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妇女范文

2024-09-13

哺乳妇女范文(精选8篇)

哺乳妇女 第1篇

关键词:哺乳期妇女,骨折,骨质疏松,骨密度

哺乳期妇女身处特殊时期, 在各方面备受周围人呵护, 自己也处处谨慎小心, 受传统习俗影响, 多数足不出户或很少外出;在饮食方面虽然竭尽所能, 却未必做到合理膳食。婴儿所需的大部分钙来源于母亲的乳汁, 也就是说乳汁会从母体带走大量的钙;哺乳期妇女泌乳素分泌增加, 雌激素水平降低。诸多原因使得哺乳期妇女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直接导致在受伤时更容易引起骨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014年间24例哺乳期妇女骨折病例, 年龄23岁~38岁, 平均年龄27岁;哺乳期6个月~17个月, 平均9个月。24例均经过筛选, 排除暴力受伤及各种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的疾病。其中4例无明显创伤史, 只是在抱孩子或做日常家务过程中, 在做某个动做时突发疼痛, 其中2例自诉听到骨折的声音;9例只是有轻微的磕碰或挤压 (这些动作按常理都不会引起骨折, 如按摩、搓澡等) ;5例自诉可能用力过度或运动幅度较大 (做弯腰、伸腰、跳跃运动、下较高的台阶等) ;6例自诉因坐空或滑倒而受伤, 而这些受伤动作幅度都不大, 自觉这些动作应该在安全范围。骨折类型:肋骨骨折13例, 2例为2根, 1例为3根肋骨骨折, 其余为单根肋骨骨折, 骨折以1~5肋骨多见, 这与受伤时多引起下部肋骨骨折有所不同;腰椎横突骨折3例, 椎弓峡部裂1例, 腰椎椎体压缩骨折4例, 骨折均为单一椎体;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伴踝关节脱位1例, 股骨颈骨折2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西门子AXIOM Aristos DR系统进行疼痛部位的X线片检查;使用法国GK LEXXOS DIGITAL 2DDENSITOMETER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量;用罗氏PPE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进行血钙测量。

2 结果

24例哺乳期妇女骨密度不同程度偏低, 血清钙基本正常。

3 讨论

3.1 骨由有机成份和无机成分组成, 骨质有机成分包括骨的细胞成份和骨基质, 骨质无机成分主要是钙和磷。

骨质疏松是由骨骼的成骨或破骨平衡失调造成, 骨的这种平衡是相对的, 任何能促使骨质吸收或成骨不足, 破骨占优势时, 都可以表现为骨质疏松[1]。

骨质疏松本质是骨质量的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的劣质化。决定和影响骨量的因素可分为两类: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 不同人种、性别、年龄之间骨量差别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是人所不能控制的, 如绝经后和随着年龄增大伴随而来的骨量丢失都属遗传因素所致, 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后天因素包括营养、运动习惯、个人嗜好及疾病等, 后天因素是相对可控制的。

人体钙元素的含量占体重的2%, 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中, 对维持骨骼的结构与功能, 保持血钙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当机体丢失过多的钙而又不能及时有效补充时, 贮存在骨骼中的钙就会游离于血液和体液中, 以维持血液和体液中钙离子浓度的正常水平。

3.2 女性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的衰退或停止有密切关系, 雌激素减少是已公认的重要原因。

Gray Komm Erikon等研究发现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上载有雌激素受体, 揭示雌激素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但雌激素是如何通过这些受体来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动的机制还尚不明了[2]。实验证实:黄体酮水平低下也会影响到骨量的维持。哺乳期妇女因泌乳素分泌增多, 使得雌激素和黄体酮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3.3 骨基质是由胶原蛋白构成的, 如果体内缺乏构成骨基质的胶原蛋白, 就会引起骨质疏松。

有研究发现:在摄入高钙高蛋白的地区, 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相对较少, 但过多摄入蛋白反而会导致骨质疏松。膳食中补充纯蛋白质 (鸡肉蛋白) 可使尿钙出量显著增加。摄入钙相对低的情况下, 摄入相对过多的蛋白质是不合适的。高蛋白摄入的同时必须提高钙的摄入才可能抵消高蛋白质的消极作用, 从而减少钙的丢失, 保持骨骼健康[3]。

维生素D对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是双向的, 既可促进新骨钙化, 又可使钙从骨中游离出来, 使骨盐不断更新, 维持骨钙平衡。人体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 一是来自膳食, 另一方面可由皮下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照射而合成。一般情况下, 维生素D不会缺乏, 但在阳光照射不足及户外活动较少的人, 有可能造成维生素D缺乏, 在成人则可引起骨质疏松和骨质软化。

3.4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对骨密度会有一定影响, 并且运动强度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会有所不同。

低强度和中强度运动可以改善骨代谢, 延缓骨质丢失, 并且在一定强度范围内强度越大, 效果越明显[2]。运动如何引起骨重塑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 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 机械应力作用产生电位变化; (2) 负荷使骨无机盐可溶解度变化; (3) 前列腺素释放增多; (4) 骨骼供血量增加; (5) 微创伤刺激了修复过程, 成骨大于破骨; (6) 甲状腺功能, 血游离甲状腺素浓度下降, 基础代谢也降低, 适应性地保存部分能量; (7) 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 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张力增强。

3.5 通过对本组24例问卷调查发现, 这些病例存在某些共性:

(1) 哺乳期相对较长, 均在6个月以上, 最长达18个月。这一时段因泌乳素的分泌, 机体处于雌激素与黄体酮相对较低的水平[4] (由于受多方面条件所限, 所有病例均未进行泌乳素、雌激素及黄体酮的定量测定, 只是据常理推论) 。 (2) 膳食方面:5例平素不吃肉, 在哺乳期也很少进食肉类;17例自诉在哺乳期进食的肉类比平时明显增多, 且在肉的种类和质量上均有所提高;2例自诉在饮食方面与平常无明显不同;24例均无定时定量补充奶类 (在各种食品中奶类是含钙量最高的食品) 的习惯, 均没有在膳食方面咨询过相关方面的营养师, 只是依照自己或长辈的经验进行膳食安排。在哺乳期, 母体每天要经乳汁流失约220 mg的钙[4], 如果母体减少的钙得不到及时的补充, 就会缺钙, 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由上述讨论可知并非吃得种类越多、吃得越好就越能有效地补钙, 机体有效补钙需要合理膳食, 营养均衡。上述病例虽无充分证据显示其在膳食方面的不合理, 但就其自诉而论, 其膳食明显存在不合理之处。 (3) 在哺乳期间很少外出, 其中9例哺乳期正逢秋冬季节, 因畏寒怕冷, 很少出门, 有5例自诉因住宅朝向原因很少见到阳光。上述原因有可能造成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 进而引起骨质疏松。 (4) 所有病例均自诉无科学锻炼身体的意识, 在家的主要活动就是吃饭和哺乳, 几乎未进行过跑步之类的中等强度的运动, 运动量的明显减少和运动强度的明显不足增加了哺乳期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

3.6 本组躯干骨骨折21例, 四肢骨仅3例, 躯干骨尤以肋骨最多, 考虑机体脱钙时应是先从躯干骨开始的, 这与老年人骨质疏松最先表现于躯干骨相同;

肋骨骨折以1~5肋多见, 这与平时所见肋骨骨折多以6~10肋有所不同, 考虑平时肋骨骨折多以暴力所致, 而1~5肋因受肩胛骨及上臂的保护, 在受到暴力时相对不容易骨折, 而6~10肋是身体相对暴露的部位, 更易受到伤害。说明机体在脱钙时可能是由躯干向周围延伸, 在肋骨可能是由上而下的。

哺乳期较长的妇女如果没有必要的科学锻炼、缺少户外运动, 在膳食不合理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体内钙的丢失, 并由此引发骨质疏松, 继而容易引起骨折。哺乳期妇女骨折 (在排除暴力受伤的情况下) 部位多发生于躯干骨。

参考文献

[1]王云钊, 曹来宾.骨放射诊断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4:392.

[2]赵广高.运动与骨质疏松[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36 (2) :171-173.

[3]王南平, 周韫珍.营养与骨质疏松症[J].现代预防医学, 1998, 25 (2) :220-221.

哺乳期和孕期妇女能打狂犬疫苗吗 第2篇

其实哺乳期和孕期打不打狂犬疫苗是非常矛盾的事情,不打狂犬疫苗的话容易导致疾病的发作而影响身体,如果打狂犬疫苗的话又怕伤害到宝宝的发育。

对于哺乳期妇女和妊娠期妇女到底能不能打狂犬疫苗,打了疫苗之后会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这个问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所主管医师张雪春认为,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无任何禁忌症,目前还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者狂犬病疫苗会引起胎儿发育异常的证据,鉴于狂犬病几乎是100%致死的疾病,因此妊娠期进行狂犬病预防不是禁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者狂犬病疫苗使用于婴幼儿也无问题。

而卫生部在关于“狂犬病防治常见问题”的解答中也认为,被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无任何禁忌症。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由于接种狂犬病疫苗而引起胎儿致畸、异常的病例报导,所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被咬伤后也应该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但是对于有暴露前免疫的孕期妇女应该推迟接种疫苗。

对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打狂犬疫苗的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认为,女性在怀孕后如果被狗咬,那么首先应该确定咬人的狗是不是狂犬,如果狂犬,那么必须打狂犬疫苗,但是如果不是,则建议要慎重,因为任何疫苗都可能有副作用,尤其是对孕期的妇女。

而对于哺乳期打狂犬疫苗是否会影响哺乳的问题,大部分医生也表示,注射狂犬疫苗期间是可以喂奶的,不会有影响。但是也有医生认为应该暂停哺乳,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目前仍存在争议。不放心的新妈妈可以选择暂停哺乳。

同时也建议,准备怀孕、已经怀孕或者正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应该谨防被猫狗咬伤,如果家中养猫或者狗等小动物,也可以暂时寄放在别人家。而孕期远离猫、狗也可以降低围产期感染的几率。

哺乳期妇女化妆危害大 第3篇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年轻貌美的女性更是如此。平素讲究仪表和美容,有益于身心健康。怡心的容貌能给自己增加美感,调整不良情绪,增强生活信心,并能给别人赏心悦目之感。尤其是从事迎宾职业的女性,工作时更需要美容化妆,这是工作上的需要,无可厚非。

然而,妇女哺乳期就不适宜化妆了。这是因为哺乳类动物多是依靠特殊的气味与灵敏的嗅觉来辨认亲子关系的,人类也保持了这种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新生儿的各种感觉中,以嗅觉最为敏感,出生后几小时便可对各种气味做出生理上的特定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四肢不停地乱动,等等。

研究还发现,母亲的气味对婴儿的影响很大。大多数新生儿能将头部准确地转向自己母亲气味的方向,并能唤起愉快的情绪和食欲。如将宝宝放入陌生乳母的怀中,他们就会表现出不安、烦躁、哭闹甚至拒绝哺乳。而将有母亲身体味道的纱布放在哭闹的宝宝鼻子上,他们就会像见到母亲那样安静下来,并很快停止哭闹。

但是,倘若乳母经常浓妆艳抹,浓厚的化妆品气味就会掩盖妈妈自身的气味,使新生儿识别不出自己的妈妈,这样一来,有利的刺激减少了,宝宝就会出现烦躁不安、难以入眠甚至拒绝哺乳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处于哺乳期的妈妈暂时不要化妆。

那么,哺乳期的女性应该怎样保持美丽的容颜呢?其实,美容、化妆的涵盖面很广,不仅仅局限于使用化妆品,例如每天洗脸后涂抹有氨基酸成分的护脸霜,既能美化颜面,又可营养皮肤;经常做面部美容按摩,既可改变面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又可减少面部的色素沉着。另外,选择较高档宽松得体的上衣,保护隆起的乳房;变换新颖的发型,再配以时尚的高跟鞋,同样能给人青春常驻、貌美如花的感觉,将自己的美丽展现在世人面前。

哺乳妇女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9年2~12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妇女300例, 长期居住在中山地区的孕妇, 均为初产妇, 孕足月、单胎、母乳喂养, 年龄21~35岁, 孕次1~3次。身高、体重指数、孕周无差异, 孕前及孕期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无糖尿病甲状腺、肾脏疾病, 无骨折或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同时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饮食、补钙和维生素D等情况, 根据膳食补钙情况分为观察组 (180例, 为营养干预组) 和对照组 (120例, 未干预组) , 检查时间分别为产后30、60、90 d。

1.2 方法

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生产的Sunlight Om-nisense7000p超声骨密度检测仪检查产妇骨密度, 根据仪器SOS值来判定正常、偏低、骨质疏松3种。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结果输入电脑, 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产后30 d, 对照组与观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骨含量在下降, 产后60、90 d对照组与观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3.1 骨密度检测的指导意义

有关资料显示, 哺乳期妇女骨量可以没有变化, 尤其在哺乳早期, 骨量变化更不明显。补充钙剂无法预防和治疗哺乳期妇女骨量丢失, 但却能使骨密度的下降幅度减少[1]。本组调查显示, 产后30 d两组产妇的骨密度情况无明显差异, 但营养干预组的骨密度情况下降幅度小些, 与相关资料报道一致, 表明对产妇早期围生期的营养干预可以减少和预防产后缺钙和骨质疏松症。

3.2 围生期营养指导的重要性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 围生期妇女保健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对孕期骨钙代谢尤为关注。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需钙25~30 g, 这对母体钙稳态提出了挑战。母体为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维持自身的钙稳态, 体内的钙调激素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从而对孕期骨代谢产生影响[2]。从表1中可以看出, 实施了营养干预的产妇, 骨密度的含量较未干预组好, 有资料显示哺乳期每天从乳汁中丢失200~300 mg的钙, 如果摄入不足, 必将加重孕产妇骨量的降低。笔者认为, 增加妊娠哺乳妇女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对防止妊娠哺乳有关的骨量降低有重要意义[3]。超声骨密度检测对早期发现产妇骨密度的降低有一定临床价值。

孕期定期产检及良好的保健指导至关重要, 在本次实验中, 未干预组孕妇中78.6%是常规补钙, 有偏食现象, 不喝或少喝牛奶, 运动量少, 这些也可能是造成孕妇缺钙的原因。另外钙片剂量及剂型与钙的吸收有关, 含维生素D的钙剂可促进钙吸收。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天钙供应量:妊娠中期为1 000 mg, 妊娠晚期、哺乳期1 500 mg, 并建议多喝牛奶, 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以补充妊娠期特别的生理需要, 防止母体骨钙丢失。应在产前正确指导广大孕妇平衡膳食, 适当改变一些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 加强孕期营养, 努力保障母婴健康。

摘要:目的:观察哺乳期妇女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80例孕妇 (观察组) 于产后30、60、90d分别进行骨密度检查, 同时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饮食、补钙和维生素D等情况, 分别进行饮食、日常运动和营养指导, 并与120例 (对照组) 未接受相关调查与指导的孕妇比较骨密度。结果:于60、90d骨密度检测,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30d骨密度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哺乳早期, 骨密度变化不明显, 但随着骨的丢失, 骨密度下降明显, 所以孕期营养指导能减少产后妇女骨量的丢失。

关键词:哺乳期,骨密度,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1]韩萍, 夏凤艳, 安凤妹.哺乳期妇女骨量变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 7 (6) :488.

[2]李晶晶, 曾定元, 陈江鸿, 等.围生期孕妇骨量及骨代谢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学杂志, 2009, 25 (6) :349-350.

哺乳妇女 第5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05~2014-09在我院正常分娩或剖腹产的产妇357例。均为健康乳母。随机抽样对200例进行营养膳食指导, 157例正常饮食。在分娩前后都健康检查身体一次, 均在产后1~3个月内监测乳汁营养素、蛋白质、锌、铁、钙等含量。

1.2 仪器、设备

乳汁成分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汽状态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物理方法:光学浊度。化学方法:蛋白质—凯氏定氮法。乳汁营养质量监测与促进系统, 计算机辅助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等。

1.3 研究方法

1.3.1 营养与经济状况调查

研究记录的内容包括每位产妇个人和家庭的一般情况, 分娩史、体格检查情况、新生儿及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用问卷法完成了连续30d膳食调查表格的填写。采用哺乳质量检测与促进系统的营养软件, 计算每天每日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 取30d平均值, 给予评价。

1.3.2 营养膳食护理指导

将哺乳期乳汁营养质量监测与促进指导系统应用于围生育期保健, 真正做到个体化的营养膳食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对母亲加强产后访视及孕期营养讲堂的营养知识宣教, 据营养调查表给予指导调整饮食结构, 建立和维持泌乳阶段, 使母亲摄入足够均衡的营养物质, 有效地帮助产妇平衡营养膳食, 保证足量泌乳以满足其自身代谢需要。丰富均衡的营养饮食来源于供给充足优质蛋白质———水产品、肉类、奶类、豆类;含钙丰富食品———乳制品, 新鲜瓜果和蔬菜等, 降低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标本采集:健康产妇正常饮食3d, 无其他疾病发生。建议采集早上午8:00~9:00时间的中断母乳15~20m L, 使用无菌带盖密闭好的容器, 4℃保存。母乳采集后应尽快检测, 原则上0~4℃保存不超过一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 并进行u检验, 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营养膳食指导后乳汁营养、微量元素的监测

为这些哺乳期妇女提供营养膳食指导后乳汁中蛋白质、三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见表1。

2.2 营养经济状况调查

采用一对一的调查方式, 自愿接受乳汁营养检测的200名哺乳妇女中, 经济状况:以家庭人均收入在1500元/月以上为良好, 占10%;在800~1500元/月为一般, 占89%;在700元以下者为差, 占1%。个人营养状况:采用24h膳食回顾法, 询问哺乳妇女调查前24h内的食物摄入情况。按每日膳食能量与营养素的摄入量3000kcal以上为良好, 占7%;在2500~3000kcal者为一般, 占92%;在2400kcal以下者为差, 占1%。见表2。

3 讨论

母乳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营养物质, 是婴儿营养最为理想的天然食品。乳汁的营养成分直接影响婴儿对乳汁的吸收和代谢情况, 并直接影响婴儿扥身体和智力发育。哺乳质量监测乳汁的数量及质量, 蛋白质、锌、铁、钙、的营养代谢状况, 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指导及补充干预, 使哺乳妇女乳汁中的蛋白质、锌、铁、钙等必需元素均达正常的营养水平。通过乳汁营养检测乳汁各项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含量, 观察婴儿体重变化及皮肤颜色。判断哺乳质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由此评估指导干预的效果。表明本地区哺乳期妇女饮食营养均衡。为促进婴幼儿期的合理营养, 促进婴儿健康及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临床理论依据。综上所述, 本研究将围生育期的哺乳妇女乳汁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的检测, 定量分析乳汁的质量及饮食营养指导应用于围生育期保健, 真正做到个体化的膳食及生活方式的指导。乳汁营养成分分析更为个体化、更加科学、合理。科学全面的饮食营养指导乳母的均衡饮食, 可以提高母乳的营养成分, 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改善母婴健康状况, 保持哺乳期全程个体化最佳营养状态, 促进免疫功能成熟, 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 提供了出生质量和人口素质。在提倡母乳喂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营养膳食指导,围生育期哺乳期妇女,母乳喂养,乳汁营养监测

参考文献

[1]杨慧霞, 董悦.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2) :129

[2]李春妮, 李丽, 刘小传, 等.正常孕妇血清蛋白 (a) 含量调查及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 2004, 2 (1) :32-33

[3]张银川, 李晓强, 张霖, 等.孕妇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86-87

[4]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10:194-209

[5]石蕾, 张林译.哺乳妇女和母乳喂养儿的补锌问题[J].国外医学妇幼分册, 1999, 10 (3) :114-116

[6]黄思齐.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生长发育关系的探讨[J].营养学报, 1998, 8:308

哺乳妇女 第6篇

为了解我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和以碘盐作为主要补碘途径能否满足特需人群碘营养需要,为今后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我市根据碘缺乏病监测方案,随机抽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尿样233份,居民户盐样1 440份,分别进行尿碘和盐碘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白银市所辖两区三县孕妇142人,哺乳期妇女91人(入选标准:无临床甲状腺疾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无心脏病、慢性病及家族遗传病等;无生殖道解剖异常;既往健康,无特殊饮食习惯。此外,排除孕期额外补充碘剂者),采集随机尿样10 ml进行尿碘检测;各县区按东西南北中划片,每片随机抽取居民户盐样288份,进行盐碘含量检测。

1.2 检测方法

尿碘检测采用过硫酸铵消化法-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盐碘检测采用直接滴定法。

1.3 膳食调查

采用膳食频率法回顾性调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去1个月内的饮食情况。

2 结果

2.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尿碘检测情况

从表1可见,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28.0μg/L,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34.9μg/L,均未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尿碘中位数≥150μg/L);孕妇尿碘<150μg/L的人数占孕妇总检测人数的62.68%,哺乳期妇女<150μg/L的人数占哺乳期妇女总检测人数的57.14%。

2.2 盐碘检测情况

从表2可见,白银市碘盐覆盖率为99.5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94%,达到国家监测标准(碘盐覆盖率>90%)。

2.3 膳食调查

膳食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饮食中几乎没有富碘食品,人体所需的碘主要来源于碘盐。

3 讨论

孕妇对碘的需求量高于普通成人[1],除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和自身需求外,还应包括妊娠期间由于肾碘清除率增加而丢失的碘量。同样,哺乳期妇女的碘需求量也要满足自身和婴儿的需要。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碘的需求量要在普通人的基础上,再加上额外的需求。尿碘是反映身体碘营养状况的良好指标早已成为定论[2]。在我国,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尿碘不应低于150μg/L,WHO推荐的适宜范围应在150~250μg/L。本文结果显示,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28.0μg/L,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34.9μg/L,均未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孕妇尿碘<150μg/L的人数占62.68%,哺乳期妇女<150μg/L的人数占57.14%。提示白银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状况欠佳。

白银市属于自然环境缺碘地区,已于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目标并通过国家考核验收。从表2可见,全市碘盐覆盖率为99.5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94%,达到了国家碘盐覆盖率>90%的监测标准,可见白银市碘盐覆盖良好。

白银市地处西北内陆,由于受环境限制,再加上北方人饮食习惯所致,很少食用海产品。膳食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者的饮食中几乎没有富碘食品,人体所需的碘主要来源于碘盐。

综合上述原因可见,在自然环境缺碘的地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只食用碘盐还不能满足母子需要。本次调查说明,白银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碘缺乏现象比较普遍,建议相关部门应持续开展这一特殊人群的碘营养监测工作,并加强碘营养知识的宣传,可放置一些碘营养相关知识手册在产科门诊、妇幼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部门,让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直接接触到正确、全面的碘营养相关知识。除食用碘盐外,还应该多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干贝、淡菜、海蜇和虾类等),必要时补充碘制剂,以保证特殊时期充足的碘摄入量。

摘要:目的 了解我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状况以及碘盐作为补碘的主要途径能否满足特需人群碘营养需要,为今后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过硫酸铵消化法—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采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结果 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28.0μg/L,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34.9μg/L,均未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尿碘中位数≥150μg/L),孕妇尿碘<150μg/L的人数占孕妇检测人数的62.68%,哺乳期妇女<150μg/L的人数占哺乳期妇女检测人数的57.14%;白银市碘盐覆盖率为99.5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94%,达到国家监测标准(碘盐覆盖率>90%)。结论 白银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状况欠佳,仅食用碘盐不能满足特需人群碘营养需要。为保护每一位新生儿免受碘营养缺乏的危害,应加强对特需人群特别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状况的监测工作;除食用碘盐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适度增加其他摄碘途径。

关键词:孕妇,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监测,白银市

参考文献

[1]Delange F.Optimal iodine nutrition during pregnancy,lactation and the neonatal period[J].Int Endocrinol Metab,2004(2):1-12.

哺乳妇女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

1.2 调查地点

根据我国地理区域分为6类地区:南方城市、南方农村、北方城市、北方农村、中部城市、中部农村, 在6类地区中各选择1个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级城市或县区作为研究地区, 最终选定的地区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城街道, 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 甘肃省威武市凉州区东关街沿河路街道, 吉林省磐石市宝山镇,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头与夏家庄街道, 安徽省长丰县罗塘, 下塘与朱巷镇。每个调查点的碘盐覆盖率都在95%以上, 水碘含量都小于10 μg/L, 水氟含量都小于1 mg/L。

1.3 调查对象及指标

每个调查点至少调查50例孕妇和哺乳妇女。对其进行严格筛选后确定正常孕妇和哺乳妇女。 “正常”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筛选条件包括:①健康、无甲状腺疾病、自述无个人或家族甲状腺疾病史, 无可触及性甲状腺肿;②过去1年未服用碘剂、含碘药物或保健品;③实验室检测甲状腺功能正常及其自身抗体阴性。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尿碘和甲状腺功能 (TT3, TT4, FT3, FT4, TSH) 及自身抗体 (Tg-Ab, TM-Ab) , 各项指标的检测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卫生部推荐方法。

1.4 样本采集

采集研究对象1次静脉血和3次随意尿。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的筛选结果

依据调查表记录和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筛选, 共有141例孕妇和170例哺乳妇女进入本次建立参考值范围的统计分析。

2.2 正态性检验结果

本研究孕妇尿碘数据偏度为1.78, 峰度为7.23, 正态性检验结果P<0.0001;哺乳妇女尿碘数据偏度为0.64, 峰度为0.05, 正态性检验结果P<0.01。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数据均为偏态分布, 因此采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参考值范围。且由于尿碘过低、过高均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所以采用双侧检验。

2.3 正常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的百分位数值

根据本研究数据的百分位数值, 我国部分地区正常孕妇尿碘的下限在2.5%的86.6 μg/L, 上限在97.5%的474.0 μg/L;正常哺乳妇女尿碘的下限在2.5%的68.9 μg/L, 上限在97.5%的420.1 μg/L。为了方便应用, 作者认为我国正常孕妇的尿碘参考值范围可以考虑为90~500 μg/L, 哺乳妇女的尿碘参考值范围考虑为70~450 μg/L。见表1。

3 讨 论

本研究从全国南方城市、南方农村、北方城市、北方农村、中部城市、中部农村6类地区选择孕妇和哺乳妇女人群收集数据, 所有的尿碘数据都在当地省级疾病控制中心有资质的实验室完成, 对每一研究对象均重复收集3次尿样, 检测尿碘3次, 之后取其平均值, 使所得的数据尽可能接近实际水平。所有血清样本的检测均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特检中心统一检测, 专人负责, 严格控制, 以减少误差。这些措施保证了所收集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 此次研究兼顾我国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 所得的数据结果可考虑推广用于我国上述6类地区, 为监测 (或筛查) 、诊断、治疗孕妇和哺乳妇女碘相关疾病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殷学军等[4]在1999年对我国新疆地区的孕妇尿碘进行研究分析, 提出新疆地区孕妇尿碘参考值范围为53~418 μg/L, 此范围与本研究提出的范围比较对应。WHO推荐的孕妇尿碘适宜范围为150~250 μg/L, 哺乳妇女的尿碘适宜范围为>100 μg/L[5], 认为处于此范围内就不会缺碘。但是, WHO推荐的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适宜范围是以地方性甲状腺肿为金标准计算出来的中位数, 其与根据血液指标通过百分位数法所计算出的尿碘参考值范围有所不同。本研究孕妇的尿碘参考值范围要更宽一些 (90~500 μg/L) , 而哺乳妇女的尿碘适宜范围要窄一些, 并且还有上限 (70~450 μg/L) 。本研究结果与WHO推荐的尿碘适宜范围有所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方面是衡量碘是否适宜的金标准不同, 前者主要以甲状腺功能正常为指标, 后者则以无甲状腺肿为指标, 然而无甲状腺肿的人, 其甲状腺功能并不一定正常;另外一方面是用途不一样, 前者可用于个体评价, 而后者只能用于群体评价。根据本研究的数据, 尿碘低于150 μg/L的孕妇并不一定缺碘, 因此不要急于补碘;而高于250 μg/L也并不意味着该孕妇碘摄入过量, 也不应急于降碘。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 收集的样本经筛选后最终有效样本量孕妇为141例, 哺乳妇女170例, 在样本量方面稍有欠缺。根据本研究数据所提出的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参考值范围还有待更进一步的验证, 然而, 本文毕竟为研究适用于孕妇和哺乳妇女个体的尿碘参考值范围提供了一种思路, 为个体诊断提供了一个途径。

致谢:6个项目省的工作人员在样本收集和尿碘检测方面、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和总医院特检中心在血液检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并且内分泌研究所的阎玉芹研究员还提供了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标准, 均有力地支持了我们的工作。

参考文献

[1]Glinoer D.The regulation of thyroid function in pregnancy:pathways of endocrine adaptation from physiology to pathology[J].Endocr Rev, 1997, 18 (3) :404-433.

[2]Casey BM, Dashe JS, Wells CE, et al.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nd pregnancy outcomes[J].Obstet Gynecol, 2005, 106 (1) :198-199.

[3]Liu P, Liu SJ, Su XH,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urinary iodine and goiter prevalence:result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survey[J].J Endocrinol Invest, 2010, 33 (1) :26-31.

[4]殷学军, 刘德祥, 仇东辉, 等.孕妇和新生儿碘缺乏病研究与孕妇群体尿碘分布与参考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 7 (5) :1-2.

哺乳妇女 第8篇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大量地给孕妇与婴幼儿补充各类微量元素, 这样就会造成微量元素的不完全吸收甚至中毒。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的政策, 为了得出兰州市产妇初乳及产后3个月乳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参考范围, 并且分析产妇产后初乳与产后3个月乳汁中的微量元素之间的差异性, 为婴幼儿的健康快速合理成长提供理论性的依据, 我们选择兰州地区352例产妇对其产后初乳及产后3个月的乳汁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围产中心接受检查的兰州地区的352例健康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收集其产后初乳与产后3个月的乳汁作为待检样本。年龄分布为20~37岁, 平均年龄为 (28.9±1.07) 岁。

排除标准:所有产妇经排查均未患过重大型疾病, 并且未感染过各种急慢性疾病, 且家族几代未患过神经系统性疾病。产妇在被检查前均被告知该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并且均认真填写了同意意见书。

1.2 样品收集

所有产妇在产后3d内在留取初乳2m L左右、然后在各个产妇分娩后第90天时, 在次日早上的8点到10点之间到医院接受检查并留取乳汁2m L左右。采乳时先用少量清水仔细冲洗几次乳头, 在挤出前几滴乳液后开始收集。最后所有样品均置于-40℃冰箱中保存以备检测分析。

1.3 样品分析

所有初乳样本与产后3个月乳汁样本中的钙、铜、铁、镁、锌、钾与钠微量元素含量均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器进行检测分析。同时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 然后输入SPSS 17.0软件中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产后三个月母乳与初乳中钙、铜、铁、镁、锌、钾与钠微量元素参考范围

产后3个月母乳与初乳中钙、铜、铁、镁、锌、钾与钠微量元素参考范围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兰州地区产后3个月母乳中微量元素含量参考范围为Ca (3.67~8.72 (mmol/L) ) 、Cu (2.49~23.9 (umol/L) ) 、Fe (0.01~0.68 (mmol/L) ) 、Mg (0.74~2.1 (mmol/L) ) 、Zn (22.61~117.1 (umol/L) ) 、K (6.95~26.13 (mmol/L) ) 与Na (2.58~35.5 (mmol/L) ) ;兰州地区产后初乳中微量元素含量参考范围为Ca (4.17~8.03 (mmol/L) ) 、Cu (6.49~20.98 (umol/L) ) 、Fe (0.15~0.36 (mmol/L) ) 、Mg (1.05~2.23 (mmol/L) ) 、Zn (79.78~301.99 (umol/L) ) 、K (8.87~23.96 (mmol/L) ) 与Na (12.32~75.27 (mmol/L) ) 。

2.2 产后三个月母乳与产后初乳中钙、铜、铁、镁、锌、钾与钠微量元素比较分析

与产后初乳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相比较, 产后3个月乳中的Ca、Fe含量差异不显著, Zn、Cu、Mg、K与Na含量均极显著增加 (P<0.01) 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选取来我院检查的兰州地区的352例产后3个月的健康妇女的乳汁与生产时初乳作为检测样本, 检测中的各个步骤与方法均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兰州市哺乳期妇女乳汁中微量元素锌 (Zn) 、镁 (Mg) 、铜 (Cu) 、钙 (Ca) 的参考范围与国内其他地方的大体相似, 铁 (Fe) 有一定差异, 可能与本地研究只选取产后3月乳汁有关。初乳中元素参考值目前未见报道, 本次属首次研究。

产后3个月母乳中铜 (Cu) 、铁 (Fe) 、锌 (Zn) 、钾 (K) 与钠 (Na) 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降低, 提示初乳对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 提示产后妇女应尽最大可能用初乳哺乳新生儿。

母乳中含有适合婴儿需要的各种元素。母乳中钙含量虽然不如牛奶多, 但母乳钙和磷的比例十分恰当, 母乳钙可以被婴儿很好地吸收利用。母乳中的铁质约70%可以为婴儿所吸收, 牛奶的铁吸收仅有10%~30%, 故人工喂养的婴儿在6月后容易患贫血。初乳中的锌元素是正常母亲血清的2~4倍, 成熟乳的锌含量也非常高, 母乳中的其它微量元素, 都很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除早产儿之外, 在婴儿4~6月以内, 均不必另外增加。本研究虽然显示钙 (Ca) 、铁 (Fe) 、差异不显著 (P>0.05) , 可能与产后产妇注重含钙铁食物摄入有关, 同时由于研究的只是3个月时期乳汁, 不排除随时间推移这两种元素含量逐渐降低。

本研究首次制定了兰州市乳汁参考范围, 建议哺乳期妇女定期体检乳汁微量元素, 以确保婴幼儿健康, 提高人口素质。

摘要:比较分析兰州地区产妇产后3个月乳汁与初乳中的钙、铜、铁、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收集352例产妇产后3个月的母乳与其初乳标本,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所含的钙 (Ca) 、铜 (Cu) 、铁 (Fe) 、镁 (Mg) 、锌 (Zn) 、钾 (K) 与钠 (Na) 的含量, 得出了兰州地区产妇产后3个月母乳中与初乳中钙 (Ca) 、铜 (Cu) 、铁 (Fe) 、镁 (Mg) 、锌 (Zn) 、钾 (K) 与钠 (Na) 元素的参考范围, 并且对其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兰州地区产妇产后初乳中所含的铜 (Cu) 、镁 (Mg) 、锌 (Zn) 、钾 (K) 与钠 (Na) 元素的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产后3个月的乳汁中的含量 (P<0.01) , 钙 (Ca) 、铁 (Fe) 差异不显著 (P>0.05) 。兰州地区产妇初乳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产后3个月, 因此, 建议随着产妇生产后时间的推移, 应定期检测乳汁微量元素, 以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产妇初乳,产后3个月母乳,微量元素,参考范围,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沛, 田英, 施榕, 等.孕妇及胎儿体内铅、砷、镉、锰和锌元素水平及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8, 16 (4) :722-726.

上一篇:创造性思维意识下一篇:指导学生自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