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建筑范文

2024-07-26

干栏建筑范文(精选6篇)

干栏建筑 第1篇

关键词:干栏建筑,干栏化,吊脚楼

中国南方的“百越民族”(中国的“百越民族”,是对中国南方民族的泛称,东至吴越,西至滇黔,北至荆楚,南至东南亚,都是他们的居地。古代或混称为百仆、百越,或别称为骆越、干越、荆蛮、南蛮、蛮人、黎人、傣人、壮人、摆夷、夷人、僚人等等)因为地处水乡,霉雨潮湿,多蛇虫之害,便发明了一种牲畜住楼下,人居楼上,造走廊互通往来的居住形式,以避风湿与蛇虫之害,古称“干栏”,俗称“吊脚楼”。“干栏”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是江南美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雄伟的帝王宫室,巍峨的道观佛寺或精巧的重台楼阁、水榭凉亭、九曲回廊、风雨长桥……无一不是“干栏”的演化和发展。

1 干栏建筑

建筑学家们认为,吊脚楼还不是真正的干栏建筑,只有下层打桩、上层建房的建筑物才是名副其实的“干栏建筑”(见图1)。

1.1 干栏建筑的发展演化

干栏又称“麻栏”,是我国南方古代民族的住房形式,据说是越人发明的。六朝及唐宋时期,西南僚人亦“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明代,今壮族和布依族先民“居舍,茅而不涂,衡板为阁,上以栖人,下畜牛羊猪犬,谓之麻栏”。干栏也好,麻栏也罢,都是由树居或称巢居的居住方式演变而来的。

发展历程大概为:先是“依树为巢而居”,尔后“依树积木,以居其上”,末了才伐木建房,“人居楼,梯而上”“上以自处,下居鸡豚”。

1.2 干栏建筑的空间结构特征

吊脚木楼,屡见不鲜,此乃地势使然。而修建干栏建筑则不同。在“一大”代表邓恩铭故里水甫寨看到,水族民居是修在平地上的,但依然“人居楼,梯而上”“上以自处,下居鸡豚”。水族同胞在平地建房的工艺是:先用粗大的木柱和厚实的木板,构筑一个一人多高的平台,然后再于其上修建木结构的一层平房或二层楼房。底层立柱与上层立柱互不连通,断然两个建筑实体,这是与吊脚楼的最大区别,亦是真正的干栏建筑与仿干栏式建筑的本质区别。干栏建筑在历史上有巢居、干栏、阁栏、槛、栏、兰、栏房、麻栏、罗汉楼、羊楼等等名称。

2 吊脚楼

山区少平坝,为约良田,鄂西传统民居中的“上房——堂屋”通常沿山川坡地坐基而建,(故)俗称“座子屋”。

吊脚楼的空间结构特征如下:座子屋空间格局正是中国传统三开间形制,一明两暗,中大旁小,坡下低洼,座子屋前两侧厢房局部用立柱架起。这种建筑做法,有一个专用的构造术语叫作“吊脚”。吊脚基地与堂前庭院平齐,而柱上厢房有外廊向院或折转向前,俗称“签子”(或称“龛子”“走栏”)。与自周以降汉人所创、东传日本的缘侧、高床不同,厢房吊脚柱长可人,宛若楼宇。两者合称之,鄂西传统民居名为“吊脚楼”(见图2)。

吊脚楼前低地往往辟地设塘,以利生活和生产,亦造成小气候。依坡傍水,随形就势,前厢吊脚、后堂坐基,鄂西传统民居的大空间格局在平面上呈现出前松后紧,分立围合之象。

“吊脚”高即成“楼”,意味着其建筑格局已经突破平面,具有明显的立体走势。

3 “干栏建筑”与“吊脚楼”的区别

3.1 平面类型与空间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纵向设计有两个主要的手法:重檐与叠檐。以佛塔为例,前者如密檐式,后者如阁楼式。 不过,传统民居常用后一种,实例遍及大江南(徽州民居天井楼院)北(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形成立体格局的手法,除了叠屋,民居中还有一种“架屋”,这就是干栏。我国南方雨沛林丰,又炎热潮湿、多沼泽湖河,且间有洪泛,民居采用木、竹干栏式,应看作土著居民世世代代为在险恶自然界求一栖身之地而对环境抗争、适应的结果。

真正的干栏应当是独院式,底层整个架空;吊脚楼仅局部架起,故只能称作“干栏化”。鄂西传统民居“干栏化”为吊脚楼,既前后围合,又高低错落,而且院内宅外通透,与环境融为一体。鄂西民居“干栏化”还有一个明显的表现,即其座子屋虽落地建造,但不用实墙砌筑,而是作法随厢房,板壁立贴,从空间限定手法上看,这是变“面限定”为“栅限定”,为的是能透气、散潮,同时也削弱了实墙界面带给空间的沉闷感。

3.2建筑与民族文化特性

纯粹、典型的干栏式民居要数云南傣楼。由于保留着更为原始的家庭制生活习俗,宅内堂、厢、室的功能分区是在同一个大的屋檐下,借用空间分隔的方式(减法)来实现的。

傣族村落人聚空间的性别禁忌,西双版纳傣族村落因其生态特性、干栏式建筑风格和宗教色彩早就进入众多研究者的视野,就整体而言,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在于其物理范畴。性别禁忌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具有世界属性,傣族村落人聚空间的性别禁忌,既是一种宗教禁忌,也是一种等级禁忌,它来源于傣族的宇宙观。

相比之下,鄂西吊脚楼则如汉房,用的是空间组合的方式(加法),堂屋与厢房分立、围合,核心形成庭院。因此,云南干栏似乎是“干栏房”,而鄂西干栏房变成“干栏院”。

4结语

查阅了相关文献与资料,对“干栏建筑”与“吊脚楼”这两个概念有了相对明晰的认识。在做学问,深入研究之前需要对概念做一个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张良皋.干栏——平摆着的中国建筑史[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12):1-3.

[2]张良皋.论中国环境.建筑.文化——《巴史别观》结语[J].华中建筑,2005(1):8-9.

[3]崔健,李捷.从纯粹性走向体系化——云南干栏民居与鄂西干栏民居之比较[J].新建筑,2003(sup):44-47.

[4]郑涛.解读湘西吊脚楼[J].四川建筑,2007,28(2):51-53.

茅难山下的“干栏石楼” 第2篇

毛南族的住房风格独特,一座座由石头砌成的干栏石楼,融汇了祖国的古老文化与技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中国5000年文明历史长河中,潮涨潮落,云卷又云舒,绽放出自己独具风釆的文化个性。

作为一个广西人,虽然对自己的世居民族——毛南族神往,但一直没有过亲密接触,这次,我终于有了寻访它的机会。

“晓桐”与“龙办”

“寨子”和“村子”

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三个乡,是毛南族聚居地,也称“毛南山乡”。汽车从环江县城出发,沿着桂西北弯曲的山路徐徐向前,那里山路弯弯,通向数不清的民族山寨,山高林密,常常看不见来路,也看不清去路。好在,不时有缭绕在山梁上的袅袅炊烟提醒我们,山那边确实有村子,有人家。在这几多期许几多等待中,我走进了毛南村寨。

毛南族聚居地,山川畎亩相连,地形西北高、东北低,不同的地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西北段是大石山区,山高谷深,地势险峻,水源相对稀疏,在毛南语里,那里的寨子被叫做“晓桐”,意思就是“种旱粮的村寨”。“晓桐”,多为六七户聚成一屯,村与村之间相距较远,十里八里或数十里,都有,没有大的溪流,没有大块的田地,人们所耕种的,是分散在山场石窝里的小片畲地。几十年前以及更早,人畜饮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尤其到干旱时节,毛南人常常不避山高路远,头上顶着一颗热辣辣的太阳,络绎不绝地去到深深岩洞里,把水一桶一桶往家背。当然,现在不会了,政府出资引出了地下水,并给每一户人家都建起了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水柜。彩带般的公路飘进每个村落,伴随着公路开通的还有照明、通讯设施等,“晓桐”不再闭塞。

我来到的是东北段,这是半石山区,石山不算高,也不很大,连绵起伏的山峦环抱着大大小小的田垌,在毛南语里,那里的村子叫“龙办”,意思是“种水稻的村寨”。这些村落大都同姓聚族而居,不但姓氏相同,而且血脉和祖先也共相传承。这些人家,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平静地繁衍生存着,儿女们长大后,除大儿子留在老屋外,别的后辈多另盖新屋,天长日久,又慢慢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其他村落。

“龙办”依山而在,面对田野,有十多户或数十户人家,多的,一村上百户。村与村之间不很远,二五里路吧,远也不过十来里,绿树翠竹,人烟稠密,溪水潺潺,土肥地沃,是个随便插根竹子也能变成竹林的地方。“龙办”以种水稻为主,香粳香糯远近闻名,岭旁村边,稻田片片,每年秋风漸起时,田里的香谷稻穗低垂,随风摇摆,纯净的金黄谷色铺在黛绿山谷之间,谷香伴着花香,悄悄裹满毛南山乡的每一道田埂和每一片屋顶。

毛南族的“干栏石楼”

走进村口,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道废弃的石城墙,这是毛南先人为了防御外侵垒砌的。当年偶尔开启石城墙的栅门走出去的,是一个个心高志远的少年,如今这些人成了毛南族人走向文明与进步的使者。居住在大石山区的毛南人生活中离不开石,房屋建筑也因为石而独具特色,那是一座座石的柱子,石的房基,石的墙,石的台阶的干栏式的楼房,人们称之干栏石楼。

由于毛南族居民大多居住在小河边,人们就地取材,用河边的鹅卵石砌墙裙,上半墙用土制成,房子周围的路面全是用大小不一的卵石铺成,使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沿着错落有致的石板路徐徐行走,淳朴乡风浓浓地扑面而来。这里朴素而自在,平静而干净,三三两两的村民坐在村头的榕树下,在刻有“鸡笼棋”、“三棋”、“射棋”、“皇棋”、“牛角棋”、“侧刀棋”、“五环棋”等毛南族特有民间特有的棋谱上,随手摆上碎石片或者玉米粒,对弈开来,边上不少村民围圈观战。毛南人用极具善意的表隋与声音和我们打过招呼后,又从容不迫地继续做他们手中的活,就连行走在村间路上的鸡鸭鹅,也都自然之极地摆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

据说,毛南族住宅建筑经历了四个阶段。最初住的是草木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口;稍后是土木结构,分三开间或五、七开间,皆取单数;接着是石木或砖木结构,俗谓石楼,其内外装修皆比较讲究,宽敞明亮;再后来就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出现,不过这个现在尚不普遍,干栏石楼还是占了大部分。

一名村干部带我们进入了他的家——一座干栏石楼。这座干栏石楼共三层。第一层圈养牲畜和堆放粮食。第二层靠前面的大部分地区是木板,靠后面的小部分是地面,与第二层的木板对齐,拼成一个平面。

“我们的干栏石楼一般是三间、五间或七间,均为单数,全部用当地的石料做房基、垒山墙、砌台阶。堂屋设在正中,两边的房屋对称。石楼的山墙全部由条石砌成,把砌山墙称作封山。在两堵山墙之间视建房的多少竖立排架,排架与山墙平行。一般情况下,建三间屋,立两道排架;建五间屋,立四道排架;建七间屋,立六道排架。我们毛南话称排架为排檐。排檐由柱、木护、析条等组成。木柱有四根,两根母柱最为高大,两根子柱相对低矮一些;母柱靠内,子柱靠外,都坐立在柱石之上。柱石是精心雕凿而成的圆台形石垫,有的高达1m以上,非常气派。木柱由木护串联而成;木护是一些很长的厚木板,按长度可分为大护、二护、三护等。排架与山墙之间及排架与排架之间均用析条连接,析条上打棣子、盖瓦。”或许是看到我一直在打量这座房子,村干部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石楼的堂屋设在正中,大门由两块整木板对关的双扇门组成。门板不是用合页固定的,而是套在上下各一的门枢上,正厅对着大门有一板壁,把厅堂分成了前后两部分。板壁后面的空间较小,是主妇的住所,又可以作餐厅。两边的厢房是子女的房间,也是客房。大门到板壁之间的空间是堂屋的外厅,也是正厅。厅堂的板壁上,用木板镶花边装配了一个小阁,村干部告诉我,那个被毛南族称为“香花”。此外,还有供奉祖先的灵台,设有灶王、财神等神位。

穿越历史走廊

很意外的,墙壁上居然还挂着一顶毛南族的“精灵”花竹帽。花竹帽是毛南女子身边一种美丽、吉祥并跟爱情有关的特殊装饰品。这个,我在县文化馆有看到,据说那是用毛南山间长出来的金竹和墨竹破成薄如纸细如发的竹丝编织而成的。帽子手工之细腻和图案之精致,可以与壮锦媲美。后来在乡间看到艺人在编织,几百根竹篾在他手上飞舞,仿佛赏心悦目的指尖舞蹈。这项传统工艺濒临消失,幸运的是如今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扶持。

毛南人的传统石雕工艺精湛。门外有雕刻精美的石具,一盘雕着花草的石磨、一扇雕着鱼跃龙门的石门、一面雕着龙凤呈祥的石窗,或者几根雕着莲花造型的房屋石脚;屋里呢,还会有雕着蝶恋花或鸳鸯戏水的石缸与石盆。雕刻工艺精细、刀法流畅,图案精美,栩栩如生。正赞叹不已,“我们的傩戏傩舞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更具有我们毛南族的浓郁特色,有机会带你们去看看”。看来,毛南人的韵致,铺陈在被岁月和雨水冲刷得圓润清亮的石板路上,隐约在四季长响的傩戏音乐里,缠绵在承载着历史文化信仰的傩面具中,沉浸在干栏下低头吃草的牛儿那光洁的脊背上。

穿过长长的历史走廊,毛南族一路走到今天,在青山绿水中,在天地之间,就这样生生长流。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毛南山乡,汽车驶出村边清澈透亮的小溪上的石桥,干吗栏石楼慢慢地在我视野中消失,但我知道,毛南族从此一定常在我的梦中闪现。

毛南族简介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子世。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一带 下团六圩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县。

毛南族的编织和雕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所编织的竹器,工艺精湛。著名的花竹帽,又叫“顶卡花”,使用削成只有半根火柴粗的竹蔑织出精致的花纹图案,非希美观,所雕刻的木质假面具,形象主动逼真。所刻制的石柱、石碑等,均有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仙鹤、寿松和几何图案花纹,深为附近各族人民赞赏。

旅游小贴士

黔东南地域干栏式建筑探究 第3篇

一、功能布局与生产关系的协调性

黔东南杆栏式建筑结构是苗侗人民经过千年的居住生活总结出来的, 是适应当地气候, 适应生产劳动, 适应家族生活关系的住宅, 其选址择地, 一般不会将建筑修建到宝贵的耕地上, 而是利用山地斜坡地形为基础, 利用干栏式结构将山地处理成梯田形式, 建造成半干栏式的建筑。一般设置为下层为牲口养殖, 以及农具储放的地方, 一层为厨房, 储物间, 二层为客厅, 是作为家人交流与会客的场所;一般情况二楼的客厅入户门对面, 是供奉祖先和神灵的供桌和牌位。入户门外侧的走道是靠背为弧线型的美人靠, 作为夏天乘凉, 对歌, 交流的场所。两侧为厢房, 有些形式还有偏厦, 厨因此苗族居住的区域一般在山区顺势而建, 这种建于山区斜坡上的聚居区势必比在平原地区建造村寨艰辛, 对地理环境, 地质条件的考察要求更加苛刻。根据史书的大致记载, 大约在东汉时期, 苗族就迁徙到了黔东南区域, 千年来的住宅营建经验使得他们总结出了村寨营造, 选址的合理方式。朗德上寨位于黔东南距离凯里市区29公里的区域, 总人口百户的村寨, 在即欧兑河南岸, 寨子有鼓楼一座, 铜鼓广场一个, 水池一个, 宅门一个, 从村寨的整体布局来看, 村寨外围建筑一字排开, 具有一定的防卫性, 村寨仅有一宅门能入内, 且道路设置狭窄, 陡峭, 具有一定的自卫意识。入宅门右转, 即到达寨子中央部分的铜鼓广场, 广场在功能上来讲, 属于村名聚集, 过节活动, 议事的区域, 具有一定的精神象征性。这种村寨的布局与中原地区古老的聚居区布局具有功能的相似性, 从甘肃大地湾遗址中的村寨中央公共建筑, 到福建客家人的土楼建筑中央的神庙, 都具有精神性质和公共建筑功能的两重性叠合。作为村寨中临近鼓楼的大水池 (泉水) 是饮用水的源泉与防火用水的来源, 作为全木建筑结构的村寨, 防火用水是其必备的重要功能。

二、肇兴侗族村寨

肇兴侗寨为黔东南州侗族最为聚集的地区, 占地面积达到180000平方米, 此地原著侗族为陆姓侗族, 在近代的发展中逐渐出现了多个姓氏的侗民。侗族建筑由巢居发展而来, 具体为聚木而居, 其结构与其鼓楼有其相似之处, 鼓楼主要受力结构为中央雷公柱。这种结构依然是按照树木的生长结构进行营建, 其居住空间杆栏式建筑呈现出下大上小的形式, 层层往上递增, 也是继承了依树而建的古老营建结构。

建筑的空间布局上, 侗族民居一楼一般为火塘, 以及杂物间, 火塘间兼具堂屋的功能, 是全家聚集, 以及有重大事项, 例如人的出生, 死亡, 进行活动的地方, 具有一定的人伦, 宗教的性质空间;如果房屋高架比较高的话, 底层还会有牛羊圈的功能存在, 二层空间为老人房, 宽廊, 卧室等, 侗家的宽廊为家庭聚会的场所, 是进行交流, 活动, 游戏的空间。三层则为子女卧室, 或者其它私密性质的空间。顶层为仓库空间, 这种仓库空间具有储藏食物, 风干腊肉等的功能属性。四周透风, 干燥透气, 具有实用功能。

三、可持续发展性

建筑通体结构为木材, 这种原生态的建筑甚至房顶不用瓦片遮雨, 为杉树树皮严密叠加而成, 为避雨的良好材料, 干阑式建筑通体为木结构, 建筑废弃后不会存在难以分解的建筑垃圾。保持了自然环境的整洁和建筑垃圾处理的压力。同时苗族干阑式建筑高度基本控制在13米之内, 一般为3层高度, 这个高度低于建筑周边树木的高度, (特指此地域普遍的树种高度。) 不会影响到周边植被的生长。从这些村寨的布局看, 建筑物的高度低于村寨周边树林的高度, 且苗族村寨建筑物稠密, 在视觉上, 建筑物的高度差和植物高度间形成了协调的关系。从建筑物色彩的协调评价, 苗侗干阑式建筑通体为木质材料, 大多建筑在自然状况下呈现出木材表层风化的褐灰色, 这种中性温和的色彩更容易和周边绿色植物保持色彩的协调性, 更容易使建筑融入到自然的色彩中来。日本设计师隈研吾提出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从而达到让建筑消失的目的。中国建筑设计师王澍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 认为建筑设计应该融入到自然中来。这些带有东方认知体系的现代思想都认同建筑和建筑物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关系, 这种协调性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协调性, 建筑空间的协调性, 生态系统的协调性, 色彩的协调性, 人和生活的协调性, 生活和生产活动之间的协调性。人的生存和自然的生存空间的协调新, 等多方面的协调关系。

四、建筑材料的来源

苗侗建筑材料来源于当地森林出产的杉木, 松木等木材, 杉木具有不易变形, 防腐, 密度低, 纹理通直、结构均匀、强度中等, 成材快的特点。传统苗侗区域的干栏式建筑普遍采用这种材料, 这种生产方式最大的好处为:减少了材料的运输费用;建筑材料可以从自家林权地采伐, 就地取材;木材为天然可再生材料, 生产过程中不会制造有害物质, 且能改善生态系统;建筑制造周期短, 一个三层高, 5开间, 每层面积150平米的干阑式建筑, 普通建造周期不会超过90天;建筑维护简单, 便捷, 在干栏式建筑中, 任意木部件的损坏, 都可以在木工加工下, 任意更换, 修改;材料的协调性保证了村寨的美观, 自然原色的杉木, 在自然光线, 雨水, 山林雾气的影响下, 形成了色彩微差对比的阶梯协调性。为村寨建筑留下了历史发展的脉络。

五、结语

黔东南地域多山地, 地形复杂, 环境封闭, 苗侗先民因地制宜, 在千百年的长期生活中, 创造出了适合当地环境的干阑式建筑, 从建筑的用材, 建造和民居的空间设置, 无不反映出这种建筑的科学性, 和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性, 在保证了大自然最大的完整性, 和保证自然的原始性系统的同时, 满足当地人生产, 生活的需求。在黔东南经济发展的今天, 现代工业, 现代住宅的出现, 开发方不假思索, 急躁的随意开山平地, 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和原始地貌。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 和自然和谐共存的苗侗干阑式建筑的营造方式, 以及建筑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思想是值得当下黔东南地域城市规划发展, 以及人居规划思想应该借鉴的。

摘要:黔东南地区侗族, 苗族干栏式建筑是当地人民长期在西南地域根据地域特性设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 其采用的建筑材料, 布局, 艺术特色, 都能和谐的和自然环境融洽共存;反映生活生产的特性。

干栏建筑 第4篇

湘鄂西是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的西北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的西南部,两个自治州毗邻[1](图1)西接黔渝是土家、苗、这些在本土生长的起来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1],自然环境相似,造就了土家族的吊脚楼,苗族的半边楼,而它们属于干栏式建筑的一支[2],经过长期的演变后,形成了现今的形态一一半干栏式。

1 演进的自然背景

1.1 地理环境

湘鄂西位于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递减的第二阶梯之东缘,位于云贵高原的东侧,平均海拔高度1 000m左右。鄂西地区29.4%的地区海拔在1 200m以上,43.6%的地区海拔800至1 200m,海拔位于800m以下的地区只占了总面积的27%。湘西地区与鄂西地区同属武陵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境呈现山原地貌特征、最高海拔1 737m,最低海拔97.1,从地质学角度来看:湘鄂西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高山谷地,少平原丘陵,垂直海拔高差大,形成这样的相似的地貌的原因是两地区位于相同的地质板块之上,从而造就了相似的地理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解释了地理环境形成的原因,同时也是该地区半干栏式建筑形成的环境基础。

底部架空的形制的干栏建筑能很好的适应山地地形,湘鄂西的原生型少数民族,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半边楼房架空的新型干栏建筑一一半干栏建筑(如图2,3),它能在有限的用地上,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耕地,这是地理环境对建筑文化影响的结果。

1.2 气候环境

湘鄂西地区属于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山地地形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使得气候垂直差异的影响远远大于水平面差异的影响。湘鄂西多年的年均气温在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水热资源较好,气候适宜[3]。

总的来说呈现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雾多湿重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气候特点,与干栏式建筑架空的底层通风防潮,避暑避寒,的特征结合从而形成了当地半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演变后形成的开敞灵活,空间变换自由的半干栏建筑更加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1.3 自然资源

湘鄂西地区,自然资源较之全国其它地区丰富。其中,水量充沛,森林覆盖面积在全国位于前列。

植被资源尤其丰厚,林木的种类繁多,林木的分布呈现明显的海拔差异,既有位于高海拔的质地密实的针叶林,中海拔的阔叶林,针叶林过渡带,以及低海拔地区的灌木,阔叶林。

因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的影响,木材成为了当地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干栏式与木构筑结合,形成了当地有特色的半干栏式建筑。

2 演进的人文背景

2.1 社会背景

湘鄂西地区的土家族和苗族在此地区交错而居,大杂居小聚居,民族之间互相交融,相互影响,风俗习惯有很多方面甚至是相似的。在元明之前的时代,该地区的苗族、土家族还处于氏族社会时期,公元13世纪到公元17世纪的元明时期推行的土司制度,社会形态才步入封建领土制,清代开始打击当地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此时才与中原发达地区形成频繁的交流,先进的工艺与技术传入此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该地民族实行自我管理,土司为王,与中央集权相对,与中原文化隔离,自成体系封闭式发展。初期的干栏式建筑传入该地区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里自成一体,在同时期时中原的文化属于先进的强势文化,湘鄂西虽然闭塞,政治封闭,但是我们看到,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逐渐接受胡床、方凳等家具,摈弃席地而坐,形成了新的建筑空间格局,这一点在在漫长的时间里影响着湘鄂西地区的苗族、土家族[4]。

湘鄂西的半干栏建筑室内空间灵活多变,建筑构建,比如楼梯间,位于火塘间的一角能充分利用空间,家具摆设和尺度适宜,按照人的尺度比列来,相对中原地区更趋于小巧。

总之,半干栏式建筑是在连续的少数民族社会中,不断跟中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

2.2 历史文化背景

干栏式建筑也称作干阑,起发展序列经历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演变,有专家考证研究后提出半干栏式建筑是干栏式建筑的高级形式,它的发展序列一一巢居一一栅居一一干栏一一半干栏[5]。

从现存的各种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干栏式建筑曾经广泛的分布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张良皋先生提到商朝曾将干栏式建筑文化传递到中原地区,即证明干栏在中原腹地曾广泛的出现过[6],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榫卯技术构筑的木干栏式建筑,是已知的距今最久远的原始栅栏建筑,战国末期到秦汉时期是干栏建筑在中原地区发展的最鼎盛时期,到了唐宋时期,古书本的描述都是“深广之民”南蛮少数民族使用的居住形式。

北宋南迁,将中原文化进一南移,到了近代初江南地区的干栏式建筑已经彻底的消失[7]。而在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却继续的发展着干栏式建筑,形成了一个未被打断,连续一体不断发展的干栏式建筑文脉,最终演变出了半干栏式建筑。

半干栏式建筑的施工,构造要比干栏式复杂的多,是干栏式建筑与山地结合后发展的产物,一方面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留出更多的平缓地形给耕地,同时与全干栏式建筑相比,灵活多变的建筑形制,既有直接与地面连接的空间,也有跳出部分,延伸了地面活动空间。这种演变和发展与干栏式建筑的本身特性分不开。半干栏式克服了全干栏式建筑与地面联系不便的困难,也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安全性增强后,建筑逐渐接近地面的演化趋势。

3 小结

干栏式建筑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两大建筑体系之一,从最初级的巢居发展到今天的半干栏式,建筑形式功能等等的改变,不单是建筑单体的转变,其背后有着环境地理、人文历史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一系列不可分割的因素形成了半干栏式建筑文化,并长期影响半干栏式建筑的发展,从干栏式建筑的演变我们看出:建筑的形成绝不是单一或者简简单单几个因素影响的结果,这种思考角度对于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半干栏式建筑是干栏式建筑发展的新型态,作为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支,本文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干栏建筑的演进的背景,以及这种背景下演变出来的半干栏建筑的特征。

关键词:湘鄂西,半干栏,自然背景,人文背景

参考文献

[1]柳肃,湘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7.

[2]汤里平,干栏体系住居在我国历史存在的大体状况[J],湘潭工学院学报,2000(12).

[3]湘西自治州地质概况-气象水文;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概况;http://www.xxzgt.gov.cn/gtzyyw/dhch/dzgk/201112/t20111227_134627.html;http://www.enshi.gov.cn/zzf/zq/.

[4]张良皋,土家族文化与吊脚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

[5]李先奎,干栏式苗居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7-124

[6]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干栏建筑 第5篇

黔东南地域苗族、侗族的民居为独特的木结构干栏式建筑, 其建筑结构有防潮、防止野兽侵袭的功能, 是古代人民适应潮湿的森林气候环境所形成的建筑形式。但是随着黔东南地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大面积森林的消失, 以及当代新的建筑材料的介入, 在本土建筑思潮和当地政府对传统干栏式建筑继承的鼓励下, 在本地域旅游业的发展下, 设计出一种即遵循当地建筑传统, 又在大时代背景下符合当下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习惯的新式样, 同时这种设计能使营建价格更加低廉, 结构更加稳固, 成为当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事项。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 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在人类尚未大规模破坏森林植被时期, 生态系统稳固, 到处是遮天蔽日的森林, 林木粗壮, 气候阴湿多雨, 山间多云雾, 连月不散。在这种自然条件下, 很早就有一个叫百越的民族在这片区域居住。根据《史记》记载, 历史上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南夷”是以百越族系为主, 主要居住在云贵地区。他们居住的建筑形式是高架屋, 即房屋架空于地面之上, 主要受重由承重的房柱支撑, 致使房屋和潮湿的地面隔离, 形成干燥、远离地面野兽侵袭、相对宜居的居住环境。根据近代考古发现以及古籍记载, 中原地区早期建筑亦为干栏式建筑。考古发现早在河姆渡时期, 古人类就使用了这一建筑形式。随后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和暖温性气候的结束, 中原地区逐渐变得干燥, 森林湖泊也渐渐退却。随着森林的逐渐消失, 大型野兽侵袭的减少, 高架的建筑物随之落到了地面。同时为了避免洪水灌入建筑内部, 修建了高于地面的台基, 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多的高台建筑。在人类建筑的发展中, 人们总是选择适合的资源, 适于气候条件和人本身的特点三者之间的融洽度的统一。维克多·奥戈亚 (Victor Olgyay) 在其1963年完成的《设计结合气候, 迈向地方主义建筑的生物气候学方法》一书中, 认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即气候及其环境的变化, 或者生产方式的变化, 会导致建筑形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黔东南地域目前气候特征

黔东南地区为亚热带气候, 目前大多数山区的植被为现代人工栽培的用材林和经济林, 树冠直径较小, 结构品种单一, 主要是针叶松、杉木、落叶松, 树径达到一定的范围, 即可当经济林木出售。从整个自然范围来看, 已经很难再找到能够建造大型鼓楼所需要的材料, 譬如修建鼓楼的雷公柱, 需要500年左右树龄的木材能对整个鼓楼起到支撑作用。与古籍中记载的贵州巨木参天、遮天蔽日的情况有所不同, 传统的巨木资源已经相当匮乏。很多巨大木结构建筑的营建, 由于资源短缺, 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从气候条件来看, 由于树木的减少, 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侗族、苗族居住区周边的大多数地方已经变成农田以及规划好的经济林区。大型野兽的侵袭微乎其微, 同时地面也因缺少植物, 不再过于潮湿。所以干栏式建筑在黔东南地区所起的作用, 已经有所下降。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是, 高架屋式的干栏式建筑已经难以看到, 常见到的是架起尺度较低的干栏式建筑。甚至, 由于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 现代修建的侗族、苗族传统建筑, 已经落到地面, 没有架空的干栏式建筑成为居民新的建筑样式。

人类居住环境的习惯性沿袭, 政府对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经济扶持, 旅游业的发展, 成为目前黔东南地区苗、侗传统建筑存在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建筑营建主要是为了达到发展当地旅游业的目的, 以建筑为猎奇物, 赚取经济收入, 或者为赚取政府的补贴, 其本质功能已经有所丧失。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在营建方式同一化的趋势下, 如何能建立本区域新的民居形式, 成为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新材料的应用

在侗族传统民居的营建中, 由于受到材料物资的限制, 只能就地取材, 木材和石材就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且又因生产力比较落后, 石材无法得到高质量的铁器加工, 致使长久以来, 木材成为最为主要的建筑材料。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价格相对低廉的钢材 (每吨6000左右) , 其拉力、支撑力、稳固性, 远远高于木材 (每立方米5000) 。从物理性能来考虑, 钢结构具有无可争辩的优势, 可以极大地改善木结构建筑中存在的易变型、跨度受限制等多方面的缺陷。

玻璃的介入。传统的侗族、苗族建筑一般处于风景秀丽的山区, 但同时这些村寨建筑密度高, 如果能够部分使用大型钢化玻璃材料, 则能改善自然光线的射入。利用大型玻璃, 再加上钢材骨架的支撑, 可以形成大面积的落地窗。

石材的介入。苗族、侗族的建筑一般选址为风景秀丽的山坡以及河湾附近, 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材, 其中河沙、碎石、卵石等储存量丰富, 如果能够加以合理利用, 可增加传统建筑的承受力。

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的加工利用。玉米在黔东南地区有着相当普遍的种植, 越是土地贫瘠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玉米的种植越广泛, 玉米秸秆也成为农村地区拥有的植物秸秆之一。玉米秸秆有一定的强度, 经过一定顺序的捆扎, 或者将秸秆加压成型处理, 可以形成很好的隔音填充材料。这种材料的顺利研发, 可以弥补木建筑中木墙体保温差、隔音差的缺陷。当下, 玉米秸秆已经加工成市场上短缺的环保节能新型墙体板材, 具有保温、隔音、耐火、阻燃的特性。这种新型轻质墙体材料重量仅为红砖墙的1/21, 强度相当于190号水泥, 且这种墙体安装方便, 比红砖砌墙节约十分之九的工时。这种重量轻、强度高的建筑材料很适合在木结构建筑中作为隔音、分隔空间的墙体。

同时混凝土构件具有大跨度、耐压力强的特点, 黔东南地区地质结构稳定, 混凝土构件能够稳定地扎在山体地质上, 能改善传统木建筑支撑力不足且易于变型弯曲的劣势。

四、解放地面用地的传统空间意识

侗族建筑以解放用地著称。在多山的黔东南地区, 居于山腰的居民很少将建筑建在田地之上, 都是利用半干栏或者全干栏的形式修建在山坡上。侗族建筑层层出翘, 形成下小上大的结构形式, 有利于少占地面土地。干栏式建筑一层挑空, 形成一个可以利用的自由空间, 这个空间在侗族人的传统生活中可以畜养牲口, 存放农具, 或者收纳杂物, 成为一个利用方式很自由的空间, 在当下的设计中, 这个空间的利用度仍然很高。当下农村的交通道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多居民都自购私家车, 这个空间则可以改造成车库房, 还可以改造成小型的工作室。苗、侗地区有很多手工艺品享誉世界, 在旅游业发展的当下, 如果能够将建筑中的第一层改造成小型工作室, 或者作为这些工艺品的展销空间, 可以为本地区的居民增加经济收入。

五、布局意识

苗、侗民居的二楼一般入户为火塘, 摆设有祖宗的牌位。火塘在苗侗传统文化中具有精神性的地位, 是家人聚会和团圆的地方。现代生活中, 家人团聚的场所逐渐被客厅所替代, 围火聚会交流的生活形式已成为过去, 所以当代的火塘设计既要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也要和传统的民居空间布局相适宜。

在传统苗、侗干栏式民居的二层空间中, 一般为卧室。这种设置和当下居室的设计相似, 可以作为保留的传统布局。

三层空间一般为储放腊肉、谷物的仓库, 具有通风、避雨的功能。随着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 这层空间可以设置为屋顶花园, 或者作为其它功能。

六、结语

干栏建筑 第6篇

关键词:瑞丽干栏式民居,居住空间,延续,更新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建筑的本土化和本土建筑的现代化”, 这是吴良镛先生在1996年6月3日, 国际建协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宣言》中提出的重要观点。这也成为日后中国本土建筑发展的重要理论导向。

对于本土建筑的现代化, 主要是指在地方传统民居延续其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基础上, 进行有效的更新, 以满足现代的居住生活要求。但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 由于政府相关部分急功近利, 盲目的将钢筋、水泥的“盒子”当成政绩的体现, 加之居民对居住环境改善迫切要求, 使得当地传统的民居正逐渐消亡。而这种“盒子”再造成地方民居特色丧失的同时, 在实用功能上, 如对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尊重、环境适应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 实例较多, 不多赘述;而对于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条件不足, 民居仍保留着较为原始的住屋形态。这对于外来的观光者来说可以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 可对于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无疑是种束缚。民居首先是居住的工具, 其次才是他的文化意义, 所以如何在延续地方民居地域特色的前提下根据地方的经济技术水平、自然环境特点及传统的民族风俗和习惯对民居进行合理的更新, 以满足现阶段的居住需求,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也是当下急于解决的重要任务。

问题解决的关键往往还是在传统民居自身。我们不妨放下案头的苦思来看看瑞丽地区干栏式民居是如何通过对自身居住空间的调整来解决解决这一问题的。

二、瑞丽干栏式民居居住空间分析

(1) 瑞丽干栏式民居

瑞丽位于德宏州最西部, 低山与平原相间的地带, 海拔多在900米以下。当地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 年平均温度21℃, 终年

独特的装饰效果。汉画像石中的艺术形象勾划简约, 画面自由疏朗, 奔放流畅, 寓绘画于装饰, 图幅无论大小, 画面均绚丽而华美。为了装饰的功能性需求, 常把单纯的个体 (包括单体和单体故事) 形象雕刻在窄长的石面上, 以增强点缀、装饰的效果。另外, 从视点的选择上, 也能充分说明南阳汉画像石刻的装饰作用。南阳汉画像石刻以单视点、平视角度为主, 符合装饰画的艺术要求。这些构件既是建筑物功能和结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构成了强烈的构件装饰艺术效果, 达到了结构构件与建筑装饰的有机组合, 成为此后中国建筑装饰的传统手法。

由此可见, 南阳汉代陵墓的设计、雕刻、修建是同步进行的, 造就了由建筑、雕塑、绘画诸因素组成的艺术样式。南阳地区汉代石雕艺术所取得的辉煌的艺术成就和南阳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密不可分。由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南阳 (古称宛) 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冶铸中心, 西汉时期南阳已成为“商遍天下, 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汉室中兴, 刘秀发迹于南阳, 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 皇亲国戚, 将相群臣多出自这里。当时南阳政治、经济仅次于国都洛阳, 史有“南都”之称。经济、政治的繁荣造就了南阳汉代的灿烂文化。无雪, 雨量充沛。全年无四季之分, 只有明显的干季 (11月至4月) 和湿季 (5月至于10月) 之别。

从民族构成上看, 这一地区的居民主要以傣族 (傣泐) 和德昂族为主。

当地村寨一般由佛寺建筑和民居两部分构成, 均采用干栏式建筑的形式。所不同的是佛寺的干栏建筑仍底层架空层不做围合处理, 而当地民居的架空底层基本都用竹篾墙加以围合, 有明显的地面化趋向。

当地民居的现状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当地民居为典型的一户一幢一院式布局。建筑位于庭院的中央, 庭院四周植被茂密, 自然围合成院落空间。从远处望去竹楼掩映于热带植被之中, 十分美观;在居住空间的功能空间组成上, 除了传统的堂屋、卧室、廊道、晒台外, 在房屋的一侧加建单层的落地厨房, 有双楼梯的设置;空间的布局上采用有别于传统干栏的单层居住方式的堂室并列的布局方式, 为平面为三段式的跃层式布局方式;在外观上歇山屋顶, 长脊、缓坡、小出檐。墙身高大, 由编制精美竹篾墙围合而成, 外墙开多扇落地窗。主屋与厨房的高低错落, 屋面与前廊、侧廊的虚实对比, 使建筑保留了传统“竹楼”丰富多变, 活泼轻快的外观特征。

(2) 地域特征的延续

地域特征主要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的总合, 具有有别于其他地域的独特性。传统建筑根植于某一特定区域, 经过不断实践和摸索, 形成了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适应模式, 具有鲜明空间特征, 这种特征既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 也是当地文化的积淀的产物, 应予延续。瑞丽的干栏式民居在对地域特征的延续方面主要体现在:

1) 自然环境适应性的延续

瑞丽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势较低的河谷平坝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 年平均温度在21℃左右。夏季长, 极高温度可达38~41℃。故而防止室内过热, 创造一个舒适的热环境显的尤其重要。

瑞丽干栏式民居防止室内温度过高的重点在于加强通风措施。在平面布局上, 楼上二层空间作横向分隔, 堂屋一间在前, 卧室一间或多间在后。有室内楼梯连接堂屋与底层的厨房, 另外堂屋南侧接三面开敞的短外廊, 当堂屋的外门打开, 就形成了一

其经济学、天文学、医学、建筑、文学、乐舞、杂技、绘画、雕塑、陶塑等都独领风骚。除此之外, 我们从南阳汉墓内出土的数量众多、种类齐全、造型精美的陶狗、陶鸭、陶鸡等明器, 从汉墓内出土的雕刻精美、内容广泛的画像石、画像砖上不难看出, 在汉代南阳聚集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艺术家, 他们创作的作品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繁荣昌盛的政治、经济和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为雕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而高超的雕刻技艺正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孙照金.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的艺术特色[J].中原文物

[2]徐永斌.略谈南阳汉画像石[J].美术观察, 2008, 9:117.

[3]柳玉东, 牛宏成.南阳汉代石雕艺术初探[J].南都学坛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4:113-114.

作者简介

李新珂 (1980—) , 女, 河南鹤壁市人,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 美术学硕士, 助教, 研究方向:雕塑。

条通常的空间, 利于形成纵向的穿堂风。堂屋左右开窗, 组成空气横向对流, 使室内凉爽宜人。有的堂屋西侧设有侧廊, 上有屋面遮阳。这样也有利于堂屋采光、通风。堂屋左右的双扇落地式, 分上下两段, 还可根据不同气温局部或全部开启, 来调整采光、通风、散热问题, 以便获得较好的室内环境。另外, 瑞丽地区民居宽敞的院落以及院落内生长茂盛的植被特点, 也有利于避日晒、降气温改善院落微气候的作用。

2) 传统居住习惯的延续

人居楼上, 席地而坐的习惯是干栏式民居的一种典型居住方式。堂屋内不设座椅, 仅在火塘周围楼板上, 铺席或毡供围坐, 也是干栏式民居的典型环境特征。另外, 当地潮湿、多雨, 室外地面泥泞, 这一习惯也有利于避免把鞋上的污垢带入室内, 以保持室内的清洁。对于这一习惯, 当地民居在空间处理上, 以楼梯仍作为“脱鞋”或“不脱鞋”两个活动区域的空间限定要素。采用跃层式布局, 堂屋位于室内的二层。楼面与潮湿的地面相隔离, 有利于保持二层楼面的干燥和清洁, 适应了当地居民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

3) 传统宗教信仰的延续

在瑞丽, 傣族和德昂族居民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这种信仰行为的延续需要有特定的空间设置, 体现在现有的干栏式民居居住空间中, 佛教元素 (如佛寺和佛龛) 成为村落和民居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龛:位于民居居住空间的二层堂屋内, 是供个体家庭礼佛、念经的地方, 往往建于正门入口处右侧较为私密、安静的角落, 由墙面挑出40~50厘米的空间。

(3) 更新

更新主要是针对现在的居住需求而对传统居住空间的改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现在居民的生产方式和居住观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居住于传统民居中的人们对居住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居住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要求由为迫切。瑞丽的干栏式民居在对传统居住空间的更新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底层空间的利用

随着诸如潮湿、卫生等问题的解决, 出于“经济优先”的考虑, 瑞丽干栏式民居底层闲置的空间也得以利用。”1根据对底层架空空间的处理方式和使用功能的不同, 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围合底层架空空间, 作为室内空间, 来增加室内空间的使用面积。使用功能上根据个体家庭的需要情况, 或储藏杂物, 或停放农机具和交通工具, 或作为商业店铺。

(2) 不围合利用, 利用这一有顶无墙的开敞空间形成的良好的通风及遮阳效果作为家务劳动以及家庭成员和邻里间情感沟通的场所, 如村落中佛寺建筑的架空底层空间

2) 根据不同居住行为对空间做不同的处理

(1) 主入口空间:主入口空间由主楼梯、前廊、晒台组成。这一空间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性交通, 通过这一空间, 由室外过渡到二层室内的起居空间。通过前廊的设置遮挡住过强的阳光, 以免阳光直接射入到起居空间。同时还要保证通风的需求。在空间处理上前廊多位于堂屋的西侧, 地面与堂屋地面基本持平, 上覆屋顶, 向南、北、西三面开敞, 这种处理即可以保证通风、遮雨, 又可有较好的采光效果。

(2) 起居空间:由堂屋和卧室两部分组成, 是家人居住活动主要的展开空间。这就要求在空间处理上既要保持楼面的干燥、清洁, 又要具有较好的采光通风效果, 同时也要避免太阳的西晒造成的室内温度过高;另外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不希望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卧室是休息和睡眠的地方, 较之堂屋私密性的要求更高。在空间处理上, 起居空间位于室内的二层, 楼面与潮湿的地面相隔离, 有利于保持二层楼面的干燥和清洁, 适应了当地居民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堂屋与卧室多凭中而分。卧室位于二层空间尽端东北角。四面封闭, 多不设或很少设窗, 具有较好的私密性。堂屋南北两侧各开一或两扇窗, 并通过门直接与有顶无墙的前廊和侧廊联系, 有些民居堂屋山墙处上端也不封闭, 形成较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3) 底层空间:由厨房和架空底层两部分组成。厨房是家人餐饮、做饭的地方, 同时也常作为邻里间闲谈的场所, 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架空底层是存放杂物的地方。所以在室内的干燥、清洁和私密性的要求上不如二层起居空间那么高。在空间处理上, 底层空间面积较为宽阔, 设置有多扇门, 厨房侧墙面上层多不封闭, 屋顶与主房间控出一段距离, 以便室内的采光、通风和排烟需求。

另外, 在交通流线组织方面, 如 (附1) 。堂屋居中, 前后相贯, 联系厨房、卧室、外廊。形成了由室外到室内、由开敞到封闭、由公共到私密的空间递进层次。既保证了空间流畅, 方便居民生活活动的展开。也形成由公共、半公共再到私密半私密的空间递进层次满足居民不同居住行为对空间的不同程度需求。

附1:

交通流线分析:

室外—厨房—楼梯 (辅) —堂屋—卧室

室外—楼梯 (主) —廊—堂屋—卧室

结合空间属性分析

室外 (公共) —厨房 (半公共) —楼梯—堂屋 (私密) —卧室 (最私密)

室外 (公共) —楼梯—廊 (半公共) —堂屋 (私密) —卧室 (最私密)

3) 室内卫生条件的改善

在对室内卫生条件的改善方面, 主要是针对传统民居的火塘问题和畜圈问题。

(1) 火塘问题, 原先火塘设在堂屋内, 灰尘大。从卫生和保健角度看, 实为一大弊病。现在, 新建的干栏民居堂屋内或不设火塘, 或只把火塘作为取暖之用, 在远离堂屋与卧室, 通风较好的廊道和晒台处, 单独建一厨房。

(2) 畜圈问题, 传统干栏民居, 人畜同居, 牲畜多圈养于建筑底层, 这也影响到居住环境的卫生条件, 现已采取人畜分离, 在庭院内另建畜圈。

三、总结

“像在历史中形成一样, 传统也在历史中流动, 经受着一代代的选择和扬弃, 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 没有凝固不变的传统, 因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束缚而墨守陈规, 无所作为, 历史上的每一代人, 实际上既是在上一代遗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同时又通过自己的创造为下一代留下新的基础, 或者说每一代都是在抛弃旧传统, 重建新传统。”2瑞丽地区的传统干栏式民居面对时代的洗礼, 并没有被外来的钢筋、水泥的“盒子”所取代, 而是在传统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地域特色特征的基础上, 对民居居住空间的处理方式和功能上进行了有效的更新, 很好的解决了在当地民居地域特色的延续和对现阶段居住要求的矛盾。

这也为我们在如何在延续地方民居特色的前提下对传统民居进行合理的更新, 以满足现阶段的居住需求的问题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对传统民居的更新上, 首先应建立在对本土传统民居的客观认识上, 从传统民居自身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并根据居民的生产方式和居住观念等方面需求, 对居住空间进行合理的调整。

参考文献

[1]、蒋高宸, 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7

[2]、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1

[3]、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编写组》, 云南民居[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4]、杨崴, 传统民居与当代建筑结合点的探求——中国新型地域性建筑研究[J], 新建筑, 2002, 2

[5]、吴良镛,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 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J], 华中建筑, 1998, 1

上一篇:法律适用比较研究下一篇:临床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