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力范文

2024-07-08

经济活力范文(精选12篇)

经济活力 第1篇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 民间投资的活力却在下降, 这与民营资本原有市场过度饱和、可投资领域狭窄等不无关系。如果能在更多领域对民间资本打开大门, 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将被再度释放。我认为,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 未来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可望形成“国民共进、国民共赢”的良好态势, 国有企业可以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 腾出空间让民营企业施展拳脚。

要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热情、释放民间资本活力, 关键在于政府要避免走投资扩张的老路, 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切实转变职能, 简政放权, 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具体而言, 就是政府要从繁杂的事前审批中解放出来, 什么事情管, 什么事情不管, 要依照行政审批的“清单”来办, 抓好事中引导与监管。

《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教学反思 第2篇

按教研组的活动安排,9月18日,我与俏群老师利用学校社会开放周活动举行了一场“同课异构”校级公开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为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作为国情国策知识的教育,主要让学生在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部分教材内容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识记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掌握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以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识记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后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更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人翁责任感,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自觉为国家的发展发奋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学生的思想和知识水平的实际,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出示情景材料“新中国的伟大经济成就”复习巩固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思考取得经济成就的原因,从而引出导入新课,再辅以“导学提纲”设疑启思,,引导学生自学,引发讨论,组织开展学生自学活动,紧接着由教师提问、点拨、归纳,介绍我国现存的经济形式有哪些?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形式?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的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地位、作用、举例说明。最后再归纳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形成这一制度的我原因是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围绕教学目标,引用丰富的课外素材,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创设问题,启发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语言归纳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驾驭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架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生活现象,努力实现德育生活化的要求,较好的保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师生互动配合好,课堂氛围融洽,教学目标和效果明显,得到我校听课教师大多师的一致认可。

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需要本人认真正视,并在今后教育教学中努力改正的问题,具体总结如下:

1、讨论环节的问题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不够深刻,讨论环节设置的必要性问题值得商榷。

2、对学生回答后的点评还不够到位。

3、素材引用应注意关注有效性。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获益匪浅,我从上课、评课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明确自身在教材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和授课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强化理论学习,积极钻研教材、课标和考试说明,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主动多听课,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经济崛起的活力源泉 第3篇

提升重点企业专利申请质量

突出重点企业,提高专利申请质量,是巩义市知识产权工作的一大亮点。

其中,河南中孚实业有限公司一枝独秀,该公司技术管理部经理曹雯向本刊记者介绍:中孚实业“铝电解槽系列不停电停开槽装置”获得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金奖,“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已经通过科技部863计划攻关项目验收、吨铝直流电耗由2008年的13235千瓦时降低到了11819千瓦时,降幅达10.7%,大型铝电解连续稳定运行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年来,中孚实业被评为“郑州市专利工作示范企业”“郑州市专利工作先进单位”,并于2010年4月被授予“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多次得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累计获得奖励70余万元。

2009年以来,巩义市知识产权局先后荣获“河南省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目标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0年又被巩义市委宣传部评为“三下乡”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541件,授权345件,职务申请328件,占比60%以上,专利密度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中名列第三。

多方引导企业树立专利意识

巩义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梁静言谈中不时提及他们的宗旨就是从各个方面为企业服务好,让企业通过专利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引导企业树立专利意识方面,巩义市知识产权局下足了功夫:依靠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在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的优势,主动送专利服务上门。通过专利代理机构在巩义市设点、现场办公,帮助企业挖掘专利、专业专利代理文件,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及时申请专利。

2013年9月,梁静一行到河南兴旺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当她看到该公司那些精美的地板图案时,忍不住惊叹。随即,她向随行的该公司负责人王晓君建议,可以将那些公司独创的图案申请专利。

除此,巩义市知识产权局也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专利。巩义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听取全市的知识产权工作汇报,确定发展目标、谋划出台有关政策。早在2007年,巩义市就将专利申请目标纳入全市各镇、街道、管委会的竞争激励机制目标;2010年将授权发明专利作为加分因素列入全市考核細则;2012年巩义市出台的三大主导产业中,都提到了要加强科技创新,形成更多核心专利,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013年又将专利申请目标列入新型工业化考核目标,奠定了知识产权在基层开展的工作基础。

积极协调企业知识产权纠纷

位于巩义市郊的河南敦煌地毯有限公司现拥有资产两亿元,员工560名。2012年,该公司产销地毯1000余万平方米,产值2.5亿元,位居中国地毯行业前列。

很难想象,这家地毯公司曾经深陷知识产权纠纷。车间主任杨胜利见到梁静一行很是激动,说若是没有知识产局积极协调他们与东北某公司的纠纷,还不知道敦煌地毯的下一步会如何呢。公司早些年发展时,专利意识不强,加之各个地毯公司在图案设计上相互模仿,他们一时陷入困境。遭遇纠纷时,年轻的公司领头人崔光灿一趟一趟飞往东北,身心俱疲……最后找到了巩义市知识产权局,纠纷得以和平解决。

如今,敦煌地毯商标已先后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中国著名品牌”“中国优质产品”“中国消费者满意名优特品牌”“绿色环保首选品牌”“全国工程建材首选品牌”“中国3·15诚信品牌”等多项殊荣。

巩义市于2004年成立了河南省内第一家县级知识产权机构,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了专利资助资金,为知识产权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通过近10年的发展,巩义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在构建巩义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巩义市已形成的机械装备、耐火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来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巩义市知识产权局将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发挥知识产权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继续在全市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努力推进战略实施,全面提升城市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充分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和经济活力,全面推进巩义知识产权事业向前跨越。

巴西:高福利透支经济活力 第4篇

过高的福利严重透支了国家财政, 让经济增长缺少动力。然而,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巴西人依靠福利轻松生活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

政府养老金约占国内生产总值7%, 而基础设施支出只占1.5%

根据巴西地理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 今年第二季度巴西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1.43万亿雷亚尔 (1雷亚尔约合1.78元人民币) , 环比萎缩1.9%, 同比萎缩2.6%。巴西经济继去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之后再度出现技术性衰退。

巴西拥有全球最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 很多国家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 巴西就是拉美地区的先锋, 不仅建立了全民医疗和教育免费的制度, 而且划定了高额的救济金、养老金和退休金, 并推出诸如“我的家我的生活”等一系列惠及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生活补助计划。

以退休金为例, 与平均工资相比, 巴西人的退休金相当于退休前税后工资收入的97%, 远高出经合组织所提出的69%的平均水平;联邦法官、国会议员及政府司局级以上干部每年的退休金高达15万至18万美金。不仅如此, 公务员的直系亲属也能享受一定的福利。“军人统治时期退役的高级将领和军官们去世后, 他们的配偶或单身女儿可以终身领取丰厚的养老金, 即使不工作也可以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平”, 巴西一位军官曾这样告诉笔者。

作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巴西长期以来希望从教育入手提高劳动力素质, 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在发展学前教育、提供平等入学机会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 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巴西的公共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博士学习都是全部免费的, 在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阶段, 适龄青少年只要凭身份证件进行注册就可以入学, 不需要经过任何测试、不缴纳任何费用。巴西宪法更明确规定, 联邦政府将其预算的18%用于教育支出, 州和市政府应拿出不低于20%和25%的财政收入用于发展教育, 同时联邦教育经费的30%、州和市教育经费的60%应用于初等义务教育。巴西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3%, 居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然而, 巴西经济结构单一, 过于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巴西2014年经济增长仅为0.1%, 且2015年预计将衰退1.97%, 政府为高福利所拖累, 已经难以承担起如此沉重的财政压力。巴西《经济价值报》评论称, 政府财政赤字扩大的病根就在于社会福利支出过大, 超出了本国经济的承受能力, 这说明目前的福利制度与巴西劳动生产率并不匹配, 是不可持续的。

该报指出, 巴西国债很大一部分都是为养老金制度服务的。随着人口的逐渐老龄化, 政府为支付退休金而承受的财政压力还将与日俱增。与欧洲国家相比, 虽然巴西目前的人口结构还比较年轻, 但是老龄化的趋势明显加速。笔者查阅美国中情局发布的《世界概况》发现, 2014年巴西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约为7.3%, 25岁至64岁人口占51.3%, 因此到2050年, 巴西老龄人口预计会达到30%。据统计, 巴西目前有近百万退休公务员享有养老金, 养老金支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巴西养老金赤字以每年10%的速度猛增, 预测到2050年养老金占GDP比例将增长至12%。照这个趋势发展, 巴西的经济发展必将扛上更大的负担。而相比于“慷慨”的养老金支出, 政府用于基础设施的资金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

改革计划遭遇重重阻碍

管理不力也是巴西福利制度被诟病的重要缘由之一。《圣保罗页报》就曾经报道称, 巴西福利浪费的原因主要在于不良规则的制定、欺诈行为的存在和监管力度不足三个方面。为此, 巴西政府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本已捉襟见肘的财政越发窘迫, 2014年初级财政赤字达325亿雷亚尔,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已将巴西信用评级降至Baa3, 接近垃圾级别, 标准普尔也警告巴西很可能在未来一年失去其投资级评级。这一系列打击导致民众对政府支持率跌到了最低谷。

为了平衡财政支出,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巴西政府自6月起宣布削减养老金支出, 实施新的退休金制度, 希望到2026年削减社保金支出500亿雷亚尔 (约合139亿美元) , 并在未来45年为政府节省3.2万亿雷亚尔。

但俗话说得好,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尽管已经无路可退, 但“得到了上帝眷顾”的巴西人靠着福利轻松生活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笔者在巴西就深深感受到, 很多人只要生活能够继续, 就不想再工作;强势的劳工法更是加固了巴西劳动者的这种观念, 充分保护了他们的福利。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保罗·罗贝尔教授称, 教师公会自6月初起组织全体老师罢工, 但工资正常发放。这也是巴西社会的普遍现象, 很多人不愿意为了创造财富投入额外的劳动。

“现行的养老金计划不仅低效而且昂贵, ”罗贝尔指出, “但改革计划在国会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政府原本预备实行更为严苛的退休金发放模式但没有通过, 这也是近来政府支持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民众觉得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夺了!”此起彼伏的罢工活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推进。

南通市城市经济活力分析研究 第5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南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依据“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总体思路,南通把沿江开发、江海联动作为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大机遇和最大优势,全力抢抓“一带一路”和长三角经济带建设等新一轮国家发展战略机遇,以此提升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和城市发展活力。那么南通城市发展活力究竟如何,增长的潜力在哪?搞清楚这些问题,必然会促进南通经济在前进的征途上,扬长避短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围绕反映城市经济活力的四大类20个指标,通过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间的对比,对南通城市经济活力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分析,剖析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城市经济活力的涵义

城市经济活力主要体现城市的经济活动能力。世界“经济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组织”对此的定义为: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私人企业和公共企业的吸引能力;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能够为居民提供满意的就业等经济活动,以及长期可持续性的生活质量;能够随时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致力于居民福利的增加;能够鼓励和承认居民和企业的创新、勤奋、品德高尚,以及参与地区活动。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专家凯文·林奇认为:“城市的经济活力主要表现为城市的成长性,而且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成长性、对外来资本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方面”。城市经济活力与城市社会活力、环境活力以及文化活力共同构成了城市活力体系。

二、城市经济活力综合评级体系的构建

我们认为,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都不足以分析和评价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状况,除定性描述和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也就是要寻找和建立一个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以此测量、界定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状况,并通过不同城市之间的比较,来准确定位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状况,探索和发现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城市经济活力尽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概括起来无非包含四方面要素:经济成长性;对资本和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居民生活质量;创新能力。本文在上述四项要素的基础上,依据南通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完备、可比及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城市经济活力的综合评级指标体系。

(一)经济成长性

经济的成长性,即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经济增长的潜力与发展后劲。该要素是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经济活力的首要因素,它着眼于未来,从动态角度对城市经济活力进行阐释,选取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口总量三个层面进行评价。GDP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更是一个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财政收入则用来衡量地方政府吸取财政资源与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体现城市未来发展的现实经济储备;人口则是潜在劳动力供给的反映。

(二)对资本和生产要素的吸引力

一个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必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吸引人力、资本等流动性较强的生产要素,成为令人向往的活力之都。本文分别从劳动力、教育与人力资本以及对资本的吸引力三个层次进行评价。人是城市发展、富于经济活力的源泉,是生产力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必然拥有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而优质的教育会为人才储备提供基础与可能;对资本的吸引力,即能否筹措到充足的资金,是一个经济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资本的流动性决定了它能自主选择高回报、高成长性、富于活力的城市。

(三)居民生活质量

居民的生活质量是评价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从财富、居住、就业及消费状况三个层面进行评价分析。收入水平主要反映居民的财富状况和经济能力;居住环境主要反映城市居民对住房的负担能力、对房屋存量的保护能力及居住的舒适度;就业状况是居民生活消费质量得以持续提高的物质保证。

(四)创新能力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努力创新,一个城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并不断发展进步;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现了一个城市对个人及企业的创新精神、创新成果在制度层次上的尊重与保障,能激发并鼓励创新成果的涌现,进而转化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本层次分别从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两个层面进行评价。

根据以上构想,特建立城市经济活力综合评价体系,共四大类20项指标。经济成长性

人均GDP

人均GDP

人均GDP增长率

财政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率

人口总量

常住人口

对资本和生产要素的吸引力

劳动力

从业人员

教育与人力资本

教育占一般财政支出比重

对资本的吸引力

实际利用外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三次产业结构

居民生活质量

财富状况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年末余额

居住状况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

就业及消费状况

城镇登记失业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发明专利数量

R&D占比

知识产权保护

适度通胀,经济充满活力的标志 第6篇

实际上,通货膨胀是与经济增长 相伴的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目前媒体上最吸引眼球的关键词之一。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继2007年同比增长4.8%后,今年第一季度又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货币政策的基调从“适度从紧”变为“从紧”。为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显著加快,在今年第一季度达到4%。近段时间以来,几乎所有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在围绕治理通货膨胀的指挥棒转,通货膨胀似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头号公敌。

治理通胀,付出了不小代价

然而,为治理通货膨胀而出台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副作用也日益凸显。从紧货币政策已经造成银行内部可贷资金缺乏,盈利空间受到挤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已经造成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幅下降,目前仅为2%左右。由于央行不断通过发行央票来对冲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低收益的央票资产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而高收益的信贷资产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贷款数量的行政管理则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愈发艰难,民间借贷利率不断上升。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以及资金成本的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在次贷危机造成美国进口需求下降以及贸易保护压力抬头的环境下,2008年中国出口行业将面临严峻挑战。此外,从紧货币政策也对资本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货币和信贷增量下降改变了中国A股市场中的流动性状况,造成交投惨淡;另一方面,资金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压缩了中国企业的盈利前景,恶化了A股市场的基本面。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中国A股市场指数已经下跌了40%。

这就提出了以下问题:通货膨胀真的是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吗?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支付银行和企业亏损以及资本市场下跌的代价值得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更加全面地认识通货膨胀。

治理通胀,并非惟一重要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通货膨胀并非宏观经济中惟一重要的问题。翻开任何一本宏观经济学教材,我们都可以看到,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包括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都是一个经济体在长期内实现可持续增长而不可缺少的,但在短期和中期内,上述四个目标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最不重要。以2000年以后的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为例,美国经济存在显著的经常项目逆差,中国经济存在显著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但这两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并未影响到该国的经济增长、就业与物价稳定。

那么,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三个国内目标之中孰轻孰重呢?标准答案是很难判定,因为这三个指标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刻画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关系的是著名的奥肯定律(Okun's Law)。该定律指出,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则实际GDP增速低于潜在GDP增速3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说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追求经济增长即是追求充分就业,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冲突。刻画经济增长(或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是更为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该曲线表明,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Trade Off):失业率越高,则通胀率越低,反之亦然。换句话说,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经济增长(或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这两个目标是相互冲突的,如果一味追求高经济增长,那么通货膨胀就会肆虐;如果一味追求低通胀,经济增长率就会下降,失业率将会上升。因此,理想的状态是在经济增长(或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用经济学术语来讲,那就是经济增长率达到潜在增长率、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或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预期通胀率等于实际通胀率。

这是否意味着经济繁荣一定伴随着通货膨胀、而经济停滞一定伴随着通货紧缩呢?正确答案是未必。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存在两个著名的反例。第一个反例是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Stag-flation),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产生滞胀的根本原因是,虽然劳动生产率增速的下降使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美元危机与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得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可以想象,滞胀对于国民福利的损害是最为严重的。另一个反例则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与21世纪初期美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该阶段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是IT革命和互联网的兴起导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而来自实施出口导向策略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廉价进口商品则压低了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率。我们一度认为,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里的表现突破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传统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经济”。然而,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以及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证明所谓新经济的虚妄。IT革命和金融创新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国际收支失衡的格局也不可能长期维系,因此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反向关系终将发挥作用。

从1987年到2007年这20余年间,中国宏观经济存在一个著名的拇指定律,即一旦实际GDP增长率连续两年超过10%,那么从第二年开始就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例如,1987年和1988年的实际GDP增速分别为11.5%和11.3%,而1988年的CPI达到18.8%;1992年和1993年的实际GDP增速分别为14.1%和13.7%,而1993年的CPI达到14.7%,1994年更是高达24.1%。然而,该拇指定律在进入21世纪后被打破了,从2003年到2007年,实际GDP增速连续五年超过10%,但CPI始终保持在5%以下。笔者在《世界知识》2008年第8期中撰文指出,2003年至2007年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是中国政府实施出口导向增长战略、保持汇率低估和推迟要素市场价格调整所致。随着出口导向增长战略开始向内外平衡的增长战略转变、人民币加速升值,以及全球要素价格飙升推动国内要素市场价格调整加快,低通胀注定难以维持,而较高通货膨胀将成为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的常态。

通货膨胀,为何让人过度紧张

通货膨胀为什么会令政府和民众备感警惕呢?首先,通货膨胀客观上发挥着“劫贫济富”的功能。通货膨胀是一种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工具,它使得收入和财富由固定收入者向财产持有者转移,由债权人向债务人转移。由于社会底层民众通常是固定收入者(工薪阶层)和债权者(储蓄者),因此通货膨胀会极大地损害他们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已经退休、工资调整已无指望或非常缓慢、仅靠年金收入生活的老年人。其次,通货膨胀意味着物价全面上涨,使得市场机制通过物价水平来进行资源配置的功能陷入紊乱状态,从而可能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再次,居民感觉到的通货膨胀水平往往高于政府公布的官方数字,这无疑会加剧居民对真实通胀水平被低估的担忧。例如,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价大幅上涨,但由于计入CPI的仅仅是房租价格而非房价本身,造成很多城市居民认为通胀率被政府人为低估。最后,通货膨胀可能引发居民挤兑银行以及抢购商品的现象,这可能导致银行大规模倒闭、商品供应短缺以及社会大幅动荡,如果不能防止高通胀转变为恶性通胀,那么政府执政的合理性就会受到质疑,如上世纪40年代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旧中国,还有当前的津巴布韦。

事实上,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前者的通货膨胀水平也普遍高于后者。合理适度的通货膨胀是一国经济快速成长的标志,而经济发展面临停滞的发达国家往往遭受着通货紧缩的折磨。对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经济体而言,在价格市场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伴生着较高的通货膨胀。例如,1992年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一度超过2000%。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而通货膨胀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上。2007年俄罗斯GDP增长率约为7.5%,而通货膨胀率超过了11%。

经济活力 第7篇

日照市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海洋特色新兴城市。近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市发改委与市直各有关部门坚持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作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产业优势, 紧抓“蓝红金”等国家、省重大战略机遇, 着力创新工作机制, 拓展服务空间, 优化营商环境,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

1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全面深化改革实施以来, 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 多措并举, 加快非有制经济发展, 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1-6月份, 全市民营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4.57万户, 完成总产值1892亿元, 上交税金3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6.7%、11.2%和0.2%。

1.1 政策环境日趋优化

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 21个市直部门组成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 先后制定出台了2014年全市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方案、日照市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中小企业扩量升级的意见、日照市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考核办法、日照市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等,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2 融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目前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23家;狠抓民间融资规范引导试点, 今年第一批批准设立的11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已陆续成立, 注册资本总计6.1亿元;加快发展直接融资, 上半年全市实现直接债务融资额41亿元;推进“财政增信优惠贷”, 目前, 已累计向290家小微企业发放“财政增信优惠贷”21.2亿元。

1.3 民营资本成为投资主力

利企优惠政策实施以来, 全市民间投资异常活跃。截至上半年, 全市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4.57万户, 注册资本 (金) 1485.1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6.7%、44.6%, 增幅分别居全省第十位、第四位。每万人拥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511户, 户均注册资本 (金) 101.92万元, 均居全省第三位。

1.4 开放型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

上半年, 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上升趋势, 增幅居全省第六位, 新登记法人外商投资企业15户, 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25%, 特别是全市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方认缴出资额同比增长130.74%, 占新增注册资本的比例达到82.51%, 增幅位居全省第五位。全市正在运营的外资企业达320家, 完成进出口199.8亿美元, 同比增长29.9%, 绝对值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

2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清晰地看到,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面临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

2.1 规模总量小、市场竞争力弱

虽然钢铁、石化、汽车及零部件、农用车及农用装备、临港物流等产业发展迅速, 但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仅有554户, 比威海少894户, 占临沂的14.3%、潍坊的14.6%、济宁的28.3%。且大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 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 市场竞争力、扩张力不强。

2.2 融资难、融资贵

各银行信贷多投向大项目和大企业, 而对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设置了较高的抵押要求, 导致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高, 融资规模受限, 融资难度加大。调查数据显示, 62%的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 54.5%小微企业反映融资困难, 49%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金额在50万元以内, 18.2%的小微企业两年以来没有获得过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贷款。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抵押、担保贷不到款, 贷到款的利率大多上浮60%-70%, 还要加上担保费、评估费、账户管理费等费用。企业联保互保风险巨大, 一个企业出问题很可能导致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银行抽贷惜贷, 很多企业被逼无奈通过小贷、民间借贷融资, 实际利率特别是近期超过30%的居多。

2.3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占比较低, 政策受益面狭窄

调查显示, 全市享受到了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比例偏低, 即使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 享受到的优惠有限, 对企业效益增加影响不大。在税费方面, 还存在一些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不合理收费项目, 与公有制企业相比, 非公有制企业税费负担仍然较重, 小微企业税负偏高, 目前全市制造业小微企业税负为0.61%, 是行业平均税负的1.6倍, 是大型企业税负的2.44倍。还有部分企业反映, 相关部门减免申报、审批手续比较繁琐, 减免的数额较小而放弃, 而且大部分小微企业难以达到申请条件, 优惠政策难以享受。

3 几点建议

根据国务院近期一系列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精神, 结合我市实际, 提出如下建议。

3.1 推进投资便利化

鼓励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法无禁止”的行业和领域, 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尽快制定并公布全市负面清单目录。在竞争性领域不设置股权比例限制, 鼓励民间资本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凡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凡法律法规规定可由县一级政府审批的事项, 一律下放到区县, 强化区县政府市场监管主体责任。

3.2 加快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

本地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再生产的, 同等享受外来企业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 给予扶持奖励。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从龙头壮大、产业配套、服务平台等方面对产业集群进行规范提升。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逐步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 加快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股份制公司发展。

3.3 改善金融服务

切实执行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 不搞“一刀切”, 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限贷。推进开展信托贷款、表外融资、银行间市场直接融资等类信贷业务, 保持非信贷融资总量占银行业融资总量的比重持续增长。建议将全市财政增信优惠贷信用保证金增加到4-5亿元。强化对财政风险补偿金使用绩效的考核, 增信企业对象应主要为小微企业。

3.4 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创新增长方式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 第8篇

如何拉动世界经济复苏?G20杭州峰会提出“创新增长方式”,聚焦潜在经济增长动力,共同制定创新发展的行动计划和合作方案,加强各国在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领域的全方位创新合作。

警钟敲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6月份,世界银行(WB)将全球经济的增幅从年初预测的2.9%下调至2.4%。它给出的理由是发达经济体增长滞缓、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全球贸易疲软和资本流动锐减。同时,英国脱欧再给世界经济增添迷雾。IMF在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预计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4%,比4月的预测下调0.1个百分点。

发达国家日子不好过,新兴市场也步履蹒跚。巴西和俄罗斯目前正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国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GDP增速也放缓了脚步。中国经济在步入“新常态”之际,不仅要在世界经济下行中寻求突围,同时还要处理好本国调结构、去产能等艰难转型。

很多投资者已经放弃了在新兴经济体的投资计划,例如2015年底,高盛就宣布取消其资产管理部的“金砖四国”基金。

新兴经济体虽然在本世纪初有过强劲的增长表现,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他们的增速开始下滑。而欧洲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不仅直接影响到了欧盟经济的增长率,还进而通过贸易和投资等传导机制,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

世界期盼中国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仍弱于预期,金融市场潜在动荡、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和投资低迷,一些国家生产力及就业增长缓慢等下行风险犹存。地缘政治走向、难民增加以及恐怖主义等导致全球经济前景复杂化。而且,当下的世界经济版图也持续变化,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发生重大转型,这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不过,也蕴含着极好的机遇。要想在一系列复杂困难的局面下实现经济有活力的增长,不仅要挖掘新的增长动力,还要在提振全球需求以支持短期增长的同时消除供给侧制约,提升劳动生产率、拓展生产边界、释放中长期增长潜力。另外,还要以创新为抓手,挖掘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造新的、更好的就业。

实际上,环顾全球,用创新改变增长方式的苗头已在不少国家出现。比如,美国对已成为经验的园区化“硅谷模式”和碎片化“纽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本提出要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加速技术创新,推动无人驾驶汽车、前沿机器人技术等的运用;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和2020高科技战略。

中国提出创新增长方式的战略构想,正是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追随世界科技发展步伐,加快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个“先进”,显然不只是经济总量,更是经济质量,是科学技术、产品质量和企业品牌。中国的包容态度和联动倡议,得到了G20的大力支持,在中国的倡议下,创新增长方式被写进了G20杭州峰会公报。世界期待中国能带头践行,推动全球创新经济增长,化解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冲破经济增长的瓶颈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增长蓝图》为未来指明方向

G20杭州峰会上,《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获得了一致通过,各国决心在根本上寻找世界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之道,紧紧抓住技术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要素、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制定一系列具体行动计划。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大力突进结构性改革,制定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创新增长蓝图》是G20杭州峰会在“创新”议题上取得的一个关键成果,并有具体领域的行动计划为保障,包括《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等,将G20创新议题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会推动世界各国在理念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制定计划、在制度上强化保障,为全球经济增长开辟新途径,全面提升世界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

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新贡献

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大东区经济活力 第9篇

大东区作为老工业城区, 近几年来, 抢抓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历史机遇, 全力加快工业振兴, 初步建成以汽车制造为核心产业, 以沈阳汽车城、欧盟经济开发区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工业体系。但是, 大东区要在沈阳实现“三大目标”的进程中增强自身实力、提升区域地位, 仅有工业的快速发展远远不够, 必须充分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大东区服务业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在推进工业振兴的同时, 大东区立足建设“三产发展最快区”, 制定并实施服务业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大力推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1. 服务业增速高位运行, 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

近几年来, 大东区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步增强。2008年, 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9.17亿元, 增速高于GDP3.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7亿元, 增幅位列全市第一。特别是, 服务业总量的增长, 促进了全区产业结构的优化。2007年, 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0%, 2008年上升到32.4%, 今年一季度上升到35.8%。

2. 服务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

2008年, 全区三产入区库税收6.5亿元, 占全部入区库税收的62.3%, 较2007年提高7.8个百分点;在入区库三产税收中, 房地产业占30.8%, 批发和零售业占15.5%, 专业市场及其它行业占23.2%。

3. 现代服务业项目加速集聚, 三产整体业态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 全区服务业项目引进、建设呈突破性增长势头。2008年, 全区投资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8个, 竣工项目46个, 引进500万元以上国内企业71个, 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服务集聚区。特别是东中街商业区、沈海物流区两大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突破性进展。

4. 多种业态竞相发展, 服务业加快全面布局。

一是积极推进社区商业建设。2008年, 全区新建、改造社区商业服务中心4个, 新增连锁店铺98家、便民蔬菜店58家。二是整合商业资源, 积极打造特色商业街路。重点打造1条农副产品专业街、3条商业街、5条餐饮休闲娱乐专业街、6条生产资料专业街, 街路商业特色日益突显, 商业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三是充分挖掘发展潜力, 培育品牌市场。继东北陶瓷城改造扩建, 东贸装饰材料市场、沈阳陶瓷大世界顺利竣工营业, 中国-北方茶城隆重开业, 在扩大北方茶叶流通、普及宏扬茶文化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到, 大东区的服务业还处在加速发展阶段,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正在起步, 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和发展:一是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例需要。二是现代服务业附加值有待增加。三是新兴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尚不健全。

二、大东区发展服务业的条件和优势

从沈阳市来看, 一方面, 随着以沈阳为核心的经济圈的建设, 其产业紧密程度和关联度将进一步强化沈阳服务业对周边城市的输出能力, 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 沈阳经济发展正处于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转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经济的转型期, 服务业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作用。

从大东区看, 在四个方面体现出发展服务业的优势。

1. 产业优势。

大东区是辽宁省汽车产业核心区, 是汽车产业基础最为雄厚、聚集效应最为突出的区域。今年, 全区汽车整车生产将达到30万辆。华晨宝马、华晨金杯、上海通用北盛三大整车厂正在就地扩张, 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第二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三产发展, 特别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

2. 空间优势。

在城区中, 大东区待开发土地资源最为丰富。围绕服务业发展, 有四个重要空间。一是东中街商业区。目前, 东中街在全市服务业集聚区中, 空间最大、规划先进、项目集中。二是沈海物流区。在围绕国瑞东方商城等龙头项目优化现有空间规划的同时, 今年起, 通过搬迁企业和实施旧区改造, 还将腾出1平方公里存量空间。三是欧盟开发区生活服务配套区。可开发土地面积6平方公里, 将建设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特色街区。四是文化产业区。涵盖工业文化、民国文化、万泉文化等具有大东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

3. 项目集聚优势。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 大东区的服务业项目工作实现了根本性突破。包括百货零售、批发、餐饮住宿、商务办公、社区商业等, 每一类服务业业态都有一批国际企业和特色品牌, 每一个集聚区都有龙头项目。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招商集聚项目、以项目壮大产业、以产业提升实力的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4. 软环境优势。

近几年, 大东区重视并不断加强软件环境建设, 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加强全区服务业规划体系建设, 科学编制了《大东区2008-2012年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地区规划, 明确了未来5年大东区服务业发展总体格局、发展目标、重点行业。二是加强服务业工作体系建设。成立现代服务业办公室, 建立了服务业指标统计体系。三是营造发展氛围, 多次就服务业发展及东中街、沈海物流区等服务业载体建设组织召开专题会议, 邀请国家和省市领导及专家学者, 就现代服务业总体规划及汽车服务业、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发展举办服务业发展论坛, 凝聚各方智慧, 共谋服务业发展。

三、大东区服务业的目标、思路及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是我区全面建设北方经济强区的重要时期, 也是服务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我区服务业工作,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实现“三产发展最快区”为目标, 以服务支柱产业发展、服务城市功能拓展完善、服务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为宗旨, 以精心打造东中街商业区、物流集聚区等两个市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 形成定位明确、分工协作、互补配套的功能性组团发展布局, 努力把大东区建设成沈城东部现代中心商业区、服务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高级商务办公区、辐射东北亚的现代物流强区。

1. 明确服务业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加快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坚持项目带动的原则。三是坚持协调发展、重点突破原则。四是坚持服务业内部增加就业功能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同步的原则。

2. 明确服务业发展目标。

到2010年,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达到38.7%, 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2.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0%以上的增幅, 服务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到2012年,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 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5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0%以上的增幅, 服务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提高4个百分点。

3. 突出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 重点建设东中街市级商贸区、吉祥商业街等14个区级商业区, 打造小什字餐饮一条街等15条特色街路。二是依托汽车产业, 积极发展汽车信贷、汽车保险等汽车上下游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全力推进沈海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四是依托中韩产业团地、清华科技产业园, 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五是依托万泉文化产业区建设, 推进创意文化产业、传媒业等新型现代服务业发展。六是开发以万泉公园、吉祥商圈为重要节点的南北运河沿岸休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会展经济。七是着力改造和培育陶瓷、农副果品、茶叶等专业市场, 加快构筑具有产业特色的市场群体;同时, 发展和扩大特色街区、特色商店, 加大社区商业中心的改造建设力度。八是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区设立具有总部性质的机构, 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九是抓好辽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区建设, 培育以中小企业上市为特色的金融服务业。

4. 科学规划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

在服务业总体布局上, 二环以内区域为现代商贸发展主导区, 二环以外区域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在功能布局上, 抓好以东中街商业区、沈海物流区为重点的服务业功能区。一是东中街商业区。北起草仓路, 南至万泉公园, 西起东顺城街, 东至滂江街, 占地5平方公里, 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 建设融合欧洲、北美尚、南美、亚太等四大主题街区于一体的全新的泛商业、泛娱乐的城市超级公共活动平台。二是沈海物流产业区。东至观泉路-大东区界、南至东陵西路、西至北海街、北至望花南街, 面积约20平方公里。以东北大马路为轴心, 建设集原料、部件、整车的配送、交易、展示、服务于一体的汽车物流园;以东站陆地港为枢纽, 建设生产资料物流园;以东贸路为轴心, 建设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生活资料物流园。三是万泉文化产业区。充分依托万泉公园和南运河大东段, 在东顺城、滂江街向津桥路方向延伸的5平方公里区域, 打造北运河综合休闲旅游观光区。同时, 要借助欧盟经济开发区生活配套区启动建设, 打造购物中心、国际学校、医院及娱乐、休闲等功能集中的生活配套区。开发八王寺地区、东北大马路地区、联合路以北地区15万平方米土地空间, 依托中韩产业团地和清华科技园、八王寺创意产业等高端科技项目, 充分利用沈阳大学、小北通讯器材市场等科技资源, 形成集高新技术研发、高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科技服务集聚区。

5. 全面推进重点服务业载体建设。

一是全力加快东中街商业区建设。首先, 围绕东中街发展定位, 重点抓好龙之梦亚太中心、中粮·沈阳大悦城、丰瑞·威斯顿广场、南华商业广场等13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其次, 采取有效措施, 在已建项目和待建项目中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发展体验购物、娱乐休闲、会展信息、商务金融、连锁经营等丰富业态的现代服务业。第三, 要围绕小东地铁经济带, 积极策划和储备一批业态新、体量大、质量高的项目。二是加快推进沈海物流区建设。首先, 要整合资源, 完善物流区整体规划, 科学实施功能分区。其次, 要着力加快大项目建设和引进, 重点抓好国瑞东方商城二期、陶瓷城二期、东北不锈钢专业市场等大项目建设进程, 确保东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红星美凯龙、金泰物流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全面拉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格局。第三, 要着力拓展东北大马路周边空间, 策划、引进一批服务业大项目。此外, 要积极策划、组织实施民国文化游、老龙口酒文化产业基地等工业旅游项目, 繁荣旅游经济。要抓住政策机遇, 推进辽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业区建设, 不断创新服务业发展思路, 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亮点。

6. 发展新型社区商业。

要积极引导兴隆大家庭、都市绿洲、台北A+A餐饮连锁等大型商业集团开发社区商业, 把先进的商业业态引入社区, 加快便利店、生鲜超市、放心早餐店等配建改造。积极促进社区商业信息化建设, 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的网络化和产业化。发展一批连锁企业及其他文化娱乐企业, 组成“联合舰队”, 实行团组式开发, 进一步提高社区商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商业层次, 构建和谐的社区服务业体系。

经济活力 第10篇

一、传统经济发展中重需求侧轻供给侧带来的负面影响

需求侧的内涵一般是指重视经济产出能力, 将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测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量化指标, 寄希望于通过创造有效供给来满足市场需要, 以GDP总量的形式测定经济发展状况。因此, 传统需求侧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GDP总量背后所隐含的经济结构、创新产出能力和要素投入状况, 与此同时, 相对忽略了经济对市场变化的反映状况, 容易造成生产过剩并诱发经济滞胀现象。

(一) 需求侧改革产生的根源

经济政策具有阶段性与时效性, 传统的需求侧改革是建立在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形成的, 重视经济投入产出与经济发展速度的根本原因在于用经济产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经济要素投入比较高, 边际产出能力与科技含量较低, 引发了经济增长倚重于要素投入与市场需求的困境。

相比较而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 单纯注重需求侧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暴露出缺陷。就消费领域而言, 居民消费的侧重点不在于“是否拥有”, 而转向“值不值得拥有”, 隐藏在商品背后的科技创新与品牌价值逐步成为影响居民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 单纯注重需求侧改革引发的经济结构性问题

非均衡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 尤其是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 注重需求侧相对忽视供给侧诱发了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外在表现为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经济增长动力等方面的问题。

1.在产业结构方面, 三次产业发展存在失衡现象, 且产业发展过于倚重投资的拉动作用。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且二产转型升级乏力, 一产现代化水平较低, 最终使得三次产业发展存在失衡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以工业为主的二次产业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期收益, 吸引大量投资进入却忽视创新、科技在生产中的作用, 致使以钢铁、煤炭、水泥为代表的重化工行业暴露出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创新应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显著的引导作用, 经济要素的配置与创新配置相结合, 提升要素边际产出能力与变价创新价值。

2.在区域结构方面, 城乡之间、区际之间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的经济具有较为显著的渐进式发展特点, 其根源是资源时空与地域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并由此引发的经济发展速度存在不均衡现象。在城乡方面, 经济领域“马太效应”的累加作用, 致使城市拥有率先发展的条件, 且具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农村因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经济发展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在区际之间, 东中西部由于工业基础存在明显的差异, 科技创新水平与人才资源同样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由此引发经济发展次序上存在先后之分, 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区际不平衡。

3.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 过度依赖土地、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 忽视经济边际投入产出效益。传统需求侧经济中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侧重点在于重视经济产出能力, 而要素投入结构被忽略, 仅仅将要素产出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缺乏相应的要素价格反馈机制, 致使生产浪费和生产过剩等问题的产生。

4.在经济增长动力方面, 将投资、出口和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且过于重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增速过快、结构失衡等问题。追寻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应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外在表现为物化的需求与供给。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受到来自需求侧和供给侧亟待解决的双重压力, 单纯重视需求侧或单纯以供给侧为主都不能发挥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也不能够为经济增长奠定良好的发展模式。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的若干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于实现经济发展质量与数量的双重结合, 用改革的方法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在逐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与发挥要素边际产出能力的基础上, 推动全社会生产力水平发生质的转变, 更加注重并落实以人民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一) 注重经济结构性变化,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经济结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是经济发展各领域动态化的过程, 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分配结构等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而结构性的变化源于要素在时点上给定与时段上可变的双重博弈。

传统需求侧经济发展模式重视产出与要素投入, 而全要素生产率得不到重视, 导致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的“三高经济产出模式”的诞生;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应该更加重视要素的变化, 无论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要素的稀缺性, 还是要素价格的变动, 都应该纳入到经济发展所需要思考的更为全面化的系统中。充分发挥要素边际产出能力,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逐步将传统“三高经济产出模式”扭转为“全要素经济产出模式”, 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生产力水平。更加协调市场资源配置与政府调控机制之间的关系。市场有效配置资源推动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基础设施完善三者的有机协调, 同时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弥补企业的交易成本并着重提高资本投资回报率, 此时便需要政府承担起调配资源、调控市场的作用, 为市场运行构建制度环境。

(二) 新理念与新产业双重结合, 探寻经济增长原动力

在经济增长动力方面, 应该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在制度变迁、结构优化和要素合理配置三者有机结合之中。尤其是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 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传统经济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培育新型经济增长点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发展理念方面, 将创新作为提升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协调作为权衡经济发展整体性的测量标准, 绿色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开放作为解决过剩产能的强有力措施, 共享作为改善民生与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 真正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领域, 提升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与长远性。在产业选择方面,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涉及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物流、节能环保服务等, 将成为未来推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 不断探索新兴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鼓励跨业态发展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提升产业发展对外合作能力与市场融洽度。

(三) 逐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更加注重要素边际产出能力

传统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表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而供给侧改革更加重视创新和技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 客观上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合理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 逐步提高要素边际生产率与边际产出效益。

老帝国的新活力:创意经济 第11篇

这一幕发生在2012年11月9日的伦敦。就在前一天傍晚,清华同方董事长荣泳霖等来自零售业、互联网、农业、房地产等行业近20位中国企业家和投资人抵达伦敦,开始为期一周的“全球智慧商业伦敦周”活动。对金丝雀码头集团的拜访是当天的第六个节目—不少企业家的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既疲惫又兴奋。

正在重新改造的39层其实是金丝雀码头集团写字楼的顶层,原为普华永道租用,后该公司迁出。恰逢Eric Vander Kleij履新,与高层商议不再单独租给某家公司,而是提出39层商业俱乐部计划。

Eric Vander Kleij是英国首相卡梅伦钦定的前东伦敦科技城CEO,也是一位连续创业型企业家。他到金丝雀码头集团的使命之一就是为这个新兴的金融城注入科技、媒体的活力,丰富东伦敦的商业生态。在39层这一商业空间,将会积聚一批初创酷公司领袖、中型企业管理者及金融巨头高层。“我们从意大利订购了两台最棒的咖啡机,让创业者享受最好的服务。人们在这里自然碰面,交流商业机会,形成有机创新的网络。有的IT公司需要连夜编程,相应也有专门的办公室,可不受打扰。”

“没想到,老帝国也做创业者服务的生意!”有几位代表团成员小声议论。Eric说,创业者可以400镑(约合4000元人民币)每月的价格租用到一张办公桌,享受所有设施服务,并鸟瞰金丝雀码头最美丽的夜景。

“还真不算贵。亚平,干脆你帮我们协商租几张办公桌,作为驻伦敦的联络点算了。”昏暗的装修工地中有人戏谑。大家口中的亚平是本次伦敦周主办方英途跨文化交流机构的董事长邓亚平。

曾在知名财经媒体供职、多年在国内为企业家搭建高端平台的邓亚平洞察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正在自觉调整国际化的呼吸和节奏。“英途将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亲历全球商业与文化的深度体验。通过整合国际资源,拓宽商业决策者的全球视野,推动中国商业与全球社区的深度交流及创新性融合。”

此次“全球商业智慧伦敦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11月10日与伦敦商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商业论坛”。中国企业对伦敦商学院还比较陌生,其实它在欧洲一直排名第一,在世界也是排名前五,代表团成员走进学院教室与教授学习互动,还与西方商业领袖和意见领袖围绕“中国式创新与欧洲大机遇”主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在国际场合上进行公开演讲和展开对话是有志于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家面临的重要练习。比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熟悉西方商业社会的逻辑及风格。

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中国商业论坛用英文做主题演讲。他提到东亚商业文明一直存在的模仿及创新—日本的生产者改造了咖啡杯的敞口,使其适应欧洲人的“大鼻子”,抢了中国出口的单子。他还盛赞海尔、腾讯的先行者姿态。在结束哈佛的进修之后,王石将到剑桥大学深入理解欧洲的管理理念。

清华同方董事长荣泳霖在论坛中提到,该公司旗下的海关安检产品已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但曾在欧洲遭到反倾销的待遇。“这就像一群人在餐桌上吃饭,忽然来了一个外人,要跟他们分饭吃。人家当然不愿意,但如果我告诉你,我不只是过来吃饭,还带了更好的菜肴。那么大家都会皆大欢喜。所以我们投资当地,雇佣当地的员工,给当地交税。”荣的比喻赢得了来自英国嘉宾的掌声和笑声。

眼见为实。即使互联网上的讯息再发达,仍需要亲临现场的冲击感和面对面交流的畅快感,这也正是英途倡导的亲历全球商业与文化的价值。英国知名设计师托马斯· 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在他的工作室向代表团成员们分享了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及伦敦奥运花瓣主火炬等惊人创意的产生过程。

在接到世博馆设计任务时,英国政府要求托马斯他们确保该馆在世界250个馆的投票中排名前五。怎么办?“伦敦塔和大本钟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标志对设计一点用处也没有。”当他们发现英国城市绿化率最高这一事实,以及种子的力量和动态表现作为对应物时,豁然开朗。当时,英国政府对这个场馆的看法是“这样做风险太大”,但是他们认为“设计大家都能预测的设计,风险更大”。由于政府的预算低,托马斯工作室只使用了六分之一的土地,却建造了随风摇摆的种子建筑,让几乎所有人都记住了英国馆。

通过观察历届奥运火炬的情况,托马斯和他的同事则意识到:点燃火炬比火炬本身更让人印象深刻,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射箭点火、2008北京奥运会李宁奔跑点火。此外,将点火中心放在体育场中央,能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这会使整个场馆变成火炬的一部分。“我们之前没有设计过火炬,可能未来也不会再设计,重点是创造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而不是做专注在某一领域的专家。”

基于文化差异,托马斯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观察:“中国不乏长期规划的传统文化,但具体到商业操作上会发现,还没想太清楚,就开始做事,而且做得很快。但我们比较强调一开始思考的质量,因为想明白了,执行可以快。但如果一开始就想错方向,未来调整只会越来越难。”

如何像设计师一样进行创新思考呢?IDEO伦敦办公室的资深商业设计师James Moed有他的一套见解。他认为,企业在只是想要得到利润驱动下的创新通常不会特别成功,而创新也不只是技术上的变革—何况,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优势很快会被取代(如数码相机)。因此,只有以人为本的创新才经得起时间考验。

James举了一个他们为西班牙最大的银行BBVA设计ATM自动取款机的例子。最初这家银行的目的是通过更多人使用自动取款机,降低前台服务人员的成本。当时IDEO的设计师从人的角度出发,认为要解决人取款时的舒适感跟安全感。一般来说,大家都有过在ATM取款排队的经历身后有很多人排队,按错了一个键,就会觉得很紧张,感觉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一般的ATM机都是冲着墙摆放,对着一个角落,所以你取款的时候会有一种很紧张的感觉。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把ATM取款机转过来不再对着墙角,这样你可以用眼睛的余光看着排队的人,所以你会觉得没有那么紧张。

从真实的生活而不只是市场调研出发,建立模型来检验和调整产品思路以降低风险及成本;打通市场及研发部门的壁垒,系统性战略思考等等是James提出的中肯建议。

关于多元化,维珍的标准是“进入消费者没有达到良好体验的领域”。其集团太空航空业务负责人Stephen Attenborough介绍说,使用他们研制的太空飞机从北京到伦敦只需两小时。“以往我们把人类送入太空的科技太过老套,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风险很大,也不环保。”

一边聆听,一边品评,一边提问,中国企业家们意识到中英商业之间切实的差距。所见所感再一次印证了创意是有重量的,结实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将撬动商业持续的、有质量的成功。

伦敦周里各种大佬云集。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WPP首席执行官Martin Sorrell爵士、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行佳士得成长市场总监Paul Hewitt、汇丰银行全球市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Ed Wells等分享了中国与其全球业务的强关联,没有谁愿意错失中国机会。

不能对外输出价值观的国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大国。11月11日,企业家们在白金汉宫附近观看英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游行,都被感动了。清华同方品牌官陆致瑛说:“今天我一直在招手,向老兵敬礼。如何尊重老兵,尊重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用什么样的仪式,让我们中国人知道怎么爱国。”

经济活力 第12篇

一、发展活力动力的构成

发展活力动力大体由三个层面构成 : 一是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动力。表现为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二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的要素和资源的活 力动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的投入、引进、利用,新产品的开发,环境条件的控制和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创造等等,它们为社会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是社会生产、生活构成方式和运行体制机制所具有的活力动力。它是指特定社会系统制度化的结构及其构成 方式所具有的,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创生和自我更新演化的机制及其功能发挥。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经济社会得以生存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

二、发展活力动力增强的重 大意义

(一)发展活力动力增强是内蒙古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 要求

内蒙古30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表明,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才能使整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也才能形成富民强区的动力之源、财富之泉。特别是要坚决落实国家和内蒙古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纠正对不同经济成分畸轻畸重的认识,真正做到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让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大型民营企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内蒙古民营经济大发展,全面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动力。

(二)发展活力动力增强是检验政 府职能转变的标准依据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经济升级的重要一招。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以简政放权推动经济转型,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使企业和产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优化升级, 为转型提供“源头活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三)发展活力动力增强是提高社 会治理能力的本质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和要求从局部走向了系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理念实质是坚持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与增加社会 和谐因素的统一,坚持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现了在发展中保持和谐与在和谐中推进发展的辩证统一, 是一种积极的发展观、和谐观。

三、内蒙古发展活力动力增 强的前景展望

(一)市场主体活力动力增强将为 内蒙古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1. 企业活力动力增强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

企业活力动力的增强必须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发展机制。从内部来说,建立健全企业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从外部来说,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2. 政府职能转变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保障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市场作用的强化,而不是对市场的替代,具体表现为通过制定并执行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充分、有序的竞争,创造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有利条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关键, 也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维护市场运行的公平、公开和透明,要在市场准入和竞争上实现公平,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3. 居民发挥拉动消费和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居民既是要素所有者和供给者,也是消费者和投资者, 是集多种经济行为于一身的市场主体。作为消费者,居民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在家庭预算的约束下自主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对不同消费品的购置进行选择;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居民以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对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行选择。因此,一方面,要提高居民的要素供给能力,增加居民的消费、投资和就业愿望。另一方面,要保护和规范居民的要素供给报酬,注重增加居民收入。

(二)要素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内蒙 古活力动力增强的关键

1. 构建充满活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就是实现城乡要素资源的共享、合理流动、公平交换。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和目标,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范围, 引导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向与城镇连片的农村牧区延伸,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

2. 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按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人才市场化配置平台,培育人才服务中介组织。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施一批重点科技专项,加强集成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加快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机制。

3.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围绕建设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内蒙古科技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原始创新为基础, 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高新技术,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增强内蒙古发展的内生动力。

4. 激发金融业活力,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延伸县域金融服务,增设服务网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积极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牧区资金互助社等农村牧区新型金融组织。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 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体制机制的改革是活力动力 增强的制度基础

1. 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倒逼改革,增强内蒙古发展活力

通过加强与俄、蒙等国家的交流合作,深化与东北三省、京津冀等地区合作,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按照《决定》提出的“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立足欧亚陆路大通道重要的枢纽优势,积极探索沿边开发开放新模式、新途径, 加快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快二连浩特设立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步伐,努力把试验区建成全国沿边地区开放程度最高、政策优惠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和中俄、中蒙边境经贸合作中心。加快同周边国 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2.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活力动力

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3. 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统筹文化管理资源,建立大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充满活力的文化市场体系。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草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场馆长期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推动科技馆、青少年宫等免费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社会化发展。

4.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动力的必由之路

按照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拓宽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形成政府调控、公众和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组织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完善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5.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将为活力动力增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支撑

上一篇:诗意化课堂下一篇:水利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