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人物论文范文

2024-07-04

作品人物论文范文(精选12篇)

作品人物论文 第1篇

既然爱情存在, 证明双方至少曾经真心拥有, 是什么导致双方分手呢?周瑾说过一句话, “结婚真没劲!”于是王朔手下的“俗人”出现了。其实对于“俗人”来说,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生活真没劲!”传统的生活模式, 缺乏生命激情, 充斥了庸俗、琐屑, “俗人”当然直接否定这种生活, 因为他们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其实《给我顶住》的小说名目, 就已经暗隐了不妥协于这种主流的生活方式。离婚分手就意味着否定, 但这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吗?“俗人”重获个体身份后是否能真正实现自我救赎呢?这还是值得商榷的。在《给我顶住》结尾部分, 关山平对方言这样做的动机进行了分析, “幻想某种奇遇, 生活一下完美无缺了。”然而这种“奇遇”却不存在于生活中?关山平曾经说过, “这世界到处都一样, 他无处可去, 我相信他只不过是换了个环境换了一些人, 但肯定还过着和这儿同样的生活。”借此, 王朔表达了无处可逃的悲哀和对现实生活深深的失望:“俗人”逃离了传统婚姻生活的城堡, 但他们的方向在哪呢?“俗人”面对残酷无奈的现实充满了茫然, 王朔的“俗人”探索也就此结束。于是, 对于新生活模式的探讨过程, 王朔塑造的两组类型的人物都失败了, “流氓”在推崇兽性的动物世界中自我否决而渴望回归人性社会, 但是回归后的“俗人”又一次摒弃了庸俗烦琐的传统生活。

在世俗社会和“非人”圈子的双重失望下, 对理想生活和美好人性探讨的道路越走越窄, 此种情形下, 王朔笔下的第三种形象——“顽主”出现了。“顽主”与之前的“流氓”、“俗人”相比较, 他玩世不恭、看破红尘, 显得比较消极, 他既不在物质、性俗的感性层面追求感官刺激, 也不再幻想善良人性和奢望能改变命运的“奇遇”, 对新生活模式探索的热情已经消失了。他深知无力超越强大的主流社会。在这样的消极心态下,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嘲讽现实, 佯狂玩世。他没有足够的力量打破传统程式和追求到理想生活范型, 主要职责是以反讽的形式凸现和夸大既有世俗生活的虚伪、庸俗之处, 努力扩大生活的裂缝, 最终证明现实生活是令人失望和沮丧的构想。在《顽主》中, 于观、马青等人成立所谓“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的公司, 从事似乎帮人、实则讽世的“工作”, 如为不知名的作家宝康颁奖, 把咸菜坛子当成奖杯发给“得奖作家”。通过这种无聊举动来嘲人嘲己, 实际上是暗指庸俗的现实生活。在这个阶段, “顽主”无力打破强大的传统体系, 于绝望中只能在世俗中嘲人嘲己, 持戏谑玩世的人生态度, 游戏于无聊的言行之中而无力自拔, 但他已经不再像“流氓”一样行动偏激, 也比“俗人”更深刻地洞彻世俗生活的庸俗无聊。

至此, 王朔小说完成了由“流氓”——“俗人”——“顽主”三个阶段组成的生活方式探寻历程, 而最终整个尝试的失败的标志便是“顽主”形态的完结。不断的探索、失望, 再探索, 再失望, 构成了王朔创作的主要脉络, 这种探求对王朔本人来说也许是潜意识。发展到“顽主”这个终极形态后, 由于受强大社会秩序力量的制约和“痞子”自身能力的限制, 探索者无法自我超越, 而“痞子文学”也就此终结。

摘要:王朔小说常被人定义为“痞子文学”。本文归类分析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寻找三种人物模式的意义, 挖掘出一条不同形象间相承和嬗变的轨迹, 由此找到其作品中反射出严肃的一面, 即认为痞子形象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新生活模式的一种努力尝试, 即使这种偏激化的尝试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关键词:流氓,俗人,顽主,动物性

参考文献

[1]江震龙.解放区散文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31.

[2]赵建国.赵树理孙犁比较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2:10.

人物新闻事件作品说明 第2篇

自从2009年以来,马布里就离开了NBA联盟,他在中国找到了活力,在这里他带领北京队获得了2012年CBA的总冠军,2013年当选CBA常规赛外籍最有价值球员。因为马布里在夺冠过程当中的出色表现,他受到了很多赞许,并且马布里甚至获得了为其竖立雕像的至尊荣誉。

2013年10月10日,马布里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11日下午五点,将在万事达中心召开发布会,宣布一个重要决定,马布里的这个“重要消息”就是已与北京队续约3年。加上现有合同的1年,他将在北京队效力至2017年赛季结束。届时,马布里将在北京结束其球员生涯。

相机型号:Canon EOS-1D Mark IV

焦距:182毫米

曝光时间:1/250秒

曝光程度:光圈优先

光圈:f/2.8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第3篇

(一)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二)高考中有关小说人物的命题指向

1、小说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2、根据文章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3、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三)赏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4、从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入手。5、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入手。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

人物描写的方法:

(1)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2)侧面描写: 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人物描写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4)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环境往往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从而显露出性格。

(3)从分析情节入手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情节分析人物性格要注意四点:

1、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2、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3、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4、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入手

许多小说作品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5)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入手

无论是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是人物的历史命运,小说作家往往要在其中寄寓他对生活的审美理解和审美评价。因此作者对小说中某个人物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某个人物评价的语句 对我们把握人物形象来说很重要。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 第4篇

现在, 笔者就鲁迅先生的两篇小说《故乡》和《孔乙己》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见解。

一、《故乡》人物形象分析

《故乡》开头描写的故乡景色:“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进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地响, 从缝隙向外一望, 仓皇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这段文字所描写的环境, 形象地反映了农村的凋敝, “我”的心境的悲凉, 具有强烈的渲染作用。小说中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和“我”。主要人物是闰土, 衬托人物是杨二嫂。线索人物是“我”。现在我就闰土的形象作具体的分析。

(一) 外貌对比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 命运悲惨 (经济生活艰难和精神负担沉重) 。

(二) 动作、对话对比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 月夜刺碴, “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4个省略号 (5处对话) 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 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 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 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 却全然不动, 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 (5处对话) 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迅哥儿”改称“老爷”, 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 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三) 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比

1.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 “不到半日, 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 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 要水生“给老爷磕头”, 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 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2.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 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 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木偶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 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 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 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 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的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 进一步揭示其内心世界, 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 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 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 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 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 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 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 遭受经济上的剥削, 政治上的压迫, 精神上的摧残, 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闰土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二、《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

《孔乙己》中, 对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 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 柜里面预备着热水, 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 傍午傍晚散了工, 每每花四文铜钱, 买一碗酒,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靠柜外站着, 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 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 或者茴香豆, 做下酒物了, 如果出到十几文, 那就能买一样荤菜, 但这些顾客, 多是短衣帮, 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 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要酒要菜, 慢慢地坐喝。”这段描写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 交代了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咸亨酒店正式当时黑暗的封建半殖民的社会的缩影,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阶级特色。

孔乙己是小说的主人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句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外貌描写。“站着喝酒”表现孔乙己生活贫困, 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 含蓄的说明他硬要摆“读书人”的架子, 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 轻视劳动人民, 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唯一的”, 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个人是这样。由此揭示他特殊的社会地位。又如写孔乙己“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 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这些细节描写又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要面子的特性。孔乙己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的长衫, 说明他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读书人”的身份。包括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 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 那见缝插针地向“我”卖弄“学识”的沉醉神态, 都足以显示出他对自己读书人“身份”近乎疯狂般的固守与痴迷。孔乙己之所以这样在乎读书人的身份, 是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这一价值观念的形成对孔乙己来说已是“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可以说, 孔乙己穿长衫是封建社会强烈的尊卑观念和固定秩序在孔乙己身上的具象化。

我们再看他最后一次出场时的外貌描写:“脸上黑而且瘦, 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 盘着两腿, 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着, ”此时孔乙已穿的是一件破夹袄, 已不再是长衫。那么, 孔乙己又为什么会脱下长衫?原来孔乙己到丁举人家偷东西被打折了腿, 不得不用手走路。长衫自然不能再穿了。孔乙己和丁举人原本都是读书人, 不同的是丁举人通过了科举考试, 而孔乙己落魄了。爬上封建统治阶级的丁举人就能横行霸道、凶狠残忍地对孔乙己肆意摧残, 最后把他推上了死路。小说通过这一细节告诉我们:科举制度造就了两种人, 少数爬上去的, 身价百倍, 有钱有势, 成为残酷的压迫者, 而大多数爬不上去的如孔乙己穷困潦倒, 沦落下层, 成为悲惨的牺牲品。从这点上说, 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制度造成的。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点评 第5篇

鲁迅一生著述很多,他的作品《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离婚》里的“七大人”、《祝福》里的鲁四老爷等人物的形象是如何的?

“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他的一生始终以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 鲁迅文学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学形象,一种审美形态,我们应该以哲学眼光来审视。要以一种新的典型观去把握它的本质。如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已从东方步入西方,文学典型总是这样没有国界,超越时空,而富于永久的艺术魅力。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中间,意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就是通过阿 Q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深刻揭露了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与鲁迅的思想行为一致的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同样充满着对封建宗法制度罪恶行径的愤怒批判。

1.逃避现实的阿Q

在鲁迅刻画的农民形象中,逃避现实者阿Q的形象,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阿Q的生活道路,虽然并不是当时所有农民共同的生活道路,但就其悲惨遭遇来看,阿Q的受压迫、受剥削、被欺辱、被愚弄的命运,却是广大农民所共有的。有压迫就应该有反抗,但是,阿Q的性格却使他的所谓反抗,通过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他一生的“行状”里,他的性格显示出很多弱点或者说病态。

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恶劣的发展,就是欺凌弱小,借以转嫁痛苦。他要取得实际胜利,但他所致胜的,不是欺凌过他的对手,而是并未欺凌阿Q,反被他所欺的弱小而无辜的人。阿Q这种欺凌弱小的恶劣行为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

鲁迅曾指出:“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1]中国近代蒙受了鸦x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奇耻大辱,在统治阶层中形成了从残酷的失败中寻找荒唐的“胜利”的自欺欺人,不思变革自强的病态心理,这种“病”也传染给了苦难深重的下层民众。

逃避现实者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一种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和病态的心理。鲁迅描绘的阿Q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2]对国人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可惜中国人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要中国得救……只要青年们……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2.被毒害失去反抗力的“木乃伊”形象——单四嫂

单四嫂是小说《明天》的主人公,“是一个粗笨的女人”,她勤劳善良,丈夫去逝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只想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宝儿生病了,她抱着宝儿,在“黑沉沉”的灯光下发愁时,没有人帮助她,无赖蓝皮老五和红鼻老拱反而还打她的主意。她是鲁迅小说创作的第一个妇女形象,然而却是失去任何反抗力量的妇女形象,她的命运极为悲苦,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向她袭来,但她没有任何的不满和反抗,一味地用对命运的顺从、屈服,幻想改变或减少自己的灾难和痛苦。宝儿生病后,她向神求签、许愿;在宝儿死后,又幻想“明天”宝儿会好好地睡在自己身边,而当这些幻想一次次破灭后,她只是“想赶快睡去”,在梦中去“会她的宝儿”。她的宝儿是被残酷、落后、冷酷的封建制度吞噬了,也是被她自己的愚昧、落后、迷信杀害了。单四嫂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及其思想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妇女的毒害,揭示了国民的弱点。在她身上,体现作者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妇女的深切同情,对她们的麻木、愚昧、任凭命运摆布的精神感到痛楚。她是一个彻底被封建制度及其思想压抑了、毒害了,如同“木乃伊”般的失去任何反抗力的妇女形象,而这在后来的祥林嫂身上得到了大的进展。

从这些妇女形象可以看出,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是在整个社会变革之后的,必须把妇女解放同社会革命融为一体,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首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独立权;要达到解放的目的,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沉韧性的战斗。

典型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它一般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历史内容,成为人类通过文学认识生活的方式之一,所以它常常是叙述文学的至高的美学追求,也更是人物塑造达到艺术至境的标志。

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1.鲁迅作品人物具有的特征

1.1现实性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是对立于整个社会而存在的,这些人大多是接受过西方启蒙主义思想,对独立人格展开追求,并对当时社会持以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例如狂人、夏瑜、吕纬甫等一类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者。这群人衡量中国社会的标准为人文主义价值观,因而否定中国传统的愚昧思想。在当时社会,这群人为极少数人,他们批判传统的文化,因而在所谓正统的人群严重,他们是异端,是可恨又可怜的存在。这群叛逆者在于社会抗争的过程中,均与失败告终。

在鲁迅作品中,最为深刻的人物形象便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了。狂人作为象征意象,将思想先觉者与当时社会的对立面生动、形象地进行了概况与体现。其中,狂人从发病直至痊愈前这一系列过程,便是现代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及文化的反思,直至批判的真实写照。狂人突然发疯预示着知识分子思想的觉醒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们发现广大中国人正处于非人的社会及状态中而不自知,人生存的权利及尊严从未有过。其中,“吃人”一词不但与精神病人的思维相符,同时也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贴切地揭示出来。狂人这一意象及狂人与社会的冲突尤为精彩,将鲁迅作为先觉者与批判者的痛苦体验深刻地反映出来。在“医生”与“大哥”等周围人的压力下,狂人从与社会环境对立面转变为了发疯之前的状态,并同所有从前的读书人无二,候补做官去了,这个结局不但是极大的讽刺,同时暗示中国传统社会力量的强大[1]。

1.2复杂性

鲁迅作品的悲剧性,是寻常人世所包含的一种悲剧意味,与超自然力量或偶然事件造成的悲剧相比,其作品体现的悲剧以为更平常,且更令人压抑。因此,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美感不带有崇高的色彩,是一种人生况味,在作品中则以沉郁的氛围表现出来。正式因为鲁迅对人生的悲剧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与感受,因而在作品中渲染出了浓郁的悲剧气氛。

鲁迅既是富有悲剧体验的思想家,更是一位讽刺大家,他的作品中无一不透露出讽刺才能及幽默气质。鲁迅小说富含的戏剧性主要有以下两种形态,一种是《**》、《高老夫子》等单纯形式出现的喜剧,另一种便是《阿Q正传》、《孔乙己》等将悲剧情愫隐含在喜剧之中的形式。在《**》、《高老夫子》等这类作品中,均是采用单纯的讽刺语态对其中人物及行为进行叙述,由于人物不具备有价值的内在精神,因而使得作者对其持蔑视的态度;而由于人物的外在形式与其内在的本质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从而形成了讽刺。

1.3批判性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现,寄托了当时叛逆知识分子的理想,也包含了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悲观情绪。这种悲观并不是负面价值情绪,这种悲观的产生在于热切的期待,只有对人类具有真挚的爱意,并有着热切希望心灵的人,方能在经过深刻认识后产生出悲观的情绪。而鲁迅的悲观则来自于他的清醒,也使得他采取了韧性的战斗这一最为现实的态度。

鲁迅作品中的批判对象多为位于统治阶级地位的人群,如《狂人日记》中的大哥,《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统治阶级政治上的代表;《**》中的赵七爷,《肥皂》中的四铭等统治阶级文化上的代表;以及赵太爷、赵贵翁等统治阶级经济上的代表。这部分人虽然是少数,且不是主要角色,但都刻画得非常有特征,均代表着当时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例如《祝福》中的鲁四爷,尽管出场次数极少,但作者通过几句话便将这个人物冷酷、自私、守旧的形象充分展现出来。鲁迅在对这类人物进行刻画时,并不会将自己的憎恶公开表现出来,也不会渲染丑化,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将对这一类居于社会上层,却毫无人性人物的蔑视情感生动传达出来。鲁迅通对这类人物形象进行塑造,从而对封建道德存在的虚伪及腐朽进行深刻批判。

2.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探析

2.1艺术的集中与概括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鲁迅除了将人物放在大的环境中,注重其他人物陪衬外,还尤为善于塑造鲜活逼真、立体感强的人物。首先,鲁迅采用将各种人物特征合成一个的办法,艺术集中并概括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赋予人物典型性。例如阿Q这个角色,身份不同的人均能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让这一形象在广大读者心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次,鲁迅在其作品中对人物灵魂的显示非常注重,因而他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通常采用白描、“画眼睛”的方式来将人物的特点以极为省俭的方式刻画出来,例如《故乡》中关于闰土的形象,少年的闰土是一个“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的活泼可爱的形象;到了成年,则成了“眼睛肿得通红……头上一顶破毡帽,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的形象。鲁迅通过对闰土前后对照形象的生动描写,将人物不幸的生活与命运简洁却有深刻地刻画出来,对心灵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具有含蓄感。 2.2采用白描、“画眼睛”的塑造方式

鲁迅先生曾说过,“画的眼睛”为省俭画出人的特点的最好方式,他的众多小说中就非常好的证实了“画人”“点睛”均与情感相连的艺术特点。鲁迅采用眼睛描写在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大量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画眼睛”的手法高超,风格质朴淡雅,文笔简练。鲁迅在以下几个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比较突出。

(1)通过“眼睛”描写“眼睛”,对人物心理状态进行刻画

鲁迅在《狂人日记》一文中,通过狂人这一觉醒的反封建勇士“眼睛”,画出了赵贵翁这一封建势力形象代表们的“眼睛”:这些人有着 “似乎怕我,似乎又想害我”的“怪眼色”;有的是“满眼凶光的鬼眼光”等等。作者从双方对立关系入手,将狂人受到迫害而愤懑的心理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狂人用他那双具有极高警觉性的眼睛对一切眼光进行敏锐捕捉。同时,这些眼神、眼光又将赵贵翁一类封建势力的矛盾、恐怖、仇恨等吃人的心理及丑态真实地展现出来。鲁迅先生采用犀利的艺术手段,将“吃人的人”与“被人吃的人”的对立阵线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2)透过人物的“眼睛”,将国民的灵魂体现出来

《骆驼祥子》作品人物塑造分析 第6篇

关键词:骆驼祥子;人物塑造;老舍;祥子;虎妞

《骆驼祥子》是著名剧作家老舍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辛勤而且多产的作家之一。《骆驼祥子》在人物塑造上较为完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作者采用朴实无华的描述和细致的心里描写,着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让人物活起来。如祥子如何爱车,为买车如何省吃俭用,拼命奔波,买到车以后所产生的美妙幻想,以及为攒钱再买车而不惜抢座、讨价还价所引起的内心矛盾等,都写得有声有色,真实感人。

祥子是一个由农村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他怀着强烈的生活愿望,想凭借自己的力气和意志,买上一辆车,做一个自食其力,不受车主剥削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象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他得买车!”但是,吃人的社会是无情的,来自各方面的邪恶势力,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祥子的希望:第一次,他遭到兵匪的祸害,不仅把刚买的新车丢掉,连命也几乎赔上;第二次,又因为进步的曹先生受到政治迫害的牵连,被孙侦探敲诈了打算买车的全部积蓄;第三次,妻子虎妞的死,迫使他卖掉唯一赖以糊口的人力车。在遭受第一次打击以后,他也还抱着坚强的决心,早起晚归,不顾疲劳,拼命的抢座,奔驰,“象一只饿疯的野兽”。但当他遭到特务的敲诈之后,他的生活信心骤然跌落,精神状态也起了极大的变化。

虽然他对再买一辆车还未失去最后的希望,可是,他已感到自己前途渺茫:“他好象是死了心,什么也不想,给他个混一天是一天。有吃就吃,有喝就喝,有活儿就做,手脚不闲着,几转就是一天,自己顶好学拉磨的驴,一问三不知,只会拉着磨走。”虎妞的死和小福子的上吊,毁灭了他最后的一点生活欲望。他走上了堕落的道路,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借此维持他那毫无生趣的生命。祥子的悲剧命运的深刻根源,在于他是生活在一个地主、军阀当权的旧中国,而这个社会是不给劳动人民以任何自由和出路的。不管你多么要强、吃苦、耐劳,也不管你怎样忍辱、受苦、挣扎,都只能像被罩在网里的小鸟一样,逃不脱它的羁绊和绞杀。

作者通过祥子的悲惨命运,对那个黑暗社会的揭露是深刻的,对它的批判是有力的。但也应该指出,祥子的走向堕落,固然是那个社会为他安排的道路,但顽强而又无效的个人奋斗,也加深了他的悲剧性质。作者在对中国作为彻底否定,对祥子的强烈生活欲望表示深切关注的同时,也对他通过个人奋斗求得生活改善的幻想进行了批判。

虎妞是剥削阶级中的一个成员,她帮助刘四管理车厂,对车夫发泼耍刁,威风凛凛,靠着那种市侩作风管理车夫,处理事务,把车厂治理得井井有条。她虽然喜欢车夫祥子,却时刻没有把主人的架子放下来,动辄对他怒骂训斥,缺少女性的温柔体贴。她生性懒散,好逸恶劳,害怕吃苦,习惯于剥削阶级的生活作风。她为了和祥子成亲,和刘四闹番了脸,在失去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仍然游手好闲,也不许祥子去拉车,她不能忍受祥子每天流过臭汗躺到她的炕上。她过惯了不劳而获的生活,非常畏惧劳动者吃苦受累的贫困生活。

虎妞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剥削阶级妇女的地位。她是剥削者,同时也是被剥削者。地位的反差使她的性格发生了变态,虎妞无法逃避命运对她的规定,像许多剥削阶级的妇女一样,虎妞最终被社会所吞噬,悲剧性地结束了她的一生。虎妞这一形象的塑造,以其鲜明、独特、耐人寻味的个性化手段,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旧中国剥削阶级女性真实可信的形象。

小说围绕祥子、虎妞,还描写了当时社会中处于对立地位的两种人:一种是被吃者,如有了自己的洋车却仍然挣扎在死亡线上,最后流落街头的老马;有了妻室儿女却不得不更加苦奔的大个子;打死自己的老婆,逼女为娼的二强子;为了养活自己的弟弟被迫出卖肉体的小福子。另外一种是吃人者,如阴毒狡猾、剥削成性的车厂主刘四,愚弄、压榨、诱骗祥子的陈二奶奶、杨太太、夏太太,敲诈祥子的孙侦探等。这些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对老舍的创作来说,也显示了他的独特的风格。这部书的结构与故事发展,也是非常严谨的。虽然除了开端几章,叙述骆驼与祥子的关系,说明怎样把骆驼二字加在祥子这个名字上面的历史,似乎有些松散,但小说始终是围绕着两个线索而展开的:其一是祥子的好强,他希望自己有一辆车子,车子成为他的理想,他不断地在为完成这个理想而生活,而奋斗,以至于失败和堕落,这是属于他内心的一面。总之,全书结构严谨而又单纯,以祥子在希望中挣扎,幻灭中堕落为线索,通过他的全部動作,把笔峰伸展到下层社会各个角落,勾画出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交织成一幅复杂的社会图景。老舍通过对祥子的同情,从而抒发自己对黑暗社会的愤怒和抗议,使作品产生了更大的艺术效果。

冰心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人生态度 第7篇

关键词:冰心,作品人物,人生态度

“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抒写的灵魂, 在她的作品中, 主人公从困惑迷茫时的悲观厌世、自私冷漠, 到后来的被爱启蒙、生发勇气, 此种人生态度的转变恰恰体现了冰心对爱的理解——爱是人类的生命, 是人类的一切。

《超人》、《烦闷》、《悟》是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被视为冰心早期的成功代表作, 也是她宣传“爱的哲学”的力作。创作《超人》的时代, 正是国难深重、政治腐败的旧中国, 许多青年产生种种悲观的念头:世界是空虚的, 人生是梦幻的。作者委婉地告诫青年:不如让爱去引导自己的人生。主人公何彬受虚无主义的影响, 认为人与人聚合都是虚假的, 与其互相牵连, 不如互相遗弃。但他从禄儿身上受到了爱的启发, 触起了他长期割断的母爱, 使得他心灵发生大转变, 他最终抵挡不了母爱的记忆, 冷漠的脸上流下热泪。而且禄儿的母爱推理, 更使他翻然醒悟。他终于为自己的冷漠忏悔, 生命回归到爱中来。“不错的, 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 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 都是互相牵连, 不是互相遗弃的。”

同样追求这一境界的还有《烦闷》。当主人公由于对社会彻底失望而走投无路时, 回家看见弟弟天真极乐地安眠在母亲的温柔的爱的怀抱中, 他驱除了一切的愁烦, 用整个心灵呼喊:“人生只要他一辈子如此。”《悟》中的星如“本是一个富于悲观思想的人, 也曾从厌世主义里, 打过转身”, 却在一则有关“爱的灯光”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如受棒喝:“凡一切有知有情, 无不有母亲。有了母亲, 世上便随处播下了爱的种子。……万物的母亲彼此互爱着;万物的子女, 彼此互爱着;同情互爱中, 这载着众生的大地, 便不住的迂徐前进”。在这里, 冰心道出了爱的根源, 爱创造了宇宙, 调整着万象, 爱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坚守的精神之源。

由此看出冰心的爱的三部曲中促使人物改变其颓废思想的都是母爱的力量, 也可以说母爱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母亲在作者的笔下, 是大写的宗教式的人, 是生的安慰, 是爱的典范, 是最崇高的、最无私的上帝。母爱的重燃使我们看到了整个人类的希望。冰心以对人类进行“爱”的启蒙, 让芸芸众生在纷乱世事中获得一片宁静为己任,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的生命更高远的精神瞩望。

除母爱的力量外, 另外这份爱中还有一个深层内涵——对百年来饱受凌辱的祖国的刻骨铭心的担忧。她描写出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两代英士报国无门的孤愤悲慨, 连一首国歌都没有的弱国子民在海外的辛酸屈辱, 甲午海战中浴血卫国的中国第一代海军将士的赤诚壮勇;描写冷酷肃杀的封建专制制度下青年的挣扎、呻吟、苦闷、悲凉和努力、奋斗、消殒、牺牲, 暴虐无道的军阀战争中悲无辜断送的年轻、幼小生命, 日寇铁蹄下沦为亡国奴的孩子们的惨痛泪水;描写人民革命风雨中燃灯少年的乐观坚定, 新中国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人民的意气风发;描写曲折革命历程中人民反抗形形色色的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的智慧与勇气, 以及获得第二次解放后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意志与信心。在冰心写的所有文章中, 没有一篇谈及个人恩怨, 她一心关注的总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和众人的幸福。[1]这也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但冰心的忧患意识并不带一点点消沉的色彩, 相反却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气息的意识。这种意识在她著名的散文《小桔灯》中阐述得更为明晰:那是在乌云密布的重庆, 一个父亲失踪、母亲生病、家庭陷于困境的小姑娘, 仍然坚信不久之后大家都会好起来, 而且利索地用那双灵巧的小手制作了一盏小桔灯, 关切地对作者说:“天黑了, 路滑, 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读到这里, 每个人心里都会热乎乎的。作者接着抒情道:“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 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 这朦胧的桔红的光, 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我似乎觉得眼前无限光明!”这位小姑娘乐观豁达, 坚定勇敢, 在任何情况下不气馁、不消沉、勇往直前。在她心中有一种光明必定会战胜黑暗的坚定信心与气概!

从冰心转型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来看, 其中的人物形象则体现了现代女性的人生态度。现代女性人格理想模式是以真善美为内涵的时代性贤妻良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是女性美的理想境界。达到此境界的女性, “往往是在‘修短合度’, ‘芳泽无加, 铅华弗御’的躯壳里, 投进了一个玲珑高洁的灵魂”, “一言一笑, 一举一动, 都流露着一种神情, 一种风韵, 既流丽又端庄, 好像白莲出水, 亭亭玉立”。 (《关于女人·我的同学》) 她们集母性与妻性于一身:作家庭主妇时, 是“丈夫和子女的匡护者” (《关于女人·我的母亲》) ;作职业妇女时, 则“忍得住痛耐得住苦”, “不论家庭或办公室里, 都能弄得井井有条” (《关于女人·我最尊敬体贴她们》) 。冰心曾经通过《我的同班》 (《关于女人》) 中“我”的口说过这样的话:“L大姐, 下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 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在冰心的笔下, L大姐“没有一般女同学的羞怯和隐藏”, 认为女生不应被偏袒, “女子也是人, 为什么要人家特别容让呢?”身为一个产科主任, 她热爱自己的职业, 抗战爆发后, 因为不愿意只是“活”着, 而想“生”着, 毅然去了大后方, 在“蛮烟瘴雨里”, 用她“敏捷矫健的双手”, 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她的环境, 快乐的, 不断的奋斗”。就是这样一个不愿单纯地“活”着的L大姐, 一面思考着女性“生”的意义, 一面积极地实践女性“生”的价值, 发出了下辈子“仍愿意做个女人”的宣言。这个宣言的价值就在于, 宣告了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存在的肯定。[2]

参考文献

[1]白晓明:《爱与美编织的华章——冰心作品赏析》, 《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1999年6月。

作品人物论文 第8篇

现当代水彩画人物题材作品数量颇多,画家深入各个地区进行创作,如庞薰琹先生,三十年代描绘西南少数民族生活,创作的人物题材装饰水彩画作品《背篓》、《桔红时节》。五十年代,水彩画家郁风的《撒尼族少女》;八十年代画家哈定创作的《帕米尔高原的女儿》、《勤劳的藏族姑娘》、《老牧民》,还有人物画多取材少数民族生活的水彩画家傅启中、他的作品反映人物内在性格情感,表现藏族生活习俗,代表作有《拾穗》、《收获》等等。这些作品创作表征鲜明,表现形式多样,呈现出多种特征和表现手法。

一、当代人物题材水彩艺术作品创作表征

(一)写实风格确立

风格是作者对现实的不同观察体会,独特见解与情感。意大利批评家奥利瓦在《超级艺术》中写到:“每件艺术品都有内容,但这种内容需要适合关系的环境。内容受到形式的调整,而且是从无独立性的形式。形式使内容具有涵盖性。只有通过形式,而不是通过内容,美才能够达成。”1这里讨论了内容、形式、风格三者的关系,即环境决定内容,形式调整了内容,艺术家通过创作艺术品阐释个人作品内容,从而拥有个人独特风格。

水彩画家王肇民在其理论著作《话语拾零》中阐述,时代影响是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是美术创作大转型的40年,这一时期美术创作空前繁荣,文艺为人民服务和服从于政治的政策日益成为全国文艺创作的总指导思想。“歌颂祖国,服务人民”成为绘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中国水彩画写实风格得到发展。

因为写实技巧对描绘现实生活更具有表现力,中国传统水彩画的主要特征呈现出¬¬¬——以写实的方法再现客观对象。而且,写实的表现方法,能够响应时代的召唤,能够与人民群众欣赏水平相适应。因此,写实风格得以在中国确立,并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奠定中国水彩画的传统模式。

(二)民族化特征凸显

西方绘画注重对物象的写实描述,讲究画面秩序感,追求色彩趣味性,与中国画“墨分五色”,“随类赋彩”有本质不同。中国水彩画艺术家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尝试新的表现,在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上,逐渐形成中西绘画互借互融的趋势,中国水彩画从民族独有的方面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发端于英国的水彩画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水墨画融汇,并在发展中重新构建。民族化与现代化是东西认同的艺术出路,一大部分中国画家在吸收西方绘画养分的同时,自觉从民族传统精华中吸取营养,融入许多水墨画特点。观当代中国水彩画人物题材作品,其表现手法和构图等因素都为西式绘画方法,却有浓浓的中式情愫,画家素材多取自少数民族生活场景,有许多表达民族风俗作品。

水彩画的民族化还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绘画表现方式,以及技法要素的选择性借鉴中。民族化首先是绘画内容的民族化,其次是创作技法的民族化,水彩画用水调色,与中国画用水调墨调色原理相同,艺术家用水彩颜料作画时,记录再现,以及符合大众审美仍是艺术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不言而喻,中国水彩画是在继承十八、十九世纪欧洲水彩画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国水彩画家对民族风格的探索而形成的。

(三)创作形式颇为多样

形式一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内容,亦即精神。形式本身也具有相对性,这是我们欣赏和理解形式的出发点。……也只有通过形式,内容二者的共鸣,我们才能理解欣赏作品。2艺术问题是多样性的,然而这些问题又是相互关联的。中国水彩画写实风格确立,民族化特征凸显,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创造出具有个人特征的艺术形式。苏珊·朗格道出“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都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3”

纵观国内画展,人物题材作品逐渐倾向于表达人物内心与精神,绘者主观处理,采用个人化的创作形式,创作手法。作品既有美的韵味,亦有绚丽的色彩,潇洒的笔触,淋漓的水迹。如刘云生代表作品《打麦场上》极富生活气息,秋收时节火热的麦收场景跃然纸上;王辉宇的人物作品反映人物内心生活印记,色调朦暗,静默淡然,代表作《丹与琳》《毕业生》;柳毅作品的水味通畅与灵动,以芭蕾舞者为题材的一系列作品优美雅致……

艺术家将常人看来混乱无规律的现实世界归纳整理成绘画这种可见的形式,将主观思维客观化。创作过程所表现的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情感,个人化的艺术创作形式,也表现了艺术家认识到的人类情感。

二、当代人物题材水彩艺术作品表现

(一)材料和媒介

“艺术家首先是领悟每种材料要素——颜色、声音、结构——的特质,然后使这些材料和谐地结合起来,以构成一种合成的调子(compositetonality)4”具象表现技法中,材料的运用令水彩画形成各种有意味的特殊效果,表现被用于描绘人物的真实性,通过这样的表现达到对客观物象的塑造和艺术化处理。画家基底制作材料极为讲究,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个人经验,并且过程颇具仪式感,艺术创作中通过这一制作程序和过程,艺术家获得创作愉悦。如水彩画家黄增炎,在水彩纸上精心做底,画面深沉凝重,坚实雄厚,他的作品《同心协力》表现了惠安女的吃苦耐劳,协同工作的场景。

艺术绘画史研究表明,对题材内容的深化和对媒介的研究往往是交互的,水彩媒介具有质地透明,用笔流畅、干燥迅速、使用方便等优势。并且,中西绘画的媒介材料具有相似性,对中国水彩画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技法和肌理

当代艺术之间的弥合性令各画种间相互借鉴,技法的辅助使得画面效果更为多样,使得作品异彩纷呈。水彩颜料富于流动性与透明性,水分的运用,画笔的运用和纸质基底形成水彩画独特技法特征。用水调色,色彩在纸面流淌,形成许多不可预期的偶然效果,颜料在机制水彩纸上会形成硬边和水花,水彩颜料中加入融水介质产生不同纹理,这些都为艺术家所借用,形成个人化的创作手法。

多种媒材的使用令画面产生厚重感,形成多样视觉肌理。肌理为视觉语言的基本形式,是物象的表面特征,具有和色彩线条一样的表达情感的性状,有触觉肌理也有视觉肌理。

如水彩画家刘永健的少数民族人物作品《鲜舞——走进阿里普兰》,王绍波的作品《酥油茶》,湖北画家李晓智的作品《对话》等等,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极具个人特色,作画采用多种技法,画面色层丰富。肌理形式多种多样,视觉效果突出,给人以极强的视觉震撼。

纵观中国水彩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当代中国水彩人物题材水彩画作品,既有写实、再现这些艺术特征,亦采用多种材料媒介,画面具有多样技法和肌理,融入现代艺术表征,开始更多的关注艺术本身,在强调形式有所创新的同时,确定画面中绘者的主体地位,张扬并崇尚艺术个性,创造表现更多人的价值,民族化特征鲜明,显现出新时期水彩艺术人文性哲学性探究,反映社会问题社会责任,表达艺术家艺术观念的综合性征。

注释

11.超级艺术,阿其烈·伯尼托·奥利瓦,湖南美术出版社,毛建雄艾红华译,131页。

22 .康定斯基论艺,裔萼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65 页。

33 .艺术问题,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3年6月第一版,7页。

人物传记类视听新闻作品要素浅析 第9篇

一、作品选题———真实人物真实事件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新闻作品, 选择报道对象, 确定报道思路, 是创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好报道对象, 确定报道的主题才能将采访得来的资料或是搜集来的素材在创作者的构思下组合成完整的新闻作品。与其他类别的视听新闻作品相比, 人物传记类视听新闻作品, 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必须以真人真事的再现和叙述为基础, 遵循历史, 表现真实, 言而有据, 信而有征。每个时代都需要并创造出自己的伟大人物, 他们或推动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在历史事件中打上深刻的个人烙印, 因而这类视听新闻作品的选题往往突出人物的重要性, 人物经历往往具有传奇性或人物具有多面而又鲜明的个性特征, 能反映或折射某一时代的本质或社会风貌的某一侧面。也正是因为这点, 为人物立传著书也就有了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

凤凰卫视2009年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五四人物志之胡适》就是这类视听新闻作品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作品共分为五集, 从胡适留美归国讲起, 穿插其成长求学的背景资料和婚恋经历, 讲述其思想形成过程。五集内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 向观众较为全面的展示了胡适的主要经历和命运。正如凤凰卫视对这个节目的介绍那样:“胡适身受西方文明洗礼, 却一生恪守中国文人道德……他当了一辈子‘政治票友’, 最终只是履行一个现代公民的责任。”[1]选题人物充满了历史的真实感和厚重感, 通过个人的经历和命运展现历史的风貌和时代的本质, 引发观众的思考。

二、叙事结构———展现严谨逻辑性

所谓叙事就是“叙述”+“故事”。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 (Genette) 指出, “叙事”包括三层含义:故事 (story) 、话语 (discourse) 和叙述 (narrate) 。新闻叙事是对现实中新近发生的有时间或因果关系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的符号再现。[2]人物传记类视听新闻作品涉及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人真事, 可新闻叙述“话语”与客观事件相符合, 全面真实的反映事件原貌还是一个挑战。人物传记类视听作品中的人物经历往往比较起伏、传奇, 人物命运具有较多的转折和变化。将人物一生主要的经历和事件及其性格特点真实而又生动的还原再现, 并在展现事实的同时完整体现作品本身的逻辑, 挖掘作品所反映的时代内涵和精神, 这需要创作者在叙述故事, 架构作品时拥有严谨的逻辑性。台湾公视拍摄的《世纪宋美龄———东方与西方》以时间顺序为逻辑主线, 围绕宋美龄海外求学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经历, 用旁白、史料和相关学者记者的访谈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完整展现了其思想形成的过程。整部作品包含素材广泛, 信息量大, 但不显庞杂无序, 无疑得益于作品叙事结构的严谨清晰。

三、情感表达———含蓄自然情景交融

电视新闻传播是一种直接诉诸人类感官并借此通达于人类心理情感的传播方式和结构形态。如果说印刷媒介给读者带来的是视觉的抽象, 并引发他们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深思和权衡, 那么电视媒介给观众造成的则是感官的直陈, 进而引发他们对事物投以情绪的感染。[3]新闻作品要想达到预想的传播效果既要晓之以理更要学会动之以情。

人物传记类作品既要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运用客观手法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又要融信息、思想、艺术于一体, 做到情感表达含蓄自然, 情景交融。对于人物和事实, 既不能凭借创作者的主观喜恶或认识评价而肆意挥洒感情, 释放情绪, 也不能完全脱离于作品而冷冰说教。一部好的人物传记视听新闻作品一定是客观表现了人物个性又饱含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者的情感在事实中不自觉地流露, 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融入其中, 进而对作品传达的观点和信息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 观众在这其中亲身感受到的, 体验到的, 是创作者的任何叙述也无法替代和达到的。

四、细节处理———选取鲜活独特的典型细节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人物传记类视听新闻作品的成功与否也与细节材料的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访谈和史料的搜集, 创作者会有大量的素材。除了对素材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初步筛选外, 创作者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处理好细节材料, 用细节来建构画面, 用细节来佐证事实, 为新闻主题服务, 展现人物最具有典型性的一面。此外, 人物传记类视听新闻作品不可避免的会采用大量的史料, 还原某些历史场景, 而这些史料与现实在时空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观众具有生疏感和距离感, 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观众的深层介入。[4]要克服这一缺陷, 细节材料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它虽然看起来琐碎微小, 但最能表现出人物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最能彰显人物的个性, 也最能打动观众。一个简单的举止动作、一句原汁原味、不加修饰的话语, 这些细节可以让人们觉得作品中的人物生动鲜活, 拉近观众与人物的距离,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世纪行过———张学良传》之《西安事变》中, 就采用了大量的语言细节描写, 在谈起内战时, 张学良本人口述“我反对内战, 我不愿打内战, 很简单的事, 自己打仗, 双方面不能说单方面, 死掉的都是很不错的人, 可惜的很”。这样平实质朴的话语, 真实而又独特, 让观众直观清楚的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具有鲜活感和亲近感, 也将人物与其他大众区别开来。

五、审美追求———体现思想性追求艺术美感

新闻作品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美的感受、领会, 新闻作品的审美追求既体现在作者与受众对事物美的感受体会, 更体现在对美的再现与重塑。[5]优秀的人物传记类视听新闻作品也应该具备审美的追求, 这里的审美追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作者在宏观上要对作品的选题、主题等进行高标准的要求, 作品要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化性。其次, 在细节和技术层面尝试做一些努力和提高, 电视是感性媒介, 内容的取舍与编排、同期声和字幕的处理, 拍摄剪辑具体的技巧手法等, 都传达着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和文化意识。《世纪宋美龄———东方与西方》的创作者去其母校韦思里安学院采访, 选取当年留下的照片和文物资料, 配以学校宁静而又古朴的外景场面, 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深沉的色调与节奏, 给人宏厚而又质朴的历史沧桑感, 具有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受。作品在思想性和文化性的基础上也更好地表现了艺术性, 提高了作品的观赏价值。

综上所述, 作品选题、叙事结构、情感表达、细节处理、审美追求这几个要素是创作一部人物传记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几个方面, 它们统筹兼顾, 协调共生有助于这类作品的创作。而一部优秀的人物传记类视听新闻作品, 就如一本好书, 兼具历史认知、文化审美和思想教化的品格, 它给观众以思考的空间, 带人穿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 让人物与历史交融, 文化与思想交汇, 在作品中领悟深远的历史内涵与人生哲理。

摘要:人物传记类视听新闻作品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的杰出和重要人物通过真实的新闻作品表现出来, 理性与情感相汇, 历史与人物交融, 兼具审美价值与文献价值。本文从作品选题、叙事结构、情感表达、细节处理及审美追求五个方面对这类新闻作品要素进行简要的梳理和解析, 以发掘其创作的内在特点和本质规律。

关键词:人物传记,叙事结构,情感表达,审美追求

参考文献

[1]凤凰视频.五四人物之胡适[EB/OL].http://v.ifeng.com/documentary/special/wusirenwuzhizhihushi/.

[2]李凌燕.新闻叙事: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之间的博弈[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

[3]张军华, 王晓勇.当代电视新闻传播的新特征[J].当代传播, 2005 (4) .

[4]苗元华.历史人物纪录片创作探析[J].电视研究, 2004 (2) .

作品人物论文 第10篇

《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著名作品, 全文仅1200余字。内容精炼, 构思巧妙, 寓意深刻。大多数老师对《窗》一文的解读是从人性善恶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的, 分析靠窗病人的乐观、善良、乐于助人, 不靠窗病人的自私、冷漠、无情, 进而揭示作品惩恶扬善的主旨。

总的说来, 这些解读是比较客观的, 但还是让人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这些解读并不够深刻, 似乎没有把《窗》的社会意义突显出来。如何能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另辟蹊径, 以赋予《窗》更多的社会内涵呢?

我们先来作一个假设:假如将靠窗病人与远窗病人调换一下位置, 故事的结局会怎么样呢? (其实靠窗、远窗只是一种虚指, 这种虚指本身就耐人寻味。)

远窗病人起初并不是一个灵魂卑劣的人,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会在特定的环境中迷失自我, 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 一错再错直至铸成大错是完全有可能的。远窗病人正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迷失了自我, 这个特定的环境就是一个病房, 病房里有靠窗、远窗的两张病床。远窗病人自然会萌生这样的欲望:住在靠窗的病床上, 欣赏窗外的美景。但是远窗病人的欲望不能实现, 环境与人性起了激烈的冲突。他的人性弱点遂愈演愈烈, 终于转化为卑劣的灵魂, 以至于最后竟然见死不救。但如果故事的开始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将两个病人的位置调换一下, 远窗病人是处在靠窗的位置, 那他还会变成一个自私、冷漠、无情的人吗?也许他也会像靠窗病人那样, 天天编说美丽的故事讲给同伴听呢。

以这样的方式来解读《窗》, 学生就可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而且这些体验也会带有鲜明的个性。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概括靠窗病人和远窗病人形象, 学生的结论就不会是几个单薄的词语, 不会是苍白无力的脸谱。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学会批判。

那么如何在引导学生深度解读小说人物形象呢?笔者以为可以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

一般人在阅读小说作品时, 会不自觉地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去解读小说中的人物, 如果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有缺点的小人物, 读者更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批判人物。正确的做法是, 我们在解读小说人物形象时, 与这个人物是平等的, 这不仅是指身份上是平等的, 也包括情感、道德、人格等。大多数人一味地批判《窗》中的远窗病人自私、卑劣, 就是首先将自己凌驾于远窗病人之上,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视。这样得出的结论当然是片面的, 难以引起别人的共鸣。

二、体验性原则

受应试教育影响, 现在的语文教学追求大容量、高效率。教师重视结论, 重视教给学生获得结论的终南捷径, 却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有远见的教师应把语文课的节奏慢下来, 应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成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来做。在遇到经典的小说篇目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文本, 将自己置身于小说的情境之中, 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这样才能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才能对小说的人物作出公正的评价。教学《窗》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假如我是远窗病人, 我会怎么办?《窗》之悲剧, 谁之过?学生反思之后, 就会对这篇小说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复杂性原则

受传统思想影响, 我们容易对人物作出符号化的评价。首先是定人物的好坏, 然后是用几个固定的词语来描述人物形象。《窗》的教学是这样, 《孔乙己》、《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这样。殊不知影响人物品性的因素是复杂的, 人物的形象当然也是复杂的, 怎么能武断地下结论呢?我们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红楼梦》中的那些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吗?在教学中, 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小说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避免学生养成功利化阅读的坏习惯。为了应付考试, 机械地记忆几个名词去套用, 只会让学生远离阅读, 远离真实。

四、启迪性原则

优秀的小说作品一定寓含着深刻的主题, 它一定会引发读者的反思, 并在反思中引起读者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它或是在警示、或是在揭露、或是在摒弃、或是在激励。小说中的人物就是读者探求小说主题的窗口。教师在教学中, 就要为学生打开这扇窗户, 让学生透过人物形象看到小说更深刻的内涵。正如上面所讲的, 教学《窗》时, 教师提出问题:《窗》之悲剧, 谁之过?学生或许就会得出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比单方面的道德教育更重要的结论。

人物画家绘画作品的心理分析 第11篇

以唐朝的著名人物画家张萱及其作品为例来谈。

张萱,陕西西安人,开元天宝年间,是盛唐时著名的宫廷画家。朱景玄《唐名画录》记载道:“张萱常画贵公子,鞍马,屏障,宫苑,仕女,名冠于时。喜起草,点缀景物位置,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张萱在绘画题材上变汉魏以来的孝子,烈女,帝王,政治事件等的传统习惯,表现现实生活,对中国人物画尤其是风俗题材上开创了新画风。同时,他所描绘的仕女形象给后世的仕女题材的绘画开辟新的道路。

张萱的代表作品之一《捣练图》,绢本,设色。现藏的是宋徽宗摹本,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画面是宫廷妇女所进行的捣练工作场景,全卷分三段,共12人。第一组是四个仕女在捣练,中断在络线,缝制。最后一段是把练扯直了用熨斗用熨斗熨平。画中仕女的活动不同,又相互呼应。在构图上,错落有致,色彩搭配上,鲜艳亮丽。人物造型上有别于魏晋时期的秀骨清像,反映的是这个时期统治阶级的审美眼光。在细节处理上如衣纹的描绘上描绘了多种唐代的图案,与之相应的线条的描绘上也是匀整细腻富有弹性。《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张萱另一代表作品,描绘的是唐玄宗宠爱的妃子杨贵妃三姐妹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等一行七人游春的情景。描绘的人物刻画精细,着装色彩明艳,匹马肥壮,动态自如。

第一:体现在艺术家身上,我们知道,艺术作品是由一种激起艺术家创作的欲望激起的。这种艺术出发是既有艺术家主观内心体验也有客观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从艺术触发角度来分析张萱的作品,我们要问: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绘画这种题材的作品?

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说,我们知道,我们的情感的产生,是对一定现实生活的特殊反映形式。艺术家具有比常人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更为敏感的感觉,否则,在艺术家面对包含情感的艺术活动时,就会达不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如果说在认识过程中,反映的是现实的对象,那么在情感中,所反映的则是具有各种需要的主体对他所认识和改变的现实事物的态度。

张萱将这种饱满的情感宣泄成功的通过作品达到与欣赏者的共鸣。相比同是仕女题材的《列女人志图》的教育意义,画家的本身的作用更为明显。“比德”体现的是儒家将大自然中的美与人的精神生活、伦理道德观点联系起来的审美观。“物可以比君子之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张萱的感受无疑是真实的,生动的,发自内心的。 对比当代工笔画坛上领军人物的作品,不难看出,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风范。我们看古画,,觉察出古人的好作品出自于细腻观察,丰富的心理对比,精到的笔墨功力等,现代人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变化,运用丰富多彩的线条表现层次,运用变幻莫测的手法表现各式各样的肌理。我们一直从古人身上学习,也一直在创新他们。归根结底是我们人内心情感有了更为丰富的变化的结果。所以说,人物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内心感受变幻的体验史。研究绘画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学的学习研究。

另一方面,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必须要有刺激物的刺激条件。心理学中讲到“动机的激起既有赖于体内失衡的 状态,也有赖于外部的刺激条件”这个刺激物以轻重之分起作用。人的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要以人的大脑皮层保持某种清醒和紧张的状态为条件。微弱的刺激激不起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这是以艺术家的心灵,心理素质和生活经历为前提的。相反,强烈的刺激会导致艺术家理解力受到干扰,理解力变乱。审美受困。所以,适当的刺激给艺术家最佳的作画状态。

这种适当的刺激条件在当时就是自由的思想表达。国力强盛,生活安定对于中国古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很大。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主题人物仕女对画家的刺激。体态、色彩、服饰都是其中因素:从秀骨清像到丰腴为美,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艺术思想刺激画家的创作动机。丰富的色彩传递唐人对生活的憧憬,对生活的向往。“练丝练丝红蓝染,染成红线红于花”是诗人对色彩的相同的感受。唐朝女子习惯将衫子下襟束在裙腰里,且裙腰束很高,上端系在乳房上部,胸以下的身体全部由宽裙笼罩,显的丰腴,健美,浑然一体。

第二:体现在艺术作品上:张萱的绘画作品的艺术语言是写实的。“写实是忠于生活本身的样式,呈现生活自身的意义”。张萱的仕女画作品就其功能上,也就属于记录事件的功能。“生活是画的源泉,画物生活若加工无原料。生活枯竭,画必凋败”是著名画家石鲁的一句名言。联系我们上面提到的两幅作品,我们现在看《捣练图》时,我们仿佛从正在劳动的仕女们身旁穿过,我们可以猜想到画家创作的心情是自然的流露。

朴实的写作语言与人的思维有关。无论它的实现形式是什么,只要思维越深入,表达就会越明确,越清楚。这种思维就是内心感受。

无论艺术作品外在的形式美和模特内在的心里美与画家的心理感受有密切关系。现实状况是如此的美好,无需用夸张或者象征的手法去装饰作品来取悦统治者。所以用朴实的写实手法将眼前的美描绘出来,也掩盖不了画家的自豪,欢快的心情。

第三:体现在欣赏着身上,艺术作品的接受是构成整个艺术活动完整性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画家们为了反映生活从事美术创作,无形中“干预、参与甚至重新构建我们的社会生活。”欣赏者的心理感受影响画家的艺术创作生涯的道路。例如,张萱所处的唐朝,贵族阶层对美术的需求也影响画家的笔。生活提高了欣赏者的审美标准,欣赏者也改变着这个世界。当今美术接受的环节多种多样,博物馆、展览馆、新闻媒介、出版社等。多种多样的心理接受者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接受议论者,有赞同,也有反对。

通过以上的分析,一部美术史的演变史也是一部人类内心活动的演变史。画家、艺术作品、欣赏者是密切联系的,三者都少不了心里活動的关联。抓住了人类内在的情感的不同,也就奠定人物画家亦或是作家的潜质,不同的是一位用图案,一位用文字。但凡有利于人类的发展,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刘道广.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品人物论文 第12篇

以往表现底层劳苦大众乡土题材的绘画, 多以讴歌社会变革使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并呈现出充满朝气的新生活和新希望, 最终指向的是对党的赞美与歌唱!这本身无可厚非, 关键是使得画面主体从属于政治教化功能而沦为一种僵化的样式, 且缺少人物画所需要并最为宝贵的人文关怀。段正渠是当今中国画坛以乡土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画家之一。他同时, 他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他的人物画明显有别于同时代的艺术家。

对“人”的理解和定义, 在中西方文化中是不同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人之哲学概念中, 人是实践自觉解放自我的主体。人的内在生命物质本体与特定的大脑意识本体构成整体的自然人。自然人通过劳动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系统的外在矛盾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就此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 我国传统文化中, “人”不单纯的作为一个名词来指代人, 而是被作为具有社会理想化道德规范属性的而存在的载体。如:人, 仁也, 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 天地之德, 阴阳之交, 鬼神之会, 五行之秀气也。又一人, 君也。——《书·吕刑》。强调人个体意义或个体对社会属性的重要性。强调个体价值从属服从于整体, 而整体的特点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 是个体的生存价值、个体的生活及其生活理念得以实现的基本场域。所以, “在某种程度上, 共性就是个体的群集, 是个体的约扩。共同体一旦形成, 它便取得相对稳定的结构, 个体一旦形成, 其自身也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 并为确保自身的利益而形成种种制度与规范。 (2) ”

段正渠油画人物, 贴近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传达对生活体验式的感受。不是单纯的对劳动者的颂扬, 更多是对生存的思考与对生命生生不息的尊敬。在段正渠画中, 那些在苍茫大地上吼唱信天游的歌者、黄河激流中奋力摇橹的汉子、怀抱黄河大鲤鱼的快乐青年、夜归路上行走的人等等在陕北黄土地上, 生活中常见的劳动人民, 画面择取的多为日常生活劳作中的场景, 不同的是人被叙事题材的从属的地位中独立凸显出来, 人的喜乐哀愁坦然直面观者, 缓缓流露出的是身边耳熟能详的平常事, 观者不自觉的会以他者的身份介入其中并为之而感动。

乡土绘画表现语言通常都有着紧密联系主题的象征性, 在段正渠画面中的出现的场景, 都是我们经验里熟悉的人和事, 但又都集中代表了我们对陕北生活着的人们的某一层人所具有的集体共性或典型性。人物刻画不拘泥于细节和视觉上的“像”, 而是直指人物内心, 笔触狂放而略带些许野性, 刀笔兼用, 笔触刀痕和人物造型走向顺势而为, 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段正渠绘画语言, 初习国外画家鲁奥 (3) 并借鉴了鲁奥作品中浓重的黑线。结合自己对生活和创作的体悟感受, 在学习借鉴中融入了自己对绘画的理解, 逐渐形成一套适合画家表达自我的有别于别人的表现语言。在鲁奥的作品中, 黑线勾勒严谨, 呈现理性化的特点;在段正渠的画面中, 黑线的运用则相对率性、自由;粗犷的黑色轮廓线是其画面构成的重要因素, 他用黑线强调画面结构, 也用它塑造形体, 营造画面氛围, 较为个人化、感性化。另外, 鲁奥的作品中, 光的表达是被弱化的, 画面形象处理趋向平面、有较强的图案感。但在段正渠的画面中则不然, 对光线与形体的表达被主观强化, 甚至吸收伦勃朗绘画中对点光的特殊处理手法, 使画面于有限的、被压缩的平面空间透露出多维度空间感受, 突出了主题并丰富了绘画本身的可读性。颜色深沉, 以大色域的暗色衬托对比小色域的亮色, 使色彩视觉对比更显强烈厚重, 主题在黑暗中凸现出来。而在造型上, 不同于鲁奥作品中受欧洲教堂玻璃镶嵌画影响较大的人物造型, 段正渠倾向于中国传统雕塑相似的造型方法, 注重量感、人物有意主观变形, 注重造型趣味性且具有鲜明的个人图式化特征。构图大量采用一些很饱满的形式进行创作, 画面构成单纯, 主体突出, 空间维度被主观处理压缩并介乎于二维和三维间。再从作品内在精神表达传达的主体感觉来看, 主导鲁奥作品内在表现透露的更多是对庄重、静穆的精神感受持有的一种生命本质对现实的关照与追问。具有浓郁、沉重的宗教精神气息;这和段正渠强调的人的个体的生存价值、个体的生活及其生命尊严、生命力生生不息的主题有着内在的不同。至于段正渠表达的陕北地域给他带来的“激昂高亢”“苍劲强悍”“沉寂萧瑟”, 差异则更大。油画作为外来画种, 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绘画大师可取之处是中国油画艺术家十分重要且不可避免的必经之路。段正渠学以致用, 融会贯通, 较自然的应用于作品的表达。没有绘画语言借用转换常有的生硬痕迹, 有的是中国审美中气势滂沱。在段正渠笔下, 生活的艰辛与苦涩恰恰折射出人原始的力量和面对苦难时生的尊严, 生命于命运轮回中迸发出野性的呼喊。

在当代艺术已进入多元格局、对终极关怀的关注正逐渐归于沉寂、黯然的今天, 大家日益沉溺于当代个人视觉经验的表述时, 在段正渠作品中所揭示的对永恒价值的追问和强调, 更具有的特殊的、超越了其题材本身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人--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2234.htm

[2]整体与个体的关系--http://www.tianshannet.com2008年08月07日天山网

[1]《新编艺术概论》梁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7次印刷

[2]《艺术发展史》, 『英J贡布里希著, 范景中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版;

[3]《永远的前卫——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 贺万里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当代美术与文化选择》, 皮道坚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上一篇:培训细节下一篇:校内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