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范文

2024-07-01

媒介批评范文(精选10篇)

媒介批评 第1篇

正像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所论及的拟态环境问题一样, 媒介提供的环境不是对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 不是“真”的客观环境, 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信息技术和媒体的发达, 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和生存空间, 让人们可以生存于大大超出自身可感知环境之外的其他环境之中。对于超出自身感知之外的事物, 人们只能通过各种大众传媒来了解, 这也让人们更加依赖大众传媒提供的各种信息。作为拟态环境信息把关人的现代传媒, 其影响力与辐射面不断扩展。虽然大众传媒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 但传播者在对信息进行选择时, 要受到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它传送的内容不仅仅是告知性的信息, 还包含着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因此会影响受众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影响受众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在一个大众传媒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历史时期, 传媒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人们如何生活、如何思考, 以往由学校等传统机构所承担的将人社会化的功能, 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大众传媒的身上。媒介信息对受众自身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而且是深远的。

媒介形式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从原始的口耳相传到传统的印刷媒体、广播、电视, 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网络和手机媒体, 让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获取信息的方式。但报纸的“浏览阅读方式”、电视的“一次性阅读方式”以及网络的“扫描式的阅读方式”均助长了“浅阅读”方式的产生。同时, 媒介内容的浅显化、庸俗化倾向也是造成受众“浅阅读”的原因之一。社会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媒介信息的大批量生产,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信息数量的增多和信息质量的下降。同时社会的发展又带动了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对于信息需求的猛增。在一个快节奏、强压力的氛围中, 面对庞大的信息量人们无暇一一应对, 只能根据需要进行筛选或做“浅阅读”的了解。轻松、浅显的阅读是释放压力和情绪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 在缺乏思考的情况下, 人们只会一味地接受、认同、丢掉了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由此看来, 媒介批评应该随时让广大受众向自己提供某种忠告, 提供一种理性的思考, 使他们在媒介的摆布之下找回自己清醒的头脑。那么, 如何才能加强受众的媒介批评意识和能力呢?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对于受众自身而言, 首先, 媒介批判能力要求受众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既需要一般文化知识, 还需要一定的传媒专业知识。因此, 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与积淀, 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其次要正确认识媒介的自身属性。媒介信息资源、内容、技术的利用与分配是一定阶级、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受众要了解媒介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 认清媒介是由少数人所操持和控制的现实, 从而科学合理地评判媒介及其所传播的信息。

第三, 要意识到受众对自身媒介接触行为的管理和分析。由于年龄、性别、阶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受众对媒介的使用行为有着天壤之别。通过认清自身情况, 了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 可以使其能够掌握媒介技能, 恰当选择媒介, 管理自身的媒介接触行为, 积极参与传播, 最终学会利用媒介完善与发展自我。

第四, 要正确认识媒介文本的内涵。媒介文本是传者与受者进行沟通、交流的中介, 每一种媒介都有其独特的文本建构规则。只有认识到不同媒介的文本建构规则与事实呈现方式的独特性, 才能深入洞悉其中的机理与因果联系, 从而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从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来看, 新闻信息、娱乐信息、广告信息等的特征是不一样的, 对于这些信息的透视, 将有助于受众把握媒介信息的基本特征。同时, 受众应该根据不同的传播内容, 采用不同的解读方式。

最后, 要想具备较高的媒介批判能力, 应不断追求现代社会的新鲜信息。从社会学角度而言, 人类总是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 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接受新鲜信息, 可以完善人的认识、净化人的心灵、体现人的价值, 进而实现人的整体品位的提升, 而这些对于提高媒介批判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媒介而言, 应注重培养受众独立批评、自主判断的能力。利用媒介自身的传播优势, 通过制作专题节目、开辟专栏、出版相关书籍、杂志等方式, 向公众介绍媒介批评的相关知识, 并为其提供实践的机会。媒介宣传具有直观、形象、灵活、实践性强等特点, 能够更好地吸引公众参与其中。

作为对媒介监管发挥主导力量的政府, 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增强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做到有的放矢。政府应该创造一个更有利于批评的环境, 加强社会各个层面的制衡机制。媒介批评是受众对大众传媒进行社会控制的重要方式, 而控制就是某种程度的制衡。制衡对于媒介是改进和调整, 对于受众自身是自新与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 重视并加强受众自身的媒介批评并不等于忽略其他形式的媒介批评, 而应该是在不同渠道内各尽所能、相互促进, 这样才能净化媒介环境, 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受众造成的伤害。以“汶川地震”为例, 在为受灾地区捐款的过程中,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了广大人民的善良与同情心, 通过各种媒体发布虚假捐款账号, 使人民遭受了经济损失。而对于此类事件的批评也是在损失已经造成之后才出现的。试想, 由于受众当时不是完全的信任媒介而是对其传播的信息进行理性地分析和深入地、批判地思考, 同时, 如果存在便捷而又健全的机制可供受众进行信息准确性的验证, 经济损失或许不会造成。

令人欣慰的是, 随着我国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人在发表个人意见方面越来越主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媒体的变革, 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受众参与的机会降低了他们表达意见的成本和介质阻碍, 为他们开辟了更自由的意见传播和交流的空间。以前人们只知道通过媒体来了解世界, 现在人们开始审视媒介本身。只有受众自身增强媒介批评意识并具备所需的媒介批评能力, 才是山东省广播电视学会, 有效抵制不良信息的最好的“杀毒软件”。

参考文献

[1]《视听界》2008年第一期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办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 第2篇

以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新闻,开展媒介批评,有助于把握新闻这个生命体的内在密秘。新闻作品作为人化的“第三自然”,蕴含和投射着主体的独立品格。这个第三自然处处都有记者的影子,愈是深入地剖析它的内因,就愈加清楚地发现新闻生命结构的许多相通之处,在批评过程中发现新闻报道者的随意性。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文化传播都是一种社会体制,包含着一个内部关系上的自我决定的结构。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是指分析新闻要在一定环境中论证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对应的关系,构成一种社会结构分析。?

新闻实体就是作品中的新闻事实及其陈述的形式。从新闻实体与环境的联系看,结构特征不是社会进程的直接投影,而是记者意识创造的结果。新闻作品被感受的深浅、接收的程度、作用的方向,取决于体裁形式、语言媒介等内在的结构。每一个社会发展时期都可以对新闻实体有一种概括的规范,但特定的社会制度必然反映在对应的新闻作品中。?

新闻实体与其对象之间联系的相对恒定性,具有超时空的普遍适应性,在社会生活的链条上留下了相对松散的空间。许多同样的新闻不断发生、不断被报道出来,表现为同时代人的生命过程。这种生命过程使新闻衍生不息,人类的生存和思想特征都在新闻中反映出来,形成新闻的生命结构。由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出现以及语言理论的发展,“结构”这个词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专门术语。但持有不同哲学观点的学者对“结构”的解释也不相同,尤其是在某些关系中来理解结构的时候更是如此。?

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结合形式,一篇新闻作品的一定组织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是对新闻结构概念的狭义解释。结构表征把一要素和其他要素联结起来,具有中介性,认识媒介和新闻的时候,实际上不可能 离开结构,即使不使用“结构”一词,也必定包含了“结构”的驱指。结构和要素不可分离,对象只有在结构中才成为要素,结构的独立性仅仅为了认识的需要而分离出来。实际上,结构不过是媒体活动的程序性、连续性和各个部分的作用,因而它对媒介批评是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批评对象内部存在结构关系,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的某些客体不成为一个整体。第二,要判别一个事物,要认识这一客体的组成部分,必须找出事物的内部结构,寻求已知诸客体间的联系,否则就没有说服力。第三,结构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一个给定的批评对象之上,而且体现于给定的同类型的对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新闻实体或媒介活动,都要拆解结构,对各个要素分别进行分析。

新闻实体既然是一种生命结构,它的自主性便不仅仅表现为静态的历史延续,还体现在自我控制的运动形式中。这是记者自主性的影子。新闻作品每一种追求、风格的产生、发展、衰失,都在其内在构成的规定性中演变。新闻传播的规范一经建立并臻于完善,其构成活力与发展余地也就越来越少,孕育着从成熟走向僵化的可能。新闻报道格式的有意重复,以最理想的好消息企图建立精巧的平衡来维系这类构成,实际上暴露了结构上的通病。新闻报道模式的发展,落实到新闻实体,便是不同结构规范的建立与规范突破,构成自身生命力相互冲击和替代的运动过程。如果深入到新闻的内部结构,记者的自主性有两层意思,一是建立新闻各要素组合的有机状态,二是使这种有机状态对新闻实体的功能产生意义。前者是新闻的结构生命,后者意味着客观事实的生命。作品的统一性,作品类型、内容细节、叙述者、人物、修辞手段,以前被视为新闻作品的主观特征。以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来分析,把它们转变为记者的预期反应,则产生于受众以前获得的某种规范。这类规范实际先前已经形成,它不仅统制着我们,而且决定我们对新闻的理解。?

媒介批评的基本原则 第3篇

一原则来规、媒介批评角范媒介批评, 使之更为合理度的多样性与批, 评的目标一更有说服力。致性本的统 (一一) 媒介批评可以从众多不同角度实施批评, 例如原从学术角, 现实角度, 等等,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评往往

1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媒介批评的学术角度。从政治出发:其涉及政治经则济学, 国家机器, 公共领域等方面;从经济出发:主要是经

济学角度出发来批评。从文化方面出发:文化既是一个人文概念, 又是一个地域概念,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经济概

念。如何挖掘区域文化资源, 构建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是新闻传媒产业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同时也是媒介批评的一个主要内容。

伦理:伦理是处于道德最底线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于性、爱、以及普遍自然法则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是约定俗成的, 并且随着道德标准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趋势。媒体通过监督, 实施正确的导向, 优秀的伦理道德得以弘扬。

人类学:人类学是以人作为直接研究对象, 并以其为基础和综合理解为目的的学科。人类学大致可区分为:主要研究形态、遗传、生理等人体的人体人类学;以风俗、文化史、语言等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化人类学, 以及专门研究史前时期的人体和文化的史前人类学。主要是从人和文化之间在互动关系方面来展开媒介批评。

社会学: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 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偏理。在社会学中, 人们不是作为个体, 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群体或机构的成员存在。媒介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和社会总系统之间的关系, 媒介维护、批评既有社会的媒介作为成为媒介批评的一大内容。

除此之外, 还有从哲学等学术角度来进行媒介批评。

2、媒介批评的现实角度

知识: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对受众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实用:新闻的实用性, 人们根据新闻信息调整日常生活工作教化:媒体对人具有教化作用, 拉斯维尔的四功能说, 媒介的四大功能之一就是文化传递功能, 文化传递是通过教育活动使社会规范和知识等精神遗产得以代代相传, 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价值观、社会规范的社会文化遗产, 媒介的传播活动具有这种延续社会传统, 社会经验的教育功能。

休闲:媒体通过四条基本途径:提供休闲信息;休闲引导;休闲体验:帮助受众提高休闲质量。同时也为媒体自身打开一片新的竞争蓝海。

3、媒介批评的内外角度。

外在角度:主要是针对媒介人, 媒介机构进行批评

内在角度:从媒介作品本身出发。针对媒介作品的报道角度, 导向、技巧等方面进行批评。

同一个媒介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来批评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使媒介和受众无所适从, 这就要有一个统一的批评目标来整合这之间的差异。媒介批评的目标, 分为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

1、宏观目标。

A、着眼于媒介的监督:媒介是监督社会的工具。媒介监督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形式, 以公众知情为前提, 以曝光为关键手段, 进而形成一种客观效果——对监督对象造成精神上的道德压力。大众传播通过设置议程来影响人们对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的判断, 以此达到引导舆

◇论, 监督议事的效果。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苏功能和效果之一。媒介通过舆论的力量监督个人, 社会

组织, 政府等的行为, 纠正偏差, 媒介监督作用称为第琳四种作用, 影响力很大。但是媒介的行为也需要得到合

理的监督, 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介的监督, 缺乏监督的权力会导致权力的滥用。

B、着眼媒介的发展, 媒介批评要与人为善, 推进媒介自身的发展。

C着眼国家的软实力, 国家的软实力, 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 它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人民大学程天权教授认为软实力可以有两个方面含义即外部软实力和内部软实力。外部软实力包括国家的创造力、思想影响力、观念文化的亲和力及文化产品传播能力和辐射能力等;内部软实力, 包括凝聚本国民族的民

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等。媒介的影响力很大, 对于推动社会进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媒介自身的发展速度和人类社会发展速度成正比。

2、微观的目标。

A, 着眼行为的修正, 修正媒介的行为。默顿认为媒介既可为善也可为恶, 在媒介为恶时, 指出其错误行为。

B、着眼受众的修正, 媒介行为, 公众应该以善意的眼光来看媒介行为, 只有得到公众的理解, 媒介才能存在和发展, 不能因为媒介某次的错误, 而否认媒介, 媒介本身并无错, 错在于使用它的人。

C、着眼于传受双互动, 我们对媒介的批评就是我们观看媒介作品之后和媒介之间的互动, 通过这种互动, 媒介发展了, 受众的认知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受众的水平上升了, 又推动媒介的发展。

有了统一的目标之后,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终能殊途同归。

二、媒介批评方法的多样性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媒介批评方法的多样性, 可以运用如:马克思主义方法, 符号学方法, 叙事学方法, 后结构主义方法, 解构主义方法, 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方法, 精神分析, 社会学等方法进行分析。

价值的多样性和主流价值协调性的统一。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其有以下的特点:

(一) 价值的代继性和传承性。各代人有不同的主流价值。这就是价值的代继性, 但是虽然不一样, 但是仍有一些相同的价值观念, 上一代人的一部分价值观念在下一代人这里仍然得到保存, 不会完全消失。这就是价值的传承性。

(二) 价值的阶层性和联系性。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但是这些价值观念又不是完全的断裂, 各阶层之间有着联系。

(三) 价值的地域性和不可通约性。地域不同, 价值观念也不一样, 很多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媒介批评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媒介会站在自身的主流价值观进行传播活动, 传播主流价值内容, 这和价值系统中的其它价值或多或少存在矛盾, 而本着求同存异态度, 和主流价值观相融合, 这样才能避免媒介批评的杂乱和偏激, 使媒介批评更规范,

摘要:面对日益繁多的媒介形式和内容, 媒介批评的难度日益加大, 本文规范出宏观的媒介批评的基本原则, 使媒介批评能够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批判标准, 使媒介批评更为合理, 更有说服力。

媒介批评 第4篇

媒介批评课程教学方法与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研究-基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特点的思考

媒介批评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媒介批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性思维解析媒介现象和媒介产品.本文通过媒介批评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力求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新闻传播专业媒介素养的`目的.

作 者:陆丹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广东,珠海,519085刊 名:长江论坛英文刊名:YANGTZE TRIBUNE年,卷(期):2009“”(4)分类号:G206关键词:媒介批评 媒介素养 案例教学

媒介批评对象的负性心理抵抗透视 第5篇

在媒介批评研究中,有的学者的观点很有见地,认为媒介批评的本质是“价值的判断”。(1)价值判断所产生的观点,有褒扬性的,有批评性的,也有中性的。负性心理抵抗往往是在批评性的意见之下产生的。本文从媒介批评所引发的社会刺激角度,着重探析负性心理抵抗问题。

一、负性心理抵抗的类型

透视负性心理抵抗,应先将其进行分类。笔者认为,负性心理抵抗包括显型抵抗与隐型抵抗。

显型抵抗大体有:

常态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在伊里调查中对IPP指数进行分析后,除了提出“既有政治倾向”的观点外,还提出了“选择性接触”的观点,即受众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2)这必然会远离或拒绝那些与自己立场、态度相悖的内容。当媒介遇到批评性的意见时,因其与自己原有立场、态度不一致乃至相对立,其采取远离或拒绝接受的态度,也就较为多见了。“忠言逆耳”一词对这一现象的见证,不仅囊括的事例难以数计,而且这种见证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常态型心理抵抗较为普遍,它往往以潜在形式存在于包括批评对象在内的普通人的心理之中,对于批评对象常态型心理进行刺激与诱发,就易于使其从潜在形态转化为显在形态。因而,常态型心理的出现,固然有批评对象素质的问题,但媒介批评主体对这一问题缺乏足够的考虑,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媒介批评中,不乏这种现象:一是较少对批评对象进行必要的心理引导;二是批评方法欠当:例如批评性的意见或者不着边际,或者不关痛痒,甚至出现批评不确指的非批评化与以吹捧、拔高为特征的批评的变异等等,助长了常态型心理抵抗的频发,也刺激其心理抵抗强度的加大。

逆反型。指的是信息接受者的态度向传播者意图相反方向变化的心理状态。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经过不愿接触、不愿接受、反感、拒绝、对抗等阶段的演进,逆反心理的强度也随之而递增;从其覆盖面来看,由点滴反感到局部反感再到全面反感。这类心理状态的产生是复杂的。就批评主体来说,批评者居高临下,缺乏平视的角度与话语的推心置腹;批评意见浮于表层,或者结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武断性,使批评对象难以信服或不喜于接受。就批评对象来讲,对媒介批评的内质尚欠正确的解读与把握,往往以“挑刺儿”、“无事找事”的误解来看待媒介批评,抵触情绪也就伴之而生了。当遇到批评性的意见多次出现后,抵触情绪进入情感层面,演化为心理抵抗。

幼稚型。其表现是,传播者越肯定的,传播对象就越远离;传播者越否定的,传播对象也就越接近。于是,出现了越批评、越否定就“越香”、“越出名”的奇异现象。这样的心理虽然“幼稚”,但其产生的原因是多维的:第一,这一心态萌芽于好奇心。因为大众传播所肯定的,较常见;而所否定的,较少见。“少见多怪”与好奇心的一拍即合,滋生了“看个究竟”的心态。第二,源于盲目性。有些人的性格易于冲动,常诱发心理上的盲从与行为上的盲动,未将事物弄清,便表现出明显的好恶态度。比方有些人对于受到批评的一些出版物,常在不了解其内容的情况下就情有独钟,进而产生趋近行为。其三,这一类型的心理,在年轻人中极易激起并蔓延迅猛。之所以如此,与青年人这一群体的生活阅历有关。他们大都涉世未久、缺乏历练。当今,人们处于社会环境信息化、信息环境环境化的背景下,对于外界事物较少亲身感受,大都通过拟态环境的提供来体验。这导致年轻一代对于电子媒介尤其是对电视、网络的迷恋。当然,这对他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着某种促进作用,但对他们在社会化进程中布下的阴影却不可少觑。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研究,其中日本学者林雄二郎、中野收等人提出的“电视人”、“容器人”等概念颇有代表性。(3) “电视人”、“容器人”沉湎于电子媒介而不能自拔,其行为方式是“跟着感觉走”,孤立、封闭,较少与现实世界互动,不善于对事物进行思考。幼稚型心理,正是不善于思考的产物。在缺乏思考的情景下,“跟着感觉走”也就成了他们懵懵懂懂、糊里糊涂的选择。

利益型。一些媒介产品格调低下,一些媒介有意无意地违规违纪,大都源于利益的驱动。当外界依据伦理要求与相关规定,对其提出中肯的批评性意见时,媒介的利益往往对媒介的态度取向起着主导作用,其结果常常是媒介对于批评意见不做是非判断便将其搁置一旁;有的即使进行了是非判断并感到批评意见有根有据、切中要害,但却为了自身利益,逆着批评意见而为,出现了屡受批评但依然我行我素的现象。此外,利益型心理抵抗还表现在,媒介往往将媒介批评同自己发行量与广告量链接起来,误以为批评性的意见会影响自身这方面的经济收益,因而泛起反感或抵抗心理。利益型虽然有时表现为隐型心理抵抗的形式,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显型形式出现的。

隐型心理抵抗,主要表现为顺从与屈从。

虽说顺从、屈从与服从、从众、众从,均属于相符行为的范畴,然而顺从、屈从与后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二者是在巨大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在行为上相符,内心的态度并未改变,依然处于不服状态。其中,顺从是面对舆论压力所采取的应变性策略,屈从则是在舆论压力面前妥协退让的无奈选择,其不服状态中还夹杂抱怨与不满的成分。当批评对象以这样的心境对待批评性的意见时,则处于隐型心理抵抗状态。一旦舆论压力减弱,隐型心理抵抗就会丢掉表面相符的面纱而转化为显型心理抵抗。此时,夹杂着抱怨与不满成分的屈从,在压力释放时,其转化的速度与强度会超越顺从状态。但当这种现象发生,媒介批评已经取得的效果,也就开始消弭乃至冰消雪散,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反弹,即隐型心理抵抗者在错误的道路上比原先走得更远。

二、负性心理抵抗产生的深层原因

在对以上心理抵抗分类与梳理中,笔者试图站在第三者的客观立场上,对其分别进行浅层归因。在媒介批评的实际进行中,批评对象对上述问题的归因,往往是站在本媒介的立场进行的。常出现的情况是,媒介对自身的业绩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即认为主要由于自身的努力所致,将社会情境为其业绩取得所提供的一切,置于次要的或十分次要的地位;媒介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则往往进行“社会情境归因”,认为问题主要不是出于自身而是出于客观原因。这样的归因,必然放大了自身的业绩并掩饰了自身的问题,在评价标准的把握与评价结果的判断上,和站在客观立场正确地进行观察、评价与判断,存在较大的分野。因此,对于媒介批评主体正确的批评意见也就难以接受了,这是上述各种类型心理抵抗产生的深层原因之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个动态过程,即对于不和谐因素与现象不断消除、对于和谐因素与现象不断增强的过程。因其处于“进行时”状态,不和谐因素与现象必然存在并且发挥作用,浮躁心理便是其外显性的突出表现,它是与物质上尚不和谐同时并存的精神上的不和谐现象。作为媒介批评对象,其浮躁心理的表现,一是对于批评性的意见并未进行正确解读与确切把握,便急不可耐地迸发出不服心态;对于批评性的意见把握后有一定的认知,但仍在情感态度层面扭不过来;一旦听到有什么批评性的意见,不分青红皂白便产生暴跳如雷、兴师问罪等情绪化行为。二是对于吹捧、拔高,不但欣然受之,而且心存感激。“吹捧、拔高”与“心存感激”的碰撞与融合,更加助长了心理的浮躁程度。因而,精神上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是各类心理抵抗产生的深层原因之二。

此外,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媒介心理抵抗的又一深层原因。学者们对此已有深论,在此故不赘述。

三、媒介批评应从心理层面切入

媒介批评,带有一定的动机性,即通过批评,帮助批评对象弃劣变良或者由良变优。如果批评对象产生心理抵抗,批评主体的正确意图与良好愿望就难以实现乃至出现相反的结果,媒介批评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意义。

媒介批评的动机性,是借助一定的舆论压力实现的。这种舆论压力的形成,就其横向讲,可能是某一批评主体与某个批评对象的一对一地进行,也可能是多个批评主体与单个批评对象的多对一地进行,从而使批评对象感到压力而自愿或不自愿地改变自己的理念与行为;就其纵向讲,随着媒介批评的开展,逐渐形成良好的媒介批评氛围,使批评对象在这种批评氛围的浸染中自觉改正自身的不足。舆论压力不仅要使批评对象消除显型心理抵抗,而且要使媒介批评对象心悦诚服而不出现隐型心理抵抗。若要如此,媒介批评主体在施行批评时,就应从心理层面切入。

要从心理层面切入,就不能不对批评对象的心理状态予以分析,继而在此基础上对批评方式进行选优。笔者依据上述分析认为,批评方法的选优大体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与批评对象的心理沟通。经常了解批评对象的所思所想,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并让对方了解批评主体的心理状态,以达互相间的心理零距离接近。这样,可避免各类误解的发生,便于扫除媒介批评实施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其次,进行移情式的批评。所谓移情,较权威的说法是“不仅能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 。(4)移情式的批评,一是包括将自身的情感移入对方,即在进行批评时注入自己的情感,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教训人的口气与带有霸气的话语;二是“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设想,体验对方的情绪情感”,(5)与对方进行感情交流。这样,方可在心理整合原则、心理相容原则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彼此协作、密切配合,(6)形成互补的心理和谐气氛,从而将媒介批评的效果推向最大化。

注释:

(1)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152页

(4)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5)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6)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0-363页

从媒介批评角度看网站专题报道 第6篇

直至10月21日, 容城县公安局民警将“艾滋女”事件的始作俑者杨某抓获, 以涉嫌诽谤罪将其刑事拘留。嫌疑人杨某承认炮制“容城艾滋女”博客及传单, “艾滋女”事件真相才浮出水面。

对于这起由博客引发的公共事件, 各大网站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例如凤凰网信息频道、新浪新闻中心、网易新闻栏目均形成了对“艾滋女”事件的专题报导。笔者认为, 这些专题报导就是典型的媒介批评产品, 或媒介批评活动。而无论是产品还是活动, 都体现了媒介批评两大标准——再现标准与意向标准的合理统一。

追踪真相, 为了“再现”

笔者发现, 这三个网站都不约而同地对“艾滋女”事件进行了全程追踪与进展回顾, 尤以凤凰网做得最清晰和详尽。凤凰网将“艾滋女”事件进展进行了详细梳理。

新浪网则以明确的时间为顺序, 企图还原“艾滋女“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 新浪网还设置了“各方反应”栏目, 当事人“艾滋女”说“部分艳照是我的, 但博文是假的”;相关人继父说“那是畜生行为我不是这样的人”;调查者警方说“可能遭前男友诽谤”;还有专家认为“媒体应以社会责任抑制恶意炒作”。集合了各方的反应与看法, “艾滋女”事件的呈现就显得更加饱满, 更有可能接近事实真相。

评论事件, 为了“意向”

同样地, 在凤凰网和新浪网上均设置了评论类的栏目, 与事件的调查与呈现并行不悖。

长平直接指出, “闫德利事件的核心是她遭到了诽谤。不管她是不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是不是卖淫女, 都不应该遭到攻击。”同时, 他认为, 警方应该把力气花在调查诽谤事件本身, 媒体也不应该津津乐道于她的“自证清白”。此处, 长平的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在“艾滋女”事件中公权部门与新闻媒体应该有所为, 有所不为。

《华西都市报》林小明的评论也很有力, 他认为“在这件不名誉的事件当中, 被事实狠狠扇了一记响亮耳光的不止某些网民, 还包括其他很多人和部门。”他明确指出媒体自律和他律的欠缺, 以及相关部门的失职。

《燕赵晚报》王丹雪说“面对此事, 应该反思的不是网民, 而是太善于捕风捉影的网络。”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有关部门应当从‘艾滋女事件’以及一系列网络侵权的案例中, 反思如何加强网络舆论监督, 如何规范网络伦理, 如何保护隐私权等。”这些评论, 无一不在将批评与反思的矛头指向造成当事人闫德利“被艾滋”的肇事者——互联网媒体。

“再现”与“意向”集中发力

据笔者观察, 网易新闻网站对“艾滋女”事件的专题报道, 是比较“平衡”而又有“棱角”和“锋芒”的。与凤凰网和新浪网相同的是, 网易新闻对“艾滋女”事件做了详尽的回顾, 用文字、图片、视频说话。比起凤凰网和新浪网中不太起眼的评论板块, 网易新闻凸显出了自己的声音——在尊重事件事实的基础上, 设置专栏直指该事件反映的失当行为及其背后的本质, 体现了媒介批评“再现”与“意向”的整合一致。

专栏一为:网络诽谤, 烂掉一个人如此之易。博客上的“闫德利”以恶毒口吻说:“我的人生既然已经烂了, 那就要烂出名气。”现实生活的“闫德利”确实有了名气, 诽谤者的目的达到了。但无疑, 网络诽谤造成的伤害该由谁来担责?网友“艾宾浩斯”指出, “谁来保护遭受网络黑手报复的闫德利?谁来保护有可能遭受网络黑手报复的我们?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否则, 今天看热闹的人, 明天就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专栏二为:我伤害了你, 还一笑而过;批评直指“媒体渲染”。“艾滋女”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 各路媒体争相报道转载, 图文并茂, 赚足眼球。这些博文和图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闫德利”一时成为搜索热词。当事人闫德利的形象塑造, 从“万千网民咒骂的邪恶的下贱女人”到“清白无辜、含冤受屈的当代窦娥”, 媒体渲染可谓下足了功夫。“事后, 某媒体从业者反思是否该给闫德利照片打码时说:不打码的图片肯定让人看着很过瘾。但当该新闻的后续出来后我立马傻掉……我们毫无遮掩的图片让闫德利本人无处可躲。……没有想到一旦消息为假, 将对新闻人物造成伤害。”这反映出媒体渲染是有需求、有目的的, 同时又可能是偏颇的、失当的。

人大法学院博士黄爱学发表评论说, “网络信息传播者和新闻媒体对未经甄别和核实的信息加以传播, 扩大了侵权范围和损害后果, 应承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商未尽审查义务或不及时删除相关信息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专栏三为:如何为闫德利恢复清白。虽然闫德利的前男友, 即该事件的诽谤者杨某被抓获, 以涉嫌诽谤罪刑事拘留。但伤害已经造成, 不仅对闫德利及其家人, 还有那279个电话号码的主人。为了让闫德利恢复清白, 要呼吁对诽谤者绳之以法, 要媒体删除相关照片, 以及尽快弥补网络立法的真空地带。

凤凰网编辑彭远文在他的评论《闫德利, 对不起!》中写到:“我想, 对闫德利本人来说, 最好的结果是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而现在, 即使我是在为她说话, 对她仍然是一种伤害。但伤害已经发生, 我们有责任为她正名。”

专栏四为: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闫德利。基于事件全过程的回顾以及逐步深入的反思与批评, 网易新闻还链接了其它相关新闻, 如《大学生貌似女优遭贴性爱影片》、《民警被冒名举报县委书记》、《号码被贴在网上“寻一夜情”》、《冒用姓名挑衅地震灾民》;展开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伦理与道德、网络实名与匿名的争论。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当代道德批评 第7篇

关键词:麦克卢汉,媒介形态,道德批评

麦克卢汉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媒介研究学者, 他根据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发展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冷媒介”“热媒介”理论以及“媒介是人的延伸”理论, 他还首次提出“地球村”的概念和媒介四定律。在当代社会网络成为第四媒介并高速发展的今天, 依旧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半个世纪之后, 反观麦克卢汉的理论, 能够看出其超越时间的适应性和逻辑性, 他当年著述中对媒介形态的论述和媒介演进的观点, 依旧符合如今网络和传统媒介并存的现状, 能够分析出当下媒体的生存现状和媒介形态。在四大媒体共同发展的当下, 媒介形态和内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但是从道德批评领域入手, 能够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找出媒介形态的依据。

一、媒介形态的变化构成道德批评的新内容

麦克卢汉早年是研究英国文学的学者, 他曾经在阅读大量英国诗歌之后发现, 千百年来人们讴歌的内容往往极其相似, 但是人们创作诗歌的方式却不断演进。从这个角度, 麦克卢汉开始研究传播的形态, 他认为内容是一种东西, 但是广播电视的媒介播出方式会产生另一种效果。20世纪60年代, 美国电视产业大规模发展, 电视机广泛进入家庭, 电视这一传播形态完全打破了以往白纸黑字印刷时代的传播特点。电视以其声像结合的方式进入传播学领域, 在家庭连续收看的收视环境中造就新型媒体的传播特点。麦克卢汉的文人传统让他在研究传播领域的媒介形态时依然能够把注视的目光投射到媒介形态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上。

电子时代的到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诠释。马尔库塞认为人开始在工业和现代技术下成为单向度的存在, 阿多诺则对大众文化持否定态度, 海德格尔希望人类能够保持生活的诗意。麦克卢汉却从媒介形态的角度给出了中肯的批评。

麦克卢汉认为, 印刷术是对时间的保存, 而电视的声像传播技术则是线性的对空间的还原。这种还原导致技术革新之后的思维改变和审美变化。人们对于以往事物的平静、长久和加入主观创造性的接收, 变成了短暂、直观、虚拟的接受方式。他用一系列成对的词语描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 印刷媒介是机械的、序列的、精心创作的, 电子媒介是有机的、共时的、即兴创作的, 印刷媒介是自我表现、文字型的人, 电子媒介是群体治疗、图像型的人。

媒介形态的不同导致了社会审美观念的改变, 20世纪这一百年的发展演进中, 人们从对文字和印刷品的信息诉求, 变成了对声像图形的信息诉求, 审美体验越发生动直观。声像媒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体现在电视媒介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电子媒介开始在各个方面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通过电视获知了嬉皮士的外形风格, 通过电视看四轮大辩论投出决定1960年肯尼迪战胜尼克松当选总统的选票, 通过电视看到登月成功, 看到耗时长久的越南战争, 看到校园暴力事件的真实场景。电视在直观、真切、迅速、形象地传播信息的同时, 也造就了社会事件。如果没有屏幕上的审美风尚, 青年男女的衣着打扮可能依旧保持了典雅古朴的传统, 校园暴力亦不会越演越烈, 儿童不会过早成熟。电视传播的虚拟性也体现在现实生活领域, 电视媒介构成了一个虚拟世界。

这就说明, 对比传统媒介形态, 电子媒介形态因其对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 而引发全新的社会反映和社会问题。在传统媒介领域相安无事的信息内容, 变成了电子媒介中富有争议的新闻事件。这一现象在当代社会也发生在世界各地, 人们通过电视网络获得到暴力、黄色、吸毒、战争的内容, 其视觉冲击力和直观感受力远大于印刷媒介。在道德批评领域, 由此建立了新的对电子媒介的约束和标准。在我国当代的社会, 审美标准、行动风尚以及社会潮流, 往往都有电子媒介的传播形态进行引导, 甚至思想方式和社会评价体系都受到影响。人们对于金钱的崇拜在电视屏幕上变成真实鲜活的纸醉金迷声色犬马, 对于暴力的恐惧和认识在屏幕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再现和还原, 对于性的解放以及传播也在屏幕上充斥重复。都成为当下媒介道德批评的新内容。

二、“媒介是人的延伸”在当下社会的道德批评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 每一种新的媒介都能打破人在传统传播中的感官平衡, 并赋予人类新的感官效果, 既而影响人们感受世界的方法和能力。电子传播已经接替了传统的传播方式, 这让人类开始进入瞬时、碎片、双向的传播形态。上个世纪的电视和当下的网络都赋予了人类本身传播方式的改变。所以, 媒介是人的延伸, 人们开始使用电子媒介实时传递消息, 发布信息的一方变成了所有人, 接收和反馈更加迅速, 人们从以往的接受推送信息到如今的主动拉出信息。

这导致了许多道德批评问题的产生。

第一, 信息泛滥、内容驳杂。当每个个体都可以发布信息的时候, 这个世界将被信息洪流充斥。并且内容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这种信息的发布和接收甚至影响到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这让网络社交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是否需要如此众多的信息充斥成为问题之一, 而信息的真实性成为问题之二, 信息发布和接收方式以及其引起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成为问题之三。

第二, 儿童和成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内容相似。作为未成年人的儿童, 在信息获取途径上和成年人相似, 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 波兹曼提出印刷媒介使成人和儿童得以区别, “童年”的概念由此提出;电子媒介让一切信息都能在成人和儿童中共享, 儿童提早进入成人世界, “童年”消逝。当电视和网络上聚集了太多的暴力、黄色内容, 儿童的成长问题会成为社会问题。

第三, 舆论难以掌控和预测。麦克卢汉针对电视提出的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理论, 同样在当下网络时代具有现实意义, 网络成为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网民意见气候的形成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传统媒介时代的舆论控制在网络时代变得步履维艰, 权威被打破, 意见领袖难以树立, 舆论多变, 人类通过网络不单传递信息, 同时分享和影响观点, 这些观点中带有明显拜金、暴力等因素的内容会营造出一种虚拟的社会气氛, 在舆论领域造成道德标准的更换。“网红”频现和“网络事件”多发, 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并提到整个社会道德领域。

第四, 容易造成社会不安因素。媒介传播形态的不同造成了人类认知社会方式的不同, 同时造成了人类发布信息方式的不同, 电视和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发展, 不单从信息和媒介形态角度带来了改变, 同时也在经济、权利和政治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种作用之大, 从水门事件到危机处理, 从播报方式到传播影响, 如不进行细致周全的理论研究, 都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不安定因素。

三、“地球村”理论与网络发展在传播领域的道德反观

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村”理论, 具有相当的超前意识和普及当下的实用价值, 他洞若观火地体察到了社会媒介的变迁和演进。虽然在麦克卢汉时代, “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划分发展到现在社会有所变化, 但是“地球村”理论的核心在于, 电子媒介时代能够让地球变成村落, 地球村的所有成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 并且通过电子媒介互相了解, 电子媒介取消了时空的界限。以往的电子媒介只是电视, 当下的电子媒介包括网络, 在传统媒介时代, 信息的接受者只能单向接受信息和观点, 无法发布信息, 在地球村的时代, 处处成为中心, 网络可以随时发布信息, 信息多元化, 全球感凸显。

这种传媒形态的特点, 在当代社会尤其明显。网络使偌大地球更像一个村落般可以及时联通, 让人们可以互通有无, 消除了空间距离, 但是也让信息无序传播, 纷繁芜杂。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 人们能够从网络上获取最快捷、有用的信息, 也发现虚假信息泛滥。我国网络发展之初, 类似木子美、人肉搜索、博客问题等事件层出不穷。从道德批评层面看, 这些传播内容都和传播形态密切相关。网络的多元化和信息的共享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形成阶段即受到多种外力冲击, 成年人对待社会的视角发生变化。经济领域利益最大化和权利竞争都通过新媒体实现, 各个领域的利益都和媒介传播挂钩。这就形成了由新媒体形态带来的需要规范的各个行业之间的规则标准。个性特点被过分强调, 个体传播的优缺点共现, 新媒介形态发布内容需要道德掌控, 而非凌驾于道德批评之上。

网络时代之前的地区、国家差异, 表现在以经济、军事和文化为主要标准的三个方面, 网络时代到来之后, 媒介力量使得地区、国家间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网络鸿沟、数字鸿沟。媒介形态造成的不平等发展会对经济、军事的发展, 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整个地球村的稳定带来影响。

四、媒介四定律和技术革新带来的传播内容的道德评价

麦克卢汉提出了有名的媒介四定律, 即 (1) 它提升和放大了社会或人类生活的哪一个方面? (2) 它遮蔽或使之过时的是什么东西?就是说, 它遮蔽的东西是它来临之前受到欢迎或地位突出的什么东西? (3) 它再现的是什么东西?就是说, 它把什么东西从过时的阴影中拉回来放到舞台中央? (4) 当它走完声命历程, 潜力登峰造极之时, 它逆转而为什么东西?就是说, 它摇身一变成了什么东西?

这个理论的四个方面不是单独发生作用, 是作为一个整体在推进演变, 媒介自身是有发展过程的。从传统的口耳相传到印刷媒介, 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 广播演变成为电视, 网络整合了所有以上的媒介符号, 成为新型媒介。媒介在发展演进过程中, 民主化和自主化的程度在不断加强, 媒介形态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 享有知情权的同时, 还能让民众更大范围内发表观点, 并使其观点产生一定范围的影响力。这种观点和影响力的存在, 对当前社会发展演进有双重作用, 从某种角度说可以推进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也可能造成混乱和价值观的混淆。

诺依曼在麦氏的理论提出十余年后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 阐释了在媒介话语和公众权利空间中, 一方声音越大一方声音越小, 但是当今媒体演进, 沉默的螺旋往往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公众对不合理、不公平、不应该的事件表达看法和观点, 形成了有话语权的道德批评和自发舆论。在我国的网络发展中, 对于邓玉娇案的网络评价, 对于躲猫猫事件的网民介入调查, 以及空姐被打事件的媒介质询和网友评论, 都可以作为网络媒介独有的道德评价的重要事件。

综上所述, 麦克卢汉的理论在当今社会媒介形态中依然适用, 尤其是网络媒介发达的今天, 根据麦氏的理论可以看到当今媒介存在的形态引起的道德批评。道德批评作为一种对媒介和文化的社会批评方式和研究内容, 不能不从这些理论中总结规律并带着人类媒介传播文明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加]麦克卢汉著, 何道宽译,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 商务印书馆, 2000年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的弱势地位及原因 第8篇

“普通受众”的界定

刘建明教授在《媒介批评通论》中将媒介批评主体分为:普通批评者、批评家群体、媒体的监管者、优秀稿件评选者。在界定“普通批评者”时, 用到“普通受众”一词, “普通批评者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信息论的知识了解甚少, 批评很难带有系统性, 加上普通受众大多为社会底层公众, 从自身对新闻的感悟提出见解, 是人民内心呼应的真实表现”[1]。由此可见, “普通批评者”即是“普通受众”, 刘建明总结普通受众的特征是:包括任何职业的人, 无特殊媒介背景, 缺乏媒介知识。[1]

刘建明将“‘和媒介没有任何背景的人’, 但谙熟其他学科的受众”列入“批评家群体”;王君超把“新闻界、文化界人士、社会学者、政府官员、传播学、文学、社会学教授等”列入“专家”范围[2]。二者异曲同工, 都把某一学科精英分子或某一领域意见领袖排除在“普通受众”之外, 这类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权威或公信力。

综上所述, 普通受众不在媒体或相关单位从业;不具备专门的媒介知识、媒介素养较低;非学科精英与社会名人, 权威或公信力较低。同时具备以上特征的方为普通受众, 至于普通受众的具体范围是什么, 就笔者目前查阅资料, 尚无明确划分, 只见到刘建明教授在其著作《媒介批评通论》中写道:“普通受众多为社会底层的公众。”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的弱势地位

受众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 又是批评意见的发出者。但实际中, 普通受众对于大众媒介的信息接收和批评反馈呈不对称性。一方面, 普通受众构成媒介信息最广大的接收群体, 同时由于其信息接收渠道比较单一,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比较容易受到传播内容的影响。另一方面, 由于受知识水平、参与渠道、个人影响力等因素的影响, 只有很少数普通受众参与到媒介批评中, 其批评质量相对较低, 影响力相对不足。普通受众作为媒介信息最广大的接收者群体, 却并不在媒介批评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不对称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媒介批评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普通受众的立场和观点, 普通受众在媒介批评中处于弱势地位, 其具体表现如下:

从数量上讲, 普通受众在媒介批评者中占据少数地位。

我国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全面的媒介批评队伍, 媒介批评主要是政府管理部门对媒介的行政批评和新闻学院的专家、学者对媒体专业化领域的评价, 缺少的是行业自律的批评和公众性的媒介批评[3]。无论是以平面媒体为载体, 还是以网络媒体为平台, 普通受众都在媒介批评主体中处于少数者地位。

平面媒体由于版面和时间资源有限, 监管较为严格等因素决定了其准入门槛相对较高, 对批评者的综合素质及批评作品的价值性要求较高, 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声音难以得到表达。刘薇通过对《今传媒》、《新闻记者》、《新闻界》上刊登的280篇媒介批评的文章分析发现, 只有5篇来自“社会公众”。而这其中有两篇作者分别为北京组织人事科研所工作人员和烟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他们显然并非普通受众。

然而网络并没有把普通受众推到媒介批评主体的多数者位置。媒介批评性质的网站或栏目大多有名无实。笔者写此文时, 赫赫有名的媒介批评网由于网站维护出现问题, 处于停止使用状态;中国传媒网的传媒社区几乎全是广告代理的招标, 且最新日期基本都在2011年初。而且, 网站上的很多媒介批评文章并非网络原创, 比如新华网的传媒频道栏目和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之“焦点话题”中的媒介批评文章, 几乎都是转载自印刷媒介, 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向所有受众开放的网络批评平台。再加上, 网络内容庞杂、更新快的特点, 普通受众的声音若不能及时脱颖而出, 则立刻会被淹没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 而失去影响力。

从质量上讲, 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质量相对较低。

首先, 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往往缺乏专业性、理论性和系统性。普通受众的文化水平和媒介素养相对较低, 认知水平有限, 对于媒介的批评并非都能够通过专业的批判视角、充足的理论知识表达出来, 而是带有明显的经验性。而经验具有狭隘性、个体性、偶然性、非理性等特点, 基于经验层面的批评则不免显得片面、盲目和无序。李滨和钟沈军通过对《新闻记者》媒介批评栏目中文章的研究, 得到表格1[4], 进一步说明了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缺乏专业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系统性不足, 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网络平台上, 大量普通受众各抒己见, 各陈其词, 其言论之多、之杂可见一斑, 缺乏系统性的论证;其二, 网络新闻时时更新, 不断有新的内容吸引受众的眼球, 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也随新闻内容的更新而改变, 往往不能就某个问题展开全方位且有深度的批评。

其次, 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激情有余, 理性不足”。网络新闻媒介批评的开放性和隐匿性, 使普通受众既是受者又是传者。但普通受众各不相同的素养致使其网络新闻媒介批评泥沙俱下。普通受众网民的数量极度膨胀, 满足于语言和情绪宣泄的直率性批评日益泛滥, 很多普通受众在网络上口出污言, 言辞偏激。其媒介批评丝毫显示不出应有的理性, 有的甚至演化为对相关当事人的人身攻击。

从影响力来讲,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活动的影响力相对较低。

普通受众多处在社会阶层的底部, 其公信力和权威性相对较低, 影响力不足。因此, 他们的媒介批评并不能像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媒体监管者的批评一样, 及时引起媒介的注意, 并影响到媒体的决策和行为, 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自2010年1月开播之后, 因节目的真实性、导向性等问题, “引发社会批评狂潮”, 但江苏卫视并未做出直接和正面回应。直到随后知名传媒工作者如曹可凡、王小丫等个人, 国家广电总局、《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纷纷对其展开严厉批评后, 方于2010年6月下旬停播整改。

从《非诚勿扰》节目的形态变化过程来看, 普通受众在网上对《非诚勿扰》展开铺天盖地的批评, 而江苏卫视并无甚大反应, 反而携手《现代传播》和众多专家学者, 举办高端研讨会, 企图以专家学者对《非诚勿扰》的肯定, 来消散普通受众的批评声音。但遭到国家广电总局和《人民日报》等媒体的批评后, 《非诚勿扰》却立即停播整改。虽然《人民日报》对《非诚勿扰》的批评, 是以本报记者的名义进行的, 但《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 没有上层的授意, 《人民日报》是不可能对一个省级电视节目进行如此大张旗鼓的讨伐。因此有学者认为, 导致《非诚勿扰》节目变化的直接因素, 是国家广电总局“行政管制”的行为[5]。

在媒体环境有所不同的香港,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的影响力也相对较低。从香港两次全城性媒介批评大事件———“陈健康事件”和“东周刊事件”比较中可以看到。“东周刊事件”涉及较有社会影响力的香港艺人, 香港艺人团体发出了强烈的批评, 相当有影响力:《东周刊》被停刊旋即被起诉, 职员被解除职务。而“陈健康事件”则是涉及普通市民的事件, 虽然香港普通受众对此展开了强烈的批评, 但影响力要微弱得多:《苹果日报》只是在头版做出公开道歉, 却并没有人为此事负责, 而且, 《苹果日报》在此后也并未收敛, 反而出现了“犯错———道歉———再犯错”的恶性循环。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弱势地位的原因

我国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置普通受众于媒介批评的困境之中。

一方面, 我国新闻媒介具有“事业性质”。长期以来, 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 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即党的宣传工具[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执政党, 新闻媒介从而也具有了官方媒介的性质。从古代的文字狱, 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言论禁忌, 使得人民对媒体尤其是官方媒体心存疑虑, 并不完全信任。受众担心对媒介做出评判后, 身份会被媒体公开, 引起不必要的损害, 或者是认为媒体不会公开对其本身不利的信息, 因此不愿意表达, 成为沉默受众。

另一方面, 新闻媒介“企业化管理”,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媒介必须作为经济主体,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但受众对于新闻媒介的期待是其作为文化主体的功能, 报道新闻信息, 传播优秀文化, 守望社会公正等。于是, 虽然“虚假新闻”、“低俗化”、“有偿新闻”、“新闻炒作”等现象是媒介批评的主要议题[7], 但媒介并不能完全杜绝以上现象, 因为它需要借助低俗化内容、炒作等方式吸引受众, 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因此, 受众的批评有时并不完全被媒介所重视。

媒介的双重属性, 一方面使部分受众三缄其口, 放弃行使其媒介批评的权利;另一方面, 又使活跃受众的媒介批评发挥应有的影响力。

普通受众的整体文化水平达不到理性批判的要求。

媒介批评应该是一种理性活动, 所有的媒介批评都必须大力弘扬学术理性[8]。媒介批评应该以科学精神为指导, 内在要求上达到“理性、事实准确、实事求是”, 外在要求上达到“独立、公正、质疑、突破、创新等”, 从而达到最终目标“富有建设性, 可持续发展”[9]。

然而, 我国普通受众的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0], 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只占总人口数的8.73%, 高中学历 (含中专) 占13.72%, 而在媒介批评实践发展较好的美国, 2005年9月其成年人拥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27.5%。高等教育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 而且锻炼和提升其观察、分析、判断、综合等思维和认知能力, 使得其能够全面深刻地洞察世事, 做出理性判断与批评。网络批评是普通受众最常利用的批评平台, 而2011年7月公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1]显示, 低学历网民继续增加, 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比从2010年底的41.2%攀升至43.8%。虽然低学历网民拥有了媒介批评的渠道, 但拘囿其于批评能力, 富有建设性、可持续发展的媒介批评行为往往不能实现。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行为实现渠道不畅通。普通受众媒介批评行为的实现, 依然要通过大众媒介本身作为表达工具。普通受众批评行为要想得到实现, 除了他们对媒介或传播内容有评判意识之外, 通过一定的渠道实现表达的公开化也必不可少。普通受众若不能通过媒介渠道让自己的批评公开化, 那么其媒介批评者地位将处于有权利而无法实现的困境之中。

印刷和电子媒介有限的资源和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 将普通受众的批评拒之门外。而且, 有时媒介考虑到批评对于其自身的影响, 并不能完全公开受众对它的批评。

网络的发展, 网民数量的增长, 似乎媒介批评的“平民化时代”已经来临, 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全国总人口13.71亿, 而2011年7月公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我国网民仅有4.85亿, 只占总人口的35.38%, 全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无法利用网络进行媒介批评;同样,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农村人口为6.74亿, 占总人口的50.32%;而《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农村网民规模为1.31亿, 占整体网民的27.0%。一方面,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半, 另一方面, 农村网民不足整体网民的三分之一, 作为普通受众的广大农村人口无法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其媒介批评行为。

结语

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指出, 真正的批评需要思想[12]。普通受众所需要的不仅是享有媒介批评的权利与渠道, 而且需要自身媒介批评的能力。如果徒有权利和渠道而没有批评的能力, 那么这种权利就形同虚设, 渠道也毫无价值。因此, 要想改变我国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的弱势地位, 不仅在于要提供更多的媒介批评平台, 而且需要提升其文化水平与批判能力, 使其真正能够利用各种批评平台, 行使其媒介批评主体地位的权利。

一个健康发展的国家, 不仅是经济方面的, 同时还是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 因此, 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更要大力发展社会民主和文化教育事业, 给予普通人良好的媒介批评环境, 提升普通人的文化水平与批判能力, 更多地、更有力地去关注媒介、监督批评媒介的发展, 真正实现其作为媒介批评主体的权利, 发挥应有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48.

[2]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000.

[3]卢松.当前我国媒介批评实践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8.

[4]李滨, 钟沈军.媒介批评实践中的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影像——基于对上海《新闻记者》杂志2006年~2008年“媒介批评”专栏的考察[J].今传媒, 2009 (1) .

[5]胡正强.论媒介批评的效果及其发生路径——以《非诚勿扰》节目的形态变化为例[J].今传媒, 2011 (5) .

[6]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04.

[7]刘薇.我国媒介批评的现状与思考[D].广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8.

[8]董天策.媒介批评的空间——《中外媒介批评·第2辑》卷首语[J].新闻记者, 2011 (2) ∶55-56.

[9]哈艳秋, 王启祥.媒介批评的科学精神研究[M]//雷跃捷.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56.

[10]别林斯基.孟采尔:歌德的批评家[M]//别林斯基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9 (2) ∶33.

[11]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1号) [R/OL].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outline.jsp, 2011-04-08/2012-02-20.

邵飘萍媒介批评实践与思想论略 第9篇

邵飘萍先后经历了民国初年共和制带来的瞬间议论较为自由的开明时期、袁世凯专制擅权摧残舆论的时期、北洋军阀轮流执政禁锢言论的时期。从1912年到1926年, 虽然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但与之相匹配的现代新闻自由观念并没有真正地内化为执政者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 不但法律条文苛刻, 钳制意图明显, 而且条文以外的人为迫害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这直接导致当时的中国新闻事业步履维艰、前行迟缓。对源于封建专制心态、阻碍新闻传播正常发展的种种不当干涉行为, 邵飘萍从现代新闻法制角度给予了猛烈抨击。

1922年10月, 参议院议长改选。为争做议长, 参议院内部互相倾轧, 钩心斗角, 丑声四播, 满城风雨, 一时间社会上传单飞扬, 报纸也刊载了运动金钱以竞选议长一事。不料有几个议员不思自省, 颜丑而归罪于镜, 恼羞成怒, 竟把矛头转向报界, 主张控诉刊登此类消息的各家报纸。邵飘萍闻知此讯, 迅即发表了《敬告因运动议长而埋怨报馆者》一文, 紧紧抓住媒体报道来源这一线索, 如剥茧一般, 将议员们荒腔走板的论调批驳得体无完肤。他先坐实各报的材料大部分来源于参议院的结论, 随之代读者提出“参院议员何以自献其丑于各报”的疑问, 接着给出答案:“无非竞争议长者甲攻乙, 乙攻甲, 丙攻甲乙, 互为反响之结果耳。”因为新闻记者不被邀请参加参议院会议, 不可能了解会议内幕, 他的结论就显得如铁板钉钉, 无可置疑。“然则一般报纸收罗甲乙丙之所言者, 以警告一般投票之议员, 乃报纸应有之天职, 欲控诉报馆, 请甲乙丙先自行控诉可耳;欲保持参议院之神圣, 先自令同为参院分子之甲乙丙不互攻, 并根本上绝对部位可以被攻之事可耳。”[2]然后通过“材料所以达于报馆之径路”说明, 消息首先是通过参议院内部的个人与派别散播出来的, 无非是互相攻讦, 制造舆论, 达到打击对手, 争夺议长的位置, 争取个人与派别权利和利益的目的。邵飘萍至此笔锋一转, 从法律角度批判了政执者们执法不知法的丑陋。他指出报纸与传单性质有不同, 传单伪造事实, 并在公共场合散布, 侮辱了他人的名誉, 须负法律责任, 被害人可立即向法庭提出诉讼。报纸出现类似问题, 由消息提供者文责自负, 首先应在报纸上更正并道歉, 拒不更正的, 方诉之法庭。在这次事件中, 并无一人要求报纸更正, 这等于是对非法侵害他人名誉的默认。自己既已默认, 却又吵嚷着要控诉报纸, 岂非无赖且可笑?如此分析环环相扣, 使被批驳者无法自圆其说, 彻底暴露了他们企图委过于人的丑恶嘴脸。

1924年6月16日, 《京报》转载了中美通讯社刊载的国务院寒电, 题为《政府对德票用途之通电》。而中美通讯社又转录《世界晚报》的消息, 同一天, 《京报》还转发了国闻通讯社的消息“办理德债票案之文件———阁议通过之原议”。德票用途当时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 国务总理孙宝琦与总统曹锟之间矛盾分歧很大。单方面发布孙宝琦对于德票用途说法的消息, 不仅使曹锟大为恼火, 也使孙宝琦十分难堪。新闻界16日披露的消息, 国务院4天之后才在秘书厅致警厅的公函中, 一面公开否认通电一事, 一面函请京师警察厅对转录消息的《京报》《晨报》严加追究:“连日北京晨报、京报等报叠载院发寒电一节, 殊堪诧异。查本厅寒日并未发出如各报所记通电。该项电文显系奸人捏造, 意图挑拨。即希贵厅向各该报馆查明该电原系由何处发布, 严切根究, 依法办理。”显然, 国务院秘书厅致警厅的公函有着弦外之音。在刊发寒电一事上, 《京报》不过是转载, 并注明了是转发中美通讯社的消息。且为慎重起见, 18日的《京报》又转发一篇《国务院中之两大离奇案件, 寒日通电果有耶无耶阁议节略何处得到耶》的消息, 对寒电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转发的消息披露并且分析了府院内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尖锐矛盾。无论消息披露的事实真确与否, 《京报》都是转载者, 且转载了不同观点的消息, 新闻处理态度十分慎重。最先发布这一消息的是《世界晚报》, 社长成舍我与孙宝琦有着特殊的关系和交情, 正是因为这层特殊关系才演发了这条消息, 其他各报才相信并予转发。国务院佯装糊涂, 对《世界晚报》不闻不问, 也不追查中美通讯社, 偏拿向不顺眼的《京报》《晨报》开刀, 是想杀一儆百, 既杀一杀《京报》的锐气, 又给舆论界一个警告, 同时还可掩盖政府内部矛盾, 可谓一箭三雕。

邵飘萍对这种有偏有向的处理, 非常反感和愤怒。从6月20日至24日, 他先后公开发表《昏聩糊涂之国务院秘书长》《本社社长对孙宝琦严重质问》《本报并无过甚之要求———请同业公开批评》《从新闻学上批评院秘厅对新闻界之态度》4篇文章, 从新闻法的角度理直气壮地质问秘书长不依世界新闻惯例先直接向报社要求更正, 也未依法律手续向司法机关告诉, 而遽令警厅严切根究依法办理者, 所依果系何法?质问孙宝琦同罪异罚, 对拥护者优容, 对严正者威胁, 是何居心?邵飘萍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类事件证明行政机关不承认言论机关、新闻记者具有独立平等的社会地位, 任意压迫侮辱, 是其脑筋落后腐败, 缺少新闻常识和法制意识的表现, 因为“夫苟新闻机关与新闻记者其地位皆不为政府所承认, 是可谓新闻事业前途致命之伤, 不宜视为一小问题而忽之”[3], 是急需根除的可怪、可悲现象。他依世界各国通例, 提出两项要求: (一) 以后更正新闻, 不得令警厅施行非法命令, 而应直接致函报社; (二) 非经司法上正当手续, 不得动辄加报馆以严办根究等恫吓威胁。他希望以此来给新闻界争取到独立、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更加开放的新闻自由。

真实无误是新闻传播赢得人们信任、建立媒介权威的基础。邵飘萍将新闻真实性提高到媒体生命的角度予以强调, 从各种角度对当时新闻失实现象进行批评。他认为当时我国新闻界对新闻真实性不够重视是新闻媒体不成熟、不健康的表现, “我国各种报纸之内容, 最可认为幼稚腐败之点, 一在新闻材料之缺乏, 一在所载新闻之不确。非但报纸本身无重大价值可言, 其影响于国家社会者, 尤匪浅鲜”[4]15。他指出, 新闻媒体既为活的教育之最良机关, 新闻工作者就应该竭力矫正、设法弥补上述两种缺憾, 以无负于社会教育者的责任。这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和一般社会中人共同努力, 因为“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对于新闻纸上之记载, 往往喜加以否定之态度, 或挟怀疑之见解者”[1]108。邵飘萍公允持正地说, 新闻失实固然有社会客观的原因, 但这仍然是由于“新闻纸中所记之事, 未必皆一一无误”而引起的社会观感不良所致, 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确保新闻真实性来纠正。

造谣是一种主观故意的新闻失实, 其背后往往隐藏着难以明言的卑劣动机, 危害新闻界甚烈。“报馆纪事, 不自采访, 投稿者向壁虚造, 报馆惟取以充篇幅, 其真伪不问也, 以故政界轻视报纸, 尤鄙夷访员, 几于报纸为‘谣言’之代称, 访员成‘无赖’之别号。”[5]邵飘萍当时在新闻界名气很大, 政治态度又一直激烈, 因此, 屡屡成为同业攻讦的对象。1921年3月, 新闻界风风雨雨地谣传邵接受了三笔大的赠款:一是向某次长要求选举费若干;二是向某总长索要2万元, 并说总长已向警厅报告;三是向某国代表索取巨款, 也已被报告外交部并受到申斥。1925年孙中山北上期间, 社会上曾有“邵与苏俄宣传部门暗有联系”“邵接受广东国民政府津贴”等传言, 甚至借《京报》办多种副刊做文章, 含沙射影地说“新闻界邵某向孙中山先生亲信索万元以包办报界”。新闻界互相揭露索贿丑闻, 有时是各打五十大板以保护自己, 有时却有着某种比较复杂的政治背景。如上述两例, 第一次是在邵飘萍对苏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 积极倡导中苏通商之时, 便谣传他接受了“某国代表”的贿赂。第二次恰逢中山先生北上, 邵飘萍大力鼓吹南北政府和谈, 之后, 又赞扬广东政府, 于是便有了他接受广东政府的钱, 以此来贬低《京报》宣传的动机。邵飘萍对此“仅有24小时寿命的谣言”, 一般不直接加以驳斥, 进行正面反击, 而是择机采取公布谣言的办法, 一旦真相大白, 谣言也就不攻自破。《附刊上言论之完全自由———欲造谣的请尽量造谣吧》《愚今始一言之》《原来如此令人捧腹》就是他这方面的媒介批评之作。这种方法既能达到媒介批评的目的, 又可避免给外界一种“狗咬狗两嘴毛”的不良观感。

新闻失实在很大程度上与新闻观念有着直接关系, 邵飘萍批评国人一向持有轻视记者的落后观念, “我国旧习, 一般人对于报馆之访员, 向不重视其地位。即以报馆自身论, 亦每视社外之外交记者为系主笔或编辑之从属。例如今日号称规模弘大之报馆, 其主笔先生之脑筋皆不免陈腐幼稚, 不认社外记者为与彼处于同等重要之地位, 此我国报纸内容腐败之重大原因”[4]15。因为记者社会地位不高, 充任记者的人, 大半皆缺乏新闻学的专业知识, 也无专业训练和修养, 很多人对新闻记者岗位并没有正确的观念, 而是将之作为一种不得已的过渡职业, 这种观念致使新闻记者队伍鱼龙混杂。邵飘萍尖锐地批评道:“更多不健全之分子, 不能自重其人格, 对于新闻材料不求实际之真相以忠实态度取舍之;或受目前小利之诱惑, 或以个人意气泯没其良知, 视他人名誉为无足轻重, 逞其造谣之技。一旦被人指责, 则以‘有闻必录’一语自逃其责任。”[4]16他指斥这是负责精神匮乏的表现。

在社会上流行已久、常常被一些记者作为逃避新闻失实责任挡箭牌的“有闻必录”这个口头禅, 邵飘萍与徐宝璜、林仲易等人予以强力批判。邵飘萍说:“愚意我国报纸中时见有所谓‘有闻必录’之无责任心的表示, 乃最易流于不道德之‘专制’的恶习。以革新进步自任之外交记者, 万万不可沿袭之, 以招社会之厌恶与轻视。曩在北京大学及平民大学讲演新闻之学, 曾对于‘有闻必录’一语再三攻击, 愿有志于新闻事业者, 振起其责任心, 凡事必力求实际真相, 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4]16他所说的“攻击”, 其实就是媒介批评之意, “再三攻击”说明他对这个口号是多么深恶痛绝, 他号召新闻从业人员, 彻底抛弃“有闻必录”的口号, 维护新闻真实性, 以提升社会对媒体的信赖。

新闻失实也与当时媒体接受政府津贴有一定关联。由于经济原因, 邵飘萍在接受政府津贴一事上虽未能免俗, 但他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 始终坚持钱照拿、话照说的一定之规, 坚决反对那些纯靠津贴为生, 或挂牌领干薪, 不做实事, 或因接受了贿赂就朝秦暮楚甚至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的报纸。1922年8月4日, 《京报》披露报界代表汪立元等人为“报纸津贴事谒见元首”事, 报道了北京新闻界有28家报纸、9家通讯社靠津贴生存的事实。他鄙夷广告新闻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恶行:“津贴本位之新闻纸。我国在今日尚占多数, 新闻之性质殆与广告相混同, 既不依真理事实, 亦并无宗旨主张, 朝秦暮楚, 惟以津贴为向背。此则传单印刷物耳。并不能认为新闻纸, 与世界新闻事业不啻背道而驰。”[1]1361922年8月12日, 他在《京报》的《读者论坛》上, 借读者来信方式, 批评北京一些报纸在接受了交通部的贿赂后, 对其出卖京绥铁路权给帝国主义国家之事装聋作哑, 失掉了媒体“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的监督功能。

邵飘萍除痛心疾首于当时的中国新闻界道德日坏, 假造新闻、津贴新闻横行之外, 还对一些导致新闻价值减少的“瑕疵”多有批评。他认为如下一些瑕疵的存在, 会给新闻传播带来如“西子蒙不洁, 人皆掩鼻而过之”的恶劣影响。

第一, 含有广告意味者。所谓广告意味的新闻, 也就是今天新闻媒体上人们所常见的软文一类材料。西方社会由于公共关系学极为发达, 企业一般都设有公共关系部门, 专门与媒体打交道, 向媒体投递相关信息和宣传材料。在新闻媒体所接到的自由投稿中, 含有广告意味的较多, 邵飘萍指出这类材料的实质, 就是“盖欲以新闻之面具而利用报纸为之宣传其目的”[4]68。他还介绍欧美国家凡老练记者, 一见而知其用意, 决不受其欺蒙。路透社即曾特下严厉训令给通信员, 须注意勿采用这类具有广告性质的消息。他指出, 所谓广告性质者, 不仅仅存在于商品信息中, 举凡医生律师之名誉、文学家艺术家之作品、军人之战功、官僚之政绩等, 皆是广告也。“我国所惯称之‘作用’两字, 颇与广告之意味相合。”[4]68总之, 凡报告新闻之外另含其他目的者, 即系广告的性质。他提醒记者如果遇到半含新闻半含广告之类的材料, 可削去其中广告 (有作用) 的部分, 否则, 会极大损害新闻的价值。

第二, 揭发人之阴私者。邵飘萍指出, 媒体的特质在于其“公共性”, 若与国家社会无关之个人私事, 竟为揭发于报纸, 乃违背德义, 是不人道的事情。“故凡个人私事, 不问其善恶, 皆不得用作新闻之材料;否则即大损害新闻之价值。”他称赞欧美一些国家的报纸对此最为注重, 无论如何皆不肯揭发他人私事, 有违反者, 决为道德法律所不许, 公私之界限判然。他举出一个掌故, 日本明治四十二年的夏天, 英国《泰晤士》之外报主任启罗尔与该报北京特派员莫利逊同访大隈, 与早稻田三人私谈, 其谈话的一部分内容, 后被《朝日新闻》登载, 启罗尔见之非常不悦, 直致书该报诘责, 谓所谈既属私事, 不应未得其许可而遽行发表。日本记者颇因是而大窘。邵飘萍批评说:“我国有一部分新闻记者, 对于此义, 似未深考, 且每以尽发他人私事为能, 终日所探索者, 皆为他人之私事, 竟有将他人之家庭秘密, 闺房私语, 揭载于报纸者, 是诚可恨已极。使外人见之, 直轻视我国人为毫无新闻知识与道德也。”[4]68他希望新闻记者能高度注意这个问题, 力矫弊风。他还认为若在这个方面实行禁载主义, 可有效减少新闻记者借此敲诈的恶行。

第三, 有害社会风俗者。邵飘萍认为报纸作为社会的教师, 感化力之大, 过于电影戏剧, 故凡有害社会风俗之事, 不可作为新闻而任意披露。“所谓有害社会风俗者, 最当注意之点, 为秽亵与残忍, 淫书淫画淫戏之禁止。”[4]69他介绍英美诸国中等以上的报纸, 对于惨死光景、尸体状态等, 皆不加以细写。至如娼妓卖笑生涯, 青年男女淫奔野合, 更不肯略事叙述, “盖预防秽亵残忍之增长, 方合于新闻之任务也”。他举例批评我国新闻媒体在这方面甚不注意:“某记者之本家, 为仆役所杀, 后其仆判决死刑而枪毙, 某记者为一时快其私仇, 竟大书特书枪毙时情形, 愚读之心身皆悸, 使一般无识人民日日灌输此种记事, 畏法之效未可睹, 未有不流于残忍者。又有陶某一案, 关于翁媳间事, 北京一部分报纸, 皆视为珍闻而穷形尽相, 苟日日以此灌输, 羞恶之心未必生, 亦未有不流于淫乱者。”[4]69他揣度报纸之所以如此悍然不顾社会大众观感, 无非以此迎合一般劣等读者的心理, 实不足为训, 既有损新闻价值, 又贻害社会风俗。他叮嘱记者在下笔时应存身处讲堂之心, 谨慎而为, 否则自失社会中教师之地位, 蔑视新闻记者的人将更有借口。这不啻是新闻业者的自杀!

邵飘萍还对新闻媒体缺少独立的品性颇有烦言。他认为媒体不独立, 固然是当时中国政治紊乱、经济凋敝的必然结果, 但也是媒体没有定力的表现。记者与各方周旋, 易受外力包围。“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泰山崩于前, 麋鹿兴于左而志不乱, 此外交记者之训练修养所最不可缺者。”[4]69当时社会上不时有报纸受通讯社操纵的传言, 邵飘萍分析说, 通讯社在新闻界中的地位, 原以供给新闻材料或提示报馆进行详细采访的路径, 报纸编辑有取舍、剪裁改削的自由。“若谓通信社可以操纵言论, 则自欺之谈, 或一种对于外行者骗诈之手段而已。北京报馆以数十计, 通信社亦相继而起, 以十数计, 通信社之能力似足以操纵北京之言论。然此乃由于报馆腐败之故。即因对于通信社稿不能剪裁取舍以求其适当之故。苟为稍有精神之报纸, 吾未见其能听通信社之利用操纵者。”[6]有精神的报纸, 自有记者采访新闻, 对通讯社来稿必不糊涂登载。通讯社除却供给材料之外, 有何作用可言?有何能力神通可显?显然, 通讯社所可得而操纵者, 必为那些腐败不堪、销量小、有名无实的报纸。既属此类报纸, 操纵之有何益?故妄信通讯社为以操纵言论者, 非外行即冤桶。北京新闻界的发达有一日千里之观, 不可谓非一种进步, 但是, “循名核实, 所谓进步者, 其外观乎, 抑其真实之内容乎?”[7]邵飘萍明确指出:北京的媒体多则多矣, 而有确实基础与言论之能勉成自由独立者, 仍属少数。因而政治上每一大问题发生, 必有如何收买舆论的传言出笼。风起于青萍之末, 此类传言出现, 每使人疑为收买多数亦属不难。此诚我新闻界的奇耻大辱。有志之士, 不可不立起彻底一雪之!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 邵飘萍是一个豪气干云、有崇高使命感的领袖性人物, 这种使命感使他密切关注新闻传播的现实发展, 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介入和理论努力, 帮助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逐步脱骨换胎, 步入理想的境域。他的媒介批评活动几乎贯穿和存在于其所有的新闻活动形式之中, 是他虽不长久但却异常光彩照人的新闻实践的一部分, 在引介和普及现代新闻理论, 促成中国新闻学术现代化发展并初步实现实践转化的过程中, 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助之功。他的媒介批评活动在本诸新闻实践的同时又能超出具体的事件之分析而达成某种理论约括, 以批评的方式相对完整地表述其新闻理论见解, 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学理层次, 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值得宝贵的一笔。

摘要:邵飘萍对媒介批评及其社会功用有着明确的认识, 他对源于封建专制心态、阻碍新闻传播正常发展的种种不当干涉行为, 从现代新闻法制角度给予了猛烈抨击;对当时的新闻失实、新闻界腐败等种种不良现象, 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严厉批评。邵飘萍的媒介批评活动在引介和普及现代新闻理论、促成中国新闻学术现代化方面, 有推助之功。

关键词:邵飘萍,媒介批评,新闻腐败

参考文献

[1]邵飘萍.新闻学总论[M]//肖东发, 邓绍根.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邵飘萍.敬告因运动议长而埋怨报馆者[M]//方汉奇.邵飘萍选集 (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53.

[3]邵飘萍.从新闻学上批评院秘厅对新闻界之态度[M]//方汉奇.邵飘萍选集 (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134.

[4]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M]//.肖东发, 邓绍根.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张季鸾.追悼飘萍先生[M]//肖东发, 邓绍根.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46.

[6]邵飘萍.通信社有可以操纵言论之能力否乎?[M]//方汉奇.邵飘萍选集 (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346.

媒介批评 第10篇

一、符号学分析——重新建构“青春”的“所指”

在符号学理论中,特权阶层建构能指和所指有两种方式:一是建构新的能指,改变旧的符号结构;二是在旧有符号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所指,同样达到意识形态参与符号文本建构的目的。大众媒介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属于上层建筑,在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对符号文本进行重新建构。

“青春”作为一个能指的符号文本。从年龄角度划分,“青春”指的是从12岁~20岁的人生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青春期,即男女生的性功能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从精神层面划分,“青春”所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处于朝气蓬勃的状态,充满活力和能量。

纵观近年来的国产青春怀旧影片,可以发现,其所呈现的与传统意义的“青春”截然,这些影片中充斥着“早恋”“堕胎”“逃学”“打架”等现象。例如,《同桌的你》中的周小栀选择堕胎并另嫁他人,《匆匆那年》中的方茴选择用流产的痛感忘记陈寻。这些情节都是通过青春的遗憾和悲剧的美感来展现青春难以忘怀,给观众们留下的印象是“残酷”和“疼痛”。

“疼痛青春”是大众媒介对“青春”所指的一种重新建构,也导致了大众对青春含义的重新解读。这些剧情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一些网友对此表示抗议:“难道青春就一定要有早恋、堕胎这些情节吗?”由此可见,媒介在此重新建构的“青春”其实是一种“伪青春”,含有夸张甚至虚假的成分。尽管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会相互之间产生倾慕和爱恋,校园恋爱也总会留下一些遗憾和不足,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经历过影片中所展现的那些波澜起伏的故事,很多情节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出来的。这样滥用青春的残缺美,最终只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二、叙事学分析——叙事手法结构的模式化

叙事是被大众传播媒介广泛采用,用以制作报道、吸引受众的有效手段,这种方法在影视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但是如果大量影片都采用同样的叙事手法和结构,也会引起受众的不满与反感。

纵观近年来的国产青春怀旧影片,我们会发现这些影片的叙事结构模式存在高度的相似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夏洛特烦恼》和《我的少女时代》,这些影片采取的是“现在—过去—现在”的表现手法。首先呈现的是主人公现在的生活状态,再通过某一事件类似回忆或者穿越等切换到过去的场景,最后又回归到现实生活。第二类是《致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左耳》和《港囧》,这些影片采用的是“过去—现在”的叙事手法,开头先回忆过去的情景,再回到现实的生活。由此可见,这些影片的叙事手法高度相似,都采用了时空二元手法,使主人公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穿梭。而在剧情方面,这些影片也十分类似,大致可概括为男、女主角在校园里从相识到相恋,过程历经艰辛,包括青春的躁动、初恋的懵懂和外界的压制,甚至是偷食禁果等,最后迫于种种原因分道扬镳,各自组建家庭,多年后再次相见,继而回忆起当年旧事感慨万分,最后的结局或圆满或遗憾,但是主人公的现实生活都发生了改变。

影片中看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实际上只是一遍又一遍地不断重复。这些影片套用同一个叙事结构,风格雷同、剧情相似,不但缺乏创新和内涵,而且容易引起受众的审美疲劳。

三、女性主义理论——对女性形象的错误再现

女性在媒介上展现的形象被认为是一种刻板印象,媒介并没有如实并充分反映女性生活的全部,这就是错误再现理论。纵观近年来的青春怀旧影片,除了《我的少女时代》是以女性视角展开叙事以外,其他影片都是从男性角度出发,以男性为核心,女性在影片中处于从属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女性形象被歪曲。

这些影片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男性心目中的“女神”,如沈佳宜、周小栀、杨伊等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性;第二类是“女汉子”,类似郑薇、黎吧拉等敢爱敢恨、放纵不羁的女性;第三类是为爱牺牲、默默奉献的女性,如马冬梅、蔡菠等,她们深爱着丈夫、任劳任怨,甚至还宽容和原谅丈夫的背叛。

由此可见,在这些以男性为主导的影片里,女性形象已经被限定,她们的角色和性格都是按照男性的期待、为男性而设定的。影片中反映的青春回忆以及所有故事情节等,也都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所构建的,以至于影片中充斥着大男子主义,女性基本失去了话语权。

除了上述三个问题外,笔者认为这些国产青春怀旧影片所传播的某些社会价值观念也存在问题。

第一是逃避现实的观念。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多数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才会回忆和向往过去的青春校园生活,以此来排遣和逃避现实生活。比如《夏洛特烦恼》中的夏洛就是为了逃避现实而幻想穿越到过去,选择另一种人生。

第二是不正确的恋爱观。《同桌的你》和《匆匆那年》中的男、女主角因为偷尝爱情禁果而意外怀孕,但年少轻狂的男主角根本不懂得如何负责任,最后女主角忍痛堕胎。这些故事情节所传播的是一种不顾后果、不负责任的爱情观,容易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是不正确的婚姻观。在《港囧》和《夏洛特烦恼》里,男主人公徐来和夏洛因为对现在的婚姻生活不满而渴望回到过去,追求女神、弥补初恋的遗憾。这是一种变相的出轨行为,但是影片却把他们包装成大胆追求爱情的英雄,最后又让他们浪子回头、迷途知返,并得到了妻子的宽容,企图把这种出轨行为渲染成人之常情,使观众理解和原谅这种行为。丈夫企图出轨,妻子却为爱牺牲、默默付出,最后还原谅了丈夫的错误,影片中所传播的这种不正确的婚姻观十分容易误导受众。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当下的国产青春怀旧影片应该不断创新,寻求新的突破点,不能一味地翻拍青春文学作品,更不能盲目地迎合受众的口味。并且大众传媒应该担负起文化传播和建设的功能,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导和树立正确的社会风气。

摘要:在当今“80后”集体怀旧、“90后”正值青春的社会背景下,国产青春怀旧影片满足了受众的需求,风靡一时,但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从媒介批评的角度,运用符号学分析、叙事学分析以及女性主义等媒介批评理论,反思当下国产青春怀旧电影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春,怀旧,影片,媒介批评

参考文献

[1]曾娅妮.媒介批评:理论与例证[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0-128.

[2]金丹元.对当下国产青春片怀旧叙述的反思[J].文化研究,2015(10):16-22.

[3]汪蒙,陈小娟.近五年来国产青春电影的怀旧现象探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5(2):82-86.

上一篇:草根式生存下一篇: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