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经济结构范文

2024-09-21

调整经济结构范文(精选12篇)

调整经济结构 第1篇

一、我国利率发展现状

利率市场化主要是指利率在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 减少政府的干涉, 更加侧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主要包括利率市场化以及取消信贷配置的约束两大方面, 利率市场化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市场化, 例如:利率的确定等。利率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利率的变化要随着资金供求与金融市场的变化而调整, 并将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作为核心标准, 将货币市场的利率作为媒介, 由市场确定存贷款利率体系, 并逐渐形成利率机制。

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利率改革方向应该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相吻合, 并且以我国经济改革为核心基础。马克思理论体系对利率的改革做了明确阐述, 他认为利率应该由平均利润率与借贷资本之间的供需来确定, 其变化在本质上就是资本的变化。因此, 我们不难发现, 马克思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的。通过马克思对利率的阐述, 充分的体现了利率具有双重性质, 利率不仅能够由金融市场内部决定, 而且还能够由外部政策决定, 二者互相协调、相互作用, 不偏重其他任何一方。此外, 利率量具有一致性与差别性统一的特点, 利率体系是在利率管制与利率差别下发展的。因此, 利率具有一致的量, 表现在银行中的存款无论多少, 利率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而贷款则与存款不同, 存在一定差别, 但是, 这种差距不能够满足企业公平竞争需要。因此,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差别性利率体系。总而言之, 利率市场化就是市场与政府干涉合作产生的结果, 将市场力量作为核心, 政府配合宏观调控, 进而建立一个具有一致性与差别性共同发展的利率体系制度。

2. 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利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繁复的过程, 尤其是体系中包含多种利率形式, 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多种利率并存的现状, 例如:中央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等, 而每个利率中还能继续详细到具体利率表现形式中。面对如此庞大的利率体系, 其中不仅包含着正规利率体系, 还有一部分非正规利率活跃在金融市场中, 对正规利率的发展构成一定威胁, 为我国确定利率标准增加了难度。

在经济发展相对良好的发达国家, 普遍稳定一个基准利率, 而其他利率都将围绕这个利率展开工作, 但是, 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利率形成机制。首先, 我国一般以存款利率为主;其次, 一年期存款利率为金融产品定价奠定基础, 投资者也以此作为参考, 并确定其购买哪种理财产品。

总而言之, 对利率市场进行管理, 是引导利率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而不是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但我国利率体系却与之相背离, 将存款利率作为核心, 并决定货币市场额利率, 对利率机制的形成带来了消极作用。这种利率核心错位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实际利率长期持续低估, 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十分不利。

3. 利率发展不平衡

政府通过对利率体系进行干涉, 促使市场均衡利率高于实际利率, 这样金融机构用低利率就能够吸收大量居民储蓄资金, 然后将市场均衡利率的贷款利率放给其他需要的国有企业, 在本质上是为银行和国有企业提供了发展资金, 被称为利差租金, 近年来, 利差租金一直持续上升。资本的租金成本实质上就是资本实际发生的成本, 作为实际成本, 一旦租金成本低于使用成本, 就说明了资本付出的较少, 但却提高了租金效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也证明了资本的实际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十分不利。除此之外, 也会扰乱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导致资金偏向行政部门等现象的发生;而且政府通过干涉利率, 能够引导资金流向, 进而造成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歧视, 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因此, 低利率对资本要素市场的良好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扰乱要素价格, 促使分配不合理。

4. 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是由多种利率形式组成的, 而存款利率作为利率市场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其改革一定要谨慎。通过对国际利率形势发展情况的观察, 利率市场化之后导致存款利率持续上升, 充分说明了利率市场化之后造成的利率上升是必然趋势。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利率低估的状态。因此, 提高我国存款利率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 一旦利率持续低估, 那么势必会对我国经济结构造成一定冲击, 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十分不利的;其次, 如果不限制存款利率的上限, 银行之间为了能够吸收更多闲置资金, 就会提高存款利率, 提高利率是可以预见的情况;最后, 相比较而言, 我国在利率市场化之后, 存款利率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 但是上升的幅度会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二、利率结构调整与我国经济发展

1.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差、货币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银行利差进行研究分析可知, 存款与贷款余额的差额在逐渐上涨, 充分证明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 造成了银行负债, 甚至引发通货膨胀, 我国通过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缓解这种现象,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利率市场化通过影响银行利差进而控制经济传导, 目前主要采取银行信贷以及金融创新的手段来进行。所以, 我们研究利率与经济的过程中, 就要加强银行信贷方面的内容, 银行信贷对利率市场化的具有决定性作用, 银行信贷的方式的变化能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首先, 中央银行作为主导, 制定货币等相关政策, 其他商业银行就会将其作为核心, 满足安全等要求, 对非金融经济主体进行不同程度上的调整, 并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进而优化经济结构, 最终实现对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的影响。

2.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面对我国转型的情况, 利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要将利率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从金融角度来看, 我国经济结构表现在两大方面:首先, 经济金融化现象日益突出,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本价格的影响, 进而促进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化, 并在各自轨道上独自运行;其次, 由于金融市场是由众多金融企业、机构等主体组成, 而这些金融企业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作用, 互不影响, 造成金融市场不断分割。因此,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共同作用对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言, 资产价格的变化是随着利率的变化而变化的:首先, 信贷资金供求与资产价格成正比, 但变化并不明显;其次, 银行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效益, 信贷需求更加关注利率的变化, 并在资产价格的促进下, 迅速上涨, 进而提高实际利率;最后, 投机者之间的竞争, 促使信贷需求更加关注利率的变化情况, 但是, 一旦出现资金供应不足, 资产价格就会下降, 进而引发金融危机。例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充分体现了持续低利率给经济构成的伤害。

近年来, 我国低利率现象一直持续发生, 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推动我国经济金融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事实上, 我国目前正处于银行为了谋取高额利益, 不断对实际利率进行提升的情况。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利率与资产价格会呈现反比的发展趋势, 但是, 与传统资产价格相反的是, 消费和投资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并且还有可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3. 利率市场化提高我国经济效率

从理论上来讲, 利率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实际是货币政策对资本运行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 利率传导也是优化金融资源的过程, 投资和产出效率在这个过程具有重要地位, 一旦利率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微观范围内, 就会通过资本成本扩大企业资金来源, 促使企业投资环境发生变化, 这时, 需要信用机制发挥作用:首先, 通过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影响企业的融资渠道, 改变企业的成本利益;其次, 企业资产负债是导致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利率与资本配置率进行研究发现, 利率越接近均衡利率, 就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反, 如果利率与均衡利率之间相差的越远,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在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过程中, 要注重利率的变化能够改变资金流向, 促使资金由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 这时需要市场发挥作用, 但是, 由于市场逐步分化, 资源之间流动量小, 进而导致利率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另外, 利率市场化通过资金在不同的金融市场的流动, 促使金融市场利率逐渐稳定在一个范围之内, 并实现金融市场之间的互补, 降低经济危机的出现,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经营利益。总的来说, 利率市场化提高经济效率体现在两大方面:首先, 通过减少信贷配给, 为小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次, 通过规范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减少小型企业资金利用成本, 从两方面入手,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均衡、健康发展, 进而有效的促进我国金融企业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4. 利率与我国外部失衡调整

利率与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有两大观点:国际收支理论, 利率随着国际收支顺差额增长而增长, 国内利率的变化能够增加资本流入, 提高我国外汇储备, 但是这个理论具有局限性, 没有将资本价格考虑进来, 利率的变化要充分考虑国际收支顺差以及资本价格;货币主义认为利率是随着货币需求的增加而减少的, 货币供给是由外汇储备与信贷决定的。所以, 当利率提高后, 货币需求就会相应减少。

总而言之, 利率与资产价格要通过货币的变化来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观货币主义思想, 存在许多差距, 但是, 传统主义思想中的作用机制是可以保留并被推广的, 即便利率与资产价格之间并不是减少货币需求, 而是减少货币超额供给完成的。因此, 利率能够更好维持我国内外平衡。

三、结论

本文主要在对我国利率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与介绍的基础上, 深入而细致的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利率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重点对我国利率结构调整和我国社会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性作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通过对利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行研究以及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证利率对货币政策的落实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笔者发现, 社会市场中利率结构的调整对我国金融市场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当市场中的利率结构科学、合理、平衡时, 社会金融经济市场就会发展的较好, 有利于更好的维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 反之则会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在其进行变革的过程当中, 经济体制也在逐步健全, 金融体系也紧随其后占据主导地位, 而利率作为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关键环节, 其在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取得了重大发展, 但由于我国利率发展还不够完善,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 加强研究利率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调整势在必行, 本文将对我国利率发展现状以及利率结构调整与我国经济发展进行研究, 并以此来提出建议,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利率结构,经济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申朴, 刘康兵.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过度敏感性的经验分析:兼论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利率[J].世界经济, 2009, 12 (5) :123-125.

[2]姜再勇, 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体制转换特征——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考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10 (8) :158-159.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2篇

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我国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在物质上保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一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一度带来严重冲击。这种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对过多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二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

中国经济结构亟需调整 第3篇

中国财政部5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4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为1.14万亿元,同比增长6.1%;但中央财政收入为5,357亿元,同比下降2.2%。与此相反,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为6,074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房地产相关税收贡献显著。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已经连续下跌。对此,财政部称,制约后几个月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仍然较多,主要受工业增加值增长趋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房地产成交量下降以及实施结构性减税等影响。

消费数据方面,据5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4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8%,而3月份的同比名义增幅为12.6%,这一轻微反弹得益于汽车销售加快增长和接近4月底时中国消费者大举购买黄金”。大举购买黄金反映了居民对当前M2过分增长的逃避和投资渠道不足的无奈之情。

只有一个数据是强势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1.1%,达到人民币1.92万亿元;地方其他税种收入情况显示,契税同比增速最快,达到69.2%,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速其次,达到30.5%。

房地产给政府提供的收入是“卖地收入”。由于地方政府实际垄断了土地的供应权,这个产业不能给中国社会提供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也没有能力带动中国出口的上升,其主要功能就是吸纳民众其他领域的投资和消费,进一步伤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换言之,最近几个月中出现的“中央财政收入下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靠房地产”或将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常态。正因此,当前国家一些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例如,3月28日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了国务院职能转变各项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除了多部委开始积极调研酝酿审批权下放的相关事宜外,4月24日和5月6日国务院两次召开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强力推进改革落实,分别决定取消和下放71项、62项行政审批事项,直到5月13日国务院再次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

国务院最近的举措中还提到了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食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在这方面,由基层所曝光的一系列案件来看,一些地区环保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民众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原因是“官商勾结”。制度经济学家杨小凯在其“分工合作理论”中指出,经济发展表现为分工深化,分工深化可产生专业化经济,专业化经济取决于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效率提高取决于合理的制度安排。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建立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能促进中国的合作博弈局面的形成。

制度转型从来不是在“和风细雨”中完成的,而是伴随着太多的阻力勇敢前行。既得利益集团一直在阻碍行政垄断的被废除。“土地财政”更是地方财政的“命根子”。而且,正如央行前顾问李稻葵表示,“中国决策者可能会在年底前放松楼市调控,因为这类措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新一届政府太急于为楼市降温,将对国内经济不利”。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 第4篇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就是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 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 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 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 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等。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 使其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 所以, 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和战略性

在我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既十分紧迫, 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原因在于:

其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进一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巩固和发展经济良好势头的当务之急。2008年以来,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我国先是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措施, 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继而出台了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9年国民经济保持8%以上的较快增长。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 经济结构不合理, 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 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 而消费需求不足的格局没有实质性改观。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 2009年前三季度, 在GDP的增长中, 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 而最终消费虽然比上年有大幅提高但仅贡献了4个百分点。因此, 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 任务还相当艰巨。

其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是保证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措施。如果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属于短期政策, 那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则需要在较长时间才能取得成效, 是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措施。经济结构变化会形成新的产业链, 带来新的发展格局和更好更快的增长。所以, 在我们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 必须谋划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把短期政策同长期措施结合起来, 以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三,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是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措施。世界经济发展变化很快, 多国经济将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提到议事议程。科学家预测, 未来十至二十年, 以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将会发生。历史经验表明, 谁能够未雨绸缪, 抓住机遇, 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 并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 日本利用模拟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赢得了持续几十年的快速增长, 一跃成为经济大国;20世纪90年代, 美国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 发展数字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信息产业, 实现了持续118个月的繁荣。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前夕,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是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举措, 是实现经济发展以人为本最终目的的内在要求。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主要方面:一是结构优化, 二是结构升级。结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协调、合理;结构升级是指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或高级化。结构优化、结构升级一般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对国民经济的存量进行调整, 主要是对已形成的各种传统结构进行改革、改造和优化升级;二是对国民经济的增量进行优化和升级, 主要是把握好投资方向、投资结构,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结构调整的依据首先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成绩, 近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措施也收到了明显成效,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 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较为突出的是:国民经济总需求结构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而消费需求作用偏弱;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内部依靠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业缺乏明显优势。同时, 经济结构调整还必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 各国正在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 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的新阶段。我们要把握这样的世界发展大势, 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 把占领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 依靠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基于上述原因, 调整经济结构要采取的重大措施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 继续调整国民经济需求结构, 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我国国情所决定,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我国保持了高投资率、高外贸依存度和较低的消费率。据世界银行数据, 1990年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基本稳定在77%-79%, 而我国大致在50%左右。这种“双高一低”的格局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优势,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看, 持续的高投资、高出口而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相对较弱, 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 也会产生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因此, 要下决心调整原有的需求结构, 在保持适度投资率和出口的同时, 完善促进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 积极推动最终消费的增加, 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其次, 继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 第三产业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高意味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例如, 2006年第三产业在GDP中占的比重, 美国是76.5%, 日本为69.5%, 我国是39.4%;在国内, 2007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北京市72.1%, 上海市52.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是我国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为此, 要认真实行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包括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促进和支持高技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稳步发展传统服务业, 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再次, 继续调整产业内部结构, 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升级, 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由此导致的产业低层次, 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 应认真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生产能力, 同时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和下一轮国际市场竞争, 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 鼓励和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信息等产业的发展, 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上述内容之外, 还有调整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国土开发空间结构、外贸结构等方面的调整与完善。

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落到实处, 使之收到预期的成效, 需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但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如果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就既不能保证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 也不能实现效益好质量高的经济发展。从近两年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看, 2008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滑, 2009年第一季度进入谷底, 第二季度开始上升, 至今“V型”恢复已成定势。在此背景下, 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2010年和今后中长期的着力点, 对于国民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相应地政策取向上, 要在强调稳定增长的同时突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

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科技的发展、应用和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需求、提供动力, 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 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这就不能只是被动地学习模仿, 而必须依靠自身力量走中国特色道路进行自主创新。

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在深层次上必然涉及经济关系、经济利益的调整、国内国际关系的调整, 而经济关系、经济利益和国内国际关系的调整, 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例如在总需求中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就涉及中央与地方、积累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等分配关系, 涉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劳动收入比重等。所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与改革开放相结合, 从制度上得到促进和保证。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总的原则 第5篇

答: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态。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滞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什么意义?

答:优化产业结构,要以重点带动全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前要振兴的支柱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这些产业一般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并有大批产前和产后的关联产业。振兴支柱产业可以为国民经济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可以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可以带动一大批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振兴支柱产业呢?主要是确定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注重提高,加强自主开放能力,形成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为什么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区域规划助力经济结构调整 第6篇

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2009年批复的第8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7个规划,批复的区域经济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出台速度前所未有。在国家级区域规划之外,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联合规划也是紧锣密鼓:《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中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海南国际旅游岛、重庆“两江新区”、深圳综合改革配套。一时间区域经济正以风起云涌之势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国家级的区域规划来看,政府希望通过整体布局,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特色板块的崛起,未来实现板块间的相互协作和良性互动。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8个区域规划都有各自的期望和战略重点,如海西经济区要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辽宁沿海经济带要起到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作用;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江苏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关中—天水经济区则是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目前,我国经济版图已初步形成了东、中、西部并行,东部沿海地区较为集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大变局

区域规划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使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综合协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和建设。区域规划要对整个规划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建设布局问题作出战略决策,把同区域开发与整治有关的各项重大建设落实到具体地域,进行各部门综合协调的总体布局,为编制中长期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区域规划一直是我国规划体系中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区域规划。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已开始将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2009年我国区域规划密集出台的背后,是我国经济形势变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从单纯依靠外来投资,到三来一补加工为主的出口,再到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这三种模式无一不是以国外市场为增长动力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我国的经济规模还比较小,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这种发展模式还可以维持,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扩大和内容的丰富,外部导向型的经济越来越难以支撑国内的发展。最深刻的例子便是,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外贸受到严重的打击,最终不得不依靠中央政府的大规模投资振兴规划。事实证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能把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放在国外的。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国内的市场,通过完善包括工、农、第三产业整个经济体系,合理调整各行业比重,扩大内需,形成产销两旺的良性循环,中国的经济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区域规划同产业振兴规划,双双被赋予了保证经济稳步增长,推动经济转型的重任。

首先,区域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依赖对外出口,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外部。金融危机给我们原有的发展思路敲响了警钟,未来中国的经济必须从外需过渡到外需经济和内需经济相结合,并逐步以内需为主体的经济。产业规划是直接着眼于产业升级和产业调整,而结合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区域规划政策更具有宏观战略性和针对性。区域规划的目的也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政府对上海的要求是建设“两个中心”,这显然是适应了其产业升级,从制造业为主转向金融服务业,对接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对海西区的扶持,自然是对接台湾产业的转移,加强亚洲地区区域融合。北部湾、环渤海、以及东北振兴区域振兴都可以看到国家在调整结构时,产业振兴和区域规划相结合的思路。

其次,区域规划要促使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区域之间发展的布局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的工业集中东部沿海,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间产业布局不均衡。这种情况的产生受制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国情国力,客观条件要求必须集中力量,在有地缘优势的东部地区以点状或线状突破。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形成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四大板块。同时又划分出若干个独立活跃的经济圈、经济带,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更进一步,还细分出若干个经济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网格化均衡发展的条件。同时,长期以来的非均衡发展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如城乡差距、地区间差距以及收入差距,这在客观上要求今后的发展必须要采取均衡发展的方式。区域规划则是实现均衡发展的科学依据和有力保证。

区域规划担当着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重任。正常在无外力推动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产业结构将形成从沿海向内陆层层递进的阶梯型。先发展地区随着资金和技术的积累以及各种成本的提高,原有产业失去竞争优势要求升级,新的产业兴起要求发展空间,进而产生转移的压力和动力。而次发展地区则顺利地承接,实现经济的起步发展。这一过程将是比较缓慢。但是,金融危机的发生客观上加快了这一进程。同时,自发的产业转移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的。例如,有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会允许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项目进驻。而科学统筹的区域规划既能够实现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升级,同时避免了自发无序的产业转移带来的弊端。在区域规划之下,东部沿海的产业升级,除了实现自身新的发展,也将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辐射东部周边地区,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对于有转移压力和动力的产业,政府将统筹规划,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完善配套服务,使这些项目在中西部重新获得市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未来还有大动作

光伏发电与经济结构调整 第7篇

1 光伏发电的物理基础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1]。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1]。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通常说的太阳能发电指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简称“光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生伏特效应是指物体由于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是当物体受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严格来讲,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发生在均匀半导体材料内部;一类是发生在半导体的界面。虽然它们之间有一定相似的地方,但产生这两个效应的具体机制是不相同的,通常称前一类为丹倍效应,而把光生伏特效应的涵义只局限于后一类情形。当两种不同材料所形成的结受到光辐照时,结上产生电动势。它的过程先是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产生数量相等的正﹑负电荷,随后这些电荷分别迁移到结的两侧,形成偶电层。光生伏特效应虽然不是瞬时产生的,但其响应时间是相当短的。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A.E.贝克勒尔意外地发现,用两片金属浸入溶液构成的伏特电池,受到阳光照射时会产生额外的伏特电势,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生伏特效应。1883年,有人在半导体硒和金属接触处发现了固体光伏效应。后来就把能够产生光生伏特效应的器件称为光伏器件。当太阳光或其他光照射半导体的PN结时,就会产生光生伏特效应,光生伏特效应使得PN结两边出现电压,叫做光生电压,使PN结短路,就会产生电流。

半导体界面包括有:由于掺杂质不同而形成的P型区和N型区的界面,即P-N结;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界面;不同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异质结界面以及由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组成的MIS系统的界面。在这些界面处都存在有一个空间电荷区,其中有很强的电场,称为自建电场。光照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自建电场作用下的运动,就是形成光生伏特效应的原因。下面以P-N结为例进一步具体说明:

在PN结交界面处N区一侧带正电荷,P区一侧带负电荷,空间电荷区中自建电场的方向自N区指向P区。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时,一部分被反射,其余部分被P-N结吸收,被吸收的辐射能有一部分变成热,另一部分以光子的形式与组成P-N结的原子价电子碰撞,产生电子空穴对,在P-N结势垒区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将电子驱向N区,空穴驱向P区,就如同有一个电子由P区穿过空间电荷区到达N区,形成光致电流。(在空间电荷区附近一定范围内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只要它们能通过扩散运动到达空间电荷区,同样可以形成光致电流,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扩散运动所能走的距离为扩散长度)。光致电流使N区和P区分别积累了负电荷和正电荷,在P-N结上形成电势差,引起方向与光致电流相反的P-N结正向电流。当电势差增长到正向电流恰好抵消光致电流的时候,便达到稳定情况,这时的电势差称为开路电压。若分别在P型层和N型层焊上金属引线,接通负载,在持续光照下,外电路就有电流通过,如此形成一个电池元件,经过串并联(太阳能电池实际上是由若干个P-N结构成),就能产生一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电能,从而实现光电转换。[2]

2 光伏产业与经济结构调整

党的十七大从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出发,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了全面部署,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两个字上下功夫、见实效。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调整经济结构既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是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持续性得到增强。调整经济结构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始终存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结构既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又面临一次新的战略性调整机遇。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切实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2.1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顺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

一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度过了最困难阶段,出现回暖迹象。但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仍处高位,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房地产、金融业仍待恢复,实体经济增长乏力,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还难以形成,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不断暴露,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短期内还难以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同时,一些国家还酝酿把碳排放与贸易挂钩,征收所谓的“碳关税”,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对我国保持乃至拓展外需形成较大制约。

二是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学者提出了世界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以及贸易逆差国扩大出口等政策设想及目标。虽然经济全球化的长期趋势不可逆转,但这种全球性的经济格局调整和转型,无疑会给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深刻影响。

三是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国际金融危机刺激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加快,推动着世界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去年美国推出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欧盟实行绿色技术研发计划等,都是为了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新的制高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产业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四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外部压力有所加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将更加密切,在一些领域的竞争也可能趋于增加。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在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有利于保持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

2.2 推进结构调整是解决国内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三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和世界工业与制造业大国。但也要看到,我们的发展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

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多年来,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同时,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据测算,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最终消费率则由同期的67%左右下降到48.6%[3]。消费不足又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相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影响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我国作为一个大国,长期主要依赖投资、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大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已超出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最高值。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城乡和区域结构看,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2009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3.33∶1,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1[4]。城乡和区域结构不合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内需扩大和发展空间拓展,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从要素投入结构看,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主要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虽然生产的产品有不少是用于出口的,但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消耗也很大,生态环境的代价也很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

经济结构调整涉及许多方面,上述结构性问题是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未来一个时期,这些结构性矛盾将更加凸显。不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就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2.3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迫切需要

调整经济结构,不仅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而且是当前的一项紧迫工作。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关键是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在三者关系中,调整经济结构是结合点和突破口,可以起到重要的平衡和调节作用。

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两年多来,我们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及政策措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需要面向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挖掘需求潜力;需要调结构,抓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使短期的恢复性增长成为长期的持续发展。同时,针对部分行业尤其是一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也需要及时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这方面动手越早、损失越小,动手越晚、代价越大。

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当前我国价格水平总体平稳。但去年11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由负转正。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部分资产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胀预期有所显现。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强需求侧管理,可以减缓对能源资源产品进口的依赖,防范输入型通胀,这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

总之,经济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保证。我们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这种调整是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有利于发展的调整。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从解决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结构性问题入手,既为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支撑,又为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研究数据显示,仅2005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给中国带来的环境成本,占GDP的34.5%,而当年只实现了14%的GDP增幅[5]。而光伏发电的优点:①无枯竭危险;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⑤能源质量高;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无处不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阳能电池(片),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目前,单晶和多晶电池用量最大,非晶电池用于一些小系统和计算器辅助电源等。

中国未来的工业革命是在新能源领导下的能源革命。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的主角,光伏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3 结论与展望

3.1 需技术创新

缺点: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③产生的电力接入电网需要增加无功补偿设备;④储能困难。

当前,光生伏特效应主要是应用在半导体的P-N结上,把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大量研究集中在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上,理论预期的效率为24%,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在10至13%左右,国际上同类产品效率约12至14%[6]。由于半导体PN结器件在阳光下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所以通常把这类光伏器件称为太阳能电池,也称光电池或太阳电池。

多晶硅生产的核心技术——三氯氢硅还原法被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少数企业垄断,中国企业很难获得关键技术。而多晶硅材料生产工艺中在产业链中是高端,占成本50%,不掌握核心工艺和技术,不但会造成污染,还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瓶颈是中国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弱点。在美国,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首先考虑用于研发,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投入到可再生能源研发的金额仍有几十亿美元,保证他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占领高地。

3.2 需政府政策扶持

2009年7月16日国家三部委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随后又公布了具体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各种利好都给中国光伏发电产业注入了强劲的生命活力!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光伏发电整体竞争力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光伏发电电力供应量在国内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能够达到更高水平,从而更加有力的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

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尽快出台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相关政策。目前,常规火电的平均价格约在0.34元/千瓦时,与光电相比优势十分明显,光电想做到平价上网还很困难。国内一家晶硅电池生产商表示,如果上网电价最终确立在1.10元以上,公司大约能够实现10%的毛利率,如果确立在1元/千瓦时左右,将是公司所能够承受的底线[7]。目前意大利、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光伏上网电价都约合人民币3元/千瓦时左右,因此如果国内的电价偏低,一部分投资很可能会流失到国外。(我国目前的光伏制造业产能已很大,但大多数企业是靠出口来运作的,国内的光伏市场并没有打开,这也不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德国在制定了“上网电价法”以后,拉动光伏市场快速发展,使德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2004年德国政府实施上网电价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光伏行业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截至2008年,德国光伏总安装量达56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8]。国际上认为,当一种能源达到总量的1%,就开始有竞争力了,最近几年,由于成本下降太快,远远超过世纪初的目标,按照新修订的目标,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 000吉瓦,占能源总量的5%。光伏发电只有大规模的应用,才能迅速降低成本,而上网电价法能最有效发挥资金杠杆作用。2009年8月,欧盟启动了2050年能源路线图。低碳能源路线将使欧洲最终赢得低碳财富和经济竞争力,赢得经济上的战略胜利。低碳路线所带来的利益,远超过经济负担带来的挑战。前文提到我国政府近年出台了“光电建筑一体化”、“金太阳工程”等一系列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明确的上网电价比建筑领域的补贴对市场的刺激作用更大,能撬动众多的资本进入光伏产业。如果仅靠示范工程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是不够的,从财政得到部分补贴也是不够的,因它不是一种长效机制。上网电价能够让全社会分摊太阳能发电带来的价格压力,从而保证产业健康发展。实行固定的优惠太阳能上网电价制度将对中国的太阳能行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外资和私人资本将纷纷涌入,中国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增长将更为迅猛[9]。国家应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的“上网电价”和“全网平摊”的条款,尽快出台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相关政策,实现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入网。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清洁能源的比例从当前的8.3%提高到15%。因此我国非常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长久持续发展,使我国有机会成为未来世界低碳经济的强国。

摘要: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太阳能光伏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被视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本文分析研究了光伏发电的原理,论述了发展光伏产业在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光伏发电,能源,经济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光伏发电将迅猛发展,电缆市场呈现商机[EB/OL].(2010—12—01)[2011—02—06].http://news.bjx.com.cn/html/20101201/262656.shtml.

[2]罗玉峰,陈裕先,李玲.21世纪高校规划教材(光伏专业)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3]王健君,王子鸢.城镇化,后危机中国新动力[EB/OL].[2011—02—16].http://www.lwgcw.com/NewsShow.as-px?newsId=3348.

[4]马建堂.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环境[EB/OL].(2010—11—09)[2011-02-16].http://www.gov.cn/jrzg/2010-11/09/content_1741082.htm.

[5]成思危.中国迎来能源革命[EB/OL].[2011-02-20].ht-tp://finance.jrj.com.cn/people/2010/09/1316518160411.shtml.

[6]克劳特.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从,太阳能发电-光伏能源系统[M].王宾,董新洲,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6-89.

[7]邢佰英.上网电价深度博弈,光伏企业左右为难[EB/OL].(2010—07—12)[2011-03-06].http://www.cs.com.cn/ssgs/04/201007/t20100712_2507398.htm.

[8]赵玉文.不能以招标代替上网电价[EB/OL].(2010—07—12)[2011-03-06].http://finance.stockstar.com/MS2010071230005116.shtml.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进合作经济发展 第8篇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增强市场主体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动力和活力。合作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 推进合作经济发展, 与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目标是相一致的, 应当加以高度重视。

一、在结构调整中推进合作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从适应性调整, 转向战略性调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这是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合作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发展合作经济有利于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是农村合作经济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农村自1978年开始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 己被世界公认为组织创新的典范, 被誉为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一次飞跃。然而, 家庭承包制并不是中国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终结, 而仅仅是个开始。千家万户农民怎样适应大市场的千变万化,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一个新的重大问题。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模式比较, 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的困境不在于家庭经营本身, 而在于合作组织体系的缺乏和合作组织发展的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生产者不仅要掌握准确、全面、及时的市场信息, 还必须要有一种机制和组织体系来使农民能有效地利用实用技术, 通过制度变迁探寻生产者以低廉的成本、快捷的方式实现与市场对接的途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的重要途径, 是提升家庭联产承包水平的有效途径, 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因而, 近些年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 是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中的又一次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 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城镇合作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宪法规定, “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因此, 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在历史上曾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的重要载体, 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 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镇集体经济在改革中, 逐步摆脱“二国营”模式的束缚, 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出现了用合作制原则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城镇集体经济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将股份制与合作制结合起来, 创立了股份合作制的新的组织形式, 实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目前, 城镇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实现形式不断创新, 企业集体资本、职工资本以及社会个人资本、法人资本相互融合, 股份合作制、公司制和其他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新型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集体资本进入市场各领域, 全国集体资本总量的42.97%融入到各类所有制企业中, 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七大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发展合作经济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现劳动者的“自主劳动”,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适应了坚持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合作经济是单个生产者在其生产、购买销售和筹集资金过程中, 利用规模经济的一种组织方式。劳动要素在生产要素组合中居于支配地位, 是合作制的根本特征。从国际上看, 合作社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 现已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经济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得到长期发展。从国内看, 农村合作经济在近些年呈现兴旺发展的势头, 同时在城市不仅出现了一批新办的合作社, 并在实现形式上不断创新。

改革中发展起来的新的合作经济, 并不是上世纪50年代合作经济的简单重复, 新合作经济与老合作经济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首先, 新合作经济是在市场机制下产生和发展的, 它的原动力来自于市场竞争中弱者的互助联合, 着力于生产力的发展, 真实体现了自愿原则;而老合作经济主要是受生产关系调整的影响, 是通过由上而下地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服从与自愿的双重因素。其次, 新合作经济以具备一定发展水平的社会化大生产为起点, 有较强的社会分工选择;而老合作经济以简单的行业内劳力组合为起点, 社会分工的选择余地不多。第三, 新合作经济沿着市场经济轨迹运行, 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老合作经济被定格为“公有制的低级形式”, 要向“一大二公”的“高级形式”过渡。第四, 新合作经济的组织结构具有复合性的特点, 自然人和法人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合作社之中;而老合作经济的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单一性, 合作社由自然人组成, 联合社由成员社 (法人) 组成。

在改革中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 建立了现代产权制度和适应市场的运行机制, 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合作经济是安置社会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流动重组中, 安置社会劳动就业始终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合作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的组织形式, 在历史上多次成为安置社会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劳动者仍然可以通过合作经济这种形式, 通过劳动联合较好地解决就业创业问题。二是合作经济的发展, 为众多中产阶层开辟了投资发展的渠道。新形势下的合作经济, 可以在企业集团或实力经营者带领下, 把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高效结合起来, 能够吸引一些中产阶层在合作制的框架内投资发展, 集中闲散资金, 扩大经营规模。三是合作经济创造了和谐劳动关系的组织形式。合作经济具有“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点, 实行按劳分配、入股分红、平等劳动、合作互助, 在经营机制上有自己的优势, 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自治权利, 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有效发挥。总之, 创新发展的合作经济, 作为集体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 在新时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推进合作经济发展需要多头并举

我国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也是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结构既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又面临一次新的战略性调整机遇。我们应当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 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注重推进合作经济发展。

一是适应劳动者创业就业的现实需求, 发展合作经济。

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分析, 现已具备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方面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方面建设的投资加大, 有的是举债投资, 资金压力大;另一方面民间存在大量闲散资金, 有的正在寻求投资渠道。发展合作经济有利于吸纳民间资本, 激励群众联合创业, 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从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分析, 发展合作经济是广大劳动者的需求, 可以使劳动要素 (包括劳动者的技术、经验、智力等) 通过联合创造更多的价值, 可以使中产阶层带动低收入群体创业发展。

如何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 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解决低收入群体的问题, 完全依赖财政援助很难实现, 最根本的途径是制定得力的政策, 引导和扶助广大劳动群众自主就业和创业。合作经济是劳动者创业的重要途径。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的自助组织和自治组织, 它与股份公司不同, 不是单纯的资本的联合, 而且还包括劳动者的劳动联合。通过发展合作社, 可以有效地促使低收入群体联合起来, 自我发展, 自我服务, 自我救助, 依靠自己的力量, 发展壮大合作经济的实力, 改变不利处境, 创造共同富裕的生活。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 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势在必走的路子。因此, 应当通过发展合作经济, 培养劳动者的互助精神, 增强民主管理意识, 积累民主管理经验, 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二是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发展的经验, 推进城镇合作经济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为了解决以家庭承包的分散经营和市场对接的问题, 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 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1) 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2) 创新和完善产权制度; (3) 建立协调的利益分配制度; (4) 完善治理结构和民主管理制度; (5) 结合自身特点, 制定、完善组织章程等等。这些成功经验, 可以引导合作经济在城乡的更大发展。

三是在集体企业深化改革中, 发展合作经济。

集体企业有过一段较快的发展时期,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 集体企业受“二国营”体制影响而形成的弱点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 如缺乏市场竞争力、产权主体不确定、产权很容易被侵犯等等。因此, 集体企业的改革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集体企业改革重点是明晰产权, 改革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改制。如果企业改制走的是“资本支配劳动”一条路, 势必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因此, 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根据劳动群众的志愿推行合作制。集体企业改制为合作制企业时, 必须遵循合作制的基本原则, 建立合作制企业的基本制度, 以明晰产权为重点, 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办企业,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实现自我发展。

四、为合作经济发展建立健全良好的服务体系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经济发展, 尤其是在农村, 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发展, 截至2009年底,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24.64万家, 实有入社农户2100万户,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实践表明, 良好的服务体系是促进合作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 进一步推进合作经济在城乡各领域发展, 需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公共技术支持平台。

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方式,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重点支持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支持平台, 为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水平, 降低资源消耗, 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

二是建立合作经济发展基金。

基金来源包括: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每年适当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城镇合作经济;财政每年从城镇合作经济税收总额较上年增长部分划出一定比例;合作经济组织按销售收入税前提取的互助合作基金, 以及其它渠道筹集的资金。

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合作经济。

已经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 社会法人可以参与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借鉴其经验,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走联合之路, 发展合作经济。同时倡导以合作经济的形式广开就业和创业门路,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研究生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创办城镇合作制企业。研究制定科技型合作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 将合作经济作为全民创业的重要组织形式。

四是倡导将老企业改制为合作制企业。

以简政减税助力经济结构调整 第9篇

这种结构很早就被人察觉, 一般认为分配上出了问题, 即在经济增长中, 政府和企业拿走了多数, 而劳动报酬却很少。不用专业研究, 人们就很容易得出这个结果, 比如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 当年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1.3%, 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 GDP增长率则为10.3%。这种现象已持续了多年。一组数据提供了更为细致的比较。根据资金流占GDP比重计算, 1992年劳动力报酬由61.8%降到2008年的56.8%;家庭可支配收入则由47.2%下降到35.1%;家庭资产收入由4.3%下降到2.4%;家庭消费则由47.2%下降到35.1%。这意味着中国工资所占GDP比重及利息收入 (主要的资产收入) 一直在下跌。

当国民收入远落后于GDP和政府财政增速后, 家庭储蓄必然表现出同样结果。当然,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阻止了家庭储蓄上升, 那就是购置房产。自从进行房改后, 中国经历了一个持续不断的购房高潮。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激励人们通过不断储蓄来积累首付, 另一方面, 购房后则要偿还长期按揭, 储蓄会减少。根据统计, 中国城镇住房拥有率已升至87%, 且因“升值效应”刺激, 城市家庭多套房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4.2%。也就是说, 即使那些拥有住房的富裕家庭, 也在尽可能地将储蓄转换为住房资产, 降低储蓄规模。此外, 因为通胀原因, 为避免负利率侵蚀存款, 很多家庭还会投资其他财产, 比如黄金, 或投资影子银行体系。存款利率太低刺激家庭储蓄转移, 可能是家庭部门储蓄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政府在民生方面支出还有广大的空间, 因此, 政府有大幅削减税收的空间。现在经济下行并影响到财政, 再加上政府担忧经济出问题而更重视财政储备, 所以, 现阶段减税很难, 但是在目前企业利润受到成本与市场双重打压下, 如果政府不启动减税计划, 可能会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及规模性失业。毕竟, 企业现在承担过重的劳动成本, 这其中包含企业与个人共担“三险一金”, 政府有必要加大国企分红及出售国有资产, 提高民生支出, 减轻企业和个人在社保上的过重负担。

如果政府不降低自身储蓄比例, 就会导致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 结构调整知易行难, 只能继续依赖投资和出口, 而家庭部门收入增速相对过低, 则会影响消费增加。因此, 调结构的前提就是调节收入分配, 降低整体储蓄率并增加家庭收入、鼓励消费。目前看只有政府减少税收才有增加人均收入的空间, 企业储蓄过高主要是国企获得了大量廉价贷款及垄断利润所致, 大部分民营企业在产能过剩与劳动成本上涨压力下, 几无太大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 储蓄利率过低不仅减少了家庭部门的资产性收入, 而且刺激他们过度投资房产, 造成具有较高购买力的投资性需求推动房价过度上涨及大量空置, 并反过来刺激更多供给造成过剩。这是一个助推泡沫的过程, 这也是将家庭财富通过税收和土地向政府过度集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降低了家庭部门消费能力, 而改变这个现象, 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将会大有可为。

短期经济结构调整无助节能减排 第10篇

认识阶段性经济增长特征

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是一个以政府、个人意愿为转移的过程, 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 一国经济结构应当符合本国资源禀赋, 以及经济发展阶段性和规律性。如上所述, 目前中国处于高耗能阶段, 高耗能工业结构是一个典型特征。把降低单位GDP能耗完全寄望于调整高耗能工业结构是不现实的。比如说, 发展低耗能产业, 我们一直强调发展服务行业, 这与学界中中国经济增长应从投资推动型增长模式向消费驱动型转变的呼声一致。但是, 事实上近年来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没有明显增加。因此, 调整增长结构是一个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过程。

第二个方面, 在经济贸易全球化导致的全球经济分工中, 中国目前的定位很明确。“中国制造”标记无所不在, 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象征。但是, 短期改变中国的低端、高耗能的出口可能性不大, 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也不允许这样做。我们可以努力, 但国际贸易分工重新调整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

长期而言, 改变产业结构, 做大第三产业无疑是降低整体能源消费的关键, 但可能不是现在。或者说, 现阶段要强行改变产业结构, 政府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经济得承担更大的牺牲。所以, 不能把节能减排太大的希望寄托在短期经济结构调整上。反过来说, 这些基本特征不能用来作为过去一些战略和政策上的过失和错误的借口, 也不等于说中国不需要从现在开始减排, 更不等于说政策没有作为。不是说不需要从现在开始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 而是说现阶段在节能减排问题上, 不能对产业结构调整寄予太大的希望。认识了阶段性增长的特征, 会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节能减排的困难和所需要的努力。

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约束除了能源稀缺, 环境保护, 能源安全 (石油对外依存) , 还必须应对低碳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成本。能源成本是中国现阶段发展清洁能源的一个关键障碍。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廉价能源为支撑, 减轻社会负担也需要廉价能源。煤炭最便宜, 同时它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最多。以煤为主是中国能源和电力结构的主要特征, 煤炭的资源和价格优势使其成为首选。无论如何具有争议, 便宜煤就有便宜的电价, 有竞争力就能提供就业, 电价不涨就有利社会稳定。

明确转型期低碳战略

总结国际经验, 快速增长的经济常常是比较粗放的。但是, 中国现阶段粗放经济也说明了节能的空间比较大;另一方面, 经济快速增长要求能源成本不能大幅度增加, 而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将大规模提高能源成本, 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了政府调高电价的难度, 所以, 相比之下, 节能比较便宜可行。

中国目前人均石油消费还很低, 2008年中国人均年石油消费为283公斤, 世界人均为587公斤, 美国则达2.91吨, 日本也有1.74吨。石油需求仍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009年中国石油消费接近4.1亿吨,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 中国2010年仅汽车将消耗石油1.38亿吨, 2020年将达2.56亿吨, 约占石油总消耗量43%和67%。但是, 2009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2%, 如果按照目前的需求增长速度, 估计2015年石油依存度可能达到65%, 超过目前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由于国内石油产能的限制, 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只能是越来越高, 而且升高的速度很快, 直接威胁中国能源安全。

如果无法有效抑制石油需求, 就必须寻找石油替代, 石油“走出去”只能是一个补充。如果能源结构既定, 石油替代对碳排放没有减缓作用, 但是, 石油替代 (如电动汽车) 的确提供了通过能源结构改变, 减少碳排放的机会。因此, 中国现阶段低碳经济转型的低碳战略应该是:节能为主, 发展清洁能源为辅, 积极寻找石油替代。

那么, 中国“十二五”的低碳经济转型可以理解为, 节能和发展清洁能源的过程中促使经济结构有所改变, 有意识地进行石油替代。既要认识到目前的经济增长结构和能源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和过程的必然, 能源需求仍将快速增长, 也要认识到与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开始通过改革和调整来尽量节能和减排。因此, “十二五”应当说是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低碳的经济发展既是目前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经济增长的约束。

一个国家的能源战略规划至关重要, 科学有效的能源规划必须充分考虑阶段性经济增长的特征。如果节能为主, 发展清洁能源为辅, 积极寻找石油替代的低碳战略方向确定, 那么能源电力战略规划除了应对新能源发展, 应当对整体节能进一步下功夫, 因为整体节能基本上是通过电力来实现的。

向结构调整要经济增长动力 第11篇

从上半年产业发展情况看,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有序进行,改造提升制造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工业运行逐步趋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同比增长9. 2%,增幅比前两个月均有所提高。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4%,中部地区增长8.8%,西部地区增长10. 8%。分产品看,464种产品中有346种产量同比增长。1-6月,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56143亿元,同比增长5. 3%,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1-5月,制造业完成投资53044亿元,同比增长14.2%,较前4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降幅有所收窄。1-5月,规模以卜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764亿元,同比增长9.8%。

化解产能过剩初见成效。1-6月,钢铁、电解铝行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8. 4%、31%。重点钢铁企业从3月份开始实现盈利,其中5月份实现利润28.5亿元,环比增长1.3倍,钢铁行业4、5月份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铁矿、煤炭价格大幅下降。前4个月水泥行业实现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109. 3%。平板玻璃行业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78%。船舶行业逐步企稳向好,上半年承接新船订单40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8. 2%,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5.3亿元,同比增 长9.2%。

服务业发展继续呈现良好态势。上半年服务业增长速度8. 0%,比同期经济增幅高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 6%,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己连续6个季度超过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1876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5. 8%,增速19.5%,分别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二产业投资2.2和5.2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接入流跫同比增长52.1%,月户均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93. 2%,商务部重点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网络购物同比增长29.5%。服务业新增企业数量达129.06万户,占新登记企业总数的78.1%,对扩大就业起到积极作用。

下半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抓住和用好“倒逼”机制,以解决重大结构性矛盾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认真执行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流动,促进要素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到国家鼓励发展的领域和行业。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简化行政审批,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落实企业自主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二是改造提升制造业。继续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抓好己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措施方案落地,坚定不移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好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有序转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三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

四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供给,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制造业集聚区、服务业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破解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经济结构调整与职业技术教育 第12篇

在世界范围内, “中国制造”在更多的时候代表着廉价, 中国劳动力代表着廉价。在世界产业链中, 中国制造位于最低端。即便有人给中国制造头上戴了顶“世界工厂”的桂冠, 但不知道这是荣耀还是羞辱。iphone是纯正的中国造, 其最高标配版本售价750美元, 中国最多能分到25美元的利润。一双耐克鞋、一件衬衫、一个玩具, 中国也只能分到极少的利润, “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空客飞机”的尴尬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今天, 即便是这极少的利润也赚不下去了。富士康公司青年职工连续自杀事件发生后, 公司做出了给员工加薪66%的决定, 于是一股加薪的热潮从珠三角地区悄然而起。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使很多公司不得不去越南、柬埔赛等国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

2010年8月, 一个全球年销量不超过60万辆的小品牌, 日本二线车企“斯巴鲁”突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一汽、二汽、上汽和北汽等大企业集团, 其争抢合资名额的举动和争造日本车的虔诚态度令人叹为观止。这个创下今年上半年最大召回记录的日本品牌, 借国产化幸运地转移了注意力。尽管这些中国企业都知道, 以前斯巴鲁与贵航合作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对技术的封锁, 也知道斯巴鲁品牌的关键技术决不可能输出给中方, 但对日本品牌的迷信和中方长期以来的矮子心态, 还是注定了这场合资谈判将在中方极度卑微的前提下进行。

中国的市场从不封闭, 看看满大街跑的世界名牌车就知道了, 到中国汽车厂家的流水线上看看, 那些生产汽车的机床都是日本、德国等国外品牌。在经济竞争中, 市场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土壤和基础, 而中国市场的开放进程却是“肥了别人、瘦了自己”。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 一半以上的大型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80%的石油化工装备, 70%的轿车工业装备、纺织机械、胶印设备、数控机床, 100%的光纤制造设备, 85%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都依赖进口。

另外, 人民币短时间内大幅度升值, 必将导致中国外贸企业 (包括外商设立的企业) 大量破产, 中国吸引外资数量的锐减, 甚至使已有的外资企业外迁, 中国的失业问题随之变得严重。这种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出口的模式难以为继, 对环境的掠夺式利用也不可长久。

中国国务院日前发下通知称, 从12月1日起, 此前对中国企业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税也将适用于外资企业, 作为压缩外资优惠政策的一环, 外资企业所负担的相关税负将因此增加10%, 利用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战略明显开始转变。

规模增长一直是中国企业前30年的发展方式, 但在30年后的今天, 整个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想要单纯地依靠规模增长已不再可能, 中国企业必须从规模增长转变成价值增长。为了使经济可持续性地发展, 中国必须推进经济的结构改革。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放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首位, 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

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将急速增长, 产业变化使没有技能的人很难获得待遇好的工作。中国制造为什么处于最低端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真正的技术工人, 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借助于流水线的强化训练机械性操作, 无法创造性地进行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的创新, 一个以产业工人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不能给产业工人以足够的投入, 是无法获得持续竞争力的。

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致命弱点。在中国职业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接高峰论坛上, 襄樊区代表说:“襄樊区已形成以汽车产业为主, 以航空行业、新材料为先导的布局。我们马上要上一个纯电动车生产线, 用工需求在5000人以上, 但是我们找不到这么多人, 我们所要的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不是普通的劳务工, 我们所要的是真正的技能工人。招不到技能工人, 怎么办?这就是我们的难题。”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发达国家高级技能人才占工人总数的40%以上, 而我国技师、高级技师占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3%。

职业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级技能人才的摇篮, 是高技术和应用技术研发、承接、转移中心。近年来, 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人才需求, 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和机遇。许多国家政府非常注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促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不断革新的技术要求, 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多方面的需求, 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建立了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德国和瑞士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秘诀之一就是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凡职业教育好的国家, 其产业工人素质就高,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有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被人们称道的德国就是一直把职业教育作为立国富民的“秘密武器”。“德国制造”的成功也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 以及给予技术工人们的高水平待遇, 而在我国, 职业教育没受到重视。

我国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急需培养一支庞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强调职业技术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 形成适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规划纲要中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温家宝总理的两句话: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蓝图, 怎么描绘都不过分;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只有把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强化行业和教育合作, 推进产业与教育融合, 才能培养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今年的“用工荒”是技术工人短缺的集中表现, 要长久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多培养技术工人。在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里, 技术工人的短缺直接阻碍产业优化升级。

三职业技术教育怎样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1 高举技术教育大旗, 重振各领域技术

职业院校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发展纲要。要以与当地经济和本身院校特点相适应的方式高高举起技术教育大旗, 重新振兴各个区域、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技术教育, 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按这样的培养目标就要调整现有的教育模式, 不仅要坚持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而且要引进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理念, 强化技术基础知识的教育, 强化技术反应、转移、革新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化国际视野, 跟踪国际最先进技术。

2 要调整校企合作的思路和档次

职业技术教育要想真正成为产业升级中的主力军, 就要求职业院校具有超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并为企业技术开发和生产服务。这就需要调整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有模式, 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习掌握企业现行的成熟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的使用并将其作为校企合作的全部内容, 满足于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全部搬到校园里来并因此而津津乐道, 而应与企业联合解决他们的技术难题, 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 并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学校可主动与企业联合开发未来的产品, 这样才能吸引企业, 既解决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难题, 又可把最新的技术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创新型的技能人才。学校的研发成果可在校办工厂里实现产业化, 也可交回企业去做, 让学校成为引领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原动力。

职业技术教育成功为企业升级服务的例子很多, 比如:辽宁省过去只能生产低端产品, 现在沈阳市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 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技术工人, 目前, 沈阳市已经能制造全世界最好的鼓风机等一批高端产品;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能对接国家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 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无缝钢管等重大项目建设;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时跟进中国二重研制的世界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项目, 且学院还建立起职教惠民、回报社会的长效机制。不仅在工业方面, 在商业方面职业教育同样能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比如,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建的浙江创意园为企业升级提供帮助, 通过创建的风险投资研究院引导温州民间投资。

3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技术教育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中担当重任的决定性因素

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否走在行业、产业的前端, 关键在于学院是否有担当此任的教师队伍。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就是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原安江农校) 的老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仅是我国水稻研究的权威, 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水稻专家。他提出的理论始终保持了杂交水稻研究的领先水平。20世纪60年代, 他选择水稻杂种优势, 以这一公认的世界难题为出发点从事科研, 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 当“三农”问题再次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时, 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急国家之所急, 想农民之所想, 不断开辟和拓展研究的新领域, 挑战新的目标, 承担和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等重大研究项目。袁隆平让我们看到, 职业院校同样能出科学家、行业带头人。

在袁隆平执教的30余年里, 他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和方法。他对科学的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科学就是探索未知, 就是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事物和规律, 科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服务于生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科学研究不能迷信于书本和大师, 20世纪50年代, 袁隆平依照米丘林、李森林的遗传学说试验多年未果, 直到60年代, 他从外文杂志上看到孟德尔、摩尔根遗传理论, 直接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教学, 以替代米、李遗传学说的全部内容, 并积极进行人工杂交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试验, 继而发现水稻也具有杂种优势现象。袁隆平教学科研的核心就是“从实践中找答案”。他说:“即使浅显的问题, 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 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袁隆平院士的教学方法和对科学研究的执着值得广大职业院校老师学习, 如果职业院校能多一些像袁隆平那样的老师, 职业教育何愁不成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力军呢?

为使专业课老师更好地成为“双师型”教师, 学院应保证教师在企业得到过充分锻炼, 在企业学到真功夫;还应该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项目的开发, 鼓励教师参与社会需求的科研选题。职业院校的老师应该坚持在实践中创新, 坚守在科研实践第一线并学以致用,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广泛采用现场教学法, 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列入教学内容。

另外, 企业指导人作为外聘教师已经成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部分。让企业的技术能手走进来, 聘任行业、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同时, 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技能, 是打造“双师型”队伍的关键, 也是职业院校能否真正为产业升级服务的决定因素。

4 课程开发应该更多地融入产业、企业和实践因素

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之际, 职业教育要关心国家新近制定的产业振兴规划, 跟上国家最新的经济发展趋势, 在国家未来的产业结构变化中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 避免造成因专业结构不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造成的教学资源浪费与毕业生失业。

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课程体系要依据专业方向来设置, 而专业方向应依据区域产业结构和生产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快, 职业院校要改变课程设置相对滞后的状况, 及时调整知识结构。

职业院校应利用两个假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 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岗位标准、技能要求等每一个细节。要请企业的专家参与学校的课程体系改革, 把要开发的课程跟企业进行讨论, 反复论证。企业的标准包括职业的鉴定标准也在变化, 课程内容也需随时更新和调整。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分阶段性的, 要不断随着技术的升级而变化。

实践能力强本应该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所在, 然而许多去应聘的职校毕业生在实践能力、实战能力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黑板加粉笔是培养不出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必须构建面向工作岗位的具有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 合理设计实训、实习、实验等教学环节。实训基地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职业教育的最大优点和根本优势就在于培养学生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历和比较过硬的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在校期间给他们提供与社会就业环境相似甚至超前的实训条件。职业院校的课程实施要从工作任务的角度来强调其实践性, 而不少于半年的顶岗实习也是对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综合检验。

参考文献

[1]王志明.教育学视野中的袁隆平学术思想初探[J].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1-3.

[2]杜祥培.一流高职院校发展的策略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6) :27-31.

[3]富士康事件带给高职教育的沉思和思考.[EB/OL].中国新闻网, 2010-7-26.

[4]鞠光宇.发达国家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职业教育发展[N].人民日报, 2010-6-29.

上一篇:老年人如何调适心理下一篇:未通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