做成大型宣传牌放在禁牧区,公布了禁牧地点、范围、时间、禁牧要求和举报电话,让牧民自觉禁牧和互相监督,增强禁牧效果。

五、积极稳妥推行草畜平衡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县、乡两级牲畜集中清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草畜平衡工作领导小组及其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负责全县和各乡的牲畜集中清点和草畜平衡工作。各乡(镇)场、村抽调了精兵强将组成牲畜集中清点和草畜平衡工作组,具体负责本乡、本村的牲畜集中清点和草畜平衡工作,每年对6月末和年末存栏牲畜分别进行清点和核查,并发放年检卡,每年发放年检卡4155份。各乡对每个牧户清点的牲畜头数和核定载畜量进行公示,发动群众相互监督,对于举报查实的群众,可予以一定物质奖励。

2、建立健全了草畜平衡监管制度。根据《草原法》、农业部《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 和国草原法>办法》,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出台了《福海县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福海县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办法》、《福海县牲畜转场与放牧管理办法》、《福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管护员管理办法》和管护员岗位职责,对草畜平衡检查站设立、人员配臵、检查员职责、经费落实、责任状签订、年检卡发放、监督检查、载畜量核定、核减牲畜安臵转移、农区牲畜实行舍饲圈养等工作,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实行制度、职责上墙,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工作业绩与奖惩挂钩。这些管理办法和措施,从制度上强化了草畜平衡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了草畜平衡各项具体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制定了实施草畜平衡工作的实施方案。福海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制定了《福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除禁牧草场460万亩以外,从2011年起,按照草畜平衡原则,分3年完成牲畜转移安臵计划,对全县1704.42万亩草原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并提出了具体的草畜平衡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按照农业部《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自治区不同草地类型载畜量核定标准》和《阿勒泰地区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在禁牧区以外,将全部承包草场纳入草畜平衡区域。根据现有牲畜超载情况,按照“整体推进,分年达标”的原则,以3年时间为推进目标,对超载草原确定 逐年核减畜的具体进度,并落实到乡、村、户,基本实现草原生产能力与牲畜草畜平衡的总目标。实施方案明确了草畜平衡面积1704.42万亩,范围为全县除禁牧区以外的全部草场,监管措施包括成立草畜平衡工作领导小组、编制草畜平衡区域分布图、建立牧区草畜平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草畜平衡管理制度、核定载畜量、清点牲畜确定实际载畜量、制定季节草场调整使用及退牧减牧牲畜安臵方案、签订草畜平衡合同书、发放年检卡、建立草畜平衡检查站、安排草畜平衡检查人员主要负责载畜量核定及产草量测定等工作。

4、成立了县、乡、村三级管护机构。县级管护机构由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主要负责全县草畜平衡区的监管工作;乡级管护机构由各乡政府负责,主要负责本乡草畜平衡区的监管工作;村级机构由各村委会负责,主要负责本村草畜平衡区的监管工作。

5、将草畜平衡工作纳入县、乡政府综合考核的目标责任状,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按照地区的部署安排和我县实施方案的要求,将草畜平衡任务分解到各乡、村、户,使用自治区畜牧厅统一制定的《禁牧和草畜平衡责任书》,责任书主要包含以下事项:草原现状(包括草原四至界线、面积、类型、等级,草原退化面 积及程度),现有的牲畜种类和数量;核定的草原载畜量;实现草原平衡的主要措施;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责任;责任书的有效期限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6、实行属地管理负责制。县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县畜牧兽医局、草原站、草原监理所主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乡(场)主要领导是本乡(场)的第一责任人,各乡(场)草原站、草原监理所主管领导为本乡(场)的直接责任人。对实行草畜平衡的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以及在草畜平衡工作中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县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草畜平衡工作成效突出的乡(场),优先安排畜牧业建设项目。

7、建立草畜平衡检查站,加强草畜平衡检查工作。在草畜平衡区建立5个草畜平衡检查站,主要负责载畜量核定、牲畜清查、核减等工作,每个站各配备6个检查人员,工资每人12000元/年;每人配备摩托1辆(单价5000元),每辆每年燃油及修理费用3000元。草畜平衡检查站建设经费、人员工资、摩托购臵费及其燃油修理费均由县财政承担,并纳入各财政预算。检查人员对转场牲畜进行清查,对超出承包草场理论载畜量的牲畜坚决禁止上山,对草原超载过牧的,按《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有关草原超载规定,由县草原监理所对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给予处罚。对草畜平衡检查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年共劝返30多起超载牲畜进入春秋、夏牧场,其中处罚1起。

8、建立健全了草畜平衡工作档案,制作了草畜平衡区域示意图(含电子图),并将草畜平衡区域示意图制作成标志牌,安放在草畜平衡区域。

9、加强退牧减畜措施。全县共完成草畜平衡面积1704.42万亩,涉及牧民3783户16058人,全县四季草场核定的载畜量为89.7万羊单位,2010年实际载畜量为112.2万羊单位,按照草畜平衡原则,从2011年-2013年,每年减畜7.5万羊单位牲畜到牧民定居点和农区,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具体退牧减畜措施为:一是积极引导草畜平衡区牧民有意识地淘汰处理品质低劣、生产性能差的牲畜,压缩冬季饲养牲畜的头数,提高牲畜品种的质量,使畜种结构趋于优化。二是制定了《福海县禁止农区牲畜上山代牧实施方案》,通过控制和禁止牧区代牧农区15万只牲畜,加大农区及定居点牧民舍饲圈养力度,减轻春秋、夏牧场载畜压力,改变了农区及定居点牧民畜牧业发展方式。三是以小畜换大畜、劣畜换优畜方式,优化畜群畜种结构,积极发展奶业,适当扩大奶驼、奶马养殖规模,引导农牧民从养殖散户向养殖大户集中,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来实现草畜平衡。培育养殖大户70 户养殖奶驼、奶马2000余峰(匹),减少淘汰小畜、劣畜4万头(只),减少天然草场放牧天数210天。

10、加强牲畜转场管理。制订了《福海县牲畜转场与放牧管理办法》,具体由县、乡两级牧办和县、乡两级草原监理所分别负责县、乡牧业转场与放牧管理工作,对违规转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和相关责任追究,确保牲畜的有序转场与放牧。

11、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青贮玉米种植和优质草料补播面积,普及“三贮一化”、“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等技术,提高饲草料利用率。特别是去年以来,引进了四川鸿展集团公司种植玉米22万亩,其中有1000多户牧民将5万多亩饲草料地承包给该公司,实行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牧民”的生产模式,即牧民通过合作社将饲草料地承包给公司获取承包费、公司将玉米秸秆打捆无偿返还给牧民、公司收获玉米获得收益的模式,既大幅度增加了牧民的饲草料,解决了草畜矛盾,又实现了牧户与公司的双赢目标。

12、大力发展冬羔生产和舍饲育肥。充分发挥福海县牧民定居以及充足的农作物副产品和秸秆等饲草料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冬羔生产和冬羔舍饲育肥技术,即减少了冬羔对春秋牧场和夏牧场的载畜压力,又增加了牧民收入。今年生产冬羔13.2万只,舍饲育肥冬羔5万只,其中有76户牧民的1.5万只冬羔实行了舍饲育肥,减少天然草场放牧1.5万只,减轻了天然草场放牧强度,使天然草场放牧过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13、大力实行冷季舍饲措施。

(1)全面加强牲畜安全越冬饲草料储备工作。为确保牲畜冷季舍饲圈养有充足饲草料,我县按照“有粮心不慌,有草好过冬”的理念,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按“155”目标进行储草备料。广泛动员和组织农牧民多打草、多储草,做到广打精收,并扩大饲草收储范围,将农作物秸秆特别是玉米秸秆等资源作为饲草料能收尽收,加工利用,确保每头(只)牲畜均备料达到50公斤、备草达到500公斤的标准。2012年福海县饲草料总产量为26525万公斤,其中苜蓿6625万公斤,饲料玉米1560万公斤、玉米秸秆2340万公斤,青贮玉米6160万公斤,粮经作物用于饲草的秸秆7300万公斤,湖草等2540万公斤。天然打草场面积10.16万亩,其中改良草场3万亩,为了高效发挥天然打草场的效益,坚持用养结合,不断巩固提高打草场的水利设施和肥力水平,采用先进的土壤耕作措施、优质草料良种、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土地越来越肥,产量持续上升,效益稳步增加。同时,要求各乡(镇)场根据牲畜存栏情况,做好饲料的筹备工作,凡达不到最低储备标准的,及时 组织调运确保牲畜安全越冬渡春。继续推广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等实用饲养技术,提高牲畜科学饲养水平,畜牧草原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走村入户,以实例讲解,效益对比的方式,加大“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等饲草调制加工技术宣传普及力度,提高饲草利用率,为我县牲畜冷季舍饲圈养、安全越冬渡春打牢物质基础,确保了冷季禁牧区禁牧的6.3万头(只)牲畜和草畜平衡区冬季超载的1.5万头(只)牲畜能够转移到农区和牧民定居点实施舍饲圈养,减轻了冬季放牧草场的载畜压力。

(2)大力发展牛羊育肥业。为减轻转场牲畜给冬牧场草场带来的压力,我县鼓励农区和定居牧民推广舍饲圈养,依托四川鸿展集团22万亩玉米种植,利用玉米秸秆,大力开展牛羊育肥的生产模式,并去势非种用公畜用于育肥,提高牛羊养殖效益的同时也减轻了冬牧场草场压力。全县培育牛羊育肥大户220户,育肥出栏牛羊12万头(只)。

(3)大力开展骆驼舍饲圈养。强力推进秸秆养骆驼的进程,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依托旺源驼奶公司入驻我县,积极引导奶驼、肉驼养殖户结合我县民宗委和扶贫办的骆驼惠农补贴项目配套的棚圈建设,在牧民定居点大力推广标准化舍饲圈养技术。由畜牧兽医局邀请自治区畜科院饲料所专家们利用福海县的当地秸秆及农 副产品废料进行饲料配方,为奶驼、肉驼养殖户开展奶驼舍饲圈养,解决标准化舍饲圈养难题等提供科技支持,在促进骆驼养殖户增收的同时为减轻牲畜过冬饲草压力和发展生态畜牧业作出贡献。全县有150户牧民的2000余峰骆驼实施了舍饲圈养,减轻了草场载畜压力。

六、规范奖补资金管理使用

制定了《福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了草原生保护补奖资金专账,实行分项核算、专款专用,补奖资金由县财政局和畜牧兽医局双向管理。严格按照村委会摸底统计并张榜公布→乡政府审核→县财政局、畜牧兽医局审核→县主管领导签字→县财经领导小组组长签字→资金下拨→村级公示7-15天→召开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签字按手印→资金发放,并以 “一卡通”形式直接发给牧民。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资金发放进行全程督查,并定期不定期进行入乡、村、户抽查,抽查比例达到20%。对违反规定冒领、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七、政策实施以来达到的成效分析

1、生态效益比较明显。按照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采取禁牧区全面禁牧、草畜平衡区限量养殖的方式,按比例逐年核减牲畜数量,草场负荷减轻,使 2164.4166万亩承包草场避免人为破坏,得到休养生息,提高了牧草的返青率、再生能力和产草量,促进了生态的有效恢复,生态效果明显。截止到2012年,全县的牧草平均高度、盖度、亩产草量分别达到33厘米、71%和83.16公斤,较实施前分别提高7厘米、15个百分点和3.33公斤。同时,为牲畜舍饲、补饲等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前提,有效促进了畜牧业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减少了草场压力。

2、社会效益突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通过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向牧户发放贷款,扶持牧户、合作社从事牲畜舍饲养殖、集中育肥,有效缓解了养殖资金周转困难、饲草料及设备投入不足等问题。引导牧民积极转变生产经营方式,鼓励集中舍饲育肥养殖,不断提高畜牧业的专业化、规划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导转移牧区人口,牧民子女能受到更好的教育,牧民能够过上全新的精神文明生活,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文明意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建议 第3篇

一、定义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结合民间艺术与民俗,未经商业化,有自己独特文化,保存自己独特风格的歌曲,乡土味十足,未经过任何修饰,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歌曲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歌词愈加精炼,曲调渐臻完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原生态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它并不是将简简单单的生活语言直接拿来,而是讲究韵律、比兴等传统的诗歌创作手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百姓的杰作,是大众语言的精华。

二、基本内涵

原生态民歌的基本内涵,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人类追求幸福美好生活通过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创造的。第二,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生活发展时情感的自然流露。第三,是环境与生活所创造并被普遍接受。第四,原生态民歌文化保留了民族生存过程最精炼的信息,是本土文明延续生长最基本的精神要素,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具有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

三、现状

1、在日益现代化的生活中,在商品社会时尚文化的冲击下,我们距离原生态民歌越来越远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很难有机会领略纯正民间歌谣的韵味,更无法真正体验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原生态民歌充满质朴个性的文化传统及其丰富内涵,因而势必形成群体价值取向的偏差。因此,原生态民歌总是被遗忘的对象。

2、作为非物质文化遗存,原生态民歌失传最快,保存更困难,应该优先得到保护,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在对文物遗存的保护中,原生态民歌总是被遗忘的对象。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汉语普通话的推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受到破坏,一些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随着老歌手相继去世,不少优美动听的民歌也随之而去。一个民间艺人的消失,往往就是一个民歌博物馆的消失。

3、由于缺乏明确的教育思想引导,以传承和传播音乐文化为己任的专业教学领域,在经历了“文革”时期对民间音乐的全盘否定,以及港台歌曲对原生态民歌的强烈冲击后,原生态民间音乐教学渐渐被边缘化了,民歌、戏曲、曲艺课程越开越少,甚至被无端砍掉。

4、城镇化、城市化建设悄悄地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社会结构,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很多与农业、农村,与那种熟人社会相关联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失去了以往依托的民歌背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阡陌交通的充满田园气息的生活淡了。歌唱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内心曾经拥有过的原生态也渐渐淡出。

四、保护建议

原生态歌曲的保护与继承显得尤为重要。保护原生态民歌是时代的需求,我们以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历久弥香而自豪;几何时,在不知不觉中那传承了几千年的骄傲与自豪渐渐弱化淡化,不知愁滋味之青少年尚无法体会那份锥心之痛,而国人却理性地发出了拯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千年文明精髓的呐喊!

1、原生态民歌是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传承与建设同样重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追求更高生活品位和多样化的精神愉悦方式的今天,原生态民歌也应随时代不断发展,吐故纳新,赋予原生态更多的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让我们的原生态也时尚起来,年轻起来,丰富创新的形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自然衔接。

2、原生态民歌,不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原生态民歌的文化内涵,应从思想上宣扬原生态民歌对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重视挖掘保护原生态民歌应从政府做起,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年轻人应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及原生态民歌,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并加以传承。保护单位要争取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擅自破坏和诋毁者,给以强有力的处罚和回击,要制定可行的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到文化产业机构,必须从骨子里重视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建设。文化部门制定保护目标,不能以近期小利而至千古遗恨。

4、保护传统文化要从人员抓起。必须配备专业人才,一些戏论和对传统文化、古代文化、各种传统理念的窜改,虽近期能收到很好的卖座率,尤其是文艺工作者,为了近期利益或者标新立异的目的,篡改了许多原生态民歌的内容或者戏谑了许多原生态民歌的内涵,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制止管理力度。不能让非文化的文化占据主力市场,或者保留其娱乐大众的一面,但是不能作为文化保留下来。这样才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真正的古文化失真。

5、尊重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学校利用一定的课时传授原生态民歌,高校设立原生态民歌专业,更好地传承挖掘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美术”与当代文化环境 第4篇

“原生态美术”一词近些年在国内文艺界、美术界快速升温,这既反映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矛盾关系不断加深,也与“原生态美术”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的尴尬境遇相关。文化环境可定义为存在于人类主体周围,为主体所创造又影响主体活动和发展的各种精神文化的总和。“原生态美术”从属于文化环境,但有鲜明的特殊性。首先,“原生态美术”大多植根于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结晶,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原生态美术”所依赖的传统文化环境或残缺不全,或面目全非,或正遭受商业文化的冲击,从而使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而显得孤立无援。其次,“原生态美术”固然有其宝贵的物质文化属性,也保留下来大量珍贵的属于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但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传统文化日益流失的当代,“原生态美术”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上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物质属性,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讲,应该受到相应的重视而不是被忽视。再次,“原生态美术”是活跃的文化有机体,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某种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但是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各种“原生态美术”类型均面临着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和文化传承困难的问题。综上所述,“原生态美术”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的几项突出问题成为一道艰巨的社会命题,如何解答,谁来解答,仍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原生态美术”类型大多属于民间美术,如传统木板水印画、各地风俗年画、民间皮影艺术、民间剪纸艺术、泥塑及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等等,它们从传统中来,是植根于民间文化且能够自给自足不断发展的“文化有机体”。虽然它们都有各自的物质媒介,但其核心部分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是“非物质的”,应当与“精神文化”同义。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单纯依靠物质载体来呈现其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是,用物质载体再现出来的不是它们的最核心的内涵,它们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的,需要依赖个体的人(即载体)的理解及表现,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心领神会,言传身教才能得以继承和发展。“原生态美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自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

凡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的“原生态美术”品种都是“活”的,即这些文化品种仍然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被视为是唯一的,同时也决定了它在当代的文化弱势、易于萎缩甚至流失的处境。美术与文化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或者说美术就是文化环境的特定反映。从“原生态美术”的角度讲,之所以称一些民间美术品种为“原生态美术”,是因为它们本身是一种文化载体,特别是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历史文化环境类型的特定模型。然而,在当前的现代社会环境中,传统文化已经远离公众的视野,它们借以物化为外在表现的“原生态美术”类型也受到现代文化环境的挤压,显得孤立而无助。现在社会似乎已经越来越注重传统的存在,对于传统的节日、风俗习惯,甚至服饰衣着都有一种寻找回归的感觉,但是表面热闹的同时却掩盖不了内涵的空洞,甚至恰恰反映出“原生态美术”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缺失。原因应该是多层次的。现阶段各种形式的物质利益是大部分人追逐的焦点,精神审美也难以控制地随波逐流,文化需求呈现出过于商业化、大众化的特征,自主意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被掩盖,社会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土壤的缺失成了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这使得源于传统文化、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原生态美术”类型在现代文化环境中的生存显得困难重重。

“原生态美术”由于其特定的“文化精神”内涵,其文化遗产的“无形”特质,加之在现代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不适应性,保护难度很大。因为它们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度的个性化。它们是创造者个人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中丰富完善,形成特色和流派,因此载体是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任何一种其他物质。(2)传承的经验性。它的传承和积累是经验性的,因此不可能是大规模的。一旦进入普及,那部分非物质的精华就会有所失落甚至大量流失。(3)浓缩的民族性。“原生态美术”具有非物质内涵的文化遗产,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特色,可以说,他们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虽然可以传世,但完全的跨民族移植是难以做到的。上述三个特点决定了“原生态美术”的价值:不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它都有无可取代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它在当代弱势、易于萎缩甚至流失的处境。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的不可分离性,只有本民族才具有保护和使其存在下去的的文化环境,而这种环境正濒临险境。正因如此,“原生态美术”才显露出特殊的生存危机。

对江西婺源原生态保护的研究论文 第5篇

目前,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天、地、人相互影响导致环境灾害不断发生的后果。生存与发展的生态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去原生态古城镇旅游的城市人口趋之若鹜。在此,把婺源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原生态地区进行研究,分析其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以期对我国其它原生态地区的保护做进一步的思考。

一、原生态状况

婺源县地处江西东北部,西距景德镇80公里,被许多海内外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县是全国16个生态农业先进县之一、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由于其兼有生态与文化美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农村。它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户穿村,明清古建筑群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村落的原始形态保存完好,有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婺源的原生态主要体现于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当中。而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所在。

(一)自然生态环境

婺源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境内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山峦连绵,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847.9毫米。森林覆盖率达81.5%,其中封山育林面积170万亩,生态公益林125万亩。婺源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乔灌木树种约有100多科,1000多种。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生物多样性,境内现有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共达80多种。

生物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构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包括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多个层次水平,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内容。物种多样性与多型性的生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景观的多样性。保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才得以平衡发展。

(二)人文生态环境

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是保持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婺源是南宋思想家、哲学家、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他从本体论、心性论角度提出的“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理”之说,确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涵和原则,形成其生态伦理思想,可谓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因此,婺源保留着完好古朴的、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文化,明清民居群保存完好,木雕、石雕、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民俗文化绚丽多彩。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孑L坚教授认为在婺源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不绝的根本和一个超稳定农业社会的真谛:人与自然的和谐(有限技术下对自然过程和景观格局的适应和利用)、人与人的和谐(建立在宗教礼教基础上的草根社会结构)、人与神的和谐(对土地之神和祖宗之神的敬赖)。早在清朝以前,当地即有告诫村民保护村中的山林树木、造福子孙后代,禁止村民捕鱼等思想。如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我们从这里也应有所启示。

二、原生态保护措施

在我国,尽管类似婺源这样的原生态地域环境基础较好,但是近年来是原生态环境正在逐步退化,甚至遭到人为破坏,而随着旅游、交通的发展,势必对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何在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结合婺源的原生态保护现状,提出以下一些措施。

(一)注重生态工程建设,优化生态环境

优美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去保护。卫星遥感资料显示,婺源年土壤侵蚀量达48万吨,水土流失面积达28.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51%。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群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工作,动用各种形式宣传水土保持;制订地方性规范文件,做水土保护预防监督工作;进行“四荒”资源治理开发。通过目前其生态环境的状况来看,水土保持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这只是原生态地区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目前原生态地区环境特点,在优化生态环境方面,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实施封育营造工程,保护扩大森林资源;2.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在各工业建设当中采取节能、无污染方案;3.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4.加强环境美化,实现环境自身美感。

(二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的建设意义相当重大:第一,发展生态农业,将有效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发展生态农业,将促进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等优点。

婺源在发展以有机绿色食品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根据其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特征,划分了东北生态茶林、中部生态茶果、西南生态粮牧渔三大生态农业区,建立了25个有机农业示范村。严禁使用化肥、农药,防止大气污染,同时加强对水田、土壤、河流的生态保护。

(三)全面开展生态旅游

Ceballos-Lascurain在1988年首次将“生态旅游”定义为: “生态旅游是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随着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对其的研究逐渐深人,’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身研究角度的不同,对于生态旅游韵概,所以,私人诉讼有时可能无法实现立法者的预期目的。所以很多国家立法时候会考虑增加规定,反垄断主管机关必须为私人诉讼提供一定的帮助,最重要就有证据支持这部分内容。

三、结语

以上所说的私人诉讼制度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一般而言,主要是在美国这样实施绝对三倍赔偿制度的国家产生。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正是害怕产生这样的后果而并未采取这种模式。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毫不保留的照搬他国制度,在具体分析积极、消极作用的同时,更要避免该制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更多的结合本国的国情,结合各国经验,制定适合我国、有利于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实施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宁元,论反垄断法实施体制运作的推动力量,时代法学,,2

[2]健,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初探,法商研究,,2

[3]蒋小红,论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机制,载王晓晔主编:反垄断法立法热点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刘迎霜.浅析我国反垄断法中的民事责任,南京社会科学,,1

[5]学者李国海对垄断损害的构成要件有详尽论述,见李国海:论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中南大学学报,2006,2

[6]陈荣宗,林庆苗.民事诉讼法,三民书局,

[7]魏琼.中国反垄断法中的诉讼请求程序初探,政治与法律,,1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三议 第6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

由凯里学院主办的原生态文化论坛已经整整走过5个年头。5年来,论坛在许多理论问题上都已达成共识,但在这个论坛的焦点问题上分歧犹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还要不要进行原生态保护?

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在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也会变。故而,原生态保护理念的提出无论在理论的建构上,还是在实践的操作上都不具有可行性。但也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最优秀、最纯正的传统文化基因,为确保基因的纯净性和稳定性,当然必须对其实施最严格的原生态保护。当然,作为唯物主义者,这些学者并不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样或是那样的变化。但在他们看来,这种变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譬如将中国传统泥人改造成西洋雕塑,将工尺谱改造成西洋简谱,将唐卡改造成西洋油画,将土布上的吉祥图案改造成日本卡通画,都在求“变”,而“变”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人们将“真遗产”变成了“伪遗产”,“真民俗”变成了“假民俗”。在变的过程中,我们丢掉了中国文化最纯正的基因,迎来的却是西方文化的大举进入。今天我们重提原生态保护,目的就是想让某些用西方文化同化中华文化的人悬崖勒马,保住中华民族的文化DNA。

一、什么是原生态保护?

要想知道什么是原生态保护,首先需要从什么是原生态说起。根据文化所呈现出的特有形态,我们可以将文化分为“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两个大类。所谓“原生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方式原汁原味流传至今的、未经任何改编、改造过的传统文化事项;而所谓“次生文化”,则是指那些在原生文化基础上产生或是自创出来的新型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保护的不是“次生文化”,而是那些未经任何改造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文化”,特别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能代表当地传统的活态文化。

我们选择原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原生文化”优于“次生文化”,而是这些广受认同的“原生文化”具有更多的作为地域标志性文化的特质和传统文化基因的特性。一方面,它们像文物,本身就是当地历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们所具有的“基因”特性,也更容易为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创造提供更加真实的底色。中华文化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保护好这些真正能代表本民族特色的原生文化。否则,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创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家的文化安全就会因为资源的短缺甚至丧失而失去起码的保障。

要保护好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把好遗产项目遴选关。遴选重点应该放在考察对象是否尚处于原生状态。如果已经被人为改编改造——无论改造者是传承人,还是政府、学术界抑或是商界,只要不再是原汁原味的东西,无论其艺术水平有多高,都无权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点,与只保护原生物种,不保护杂交品种的物种基因库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为确保基因的稳定,一旦申报成功,继之而来的保护工作也必须在遵循原真性保护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坚持民间事儿民间办方针,充分发挥好项目传承主体的积极性,而政府则重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监管与扶持。政府干预越少,就越能确保传承项目文化基因的纯净性、稳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含历史信息越多,也就越有历史认识价值。最少干预是确保原有基因不至脱落的重要手段。举例来说,一个民间舞蹈,如果原汁原味地保持了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跳法,显然已经很有价值,如果它还保留了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古老祭礼,或是还保留着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古老舞服,其历史认识价值显然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提升。也就是说,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价值是高是低,与它所包含之历史信息的多寡成正相关。历史信息越多,价值也就越高;历史信息越少,价值也就越低。只有人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有意识地原汁原味地保护好各种历史信息,而不是通过自作多情的改编改造将它们随意抹去。

二、为什么一定要实施原生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已经所剩不多的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其稀缺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所剩不多的历史见证,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认识价值。所以,像“钻木取火”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尽管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不会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对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而且与通过典籍、文物认识历史还有不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其所传承技艺与技能尽管都是以“现在进行时”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实际上,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历史的产物,都可理解为历史的“真实的再现”。而且,与典籍、文物不同,这些遗产还可帮助我们还原那些典籍、文物所无法还原的历时性传统文化事项。如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艺、传统节日或是传统仪式是很难被典籍与文物记录下来的具有历时性特点的传统文化事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但是,这个价值的存在必须以原汁原味作基础。如果已经被改编改造,不再是历史上的“原样”,当然也就不再具有历史认识价值了。将缓慢沉重的苗族舞蹈改成铿锵有力的“霹雳舞”,将侗族大歌改成美声唱法,尽管可能更符合当代口味,但对于我们了解这些民间艺术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已经价值全无,保护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这些事实告诉我们,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做到活态保护尚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它们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保护。

三、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原生态保护?

nlc202309032145

怎样做才能算是原生态保护呢?我们所说的“原生态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实施原生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性优秀文化。在与特定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不断适应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存在方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内容表达体系、形式表达体系和原料供给表达体系。要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过程中不变味、不走样,就必须在内容、形式、材料三个方面严把考核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真性。如果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三个方面都能秉持传统,我们便可以肯定地说,这个项目是“真实的”,值得我们认真保护,认真传承。反之,如果这个项目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使用材料上大搞创新,并已经背离了原有传统,那么,这个项目就很可能因为不再原真而被《名录》除名。传承人必须明白,“原汁原味”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底线”。文物保护的第一原则是真实性原则。这意味着我们所保护的文物“必须是真实的”,不真,保护当然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原则也应该是“真实性原则”,如果不真,不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具有重要历史认识价值的“真东西”,我们保护它干什么?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不同。它们一个是“死的”,一个却是“活的”。是“活的”,就会有小的变动。就像每年杨树长出的叶子都会有小的不同,但你又不能不承认它们确实都是同一棵树上长出的叶子一样,同样一支山歌在每次演唱时,也会因环境、心境等方面的原因而小有差异。但这同样不影响你做出它们是同一首歌的判断。2003年之前我们在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时,已经注意到了类似的“差异性”问题。故而,在当时我们并没有直接使用文物保护中的“真实性”一词,而是使用了在确保“真实性”的前提下允许非物质文化遗产略有变量的“原真性”(后来又有人称之为“本真性”)一词。

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态的破坏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传承人擅自改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态造成的破坏。如传承人将客家山歌原有的5个音阶改为7个音阶,将唐卡中大慈大悲的菩萨改成绝世美女。二是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态所进行的改造。如很多原汁原味、充满民俗风情的传统庙会一旦被政府接手,就会立马变成庄严肃穆的政府工作大会;三是商界介入。商界一旦介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很容易因市场的需要和利益的驱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大规模改编改造。如为迎合旅游市场需求,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时长上的压缩或是表演风格上的改造;四是学术界介入。学界介入的最大问题,就是西方文化对本民族传统的改造。如原汁原味的中国泥娃娃很容易在学术界的介入中变成丰乳肥臀的西方美女。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活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实施原生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特定文化现象。要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汁原味,就不能不考虑对其赖以依存的原生环境实施整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环境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类: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通常,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很少发生变化,至少能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之发生巨变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可谓少之又少。但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没有,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因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如随着三峡大坝的竣工与长江水位的提升,原来用于拉纤的原汁原味的三峡号子自然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消失。类似的例子还会有很多,如在传统榨油技术之乡,许多榨油作坊都会因为河流流量的锐减,而被迫关门歇业。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尽管并不多见,但一旦出现,很难逆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另一种环境是人文环境。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发生着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如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草帽改布帽,传统草编技艺面临失传;一个上海外滩事件,使得许多传统民俗活动被迫叫停,踩高跷、划旱船、舞龙、舞狮这些依附于传统庙会的传统表演艺术被迫停演;一个旨在督促传承人改革创新的培训班,也足以让很多老手艺寿终就寝。实践告诉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护好这些人文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生存环境恶化,再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传不下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的工作不是通过创造新环境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已熟悉的固有环境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点尤为重要。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有环境是什么?对于侗族大歌而言,鼓楼就是它的固有环境;对于行歌坐月而言,寡妇家就是它的固有环境;对于说书而言,茶楼就是它的固有环境。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保护好这些固有环境是不行的。如果固有环境太小,或是已经破烂不堪,已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需求,将作坊加大,将茶座升级,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抛弃这些业已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老作坊、老字号或是老鼓楼、老茶馆,将石雕、玉雕、评书、行歌坐月、侗族大歌统统搬进军营般的传习所,或是把老艺人、老匠人统统赶到政府新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因无法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而拒绝传承。这与在美国草坪上养不活中国小虫子是一个道理。

恢复原生态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 第7篇

近些年来,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在各个产业中的基础地位也越来越明确的凸显出来, 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 农业不但给国民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同时, 也为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 可以说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随着人口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资源需求, 人类在不断的向自然去索取, 作为一种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活动, 农业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土壤、水体、大气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资源承载要求。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 人们不断的在开垦土地, 增加粮食产量, 完全忽视了我们所身处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农业生存之本的农业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是保持生态环境的关键, 同时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当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地球的自然生态循环过程当中, 生物和生物之间, 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一种自我调节, 并最终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 每一种生物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生活在生物链当中, 然而, 人类的出现却让这种调节功能慢慢的减弱甚至在逐渐的消失, 人类开始为自我的利益对自然横加干预, 并成为主宰自然的优势物种, 在自鸣得意的同时, 对生态环境的伤害也越来越严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 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是现代农业的产物, 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 化肥和农药的大面积使用能够迅速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出率, 但是同时也导致了土壤沙漠化问题突出, 水土流失严重, 耕地盐碱化等问题, 同时, 化肥的长期食用也使得土壤开始板结, 间隙变小, 有机质下降, 土壤肥力减弱, 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自断生路;第二, 灌溉水体污染严重。水是农业的命脉, 水质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水的安全性, 影响到农作物的质量, 当前, 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 以及地球环境的整体性污染, 农业用水整体情况并不乐观, 近年来, 经常性有新闻报道由于农业灌溉用水收到污染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甚至有毒, 从而对国民的健康造成影响;第三, 大气污染变得严重。近年来, 大气气候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 煤炭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秸秆的燃烧等等都使得大气当中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含量在增加, 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在增加, 这就使得对农作物生长有着严重影响的酸雨频发, 这不但严重的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导致了土壤的酸化;最后, 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现在中国的很多地区都在推行机械化大生产, 农业机械的普及率非常高, 这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农业耕作效率, 减轻了农民的重担, 但同时由于机械对土壤的反复碾压造成了土壤板结, 同时动力机械废气的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3 恢复农业原生态环境, 生态优质农产品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要使得农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恢复当前已经收到严重损害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必要的步骤, 良好的生态环境——草原、森林、湖泊、耕地等对于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生产出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产品具有积极作用。

3.1 发挥国家机器的作用, 统筹原生态环境的恢复, 生产优质农产品

国家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承担着, 要恢复原生态环境, 首先就要在国家层面上树立保护与恢复原生态环境的意识, 通过立法和各种政策法规的制定, 来确立保护与恢复原生态环境的优先地位, 同时加大对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宣传, 引起人们对于关系的粮食安全和粮食安全和公众健康问题的农业环境问题的关系的重视, 并监督公众实施, 发挥群众的力量, 群策群力, 共同恢复原生态环境, 这样才能生产出优质健康的农产品。

3.2 改变生产方式,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认为, 环境恶化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当造成的, 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现有农业技术的改善和对新的农业技术的研发, 在农业产出不减少的条件下, 减少农业投入品的量, 同时加强对于废弃物的再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

3.3 加强水体治理, 恢复青山绿水

集中对已经遭受污染的水体进行综合治理, 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于违规排放进行处罚, 保证农业灌溉用水的安全洁净。

农业与自然有着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农业原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影响着农业产品的优质和安全, 面对当前农业环境被严重破坏, 农业生态局面日益紧张的情况, 恢复原生态环境, 发展可持续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通过发展这种现代的良性高效循环农业,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提高资源转化率, 强调通过生态措施, 实现农业生产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互补, 共同发展, 这是一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农业生态发展规律的发展模式。本文就当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同时以“恢复原生态环境, 生产优质农产品”为视角, 提出一系列能够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 希望可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与农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摘要:农产品的质量与其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 为此, 如何尽快恢复原生态环境, 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 以恢复原生态环境, 生产优质农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并对其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 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原生态环境,农产品,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晓辛, 傅锡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限制与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 (6) :34-37.

[2]邓远建, 肖锐, 严立冬.绿色农业产地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1) :120-126.

原生环境保护 第8篇

1 缙云县原生林木种质资源

缙云县共有原生树种67科215属623种, 其中具有开发前景的重点原生树种有30种 (表1) , 这30种重点原生树种分别属18科25属, 其中裸子植物5科6属7种, 被子植物13科19属23种。根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第一批) 》统计[1], 这30种原生树种中, 有3科4属4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其中榧树和樟树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银杏、南方红豆杉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2 缙云县原生林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榧树、樟树、乌楣栲等可作船舶用材;竹柏、红楠、南方红豆杉、刺柏等可作高级家具工艺雕刻用材;可作建筑用材的有柳杉、朴树、喜树、黄连木等;可作乐器的有苦槠、浙江红山茶等[1];可作工艺用材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等;可作园景树的有柳杉、竹柏、桂花、铁冬青、黄连木等;可作庭荫树的有红楠、枫香、乌桕、木荷等;榧树为著名干果和重要木本油料;南方红豆杉的种子出油率达69%, 榨油为高级食用油[2];红花油茶的种子含油25%以上, 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乌桕的种仁可榨取干性桕油, 供制油漆、油墨、机械润滑油等用;桂花芳香浓郁, 常供制作糕点、糖果及饮料的香料等;漆树是中国主要采漆树种, 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 割取的乳液即是生漆, 是优良的涂料和防腐剂, 易结膜干燥, 耐高温, 可涂饰海底电缆、机器、车船、建筑、家具及工艺品等。

3 缙云县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对策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 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 是林木育种中必不可少的繁殖材料, 在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为保证林木种质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应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繁育技术研究, 找出扩大种群的最佳方法, 加大良种选育、引进、推广力度, 加快新品种开发, 提高市场竞争力[3]。二是林业部门要依据《森林法》及国家有关规定, 禁伐优良的天然林,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 依法惩处破坏种质资源的行为。三是林业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现有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 明确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目的、意义, 使公民自觉保护种质资源[4]。四是政府部门要设立专项经费, 保障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摘要:通过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缙云县有67科215属623种原生树种, 该文对其中具有开发前景的30种重点原生树种的数量、分布、保存原因及开发利用进行研究, 提出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原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保护,浙江缙云

参考文献

[1]于永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 》出版[J].植物杂志, 1999 (5) :3-11.

[2]丁丽惠.浙江省丽水市林木种质资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3]金涛.松阳县原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1) :103, 105.

原生环境保护 第9篇

当前丽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政府颁布的一些保护法规由于执行力度不强, 保护的成效没有凸显出来;一些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成过眼云烟; 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些都导致了纳西族许多民族歌舞“变形变味”, 甚至面临失传, 当下我们将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的保护和传承的新方法新途径重新定位和思考。

一、明确保护与传承的指导思想

现今, 社会各界还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保护和传承的方式争论不休, 有些学者提出来, 对原生形态舞蹈的保护就是不要去“动”它, 让它在根植于它的土壤自由生存发展;而有的学者认为要保护发展就要主要依靠当前经济、教育、艺术学科等外部发展的力量。以上观点都有合理一面和不足之处, 前者观点忽视了万事万物普遍存在着联系, 我们不去“动”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任其发展, 就等于孤立它, 大家想想如果原生形态舞蹈根植的土壤和生态变了, 我们不去作为, 那它一定消失得很快。后者观点又过于依赖外部环境, 忽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由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所以我们在保护和传承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时, 既要借助外界的力量, 也要遵循原生形态舞蹈发展的自身规律。 我们要把握好“保护”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保护就是为了发展, 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不能孤立两者,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今后我们在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保护和发展的观点上, 要明确正确的指导思想, 没有必要再做无谓的争论, 我们要在保护和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上多下功夫, 多总结多探究, 让我们纳西族的舞蹈瑰宝树立于世界舞蹈之林。

二、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保护管理部门

随着我国对“非遗”的重视与保护, 政府和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在丽江就先后制定了《丽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系传承人补贴暂行管理办法》、《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项目保护与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也成立了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和丽江市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非遗”的保护项目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由于“非遗”项目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我们在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保护和传承上要根据其性质特征。在制定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上, 地方部门要根据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保护和发展的规律, 让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 做到有法可依, 使其法律法规行之有效。在市区县两级非遗保护管理中心下设专门保护管理纳西族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机构和部门, 使其保护和管理分工更明细和专业。

三、从点到面多方面多层次的保护和传承

我们在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中, 不仅是对舞蹈艺术形态本身的保护和传承, 还要对舞蹈辅助部分的进行保护和传承, 比如:除了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外化的舞蹈动作, 还要对纳西族传统民族服饰、原始歌舞道具、传统音乐和乐器进行保护和传承。纳西族原生舞蹈形态和民族辅助部分是构成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缺一不可的重要部分。只有整体的保护和传承才能体现其纳西族文化形态和价值。

除了对舞蹈辅助部分的保护和传承, 我们还要对纳西族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民风民俗进行保护和传承, 传统舞蹈承载于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民俗民风之中, 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紧密联系互含其中, 所以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必须是连同他的民俗民风保护和传承的。

四、在与产业结合和学科发展中, 做到合理开发、 科学发展

随着丽江社会经济和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 纳西族传统舞蹈作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丽江先后建立了许多民族歌舞演出, 如:《丽水金沙》《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等全国著名的大型歌舞演出, 一些景区和丽江酒吧也有民族歌舞演出, 这些都推进了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的保护和传承, 促进了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的推广和传播, 在促进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发展的同时, 也要遵循纳西族传统舞蹈民族传统的审美价值;尊重原生形态舞蹈的生命主体意识, 不要一味迎合观众, 做市场的“奴隶”, 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就是对原生形态舞蹈走向市场的一个成功案例。

舞蹈学科的发展加大了对民族原生形态舞蹈的挖掘和发展, 现在原生形态舞蹈进校园和课堂也不是新鲜的事, 原生形态舞蹈课程开发和科研成果丰硕, 我们对原生形态舞蹈进校园进课堂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在传承中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要“原真性”的保护和传承, 因为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的“原真性”动作都有其文化内涵和价值, 千万别在传承中因个人的审美情趣去改变。 二是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课程开发和作品创作中, 不要把教材、作品等同于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本身, 两者在文化价值、艺术表现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保护和传承要把握“两条线”发展。

五、以人为本, 构建有效的传承体系

根据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的特点和性质, 在保护和传承上以人为本, 构建有效的传承体系, 借助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的经验, 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确定保护项目, 命名传承人, 对传统的歌舞之乡划定区域性和村落性的民族传统保护区。传承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言传身教”方式外, 借助当今的科技力量进行影像数字化记录, 让舞蹈世世代代保存下来。

传承场所上除了继续完善现有的固定传承点、传承班和传承机构外, 还要加大力度引入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进校园, 因为学校是人们学习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 通过舞蹈进校园, 将其列入学校的课间操和课程中。

六、小结

我们在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保护和传承的方法和途径中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要把纳西族舞蹈文化同现代文化相结合, 提高人们对纳西族传统舞蹈文化的了解、研究和尊重。在丽江旅游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 避免重经济发展而轻文化保护的倾向, 努力创造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共赢的局面。

摘要:当前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在国家对“非遗”项目保护重视的背景下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 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的保护传承和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 原有的一些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已经不再有效, 新时期我们将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的保护传承重新定位和思考。

关键词: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原生环境保护 第10篇

1 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和污水处理中的优势

原生动物是一种原始、低等生物, 形体十分微小, 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但它并不同于单个细胞, 仍具有呼吸、消化、运动、排泄、生殖等生理功能, 所以原生动物仍是一种能独立生活且与高等动物相当的有机体。虽然它没有动物器官, 但其细胞分化出的细胞器能够完成生理机能。

原生动物在水体和土壤中的分布十分广泛, 大多是寄生性和世界性的, 能够从外界直接摄取营养, 例如细菌类颗粒或生物体碎片等。研究表明, 生物个体越小、结构越简单, 对周围介质化学作用的保护性就越不完善, 能够敏感反应出环境变化。

指示生物又叫生物指标物, 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 能通过其种类、数量、种群和特征的变化, 指示环境或环境特征的生物。原生动物与高等生物相比, 与其生存环境直接密切接触, 能够快速、敏捷地反应出环境变化, 准确感知土壤或水体污染, 且由于分布遍及世界, 不会受到地域和气候的限制。而且原生动物的繁殖生长速度很快, 能够迅速检测出有毒物质对自身繁殖、生长、代谢和其他生理特性的影响, 与高等生物试验相比, 所花费的时间更短, 所需的设备和操作更为简便。

2 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原生动物在环境检测中能够作为指示生物应用于河流、湖泊等水体污染和土壤环境污染以及评价化学物质的毒性中, 其监测和评价功能主要是通过研究原生动物个体数量、群落结构、细胞分子变化来实现的。

2.1 原生动物在水体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原生动物是自然水域中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形成的种类聚合体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完整单元, 能够显示出水体生态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特征。一方面, 原生动物群落对水体中的食物网具有直接影响, 并间接影响高等水生生物的分布和丰富程度。研究表明, 原生动物对水体环境变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有机污染或重金属污染引发水体环境急剧变化, 会改变原生动物的功能和结构特征。在自然水域中, 如果发生污染现象, 原生动物的群落稳定性会遭到破坏, 种类多样性下降, 从而改变了群落结构。因此, 原生动物群落稳定性是反应环境变化的主要指标。

自然水体可以分为寡污性、中污性和多污性水体。其中多污性水体中常见的原生动物包括变豆形虫、梨形四膜虫、施氏肾形虫、齿口虫、闪瞬目虫等。研究水体中的原生动物群落的功能和结构特征, 能够监测和分析出不同污染程度水体的水质状况和发展趋势。李凤超等利用专业的监测方法综合评价了白洋淀的水质状况, 表明白洋淀长期受到污水影响, 其水域内源污染严重影响了原生动物群落稳定性;聂维明等监测了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在某污水处理厂的生存情况, 发现该长污水池中的纤毛虫十分丰富, 而且其数量和种类会随着季节更迭而变化。

除此之外, 研究原生动物的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也在水体污染监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王丽等通过研究四膜虫的细胞水平研究水质的污染状况, 发现长江水和东湖水对四膜虫的DNA损伤较小, 而印刷厂污水对四膜虫DNA的损伤严重, 表明该印刷厂如果不妥善处理污水, 会污染周边河道水体, 对其中水生生物产生破坏。

2.2 原生动物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近几年, 森林采伐、占用耕地、农田杀虫剂、肥料、除草剂的应用、放射性污染等使土壤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虽然土壤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能够有效净化污染物, 但是一旦土壤污染超标, 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功能和系统恶化, 就会到导致土壤的降解能力降低, 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土壤中的原生动物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 作为指示生物, 其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对土壤肥力产生直接影响;作为预警生物, 能够敏感感知土壤环境的细微变化;且与高等生物相比, 土壤原生动物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生存;试验周期为24h, 更为快速。

土壤原生动物中有壳肉足虫数量较多、易于识别、生存方式多样、分布具有规律, 在土壤环境监测中应用较多;纤毛虫大多分布于枯枝落叶层, 可以监测森林土壤状况;鞭毛虫和裸肉足虫的数量最多, 但是个体较小, 常依附与土壤细小颗粒, 不易统计, 作为指示生物的应用较少。

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农药。施用农药会较少农田中敏感性原生动物的种类, 可以通过研究原生动物分析出土壤中的农药、有机氯类、重金属污染。研究表明, 梨形四膜虫能够在浓度较大的杀虫剂中存活, 而纤毛虫在较低浓度的杀虫剂中会改变形状, 并抑制其蛋白质和DNA的合成;而且, 杀虫剂与除草剂相比, 毒性更强, 原生动物群落的功能和结构在杀虫剂的破坏下在两个月内难以恢复。

除此之外, 原生动物也可以监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马正学等通过研究发现, 在采矿污染土壤中, 原生动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 鉴定的66种原生动物, 铅锌矿污染土壤中仅存在4种。

3 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 相关专家利用原生动物的生理活动, 开发了净化污染并将污染转化为资源的高效智能系统, 将原生动物应用在污水处理中, 能够直接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促进凝絮过程、吞食细菌, 从而有效净化污水。

3.1 活性污泥系统中原生动物的应用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 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缺氧法、氧化法、一体化污泥法、序批反应法等。在活性污泥系统内, 首先会出现游泳种类的细菌生物体, 作用于有机物氧化。接下来出现的原生动物具有显著顺序性, 从鞭毛虫到草履虫、纤毛虫、缘毛虫。其中纤毛虫能够消耗细菌, 对细菌絮状沉淀和有机物产生作用;当纤毛虫活性较好时, 有利于活性污泥形成絮状体, 减少悬浮物质, 具有良好的沉降作用, 使出水更为清澈。

3.2 渗透过滤中原生动物的应用

渗透过滤系统由沉淀池、过滤床和消化池组成。有机污水经沉淀后进入消化池和过滤床, 会刺激污水中的细菌生长。细菌汲取生物有机碎屑, 会形成菌膜, 从而产生真菌和藻类, 发生原生动物。尤其是纤毛虫, 在运动时能够分泌多糖物质, 使悬浮颗粒粘结形成絮状沉淀, 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3.3 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机能

小型的变形虫、纤毛虫和动鞭虫, 可以直接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研究表明, 比细菌相关, 原生动物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更高, 能够直接通过细菌分解作用参与氧化, 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原生动物, 会降低污水中的氨基酸、水溶性磷和有机质的浓度。

通常, 原生动物在净化污水中的作用是:促进凝絮和吞食细菌。特别是纤毛虫, 能够大量掠食细菌。原生动物对游离细菌的数量产生直接影响, 当游离细菌的数量增多时, 原生动物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4 结语

综上所述, 利用原生动物监测环境和处理污水, 反应迅速、效果良好, 费用更低, 但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仍然无法准确定量分析出有毒物质对环境的危害, 而且原生动物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量有一定限制。相关专家还需要对原生动物的应用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 为治理环境污染作为贡献。

摘要:本文简述了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和污水处理中的优势, 对原生动物在水体和土壤环境监测中具体应用, 以及在活性污泥系统和渗透过滤系统中的应用, 以供参考。

关键词:原生动物,环境监测,污水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北苏.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与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 2010, 26 (08) :42-43.

[2]张晓丽.原生动物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的指示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02) :222-222.

[3]徐忠东, 张雁, 王伟, 陶瑞松.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7 (06) :95-99.

原生环境保护 第11篇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传承保护 民间团体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98-02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多地极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歌正处于濒临失传的处境,近年来为加强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各项工作相继展开。本文主要以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为例探讨关于民间团体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的一些思考。

一、现阶段民间团体对原生态民歌传承的主要贡献

(一)原生态民歌收录整理

原生态民歌主要是流传在当地山民中的民间艺术,其过往的传承主要依靠一辈一辈民间艺人的口口相传,鲜有文字记载,更无影音资料可寻。虽然近年来政府的搜集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对散落民间的古老民歌作品进行搜集并录音保存,但力量毕竟有限,而民间艺术团体,本身就来自群众,其中不乏当地知名的民间艺术传承人担任艺术主干,他们如同一只更具亲和力更具灵活性的队伍,广泛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原生态民歌。

以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为例,在聂成、柳宁安等老一辈传承人的带领下,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艺术团老艺人会唱的原生态民歌进行录音保存工作。

(二)营造原生态民歌传承保护的群众氛围

在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唤醒群众对民族传统的记忆与热情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民间团体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深入群众中开展演出既丰富了艺术团的表演经验,又为群众提供了一台台贴近生活的传统艺术欣赏。就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而言,其成员利用农闲时间参加节目彩排,周末为当地百姓无偿演出,在柏杨镇当地掀起了一股浓郁的全民唱灯歌热潮。

(三)加强与其他地区原生态民歌交流活动

在古代,湘、鄂、渝边界地区,由于商贸往来的关系各地的原生态民歌有着广泛的交流。而今,随着原生态民歌渐渐与人们的生活相脱离,除了官方的一些保护措施与交流活动以外,民间自发的沟通已经越来越少。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虽然成立仅一年,先后去往了重庆、四川、山东等地参加交流演出,将地道的“利川灯歌”带到了各地人们面前。

(四)进行原生态民歌创新尝试

音乐家徐沛东表示,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民歌的发展和传播遭遇了相当大的挑战。因此,要让现在的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人了解民歌喜爱民歌,从创作到传播形态都需要创新。①从土家山寨唱出来的经典民歌《龙船调》其原始曲调是“利川灯歌”中的《种瓜调》,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利川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改编而成。在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排练的节目中就有结合传统民歌曲调融入“十二五规划”反应山民新生活的新式民歌及结合经典民歌《龙船调》改编的创新民歌《有一支古老的歌》等。

二、民间团体在原生态民歌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民间团体既然是基于团员自身的兴趣爱好集结而成的民间组织,对原生态民歌保护的热情自然是不容怀疑。然而一个自发的组织一旦缺乏领导或是领导不当,仅凭盲目的热情效果也定不会理想。况且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其自身的运作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资金来源、对外交往、成员素质管理等等。要想长期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列出考虑范围内。

(一)民间团体的年龄结构普遍老龄化

除了专业剧团里的专业演员会有年轻力量的加入外像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这样的民间自发组织的团体普遍都是由业余的中老年人组成。如何吸引年轻人的加入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对原生态民歌保护力度的加强,许多地方在中小学开设了专门的民歌课程进行普及教育,将传统文化的传承真正做到了从娃娃抓起,解决了原生态民歌后继无人的问题。然而在年轻人这一块却出现了断层,也就是当地老人们所说的青黄不接。

(二)民间团体活动经费缺乏保障

对于自发组织而成的民间团体而言,主要经费一般全由团员凭借自己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自发筹集而成。调查了解,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在成立之时团员自愿筹集资金14100元、设备及服装道具价值17000元,但这样的筹集毕竟有限。

(三)民间团体团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在由原生态民歌爱好者自发组成的民间艺术团中,大家对民歌的热情普遍很高,但又不得不承认团员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在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现有团员中,除了个别的民间老艺人外,其余大多为业余爱好者。

三、作为原生态民歌传承力量的民间团体在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以团员子女为潜在对象发展新生力量

艺术团团员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而言原生态民歌的影响氛围更浓厚,其子女在父母平时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对原生态民歌的了解较普通家庭的子女更多一些,这就为原生态民间艺术团向年轻人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发展环境。

(二)广泛开展表演活动提高影响力

对艺术充满向往的人,大多不缺乏表演的热情。民间艺术团创作排练的节目需要大胆的向群众展现出来。积极参加各地区性比赛、文艺汇演、公益演出都是可取的方式。通过这些演出在锻炼团员的表演经验的同时,又为群众展现了一台台极具亲和力的原生态民歌表演。

(三)适当承接商演为发展筹集资金

民间团体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投入,而团员自筹资金的形式毕竟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艺术团通过承接商演筹集资金成为了可行的一个有效方式。在过去,原生态民歌中的一些形式,例如灯歌,其最初原本就是人们吉庆时分的助兴表演,只是在现代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如今以商演的形式将其又带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为艺术团寻得了资金来源。只是承接商演也要有一个度的掌握,不能一味的以经济收入为目的让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在商演之路上变了味。

(四)积极争取培训机会提高团员专业素质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民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许多民族院校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科目。已经有一批专业的传统民歌人才可以为民间团体提供指导。作为民间团体的负责人员,应该为团员积极争取学习机会,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原生态民歌培训班,或者创造条件邀请专业人员定期来团里为团员提供专业指导。

参考文献:

原生环境保护 第12篇

一、原生态舞蹈的概念

“原生态”这个词最早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指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没有被特殊雕琢的东西。现在提到的原生态更多的是文化层面上的东西,属于一种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原生态舞蹈是古老淳朴, 受现代化冲蚀较少的一种艺术形式。来源于早期人类的祭祀活动,由子孙不断的传承下来的。从原生态舞蹈集的内容、 取材、服装、道具、演员等方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原生态的标记。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云南映象》中村民们真实质朴的表演正是原生态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二、全球化视野下原生态舞蹈的保护措施

一个不可或缺的看点“全球化”也早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挥之不去,是变化之光。因此“原生态”的舞蹈艺术要想更好的发展需要适应这种大背景,把握好传统与现实这个点,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那么在全球化视野下如何去实现保护原生态舞蹈的目的呢?一些人确实也进行了挖掘,可仅仅是提炼了一些元素并组合利用,这不是保护,而是对原生态民间舞的解构。在如何有效的保护原生态舞蹈这一问题上找到了以下十分可行的途径。

首先,要充分的发挥政府的功能与作用,这是最强、最有利的途径。现在政府较之以前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面对这样的大工程,还需不断的制定完善各项条目。其次,个人的力量也不能忽视。带头人要积极的宣传保护原生态舞蹈文化,将自己的家乡或者某个地方视为民俗村或创建民俗博物馆等,向人们传授这种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专业的舞者或者教育工作者多积累原生性的素材。让原生态舞蹈进课堂,培养学生们贴近万物、身心合一的精神与情感。

(一)传承人的问题。可以组建原生态舞蹈的培训机构, 邀请继承人当负责人并进行教学,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补助等,这都是可行的途径。

(二)与之相关的其它要素。 如服饰、音乐、歌词、 仪式、宗教等,都需要加以重视,要做到整体式保护而不是零碎式的保护。

(三)要注重“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原生态舞蹈的这两种特质需要同时存在,在继承和发展的时候不能忽视人们的内心精神活动,否则便不能真正的去诠释“原生态”。

三、全球化视野下原生态舞蹈的发展思路

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并不是要进行文化同质化,因此我国的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就更需要人们的保护与发扬。然而一些人还是犯了观念上的错误,总认为外面的文化好,面对此种情形,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原生态舞蹈要想保留其本质特色并且很好的发展下去,需要做到:

(一)重视尊重民族的审美习惯。如今,许多的舞蹈创作者崇洋媚外,总想在中国舞蹈动作中加点西洋份儿,结果造成作品的不伦不类。舞蹈创作首先要尊重民族的审美与习俗,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打造出深入人心的作品。《云南映象》 着力于每个民族真实生活的反映和自然感情的流露,这便是对本民族审美习惯的一种尊重。

(二)从本民族最原生土壤中提取创作素材。杨丽萍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从云南这片土壤中不断的去挖掘原生素材,为学习者们提供了方向。这种从真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从劳动中提炼舞蹈元素,为繁衍传承民族的舞蹈艺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三)自觉实现民族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变。文化的变迁是永远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坚持保守主义是行不通的。 《云南映象》中第三幕“家园”一场中,杨丽萍将要呈现出的原始内容全部运用现代声光效果来表现,这种做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这实在很了不起。

未来原生态舞蹈的发展方向是需要更加坚定信心,科学而辩证的看待全球化,将原生态的艺术与现代审美追求很好的相融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寻求创新与发展,这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和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密切,人们对舞蹈这一艺术形式逐渐地重视起来了。尤其是“原生态舞蹈”,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影响,它的发展前景还很艰难。因此,要想很好的增强在国际之中的竞争力,使当代中国的文化朝多样化方向发展,应该不断的努力挖掘、继承本民族的特色艺术。

上一篇:畜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下一篇: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