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2024-05-29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精选10篇)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第1篇

对于生活在1 9、2 0世纪之交——音乐美学和作曲技法发生大变革时期的作曲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S e r g e i·R a c h m a n i n o f f) , 人们说法不一而足。不管怎么说, 这是一个事实: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能使我们听到来自灵魂的召唤。而且, 他借作品表现出的极具个性的织体、错综复杂的思维线条以及抒情式的语言和庞大的气势是前人的很多钢琴作品都无法比拟的。

和作曲家在欧洲音乐界 (特别是在当时的德国, 音乐评论家对音乐的理解侧重理性层面,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被他们认为带有感官主义印记而基本对其持否定态度) 所受褒贬不一的争议有关, 对拉赫玛尼诺夫的专题论述相对 (相对俄国其他重量级作曲家例如柴可夫斯基) 较少, 他的早期作品所受重视程度更不如成熟时期的作品, 所以世人也很难窥探他早期的音乐与生活。

按照通常的说法, 1 8 8 6—1 9 0 0年算拉赫玛尼诺夫的学生时期和创作前期。他的早期创作虽然并没有对俄罗斯的音乐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也以一种真挚的表达和全面的钢琴技巧让人记忆深刻。并由于这些作品所具有的复杂性和音乐性为他成熟时期的《音画练习曲Op.3 3、3 9》 (1 9 1 1/1 9 1 7年) 开辟了道路。我在这里尝试探寻一下作曲家1 9 0 0年前的足迹, 试图从中得到一些作曲家创作早期写作状态的启示。

1 8 8 6年, 投师莫斯科尼古拉伊·兹韦列夫 (N i k o l a i Sergeievich Zverev) 门下。

1 8 8 7年, 首次尝试作曲。创作的作品:d小调无歌词钢琴曲;夜曲3首;《四部钢琴曲》 (《浪漫曲》、《前奏曲》、《声乐曲》、《加沃特舞曲》) 。

1888年起, 修习亚历山大·济洛季 (Alexander·Siloti) 的钢琴课程以及安东·阿连斯基 (A n t o nS t e p a n o v i c h Arensky) 和谢尔盖·塔涅耶夫 (Sergei·Taneyev) 的音乐理论和作曲课程。创作的作品: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a小调浪漫曲。

1 8 9 0年, 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 (O p.1) ;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f小调歌曲;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D大调主题旋律。

1 8 9 1/1 8 9 2年, 作品:《大提琴和钢琴作品2首》 (O p.2) ;《钢琴幻想曲5首》 (O p.3) ;F大调前奏曲;d小调卡农;双钢琴俄罗斯狂想曲。

1 8 9 3年, 作品:《双钢琴图画幻想曲》 (第一组曲) (O p.5) ;《“哀歌”三重奏——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 (O p.9) ;《小提琴和钢琴作品2首》 (O p.6) ;《四手联弹钢琴浪漫曲》。

1 8 9 4年, 作品:《沙龙曲7首》 (O p.1 0) ;《6部四手联弹钢琴小品》 (O p.1 1) ;G大调钢琴浪漫曲;钢琴伴奏《歌曲1 2首》。

1 8 9 6年, 作品:《瞬想曲6首》 (O p.1 6) 。

1 9 0 0年, 作品:双钢琴曲《第二组曲》 (O p.1 7)

可以看出, 拉赫玛尼诺夫在早期钢琴音乐写作方面几乎是有着发展小型作品的价值取向。可以这样说, 在一个小框架内将全部的乐思集中起来, 用极其有限的手法来表现作曲家的主题, 并对主题不能有丝毫偏离, 相对于写交响曲时有各种音色及各种配器方式可供选择来说, 小型作品更显作曲家的功力。

二、音乐表现手法特色

1、宽广的主题旋律

音乐中的旋律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主要追求。与他作品的接触能直接让人沉醉的都是那些主题旋律。他的旋律宽广优美、深沉忧伤, 直接诉诸情感。例如: (见谱例1)

作曲家还常用忧郁抒情或是凝重的主导动机贯穿全曲。在他一生的创作中都时有用钢琴来模拟的音响主题“钟声”的出现, 从心理刻画的意义上来说, 他仿佛是在刻划克里姆林宫的钟声, 在创作中显露了对俄罗斯宗教的向往。而早期作品就已经出现他著名的交响诗《钟》和《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钟声”主题的先声。例如: (见谱例2)

2、织体的层次感

在钢琴音乐中, 特别是在小型钢琴作品中, 织体的层次就不能像交响乐一样可以利用不同乐器来表现。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中, 音响非常立体。低音织体不仅音域宽广, 最低持续音型和上声部不断变化组成, 音响织体变得更加丰富复杂, 表现出钢琴交响化的特点。这不仅是充分发挥钢琴性能的表现, 更是一种缜密复杂的音乐思维所致。他的音乐似乎浓得化不开, 有着沉重的力量。拉赫玛尼诺夫把所有的情绪都灌注在音乐里, 在钢琴音乐中激起悲剧性的审美体验。例如: (见谱例4)

3、独树一帜的音乐高潮

表面上, 人们似乎以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忧郁情结已让他被恐惧死亡所吞没。然而, 他作品中所体现的悲剧性绝非是灰心丧气、没有希望的。他在音乐中坚定地“宣告”:生比死更有力量。这就是他的音乐高潮的力量——响亮的和弦反复连续不断;从调性运动的发展来看, 大调的出现无疑为伤感的氛围增添明亮感, 使得它像在绝望中挣扎的人看到的一丝曙光;作品中逐渐高涨的情绪总是如浪峰涌动。只需几小节, 就可以领略到那令人屏息的张力。 (见谱例4)

三、结束语

拉赫玛尼诺夫的早期钢琴作品就已呈现出茁壮的生命力, 展现出作曲家鲜明的个性。本文的研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思考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 他的早期作品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们从钢琴作品深处探索, 会得到称心如意的满足, 体会到最精致的音乐特性。

参考文献

[1]Piggott拉赫玛尼诺夫管弦乐王次炤常罡译[M]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4.

[2]林育怎样弹好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8.

[3] (德) 安德烈亚斯·魏玛拉赫玛尼诺夫陈莹译[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2.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第2篇

第一乐章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开头,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之后,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c小调第一主题。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降E大调第二主题,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从一段简短的引子开始。这段引子相当特别,它尽是一些和弦,由钢琴独奏奏出,它的音响从倍弱一直发展到倍强,像喑哑沉闷的钟声一般,缓慢均匀而庄严,具有号召性的力量,这段引子为乐章第一主题的出现充分做好了准备。现在,钢琴以其沸腾般的波浪音型充作背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主题,旋律进行从容不迫,从中可以感到傲然的`欢呼、史诗般刚毅的性格、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奋激的热潮:它有时带有严峻的气质,有时又像抑郁的沉思一般。这支旋律气息宽广,开头的音调有着充足而丰富的发展,但在这里歌唱性的发挥又完全服从于坚定、权威的节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颂歌和进行曲的色彩,它那巨大的步伐几乎全部交由乐队加以体现。

这个主题虽然不是俄罗斯民歌曲直接引用,但它却深具民族特点,其旋律与和声同俄罗斯典礼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久音乐的色彩逐渐地转趋明朗,节奏重音也减弱了,随后充溢着光辉、明朗的抒情性的第二主题也呈现了。同前一主题一样,这第二主题也是歌唱性的,其中同样可以感觉得到俄罗斯的平原之辽阔,但是性格却有所不同:这里有抒情的温柔,有奋激的热情,也有淡淡的幻想和倦怠之态,略具东方的色彩。这个主题开始时单独由钢琴奏出,接着乐队才用轻淡柔和的乐句伴随着它。第二主题的这一抒情形象在这一乐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甚至统御着整个乐章的发展。呈乐部近结束时,第一主题开头的动机重又出现,但这时显得平静而安详,它同钢琴声部的一些典雅的音型诙谐地相对置。乐章的发展部比较简短,它的力度不停顿地径直发展着。这里出现一个新的主题,它的音调显然是从第二主题派生出来的,而它那清晰明快的节奏又迹近于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同样具有独立的作用,也可以叫做第三主题,它成为发展部的基础。

在这发展部中,钢琴声部特别丰富;这里还常可看到一些衬腔的交织、作为旋律进行背景的喁喁私语的音型、高音区中尖刺般的音响以及沉重的和弦。音乐从稍带不安的情绪逐渐转化为悲壮的激情,并在进入再现部前形成高潮。这时,钢琴声部上的第三主题同乐队演奏的第一主题交织在一起,音乐具有胜利狂欢的进行曲特点。但是这力度的高潮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这胜利行列的匀整而有力的步调停息下来了,最后只有钢琴以其柔和的音响结束第一主题的咏唱。乐章的第二主题再现时也有很大变化,它的节奏放宽,并改由法国号轻声奏出,它的音调委婉、感情温暖。乐章的尾声相当扩展,它从第二主题(在乐队)的简洁陈述开始,随后是第三主题(在独奏钢琴上),这两个主题的进行速度放慢,节奏流畅,情调平和,很像一幅带有淡淡的哀愁色调的风景画。只是在乐章结束时,第一主题开头的动机突然爆发出新的力量,才使人又记起那傲然决断的形象。

第二乐章以其明净的沉思同前一乐章的抒情、激昂和英勇精神相对照,这一乐章在听者的想象中展示出一幅俄罗斯大自然的画面,同时也深刻地揭示出人的感情世界。乐章开始时出现一些悠缓、流畅的和弦,由带弱音器的弦乐器奏出,这些和弦同随后钢琴的一些从容不迫的音型,奠定了这一乐章的凝神的气氛。乐章的基本主题就在这一背景上由长笛奏出,它的音响柔和,气息十分宽广。不难看出,这个主题开头的旋律进行在音调上同前一乐章第二主题有点相近。不过,在这里,它更流畅、更从容,在迷人的温柔之间融合着幻想、希望和生活的欢乐。

逐渐地音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明朗的幻想被热切、欢乐的激情所代替,在乐章中段,乐队只出现基本主题的一些回声,独奏钢琴的一些活跃的音型跃居第一位,像是首轻快诙谐的钢琴练习曲,然后就以光辉有力的华彩乐段作为结束。在乐章的最后一段基本主题的再现有所压缩,它又唤回了听者对那沉思的回忆,这种情绪即使在乐章的简短结尾中仍然没有减失。

最后乐章是一首快速度的情绪欢腾的终曲,从一段长引子开始,在它那明快的节奏中只有第一主题的个别因素露面,但其中一段华彩性钢琴乐句却很有特色。这一乐章以两个主题的对置为基础:第一主题充满着热力、生机和欢乐,它以其简洁有力的音调、丰富的节奏、不可遏制的进行和钢琴明亮清脆的音响而征服听众——这一主题的轮廓是在引子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完整的形貌最初在钢琴上呈现,没有乐队的撑持。

乐章第二主题的旋律进行柔和、流畅,富于宽广如歌等抒情特点。这个主题同前一主题构成鲜明的对比,但它那炽热而激奋的抒情咏唱,却是由第一主题的急速和欢快的形象为它做好准备的。

乐章的发展部以第一主题为基础,拉赫玛尼诺夫广泛揭示这个主题的丰富内涵,包括勇武的毅力、舞蹈的典雅以及诙谐的轻快等等方面,而且几乎又是“一气呵成”。它那罕见的力度,则靠始终不减的快速进行、决断有力的音调和清晰坚定的节奏形成。《第二钢琴协奏曲》在乐思的交响发展方面运用得相当广泛和出色,但在这发展部中显得更加突出。

在乐章的再现部中,作者只让第一主题稍一露面,便由连接段带入第二主题。像呈示部一样,这第二主题开头先由乐队奏出然后转递给钢琴声部,它依然保持住那抒情和狂喜的特性。乐章的尾声十分扩展:在这里,第一主题重又出现,它由乐队奏出,进行逐渐加快,力度不断增涨。钢琴这时虽处于伴奏地位,但它以其华彩、八度音、和弦等钢琴技巧组成的音流而使听者眩惑,并以一段华彩乐句作结。在一个令人引起警觉的小休止之后,乐队和钢琴好像全都鼓足了力量,整个乐队全力奏出第二主题,而在钢琴提供的强有力的和弦背景中,还不难听到第一主题开头动机的音调;这时候,第二主题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抒情色调,成为庄严的颂赞或宏伟的颂歌,它有力地肯定了这首协奏曲基本的乐观主义思想。整个作品以音响饱满的和弦乐句构成的排山倒海的狂潮作为结束。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沈旋等.西方音乐简编.

[3]郭平.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山西财经大报(高等教育版),,(10).

[4]刘一心.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格特性.艺术百家,,(1).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第3篇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演奏风格;演奏技巧

0 引言

在西方音乐领域的发展过程中,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是西方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音乐实现融合与交接的过程。对于俄罗斯而言,这个时期内该国的音乐领域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印象派以及现代音乐流派成为音乐领域中的主流,而拉赫玛尼诺夫就是俄罗斯音乐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坚持浪漫主义风格的创作,被认为是坚持浪漫主义风格的最后一位旗手。他的音乐创作大多继承了俄罗斯传统古典音乐的风格,在旋律上吸取了俄罗斯民歌的特点,与印象派和现代音乐流派之间有很一定的区别。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创作十分丰富,不仅有歌曲、钢琴,还有歌剧、交响乐等,但最著名的还是他的钢琴创作,其钢琴创作融合了多位著名音乐家和钢琴家的特点,如柴科夫斯基音乐中的抒情性、塔涅耶夫等人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肖邦钢琴作品中的诗意、李斯特音乐中的炫技,都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与统一,给人一种不一样的音乐体验。《24首钢琴前奏曲》是他钢琴作品的代表,很好地体现出了他的钢琴创作风格,其中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创作理念和艺术观念,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他后期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地位。在当前的钢琴艺术研究领域中,《24首钢琴前奏曲》依旧是研究的重点,是很多学者对钢琴艺术中浪漫主义风格进行分析的载体。

1 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背景

1.1 前奏曲的发展

前奏曲是钢琴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置于某一乐章、数个乐章或一部大型作品之前的器乐乐章。前奏曲也常常应用在歌剧中代替序曲,前奏曲的曲式一般都很自由,是从剧中取材得到的音乐。前奏曲的创作应该追溯到15世纪和16世纪,当时是用柳特琴或键盘即兴演奏的开始曲,主要是用来活动手指以及对乐器进行调试,为后面的弹奏做准备的,因此具有即兴、短小的特点。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到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前奏曲的形式和风格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常作为组曲的第一乐章或赋格的引曲,音乐奇才巴赫对前奏曲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他在前奏曲发展的基础上,将前奏曲与赋格这种形式的音乐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到巴洛克时期,前奏曲还没有形成独立演奏的曲目,只是作为曲子的前奏存在,但事实上,巴赫创作的前奏曲已经不再是引子,而是超出了引子这个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发展到19世纪上,前奏曲这种形式的音乐渐渐淡出了钢琴和音乐创作领域中,直到肖邦的《24首钢琴前奏曲》的诞生,才将前奏曲这种曲式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而且肖邦的前奏曲创作让前奏曲成为一种独立的钢琴曲题材。

1.2 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背景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钢琴创作对于俄罗斯的钢琴艺术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19世纪末,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24首钢琴前奏曲,对肖邦的24首钢琴前奏曲进行了继承,但是在调性上并没有呈现出规律的特征,其作品不是即兴的,有一种沉闷苍凉的感觉。从内容的角度来讲,这些曲子容易让人思绪飞扬,随着音乐的变化让人感觉进入到了草原、雪景中,同时,还可以听到心灵倾诉的声音,听到凯旋的声乐,听到命运抒情的声音。从音域的角度来讲,拉赫玛尼诺夫在进行24首前奏曲创作的时候,对钢琴的音域特点进行了充分地利用,呈现出一种宽广的音域特点。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前奏曲的创作契合了俄罗斯的社会现状。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之时,俄国的社会状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他们的音乐创作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而言是比较落后的,当时是西欧地区音乐创作的鼎盛时期,浪漫主义在西欧国家盛行,但是俄罗斯的音乐创作刚刚起步。所幸的是,此时俄罗斯实行了开放政策,西欧的文化开始进入俄罗斯,一些优秀的钢琴音乐家的作品也开始在俄罗斯广泛流传,在这一时期,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很多钢琴曲,其中#c小调前奏曲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24首前奏曲中的第一首。《钢琴前奏曲》Op.23和Op.32是拉赫玛尼诺夫在19世纪初创作的作品,这段时间他的音乐创作很顺利,而且他还与萨婷完成了婚礼。这个时期成为他音乐创作的一个转折点,当时他正好结束了在美国的表演,回到俄罗斯定居生活,在俄罗斯安心进行创作,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一共经历了十八年的时间,而这十八年正好是他人生中音乐创作的高峰时期,因此可以说这24首前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生涯的缩影。

2 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2.1 旋律特点

旋律是音乐艺术的关键与核心,西方音乐带有一定的立体性,拉赫玛尼诺夫认为旋律是音乐的“首要因素”,对音乐作品的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24首钢琴演奏曲而言,其主要旋律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大和弦式旋律,拉赫玛尼诺夫在进行钢琴创作的时候很喜欢使用厚实、丰满的大和弦来奏出音乐的旋律。这种创作方式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音乐体验,有的时候是气势磅礴的,有的时候是抒情动人的。第二类则是螺旋式旋律,顾名思义这种旋律是一种以某一个音为中心扩散开来的一种音乐形式,在一个音域内反复萦绕。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前奏曲的旋律呈现出一个规律,即从低音开始,不断往上盘旋、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又返回来,形成了一种螺旋形,好像在起伏和波动,给人一种惆怅、紧张、萦绕的感觉和氛围。

2.2 节奏特点

节奏在音乐作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乐曲的风格形成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人们往往能够从节奏中分辨出音乐的风格。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参数,一首音乐作品的节奏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在钢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节奏的改变会影响曲风。不同国家的音乐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都会与本国的民族音乐特征进行结合,从而使钢琴作品体现出丰富的民族感,在节奏上融入了民族或区域性的节奏,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的特色和不同民族的特色。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前奏曲也体现出强烈的而民族感,因为在节奏的创作上他采用了民间舞蹈的节奏,想要给人呈现一种欢快、热闹的感觉。俄罗斯民间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热情的舞蹈,在音乐创作中应用这种民族元素,可以很好地將人带入到一个热烈的氛围中。比如《g小调前奏曲》就是融合了民间舞蹈与俄罗斯的歌唱旋律于一体的作品,在作品开头有一种积极亢奋的感觉,气势磅礴,让人感到十分激动。这正是因为拉赫玛尼诺夫采用了俄罗斯民间舞蹈节奏的原因,他将密集的节奏与大量的跳音融合在一起,一开始就形成了一种热烈的气氛,同时到中间的时候又回到一种优美、抒情的旋律上,节奏比较舒缓,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十分美好的听觉享受。

与《g小调前奏曲》相对的是《d小调前奏曲》Op23-3,这段曲子带有明显的民间舞蹈风格与古典风格,有一种明显的古风气质,在中间部分其速度比较缓慢,有很明显的仿古倾向,同时也融入了一点民间舞蹈的感觉,将民间舞蹈的那种跳跃性体现在节奏上。另外,在运用跳音的时候也增加了乐曲的幽默感,使得作品表现得更加轻巧和精致。拉赫玛尼诺夫并没有一味地去追求高雅的风格,相反,他在进行钢琴创作的时候,积极融合了仿古与民间舞蹈的因素,使得作品显得与众不同。从整体上来看,拉赫玛尼诺夫在进行钢琴艺术创作的时候很喜欢使用短句累积的方式,而构成长句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音乐句法,使音乐作品带有一种动感的感觉。

2.3 和声

和声是西方音乐作品中的关键,拉赫玛尼诺夫在钢琴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了浪漫主义风格,仍以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为最基本的和声材料。同时,他还很好地继承了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很多作曲家采用的“变音体系”的技法。更重要的是,拉赫玛尼诺夫在这种技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编,使用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色彩性技法,对于传统的浪漫主义形式进行了突破,在前奏曲中出现了很多色彩性的装饰和弦,同时,他还会使用一些不同级的和弦来营造一种变幻的感觉。拉赫玛尼诺夫在前奏曲的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近现代和声技法是有限的,前奏曲Op.32是他在访美之后创作的作品,这部作品体现出了他探索传统和弦与现代和弦之间的关系,《降b小调前奏曲》Op.32-2中段第25小节起是全曲的高潮,这里对强拍进行了强调,而且根音连续出现了三度下行,第四拍是小三和弦,与前后的色彩形成了強烈的对比。Op.32的《f小调前奏曲》和《B大调前奏曲》则使用了平行和弦,而且出现了多层次结构。

3 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的内涵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创作过程中,其整体的风格往往体现在意境上,意境与情感有很大关系。音乐与生活是分不开的,音乐就来源于生活,生活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很多丰富的素材,音乐作品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变得更加有韵味。音乐体现出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载体,只有投入了情感的音乐才是动人的音乐,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4首前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对于他的音乐创作风格是一种很好的浓缩和体现,在这些作品中,很好地体现出了浪漫主义风格,也彰显出他作为浪漫主义最后“守夜人”的特征。拉赫玛尼诺夫有很强烈的民族情怀,这种带有俄罗斯风格的浪漫主义成为他创作的情感支柱,因为俄罗斯本身就是横跨亚洲与欧洲的,因此这个国家的艺术和文化受到了西方和东方的双重影响,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过程中,使东方的意境美与西方的悲剧美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意境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重点,这种意境往往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音乐作品的语言是体现意境的很好的载体,对于乐曲而言,旋律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节奏感,语言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语言是歌曲的重点,只有歌词与旋律的结合,才会使得乐曲的意义更加明显。钢琴音乐是一种纯器乐形式的音乐,是比较抽象的音乐,但是其中的意境又是十分丰富的,钢琴音乐中的意境也就油然而生。

拉赫玛尼诺夫所处的时期正好的俄罗斯的半封建时期,与我国古代的很多艺术家的处境有些相似,他的精神世界也十分丰富,但是由于社会限制并不敢大胆地表达出来,反而有一种含蓄、委婉的情绪在里面,所以在聆听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恍惚好像在梦境中的感觉。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前奏曲中,大多数作品的主旋律都有一种萦绕不散的感觉,而且在不同的织体的“陪伴”下,这种萦绕的感觉更加明显,给人带来幻想的空间,在这种优美的音乐的搭配下,我们好像看到了辽阔的草原,看到了广袤的雪景,看到了雪的融化,看到了雪水融合在一起,汇成小溪向远方流去的感觉,这种意境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需要从音乐中聆听,从音乐中感悟。

4 结语

音乐是净化心灵的载体,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不仅强调精神内涵,同时还强调音乐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音乐领域中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也是浪漫主义的守护人,钢琴创作是他音乐创作的主要方向,在钢琴创作过程中,体现出了十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俄罗斯民间特色。24首前奏曲是他创作成熟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很好地反映出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创作风格,其中的演奏技巧和内涵都是值得研究的。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很纯粹的东西,音乐创作就是融合自然、情感之后产生的一种载体,从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中体现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特征。

参考文献:

[1]焦奕博.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孟静.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的解析与演绎[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时江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创作与演奏的相互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

[4]易川洋.对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OP.23和声分析[J].黄河之声,2008(10).

[5]周昌印.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的演奏分析[J].音乐时空,2014(24).

[6]车新春.俄罗斯的浪漫情怀——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J].音乐生活,2011(12).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第4篇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世纪之交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1873年出生于俄国奥尼加城的一个贵族。四岁开始学习钢琴, 后先后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 接受正规和系统的钢琴和作曲训练, 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虽然在毕业后就立刻投入了创作中, 但是创作过程却并不顺利, 由于《第一交响曲》的首演失败, 使得他甚至一度三年都没有新作问世。直到1901年, 其创作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获得了巨大成功, 才又一次坚定了其创作的信心, 并迎来了创作的高峰, 先后创作出了《第一钢琴协奏曲》、《24首前奏曲》、《浮士德奏鸣曲》、《音画练习曲》和《第三奏鸣曲》等佳作。1917年, 俄国革命爆发, 因对革命有不同的理解, 于1918年移居到美国, 因为远离故土且各种演出活动繁多, 其创作又一次陷入了低潮, 直到晚年时才又创作出《钟》、《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作品。1943年, 拉氏病逝于美国, 一代音乐巨星就此陨落。

二、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悲剧色彩解读

(一) 旋律的悲剧色彩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对音乐风格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一代大师的拉赫玛尼诺夫, 自然也对旋律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成为了其表现悲剧色彩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 其主要运用了两种方式。首先是利用旋律的倾向性特点。所谓旋律倾向性, 就是指音乐家在旋律创作时, 常用的、习惯性的旋律序列进行趋向, 当这种倾向和其它音乐要素, 如节奏、和声等结合在一起时, 就能够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情感。比如在拉氏的旋律创作中, 其常用上行的二度进行, 因为二度进行的音区很窄, 且非常不和谐, 所以常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十分适用于表现一些悲伤、痛苦的情绪。比如在Op3.1《悲歌》的22——24小节处, 拉氏就运用了小二度加大二度的上行旋律, 将那种忧郁和苦闷抒发的淋漓尽致。其次是利用抒情乐句。俄罗斯民族普遍喜欢歌唱, 所以在很多俄罗斯音乐家的作品中, 都会出现一些较长的、带有歌唱性特点的抒情乐句。拉氏的作品也不例外。几乎每部作品中都会有这样的乐句, 其音符不多, 但是时值较长, 往往一拖就是几个小节, 虽然表面上看去是一种抒情, 但是却分明又给人一种窒息感。如Op16.4《音乐瞬间》中右手开始部分的旋律, 仅仅用了三个重复的节奏, 而左手却是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跑动, 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种悲情油然而生。

(二) 节奏的悲剧色彩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 同样对音乐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拉氏的钢琴作品来说, 不管是有意也好, 无意也罢, 都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型, 为这种悲情色彩的表达推波助澜。首先是动机式节奏型。这种节奏型是拉氏从贝多芬处借鉴而来的, 这种节奏型能够给人以强烈的不安定感, 常常被用于在乐曲的开始部分, 从而为整个乐曲之悲打下了基础。其次是复合节奏。复合节奏是不同节奏在同一节拍内的平行进行, 表现在钢琴上, 就是左右手分演奏不均衡的节奏。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均衡, 所以能够表现出一种不稳定感。比如在Op32.5《前奏曲》中, 左手一直都是五连音, 右手却是三连音, 这就形成了不均衡的状态, 给人以不知所措的感觉。最后是动力性节奏。这是一种均值节奏连绵不断出现的表现形式, 给人以无穷动的感觉, 一般是以某一个音为起点,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达到一个时值的较长点, 且没有间断, 甚至让人窒息。这也是拉氏惯用的一种节奏手法, 三连音、八十六、四十六等均分型节奏都曾大量的出现过, 将作品的情绪一步步向前推进, 待发展到高潮后却不予以解决, 好像要将这种高潮永远保持下去一般。由此可见, 拉氏的节奏手法是十分多样化的, 而且都能够为作品悲情色彩的表达推波助澜。

(三) 和声的悲剧色彩

如果说节奏是“骨骼”, 那么和声则是“血肉”。可见其在音乐风格表达上的重要作用。在西方音乐发展历史中, 和声的作用和地位也是不断变化和演进的, 直至成为了音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拉氏的钢琴作品来说, 因为其自幼接受的是学院派的音乐教育, 所以在和声运用上是相对保守的, 虽然也有所创新, 但是远不及先锋派和现代派的音乐家们, 总体还是在传统的范围内。首先是利用和声色彩进行情绪渲染。在传统和声色彩的基础上, 拉氏喜欢在进行中插入一个或几个色彩性较高的和声, 并与之前的和声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其次是利用复杂结构的和弦。为了使和声色彩发挥到极致, 其常用一些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等, 意在将整个乐曲的空间全部填满, 而旋律则会因此变得十分厚重, 就像是满天的乌云压在心口一般, 一度让人窒息。比如在Op.39《音画练习曲》中, 就多次连续运用了九和弦, 用和声将中声区塞的满满当当, 给人以十分压抑的感觉。最受利用平行和弦。平行和弦是传统和声学中禁止的一种和弦进行, 但是拉氏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他看来, 悲伤情绪是大起大落的, 这之间就需要有一座桥梁来作为支撑和过渡。比如Op.36《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中, 多个和弦都呈二度的平行进行, 好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平静一般。

(四) 调式的悲剧色彩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 正是近代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表现在音乐创作中, 就是各种传统的打破和创新的出现。在调式方面, 很多作曲家都进行了大量的革新, 甚至出现了无调性的作品, 大大丰富了当时的音乐创作。但是拉氏是正统的学院派, 从学习音乐伊始, 接触的就是传统大小调作品, 所以其在调式的创新方面也是相对有限的, 但是即便如此, 其仍然能够利用调式变化, 表现出他心仪的悲剧色彩。首先是对小调式的偏爱。传统的调式体系中, 大小两种调式的色彩是截然相反的, 大调式宽广而明亮, 而小调式则含蓄和忧伤。所以拉氏更加偏爱对小调式的运用。以他的17首练习曲为例, 大调式占3首, 而小调式则占了14首之多, 可见其对小调式的偏爱。其次是利用频繁的调式转换。不同调式所产生的情感色彩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拉氏十分善于利用调式转换来表现一种变化感。一首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多次、甚至十几次转调, 这就使不同的情绪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给人以紧张和不安定之感。

(五) 力度的悲剧色彩

力度对音乐情绪表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同样也是拉氏情感表现的得力工具。具体来说, 其在力度运用上表现出了以下两个特点。首先是善于利用强弱对比。在20世纪前后, 钢琴制造工艺已经十分发达, 这就为频繁的力度对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拉氏的作品中, 强弱对比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对比力度的突然转换。这种对比感更加强烈和直观;一种则是大幅度的渐强和渐弱, 更加关注于情感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同样能够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比如在Op23.5的《前奏曲》中的开始部分, 一开始是ff, 但是在下一个小节中, 立刻变化成了ppp。而在再现段中, 则是从ppp开始, 在持续了13个小节之后, 最终发展为了ff。其次是对极限力度的运用。为了使这种悲情色彩的表达更为激烈和彻底, 拉氏一次次的追求着力度的极限, 同时也挑战着听众的承受能力。比如在Op3.2《前奏曲》的中段中, 先后出现了两个sff和两个sffff, 这一连串的强音轰炸, 甚至让人不自觉得想要捂起耳朵。可谓是钢琴音乐史上悲情表现的最强音。

三、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悲剧色彩的成因

(一) 时代因素

任何一位艺术家和任何一部艺术作品, 都和当时的时代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正值俄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在从资产阶级革命向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过程中, 新旧两派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 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人心惶惶, 让一些青年知识份子感到十分不满, 以至于拉氏远走美国, 试图获得一个全新的环境。但是到了美国后才发现, 自己对故乡是那么留恋, 以至于创作中难以获得灵感, 多年都没有新作问世。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 俄国的地理位置偏北, 气候较为寒冷, 自然条件恶劣, 所以俄罗斯民族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 加之人们普遍信仰东正教, 该教派的主旨就是强调人们对苦难的体验, 所以多数人都十分悲观。这两点可谓是导致拉氏作品悲情色彩的时代因素。

(二) 个人因素

拉赫玛尼诺夫虽然出生于贵族家庭, 但是生活却并不顺利和幸福。早年时父母离异, 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姐姐又随后离世, 都给了他十分沉重的打击。特别是1895年《第一交响曲》的首演失败, 更使他陷入了一种不可自拔的忧郁之中。后来移居美国后, 又发现自己日夜思念故乡, 于是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影像资料等密切关注祖国的发展, 可谓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其将这些情绪带入到作品中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拉氏还是一个天生的悲悯者, 对自己十分悲观, 即便是在创作最辉煌的时期, 也始终认为是自己的作品还不够好, 认为每一次登台演出都是对自己极大的考验。一方面是天性, 一方面则是并不顺利的成长过程, 使拉氏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

(三) 文化因素

音乐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从属于大文化的范畴中。拉氏的作品之所以呈现出这种悲情因素, 也是与当时的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一方面, 20世纪初正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后期, 这种艺术风格主张将情感的抒发作为创作的最终目的, 而概念和形象都是第二位的, 拉氏正是这种风格坚定的支持者;另一方面, 一些姊妹艺术也给拉氏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比如在文学方面, 拉氏喜欢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尤为推崇, 而这些作品因为对现实的描绘和揭露, 所以普遍带有一种悲伤的情绪, 也给拉赫玛尼诺夫的悲剧性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941年, 拉氏在接受《研究杂志》的采访时曾坦言:“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追求悲剧风格的, 只是用钢琴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表露自己真实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 拉氏与其钢琴作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集中代表着其特有的审美追求。加之当时的时代和文化环境的因素, 更是为这种风格的表现推波助澜, 可以说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另一种表现, 为钢琴创作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 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作品都是不朽的, 更是值得人们永远怀念的。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其钢琴作品不但数量宠大, 质量上乘, 而且还表现出了一种特有的悲剧色彩, 既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验, 同时也成为了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鉴于此, 本文结合其多部作品, 就这种悲剧色彩进行了具体的解读, 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悲剧色彩,分析解读

参考文献

[1]孙国忠.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1 (03) .

[2]叶志超.最后的浪漫永远的迷醉——霍洛维兹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J].视听技术, 1996 (10) .

[3]蒋博彦.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最后一位作曲和钢琴大师简述[J].钢琴艺术, 2004 (02) .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第5篇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 演奏技法

1 多变的速度

拉赫玛尼诺夫对每一首练习曲在速度上都有明确标记。第一首f小调,Allegro non troppo(不太快的快板);第二首C大调,Allegro(快板);第三首降 e 小调,Presto(急板);第四首降E大调,Allegro con fuoco(火热的快板);第五首g小调,Moderato(中板);第六首升c小调,Grave(庄板)。可以看出,前四首的 Allegro(快板)作曲家根据乐曲不同的性格作了不同的要求与限定。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三首降 e 小调中还有Non allegro(快板)的速度在前两小节应用,乐曲是进行到第三小节时,作曲家才表示要用 Presto(急板)的速度。这样运用可以使演奏者明确地看出前两个小节在整个乐曲中的作用——引子。这个引子也为全曲奠定了和声色彩背景,使主题在第三小节出现时不那么突兀。

通览整部作品后,还可以发现,六首练习曲每一首在进行中都有速度上的变化。作曲家分别用了 perdendo(渐消失地、渐弱渐慢)、rit.(延缓地、渐慢地)、meno mosso(稍慢)、accel.(渐快)、sempre piu mosso(继续加快)、veloce(迅速的、敏捷的)、poco rit.(稍稍渐慢地)、poco accel.(稍稍加快地)、poco meno mosso(稍稍放慢一点儿)、a tempo(恢复原速)、tempo primo(按初速)等标记,它们的运用能通过表现乐曲风格来达到特殊效果。从进一步分析中得出,作曲家运用这些变化速度标记有以下目的:

(1)在主题或某些印需要强调以及语气表示肯定时,速度要稍慢一些,即用渐慢符号。(2)当需要加强音乐的前进性和推动性,增加其紧张度,在乐曲发展到高潮情绪较激动时,速度也渐快一些,使用渐快记号。(3)在一些乐曲结束处,情绪上的波动渐渐被抚平,音量也逐渐减弱,速度上也会做出相应的渐慢或者渐消失的变化。

这些多变的速度标记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让音乐感情有更多的起伏。

2 鲜明的节奏

拉赫玛尼诺夫给予每首练习曲一个固定的动机式的节奏型,每一种节奏型都代表着该练习曲的性格特征。(1)第一首f小调,左手低音八度与右手和弦交替进行构成贯穿全曲的固定节奏型。这种节奏型代表了这首练习曲的性格,动律很强,并且与抒情的主题旋律构成鲜明对比。(2)第二首C大调,右手高音旋律一直有一个固定的节奏型,在进行中作曲家很巧妙地在这个节奏型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不同的节奏型,以求在统一的基础上又增加新的因素。左手的伴奏中的节奏型也是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固定排列而成的。乐谱中作曲家将左手固定排列的节奏型用连线划分成小的句子,形成特殊的演奏效果(3)第三首降e小调,这是在八分音符为单位拍的基础上,形成快速的三连音节奏型,其中有两个段落,右手的三连音节奏型与左手的两个十六分音符形成对比,表现了零乱、不安的情绪。(4)第四首降E大调,主题的典型节奏型(符点节奏)在前三个小节就呈现完毕。是节日里欢快高亢的鸣钟声,与主题旋律互相依托,完美结合。(5)第五首 g 小调,主题与伴奏都有固定节奏型。仔细分析两种节奏型,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由一种节奏动机发展而来,即弱起十六分音符,这种节奏型在左手伴奏中在pp(极弱)的音量中進行,为乐曲铺垫了和声背景,并引领乐曲进入舒适安静的意境。(6)第六首升c小调,最典型的节奏型有两个,一是主题出现的复符点节奏,二是左手六连音节奏。复符点节奏型表现的是坚定有力,在练习时可以将拍子放大一倍,将复符点做到精确,但在弹奏时为了音乐以及情绪的连贯还是要按记谱上的打节奏。这种复符点节奏在乐曲尾声部分发展成了快速的四个音,甚至五个音。六连音节奏型的浓重色彩烘托出紧张的情绪,要与右手的节奏对应好。

3 丰富的音色

3.1 钟声形象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创作中,他对“钟声”情有独钟。这与东正教有很大关系,一千多年来东正教一直是俄罗斯的主要宗教之一,鸣钟是东正教教堂每天要进行的功课,每个教堂通常都有几座大小不同的钟,敲击出来的声响也各有特色,有的清脆悦耳,有的浑厚深沉。不同场合鸣钟也代表不同意思,有时它代表对死者的哀悼,有时则是对节日的庆贺。在这里,可以把它大致分成三种类型:

(1)洪亮的钟声。以和弦为主,发出有共鸣的声音,坚定饱满、雄壮宏伟的,如第六首升 c 小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低沉的钟声。主要在乐曲的左手部分以低音背景出现,一般是乐曲的调式主音,声音厚重而又深沉,充分体现了低音区的音色,如第四首降 E 大调。(3)缥缈的铃铛声。这是钟声的一种演绎,小巧的铃铛时近时远在空中撞击出清脆悦耳,明亮透彻的声响。如在第三首降 e 小调中片断性地出现过。

3.2 梦境般的情景

拉赫玛尼诺夫常常在作品中描写一种梦境般的情景,这是他浪漫主义性质的表现,如第一首 f 小调尾声部分,第三首降 e 小调尾声部分。这些地方犹如梦境,弹奏时应虚幻一些,手指触键应轻一些、浅一些。演奏者对音色的追求是不懈的,只有了解了作曲家想要的声音效果,并作层次上和对比上的设计,才能表达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4 结论

本文从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三个方面的演奏技法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出《音画练习曲op.33》这部作品所需要注意的特点。

拉赫玛尼诺夫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的音乐中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有的韵味,令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俄罗斯久远浑厚的民族音乐。在其蔚为可观的音乐作品之中,钢琴音乐的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是在当今的音乐表演舞台上,仍闪烁着熠熠的光辉,甚至成为许多钢琴演奏家们的“必经之路”。这部《音画练习曲op.33》只是他所有作品中的一小部分,他的创作才华还在其他题材的作品中更有充分的体现,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M].人民音乐出版社.

[2] 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3]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修订本)[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 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 邓肯·法洛维尔,王崇刚.最后的拉赫玛尼诺夫[J].音乐爱好者.

[6] 华萃康.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变音体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7] 胡杨.与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有关的一些特点[J].黄钟.

[8] 华萃康.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多层结构[J].音乐艺术,1993(3).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第6篇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杰出的俄罗斯作曲家和指挥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以钢琴作品为主,这与他出色的钢琴演奏技艺有密切的关系。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生涯虽然跨入了二十世纪,但是他基本保持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风格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传统,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扬。拉赫玛尼诺夫并没有追随新的音乐潮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保守、落后、跟不上时代,他的作品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世纪之交时俄罗斯人民动荡不安的思绪,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①,这是他的作品深受当时俄罗斯各个阶层喜爱的原因。此外,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深受柴可夫斯基的影响,感情充沛、旋律悠长、气息宽广,他的音乐充满对故乡的热爱,有着鲜明的俄罗斯气质。

1.《钢琴前奏曲》的创作背景

钢琴前奏曲是一种带有引子性质和即兴手法的体裁。《24首钢琴前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一生中极其重要的钢琴作品,综合体现了他钢琴创作的风格特征。这套作品的创作从1892年一直延续到1910年,经历了十八年的时间,这段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每首前奏曲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独立演奏。包括OP.23的10首,于1901至1904年间完成;以及1910年完成的OP.32的13首,并且加入了Op.3No.27的《升c小调前奏曲》,共24首。《升c小调前奏曲》于1982年完成,它一问世便引起巨大轰动,这是拉赫玛尼诺夫最受欢迎和最著名的前奏曲。《g小调钢琴前奏曲》———作品Op.23No.5,作于1901年。

拉赫玛尼诺夫的每一首前奏曲的内容都比较短小,各具特色,但都是他精神生活与瞬间感受的真切反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从他的Op.23到Op.32这两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钢琴技巧的运用和艺术创造力的表现越来越丰富,个性特征也越来越鲜明,作品逐渐走向成熟,可谓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历史缩影。钢琴前奏曲Op.23No.5的创作灵感,一部分是来源于当时俄罗斯社会背景———社会动荡,受奴役的人民被贫困、饥饿所困扰,处处受到压迫,使俄罗斯笼罩着一层悲剧的色彩。拉赫玛尼诺夫带着对祖国的热爱与责任,在音乐中反映出人民为争取幸福而战斗的精神。虽然这首《g小调前奏曲》没有以往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那种抑郁、忧伤、晦暗的浓厚的悲剧色彩,更热情饱满,技术性相对比较单一,但是却受很多钢琴演奏家的喜爱。

2.《g小调前奏曲》曲式结构及演奏分析

2.1 曲式结构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中小调要多于大调,这首《g小调前奏曲》便是其中之一,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小调调性暗淡,旋律更容易营造悲剧性的色彩。

这首前奏曲采用了复三部的曲式结构,大致结构如下:

该前奏曲第一乐部为三段曲式,以双手同步的短促有力的音调和坚定的节奏为特点,极具戏剧性和动力性,是典型的进行曲风格。从中段开始织体进行加厚,力度逐渐加大,在情感色彩方面更激烈,在进入中部之前有5小结的过渡,持续在属功能上。中部属于对比性的插部,无论在节奏、材料或织体上都与前一乐部形成鲜明对比,极富歌唱性,旋律宽广优美,气息悠长流畅,令人感受到俄罗斯风景的独特味道,是典型的“拉氏旋律”。其后4小节自然过渡到再现部,再现部为动力再现,出现与乐曲开始相同的节奏,并伴随丰富的调性变化,将全曲推向高潮。再现部与呈示部相比,更饱满厚重,强烈的对比,宽广的力度,积极向上的精神,更具表现力,奏出浓郁的民族精神。乐曲最后6小结的尾声,综合了呈示部的节奏特点与中部旋律化的特征,仿佛钟声渐行渐远,在寂静的氛围中结束了全曲。这首《g小调前奏曲》将俄罗斯民间舞蹈与歌唱性的旋律融为一体,一反他前奏曲忧郁哀伤的风格,给人更坚定的信念与希望。

2.2 演奏技巧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精致细腻,尤其是他的这一套前奏曲音乐风格多样,织体多变,有利于平时的教学和训练。在演奏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点,并且对它的曲式结构有所了解,对它的主题材料,节奏音型仔细分析。除此之外,这首《g小调前奏曲》涉及很多重要的演奏技巧,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必须对它所涉及的演奏技巧进行强化训练,有助于更深入地表现这位俄罗斯音乐大师的独特魅力。

2.2.1 手腕的运用

乐曲第一部分一开始采用半分解式和弦形式,节奏沉重而有力,主要运用俄罗斯民间舞蹈节奏,密集的音型与跳音结合,造成十分热烈的气氛,激情澎湃(见例一)。在这一部分中,手腕的运用十分重要,僵硬的手腕不可能弹出富有歌唱性的音色。密集的音程、八度与和弦的抖动,八度的快速级进在这一部分构成重要的技巧。所以在这里需要一对灵巧的手腕作为“减震器”,在每个下键环节中,只要手腕稍加上下抖动、左右调节,就能够减少手臂的紧张。

手腕稍稍上下抖动在这首前奏曲中是非常重要的技巧,这种技巧多见于类似于例一中多个重复的音程或和弦,可避免手腕的僵硬,这种高频率的抖动可以节省力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松手腕,要让它自由上下抖动必须有所控制,造成一种不拖沓、干净的音色。然而在连接这些重复音型组合成的一系列动作时,需要做大跨度的跳跃,这又需要左右调节手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弹奏第一个音(如例一第一小节第一个半拍)要把手臂的力量下沉至手指,特别要注意谱子上的保持标记,不可弹奏成跳音,这里需要的是一种低沉的音色。之后快速瞄准下一个音的位置(如例一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以平移的方式迅速落到目标上,这个动作要快,因此手腕上下调节的距离不能离琴键太高,否则会造成延迟。

2.2.2 手指的触键

手指触键对钢琴音色的改变至关重要。钢琴是一种精密复杂的机械,手指下键的速度、力度、方式不同,会发出许多许多不同的音色。这就要求根据乐曲的不同风格和情感来控制手指的触键。

以呈示部为例(见例一),这是十分激进的一个片段,节奏突出,并且很具有层次感,这需要用不同的触键方式体现出来。第一,高声部的内声部与低声部的外声部是十分突出的一个层次,它们共同构成主题旋律,在这里要注意重力的使用,从肩到臂沉至指尖,运用较集中且相对快速的触键。其次还有一个细节要注意,呈示部一开始这两个声部都有保持音记号,要求弹满它的时值,显得稍厚重,旋律感更强。然而该片段在再现部中,更多地使用跳音来演奏,感情较一开始更为强烈;第二,另一个音乐层次是由和声音程所构成的,要求与主旋律的音色形成对比。首先在音量上不可超过第一个层次,并且音响整齐音色均匀,可借助手腕完成,同时手指在触键一瞬间可做往里勾的动作,这样音色集中,而且可以更好地控制音量。

乐曲的中部,这是一个十分抒情优美的乐部,不同于呈示部和再现部的主要依靠指尖的触键,在这里需要用指腹来触键。特别注意右手声部,为了形成柔和的音色、连贯的旋律,对重力的运用和转移要求十分高,并且下键速度不能快,要用指腹均匀抓稳,同时要把重心放在小拇指上,使整个手臂的力量传递到小指,慢慢推下去。从谱面上,还可以发现这里的右手不止一个声部(见例二),其中有一个内声部穿插在八度里,作曲家这样写法一定有其缘由,因此演奏者必须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此前说到要用手臂的重力推下去来弹奏,那么为了将内声部区分开来,内声部可以采用手指抓琴键的方式与外声部的重力弹奏法形成音色对比。同时需要注意句子的“连”“断”,配合踏板的运用,可以令听众切身感受到俄罗斯空旷的大地、宽广的原野。

2.2.3 力度的运用

拉赫玛尼诺夫善用夸张力度变化的演奏方式。他善用强烈的力度对比,以阶梯式上升的力度将乐曲推向高潮,这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在这首《g小调前奏曲》中就得以充分体现,与肖邦及同时代的斯克里亚宾相比,拉赫玛尼诺夫的力度变化更密集且幅度甚大,从pp到ff都有所涉及,可以说是其一大特色,也是作曲家情感变化的最好体现。同时在这首作品中,频繁的力度记号是一个技巧难点,在演奏强音的时候会更多地使用到大臂的力量,高潮部分那些连续不断的和弦需要相当的体力来演奏。强弱的对比需要手臂乃至全身的调动与控制,因此演奏者需要有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强健的体魄。

结语

拉赫玛尼诺夫是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音乐大师中最后一位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一直坚守着用浪漫主义的音乐语汇来主导他的音乐创作和音乐思想,在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的写作技巧,强烈的表现力,高潮的演奏技巧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首《g小调前奏曲》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气息,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具有交响性的音响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中部的抒情段落,充分抒发了拉赫玛尼诺夫的浓浓乡情。他曾说:“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应该表现他所出生的那个国家的精神,他的爱情信仰及他所喜爱的书籍和绘画的内容,音乐应该是他生活经历的总和……我是位俄罗斯作曲家,祖国确定了我的气质和处世态度。”本文还通过手腕的运用、琶音的演奏、手指触键、力度的运用这四个方面分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独特的钢琴语汇。希望以上的分析对于本曲的演奏、教学有一定帮助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意大利]皮耶罗·拉塔利诺,著.陆辛耘,译.伟大钢琴家系列:拉赫玛尼诺夫[M].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2013.

[2]安德烈亚斯·魏玛,著.陈莹,译.拉赫玛尼诺夫[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3]焦奕博.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研究[J].西南大学,2009.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第7篇

一、创作风格及背景

19世纪末,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社会动荡与分化日益严重。各国垄断集团与为之效力的帝国主义政府之间的激烈竞争, 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时的俄国, 时值十月革命前夕, 社会动荡, 作者被迫流离他乡。拉赫玛尼诺夫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其中, 勾勒出一副气势恢宏的画面, 给人听觉及思想上以强烈的感染力。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 他极为重视且擅长于旋律的写作, 他认为音乐的首要因素就是优美的旋律。本曲的最大特点在于旋律中的每一组音群中都隐伏着一个重音, 当这些重音被连贯在一起后, 就会获得一条连贯的旋律。全曲织体纷繁复杂, 令人目不暇接, 但是乐句自然流畅, 活泼灵动。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激情和奔放情感在高潮时的旋律以及和声上彰显的更为突出, 在音响方面也表现出一种戏剧性的气势与力量, 通过左右手密集紧凑的八度旋律, 伴随着主题材料的不断改变重现, 然后在不断高涨的热潮中庄严收场。乐曲中部左手进行上下行的分解和弦, 右手音型中也包含了两层旋律, 上下相互呼应, 使旋律听起来更加悠长深远。

二、曲式结构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前奏曲》中, 共有13首为单三部曲式;2首复三部曲式;5首乐段性重复或集结;1首模糊曲式;2首单二部曲式和1首复二部曲式。本曲采用的为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戏剧性和动力性较强, 是典型的进行曲风格, 以左右手同步短促的分解和弦和激进的节奏为特点。尽管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一直遵循短小精干的宗旨, 但本曲篇幅上仍然有所增长, 其组织结构也更为复杂。在听觉上连接自然、层层递进, 能让人深切地体会到他驾驭作品结构的能力和魄力。这首前奏曲是Op.10的最优秀作品, 它给人的印象最深、感受最大、极富情趣, 这是由于这首前奏曲比以前任何作品更为成熟、更有增进、技巧表现更合乎拉赫玛尼诺夫的个性, 深刻地表现了拉赫玛尼诺夫内在的精神活动。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真正体验内涵的音乐诞生了, 形象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多样, 它与同时期的作品《第二钢琴协奏曲》相比是毫不逊色的。这首前奏曲在节奏方面大为长进, 潜化着拉赫玛尼诺夫典型的朝气勃勃的幽默情绪。我们可以从这首前奏曲中那激昂奋进的音调感受到拉赫玛尼诺夫特有的性格特征, 找到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上新的可能性。不能忽略的是:在这首前奏曲中, 层次分明的齐奏, 表现了拉赫娜尼诺夫对钢琴交响性的追求, 而在不规则中蕴藏着内在的规律, 在狂热的感情中, 包含着充满哲理的追求, 而冷静内在的逻辑思维又进发出冲破枷锁与烦忧的火花。此曲中的技术和感情深度得到了一定的挖掘, 旋律、和声及丰富进行的音调、各种发挥作用的七和弦, 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中与巴赫及浪漫派相关连的一个具有特点的环节。主题之间的对比、调和以及有机性的发展, 显示出拉赫玛尼诺夫的作曲技巧已更为圆熟。拉赫玛尼诺夫以其华丽灿烂、坚定有力的音乐思想, 倾入了许多激动、痛苦的感觉, 使这部作品出色迷人。

此曲中部的音乐情绪转向抒情, 调性转为G大调, 与第一部分形成力度上的鲜明对比, 由平行乐句组成此乐段, 是典型的拉氏旋律。中段的音乐极其的优美流畅且富于表情, 其歌唱性的曲调如其声乐作品般的美丽而令人难以忘怀。右手弹奏出的和弦式的八度装饰化旋律在左手快速流动的琶音织体伴奏音型的陪衬下, 不禁使人联想到俄罗斯连绵雄伟的山脉。同时在右手和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和弦外音, 在听觉上也造成了一种十分特殊的效果。

再现部出现与乐曲开始相同的进行曲节奏, 并且其调性回到g小调, 并伴随了丰富的调性变化。低声部的旋律音扎实而坚定地推动着乐曲的发展, 伴随着速度与力度的改变, 将乐曲推向高潮。尾声的处理则是巧妙地结合了第一部分的节奏及中间部分旋律化的特点, 结构更为多样化、色彩化, 具有总结全曲的性质。

三、演奏技法的运用

技术性也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一大特点。作为一名技术高超的钢琴演奏家, 他所创作的钢琴作品往往带有很高的技术性。拉氏的这套《前奏曲》, 音乐风格丰富、织体变化多样、旋律线条层次复杂, 并且具有十分悬殊的力量对比。在演奏过程中, 一些对比强烈的乐句常常需要使用大臂乃至全身的力量来诠释。在演奏学习乐曲之前,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及创作时期, 对于主题材料、音乐的基本模式和音型也要仔细地分析。

作品OP 23, NO 5开始时演奏速度为进行曲速度, 但不宜过快。全曲开始部分, 为了突出低音的旋律, 每一个旋律音都要充分的把手臂的力量作用下去, 之后只需要通过手指的运动将其后的伴奏音型点出即可。高潮部分连续的和弦弹奏是本曲的一大难点。首先需要注意的是, 演奏过程中从手指到肩部需要保持一种协调性, 保证手臂重量能够贯通到和弦中的每一个音符, 不能因为一个部位的局部紧张而造成音色浑浊。此曲的中部为较抒情乐段, 速度与开始部分相比转为渐慢, 力度也相对变弱, 以左手连续跑动的琶音为特点。演奏本段时需要提高手指的快速运动能力, 同时要尽量保持音型的连贯, 将两组三连音作为一个小段去演奏, 并将左手的最低音与最高音突出弹奏, 体现出左手旋律的立体性。手腕的灵活运用也是本曲的难点之一, 通过手腕的灵活运动使那些大幅度的琶音弹奏更为流动连贯, 同时大拇指的内侧移动也需要手腕的配合把手指引导到正确的键上, 这就需要在弹奏最基本的音阶琶音时加强拇指与其他手指连续起落的练习。此外, 手较小的演奏者还可以通过手腕的横向运动和半圆形运动来扩张运动范围, 用来演奏大跨度的琶音。

合理使用踏板在任何作品里都是需要的, 然而演奏家要根据音乐情绪分别对待、适当处理。拉氏的创作中大胆地使用了踏板, 更好地显示出了其作品的浪漫宏大。本曲中踏板的运用相对比较灵活, 乐曲开始的踏板主要以保持低音旋律为主, 而到了高潮阶段踏板以推动音乐发展为主, 要充分把ff的激情体现出来。乐曲的力度变化幅度很大, 从pp到ff都有所涉及, 强弱的对比也需要手臂乃至全身的调动与控制。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中这些力度记号是其作品最富有特色的地方, 在技巧上也是最有难度的地方。

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不管在音乐理论上或在演奏技巧上对钢琴教学都起着极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不仅扩展了前奏曲的规模与表现力, 同时也把他的创作风格融入到了他的前奏曲的各个方面, 不仅表现了原有钢琴前奏曲的特点, 也把前奏曲这种体裁发展到了更高的层次。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后期俄罗斯音乐大师中最后一位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影响的音乐作品, 为俄罗斯和世界音乐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摘要: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全部创作中, 钢琴作品处于中心地位。作为拉赫玛尼诺夫主要的钢琴创作体裁, 他的《24首钢琴前奏曲》是键盘史上教育法方面的重大贡献之一, 是键盘训练方面、曲式及作曲技术方面的宝贵财富。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第8篇

《幻想小品集》 (Morceaux de fantaisie, Op.3) 创作于1 8 9 2年秋天, 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第一部钢琴独奏曲。拉赫玛尼诺夫将这个曲集题献给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时的作曲老师安东·阿连斯基。曲集由五首相互独立的小品构成, 其中包括著名的升c小调前奏曲, 由作者于1 8 9 2年1 2月2 7日在哈尔科夫亲自首演。这部作品在1 8 9 0-1 8 9 1年莫斯科大饥荒的背景下创作。在这段艰难的时期, 拉赫玛尼诺夫不仅经济拮据, 而且承受着抑郁症带来的痛苦。因此, 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这部小品集时流露出忧郁和伤感之情。整部作品充满了细腻而复杂的情感, 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风格上透漏出他晚期作品的艺术特征。

一、悲歌Elégie Op.3, No.1降e小调

悲歌这种体裁存在于音乐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 尤其为二十世纪的作曲家, 如李斯特、格里格、拉赫玛尼诺夫所喜爱。从字面上理解, 悲歌用以表达一种悲哀、悲伤的心情。年轻的拉赫玛尼诺夫在这首悲歌中, 用浪漫的旋律、钢琴化的织体和丰富的音响色彩, 表达他忧郁的心情。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左手跨越两个八度的分解和弦几乎占据了钢琴键盘的一半, 而右手则采用下行音阶式悠长而富有表现力的旋律和饱满的音响。这些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风格最显著的特点。中段转为p i u v i v o (富有生机的、充满活力的) 。在右手双音和弦的伴奏下, 悠长的主题旋律在左手出现, 随后旋律移到高声部, 并逐渐增强形成高潮。再经过短暂的华彩乐段, 进入第一段的再现。旋律以双音的形式极弱的再现, 结尾以强奏的三连音三度和弦, 强有力地结束乐曲。

这首乐曲旋律和伴奏在交织的复杂节奏中出现, 在演奏旋律的同时, 要严格的控制住节奏。伴奏部分由宽阔的音程环绕, 需要小心的处理, 并尽可能将双手所演奏的音分开。尤其当旋律与和弦或双音同时存在时, 要将旋律音清楚的奏出。

二、前奏曲Prélude Op.3, No.2升c小调

这首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成名作, 是曲集中最著名的作品。本曲后由作者改编为两架钢琴演奏的二重钢琴曲, 后人又将其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其他器乐形式。这首作品由作曲家在1 8 9 2年9月2 6日于莫斯科亲自首演。当时1 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饱受生活之艰辛, 这使这首作品承载了作者的生命之重。其主题被后人誉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命运主题”。

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 升c小调, 速度徐缓, 4/4拍。以慢板起奏的三个音坚定而沉着, 庄重而有力, 带有宣叙调特点, 是作曲家根据“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钟声的灵感而作成的, 仿佛悠远的钟声和教堂中此起彼伏的颂歌声, 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情绪”[2]。中间部为激动的快板a g i t a t o:三连音的节奏令人急促不安, 音乐充满了仿徨、迷茫的情绪, 半音下行的旋律走向洋溢着幻想般的激情。随后依旧强有力的再现主题, 饱满而坚定, 用四行谱的记谱法代替先前传统的两行谱记谱法。仅为五小节的尾声, 包含了升c小调所有的和弦, 尽管和声不断地变化, 却营造出一种平静的心情。

要成功地演奏这首作品, 必须控制好内心旋律与伴奏和弦力度与音色之间的平衡。同时谨慎的使用踏板, 并注意双手演奏和弦时音量的均衡, 保证和弦的洪亮与深沉。

三、旋律Mélodie Op.3, No.3 E大调

这是一首非常抒情的乐曲——E大调, 三部曲式, 是拉赫玛尼诺夫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开头的旋律由二分音符、三连音、附点节奏构成, 慵懒宽广的旋律线条, 富于歌唱性。右手的伴奏由带八分休止的三连音构成, 整齐而富有律动, 使得旋律线条安静而从容。中段是由第一段的主题衍生出来的新旋律, 右手以断奏的半音阶上行修饰。再现部将首部的旋律伴以八度和弦, 尾声以宽广的分解和弦, 用单音极弱的奏出, 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作品要求富有情感的演奏出歌唱性的旋律, 巧妙的使用踏板。分手练习有助于更好的把握双手的旋律线条, 避免将旋律弹的模糊不清淹没在伴奏中。演奏时, 一定要有节制的使用制音器踏板, 保持旋律声部的清晰流畅, 同时要依靠敏锐的听觉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 从而把握音乐旋律的走向。

四、小丑Polichinelle Op.3, No.4升F小调

这首诙谐风趣的作品描写了一个驼背的长着钩鼻子和尖下巴的傀儡小丑。这种小丑形象在拉赫玛尼诺夫生活的时代非常流行。作品中描绘的小丑不时的愤怒, 大声的吹嘘, 还使性子威胁众人, 狡猾又诙谐。

该作品为三段式, 开头的两个介绍性质的单音用s f f f的力度出现, 随后短小的带装饰音的和弦快速的、轻巧的由左右手同时奏出, 两个声部反向进行, 使得小丑滑稽的音乐形象栩栩如生。中段情绪激动, 右手的分解和弦华丽优美, 逐渐呈示出激烈的表情, 左手旋律深沉厚重, 然后再现第一段的音乐形象, 双手的和弦更加厚重。

在演奏开头小丑滑稽的音乐形象时, 两手反向快速的装饰音和弦, 一定要先慢练, 找准每个音的准确位置。中段右手的旋律隐藏在分解和弦中的第一个音, 因此右手大拇指要把歌唱性的旋律如歌般的奏出。再现段两手的八度和弦, 对手小的人是一种挑战。要利用好手臂的力量, 弹得饱满扎实。

五、小夜曲Sérénade Op.3, No.5 降B小调

1 9世纪的夜曲旋律如歌、富于诗意, 类似于无词歌, 内容常含有深沉、忧郁的感情。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小夜曲采用传统的三段式, 开头即兴式的叙述写法, 旋律在双手之间展开。随后采用Tempo di valse (圆舞曲速度) , 伴奏音型变为模仿吉他的拨奏, 又有曼陀铃音型的模仿, 清淡的和弦随处可见。旋律优美, 富有动感, 右手不时有模仿夜莺的叫声, 充满浓郁的西班牙曲风。这段悠扬的旋律被带有P P P的小插句打断, 这个插句带有错位的节奏重音, 在节奏上给人以错觉感。如歌的旋律与这个带有节奏错觉感的插句交替进行着, 给人以声乐曲中二重唱的感觉。再现段音乐以p p p的力度逐渐沉寂下来, 只剩下左手模仿吉他的和弦声和右手高音处传来的夜莺的叫声。结尾处突然出现f f, 强有力的结束了全曲。

这首小夜曲优雅、浪漫、细腻, 有浓郁的西班牙音乐色彩, 运用舞曲的形式, 荡漾着诗一般清澈的感情。钢琴的低音伴奏模仿吉他的声音和演奏技巧, 旋律是委婉的人声。在练习的时候, 要把左右手的力度层次与音响色彩分清楚。全曲萦绕着一种柔情与甜蜜的浪漫色彩。

结语

作为钢琴家, 拉赫玛尼诺夫无疑是俄罗斯钢琴学派中的集大成者。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部《幻想小品集》O p.3完美体现了作曲家驾驭现代钢琴的能力, 展现钢琴辉煌的技巧。虽然这是作曲家创作于青年时代的最早期的钢琴作品, 但作品所体现出的成熟而超凡的写作技法, 对演奏者的钢琴技术要求相当高。准确地把握这部作品的演奏技巧, 要理解作者创作时的背景和内心情感, 并和作品本身的特点结合在一起, 整体上再现作品的。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第9篇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大都苍凉沉郁, 小调多于大调;但在不同时期写的这些前奏曲中, 却严格遵循巴赫和肖邦的传统, 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恰好平均分布在大小二十四个不同的调上。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不同于巴洛克时代的前奏曲, 巴洛克时代前奏曲经常被作为赋格曲的前奏。浪漫主义时期, 肖邦的24首前奏曲开始有了独立的特性, 之后拉赫玛尼诺夫等一批音乐家又奉献了各有独特个性与技巧的个性。此时, 前奏曲已经由“配角”变成了“主角”。成为音乐史中独特的一种音乐体裁。

今天要谈的《g小调前奏曲》, 是我认为风格和技巧都比较难把握的一首, 所以有必要单独的来讲一讲。从结构上来说, 前面和后面的风格都差不多, 类似于进行曲。中间用了抒情段。整首作品讲究的就是一个“通”字。 (由于拉赫玛尼诺夫是俄国人, 且作品多为壮阔的风格, 所以他的作品大部分都讲究“通”字) 演奏时, 手腕不能黏着一点劲。由于曲子的演奏速度很快, 如果练习过程中力量沉不下去, 加速时必然会乱成一团, 从而导致演奏的失败。

开头用了p (弱) 的音乐符号, 两只手都弹奏的主音sol。这时两只手要把力量沉到最底下, 保证臂, 肩, 手腕的放松。同时, 手掌要强有力的支撑起来, 整个上半身的力量都要落在指尖 (每天以g小调的大和弦以及转为作为手指练习) 。后面的三个相同的音, 右手演奏时必须贴着琴键, 保证轻的同时又必须落实。曲子前半部分的尾音都必须这样弹, 每天可以单独的练习。整个前段的风格是豁达雄壮的, 演奏时不能拖泥带水, 踏板乱踩一气。很多学生甚至钢琴老师在演奏前半部分时, 都容易变快, 这有时候是演奏中不可避免的 (因为太多的力度变化容易导致速度稍快) 但是加快的同时, 必须用腰部的力量控制指尖。避免弹到最后手指失控, 手腕僵持。

中间的抒情段, 将拉赫玛尼诺夫浪漫主义色彩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原作者当年在弹奏这一段时, 可谓感人至深, 这种风格和演奏技巧同样感染了很多现代的钢琴家。这一段看似简单, 左手的琶音和右手的八度, 但是力度和情感是非常难控制的。踏板的运用在此处也十分讲究, 可以细致到每一个小节甚至每一个音符上去。练习时千万不能一开始就遵循谱面上的强弱规定, 时间长了之后不利于力量的下沉和手臂手腕的放松。开始练习时, 可是先按mf的力度弹, 练习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mf的力度, 我们按照这一力度是为了在弱下来的时候, 能保证力量完全下沉 (强时不能砸琴, 弱时不能僵硬) 。力度控制好了知道, 就要特别强调一下情感和踏板了, 右手轻的同时, 左手应该更轻, 而且左右必须一气呵成, 不能断开。演奏的感觉就想面前有一无形的东西, 怎么抓都抓不着, 但是享受着这一过程, 不能急躁。踏板不可以一小节用一次, 没到要突出什么音的时候就要换一次踏板。演奏时可以录音, 如果发现共鸣太大或者音和音之间的链接不清楚, 就要注意改变踏板的使用了。

最后一段, 是全曲的高潮。这里特别提醒手指先天条件好的同学, 不能把最后一段当成炫技的一部分, 强的同时也要注意层次, 如果我们用的三角钢琴, 那要注意中踏板的运用 (需要延长的音弹后立即踩下中踏板) 。这里有与前部分相同的一段, 虽然音相同, 但是风格不一样, 前面我们是以一种渐强的手法表现出连绵的意境, 而后半部分就必须用同一种力度f (因为接下来曲子进入了最华彩的部分) 。最后一句手指快速跑动时, 一定要慢练。保证力度均匀, 手指触键有颗粒性。结尾的那个音落在了主音上, 用pp的力度利落地弹

总之这部作品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品, 同时也是我认为需要注意内容最多的一首前奏曲, 它不是最难的一首, 也不是最有名的一首, 这首曲子无论是考试还是音乐会, 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 很多听着对这首曲子的抒情部分都会产生一定的共鸣。

最后我希望, 每个学音乐或者从事音乐专业的人, 都要让音乐渗透到内心中, 要想出好的作品就必须有内心的强大共鸣, 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不一样, 但是演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前奏曲在浪漫主义时期有着独特的地位。在音乐会上, 他的作品常常被演奏。很多学生演奏《g小调前奏曲》时, 对曲子的风格把握的不是很准确。这首曲子无论是对手腕, 指尖还是感情要求都不低。音乐要想做到有感染力, 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到位。

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 第10篇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浪漫主义

拉赫玛尼诺夫 (1873~1943年) 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创作中他坚持晚期浪漫主义风格, 作品旋律突出、气息宽广、织体饱满、和声色彩浓重, 富于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悲剧性, 经常有俄罗斯辽阔的大自然气息和民歌音调的回响, 具有史诗般壮阔的音乐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上学期间, 他完成了《第一钢琴协奏曲》、歌剧《阿列克》等众多作品, 18岁时, 创作的《升C小调前奏曲》使他扬名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后拉赫玛尼诺夫从事作曲、演奏和指挥活动。1904年起, 任莫斯科大剧院指挥。1906年至1909年间, 他居住在德国, 1909年赴美演出后回到祖国, 此时进入创作高峰期, 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他的创作以钢琴曲、交响乐和声乐曲为主, 主要钢琴作品有四部《钢琴协奏曲》、《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两套《音画练习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科来里主题变奏曲》、钢琴奏鸣曲、双钢琴作品等。

“音画”是随着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音乐运动”而出现的一种有特性的体裁形式, 常常用特定的音乐手段来表现或描绘出某种特定的画面性内容。 (1) 拉赫玛尼诺夫最早使用“音画”的标题是在1893年他创作的双钢琴曲《音画幻想曲》 (《第一组曲》) 中。

关于练习曲

“练习曲是为某种乐器演奏技术所作的乐曲, 每首乐曲常用于练习一两种特定的技术或表现手法, 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 (2) 由此可见, 钢琴练习曲是从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技术为出发点的, 我们练的车尔尼、克列门第、克拉莫等作曲家的练习曲通常是采用某种固定音型 (音阶、琶音、八度或双三度等等) 的创作方法, 也是以获得某种技术提高为宗旨, 在肖邦练习曲出现以前, 练习曲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而从不在音乐会上出现。

早在16世纪有练习曲这种体裁之前人们是用前奏曲 (在欧洲常被称作入场曲) 来锻炼手指和展示技巧的, 前奏曲在音乐史上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了其演奏功能, 它从最初的被加在古钢琴组曲最前面, 到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中前奏曲与赋格的形式, 再到卡巴列夫斯基的24首前奏曲, 前奏曲不仅仅作为锻炼手指和展示技巧之用, 而被赋予了一次次崭新的生命力。

与其不同的是,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的每首作品都是用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描绘出一幅幅音乐画面, 营造出各种不同的音乐气氛, 使旋律与音型织体互为衬托, 构成一幅幅完美的音画。从《音画练习曲》中每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性”上看,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远远超过了车尔尼、克列门蒂或克拉莫等人创作的那种纯粹性练习曲, 《音画》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纯粹性练习曲在音响或音乐特性上可能产生的“单调”或“弱化”, 在达到训练目的的同时, 更具有可听性。因此,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和肖邦练习曲一样, 应该都归之为“音乐会练习曲”。作品33被拉赫玛尼诺夫冠以了“音画练习曲”的总标题, 用某种情绪性“过程”或“画面”, 为“练习曲”这种原本单纯而缺少生动音乐会效果的体裁形式赋予了新的意义。 (3)

关于《音画练习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作品第33号作于1911年, 在创作这套作品时, 无论是年龄还是创作风格上, 作曲家都进入了十分成熟的中期, 也是拉赫玛尼诺夫一生中最幸福、最稳定、音乐创作逐步走向顶峰的时期。这是作曲家一生当中最悠闲自在的时光, 生活在美丽的伊万诺维卡庄园, 享受着湛蓝的天空、湿润的空气、和煦的阳光和郁郁葱葱的树林, 还有深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 这些都使他精力充沛, 灵感源源不断, 他的很多优秀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Op.33和后来的第二套《音画练习曲》一样, 以生动的形象、深远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和娴熟的技巧, 以及动人的音乐会效果和良好的钢琴训练价值, 成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创作中独具特色的精品之一, 也成为钢琴音乐文献宝库中闪烁着光辉的作品之一。

作于1911年的作品第33号最初一共有九首, 但在同年出版时作曲家删去了三首 (第三首、第四首和第五首) , 其中第四首于1916年改写后成为作品第39号第六首, 而第三首和第五首作者生前从未发表, 这两首的手稿在作者去世后才被发现, 于1948年公诸于世。这首g小调在1911年出版时是第五首, 而在1948年后编排出版的版本中则是作品第33号第八首。

关于《音画练习曲》Op.33之八的本体分析

Op.33之八采用ABA式的对比三段体结构, 中板的速度, 富有歌唱性的旋律, 分解和弦的伴奏型等都体现了典型的无词歌风格。A段中分解和弦有时独立出现, 有时与旋律紧密的交织在一起, 双手交替使用, 使旋律与织体产生水乳交融的效果。主题旋律中采用那波里二度进行 (即降a到主音g的进行) , 浮动在平静的左手分解和弦上方, 略带忧伤与哀愁的旋律在流畅的伴奏中弹出, 旋律手法简洁精炼, 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浪漫主义气质。

演奏提示:

此段伴奏声部的重要性, 在于它既要有伴奏声部本身所描述的线条和表现力, 又要营造出蒙眬的气氛, 音量要控制得恰到好处, 要把分解音型的线条感刻画出来, 尤其在双手互换时要自然并保持其原有的音量和形状。建议单独练习伴奏声部, 不论是左手还是右手, 练习时只弹这个伴奏声部, 要达到声音均匀的要求。旋律声部要用手指第一关节前的指肚和慢下键的方法揉着弹, 以手臂与手指协调的动作使声音走起来, 旋律也要进行单独训练, 双手交替的旋律也要单独交替着练习。

经过几小节对A段旋律的展开逐渐过渡到B段。

此段旋律以左手为主, 右手与左手节奏交织在一起, 持续上行的音型形成连绵不绝的激动的音流, 把全曲推向高潮。

作品的结尾颇具戏剧性, 与肖邦第一叙事曲的结尾, 有异曲同工之处。

整部作品充分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中追求的“歌唱性”, 体现了他追求“心灵的歌唱”这个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演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拉赫玛尼诺夫被称作“清教徒式的钢琴家”, 因此在演奏这首作品时要严格遵照乐谱上的各种说明和记号, 忠实地保持各种节奏特性, 牢牢把握音乐结构。准确反映作品中标出的力度、速度、句法等各种记号和术语要求, 追求对作品音乐形象的基本把握。

2.运用音色和力度的变化对比, 展现作品内涵的丰富表现力。弹琴时最重要和首先要考虑的是色彩的对比、变化和渲染, 作品以小调为主, 色彩略为暗淡, 但在第20-34小节和声变化多样、色彩丰富, 良好的演奏即可营造出浓厚的浪漫气氛。

3.重视体现织体的层次和造型性。演奏作品A段时应充分地体现这一点。

4.作品在第21小节运用了2/4拍, 使其出现混合节拍。力度变化幅度大, 标记从pp到ff, 演奏时, 要设计和处理好这种力度差别的强烈对比。

通过作品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提高对声音的控制能力。

2.提高多声部音乐的表现能力。

3.加强对浪漫时期的音乐风格把握。

《音画练习曲》Op.33之八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风格成熟时期的作品, 作曲家将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紧密结合, 要求我们在突显其特定的钢琴技巧训练的同时, 增强其音乐美感和思想深度, 这是我们在学琴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加深对浪漫时期作品风格的把握, 尝试理解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最后这一位伟大的创造者———拉赫玛尼诺夫。

针对某一钢琴作品的演奏研究, 只通过这种文字陈述的方法很难表达对这部作品的准确理解与演奏追求, 这正是音乐的艺术 (包括钢琴演奏) 的神奇所在。所以, 尽管演奏《音画练习曲》OP.33之八的人很多, 演奏效果的细微之处也不尽相同, 但在遵循基本原则与风格的前提下, 每位演奏者若能以身心的交融赋予精到的把握与升华, 伟大的作曲家是能认可的。

参考文献

[1][德]安德烈亚斯.魏玛.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拉赫玛尼诺夫[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夏滟洲.我爱上了我音乐中的忧伤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音乐[M].陕西人民出版社.

[3]沈旋, 谷文娴, 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4]吴国翥, 高晓光, 吴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上一篇:评价及启示下一篇:疲劳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