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变更范文

2024-08-03

国家变更范文(精选8篇)

国家变更 第1篇

目前, 第二次全国农村土地调查荼已基本结束, 并建立了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土地利用的变化也十分的明显, 所以每年国家都会对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更新。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涵盖国家、省、市 (地) 、县4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其中市 (地) 、省、国家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是以县级数据库为基础集成整合而成的,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是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体系为基础建立的。因此一种高效、准确的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变更方式, 对国家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单位承担了濮阳县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更新试点工作, 通过对濮阳县土地调查数据库变更过程的分析, 介绍了一些新的变更方式。

一、总体技术路线

濮阳县土地变更调查严格依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1040-2007) 、《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细则》 (豫国土调查办发[2008]146号和《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细则补充规定》 (豫国土调查办发[2008]85号) 等文件, 本着实事求是、反映现状的原则, 逐村逐图地进行外业实地调查, 填写变更调查记录表, 确保地类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本次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工作采用1:10 000比例的正射影像图以及由原始数据库出具的村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 对全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城镇、集镇周围延伸部分;村庄变迁信息;线状地物、新修公路、道路拓宽等数据;水利设施;零星地类补绘图;土地开发整理的新增耕地的信息;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的信息;县、乡 (镇) 政府、村委会名称纠正等信息。总体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二、外业调查

外业调绘工作要严格做到跑到、看到、划到和记到。外业队员回到室内后对当天调绘的外业成果进行精心的修整, 做到图面整洁、注记清楚, 图幅接边符合技术规程的要求。

外业调查主要采取了调绘法与补测法相结合的方法。由数据库单位出具村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并下发第二次土地调查公告到办公室工作人员手中, 在各个乡 (镇) 国土资源所的积极配合下, 根据实际情况, 搜集并统计变更的信息。

根据各乡 (镇) 国土资源所搜集的信息, 外业队伍使用工作底图对变更地类进行实地的测绘, 将实地测量结果在工作底图上标识, 并及时填写对应的土地利用变更记录表。对于权属变更的土地, 需实地测绘出界址点的坐标, 在底图上标绘出界址线, 并组织权属双方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三、数据库变更

对外业提供的矢量数据与外业调查结果进行一致性规范的检查, 然后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根据外业提供的变更记录表逐乡逐村地进行数据库的变更工作, 并最终导出增量数据库和各种报表。

1. 资料收集。

按照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变更工具测试试点单位的工作准备说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技术规范》、《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试点的函》等文件的要求, 收集了以下资料:原始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年初统计报表成果;权属单位代码表;记录本年度内实际变更信息的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与变更调查记录表对应的坐标数据;外业调查底图;其他用于变更调查的地类变化数据;权属变更调查成果。

2. 外业数据检查和预处理。

在接收到外业提供的数据后, 首先对外业提供的矢量数据进行数据格式、数学基础、数据精度和与外业调查结果一致性方面的检查, 然后对cad矢量数据进行数据转换, 再转换为shp格式的数据, 最后对shp格式的矢量数据进行预处理。

矢量数据预处理的目的是检查和处理变更数据和原数据库图斑的关系, 避免变更后形成许多微小的图斑。矢量数据预处理的要求如下:

(1) 当变更数据与原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图斑的空间位置和形状保持基本一致时, 这只是由于纠正数据转换导致的位移, 其处理方法是把原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图斑作为变更图斑处理。

(2) 当变更数据一个或多个边界与原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图斑对应界线位移不超过1mm时, 以原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图斑界线为依据, 调整变更数据与原土地调查图斑保持一致。

3. 数据变更。

(1) 数据变更的整体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属性变更:指数据的属性字段发生变化, 如修改地类、修改宽度、修改类型等;新增:指数据从无到有的增加;灭失:指数据从有到无的消亡;图形变更:指数据自身的图形发生变化, 图形所包含的点数、形状、长度发生变化。组合变更:指在数据图形发生变化的同时其相关属性也发生了变更。

在变更过程中主要地类和宗地要素的编号均在自动变化。地类中凡是属性变化的, 编号不应该改变。如果是图形发生变化则编号需要从图内最大编号递增。宗地变更分割后的各级宗地, 以原基本宗地编号加支号的顺序排列。数个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 以原基本宗地号中的最小基本宗地号加支号来表示。

(2) 变更的原则性。土地调查数据库一旦正式提交给国土资源部后, 此数据便不可再任意修改, 尤其是全库的数据维护功能。如不可以把标识码和图斑编号进行重排。

运用苍穹国土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变更模块, 并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 (试行) 》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 (试行) 》对原始土地调查数据库逐村、逐图斑地进行数据库的变更。

4. 增量数据提取。

数据变更完成后, 就要进行增量数据的提取工作, 且增量数据提取过程由软件自动实现。

增量数据提取的原则是:按照土地调查数据变更的2个时点, 将这2个时点内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通过比对得到增量数据。

增量数据包括增量数据库和报表数据。其中报表数据包括:变更一览表、年初和年末面积表、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县级建设用地变更汇总表、县级新增建设用地变更汇总表、县级新增建设用地细化汇总表、县级耕地变更情况汇总表等。这些数据全部由苍穹国土数据处理系统自动生成。

根据变更的情况和报表数据编写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分析报告, 将增量数据库、报表数据和分析报告导入更新数据上报软件中, 形成县级更新数据包, 经更新数据上报软件检查无误后上报。

5. 数据更新。

数据更新就是通过软件将原始土地调查数据库和更新数据包合并, 形成更新的数据库。

(1) 市级数据库的更新。濮阳市接收到濮阳县上交的更新数据包后, 通过更新数据上报软件检查, 如果检查不通过, 则将更新数据包退回濮阳县;如果检查通过, 则导入市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中, 更新濮阳市土地信息数据库, 生成市级更新数据包, 最后上交省厅处理。更新流程如图2所示。

(2) 省级、国家级数据库的更新。省级、国家级数据库的更新完全按照市级数据库的更新模式来进行。省厅接收到濮阳市的更新数据包后, 再更新河南省数据库, 并生成省级更新数据包, 最终上交国家级数据库。国家依据上交的省级更新数据包, 对国家数据库进行更新。到此国家统一时点数据库更新工作结束。

四、新型变更方式的优点

目前常用的县级数据库变更方式为:以外业变更数据为依据, 对数据库进行变更, 并填入相应的变更信息, 如变更记录号等, 最后直接形成变更后的数据库。从变更后的数据库输出变更图斑属性表, 按照变更汇总软件的要求, 编写成规范的Excel表格, 并导入汇总软件, 由汇总软件生成变更一览表。

其实, 这种变更过程实际上就是重建数据库的过程。最终提交的还是最新的数据库, 市级、省级、国家级数据库的更新还是最新县级数据库一级一级集成整合的。

和原有数据变更方式相比, 新型变更方式具有以下的优点。

1. 从变更上交的成果内容和更新方式来看, 新型变更方式上交的是增量数据库, 汇总到国家数据库的数据量小。新型变更方式采用的是原始土地调查数据库和更新数据包合成的更新方式。这样, 国家只需要在原有的国家土地调查数据库基础上加上国家级更新数据包, 就能达到更新国家数据库的目的。这样既减小了汇总的数据量, 又减少了国家数据库重复整合的过程, 保证了变更的高效性。

2. 从变更调查表格生成的过程来看, 新变更方式可以一次批量输出变更调查所需要的所有表格, 并且不会使数据库有改动, 但变更表没有统计上的情况, 从而保证变更成果的真实可靠性。

3. 从变更结果来看, 新变更方式要求整个数据库的标识码和每个村内的图斑编号不能重复, 保证了以后变更时标识码和图斑编号的唯一性。新的方式不会产生标识码和图斑编号重复的问题, 方便以后数据的修改和整个数据库的维护。

浅析需求变更与缺陷变更 第2篇

1 需求变更的原因分析

1.1 细化在范围没有圈定就开始

细化工作是由需求分析人员完成的,一般是根据用户提出的描述性的、总结性的短短几句话去细化的,提取其中的一个个功能,并给出描述(正常执行时的描述和意外发生时的描述)。当细化到一定程度后并开始系统设计时,范围会发生变化,那么细节用例的描述可能就有很多要改动。如原来是手工输入的数据,要改成根据信息系统计算出来,而原来的一个属性的描述要变成描述一个实体等。

1.2 没有指定需求的基线

需求的基线是指是否容许需求变更的分界线。随着项目的进展,需求的基线也在变化。是否容许变更的依据是合同以及对成本的影响,比如软件整体结构已经设计出来是不容许改变需求范围的,因为整体结构会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有初步预算。随着项目的进展,基线将越定越高(容许的变更将越少)。

1.3 没有良好的软件结构适应变化

组件式的软件结构就是提供了快速适应需求变化的体系结构,数据层封装了数据访间逻辑,业务层封装了业务逻辑,表示层展现用户表示逻辑。但适应变化必须遵循一些松耦合原则,各层之间还是存在一些联系的,设计要力求减少会对接口入口参数产生变化。如果业务逻辑封装好了,则表示层界面上的一些排列或减少信息的要求是很容易适应的。如果接口定义得合理,那么即使业务流程有变化,也能够快速适应变化。因此,在成本影响的容许范围内可以降低需求的基线,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 缺陷变更的原因分析

2.1 项目分析阶段产生的缺陷

在项目的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人员没有正确理解用户所提出的需求,或者用户没有正确的表达自己所要实现的目标,以至于在项目的初期就埋下了错误的种子,可想而知,在接下来的过程中错误不可避免。

2.2 在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产生的缺陷

在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主要由设计人员根据需求分析,决定采用那一种软件架构和工具来实现项目目标。如果设计人员没有采取正确的软件架构或者工具,可能造成工作效率降低或成本超出预算,更严重的是可能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

2.3 在编码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编码过程是软件项目中最后的实现环节,也是缺陷产生的可能性最高的环节。原因可能是由于程序员的水平有限,编码有错,也可能是由于疏忽造成的。

3 如何控制变更

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概念,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启动、实施、收尾三个过程。变更的控制不应该只是项目实施过程考虑的事情,而是要分布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为了将项目变更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就需要采用综合变更控制方法。综合变更控制主要内容有找出影响项目变更的因素、判断项目变更范围是否已经发生等。

3.1 项目启动阶段的变更预防

对于任何项目,变更都无可避免,也无从逃避,只能积极应对,这个应对应该是从项目启动的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了。对一个需求分析做得很好的项目来说,基准文件定义的范围越详细清晰,用户跟项目经理扯皮的幌子就越少。如果需求没做好,基准文件里的范围含糊不清,被客户抓住空子,往往要付出许多无谓的牺牲。如果需求做得好,文档清晰且又有客户签字,那么后期客户提出的变更如果超出了合同范围,需要另外收费。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手软,这并非要刻意赚取客户的钱财,而是不能让客户养成经常变更的习惯,否则后患无穷。

3.2 项目实施阶段的变更

成功项目和失败项目的区别就在于项目的整个过程是否是可控的。项目经理应该树立一个理念———“变更是必然的、可控的、有益的”。项目实施阶段的变更控制需要做的是分析变更请求,评估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修改基准文件。控制需求渐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需求一定要与投入有联系,如果需求变更的成本由开发方来承担,则项目需求的变更就成为必然了。所以,在项目的开始,无论是开发方还是出资方都要明确这一条:需求变,软件开发的投人也要变。

需求的变更要经过出资者的认可,这样才会对需求的变更有成本的概念,能够慎重地对待需求的变更。

小的需求变更也要经过正规的需求管理流程,否则会积少成多。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不愿意为小的需求变更去执行正规的需求管理过程,认为降低了开发效率,浪费了时间。但正是由于这种观念才使需求逐渐变为不可控,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

精确的需求与范围定义并不会阻止需求的变更。并非对需求定义得越细,就越能避免需求的渐变,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太细的需求定义对需求渐变没有任何效果。因为需求的变化是永恒的,并非需求写细了,它就不会变化了。

注意沟通的技巧。实际情况是用户、开发者都认识到了上面的几点间题,但是由于需求的变更可能来自客户方,也可能来自开发方,因此,作为需求管理者,项目经理需要采用各种沟通技巧来使项目的各方各得其所。

4 如何正确处理缺陷变更

通过需求分析阶段及设计阶段的控制变更的方法的有效实施,基本可以杜绝了前期及中期缺陷的发生。由于大多数缺陷都是在编码阶段产生的,所以可以通过提高程序员的水准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来减少缺陷的发生。

“任何软件都是有缺陷的”,所以在缺陷被暴露出来后,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有效的基线,快速处理掉软件的缺陷,同时再经过严格的测试,以防止变更带来新的缺陷。

5 结论

能力的提高往往不仅仅是从成功的经验中来,更多的是从失败的教训中来。许多项目经理不注重经验教训总结和积累,即使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不断碰壁,也只是归根于运气、环境和团队配合的不好,很少系统地分析总结,或者不知道如何分析总结,以至于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

事实上,项目总结工作应作为现有项目或将来项目持续改进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以作为对项目合同、设计方案内容与目标的确认和验证。项目总结工作,包括项目中对事先识别的风险和没有预料到而发生的变更等风险的应对措施的分析和总结,也包括项目中发生的变更和项目中发生问题的分析统计的总结。

参考文献

[1]朱少民.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Ramesh B,Jarke M.Toward Reference Models for 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2001,27(1):58-93.

[3]姜文峰.软件质量改善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0:66-69.

[4]赵晶华.软件需求变更过程质量管理及控制初探[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7:31-34.

[5]田代军.软件企业ISO 9000认证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郑人杰.基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的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Martin R C.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Principles,Patterns,and Practices[M].Prentice Hall PTR,2003.

国家变更 第3篇

事项

2008年01月03日 发布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工作,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秩序,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方便行政相对人办理行政许可申请事项,依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印发了《关于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申请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申请涉及的有关事项给与明确和说明。

《通知》,一、明确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时,凡涉及医疗器械产品标准非技术性文字变更、说明书变更的,可以合并申请。合并申请时,除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附件10的要求提交申报资料外,涉及产品标准非技术性文字变更的,应同时提交生产企业或代理人签章的“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修改单”;涉及产品说明书变更的,应同时提交生产企业或代理人签章的说明书更改情况说明和说明书更改情况对比表。申报资料齐备的,受理部门予以受理。

二、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和说明书变更备案合并申请的审查时限,不再分别执行原各20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限,而按照总审批时限30个工作日执行。补充资料的时间不计入审查时限。

国家变更 第4篇

一、二者在概念上是质与量的差别

(一) 相关概念的剖析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应的, 各自引起的变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指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个会计政策的行为。会计估计是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目的是要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以及将在某一期间记录的收益或费用的金额。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 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如: (1) 存货在期末计价时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在该方法中“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期末存货的计量基本原则;而历史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则是存货计价时所要用到的计量基础;当可变现净值低于历史成本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准则中又给出了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即单项计提和类别计提) , 由此可以看出该方法明确规定了存货在期末确认、计量和报告时所要采用的原则、基础和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因此是非常明显的会计政策。而纵观存货期末计量, 这种由原来采用“历史成本法”到改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行为, 就引起了会计政策变更。 (2) 坏账准备、折旧以及摊销的估计是最常见的会计估计。例如, 专利技术根据取得时情形, 估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并摊销, 这是会计估计。但由于技术进步新产品不断出现, 该专利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企业以预期经济利益发生变化为由, 对使用年限重新估计为6年, 则企业需相应调减摊销年限, 并重新计算摊销金额, 而这种调整行为就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了。

(二) 二者存在着质与量的差别

会计政策解决的是“是什么?如何确认?”的问题, 要求对经济事项进行定性, 而会计估计解决的是“是多少?如何判断?”的问题, 要求的是对经济事项进行定量, 二者是对同一个事项在质和量上的不同界定, 因此具有本质的区别。可以看出会计政策变更是经济事项在性质上的改变, 注重的是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而会计估计变更则是经济事项在金额上的改变, 注重的则是会计处理方式的调整, 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变更。准确把握概念上的差别, 相应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二者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完全不同

(一) 会计政策变更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

准则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在处理方法上的规定, 较会计估计变更的规定要更为详细, 也相对复杂一些, 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国家要求变更的, 一般会发布相关会计处理办法, 如果未发布则采用追溯调整法。二是企业自行变更的, 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 如果确定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 则采用未来适用法。

(二) 会计估计变更仅采用未来适用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规定对于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不需要计算变更累计影响数, 更不需要调整列报相关数据。由此可以看出相比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 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要简便得多, 也容易操作, 但是对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却是比较重大的, 最终将影响报表使用人对企业做出正确判断。

三、二者划分要依据常规基础变更来判断

区别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 通俗的说, 就是“性质改变引起政策变更, 金额改变引起估计变更”, 从概念角度出发有三项划分基础, 分别是: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当会计事项发生变更时, 需分析三项划分基础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该事项至少涉及一项划分基础发生了变更, 那么就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如果不涉及就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一) 性质改变引起会计政策变更

包括: (1) 会计确认变更。会计确认是对会计事项基本性质的认定, 基本准则里对六大会计要素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当会计事项发生变更时, 如果该变更直接导致重新认定或选择新的会计要素, 那么就判断为会计政策变更。一般的, 会计确认变更会引起列报项目变更。例如, 商业企业的采购费用在前期计入营业费用, 而根据《存货》准则的具体规定, 在本期将其计入存货成本。虽然该事项的计量基础未发生变更, 即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 但该事项的会计确认发生了变更, 即前期支出确认为一项费用 (营业费用) , 而后期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 (存货) ;同时会计确认的变更直接导致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相关项目也发生了变更。由于会计确认发生变更而产生的会计政策变更, 主要包括:商业企业的采购费用, 由确认成营业费用变更为确认成存货成本;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 当符合资本化条件时, 由计入当期损益变更为计入资产成本 (即无形资产) ;长期债权投资, 由于新准则的发布重新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摊销由直线法变更为实际利率法;收入确认, 由于《建造合同》准则的发布, 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长期股权投资, 由于新会计准则的执行, 由权益法变为成本法。 (2) 计量基础变更。计量基础是确定会计要素金额的基础, 基本准则里对五项计量属性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采用原则。当会计事项发生变更时, 如果该变更直接导致重新指定或选择新的会计计量属性, 那么就判断为会计政策变更。例如, 企业分期购买固定资产,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而按照《固定资产》准则的规定, 对于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固定资产, 应将价款折现, 采用现值计量。由于计量基础发生变更而产生的会计政策变更, 主要包括: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固定资产, 按照新准则的规定, 计量基础由历史成本改为公允价值 (购买价款现值) ;短期投资, 重新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由成本与市价孰低变更为以公允价值来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由成本模式变为公允价值模式;存货, 由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取代历史成本;某些不计提准备改为计提准备的资产项目 (如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 , 计量基础由历史成本变为可变现净值或现值。 (3) 列报项目变更。列报项目是会计要素在财务报告中的具体表述, 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对“四表一注”中的各个项目作出了具体的列报说明。当会计事项发生变更时, 如果该变更引起对列报项目的重新指定或选择, 那么就判断为会计政策变更。例如, 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 按用途将固定资产项目中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房地产, 重新指定为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由于列报项目发生变更而产生的会计政策变更, 主要有:投资性房地产, 原在固定资产项目下;合营企业的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时, 由比例合并变更为权益法核算;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由原来不提折旧变为计提折旧, 但需要注意的是,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间的变更和预计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发生变化, 则都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因为该事项只涉及对折旧金额的调整, 没有涉及到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当中的任何一项的变更;坏账处理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同样需要注意的是, 备抵法中有关处理方法 (余额百分比法及账龄分析法) 的转变和提取比例的变更 (由原5%变为企业根据情况自行决定) , 就都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因为该变更只不过是提取比例的变更而已, 只涉及金额的变化;在所得税核算上, 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 因为其会计处理方法从应付税款法变为纳税影响会计法, 也就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这两个项目在原列报中是没有的。

(二) 金额改变引起会计估计变更

在根据三项划分基础所选择的处理方法中, 如果是为确定项目金额或数量而采用的, 则属于会计估计, 其相应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不是会计政策变更。典型的会计估计变更主要有以下几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折旧方法及摊销方法的变更;预计负债的调整及最佳估计数的确定;无形资产因为使用寿命确定, 由不摊销到摊销, 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的变更;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变更;建造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企业职工薪酬金额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的变化。

四、不是所有的变更都属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经济业务中的变更有很多种, 企业应根据发生变更的事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几种交易或事项虽然发生了变更, 但由于情况较为特殊, 不属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范畴。

(一) 事项是新的或者不重要

如, 虽然前面提到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但是长期股权投资由于持股比例的变化而导致其核算方法由成本法与权益法之间的转换, 则属于对新的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即使它也采用了追溯调整法;又如, 企业初次签订建造合同, 为另一家企业制造大型机械, 根据《建造合同》准则规定, 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成本, 属于初次交易采用新政策,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再如, 低值易耗品对于企业来说数量较少价值较低, 摊销方法由一次改为分次, 就属于不重要事项采用了新会计政策, 因此既不是会计政策变更也不是会计估计变更。但是假如企业低值易耗品消耗所占比重较大时就应做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二) 对资产项目重新分类

如, 持有至到期投资由于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意图等正常因素的变化, 改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量, 该变更只是对金融资产重新分类而已,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三) 同类事项存在本质差别

国家变更 第5篇

从立项到完成商业运行或试验任务后关闭, 我国核设施 (1) 一般经历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等几个阶段。

在行业主管部门对营运单位 (2) 提交的资料进行审评, 认为符合国家核安全法规, 有足够措施保护厂区人员、公众和环境免遭过量辐射危害后, 将颁发建造许可证, 同意营运单位开始建造活动。核设施建造阶段一般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制造与安装工作。本文仅介绍及讨论核设施土建施工中相关内容, 其中涉及的单位包括核安全监管部门 (3) 、营运单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核设施在建造阶段的核安全, 具体表现为土建施工及设备制造、安装的工程质量。核安全是目标, 而质量控制是保证核安全所采取的手段。做好施工质量控制, 才能提高核设施的本质安全度, 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核设施系统复杂, 工程量庞大, 且由于行业特点及国家发展战略等原因, 设施建造大多是“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这就更加导致了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的频繁。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 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建造阶段的工程质量缺陷将会对设施安全运行造成严重隐患, 可能导致厂区人员、公众遭受过量辐射, 环境被严重污染。

2 案例介绍

在某次国家监管部门开展的专项核安全监督检查中, 检查组的专家对营运单位质量保证大纲 (4) 及管理程序中的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有关内容提出质疑。

该营运单位编制了土建施工活动的《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程序, 并分别定义如下:

设计变更:指原设计需要优化, 或已出版的供正式使用的设计文件中存在缺陷或错误, 或则选用的标准规范发生变化, 由设计单位提出针对施工设计文件进行的变更。

工程变更:指提出变更的起因与设计无直接关系, 但因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的需要, 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等而要对原设计进行的变动。

根据管理程序要求, 在该工程现场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执行的流程如下:

对于与设计图纸相关的问题, 施工单位编制设计澄清单, 由设计单位回复设计澄清单对设计问题进行回答澄清, 或则发送设计变更单 (发现设计存在缺陷) ;对于程序定义的工程变更内容, 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 监理单位、设计代表、营运单位等负责审批。营运单位、施工单位认为现场很大一部分变更都与设计无关, 工程变更申请单上的设计代表签字也只是从设计角度提出意见或建议, 无法改变变更是否实施。

而专家认为, 营运单位、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核安全法规要求, 将工程现场任何变更都纳入设计变更管理, 任何修改或变更的最终审批权都归设计单位负责。并且, 营运单位的管理程序也将“工程变更”定义为“……而对原设计进行的变动”。

专家提出质疑的依据是《核电厂质量保证规定》 (HAF003) 规定, “必须制定设计变更 (包括现场变更) 的程序, 并形成文件。”“对这些变更必须采用与原设计相同的设计控制措施”。另外, 法规导则《核电厂设计中的质量保证》 (HAD003/06) 规定, “所有设计变更, 包括现场变更和制造厂变更, 都必须按《规定》5.4 节的要求进行管理。”“引起变更的因素可列举如下:建造期间的问题;构筑物、系统或部件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不符合项的处理;国家核安全法规或其他要求的变更;设计改进。”

3 设计变更与工程变更的区别

3.1 设计变更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HAF003) 是国家核安全法规, 民用核安全设施均按其规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对于“设计”的定义:“制定核电厂及其组成部分的方案和详细图纸, 进行支持性计算并制订技术规格书的过程及其成果。”因此, 设计变更是指施工图编制出来以后, 对原设计进行的局部修改。设计变更仅包含因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缺陷、错误或其他原因而对原设计技术资料的修改、补充工作。

设计变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完善性变更, 即对设计差错的修正, 如设计文件、图纸出现差错, 设计出现漏项, 或设计的预计与实际的现场条件不相符合, 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这类变更数量上占较大比例;一类是实质性变更, 即真正的涉及功能、结构、技术、工艺或材料方面的有利变更, 如修改工艺技术, 包括设备的改变, 增减工程内容, 改变使用功能等。

设计变更文件必须由审核和批准原设计文件的同一小组或单位审核和批准。

3.2 工程变更

从广义上讲, 变更是指对合同组成部分的任何变动, 既包括工程实施中形式的变更, 工程量的增减, 工程质量标准和等级的变动, 同时又包括工程合同条件的修改。

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GF-2013-0201) 中对变更的定义, 发生以下情形时采取的变动应属于工程变更:

(1) 增加或减少合同中任何工作或追加额外的工作;

(2) 改变合同中任何工作的质量标准或其他特性;

(3) 改变工程的基线、标高、位置和尺寸;

(4) 改变工程的时间安排或实施顺序。

因此, 营运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都可能引起工程变更:

(1) 营运单位改变本工程结构物的型式、标高、强度等, 或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2) 设计单位在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相关部门 (环境保护、供电、供水等) 的要求而引起的变更, 设计人员的错误或疏漏所引起的变更。对于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 发生这类变更的可能性更大。

(3) 监理工程师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 以合同和技术为依据, 进一步完善原设计的局部小修改。

(4) 地质条件、气候、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也能引起工程变更。

(5) 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施工情况, 无法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而提出变更申请, 但没有监理的变更指令, 不得自行对工程进行变更。所以施工单位的变更纳入监理引起的变更范围。

通过对二者定义及引起变更的原因的对比, 产生设计变更的主要原因均属于“增加或减少合同中任何工作”, “额外的工作、改变合同中任何工作的质量标准”或“其他特性、改变工程的基线、标高、位置和尺寸”的范畴。现场还可能出现材料代用、改变施工顺序、施工错误等情况, 这些情况下发生的变动应属于工程变更。

3.3 设计变更与工程变更的关系

《核电厂质量保证规定》 (HAF003) 第5.4 条规定“必须制定设计变更 (包括现场变更) 的程序, 并形成文件。”法规相应导则《核电厂设计中的质量保证》 (HAD003/06) 第9 条规定“所有设计变更, 包括现场变更和制造厂变更都必须按《规定》5.4 条的要求进行管理。”此处的“现场”是指“核设施建造工程现场”, 看似将工程现场所有变更都划入“设计变更”范畴。

但营运单位作为业主, 虽然核无小事, 但营运单位需要从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如果设计单位提出了一个更优化的合理建议, 但涉及庞大的资金投入, 而当前的设计也满足功能性要求, 相信营运单位会拒绝采取修改。所以某些变更因其范围相对更广, 涉及资金、进度、质量、安全等各方面, 绝对不可能由设计单位一家之言而作为定论。

国家新发布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50319-2013) 第6.3.1“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申请, 提出审查意见。对涉及工程设计文件修改的工程变更, 应由建设单位转交原设计单位修改工程设计文件”。从上述描述中也可看出, 设计变更实为“涉及工程设计文件修改的工程变更”, 从属于工程变更, 且设计变更的审批权限也与核安全法规 (HAF003) 保持一致。

因此, 比较设计变更与工程变更的产生原因、涉及范围, 以及分析上述国家规范的描述, 可以看出, 设计变更应从属于工程变更。但由于核安全法规有明确要求, 设计变更应按法规要求采取相应质量控制措施。

4 如何有效实施控制

笔者认为, 在核设施建造过程中, 营运单位对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的控制, 都是为了保证变更得到最优化的处理, 保证核设施建造的施工质量。

在某核设施施工现场, 通过核安全监管部门、营运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讨论与交流, 结合工程建设实践以及核安全相关法规的要求, 决定采取以下方式处理建造过程中的变更, 笔者认为较为有效:

首先, 将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变更, 明确归类。凡是需要设计单位主动对设计图纸提出修改的, 属于设计变更, 其他变更均属于工程变更。

其次, 现场所有变更, 一律从“变更申请单”开始。变更单中变更类别分为“设计变更”、“工程变更”两类。

营运单位、监理单位原则上不主动提出变更, 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及需要, 提出变更申请, 由监理单位审查。监理单位认为需要设计单位修改图纸, 由营运单位转交设计单位, 由原设计小组负责设计变更;对于设计图纸无误, 仅仅不满足现场施工条件, 或改变施工顺序, 施工中出现错误, 材料代用等其他变更, 则由监理单位审查, 得到营运单位同意后, 由监理单位发放工程变更指令, 在此过程中现场设计代表可给出施工意见或建议, 但仅供参考, 不影响监理单位、营运单位的意见。

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无法按图施工, 或对设计图纸有疑义, 尚无法判定是否需要变更的情形, 则通过设计澄清单的形式, 直接发送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给予澄清。若需对设计图进行修改, 则在告知施工单位情况下, 以设计变更单的形式发送营运单位。

参考文献

[1]《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HAF003) [S].

[2]《核电厂设计中的质量保证》 (HAD003/06) [S].

[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50319-2013) [S].

铁路工程变更投资控制 第6篇

1 工程变更的范围与影响因素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和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称为工程变更。

1.1 工程变更的范围

工程变更一般伴有投资变化, 范筹广阔, 主要包括因设计变更或工程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因设计变更而使得某些工程内容被取消;因设计变更或技术规范改变而导致的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的改变;因设计变更而导致的工程任何部分的标高、位置、尺寸的改变;为使工程竣工而必须实施的附加工作;因规范变更使工程规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的改变;合同条款的修改和补充 (此变更不一定引起投资变化) 等。

1.2 工程变更的影响因素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点多、线长、面广, 不仅受地质、水文、气候及其他自然因素影响, 还会受到业主、监理和承包人以及政治、宗教、民俗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下,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是一项不断修建、不断变更直到最后建成, 始终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的工程。目前, 设计一条铁路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与建设过程相比时间短暂, 定有需调整之处。因此, 在铁路建设工程中要不断设计、不断改进, 不断完善。改进和完善就是变更, 变更则发生投资变化, 当投资变化累计达到一定程度引发索赔或价格调整时, 投资变化更快。

2 控制工程变更投资

2.1 人员素质

(1) 设计人员。

图纸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工程投资的高低。近年来, 对设计单位信誉评价的推广进一步挖掘了设计潜力, 要求设计人员更精心、更细致[2]。对建设单位委托设计的施工图, 应确定好建设规模, 明确使用功能和装修标准, 明确主要设备选型及高档装饰材料的限额单价, 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变更, 严禁出现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同时, 制定奖惩措施, 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应在设计合同中约定, 因设计缺陷和失误设计而变更的限额额度和惩罚额度, 从合同上和制度上进行约束, 使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主动控制设计缺陷和设计变更[2]。

(2) 监理人员。

工程监理是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对提高质量、降低工程投资起到一定作用。由于目前工程监理人员普遍未经考核或培训、监理市场恶意竞争压低费用等原因, 现场监理人员中有退休人员、刚出校门的学生, 有的不是工程专业人员。

工程变更是监理人员的一种权利, 监理人员只有在满足独立、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享有和行使这种权利。为了防止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过多、过滥签署变更指令, 建设单位可以通过专用条款对监理人员资格和签署变更权力进行限制, 也可通过监督和审查管理工程变更, 以便合理确定工程变更签署[1]。

(3) 建设单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

由于铁路建设规模扩大和建设管理体制的改变, 胜任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欠缺,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方式, 提高管理水平, 也可依托技术服务机构 (监理、造价咨询机构) 人员完成管理工作[2]。

2.2 程序化管理

2.2.1 规范工程变更管理制度

工程开工前, 建设单位应向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颁布变更管理制度, 规定工程变更建议书的统一格式 (理由、工程范围、工程费增减估算) , 工程变更通知单的统一格式 (包括标段、变更日期、变更分类和编号) 、变更内容 (包括变更部位或合同文件内容、变更原因、变更依据及有关文件、图纸、图号等) 、变更增减额和变更签署等。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变更一律退回, 不得随意签署。

2.2.2 加强工程变更签署管理

(1) 建设单位的工程变更签证人员应熟悉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 清楚合同约定, 慎重处理合同边缘或合同以外的内容, 明确职责[2]。工程变更签证人员应熟悉图纸和施工现场, 防止施工方工程变更只计增项、不计减项;防止施工方对工程变更项目未实施变更, 隐蔽工程变更必须以图示表明。在工程变更中不出图的零星工程量, 签证人员应与预算人员现场核对, 以照片、摄影方式详细记录现场情况。签证人员要熟悉施工单位中标的工程内容、数量、单价和计算方法, 避免重复变更签证等。无总监理工程师或其代表签发的工程变更通知单, 承包商不得变更工程设计。

(2) 规范工程变更签署程序。建设单位应明确工程变更签证人员的职权、分工和签署限额, 防止出现“变更黑洞”, 确保工程变更签署质量[2]。以控制投资、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效益为原则, 确定工程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设单位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专职档案员应妥善保管工程技术相关文件和资料, 保证工程变更文件真实、完整、连续, 以便确定工程投资[2]。

2.2.3 加强工程变更价款管理

工程变更应经造价工程师审核、确定后签证。做好工程变更投资控制, 应具备丰富的经济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应对承包人的合同造价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评估, 确定项目成本及承包人可能获得的预期利润, 重点加强单价分析[2]。及时有效确定每个签证价款, 才能确保工程总投资。目前, 现场管理人员只关心施工方案实施的安全性、可靠性, 忽略技术经济性分析, 造成工程变更预算滞后于工程变更的签署, 甚至直到竣工结算时, 建设单位才了解每项工程变更费用, 从而很难控制变更决算。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在造价管理中加强控制工程变更, 主要包括工程规模扩大;单价偏高的工程细目, 其工程量增大;单价偏低 (亏损价) 的工程细目, 其工程量减小[3]。

(2) 针对上述3种情况, 工程变更项目单价的定价原则: (1) 以合同单价为计价依据。 (2) 合同中无相应计价项目的工程变更定价以计日工为依据 (适用于小型的变更工作) 、以建设、施工单位协商确定的新单价为原则。协商确定单价的方法通常有2种, 以合同单价为基础的单价确定法适用于变更工程量在合同工程量15%以内, 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的单价确定方法适用于变更工程量超过合同工程量15%的部分。 (3) 以加权定价法为原则[3]。

在工程变更投资管理过程中, 建设单位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工程变更的工程量及单价合理性进行分析, 还应加强工程总投资的管理和控制, 注意由此引起的其他索赔与反索赔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对策[2]。

做好工程投资管理工作, 建设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变更管理, 严格执行工程变更工作程序, 及时有效控制工程变更价款, 正确处理好建设、施工双方的利益关系, 达到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春莲.浅谈如何控制工程变更[J].科技资讯, 2009 (9)

[2]肖新华.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J].海河水利, 2009 (3)

浅谈设计变更管理 第7篇

关键词:设计变更,签发原则,管理

1 设计变更的概述任务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根据以上定义,设计变更仅包含由于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或其它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凡属设计变更的范畴,必须按设计变更处理,而不能以现场签证处理。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内容,因而它也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所以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对规范各参与单位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工程造价,进而提高设计师技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帐后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设计变更费用一般应控制在建安工程总造价的5%以内,由设计变更产生的新增投资额不得超过基本预备费的三分之一。本文着重讨论施工图完成以后设计变更的管理。

2 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

(1)修改工艺技术,包括设备的改变;(2)增减工程内容;(3)改变使用功能;(4)设计错误、遗漏;(5)提高合理化建议;(6)施工中产生错误;(7)使用的材料品种的改变;(8)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准确而引起的修改,如基础加深。

由于以上原因所提出变更的有可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中的任何一个单位,有些则是上述几个单位都会提出。

3 设计变更的签发原则

设计变更无论是由哪方提出,均应由监理部门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经过确认后由设计部门发出相应图纸或说明,并由监理工程师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到有关部门付诸实施。但在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和确有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2)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3)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更要慎重。(4)设计变更应简要说明变更产生的背景,包括变更产生的提出单位、主要参与人员、时间等。(5)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如工艺改变、工艺要求、设备选型不当,设计者考虑需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它原因。(6)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应在施工之前提出。在施工试车或验收过程中,只要不影响生产,一般不再接受变更要求。(7)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办理材料代用单。

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确的、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4 设计变更的实施与费用结算

设计变更实施后,由监理工程师签注实施意见,但应注明以下几点:

(1)本变更是否已全部实施,若原设计图已实施后,才发变更,则应注明。因牵扯到原图制作加工、安装、材料费以及拆除费。若原设计图没有实施,则要扣除变更前部分内容的费用。(2)若发生拆除,已拆除的材料、设备、或已加工好但未安装的成品、半成品,均应由监理人员负责组织建设单位回收。

由施工单位编制结算单,经过造价工程师按照标书或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审核后做为结算的依据,此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正常程序相同,但监理工程师应注明原因,此变更费用不予处理,由施工单位自负,若对工期、质量、投资效益造成影响的,还应进行反索赔。(2)由设计部门的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变更费用,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如返修、加固、拆除所生的费用,由监理单位协助业主与设计部门协商是否索赔。(3)由于监理部门责任造成损失的,应扣减监理费用。(4)设计变更应视作原施工图纸的一部分内容,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应保持一致,并根据合同条款按国家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5)材料的供应及自购范围也应同原合同内容相一致。(6)属变更削减的内容,也应按上述程序办理费用削减,若施工单位拖延,监理单位可督促其执行或采取措施直接发出的削减费用结算单。(7)合理化建议也按照上面的程序办理,奖励、提成另按有关规定办理。(8)由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则由监理工程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此处不再赘述。

凡是没有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并签发的变更一律无效;若经过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的,事后应按有关规定补办手续。

论绘画题材的变更 第8篇

创作一幅画首先要确定画什么, 才能决定怎样画。所以选题很重要。而绘画题材也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 并与历史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绘画题材的定义式画家在审美的认识生活得过程中, 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 而在美术作品中具体描写的是一定的现实生活。

二、不同时期绘画题材的演变

1、原始美术的狩猎题材

最早的西方原始美术, 那时候人们钟情于绘画动物是由于狩猎经济决定的。如法国南补的拉斯科洞窟。同时期还有西班牙拉尔他米拉洞窟闻。洞窟中有名于世的《受伤的野牛》。中石器时代延续了原始美术, 其中最著名的北欧岩画, 分为写实与抽象两大风格, 但无论风格多变, 他们均以动物当做绘画的主要题材。

2、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神话题材

绘画题材随着历史的长河, 涓涓细流, 慢慢变化。古罗马时期神话故事成为艺术家的首选题材。希腊艺术之所以与神话有密切关系, 就是因为他同时反映了人们的伦理道德和美学思想。《命运三女神》《维纳斯》都是这一时期有着神话题材的代表。

3、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题材

绘画发展到中世纪, 基督教的地位不容忽视, 艺术家的画笔也被基督教支配着, 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浓重的宗教色彩。画中以圣经故事为题材, 在基督教没有合法化的时期宗教河东一般在墓穴里进行, 于是就产生了很多墓穴壁画。天顶画《善良的牧羊人》就是一个代表作。在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后, 情形发生变化, 兴建教堂, 宗教题材的绘画盛行起来。

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是艺术史上不可不提的一段时期, 中世纪的社会基础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动摇, 也确立了个人的价值, 肯定了现实生活得意义, 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 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为艺术创作者打开了窗, 为艺术开辟了一条自由道路, 乔托便是这条道路上的伟大的先驱者。代表作《逃往埃及》便是描绘了普通农户中的真实生活场景。这一时期还有《春》《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大师们用他们自己的绘画技术与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 此时的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人本身的属性。

5、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

此时文艺复兴以慢慢衰退, 却又没有较有影响力的画派出现, 艺术史上出现短暂的空白, 就在这时候巴洛克艺术的一股清新的风吹了进来。巴洛克艺术大部分也同样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但新鲜的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打破和谐与平静, 而是加了许多享乐主义与豪华的色彩, 画面往往富有激情。这一时期的荷兰出现了“荷兰小画派艺术”, 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其题材多重视生活小细节。因为这时期荷兰的经济刚刚复苏, 一切的外部环境照旧了一批诗人般的画家。

6、洛可可艳情艺术与战争题材艺术

18世纪法国洛可可艳情艺术史画家应承当时步入繁荣时期欧洲的需要。奢华的宫廷生活造就了画家们以享乐生活中的男女为绘画对象, 绘画全裸的性感妇女及华丽的服饰。有繁荣时期便少不了战争时期, 战乱纷争狼烟四起为背景的战争题材作品出现。法国大革命时代艺术为宣扬视死如归的坚强与战争带来的痛苦, 画家们的笔下多了刚毅坚强勇于牺牲的战士。

7、印象主义

19世纪末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像现代形态过度, 出现了法国印象主义。印象派受现代科学, 尤其是光学的启发, 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 于是他们依据光谱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 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主张到户外去, 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 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 色彩的微妙变化。

8、立体主义艺术

20世纪,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工业与科技的高速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于颠覆, 在社会大变革的形势下, 西方的现代美术由此诞生。西方现代美术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为背景, 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派别。

三、当代绘画题材的表现

说到我们当代的绘画题材, 画家们随心所欲的选择题材, 不再有宗教与制度的限制, 一座城市, 一个小村落, 一颗老树, 一个孤独的人都可以成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 当然这都表达着画家的某种思绪和态度, 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但是不受题材限制的当代画家, 却少有逃出固定框架的态度, 追求心灵的真实感受也是一条漫漫长路, 还需要当代的有志之士不断努力突破。绘画题材已不是什么标准, 追求灵魂的自由才是王道。

摘要:绘画艺术渊源流常, 人类的进化、物质的丰富、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无不影响着他的变更, 而绘画题材的变更时紧随其变化而变化的。本文着重从绘画题材的变更为线索, 探讨绘画题材变更及其背景的紧密联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国家变更】相关文章:

工商变更后税务不变更09-09

合同变更05-28

变更登记07-04

年度变更调查06-13

工艺变更管理06-16

合同的变更07-03

林地变更调查07-08

工程计量变更07-19

会计制度变更08-21

设计变更管理09-10

上一篇:社会福利损失下一篇:生活污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