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

2024-06-23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精选12篇)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学生兴趣,探讨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 数学一直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科, 但是数学教育又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一项主要的科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帮助学生打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隔阂,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的生活中, 随处可见数学元素, 教师要灵活地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元素, 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谓兴趣是学生学习最 好的教师, 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所以, 教师要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快乐、游戏的环境下学习数学.

一、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走出家庭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园总会有一些陌生感, 他们对周边事物的感性认识比较强烈, 对于新鲜的事物和知识能够保持足够的好奇心. 学生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 需要由教师对其进行引导. 有效的引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所以, 教师在上课之前, 需要采用活泼新颖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 教师在讲认识钟表这一内容的时候, 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 内容可以涉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等各个方面;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与钟表相关的动画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画面中出现钟表的时候向学生提问:“这是几点啊? ”可以让学生举手回答,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抢答. 这样教师就能够轻松的将学生引入到本课堂的中心话题上. 精彩的导入环节不仅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轻松诙谐的学习气氛, 还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趣味性, 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确保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画几个没有指针的钟表, 给学生指定相应的时间, 让学生将时间画出来. 如图1.

二、在游戏中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低年级的小学生仍处于爱玩好动的阶段, 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的天性, 带领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 感受数学所带来的乐趣. 通过做游戏的方式, 可以使学生摆脱枯燥的讲解, 并且将比较抽象的数学内容与游戏进行有效的结合, 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系统化、形象化. 例如:教师在讲到位置与顺序这一内容的时候, 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生动立体地观察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可以在课堂中安排以下的活动. 首先, 教师可以请几名同学上台, 扮演一些可爱动物的角色, 像小猫、小白兔、小鹿等角色, 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排队. 之后, 教师可以选择几名同学一次说出这几名同学所处的位置, 回答哪名同学扮演的角色在前、哪位在后等问题. 通过这一有趣的游戏, 能够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前后顺序的概念, 学生不仅仅学会了单纯地使用前后来描述事物的位置, 还能够描述出指定事物在某某事物之前且在某某事物之后. 使得学生基本上了解到了事物位置的相对性, 为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 教师要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 经常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堂游戏, 将晦涩抽象的数学知识实体化、趣味化、生动化, 将需要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融入在游戏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地接触新的数学知识, 开发学生的智力. 此外, 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 可以帮助学生画出思维导图, 以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教师可以列举并且晦 涩的数学 难题, 进而找到一个有趣的实例,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 如图2.

图 2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其心理上往往会对大人产生崇敬的心理, 为了进一步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放低自己的姿态, 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上, 抱着与学生交朋友的心态进行教学, 努力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心理上最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所以想要建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尤为重要.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 注意观察每一名学生的举动, 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是感兴趣的话题,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 并且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措施. 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教师不能够一味地指责, 要对其进行启发与鼓励, 当学生自主使得出结果时, 教师要面露欣赏的深情, 对学生表示肯定.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 例如在学习倒数的时候, 教师可以播放我国神舟飞船升空倒计时的视频,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跟着视频中的科学家倒数.

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 第2篇

摘 要:小学阶段是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正好是学生打基础的良好时机。小学数学教学既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难点科目,也是重点科目,搞好小学数学教学,使之适合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后继学习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74-01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开展趣味教学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且有效途径。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含义及重要意义做了分析,并总结了几点实现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策略,在此和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一、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含义及重要意义分析

所谓的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指的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小学数学内容和小学生的特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小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数学知识的教学。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实现趣味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枯燥性的学科,不像语文等学科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在小学生的眼中数学就是枯燥的数字加字母,抽象的概念加定理。这对于天性活泼好动,喜爱新鲜事物的小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强、趣味不足,学生视数学学习为繁重枯燥的任务,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强,教学参与度不高。而将小学数学教学实现趣味化,首先,让数学知识融入故事、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既可满足学生的故事、游戏需要,又可很好的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小学生因为好奇心重,所以其思维也比较活跃,这时期的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幻想,将小学数学教学实现趣味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有效的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二、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有效策略

1、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开展趣味教学

众所周知,故事有着动人的情节、可爱的人物、鲜明的形象,每一个学生从小都喜欢听故事,每一个人从出生到开始懂话,所听最多的就是父母讲的各种故事。可以说故事伴随我们一生,包括成年人在内,对听故事也是很感兴趣的。把故事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把知识寓于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使之发挥出趣味性,实现趣味教学,是小学数学实现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将故事有效的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它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讲故事它具有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与功能。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数学问题,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可以对学生思想认识等产生很大的影响,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创设和收集各种各样的故事,积极的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故事情境,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深奥难学的主观认识,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动机。

2、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来开展趣味教学

能吸引小学生的,除了故事之外,就非游戏莫属了,研究表明,游戏是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之一,很多小学生都无法抗拒游戏的吸引力,在玩游戏时,学生能够释放自己的压力,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其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类型期的转化过程。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能。因而,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便会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师在实施趣味教学法时,还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来开展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在讲授“元、角、分”的内容时,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对三者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摆放一些日用品并标价,然后通过模拟购买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这样,通过学生实际的操作体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联系生活,动手实践,引导学生体验运用知识的乐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也是如此,也需要学生有充分的生活体验,明白学有所用,体验运用知识的乐趣。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有着好奇之心、爱美之心,疑问之心。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观察生活,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积极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充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可用性和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法,顺应了小学生的天性,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的总结,加强实践与探索,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成为小学生所喜爱的学科。

参考文献:

[1] 闫会琴.浅议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中的“数学味”[J].学周刊,2013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教学 第3篇

關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趣味教学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平衡课堂上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在以前的教学中,由于在应试教育理念与一些传统落后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上总是死气沉沉,本来应该是轻松活跃的数学课堂往往如“一趟死水”般,这样的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害怕数学的心理,对于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进行趣味式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教学的内涵理解

1、趣味教学的内涵。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其实是指趣味教学法。所谓的趣味教学法,是指在运用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趣味性的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趣味教学的核心是“趣味性”,而这种趣味性主要是指学生心理上的乐趣、情趣,以此为主导来进行的学习教育;趣味教学的本质是要通过这样一种激趣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因此,趣味教学是当下素质教育提倡的教学形式,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从本质上有别于传统上的教学方式。

2、小学数学教育适合进行趣味教学的特点分析。小学教育属于一个基础性的教育阶段,不同于中学与大学的教育。并且在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下,在小学阶段要给小学生减负,小学生的作业任务没有那么的重,也就是现在的教学教育不再同于以前的教学。学生没有那么重的学习任务,不在是以考试为主要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等核心竞争力,所以就不需要采用以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是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就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来带动学习。当前的小学教学的更加自由的环境有利于进行趣味教学。其次,小学数学既不像语文那样不利于采取激趣的方式,也不像初高中数学那样比较深奥、比较难,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趣味性;而是在小学数学中本身就存在着一些趣味性的问题知识,这样再加上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就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数学中进行趣味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虽然现在学生的成绩不再是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考试成绩也已经不再是作为升学入学的唯一标准,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十分的重要的,数学成绩依然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因此,也是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采用趣味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这主要是因为,趣味教学是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体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数学学习,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探究,才会有真正的提高。无疑,这种教学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学会去探究,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意识与能力。在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要想取得成功,关键是要具备核心的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力。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结合数学学科的探究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利用趣味教学的方法,就是把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有益。

三、在小学数学中进行趣味教学的途径探讨

1、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室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重视课堂引导的教学。例如,现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导入教学不重要,以为数学不像语文那样要重视课前的导入教学,因此很多老师就是直接进入课题教学,而根本不管学生是否已经跟着进入状态。小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比较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而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课前的导入教学,通过比较有趣的问题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去探究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

2、善于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趣味教学。数学属于理科门类,无论是在教材内容上,还是教学方式手段上,都应该与文科有根本性的不同。现在的语文课堂都提倡教师的说话不应该超过半节课,这主要是应重新认清“发挥老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作用”之间的平衡关系,那对于数学学科更应该如此,实践性、探究性是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更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例如可以进行一些课堂趣味小游戏,把对数学知识与问题的探究融入其中,既可以达到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目的,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3、采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趣味教学。趣味教学需要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可以很好地与之结合。随着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这些教学平台也不仅仅是语文、英语等文科性学科使用的专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到,更有利于进行趣味教学。小学生本来就对这些比较好奇,还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对小学数学公式的理解与记忆,可以播放一段与之相关的教学视频,或者是播放一些记忆的绕口令。

四、结语

趣味教学是新课改中提倡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通过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采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趣味教学等途径来提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彦飞.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小学, 2013(06).

[2] 叶罗艳. 浅谈小学数学中趣味性教学的方法[J]. 新课程:小学, 2010(11).

[3] 杨仕西.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教学[J]. 读与写:上,下旬, 2015(16).

趣味教学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第4篇

一、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 游戏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幼儿的年龄虽然小, 但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确实在明显不过了,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有趣的游戏环节, 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 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更能为了日后的学习与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正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标。数学教学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 能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数字在学习中是如何构成复杂而多变的题目, 相对来说, 这门学科存在着更大的学习难点, 也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放弃的情绪, 由此通过有趣的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为幼儿教师最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 融入有趣的游戏, 能将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幼儿时期就潜移默化引入学生的生活中, 渐渐的培养起自主自发的学习习惯, 在这个时期根据幼儿明显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的研究数学学习兴趣的方向, 有针对性地从趣味方面进行引导,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教育手段有利无弊。当然, 这样的教育手段也存在着在实施上的一些问题, 比如说如何能将游戏有效的融入进数学学习当中, 既能使学生感兴趣, 又能让学生学的有效的知识, 或者是在游戏过程怎样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避免学生受到伤害, 等等, 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幼儿的数学教育中, 涉猎的真正的计算方面的学习都是十分简单的, 一般都是单位或者双位的数字进行加减, 但许多小朋友也会存在着许多疑惑, 所以在进行加法讲解时, 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 不仅能活动课堂氛围, 也能将加法更为直接转换为生活, 比若说我们发给学生每人两张张不同的单位数字卡片, 数字从1~9, 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写出10~18的数字让学生自己用手中的数字卡片去同学之间寻找与之相加的和为黑板上的数字, 能最快找出的同学获胜, 这样的游戏简单又有效, 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类似的小游戏有很多, 教师要努力地与时代接轨, 主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 辅助一些有趣而有效的小游戏, 有目的的进行一些教学方向的正确引导, 不断地更新自身的资源, 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对运动以及游戏的需要和好奇心, 又能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要针对同一个教学课程掌握多种有趣的小游戏, 以备不时之需。

二、融入多媒体教学

趣味教学, 其寓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融入有趣的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人类已经开始逐步的迈入信息化时代,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灵活, 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桥梁关系也越来越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不仅仅是体现在高年级的教学中, 幼儿教育中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极高的学科, 他需要严密的思维方式, 但是在幼儿阶段, 幼儿对于这种客观性较强的学科都一定的难度, 所以许多教师需要耐心讲解数遍的知识点, 或许教师只要从网络中选择一个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就能轻松的讲述相关的知识点, 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会遇到不同地改革和创新, 我们无法抗拒这样改革, 我们只能深入教育发展的方向, 不断地改革创新自我的教育方式, 具备自身的教育基本素质, 迎合社会的发展, 以思想解放和方法创新为切入点, 大胆实践, 不断总结, 将信息时代的优势完美的融合进传统教育方法中, 创新教学方式, 将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观念投入到幼儿教育中。

这里也说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 一些问答题都需要学生自己画图或者想象进行计算, 这些题大多简单浅显, 可对于幼儿较为薄弱的想象力和画图能力来说, 解答这类的问题就显得较为困难了, 所以教师在教授这类课程时, 引导一些视频或图像来讲解, 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想象模式, 那么幼儿进行模仿想象时就要简单的多了, 多媒体教学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具有非常大的争议性, 所以教师一定要对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控制, 严格的要求学生, 避免让学生陷入多媒体的诱惑当中, 导致学业额荒废。

总结

数学的趣味性不能仅仅依靠着教师利用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 更需要学生在常年累月的学习当中, 对学习数学保持一定的积极性, 及时在困难面前也要迎难而上。而在文章中讲到的游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都是目前幼儿数学教学中最为流行也是最为简单的教育手段, 游戏教学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数学的有趣性, 而多媒体教学则能显现出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学习来自生活, 不得不说, 从小就培养这种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让孩子既获得了数学知识, 又加深了对其他事物的认知程度, 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做一个铺垫。

参考文献

[1]张培.浅谈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J].才智, 2015 (07) .

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方案 第5篇

1、激发学生联合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地点

二(1)教室

四、小组学生名单

二(1)学生名单:

蒋雨辰胡文雅孙雅慧赵欣沈妍张姝逸胡佳乐张倩闫瑞伟张良

二(2)学生名单:

王井宽 王瑞 王灿 施宁 王慧 杨宇航 田路程 西成浩

五、小组活动时间:

每周二:第三节课

辅导教师:

六、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

第三周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

第四周数学游戏“扑克牌”

第五周让学生在操场上辨认方向

第六周数学游戏“难得第一”

第七周数学游戏“填最大数”

第八周测量活动

第十周“你说我算”数学游戏

第十一周数学游戏――神奇的“495”

第十二周口算竞赛

第十三周通过推、拉发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十四周设计漂亮的图案

第十五周豆牙生长情况统计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91-01

数学有一套抽象的理论,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就要试图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素材,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教学情景,创设教学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数学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前提,学生有了对数学的兴趣,才会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兴趣在数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学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立足生活和游戏,创设学习情境

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不应当以学生学到知识为最终目标,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经历的学习过程、掌握了多少学习技能,获得的情感体验比只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更重要、更长远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到知识和技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喜悦。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主要用精美的图片来显现学习情境。所显现的许多情境都是学生喜爱的故事、游戏或具体的生活情景,可是再生动、再有趣,那也只是一幅静态的画,当学生看的次数多了,难免会觉得枯燥。针对这一情况,要在教学活动中尝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游戏,把一些“静态”情境变成“动态”情境。比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把它编成一个“看电影”的数学游戏,教师当检票员,每位学生手里有一张“电影票”,每张电影票有两道题,上面一道题的得数是排数,下面一道题的得数是座位号,学生只有算对题才能坐对位,不然,就会坐在别人的位置上,然后被人请走。这个情境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学不好,会带来很多麻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平稳性差。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力争把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当做游戏的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摆一摆、做一做,动脑想一想、猜一猜,动嘴说一说、辩一辩。比如:在学习认识几何图形时,老师不要急于讲出物体的名称,而是引导学生随心所欲地在课桌上摆弄准备的学具,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学生马上争先恐后地拼、摆、说,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有了初步了解。这时我们由衷地赞赏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接着又提出挑战“如果你们把这些不同形状合在一起,我们会拼成什么呢?”可以由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实物,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新知识。

二、在游戏操作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最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结合游戏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可使儿童摆脱枯燥的数学概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或游戏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形象化和趣味化,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影子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测量影子的大小,学生会运用各种测量手段来进行比较,有用尺子的,有用木棒作参照的,也有用绳子来量的等,不同的学生根据其生活经验,会选择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玩沙玩水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游戏。学生通过用各种形状的容器盛装沙和水,感知容量守恒。沙子和水混合后还可垒成多种立体模型,使学生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在各种角色游戏中,更有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如在商店游戏中,学生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并在买卖过程中学习数的加减运算。其他如抢椅子游戏、扑克牌游戏等,可使学生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等知识。在运用积木进行的建筑游戏中,它涉及到包括空间、

几何形体、测量等数学知识,同时又与分类、排序、数量的比较等相联系。儿童在选择积木拼搭建筑物的过程中,激活并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能使儿童在自由活动和有趣新奇的游戏体验中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深化数学意识的目的。

三、加强互动,建立老师与孩子的“伙伴关系”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所有的感官,以便不断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发出的信息,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和启发;当学生得到结果时,要给予肯定。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 第7篇

在教学当中, 有的教师总是批评某些学生脑子笨, 不会动脑筋。可是在生活中, 我们常常发现这些学生做起某些事情时却是相当机灵, 比如, 玩游戏, 十分开心也很投入。有的学生听故事, 十分入脑。为什么呢?是因为游戏和故事当中有着快乐的因素, 学生感到有兴趣。由此可以想到我们的数学课堂, 气氛为什么沉闷?学生为什么没有学习的兴趣?只因为我们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 能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有趣、耐人寻味的问题, 那么何愁学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何愁没有学习的效果?

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 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 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我在一年级数学课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教学资源的挖掘, 力求课堂教学的趣味化

(一) 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的认知兴趣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要改变教师过于重视传授的方式, 改变填鸭式的方式。其目的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活学生的学习因子。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关键在于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符合其学习内容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学习的情境。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研究数学课程标准, 钻研教材, 引导学生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握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 让小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小学生的心目中, 抽象的数学不再枯燥,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就会积极思维, 敢于探究。学生有了问题意识, 加上教师所创设的良好的问题情境, 学习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 在学习“第几”一课时, 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讲故事的情境。我在黑板上用简笔勾勒了一幅图画, 那里是一片美丽的大森林, 有可爱的小白兔, 活蹦乱跳的松鼠, 还有体格健壮的小斑马等等。我一边讲, 一边张贴着可爱的小动物, 一边讲着它们的故事:美丽的森林里, 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样的教学情境生动而有趣, 学生在听教师讲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美妙的情境, 进入了美丽的花园。这种导入的方式巧妙新颖, 学生仿佛进入了童话般的世界, 很快开展了思维活动。

(二) 活用例题, 改造例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内容丰富, 有着教师可以挖掘的资源, 所选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接近, 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 素材是静止的, 需要教师去激活, 让学生感兴趣, 增加其趣味性, 吸引学生的眼球, 调动学生的思维。

比如, 在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 我把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字小朋友”, 让这十个“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现。看到抽象的数字长上了手脚, 成了会哭会笑的小精灵, 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

二、让学生亲自体验, 在参与中激发兴趣

课本中的练习题大多经过精心的设计与挑选, 很多以人物或拟人化的事物为对象, 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妨让学生成为练习题中的主角, 让学生进入练习题中, 成为练习题的主角, 学生做起题来感到很亲切。

小学生不愿意做抽象的题目,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多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让他们动手操作, 亲自参与, 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收获快乐。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 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天鹅头饰, 并且请班里的九个小朋友戴着头饰表演天鹅飞来飞去的情景。下面的小朋友一看到这道活动的“例题”, 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 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学生体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关键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抓住学生的心理, 采用适当形式, 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 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数学游戏, 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形式中接受新知, 也可以采用竞赛抢答的形式, 让每个学生在竞争中快乐参与。

例如, 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复习整理课时, 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竞赛分为三部分:口算、我当小考官和抢答思考题, 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 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次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由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 以比赛的形式上复习课,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第8篇

一、导入孩子们所喜爱的动画人物, 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并不似语文简单且直观, 所以为简化数学所带来的困难, 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中导入一些小故事, 让故事代替知识, 从而使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例如,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的教学为例, 某小学的数学教师为简化数学知识, 总是利用一些小学生所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人物为主角, 编造一个与数学知识相关联的故事。比如说, 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直线和射线时, 教师就利用《西游记》中的人物———孙悟空。教师把“孙猴子”所拥有的金箍棒比作小学数学中的直线, 直线就如同金箍棒可以从两边而无限延伸;而“孙猴子”的火眼金睛被教师比作小学数学中的射线。通过这位教师对人物的合理利用, 使得小学生通过对孙悟空的回想而学到知识, 从而简化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 使得小学数学变得愈加通俗易懂。

二、教师可以在学习中插入动手制作的模块

小学生因受到事物的干扰比较少, 自身的想象力比较丰富, 所以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加入一些动手制作的模块, 从而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开发。例如,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 某教师为能够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这位教师总是在讲解知识点完毕后, 就会让学生拿出一些自己身边所有的材料而动手制作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物件。比如说:这位教师在上完“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课时, 教师让小学生准备了一把刻度尺、笔和白纸, 然后给学生三组数据, 如:4、5、9;1、2、4;3、4、5。这三组数据都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而学生的任务是通过给予的这三组数据而分别组合一个三角形, 从而使小学生通过这三组数据的组合而清楚地明白三角形的特性。

总而言之, 小学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 需要教师通过其他事物的代替而简化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并引入一些较“新鲜”的方式来教导学生, 从而简化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 使得小学数学变得愈加通俗易懂。

摘要:小学是启发学生思维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而小学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 需要教师通过其他事物的代替而简化其中所涉及的知识, 从而让小学生在数学中毫无压力地学习。所以在现代小学教育阶段, 教师需要利用趣味教学提升学生的能力, 并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小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小学数学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因此, 就合理运用趣味教学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展开具体的讨论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小学生,教师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 第9篇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兴趣,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 在强化新课程理念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强化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形成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

一、教师要注意对教学中趣味性的运用, 应充分展现教师的风趣, 让整个课堂充满微笑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 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积极的情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情绪、态度都会成为影响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因素。恰当的风趣幽默, 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 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因而, 面带微笑将一个好的情绪表达给学生是达到高质量授课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建立和谐、愉快的课堂秩序的重要步骤。

二、教师要学会在数学教学中拾趣

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首先就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用风趣幽默的话语, 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同时应充分利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去引导学生的情绪, 进入轻松愉快、和谐的状态之中。进行趣味教学法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教学中, 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 将课堂语言艺术化、幽默化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只有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情趣的语言, 才能吸引学生, 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 作为教师, 要在教学语言上多下功夫。

2. 创设问题情境, 加强直观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 这样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产生求知的欲望。在教学中, 我会根据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一节课的“导言”, 这样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 巧设课堂和课外习题, 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和课外习题的设计要从实效出发, 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 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 增强他们对练习的兴趣。同时, 设计一些有综合性、思考性的练习, 从而激励学生寻求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 发展学习兴趣, 获取知识。

4. 利用课堂小结, 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延伸, 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被学生真正地掌握, 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课外活动中, 笔者注重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强化了学生初步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 将学生运用数学过程兴趣化、生活化, 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 第10篇

一、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在生活中非常喜欢玩游戏,在游戏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放松身心,在游戏中产生新的想法,提高创新能力。假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始终采用传统的教学策略,不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反而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一些有趣的活动与即将学习的知识相联系,在参与游戏活动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会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元、角、分”时,教师就可为学生设计课堂游戏,由此加深学生对于“元、角、分”的理解。教师可将一些玩具或者食品等放在讲台上,贴上价钱的标签,让学生逐一来“购买”,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选择货币,如此便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且还能够改善课堂氛围,在“购买”的过程中还能够巩固加减法知识, 一举多得。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游戏的内容与学生喜爱的故事结合起来,创设导入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数”时,教师就可为学生编一段小故事,让学生们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小兔子和小羊在森林里采野果,小兔子的篮筐例有7个野果,小羊篮筐里有3个野果,小兔子采野果累坏了,就在树下睡着了,这时候,黑熊跑出来抓住了小兔子,吓得小兔子大喊救命。小羊听到了呼救声马上赶过来,看到小兔子已经被抓住了,就对黑熊说‘我向你提问一个问题, 假如你回答对了,我也跟你走,假如你回答错了,就把小兔子放了行吗?’黑熊想到能同时抓住两个猎物,立刻答应了,小羊说‘我的篮筐里有3个野果,小兔子篮筐里有7个野果,请问7和3哪个大?’黑熊想也不想直接回答道‘数数的时候3在7的前面,当然是3大’。”这时,教师便可向同学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黑熊回答的正确吗?”此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够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开展课堂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想要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兴趣,激活数学课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上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认识面积单位》时,由于学生对于面积不熟悉,在生活中也很少注意到这个概念,对面积的用法不太了解,很难理解“1平方厘米”以及“1平方分米”的概念,因此教师就可为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在纸上画出“1平方厘米”的面积方格,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大小。随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或者1平方分米。学生通过对比,就能够得出答案,例如人们的大拇指表面积大约等于1平方厘米,作文本上每个单独的方格,面积大约等于1平方厘米····学生通过对比,就能够逐渐掌握 “1平方厘米”的概念。此外,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教师还可为学生呈现一些药品的盒子,如润喉片(24片一盒),此时教师就可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这些药片怎么摆放合适?”学生讨论后认为可放4行,每行6片,还可放3行,每行8片,随后教师可打开一盒润喉片进行验证。随后教师可为学生预留一些课外作业“同学们,除了药物外,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他类似的例子吗?放学后你们回家找一找, 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家长听”。如此学生就能够认识到数字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三、练习拾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练习不仅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年龄问题”后,教师就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如1.小杨的爸爸今年36岁,小杨今年12岁,请问再过几年,小杨爸爸的年龄是小杨的2倍?2.今年是2015年,9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你们知道明年的9月1日是星期几吗?类似的课堂练习与生活有关,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也觉得非常有趣,因此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可在课堂上举行数学故事比赛,数学谜语比赛或者数学运算比赛等,使学生在练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带领小学生克服学习难点,逐渐认识到竞争与团结的作用,由此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教师应当明白,低年级数学教学需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只有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在数学课堂上,按照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规律开展趣味性教学,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文就针对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究进行分析。

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11篇

一、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氛围枯燥,而小学生又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枯燥的教学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对所学不感兴趣,教学参与度低,效果教学低下。而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枯燥静止的数学字母、符号、公式寓于趣味游戏中,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趣味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的精力,促进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这样教学氛围更轻松、更活跃,学生对学习不再是抗拒,而是积极的认可与接受。如在乘法口诀的学习,死记硬背,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我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内的学生来分别扮演数字0到9,然后让两个学生组合在一起,并说出口诀。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我们可以任意选取两名同学,事前大家都不知道是数学几,只有当点完名后才知道,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学生为了点到自己时可以准确地说出,取决胜利,也会积极地投入到口诀的记忆中来。这样的方式比起机械的记忆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增强教学互动性,实现学生主动构建

现代教学并不是知识简单地由教师传向学生,而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通过一系列数学趣味游戏,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打造一个轻松愉悦而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氛围,使得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更为直接。置身于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可以让小学生呼吸到更多自由与新鲜的空气,使学生处于最放松的状态之中,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潜能得以释放,可以产生更多新见解、新看法,并大胆地表述出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使师生成为共同的学习体,真正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这样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

三、增强教学情感性,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情感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活动,并且是推动教学进程的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游戏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静止式教学,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真正地走进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来做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更直接、更频繁,这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热爱、信任与鼓舞,从而使整个教学更加富有情感性,师生之间可以展开情感的沟通与心灵的互动。这样既可以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使得氛围更愉悦、关系更融洽,而且师生之间可以直接感受到彼此的正面情感回应,这样更能强化情感的正面效应,这对于教师与学生双方来说都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的。使得教学真正成为知识互动、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的统一,学生才能學有动力,学有收获。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初探 第12篇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年龄、心理素质、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各有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趣味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竞争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学习,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在竞争中努力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数学的活动中去,通过努力表现自己,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例如,在进行20以内加法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然后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的游戏竞争环节。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分为两队,在每一个队里面选出一位学生,让其他学生分别拿着从零到九这10个数字的卡片,然后选出学生要快速地说出一个20以内的数字,并由对方小组的两个学生快速地拿出相应正确的数字卡片加在一起,这样不但练习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还能够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学生都会为自己队加油助威,这样即使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都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并活跃数学课堂气氛,使数学的学习达到高潮。

二、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别有情趣

在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尤为重要。很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都在计算上吃过亏。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有趣的教学情境融入解题计算的过程中,并且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啰嗦、没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过于反感,如果使用的语言不够准确,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更加低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用简洁准确、语调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对整个计算过程理解得更加透彻,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去,有利于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在讲完计算过程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口述一遍,然后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自己独立地完成计算。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景,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比较喜欢的、有趣的动画片,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利用其中的人物去编一个小故事,为学生创设情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内容穿插其中,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感兴趣,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趣味教学中体会数学的美妙。

三、创设探索、研究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求知之乐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是构建学生数学思维的大门,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则是打开这一扇大门的钥匙。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创设,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悬念,这样将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在设置悬念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引入的话题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大脑,给学生卖一个关子。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有兴趣,学习起来也更加有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个俄国的文学家写过这样一个人物:这个人非常的贪婪。有一天这个人到大草原上想要买一块草地,卖地的农夫说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西落这一段时间,你所走过的地方围成的部分只要一千卢布,你可以随便使用,以后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在日落之前你没有回到你出发的原点,没有围出一个图形,那么这些钱你就白费了。这个人非常的贪婪,他想要拥有更多的土地,但是人走的路程却是有限的,同学们,如果路程有限,那么这个人怎么走才能够拥有最多的土地呢?通过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够活跃学生的大脑,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去,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对我们日常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还能够让学生懂得数学的存在价值,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上一篇:电源质量下一篇:三维超声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