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题式学习

2024-07-12

网络主题式学习(精选12篇)

网络主题式学习 第1篇

1.1 主题式学习

主题式学习 (Theme Based Learning) 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学科、社会或生活主题作为教学任务的载体, 将信息技术工具纳入学习过程中, 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专题, 协作开展研究, 通过资料的搜集、问题解决、主动探究等实现对主题学习的深入理解和学科知识的整合,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促进学习的迁移和高级思维能力的形成。根据现代教育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理念, 整合网络学习外部环境, 分析归纳主题式教学模式, 如图1所示。

主题式学习过程分为外线和内线, 外线主要呈现外部显性学习活动, 内线则是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 当外线进入内线时, 内线也同步进行。整个学习过程分为5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活动, 学习者则从确定主题开始, 利用主题式学习平台及其相应的同步与异步沟通工具依次完成各阶段任务活动, 进而完成网络主题学习。通过该主题式学习模式, 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学习各种探究或研究的方法与技能, 有效促进学习者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1.2 基于网络主题式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

1.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168名学生为研究样本, 依托开发的主题式学习平台来展开网络主题式学习。其中学生已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师2名, 且在开展本研究之前已使用过主题式学习平台开展网络主题式学习活动, 有利于本研究的开展。

研究样本在自然科学课上, 依托主题式学习平台开展网络主题式学习。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明确主题、学习任务和学习进度安排、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学生在进行主题式学习时, 会分成若干小组, 并制定相应组内组间规则, 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是小组在进行网络主题式学习时, 进度会有所差异, 教师进行适时进度监控, 研究实施日期从2009年4月至6月, 历时3个月。

1.2.2 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分为3个阶段, 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分析阶段, 每阶段具体任务如下:

准备阶段: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和授课教师一同协商确定研究主题, 并搜集相关学习资源和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为主题式学习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实施阶段:为了使授课教师更加充分深入地理解研究目的, 更好的开展主题式学习研究, 在实施阶段研究者的主要工作是对参与本研究的教师进行简短培训, 使其熟悉主题式学习的各个阶段任务及要求, 之后于2009年4月到6月由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开始新一学期基于网络的主题式学习课程实践研究, 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详细记录学生学习行为活动, 为下一阶段学习活动材料的分析做准备。

分析阶段:研究者将实施阶段基于网络的主题式学习活动记录材料按照学生分组情况进行整理, 以活动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对学习行为活动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双向交互记录、电子邮件记录、聊天记录、学习区记录等等, 并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

2 活动理论视角下透析网络主题式学习活动

2.1 活动系统分析新视角———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源于康德和黑格尔的古典德国哲学、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维果斯基、列昂捷夫、鲁利亚等俄国心理学家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传统, 是一个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和跨学科理论框架 (Kuutti, 1996) 。该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多向的、结构化的交互系统, 重在把活动系统作为分析单位, 关注人们参与的活动、人们在活动中使用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景化关系、活动的目的和意图以及活动的客体或结果。按照活动理论的观点, 学习被看作是一个活动系统, 对于学习情境的正确分析应该涉及到各个系统要素, 而不是集中在单个特定的学习任务上, 因而, 运用活动理论这一独特视角来分析、确定学习环境中各活动系统要素动向, 对有效设计、评估完善各种学习系统能提供清晰而有力的支持依据。

2.2 活动理论视角透析网络主题式学习活动

2.2.1 网络主题式学习构成要素透析

活动理论主要包括6个要素:主体、工具、客体、分工、共同体和规则 (Engestrm, 1987) , 各要素之间并非相互独立, 而是动态且持续不断地与其他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活动系统。以活动理论为框架, 分析网络主题式学习构成要素:

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 其中学生是开展主题式学习教与学的核心, 学习活动是由学生产生, 学习活动的进展也由学生来完成, 因此学生是整个主题式学习活动研究的中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网络主题式学习, 必要时充当辅导者角色, 解决困难、协调学习, 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客体:即活动目标, 学生在进行网络主题式学习活动时, 其目标是按照主题式学习的5个阶段, 从提出主题、寻找焦点兴趣直到撰写研究报告, 高质量完成整个学习活动。

工具:网络主题式学习平台提供多种学习活动工具, 包含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合作工具、教学管理工具、修改工具等, 为支撑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环境和条件。

规则:学生在进行网络主题式学习时, 制约其行动和在活动系统内交互作用的显性的规则、标准等, 需要组员共同遵守。

共同体:包含参与主题式学习活动的教师、学生等, 相互协商、共同分享。

分工: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监督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 小组组长则是负责主题探索活动, 组成探究小组, 组员配合组长协同完成整个探究主题学习活动。

通过活动理论对主题式学习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构建基于活动理论的网络主题式学习活动系统结构图 (如图2所示) , 明晰各要素的功能及互动关系, 为进一步分析研究网络主题式学习活动系统提供活动依据。

2.2.2 网络主题式学习活动系统透析

运用活动理论分析主题式学习活动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通过对网络主题式学习行为活动记录的分析, 在网络主题式学习活动系统中, 主体主要通过使用认知、协作交流、编辑修改等工具完成网络主题式学习;学习过程中, 主体需要遵守一定规则 (组间学习活动机制、组内自定的规则) 与共同体之间进行协作、交流与互动, 例如同伴互评、自我评价、他评, 并给予彼此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活动记录分析, 发现学生大多数选同意及没意见 (分别为518次和421次) , 不同意的选择比较少 (仅72次) , 分析得知学生可能存在不愿意得罪同组成员或尽快完成任务所致。在给出的意见中, 主要有中立建议 (没意见、还行) 、表扬建议 (你找的资源很丰富, 继续加油、很不错) 以及批评建议 (我觉得你的内容再添加一点会更完美!) 等, 其中不表示意见、保持中立态度的占大多数, 分析可能是为了友谊、不得罪人等因素, 尽量不发表意见, 这与同伴互评产生了冲突, 此种情况无法实现对学习成果的有效评量。

3 研究结论与改进建议

3.1 活动理论能有效支持网络主题式学习

网络主题式学习包含主体、客体、工具、规则、共同体及分工等构成要素, 这些要素的构成并非是静止的, 而是与其他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转变, 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活动系统;网络主题式学习具有层次结构, 分为多个活动子系统, 相互继承、层层推进, 前一次活动系统的成果构成后一个活动系统的构成要素, 完成整个主题任务。这些活动特性使得活动理论在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活动行为分析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结构化框架。

3.2 网络主题式学习存在的矛盾

在对学生活动记录进行分析时, 发现存在矛盾情形, 例如在评量过程中, 活动主体可能碍于同学情谊或为快速完成任务等情况, 简洁、中立而草率地完成评价, 不能有效对活动行为作出客观评价, 未能达到较好的评价效果, 这些情形的产生对主题式学习系统的改进及实施策略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挑战, 需要学习系统应记录更多的学习交互行为数据, 便于研究者掌握更多的研究资料, 对学习行为给予客观的评定。

摘要:网络主题式学习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在中小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网络主题式实践活动研究, 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 透析网络环境下主题式学习的学习活动, 以期为进一步改善和实施主题式学习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网络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活动理论,透析

参考文献

[1]葛文双, 傅钢善.基于活动理论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课活动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3) .

[2]HUNG D.Activity Theory as a Framework fou Project Work in Learning Enviroment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0, 40.

[3]JONASSEN D.重温活动理论:作为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框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刘洪超, 葛文双.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 (4) .

[5]张豪锋, 孙颖.论网络学习中的意义交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6]张豪锋, 王小梅.基于Mashup聚合技术对网络学习的有效支持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4) .

学习材料--主题式教研活动 第2篇

北市区百楼中心校 李晖

材料一: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的流程

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的流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实践,第三步反思。这项活动是否有效,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主题的确定贯彻“源于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是整项活动的纽带。第二步实践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是结合主题进行理论学习,第二环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第三环是围绕主题对课堂实践进行点评。第二步是整项活动的灵魂,集中体现着这项活动的价值所在。第三步就是对主题确定和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反思,从中发现问题,为下一个主题的确定打下基础。材料二:“主题式教研活动”教研模式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包罗万象,但校园文化最重要的一项离不开课程文化。开展的“主题式教研活动”教研模式为:

1、教研组根据期初制定的计划和研究课题,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并落实教学内容;

2、全组教师围绕主题,备好该教学内容的课;

3、交流备课,每人特别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并落实研究的主题;

4、完成体现集体智慧(在落实研究主题下的)的新教案,推荐上课教师;

5、上课。组内听课教师分工关注教学过程中关于研究主题的体现;

6、上课教师围绕主题谈教学体会及反思,组内其他教师围绕主题谈课堂。

7、形成关于本主题的共识及非共识的意见(组长形成书面材料);

8、教师将研究主题与自己日常教学结合,反思得失,以叙事的方式写出小文章。

9、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材料三:有效教研活动的特征 教研活动:是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展开的一种学习与交流,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形式。

(一)研究主题与形式的针对性

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有两方面涵义:一是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二是对于不同教师群体需求的针对性。

任何一次教研活动,其实都有一个背景。我们能否把握住背景中本质的一面(包括客观形势与自身特点的分析),从而明确本次教研活动的意图、目标与主题,是教研活动策划的要点。不同人群所关心的话题是不同。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同时要反映对不同人群需求差异的把握。

(二)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

教研活动应该设置让参与者感到值得思考或行动的参与点,并提供参与者及时交流的机会。可参与性不仅仅体现在任务设置上,教研活动中平等、合作与分享的氛围也会影响参与性,这对组织策划者和参与者都有相应的要求。

(三)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 针对性与可参与性都是教研活动是否有“建设性”的重要基础。如果,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与进步的“扶手”,那么“蹬阶”就是活动后能否提出改进教学行为的理解与建议。

(四)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

几次活动之间的工作过程能否亦是持续研究的一部分,可能是决定教研活动成效的关键。对某一主题的连续研究,应该体现形成共识——行为跟进——进一步认识——进一步改进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五)关注过程的生成性

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常常反映在对这种生成的敏感度、驻留度与利用度上。

(六)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

我们的目标并不在深奥的理论研究,而在于教师能讲出指导教学实践的朴素道理。教研活动是教师学习理论与应用理论的“链接”与“导引”。材料四:有效的研究方式

一旦研究活动的主题(或形式)确定后,教研活动所采取的方式(研究的过程行为)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活动目标的达成,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及相关的研究方式有:

1、以更新观念为目的专题理论学习和研讨。

专题拟定后要提前布置,具体的活动方式为“先进行分散学习,后进行集中研讨”,重点应将自己的困惑和收获进行交流和探讨,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目的。这种活动适合学科的任何一种教研组织形式的开展,但活动的频率不宜过高,因此选好共同关心的专题很重要。

2、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为目的专题研讨。

当教师们在教学中遇到实际问题而此问题又带有共性时,就应该针对此问题拟定研究方案采取系统的研究方法。其通常的做法是“确定专题→制定方案→行动研究→行为反思→行为跟进”,必要时“行动研究→行为反思→行为跟进”要重复、深入的进行。这种研究除群体要参入外,学科骨干应起引领作用,有条件的尽可能聘请相关的专家指导,以减少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如果提炼出的问题属学科共性则以教研组的形式进行研讨较好,如果是某一年级特有的问题,则可以备课组的形式进行研讨较好。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研讨中,每个成员应有明确的分工,而不是少数人干,多数人看。

3、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的的教材教法研讨。

教材教法研讨应是一个很原始的话题,但如何与课改的理念融合,同时又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较为有效的方式是“预设性研讨、反思性研讨”,其主要的研究过程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1)备课组“预设性研讨、反思性研讨”的活动开展。

预设性研讨是指以教学周为单位,本周对下一周的主要(或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的预设。其流程为:个体解读→集体交流→形成共识→个性设计。即活动前个体必须对研讨的内容进行解读,然后带着自己的思想、观念参与集体交流,交流后由活动策划人提炼出共识,活动结束后由个体依据共识、融入个性写出自己的教学设计。

反思性研讨是指对上一周经过预设性研讨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后,出现了那些和预设性研讨相比的“意外”,并对这些“意外”进行归因分析,接着再对下一周的主要(或重点)教学内容进行预设性研讨。每周按这种方式重复的滚动推进。这种研讨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在综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张扬了教师的个性发展。如果是对具体的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时,在预测性研讨和反思性研讨的中间环节,也可进行“同课研究”,形成“课前预设性研讨,课中比较性研讨,课后反思性研讨”的完整体系。(2)教研组“预设性研讨、反思性研讨”的活动开展。

教研组开展“预设性研讨、反思性研讨”的活动,相比以备课组的形式开展,对教师个体的要求会更高,因为教师必须跨年级钻研教材教法。活动的基本程序与上面是相同的,区别在于①研究的内容覆盖每个年级的主要内容(在教研计划中要作具体的安排);②研究那个年级的内容就有哪个年级的教师在研究共识的基础上编写教学设计并上研讨课;③听课者和授课者一起进行反思性研究;④不一定每周进行。由于规模不大的学校大量存在,而教材教法的研讨又非常必需,因此,这种方式的推行和完善应引起策划者和参与者的高度重视。

4、以促进观点和经验动态交流的教学沙龙。

教师之间能否就教学实践展开讨论和交流是体现一个学校学习氛围的重要指标。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①策划者必须去收集教师们共性的问题;②主题可以很集中,也可相对松散。③参加沙龙的教师必须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对问题的反思与解决进行交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视人员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来确定主发言交流的人数。交流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最大的特点是“结合教学实际的观点和经验的动态交流”。

5、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载体的网络教研。

如果说其他教研活动的形式是以学校为阵地进行的群体同步研讨活动,那么,网络教研则是拓展了教研时空更张扬教师个性的异步现代教研形式。如:专业的实名教研论坛、博客、远程培训、虚拟研究室、主题学习网站等。这种研讨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时间自由、交流话题广泛、交流面宽阔”。

6、其他形式的教研活动。

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共享为目的的资源建设的研讨。这种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团队合作、共同建设的过程又是教师研究提高的锻炼过程”。

以竞赛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活动。这种活动最大的特点是“亲身体验、学而即用”。

当然,教研活动的形式很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活动的形式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我们更关注的是某一形式下具体的研究方式。因为任何一种形式都具有教研活动的价值取向,而有效的研究方式则是实现教研活动价值取向的关键。在研究方式的掌控方面,基本原则是“针对教师的需求,设计教师的活动,营造研讨的氛围,关注行为的跟进”。

材料五:主题式教研活动框架 主题式教研活动

[做什么] 主题:„„ [怎么做]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理念的理论文章,以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习后写出体会文章,以备下一次活动交流。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

各位教师集中交流自己学习后的认识及体会,并提出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讨论。第三阶段:课堂实践探索

在理论学习、体会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探索。

1、确定老师开出公开课供大家研究探讨。

2、要求其他老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及时记录在课堂教学中策略运用的成功之处或失败的原因,形成教学案例。

第四阶段:研讨交流、同伴互助

1、上课老师进行说课,谈自己的课前设计(如何运用?为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及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失败原因、今后行动的方向)。

2、其余老师评课。要求说出至少

一、两点值得学习的地方,也要指出至少

一、两点值得商榷之处,并结合前一阶段的课堂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第五阶段:总结、反思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他人的经验或教训,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和改进。要求每位老师写出一篇成功或失败的教学案例或论文。附件:教研活动的反思:

主题性校本教研活动取得的最明显的效应就是赢得老师们的热情参与。在活动过程中,一线教师敢于运用新课标的要求去审视富于灵性的教与学行为,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表述各自真实感受,并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创新活动,老师们真切地流露出“我们期盼的就是这样真实、实惠的教研活动”的心声。每当老师们就某一问题说“我这样认为”、“我想那么尝试”时,我想:我们的教师真正成了教研活动的主人,教研活动成了教师的一种行为自觉!从这一点上说,活动才是富有成效的。

现实中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的最大不足有:一是部分教师没有真正进入角色,互动环节薄弱;二是教师反思能力有待提升,尤其是不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反应。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有的教师或许怕“出丑”,尤其是在校外教研人员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不能投入地、坦诚地碰撞;二是教师的理论储备较为匮乏,参与行为缺乏深度。

问题研讨:

网络主题式学习 第3篇

关键词:复习;主题式;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389-01

复习课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帮助学生回顾、整理已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对结构化内容巩固和提高的重要环节,它既需要帮助学生重温已学的知识、技能,使记忆中的痕迹得到强化,更为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个性化,结构式的整理、归纳、概括。然而,在英语复习课中,教师常常受制于具体的知识与语法应用,因此,汉语说得多,语法规则解释得多,复习练习布置得多,唯独引发学生结构化思考的环节与过程少。英语复习索然无趣,效果事倍功半。对此,笔者针对小学英语复习的问题,提出自我解决方法,即:创设主题式“话题”,引领学生结构复习。

一、以主题引领复习内容,整合学习素材

《译林版 三年级起点英语》教材的知识体系是学段之间螺旋递进,因此,同一话题会散落在各册教材中,平时的新授课一个单元一个话题,主题鲜明,话题集中,给学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但上复习课时有的教师往往忽略话题,或者纯粹复习语法,或者纯粹复习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就显得比较凌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完整掌握。复习课上如何将学过的零散的知识和内容按一定的规律串联起来,使学生形成整体的网状式的知识体系,围绕话题进行整合复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

1、借助主题,建立相关词汇联系网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对学生来说,词汇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的掌握程度。如: 三下U2 In the library, 四上U4 I can play basketball, 四下U3 My day, 五下U4 Hobbies, 五上U7 At weekends, 五下U5 Helping our parents这些单元都涉及到的是动词,有运动类的,有家务类的,有爱好类的,有休闲生活的。因此可以整合成一个情景话题“Hobbies”,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所有跟“学生会做的事情”相关的词汇,都从学生的口中涌现了出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借助主题,活化语法应用与认识

语法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资源,是语言的组织规律,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是连接语音、文字系统的枢纽。六上前四个单元都是围绕“一般过去时”展开,特别是U4的主题Then and now, 课文内容把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进行了比较,非常自然地巧妙的对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融合运用。在学习了课文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各种主题进行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比如:吃的食物、交通工具、衣着、住的房子、休闲生活等等,在情境中巧妙的分解语法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灵活掌握。

二、以主题创设应用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的接受教学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复习课教学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语言学习的整体情况,结合语言学习的要点将复习的内容进行聚焦,并创设有意义的情景,提供有价值的话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防止学生在复习课上产生疲倦的情绪,使得复习更有针对性。

时态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例如:在复习时态“一般过去时”与“一般将来时”时,我创设了情景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llo Kitty?”, 首先呈现图片“凯蒂猫不开心”,让学生猜测原因,这时要用到过去时,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Because she was hungry. Because she lost his new kite. Because she had a lot of homework.学生大胆猜测以后,老师呈现图片:Because she took part in an English contest and she failed the exam. 并提出下一问题请同学讨论:What is she going to do? 自然地过渡到将来时的复习。学生给出了很多鼓励的句子,She is going to do more practice. She is going to have a try. 整个复习围绕凯蒂不開心的话题,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也将各种时态的结构把握得准确到位,复习效果非常好。

三、以主题突出知识应用,提升综合能力

1、主题梳理,培养学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中个体的作用,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总复习教学过程不是炒“现饭”的过程,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点,激发兴趣点,发展提升点,更应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整理知识与技能。

小学中年级的英语学习主要以口语为主,以积累为主要学习形式。但到了高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发展了,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在复习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时,让学生总结这两个时态的句子结构的时候,学生就能根据Gramma time的例句进行归类、比较。并且梳理出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各种句型的结构,同时还对其中重点的动词形式进行总结、比较、归纳,这样,有了清晰的知识结构,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2、主题整合,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增强祖国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六上U5 Signs, U6 Keep our city clean, U7 Protect the earth,以及三下U2 In the library中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规则”和“环保”话题。通过这些主题的学习,能树立学生正确的规则意识,引导学生遵守公共法规、珍惜热爱城市环境的意识。

网络主题式学习 第4篇

主题式学习网站与学科教学结合的研究

在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要通过不同方法探索、发现相关信息与知识;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 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知的事物相联系, 并对其中的联系认真思考;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过程, 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们不仅得到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手段, 形成了自己的成果, 并在成果展示中获得成就感。

在主题式学习网站建设与学科教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从初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到获取初步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 再到经过研讨进一步更新自己的知识框架, 最后经过反复研讨将本身知识框架不断完善, 这应当是建构主义在网络化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化。

在研究目标上, 我们确定以研究型课程作为载体, 通过建设、使用“学科网站群”主题式学习网站, 创设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环境, 师生共同建立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 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平台, 探索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模式。

1.技术层面:网站建设工作

建设学校的“学科网站群”, 提供一个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平台, 网站应具有以下特征。

(1) 学习环境、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形式。

(2) 丰富多彩的网页,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建立专题网站, 以Web教材形式, 对专题研究方法进行指导, 网站既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 又能延伸到课外, 让学生自主学习。

(3) 提供学生相互交流和思考的机会, 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技能和信息的读写能力。以聊天室、BBS论坛等形式, 提供即时性与错时性两种交互学习界面。师生都可以发布言论、评论和答疑, 成为课堂学习与课后辅导的有力补充。

(4) 运用搜索引擎, 获得研究参考资料, 掌握信息的收集加工能力。建立起一个以站内搜索为主的参考资料收集、查询系统, 有效地整合互联网资源, 形成快速高效的专题资料库。

(5) 分享学习成果, 获得成功喜悦。建立成果发布、评价系统, 对学习进行评价、展示。

(6) 网站建设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 也要考虑到教师的教, 可以采用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相结合的方式。

各研究课题介绍的子网站, 为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起辅助作用。它主要是介绍学习方法、提供研究课题等, 既可用于课内多媒体教学, 又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学, 成为教师课堂教案的延伸。为此, 它必须降低制作难度, 以静态网页形式为主, 方便全体教师掌握。

采用动态网页制作增加网络的交互性, 为师生的共同交流搭建一个平台。各研究主题开设有供教师讨论的论坛及聊天室, 并可随时扩充新的板块, 设立新版主, 让师生在网络上实现跨时间、跨地域的交流与学习;网站还将为师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交互平台, 可对学习过程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

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是网站建设的主要工作, 可以通过建设一个基于本地站点的搜索引擎, 解决上网查阅资料的效率问题, 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资料收集、查询系统, 实现按主题分类或关键字查询;网站还提供搜索登记, 可以将外部相关信息进行登记, 每个使用者既是信息的获取者, 也是信息提供者, 对于被登记的相关资源, 作为管理者的指导教师, 在审核登记资料的有效性后, 或将其从Internet上下载至本地资料库以加快浏览速度, 或仅作URL链接信息登记, 整合网络上相关信息。

2.教学层面:基于网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基于网络的教学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从中加以组织、指导。在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然后, 教师通过对主题的分析或者分解, 帮助学生分析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建立起知识框架, 带领学生探讨可能的完成途径。在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中, 教师组织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以帮助学生高效、高质地完成自己确认的主题, 形成自主学习的成果。

在搭建起的网络平台上, 教师对本课程开展教学和管理, 将课程安排的课堂教学与网站开放式学习相结合, 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总结传统课堂教学与研究性教学之间的差异, 探索通过网络平台将两者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具体体现为:

(1) 网络平台上学生主动探索、相互指导性学习与教师说教性的课堂学习的结合。

(2) 网络平台上任务式的多学科延伸模块式学习与单学科固定教学模块的课堂学习的结合。

(3) 网络平台上学习时间、内容的自主性与课堂学习的统一性结合, 探索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差异的方法与途径。

从教学实践中, 我们总结出主题化探究型教学的课堂模式主要有四大步骤:设置情境—提出主题—完成主题—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

设置情境:使学生了解知识主题的必要性, 激发学习的兴趣, 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通过设置一种情境, 可以将学生引入到要进行研究的主题之中, 由好奇心产生对主题的学习动力。

提出主题:使学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学习或者研究。

完成主题:完成主题是主题化互联网教学过程的重要过程, 主要包括:初步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形成初步的学习成果与体会;对学习成果做进一步研讨;完善、修正研究成果。完成主题过程中的几个步骤,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在不断重复、穿插进行着的。无论是阶段性完成的主题, 还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主题, 都在不断地得到新的信息, 不断地进行研讨, 不断地完善、修正形成观点与成果。观点与成果也将继续补充、继续研讨、继续完善。这样, 学生的知识框架、观点与成果才不断地由错误走正确、由简单走向复杂、由幼稚走向成熟, 逐步趋向完美。

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完成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不是主题化教学的结束。学生还应当学会展示、推销自己的成果, 对完成的主题利用各种形式进行长期的展示与交流。

3.基于网络应用的主题式学习的评价实施

评价的实施可以根据“情境体验”、“课题准备”、“研究实施”和“总结反思”四个基本的学习阶段, 选择物化的评价操作对象, 即:阶段1——问题的提出, 阶段2——开题报告、专题情报, 阶段3——研究记录, 阶段4——研究报告、研究体会、成果作品, 进行不同方式的评价活动, 如观察、诊断、答辩、展示等活动。

其中, “对话”是最基本的具体活动, 大部分评价信息会自动记录在课题档案中, 并与其他的课题档案记录在学习者档案中, 最终不断形成关于学习者的评价结果信息, 即有关的“诊断记录”和“社区积分”。

主题式学习网站与学科教学结合的思考

1.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网络上信息量大, 学生通过浏览网站, 查询、下载相关资料, 完成小论文的写作, 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这必将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尝试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有较大促进作用。

2.网上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网络创设的既虚拟又现实的情境中, 学生可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与传统课堂教学形成强烈反差, 学生学习兴趣高, 这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 将两者有机结合, 取长补短。

3.基于网络的学科教学, 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 研究型课程本身所具有宽泛的内容对教师提出考验, 两者的结合, 将更有利于推动教师持续学习和持续发展。

4.网络应用进一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民主化意味着知识传递方式、途径等方面的变革。教师角色中“知识来源”的作用将部分由网络替代, 即技术也可承担部分的教师角色。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均等使得教师不再拥有控制知识的“霸权”, 教师工作重点将不再是分发信息, 那种教师“对”学生的师生关系将转换成教师“与”学生, 甚至可能是“伙伴—伙伴”的关系。师生角色的转换频繁、自然。

虚实不同的活动空间, 让教师的行为呈现了多样性。教师既可在真实的学校中, 也可在虚拟的网络中体现其角色行为。网上网下只是空间发生了变化, 参与者主体没有变, “网上”和“网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 应该以统一的视角考虑各个阶段的学习和辅导策略。

5.实现网络教学评价系统与网络教学支撑系统的无缝结合, 利用支撑系统的教学活动记录功能搜集评价信息, 实现对网络教学的动态评价和动态调控。

谈“网络主题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 第5篇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最大应用应是促进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帮

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一些学校开展了基于

网络的主题学习活动(简称为“网络主题学习”),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

探索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我们的实施策略是:首先确定一个目标清晰的、开放

性学习主题;其次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学生

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

行集体协作或互助学习,纠正或解决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模糊概念;最后教

网络主题式学习 第6篇

中国企业的发展以1978/1979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30年和后30年。人们普遍认为,这两个时期的中国企业发展存在诸多的不同。首先是经济体制的不同,前30年为计划经济体制,后30年为向市场经济转型体制;其次是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不同,前30年初期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过交流和合作,中后期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后30年逐渐对外开放。到今天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与合作关系;第三是资本来源的不同,前30年是国有企业一统天下,后30年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分天下……

笔者认为,这些差别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只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侧面,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侧面是,60年来的中国企业发展还存在某些根本性的共同因素,即在国家现代化目标的指导下追求中国企业的发展。

建国以来的每一代领导人一直在探索一个主题:在世界变化的环境中,在中国国情的条件下,如何开拓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无论是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还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或者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其目标指向都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国企业的发展就是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无论是前30年的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现代化的组织力量,还是后30年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国家现代化的主体力量,都是如此。在中国的外资企业虽然主观上服务于母公司的战略,但在客观上亦对国家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现代化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主题。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中国企业现代化的主要阶段和不同层次。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了阶段更替和层次提升的逻辑。无论是前30年,还是后30年,中国优秀本土企业的成长案例都较清晰地展现了这个基本逻辑。

后发现代化是中国企业的特点。中国属于现代化的后来者,比西方先行国家晚了100~200年。因此,胡鞍钢说:“中国的现代化是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有所不同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是向苏联学习,采取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而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及其后的江泽民、胡锦涛则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采取多种经济制度共存和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现代化。

中国企业亦是这样。学习式创新是中国企业现代化的主题。企业作为经济和社会的基本组织,承担着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中国企业的现代化一直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企业的后来者特征,学习成为企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中国企业6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以学习为基础和前提,以创新为手段和方法,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客户价值、追求社会价值为目的,即学习式创新,这是中国企业现代化不断探索的主题。

学习作为后发企业现代化的主题是恒定的,但学习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则是多样和变化的,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学习日本企业和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为主;90年代以学习美国企业和引进先进管理和制度为主。企业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是随环境和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20世纪50年代的鞍钢通过直接引进设备、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学习;20世纪90年代的华为通过聘请lBM为顾问来学习;21世纪初的中国化工集团和海尔集团则是多种方式方法并举来学习……

在本文中,我们暂以若干个代表性企业的案例为分析单元,揭示其学习与创新内容及其背后的基本逻辑,试图勾勒出一条中国企业60年来现代化探索的主线,并期望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鞍钢宪法:突破苏联的先进管理模式

“鞍钢宪法”是1960年3月22日毛泽东在《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情况的报告》的批语中提出来的。批示中说:“这个报告很好,让人越看越高兴,因为这个报告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人。”鞍钢是全国第一个最大的企业。当时仅职工就有十几万人。在1958年之前,鞍钢全面照搬苏联当时最大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厂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称为“马钢宪法”)。1959年,鞍钢开始解放思想,敢于想问题,开始怀疑“马钢宪法”,在企业管理上更强调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1960年,鞍钢创造了“鞍钢宪法”,堪称中国现代企业史上第一次管理创新。

“鞍钢宪法”的五项原则是: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两参、一改、三结合,大搞技术革命。其中,“两参一改三结合”是主要内容,“两参”是指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是指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是实行领导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的三结合。这是中国新型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应该说,“鞍钢宪法”首先是学习的产物。第一,鞍钢是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之一,不仅引进了苏联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而且照搬了苏联钢铁企业的管理模式。第二,“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在中国已有实践经验。1958年,黑龙江北安国营庆华工具厂开创了工人直接参加班组管理、间接参加全厂性管理工作的先河,并实行了业务改革,即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及时地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是长春汽车制造厂在1958年学习建华机械厂和庆华工具厂“两参一改”经验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技术革新中一些生产技术问题,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鞍钢宪法”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第一,鞍钢宪法突破了苏联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马钢宪法,结合中国企业的现实进行了创新;第二,鞍钢宪法综合了中国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直至今天,“鞍钢宪法”仍具有较大的创新方法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外国先进管理是必需的,但也是不够的,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和创新;二是正如日本人所讲:“综合即创新”,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很多,综合其他企业的创新并融为一体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大庆经验:

主观能动性的极致发挥

1963年12月26日,毛泽东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大庆经验或称大庆精神,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环境封闭的情况下,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案例。大庆经验的主要内容包括:(1)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体现为“三要”、“十不”精神。(2)实践第一,两分法

前进,表现在大搞调查研究,科学地认识和开发油田;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等。(3)实行岗位责任制,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都有各自具体内容的岗位责任制。这是大庆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各项管理制度的核心。(4)良好的工作作风,体现为“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

与鞍钢宪法一样,大庆经验也是学习的产物。具体而言,大庆的学习对象和内容有二:一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和著作,尤其是《实践论》和《矛盾论》;二是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和作风,直接参与大庆会战的转业官兵就有3万多人。

此外,大庆经验更是创新的典范。首先是李四光的理论创新,否定了英国学者布莱克·威尔德的“中国贫油”论。第二是会战组织的创新,大庆油田采取军事化的会战组织方式取得了成功,这在中外企业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案例。

大庆经验中的许多内容至今仍具有学习的价值。例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高科技企业一直得到坚持和发扬;高度重视学习,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在基层干部和领导干部的岗位责任制中,学习制度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包括学理论、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以及“向工人学习日”制度等),对所有的中国企业都有借鉴作用。可以认为,大庆油田是中国现代企业史上第一个“学习型组织”。

华为:师从IBM的研发管理创新

华为公司是如今中国全球化程度最高、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华为能够获得今天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产品研发管理的学习与创新是基础因素之一。

1998年,任正非在美国考察了多家优秀企业,最后把IBM公司作为华为的学习对象,并选择研发管理为华为首要的学习内容。1999年初,华为引进和学习IBM的集成产品管理体系(1PD)。聘请IBM的50多名顾问人员进入华为公司,重新建立起新产品研发管理体系。在引进和学习过程中,任正非针对部分研发人员的排斥情绪,严厉地提出了“先僵化,后固化,再优化”的“削足适履”式学习方针和原则。在少数优秀技术人员由于不适应新的管理方式而离职的情况下,任正非仍然坚持上述方针和原则毫不动摇。经过3年的引进和学习,华为公司建立了自身的集成产品管理体系。

2004年,在欧洲3G通信设备市场实施的“抢先战略”中,华为的研发管理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研发管理作为技术型企业的核心价值链条,其能力和水平在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的供应商认证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第二,在产品设计与测试阶段,反应速度居于首要位置,而这主要取决于研发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第三,在项目实施及售后服务阶段,研发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决定了项目的成败和质量水平。

在华为之前,中国已有不少企业提出过“成为中国的IBM”的口号(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四通集团、90年代初的巨人集团等),中国不少大企业也明确提出向美国大企业(GE、IBM等)学习的号召,但是真正成功的学习者并不多。华为为什么能学好用好呢?首先,华为选择IBM为学习对象较为合适,任正非认为IBM遇到的问题,华为在今后也会遇到;第二。华为只学习IBM的管理,而不学习IBM的战略;第三,华为从研发管理这个关键价值环节开始学习,坚持“削足适履”的方针和原则不动摇;最后,3G市场的出现为华为提供了一个后来者居上的机会,华为基于研发管理的企业能力帮助它抓住了这个极为难得的机会。

从全球范围来看,华为的研发管理只是学习IBM的结果。但从中国企业群体来看,华为的研发管理却具有创新的意义。如今,华为的集成产品管理体系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主要学习内容。

海尔: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制度创新试验

在张瑞敏的领导下,海尔集团的成长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版的管理创新的历史。仅以质量管理为例:在1984年创业初期,当其他企业集中精力扩大产品产量的时候,海尔率先抓质量管理,1988年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块国家优质产品奖金牌;1989年,当大多数企业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时,海尔又先行一步,从抓产品本身的质量延伸到服务质量;而当其他企业开始重视服务时,海尔又率先抓住质量的本质,即满足用户的需求,使用户满意。

为实现全球化品牌战略,张瑞敏坚持一贯的管理创新思想,通过“人单合一,使海尔进入卓越运营的全球公司行列。早在张瑞敏提出“市场链”概念之初,笔者就感觉到这项管理创新具有的世界意义以及其过程的艰难和复杂,而胡泳在《海尔的高度》一书中则较完整地描述了这个过程。

回顾西方企业史,福特的大规模生产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第一项管理创新,它开创了大规模生产与消费的时代;丰田的精益生产体系是后发企业创造的对制造业影响最大的又一项管理创新——它告诉我们:后发企业能够以管理创新为途径,实现后来者居上并领先的目标;戴尔的个性化定制直销模式是信息化时代最有影响的管理创新——它告诉我们:不依靠领先的技术,后发企业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管理创新也可以争霸全球。

从“市场链”到“人单合一,张瑞敏和海尔集团进行着一项世界级的管理创新试验。以前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是在学习外国先进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在中国范围内的模仿创新,而海尔的管理创新,是在吸收、消化丰田模式和戴尔模式之后的自主创新,是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世界范围内的自主创新。

丰田模式的精髓在于,现场员工既是操作者又是思考者;戴尔模式的精髓在于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个性化定制和直销。海尔模式不仅承继了丰田和戴尔模式的精髓,而且有较大突破:把每个人都变为SBU(战略事业单位)和创新主体,颠覆了主流经济学中的市场与企业的关系理论;直接营销和直接发运,突破了传统管理学中的价值链理论;“正现金流”抓住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本质,向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等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

正是许多基础性的管理创新构成了海尔模式的全面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海尔集团学以致用,吸收综合了许多来自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海尔集团的综合性创新还在全球市场中发挥了效用。

中国化工集团:融合式跨国并购与管理

2004年开始,中国企业较大规模地采取跨国并购方式进入全球市场。目前看来,跨国并购的成功者并不多,而任建新领导的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则是例外之一。2006年前后,中国化工集团在欧洲和澳大利亚实施了三起跨国并购,分别收购了法国安迪苏公司(Adisseo)、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Qenos)和法国罗地亚公司

(Rhodia)的有机硅和硫化物业务。目前,这三家企业都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中国化工集团已收回大部分投资。

任建新倡导的“融合式”跨国并购与管理是中国化工集团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所谓融合式是相对于整合式而言的,其根本区别在于:融合式是学习型并购,并购方尊重被并购方及其所在国的历史和文化,极大地保留和发挥原有高管人员的积极性,把被并购方融合到并购方中;整合式是以并购方为中心的并购,并购方通过更换高管人员等方式,把并购方的理念和规则彻底贯彻到被并购方中,最终把被并购方整合到并购方中。

在任建新有关跨国并购的讲话和文章中,我们很难看到“整合”一词,大量出现的词汇是沟通、文化融合、尊重、学习、包容等。不仅如此,中国化工集团也是这样去做的:在并购前有多年的战略准备,与对方高管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在并购后,一般不更换原有高管人员,尽量保留原职位并适当提升(如进入董事会);总部不外派高级管理人员,只派出助理人员去完成学习任务;尊重对方的民族文化……

任建新的融合式并购与管理模式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与以往跨国并购大多是强势企业整合并购弱势企业不同,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大多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继续沿用整合式并购的理论和方法,则其成功率必将低于欧美企业(欧美整合式并购的成功率只有30%左右)。而任建新及中国化工集团的融合式并购实践,对并购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

综上所述,鞍钢宪法的诞生打破了当年的“苏联崇拜”,其后来在没有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仍然取得了中国企业的一定成长,初步形成了中国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今天,中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正处在“美国崇拜”下,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应该考虑如何打破“美国崇拜”,不同特性的企业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对象和内容,把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制度融合在中国企业的实践和民族文化中,探索出一条新的后发企业现代化道路。

另一方面大庆精神则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其对如今处于危机环境中的中国企业亦有传承和学习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庆精神与温家宝总理所讲的“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确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新的环境中,中国企业需要创造性地把大庆精神赋予时代的意义,并且发扬光大。

从中外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美国企业主要是依靠技术创新称雄世界,日本企业主要是依靠管理创新后来者居上,中国企业的未来究竟将依靠什么?对此,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唯有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持续成长,并在全球市场上占有合适的位置,最终才能实现企业现代化的目标,进而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首要的是应该依靠融合东西方文化,进行管理和制度创新。

“主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 第7篇

一、“主题式学习”的概念理解

主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 “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 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 组织良构, 利于探究”的特点, 在《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中引入主题式学习, 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 提高学习的效率, 改善学习的效果, 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项目标的达成。

二、“主题式学习”的教学组织

“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 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采用“半开放式”的分小组学习, 即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学习主题, 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 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 每个题目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 易于达到“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效果, 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

此外, 在“主题式学习”中, 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由于《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 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 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 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三、“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

1. 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课程的开放性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教材拓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并且儿童感兴趣的题材。课程的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 允许有调整的余地, 并能够在与学校其他活动的联系中得到弹性的延伸。教学的空间要突破教室、教材的局限。要鼓励儿童在广泛意义的课堂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教科书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或一件可以“活用”的工具。同时, 也反过来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必须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教材。

为此, 我在教学中努力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在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拓展, 有目的地确定了一些学习主题, 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和整体建构, 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养成良好的品德,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如:学习《品德与社会》第二册“世界真奇妙”一课时, 我觉得教材中涉及的有关“世界真奇妙”的知识虽然有限, 但是这一块内容学生却非常喜欢, 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了解、探索的欲望。为此, 我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相关的研究主题, 即“寻找世界奇妙之处”。让学生围绕奇妙的建筑, 奇妙的动物、奇妙的植物、奇妙的自然风光等内容大胆地进行延伸拓展, 以开发品德课课程资源,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2. 确定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

主题式学习的资源是全面的, 并不意味着一切资源均被利用, 相反, 它更注重选择, 从资源中精选最有效的学习资源。既然是选择, 必然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学习主题和侧重点, 不同的学习经历和背景, 不同的学习场合和时空, 选择的内容不同。所以, 主题式学习的关键就是“善择于物”。因此, 我认为在明确了《品德与社会》课的一些学习主题后,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 对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的确定也显得极为重要。

如:在上“世界真奇妙”一课时, 为了更好地确定“寻找世界奇妙之处”这一学习主题下的研究题目, 我先做了一个调查。内容如下:

调查研究

同学们, 大家都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奇妙的, 有奇妙的建筑、奇妙的动物、奇妙的植物、奇妙的自然风光、奇妙的科学成就等。那你最喜欢, 最想了解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呢?请从下面的提示中选择一种 () (只需填写序号)

(1) 世界上奇妙的建筑

(2) 世界上奇妙的动物

(3) 世界上奇妙的植物 (包括花草树木)

(4) 世界上奇妙的自然风光

(5) 世界上奇妙的科学成就

(6) 世界上奇妙的民俗风情 (如民族服饰、节日风俗)

(7) 世界上奇妙的矿产资源

(8) 著名的世界特产

(9) 世界上奇妙的地貌特征

如果你最喜欢的这些提示里没有, 就请你自己写在横线上:_。

根据学生的调查, 我确定了研究题目: (1) 世界上奇妙的建筑; (2) 世界上奇妙的动物; (3) 世界上奇妙的植物; (4) 世界上奇妙的自然风光; (5) 世界上奇妙的民俗风情 (如民族服饰、节日风俗) 。

这样, 就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 开发利用了课程资源, 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 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 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实践活动

主题式学习突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 精心创设探究情境, 编写典型范例, 设计思考问题等, 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学生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可以结合学过的教学单元的知识进行拓展, 促进迁移, 顺利地将新学知识运用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 使书本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这有助于学生将来有效地面对实际的社会问题情境。

需要说明的是, 主题式学习除课程计划内规定的课时外, 还需要较多的课外实践活动时间, 以便使学生有足够时间用以合作地解决问题, 包括在图书馆研究学习、实地参观、调查或采访、上网收集研究资料等。因此, 实践活动成为了“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实践活动形式:

1. 课堂的小组活动

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 我经常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 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或研究性的活动, 以期望通过活动为他们提供更为宽广的人际交往机会, 使他们热爱生活, 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的品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中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成有时是前后固定的四人, 有时是临时指定的成员, 有时又是学生自由组合的, 成员间也有一定的分工, 便于相互讨论交流。

如:上“走进超市”一课时, 我设计了小组活动, 首先让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购买的物品, 然后仔细观察小组购买的物品, 尤其是外面的包装, 看看有什么发现。

又如:上“学习天地多广阔”一课时, 先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 自由组合成小棋手、小画家、小作家、小巧手、小运动员、小音乐家等小组, 然后让学生在各自的兴趣小组里交流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

通过这样的小组研究活动, 学生就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在小组中交流观察、思考所得, 从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事、物, 学会与人的交往和沟通等。

2. 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 教师把自己看作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和利用者, 把学生当作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让他们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为此, 我们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品德课教材, 走出课堂和学校, 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 通过多种渠道, 如看书、去图书馆、上网、请教家长等, 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如:上“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时, 确定了“安吉特产的调查与研究”这一主题和小组具体的研究题目以后, 在了解了“安吉溪龙白茶的研究”“安吉竹博园竹子的研究”“安吉大溪山核桃的研究”的基础上, 请学生课外去调查、采访、收集资料和实物, 通过各种形式介绍、宣传安吉的特产,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正确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运用到了社会实践中, 去判断是非, 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从而促进了品社课整体效益的提高。

五、“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资源库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标中指出: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 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评价, 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因此, 评价时要注意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为此, 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 我在主题式学习的过程中, 提出了一种称之为“资源库”的评价手段。

所谓“资源库”, 是“围绕学科教学服务而生产的教育产品”, 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 而且应该为培养综合知识和能力提供技术上的促进与保障, 是实实在在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 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中都需要的好助手。与课堂教学联系紧密的资源, 一般根据学科的体系结构进行分类和管理, 而多媒体素材一般根据用途和媒体类型相结合的方式加以分类管理。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 我进行了思品资源库的建设, 重点主要是围绕主题式学习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收集、整理和入库等大量工作, 而资源主要是学生提供的, 他们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作为指导者, 我依据学生收集、整理资源的积极性、数量、质量等, 及时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学习了“我们的地球”一课后, 学生围绕“地球多美丽”的主题进行学习研究。在学生分“自然美”“丰收美”等具体内容研究的基础上, 我将学生收集到的资源进行整理、加工, 做成一个小小的资源库。

在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兴趣很浓, 而实践证明, 以此“资源库”的建设评价学生的学习, 学生不但乐于接受, 而且还产生了使资源库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决心和行动,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 不能因为“主题式学习”有优势, 而一味地不加选择地采用这一教学形式, 要从需要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是否进行“主题式学习”。此外, “主题式学习”的内容设计也一定要符合学生特点, 并且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 “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 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又服务于这个时代。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 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 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它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恰当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主题式学习”, 定能充分利用品德课的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创造性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使学生获得新知, 提高能力, 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摘要: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 采取“主题式学习”这种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 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本文在提出问题并概括其意义的基础上, 从“主题式学习”的概念理解教学组织、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 主要途径——实践活动, 评价手段——资源库, 从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主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做了探索, 希望以此来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主题式学习,学习主题,实践活动,资源库

参考文献

[1]左梦飞, 毛艳.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

[2]刘建效.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思考[J].人民教育, 2003 (9) .

[3]马建军.信息技术课“主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3 (5) .

网络主题式学习 第8篇

信息技术学科“主题+自助”式学习的内涵

我们提出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主题+自助”式学习,是以自助学习博客网为载体,搭建起信息技术“主题+自助”式学习的网络平台。教师通过这一平台发布以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主线的学习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开展“主题+自助”式学习;学生则通过这一平台,开展自助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并按照活动要求进行信息处理和加工、发布作品、交流共享、评价和反思。其学习模型见图1。

“主题+自助”式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我们在建设作为开展信息技术自助式学习的主要平台——小学信息技术自助学习博客网中,就着力于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了以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自助学习活动主题为主线,引领对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的自助式学习课程体系(见图2),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的人文素质。

1.学习活动主题的设计

自助学习活动主题既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自助式学习的教学活动方案,也是学生开展自助式学习的学习活动方案,起着重要的导引功能。我们在活动主题中对于小学阶段其他学科内容的横向联系以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作了精心的设计。活动研究的内容涉及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实践、社会经济生活、人与环境的关系、文化与历史、健康与安全等领域,如“保护动物的家园”、“我们的奥运”、“我敬仰的古代诗人”、“大家一起来健身”等。

自助学习活动主题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构成,由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研究带动相应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学习。每一个主题主要由五个活动模块构成:(1)活动准备。这一环节从自助学习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要求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专题研究活动将如何开展。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活动“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等问题;学习小组将讨论完成专题研究活动的计划和人员分工等问题;(2)自助学习。学生将了解在活动需要应用的信息技能,并自主选择需要学习的信息技能,点击相应的信息技术自助教程开展自助式学习;(3)信息处理。学生将利用网上搜索信息(或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来开展对主题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并撰写研究报告,或者设计和制作电子作品。教师则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指导和帮助;(4)交流共享。学生将活动研究的成果通过在班级中互相展示和介绍,或通过学习网站发布等形式交流和共享,并进行班级内的自评、他评,或者网络上跨班级、跨学校的网络互评,吸取有益的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成果;(5)我的收获。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对自助学习活动过程进行自我整理和反思。我们在专题研究活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等方面列出了相应的栏目,由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自己填写,并发布在学习网站上,这将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个性发展档案袋”中的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自助教程的制作

在信息技术“主题+自助”式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学习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由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的学习模式,而是依据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需要,由学生像吃自助餐似地自助选择学习教程。学生的选择将依据自身已有的信息技能水平和活动研究的需要来进行,可以跨主题跳跃选择或重复选择,这是在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上难以实现的。

自助教程主要采用屏幕录制软件(如Macromedia Captivate)、帮助制作软件等方式来制作,教师利用这些软件把相关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录制下来,供学生自助选择。为了有效开展信息技术自助式学习,我们在制作自助教程时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要求:(1)在教程内容上力求完善。教程内容涵盖《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的六大模块。主要包括Windows入门知识、“画图”软件、Word、PowerPoint、IE浏览器、e-mail及FrontPage等。(2)在教程形式上要求是片断。依据小学生注意时间短、容易分散的心理特征和教程能重复利用的需要,我们在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制作教程时要求:在教程的形式上做成片断式的学习,从而形成了一个积件式的教程资源库,可供任意活动主题的调用。(3)在教程发布上避免重复。为了避免教程资源的重复和网络空间的浪费,提高自助教程的使用效率,我们对教程的制作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分工,对教程的制作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以利于学生开展自助学习。

3.学习活动范例和素材的提供

学习活动范例是教师为学生有效开展自助学习活动制作的参考样本,供学生在活动借鉴。同时,教师还将提供必要的学习素材供学生完成活动成果的制作。

在提供以上资源时,也要求教师做到以下要求:(1)活动范例的制作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师制作的范例要贴近学生的信息学习水平,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学生,甚至可以用学生中比较优秀的作品来做范例。(2)学习素材的提供要符合自助学习需要。学习素材是为学生完成活动提供辅助作用的,因而不能忽视,提供时要符合自助学习的需要,既不要过滥,干扰正常的学习,也不要过少,阻碍学生的学习。

“主题+自助”式学习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我们构建的信息技术“主题+自助”式学习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开放的教学过程,这包括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开放,因而也对教学活动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要求。

1.教师的“主题+自助”式资源创建流程

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信息技术“主题+自助”式学习可以看做是由多种教和学的资源精心设置成的学习环境。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更是教学资源的原始开发者。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对学习资源能进行有效的创建和管理。学习资源的创建具体包括三个环节(见图3)。

2.学生的“主题+自助”式学习流程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主题+自助”式学习的过程是指自助学习者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同伴的协作支持下,借助自助学习博客系统进行的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它包括自我规划、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感悟与协作学习等环节。这些环节将分散融合于自助学习者的整个自助学习过程中(见图4)。

3.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帮助

倡导学生对学习活动主题开展自助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小学信息技术自助式学习活动的关键。但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还是不成熟、待发展的主体。另一方面,由于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在学习资源的筛选、组织、传递方面的主导性作用特别重要。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小学信息技术自助式学习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1)从指导内容上看,重在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法,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2)从指导方式上看,小学信息技术自助式学习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因而,教师的指导不仅仅局限于一位教师,而是通过自助学习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跨班级、跨学校的团体指导方式,从而将更多教师、学生、家长和关注者的智慧集中起来,对信息技术自助式学习进行协同指导。(3)从指导力度上看,不同学段,甚至是同一学段的不同年级之间,指导的力度应该不同。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越大。

网络主题式学习 第9篇

关键词:主题式学习,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每个中职学生的必修课, 而随着计算机教学的普及, 我们发现实际上这部分知识在小学已经开始传授, 到初中已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因而单纯的技术传授已经无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而且课堂上老师讲、 学生听、讲完了学生练习, 这种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也很难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有些自制能力好的学生还可以 按照老师要求去进行认真练习, 而学习习惯差点的学生则考虑着如何偷偷地玩一会儿, 面对这个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本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主题式教学法, 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 引言

主题式教学, 是指通过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将抽象化知识与现实情境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从纵向和横向角度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素材, 甚至还可以跨越学科的界限, 在教学过程中优化配置不同教育资源来提高情境营造水平。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 础教学过程中融入主题式教学元素, 可以为学生创造情境与知识交融的情境, 通过思维与情境的互动, 营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

2 备课阶段 : 创设文化性主题 , 技术融合人文

2.1 结合时事创设主题 , 对中职 学生渗透精神风貌类的培养与教育

如可以以“国庆专刊”为主体进行Word文档的操作;可以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主题对中职学生进行PPT制作的演示教学; 也可以结合歌本哈根环境大会以“人人争做环保志愿者”为主题教学内容来进行网页制作的授 课。这样的主题式学习, 能够激发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同时有一定的实践性, 让学生看到计算机技术运用的广泛性。

2.2 结合专业知识创设主题

整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学科资源, 寻找专业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科交叉点,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在玉雕专业中设置“玉雕设计图稿”主题, 学习画图工具;在烹饪专业里设置“美食文化节推广”专题, 学习网页制作;在动漫专业中设置“动漫影视作品统计”主题, 鼓励中职学生学习Excel操作; 在会计专业里设置“财务状况”主题, 学习Word排版, 等等。

2.3 结合学生兴趣创设主题

根据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如“明星大评比”等文化性主题。

诸如此类的文化性主题将不再仅仅关注技术, 它超越了简单的任务驱动, 更关心技术所承担的内容指向, 其设计意图就是将技术回归到工具的位置, 而让技术的服务对象———人重归主体之位。

2.4 结合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教学

因材施教在任何教育中都十分重要, 因此我们要学会结合学生的特点, 他们的特长和不足, 尽可能地发挥其特长, 同时也要对其不足之处查找原因所在, 并根据相应的原因, 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其改进自身的学习, 以提高其学习能力。总之,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教学, 不可千篇一律。

3 授课阶段 : 提倡小组协作 , 以 情施教

3.1 以情施教

以情施教是情 感教育的 重要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如果不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上来就急于讲授教材知识, 那么, 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态度, 而不需感性思维的学习劳动会变得异常枯燥乏味。没有振奋的学习面貌,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抵触的事情。”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快乐地学习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3.2 由情至学

新课程的理念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 而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和组织者。一位好的教师, 首先应该从了解学生做起。只有在了解学生思想的基础上对症下药, 也才能完全地将情感融入到教育过程中。“由情至学”是指在开展教学过程 中, 在课堂上创造各种情境并在其中融入感性情感, 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要做到这一点, 则必须在教学开始之前, 仔细分析学生的现状, 把握了计算机学科的特点, 以完善渗透的生动性。

例如, 在开展主题为《爱心浇灌格桑花》的活动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 如视频、投影仪、声响等创造浓厚的情境, 然后再要求学生用电子邮件给西部孩子写一封信, 要求他们将心里最想表达的话说出来。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要编写邮件内容, 还要学会发送邮件技巧。

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的情感就被有效激发出来了, 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向学生教授相关计算机知识, 从而得到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回应, 学生们可以通过彼此交流感受再编写邮件, 然后发到指定的邮箱地址中。

3.3 由情入情

“由情入情”中前一个“情”指情感教学, 后一个“情”指学生的情感。简言之, 就是通过情感教学, 让学生用主观的情感去理解课堂, 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 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 要让教师的情感注满课堂, 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学习是必要的、幸福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计算机的欲望。

4 结语

总而言之, 主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 它要求以某个学习主题为中心因材施教, 让学生在参与情境活动过程中学会知识技能,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一扫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 走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当中。主题活动式教学突破了传统“工具论”、“技术论”, 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围绕主题知识开展学习情境创造, 在情境中将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人文主义的熏陶。其典型优点是有利于加强学习 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习更好地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 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进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志芳, 孙钊.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主题式学习的方法[J].信息与计算机 (理论版) , 2010, (04) .

网络主题式学习 第10篇

一、高职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职课堂是给学生提供职业准备的教育场所, 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学校要求、社会所需的职业技能。笔者认为高职课堂教学应该具备教师、学生、资源和手段等四要素, 因此, 笔者将从这四个要素来分析高职课堂教学的现状。

1. 教师教的现状。

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和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着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相关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也处在起步阶段, 而且教学方法受到本科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在高职院校, 大多数课程还都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 即教师讲学生听。尽管各高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但大多教师由于个人习惯及理论水平的制约, 还是以讲授为主要模式, 该种模式有其优点, 但其缺点也不容忽视, 特别是针对高职生, 采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不能唤起学生的热情, 学生逃课时有发生, 逃课频率越来越高。

2. 学生学的现状。

相对本科院校的生源来说,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低, 其知识水平和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且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学习的接受能力不高, 但高职学生的好交往、爱实践、思维活跃且渴望同教师或同学进行感情交流的性格特点给高职课堂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3. 使用教学资源的现状。

教学资源使用单一。在高职院校, 多数课程是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的, 而且有些教材是由教师根据其授课需要进行编写,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需求, 也缺少相关行业人士的参与, 编写体例不够多样化, 造成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脱轨, 同时, 在信息社会知识的生命周期缩短,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课程教材一旦选用, 便会重复使用多年, 旧知识难以应付岗位的新要求。

4. 采用教学手段的现状。

高职课程的教学手段普遍存在单一化现象。随着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 高校大部分教室都设有多媒体, 高职院校也不例外, 尽管信息化设备齐全, 但是, 由于教师个人对信息化教学的误解以及个人的信息素养不高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使用效果不理想。由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形式改为计算机加投影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还是单一化。

二、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知识

1. 学习共同体的定义。

“共同体”一词源自社会学,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及共同的精神意识, 而“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即是“共同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文献调查发现, 目前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成果丰富, 但由于各自研究的视角不同, 对学习共同体的定义也不同, 本文中笔者认为: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构成的团体, 在团体内部, 学习者之间围绕共同的主体内容, 通过对话、协商、竞争等形式, 达成共识, 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实现个体的知识更新和成长。

2. 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对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目前学术界还不统一, 总体上分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五因素论, 究其原因主要是理论基础不同, 研究视角不同。在本文中, 笔者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需要认为基于高职课堂的学习共同体构成要素为:老师、学生、共同目标、资源。老师———学习共同体中的助学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内部表述, 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扮演着帮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因此, 在学习共同体中, 教师扮演助学者角色, 对学习共同体进行组织与经营。学生———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者。学习者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共同体里, 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 而是以“专家”的身份参入到学习活动中, 让学生从原来的“听者”转变为现在的“说者”, 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共同目标———学习共同体中的任务载体。共同目标是教师为建立学习共同体设定的学习任务, 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 学习者根据学习任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协作与竞争, 教师可根据既定的目标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调节。通过共同的目标培养了学习者解决问题和协作交流的能力。资源———学习资源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有利支撑,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学习资源不仅仅是教材本身, 还包括网络资源以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支持工具, 因此, 这里所说的资源既包括技术支持的资源也包括学术支持的资源。技术支持的资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工具, 比如说Q Q、博客、维基百科等等;学术性支持的资源是指为解决问题提供学习者本身所欠缺的知识, 比如教师、同伴、专家等人力资源, 以及书本、网络等资源。

三、高职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1. 高职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模式。

迄今为止, 有两类较为常用的学习共同体构建模式, 一种是基于生命周期的构建模式, 另一种是以交互为主的构建模式, 这两种模式在学习共同体类别及侧重点等方面均有不同。Johnson经过研究, 建立了一个网络学习环境中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模式, 它包括四个要素:形成、规范、执行和冲突解决。在参照Johnson (2002) 和相关研究学者 (王广新, 白成杰, 2005;况姗芸, 2005) 对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模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结合高职课堂学习特点, 高职学生的学习背景, 以建构主义和认知分布理论作为理论支撑, 笔者建构了一个基于主题活动的学习共同体模式, 如图所示:

该模式参照路德维格·哈德曼将学习共同体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尽快地将注意力放在课堂学习上。参与阶段, 主要分为教师参与和学生参入, 教师参入活动主要完成的任务有:确定本次课堂共同的学习目标, 提供整个学习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学习资源, 搭建资源丰富、气氛愉悦的学习环境, 同时对学生进行异质同构的分组。学生参入活动主要是根据既定的共同目标, 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关闭阶段发生在任务完成后, 是学习共同体暂时性的关闭。

2. 高职课堂学习共同构建的原则。

一是平等对话、共同协商的原则, 是在课堂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首要原则。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从“说者”变为“听者”, 让学生放松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要一味地否定, 要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 进而进行详细的解答。除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外, 生生间也要进行平等对话, 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让基础差的学生从最初的边缘性参入到积极主动性参入。二是尊重差异共同分享的原则。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 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根据认知分布理论, 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同是也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整体上是有差异的, 但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 才能够进行知识的共享, 才能够让学习共同体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创建资源丰富、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web2.0环境下, 各种技术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在给传统教学手段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教学变革带来了机遇, 学习共同体同样需要很好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这样能够保证信息的流通得以顺利进行, 保证共同体成员潜在的学习能力得以发挥, 最终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高职课堂构建基于主题活动式学习共同体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高职课堂上学习主体缺失的现状, 真正做到学习是以学生为本,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从而在根源上解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实现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本文研究是从理论角度进行可行性的阐述, 给一线老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同时也希望此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新视角, 相关理论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一定的运用, 但是, 将高职课堂作为研究学习共同体的学者较少, 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待丰富, 笔者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场域放在高职课堂, 对目前高职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学习共同体概念进行了界定, 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现状的分析, 最后提出了在高职课堂构建主题活动式的学习共同体。文章将研究焦点放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模型及构建的原则上, 以期能够给一线的高职教师提供最直观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高职课堂,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S.D.Johnson a1.Team development and group processes of virtual learningteams[J].Computer and Education, 2002.

[2]郑琼鸽.高职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归因思考[J].职教通讯, 2013, (18) .

网络主题式学习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学习环境 课程教学设计 问题式学习

问题式学习,其来自英文“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直译,简称PBL。PBL课程是课程改革流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其强调设计上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实践。信息社会的本质特点就是资源的大爆炸。网络介入教学领域后,能够给学习者提供图文并茂的交互式学习效果,能最大程度激发学习者的联想,能够将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进行有机整合,激发了学习者的探究欲望、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网络环境下的PBL打破了传统模式中的时空限制,将学习者、课程资源与学习过程的灵活性极大提高。随着网络学习环境走入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一个如何兼顾Internet教学优势的新问题便摆在我们面前。

一、网络学习环境下的PBL课程设计类型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PBL课程设计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网络环境作为学习者获取知识与传送信息的重要载体。但是,学习者进行PBL课程学习时并不是完全基于计算机的环境。此类PBL中,网络的主要功能是给学习者获取解决相关问题的资料,并进行网络内学习伙伴间的交流与讨论以及进行相关专家和老师的咨询。对于学习者的成绩评价依据可以是网页、书面报告或者口头报告,也可以是实物的模型。第二种,是完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课程设计。这一类PBL课程所有的环节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的。其中,开展PBL的教学平台必须具备相应的学习管理模块、使用者的界面模块、反馈模块、辅导工具模块、评价模块以及问题设计与编辑模块等。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PBL课程教学设计。

二、网络学习环境下的PBL课程设计原则

一般而言,在教学设计上教师综合考虑四个设计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这四个内容共同构建了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网络学习环境下的PBL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强调基于问题学习的环境创设,强调基于教学资源背景下的学习环境创建,强调学习者的探索性、自主性和协作性,强调对学习者学习反馈的实时性和动态性。基于这些特点,并考虑PBL网络学习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学生学习主体化

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就是指在教学设计中要处处、刻刻围绕、凸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依据此设计原则,我们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分析学习者的特征与学习需求;定位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体系;提供自主学习方式;学习者成绩评价。对于这些内容,设计上要充分考量不同学习参与者所具有的差异性。

2.环境资源一体化

网络环境与学习资源的一体化原则是PBL课程设计的关键性原则。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取资源的途径与手段变得越来越便利,但是如何将网络与资源有机地统一起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突出的问题是,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也出现了信息冗余与杂乱等负面问题,时常给学习者带来无所适从的困惑。于是,我们尝试进行信息资源的一体化,将学习资源加以合理性配置与使用,为学习者营造出一种自主式的探究性环境。

3.重视过程与能力

传统课程设计往往是非常教学的结果,相反我们的PBL课程设计是以过程为主要考核的指标,也就是教学注重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坚持这样的设计原则意义就在于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有利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能够有效地促使学习者进行知识的不断更新。这一切都直接关系到学习者未来发展,甚至生存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在课程设计上必须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性设计,对教学过程动态效果加以凸显,同时还要关注实施过程中有关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的环节。

4.学习者的个性化

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将学习作为生活形式的一种,且不是枯燥与乏味的代名词,其应该注重学习者个性化的培养。为此,本文认为在PBL课程的教学设计上要坚持凸显学习者个性化设计原则。也就是说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问题式课程教学设计上要摒弃传统艺术上的统一设计风格,而代之以包括课程特点、学习者个体的设计。因为,这样的设计将有利于对学习者创新精神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将有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

三、网络学习环境下PBL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PBL的课程设计集中于教学而不是技术或软件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或项目且符合标准的教学,同时将技术用作一项有力工具以支持学生的收集、操控和交流工作。

1.信息资源的一体化设计

(1)教材资源。教材资源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印刷教材和电子教材、录像教材同时并举,各有侧重。电子教材包括课程所需的工具软件、优秀案例、支持材料等。讲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掌握文字教材的内容。

(2)CAI课件。由于CAI课件应用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实际体现形式,更加容易使学生体会到实用性。CAI课件设计要依据信息与资源一体化原则注重技术演示的操作、交互性练习与自测。最终,通过课程形象化设计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

(3)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学与教间的距离感,有效地弥补网络学习过程中师生的准分离问题。本课程除了定期组织面授外,课下的时间里学生可以浏览专题学习网站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和讨论。这一设计,将极大提高师生间的信息交互与教学反馈,有利于学习者网上的学习与讨论,同时也将有利于教师对学习者教学辅导的针对性。

(4)BB教学平台支持。BB教学平台支持主要是通过Blackboard在线的教学管理系统加以实现,“Blackboard”主要是为师生提供一个网上的虚拟环境,为师生间的沟通构建桥梁。其主要构建的是以课程为中心的集成网络“教”、“学”环境。也就是教师基于此平台开设相关的网络课程,而学习者通过自主式地选择搜索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加以学习。endprint

(5)教育博客。博客具有在线“共享”功能,把学生与博客上的其他成员形成一个社群,相互交流,并且在分享和交流中会产生新的认识。博客还具有积累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博客回顾自己过去所写的东西,看到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生活习惯。学生通过撰写网络日志的形式,对学习进行反思,并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总之,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分工合作与密切配合,为学习者提供足够大的自学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与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

2.依据要求建好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课程的主媒体,因此其必须具备一定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实践证明,对此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依据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与学习特征,合理地选择学习内容,并有效处理理论和实践间的关系问题;要对设计中所选的学习内容进行模块式划分,从而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厘清自己的学习思路并有效地把握多媒体核心,最终适应自主学习需要;在编排的形式上要能够有利于学习的推进,能最大化的符合学习者心理要求,做到文字的表述简练、易懂。同时,提问设置要注重其条理的清楚性以及引导性。通过这些设计,提高学习者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3.营造网上课程学习环境

PBL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还涉及到网上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问题,是保证授课教师能有效发挥各种教学媒体及教学手段所具有的特点与功能。事实证明,有效地实现网上教学过程设计的整体性是保证网上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网上课程学习环境内容主要包括:依据网上教学的需求确定网上教学的重点;依据实用性确定网上课程教学资源的类型,例如相关文本类的文件、流媒体课件、VOD点播、网络课程等;细化教学活动,例如活动类型、数量及时间等;依据参与者学习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的进度并制定相关进度表。总之,这些内容的设计目的都是为营造网上课程学习环境提供支持服务。

4.注重对教师的指导作用

对于所设计的网络课程,在其开课之前都安排相关资深的师资加以培训,目的就是要将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师教学理念进行交流。同时,也引进相关领域内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座谈,在授课思路和教学方法上与教师交流。通过上述内容试图能够给网络课程设计的教师提供相关课程电子教案、实验光盘设计的教学反馈。通常,我们建议每周进行一次课后教学反思,教师们可以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讨论和相互学习。同时,对于每学期而言,也要至少安排一次网上实时的课程教学研讨会,从而加强教师间及时信息上的沟通。

5.自主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自主学习的自我评价对其后续学习影响非常重要,学习者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调整学习的进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根据相关评价结果适时地给学习者必要的引导与控制,帮助其增强理解能力与获得相关技能,从而保证其有效管理自己的网络学习活动行为。为此,必须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性评价系统的设计。

对基于问题的教学做了详实地分析与实践后,我们设计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方案,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其一,发放学习契约。教师在开课前发放学习契约,并让学生阅读学习契约,旨在培养学生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其二,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和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各个成员的创造力,对内部小组成员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与弊病,并推选出小组内最佳作品,预备在全班作品集评价课上一展风采。其三,课间依据需要,要求学生制作不同作品的评价量规,进行自我评价。其四,学习档案袋评价。档案袋中存放学生的学习作品和学习资源。教师和学生本人在学习过程中对档案袋的内容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教师适时指出学生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为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其五,教师评价。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并随时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正确、即时的引导。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PBL网络课程设计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对于解决目前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整合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绩效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究的东西。这些问题需要在后续工作中继续沿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路线更深入地加以探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网络学习环境下基于PBL的教学设计的优化是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必经之路。

————————

参考文献

[1] 刘会猛,黄荣华,成晓北.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探索.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

[2] 秦书荣,李新.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下网页设计心智技能研究.软件导刊,2014(3).

[3] 吴红娉,杨森.基于“问题情境学习”的课程改革与实践.科技信息,2014(2).

[4] 杨美芳.抛锚载货起航——“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运用例谈.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3(4).

[5] 冯露,亢一澜,王志勇,等.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7).

[6] 黄晓渠.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探究.GCCCE国际学术会议,2002(6).

[7] 李芒.pbl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01(6).

[8] 丁晓蔚.国外“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研究及其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首都师范大学,2009.

[9] 周久桃.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

[作者:马清(1982-),女,山西大同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网络主题式学习 第12篇

一、协作式学习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 知识是第一位的, 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 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 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 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 甚至被窒息的人。

协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它可以是问题解决, 也可是专题研究, 还可以是个案设计。在这种方法中, 学习者以多人为单位进行学习, 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模式

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研究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学习, 显得尤为必要。

(一) 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 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 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 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媒体的优势。互联网作为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 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 便于学习者之间更好地交互, 提高了沟通效率。2) 有利于真实情境的创设。协作得以展开应该有激发讨论的矛盾和问题, 仅仅用言语描述的问题往往过于平面化, 创设问题情境便成为协作式学习开始的引子。3) 超媒体的网状信息组织方式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特点。超媒体便于学习者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激发学习者自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4) 学习者之间的合作性增强。在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中, 学生与教师都是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 教师更多的作用是“向导”和“监控者”, 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 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教学的四大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之相对应, 协作学习模式通常有四个基本要素:协作小组、网上教师、教学资源库、网络环境。

1) 协作小组。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协作小组是协作式学习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 可以是自发划定的, 特点是结构比较松散。2) 网上教师。网上教师可以是专职教师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负责组织问题, 评价协作学习的结果, 组织讨论, 监控协作学习的过程, 并且在学生无法通过协作或自学达到学习目标时进行有效的指导。3) 教学资源库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不仅为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方便, 更是网上协作式学习展开的基础, 没有资源, 教学就是无源之水。资源库包括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题库等。4) 网络环境。环境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和组织环境。硬件环境是协作式学习需要的硬件条件, 具体就是指网络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协作小组的结构, 以及协作活动的展开而需要的软件环境, 如讨论环境、文件传输界面等。

三、网络环境下协作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 在线辩论

辩论会可以使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 并通过学习者热情的参与达到集思广益, 澄清模糊概念、深入了解问题本质的目的。教师可以采取这种协作学习的方式, 对学习者容易混淆的概念、可能会有争议的问题, 通过学习者彼此的辩驳来澄清模糊的概念、从而认识问题的本质。首先, 教师根据的教学的需要, 决定选用辩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并通过在BBS上发帖子的方式告知学生。其次, 教师通过发邮件的方式或者在BBS上发帖的方式, 将制定出的辩论进程表、辩论的规则、辩论所在的聊天室的具体位置详尽地进行通知。最后, 教师和所有学生在约定的时间进入同一聊天室开始辩论。在辩论过程中, 教师作为主持人对辩论现场进行统一管理, 而正方和反方的辩手则运用各种辩论技巧论证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在辩论会结束时, 教师做出总结, 评价双方的表现, 阐明学习者所要明晰的问题, 促进学生对概念和理论深一层次的理解。

(二) 在线互评

在这项活动中, 要求参与协作学习的所有学习者对彼此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在教师的倡导下, 学生可在聊天室中进行实时的交流, 通过协商共同制定出评价的具体标准和细则, 该评价标准经教师修订后最终确定下来, 并通过E-mail或BBS告知所有学生。所有学习者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发送到公告板上,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彼此的作业并对阅读过的作业发表看法, 作出评价。

(三) 在线个案研究

当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的时候, 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得到极大地提高。基于此, 教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实际例子, 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对所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真正地、灵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 在线专家客座

教师可以邀请某一领域的专家在某一时间进入聊天室和学生进行沟通。专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 现场解答学生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

四、结语

基于现有的网络环境实施协作式学习模式, 对于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主动探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分析、综合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进而合理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加强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 这对处理好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义光.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体系框架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 2004

上一篇:国家与社会关系下一篇:涵养水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