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种植范文

2024-09-19

地膜种植范文(精选5篇)

地膜种植 第1篇

截止目前适应神池县的南瓜品种较多, 从瓜皮颜色上分红南瓜、绿南瓜、花南瓜;从瓜型上看有长圆型、圆型、工艺型;从植株长像看有长蔓型、短蔓型、无蔓型。神池县种植较多的品种目前有日本南瓜、晋南瓜1号、晋南瓜2号、红宝石、红星粟、黑乘黑、短蔓蜜寇、十楞子等品种, 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3万亩, 2008年达到3.2万亩。产品投放市场深受欢迎, 市场在不断扩大, 不仅投放当地市场, 还远销北京、山东等地, 亩效益也在逐年提升, 已突破1000元。主要种植技术如下。

一、选地选茬整地

一般应选择肥沃、土层厚、平整、出路好的地块, 质地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宜, 但切忌盐碱地和粘重土地, 前茬以豆类、玉米、马铃薯为较好茬口, 避开瓜果蔬菜, 秋深耕20厘米以上并清除田内废膜。

二、串地施肥

早春浅串并顶凌耙磨, 使地表平整无板结和坷垃, 并在种植行施底肥, 南瓜喜农家肥, 特别是羊粪, 一般以亩施2000~2500千克农家肥、碳铵4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硫酸钾10千克, 于5月上旬随串地一次基施。

三、覆膜播种

1. 种子处理。

南瓜种子要晒2天, 然后温汤浸种6~8小时, 捞出甩干水分, 在25~30℃条件下催芽, 当50%种子扭嘴即可播种。

2. 播种覆膜。

串地施肥后, 及时抢墒覆盖地膜, 若遇春雨应迅速覆盖保底墒, 然后打孔点播, 长蔓南瓜应充分考虑爬蔓占地, 行距要大, 一般单行距种植, 行距应达1.5米, 对短蔓、无蔓和红南瓜品种亩留苗以调节株距为主, 所以覆膜一律采用1.5米一带, 一膜中间种单行, 长蔓南瓜、绿皮南瓜亩700株左右, 短蔓南瓜和红南瓜亩800株, 最大不超过850株, 每穴2~3粒, 盖0.5厘米厚的湿细土, 使膜与膜间形成小毛渠, 可蓄水保墒, 播期选择因地而定, 北部宜早, 南部略迟, 但应坚持地温稳定在15℃以上为宜, 同时还应考虑合理避开晚霜伤苗。

四、田间管理

1. 苗期管理。

地膜覆盖播种一般7~10天即可出苗, 因而要勤观察、常查苗, 发现缺苗及时补苗, 此期间还要防冻苗和烫苗, 当第二片真叶展开后可定苗, 一穴单株。

2. 伸蔓期管理。

瓜秧6~7片真叶时, 根据爬蔓方向, 培定苗土, 使瓜秧向同一方向有序生长, 在伸蔓之前, 要勤铲防杂草。

3. 开花结果期管理。

整枝、压蔓与掐尖。整枝方法为单蔓整枝、留主枝去侧枝, 压蔓是在瓜后叶节外把干土铲掉, 将蔓用湿土压上, 掐尖是在第一个瓜前5~6叶处掐掉主尖, 把蔓用湿土压上。

4. 防落花落果。

人工辅助授粉是在早晨4~9点, 采用未开的雄花, 用里面的花芍向盛开的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肥水管理的原则是:不旱不浇水, 底肥足, 不需追肥;当第一个瓜苹果大时, 667平方米追尿素15~20千克, 有灌溉条件的地方, 可根据土壤墒情决定是否浇水, 但在瓜不再膨大时要结束灌水, 开花结果期, 最好每7~10天喷1次磷钾叶面肥, 促早熟, 将瓜阴面转到阳面, 去掉瓜的遮阳叶片, 在瓜底垫草或石片。

五、及时防治病虫害

1. 南瓜的主要虫害是地下害虫。

可用50%辛硫磷乳油, 按种子重量的0.08%~0.1%拌种, 地下害虫严重时宜进行土壤处理, 用50%辛硫磷乳油每100亳升加水0.5千克, 加细土20千克拌匀制成毒土, 播前浅耕时施入犁沟, 可兼治蚜虫。

2. 南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疫病。

白粉病可在去根瓜之前, 喷1次40%百菌清800~1000倍液, 之后每7~10天喷一次, 要轮换用药。疫病可用60%的杀毒矾400倍液防治。

六、及时采收上市

地膜种植 第2篇

平凉市安国乡降雨少,山塬地多。为了抗旱减少小春作物受损失,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党委、政府提出的小春损失大春补,为了圆满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大杂交玉米山区新技术推广与高产示范基地杂交玉米高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通过高产示范全面带动,提高山区玉米产量和优化玉米生产技术,采用主要技术措施。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一般比不覆膜玉米增产150公斤以上,增收260元以上,成为农民朋友喜爱的种植方式之一。眼下正是农民种植地膜玉米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覆盖栽培技术水平,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现将玉米地膜覆盖简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因地制宜,选用优质良种和地膜 地膜玉米应选用生育期较长、株型紧凑、优质高产、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但各地对品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地膜选购应注意膜的耐拉强度,必须选用合格地膜,不要使用再生膜而影响效果。

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亩施鸡粪2500公斤,纯氮10公斤、磷57公斤、钾3公斤,施肥应根据地墒适时施入,施完后进行机耕深旋,精细整地,整地时可一并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方法是:每亩用5%辛硫磷2公斤掺细土30公斤拌匀,施完底肥后撒施覆土。

趁墒起垄,适时播种,及时覆膜 一般应在气温稳定在10摄氏

度以上时趁墒起垄。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建议采用“一垄两行”的宽窄行种植法。做到足额下种、确保全苗。播后及时覆膜,用土压

实。

田间管理 1。及时破膜放苗:出苗50%时,开始分批连日破膜

放苗。放苗时间:幼苗第一片叶展开后开始放苗。2。定苗除蘖,科

学管理:三叶间、五叶定,去掉小苗、弱苗及基部分蘖。3。及时防

治病虫:心叶末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粘虫,中后期用代森锰锌、多菌

灵等防治灰疱病,大、小斑病等病害。4。合理灌水:拔节期前后应

根据墒情合理灌水,抽雄前10-15天(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后20天,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可顺垄沟小水漫灌,促进玉米生长。5。适

时晚收:适当推迟5-7天,当籽粒变硬、苞叶变黄、完全成熟时进

行收获。

地膜再利用免耕就是种植地膜棉花收获后,不揭膜、不耕地,下

一年在地膜上穴播小麦、茴香等粮经作物。2002年,由洪圣村农民

段吉学试验种植成功。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可减少冬季深翻打碾、春

季耕犁耙磨和起垄铺膜,节约机耕费和劳动时间。因采用穴播方式,用种量减少而出苗率提高。同时,浇灌水蓄水能力增强,提高了水利

用率。因此,具有节水、节本、增产、增收和减少白色污染、减轻土

壤盐渍、沙化等六大优点。民勤县农技中心的实验表明,采用这一技

术种植茴香,每亩少用地膜5公斤,少用水150立方米,少用电40

千瓦时,少施肥50公斤,少机耕2次,节约成本130元,增产41公

斤,增收390元。而在民勤湖区的东湖、西渠、收成、红沙梁等乡镇,每亩还能减少耕作层盐碱60公斤。因地膜在秋冬的长期覆盖,减少

了水分蒸发,保护了土壤表层,减轻了土壤的风蚀沙化,有利于环境

保护。这一技术为民勤在干旱缺水条件下,以水定面积、以水定产业

和以水调整种植结构提供了可行条件。

甜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不仅具有保温、节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

等优点,而且有利于提早播种、缩短青苞上市时间,从而达到提高经

济效益的目的。

一、选用良种为取得高产优质,宜选择综合性

状好、适应性广、抗倒伏、生势强的优良品种。

二、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宜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施肥以基肥为主,肥料用量要

足,这样既可避免玉米植株生长前期徒长,又可保证植株生长后期对

养分的需求。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5

公斤、复合肥20-25公斤作基肥,然后深翻(深耕30厘米左右)、整地、起畦。整平土地后按畦面宽1.3米(包沟)、畦高20-25厘米作畦。

三、播种盖膜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播种可比露地栽培提早10-15

天。选择无病虫、无损伤、饱满的种子进行穴播,每畦种双行,行距

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穴播2-3粒,然后将穴填平。播后

有条件的可用化学除草剂如丁草胺等均匀喷洒畦面,随即将地膜铺平

紧贴地面,四周用细土盖实,以达到保温、保肥、灭草的效果。

四、田间管理

1、及时放苗出膜:当幼苗第一片叶开展时,即用小刀在幼苗处的地膜开1个5-7厘米的方形小孔放苗出膜,然后用细土把膜口封实。

2、及时查苗补缺:齐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缺,发现缺苗,可将

预先用营养钵或育苗袋育成的秧苗补栽,确保幼苗生长一致。

3、适时间苗定苗:玉米栽培宜留单苗。间苗宜早,可在3叶期

进行,每穴留2苗。定苗可在5叶期进行,采取去弱留强的方法,每穴留1苗。

4、追肥:重点是追施穗肥,可在行间破膜追肥,施肥后将膜口

用细土覆盖。同时可在雌穗吐丝时补施粒肥,补施粒肥最好采用根外

追肥的方法进行,每亩每次用0.2%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连续喷2-3

次。

5、防旱排渍:地膜栽培玉米,遇干旱时可从畦沟灌水渗透畦土后

排水,多雨天气要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渍水。玉米抽穗扬花期对水分

要求最为敏感,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70%-80%才能获得高产。

6、病虫害防治:重点抓好玉米螟、蚜虫和大小叶斑病的防治。防

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亩用3%米乐尔750-1000克混细土撒于心

叶内,穗期可用800-1000倍的敌敌畏液滴灌花丝;蚜虫可用40%乐

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大斑病和小斑病可用90%代森锰锌1000倍液

喷雾防治。抽穗后严禁施用残效期较长的农药如巴丹、乐果等,以确

保青苞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五、适时采收,回收残膜甜玉米宜在授粉后20-25天采收,普

通玉米可在苞叶干枯变白、籽粒变硬的完熟期采收。玉米采收后,要

及时回收残膜,以减少对后季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甜玉米是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是普通玉米的一个变种,又称水果玉米。甜玉米要获高产优质、除了与普通玉米一样的水肥管理外,还有一些不同的要求。

1、选择优良品种

以幼嫩果穗作为水果蔬菜上市时应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作罐头制品的则应选普通甜玉米品种。

2、严格隔离,防止串粉

在种植时要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甜玉米隔离开,防止互相串粉。

3、适时播种,精细播种

选用早熟品种,并采用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等配套技术,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田块种植。选好后喷施高新脂膜,可有效保墒保水。

4、合理密植,确保果型

要根据果穗的商品性的要求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达到通风透光好,提高光和效率。同时在孕期喷施菜果蒂灵,使果实着色靓丽、果型美。

5、防治病虫,保证品质

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3篇

【关键词】移栽地膜棉;种植技术;问题;对策

、 移栽地膜棉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棉花栽培技术,这是近年来在科技发展与不断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新研发并推广应用的棉花生产方法。采用移栽地膜棉种植棉花可以使棉花早发,并加速棉铃形成,增多结桃数量,提高收益。实践证明这种棉花种植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然而尽管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交流。

1.移栽地膜棉的生长发育特点

1.1缓苗期缩短,促进早发,生育进程加快

据观察,移栽地膜棉能缩短缓苗3-5d。尤其在棉花移栽遇到干旱天气时,移栽地膜棉不仅能减轻,甚至避免旱灾的影响,还能节约抗旱的投入资金。移栽地膜活棵快,蕾期日增高快、出叶速度快、现蕾早。地膜保墒增温,改善了棉花前期土壤环境,致使棉花整个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

1.2前期上桃快且集中

据调查统计,移栽地膜棉伏前桃占单株铃数17.1%-20.5%,露地棉伏前桃占单株铃数7.0%-13.2%;移栽地膜棉伏桃占单株铃数55.2%-61.3%,露地棉伏桃占单株铃数56.0%-61.8%;移栽地膜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占单株结铃数93.3%-95.5%,露地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占单株结铃数85.0%-86.2%,前者比后者高出7-10个百分点。

2.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移栽地膜棉种植可以加速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因而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但其在实际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却严重影响了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烂铃、早衰以及残膜等。具体表现如下所示:

2.1烂铃

出现烂铃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因为移栽地膜棉具有早发的作用,而使得棉花的前桃较多,占据总桃数的很大比例。当这些棉铃遇到持续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时,棉地的整体湿度较大,尤其的棉花枝的下部,光照较少,湿度较大,就极易造成烂铃的现象。这对于提高棉花增产产量是非常不利的。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移栽地膜棉出现的烂铃个数要比露地棉出现烂铃的个数每株平均多1.5个。

2.2早衰

所谓早衰就是指棉花在未完成整个正常的生命周期之前提前衰老的现象。早衰易使棉桃不裂开,棉花不易形成,影响棉花亩产量。出现早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移栽地膜棉在地膜的作用下,快速的将土壤中存在的各种养分在早期就吸收转化掉,以至于早期的棉株将养分消耗过多,而棉株的根系又不够发达,不能充分吸收深层土壤的养分与水分,使得后期没有足够的养分供应,从而出现早衰的现象。

2.3残膜

这主要是指在移栽地膜棉的种植中,必须要用到地膜。而当前农业中所使用的地膜又大多数是用普通的聚乙烯为主要材料,这种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很难分解掉,长年使用地膜种植,会对土壤造成大面积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土地的正常使用,也危害了自然环境。

3.对于移栽地膜棉种植问题的相关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在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棉花的高效生产,我们对移栽地膜棉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方法来应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减少烂铃、早衰现象,防治残膜问题。

3.1选择合适品种,合理密植

根据移栽地膜棉生长发育特点,移栽地膜棉宜选用中、迟熟、抗逆性强、抗倒伏、结铃分布均匀、株型紧凑、后劲足、不易早衰的品种。中等肥力以上棉田,杂交棉宜栽1.95-2.40万株/hm2,实践中根据当地地力、灌溉条件、种植水平和品种特性决定种植密度。单行栽植,行距保持1.1-1.2m,株距因栽植密度而定。适当扩大行距,尽量改善中后期中、下部受光条件。

3.2主动化调,去除早蕾

移栽地膜棉从苗蕾期开始,要主动进行化控。化控要遵循“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原则,5-6叶用缩节胺15g/hm2对水300kg叶面喷雾;9-10叶用缩节胺15.0-22.5g/hm2对水450-600kg叶面喷雾;16-17叶时用缩节胺37.5-45.0g/hm2对水600-675kg叶面喷雾;打顶后7-10d,用缩节胺75-90g/hm2对水600-750kg叶面喷雾。对地力中等偏上、灌溉条件较好的棉田,在棉株出现3个果枝时,去除棉株下部1-2个果枝,通过棉株成铃自身调节和补偿作用,使棉株结铃部位上移,集中成铃时间后移。

3.3适时揭膜,培土壅根

适时揭膜有利于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和深扎,同时利用梅雨季节降雨,提高土壤蓄水量,防止出现“膜心旱”。揭膜时间以盛蕾至始花为宜。揭膜后将残膜收集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移栽地膜根系浅,地上部重,易倒伏造成根系损伤,从而导致早衰,因而养根护根对防早衰直接和间接地起着促进作用,破膜后即进行中耕除草,并培土壅根。

3.4科学运筹肥料

肥料运筹采取“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的施肥策略。注重花铃肥的质量和种类搭配以及施用方法。移栽地膜棉不施蕾肥,施足底肥以满足苗蕾期生长发育需要,但底肥过多又会引起蕾期旺长,因此底肥宜选用缓释肥加饼肥。花铃肥要重施,宜分次施。初次花铃肥在棉苗始花便可施用,施尿素105-120kg/hm2、复合肥(17-17-17)600kg/hm2、饼肥375-750kg/hm2、氯化钾225kg/hm2,在棉畦间打宕深施。第2次花铃肥在棉株下部结住2个左右大桃时施用,施尿素105-120kg/hm2。打顶后7-10d内,施尿素120-150kg/hm2。8月下旬采用根外追肥。

3.5抓好病虫防治,分次收拣残膜

地膜棉前期生长旺盛,要加强棉盲蝽的防治。中后期的红蜘蛛、棉蚜为害,若防治失时,也是引起早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达到防治指标,立即施药防治。有条件的尽可能使用生物降解膜。若使用普通聚乙烯地膜,打穴移栽时,取出的穴土要放在沟中,移栽结束,再打碎覆在畦沿,切不可放于地膜上,以免影响揭膜和残膜收拣。一次未能拾尽残膜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壅根工作,分次收拣残膜,最大限度地减少白色污染。

4.结语

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 第4篇

1. 地膜规格的选择

单种玉米以选用幅宽60~70 cm、厚度为0.007~0.008 mm的超地膜 (或0.005 mm的超微膜) 为宜;带田玉米可选用幅宽50 cm的超地膜。

2. 选茬整地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 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水方便、肥力条件较好的土壤地块。前茬以选择小麦、洋芋 (马铃薯) 、豆类、绿肥等作物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 及时深耕23~27 cm, 底墒要充足, 灌足冬水, 墒情不足的灌好春水。土地平整, 多次耙耱、镇压保墒, 达到地平、土绵、墒足、上虚下实。

3. 选用良种

根据四川地区气候特点及积温条件, 在海拔1 600 m以下的地区可选用晚熟品种, 海拔1 600~1 800 m的地区可选用中熟品种;海拔1 800~1 900 m的地区以选用酒单2号、张单1825等早熟品种为宜。为了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 播前用质量分数为50%的辛硫磷或质量分数为40%的甲基异柳磷按种子质量的0.1%~0.2%拌种。用质量分数为20%的粉锈宁150~200 g加水1.5~2.5 kg, 拌在50 kg种子上, 以防治丝黑穗病。

4. 施足基肥, 氮磷配合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施用本着底肥重磷、追肥重氮的原则进行, 既可防止玉米苗期徒长, 又能防止后期不脱肥, 保证玉米后期正常生育。一般每0.067 hm2施优质农家肥6 000~7 000 kg, 五氧化二磷6~7 kg作基肥, 结合播前浅犁地一次施入, 实行集中沟施肥效更好。

5.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土壤耕层5~10 cm地温稳定超过10℃即可播种。盖膜单种玉米一般应比不盖膜玉米提前5~7 d播种。川区一般4月12日—15日, 沿山一类地区在4月15日—20日播种为宜。按宽行87 cm, 窄行40 cm, 划线开沟, 按规定株距点播, 每穴点籽2~3粒, 播深3~5 cm。一般每0.067 hm2保苗以晚熟品种4 500~5 000株、中熟品种5 000~5 500株、早熟品种5 500~6 000株为宜。带田玉米播期可推迟到4月25日—5月1日, 以减少前期小麦与玉米共生期的矛盾。带幅为80 cm (距小麦27 cm) , 保苗4 500~5 000株。结合播种, 窄行中间或株间每0.067 hm2深施磷二铵10 kg、硝铵7 kg与精肥混合作种肥, 切忌化肥与种子接触, 以免影响种子发芽出苗。

6. 盖膜严密, 保证覆盖质量

玉米地膜覆盖宜采用宽窄行平作规格种植, 行要开直, 实行先播种后盖膜, 随种随盖的方法。单种玉米宽行套种黄豆、萝卜、蒜苗等。播种行向, 可采用顺风种植, 以减少风力接触面, 防止揭膜。并在盖膜前把地面的前茬残留根茬、秸秆、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 打碎土块, 以免划破或顶起地膜。盖膜时要把好质量关, 盖膜一定要严密, 将地膜拉紧、拉展、铺平、铺匀, 膜的四周各开1条浅沟, 把地膜用土压紧、压严, 以防大风揭掉地膜。但膜边压土不宜过多, 以最大限度保持膜面宽度, 扩宽采光面, 做到严、紧、平、宽的要求。

7. 加强田间管理

(1) 经常检查地膜播种后如发现地膜有破损漏风的地方, 要及时用细土封严 (包括放苗口) 。

(2) 及时放苗单种玉米待玉米苗基本出齐时, 及时开口放苗。放苗时要掌握放大不放小, 放绿不放黄, 阴天突击放, 晴天避中午, 大风不放苗的原则, 一般每穴只放1株壮苗, 苗孔一般以3.33 cm为宜。苗放出膜后, 应随时用细湿土加适量的草木灰混合把放苗口封严 (既不板结, 又渗水保墒) , 以防透风漏气、降温跑墒和杂草丛生。带田玉米因播种较迟, 应抢时 (早晨、下午) 放苗, 以防烫苗。

(3) 打杈除蘖一般玉米出苗20 d左右就分蘖, 如不及时除掉, 与主茎争肥争水, 消耗植株营养, 会影响主茎生长和发育。因此, 应随时检查, 发现分蘖及时除掉, 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

(4) 合理灌水、追肥根据地膜玉米需水规律, 前期要控水, 防止幼苗在高温、高湿、高肥的条件下徒长和后期早衰。中期蒸腾量大, 耗水量多, 要适当增加灌水量, 但切忌大水漫灌, 否则土壤湿度过大, 不仅易引起玉米病害, 而且使根系吸收营养受阻。后期随着气温下降, 降水量的增加, 灌水量应适当减少。总之, 应根据“浅、满、浅”的原则进行。单种玉米, 一般全生育期灌水4~5次, 每次每0.067 hm2灌水量60~70 m3。灌水时间川区头水宜在6月中下旬进行, 二水在7月初, 以后可根据玉米生长状况、地墒、天气等进行, 一般每隔20~25 d灌1次水。结合灌水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 距离玉米植株10 cm, 分别按每0.067 hm2穴施 (或沟施) 硝铵16~18 kg (或43~50 kg) , 每0.067 hm2用硫酸锌100~150 g, 兑水50 kg叶面喷施1~2次, 以满足玉米对锌的需要, 并可防治白花叶病;喷施磷酸二氢2次, 每次用量100~150 g, 兑水50 kg。并在抽雄后至授粉前, 酌情追施攻粒肥12 kg左右 (带田追肥按吨粮田要求进行) 。

(5) 喷施玉米健壮素, 实行科学化控玉米健壮素喷施后使玉米植株矮健、光合效率增强、延缓衰老、高度抗倒、早熟、增产。喷施时必须掌握好3点: (1) 种植密度。一般比当地正常密度增加1 500~2 000株。 (2) 喷施时期。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即抽雄前5~7 d, 田间群体个别早发株的雄穗已露出时即可进行; (3) 喷施浓度。一般每0.067 hm2喷施25~30 m L, 兑水30 kg, 随配随用, 均匀喷施于植株上部叶片, 不重喷、漏喷。使植株矮健, 达到抗倒、稳产、高产的目的。

(6) 防治病虫 (1) 7月下旬每0.067 hm2用抗蚜威10 g加水50 kg, 防治玉米蚜虫; (2) 用质量分数为20%的三氯杀螨醇100~150 g, 加水50 kg, 防治玉米红蜘蛛; (3) 用质量分数为15%的粉锈宁50 g, 兑水40~50 kg, 田间喷雾防治玉米锈病。

8. 清除废膜

地膜种植 第5篇

一、种薯准备———选种、切块、催芽

首先是选种。选种的依据是当地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 适合龙武镇种植品种有合作-88、宣薯2 号、丽薯6 号等。这些品种较抗病, 耐脊薄, 适应性广;丰产和商品性好。其次是切块。为了既合理利用种薯, 又保证种薯的含水量及生活力, 在种植前15~20 天进行切块。切块原则:切种环境保持通风透气、无日晒、干燥、阴凉的室内;尽可能利用顶端优势, 保证每个切块有1 个芽眼, 每个切块在25 克左右, 减少切口面积。 再次是催芽。将用500 倍多菌灵或甲双磷锰锌浸种消毒好的种薯块堆捂在自家院场有散射光照射的地方, 堆捂在干燥的稻草上高度50~60 厘米为宜, 外加稻草或遮荫网等保温材料覆盖, 在25~28℃的条件下, 一般15~20℃即可出芽, 催芽中每隔3~4 天要翻看一次, 有烂种要拣除, 太干要喷点水。

二、种前工作———选地、整地、施肥

选地应选择前茬不是种植茄科作物 (如蔬菜、烤烟、辣椒、茄子) 且涝能排、旱能灌、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田地。 按“大芽块、大畦面, 深种、深培土为主”的“两大两深”马铃薯栽培技术, 深耕深耙是深种的前提。 因此, 当田间土壤水分达到机耕要求时, 应及时机耕, 深25~30 厘米, 并做到两犁两耙, 以达到田平、土细的要求。 地块耙碎后按每墒宽100~110 毫米分墒, 按株距25 毫米, 行距40 毫米, 每行栽4 株打塘, 打塘深25~30 毫米。 由于地膜覆盖管理期间不便施肥, 因此, 整地要一次性施足肥料:亩施12:8:24 复合肥50 千克 (高钾含量) , 尿素30 千克, 钙镁肥30 千克及农家肥1~2 吨。

三、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下种、喷药、盖膜

根据石屏县龙武镇的气候条件, 最佳种植时间为10 月中下旬。 每亩用种量200 千克左右, 以3500~4000 株/ 亩为宜, 双行植, 畦内行距40 厘米, 株距25厘米, 芽眼朝下, 伤口向上.播种后覆土要均匀, 覆土厚度8~10 厘米。 播种盖土后, 用花洒桶按每亩30 担水的量淋施, 使垄面表土湿润, 让薯块有充足的水分发芽。 喷药:盖土后用丁草胺或乙草胺等除草剂除草, 亩用120 毫升对水60 千克均匀喷洒畦面。盖膜:喷施除草剂后铺上宽1 米厚0.005 毫米的地膜。 地膜要摆平, 拉直, 扯紧, 贴紧畦面, 从畦边铺至沟边, 用泥土将薄膜四周压紧, 压实, 防止空气透入。

四、大田管理

1.苗期管理

当幼苗长至3~4 厘米时, 进行“十”字口破膜引苗, 即15~20 天种苗出土顶到地膜时尽快打孔出苗。孔口尽量开到最小, 并用细土将膜孔封严压实。 遇到干旱要注意灌水, 使畦沟底1/3 的高度淹没为宜, 土壤潮后及时断水, 并排干。 放苗过程中随时注意是否有地下害虫及病株, 发现病苗要立即拔出, 并连同种薯周围土壤一并取出, 以免扩大感染, 将病苗位置用土封住, 补苗时不可在原位再补, 必须离病株位置15 厘米以外补苗, 发现缺苗现象, 要查明原因, 若薯块有病, 处理方法同病株, 若其他原因, 种薯催芽后再种在缺苗位置。 也可在田头种上一些苗备用, 土壤干旱要坐水移栽。 每塘留2~3 株壮苗。

2.水肥管理

马铃薯施肥以基肥为主, 在现蕾前, 可以追肥, 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随灌水施入肥料, 无灌溉条件的地区最好用追肥枪直接施在根际土壤。 追肥时应根据施肥总量计算, 一般为总量的1/3。可一次追肥, 也可分成两次, 一次在苗期, 一次在现蕾期。 开花后, 还可以用叶面肥喷施, 主要是磷酸二氢钾, 以促块茎膨大和淀粉积累。 马铃薯蕾期至开花期需水较多, 有条件的地区应视土壤墒情灌水, 各时期保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苗期65%, 块茎形成和增长期75%~80%, 淀粉积累期60%~65%。 肥水管理目的是现蕾前促进地上生长, 现蕾后控制地上部生长, 促进地下生长。

3.马铃薯打顶

土壤肥力高, 水分充足, 密度过大的情况下, 下部叶片受光不足, 通风透气不良, 二氧化碳含量偏低, 地上部茎叶不断徒长, 茎细长, 易倒伏, 此时, 要把顶芽及上部侧芽割掉, 有时徒长严重要将顶部尚未展开的叶片一齐割去, 以抑制徒长, 增强中下部叶片的光照条件。

生长正常的田块, 开花初期或蕾期要将花穗摘去, 花及浆果要耗费大量光合产物, 摘去之后有利于块茎膨大及淀粉积累。

4.地膜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治

(1) 主要病害。马铃薯病害主要有马铃薯病毒病、环腐病和晚疫病。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感染源是带毒种薯, 传播途径是蚜虫, 或叶片摩擦汁液传染。 也可由带毒农具、衣物、动物皮毛等传染健株。 防治的前提是杜绝带病种薯, 即选用培育抗病品种, 推广无毒种薯, 同时多次防治蚜虫。

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方法一般是采用芽栽, 以减少传染途径;催芽淘汰病薯 (病薯不发芽或发芽侵) ;切刀消毒;抗病育种及用实生苗生产种薯;使用脱毒种薯等。

马铃薯晚疫病各地普遍发生, 病害严重。 具体防治措施:培育抗病品种, 建立无病种薯田, 推广脱毒种薯。 防治中最关键的是处理中心病株, 发现病株要立时拔除消毁。 马铃薯开花前后, 是检查中心病株的关键时期。 发现病株或田间多处有中心病株时, 要立即喷药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1%波尔多液, 75%百菌清500~1000 倍液, 65%代森锌, 50%敌菌清, 50%退菌特500 倍液, 每7 天喷一次, 连续2~3 次。

马铃薯除上述三种严重病害外, 还有早疫病、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干腐病、癌肿病等等。可用农用链霉素、井岗霉素、可杀得、杀毒矾、瑞毒霉等600 倍至800 倍液进行防治。

(2) 主要虫害。 马铃薯虫害在苗期主要是地下害虫, 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后期地上害虫有28 星瓢虫、块茎蛾、蚜虫等。

蛴螬和蝼蛄可用50%地亚农乳油500 毫升, 加水25 千克, 喷洒洋芋种薯250 千克, 待种薯晾干即可播种。 也可用50%辛硫磷拌种薯。 出苗后可用50%辛硫磷1000 倍液浇灌幼苗, 或配成1∶100 的毒土耙入地表, 防效较好。 还可用辛硫磷、呋喃丹制成毒饵诱杀。

地老虎主要咬食马铃薯靠地面处的茎、造成缺苗断垄。 可用糖蜜诱杀器或灯光诱杀。 还可用50%的嘧啶氧磷乳油制成5%的毒土或颗粒剂, 撒在幼苗基部四周的土面上, 也可用50%辛硫磷2000~3000 倍液喷洒植株。

金针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 毫米加水25~50 千克, 拌种薯250~500 千克, 拌种薯125 千克均有较好防效。 也可用胡萝卜或马铃薯切成细条, 与30%呋喃丹颗粒剂混拌, 埋入水中, 进行诱杀, 还可用麦麸皮与敌百虫制毒饵, 于傍晚撒于田间, 进行诱杀。

28 星瓢虫的成虫和幼虫主要取食马铃薯叶子, 可用60%敌百虫500~800 倍液喷雾, 对幼虫成虫均有较强的杀伤力。 危害严重时可进行多次喷药, 每隔2 周喷药1 次。

蚜虫能传播马铃薯的多种病毒, 可用乐果、灭蚜净、抗蚜威等内吸杀虫剂多次喷雾防除。

(3) 杂草。 在马铃薯生长期间, 要常去查看膜间及穴孔处的杂草生长状况, 发现杂草, 及时清除, 以防止杂草顶破地膜, 以减少与马铃薯的养分竞争与损耗。

五、适时采收

冬季马铃薯地膜覆盖早熟栽培以鲜薯提早上市为栽培目地, 当块茎达到一定大小, 就可陆续收获上市。 采收早, 产量虽低一些, 但此时期市场价格好, 效益高。 上市迟, 市场价格虽低, 但产量又高, 不会影响产值。 因次各地可根据市场行情把握采收, 一般从3月至4 月上旬都可陆续采收上市。

参考文献

[1]中华园林网.《洋芋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2014年9月.

[2]于德才.《冬季马铃薯超高产种植与管理[J].云南省农业大学, 2014年1月2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地膜种植】相关文章:

地膜防治06-18

地膜覆盖06-09

玉米地膜栽培05-21

春地膜玉米06-22

地膜覆盖的作用05-18

废旧地膜回收论文08-2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06-12

甜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05-15

地膜硬枝扦插论文06-20

地膜回收机械化技术08-16

上一篇:办学服务下一篇:谷歌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