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小镇范文

2024-07-13

风情小镇范文(精选7篇)

风情小镇 第1篇

作为上个世纪俄罗斯人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太阳岛随处散落着俄罗斯文化的痕迹。太阳岛俄罗斯风情小镇是俄罗斯风情极浓的旅游休闲小镇, 是太阳岛风景区的重要配套景区。小镇位于美丽的太阳岛核心区, 紧邻风景线与中央大街和斯大林公园遥相呼应。

1 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分析

1.1 独特的旅游资源

1.1.1 俄罗斯灿烂的文化和遗址俄罗斯风情小镇所在的太阳

岛历史悠久, 遗留的俄罗斯建筑众多。1898年, 沙俄的铁路工程局开进了松花江边的哈尔滨, 开始建设中东铁路, 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 大量的俄罗斯人融入哈尔滨, 当时太阳岛灌木丛生, 十分幽静, 渐渐的这里成了青年男女约会的场所。特别是一些俄国居民在此建起不少俄式别墅, 沿江避暑、野浴, 商业等服务设施相继建成, 现在的建筑都是那个时候遗留下来的。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 俄国人就开始在太阳岛和松花江南岸之间进行帆船比赛、单人划艇比赛等水上运动。

1.1.2 迷人的松花江风光风情小镇紧邻松花江, 迷人的松花江

风光尽收眼底, 太阳岛附近盛产鲂鱼, 也就是鳊花, 每到捕鱼旺季, 江面就出现繁忙的捕鱼景象。每到冬季松花江结冰后, 它便把哈尔滨市区与太阳岛连为一体, 人们可以从银装素裹江面上直接徒步进入太阳岛, 尽情地观赏松花江上的雪雕、两侧的树挂、玩狗拉爬犁的人们。

1.1.3 太阳岛美丽的传说关于太阳岛的起源有两种传说: (1) 太

阳岛上曾有过太阳公公住的房子, 连岛上的孩天天都能同太阳公公一起玩耍, 由此得名太阳岛。 (2) 太阳岛附近水产丰富, 包括松花江三花之一的鳊花鱼, 当地的满族称鳊花为太要恩, 发音与太阳相似, 久而久之, 人们就在太阳后面加了个岛字, 便成了太阳岛。

1.2 优越的区位条件

1.2.1 交通优势风情小镇地处太阳岛核心区, 距市区仅十几分

钟车程, 游客可选择游船、缆车、客车等多种交通方式进入小镇, 交通极其便利。

1.2.2 旅游格局中的优势小镇位于美丽的太阳岛核心区, 紧邻风景线与中央大街和斯大林公园遥相呼应。

2 设计创意

太阳岛俄罗斯风情小镇的开发填补了太阳岛风景区的旅游缺项, 是太阳岛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风情是小镇的文化内涵主体。俄罗斯文化在哈尔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年前。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为哈尔滨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1 旅游要素与开发项目选择

2.1.1 27座彰显上世纪淳朴、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别墅群体———俄罗斯风情小镇的主体, 是最具开发前景的要素。

2.1.2 人文———悠久的历史文化, 是有待挖掘的要素, 用于增强俄罗斯风情小镇的旅游吸引力。

2.2 风情园设计要点

2.2.1 风情园结构根据确定的指导思想, 结合现状用地特征,

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规划结构, 规划设计以多个结点为中心, 建设相对独立的组团分区, 通过完整有机的路网将点、线、面结合成有机结构。

2.2.2 风情园布局俄罗斯风情小镇南起风景街, 北至太阳岛

街, 规划总用地面积十万余平方米, 修缮后太阳岛俄罗斯风情小镇将划分三大功能区域———俄罗斯民族民俗风情村、俄罗斯文化艺术走廊、俄罗斯历史文化街区。

2.2.3 景区景点设计俄罗斯风情小镇由海关及27座彰显上世

纪淳朴、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别墅、民宅构成。这具有俄罗斯民间格调的别墅群体, 在俄罗斯也是极为罕见的。他们掩映在花卉和绿树丛中, 错落有致, 各具风格, 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建筑风貌, 构成了太阳岛独特的旅游新景观, 更成为哈尔滨乃至近代中国建筑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海关大门由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运来并仿照俄罗斯海关建造, 游客可以在这里办理护照 (购票) , 并由俄罗斯军队退伍的大兵检验护照。

经海关验照, 进入小镇眼前呈现的是小溪流水、山石雕塑、红房顶、小栅栏, 古朴典雅的俄罗斯室内装饰, “回家度假的田园生活”, 挤奶大婶的欢畅、烧烤大叔的美味肉香以及穿着民俗传统服装的俄罗斯姑娘打啤酒的美丽身姿处处都是异国他乡的独特韵律。

1#别墅为小型百货商场专门出售由俄罗斯进口的小型旅游纪念品, 如陶器、手电筒、打火机、手瓶、泥塑、皮质烛台、瓷娃娃钥匙链、茶具、首饰盒、烟灰缸、望远镜、酒壶、镜子、香水、脸谱、套娃。

2#别墅为陈列室用于展示俄罗斯风情小镇的百年历史和国家领导人、省市领导及外国友人参观风情小镇的情况。

3#别墅共分为四部分:3-1室展示的是俄罗斯热门珍惜邮票、纪念章纪念币, 3-2室展示的是俄罗斯手工艺人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 3-3室为照相馆, 3-4室展示的是俄罗斯白桦树皮制作的手工艺品。

4#别墅为六角楼是太阳岛上俄式建筑中最有特点的一座, 100年前为一个俄罗斯人的大牧场。赵一曼太阳岛擒特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别墅里。

5#别墅为面包房专门提供俄罗斯人喜欢吃的面包和咖啡, 面包有黑面包、白面包、黑麦精粉面包、玉米粉面包。

6#别墅为俄罗斯特色食品商店, 主要有:巧克力、红或黑鱼子酱、伏特加酒、香宾酒、葡萄酒、俄罗斯香烟糖果等。

7#别墅为1950苏联人家, 展示的是1950年时苏联老百姓家里日常生活的情形。

8#别墅为风情画廊, 在这里俄罗斯人现场作画, 主要以油画为主, 还有精美的手工刺绣品。

9#别墅为手工艺作坊, 主要展示俄罗斯纯手工艺制作的画盘、土陶, 藤制品、座椅、竹篮、木雕、熊、小布人。

10-18#别墅展示的是俄罗斯人的居家生活。10#别墅为马克西姆舅舅家、11#别墅为热尼亚妹妹家、12#别墅为彼得洛维奇大叔家、13#别墅为娜达莎大婶家、14#别墅为依丽娜姑妈家、15#别墅为集体农庄、16#别墅为娜加表妹家、17#别墅为安德列表哥家、18#别墅为阿那多里叔叔家。

3 体会

3.1 首先定位准确

俄罗斯风情小镇的开发建设定位于以俄罗斯文化为底蕴, 以浓郁的俄罗斯民俗风情为特色, 以设置俄式餐饮俄罗斯风情歌舞演艺大厅, 充满俄式情调的酒吧咖啡馆面包房特色商品工艺品等为表现形式, 以异域建筑风光为布景的旅游休闲小镇。

3.2 风情园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3.2.1 道法自然———追求生于自然长于自然顺应自然融于自然。

3.2.2 因地制宜———规划布局上要顺应自然地形, 因山就势, 借水增姿, 依树傍林, 并显示当地的特点。

3.2.3 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规划具有长远的战略思想。

3.2.4 独出心裁———要进一步在旅游主题上进行创新, 体现你

打造开化风情小镇 第2篇

(初稿)

一、什么是风情小镇

风情小镇,通过风情和小镇两个词来解读。

风情:风采、意趣、韵味。

风情不在于卖弄,在于自然流露,是内在的东西。以“形”、“神”为例,美好的表象是“形”,是外在的表现;而风情是“神”,是内在的体现。

小镇:居民不多的集中地,县以下人口较集中而有商业活动的居民点。小镇与大城相对,规模小,建设密度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比大城市低。她代表着一种舒适自然的生活方式。

结合风情和小镇的解读,我们认为风情小镇天然流露自身独特意趣、韵味的舒适自然的居民点。

二、开化县风情小镇建设背景

1、国家东部公园建设

2013年,衢州市提出,开化县作为一个大公园、大景区建设,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引擎、以转型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

2014年3月,国家环保部同意开化县开展国家公园试点,认为开化县位于钱塘江源头,辖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景观独特,保护和利用的工作基础较好,初步具备建立国家公园的自然条件。

2、“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背景的推动

2014年1月17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开化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方案》,在开化县启动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这一改革试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目标,以打造国家东部公园为抓手,建立健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机制,加快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的新格局。

开化县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东部公园,我国重要生物基因库和17 个具有全球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之一,入选生态功能区示范区。

3、风情小镇建设外在和内在发展的需求

2014 年1 月28 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开化县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的通知中,按照“一城多镇”的城镇格局,把开化县城建设成为山水园林休闲城市作为目标,把马金、池淮、杨林、苏庄、齐溪五个乡镇打造成为“风情小镇” 作为重点任务。

马金、池淮、杨林、苏庄、齐溪等一批风情小镇建设发展,是开化县乡镇按国家东部公园体系建设,其自身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需求。

三、风情小镇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东部公园建设全面推进

“风情小镇”建设是国家东部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开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打造开化新的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举措。通过”风情小镇”建设

挖掘开化村镇旅游潜力,提升整体旅游业竞争力。

2、有利于开化县城乡统筹发展

“风情小镇”的建设能够显著改善开化县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对于建立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

“风情小镇”建设将推动开化县乡村旅游向高水平、高品质方向发展,成为浙江省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风情小镇”将推动开化县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引导农民观念转变,将为开化乡村旅游打下坚实基础,避免了小规模开发建设造成整体环境的破坏。项目融入了历史文化及人文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内容,提高了休闲旅游的品质和品味。

4、有利于优秀文化传承及保护

“风情小镇”是开化地方文化集中展示的最优平台,大量原生态、高质量的人文、自然景观通过” 风情小镇”建设展示给广大游客,能够增强当地人民的地方自豪感,提升开化人民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开化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将成为独具个性并蕴藏浓厚文化内涵的新型现代化城镇的建设。

5、有利于整体提升了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发展又能使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四、风情小镇规划原则与策略

1、规划原则

(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2)生态效率原则;

(3)区域发展原则;

(4)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5)软硬件并重原则。

2、规划策略

(1)优先保护和改造小镇风貌

为了给旅游者一个正面的旅游形象,首先应该加大对小镇的风貌改造和保护。尤其是街道、水系两旁的建筑立面应尽快保护、修葺。同时鼓励调动全镇做好小镇的旅游景观和环境保护。

(2)积极改善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包括基础配套和接待配套。健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体系。接待配套方面:加强适量的宾馆设施建设,重点打造客栈、家庭旅馆、民俗旅馆和主题特色旅游的服务档次和水准。逐步形成高中低档结合的接待能力。整个小镇的旅游景观、服务水平争取达到4A 景区的标准。

(3)大力挖掘资源价值

从小镇已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展开,自然资源方面需加以归类、整理、提升、包装。文化资源方面:在保护历史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以旅游市场的角度,从已有的文化实体景观、民俗文化活动、精神文化、旅游工艺品等四个角度加以挖掘。最终依托资源、紧靠市场打造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4)快速确立主题形象

主题形象是小镇旅游发展的核心定位,应快速确立有鲜明特色的主题形象,这

也为小镇的品牌经营创造基础。因为只有主题形象的小镇才能够形成吸引力,产生差异性,增强竞争力。通过清晰的主题形象定位让人提起旅游小镇时,能形成一种初步的旅游感知,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的美好想像和憧憬,这就能够为游客创造直接的游憩行为。

(5)核心启动主体工程和重点打造游憩方式(项目策划)

小镇旅游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分阶段实施的工程,从目前全国旅游城镇发展的情况来看,大体经历了基础配套——旅游产品——市场突破等三个阶段,那么在旅游小镇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旅游开发的初期过程中如何找到关键的突破口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上三个阶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启动某一阶段。比如:当某一旅游项目能够足够的市场吸引时,就可以对其核心引爆,制造市场卖点、迅速打开市场。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

(6)大力推进营销活动

有了资源和产品,剩下的就是营销和推广了。从资源到市场到产品到营销,是一件旅游产品从加工到渠道到销售的实现全过程。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产品和游客的偏好来细分市场,在旅游小镇的运营过程中,可以通过重大节庆活动和名人营销以及通过旅行社等中间商来迅速捕捉市场眼球,打开市场。同时,合理运用同区域联合营销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五、风情小镇效益分析

在生态效益方面,文化旅游风情小镇的旅游开发对丰富区域旅游形式,对植被恢复、民俗文化保护等方面都有较好效果,文化旅游小镇将促进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活条件,实现生态平衡。风情小镇规划建设过程充分考虑了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对生态资源效益的提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在社会效益方面,对游客、居民、社会、政府、投资企业都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旅游开发的直接社会效益是将会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利于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的打造和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同时将提高我市湿地知名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扩大交往,促进合作,陶冶情操,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总之,风情小镇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风情小镇发展思路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县解决三农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等都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对我县域化国家公园建设发展也是一条可探索的路子。我们也希望:开化县风情小镇建设能够通过政府、企业、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把“风情小镇”做成有中国浓郁特色的旅游品牌,为实现地方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寻找新的引擎。

六、风情小镇总体规划建设思路

1、总体规划创意

风情小镇开发项目,充分整合工业、农业及城镇建设等用地类型,充分利用荒地、苇地、滩涂等地价格、低产业密度用地,建设新型生态小镇,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及相关产业,倡导环保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有利于土地价值综合提升。每乡镇依据自已的特色,编制风情小镇规划,确定自己的功能定位,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的风情小镇建设。形成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东部公园体系不能分割的一部分。(形成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为特色的江南古镇,成为家东部公园体系不能分割的一部分。)

2、配套施设建设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为适应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需要,加强旅游公路、城镇街道体系及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是深化和提高游憩体验方式的重要措施。

本着统一规划、重点布局、系统建设、彰显文化、环境和谐的原则,重点建设旅游形象标识牌、交通引导标识、旅游景点标识、服务提示标牌4类标识标牌。重点是在进入风情小镇的主要交通出入口、主要广场、游客集散中心、汽车站等设置形象标牌;主要公路上安装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主要景点外部设置景区标识标牌;主要景区外部及交通中转地,安装旅游服务提示标牌。同时,结合公路改造和提升,重点加强车站环境整治、旅游服务功能的强化和旅游窗口形象的凸显,尽快配套完善旅游服务和旅游宣传设施。

(2)完善市政公共基础设施

现状开县马金、池淮、杨林、苏庄、齐溪等乡镇市政公共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因此要完善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提升风情小镇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建设以下几方面:旅游厕所——为了提升文化旅游小镇的服务功能,改善环境,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规划建设适量个四星级所和若干小型水冲厕所;安全保障措施——重点建立和完善旅游安全预报体系,完善重点旅游活动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消除通讯信号盲区,与公安、医院等部门联合建立旅游紧急救援体系;环卫设施建设——建设垃圾回收、中转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其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城镇及各重点景区;邮电通讯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内容包括电设施、程控电话设施、移动通讯设施、国际互联网设施等,近期重点是各主要旅游景点、旅游干线、游客服务中心和宾馆饭店等游客聚集区以及邮电通讯盲区的服务设施建设;景观绿化——在游客接待集散地利用灌木和花草进行绿化划分功能分区;在游客观光通道进行景观绿化;采用生态停车场,提高绿化率。

(3)信息咨询服务设施

建设小镇游客接待中心,建立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在主要广场、车站等处设置综合信息电子触摸屏和电视宣传,构建综合旅游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实现散客在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

(4)环境治理和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是风情小镇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生态旅游资源是旅游带开发的重中之重。水域保护设施建设重点是水源保护地周边严禁开发建设;此外还需要通过对重污染企业转产和搬迁、提升整体环境质量。

结合小城镇旅游的发展需要,为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排水设施建设,重点是增设污水处理设施和雨污分离排水系统,达到污水的净化和回用的目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七、风情小镇建设作用

1、促进当地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无疑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它对增加当地财政收

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旅游者的消费不仅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直接经济部门,还涉及金融、通讯、安全、卫生、医疗等相关服务部门,同时为满足旅游者消费,还间接地拉动一、二、三产业中的许多相关部门生产与服务。这种拉动作用表现在收入上,旅游业收入每增加1元,就能使相关行业收入增加4.3元,这使相关行业收入增加是明显的。

2、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本身能吸收大量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旅游业又是关联系数很高的行业,它的发展能带动大量相关行业的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提供的资料,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个就业人员,就能为社会增加5个就业机会。对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随着项目的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外地旅游者将大量涌入而带来的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等,这些将会极大地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但旅游业的发展又往往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为: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冲击本地文化和价值观,导致以不正当的方式坑害旅游者而牟取利益等。对这些负面影响,管理部门应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本地居民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本地居民与游客的行为,提高从业人员及居民的整体素质,从而消除负面影响。

4、促进资源与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规划,建立有效保护环境的机制,进行垃圾分类及废物、废水的处理,这对保护和维持风情小镇自然景观和卫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中应拟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强调大气、水体、植被等生态要素的质量标准。规划实施后,将建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蓝天白云和空气新鲜的生态旅游的示范区,无论是游客,还是居民、从业人员置身于此情此景,能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

八、风情小镇建设资金筹措方案

1、最大限度争取公有资金

风情建设作为公益性很强的旅游项目,需积极争取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环保、生态改造、新农村建设等相关资金投入。将所建设项目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之中,在基础设施、绿化、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向上级政府争取支持。

2、筹措自有资金

充分发挥企业力量筹集资金,用自有资金完成项目基础建设。同时引入商业信用等手段,提高自有资金使用效率。

3、招商引资

在规划权坚决不放的原则下,制定灵活开放的投资政策,广泛吸收各种私有资金,灵活运用合资、独资等多种资金融入形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所有人开发营地及周边旅游资源、建设配套旅游项目,尽快形成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发展、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

4、争取优惠信贷

积极争取银行信贷资金,以现有资产基础设施做抵押。由于旅游开发周期长,贷款利息负担重,因此应积极争取优惠的信贷资金,减少纯商业贷款。

5、资本化经营

逐步实行旅游项目资本经营和有偿服务,逐步形成项目开发建设与发展同步协调,利用先期回收资金,进行再投资,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搞好土地综合开发,做好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建设更多旅游经营项目。

九、风情小镇实施建议

1、建立实施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

建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机制。

建立“分级负责、人人参与”的管理机制。

建立“环境优先、打造精品”的发展机制。

2、合理的引导和建设措施

采取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处理好建设与整治的关系,建议根据本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续健全完善建设与整治管理工作,设立基金,对建设与整治有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的个人给予处罚。

加强对旧街周围环境的水体和绿化植被等环境景观要素的管理,各项规划、整治建设应与环境相协调。

进一步深化规划,做好后续设计和必要的研究工作,使建设项目能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

整治项目的负责人应明确责任,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组织发动、档案管理、后续服务等工作做到有专人负责。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先进群众的宣传作用,通过开办整治建设专栏,定期对整治成果内容进行报道,大力推广、宣传环保知识,使广大居民群众自觉参与生态系统示范建设。

落实项目资金,使项目能够有序快速地得到落实。

3、实施建议

风情小镇建设前期要做好规划和方案设计论证工作,做到规划合理、方案可行,以达到简约、实用的目的。

让小镇居民参与小镇规划、建设和项目验收全过程,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和支持风情小镇工作。

在小镇开发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生态景观的完整、统一与协调,又要保证历史文物、民俗的原真性,注重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

风情小镇 第3篇

法国埃吉桑小镇——大花园式的葡萄酒小镇

小镇位于法国科尔马城西南6公里处,是阿尔塞斯地区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曾被评为法国最适宜居住的小镇。

小镇特色:

1.德法交融的特色风情——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小镇德法交融的美丽风情,彩色的小屋与满街的花朵构成了城市的主要风景。

2.历史悠久,城市布局精妙——这里历史悠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同时小城布局非常特别,整个城市是由街道、围墙和房屋围起的三个同心圆,圆心为一座13世纪建造的城堡,独具匠心。

3.文化特色——悠久的葡萄酒文化。这里被誉为“Alsace葡萄酒摇篮”,小镇随处可见古老的酿酒作坊,不定期举办的“葡萄酒节”吸引了大批葡萄酒热爱者的前往。

瑞士卢塞恩——湖光山色的安宁小镇

卢塞恩位于瑞士中部,罗伊斯河出口与四州湖的交界处,是卢塞恩州的首府。

小镇特色:

1.山水风光的典型代表——卢塞恩三面靠山,一面临湖,湖面水雾氤氲,湖水蜿蜒曲折,山色葱茏苍翠,整个城市安宁沉静,如一幅优美的风光画。

2.大型节庆——国际音乐节。该音乐节是欧洲主要的音乐节,至今有60多年的历史。许多著名音乐家(包括福特万格勒、卡拉扬等)都曾在该音乐节上演出。

3.古老的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城市随处可见中世纪的教堂、塔楼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百年老店。卢塞恩最负盛名的是卡佩尔廊桥(教堂桥),这座桥建于1933年,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也是卢塞恩标志性建筑。

意大利波西塔诺——典型的地中海风情小镇

波西塔诺(Positano)位于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阿马尔菲海岸沿岸,是一个坐落在岩石上的色彩斑斓的童话小镇,有着“地中海最美丽的小镇”的美誉。小镇主要部份背山面海,建筑物根据地形呈现阶梯状分布。曾有文人这样描述它:波西塔诺是一个梦乡,你在时,他不很真切,你离开后,他变的栩栩如生。

小镇特色:

1.独特的海景房,彩色的建筑——小镇坐落在山崖上,独特布局使这里每栋房子都拥有观看海景的平台。小屋外面均涂有五彩斑斓的色彩,与热烈的阳光、湛蓝的海水一起向游客展示了一幅无与伦比的绝美画卷。

2.影视、艺术文化的殿堂——小镇是很多电影的取景地,如《托斯卡纳艳阳下》。著名词曲家肖恩菲利普斯以及滚石乐队也都曾被这里吸引,创作出了自己的经典作品。阳光,海滩,柑橘香,构成了令人沉醉的艺术梦境。

突尼斯蓝白小镇——蜜月圣地

蓝白小镇全名西迪·布·赛义德,小镇始建于13世纪,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以北20公里,坐落在地中海边的峭壁上。

小镇特色:

1.爱情为主题的浪漫圣地。白墙蓝窗两种简单的颜色构成了世界上最单纯浪漫的色调,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求婚、蜜月圣地,曾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世界十大浪漫小镇,无数情侣在这里感到了甜蜜与浪漫,许下了爱的誓言。

2.小镇布局简单,原生态趣味浓厚。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充满了原汁原味的自然乐趣。

3.这里是艺术家的聚集之所。小镇迷人风景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知名画家,他们的画大多取材于现实风景。神圣的清真寺、文艺的咖啡馆、鲜花掩映的门窗……这里是艺术家的天堂。

国外风情旅游小镇特点总结

通过对以上国外风情小镇的分析来看,这些风情小镇之所以能够获得全世界游客的喜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或花团锦簇,或湖光山色。一切景区的开发与挖掘都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避免了景区雷同化。如Eguisheim小镇重视城市布局,卢塞恩小镇的湖光山色,波西塔诺独特临海观景房等,都非常有特色。

2.依托当地悠久的历史资源,给景区增加文化内涵。如Eguisheim小镇保持完好的中世纪建筑,以及卢塞恩的教堂桥、文艺复兴时期的老店等。

3.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通过大型节庆等增加景区吸引力。如Eguisheim小镇当地的葡萄酒文化、葡萄酒节庆、以及音乐小城卢塞恩的国际音乐节等。

4.浓郁的艺术氛围。风景优美的小镇很容易吸引知名的艺术家驻足居留,并在此创作流传百世的经典作品。如突尼斯的画家、艺术家以及波西塔诺小镇的电影作品。

5.自然悠闲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商业化。对任何一个景区,都要尊重当地生活习惯及特色,景区开发要符合当地生活节奏。以上几个小镇都具有面积小、原生态环境、生活节奏缓慢等特点,在这里,游客能充分放松心情,舒适惬意地度过自己的假期。

旅游小镇是现今旅游行业的热门话题,国内很多景区纷纷跟风,盲目复制,建设了大量毫无特色的复制“异域小镇”。开发者盲目跟从国外旅游小镇模式,却忘记了景区开发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尊重景区文化特色。绿维创景认为,旅游小镇是传统旅游产品的重要支撑和补充,又能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建设这样的旅游小镇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资源文化特色、生活方式,因地制宜,打造景区独特的核心吸引力,才能打造出经典而富有情趣的旅游小镇。

风情小镇 第4篇

1.“乡村旅游”概念

一般而言,乡村旅游指“具有乡村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马波(1995)认为: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以及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旅游类型;杜江、向萍(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方式;陆素洁(2007)在《如何开发乡村旅游》这本书中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的接待和经营单位,以自然生态环境、现代农业文明、浓郁农俗风情、淳朴乡土文化为载体,以利用农村的环境资源、农民生活劳动为特色,以赢利为目的,集餐饮、住宿、游览、养生、体验、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度假旅游活动方式,是一种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过渡的新的旅游形态”。

2.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西班牙开创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到80年代乡村旅游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到现在也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这几十年里国内外对乡村旅游都非常重视。在国外乡村旅游可以使人充分体验远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而在国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率先指出:体验经济将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经济形态,企业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这个观点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末,当“体验”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时,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当服务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开始以顾客的体验为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提供“服务”就逐渐演变为提供“体验”,于是体验经济就超越服务经济而诞生。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以及对个性化生活品质的追求,人们的体验正在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验经济理论逐步深入到旅游业。体验经济对乡村旅游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体验经济的大背景下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休闲观光型、都市科技型、农耕参与型等模式。国际上,外国出现了集生产、观光、游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观光农场,这种农场融合人工与天然,使农业景观更具观赏性。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项目及形式不断得到更新。

在日本主要以休闲观光为主。欣赏乡村自然风光,体验乡村生活。日本的饭山市采用现代最新技术装备农业生产,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和观赏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采取的形式主要是:农民准备详细的资料,介绍自己的产品品种、生产过程,生产中使用的肥料,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以及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旅游体验项目有农产品现场品尝,也有农产品休闲购物。另外,对森林进行整理,在林间空地搭建小木屋,让游客可以充分体验农家生活。可以在小木屋里做农家饭、干农家活等。除此之外还开展民俗游乐等旅游项目。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展滑雪、堆雪、雪雕比赛,兴建各种以观光为主的主题公园。充分发挥当地浓郁的地方民风民俗,兴建有地方特色的住宿设施,以此带动当地的乡村旅游。

在法国充分利用其葡萄酒业的优势,开展各种以葡萄酒产业为主线的乡村旅游。这其中就包括观光葡萄园、游览酒庄、参观酒窖、制酒、品酒等。对于观光葡萄园主要是在主人的讲解下使游客了解各种葡萄的习性特点,游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亲手采摘葡萄,同时还可以乘坐传统马车对葡萄园进行观光游览。在法国每一座酒庄都有其自身一段历史,在游客参观过程中使其了解酒庄发展历史以及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游客通过参观酒窖进一步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在这里大家还可以亲手酿造葡萄酒,并品尝各种葡萄酒。通过主人的讲解掌握各种葡萄酒的特性、酿造时注意事项及品尝方法等。

在阿根廷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乡村旅游项目。有马车田园观光和骑马休闲体验,并有牛羊圈养、挤奶、制作奶酪、耕种或收割等农业生产表演,以及民间歌舞表演、体育运动休闲、风味烤肉品尝等。在环境优美的的农业庄园以开展度假休闲为主,这类庄园一般景致优美,庄园内相应的休闲娱乐设施齐全,如足球、排球、网球、台球、游泳等。另外,针对旅游时间相对较短、农庄生活全面体验型游客,开展了综合体验型旅游活动。这类庄园里各种活动丰富多彩,根据季节不同有所变化。其中包括养牛羊、挤奶、制作奶酪、收割等。在阿根廷的一些特殊地区,还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开展了各种特种旅游。如在安地斯山区开展登山探险旅游。有专人对游客进行培训,向游客提供相应的工具并保障游客的安全。在海滨开展各种水上活动项目,吸引大量游人流连忘返。

3.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从开发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和科普教育型。

农业观光型是以农业田园景观为主题开展农乡游、果乡游、渔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其中有观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达到了解农业生产为目的的乡村旅游,如上海孙桥农业观光园。有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的乡村旅游,如河北秦皇岛农业观光园。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广东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等。

休闲度假游主要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气候、独特的地理资源结合周边的田园景观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广东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以山水、森林、温泉为依托,以齐全、高档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旅游。湖北武汉谦森岛庄园,以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丰富的农业产品、优惠的餐饮和住宿,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旅游。

科普教育型主要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如广东高明蔼雯教育农庄、沈阳市农业博览园、山东寿光生态博览园。

我国,江浙、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都市圈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但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以城市郊区休闲游为主。西部的乡村旅游集中在都市圈周围的城郊型乡村旅游地如成都“农家乐”。另外,中国西部由于少数民族较多,形成了旅游文化目的地型的乡村旅游地较多也富有特色。成都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自1987年“农家乐”在成都郫县农科村诞生以来,以“农家乐”为主要模式的乡村旅游业开始在成都正式发展,经过了20余载的发展历史,成都乡村旅游业无论是在发展水平、规模,还是在发展方向等方面,在全国都是位居前列。至2013年底,大成都乡村旅游年总收入已超过100亿元,农家乐数量已高达8000多家。尤其以成都周边的都江堰、郫县、温江和龙泉驿发展最为迅猛。

4.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旅游发展模式借鉴

东方昆仑—都江堰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在总体定位“农科产业与康养产业”双核驱动模式基础上,通过上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分析,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借鉴的地方颇多。一方面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虽然有些与国外相差无几,但是另一方面,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分析还存在很多不足。

综上,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今后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经验为我所用。采取“三区联动”模式,构建域区、景区和境区,从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多维度统筹推动,同时,“三区联动”也可为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4.1 域区

域区即区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构成,使旅游经营商进行开发、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目的地居民进行生产活动成为可能。把乡村旅游目的地分为三个区域,即:核心区,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通常是有限的乡村聚落,以当地的旅游资源为主,打造成旅游产品,加上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供游客在此有一个短暂的初次体验,更注重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的展示。具体在向峨为国际猕猴桃“农科文化”小镇板块,在此区域不提供任何破坏性的旅游活动,而是以猕猴桃博物馆的系列活动让游客获得初步的体验。

体验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次重点区域,提供最原真性的旅游体验服务如当地美食如家常便饭、特色饮食、绿色蔬菜;与农民的游戏互动如参与制作当地的手工艺品、采摘农作的体验以及一些劳动工具使用;田地里各种各样的庄稼、蔬菜和水果,未经改装的民宿。可以借鉴东方园林在无锡的成功经验,依托猕猴桃基地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和田园观光为一体的“原乡农庄聚落”。

过渡区,如旅游度假区或者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域,让游客既可回味到乡村的原汁原味,又可体验现代城市的时尚。在向峨引入“东方旅郡”度假酒店和“中国文化旅游联盟”,过渡到特色酒店聚落。过渡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阶段,舒适的旅游配套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对于游客黏度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向峨来说,游客在当地的停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4.2 景区

景区即核心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景区联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指景区开发具有时代性和特色性。在时间轴上占有领先地位,与当前旅游者的需求保持一致。如休闲时代度假时代的到来,要求景区开发要具有休闲功能甚至度假功能:农科向峨莲花康谷依托莲花湖800亩水域面积,在空间轴上拥有相当体积,与同类区域“乡村旅游”具有天然优势,通过引入东方昆仑(集团)的医疗、康养资源,建成东方国际康疗旅游度假区,可以实现同类区域不同主题的特色化。

二是指景区的开发要具有可塑性,主要体现发展潜力,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塑性是“乡村旅游”核心景区开发成的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程度,横向上主要体现在形象是否鲜明、主题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创造性,纵向上主要体现在客源市场是否丰富、资源开发是否被民众接受、旅游开发资金是否充足、政府政策是否支持等多方面因素。“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在我国老龄化背景下,都江堰作为成都市民养生、养老、养心的首选地,向峨猕猴桃风情小镇占尽天时地利,通过导入世界级康疗产业资源,形成优势养老康疗服务集群,背靠“两大世遗”资源,秉承东方养生文化,突出“西部养生康疗第一谷”的优势,从而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上,景区联动以景区资源为基础,以“养生旅游+康养度假+康疗旅居”为导向,为向峨“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根本动力和持续动力。

4.3 境区

境区即物境、文境、人境。

物境,指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环境和具体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境况。如花草树木、溪流湖泊以及吃、住、行、游、购、娱等,物境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依托田园东方(向峨),在不占用任何建筑用地的前提下,以乡村原有风貌、猕猴桃产业基地为基础,优化功能布局,建设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远景将向峨打造成为农村生态田园社区。

文境,是指当地的文化环境。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境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一泉活水,向峨拥有中锋寺、铁佛寺遗址,与青城山道教文化同出一源,结合南怀瑾的国学人生、灌县情怀,深厚的国学、宗教文化底蕴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增添更多色彩。

人境,指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的境况。“乡村旅游”景区不仅仅是包括景区周边居民,而且还包括景区外围的本地居民,即旅游目的地全体居民及他们对旅游开发的态度、看法、意见等。通过人境反映乡村居民参与旅游的程度、旅游者的旅游感知、政府的态度以及旅游经营者的与其他利益群之间的关系。向峨社区居民以灾后重建的物业作为资产成立土地合作社,与都江堰向峨风情小镇投资运营公司一道组建股份公司运营,在保证农民土地合作社最低安全收益的前提下,按照比例分成。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村集体、当地农民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人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尤为要强调的是没有当地居民参与的旅游开发是不健全的旅游开发。

所以,保持向峨原始的农耕文化环境是十分必要。真实的乡村风貌、真实的人文风情、真实的体验农耕田园活动是城市旅游者寻找乡愁的共同追求。实现“境区合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向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域区是基础、景区是活力、境区是灵魂。域区体现时间的沉淀、静态旅游资源的变迁,景区和境区体现空间的转换、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三区合一”。与国内外传统单一、散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相比,“三区联动”模式更具有时空感,从理论上对旅游目的地及其相关要素进行全域式扫描,景区、境区、域区全方位视角,为向峨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加精细准确思路。

结语:

参考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实施“三区联动”模式,将给向峨国际猕猴桃风情小镇带来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延伸,由一次性的农业观光旅游开发转变成间断性的兼备游、居、养功能的旅游度假地开发,最后形成持续性的集观光、休闲和康养与一体的旅游度假“综合体”,为向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事件到旅游产业再到旅游事业转型升级。同时“农科体验+康疗养生”主题的差异化,消除了向峨在都江堰、青城山两大景区间旅游飞地化的尴尬,成功避免了“吸空效应”。从而为向峨“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同时也为乡村本土居民带来可观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

[2]粟路军,王亮.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市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周边乡村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7(2).

[3]宋子千,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乡村旅游的发展[J].旅游学刊,2011(11).

风情小镇作文750字 第5篇

还记得未上中学时,每每放假都会搭上到乡镇的巴士,去风情小镇放松、游逛一番。

记得那儿,每个星期六便从清早一直热闹到晚上。

开始,每个商铺都一个接一个的拉开木门,摆出自家的商品到柜台上。那时,拉木门的“吱呀、叭叮”的声响便会不停歇的响上那么半个多小时。

那些没有面铺的,就随手拿上那么一张布或者几叠牛皮纸平铺在地上,放上一些干杂货。有经验的流动摊位,老板是不会在地上放太过“娇气”的东西,因为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容易碎掉。

大约日上三竿时,最热闹的活动就要开始了。小孩子们往往会找大人要上那么十来块钱,呼朋引伴的去采纳一番。有小吃的地方就绝对有小孩子。隐约记得那时并不知道哪家好吃,就只是听着哪家的吆喝声大,说得好听,就去哪家。也不讲价,听着老板说的`那么好,想着也值,就迷迷糊糊的给了钱。(现在想起,估摸着也吃了不少的亏,花了不少冤枉钱。)

令我至今还未忘记的吆喝声有那么几句:“买大糖葫芦儿了啊。”“麻辣牛肉干哈。”“一毛一颗糖豆子儿嘿哟。”为什么记得这几句?想是因为那会子经常去这几家吃吧。

晚上,卖杂货的把摊儿收了,腾出的位置是给那些卖夜宵、卖酒的。

通常到晚上,大人是不让小孩子出来乱跑的,怕他们好奇,买了酒喝。我那时又不大安分,所以当大人们出去“逍遥”时,我就发出暗号,偷偷与伙伴们溜出去。

夜宵其实说穿了就是用来下酒吃的,而我又偏偏有一颗好奇心,脑子里总想尝上那么一尝大人们不让尝的酒的味道。便鼓起勇气向那老板买了一盅,很得意的跑到伙伴们那儿去显摆一番。再学着电视上的英雄豪杰,对着月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说完,大饮一口,(当时并不晓得酒是辣的,以为与白开水无异。)谁知呛得不轻,辣的直掉眼泪。打那以后,便立誓不去沾那害人玩意儿。

现在想起,委实觉得好笑。

布拉格之外——那些风情万种的小镇 第6篇

波西米亚小镇——捷克克鲁姆洛夫

对捷克克鲁姆洛夫的认识,是从一间家庭旅馆开始的。入住的时候夜色已经昏暗,但我还是发现了旅馆厨房边上的院子,并且决定第二天要在这里来个美景环绕的早餐。次日一早,虽说天气有些阴沉,但依旧挡不住我的热情。这院子没有负我期望,碧绿的草地上落满红色、黄色的秋叶,远处是高耸的圣文森特教堂,伏尔塔瓦河在旁边悄然流淌……果然风景这边独好!

安静的早晨,在伏尔塔瓦河边散步是一种享受。河水环绕着小镇,边来边走,就如我们这些游客,来来往往。我们不能给小镇留下什么,而小镇却在我们心里留下记忆。有的人喜欢这里,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有的人热爱这里,于是租下一间小店,就这样长久地留了下来,就像我住的家庭旅馆的房东那样。他说:“每天清晨,看伏尔塔瓦河安静地从眼前流过,我就醉了。”

从院子出来,跨过伏尔塔瓦河,我们进入了小镇的核心地域。小镇边的山丘上是城堡,而城堡里的彩绘塔是这个小镇乃至捷克的标志性建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轻易地看到矗立在悬崖高处的彩绘塔。它色彩斑斓的外表,仿佛是用无数种彩色瓷片拼接起来,走近了你会发现,那些凹凸的色彩根本就是来自真的瓷片,是用油彩画出来的。后来在布拉格城堡里,我也看到了类似的处理方式,不得不佩服捷克人民的创意。站在城堡上俯瞰小镇,看到的就只有小巧的红色屋顶、蜿蜒的石板路、还有那些水中的倒影……你不再听得到人群的喧闹。而这一切,仿佛可以带你回到中世纪时期。

若想找到典型的波西米亚风,你一定要来捷克克鲁姆洛夫,这座小镇本身就好似波西米亚的海洋。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间店铺都充满意外的惊喜。逛小店是在这里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的节目。简单到一根铅笔、一个夹子、一只油彩,都充满了设计感,让人爱不释手。

傍晚时分,驱车到达特尔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迷你小湖。街灯昏暗,街道安静,抬头就看到天上的银河,安静得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似乎每座捷克小镇都有一个中心广场。特尔茨,这座摩拉维亚的袖珍小城也不例外。广场中央是巴洛克风格的玛利亚圣柱,周边则是有着超长拱廊的中世纪民房,而这些建筑的外墙都被绘以文艺复兴风格的图画,分外吸引游客的眼光。拱廊下面一字排开的小店,各有特色,十分可爱。1992年,特尔茨小镇因为广场上这些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然而吸引我的,绝对不止这里的建筑,还有小镇里的几个迷你小湖。

清晨起来,透过房间的窗子能看到小湖。天湛蓝的,没有一丝风,于是你可以在水中看到另一个完美的小镇。城堡、教堂、民居、小桥……一切都是复制的两份。顾不得吃早餐,我便拿起相机冲进这童话般的风景里。特尔茨是个纯自然的地方,出了民宿边上便是一片树林。踩着秋日的落叶沙沙作响,树荫下、草丛中,都是巨大的蘑菇,只是不知道它们是否能吃。一路走下去,又一次看到河边的双城。在秋日的清晨,静静地坐在湖岸边,欣赏着特尔茨绝美的倒影。忽然几只鸭子划水而过,水中的建筑便随着泛起的涟漪摇曳起来。

沿着步道,穿过城门进入特尔茨小镇。每家每户的窗前都开着鲜花,一派童话景象。穿过广场,又一座小湖出现在我们面前。正逢深秋,这座小湖正在清淤,倒影是看不到了,可是却意外地看到了小镇热闹的景象。因为清淤,小湖里的鱼都被打捞出来卖给居民。令人意想不到这小湖里的鱼那么大,每条被捕捞上来的鱼,都会在几分钟内被居民哄抢一空。湖边摆着很多小摊,卖一些小食:烤鱼、炸薯片……人们都聚集在这里,大人们的聊天声、孩子们的欢笑声都在小镇上空回荡着,我真怀疑是否整个小镇的人都出动了。

花园小镇——克罗梅日什

地处摩拉维亚Chriby山麓的克罗梅日什,早在18世纪就已经是奥洛莫茨(Olomouc)主教的夏宫了,因为这里有一座美丽的城堡花园。这座巴洛克式风格的花园,内部感觉非常英式,绿植和花圃都被修剪成整齐的图案,而花园中央的亭阁则是意大利风格。据说,克罗梅日什的城堡花园曾对中世纪巴洛克城堡与花园相结合的建筑艺术发展有过重要影响。或许正是如此,该城堡花园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秋日的黄昏,我们来到这里。尽管很多花圃、绿地已经开始谢落、发黄,但花园依旧显示着大气、雅致、非常典型的英国范儿,只可惜这个季节花草的种类少了很多。然而没落的贵族依旧是贵族,夕阳懒洋洋地晒在花园中,透着一股慵懒但华贵的感觉,这或许是这季度最后的花开了吧。

还是来到克罗梅日什小镇的广场吧!哥特式教堂、巴洛克庄园、高耸的古塔,这里吸引着更多的当地人。黄昏时分,人们纷纷聚集到广场上。跟花园里的花一样,这里的人们也同样在冬季来临之前给自己一个最后疯狂的理由。广场的中央搭建着舞台,音乐声灌进耳朵,大人、孩子自得其乐,实在热闹非凡。我喜欢欧洲的广场,因为它是当地人一个温暖的社交场所。而此时此刻的克罗梅日什,也正是因为广场上的这些人,变得更加鲜活可爱起来。

犹太之城——特热比奇

小镇特热比奇,因为是保存完好的犹太人居住区而被列入世遗。热衷于犹太文化的我,又怎能错过?特热比奇非常完整地保存了当年犹太居住区的一切。从市政厅到医院,从教堂到民居,总共120多座建筑。

跟大部分欧洲小镇宽敞、松散的民居相比,这里确实十分拥挤。沿着窄小的街巷走进犹太城,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从前。几个世纪来,犹太人被迫生活在这样封闭、拥挤、破旧的区域中,那些充满辛酸的景象,形成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我眼前。如今这里早已没有犹太人居住,我们沿街走过看到大多是紧闭的大门。忽然发现一间敞开大门的老屋,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去,原来这里真的有人居住。我知道他们一定不是犹太人,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住在这又窄又破的房子里?我正琢磨着,门被吱呀一生推开,从里面跑出一个小女孩儿,她有些惊讶地看着我,然后露出可爱的笑脸,从窄窄的走廊中一溜烟跑了出去。

风情小镇 第7篇

关键词:旅游城镇,城镇特色,城市设计,尉犁县

引言

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 有相当数量具备一定地域、民俗特色的小城镇, 如果能在规划设计出突出这些固有特色, 将它们建设成为旅游城镇, 对于保护传承多元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城镇是指依托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以旅游观光、接待为主要职能的城镇。从某种意义上讲, 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需求不同的感受和经历, 因此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接待地的旅游城镇的特色是否突出, 是该城镇能否吸引游人、成功运营的关键因素。而城镇特色往往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是城镇的文化底蕴和建设风貌的集中表现, 因此想要在规划设计突显城镇特色就需要同时在宏观定位、中观布局、微观设计等多维度下功夫, 使规划建设的城镇既有总体的氛围与意向, 也有具体细节展示。本文结合新疆自治区尉犁县罗布风情小镇的规划设计, 对多维度的分析塑造旅游城镇特色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一、项目背景

1. 尉犁县概况

尉犁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 (见图1) , 县城与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相距530 km, 与巴州首府库尔勒市相距50 km。

尉犁县域总面积约6万km2, 北有库鲁塔格山和广袤的戈壁滩, 中部为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冲积形成的绿洲、南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尉犁历史悠久, 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渠犁国所在地, 西汉为尉犁国地, 隶西域都护府, 为古丝绸之路中线上的重要城镇。

独特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和民俗风情, 使尉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中包括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罗布人村寨、古丝绸之路烽火台遗址、营盘古城遗址、太阳古墓、罗布雅丹大裂谷等等。

2.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 打造特色旅游城镇

按照“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对口援疆工作思路, 研究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尉犁旅游资源, 加大旅游宣传,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 积极探索旅游扶贫的新模式。近年来, 在全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尉犁县的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增加, 年接待游客从1999年的1.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4.6万人, 但是客均拉动旅游收入始终维持在50~70元左右 (如表1) 。这些数据反映出游接待设施不足, 主要是住宿、餐饮设施档次低、数量少, 是造成尉犁客均消费较低, 制约尉犁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

因此,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的一个关键就是大幅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除县城外还确定将通往罗布人村寨、原始胡杨林景区的必经的塔里木乡建设成特色旅游镇, 就近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

二、塔里木乡罗布风情小镇规划设计

1. 宏观层面——特色定位与项目策划

旅游城镇的特色定位, 就是充分挖掘分析各种特色要素, 按照唯一性、排它性原则, 找到旅游城镇的个性、灵魂与理念。城镇特色定位关系到城镇职能、城镇风貌形象、旅游产品、对外策划宣传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是旅游城镇成功的关键。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目前只在尉犁县境内还有少量聚居;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 保留了捕鱼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 其方言为新疆三大方言之一, 其民俗、民歌、故事传说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见图2) 。因此罗布文化无疑是尉犁最具民俗、地域特色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从历史的角度考察,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丝路文化最能体现尉犁的文化底蕴。

因此规划探索将罗布地域文化和丝路文化有机融合, 使旅游城镇既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民俗风情。因此规划确定在城市空间格局上, 以“营盘古城”作为城镇空间设计意象, 采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外有护城河的总体布局, 局部采用古城墙、烽火台意向, 既能在整体上形成空间特色, 又能传达出丝路名城的历史底蕴。而在城镇展示内容、活动场所设置方面更多体现罗布文化。

结合特色定位与旅游发展需求, 进而策划出地域民族风情展示、大漠特种旅游服务、住宿接待、居民生活服务四大系列, 罗布烤鱼、烤全羊、旅游商品交易、演艺广场等十余项特色旅游服务项目, 以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 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如表2) 。

2. 中观层面——空间结构与规划控制

在准确进行特色定位的基础上, 规划深入到总体空间布局层面。不同于单体建筑设计, 城镇特色首先取决于其宜人的尺度、合理的空间结构以及统一的整体风貌。

结合塔里木乡的用地现状与条件, 规划利用现状排碱区形成护城河意向, 主要旅游服务功能布置在护城河以内的“内城”区, 沿东西向主要道路的形成“城镇核心功能轴”, 沿这条主轴, 自东至西依次建设东红海子片区、罗布文化展示区、行政服务片区、罗布风情餐饮商业区、特色宾馆区和大漠探险采购区;并在南北两侧布局居住组团 (见图3) 。

建筑布局上, 借鉴传统院落围合组织方式, 创造出内向聚合的场所感, 也能更好地适应当地气候, 减少风沙影响。建筑高度控制以二层为主, 局部三层, 形成宜人的小镇尺度。总体色彩上, 以当地传统建筑浅土黄色为主基调, 再从罗布淖尔服饰中提取珊瑚红、浅橙红等较为明快的色彩作为点缀色, 保证小镇整体色彩统一, 又不单调、呆板 (见图4、图5、图6) 。

3. 微观层面——建筑与景观设计

旅游城镇的空间形象是特色的物质载体, 是人们对特色最直观的感受。为了使建筑形象风貌上体现出罗布特色, 规划从罗布文化传统中挖掘特色元素, 选取由太阳崇拜演化而来的罗布金轮作为原型, 加以提炼并演绎成城镇特色的主题性形象要素, 将整个城镇空间环境统合成为一个整体 (见图7) 。

建筑设计上, 充分吸收罗布建筑木构形式, 在建筑主体外以粗狂、原始的木材搭建外廊, 即能丰富空间层次, 又可以展现罗布建筑特色。建筑外墙以土黄色为主, 采用罗布人特有的木纹外墙肌理, 同时在门楣、窗口等处点缀罗布金轮符号, 创造出具有罗布风情的建筑形象 (见图8) 。

入口的景观设计上, 局部恢复城墙, 城门采用仿木构架搭建, 并利用现状水系形成护城河, 散植胡杨, 城墙外的空旷与城内繁华的商业形成鲜明对比, 传达出丝路古城的意向, 即符合整体特色定位, 又能吸引游客 (见图9) 。

三、结语——多维度塑造城镇特色的方法

从根本上讲, 旅游城镇的特色来源于其历史传承、文化底蕴或周边环境, 而建成空间环境只是这些要素的体现。因此新建的旅游城镇要突出特色, 首先要从历史文化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 确定好城镇应该着重体现何种内涵, 即是要明确规划设计的主题。接下来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突出这个主题, 宏观定位与策划、中观布局与控制、微观设计三个层次有机结合, 层层递进, 形成多维度的城镇特色塑造方法。具体而言, 宏观层面重视游客的游览行为特性研究, 合理设定接待设施规模, 确定旅游功能与日常生活功能的协调等, 策划相应的能突出特色主题旅游项目。中观层面要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 构建适宜有人的空间尺度, 同时提出建筑高度、色彩、风貌控制要求, 以便未来城镇能在整体上统一协调。微观层面的建筑、景观设计可以借鉴新地域主义的设计方法, 寻找适合的“原型”, 充分建筑吸收本地的、民族的建筑符号语汇, 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地域的特定风格。

注:本项目为河北省承德市对口援疆重点项目, 本项目参加人员还有承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占文、李维国、吉伟、陆明环, 北京清远建筑设计事务所赵克非、吴昊、吴永雷、陈杰, 尉犁县建设局王宏等,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周建明, 洪治中, 谢丽波, 冉宏天.旅游城镇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7 (10) .

[2]王彬汕.旅游小镇规划策略与规划技术研究[J].理想空间, 2011 (43) .

[3]潘斌.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Z].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风情小镇】相关文章:

艺术风情09-02

西北风情06-13

域外风情散文06-28

草原风情教案08-27

节日风情范文05-18

欧洲小镇小镇研究60p06-21

民俗风情资源06-18

民俗风情论文08-10

世界节日风情范文06-06

英国风情介绍范文06-09

上一篇:现在教育下一篇:建设信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