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诗歌教学

2024-07-27

审美与诗歌教学(精选12篇)

审美与诗歌教学 第1篇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三句诗出自汉高祖刘邦之手, 他是个开国帝君,几乎没有什么诗才与文化;但此几句诗,两千余年来却一直广为流传,主要原因在于诗内所含的冲天豪气。东汉末霸主曹操是一个以“气”名世的诗人。宋代敖陶孙《诗评》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颇道出他诗歌的特色。其诗气魄宏大,气势磅礴。不论是表现雄心壮志、抒发豪迈的情怀,还是思贤才之飞降、超人世之神游,都有一种震撼灵魂的力量,能使消沉者突起,萎靡者振作,勇猛者有跃跃欲试之慨。如《观沧海》:“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诗中写诗人登临碣石山,远眺茫茫无际的大海,心胸豁然顿开。海水迥旋翻滚,拍击着水中奇耸峭立的孤岛,发出阵阵隆隆的轰响。俯视碣石山上下, 树木蓊郁青翠。秋风清朗,吹得大海涌起千层巨浪……真可谓“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能如此,其诗才总会具有一种可随时打开读者心扉的力量。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浪漫派诗人,他诗歌的杰出伟大,最主要的是因为其诗处处冲荡散发着饱满浓郁的奇特之 “气”。著名唐诗研究家裴斐曾明确指出:“太白之奇,盖自气生!” 对李白这样的看法,此前一直未绝于史。如唐代吴融说李白“气骨高举”,裴敬评李白“其文高、其气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宋代苏轼赞李白“气盖天下”;明代王世贞以为“太白以气为主”,江盈科评李白“无一语一字不是高华气象”;清人叶燮认为李白与杜甫齐名,“非以才得之,乃以气得之”;后直至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依然提出“太白纯以气象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此短短的几句诗,充满着李白英挺昂扬的少年锐气。大鹏是较早见于《庄子·逍遥游》中的意象,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以说,此处的大鹏是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 李白借其自比,是他远大志向与强烈用世之心的外化,也是其自信自强、激进奋发精神的体现。除去大鹏,那些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江河,雄奇峻丽、高出天外的峰峦,也常成为李白抒发奇“气”的载体。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人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纵横驰骋,气魄宏大;又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又见寥廓苍茫,气宇轩昂之姿,雄浑之中,多少闲雅!其豪迈超拔之气,确有撼山震岳之势。

酒与诗分不开,与李白更是如此。酒为李白的“气”平添一份胆力、一份亢奋、一份豪纵、一份飘逸。“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这是诗圣杜甫为诗仙李白所绘的生动写真。喜欢李白诗歌的人,很少有人不喜欢他的《行路难》和《将进酒》。前者写于李白被排挤出京之后的朋友宴饮,诗内虽有四顾茫然、歧路多艰之痛,也有寒冰塞川、积雪封路之难;但诗人仍能不沉郁低迷,而是自信乐观,心内有梦,并在结尾高唱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最强音,体现出超强的生命活力与进取精神。《将进酒》被人视为李白的巅峰之作,是李白为与友人岑勋等登高饮宴而做。诗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句而起,豪壮之气,如挟天风海雨般向读者迎面扑来;中间又间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俊朗诗句,融入超凡脱俗的豪洒之气;最后,终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做结,欲倾生命之所有以抛万古之忧愁,既有壮士扼腕、英雄赴死之豪雄,又有万事不以为意、万物不以为贵的超绝豪逸,虽无“气”字,却牢牢为 “气”所贯穿。

除去李白,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以“气”享名。如金末王若虚《滹南诗话》称:“且夫诗人吟咏,各本性情。东坡以豪放迈往之气,秉天才烂漫之笔,发为声诗, 则英姿天纵,气吞九州,奔放不羁,浑然天成。”清人王士禛云: “山谷云:‘东坡书挟海上风涛之气’。读坡词,当作如是观。”郭麐也说:“(词)至东坡,以横绝一世之才,凌厉一代之气,间作倚声, 意若不屑,雄词高唱,别为一宗。” 近代蒋兆兰评:“自东坡以浩瀚之气引之,遂开豪放一派。”苏轼之后,词坛名家众多,彼此间有的差别明显,有的极难区分。如此,有方家即以“气”来将苏轼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如清人蔡宗茂指出: “词盛于宋代,自姜张以格胜,苏辛以气盛,秦柳以情盛。”苏、辛词风颇相似,甚至被视为同“以气盛”;而清人陈廷焯更进一步地区分说:“苏辛并称,然两人绝不相似,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逮苏远矣。”从“气体”的角度,将苏、辛进一步区分开。

苏词是我国词发展史上的巅峰,也是古代词坛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一家。以气写词,以词抒气是其词极为突出的特点。如写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被公认为苏轼第一首豪放词,词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全词虽由“老夫” 开端,却充溢着一种渴望报效国家而又无路请缨的磊落勃发之概,一股“少年狂气”席卷全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最享盛名的代表作之一,词内有 “大江东去”的豪阔、有对“公瑾当年”倜傥风流和功成名就的向往, 还有因“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 而生的失落和怅惘之感。在如此悲而壮、壮而悲的情感复调中,倾诉宣泄的是词人英雄失路的悲慨之气。此外,苏词中还常包蕴着一种向往自由,企盼超脱的奔放超拔之气。其中,既有不为物累之清高气格,也有“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游” 的超越时空之博大恢宏气度。如其在黄州间,既写下了像《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那样的表现空明澄澈襟怀和孤高绝尘之意的词作,也不断抒发着“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念奴娇·凭高眺远》) 的纯真放旷情怀,表达出他“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同上)的摆脱尘世羁靮、畅游仙界的浪漫想象。

审美与诗歌教学 第2篇

地址:221300江苏省邳州市三汊河路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学校: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姓名:胡春媛

手机:*** 邮箱:chunyuanhu_123@163.com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应不遗余力地设法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张开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寻觅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和学习中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呢?我认为可以从诗歌教学寻找突破口,尝试着使用各种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出色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原因如下:

首先,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文学传统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出大量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浩如星辰的瑰丽诗篇,而这些文采斐然的诗歌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有必要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其次,诗歌是诗人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使用凝练精致的语言,注入充沛的情感,加以丰富的想象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本身就是美的载体和结晶,所以诗歌在培养学生的美感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诗歌高度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能够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内涵。

要做到在诗歌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反复吟诵,体味语言美。

诗歌尤其是古体诗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 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具有一种音乐美和韵律美。吟诵是诗歌学习的非常有用的方法,不同风格的诗歌吟诵应有所差异,或慷慨激昂,或低沉舒缓,或悲愤难抑,或柔情万丈。南宋俞文豹在《吹剑续录》曾记载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说明了吟诵不同风格的诗需要不同的诵读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提示学生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采用多种吟诵方式:齐读、合读、领读、散读、配乐读„„

如杜甫的《登高》这首七律诗,朗读时要让学生读出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萧瑟孤寂之感,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辽远,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万千、思绪纷然之感,体会全诗洋溢的沉郁悲凉之气。戴望舒的《雨巷》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诵,音乐应该舒缓缠绵而又浪漫,让学生体味蕴含诗中的淡淡哀愁和点点惆怅。

二、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主旨。孟子在《孟子·万章下》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文学大师鲁迅也曾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诗歌和诗人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只有通过“知人论世”,即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主张、创作意图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才能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古体诗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谪仙人”李白坎坷不平的政治生涯,然后再品读诗歌,才能最终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诗人所发出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由衷感慨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屈。

同样,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要向学生介绍诗人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其被贬官的主要原因,要让学生明白白居易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政治抱负和“穷则独善其身”的万般无奈。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要文学主张,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千古一叹的深刻内涵。

三、分析意象,体会诗歌内涵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经过诗人的心灵‘化’出来的艺术符号”,属于“第二自然”。意象是诗歌艺术创作的精华,是诗歌熔铸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情感性。在中国诗歌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固定的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众多丰富而又独特的情感,体现了诗歌深刻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在诗歌学习中,教师应对这些特定的意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进行必要的归纳分析。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戴望舒的《雨巷》一诗时,应就诗中出现的一个主要意象“丁香”予以分析,提示学生“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高洁、美丽却难以把握,徒留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另外,教师还要指出“丁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忧愁、孤独和怅惘,并举例分析,如李商隐的《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又如南唐李璟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再如宋代王十朋的《点绛唇·素香丁香》:“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又如“流水”在中国诗歌里常与离愁别绪连结在一起,传达出岁月流逝、人生苦短的感伤和哀愁。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温庭筠的《梦江南》中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杨慎的《临江仙》中的名句“滚滚长江东似水,浪花淘尽英雄”„„

四、运用多媒体,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诗歌教学增添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教师运用多媒体教授诗歌,图文并举,声情并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呢?

首先,我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或下载诗歌配乐配画朗诵,给学生一个示范的样本,可以克服教师自身条件的欠缺和刺激学生的多项感官,给学生美的感受,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例如,我在教授现代著名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现代诗时,制作了许多美丽的flash图片,如浩瀚无垠的大海、迎风摇曳的花儿、青青草原、蔚蓝天空、朵朵白云„„同时,还有名家朗诵录音和用音乐旋律唱出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兴趣盎然,跟着优美的范读去读诗,伴着舒缓的音乐深情歌唱,抽象的文字成了一首拨动学生心弦的华美乐章,学生如何又能不陶醉其中呢?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扩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在教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可以使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毛泽东的另外几首著名诗词,如《沁园春·雪》 《采桑子·重阳》 《忆秦娥·娄山关》 《七律·长征》„„,让学生对毛主席的诗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体会到一代伟人的宽广胸襟和气吞山河的宏大气魄。

五、发挥想象,主动创造美

学完一首诗,学生经历了一次美的洗礼,受到美的熏陶,与诗人有了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这时,如果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刚学的作品自己创作诗歌,学生一定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例如,在学习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歌后,我让学生仿照舒婷的语言风格写一首诗,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我是你宁静的港湾里停泊的一条小船,等待着扬帆破浪。我是你舒畅的梦境中飞过的一只蝴蝶,栖息在你的窗口。我是你纤纤玉手里紧攥的一根长线,牵挂着无穷的思恋„„”

同样,在学习食指的《相信未来》时,也可以让学生仿写前三小节,寄托他们的情思,表达他们的人生追求。一个学生仿写如下:“当凛冽的寒风冷酷地冰封了干枯的田野,当浓密的乌云沉重地涂抹着明朗的天空,我依然坚定地矗立在天穹下,用挺拔的身躯写下:相信自己。当我的红玫瑰凋零为遍地落红,当我的星子的光芒闪烁在别人的眼眸中,我依然勇敢地拣起可怕的荆棘,在悲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自己。我要用头顶那倾泻而下的暴雨,我要用脚印那歪歪斜斜的足迹,紧扼住命运那呼吸急促的咽喉,用刚劲的声音喊出:相信自己。”

通过这样的“仿写”,学生对诗歌加深了理解,有了自己的深切感悟,对诗歌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造,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了自己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诗歌的学习上有了质的飞跃。

浅谈诗歌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3篇

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文学。”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语文老师更应该充分利用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指导诵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诗歌有音乐美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这就为朗读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宋代教育家陆九渊说过:“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所谓“涵咏”即是诵读。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朗读这种手段,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的音乐美。在指导诵读时,不仅要求学生声音宏亮、读准字音,而且要让学生把握诗的感情并在朗读中体现出来,做到喜则声高气扬,怒则声疾气足,忧则声低气缓,爱则声柔气徐,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白居易的《琵琶行》对音乐的描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那倾注了琵琶女身世飘零之感的琵琶声忽而如急雨,忽而如私语,错落有致,声声含情;忽而如黄莺在花间啼叫,婉转流畅,忽而如泉流在水下阻塞,艰难冷涩,乃至凝结停顿,可谓一唱三叹。在朗读这段诗句时,一定要做到抑扬顿挫,体现出音乐本身音韵的和谐、旋律的优美、节奏的高低长短变化。通过这样的指导,让学生在诵读中入情入景,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二、分析关键词语,品味诗的语言美

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歌的语言更凝练含蓄,更富有表现力。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要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语)。唐朝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可以看出古代诗人多么重视炼字。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从而品味诗的语言美。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就具有丰富内涵,写出春的生机和活力,引发人无限的想象,透过这个字,我们可以体会出“二月春风”的内在涌动,“细雨润物”的“无声胜有声”,想象小草钻出地面窃窃私语,小河融化后尽情欢歌,感受到嫩绿原野的蓬勃生机。“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字传神,王国维称“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其妙处就在于使景物静中显动,把鸟语花香、蜂飞蝶舞、春意盎然的大自然活力跃然纸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挖掘出其丰富的内涵,品味诗意,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由景入情,领略诗的意境美

诗是情感特别集中、特别强烈的文学模式。古人云:“诗言志。”又说:“诗者,志之所之者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里的“志”就是思想感情。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感情主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形象来体现,这具体形象往往就是诗中的景物,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我国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是非常讲究意境的。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此景”中表现的“此情”是什么,从而领略诗的意境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浪漫主义手法和奇特的想象,描绘出一个瑰丽奇幻的梦境。诗人通过这个梦境抒发的感情从结尾“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以看出,作者愤慨于当时世道的混浊,而又无力改变,他借助梦境抒发的是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丑恶的现实社会的憎恶。韩愈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描绘了春天的小雨、草色、烟柳,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流露出的是愉快的心情。朱光潜说:“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反照。”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由分析诗中的景物入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联想和想象,味景以知情,领略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四、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表达技巧的精妙

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诗人写诗时往往要使用一些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对偶、夸张、比喻、比拟、借代、通感、衬托等,这些手法都巧于修辞、善于写景、富于联想,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表达技巧的精妙。

夸张作为一种积极的修辞,能很好地表达诗人的主观感受。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诗中常用这一手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愁”绪之长渲染到了极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庐山瀑布奔腾直下的气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登天之难夸张蜀道之难,意境开阔而奔放。这样的夸张,如果按生活常理看,是不真实的,而从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看,却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比喻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事物形象性的方法。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亡国破家的深沉悲愁化作一江奔腾不息的春水,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愁之深长。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白雪挂树的景象比作千树万树开满了雪白梨花,想象奇特,形象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汉乐府《陌上桑》则非常成功地使用了衬托这一表现手法。这首诗写罗敷的美貌,不是写她脸蛋如何漂亮,眉目如何传情,而是写她对旁观者的影响,“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达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

对偶使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在古典诗歌中随处可见。通感是把人的各种感觉彼此沟通,以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效果,如“暗香浮动月黄昏”就使视觉和嗅觉相通,突出香的清淡;比拟则可使“物皆着我之色彩”,如“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对比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强烈感情,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值得注意的是,诗词中往往综合使用各种表现手法,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兼用了对偶、比喻、夸张;“飞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则兼用了夸张和比喻。

诗歌的教学方法很多,其他如以乐配诗、比较鉴赏等,效果都很不错。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但无论用何种方法,都要引导学生品味诗的精妙之处,得到美的享受,吸收有益的营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审美与诗歌教学 第4篇

从字面来说,所谓韵味就是雅致含蓄的意味;更进一步讲,它是一种富于内蕴、含蓄模糊的“味道”。因为内蕴丰富,所以可以反复咀嚼回味;又因为含蓄模糊,所以可有纠缠不清的语义和情感暧昧,能唤醒不同读者的情感与想象冲动。早于我国南朝时期,钟嵘即开始以“滋味”论诗,他高度评价阮籍的诗作:“言在耳目之内, 情寄八荒之表”,以为“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才是最有“滋味”的作品。至唐,司空图承继和发展钟嵘的“滋味”说,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 “韵味”说,其指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矣”;又说:“近而不浮, 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南宋诗论家严羽以诗歌形象所引发的“兴趣”来论“味”,推崇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主张作诗完全以情感的自然兴发为旨趣,达到情思、理致、语词的浑融无迹,“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清初,接续 “滋味”说、韵味说、兴趣说的主张,著名诗人王士禛倡导“神韵说”,特别推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风格,以为诗的妙处要像南宗大画家荆浩所说的“远人无目, 远水无波,远山无皴”那样,“略具笔墨”即可。可见,自南朝时期的钟嵘直至清初的王士禛,诗歌的“韵味”一直得到高度的重视与强调。

韵从何至?味由何来?首先离不开的是诗的意象。《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一段,借香菱之口表现曹雪芹的诗学观,把诗歌那种模糊朦胧的美,表现得充分而形象。书中说: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 “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 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 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 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 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此段写及被宝钗视为呆头呆脑的香菱,竟然得到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黛玉的嘉许,非因为其它,是因为她说出了一般人虽体味得到但说不出的诗的“味道”, 即“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同时,她通过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三句中不同意象的品析,把那种既真实又缥缈、既明确又模糊、既切近又遥远、既矛盾又合理的独特韵味说得头头是道,颇中诗家“三昧”。

除此,诗歌的韵味还来自其中独特的意境。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以为前人所主张的“兴趣”、“神韵”是表面而外在的,境界则是根本。他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第一条就说:“词的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他看来,境界可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而后者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是以心物同一、情景交融为特征,其是在圆融混沌之中,艺术主体融入宇宙现象的生命律动,创造出气韵生动、即物即真的艺术之维,并形成一种气氛,一种环境,一种能唤起人某种感受却不能说明的境界,内中含蕴着与整个宇宙相通彻的天然真趣和生机。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把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他所说作为最高层面的天地境界,是个体与宇宙的合而为一,即一般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与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 极为接近。

如此的境界,首先须具有自然真实之美。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种所谓“真景物、真感情”是指合乎自然造化而无人为痕迹的事物与人心的自然态势,也即为庄子所描绘的“天籁”之美。在“真景物、真感情”的基础上,还要描写即目所见、 即景会心之境界,如化工造物一般,具有“不隔”之美,达到“意与境浑”。如此“不隔”的作品应当“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以清新自然的诗文风格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多含意味丰赡的独特之境。如组诗《饮酒》第五首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内景与意会,全在偶然无意间。“采菊”二句所表达的均为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 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来, 适值南山偶见之时,亦有偶凑之趣;而所有这些所包蕴的“真意”, 又是混沌无序,难以言说的。如此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也即为圆融无碍的“无我之境”。又如他的《归园田居》其三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内直接叙写农村中最平常的事物和日常的生活:南山种豆,清晨理荒,披月而归,真切朴实,宛在目前;而草盛苗稀、道狭草长、夕露沾衣等景象又都自然无伪,各由其性,从而形成一种平和醇美的境界,为后世文人所高度肯定与向往。如《后山诗话》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方东树称赞:“真景、真味、真意如化工,元气自然,悬象著名”。

令人迷醉的韵味和意境,多还具有虚静空灵、冲淡闲远的特色。如当读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 《独坐敬亭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便会悠然而生天地寥廓之感,仿佛与天地混沌圆融为一体;当读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便会产生一种空明澄澈的心理感受, 如沐春风喜雨;当读到“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送士元》),便会令人在心底产生一种淡淡的感觉,如清泉汩汩而起,缓缓浸入浓浓的苔绿。如此之韵味,如此之意境,不由人不痴迷,不由人不沉醉!

审美与诗歌教学 第5篇

抒怀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语言具有凝练与和谐的特点。由此可见,诗歌是一种概括性和艺术性很强的文学样式。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总是兴趣不浓,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总是似是而非。而现在,面临一单元的诗歌教学,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想想新课程标准,有这样一段话: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短短几句话,看似简单,若付诸教学实践,又感到很难。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学习诗歌的水平和能力难以与课堂教学合拍,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要想达到新课标的标准,那是难上加难。怎么办呢?我们初二语文备课组成员决意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

我们的设想是:本单元教学采取以读为主的模式,让读贯穿课堂始终。以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对课文的处理,采取以讲读带自读的模式。

我们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为了激发学生们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我们备课组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尤其是导入环节和读的环节。由于教学设备不同,我们决定用录音机来辅助教学,因而我们组成员分头寻找合适的配乐带,实在找不到、借不到,就自费到音像社去买,最终我们终于找到了五首适合配乐的曲子,同时我们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自制了一本范读带。

为了使课堂进展顺利,我们细留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

在讲读课上,我们不再向以往那样去讲诗,而是侧重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去理解、去感受、去品味。同时,对学生进行朗读和赏析的方法指导。由于我们的精心准备,一周的诗歌讲读课都在一种诗情画意中进行。这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一种诗意美,尤其是,通过他们的朗读,把诗中的思想感情准确的表达出来,使同学们受到感染,这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感觉感染着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的朗读欲望被激发了出来。教室里不再沉默了,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把诗歌再朗诵一遍。在这种情况下,完成教学目标就变得容易的多了。通过读使他们感受到了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而且有他们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初步领悟了作品的内涵;通过读去感受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由于他有了自己的感受,让他说出自己的体验就不为难事;通过读去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认为比任何其他的方式都好;再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不难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就是不让学生背诵课文,熟读成诵也基本达到了。

这样的课堂,轻松愉悦,学习氛围好,学习效果也好,而且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为了让学生们体验到做真正主人的滋味,我们大胆的把三课自读课文合并为一课进行。让学生课下自读、自析、自赏。然后针对他们最喜欢的一首诗仔细研读,要求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并配乐朗读,查找有关作家作品及背景资料,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进行赏析。建议大家采用合作的方式。再利用一堂课进行学习展示与交流,并把这堂课称之为现代诗歌赏析课。当我们把这个设想告诉学生们的时候,他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大有跃跃欲试之势,我们的话还未说完,他们就说出了一大堆设想,着实让我们大吃了一惊,但更吃惊的还在课堂上。

当我一走进教室,就被教室里的气氛感染了。同学们正在兴致勃勃的准备着,上课铃还未响,他们就已经迫不及待了,而且争抢着第一个进行。无奈,我只好按照诗歌的顺序进行。即使这样,也还是不行,因为有一些同学准备的是同一首诗歌。所以课堂上常常出现几名同学、几组同学同时站起的情况,有时还互不相让,我只好请同学们发扬互相谦让的精神。还有的`同学虽然不说,但通过表情可以看出很失望的样子。课堂上同学们的这种争先恐后、积极踊跃的精神确实让我感到很吃惊,也让我很兴奋很感动,这时我真的感到我们的学生太可爱了。这仅是课堂气氛。学生们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时候,不能不让我们老师刮目相看。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对教材的挖掘丝毫不亚于老师。而他们“讲课”的形式新颖灵活。他们也象老师一样设计了板书,板书的设计各有特色。他们对诗歌的赏析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配乐朗诵入情入境、饱含感情,回回赢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通过他们的展示,可以看出,他们课下确实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朗读课文基本无错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看出,他们查找并参考了许多资料;对诗歌的赏析,可以看出,他们确实是用心去思考了。对五首诗歌的介绍,基本上符合我们老师的要求,而且他们的朗读、介绍、讲解有个人进行的、有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灵活多样,比我们老师做的要生动、形象、有趣的多。对于点点疏漏,我们老师稍加点拨即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收获很大,我也受益匪浅,我真正体验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而这堂自读课也完成了以讲读带自读的教学任务,整个知识迁移的过程令我们非常满意。我们也体验到了深入学习新课标,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乐趣,这更加激发了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兴趣。

这堂课,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40分钟真是太短了,学生们意犹未尽,还有那么多同学急不可待的想展示自己,可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我又不想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因而又加了一节自习课,以满足同学们的心愿。

课下,同学们竟也尝试着写起了小诗。如常成同学的《月光》、王双识同学的《彩云》、岳希超同学的《夕阳色》《夕阳画》、赵琦的《火烧云》都是很精美的篇章。

这一单元的教学,我们彻底改变了教学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事实证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教学目标。由此,我们感到我们应该完全相信学生的能力。不仅诗歌单元如此,其他的内容也应该这样。因而,我们备课组将以新课标为我们教学的指导,继续学习、探讨其他内容教学的新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充实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附:

月     光

常    成(2.8)

一块块的碎银散落在湖面上,

那是天空赐予的神秘的彩礼。

伸手去抓,

它便潜进了湖底。

等危险过后,

在碧波的欢笑声中,

它又好奇的浮出水面,

欣赏那美丽的新奇。

彩       云

王双识(2.6)

夕阳西下,

大地已盖过了太阳的头。

只有几朵彩云,

还为色彩与太阳孤守。

在我眼中,

日落时的云并没有浪漫与温柔,

倒像一团烈火,

燃烧在天的尽头。

暗紫色的焰心,

坚定而沉重。

殷红的内焰,

随风轻舞跳动。

湛蓝的外焰,

飘渺神秘,如幻当空。

此外,

便是一片无边的夜。

我希望那团火会永远烧下去,

为我留下一角暖色的天空。

但,它渐渐失去了气力,

火光微弱,

最后熄灭在一片黑暗之中。

可我坚信,

它还会重新燃起,

烧得火红火红。

给我带来温暖,

带来万里晴空。

天大亮时,

便见它们换上雪白的盛装,

在光明中缓缓飘动。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 审美教学 审美情趣

在诗歌的审美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学生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同时,语文教师也要注重审美理念与审美方式的创新性,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审美过程的体验美与探究美。在语文诗歌的审美教学中,“美的渗透”不但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而且也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一、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措施

1.注重诗歌教学情境的创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诗歌审美的教学中,情境性的创设不仅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为了实现诗歌审美情趣与审美意境的生动化,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效的情境性。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诗歌上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使生硬的文字变得生动化,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特殊的意境。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幻灯片展现出田园的画面,屏幕上真实的大自然给学生营造了宁静、淳朴的田园氛围,而此时课堂上弥漫着深巷中的鸡鸣声与狗吠声,这些都勾画了一幅富有天然之美的村落景物。面对眼前的此物此景,学生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并切实感受了大自然原有的本性。同时,在田园的风光中,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陶渊明弃官归田后重返自然的心情,而且也深切感受到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最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陶渊明达成共鸣,也怡然陶醉在美好的田园生活中。

2.注重审美情怀的熏陶与感染

在诗歌审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不仅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将审美情怀贯穿于诗歌的教学中,并注重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的熏陶与感染。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师也应注重挖掘诗歌本身的魅力,并要加强学生审美情趣的熏陶。学生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要将诗歌的“景语”与“情语”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便在情景交融中切实感受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例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审美情怀的熏陶,在朗读诗歌时要注重情感的变化,同时在朗读到双声字与叠词时要变缓慢为急促,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等。学生的审美情感经过熏陶后,在心底萌生孤寂冷清的感受,面对满地凋谢的菊花,也切实体会到作者凄苦悲愁的情怀。因此,在审美教学的引导下,不仅给课堂营造了一个凄凉的意境,同时也让学生领悟到悲秋赋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在熏陶与感染学生的审美情怀时,应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并注重诗歌本身的情景交融。

3.注重诗歌鉴赏中的“美育渗透”

诗歌鉴赏是一个体验审美情感与审美感悟的过程,只有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真正实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要想磨砺学生美的意志与性格,语文教师应注重诗歌鉴赏中的“美的渗透”,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在欣赏诗歌时,要带着一种审美的心理去欣赏,并要深刻体会作者所塑造的审美境界。同时,语文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情感体验,要带着饱满和激情的情感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让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美的同时,心灵上也能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学习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无限思索与感慨,应将学生带入奇伟雄壮、江山如画的历史画卷中,并让学生在悠久的时空背景中感叹周郎的雄姿英发。同时,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带着饱满、铿锵有力的激情,以便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悲壮的意境。在审美教学的指导下,教师给学生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画卷,在走入众多英雄人物激烈悲壮的人生后,学生们有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顿悟。

二、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歌的审美教学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学生通过欣赏美与感受美,不仅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要想培养的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层意上,应深入挖掘诗歌内在审美境界与审美体验。通过诗歌的审美教学,不仅学生的审美情怀受到了熏陶,同时学生的审美情感也得到了激发。因此,有了审美教学的融入,学生对诗歌中的“美”有了新的诠释,并且也加深了自身对“美”的理解。在诗歌的教学中,只有加强诗歌的审美教学,才能真正体现诗歌教学的本质,并让学生切实感受了诗歌的魅力。由此可见,高中语文的诗歌审美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有利于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

在诗歌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想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就要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切实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学生在鉴赏诗歌时,不只是简单了解诗歌表层的解释,同时还要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情感世界。由于不同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与基调不同,所以,学生在鉴赏不同诗歌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诗歌审美教学的熏陶与感染下,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得到了丰富与净化。在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中,由于诗歌本身蕴含着一定的情感体验,所以这就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会给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带来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

3.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水平

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审美情怀。诗歌审美教学的融入,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特殊的审美意境,并让学生切实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并对诗歌的鉴赏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注重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便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水平。

由于诗歌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出发,并注重学生的内心的真实感受。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诗歌审美教学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甘肃榆中县第一中学。

诗歌教学中的审美尝试 第7篇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 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人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用诗来比拟, 足见诗是一切美的事物中最美的,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之美, 是每个语文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

诗歌教学“三美”的实现方法

诗歌的美, 是整体的美, 很难把各种来源割裂开来。但具体分析, 诗歌之美是由意象、意境、语言、形式等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 解读诗歌的意象之美。以意象达情、表义是诗歌的常用手法。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和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 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和依托。古往今来, 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我们眼前展现了纷繁复杂、无穷无尽的意象。有雄壮的,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有深沉开阔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以动感取胜的,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有以静取胜的,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有意象纷呈的,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有朦胧深致的,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有阴涩晦暗的, “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有凄惨激越的,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有以怪为美的, “科斗拳身薤倒披, 鸾飘凤泊拿虎螭”;有主体鲜明的,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有幽怨悲苦的,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有纤细柔弱的“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意象多种多样, 很难进行无所不包的统计。

其次, 把握诗歌的意境之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一共七节诗, 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河畔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 余阴下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 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给人以立体感。再让我们看看杜甫的《登高》, 诗人登上高处, 感受“风急天高”听着“猿长啸”之声, 大有“空谷哀转久绝”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 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 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 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 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柳永的《雨霖铃》也选取了一系列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如“杨柳”“风”“月”等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使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深感眼前的孤单, 并渴望再次团聚, 言外之意无穷。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酒醒之后, 离人饮酒, 为的是消愁, 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 更何况在酒醒之后。柳永, 此时不过是他离开情人的第二天早晨, “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 种种情境构成的凄美画面, 怎能不让人寸断肝肠!

再次, 探究诗歌的语言美。诗歌是语言艺术, 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诗歌的语言美, 是通过一些关键性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表现出来的。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 月本是相对静止的, 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 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这一个“破”字, 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 用一个“弄”字, 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 把月光洒在娇花上, 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 晚风轻轻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 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动词, 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 富有生命感。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 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直”和“圆”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 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另外, 副词、数词的巧妙使用, 也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 收到出人意料的美学效果。

最后, 注重诗歌的形式之美。诗歌的形式美就是诗歌的对仗、平仄、韵律及赋、比、兴等, 因为有了这一特殊的形式美, 才有了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和靓丽的外表。笔者认为古代诗歌也好, 现代诗歌也好, 形式绝对和组成诗歌的元素一样重要。

结语

总之, 哪里有美, 哪里就有爱。审美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诗歌之美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因此,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之美, 才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责任编辑:龙大为)

2012.8 109

摘要: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是当前诗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审美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诗歌之美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因此,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之美, 才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他们的诗歌创作热情。

审美与诗歌教学 第8篇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 是中国诗歌的灵魂, 也是诗人们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 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 盛唐之后, 文学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王昌龄在《诗格》中, 就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即诗境三境中的一境 (物镜、情境、意境) 。诗僧皎然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 在其著作《诗式》中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昌”、“取境”等重要命题, 全面发展了意境论。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 提出了“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 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此, 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总的来说, 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 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其《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意境论”。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象派是以埃兹拉·庞德为领袖的于20世纪初出现在英国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当时, 占据英国诗坛的是感伤色彩极浓的浪漫主义诗歌, 庞德认为这种诗歌内容空泛, 情感苍白, 表达方式矫揉造作, 形式上冗长累赘, 于是与休姆、佛林特等理论家和诗人在法国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含蓄型、形象性影响下发起了旨在创新的意象主义诗歌运动。但意象派只在文坛上活动了几年的时间, 1918年之后这个流派便不复存在, 意象主义活动也销声匿迹。时间虽短, 意象派诗人却创造出不少有价值的诗篇, 意象派把创造出完美的意象当作诗歌创作的宗旨, 庞德提出:“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 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他追求的是情感在审美化的自然中沉浸栖息, 在主客、物我双边互动中完成二者内在的融合, 使心灵与自然之灵共感。这也是意象派诗歌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意象概念为中西方所共有。在传统文艺作品中, 意与象本是同一作品中两个不同的内容层面。象指作品中直观的外在形象, 意指作品包含的意蕴, 象是意的特质载体, 是意得以显现、能够被接受者感知的审美中介。在中国, 意象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辞》。其云:

子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 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所以意象的古意是“表意之象”。“意象”作为一个概念, 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其云:“夫画布以为熊麋之象, 名布为候, 礼贵意象, 示义取名也。”这里的“意象”是指以“熊麋之象”来象征某某侯爵威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 从它“示义取名”的目的看, 已是严格意义上的观念意象。意象, 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字形象。

埃慈拉·庞德用“意象”这个审美范畴将“意”与“象”二者融合, 使意与象在诗歌中化合为同一个复合的形象, 把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 与创造者主观的情感体验的外化形态有机地同一化。在一个意象中, 物象变为了审美化、情态化的形象, 而原本无情的创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倾向呈现出直观鲜活的态势。庞德在《回顾》中对意象做了这样的表述:“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

意象与意境具有相似性, 但仍然存在本质的区别。意象是意境的素材, 意境是意象组合后的新生体, 意境高于意象, 意境是意象的高级形态。诗歌创作以意象为基础, 不论中国古代诗人还是意象派诗人, 都是选取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将之组合为诗歌。意象是情物相连、主客分立, 意境是情景交融、主客一体。情景相连是情物并列、泾渭分明;情景交融则是二者相融, 你我不分。意象明晰而具体, 意境朦胧而含蓄。“诗言志, 歌缘情”。东西方诗人的表情达意的方式不相同。东方诗人是以象表意, 隐意于象, 意象统一, 意为归宿;西方诗人则描象表意, 意象分立, 象为焦点。着重点在“意”还是在“象”, 其结果必然表现为朦胧或清晰, 因为“意”具有模糊性和一定的不确定性, 除了核心部分具有共同性之外, 与个人经验和想象也是相关的,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意”会赋予不同的个人情感, 这是想象空间, 诗人的情感由此变得朦胧而含蓄。“象”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 “象”与“意”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切断, 代之以没有普遍意义的个人感觉, 读者就失去了联想依据, 只能局限于具体的“象”, 诗歌成了具象的罗列而失去了“情”、“景”同化的美感。因此也就显示出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审美追去上的相近与差距。

一、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差异

意象派诗人主张诗歌的表达方式应是直呈意象, 即将内在的情感和外在事物的审美形态化作一种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诗歌之中。庞德和诗人杜立特尔、奥尔丁登三人提出了意象派诗歌创作的三项原则:

1、对于所写之“物”, 不论是主观的或客观的, 都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

2、绝不使用任何对文字没有用的文字;

3、关于韵律:按富有音乐性的先后关联, 而不是按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

庞德和其他意象派诗人很注重诗歌的表现力和形象感, 要求用简洁、凝练、硬朗的语言表现诗的内容, 强调诗的语言应由具体的“事物”构成, 要能够直接呈现情景交融、生动鲜明的意象, 让诗意直观化。莎士比亚的“黎明裹着降红色的斗篷”, 被庞德推为典范的诗句, 因为里面有凝聚主体情感和自然景物审美形态的意象。庞德认为, 诗人应沉浸于审美对象中, 把对象歌化、意象化, 同时将直自己的内在体悟升华为、外化为一种直观的审美形态, 在这过程中创造出、捕捉到主客同一的意象。被推为意象派诗歌的开山之作是庞德的《在巴黎的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庞幽灵般出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昏暗的地铁车站中喧嚣杂沓的人群和其中不时浮现的儿童纯洁鲜亮的面庞是诗人观审的对象。喧嚣的人群、昏暗的车站与由此引发的诗人压抑憋闷的心境在审美关照过程中融合成为第一个意象“湿漉漉的黑色枝条”, 纯洁清丽的儿童的面庞与诗人由此陡然而生的愉悦感化合为第二个意象“花瓣”。但整首诗物象之间的联系过于牵强、跳跃, 具有着模糊性, 给人为意象而意象的感觉。意象派注重了意象所引起的感觉, 用感觉和情绪把意象串起, 忽视了人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这种联系的社会意义, 将含而不露变成秘而不宣, 不给想象任何暗示或引导, 使人莫名其妙。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象、言之间的辩证关系, “象”只是表情手段, “志”才是目标。这可以从中国传统诗学的“诗言志”、“情志说”中体现。意境的构建要求淡化文字言辞之境, 即客观物象;熔铸主体之情, 即把主观心灵与客观物象交融化合在一起, 是情思渗透在物象之中又不直接形诸文字。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 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 已透露出多友人的祝福;诗中也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 而是通过孤帆消失, 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 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都是写景, 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 诗人藏情于景, 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 虽不言情, 但情藏于景中所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 正体现了“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二、意象的呈现手法不同

意象派诗人洛厄尔在庞德提出意象派作诗的“语言通俗, 用词准确, 不加修饰;节奏具有音乐性而非节拍性;题材自由, 不受限制;意象具体确切;明确, 清晰, 不含混;简练, 浓缩”原则后又补充一点:含蓄, 不要直陈。这些原则基本上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白描和简洁写作手法, 但忽略了比喻、起兴、赋采等写作手段, 显得直白单调, 不能够多方面地调动读者的思想情感活动, 诗歌美感随之减弱。意象派以写实的手法准确描写客观世界, 洛厄尔的“含蓄, 不要直陈”指的是情感而非意象, 突出意象, 不谈感情, 是意象派的典型写作手法。如庞德的《诗章》第49章:

雨, 空江, 旅人,

冻云闪电, 暮天倾雨,

扁舟顶下孤灯,

密密芦苇低垂,

喃喃竹丛似泣。

该诗铺陈了诸多意象, 语言通俗, 不加修饰, 意象具体确切, 也没有直陈诗人的情感, 完全体现意象派的作诗原则, 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情绪沉郁的诗人在江边观察到的景象:暮天倾盆大雨, 天边电闪云低, 空旷大江上的一叶扁舟点着孤灯, 低垂的芦苇, 被雨拍打的竹丛。但这些堆砌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之间并没有由此及彼的流畅联系。而中国古典诗歌不仅善于以赋、比、兴, 白描的手法营造一个虚实相生的境界, 而且通过这些手法把意象与人的情感紧紧地联系、融合在一起。同是写诗人在江边或江上的诗歌,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张继的《枫桥夜泊》等, 都比庞德的《诗章》高胜多等。而奠定张若虚在唐诗史上大家地位的《春江花月夜》更是孤篇横绝。这是一首长篇歌行, 采用的是乐府旧题, 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 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 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入笔: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色中, 烟波浩渺而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 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诗人在感受这美丽景色的同时, 沉浸于对似水年华的体认之中, 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 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由时空的无限, 遐想到了生命的无限, 感到神秘而亲切, 表现出一种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识。诗人似乎在无须回答的天真提问中得到了满足, 然而也迷惘了, 因为光阴毕竟如流水, 一去难复返。所以从“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开始, 转而续写人间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明净的诗境中, 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这种从优美而来的忧伤, 随月光和江水流淌于心上, 徐缓迷人。当全诗以“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收束时, 仍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

三、在意象的创造与运用方面

中国古典诗歌是以象表意, 隐意于象, 意象统一, 意为归宿, 先有思想情感再投射以象, 重点在人情。因此对意象的选择贴切自然, 客观物象在空间和时间上本来就串联在一起, 组合流畅且不露斧凿痕迹。刘勰《文心雕龙》有言:“人禀七情, 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 莫非自然。”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一开头就突出了一种动感:风急、天高、猿声哀鸣, 诸清、沙白、鸟儿来回飞旋。头两句写景, 将字和音节排得密集而紧凑, 每句各包三景, 一字一顿一换, 便渲染出秋气来临的紧迫之感。为缓解节奏的迫促, 又采用了流畅的“灰”韵, 造成声调的回环流转。登高而望, 江天本来是很空阔的, 但使用这种特殊的对仗和起句方式, 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 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 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于是, 本来写不出形态的秋气, 便借风、猿、鸟所构成的这种飞旋回荡的动态显示出来了。颔联的两句相对, 蕴含着逝者如斯、时不待人的悲慨, 但它的境界是如此壮阔, 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 更有哲理的启示:秋气是那样无情, 催促着注定要消逝的事物快速逝去, 使人联想到一切有限的生命, 包括短短的人生。宇宙和生命又是永恒的, 正如这长江水不停地流去, 却永远也没有流尽的时候。那么后半首则以同样的快速概括了诗人一生的经历:万里漂流, 又常在客中悲秋, 人到晚年, 老来多病, 又如此孤独, 这种种人生最凄凉的境况都集于一身, 此时登高四望, 心情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整首诗写出登高所见江山秋色, 抒写了晚年到处漂泊、艰难潦倒的处境和无限悲凉的心情。全诗以缜密工致的声律和凝练飞动的意象, 展示出阔大高远的境界。在一种回旋流荡的旋律中, 烘托出独立于秋气中的诗人贫病交困而孤独寂寞的形象。

意象派诗人也同其他西方诗人一样, 以意统象, 意象分立, 象为焦点。他们对意象进行并置、叠加、复合, 意象处于不规则的变动之中, 意象间的逻辑联系、意象与诗人的情感往往只有诗人自己明白, 使读者的阅读轨迹牵制在意象之间, 难以通过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如希尔达·杜立特尔的《热》:

哦!风, 撕开这闷热,

劈开这闷热,

把它剁成碎片。

空气这样粘厚, 果子也落不下来,

果子掉不下来, 被闷热。

紧紧压住, 磨钝了。

梨子的尖端, 搓圆了葡萄。

……

诗歌中用撕、劈、剁、磨、搓把风、果子连接在一起描绘“热”。整首诗中, 诗人表现“热”的意象可谓非常丰富生动, 但诗人的情感, 没有表现出来, 全诗读起来只有热的意象, 这与中国古典诗歌所追去的“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有差距的。

意象与情感缺乏必然联系是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区别的主要标志。

中国古典诗歌诗人选取具有共同社会联想意义的意象作为素材, 通过想象、联想将之组合起来, 并融入个人情思, 创造出“意与境谐”的新境界, 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意象发掘出诗人的情感, 并通过想象丰富这些情感。意象派诗人也是将意象组合在一起, 但他们选择的意象往往只代表个人感觉而不具有广泛的社会联想意义, 意象与情感没有共同认可的内在联系, 所以读者得不到与诗人一样的情感体验, 想象成了没有共同根基的个人情感活动。

中国哲学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 认为人的情思就是物象的“灵魂”, 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互相关照的, 心灵和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一致性, 即“天人合一”。西方哲学是主客分立, 认为人是自然的核心与主宰, 只有人才能认识客观世界, 不存在物对人的感应。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 不可能做到物我两忘的情景交融。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必然养育出不同风格的诗歌。中国古典诗歌注重个人与环境的一致性, 主要表达的是个人情感和志向, 所以诗歌往往短小精粹, 诗人总是期盼创造出一种以小见大、想象无穷的绘画般的美景;而西方诗人更多地注重了社会及宏大的历史事件, 追求诗歌的思想性和崇美的崇高, 所以产生了许多鸿篇巨制和不朽的史诗。

意象派显然是受中国古典诗歌 (主要是唐诗) 和法国象征主义, 还有日本俳句与和歌的影响, 特别是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滋养下, 开创了英美现代诗之河。总的来说, 意象虽然为中西方所共有, 但由于文化思想、哲学观念、审美情趣、艺术评价和诗味理解等方面的差异,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境界追求存在着差距, 使得意象派诗人未能完全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真谛。他们虽抓住了意象, 但不可能将之升华到意境的高度, 必然创造不出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诗学精神审美境界。

摘要: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上出现的意象派诗歌流派, 显然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 也汲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意象。但由于文化、审美追求的差异, 意象派终没能达到“意境”这一审美高度, 而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境诗学精神依旧独领风骚。

关键词:意象,意境,意象派,中国古典诗歌

参考文献

[1]童炳庆.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24, 232.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348, 349.

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第9篇

一、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审美性教学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是指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审美方法和情感教学来引导高中学生对诗歌的学习, 将诗歌语文教学变成高中学生审美的过程,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底蕴, 提升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 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修养。高中老师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观念, 将高中语文诗歌的审美性作为教学目标, 让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诗歌的过程中, 深刻的体会诗歌的美, 培养高中学生对语文诗歌的审美情趣[1]。这样不仅能激发高中学生对语文诗歌的学习兴趣, 提升语文诗歌审美能力, 同时还能提高高中学生对语文诗歌的理解能力, 增强对诗歌的记忆能力, 进而对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成绩, 对高中学生的高考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偏离高考标准

在当前高中教学过程中, 学校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把提升高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 提高高中学生的升学率为主要教学目标。高中教师在语文诗歌教授过程中, 为了应付高考, 提升高中学生的高考成绩, 着重培养高中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考试应变能力, 逐渐偏离了高考的教学目标。导致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诗歌过程中知识一味地死记硬背, 提升对诗歌的记忆力, 对语文诗歌基础知识生硬的掌握, 缺少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 高中学校的语文诗歌教学观念陈旧

随着新目标课程的不断改革, 对教学观念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仍然墨守成规, 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 始终注重高中学生的诗歌朗读和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忽视了对高中学生诗歌审美能力的培养。例如, 在课上的教授手法依然是先带着学生朗读, 帮助同学解释诗歌的意思;其次, 分析诗歌的主旨大意, 带领高中学生做课后习题;最后, 让高中学生对诗歌强化记忆。忽视了对语文诗歌表达的情感、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等的深入挖掘, 导致学生学习语文诗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提高高考成绩,

而对语文诗歌中蕴含的诗人情感和文化底蕴的了解较少, 对语文诗歌所蕴含的美缺乏体验, 从而降低对高中语文诗歌的学习兴趣[2]。

三、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实践的策略

(一) 更新高中学校的教学观念, 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

当前, 高中学校想要提升语文诗歌审美教学质量, 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模式, 正视高考的实质要求,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 要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 为高中学生在语文审美性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教授语文诗歌的过程中更新教学模式, 注重对语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文化内涵、审美性的挖掘, 培养学生对语文诗歌的自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 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友人送别的不舍之情、背井离乡的思念之情、爱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官场失意的落寞之情等等。让高中生融入诗歌的文化背景, 体会诗歌中的美。

(二) 丰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的教学是高中学生们学习的重要阶段, 文化课程内容枯燥, 课程内容繁重, 很多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面对枯燥的教学内容昏昏欲睡, 导致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同时, 大部分高中学生受应试观念的影响, 只注重对语文诗歌背诵, 提高语文成绩, 对老师上课讲的语文诗歌内容采取可听可不听的态度, 有的甚至在老师讲课时就开始死记硬背语文诗歌, 增加记忆力。因此, 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丰富语文诗歌教学模式, 激发高中生对语文诗歌审美性的学习兴趣, 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语文诗歌中的诗人情感和文化内涵。例如, 老师在教授语文诗歌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播放视频、图片、歌曲等形式来辅助语文诗歌教学, 将有关诗歌的诗人, 历史背景, 诗中的场景呈现给高中学生,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高中生学习语文诗歌审美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提高高中学生对语文诗歌审美的探索积极性。

(三) 增强高中生对诗歌的延伸阅读,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的效果, 只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诗歌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重视高中生对课外诗歌的延伸阅读, 来更好地提升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3]。老师在课堂上引导高中学生对语文诗歌审美性的理解方法, 让高中生们在课外阅读诗歌过程中自己去探索诗歌的美,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对高中生诗歌考试成绩有潜移默化的提升作用。

四、结论

总而言之, 在新课程改革下, 高中语文诗歌的审美性教学越来越重要, 对提高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 高中学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诗歌审美素养, 重视培养高中学生对语文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文化内涵的感知。同时更新教学观念, 丰富教学模式, 激发高中学生对语文诗歌教学审美性的学习兴趣, 进而培养他们对语文诗歌的审美能力。

摘要:随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 人们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模式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 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诗歌的审美性教学可以培养高中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观念, 提升对诗歌的鉴赏水平。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以及当前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崇春.高中语文新课程诗歌审美性教学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王文韬.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J].学园, 2013 (35) .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渗透 第10篇

一、积极构建高中语文诗歌中的美学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就要构建一个合适的诗歌意境, 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并自愿进入到对诗歌的鉴赏中。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对教学导语的编写, 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光逐渐融入到诗歌学习中去, 所以教师在导语的编写要不断创新, 优化设计。例如在柳永《望海潮》一诗时, 笔者用了这样的导语中教师是这样编写的:“大海是美丽的, 因为它有浩瀚的海水, 去过海边的同学应该都见过大海涨潮时候的波澜壮阔, 也见过落潮时的夕阳西下, 但是你们对古代诗人笔下的潮水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北宋时期的杭州, 一起欣赏一下婉约派创始人柳永笔下的杭州景色。”教师应该注意发挥导语的导向价值, 通过自己的引导, 使学生在个人思想观念、价值审美观方面得到提高。在诗歌审美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向功能,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成长。

二、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诗词教学的常用方法就是反复朗诵, 因为学生通过反复朗诵诗歌, 能逐渐理解诗词大意, 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平时的诗歌鉴赏实践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诵环节, 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诵诗歌时, 应该特别注意朗诵的基本常识, 如语速、声音大小、停顿等, 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朗诵节奏。首先, 要正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欢快的诗歌, 因为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喜悦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朗诵诗语速要适当加快, 节奏分明;如果读的是悲凉的诗歌, 语速就要放慢, 把握好停顿, 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诗中, 学生就要在朗读时语速缓慢, 这样才能将诗人的凄凉、孤寂之情表达出来, 并体会诗歌中孤独荒凉的意境。

三、感受高中语文诗歌的意境之美

诗歌的意境是人们在了解现实和思考想象中形成的, 它是一个思想体系, 用现实的人、物、景来展现诗歌中的情境。一般情况下, 人们赞叹诗歌的意境非常美, 是因为诗人做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 这也是古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在鉴赏诗歌过程中,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让他们深入到诗歌的环境之中, 感受诗歌意境的独特魅力。找到诗眼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这样才能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进而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例如, 在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诗中, 通过朗诵可以发现, 上阕的诗眼是“望”, 其主要作用是总领全诗, 下阕的诗眼是“惜”, 借用历史上一些著名君王的英勇事迹来为下文的“还看今朝”做铺垫, 这就是诗的中心思想。再比如, 在教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时, “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借用落花来形容自己离别时的不舍, 更衬托出了离别之时凄凉的气氛, 这与前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加突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叹。

四、体会诗歌的美学氛围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目的就是以诗歌鉴赏为基础, 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审美意识, 使他们具备美学思想, 并在生活中得以体现, 去发现美、创造美。学习诗歌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那就是反复朗读, 通过反复朗读, 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正确把握诗歌的意境美。例如, 陶渊明《饮酒》一诗, 从他的诗句的字里行间并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 但是当我们朗诵几遍之后就会发现, 诗句中描绘的是一种安逸的田园风光。“采菊东篱下”一句其中包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 和对世俗生活的厌恶, 这是一种清新脱俗的体现, 更是一种悠然自得的乐趣, 通过诵读我们能所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再如, 王维的《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 “直”“圆”会在人的脑海中形成立体感, 让人联想到边关环境的凄凉。每首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都各具特色, 教师要有用正确的方法, 让学生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美, 这是诗歌鉴赏教学的核心。

五、总结

学校应该加强高中生的审美教学, 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 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诗歌的韵味美、体会诗句的意境美等, 并发现生活中的美。长此以往, 才能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发挥, 也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摘要: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诗歌鉴赏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高中阶段更重视审美教学, 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还能增加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 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基于此, 笔者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审美渗透

参考文献

[1]樊培如.浅谈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J].中学语文:下旬, 2012 (2) .

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385-01

审美教育是贯穿于任何一门学科之中的,而语文是最具人文特性、最具诗意的学科。中国作为诗的国度,诗歌教学其实就是在进行审美教育。那在诗歌当中应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反复诵读感受语言美和情感美

“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反复吟诵诗歌,有利于对诗句的理解,有利于对诗歌意境的体会。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古诗词的语言一般都经过诗人反复推敲,因而显得精炼、含蓄、优美,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范本。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诗词特点,适当组织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品味推敲、反复吟诵等方法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凝炼性、音乐美、色彩美等。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这些字虽然放入诗中也很合理,但是都不如“绿”字来得有形有色。一个“绿”字,给人春风染绿江南的动感和绿草茸茸的美感。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要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就必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语言背后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感受诗歌的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称之为“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通过“美读”,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中浮现出由一连串有意义联系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如教杜甫的《春望》,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诵读,比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自然体会到诗人爱国爱家、忧国忧民的情感,引起了共鸣。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诗歌语言内涵的挖掘与领略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满足。

二、挖掘诗歌的结构美

诗歌的结构常常是诗人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应,是诗歌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时它甚至超过了诗歌语言本身的能量,因为形式对于情感的表达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进行诗歌的结构分析也是审美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这首诗在结构上就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所谓的统一,就是诗歌的段式、句式相对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对称和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所谓变化,就是追逐活泼、流动和蓬勃之美。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诗人既注意了诗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又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和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又有了参差之美,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表达出了心中对亲人、对故国的无比眷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结构做这深入的分析,那获得的审美感受一定会非常的深刻。

三、入境悟象,理解“美”

诗歌的形象常常是隐喻、拟喻、和象征的意象,意、情、意象的结合因此而显得比较隐秘。所以,诗歌的形象有朦胧美的特征。在教学诗歌时,就必须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在山的那边》: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作为意象,用大海比作思想,用群山表示困难重重,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征途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意想是超越于物象之外,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去体味、领悟、想像,才能领悟诗歌的神韵。

诗歌中的词句的组合往往构成一定的意象,这种意象是作者在份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观察、选择,按美的规律组合起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对它的把握不是通过对词句的简单解释可以实现的。而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入境来达到体会领悟形象的目的,从而理解意境的美。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是视觉性极强烈的意象,横阔荒凉无限展开的“大漠”和集中在无垠中一点一线的“孤烟”,一泻千里,杳无尽头的“长河”和孤独落寞的“落日”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对照,而“直”和“圆”两个意象则更强化了诗句的雕塑意味,这样脍灸人口的诗句只有进入到诗人设定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理解它的无以伦比的美。

四、激发情感,感悟“美”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架设一座座情感交流的桥梁。从而引导学生体悟美的深刻底蕴。如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往,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了诗的意境的美。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所作,他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急切盼望见到家人。诗中无一字言情,无一字不言情,把情感都溶化在景色中,头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借江上绚丽的景色流露诗人出发前的快乐心情。三、四句借舟行疾速表现了诗人急切思归的情感,连本来使人感到凄婉的猿声也被涂上欢快的色彩。

五、驱遣想象,创造“美”

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仅是表象的复现,而且对表象进行重新组合与再造。诗歌在运用文字塑形象的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创造性想象,它创造出来的形象具有很强的间接性和跳跃性。故在诗歌教学中应注重驱遣学生的想象,通过想象对诗歌进行“补充”、“转换”、“再创造”将诗歌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的内容补充完整,达到的审美境界。如我们学习《春江花月夜》,诗中虽然对春江夜景有细腻的描写,却不能直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美的物象,教师须借助诗句的描摹,调动学生的想象。促使其在头脑中形成风清月朗的春夜,水天一色,花影层叠,笛鼓阵阵的景色。从而领悟诗人的神妙艺术构思,想象诗人的美好情感,产生审美快感。

审美与诗歌教学 第12篇

一、诗歌课堂教学审美缺失的现象

1. 偏重解析, 缺乏体悟空间

诗歌教学需要教师以点带面, 营造恰当的情境, 引领学生对作家特点、作品风格等材料广泛涉猎, 才能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的感触和理解。但受诗歌选材、课时安排和知识传授目的限制, 目前的诗歌课堂教学仍然较多地着眼于语言要素和知识要素, 偏重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解析, 忽视诗歌中更为重要的思维要素和情感要素。这就造成了, 一方面, 课堂教学难以给学生留出文学欣赏的空白,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自我体悟;另一方面, 对诗歌作品的解析往往引导学生形成了一致的知识认知, 无形中替代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解读。

2. 偏重应试技巧, 忽视知识运用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 有些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功利性倾向明显, 教给学生的不是怎样去领略美、鉴赏美, 而是怎样去猜测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去操练答题技巧。这完全违背了诗歌讲究含蓄, 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固有规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教师的讲授, 学习诗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 而对诗歌知识的运用往往是空白的。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诗歌教学审美内涵

诗歌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领略诗意、陶冶性情, 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线教师强烈的备考意识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在这种情况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生动活泼、丰富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 使其成为弥补课堂教学不足、还原学生情感体验、提高诗歌教学审美性的不可替代的平台。对课堂教学中难以安排的内容和设计, 教师就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开阔学生视野, 给学生营造出自我体悟的空间。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 而且能让学生在鉴赏、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诗歌的情与美, 真正走进诗歌的审美世界。

李泽厚先生把审美的情感本体区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1]“悦耳悦目”是美感的基本层次;“悦心悦意”, 表明美感的愉悦可以通过耳目走向心灵, 通过有限的形象而感知到更深远的东西, 领悟到无限的内容;“悦志悦神”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等级的审美感受, 一般要在对人的意志、性情进行陶冶和培育的基础上实现。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 在诵读体悟、品读鉴赏、研读应用等方面创新活动形式, 开发活动资源, 创设活动情境, 才能给学生留出一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的空间, 提升诗歌教学的审美内涵。

在粤教版教材中, 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必修一、必修三模块中, 而现代诗歌只被安排在必修二模块中。在实际教学中, 受一个学期只能完成两个模块的教学容量所限, 诗歌教学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针对诗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广州铁一中学高中语文科进行了诗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 将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运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融为一体, 引领学生走进了诗歌情感家园, 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促进了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1. 诵读体悟, 以悦其耳——“诗意的微醺”

读、诵、吟、唱是我国古代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毛诗序·关雎》中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永歌之。”[2]诗歌在其最早产生的时候就注定了诗歌吟唱的这一特质, 情与声密不可分。人们在“吟咏”中才能发挥创意, 在“一唱三叹”中才能将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

朱光潜先生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3]“诵读, 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 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 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4]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诗歌, 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准确表现出诗歌的韵律, 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表达出诗歌丰厚的情感, 帮助学生领会诗文的神韵, 为欣赏、品味诗歌之美做好准备。

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 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5]声情并茂的朗诵, 让学生与听众一起进入到诗歌的意境, 在诗意浓厚的氛围中与诗人同悲共喜, 受到情感的醺染。一次成功的诗歌朗诵活动, 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感的醺染,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 增强诗歌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不妨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诗歌的声情教学: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 为学生举办“朗诵与情感表达”专题讲座, 让学生练习朗诵的技巧;让学生收听、收看中央台名家名篇的朗诵, 在视听结合中受到感染和启迪;配合粤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情感体验”的主题, 设计“诗歌朗诵活动评价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音质, 选取表现悲欢离合之情的中外古典诗歌名篇来进行配乐朗诵。这些活动都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朗诵技巧, 在诵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树立自信, 提升审美品位。

2. 品读鉴赏, 以悦其心——“我为诗歌写批语”

反复诵读是诗歌鉴赏的开端。然而, 只重“读”是远远不够的, 诗歌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学生需要经过反复体味、理解、评析, 才能走进诗人的心田, 品读“诗外之诗”, 形成理性认识, 从而提高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读”关注的是诗歌的音韵, 凸显的是对诗歌的直观感受和整体感知;而“品”关注的是诗歌的形象, 目的是让静态的诗活动起来, 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 让读者深入诗的意境, 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意蕴美。

品读鉴赏是极具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上, 教师可开展开放式诗歌品读活动——“我为诗歌写批语”, 让学生自选诗歌进行赏析, 采用眉批和总批等形式, 为诗歌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也可以开展“我最喜爱的诗人”活动, 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喜爱的诗人, 收集他们的生平事迹、创作轶事以及最富代表性的诗歌进行点评。教师可鼓励学生制成课件, 与同学交流共享。以上这些活动不同于抽象的诗歌鉴赏理论讲座, 强调的是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教师只有将抽象的鉴赏理论转化为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才算真正达到了陶冶性情和涵养心灵的目的。

实践表明, 学生在这些品读活动中, 不但会将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带入到诗歌的阅读与鉴赏过程之中, 自主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而且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诗文的思想内容, 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无疑会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学会相互交流, 不断唤醒自我, 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

3. 研读应用, 以悦其行——“少年情怀都是诗”

诗歌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表达与交流”部分, 明确指出了“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 多想多写, 做到有感而发”的目标。诗歌创作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它不但意味着读者对诗歌意蕴的理解、感悟, 意味着对诗歌知识的综合关注, 更意味着读者调动自我经历、情感经历的诉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不妨设计、开展诗歌创作、改写、结集的系列活动。

(1) 创作诗歌。广铁一中的高中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少年情怀都是诗”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活动。在这一阶段的指导中, 教师力求通过自选照片、播放影片等方式, 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 激活学生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学生以前学过一些讴歌母爱、亲情的诗篇, 为了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用诗歌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陈老师一步步地创设出诗歌写作情境。她先让学生欣赏了罗大佑的视频歌曲《母亲》, 让学生关注歌曲中表现母爱的生活细节。乐曲深沉的旋律把学生带入到对母爱的感受与思考中。紧接着, 陈老师又播放了曾感动过无数观众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一段视频, 当学生们看到影片中的母亲为给儿子小强祈福而一路磕头到庙门的镜头时, 很多学生被母爱的伟大所深深打动, 流下了眼泪。看到创设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情感, 陈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母亲的故事, 与大家分享母亲对孩子的付出与关爱, 很多学生描述了感人的母爱细节。

有位同学说出了自己幼年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因家族生意破产, 爸爸长期在外躲债, 只有母亲陪伴自己。每当夜深人静之时, 他总会被刺耳的电话铃声吵醒, 妈妈一个人在客厅压低哭声向讨债人求情。但每当他问及此事时, 妈妈总是装成没事人一般, 不愿给自己增添一丝惊恐。事隔多年, 他总忘不了那刺耳的电话铃声和母亲压抑的抽泣, 总忘不了母亲那看似坚毅的表情和躲躲闪闪、忧愁无奈的眼神。他说在那段漫长的日子里他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 也从妈妈身上感受到了坚强和隐忍。

学生有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 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在这样的时机, 陈老师要求学生以“动情一刻”为话题, 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将自己对母爱的感受一气呵成写成诗句。有位学生满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小诗《轻轻》。

轻轻地/妈妈在为我准备早餐/挥舞锅铲, 没有一丝声响/因为我仍恬然在甜蜜梦乡

轻轻地/妈妈在洗洗涮涮/擦窗拖地, 没有水声的流淌/因为我还搏杀在题海战场

轻轻地/妈妈在看无声电影/情感起伏, 没有声音的喧闹/因为我已安睡在柔软小床

轻轻地/妈妈悄然入睡/窗外/月光明亮, 垂柳拂扬, 花儿飘香

这位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构思出这首小诗, 真实地再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朴实而深情地表达对母亲的感激, 这与陈老师想方设法地创设诗作情境是密不可分的。另外, 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一些生活细节入手, 指导学生创作诗歌, 会让学生容易落笔和获得成功满足。

(2) 修改润色。在诗歌创作阶段, 学生更多的是有感而发, 做到了“情真”, 但在语言的凝练和诗意的淳厚上大多显得拙劣稚嫩。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 强化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抒情性、凝练性、音乐性和形象性等特点的理解。陈老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按照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 对本组同学的诗歌加以修改, 并在修改后说明修改理由。这种修改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活动, 它使学生懂得了, 诗歌不仅应追求情感美, 还应追求语言美。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修改习惯的养成会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高。一位学生对比自己改前改后的情况, 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樱花》 (修改前)

就在樱花盛开的那天/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昨天/渐渐有了对你的思念/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就在樱花飞舞的那天/我终于来到今天/把你留在了过去/留在了从前

就在樱花落下的那天/我想到了明天/但我只想回到从前/永远永远

《樱花飞舞的瞬间》 (修改后)

樱花盛开的那天/是我温暖而又遥远的昨天/细细品味对你的思念/忘却了泪花晶莹的双眼

樱花飞舞的那天/我终于徘徊到了今天/悄悄地把你留在了原点/留下了过往/留下了从前

樱花凋零的那天/我不再彷徨/明天那多彩而又深邃的天空/是我曾经渴望的灿烂的容颜

(3) 结集成册。教师引导学生将创作的诗歌结成诗集, 在班级和年级之间进行展示交流, 并把其中优秀的诗歌向一些文学刊物推荐。这既可以让学生留下永久而美好的记忆,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 登台联诵, 以悦其意——“情韵风扬”

经过以上一系列诗歌诵读、评写活动, 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独特的心得和感受, 对诗歌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己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 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广铁一中高中语文组教师配合学校文化节, 组织了一次百人诗歌大型朗诵会——“情韵风扬”。整个活动以情韵为主线, 朗诵内容包括表现酽酽亲情、醇醇友情、绵绵爱情、拳拳家国情四个主题, 上起先秦下至现代的26首经典诗篇。学生以领诵、分诵、齐诵、配乐朗诵、伴舞朗诵等不同方式参与其中, 在声情并茂的朗诵声中感受到中国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 从经典诗歌中体悟了中华文明的情韵。

朗诵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参加朗诵活动的王晓湘同学说:“参加这次活动, 我萌发了许多梦想。诗歌的海洋是博大的, 令人向往。我要放飞梦想, 在诗歌海洋中徜徉!”铁一中学的语文教师们欣喜地看到, 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获得了诗歌学习的快乐和兴趣, 还培养了文学鉴赏的能力, 提升了文学审美的品位;同时, 这种新的语文学习形式又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容, 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发展, 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歌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心诗韵, 在生活中品诗, 在品诗中生活, 诗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沟通了学生的诗歌学习与日常生活, 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2]刘恩伯.中国舞蹈文物图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第2卷)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4]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隐私数字资源下一篇:小学生早期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