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栽培范文

2024-07-26

旱作栽培范文(精选9篇)

旱作栽培 第1篇

一、试验地点和面积

太子河区祁家镇唐庄子村, 水田5亩。

二、品种选择

水稻选择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的辽星1号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

4月15日育苗, 采用水稻抛秧盘育苗, 每亩地用水稻干籽2.5千克, 育35盘。

2. 施肥整地

插秧前进行了旋耕, 旋耕后做宽1.7米, 长33米的畦, 做畦后撒施化肥, 每亩施复合肥35千克, 长效尿素20千克, 进行人工混和, 混和后覆盖地膜。

3. 插秧

5月25日进行插秧, 在地膜上按30厘米×14厘米的距离扎眼, 边扎边把秧苗栽进去, 同时用土封苗垵, 栽完一畦立即浇水, 确保秧苗成活率。

4. 田间管理

插完秧后进入田间管理, 包括浇水、拔草、打药, 直至8月4日。

四、测产

辽星1号千粒重23.9克

10月2日进行了实地测产, 选取三点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测产, 结果如下:

单位:穴、粒、千克

五、经济效益分析

1. 水稻田间测产亩产为556.1千克, 实际亩产为554.2千克, 按水稻每千克1.80元计算, 亩产值为997.56元。

2. 该地块由于是旱改水, 加之天气干旱等原因, 投入的的人力物力较多, 每亩地投入的费用为864.66元, 这样实际的每亩地的净收入为132.90元。

旱作玉米耕作栽培技术 第2篇

关键词:旱作玉米;耕作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36-1

1 常规耕作栽培技术

1.1整地

旱作玉米整地可分为秋季整地与春季整地。据各地多年研究显示,旱作玉米以秋季整地为主。秋耕地土壤熟化时间长,又经冬春冻结融化过程,土壤松紧适宜,保墒效果好,有效肥力高,比春耕增产28.5%。

1.2 播种

1.2.1 适宜播期 根据温度、水分及栽培制度等确定合理播期。通过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12℃,作为春玉米适宜播种期的指标。春季降水少,土壤水分不足,必须采取保墒措施,保证玉米正常发芽出苗。吉林省玉米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1.2.2 播种量 机械播种每亩2~3公斤左右。

1.2.3 播种方式 采用人工条播与点播方式与机械播种方式。

1.2.4 播种深度 土壤质地粘重,墒情好的可适当播浅些,3~3.5厘米;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地,可适当播深些,4~6厘米。

1.3 合理密度

旱作玉米的合理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以及自然降水等因素而定。就品种而言,在同样条件下,耐密型玉米一般应比平展型品种每亩多留500~1000株;就土壤肥力而言,随肥力提高,密度应适当加大。

1.4 田间管理

旱作玉米的田间管理,除了无灌溉措施以及不进行蹲苗外,其余间苗、定苗、追肥、中耕、除草等管理与水浇地玉米基本相同。

2 玉米秸秆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增肥改土,增产效果显著,可在年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8℃的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旱作玉米上推广使用。

2.1 增产原因

2.1.1 蓄水保水,提高降水利用率 秸秆覆盖田地表处于半遮阴状态,有效地接纳降水,减少耕层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一般地,秸秆覆盖田0~30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比不覆盖田提高1%~5%。

2.1.2 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 玉米秸秆覆盖是秸秆还田的一种好途径,覆盖三年后秸秆、根茬等基本腐烂分解。据测定每1000公斤玉米秸秆含纯氮5公斤,纯磷3公斤,纯钾9公斤。秸秆覆盖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同时,还改善了土壤结构。土壤三相比更趋于合理。土壤中蚯蚓数量增加近10倍。

2.1.3 降低土温,调节玉米生长发育 玉米秸秆覆盖后,地面对光的吸收、热量传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秸秆的低温效应表现为随时间推后而变小的趋势。此种低温效应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一是低温效应在苗期可抑制玉米幼苗生长,增强抗旱能力;二是低温效应可延长玉米穗分化时间,有利于形成大穗;三是我国大部分旱作玉米区热量资源充沛。

2.1.4 减少水土流失和径流 玉米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2.2 操作程序

2.2.1 免耕整秆覆盖 玉米收获后,不翻耕,不灭茬,将玉米整株秸秆顺垄割倒或用机具压倒,形成全覆盖。第二年春天,播种前2~3天,把播种行内的秸秆搂到垄背上形成半覆盖。播种采用两犁开沟法,先开施肥沟,沟深10厘米以上,施入农家肥和化肥。第二犁开播种沟,下种覆土。

2.2.2 机械化秸秆还田、免耕覆盖 采用玉米收获机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后适时收获,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在留茬和秸秆覆盖地,原茬保留于地表进行免耕播种。

2.3 配套措施

2.3.1 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农华101、郑单958、良玉99等品种。

2.3.2 合理密植 在当地常规种植密度基础上,每公顷增加5000~6500株。

2.3.3 防治病虫害 病害防治:一是靠选择抗病品种来防治,如大小叶斑病、茎腐病等;二是调节播期,减少灰飞虱为害,预防粗缩病。

2.3.4 增氮、减磷、加钾、补锌高产高效施肥 一是增加氮肥用量,合理调整施用时期和方法,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增施15%~20%。二是根据磷肥后效特性,适当减少磷肥用量,连年大量施用二铵的农田,土壤速效磷已超过30ppm,可减施或隔年减半施磷。65%~75%磷素作底肥于播种前施入,25%~35%磷素作口肥于播种时施入。施用磷肥要集中条施。依据土壤速效钾含量确定钾肥用量:速效钾小于90ppm粗质土壤和速效钾小于110ppm的细质土及高产田,玉米施用钾肥(K2S04)适宜用量75~200公斤/公顷;土壤速效钾110~165ppm的农田,钾肥适宜用量50~100公斤/公顷;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80ppm的富钾土壤在钾肥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暂不施用。施用方法:钾肥要早施深施,具体是70%钾素作底肥于播种前施入,30%钾素作种肥于播种时施入。

2.3.5 深松除草 结合苗期追肥进行深松,作业应尽早进行,不应晚于5叶期。秸秆覆盖田虽然可以抵制杂草,但必须化学除草。常用除草剂有阿特拉津、乙草胺、2,4-D丁酯等。播后苗前除草一般在播后7天内选择适宜时机用药;苗后在玉米6片叶前处理完,同时一定在杂草2叶前进行。

2.3.6 配备专用机具 整秆玉米覆盖可选用覆盖机覆盖或大型农机具直接压倒覆盖。用小型旋耕机耕作施肥,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机播种。

旱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第3篇

1 品种选择及处理

抗旱品种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特征。如:种子大, 根茎伸长力强;根系发达, 生长快, 入土深, 根冠比值大;叶片狭长, 叶细胞体积小, 叶脉致密, 表面茸毛多, 角质层厚。玉米抗旱品种叶片细胞原生质的粘性大, 遇旱时失水分小, 在干旱情况下气孔能继续开放, 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作用[1]。玉米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抗旱锻炼, 主要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 提高其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温度下水中浸泡两昼夜, 捞出后晾干播种。另外, 还可以采用药剂浸种法, 用氯化钙1kg加水100kg, 浸种 (或闷种) 500kg, 5~6h即可播种;用琥珀酸溶液浸种12~24h, 使玉米吸足水分后晾干播种;或用20~40mg/kg萘乙酸浸种。

2 适期播种

玉米需水的特点是前期少, 后期多, 播种至拔节只占一生需水总量的15%, 拔节至抽穗占40%以上。早作区降雨一般集中在6~8月。因此, 利用玉米苗期耐旱的特点, 把玉米幼苗期安排在雨季来临之前。如黄淮海平原种春玉米常遇卡脖旱, 种夏玉米又易遭苗期涝害, 采用麦田套种, 把玉米提前播种在麦垄里, 使玉米需水特点与自然降水相吻合。玉米播种时遇到干旱, 在干土层超过6cm、底墒较好的地块, 应采取镇压提墒, 或借墒播种和造墒播种。在玉米生育期间, 重要措施是中耕疏松表土, 减少蒸发, 特别是雨后及时中耕, 有明显的保墒效果。

3 培肥土壤

增施有机肥料, 可改善物理性状, 发挥土壤蓄水、保水、供水的能力, 又可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据试验, 玉米根系在高肥地比在低肥地3m土层中, 能多利用60mm的水, 约等于一般玉米地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4。原因是肥地使玉米根系向土壤深层伸展, 提高了吸水抗旱能力。旱作玉米的另一项重要经验, 就是增施化肥, 增加秸秆和根茬还田量, 以无机促有机;在轮作制中插入绿肥和豆科作物, 肥地养田, 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2]。

4 秸秆覆盖

玉米地表覆盖麦秸、麦糠或其他物质, 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拦截降雨时地面径流, 增加土壤水分[3]。据河北省衡水地区试验, 7月上旬在玉米行间覆盖麦秸3 750~7 500kg/hm2, 小麦播种前耕地0~20cm土层含水量, 覆盖地比露地增加4.6%。随着麦秸覆盖量的增加, 蓄水保水能力增强。覆盖麦秸不仅使土壤表层蓄水量增加, 而且在30cm土体内多蓄水135m3/hm2, 1m土体多蓄水327m3/hm2。玉米地覆盖麦秸有2种方式:一是在夏玉米播种后覆盖。如山东省滕县在玉米拔节前行间铺碎麦秸或麦糠2 250~4 500kg/hm2, 玉米收获后用圆盘耙或旋转犁绞耕玉米茬以腐熟麦秸。二是在小麦收获时留高茬15~20cm, 贴茬播种玉米, 待玉米出苗后中耕灭茬1~2次, 根茬即可散铺在土壤表面。三是在春玉米收获时粉碎秸秆, 覆盖地表越冬。覆盖秸秆应同时施入氮肥, 并防治地下害虫等。

5 使用化学制剂

一是保水剂。能够吸收和保持自身重量400~1 000倍、最高达5 000倍的水分, 有均匀缓慢释放水分的能力, 可调节土壤含水量, 起到“土壤水库”作用。可以用于种子涂层、包衣、蘸根等, 用保水剂 (浓度1.0%~1.5%) 给玉米涂层或包衣, 可提前2~3d出苗, 且出苗率高;玉米播种时在穴内施保水剂7.5kg/hm2, 对玉米出苗和后期生长均有良好作用。二是抗旱剂。可减少植物气孔开张度, 减缓蒸发, 一般喷洒1次引起气孔微闭所持续的时间可达12d左右, 降低蒸腾强度, 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植株体内水分状况, 促进玉米穗分化进程;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 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干物质积累;提高根系活力, 防止早衰, 用抗旱剂750g/hm2对水150kg, 在玉米孕穗期均匀喷洒叶片, 可使叶色浓绿, 叶面舒展, 粒重提高, 增产7.1%~14.8%。三是增温剂。喷施在土壤表面, 干后即形成1层连续均匀的膜, 用以封闭土壤, 可提高土壤温度, 抑制水分蒸发, 减少热耗, 相对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 在大田的抑制蒸发率可达60%~80%, 土壤0~15cm土层水分比对照田高19.3%;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减轻水土流失, 增温剂喷施于土表后, 增加了土层稳固性, 可防风固土, 减少冲刷, 有明显的保持水土、抑制盐分上升的效果[4]。

参考文献

[1]李强, 李明芳, 雍伟基, 等.旱作玉米不同栽培方式综合效应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5) :25-27, 47.

[2]刘秋芳, 吴峥嵘, 任淑娟, 等.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08 (6) :17-18.

[3]王俊振.优质蛋白玉米的利用及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1) :41-42.

枣树旱作密植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第4篇

1认真选择园地

宜选择海拔1000米以下,干旱季节土壤含水量80%以上,花期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上,避风向阳,日照充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坡台,原区和地势平坦的滩川道,农耕地。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更理想,同时也要注意,选择群众商品意识强,科技意识浓,积极性高,决心大、舍得资金、技术投资的乡村或户建园。

园地总体要相对集中,以形成栽培区域化,生产基地化,局部要考虑土地以户承包经营的现实,以户为生产单位的小片经营为主,且不可强求一律,搞一刀切。

栽植密度宜选用110株(2米×3米),200株(1.5米×2米或1米×3米),330株/667平方米(1米×2米)为宜,栽植行要南北走向。

2细致整地施基肥

春栽,先年秋末全面整地,耕翻20~30厘米,秋栽,夏末秋初全面耕翻,在全面整地基础上,按设计的株行距,在栽植点挖0.8米×0.8米×0.8米的栽植穴或按栽植行开挖宽深各0.8米的沟槽,将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并在坑(沟槽)底部铺放15厘米左右厚,经过粉碎的作物秸秆,再按每株20~30千克农家肥的标准,将农家肥与表土混合均匀后覆于秸秆之上,最后将心土覆盖其上,用锨拍实,防止跑墒,以备栽植。

3科学栽植

3.1苗木选择

须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枣疯病感染的Ⅰ、Ⅱ级苗木。Ⅰ级苗:高1~1.3米,地径粗1~1.5厘米,侧根粗3毫米以上,长20厘米以上8~10条:Ⅱ级苗0.8~1厘米,地径粗0.8厘米以上,侧根粗3毫米,长5~8条。

3.2栽植时间

春栽从3月中旬至4月下旬,最佳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栽宜早,在落叶后的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3.3栽植技术

3.3.1苗木保险及根系处理要做到随起苗随栽植,不栽过夜苗,本境内的苗木,起苗后要当天运达建园地及时假植,随栽随取,不能任其风吹日哂:外地调运苗木一定要在起运前做泥浆蘸根处理后,用湿草袋包装根部,运达目的地后及时栽植,凡超过3天未栽植的在栽前需将根部在清水中浸泡8小时以上方可栽植。

3.3.2栽植在整好坑穴的中心点挖40厘米见方的栽植坑,按照“一埋、二浮、三提苗、四踏实”的程序栽植,做到苗端行直,栽植深度比苗木原根际土深3~5厘米。

3.3.3灌水覆土苗木栽好后在根茎周围修成半径为50厘米的小埂埝,浇水20~25千克,待水渗干后扶直苗木覆土保墒,有灌水条件的可小水湿灌,待地皮发白时松土保墒。

4栽后当年管理

当年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成活,抑制高生长,使根系得到充分发育,促向粗生长,因此在树体管理上,只打梢不定于,对2次枝轻短截,及时抹除基部萌生的幼嫩枝芽,在土壤管理上注意雨后及时松土锄草,减少养分和水分消耗,在6月上、中旬株施50克尿素。并视土壤墒情,可进行1次局部浇水。

5整形修剪

5.1主干疏散分层

树高与主枝数:树高控制在3米以下,留6个主枝,其中:基部3个,中部2个,上部1个。

层间距及各层主枝间距:基部3个主枝的第1个主枝距地面50厘米左右(即干高)各主枝间距30厘米左右。第2层与第l层间距50厘米左右,主枝间距35厘米左右,第3层与第2层间距40厘米左右。

各主枝的侧枝配备:基部主枝配3个侧枝,第1侧枝距领导干20~25厘米,其余各侧枝保持30厘米左右间距,第2、3层主枝各配备2个侧枝。

成形时间:争取栽植当年培养出基部3个主枝。第1年培养出基部3个主枝上的第1~2个侧枝及第2层主枝:第2年第1层3个主枝上2个侧枝形成,第2层2个主枝各形成1个侧枝,第3层主枝形成,第3年第一层主枝上侧枝全部形成,第2层主枝上各形成2个侧枝,第3层主枝上培养出第1侧枝,第4年第2层主枝上侧枝全部形成,培养出第3层主枝1~2个侧枝。

5.2圆锥形

树高及主枝数:树高2.5~3米,共6个主枝。

层间距及主枝间距:第1主枝距地面50厘米(即干高),从第2主枝起各主枝间保持40厘米左右的间距,要求各主枝自上而下呈螺丝形分布。

主枝上侧枝配备:下部3个主枝各培养3个侧枝,从第4个主枝起,其上各培养2个侧枝。

主枝及侧枝形成时间:与“主枝疏散分层形”相同。

5.3开心形

树高及主枝数:树高(即主枝高)1.5~1.8米。每个主枝上各配备3个侧枝。

干高及主枝配备:干高不低于30厘米,没有领导干,各主枝间距20~30厘米,3主枝夹角保持110°~120°。

侧枝配备及形成时间:每个主枝上各配备3个侧枝,侧枝间距30~40厘米,栽植当年培养出第1主枝,第1主枝上第1侧枝及第2主枝:第2年培养出第1主枝上的第2~3个侧枝和第3主枝:第3年第1~2主枝上侧枝全部形成,并培养出第3主枝上的第1个侧枝:第4年第3主枝上侧枝全部形成。

6土肥水管理

6.1深翻施基肥

从栽后第1年起,每年秋季枣树落叶后对园地要进行1次深翻,即靠近先年深翻带的外沿,顺树行按深宽各40厘米的要求通行深翻挖槽,每株按有机肥10~15千克,磷肥1~1.5千克的施肥量均匀撒于槽内,然后将挖出的土回填槽内,直至整个行间通翻一遍,再次循环,但深翻深度要控制在2.5~30厘米。

6.2松土锄草

旱作密植枣园,树体所需的水分主要靠土壤接纳天然降水。因此,要通过松土锄草来减少水蒸发和消耗,一般生长季节内在降雨后及时松土,见草就锄。

6.3增施追肥

栽植当年,在7月上旬每株穴施0.1千克尿素:从第2年起,在3月中旬每株穴施尿素02千克,在7月上旬每株穴施0.2千克尿素,并随着树龄增长及产量的增加,分别在先年施肥的基础上年增加20%~30%。

6.4根外追肥

幼树进入结果后,从花蕾形成到果实膨大期,每隔7~10天叶面交替喷布1次0.4%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微肥水溶液。要求喷布均匀,喷洒应在晴天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后进行。

7护花保果

7.1夏季摘心

在先年冬或当年年春整形修剪的基础上对主干和2次枝上萌发的枣头,做到随发生随摘除,减少养分消耗,以利坐果。对着生部位适当的枣头,从基部5厘米摘除,促使木质化、半木质化枣吊形成,扩大当年结果面积,当枣吊长至20~25厘米,进行枣吊摘心,提高枣吊着花质量和坐果率。

7,2花期喷水喷激素

花期当空气相对温度低于60%时在上午喷8~10毫克千/克“920”或30毫克,千克防落素,以枣叶滴水为度。如喷后12小时内下雨,应补喷。喷洒清水和激素次数视坐果情况而定,一般每隔5~7天喷洒1次。如坐果情况不佳,应继续喷洒,直至每个枣吊上有3~5个幼果。

8病虫管理

8.1枣粘虫

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向树冠喷洒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以杀死1、2代幼虫。

8.2桃小食心虫

在7月中、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桃小食心虫蛀果盛期,喷洒2000倍25%溴氰菊酯液或1500倍氯氰菊酯液防幼虫蛀果。

8.3褐斑病

谷子旱作高产栽培技术 第5篇

1 选种技术

对于谷子来讲,选种是影响产量的首要环节,也是决定性环节。这个环节最终选定的品种与谷子产量之间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选种必须要慎重,一般建议结合当地环境特点,选用经过官方认证的精品。以武安市为例,当地普遍种植的谷子品种为冀谷19号,是省级研究机构采用科学手段选育而成并经国家审定合格的新品种。

考虑到谷子的生长特点,栽培时不建议连作,最好实行轮作倒茬,通常的要求是同一块田2次栽种谷子应至少间隔1年。此种作物种植过程中,茬口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玉米及油菜等常见作物均可,但春季播种前最好选择以下2种:第1种是豆类,原因在于此类作物的根瘤菌可以起到提高氮素含量的作用,有助于谷子的生长;第2种为薯类,原因在于此类作物收获时需要翻土,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同样对谷子的生长比较有利。轮作倒茬除了能够起到减少病菌的作用之外,还可以抑制莠草生长,有助于保证谷苗质量[3]。

在确定品种之后,还需要注意保证种子的干净,确保其中没有杂物,这就要求播种前对种子实施细致的处理。处理内容包括剔除杂物、晒种、拌种等,其中晒种时需要控制好种子厚度和晒的时间,而拌种时需要控制好粉剂药剂的浓度及质量,以达到降低黑穗病发生率的目的。

2 耕种技术

对于谷子的耕种技术,可以分为3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秋冬深耕。此举有助于增加作物产量,实施时的注意事项包括:(1)应尽量逐年加深,以30 cm为宜,过深不利于谷子生长。(2)控制好深耕时间,一般建议是“尽早开始”。(3)以有机肥为补充。此举能够起到优化土壤环境的作用,有助于增加产量。(4)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土层结构和环境条件不一样,实施时建议结合实情确定。(5)耙碎土块。此举有助于春季播种,不仅能够减轻打坷垃负担,还有助于土壤环境的优化。其次,春耕。这个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整地质量必须合格,保证土壤虚实适度、墒情适宜谷苗生长。施农家肥22.5~30.0 t/hm2,再施用大三元复合肥300~450 kg/hm2作基肥;考虑到旱地的特点和我国春季的气候情况,建议把握好春耕时间;顶凌耙磨应在早春进行,以控制土壤水分。最后,种植。这个环节需要注意控制好播种时间、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播种时间应以具体选用的品种为依据,确定好最佳时机,以保证谷苗质量。谷子播种有2种方式可选,分别为耧播法和机械法,但无论最终选用哪一种播种方式,都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播种深度及使用的种量。

3 田间管理

这一环节的工作主要涉及以下3个时期。首先是苗期。这个时期谷苗处于非常关键的发育期,很容易出现争水争肥的现象,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优化光照条件与土壤条件之外,还需要控制好谷苗密度。结合谷苗的根系吸水能力以及新陈代谢特点来讲,建议按照30.0万~37.5万株/hm2的标准进行谷苗密度控制。虫害也是影响谷苗质量的因素,因此管理中也应针对这一时期容易出现的几种害虫,提前确定好防治方案。其次是生长期。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清垄、施肥、锄草、浇水等,其中,清垄必须要尽量仔细,确保杂草及病株均被清理干净;施肥时要注意控制好肥料用量,通常建议施用150~225 kg/hm2;锄草时应细致清理株间杂草,确保草被除干净;浇水应把握好时间,最好在拔节后15 d内进行。最后是成熟期。这个时期的田间管理,应将重点放在以下几点[4]:(1)防洪涝。对于这个要求,建议在种植时通过田地的合理选择来实现。谷子最好种植在具有良好排水能力的高岗地,以防在成熟期遇到洪涝灾害。对播种期进行合理选择,也是保证其成熟期能够避开降雨量较大时节的有效措施。(2)防倒伏。满足这个要求是保证谷子产量的前提,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将其贯穿全程,无论是选种,还是种植密度控制,都应将防倒伏视为管理目标之一。另外,大风天气也是出现倒伏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管理中也应注意防风,以减轻倒伏几率。(3)防贪青。要想达到此目的,就要在谷子接近成熟期时对其水肥进行控制。(4)防霜冻。要想满足此项要求,就需要在播种时控制好时机,以保证谷子成熟时间与霜冻时节错开,确保谷子能够正常生长至成熟[5]。

参考文献

[1]张伟亮,杨三保,王建军,等.冀南山区谷子白发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6(2):24-25.

[2]王中生.山区谷子旱作种植经验及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6):39-40.

[3]申来水.谷子旱作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1(6):76.

[4]刘秀桃,薛海龙,杨晓军.黄土高原区旱作谷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3(8):214-215.

山区果树旱作栽培管理技术 第6篇

关键词:山区果树,旱作栽培管理技术

果树的旱作栽培, 就是通过人为方法去控制果树自身节水, 提高果树的水分、养分等利用效率, 是一种综合性的栽培管理技术。这一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所使用, 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 由于气候干旱、降水量少等多种因素制约果树的生长, 旱作果树种植技术、生产过程中的果树培养、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果树旱作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也显得十分重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果树管理质量, 而且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与质量, 并且符合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 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及增加农民收入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1 山区果树旱作栽培管理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随意种植, 没有考虑土地状况

目前, 在我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果树种植没有考虑到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 果树适合种植在土地肥沃而且浇灌便利的地区, 并且最好是山地阳坡, 以丘陵和平原地区种植的较多[1]。考虑到各种果树需要的生态条件不一样, 因此要因地制宜, 只有选择合适的果树种植的地区, 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在我国的许多地区, 因地制宜的选择栽种的品质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1.2 水资源浪费和短缺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主要的特征是离海洋远, 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使我国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表现为冬季寒冷, 夏季温热, 降水量少, 而且季节分配不均, 由于气候, 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影响, 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表现出干旱的特征, 所以缺乏足够的水资源补充果树的种植和栽培。其实是在目前的我国, 水资源浪费极其严重, 水资源供应不足, 一些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状况以威胁到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2 山区果树旱作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2.1 因地制宜, 选择优良的品种

在果树栽培的过程中, 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果树品种的选择, 如在冬季较为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区, 就要选择适合北方地区栽培的耐旱果树品种, 桃、杏、枣、无花果和葡萄等[2], 还有一些中等耐旱品种, 如苹果、梨、柿、核桃和山楂等。所以在选择水果品种时, 应该对果树品种的习性, 当地的气候状况和土壤质量和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从而选择适合的果树品种, 培养出更多优秀作物, 提高农民的收益。

2.2 强化果树的栽培管理过程

目前在我国, 山区果树栽培发展的新趋势是生态栽培。也就是指在山区果树生产中, 可以充分的考虑到果树对地理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此外, 应该考虑到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在山区果树栽培过程中的地位。首先, 在栽培过程中要合理的种植, 采取合理的密度可以让果树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从而使农民实现有效实现增产增收。例如, 在缺水少雨的情况下, 种植果树就要采取一个中等密度, 一般可以采用2.5~3 m或者4 m的株距。其次, 要合理修剪, 在这一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避免过多因修剪造成的伤口, 一般修剪之后, 在果树树枝的剪口涂抹封剪油, 从而防止树液的蒸发。最后, 要注意的是在果树种植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施肥[3]。同时, 在选择肥料时要多施有机肥, 改变传统只注重施尿素、二胺的氮肥的习惯, 提高施肥的重视度, 有效提高果树的抗旱能力。山区果园土层比较薄, 土壤的肥力一般都较低, 在果树种植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补充肥料, 保持土地的肥力和稳定性, 提高土壤自身蓄水及保水能力, 使土壤中能够保持充足的养分, 达到抗旱的目的。

2.3 利用先进技术栽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在果树的栽培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达到种植的效果, 如在果树栽培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影响到果树栽培的管理、施肥及土壤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果树种植的条件。环境科学技术的应用, 通过先进的技术去改变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度、温度、和空气成分。在果树栽培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 去培育, 繁殖新的品种, 为果树种植不断提供新的, 优良的产品。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对于果树的栽培, 水资源更是尤为重要。但是山区的地形, 气候等因素使山区较为缺乏水资源, 这对于山区果树的栽培是一定的制约因素。在果树栽培过程中, 还可以利用节水灌溉技术, 有效节约水资源, 主要有滴灌、喷灌、微喷和埋土罐法。为果树的种植提供足够的水源。此外, 在我国果树栽培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种植技巧, 如树下覆草、埋设草把等。

2.4 修水土保持工程

在山区果树栽培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水土保持工程的建立, 山区坡度一般比较大, 完成降水后不能有效的保持水资源;同时,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影响果树的栽培。因此, 需要修建保水工程, 拦蓄水资源, 从而充分的利用水资源, 解决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和干旱等不利于果树种植的影响因素。

3 总结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耕地少且较多种植农业,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规范的扩张, 可以利用的耕地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为了保证粮食的生产, 满足人们对果品的日常需求, 就需要适宜对山地进行开发。对于旱作山地果树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对于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应用, 促进农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将会更加便利人们的生活, 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自然资源, 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晓林.苹果树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6) .

[2]周瑞金, 吕兰兰, 陈双凤, 等.“阳丰”甜柿高位嫁接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6) .

武川县旱作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第7篇

关键词:武川县,燕麦,高产栽培

燕麦作为一种优质的粮饲兼用作物[1], 在内蒙古的栽培面积约为全国的40%, 居全国之首, 其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亚油酸和葡聚糖等高营养价值物质, 为我国北方地区人们喜爱的特色作物[2]。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位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北侧, 黑黄交错的沙土、集中的雨水, 长时间的日照, 是燕麦生长的最佳条件。但近年来, 雨水分布不均, 旱情频发, 再加上专业化品种较少、先进栽培技术应用不广泛等导致燕麦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 本文对武川县燕麦生产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以期为旱作燕麦生产提供实用参考。

1 播前准备

1.1 选种

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能力强、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播种前应进行种子精选, 剔除小粒、瘪粒、病粒和杂质, 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选择晴天, 将精选好的种子摊晒2~3d, 以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 促进苗齐苗壮。

1.2 整地施肥

燕麦不宜连作, 应选马铃薯、豆类、荞麦等作物作为前茬。一般整地应做到早整、深翻、细耙、镇压。以秋整地效果最好, 一般深耕10~25cm为宜, 耕后立即耙、趟、镇压, 如果来不及秋整, 也可春整地、旋耕、耙平, 要求土壤细碎、平整、保墒。结合整地施农家肥1500~2000kg/hm2作为基肥。

2 播种

燕麦的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5月初, 根据降水情况, 抢墒播种尤为关键。燕麦播种最好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开沟条播, 不宜撒播, 行距20~25cm, 播幅7~10cm, 播种深度4~6cm, 做到播深均匀一致, 早播的可适当深些, 晚播的适当浅些。播种量120~150kg/hm2, 结合播种施75~120kg/hm2磷酸二铵作为种肥。

3 田间管理

整个生育期除草2~3次。拔节前视苗情进行1~2次除草, 目的是提高地温, 减少水分蒸发, 促扎根。拔节后, 除草1次并适当培土, 为了减轻地表水分蒸发, 控制基部茎节徒长。旱区无灌水条件, 追肥应视苗情和降水情况而定, 可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各追施尿素1次, 用量75~120kg/hm2。

4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优先使用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 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及生物多样性, 合理轮作, 加强管理, 秋深翻、深松不利幼虫或虫卵越冬, 培育无病虫害壮苗, 适期播种, 避开病虫害高发期。掌握适时用药, 对症下药。燕麦主要病虫害有黑穗病、红叶病、黏虫、草地螟等。燕麦墨穗病, 可用拌种的方法防治, 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以种子重量的0.2%~0.3%进行拌种;燕麦红叶病, 用2000~3000倍液40%的乐果或3000倍液80%的敌敌畏乳油喷雾灭蚜防治;黏虫, 用800~1000倍液80%的敌敌畏或4000倍液20%的速灭杀丁乳油喷雾防治, 用液量600~750kg/hm2;草地螟的防治, 可用4000倍液的2.5%的溴氰菊酯等农药喷雾防治。

5 收获与贮藏

5.1 收获

燕麦穗上下部位的籽粒成熟时间不同, 通常是基部籽粒先成熟, 上部籽粒后成熟。一般当麦穗中上部籽粒进入蜡熟末期时, 应及时收获。燕麦茎秆有韧性, 不易折断, 用手指甲掐麦粒, 麦粒应有韧性、不易碎, 此时即为蜡熟末期, 应及时收获。收获时可人工收获也可机械收获, 收割后就地晾晒3~4d, 再运回脱粒。

5.2 贮藏

燕麦脱粒后, 应晾晒, 使籽粒含水量达到14%以下, 也可通过人工先进方法进行干燥, 达到储藏要求的麦粒, 应立即装袋运入通风干燥的储藏室贮存。贮藏温度控制在15℃以下, 要注意防水、防鼠、防虫、防火、干燥。

参考文献

[1]毛思帅, M.Robiul Islam, 贾鹏飞, 等.保水剂和施肥量对沙地燕麦生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11, 31 (02) :308-313.

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栽培技术 第8篇

关键词: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栽培技术

旱作冬小麦是宁夏盐池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年均播种面积1.2万hm2左右, 约占旱地粮食播种面积的30%。因其耐贫抗旱, 被该县广大群众喻为“铁杆”庄稼。但因该地区降水稀少, 年均降雨仅300 mm左右且时空分布不均, 多集中于7—9月, 加之土壤贫瘠, 耕种方法落后, 依然是广种薄收。近年来, 该县大力示范推广冬小麦免耕播种技术, 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这个载体, 将先进适用的农艺栽培技术应用于旱作冬小麦生产中,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的诸多问题, 为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 选用良种

因地因措施搭配良种是大面积均衡增产的前提。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 冬冷夏热、土壤肥力低, 宜选择抗逆性強、边际效果与适应性好的冬性品种, 争取灾年稳产、丰年高产。近年来的试验示范表明:在高肥力的地块种植西峰16号、西峰18号等品种;在中等肥力地块种植榆8号、庆丰1号等品种;瘠薄地应选用较其他品种更耐旱、抗寒与瘠薄的河南红。

2 精耕细作

为了给冬小麦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种床, 需要对土壤进行耕作。与传统的耕作方法不同的是, 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一是取消铧式犁作业, 在土壤含水量15%~25%时对土壤进行机械化深松, 旱地深松深度根据犁底层的深度位置决定, 长期以小型拖拉机进行翻耕作业的, 深松深度应大于30 cm, 深松在冬小麦收获后进行, 可充分蓄纳更多的降雨, 为营造土壤水库创造条件[1]。二是进行必要的浅耙浅旋等表土作业, 浅耙浅旋深度不得超过8 cm, 既实现碎土平地、降低表土土壤容重, 又避免耙旋机械作业过深造成土壤水分的损失和地下生物的损害;同时对耕地不平进行处理及对秸秆进行粉碎, 以提高播种机具的通过性能与良好的种床。三是采用免耕播种技术, 在土壤含水量15%~18%时, 利用免耕播种机按照农艺技术要求的行距、播深, 一次性完成种子与化肥的播施、镇压等作业工序, 降低生产成本, 满足种肥分层、避免烧种烧苗。

3 培肥地力

盐池县影响旱地冬小麦产量的水、肥、气、热各因子平均效应试验表明, 肥力的影响效应虽然只占14.7%[2], 但水、气、热是难变因子, 肥则属易变因子, 因肥力的影响使可能实现的气候生产潜力约下降85%, 显然肥力的提高有助于水、气、热难变因子作用的发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特点, 本着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 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应采取3种培肥方式。

3.1 轮作培肥

轮作培肥是传统的养地方法, 十分的经济有效。主要是实行豆类—冬小麦—糜子或马铃薯 (用于川、台、塬、壕、掌地) 及豆类—冬小麦—莜麦或芸芥 (用于山坡地) 的轮作方式, 为冬小麦创造良好的前茬。

3.2 施肥培肥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盐池县冬小麦种植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看, 大多在0.5%~0.8%, 最低值为0.14%, 最高值为2.66%。耕地平均含量为0.64%, 表明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土地瘠薄, 这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氮素是作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 其含量主要与有机质及氮肥的施用量有关。全县冬种地土壤的全氮含量大多在0.01%~0.06%。旱地多在0.01%~0.04%, 水解氮含量也很低, 大多在25~50 mg/kg;耕地为33.92 mg/kg (其中水浇地为42.9 mg/kg) , 含量为25.75 mg/kg, 水解氮含量大于60 mg/kg的样点仅占7.7%;而小于60 mg/kg的样点占92.3%。土壤中水解氮含量低, 反映了盐池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及施氮肥少。

盐池县土壤磷素含量较低, 全磷量大多在0.04%~0.10%;速效磷含量大多在3~10 mg/kg, 含量不足5 mg/kg的样点共占43.4%, 其中含量小于3 mg/kg样点占19.7%, 含量丰富的样点占16.2%。上述情况说明全县大部分土壤缺磷。在缺磷土壤上施磷肥, 可明显提高作物产量, 如与有机质和氮肥合理施用, 则效果更佳。

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 一般质地愈黏, 养分含量愈高;质地愈砂, 养分含量愈低。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 随土壤质地由砂至黏, 有机质、全氮、全磷及水解氮含量相应增加, 速效磷含量也有增加的趋势。土壤质地由砂至黏, 每升高1级, 有机质含量就增加0.2%, 水解氮就增加2~7 mg/kg。俗话说:“砂地土看苗, 壤土地吃饭”、“砂土肥劲差、黏土肥劲长”, 反映了土壤质地与养分含量的自然关系。

针对上述干旱缺水、土壤肥力不足的实际情况, 化肥应采取集中侧位深施, 实行氮磷配合, 将复合肥 (复合肥中含氮20%、五氧化二磷20%) 作种肥一次性侧位深施于10~15 cm处, 种子与化肥应有3~4 cm的间隔层, 既避免烧子烧苗现象, 满足“胎里富”的要求, 又有效地克服了经济条件限制化肥施入量、干旱限制肥力、瘠薄限制水分作用发挥的矛盾, 起到以肥调水和以水促肥的作用。

3.3 秸秆培肥

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 要求有足够的秸秆覆盖量, 故冬小麦采用机收或人工收获时, 要求留茬30 cm以上, 按当地产量, 相当于施麦秸2 250 kg/hm2。一是起到保土保水作用;二是小麦秸秆在腐解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能够提高田间二氧化碳的浓度, 加之麦秸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 麦秸有机质45.3%、氮 (N) 0.551%、磷 (P2O5) 0.069 3%、钾 (K2O) 2.178 6%[3], 2 250 kg/hm2麦秸腐烂后, 相当于施入有机质1 002.3 kg/hm2、氮12.21 kg/hm2、磷1.53 kg/hm2、钾48.195kg/hm2, 同时还有多种中量、微量元素也被携入土壤生态系统中, 从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 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保证冬小麦安全越冬的关键。近几年的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一般年景免耕播种的壮苗较常规种植方法多20%~35%, 在低温、冻害、冬春连旱的年份, 由于免耕播种留高茬的覆盖, 一是能够起到防风沙、防寒流的屏障作用, 在冬季风速5.9 m/s (三级风速) 的情况下, 免耕播种麦冠层风速小于其他种植方法1.8~2.5 m/s, 10 cm处地温高0.2~1.1℃[4];二是秸秆覆盖地土壤水分含量较高, 土壤吸热和散热相对较慢, 地温日变化小, 负积温低, 十分有利于抗旱防冻;三是免耕播种基本苗量较常规播种约少5%, 弱苗、过旺苗减少, 有利于群体生长发育和培育壮苗。

5 加强田间管理

免耕播种的冬小麦播种后要根据苗情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促进个体与群体均衡发展, 实现均衡增产, 以克服免耕播种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冬前至返青阶段的主要措施是:一是由于免耕播种取消了铧式犁翻耕作业, 大部分杂草种子分布于表土层, 杂草出苗数量增加, 与冬小麦对水、肥、气、热等资源竞争加剧, 应采用除草剂+浅松的方法进行防治。二是镰刀菌引起的纹枯病等在苗期也容易发生, 易造成烂芽、病苗死苗, 应利用麦丰宁B3等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防治。三是封冻后适时打碾保墒, 保温防冻, 春季返青前再进行打碾保墒, 促进返青, 力争全苗、壮苗。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机化司.中国保护性耕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141-142.

[2]官涛, 周存芳, 陶维华.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冬小麦机械沟播施肥技术的试验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07 (6) :54-55.

[3]杜守宇, 田恩平, 温敏.宁夏旱作农业[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 (7) :206-207.

旱作栽培 第9篇

2011—2013年, ‘热粳优35’连续3年进行了旱地栽培试验, 用普通杂交籼稻作对照, 只在移栽时浇1次水, 成活后基本按旱地模式管理, 该品种表现较强的耐旱能力。与传统水作栽培比较, 3年平均, 全程减少灌溉用水78.3%。‘热粳优35’在旱地栽培条件下实产456 kg/667 m2、减产34.6%, 普通杂交籼稻实产283 kg/667 m2、减产53.8%, 相比表现出明显的耐旱高产特性。

水稻旱作栽培指在旱地条件下直播, 整个生育进程以自然降水为主, 只在需水敏感期, 或遇特别严重干旱时才补给适当水分, 旱作水稻在土壤水分状态接近旱地条件下生长发育, 所以旱作稻也可以称作旱田种稻 (不包括干旱时不能补水的旱稻) [1]。

将3年来该品种旱地栽培试验进行总结, 形成了适宜重庆及相似区域旱作‘热粳优35’的栽培技术措施, 供广大种植户及农技推广人员参考借鉴。

1 品种特性

水稻旱作要获得较高的产量, 必须选用适宜旱作栽培的品种, 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经济特性。‘热粳优35’具有旱作栽培要求的品种特性。

1.1 熟期适中

旱作直播一般比育苗移栽推迟20 d左右播种, 保证品种的安全齐穗、成熟是首要问题, 宜选择比当地水稻主推品种生育期短10~15 d。由于‘热粳优35’对光温反应较普通杂交稻敏感, 旱作直播推迟成熟期不明显, 从而适宜旱作。

1.2 耐热耐旱性好

‘热粳优35’植株较矮、叶片短而直立、根系深广, 具有较强的耐热耐旱性。经同比试验‘热粳优35’遇38°C高温极端天气, 结实率也能达90%以上, 其他杂交籼稻不同程度出现高温不实。在与普通杂交籼稻旱作比较试验中, 旱情严重时, 粳稻较籼稻推迟5~8 d出现失水卷叶现象。

1.3 耐肥抗倒性强

‘热粳优35’植株较矮、叶片直立, 从而具有较强的耐肥抗倒性。此外, 其叶面积指数高、经济系数高也是适于旱作的重要特性。

2 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的田块。土壤质地以砂壤或壤土类型为宜, 土壤呈中性或偏酸性, p H值小于7.5。此外, 以“稻-蔬”、“稻-油”轮作模式为佳。

3 整地作畦

提倡秋翻春作畦, 通过冬耕减少病虫害基数。整地前15~20 d用草胺磷、农达、百草枯灭生性除草剂除草1次。整地时间安排在播种前2~3 d, 整地要做到田平、土细、无大坷垃、无根茬, 以利于保墒活苗。作畦具体要求:畦长依据田块而定、宽2~5 m, 埂高15~20 cm、宽25~30 cm, 畦内整平, 高差小于5 cm。整地时, 特别要注意耙压连续作业, 以防旱保墒。

4 播前种子处理

4.1 检验筛种

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选用健康、芽势强旺的种子。

4.2 晒种

在播种前选晴朗天气晒种2~3 d, 并勤翻动, 使种子受热均匀, 干燥度一致。

4.3 选种

选取饱满、生活力强的种子。

4.4 种子消毒

种子精选后须进行消毒, 以减轻水稻在生育期感染病害的机率。

4.5 药剂处理

为了预防苗期病虫害, 播种前可拌药处理。一般用高效水稻种衣剂 (参照种衣剂使用说明书) 或0.2%的辛硫磷闷种。拌药前每50 kg种子备0.5 kg清水, 将药稀释, 拌药时边翻种边洒药水。用药时注意安全, 防止人畜中毒。

5 播种

5.1 播种期

必须掌握适宜播种期。渝西海拔300 m左右地区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 渝东、渝南等海拔800 m左右地区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

5.2 播种方式

5.2.1 条播、穴播

目前生产上以条播、穴播为普遍播种方式, 以人播作业为主。条播以小行距平播较好, 条播行距33 cm, 播幅2~3 cm为宜。水肥条件好的, 可将行距放宽到40 cm左右。穴播行距33 cm, 窝距20 cm, 根据肥力条件酌情调整。

5.2.2 使用抗旱保水剂

使用抗旱保水剂, 可提高出苗速度和出苗整齐度。主要有2种方式。

(1) 拌种法。拌种时用水将抗旱保水剂稀释3倍, 然后加人种子中, 边加边搅拌, 直到拌匀, 堆闷4~5 h。种子无粘连即可播种, 播完种浇透水。每0.5 kg抗旱保水剂拌种15~20 kg。

(2) 浸种法。按照保水剂∶种子=l∶ (5~10) 的比例将种子放入稀释后的抗旱保水剂中, 浸种12 h, 阴干再播种, 播后浇透水。

5.3 用种量

热粳优35每667 m2播种量一般为2.0~2.5 kg, 肥地适当减少用种量。

5.4 播种深度

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条件下, 播种深度2~3 cm较合适, 低洼易涝地适当浅播。

5.5 镇压

镇压可增大种子与土壤接触面, 有利于提高出苗速度和整齐度。人工开沟应先踩底格, 播后及时踩播种沟, 用镇压器镇压, 以利种子发芽、保墒。

6 苗情管理

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 对覆土过深的用短齿耙耧开。及时间密补稀, 补苗时应浇水, 提高成活率。

7 施肥

7.1 基肥

整地时每667 m2用农家肥2000~3000 kg和氮、磷、钾分别含15%的复合肥50 kg混合施用, 撒施地表, 紧跟耙入土壤中。

7.2 种肥

未施基肥或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块, 播种时每667 m2随种子施入磷酸二铵10 kg和硫铵10~25 kg。施种肥时要防止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 已施用基肥的田块也可每667 m2用5 kg硫铵做种肥。

7.3 追肥

追肥主要施氮素化肥。分蘖初期, 平丘地区4月中旬在行间开4~5 cm浅沟施入, 第1次追施尿素约10 kg/667 m2, 施肥后立即覆土。在分蘖盛期追第2次肥, 施尿素15 kg/667 m2, 结合灌水或阴雨天气追肥效果更好。

8 科学管水

在分蘖期、拔节初期一般不灌水, 孕穗期、乳熟期如遇特严重干旱应适当补水。

9 病虫草害防治

9.1 杂草防除

9.1.1 土壤处理

播种后5~7 d, 用60%丁草胺乳油0.20 kg或60%的丁草胺0.10 kg+40%除草醚0.25 kg, 或60%丁草胺0.25 kg+10%农思它0.25 kg+二甲四氯0.05 kg, 人工喷药对水60~75 kg, 机械喷药加水150 kg[1]。

9.1.2 茎叶处理

以杂草2~3叶时治理最佳。稻稗多的田可选用二氯喹啉酸、敌稗、禾大壮、杀草丹、千金、稻杰等。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除草剂有吡嘧磺隆、苄嘧磺隆、金秋、莎多伏、太阳星、二甲四氯、灭草松[2]。人工锄草可结合追肥和灌水。

9.2 病虫害防治

与水作稻相似, 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摘要:介绍适宜我国南方中籼稻区旱作粳稻‘热粳优35’的品种特性, 从田块选择、除草、整地、作畦、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施肥、科学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热粳优35’在重庆地区的旱作栽培技术。

关键词:粳稻,热粳优35,旱作,保水剂,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耿维, 张相波, 郑玉中, 等.水稻旱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3) :139-140.

上一篇:公证人员下一篇:体育锻炼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