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调查研究范文

2024-07-21

初步调查研究范文(精选12篇)

初步调查研究 第1篇

课题承担者走访了大巴山南麓嘉陵江和南江流域的人口聚集区和革命老区:南部、南江、通江、巴中、苍溪、仪陇, 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紧倚巴山米仓山脉的南江县。南江县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丰富的文化项目:“南北朝时期的梁普通六年 (525) 立县”1, 文化久远如板盾蛮的历史, 可以追逐到战国时期;迄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名录项目11个类别, 89个项目, 其中部分已经被立为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932年12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涉汉水, 翻越大巴山入川, 次年2月建立了以“通南巴”为腹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称之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2。

1935年4月中旬, 红军撤离川陕苏区, 开始万里长征。红军撤离前, 组建了一只留守川陕苏区的游击师, 以光雾山桃园为中心继续战斗。光雾山, 位于南江县境北部, 是米仓山脉的主峰, 重峦叠嶂, 山高路险, 雾色浓密, 利于掩护和战斗, “巴山游击队史迹陈列室”和“巴山游击队旧址”现在建立和修复于此地。此地形赋予了巴山红军歌谣独特魅力。

川陕革命根据地文艺工作鲜活而且贴近民众, 遗留了大量红色歌谣, 笔者通过采访记录和资料查询, 收集到传唱于当地的红军歌谣三百余首。由于巴山游击队是红军留在当地继续战斗的分支, 人物、地点、事件的基本特征不变, 期间产生的歌谣音乐特征也与红军歌谣基本一致, 所以笔者也将其一并收入巴山红军歌谣中。

二、源于精神方针指引下的文艺创作

巴山红军歌谣, 源于精神方针指引下的文艺创作。“红四方面军在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战斗历程中, 还建立了一支文艺轻骑兵——总政治部剧团”3。“文化战线”与“军事战线”4并重的精神方针的践行, 使文艺工作者和战士都投入创作与宣传中, 后来群众也参与进来。歌谣篇幅有长有短, 长篇幅多用于带有故事情节的表演, 如歌剧5;短小的单曲常用在消息的快速传开或行军途中提神解乏。

(一) 剧团编创以歌剧为载体的巴山红军歌谣

1933年2月, 在通江建立了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和中共川陕省委。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 总政治部剧团的十多个宣传队被组织起来, 成立了“蓝衫剧团”, “蓝衫”是为穷人服务的意思, 群众叫它“新剧团”以区别与旧戏。“新剧团”根据不同的宣传任务, 编创歌剧、话剧、歌舞、双簧、莲花落等节目形式, 其中歌剧成为巴山红军歌谣的主要载体。剧情展开的需要, 此歌谣篇幅较长, 而当地的小调【十想调】【十把扇儿调】等与之契合。

如在戒烟宣传工作中, “新剧团”根据【打牙牌调】编唱了《工农戒烟歌》, 演出深深震动了民众, 戒烟活动得到拥护, 特别是妇女, 在随即召开的妇女戒烟大会上五千妇女参加。同时, 此曲因受妇女的欢迎而流传开来, 巴山红军歌谣的魅力体现, 在于深入人心。

再如歌剧《十劝郎》, 运用当地【十把扇儿调】曲调, 全剧四个演员, 主要由农村妇女说唱, 劝丈夫参加红军, 但是丈夫舍不得妻儿和刚刚分得的家园, 妻子于是含泪控诉旧社会的罪行以激发丈夫参军。此曲与当地曲调的结合而焕发光彩, 以至于笔者在时过境迁的今天任然访见民间老艺人演唱此曲。

(二) 以短小单曲形式呈现的巴山红军歌谣

短小的单曲易教易学易传唱, 用于胜利消息的传开, 新政策的快速传播等, 儿童也可边走边唱。特别是在巴山行军路上, 山陡路险, 疲劳困乏, 如有一人跌倒可能连带队伍多人一起, 甚至跌入山谷。短小歌谣的歌唱一则能将精神方针在队伍传开, 二则能提神解乏, 保障行军安全。有时文艺宣传员打着竹板在队伍穿行演唱, 有时是战士们的自编自唱。如《巴山游击队歌》就是革命战士原创的短小单曲。

节奏选用明朗的2/4拍, 曲调坚实有力, 具有进行曲风格。歌谣反映了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 战士们的乐观态度和战斗决心, 鼓舞了战斗士气。词作者赵明恩, “曾任红三十三军政治部主任、绥定道委秘书长、南江县少共宣传部长等职, 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前派至巴山游击队”6, 该曲是他任巴山游击队营长时所创, 现陈列在光雾山桃园的“巴山游击队史迹陈列室”。

三、深入于歌词内容全面的渗透

歌词是歌谣区别于其他音乐形式的主要特征, 是歌谣成功抓住人心的关键, 也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

巴山红军歌谣作为牵系红军与红军、红军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纽带之一, 歌词尤显重要。巴山红军歌谣的数量多, 歌词涉及面广, 从方方面面渗透入群众中, 牢牢抓住人心。“扩红”的成功, 军民鱼水情的建立, 可以说歌词内容的全面铺开功不可没。

(一) 歌词宣传红军施政纲领

歌谣宣传红军性质, 既让老百姓了解红军是什么, 为了谁, 怎么做, 大体有《拥护苏维埃》、《红军三大任务歌》、《红军十大纪律歌》、《百姓江山万年常》、《唱给农友听》等。例《红军入川》唱到:

中央指示我们新四军,

来到了呵四川省,

为的是穷人......

(二) 歌词反映生活疾苦

歌谣反映生活疾苦, 以坚定群众反抗情绪的有:《尖尖山》《伤心事》《卖柴歌》《穷人歌》《青年妇女痛苦歌》《劳动青年痛苦歌》《放牛娃歌》《催捐谣》《不做奴隶》《诉苦谣》《川北穷人真可怜》等。这里特例《尖尖山》片段:

此曲现今在南江县老少皆会唱, 相当于是当地的流行歌曲, 也有一些书籍将其作为了四川民歌或巴山民歌收录。

(三) 歌词动员群众参加红军

《南江县志》记载:“1933—1935年, 红四方面军的‘扩红’, 是通过宣传红军宗旨, 参加红军的意义, 在提高劳苦大众阶级觉悟的基础上, 动员其自觉自愿参加红军”7。由此动员“扩红”的歌谣应运而生:《送郎当红军》《妹送情郎当红军》《扩红谣》《十劝夫》《夫妻唱参军》《青年参加红军歌》等。

(四) 歌词体现军民鱼水情

反映红军得人心, 受拥戴, 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歌谣有:《十谢共产党》《我和红军心连心》《十唱红四军》《拥护红军》等。像《千家磨儿转得圆》也是当地今天还在盛传的歌谣, 再现了群众自发地为红军磨“炒面”8作干粮的场景。

(五) 歌词抒发群众迎红军、送红军、盼红军

表达红军入川时群众欢欣鼓舞, 送红军时依依惜别, 期盼红军再归来的歌谣分别有:《迎红军》《太阳出来满天红》《红军早早来》等;《十送红军》《送郎歌》《欢送红军歌》《草帽子十八转》等;《盼红军 (鲜花调) 》《盼红军 (慢赶牛) 》《红军不久要归来》《放牛娃儿盼红军》等。

四、鲜活于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方面, 文艺工作者“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 不能有任何迟疑”9。另一方面, 当地群众受文艺宣传鼓励, 踊跃参加了红军, 据记载:“三年间, 南江、长赤两县先后参加红军的青壮年男女共一万多人”10。随着当地群众扩充到红军队伍中, 红军歌谣也被注入了巴山的民间音乐元素。巴山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滋养着红军歌谣, 使其具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而巴山红军歌谣也因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而绽放出鲜活的生命力。这些民间音乐元素大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 劳动号子

巴山劳动号子音乐自然朴实、坚实有力, 歌词即兴性强, 是劳动者提神解乏的好伴侣, 易于改编和传唱。用号子曲调填词的巴山红色歌谣常常在行军路上和生产劳作中歌唱。此体裁可一曲填多词, 而且在每一次随着劳动种类、强度和歌唱者的不同, 曲调都会有所变化。使用劳动号子音调填词的巴山红军歌谣有:《板车号子——慰亲人》《造石号子——蜜水情》《打夯歌》、《打石号子》《放牧号子》《板车号子——秋风忙》等。如《造石号子——蜜水情》片段:

号子一声声, 引来心上人,

脸红似酒醉, 心沸腾;

杠子撵脚跟, 落了魂。

......

多生产粮、棉、油哟!

援红军, 你上前线呀,

我送行, 一程又一程,

蜜糖情。

《造石号子-蜜水情》在坚实铿锵的号子中融入火辣质朴的儿女情, 更富感染力。

(二) 山歌

巴山山歌曲调与当地语言特点结合紧密, 音高多会随方言音调平仄起落 (当然, 在笔者看来, 南江等地的巴山方言本就具有如歌般的腔调) 。与地形相应, 巴山山歌“开腔”一般是一嗓子高亢嘹亮的抛腔, 可与对面山上的相唱和, 也常使用滑音和拖腔、衬字和衬词。歌词多表现生活场景, 常以写景开始, 由景及情, 如表现思念之情的《犀牛望月姐望郎》“太阳落坡四山黄……”, 表现生活疾苦的《尖尖山》“尖尖山, 二斗坪……”。这些特征在充分吸收山歌元素的巴山红军歌谣中也均有体现。

带有劳动负荷的巴山山歌一般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 如改编自田秧山歌的巴山红军歌谣《薅秧歌-红军个个是英雄》片段:

(领) 哎——太阳出来哟四山红, 凯歌嘹亮,

(和) ——凯歌嘹亮震长空哟, 哟嗬哟嗬哟咿嗬嘿。

(领) 哎——万源城里保卫战哟, 红军个个,

(和) ——红军个个逞英雄哟, 哟嗬嗨哟咦哟嘿。

......

(三) 小调

还有许多改编自巴山地区流行的地方小调和歌舞小调大体有:巴中的《妇女革命歌》【十杯酒调】, 通江的《妇女歌》【扇子调】, 南江的《唱给农友听》【十把扇儿调】、《劝郎歌》【十想调】等。下面举一首歌改编自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的巴山红军歌谣《妇女婚姻自由歌》:

此曲为分节歌, 共十段歌词, 限于篇幅故谱例中以一段代表。像这样的严格十段体的并不多, 大多改编自小调的巴山红军歌谣遵照原曲调, 但歌词并不拘泥于原小调的段数:《青年农民痛苦歌》【十把扇儿调】有11段, 《妇女歌》【扇子调】有24段……

(四) 情歌

情歌, 是按照歌唱内容划分, 表达男女情感的歌曲。情歌占据南江及周边的巴山民间音乐相当大的比重, 散布在各种民歌体裁中, 仅南江县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和南江县文化馆编印的《光雾山情歌精选》中, 就收录了57首。巴山情歌真挚坦率, 风趣幽默, 常用郎、哥、姐、妹、贤妹来称呼心上人, 如《妹儿长得一枝花》《我给贤妹同过河》《十爱姐》《十劝郎》等。

巴山红军歌谣有词曲原创, 更有许多原曲改编而来。由于巴山情歌本身的大比重, 成为了巴山红军歌谣原曲改编的主要来源。改编自情歌的巴山红色歌谣情真意切, 生动怡然, 寄托着民与军的期盼和牵挂, 如《盼红军》就是一首根据巴山情歌《犀牛望月姐望郎》改编的巴山红军歌谣:

1.《盼红军》 (慢赶牛)

太阳落坡四山黄, 犀牛望月姐望郎,

记得那年菊花黄, 我送红军上山梁,

叫声红军早回转, 老百姓痛苦记心上。

站在那包谷地旁, 望着那摩天岭上,

不望云彩不望郎, 姐望红军回南江。

2.《犀牛望月姐望郎》

五、厚重于承载文化传播与交融的流变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南征北战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增强文化交流, 促进文化融合, 成就文化繁荣, 红军长征路也承载着文化的交融与繁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往往兴盛在交通蔽塞, 生产生活水平低, 远离经济中心的地方, 而红军所到概于此。长征路漫漫:湘皖豫山河苍茫, 娄山关残阳如血, 川北巴山蜀水, 松潘艰难跋涉, 甘南北斗高悬, 陕北天高云淡, 甘孜北上北下……在大江南北的行军路上, 红军歌谣吸收各地民间音乐元素, 同时也将其散布, 音乐文化在凝结与播撒过程中升华, 巴山红军歌谣的流变就可为一瞥。

前面谈到了巴山红军革命歌谣的浓郁地方特色, 而在巴山地区流传的某些红色歌谣却具有他乡韵味, 其他地方记载的也具有巴山风格, 或是一曲多唱, 带有多地方特色。譬如流传于此地的红军歌谣《八月桂花遍地开》在安徽、江西、四川等地都有流传, 歌词大体一样, 曲调骨架音也基本一致, 而旋律线走向却有明显区别, 包涵的曲调风格也随之转化, 特别是方言演唱和音腔的使用更使其独特的地方韵味各自呈现。在对其追根溯源中发现, 是红军三十二师“打开”河南商城后, 当地被动员参军的王霁初借用家乡曲调编创, 并在建立县苏维埃大会上演唱。此曲后来编演成歌剧随红军征途中演出, 歌词的易懂易学, 曲调的朗朗上口使其很快传唱开来。王霁初牺牲在了红四方面军入川战斗中, 而《八月桂花遍地开》却飞跃大巴山, 唱编四川, 唱遍中国, 流传过程中也结合不同地方音乐特点, 呈现出了不尽相同的面貌。如下《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对比片段:

无独有偶, 《盼红军》 (鲜花调) 有人认为是巴山地区红军歌谣, 而此曲也作为湖北民歌载入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

当然还有许多这样的红军歌谣, 流变与融合使其源头模糊, 形态各异。同时, 随着红军革命歌谣的“同宗性”显露和音乐“户籍”的模糊, 红军歌谣成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的同时, 其交流与包容也使自身文化厚重。

六、收集、传承与保护贵在及时

巴山红军歌谣整理收集、传承与保护要及时, 原因有三:其一, 随着交通的疏畅, 文化的开放, 新鲜事物的冲击, 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洋气”的音乐, 民间音乐渐行渐远, 红军歌谣亦如此;其二, 年长者会唱红军歌谣的已然很少了, 而年轮的流转, 显得时不等人。其三, 在于谱面的缺失。红军歌谣与民间音乐一样, 大都依靠口耳相传, 笔者收集到的文献记载的巴山红军歌谣大部分只有歌词, 其余为简谱, 而这些简谱的大部分是后人整理的。所以巴山红军歌谣的保护贵在及时, 正如接受采访的革命老同志王振廷对笔者的感慨“你下次来的时候, 我可能已经不在啰!”。故莫等闲“逝去”才言及“挖掘”。

巴山红军文化的研究价值不止于歌谣, 石刻、歌舞、精神传承、文艺宣传的反思与借鉴等都可为切入点, 都可作为有识之士努力的方向, 研究的领域。

摘要:大巴山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 红军歌谣激励着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巴山红军歌谣源于方针政策下的文艺创作, 却表现得鲜活而深入人心, 厚重而富有生命力。笔者初步调查分析, 这些与当时当地时空纵横交错的特定环境息息相关, 也与其地理环境, 音乐文化背景紧紧相扣。

关键词:巴山,红军,歌谣,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收集整理[Z].四川老根据地革命歌集.内部资料, 1956.

[2]田海燕, 高鲁.红军歌谣[M].太原:广西人民出版社, 1979:197—235.

[3]南江文化馆编.南江民歌选·革命历史歌谣[Z].内部资料, 1983.

[4]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编辑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红军时期·上册[M].年12月.解放军出版社, 1986.

[5]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编辑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红军时期·下册[M].年12月.解放军出版社, 1986.

[6]南江县志编委会.南江县志[M].成都:成都出版社, 1992.

[7]王树增.长征[M].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 2006.

[8]赵子爵.南江红色文化拾遗[Z].川新南内, 2010 (05) .内部资料.

跑道侵入初步研究 第2篇

跑道侵入初步研究

调查了国际上对跑道侵入问题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国际民航组织、美国联邦航空局、加拿大运输部和欧洲对跑道侵入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所采取的预防对策和措施,为开展中国跑道侵入问题的研究及预防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作 者:孙瑞山 马平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天津,300300刊 名: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年,卷(期):25(z1)分类号:V351.11关键词:民航 安全 跑道侵入

节奏体语运动初步研究 第3篇

【关键词】节奏体语 运动 开展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73-02

体语是通过人们的体态动作来表达的无声语言。节奏是按规律反复出现的现象,如音乐有时间的节奏,书法有空间的节奏。节奏体语又称身体音乐,就是通过有节奏的手对身体拍打、脚对地面的作用以及丰富的吟唱和喊声营造出音乐演奏的效果,同时它还结合不同的舞蹈动作元素,将音乐、舞蹈、体育运动的美感融为一体。总之,节奏体语是一个集音乐、舞蹈、运动、教育于一身的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运动项目。

一、节奏体语运动开展现状

2013年12月20日“两操”分会举办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上,节奏体语作为独立的比赛项目第一次出现在全国性的比赛中。此后,此项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一)师资情况

由于节奏体语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创办的,所以首先面向的培训对象是全国高校老师。在2013年8月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分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专业教师、裁判员及最新规定套路培训班中,节奏体语培训班第一次出现。在此次培训中,有全国近百名高校教师参加培训,也有其他项目教师通过大会宣传片或教学课堂外观看接触和了解到节奏体语项目,如健美操培训班教师、啦啦操培训班教师、体育舞蹈培训班教师、排舞培训班教师、街舞培训班教师,艺术体操培训班教师。据笔者对参加培训的部分教师的访谈得知,他们在此次培训前对节奏体语基本没有了解,这些高校教师大多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所占比重也较大,他们科研水平比较高,同时具有丰富的教学与训练经验。参与培训者对节奏体语项目的出现充满了极大的兴趣,这些教师也为节奏体语开展的第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二)节奏体语运动开展具体情况

两操协会在培训时推出了两套规定动作《斯卡与嘻哈》和《速度与激情》。在2013年12月20日,两操协会举行的中国大学生节奏体语锦标赛上,全国有18所学校共19支队伍(其中广州体育学院派出两支队伍)参加了比赛。比赛设有12个组别,其中规定动作有8个组别,自选动作有4个组别。从参赛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还是青睐于规定动作,大都参加了规定动作组别的比赛,而自选动作组别中有三个组别每组仅有一支队伍参加比赛。

另外,通过网络资料查询可知,省级节奏体语比赛尚未出现,全国现仅有两所学校举行了学校级别的节奏体语比赛,分别是合肥学院和广西民族大学,但比赛的内容大多还是在规定动作级别。由此可见,节奏体语运动发展还是在初级阶段,运动的内容还大多在规定动作上,并仅限于在高校中开展。但是从此项运动出现,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经开展到全国性质的培训和比赛,并且已有了高校的校园比赛,可见节奏体语的发展前景无限远大。

二、节奏体语运动的开展策略

(一)组织全国培训,降低门槛,增加学习机会。

全国培训是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接受新知识最直接的途径。而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隶属于中国教育部,致力于中国学校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操、体育舞蹈、街舞及健身舞蹈、健身健美等6个项目的推广普及,专业教师和评判员资格认证、培训,以及赛事组织与国际交流工作,是中国单项协会中富有感召力的国家级单项体育协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参加该协会组织的培训,往往要交纳一定的培训费,一个人参加一项这样的培训,各种培训费、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等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很多偏远的学校根本没有额外的经费支援教师参加此类培训;针对个人而言,很多人不愿自己出资去参加培训。并且参加培训对象大部分要求是教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相关机构降低门槛,广纳学员,着实从促进全民健身的角度出发,增加专业相关人士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为节奏体语运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满足全民健身要求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群众体育事业,促进大众健身意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角色。开设节奏体语的社会指导员课堂,借鉴健美操和瑜伽指导员的成功经验,培养有运动基础并热爱体育事业的人群,使他们成为专职或兼职的指导员,将为节奏体语的开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节奏体语运动符合大众锻炼的标准,能够满足全民健身要求。因为节奏体语运动无论是练习和表演都可无需音乐,练习者以身体为乐器,最大限度地动员身体的参与,将每个练习者最原始、最纯粹的潜能激发出来,动作简单易学,生动有趣,具有健身和健心性。在现在如火如荼的健身体育运动背景下,节奏体语运动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纽带,定能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发芽。

(三)引入高校课堂,补充和丰富高校现行教学内容

高校有现成的师资、场地、器材,是开展和发展运动的重要环节。现在高校体育课堂正朝着选课的多元化发展,比如刚刚进入学校不久的瑜伽课程就深受学生喜爱。节奏体语进入课堂也是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补充和丰富。新时代下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相信他们也有能力去接受一种新的运动。建议高校可以先以俱乐部的形式或选修课的形式把节奏体语运动引入学校,待时机成熟后,慢慢引入课堂,同时也为节奏体语运动的普及奠定基础。

(四)通过组织比赛及网络媒介,促进宣传与推广

比赛是提高参与者运动兴趣、吸引观众眼球的有效载体,通过组织比赛,能有效地促进某项运动的开展。特别是组织纵向的系统比赛,比如组织“县市级(校级)→省级→国家级”比赛模式,这样既有基层的比赛又有高层次的比赛,必能有效地促进节奏体语运动的推广与普及。

当前是网络时代,微博微信遍布每个角落。网络媒介宣传是一个直观而生动的宣传手段,其作用不可小觑。在2013年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开幕式上就有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北京青年报、中国健美操联盟网等各大国内知名媒体对开幕式的盛况进行了报道,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宣传,对人们了解和认识节奏体语运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节奏体语运动符合两操协会的理念,但节奏体语运动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相关的基层教师竭诚努力,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节奏体语运动的内容,也需要相关机构多组织比赛、组织好比赛,为节奏体语运动的宣传与开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包蕊.我国民族民间健身舞的研发与推广——以佤族民间健身舞蹈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2)

【作者简介】王 光(1982- ),女,满族,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山金柑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与供试材料

试验地选在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院内, 旱地立地条件一致, 砂壤土, 肥力中等。山金柑果实耐寒, 冬季从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范围内红壤山地中摘取无病虫害的成熟果实, 经短期砂藏, 开春后播种。

1.2 试验方法

1.2.1 播种方法。

分大果播种和小果播种2种方法, 每种方法又分果实直接播种和种子播种2种不同的处理, 用果实播种的种子数通过重量换算而得, 大果播种的方法每种处理播种452粒, 小果播种的方法每处理播种199粒, 播种在2008年2月19日进行, 同年11月16日调查分析各处理育苗成苗情况。

1.2.2 有机肥处理。

有机肥对山金柑幼苗生长的影响共设3个处理:重肥重水组, 先后铺2层沤制好的猪粪渣, 约50kg/m2, 播种后经常保持湿润;中肥中水组, 利用原堆放过猪粪的地, 适当进行浇水;少肥少水组, 只在播种沟内淋1次稀薄粪水, 播后在干旱较严重时浇2次水。

1.2.3 遮荫覆盖。

用遮阳网、竹片作拱棚遮荫覆盖, 以不作任何覆盖为对照, 播种日期同为2008年2月19日, 覆盖在同年6月1日进行。同年8月30日调查分析不同处理的效果。

1.2.4 肥料要素试验。

通过淋蔸追施氮、磷、钾、钙等化学肥料, 探索山金柑幼苗对各肥料要素的敏感性和需求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材料对山金柑育苗成苗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 山金柑种子主要是靠风力和鸟类传播。它的发芽和生长是在果实内充分后熟后进行的, 这是它同枳人工育苗的重要区别。前几年, 采用种子播种的方法, 由于后熟不够充分, 白化苗多, 一般占1/3左右。2008年, 试用山金柑果实直接播种, 白化苗极少, 成苗率差异极其显著 (表1) 。

注:播种材料均为直接播种。

由表1可知, 用果实直接播种, 成苗率较高, 可达50%以上。大果用果实播种, 比用种子播种成苗率高3.5倍以上;小果用果实播种, 比用种子播种成苗率高14倍以上。小果种子播种成苗率极低, 可能是由于小果种子发育不够成熟, 加之后熟作用不足所致。

2.2 肥水条件对山金柑育苗成苗的影响

由近几年的实践可知, 播种前不下基肥的比下基肥的尽管在追肥时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 仍然是先下好基肥再播种的苗木生长势要好得多。从调查中也发现到, 杂草丛生的、含有机质多的地方, 长出的山金柑苗, 比光秃秃的坡地上的好得多。这说明山金柑幼苗需要足够的肥料, 需保持野生状态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生长环境。2008年由于干旱持续时间长, 在培育过程中, 虽然同时用遮阳网进行了遮荫, 各处理间的差异仍较明显 (表2) 。

注:播种量以重量换算而设。

由表2可知, 在少肥少水的情况下, 成苗率极低, 仅1.55%;即使是在基本保证肥水的情况下, 在2008年进入旱季早、持续时间长的特定条件下, 仍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苗率不到5%;只有采取重肥重水, 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苗率才可大幅度地提高, 达14%以上。

2.3 遮荫覆盖对山金柑育苗成苗的效果

山金柑幼苗出土后, 除保证肥水满足需求外, 还需要一个荫凉的生长环境, 否则仍不能免于死亡 (表3) 。

由表3可知, 苗木出土后即需要一个荫凉的环境, 如不能满足要求, 入夏后死亡率则可达80%以上。经遮阳网覆盖后, 已被基本晒死的, 仍有一部分复活, 即由覆盖前的34株, 增至覆盖后的87株, 增加155.9%。若让其自然生长, 则可能继续死亡, 即由覆盖前的48株, 减至37株, 减少22.9%。

注:全部出苗, 覆盖前苗数为高温晒死后的残存数。

2.4 肥料要素对山金柑苗木的敏感性

山金柑野生于杂草丛生的灌木林中, 土壤富含腐殖质。笔者2008年将山金柑果实播于施有50kg/m2沤制好的猪粪地上, 肥、泥拌匀, 结果发现幼苗生长极其缓慢。为探索其对肥料的要求, 于7月28日和8月21日进行分别淋蔸追施氮、磷、钾、钙等肥料要素的试验, 结果表明, 山金柑幼苗比较耐酸, 在施用5%石灰水后, 看不出作用;施用1%~2%硫酸钾有抑制生长的反作用, 比对照增长量还少0.98 cm, 生长极其缓慢;只有追施1%尿素和2%过磷酸钙, 才有明显地促进生长的作用, 比对照增长量多1.81~2.02cm, 幼苗一片葱绿。

3 小结

根据试验情况和几年来的实践, 可以初步认为:在充分下足基肥的基础上, 采用果实直接播种, 出苗后即进行遮荫覆盖,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在生长期少量多次追施氮、磷肥, 是保持山金柑苗木正常生长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蒋建华.极早熟温州蜜桔的希望砧木——蟹橙[J].中国南方果树, 1996 (4) :20.

[2]任新军, 陈文奋.湿热地区甜橙砧木比较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 1999 (5) :12.

澳门屋面径流特征初步研究 第5篇

在澳门半岛选取4个屋面汇水区,进行降雨屋面径流水样的.收集与水质分析,监测项目包括:pH、浊度、TN、CODCr、TOC、Zn、Pb、Cu、Fe.研究结果表明,生锈铁皮屋的屋面径流水样中Zn平均浓度值超出国家地表水V类标准的2倍以上,TN和CODCr也超出地表水V类标准.屋面材料对屋面径流输出影响显著.从3场降雨事件不同屋面材料的径流水质参数的平均浓度值看,Zn和Pb的浓度排序:铁皮屋面(严重锈蚀)>铁皮屋面(轻度锈蚀)>铁皮屋(新油漆)>混凝土.Pb浓度排序:铁皮屋面(严重锈蚀)>铁皮屋面(轻度锈蚀)>铁皮屋(新油漆)>混凝土.而其它水质参数,如CODCr、TOC、TN,铁皮屋面的浓度值均大于混凝土.屋面径流排污规律和污染物浓度输出具有不确定性,且受降雨干期长度和降雨强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作 者:黄金良 杜鹏飞 欧志丹 李梅香 赵冬泉 何万谦 王志石 HUANG Jinliang DU Pengfei AO Chitan LEI Muiheong ZHAO Dongquan HO Manhim WANG Zhishi 作者单位:黄金良,杜鹏飞,赵冬泉,HUANG Jinliang,DU Pengfei,ZHAO Dongquan(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欧志丹,王志石,AO Chitan,WANG Zhishi(澳门大学科技学院,澳门)

李梅香,何万谦,LEI Muiheong,HO Manhim(澳门民政总署渠务处,澳门)

刺梨涂膜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 第6篇

关键词 刺梨;涂膜;贮藏保鲜;甲壳素

中图分类号:TS25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刺梨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又名刺梨、木梨子。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境内,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其果肉脆,成熟后有浓芳香味,果实多为扁圆球形,看似饼干,另外果皮上密生小肉刺,黄色,有时带红晕特别诱人[1]。而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单宁、超氧化歧化酶(SOD)、10余种微量元素、20余种氨基酸、芦丁等都是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其中每100 g鲜果可含维生素C2 000 mg,因此,刺梨被称为“维C之王”。

刺梨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工业产品,药用价值非常高,其花、叶果、籽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不仅含有抗衰、防癌作用的活性物质,还具有抗病毒、防辐射的作用,在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有防治作用;不仅有防治高血压和脑溢血,糖尿病视网膜出血等功效,还有对中铅有特殊疗效。刺梨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脯、果糕、糖果、糕点、果茶等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在20世纪90年代,刺梨果实价格一路飙升,其主要原因是医药界的三株口服液也采用了刺梨提取物的成分。

然而,刺梨果实采收期约为60 d,正处于高温阶段,在自然条件下,果实会腐烂、变质,导致刺梨养分的流失,所以好的保鲜问题还未得到解决[2]。在贵州,刺梨的商业价值很高。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以刺梨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市场情景广阔。针对刺梨加工原料周年供应问题未解决,刺梨成熟期短,而不得不考虑最好的保鲜方法。本论文探讨的保鲜技术来实现刺梨的有效保鲜,延长保鲜时间,解决保鲜问题[3]。

1 材料与方法

1.1 果实预处理

1.1.1 采果

采摘味甜、香气浓郁、九成熟的橙黄色至黄色果实。

1.1.2 选果

选取无病虫害、物腐烂、物干缩果实,去除过小果实及枯枝落叶等异物。

1.1.3 清洗果实

用高效净化过滤器的清亮透明水洗除果表泥沙等污染物。

1.1.4 预冷、晾干果表水分

把果实置于无日光照射、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下,晾干果表水分,降低田间热。

1.2 涂膜保鲜

1.2.1 甲壳素保鲜剂的原理

甲壳素是一种由2-氨基2-脱氧葡萄糖和少量2-烟酰胺基2-脱氧葡萄糖单体通过B-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其结构类似于纤维素,可由甲壳素脱乙酰基而制得,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的壳中,将其涂膜与刺梨果上进行保鲜。一方面阻止外界空气进入膜层内,从而抑制刺梨果的呼吸作用;另一方面,使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外逸,防止出现无氧发酵,并且有反复杀菌的作用。

1.2.2 刺梨保鲜剂的制备(表1)

表1 保鲜剂配方

名称百分比/%

甲壳素1

醋酸1

蔗糖酯0.5

海藻酸钠1

无菌水96.5

块状甲壳素通常不溶于水,但在有机酸的作用下可少量溶于水形成粘稠液体。调节水浴锅溫度,使水浴温度保持在40 ℃左右,再将以上比例置于水浴锅中加热,打开搅拌器,控制搅拌温度,避免液体因串流而产生大量气泡。1 h后停止搅拌,然后置于室温冷却,待冷却后将保鲜剂一定容量的杯子中。

1.2.2 刺梨鲜果涂膜

将预处理的鲜果倒入保鲜剂里,涂膜浓度分别在0.8%~4%,涂膜2 min。

1.2.4 涂膜后冷藏

将涂膜后的果实晾干,装入塑料筐在温度为0~5 ℃、相对湿度为55%~75%的冷藏库里储藏,pH值2~5。

2 结果与分析

2.1 涂膜保鲜效果(表2)

2.1.1 涂膜保鲜的作用

使用该试验制作的涂膜保鲜剂处理过的刺梨都不易腐烂,果蒂不易脱落,刺梨颜色保持较好,好果率保持在98%以上,而且刺梨的Vc含量、SOD含量、Vd含量也没有明显的降低,保鲜时间长达10~13个月。

2.1.2 采纳应用

将此涂膜保鲜剂处理冷藏技术作为贵州山珍宝绿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保鲜方法,1 a储存100万kg,经过1 a的涂膜冷藏保鲜,好果率均达到98%以上。

表2 本试验的保鲜剂对低温储藏的刺梨的保鲜效果

试验组Vc/(mg/100g)SOD/(u/mg)芦丁/(mg/100g)好果率/%

原始原料2630.3518005508.2100

涂膜剂0.8%2103.0417094379.799

涂膜剂2.5%2257.9431074476.2100

涂膜剂4%2230.4406624299.398

对照组1634.2353283837.650

2.2 温度对涂膜保鲜的影响

把涂膜的刺梨放在不同温度同时进行低温储藏。

2.3 湿度与pH值对涂膜保鲜的影响

在保鲜过程中,湿度的变化,也会引起保鲜效果,湿度适中,对保鲜程度越大,相反,且越小。pH对保鲜也不可忽视,它往往会影响刺梨内部环境,对控制菌的滋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起到保鲜目的,如图1所示。

图1 湿度与pH值对涂膜保鲜的好果率影响

综上所述,本试验之所以能取得显著的保鲜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所选择的涂膜剂原料均为天然无污染的制剂,并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防止刺梨果脱水、萎缩及微生物的侵蚀。这是刺梨果实保鲜期能达到1 a之久的根本原因。

研究表明,刺梨涂膜冷藏保鲜技术总的来是向天然、安全、低耗、有效的方向发展。在贵州山珍宝绿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刺梨涂膜冷藏保鲜技术是很好的,并且本试验的涂膜保鲜符合发展方向。也可以在其它果蔬行业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俊莲,张子德.果蔬储藏保鲜与加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8-30.

[2]张柏林,林为民,郑彩霞,等.生物技术与食品加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14-114.

[3]刘北林.食品保鲜技术[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3:122-123.

食品成分风险系数初步研究 第7篇

上海食药局许老师等[3]曾用咨询专家获得系数权重后结合中毒事件及合格率的方法对食品的安全情况评估构建了模型, 并进行了评估。较之简单以合格率评判食品安全的方法, 该法确实更为准确、全面。但因各个专家的研究方向和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径相同, 所以给出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往往会受到影响。对于有些不易中毒但长期危害巨大, 如致癌、造成人体慢性损害的物质其风险存在低估的可能。

FAO/WHO[4]曾提出使用IFS法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但是该法由于Fi为估计摄入量, 在使用时大部分为主观估计, 使其准确度受到了制约。

某种 (或某几种) 产品中a成分对于人群的风险可以分为整体风险和随机风险, 整体风险 (T) 参照IFS法进行评价:

M:某产品t时间段内在该地区的总销量;

:物质a在被检出产品中的平均含量;

r:检出率 (非法添加物或污染物可以为不合格率) ;

p:该地区总人口数;

A:该类物质的最大允许摄入量ADI;

60:人平均体重以60kg计;

t:统计的时间段;

Ei:可食用部分因子一般为1;

Pi:加工处理因子一般为1。

较之IFS此公式由 替代了Fi, 对于群体风险的评估更为准确。通过对该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人群对于某种 (有害) 物质的总体暴露 (摄入) 情况。通过对DBP、苯甲酸、SO2的半年T值计算结果见表1。

随机风险 (R) 以不合格率进行评价:

i:t时间段内的产品不合格率;

s:检验 (抽检) 数量带来的风险;

pa:常规包装的单个包装所含样品量, 一般取500g;

tn:t时间段内产品的检验 (抽检) 数量。

由于有害成分a并非平均存在于每个产品中, 对于非特定人群危害一般来自不合格产品, 因此通过不合格率评价其风险, 因不合格率是一个小于1的值, 为便于运算采用 (1+i) 评估其风险。

为评价检验样品数量带来的风险引入s, 通过比较市场中需检总产品量与实际检验量的比值评价该项内容。

对DBP、苯甲酸、SO2的半年统计R、s值见表1。

为了更好的监控食品安全的变化及趋势引入了变化分析值V:t较t前一段时间的统计比较, 若无显著差异 (P>0.05) 则V=0, 若有显著增加 (P<0.05) 则V=0.2, 若有极显著增加 (P<0.01) 则V=0.4, 若有显著减小 (P<0.05) 则V=-0.2。

对DBP、苯甲酸、SO2的半年较之于前一个半年统计V值见表1。

食品成分风险系数 (Frc) :

k:系数1000

对DBP、苯甲酸、SO2的半年统计Frc值见表1。

该系数可以从人群整体暴露水平、随机风险、发展趋势三个角度对食品中的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和污染物的风险水平进行整体评估, T、M、V又可分别独立计算从而分别进行分析从而了解风险的主要来源。

参考文献

[1]周乃元, 潘家荣, 汪明.食品安全评综合估数学模型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9, 21 (3) :198-203.

[2]何川, 刘功智, 任智刚.国外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比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 (5) :148-153.

[3]许瑾, 颜敏, 朱晶, 等.食品安全模型的建立及初步验证[J].中国卫生资源, 2008, 11 (3) :125-134.

南京城市商圈规划初步研究 第8篇

商圈的含义:商圈是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区域, 也称商势圈, 侧重从商业需求角度考察消费者的分布状况[1]。商圈需要从体量、目的、位置等方面定义, 商圈是一个群体, 它的层次是多元化的, 确定商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消费群体; (2) 位置; (3) 目的; (4) 城市规划。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城市商业的日益繁荣, 近年来, 许多城市都纷纷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市、经济大市的宏伟目标, 这些目标则是以城市商业繁荣为主要标志。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 其商圈发展必将以一种核心的力量带动城市整体地、长远地发展。南京的建设水平在国内同级别城市中居于前列, 其商圈规划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代表性。目前, 南京在商圈的布局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由于问题的存在及实践上的需求, 特别是理论上的不足, 使城市商圈规划研究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1 南京商圈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1 南京各商圈的现状研究

目前, 南京城市空间中分布着以下五个商圈:新街口商圈、夫子庙商圈、山西路—湖南路商圈、河西商圈以及中央门商圈。其中, 新街口商圈是一级中心商圈, 山西路—湖南路商圈是二级商圈, 夫子庙以及河西商圈都是三级商圈。这五个商圈是南京商业贸易的主体。

1.1.1 新街口商圈

新街口位于南京市的中心区域, 是一处著名的商业中心, 有“中华第一商圈”的说法。新街口商业贸易区是南京市商贸商务中心区, 其商务商贸的密集程度、经济贸易额、客流量, 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新街口地区也是南京的中央商务区 (CBD) , 这一地区分布的金融机构、咨询公司、法律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和大公司总部, 办公室数量居南京之首, 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机构近百家。

1.1.2 夫子庙商圈

夫子庙是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保护地区, 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对旅游者有相当强的吸引力。在进行更新改造时, 夫子庙积极利用了老城的历史文化资源, 发展休闲旅游业, 由此形成一个不仅对本城居民具有吸引力, 而且能吸引外来游客的休闲旅游区域。如今夫子庙以金陵灯会、民俗名胜、服饰商品、古玩字画、花鸟虫鱼、风味小吃为特色, 形成了南京城南重要的商业中心和特色旅游文化区。

1.1.3 山西路-湖南路商圈

该商圈位于鼓楼区的中部, 东接地铁一号线玄武门站, 西临山西路市民广场, 南靠中山北路与北京西路, 北临模范马路, 周边集中了省级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 是一个商家云集, 经贸发达的商业黄金地段。湖南路商圈已经成为南京市重要的商业中心区之一, 湖南路商业街是中华闻名的“百城万店无假货”商业示范街, 主要经营品牌服装、餐饮休闲、文化娱乐等。山西路段以购物为主、兼具交通、小餐饮功能, 现有苏宁电器、苏宁银河、山西路百货、太平洋百货等大型百货、家电商场;湖南路中段以购物、餐饮为主, 目前集中了100多家品牌专卖店、狮子桥美食一条街、丁家桥特色购物店铺等;湖南路东段则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 目前已有玄武湖景区、凤凰出版集团、云南北路休闲娱乐街等特色区域。

1.1.4 河西商圈

河西 (CBD) 为河西新城之核, 地处河西新城中心, 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 总建筑面积约600万平方米, 以16栋高楼林立、600多家企业进驻、全新概念的中央绿轴南北贯穿为标志。地处河西 (CBD) 的一批楼宇分别被命名为创意、物流、总部经济、金融总部等特色楼宇。如新地中心、金奥大厦为金融总部特色楼宇;联强国际大厦、中泰国际广场、嘉业国际城为总部经济特色楼宇;宋都奥体名座、东渡新锐国际为创意产业特色楼宇;紫金西城中心为物流企业特色楼宇等。河西中央商务区 (CBD) 在创建开始就期望建成五大功能区, 试图重点打造金融保险业集聚区、现代商贸业集聚区、信息服务集聚区、创意企业集聚区以及总部企业集聚区。

1.1.5 中央门商圈

中央门商圈是结合南京长途汽车站、南京商厦、南京火车站进行商业网点布局的, 是南京城北的重要商业中心。因其地处交通枢纽的特殊地位, 吸引了诸多流动性大的外来人员, 具有着既服务本地又辐射外地的功能。中央门商圈以生活日用品、小百货为经营特色, 以建设批发市场为主, 经营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中央门商圈 (含建宁路) 的重点商贸企业有南京商厦、金桥市场、玉桥市场、鑫桥市场、金桥装饰城、金海市场等, 已形成南京重要的批发零售业中心。

1.2 南京商圈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商业服务设施投入不均衡, 核心区域 (南京市区的主要部分) 内三个级别的商圈呈现北重南轻、向中轴内聚的特征, 次级商圈发展较为落后。具体有以下几点:

(1) 目前, 南京市区各级商圈除较为偏远的河西商圈外, 包括新街口商圈、山西路—湖南路商圈和中央门商圈多分布于城市偏北部, 仅夫子庙商圈位于城市南部。

(2) 从几个商圈的分布看, 大多沿中山路和中央路轴线一字向下, 而山西路—湖南路商圈的东段也紧接中央路, 故形成重中轴轻两侧向内聚集的格局。

(3) 商业网点的零散度较低, 大型商业网点过度竞争, 商业网点过度集中于中心区, 传统百货所占比例偏高。

(4) 城市的一些基础商圈 (三级或三级以下) —社区商圈体系与功能不全, 不少地方因拆迁、小区新建, 商业服务设施跟不上。

2 商圈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

目前, 对城市商圈规划的理论研究大多尚处在摸索阶段。本文借鉴并分析了一些与城市商圈规划相关的理论研究, 尝试为商圈规划做出合理指导。

2.1 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关注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并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与部署, 既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商圈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分支, 它与众多城市规划相关学科交叉渗透, 如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以及城市生态学等, 更进一步遵循融合并发展这些学科的规划理论。

2.2 积聚效益理论

该理论强调商业服务设施的集中布置所带来的人群聚集现象, 并产生市场规模效应;集聚能够促进商业的自由选择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并提高经营效率, 以创造更具特色的区域环境, 并最终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和辐射效应[2]。

2.3 中心地理论

该理论可表述为中心地区向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表象。在商圈规划上, 通常把城市内部不同的商业区域, 划分成若干等级。各级商业中心有着不同的服务功能和辐射, 商圈规划时宜通过各个中心的功能互补, 以形成一个系统的商业网络。中心地理论在这一方面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方法, 也能建立数量模型的证明[3]。

2.4 提升生活和谐理论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 居民对商圈的功能需求不再止于消费物品, 而是逐渐转向对生活、体验的诉求。这就对商圈规划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如基础设施的完善、个性化的景观设计、地域文化特色的营造等[5]。

3 国内外成功商圈规划的借鉴

3.1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香榭丽舍大街始于卢浮宫正门前的协和广场, 止于矗立在星型广场中心的凯旋门前。大街东端的星形广场中央有巍峨雄伟、遐迩闻名的凯旋门, 附近有波旁宫、玛德琳娜大教堂, 还有图勒里公园、卢浮宫、市府大厦和爱丽舍宫等名胜古迹。全长1880米, 将巴黎分为南北两半。街道最宽处约120米, 是横贯巴黎最具特色、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3.2 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区

巴尔的摩本是一座普通港口码头, 历经数年的修整、翻新后改造成为集观光、娱乐和购物为一体的都市商圈。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矗立在内港旁, 水面充斥着各类游艇和帆船。3号码头上一栋顶部成玻璃金字塔状的新奇建筑, 格外引人注目, 它就是巴尔的摩第一名胜———国家水族馆。

在巴尔的摩内港转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有以下几条: (1) 设想发展远景, 并且通过合理的规划来实现它; (2) 由一个公共和私人联合投资作为核心, 将规划变为现实; (3) 精心的规划设计; (4) 长达30年的持久工作, 而且仍然在进行之中[5]。

3.3 上海徐家汇商圈

在徐家汇商业区有便捷的交通, 周围的百货商店处处皆是, 在汇金百货边上有徐家汇公园, 及新建的百思买电器电子商品店。在徐家汇公园内, 有一条汇金湖, 占地面积很大, 并且还有一块篮球场地是休闲的好地方, 人们在购物, 饮食, 玩耍之后的好去处。

3.4 小结

通过对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区以及上海徐家汇等国内外著名商圈的概述与分析, 可以看到其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主要有这样几点: (1) 依托城市整体良好的形象为发展平台; (2) 以独具特色的旅游环境和景点吸引游客; (3) 多种功能类型的用地混合布局, 相互整合; (4) 城市设计结合当地历史和文化背景; (5) 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其中, 各种旅游休闲设施 (观光、购物、餐饮、游憩等) 的混合布局是最重要的成功经验。

4 南京商圈规划的策略

4.1 功能定位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 又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中心, 以旅游、商贸、工业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地处长江三角洲, 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城市, 南京有着巨大的潜在优势与作用。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各大经济圈中的支撑作用, 依托南京特有的经济、交通、区位和商贸较好的区位优势, 发展和建设南京商圈, 将南京建设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活力的、有着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功能的现代化商业中心以及南京都市圈的商贸流通核心城市。

4.2 发展策略

首先, 要科学地进行都市商圈空间结构的总体布局, 借鉴城市中心地理论, 形成多层次商圈镶嵌, 既有强大的中心和次中心地带, 又有接受吸引的边缘地带。其次, 着重打造现有一级商圈, 使其“核心地带”的潜力现状得以充分发挥;考虑增加二级商圈的数量, 以均衡南京市区的商圈结构;对于更贴近居名日常生活的三级和社区性商圈, 需结合一级和二级商圈的辐射半径, 系统地补充安排。最后, 应加强各商圈的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 以提升生活品质, 创造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

4.3 总体布局

通过对南京市区整体商业状况的分析, 本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将规划区内原有的商圈保留, 并加以改造, 分析地区的优势, 挖掘潜力, 新增商圈。形成空间分布有序、布局合理、风格鲜明、设施完善的现代都市圈。规划区商圈整体形态为:以新街口商圈为一级中心商圈;以湖南路、珠江路为二级次中心商圈, 同时把远离城市中心的河西新城、江北新城发展到二级商圈的规模;以夫子庙, 中央门为三级次商圈;同时建设南湖、龙江、仙林大学城三个社区商圈。

基于新街口商圈与其他几个商圈相比在现状资源和交通区位上有着一定的优势, 新街口商圈依然担当城市商圈的“主角”。作为中心商圈, 新街口商圈应当与其他商圈分享资源, 加强贸易流通, 这可以通过建设发达的物流体系合理规划交通连接来实现。

5 结论与思考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 其商圈发展必将以一种核心的力量带动城市整体地、长远地发展。但是现今南京的新街口、山西路—湖南路、夫子庙、河西新城以及中央门这五大商圈都存在着不足。文章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在了解城市商圈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综合现状, 提出南京商圈的发展策略, 以新街口商圈为一级中心商圈, 以湖南路、珠江路为二级次中心商圈, 把远离城市中心的河西新城、江北新城, 发展到二级商圈的规模, 以夫子庙, 中央门为三级次商圈, 建设南湖、龙江、仙林大学城三个社区商圈, 同时大力发展物流系统, 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组织。

摘要:商业是城市经济、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内容, 是城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商圈是现代城市文明和经济社会进步所形成的产物。城市商圈的巩固、完善和提升, 能够推进一个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商业、旅游、文化、地产等事业的全面发展。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 商圈的发展必将以一种核心的力量带动城市整体地、长远地发展。南京的建设水平在国内同级别城市中居于前列, 商圈规划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代表性。文章通过对南京各商圈现状的调查分析, 找出各商圈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形成问题的原因, 借鉴已有的国内外商圈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 提出南京商圈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南京,城市商圈,规划,研究

参考文献

[1]晁钢令.商圈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上海:上海商业出版社, 2009.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周伟林, 严冀.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4]戴维·格伦斯基 (DavidB.Grusky) .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瞬变电磁装置初步研究 第9篇

瞬变电磁法(也称时间域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射阶跃波或其它脉冲电流,场激励大地产生过渡过程场,断电瞬间在大地中形成涡旋交变电磁场,测量这种由地下介质产生的二次感应电磁场随时间变化的衰减特性,从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可以用来研究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研究地质构造,进行煤田、油气田、地热田勘察,寻找地下管线和地下人文遗迹。

近一段时间以来,研究应用的单位极多,在仪器进步的同时,再次重新审视一下装置问题很有必要。

1 瞬变电磁装置

瞬变电磁自其发展以来,工作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重叠回线装置、中心回线装置、偶极装置、大定源回线装置、地井法装置。近来来又发展了以煤矿隧道超前预测为代表的多匝重叠小回线装置、多匝中心回线装置、重叠回线共圈装置。

1.1 重叠回线装置

重叠回线装置如图一所示,一般用Rx观察V/I或者B/I。其优点为它是瞬变电磁法特有的组合,它与目的物耦合最紧;发射线圈逐测点移动,不会有激发盲区;异常幅度大,形态简单,受旁侧影响小,横向分辨率高;发射磁距和接收磁距较大。其缺点为分辨率相对较低,因为只能观测垂直分量;设备较为笨重,铺线较为麻烦;人为导体较多处很难避开。现阶段小回线可以用来做煤矿超前预测、煤层水探测、工程物探、工程检测、大回线可以用来寻找矿产资源。

1.2 中心回线装置

中心回线装置如图二所示,一般用Rx线圈观测1至3个参数的V/I或者B/I。其优点它是重叠回线的变形,具有重叠回线的优点;可观测水平分量,分辨率较高;接收回线可以避开如管道等人为导体,在人为导体较多的测区,其数据质量优于重叠回线;体积效应,受地形影响小,不受静态效应。其缺点是地质体的不均匀性影响较重叠回线的大。现阶段小回线可以用来做煤矿超前预测、煤层水探测、工程物探,工程检测,大回线可以用来寻找矿产资源。

1.3 偶极装置

偶极装置如图三所示,一般用Rx线圈观测1至3个参数的V/I或者B/I。其优点为主要响应为一单峰,异常形态较简单;可观测多个分量,能较精确的提供目的物倾角和深度信息;设备较轻便,适用于航电异常检查等深浅度、工作地区分散的工作。其缺点为一般发射磁距小,信号电平低;勘探深度小。现阶段可以用来做煤矿超前预测,寻找矿产资源。

1.4 大定源装置

大定源装置如图四所示,一般用Rx线圈观测1至3个参数的V/I或者B/I。其优点为划分异常较为详细;勘探深度大。其缺点为有激发盲区;有漏矿之可能;铺设不变,费工费时。一般用来寻找矿产资源。

1.5 地井法基本装置

地井法基本装置如图五所示,一般用Rx线圈观测1至3个参数的V/I或者B/I。可以用来探测井旁和井底的导电矿层或矿体。

2 结束语

瞬变电磁探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敷设方式、发射电流大小、发射线圈匝数、噪音水平、接收时间选择、接收线圈匝数、导线品质选取等等。提高发射电流的方法可以增加信噪比,并且可以得到较长时间的观测结果。但发射电流已经很难再提高,可以尝试改变敷设方式和线圈的形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大量的科技工作者优于选择中心回线,次之重叠回线,其它种类用的相对较少。

摘要:瞬变电磁装置的选择对数据的质量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往往是回线边长、磁矩与探测深度有直接的关系,研究装置问题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关键词:瞬变电磁,装置,回线边长

参考文献

[1]蒋邦远.实用近区磁源瞬变电磁法勘探[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牛之琏.时间域电磁法原理[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3]G.布塞利,K.G.麦克拉凯,H.鲁特.瞬变电磁法野外工作方法和数据解释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5).

侧柏覆膜造林试验初步研究 第10篇

1 试验区自然概况及材料

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试验区选在榆中县甘草店镇车道岭林场, 距县城东33公里处, 位于104°17′15″~104°17′49″Е、35°48′14″~35°48′36″Ν, 海拔1975-2105m, 年平均气温6.1~10.9℃, 年平均降水量368mm, 且集中在夏、秋两季, 占年降水量的80%左右, 蒸发量1223.2~2158.3mm, 无霜期150d, 空气相对湿度46%, 日照时间长。试验区系荒山造林地, 土层深厚, 植被稀少, 属典型的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山区, 试验总面积0.9hm2。

1.2 材料来源

2004年5月12日, 苗木返青时, 组织专人在榆中县小康营乡徐家庄育苗基地, 严格按标准起运三年生一级苗:苗高1.3-1.5m, 冠径45-55cm, 土球25-30cm, 起苗后用塑料袋包裹土球, 以防运输挤散土坨。

2 试验内容和方法

2.1 浇水覆膜试验

2004年5月12日, 在试验区选择同一立地条件, 具代表性地段0.3 hm2, 进行整地-栽植-浇水-覆膜造林。

2.1.1 整地

沿等高线3m×5m株行距定点, 穴状整地 (整地时将熟土与死土分置) , 规格:50cm×50cm×70cm, 整地结束后, 活土换原 (活土填穴底部, 死土填活土之上) 。

2.1.2 栽植

边整地边栽植, 做到扶正, 踏实。植完后, 以树干为中心, 修1m见方树盘, 四周稍高于中心3-5cm, 中间略低, 呈“V”字形, 拣出树盘内硬枝及锋利物, 以防盖膜时划破地膜。

2.1.3 浇水

根据土壤干湿程度, 用塑料软管、水桶, 每穴浇水约50~60kg, 边渗边浇, 待水渗透后, 轻撒一层细湿土 (尽量避免覆细干土) , 待第二天覆膜。

2.1.4 覆膜

将两片1.0m×1.0m左右地膜一边中心处, 各剪去略大于侧柏地径一小半圆, 拍平树盘四周, 于地径基部对称半圆铺膜, 且在其地膜交接处 (两块塑料薄膜接压约8~10cm) 及四周用细土压严踏实。

2.2 浇水不覆膜、不浇水不覆膜试验

2004年5月14~15日, 分别选择相同立地条件的同一试验区, 且具代表性地段各0.3 hm2, 用“2.1浇水覆膜试验”方式进行同一规格、标准、数量整地、栽植、浇水, 并采取浇水后不覆膜、不浇水也不覆膜等两种不同方式对比造林。

3 成活率及保存率调查

3.1 成活率调查结果

经2004年7月23日、9月20日、11月25日三次, 对试验区栽植的所有浇水覆膜、浇水不覆膜、不浇水不覆膜侧柏苗按株数调查其成活率。如表1 。

3.2 保存率及生长量调查结果

经过2004年11月10日、2005年11月16日、2006年11月5日等三次对成活后所保存株数进行保存率及生长量调查, 其结果如表2。

4 讨论与分析

从表1、表2看出:在相同立地条件下, 三年后, 一次性浇水覆膜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最高, 分别达92.83%和88.00%, 而浇水未覆膜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36.2%和28.0%, 各高出2.56倍和3.14倍;较未浇水未覆膜造林平均成活率7.83%高出11.86倍, 较保存率6.5%高出13.54倍。究其原因: (1) 浇水覆膜后湿度和地温得到了提高, 适宜生根。由于侧柏根浅, 侧、须根发达, 浇透水后, 增加了苗木根部一定湿度;其次, 随季节变化, 土壤白天透过薄膜获得太阳辐射热, 使土壤温度升高, 并逐渐提高下层土壤温度, 夜间薄膜又阻止土壤中热量外散, 覆膜土壤温度高于露地, 提高了地温, 为苗木生根提供了适宜温度条件;同时, 返青带土球苗木根系密接未遭破坏, 可在相对稳定温、湿度条件下缩短了缓苗期, 因此, 苗木更易成活。 (2) 覆膜浇水后蒸发减少, 热量稳定。由于薄膜的不透气性, 膜下的土壤蒸发只能存在于地表和薄膜之间的狭小空间, 遇冷空气凝成小水珠又归还土壤。形成膜下土壤水分小循环, 能较长时间保持土壤湿度, 减少了水分蒸发;加之覆膜使土壤中热量分布很均匀, 增温后不易冷却, 这种稳定的热量状况, 不仅能保持苗木根系生长, 而且能保护苗木根系不受外界气温骤变的影响, 稳定了根系生长所需热量, 为苗木生长提供了必要条件。从表2看, 高生长:浇水覆膜平均高生长42.8 cm, 较未浇水覆膜苗平均高出10.6cm, 较未浇水未覆膜苗平均高出14.6cm;冠幅:浇水覆膜平均生长量39.8 cm, 较浇水未覆膜苗平均高出9cm, 较未浇水未覆膜苗平均高出11.6cm, 生长量相对较好。 (3) 覆膜浇水后减少侵蚀, 防止土壤板结, 且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覆膜后, 由于保护了土壤表面, 减轻了风沙、暴雨对土壤的侵蚀, 且阻挡了雨滴直接冲击地面造成土壤板结, 为苗木生长创造了有利环境;在干旱瘠薄的黄土丘陵区造林, 水是苗木成活的主要因素。西部地区春季降水极其稀少, 对树苗成活起不到什么作用。采取树盘地膜覆盖造林后, 使降水集中在有效范围内 (降一次4mm以上小雨就等于为苗木浇一次透水) , 并得以充分利用。

从气候变化分析, 降雨量对苗木生长量有较大影响, 从表2看出, 05年降雨量较04、06年分别高出123、6mm 、126、5mm, 高生长05年较06年分别高出浇水覆膜12、1 cm, 浇水未覆膜6、9cm, 未浇水未覆膜4、1cm;冠幅生长05年较06年分别高出浇水覆膜11、9 cm, 浇水未覆膜5、3cm, 未浇水未覆膜4、1cm, 而04年新植苗木缓苗期长, 高生长与冠幅生长较小, 06年较05年变化较小。说明在干旱半干旱西部地区, 水分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素。覆膜造林技术, 最大限度地利用苗木四周天然降水, 极大地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上世纪80年代, 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由于春季雨水相对较多, 年平均降雨量在426 mm以上, 持续干旱时间短, 侧柏造林易成功;进入九十年代以来, 由与受温室效应、气温回升、持续干旱等多因素影响, 年平均降雨量下降到368mm, 侧柏植苗造林难度越来越大。经过我们近年来试验研究的浇水覆膜造林技术, 虽一次性造林投入相对较大, 但成功率高。

浇水未覆膜、未浇水未覆膜造林平均成活率和平均保存率较低, 生长量小。这是因为:造林后, 浇水未覆膜造林, 因浇透底水, 苗木在短时间内有足够的水分可保持一段时间生长, 但由于未覆膜, 随着根部水分逐渐蒸发消耗, 湿度下降, 根部失水, 又不能及时补充水分, 导致苗木因生理缺水而逐渐干枯死亡;未浇水未覆膜造林, 温度、湿度随气候变化大, 加上持续干旱, 失水更快, 成活相对更差, 故远不如浇水覆膜造林。

5 结论

从试验结果看, 侧柏苗一次性浇水覆膜造林成活率高, 其它两种方式造林成活率相对较低, 特别是不浇水不覆膜造林近于失败。故此, 在干旱半干旱西北地区, 侧柏苗一次性浇水覆膜造林技术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南京林业学校.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5.

[2]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黄河上中游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我国农村司法制度的初步研究 第11篇

所谓农村司法制度,是与城市司法制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有关设置于农村地区的司法机关和其他司法机构或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权利义务、活动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农村司法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司法主体的基层性;(2)适用的地域范围具有广泛性、适应的行业范围具有特定性、适用的对象范围具有特殊性;(3)纠纷解决方式的多样性和司法程序的简易性。纵观我国农村司法制度,除具有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简便高效的优点外,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从而制约着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着其进一步的发展。概括起来,我国农村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基层司法机构不健全;(2)农村基层司法人员,特别是审判人员严重缺乏,整体素质偏低,且常常陷入人情网和关系网之中;(3)基层司法机关常常经费拮据,捉襟见肘,且缺乏有效的保障;(4)农村的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匮乏,农民难得优质的法律服务,也难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法律援助。我国农村司法制度改革应当遵循的几项原则:一是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适度超前的原则;二是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的原则;三是发扬民主,注重民生的原则;四是村民自治与适度干预相结合的原则。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我国农村司法制度改革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乡镇设置基层检察机关派出机構,并赋予其相应的职权;二是在基层人民法院设置巡回法庭,并选任年长、在当地有威望的村民担任人民陪审员或协助调解员;三是改革诉讼费用制度,降低农村地区诉讼费用的交纳标准;四是建立乡镇一级公安司法人员的地域回避制度和任职交流制度;五是建立村委会法律顾问制度,在“大学生村官”中选任法律顾问;六是改革司法考试制度,满足农村地区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

(摘自《法学杂志》2009年第10期)

初步调查研究 第12篇

杀菌植物是指利用植物含有的某些杀菌物质或诱导产生的植物防卫素, 杀死或有效抑制某些病原菌的生长发育, 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主要有生物碱类、类黄酮类、蛋白质类、有机酸类和酚类化合物等许多不同的类型, 如毛蒿素 (Capillin) 、皂角苷类 (Saponin) 等。1989年Wilkings和Board报道, 大约有1389种植物有可能作为杀菌剂, 占植物种类的0.28%[1]。从杀菌植物中筛选、开发研制的植物源杀菌剂具有生物活性多样性, 与环境相容, 易降解, 作用机理独特及开发费用低廉, 对人畜安全, 不易产生抗药性, 具明显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特点, 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进行广泛研究。到目前为止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植物杀菌剂主要有乙蒜素、稻瘟灵、恶霉灵、肉桂酸衍生物、吡咯类化合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等[2]。植物源农药对环境生态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植物源杀菌剂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泛, 但目前, 国内外有关植物杀菌剂研究的文献报道甚少, 与世界上已知的植物种类相比, 已调查过的野生杀菌植物只占其中的很少一部分, 还有许多有关野生杀菌植物资源有待调查、发掘, 有许多相关研究的工作要做[1], 所以, 积极开展地区性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调查, 对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方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乐县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未见报道,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 变当地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也为国内外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我们采用实地调查、访问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于2005~2006年, 分数次对该区具有杀菌、抑菌和抗菌作用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2 将乐县自然地理概况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 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 地处东径117°05′~117°40′, 北纬26°25′~27°04′。土地总面积224420hm2, 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95585hm2, 占87.2%;非林业用地面积28835hm2, 占12.8%。地形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金溪由西南向东斜贯全境, 地形复杂多样, 区域性差异较大, 海拔高差显著, 最高海拔西南部龙栖山主峰1620m, 最低海拔黄坑口仅为138m, 相差1482m。属于中西带季风气候, 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 夏季炎热, 冬季严寒, 雨季明显, 潮湿多云雾, 风小多静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8℃, 7月气温最高, 平均气温28.4℃, 极端高温达40.2℃;极端最低温达-10.9℃;大于等于0℃的活动积温为5500~6800℃。年平均日照数为1593.9t。全年无霜期为299d。年降水量1363.6mm, 最高年份达2481mm。年平均蒸发量1348.2mm。常年相对湿度82%, 7月最小为79%, 6月最大为85%。由于受中西带季风的影响, 高温与多雨同时出现, 这种气候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森林小气候, 非常适宜各种类型野生植物生长, 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成为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避难场所和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全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71科548属1113种, 分别占福建省野生维管束植物231科1255属3721种的74.0%、43.7%、29.9%。

境内山地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和石灰性土壤等4种土类、11个亚类、31个土属, 属侵蚀中低山地貌。

3 调查方法与结果

调查采用全县各乡镇踏查与重点区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点区域主要调查九仙山、雪峰山、云瞿山、七姑山、宝台山、莲花山、天阶山及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乐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漠源曹溪、安仁元洋等植被生长较好的地区。为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 采用当地有经验的农民、植保专家与专营农药的店铺负责人访谈核实相结合的方法, 借以补充外业调查或原有文献记载有可能遗漏的种类。对野生杀菌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植物对病害作用大小、方式以及强弱把野生杀菌植物分为杀菌、抑菌、抗菌三大类[6]。

4 野生杀菌植物组成分析

4.1 种类组成

据统计, 将乐县野生杀菌植物共计36科54属67种, 主要集中于菊科、蓼科、唇形科、大戟科、樟科、桃金娘科、禾本科、桑科、毛茛科、忍冬科等, 具体见表1和表2。

4.2 生态类型

野生杀菌植物中, 草本植物35种, 占总数的52.2%, 木本植物32种, 占总数的47.8%, 具体见表3。

4.3 野生杀菌植物活性部位分布情况

野生杀菌植物的活性部位分布于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具体情况见表4。

5 结论与讨论

将乐县野生杀菌植物共有67种, 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 裸子植物2科2属2种, 被子植物33科51属64种。分布广、数量较大的种类主要有海金沙、马尾松、杨梅、商陆、山苍子、樟树、乌药、叶下珠、盐肤木、水蓼、枫香、赤楠、毛竹、金银花等。其中菊科、蓼科、唇形科、大戟科在该区野生杀菌植物中分别占总种数的10.4%、9.0%、7.5%、7.5%, 它们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是寻找理想植物杀菌剂的重要来源, 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有必要对这4科植物作深入研究。依杀菌生物活性、有效成分、分布、资源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特点, 初步认为该区野生杀菌植物以水蓼、猪毛蒿、苍耳、艾蒿、叶下珠、飞扬草、紫苏、射干、虎杖、枫扬、竹叶花椒、乌药、乌桕、芦苇、毛竹、冬青、三叶木通、商陆、凹叶厚朴、虎耳草、海金沙、蓼科蓼属等的部分植物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利用价值, 它们对多种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或杀菌作用。

5.1 该区的野生杀菌作物类型多样化

在生态习性方面有1、2年生和多年生草本、灌木和小乔木、常绿与落叶乔木和本质藤本各种类型, 生境栖息地有原始森林、人工林、灌丛、森林、农田和荒地等。在杀菌作用方式方面, 有杀菌、抑菌与抗菌3种方式, 其中很多种类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与抗菌作用, 有些种类还具有杀虫作用。野生杀菌植物的活性部位有全株、树皮、枝叶、茎、果、花、种子、根与汁液, 类型非常多样化。其中全株具有活性的占总数的37.5%, 种子及果实、叶、茎木及皮类具有活性的占总数的53.8%, 根与根茎具有活性的占总数的8.7%。

5.2 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具有多种用途

除了可用于杀菌防治植物病害外, 还能生产其他形形色色的化工产品或作他用, 很多种类还可供治疗疾病、园林绿化、食用、工农业原材料等其他方面用, 因此, 在进行开发利用时要充分利用资源, 积极开展资源综合性开发利用研究。如可作为药用的有:乌药、山苍子、冬青、盐肤木、叶下珠、白茅、紫苏、薄荷、益母草、金银花、苍耳、射干、商陆、凹叶厚朴、艾蒿等, 其中紫苏、薄荷、益母草、金银花、苍耳、射干、商陆、凹叶厚朴、艾蒿还是地道和大宗药材。可作为食用的有:油茶、紫苏、铁苋菜、虎杖、苍耳、龙芽草、水蓼、牡蒿、商陆、艾蒿、杨梅等。可作为观赏用的有:虎耳草、乌桕、樟树、香桂、苦楝、海金沙等。可作为优良用材使用的有:马尾松、毛竹、柳杉、油桐、樟树等。在化工上有广泛用途的有:油桐、樟树、香桂、山苍子等。有些种类同时具有观赏、药用与食用等多种价值, 如马齿苋既可食用, 又可作药用、观赏与饲料等用。

调查发现, 该区的有些野生杀菌植物人为破坏现象比较严重, 如金银花、凹叶厚朴、香桂、柳杉、樟树等资源日渐减少, 所以, 对该区应加强管理, 使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6 开发与利用建议

6.1 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

植物性杀菌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但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真正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很少, 在崇尚绿色植保的今天, 要大力发展植物性农药。但在开发利用时, 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 采取限制采挖或间采、轮采的方法, 严禁杜绝掠夺式的采挖行径, 做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 要综合考虑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和资源优势度等情况, 在选用植物杀菌剂时, 应重点选择数量多、繁殖快和药效好的种类, 尽量选用叶片和种子含有杀菌活性成分的植物, 以利资源再生。

6.2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力度

要制定针对野生杀菌植物资源保护的相应政策、法律、法规, 加强宣传教育, 使广大群众意识到生态、环境、资源平衡发展以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提高当地群众保护野生杀菌植物资源的意识, 杜绝乱挖、滥采及清林破坏野生杀菌植物资源的不良行为, 保护好野生杀菌植物遗传资源, 使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6.3 加强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扩大资源数量

对野生资源数量少和自然繁衍能力较差的种类, 进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对利用价值大和有开发潜力的种类进行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 扩大数量, 建立原料生产基地, 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6.4 加强资源综合性开发利用研究

很多野生杀菌植物具有多种用途。有的植物杀菌剂既含有杀菌成分又含有杀虫成分或同一成分兼有杀虫、杀菌作用, 在杀虫的同时可防病, 在防病的同时可杀虫, 如马尾松、龙芽草、乌桕、野艾蒿、樟树、猪毛蒿、艾蒿、水蓼、苦楝、盐肤木、杨梅、葎草等既能杀菌又能杀虫。有的野生杀菌植物可作药用、食用、绿化与化工原料用等, 所以, 在开发的过程中, 要从环境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要求, 多学科、多部门、多行业齐抓共管, 综合开发, 降低成本, 节约资源, 充分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6.5 加强科学研究, 积极探索研究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的天然产物替代品

植物性杀菌剂具有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安全、无残留, 容易获得等多种优点, 所以, 在整治环境, 提倡绿色环保食品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 植物杀菌剂无疑是人们所期望的农药制品。因此, 应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植物源杀菌剂农药的基础性研究, 特别是资源普查, 有效成分分析, 多效关系, 作用机理和抗性预测等方面加强立项研究, 加强植物源杀菌剂农药的成果评价、鉴定、质量监测等工作, 建立统一的化学和生物测定标准方法, 统一用标准方法进行筛选、测试和分析, 确保试验的可靠性、重复性和可比性。同时, 积极探索研究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的天然产物替代品, 研究开发活性更高、稳定性更优的新产品———天然产物替代品、复方剂型植物杀菌剂, 或研发既能治病杀虫, 又有利于刺激植物生长, 有利于植物增产的植物源农药。这样不仅可节省资源, 而且能保护环境, 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6.6 建立植物性农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植物性杀菌剂是一类重要的生态保护型农药, 应用植物源农药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好、价格高, 所以, 应把植物杀菌剂首先应用于蔬菜、果品、茶叶、中药材、花卉生产以及城市园林绿化, 特别是近年来, 由于化学农药的污染, 大量的农副产品出口受到影响。因此, 如能把植物性农药首先应用于以上领域, 就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摘要:对福建省将乐县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该区野生杀菌植物共有36科54属67种, 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 裸子植物2科2属2种, 被子植物33科51属64种。主要集中于菊科、蓼科、蜃形科、大戟科等科。分布广、数量大的种类主要有海金沙、马尾松、杨梅、商陆、山苍子、樟树、乌药、叶下珠、盐肤木、水蓼、枫香等。依杀菌生物活性、有效成分、分布、资源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特点, 该区野生杀菌植物以水蓼、猪毛蒿、苍耳、艾蒿、叶下珠、飞扬草、紫苏、射干、虎杖、乌药、乌桕、芦苇、冬青、三叶木通、商陆、凹叶厚朴、虎耳草、海金沙、蓼科蓼属等部分植物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利用价值。同时, 列出了该区野生杀菌植物的科名、中文名、学名、活性部位、习性、功能分类与生境, 对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并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野生杀菌植物,开发利用,调查,将乐县

参考文献

[1]张应烙, 尹彩萍, 冯俊涛, 等.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进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1 (3) :402~409.

[2]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 (1-6卷) [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1995.

[3]徐燕云.白云山农药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报, 2002, 24 (5) :61~63.

[4]褚秀梅, 赵坤, 史少军.山东木本植物源农药药源植物及其利用前景[J].山东林业科技, 2004, 154:55~56.

上一篇:军事情报下一篇: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