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2024-07-21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精选12篇)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第1篇

本文以实训室现有的中央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 采用霍尼韦尔的Spyder控制器, 对包括制冷机组、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新风机组、风机盘管等各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和控制, 并通过WEBs编程软件实现节能控制, 并通过组态软件在上位机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的状况。开放性的WEBs系列控制器能大量节省监控系统的投入和运行费用。例如采用广为流行的标准浏览器 (Firefox, Internet Explore) 可以省去许多传统控制系统的“前端”费用———任何一位用户只要在其PC机上使用其中一种浏览器, 在获得授权和密码时, 都可以访问系统的数据, 启动停止系统的运行。

1 控制系统的设计

该中央空调系统是全水式系统, 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水循环系统、制冷系统、制热系统、空调风系统。在设计时, 对中央空调监控系统做了详细的监控点表的设计和详细说明。

1.1 中央空调系统控制原理。

空气调节 (简称空调) , 是对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流动速度和洁净度等参数进行调节 (简称四度调节) , 使这些参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以满足生活条件和生产工艺要求的技术。空气调节在人民生活、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空调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提高。

空调系统是由若干空气处理单元组成的, 这些设备的工作能力是按负荷计算确定的, 在系统的实际运行中, 负荷的变化就会引起被控变量的变化, 为了自动保持被控变量在一定范围内, 必须采用自动化控制。空调自控的任务就是当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时, 依据偏差自动调节设备的实际输出量, 是被控变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以满足空调的要求。

空调自动化的实质是空调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根据现代控制技术理论, 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被控对象、执行机构、检测装置和控制器等完成一定任务的部件组成。

在自控系统的基础上, 通过现场信号的A/D及D/A的转换, 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的信号输入输出匹配, 从而实现了计算机控制。

1.2 送风温度的调节。

送风温度的调节控制, 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实际测量空调机组的送风温度, 该温度值经A/D转换后, 和设定值进行比较, 比较后的差值经数字控制器 (Spyder DDC控制器) PID运算, 结果经D/A转换, 输出控制调节水阀的供冷 (热) 水的流量来实现节能运行。

2 下位机的程序实现

应用WEBStation-AX软件通过简单易用, 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 可将空调系统中的现场控制器DDC的I/O端口所接的现场的传感器、状态信号和执行器等的控制逻辑联系起来, 通过在软件中图形化和模块化的设置、连线就能轻松实现程序的编写, 因此大大缩短了程序的开发周期, 而且程序的可读性和逻辑性强, 便于程序开发人员修改和仿真调试。

程序编写完成后, 仿真调试没问题, 便可通过“Spyder down”将程序下载到DDC控制器, 通过I/O端口配置, 就可以实现现场设备的控制了。

3 上位机组态界面开发

3.1 上位机界面功能描述。

用户可通过工控机与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相连, 可对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监控软件主要能完成以下功能:a.操作、启停被控设备, 包括冷冻水泵、冷水机组、冷却塔泵、冷却水泵等。b.显示系统中所监测的测量值 (比如:温度、流量等) 和系统运行状态 (比如:风机运行状态、水泵运行状态等) 。c.设置系统运行所需的参数, 并对运行功能进行选择 (比如:风机盘管三速选择等) 。d.记录设备运行时间及运行曲线。e.记录显示各个报警信息。

3.2 中央空调监控图形界面的设计。

图1显示制热及制冷运行监控界面, 该界面用于监控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设备、管道、阀门的连接状况和运行状态, 各种传感器的测量值的显示等。

通过界面监控, 系统的操作人员能直观、方便的操控现场设备, 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 设备运行时间、液位大小、温度、压力等信息。

图2所示的监控画面模拟了新风机组系统运行的情况, 以动画形式反映了新风系统地工作原理。操作人员界面上的参数了解系统的工作状况, 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故障信息。

结束语

本文着中强调了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的重要性,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 明确节能控制的原理。结合学院中央空调实训系统, 阐述了利用霍尼韦尔控制器和WEBStation-AX软件实现系统的节能控制及组态界面的设计, 通过试运行, 可以很好地实现系统的节能控制。

参考文献

[1]刘耀杰等.建筑环境设备控制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1.

[2]余志强等.智能建筑环境设备自动化[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12.

001中央空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2篇

一、引言

楼宇自动化系统中中央空调子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化实现方式很多,有采用单片机,接口采用RS485,现场总线或者以太网,能实现中央空调的远程监控功能;还有采用PLC,比如西门子的S7-200实现数据的采集和监控。目前单片机种类很多,能实现本采集监控功能的芯片选择范围也较广,比如MEGA系列,freescale系列等,另外高端的芯片本身带有丰富的接口,实现更加方便,但是成本较高,另外基于PLC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成本瓶颈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所以开发一套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中央空调远程监控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中央空调监控系统是一套工业远程监控系统。利用此系统,可以通过电脑对中央空调的主机和管道系统的各类参数进行远程集中监控。中央空调监控系统包括:空调冷源监控、空调机组监控、新风机组监控、风机盘管监控、膨胀水箱高、低水位监测报警和屋顶排气风机、通风机控制等。

二、系统结构

本系统采用模块化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设计,使用人机界面进行集中操作,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连续运行。整个监控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PLC)、监控电脑和数据通讯网络(TCP/IP以太网)组成。

下图为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风机盘管控制原理图

对该风机盘管(如图2所示)的介绍:

(1)系统控制-------温度控制器放在温度需要调节的房间内,它具有ON/OFF两个通断状态,可以直接控制系统的开启与关闭。

(2)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器上设有温度设定按钮,在温控器内有两对触电,夏季动作时将温度控制器选择开关拨到“COOL”档,对盘管供应冷冻水,当温度控制低于设定值时,其中一对触电断开,电动阀失电;当房间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另一对触点闭合,电动阀得电;反之,在冬季运作时,将温控器选择开关拨到“HEAT”档,对盘管供应热水,当房间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电动阀其中一对触点断开,电动阀失电,当房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另一对触点闭合,电动阀得电,从而使房间万温度在冬夏季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3)电动阀控制-------电动阀的动作直接受温控器的控制,电动阀得电时,阀门开启,向风机盘管供应冷热水;失电时,电动阀断开。从而使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4)风机控制---------当温控器处于“ON”状态时,可以通过另一组转换开关对风机进行高、中、低三档调节。

图3风机盘管引线

本系统下位部分是由温控器部分,采集器部分、中间站部分和上位机监控部分组成。

末端控制器(温控器)采集下位的有效信号,如温度值,空调开关机状态,空调的制冷制热状态以及风机的风档,经RS485串行总线传至采集器,采集器一方面负责数据的采集,另一方面接收上位机下传的命令。

如果采集器数量较多的话,可以附加中间站,功能和采集器类似,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命令的传达,如果是单栋楼的话中间站可以不加以太网接口,就能实现单栋楼宇的中央空调的集中控制。如果有多栋楼宇的话,中间站扩展以太网接口模块,实现多栋楼宇中央空调的远程集中控制。

远程电脑当作客户端,采用可视化编程软件VisualBasic实现数据采集和监控。

四、系统组成

1、空调冷源系统 监测内容:

◇ 冷水机组运行状态

◇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 ◇ 冷水机组冷冻水、冷却水管水流状态 ◇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 ◇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 ◇ 冷冻水供、回水压差 ◇ 冷冻水总供水流量

◇ 冷冻水供、回水管电动平衡阀瞬时开度 ◇ 冷水机组冷冻水、冷却水供水阀开关

◇ 空调机组新风温、湿度 ◇ 空调机组回风温、湿度 ◇ 空调机组送风温、湿度 控制内容:

(1)系统根据事先编制好的工作及节假日作息时间表自动启停机组,并自动累计运行时间,提示定时维修;

(2)根据室内外空气状况,调节新、回风阀开度,合理利用新风,节约能源;

(3)根据回风温度,自动调节表冷器/加热器的冷/热水阀开度,使回风温度控制在设定值;

(4)根据回风湿度,自动调节加湿阀的开关,满足室内湿度要求;(5)在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为防止空调机组盘管受冻,在表冷器后端设置防冻开关,当温度低于一定值(一般设定为5ºC)时报警,并自动停止风机,关闭新风阀,全部打开热水阀,以防盘管冻裂;

(6)新风阀与送风机联锁,风机停止时自动关闭新风阀。

3、新风机组系统 监测内容:

◇ 新风机组新风温、湿度 ◇ 新风机组送风温、湿度 ◇ 新风预加热器后端温度

F、调节风量高/中/低三档风量 G、可以任意调节温度(10-30ºC)

5、膨胀水箱高、低水位监测报警

6、屋顶排气风机、通风机控制 屋顶排风机、通风机监控内容: A、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 B、风机的手自动状态显示 C、风机开关控制

五、系统功能简介:

1、流程板仿真:以现场配置图为背景,实时显示各监控点之数值与状态。并可点选进入详细资料。

2、走势曲线图:有实时曲线与历史曲线,可放大和缩小,并可随时打印出来。

3、可串联多台温湿度控制器,并可连结PLC以监控各空调设备之状态,构成完整的空调监控系统。

4、可行分布式控制或集中式控制。

某办公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概述 第3篇

【关键词】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新风

1、概述

某办公建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总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9.40米,地上二层,框架结构,属于甲类公共建筑。一层为大空间办公,长70米,宽40。二层为单间办公室,每个房间面积在22-30平方米之间。

根据实际情况并与甲方沟通,本办公建筑冷热源采用模块式风冷冷水机组,夏季制冷,冬季供暖。一层大空间办公采用吊顶空调加新风系统,二层单间办公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2、设计参数及负荷计算

室外主要气象参数根据济南市确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34.7℃,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为26.8℃,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为31.3℃,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为61%,夏季室外平均风速2.8m/s。冬季空调计算温度为-7.7℃,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9m/s。

室内设计参数根据规范、节能要求及济南市的规定确定。夏季空调房间设计温度为26~28℃,冬季空调房间设计温度为18~20℃。新风量标准为30m3/(h·人)。空调供回水参数:夏季供水7℃,回水12℃;冬季供水60℃,回水50℃。

甲类公共建筑,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计算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冷负荷计算时,计算时刻为早上8点至下午18点,考虑因素为外围护结构的外墙外窗屋面、人员、灯管、设备发热等。人员一层按照500人考虑,二层按照每个办公室3人考虑。热负荷计算仅考虑外围护结构的外墙外窗屋面等,不考虑灯光设备。本工程通过鸿业冷热负荷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夏季总冷负荷为716.70Kw,冷负荷指标为:127.95W/m2;冬季总热负荷为610KW,热负荷指标为:108.90W/m2。

3、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为变水量双管制同程式系统,采用闭式机械循环,夏季冷水和冬季热水使用同一供回水管道。空调水系统末端一层为吊顶空调、二层为风机盘管。

空调水系统管径通过详细的水力计算确定,比摩阻控制在100-300Pa/m。通过计算,空调冷热水系统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为3.13%、3.30%、12.88%、11.91%、12.89%,均小于15%。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为80KPa。

空调水系统末端设备均需安装过滤器、阀门、软连接。其中风机盘管采用电动两通阀(开关型)、室温调节器和风机三档风速结合的控制方式。以实现室内温度自动恒温控制。为了防止振动输出,与冷水机组等振动设备连接的进、出水管上,必须设置柔性(减振)接头。柔性接头不得强行对口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设置独立支架。

为了节约能源及防止结露,空调水管保温采用柔性泡沫橡塑,空调供回水管保温厚度为:DN≤20为25mm,25≤DN≤40为28mm,50≤DN≤125为32mm,150≤DN≤200为36mm。冷凝水管保温厚度15mm。

施工要求,空调冷热水管道上应配置必要的支、吊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应确保安全、可靠,且不影响结构的安全。空调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垫以绝热木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承面的宽度。衬垫的表面应平整,与绝热材料的结合面应填实无缝隙。

4、空调风系统

一层吊顶空调送风口、二层风机盘管送风口采用双层百叶送风口,回风口均采用单层百叶回风口(带滤网)。二层办公室在每个房间新风口下距地面500mm处内墙上设置200х200mm的固定式单层百叶排风口。一层设置六台吊顶新风换气机(热回收型),每台新风量为2500m3/h;二层设置四台吊顶新风换气机(热回收型),每台新风量为1500m3/h。新风换气机温度回收率不小于70%。吊顶新风换气机(热回收型)进、排风口处设置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并采取密封措施,以便调节进、排风量的大小;进、排风管出建筑物处设置70度常开防火阀。当采用人工冷热源对空调系统进行预热或预冷运行时,新风系统应能关闭;当室外空气温度较低时,应尽量利用新风系统进行预冷。风管材料采用镀锌钢板制作。主管内风速为4~7m/s,支管内风速为2~3m/s。空调送风管、新风管、风机盘管送回风管应保温,保温材料为离心玻璃棉板,保温层厚度30mm,外做复合铝薄加压敏胶带。空调风管绝热层最小热阻为0.81【(m2·K)/W】。施工要求,水平或垂直的风管设置支、吊或托架,风道直径或大边长小于400者,间距不超过4m,大于或等于400mm者,间距风道,间距不超过3m,保温风道,间距不超过3m。

5、空调机房布置

本工程选用6台LSQWRF130M/B模块式风冷冷水机组为夏季供冷、冬季供热。机组设置在屋顶上。单台制冷量为130KW,制热量为140KW。电辅加热按照20%考虑,为180KW。空调风冷冷热水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性能系数为3.36,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为3.76。冷热水循环水泵型号为KQL125/140-15/2,流量为138m3/h,扬程为24米。空调水循环泵采用变速调节控制。空调冷水系统耗电输冷比为0.02123,空调热水系统耗电输热比为0.0052。循环泵、全自动软水器、补水箱、压差全自动过滤器、变频电子除垢仪、热量表、气候补偿器、冷热源自动控制系统等均设置在屋顶空调机房内。空调机房对制冷机的耗电量、循环水泵的耗电量、供热(冷)量、补水量进行计量。

6、总结

中央空调系统的设置,主要考虑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影响,在节约能源方面不仅靠建筑保温、水管风管保温,也要靠充分利用季节性新风进行预冷预热,更重要的是系统设计、水力计算、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的合理,不要盲目增加负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设备的效率,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最大的节约投资、节约能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GJ173-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2009

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探讨 第4篇

1 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方向

1.1 冷水机组的节能

适当的冷冻水与冷却水的设定温度, 会影响冷水机组的耗能, 每1.0℃冷冻水温差会影响冷水机组制冷效率约3%。用台数控制空调负载变化, 以使每部空调主机在最佳效率下运转, 不同空调容量控制方法的耗能比较, 显示主机台数控制与压缩机变频控制为最节能的空调容量控制方法。适当的空调容量控制可减少空调耗能, 使耗电量百分比趋近容量百分比。

1.2 送风系统节能

送风系统的装机功率占空调总装机功率的25%, 但是, 因其运转时间长, 故其的实际耗电比装机占百分比还大, 不得不予以重视。风机功率与风量体积 (压差×体积流量) 成正比, 送风的体积流量比送水大很多, 故送风系统的压损须比送水系统小, 风管也远比水管大。一个较大型的购物中心, 空调送风机的装机功率可达500HP以上。风机所需的功率, 在同一风管中, 与送风量的三次方成正比, 如能减少送风量则可节约大量风机耗能。管路太长, 风管尺寸太小, 会使所需的风压高而耗能大。另外, 如设计不当购置过大的风机, 就需调整风管中的挡板平衡风压, 因此会增大局部阻力损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3 利用新风冷房效应

以14℃送风, 26℃回风而言, 每1kg的送风量, 需移除约12kJ的热量。过渡季时空调负荷较小, 如将新风冷房移除热量设为6.0kJ/kg空气, 室内条件为22℃, 50%RH时, 为适应空调需求, 新风温度应约为15℃时方可引入新风作冷气用。新风温度较高时或室内负荷大时, 引入新风不足以适应室内负荷时, 就须依赖空调机的冷却能力。对于室内较大的空调区域, 或室内负荷较大的空调, 如旅馆, 在过渡季时, 对南方部分城市而言甚至在冬季时, 室内区域尚需空调的场所。在这种情况下, 均可考虑大量利用新风以提供空调, 其可行性分析如下:

a) 设室内的空气为22℃, 60%RH, 其的焓值约为48kJ/kg。

b) 设室外的空气为16℃, 70%RH, 其的焓值约为38kJ/kg。室内外的焓差约为10kJ/kg。

c) 1000 m3/h r新风量可提供的冷气量为1000×1.2×10=12000, kJ/hr=3.3kW。

由上可见1000m3/hr (CMH) 的新风可提供的空调几近一个冷吨 (~3.5kW) , 故新风冷房在有适当条件下是可行, 其设计需考虑两点:

a.在湿度高的南方部分地区, 不能只用温度作为新风冷房的切换的依据, 需同时考虑温湿度, 计算焓值与设定值作比较。

b.一般的新风约占总送风量的20%, 故送风管皆不大, 若用新风冷房则需将新风管尺寸加大, 才会有足够的新风。

1.4 换气节能

当室内2 6℃, 5 0%R H时, 热焓为12.6kcal/kg, 若室外为32℃, 70%RH时, 其热焓为20.6 kcal/kg, 室内外空气有很大的焓差。在引入新鲜空气与排气时, 使两股气流作热 (或焓) 交换, 可节约大部分的新风负荷。可用一个全热交换器, 在70%的交换效率下, 可使新风进入室内前的焓值自20.6kcal/kg降至15.3kcal/kg, 节约70%的新风耗能。全热为显热 (温度变化) 与潜热 (湿度变化) 的总和, 全热交换器即为焓的交换器, 除了显热交换的功能外, 其并有吸收或吸附湿气的功能, 会把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收。反之, 若流经的空气为较干空气, 全热交换器内表面的蒸汽压比干空气高时, 则水分会蒸发进入此较干的空气, 随干空气流出。

1.5 冷冻水侧的节能

节能方法为变流量系统 (VWV) , 依空调需求改变送水量。变流量系统将热源 (主机) 与负载侧的送水系统分开控制, 其的控制接口为一个共同管 (common pipe) 。主回路 (primary loop) 为空调主机机房内的水循环系统, 各主机有一个泵负责定量送水, 其总循环量为开启主机水量的总和。主机运转数量依负载而定, 负载小时减少主机运转数量。热源侧的送水距离短, 且送水量随主机运转数量变化, 耗能较小。负载侧方面 (或称二次回路, secondary loop) , 因送水的距离长, 为送水系统的主要耗能之处, 可适应空调需求负载改变送水量, 亦是VWV系统主要节能之处。泵运转的数量, 或用变频技术调节送水量, 节约流体输送耗能, 与送风侧VAV相同。VWV亦有节约输送流体节能的功能。

1.6 提升冷却水塔的运转效率

维持冷却水塔在高效率下运转的要点如下:

a) 冷却水塔的座落位置应留有足够的空间, 使得空气得以自由地进入冷却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避免形成再循环而被抽回进风口, 造成冷却水塔循环空气短路现象。

b) 多组冷却水塔并联运转, 备用水塔同时一起运转, 并由冷却水送水温度回馈至变频器控制冷却水塔风扇转速。

c) 冷却水温度每降低1.0℃, 约可节省冷冻水主机耗电1.5%×2.0%, 因此, 冷却水入口温度应尽可能的降低来节约冷冻水主机用电量。

d) 经常检视洒水管洒水情形是否正常均匀, 不均匀的水流或气流, 皆会影响冷却水塔运转效率的要因。

1.7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

冰蓄冷系统即利用电力负载的离峰时段制冰储存, 于电力负载的尖峰时段将冷能释放提供空调。尖峰时段的空调全以冰蓄冷量供应时称为全量冰蓄冷, 若部分仍以空调主机供应时称为分量冰蓄冷。冰蓄冷系统能平衡发电厂的负载, 提升发电效率, 但对使用者而言, 利用低价的离峰电力可节约电费, 并享受电力公司公司给予空调冰蓄冷系统的优惠电价, 同时减少安装电力所需的费用。冰蓄冷系统的低温特性, 于规划时可设计低温送水及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减少送水及送风量, 以节约能源。在城市区域, 冰蓄冷的设计需考虑如何将储冰槽设置在免费空间, 如绿地的下面, 或低价的空间, 如建筑筏式基础等, 以降低投资成本。

2 结语

一些公共建筑空调节能的策略与方法, 如能全面实施五个节能要点:

1) 节能的系统设计;

2) 节能的施工质量;

3) 采用节能的空调设备;

4) 节能的运转管理;

5) 节能的保养维护等, 公共建筑空调还有很大的节能空间, 值得暖通专业人员探讨与发挥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鸿昌.能源与节能技术.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6

[2]中原信生.建筑和建筑设备的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4]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5]ASHRAE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 1993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分析论文 第5篇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基于专业知识技术上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产物。因此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分析空调系统所处的具体环境,结合考虑实际情况的影响因素,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控制和管理。

1.2控制模式

变风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空调系统,仍然具有一般空调系统必备的结构模式,如空气处理机(即空调箱)、消音器、送回风机等。变风量空调系统将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空调系统的设计模式和处理过程。当前比较常见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数字化控制过程和组成模式是利用无关性单风道来进行的。在这个技术出现之前,变风量空调系统大多采用变温度变静压方式来控制,这种控制技术存在多种技能缺陷,因此逐渐被先进的控制模式取代。

1.3送风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之浅见 第6篇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暖通空调产业进入了黄金时期。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能源资源,充分有效的用能,提高高层建筑用能系统的效率,合理设计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室外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现状

1、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暖通空调设计都不重视,暖通空调的设计费仅占建筑设计总费用的3%,设计人员的劳动量与收入水平不成正比,因此设计人员很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设计和创新优质的设计方案。

2、对于如何选择最适合的设计方案,我国则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由于暖通空调系统与能源、环境结合紧密,如何顺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建筑、减少能耗、减轻污染、节约能源,促进暖通空调业与环境、资源、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

因此,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评价方案,挑选经济技术性好的设计方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目前我国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前景。

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噪音问题

有的设备选择未按照室内外噪音标准来进行,空调机组里或总的送风、回风及排风管道上未考虑消声措施,如果管道内风速超过8m/s,必须加消声器。混流风机由于噪音太大,尽量不要放在室内,如果设备放在室外,实际噪音将达到80dB以上,难以满足业主要求,在风机选择上尽量不要选择此类型风机,如果选择此类型风机,尽量放在室外,并且出风口必须安装消声器。风机盘管风机压头选择偏大,使室内房间的噪音超过室内噪声标准。

2、大型风机未采用变频控制

一些送排风机未配置变频器,在调试过程中,各风口风量调节难以平衡,尤其是总风量附加系数较大时,即使各风口风量及总风量可以调节,但是造成风机喘震出现,运行一段时间,风机或电机损坏。

3、风机压头選择问题

风机压头选择过高或过低是工程中常见的现象,选择风机时,尽量通过水力计算来确定风机压头,如果风机压头过大,使得各风口风速太大,系统平衡比较困难。如果风机压头选择过小,将出现严重问题,如果管道系统难以减小阻力时,只能更换皮带或更换风机。因此选择风机时一定要慎重。

4、空调系统电动风阀的选择

有的空调系统电动开关风阀未配置反馈信号,运行过程中,如果阀门未配置反馈信号,阀门本体或执行机构若出现问题,阀门关闭状态未输入到集中控制室,无人知道,造成严重后果,风机将被损坏。

5、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供暖系统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a. 有的供暖系统由1 条主立(干)管引进,分几个环路,分环上不设阀门,给系统运行调节、维修管理造成不便;b.有的供暖管道布置不合理,与建筑专业不易协调,或供暖立管直接立在窗子上,既影响使用,又不雅观;或者供暖水平管道敷设在通道的地面上,既影响行走,又不便物品放置。

三、通风方面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空调的通风也会经常性地遇到类似难题,为避免这些难题我们需要采取部分的对策。经常性的难题有工作人员依据符合指标计算,加大了资金投入;再者就是因为选用了不合适的保温材料,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有便是调整出不合适的水泵扬程,影响了水循环,降低了空调的工作效率;最后就是空调的通风防火的不正确设置,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发生火灾的难题。

1、设置合适的水泵

水泵需要两台,于夏冬季节各用一台。因为冬夏季的具体条件不同,夏季必要的水循环量肯定比冬季必要的大很多,因此两个季节共用一个水泵很难成为现实,应设冷冻泵和热泵个一台。

2、选择的制冷机的容量要正确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投资,应按照相关规定确定使用的制冷机的容量,实际情况下很难达到这种效果,负荷达到峰值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购进较高容量的制冷机会增加不少成本。

3、选择符合规定的保温材料

我们在选用保温材料时,在众多的品牌中,应该注重选择的部位以及使用寿命长等因素。如今的很多工程贪图省事选了铝箔玻璃棉来保温。可是此材料吸收性比较好,一般不可以用于立管与冷冻水管的保温,这些部位需要选用适宜的保温材料,譬如比力好的材料,比力好的闭孔保温的材料,甚至就连普遍应用于市场的橡塑也不吝啬,如此保证工程质量,相比铝箔玻璃棉的应用范围就很狭窄了,因此在应用保温材料时应该从多方面考虑,所应用的材料要能够耐用。

四、加强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措施

1、提高自我的设计意识与能力

暖通空调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设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意识有很大关系。首先,设计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主动学习有关暖通空调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具有相应的决策能力和评价能力。其次,设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站在我国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树立综合设计思想,设计符合标准的、合理的方案。最后,企业要对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性要有做够的认识,加大对暖通空调设计的投入和支持,激励设计人员的创新工作,从源头上促进暖通空调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2、优化设计方案

暖通空调方案设计的优化关系到暖通空调工程项目的成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设计方案应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在其适用范围,不然任何优秀的方案都是没有意义的。其次,优秀的设计方案应该对涉及到的任何一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符合我国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标准及法律法规,达到高标准,并达到最高的综合效益,避免不顾使用条件而盲目追求新技术的倾向。这就要求设计者在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经济性、可操作性及可调节性、安全性等因素。这样才能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减小因主观性和片面性带来的失误和经济损失。

3、做好后期的完善工作

在技术发面,目前我国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评价体系尚不完整,对定性指标的评价和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性。因此,加强对定性指标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做到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透明、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符合工程应用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方案设计软件的开发研究工作,实现暖通空调方案设计软件化、规范化。在设计管理方面,我国也应制定相关法规、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经济性、节能性、安全性建筑性能指标的评估。

结束语:暖通空调具有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因此其设计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这其中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类别,其类型和特点较多,由于根据不同的类型也会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具体规范等。所以,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然而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实际的解决方法。因此,通过在实际的应用中,针对在其设计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希望得到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潘云钢.《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李娥飞.《暖通空调设计与通病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

中央空调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第7篇

随着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 楼宇控制越来越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楼宇中央空调的控制也是如此。同时, 中央空调进一步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传统的中央空调的单个房间分别控制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中央空调系统开始要求实现集中、智能化管理与控制, 这就要求系统必须能有联网功能, 能集中控制, 并且全部自动化[1]。

近几年, 楼宇中央空调控制已开始迅速发展, 很多系统采用单片机加485或其它总线形式, 加上上位机通信[2], 已基本能实现整个楼宇的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 也有一些加上以太网功能, 也能实现远程控制[3]。由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样性, 实现方法也各不相同, 而且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可靠性不够、或系统过于复杂, 成本太高、或功能过于单一, 不利于实践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设计方案, 该系统采用性价比高的高档8位MEGA系列单片机, 扩展串行接口 (RS485) 以及以太网接口, 在实现每栋楼宇的中央空调集中控制的基础上,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 (C/S) 模式, 实现联网控制, 可实现多栋楼宇的中央空调的远程集中控制。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整个系统采用分级式控制结构[4], 其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既可以实现一栋楼宇的中央空调集中控制, 也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 联网控制多栋楼宇的中央空调。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末端也就是下位机 (温控器) 或控制现场采集有效数据与状态, 通过485总线上传到集线器, 而集线器负责转发中间站或上位机下传的命令或末端上传的数据, 中间站即可以和集线器一样, 实现命令与数据的转发 (这种情况适合单个楼宇的中央空调集中联网, 如图1中虚线所示) , 也可以扩展以太网控制器实现远程控制。远程电脑客户端主要采用可视化的编程工具Visual Basi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加数据库系统设计, 实现真正的自动化与智能控制。

3 中间站设计

中间站的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中间站的功能是实现数据转发, 主要是以太网数据与485通信的转换, 配合客户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该部分主要由ATmega128单片机与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以及RS485接口组成。ATmega12具有128KB的FLASH、4KB的EEPROM、4KB的RAM, 以及丰富的外围接口, 具有很好的性价比[5]。Enc28jJ60是具有SPI接口的IEEE 802.3兼容的以太网控制器, 集成MAC和10BASE-TPHY, 与其它以太网控制器如RTL8019价格相当, 但由于只有28个引脚, 可以大大简化相关设计, 并减小占板空间, 是目前市面上最小的嵌入式应用以太网解决方案[6]。

通过在ATmega128上移植TCP/IP协议, 实现远程电脑与中间站本身的通信。中间站与下面集线器的通信, 则主要采用串口RS485通信的方式实现。图2中以太网接口 (RJ45) 部分, 有变压器隔离滤波部分未画出。另外图中的键盘显示部分主要是完成一些设置及加密功能。

4 集线器设计

集线器电路框图如图3所示。上述中间站主要实现以太网数据与485数据的转换, 其实如果是单栋楼宇的控制, 为了节约成本, 简化系统, 也可以采用与上位机通信只采用485 (串口) 通信的方式, 这样中间站就与集线器的电路框图基本相似 (都是双485的通信方式, 只是中间站转发的数据量要大一些) 。本文双485的通信只介绍系统中集线器的情况。该部分单片机采用ATmega162, 因为它具有双串口 (USART) 接口, 以便于同时与两个485通信。

集线器负责定时采集现场 (即各个房间) 数据, 经数据处理后, 暂存于内部1KB的RAM中, 当上位机需要时, 接受命令并上传数据, 同时也转发一些上位机 (或中间站) 下传的控制命令。485的通信距离为1.2km, 使用集线器与中间站, 除了实现通信数据的转发外, 也起到了扩展通信距离的作用。同样, 电路图中的键盘显示部分主要是完成一些系统设置、加密功能以及少数控制功能。

5 末端 (温控器) 设计

末端也即各个房间的温度控制, 由一个温控器实现, 其电路框图如图4所示。在本系统中, 中央空调各个房间的温度主要是控制风机盘管的开关来实现即通过IO口控制3个继电器实现高、中、低速的风速控制, 从而实现温度的升降 (增减) 。键盘显示部分主要实现现场控制参数的一些设置与显示, 显示采用液晶控制器HT1621, 实现LCD显示。该部分主要是根据设置参数, AD采样得到的温度情况, 编写温度控制算程序, 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末端的温度及其它参数即可以在房间里手动设置, 也可以通过485总线接受上位机传来的数据, 进行统一设置。考虑到成本以及传输的数据较少, 选用Atmea48单片机。

6 程序设计

本系统的程序编写包括中间站的以太网程序实现即基于ENC28J60与ATmega128的TCP/IP协议的移植、集线器的RS485数据扩展通信程序、末端空调控制程序及其RS4859 (串口) 通信的各部分单片机程序编写。根据各部分的功能特点及程序量大小, 中间站的单片机程序主要用C语言编写, 温控器的程序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另一方面, 客户端采用可视化的编程工具Visual Basic及其本身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加ACCESS数据库实现。VB具有简单易学, 便于设计人机界面的特点[7], ACCESS数据库主要用于记录温控器 (即各个房间) 的状态及设定数据, 在VB与ACCESS的连接与应用中, 主要用到一些SQL语句与VB操作ACCESS的方法, 使用的是ADO对象访问数据库。在数据通信方面, 如果仅是单栋楼的设计, 只采用485通信的话, 可以采用VB中的MSCOMM控件设计通信语言, 而如果通过中间站与以太网通信, 则采用VB中WINSOCK控件[8], 这两个控件都可以在设置好相关属性后即可使用, 非常方便。根据工程需要, 上位机系统具有查询、设置、监视与控制、用户管理以及定时开、关机等功能, 该系统具有界面美观、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易直观、可记忆性、保密安全、功能强大等特点。如图5、6所示分别为客户端控制中心界面图和楼层房间状态监视图。

7 可靠性与抗干扰设计

由于系统为一个实际的项目工程, 因此可靠性与抗干扰性要求均较高, 而且也非常重要。在硬件方面, 除了在PCB设计时力求规范外, 在RS485通信的电路设计时, 采用如图7所示的电路。

其中R1-R3的电阻值需根据单位负载数计算求得, 具体计算公式可查阅参考文献[9], D1、D2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P6KE6.8A。该电路能够抗高压强电、有瞬态保护、失效保护功能、可靠性比较好[10]。

在软件方面, 防止系统某个通信线路由于未知原因断开而引起长时间等待或死机, 除了使能单片机本身的看门狗外, 在上层与下层通信联络接收时, 采用延时与通信错误次数计数等方法, 如联络时, 发送接收共14个字节, 使用定时器定时20ms, 如果超时, 则表示一次通信错误, 连续三次通信错误后, 则放弃本次通信。这样, 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实时性。

8 结束语

本工程基于AVR高档MEGA系列单片机和带SPI接口的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 并扩展RS485总线设计了联网楼宇中央空调系统, 客户端利用可视化的编程工具Visual Basic及其Winsock控件开发网络应用程序, 可以通过以太网实现多栋楼宇的中央空调远程监控, 该系统具有扩展性好、成本低、可靠性高、监视与控制方便等优点。同时, 中央空调也属于楼宇控制的一部分, 因此该系统在控制方面也可以用于其它楼宇控制如灯光、水、电, 应用非常广泛。该项目已用于某大型事业单位的楼宇中央空调控制, 实践证明, 该设计系统实用性强, 具有的一定的推广价值。

摘要:概述了现阶段楼宇中央空调远程控制的情况, 基于ATmega128与Enc28j60设计了以太网传输方案, 通过在ATmega128上移值TCP/IP协议, 系统能够与远程电脑通讯, 实现了中央空调的远程实时监控。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给出了各个部分的电路框图, 并就程序设计、可靠性与抗干扰性做了说明。系统完成后应用于实践工程, 运行稳定可靠。该设计系统具有实现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扩展性好等特点,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ATemga128,Enc28j60,以太网,远程控制,485

参考文献

[1]郭连智.一种嵌入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07.

[2]刘文涛.VisualBasic+Access数据库开发与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汪晓平, 钟军等.Visual Basic网络通信协议分析与应用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4][美]安格斯生编著;精英科技译.Serial Port Complete串行端口大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

南京某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的确定 第8篇

随着人均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大, 暖通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 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将进一步增大。这势必会使能源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 现有的暖通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上是高品位的不可再生能源, 其中电能占了绝对比例。根据暖通空调行业的研究成果, 现有空调系统的能耗是惊人的, 如果采用节能技术, 结合应用低位能源, 现有空调系统节能20%-50%完全可能。

1 确定空气调节系统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1.1 外部环境

(1) 气象资料:建筑物所处的地点、纬度、海拔高度, 室外气温、相对湿度、风向、平均风速, 冬季和夏季的日照率等。

(2) 周围环境:建筑物周围有无有害气体放散源、灰尘放散源;周围环境噪声要求;属于住宅区、混合区还是工业区;周围建筑的位置、规模和高度;环保、防火和城市规划等部门对本建筑的要求等。

1.2 所设计建筑物的特点

(1) 规模:需要所空调净化的面积, 所在的位置。

(2) 用途:目前的用途, 今后可能的改变。

(3) 室内参数要求:要求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其允许波动范围, 有无区域温差要求;允许的工作区气流速度和均匀度;房间的净化要求;需不需要过滤、需要的净化级别;噪声的控制要求等。

(4) 负荷情况:房间朝向、围护结构的构造, 窗的构造和尺寸;设备的发热情况, 人员及其流动情况, 照明等发热情况;排风量。

(5) 能源:有无区域供热、供冷及其压力、温度, 可供应的量、价格等。

1.3 空气调节系统的比较

笔者就关于几种典型空调方式在设备布置和机房方面, 风系统方面, 节能方面及对室内温湿度调节性进行比较。

集中式空调系统, 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中布置在机房;机房面积较大层高较高;其风系统方面, 空调送回风管系统较复杂, 布置困难;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节风量。在节能性方面, 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 充分利用室外新风, 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 减少冷冻机的运行时间;在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或室内参数不同的多房间, 不经济;部分使用时总的空调系统仍需运行。集中式空调系统可以严格的控制室内温度与室内相对温度。

单元式空调器, 设备成套紧凑, 也可安装在空调机房内。其风系统方面, 系统小, 风管短, 各个风口风量的调节比较容易达到均匀;小型机组余压小, 有时难于满足风管布置和需要的新风量。在节能性方面, 不能按室外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多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 过渡季不能用全新风, 大多用电加热, 耗能大;灵活性大, 各空调房间可根据需要开停。单元式空调器在室内温湿度调节方面, 各个房间可以根据各自的负荷变化与参数要求进行温湿度调节;但调节范围不大。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设备布置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 机房面积小, 风机盘管可以安设在空调机房内;分散布置, 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其风系统方面, 室内不需送回风管;当和新风联合使用时, 新风管较小。在节能性方面, 灵活性大, 节能效果好, 可根据各室负荷情况自行调节;盘管冬夏兼用;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能力不足。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在室内温湿度调节方面, 对室内温湿度要求较严时, 难于满足。

1.4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根据室内设计参数、负荷特性、房间功能、使用时间的不同及以上空调系统方案确定因素的分析, 本设计空调系统方案确定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各层房间主要包括办公室、大小会议室。空气调节区较多、各空气调节区要求单独调节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经过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对于这类排风量少, 要求舒适的房间, 可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 它有投资少, 运行灵活可个别控制, 布置安装方便, 占建筑空间少等优点。根据新风处理方案的特点, 结合本建筑的实际情况, 采用新风处理到室内焓值的方案。

2 空调系统冷热源形式的确定

2.1 城市及建筑环境概况介绍

根据南京所处的经纬度, 确定南京市处于夏热冬冷地区, 一般没有城市热源。本建筑周围没有湖泊或者池塘等已存在的水源, 人员比较密集, 用地比较紧张。由于房间功能和工作时间的不同, 已达到独自控制和节能的效果。

2.2 冷热源方案的比较

电动冷水机组供冷, 锅炉供热的方式, 其特点是:夏季用电动冷水机组供冷, 冬季用锅炉供热;电锅炉和电动冷水机组能效比高;冷热源一般集中设置, 运行及维修管路方便;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占据一定的有效建筑面积。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 锅炉供热方式, 其特点是:冬季锅炉供热用电锅炉, 夏季锅炉供蒸汽或热水, 作为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动力;与前一的组合方式相比, 有利于保护臭氧层, 但对温室效应影响较大;供冷时, 安全性好, 噪声小;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存在溴化锂对普通碳钢的腐蚀性, 同时要求较高的气密性。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方式, 其特点是:热泵具有显著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 能使用低位能源空气;设备利用率高, 可一机两用;省掉冷水机组的冷却水系统和供热锅炉房;可置于屋顶, 节省建筑使用面积;设备安装和使用方便;注意结霜和融霜问题。

地下井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方式, 还具有下列特点:地下井水式热泵优良低位热源之一, 由于冬季地下水温度比空气温度高而稳定, 故地下水热泵冷热水机组运行的使用系数高, 而且运行稳定;合理利用高位能源, 能源利用率高;使用灵活, 调节方便;适合用于地下水量充足, 水温适当, 水质良好, 供水稳定的场合。

2.3 冷热源方案的确定

由于南京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适合使用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机组置于屋顶) 。考虑到南京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象参数, 冬季温度并不是很低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6℃) , 可以考虑采用风冷热泵作为夏季的冷源, 同时作为冬季的热源。

由于本建筑周围没有合适的水塘或者湖泊, 不可钻打地下井等, 所以不采用水源热泵或者地源热泵机组。其周围没有可利用的废热, 故不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 一机两用。选用空气源冷热水机组作为中央空调的冷热源, 其优势如下:用空气作为低位热源,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处处都有, 可以无偿的获取;空调系统的冷源和热源合二为一, 夏季提供7℃冷冻水, 冬季提供45~50℃热水。

综上所述, 本工程的冷热源确定为可利用地位能源的风冷热泵机组, 机组置于屋顶。

3 结论

中央空调与防排烟共用系统设计要点 第9篇

系统的组成一般为包括排烟机、排烟阀门、空调送回风机、送回风阀门、排烟竖井、送风竖井及相对应的自动控制、火警警报等设备。一般防火/防烟阀门与警报系统的连动部分, 在各分区送风及回风内各自设置有防火/烟阀门及侦烟探测器, 其控制及状态均联机至建筑物中央监控系统内, 提供中央空调系统共用防排烟系统时, 其防排烟设备所必须进行预期的逻辑及顺序控制, 并包含手/自动控制及监视所有状态, 以达最佳运行化的策略。

控制防排烟系统的自动启动或停止的方法为利用火警探测设备包含侦烟、侦温探测器及喷淋系统的水流开关, 以达成自动启动的目的。在手动启动或停止的方法则为由防灾中心执勤人员操作防排烟系统的控制盘或工作站以达成防排烟的目的。

利用排烟机排除着火房间的烟雾, 以防止漫延其它区域减少灾害, 并保障走廊及楼梯间以至避难室等处逃生与救火行动的安全。建筑物可依楼层分成一个以上的防烟分区, 每一防烟分区可利用隔间墙、楼板及安全门加以分隔, 当火灾发生时, 排烟机与空调送风机所形成的压力差及气流可用来限制烟的扩散。

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及回风风管在贯穿防火分区时及某些位置须设置防火/烟阀门, 以避免烟扩散至非火灾区, 其有三个作用:

1) 使中央空调系统共用防排烟系统时具备防火/防烟功能。

2) 分区出适当的防烟分区。

3) 经由防火/烟阀门与警报系统的连动, 使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共用防排烟系统。

2 中央空调与防排烟共用系统的正负压分区

正负压分区防排烟系统主要目的为防止火灾区的烟, 藉由楼地板、隔间墙及门扇的裂缝或经由管道间流至非火灾区, 并建立足够的压力差, 以限制烟的流动, 不使火灾区范围扩大, 当火灾发生时, 火灾区只排烟不供气, 形成负压区, 其它非火灾区只供气不排烟, 形成正压区, 而形成建筑物防排烟最佳策略。防排烟系统可分为专用及非专用设备, 在非专用防排烟设备部分中央空调系统为其中运用之一, 亦可在火灾产生烟的情况期间适用于防排烟的使用, 正负压分区防排烟系统的分区方式亦可称为三明治防排烟系统, 如图1所示。正负压分区防排烟系统的分区方式为可将建筑物每个楼层作为一个分区, 如图29 (a) ~ (d) 所示, 或再将楼层内再分隔为数个分区, 如图2 (e) 所示。

在实施正负压分区防排烟时, 必须考虑是否因建筑物本身气密性不足而造成火场排烟风量太小, 影响无法控制烟于火场内, 使正负压分区压差不足, 造成烟扩散至非火场区内。火灾区的火可利用防火分区作为阻隔, 但烟经常会随着建筑物内的空气流动而很快地扩散至邻近的区域, 烟扩散时, 通常有结构包含墙、楼板的缝隙、空调风管管路渗透及安全门被打开的路径, 使整栋建筑物的气密性在防排烟执行上占很大的关键。而中央空调与防排烟共用系统可协助控制烟的流动, 在建立足够大小的空气压力差在防火分区隔间内, 使建筑物其它非火灾区的压力较高于火灾区, 可控制烟的流动, 并防止烟蔓延至整个建筑物, 在中央空调系统共用防排烟系统形成正负压分区防排烟, 并以每个楼层作为一个分区时, 其运行步骤如下:

1) 中央空调系统的回风机停止。

2) 中央空调系统的回风阀门关闭。

3) 火灾楼层送风阀门关闭。

4) 非火灾楼层回风阀门关闭。

5) 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机持续开启, 使非火灾区成为正压。

6) 中央空调系统的回风竖井排烟机开启, 使火灾区成为负压。

在以将楼层内再分隔为数个分区时, 其运行模式可依序分为加压、排除、阻绝及清净, 当火灾区由探测器侦知时, 经由火警受信总机设备将火灾讯号传送至中央监控系统, 并控制中央空调系统从正常运行模式;转换为紧急运行并与专用排烟机共用形成加压防排烟模式;于火灾区执行排烟形成负压, 于非火灾区持续送风而形成正压, 使火灾区与非火灾区间建立足够压力差, 以限制烟流入非火灾区, 此时为排除防排烟模式;当火灾区形成闪燃现象进入火灾成长全盛期的阶段时, 为避免危及中央空调系统设备, 将执行模式转换为阻绝防排烟模式, 透过防火门及防火/防烟阀门的关闭, 使火场限制于火灾区内燃烧;随着火灾区的火场的可燃物烧烬及氧气的短缺, 火势逐渐减小, 终就熄灭, 此为火灾的消灭期, 将执行模式转换为清净防排烟模式, 将火场内的烟开始排除到建筑物外, 并以推拉式为进气一次后即排烟一次的频率进行较适合, 以利灾后工作的进行。

3 中央空调与防排烟共用系统的运行策略

当发生火灾时, 经由火警警报系统的侦烟、侦热探测器发报并联机至防灾中心后, 即将火灾层的空调系统送风停止、回风持续开启, 而形成负压, 其它非火灾层回风停止、送风持续开启, 而形成正压, 而造成所谓的中央空调与防排烟共用系统的正负压分区防排烟。而在中央空调系统发生火灾时, 即自动关闭回风系统, 并启动空调回风管道位于屋顶层的排烟机而形成机械排烟, 在整个空调回风管道仅只有火灾层回风阀门为持续开启, 以强化排烟的效果。

除室内有中央空调与防排烟共用系统的正负压分区防排烟外, 在人员避难至楼梯间前亦有排烟室分区, 以甲级防火门作为阻隔, 内有进气及排烟专用防排烟系统, 且进气量大于排气量以形成正压, 将烟挡在排烟室前, 再配合楼梯间加压, 以阻隔烟进入而危及避难人员的安全。

除上述所提最佳化运行策略外, 还须搭配火警警报系统的探测器、紧急广播系统、灭火的喷淋系统、避难逃生等设备的结合, 以确实于火灾时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NFPA 90A.Standar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Air-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ng Systems.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2009 .

[2]NFPA 92A.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omke-Control Systems.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2010.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第10篇

一、新型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基本原理

1、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

目前, 我国广泛使用的中央空调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分别是空调末端装置、空调水管网系统和制热、制冷站, 其中空调末端装置又由新风机组、风机盘管和空调机组三个部分组成。新型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设备主要包括:风机拖动系统, 即冷却塔风机和室内风机;冷却泵系统, 由多个水泵组成;冷水机组系统, 即中央空调主机。

新型中央空调中变频系统的主要控制依据为:新型中央空调系统通过两个水循环系统来实现外部的热能交换, 而水循环系统的进出水温差就是热交换所需要的热能量。所以, 按照水循环系统的进出水温差来控制其流动的速度, 以此达到热交换控制的目的, 这也是较为合理的一种控制手段。另一方面, 水循环系统在进出口之间的压差也能够作为控制该系统的另一重要参考数据。

2、中央空调节能系统的基本作业原理

使用冷却风机变频系统、冷却泵变频系统和冷冻泵变频系统, 对冷却水和冷冻水的温度进行自动检测, 从而自动调节冷却风机、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 使这些部分能够以最经济、最适合的状态继续运行, 而且还可以尽量避免热能在循环过程中所产生的浪费问题。

二、新型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1、新型中央空调节能系统简述

新型中央空调节能系统以变频控制为基础, 采用模糊控制和优化控制原理等各种控制技术和理论, 结合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技术等结合成为一个更加智能的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按照空调主机基本的运行状况和末端的负荷变化项参数形成完整、自动的控制和采集, 使该系统的冷媒流量能够与负荷量进行同步的变化。另一方面, 还要优化和改进中央空调系统主机的基本运行环境, 以实现最大幅度减少系统能源消耗的节能目标。

从中央空调系统的具体运行来说, 需要结合计算机和机电一体化技术, 在模糊控制和最佳控制理论的基础上, 实现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的闭环控制和动态监控, 在空调的主机中使用变流量代替原有的定流量运行方式, 以达到使空调的末端负荷需要与冷媒流量同步变化的目的。空调系统在每种符合条件下, 都能够既实现最大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 又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舒适性。

2、负荷随动节能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现对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所有部分全面控制, 并利用系统技术实现各个子系统在功能、逻辑和物理上的联系互通, 使所有子系统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综合, 并且能够在同一网络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控制。按照制冷参数和系统运行状况的变动, 利用控制器实现空调系统参数的动态调整, 保证空调系统能够在最优状态上进行运作, 提高主机的运转效率。

当中央空调系统水系统和主机不再最佳运行状态时, 控制器能够按照所收集的数据参数, 计算出最优的系统控制参数, 并将该参数进行输出, 从而形成对系统的动态调整, 以保证系统主机能够在所有符合条件下创造最优运行环境, 保证主机运行状态的优化。

3、中央空调的专家管理系统

新型中央空调系统作为一个大型的集成系统, 内部的运行状况极为复杂, 用户配置系统也十分灵活, 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系统管理和运行策略选择等多方面的管理, 因而, 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而以组态软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的专家管理系统恰恰可以完成这一任务, 专家管理系统主要由五个子系统结合而成:第一, 管理系统, 主要用于为管理者和系统建立管理平台和提供信息。第二, 数据分析, 用于记录析统计后, 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 主要涉及故障记录、操作历史、电耗统计、主机效率变化和能耗变化等。第三, 状态监控, 主要是通过收集系统运行数据, 使用图形软件来对系统实行实时地动态控制和监测。第四, 运行策略, 针对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和特点, 为系统良好运行提供灵活的策略选择, 主要涉及质量控制、联动控制和系统模式控制等。第五, 系统组态, 即按照用户的不同需要和使用规模, 灵活地选择和配置系统连接方式与控制对象模式。

在中央空调中使用专家管理系统后, 操作者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实时监管和控制, 以及对建筑物内外部湿度、温度、不同楼层之间空气质量、温度、冷却、冷冻水温差、压力、设备能耗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参数的实时采集与调整, 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系统盲目运行状况。同时, 能够使管理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整个中央空调运行情况实现监控, 提高管理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 经过原理设计分析和实践的证明, 在新型中央空调中设计节能系统不仅能够有效运行, 而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广泛先进性, 该系统节能效果较好, 基本能够满足建筑物空调系统节能的需要。同时, 中央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能够得到保证, 对于配置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建筑物具有使用价值,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使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怿峰:《中央空调节能职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2年。

[2]王建伟:《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年。

[3]彭爱华:《中央空调智能控制节能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

论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 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

引言

空调系统管路错综复杂,循环冷却水管理系统以整体的形式安装在一个经防腐处理的金属机箱内,直接固定于系统的机房就进测量、便于观察的墙壁上,水路,电路经过防水接头连接分别进入干箱和湿箱。因为水体具有很大的比热物理特性,是良好的冷媒,因此,空调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多是利用自来水作为冷却的载体,迅速带走制冷机组压缩机转移的热量。本文着重探讨一下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设计问题。

1.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1.1灵活性

冷却系统设计应具有的特点是减少或避免与安装新设备有关的系统停运。这些特点应适用于集中站房内的冷却系统和建筑物内的冷水管路构架,其中一些特点包括为以后的设备,如水冷式机架、集中式空调器、计算机房空调器与集中站房设备等安装时需预留管道阀门和管盖。集中站房应考虑在负荷增加时能添加冷水机组、水泵与冷却塔。全面的灵活性时常会受到集中站房内管道分布系统的限制。当数据中心在线后,从避免运行中断和实施费用的角度看,一般禁止用改变管道尺寸的方法去求得容量增加。

1.2可扩展性

冷却系统需要有扩展能力,以适应负荷增加。建筑物内的管路系统设计,应能支持建筑物内的冷负荷密度。还需考虑水泵的能耗、系统的灵活性和冷水储存,以确定总投资。机房应有足够的空间供未来的冷水机组、水泵和冷却塔之用。机房内冷水和冷却水系统的分、集水器的大小,从运行的第一天起到容量增加,以及达到未来的规划容量,应都能很好地适应其变化。

1.3便捷性

冷却水系统设计应安装方便,位置可见、易近。设计者应提供维护与操作阀门、控制装置、传感器和大型设备所需的通道。在集中机房内,可设置升降机、吊车、起重机等,用于搬动重的设备和部件。冷水管与冷却水管的走向应避免与冷却系统的设备搬动发生冲突;像水泵、冷水机这类机械设备的布置,应方便彻底更换;切断阀门的位置也必须能在更换时不便服务中断。因此,它们的布置与整个管路系统的集成是非常重要的。

2. .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2.1水冷却

水冷却的方法采用一套复杂的外置冷却系统,通过机架内一个闭合回路水冷系统对电子元件进行冷却,供水和排水管道布满整个数据中心。这种紧凑型的系统能够减少空气流过的路径,从而减少了风扇的能耗。这种紧凑型散热方法最大程度上降低甚至是完全消除了冷热空气的混合,解决当前数据中心大幅增长的能耗成本的问题。

2.2安装传感器

在回水母管循环水泵的前方,设置一个引流口,通过一个针形调节阀引出一个很小的水样,滤除较大的颗粒胶体或杂质进入测量装置,有效延长传感器的维护周期,流经电导池测量装置之后另一端与大气开放进入积水槽,这个测量旁流流量仅有100-300mL/min,这个水量与冷却塔蒸发和风吹损失水量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冷却水管理系统的整体机箱尽可能与取样点的距离就近安装,水样进入流通测量装置后,可以再通过流通装置上的两调节阀进行微调,使出水到集水槽末端口的流量控制在200-400mL/min之间,又因为流通装置的出水口与大气相通,传感器不承受压力会使得传感器的运行更加平稳、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很久。因为循环水水质的老化是一个缓慢的进程,不存在测量数据滞后的问题,测量装置和仪表直接安装在一个壁挂的箱体内,由于就近测量减少了很多干扰的可能,检查维护显然十分方便。加强循环冷却水的运行管理是空调实现节能减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而通过电导率的变化控制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实现有科学依据的排污、换水又是节省水力资源的优先手段,可以有效的避免过量的排污造成水源的浪费,加大废水处理的投入,减少药剂的浪费,实现高效、低耗、节能运行。

2.3设置排污管

排污管采用插入母管的形式安装,已获得最大的固定强度,靠近母管的附近设置一个高压截止阀,供检修时关闭水源。排污管路一般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已经预留,电导率浓缩倍数超标排污是由循环冷却水管理系统来自动驱动完成的,当达到预先设置的浓缩倍数的上限时系统自动启动排污。在遭遇低气压引起的循环水温度很难降下来的工况下,循环冷却水管理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持续超温之后自动启动超温紧急换水程序,这项功能系统内部自动组态指向排污,启动同一个电磁阀实现紧急排污。由于静态水压取决于建筑物的高度,循环水的压力可能会很高,必须选择先导型电磁阀,并充分的考虑电磁阀的耐受压力等级。如果空调具有利用谷电制冰水功能,当出现持续超温状况时,还能自动启动冰水热交换功能的循环,以最快的速度平抑热负荷过载。

2.4测量取样管

取样管采用1/2无缝钢管焊接,母管里面的开口迎向水流,避免沿管壁形成的杂质进入取样管线,增加内部过滤器的负荷。针形阀上方一定要设置截止阀以便于维修。

2.5信号传输设计

循环冷却水系统具有流量统计功能,在排污口和补水口安装两台电磁流量变送器,将信号传递给管理系统,可以获得整整一个运行季节的排污量统计,补水量统计,蒸发损失量统计,能够提供一个运行季节的经济数据的分析数据,对于提升运行经济性管理至关重要。为补充缓释阻垢药剂的补充与投加提供了数据支持,管理系统的内部可以自动依据每吨水量需要补充的药剂数量,或者通过药剂的浓度比例自动算的补充药剂数量,换算成计量泵的动作时间或脉冲数量,这一功能完全实现了药剂投加的量化管理,及节省药剂成本,又能有效的避免药剂的不足引发的运行隐形事故,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系统在设计安装排污或补水流量计时充分的考虑到系统的压力不确定性,安装距离的不确定性,而选择电磁流量计做配套,使用远传信号做信息传输。

2.6整体化机箱

循环冷却水管理系统采用集成的模式,将电化学专业测量、人机界面、热工测量,组态控制、专业软件,通信软件,取样流通等技术全部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弱电系统,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整机,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客户能够通过一站式采购得到成套管理系统,并且有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和商业培训,在产品升级换代时可以得到相应的升级。循环冷却水管理系统分为干箱和湿箱两个部分,干箱内部是电子系统,湿箱内部是取样流通、过滤装置。所有的测量都在湿箱完成,仅需将水样的管路进行连接就可以了;干箱内部集合了全部测量和控制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冷却水的设计仅是空调系统设计的一部分,采用综合控制系统,可以使工程施工更加轻松,循环水系统得到更多的保护和监控,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胡磊,卢军,陈明,王曦,曾永攀.集中空调冷却水变流量节能研究[J].暖通空调.2011.09.

[2] 崔景立.空调循环冷却水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给水排水.2011.04.

[3] 王珏.民用建筑中用户冷却水系统设计的探讨[J].给水排水.2011.02.

[4] 蒋星杰.浅析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1.17.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第12篇

在一些大型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车间、多个设备进行稳定工作才能实现。但是在这些制造设备的运作过程中,往往一些关键系统设备的故障会给企业的生产效率带来极大的影响[1]。为此,及时准确地了解生产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设备运转过程中的历史数据已成为企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对保证系统设备和人身的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自动化程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根据某一中央空调生产企业设备的维护需求,对原有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开发并设计了一套中央空调生产企业设备群控系统。

1 某中央空调生产企业设备群体监控要求

该中央空调企业主要制造及设计大、中型中央空调及工业冷冻设备,内部主要有空压机站、抛丸房站、泵站等一系列设备。监控系统的要求如下:

(1)能够实现在线监控功能,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能进行直观指示;

(2)可以进行数据存储,采集到的数据要能保存至少3个月以上,同时支持数据的查询以及Excel报表的导出;

(3)对设备的关键运行参数(比如空压机站的电流、电压、温度以及振动等量)能够以文本和曲线的形式显示,便于设备维护人员及时监控;

(4)对监控的数据能够进行异常判定,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信息提示;

(5)具有权限约束,对不同的管理人员配有不同的监控权限。

2 群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之前,首先对企业的车间环境、设备配置以及影响设备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调研,主要为可靠、稳定地完成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以及分析,便于企业中不同人员进行决策。基于PLC的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组态软件人机交互性能强等优点,进行系统方案的设计。系统主要分为上位监控管理层和下位现场操作层两部分,其结构如图1所示。

2.1 下位现场控制层

下位现场控制层的核心控制器为PLC。为了便于快捷准确地从各站读取到检测数据,这里采用RS485总线进行连接,采用Modbus协议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因为整个厂区设备比较分散,采集数据量大,为此配备了三台PLC。其中一台PLC需要进行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量和主要分布如图2所示。

2.2 上位机监控层

上位监控层设有一台工控机,通过以太网通讯方式实现工控机与现场PLC的数据通信,利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对设备进行组态,实现操作人员对生产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由于检测的数据较多,为此利用了数据处理能力较强的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处理服务器实现对采样数据的存储,以及越限报警的邮件和短信提醒等,方便设备维护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系统软件编制[2]

3.1 设备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

在以往的数据采集中,电流、电压、温度、流量等现场信号都是由PLC的模拟量通道进行采集,而PLC的模拟量采集部分的通道数少且成本高。因此,综合考虑成本以及设计方便、安全等因素。系统中以S7-200作为Modbus主站,PD194E系电力仪表和ADAM-4118仪表作为Modbus从站,实现ModbusRTU通讯。

Modbus通讯协议是一种在普通RS485通讯协议基础上开发的工业级通讯协议,具有主从设置、起始地址设置、数据包格式定义、停止位定义、奇偶校验、通讯速率可调、通讯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3]。而S7-200 CPU上的通信口在电气上是标准的RS-485半双工串行通信口,此串行字符通信的格式:1个起始位;7/8位数据位;1位奇/偶/无校验;1停止位;通信波特率可以设置[4]。符合这些格式的串行通讯设备可以和S7-200进行自由口通讯,S7-200的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带有西门子开发的Modbus RTU主站/从站指令,能够非常方便地实现Modbus通信[5]。通信主站的程序设计流程如下。

(1)变量初始化以及自由通信端口的Modbus主站初始化。这主要是对Modbus RTU主站初始化功能块进行配置。注意:Modbus主站库支持Port0和Port1(从站库只支持Port0口),因此软件设置和硬件安装要匹配。使用Modbus库时必须对库存储区进行分配,而且分配的存储空间不能和程序中其他存储空间冲突。在波特率和校验方式选择上必须与仪表设置相同。

(2)搜索并储存有效的从站地址。在不同的工况下,从站的数量以及种类都有可能不同,为了保证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通信之前必须对各个从站地址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保存有效的从站地址号。

(3)轮流对各从站发送读取数据申请。S7-200与ADAM-4118和PD194E系仪表间的通信。主要读取温度、相电压/相电流、有功功率等参数。为保证正常通信,先分析仪表通信地址信息表,然后对S7-200Modbus主站读写功能块进行适当设置,方能使系统正常工作。注意:S7-200内部存储器起始地址为00001,PD194E系仪表内部存储器起始地址为00000,因此在PLC编程时,需在读写从站的数据地址上加1。

3.2 设备监控系统的组态

MCGS组态软件是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公司开发的一种能在基于Microsoft的各种32位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可用来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系统,它为用户建立全新的过程测控系统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6]。

本系统采用网络版的MCGS,便于与后台数据服务器SQL Server的连接。同时为了人机交互友好,采用了可视化的监控画面,根据需要监测的设备(如空气压缩机等)的实际结构图作为基础进行可视化监测,如图3所示。

3.2.1 工控机与多台PLC之间的通讯

系统中采用以太网实现工控机与多台PLC之间的通讯。具体实现的流程如下:

(1)首先在设备窗口中添加多个“通用的TCP/IP父设备”,然后进行设备的IP地址设置,如图4所示;

(2)进行PLC以太网模块的IP设置;

(3)进行数据的通道连接,实现PLC与组态工程的数据变量相关联。操作示意如图5所示。

3.2.2 设备监控数据的处理与异常报警

系统可对不同测试点参数进行上下限的数值设定,当监测点的参数高于设定的上限值或低于设定的下限值的时候,系统将会产生报警信息。并且根据报警信息发生的时间、对象、类型、报警实时值、门限值和处理情况,集中显示在报警信息栏目中。报警信息的显示默认以时间先后排列,值班人员或设备管理人员可以对报警信息进行应答处理,并可以记录处理的情况。同时所有的设备监测数据都被储存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用户可以根据选择(时间段、采样周期、设备类型、监控参数)利用SQL语言以及MCGS中的策略实现特定的数据导出、数据的异常判定。其数据查询的语言如下:SELECT select_list INTO new_table_name FROM table_list[WHERE search_conditions][GROUP BY group_by_list][HAVING search_conditions][ORDER BY order_list[ASC|DESC]]。数据处理并报警的策略示意如图6所示。

4 结论

该项目自投运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完全符合用户需求。该工厂内主要设备的关键参数可以直接进行在线监测,实现了历史数据记录、故障报警等内容,以此减少了有关的检查和值班人员的工作量,帮助技术人员及时掌握工厂设备的运行情况,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能够迅速作出处理决策,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为确保正常安全生产、减员增效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摘要:以某中央空调生产企业设备改造项目为载体,提出了基于PLC与组态软件结合采用Modbus及以太网通讯协议实现设备的群控系统设计。主要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并重点就系统软件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如Modbus通讯、以太网通讯以及数据处理等程序的实现。目前该系统在现场使用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系统设备的关键参数,直观显示设备的工作运行状态,并能及时对监测数据出现的设备异常情况进行报警信息提示。

关键词:中央空调,设备群控,PLC,Modbus

参考文献

[1]张华,张智胜.车间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PLC&FA,2008(6):79-81.

[2]焦振宇.S7-200PLC模拟量采集的经济实现[J].测控技术,2010(12):22-24.

[3]陈碧慧.Siemens PLC与空压机RS485的通讯应用[J].自动化与仪表,2010(12):26-28.

[4]SIEMENS.SIMATIC S7-2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手册[Z].2008.

[5]金利祥,张德华,陈绍聂,等.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研究[J].机电工程,2012(02):188-197.

上一篇:应对开学综合征下一篇:经济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