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朗读范文

2024-08-31

加强朗读范文(精选12篇)

加强朗读 第1篇

何谓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觉、领悟和把握的能力。学生的语感如何, 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以说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是直觉性。它不像逻辑思维那样, 逐步推导作出, 得出结论;也不像语法修辞那样, 经过分析找出答案。语感是一种直觉, 凭借这种直觉, 无须经过大脑的思考, 就能把握语言。但语感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 是经过“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这一理性活动而形成的, 是理性融于其中的感性, 因而是一种理性的直觉。

目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用教师的语言讲授来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 用有关的语言知识来代替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通的。我们应尽量克服上述弊端, 强化语感的训练。那么如何强化语感的训练呢?最基本的手段就是读, 尤其是朗读。因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 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重要手段, 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朗读中训练语感。

一、从教师范读中, 训练语感

所谓范读就是指录音范读、配乐朗读或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性朗读, 范读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 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 产生跃跃欲试的朗读冲动, 让学生找到与别人的差距。

如, 我在教《背影》一课时, 在指导学生朗读“父亲买橘”这段时, 发现学生的重音、停顿和节奏的安排是不能准确表达“父爱子”那种深情的。于是我要求学生先找出描写父亲动作、穿着的语句, 然后, 我做了如下的范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读时再辅之以表情和动作, 让学生在视听中体会父爱子的深情。

二、品读关键词, 训练语感

品读关键词是语感得以提高的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不了解一个字, 一个词的情味, 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 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 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 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 因此, 教师要对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必要的点拨。

如, 教范仲淹的《渔家傲》, 我抓住“异”字来作文章, “异”统领下文, 词从三个方面来描绘:大雁南飞, 边声四起, 孤城落日。在这样的背景中, 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之情跃然纸上:他们离家万里只好借酒浇愁, 但功业未建, 又怎能回家?悠悠的羌笛声使他们胸中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难以入睡, 再加上朝廷的对外政策, 使他们不禁发出壮志难酬的感慨。结合写作背景, 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报国的情怀。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 把握了词的主旨, 在朗读时就能把握住报效国家的慷慨激昂之情。

三、读想结合, 训练语感

联想与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 如果在读的过程中,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通过想象进入作品所描述得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的世界中, 对学生语感的提高大有帮助。

如, 教学《岳阳楼记》第三段“览物而悲”时, 我让学生驰骋想象, 一边读一边想象这样一副画面:它包含着远方的山脉, 容纳下长江, 浩浩荡荡, 宽广无边, 读的时候要读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接着, 又想着连续几个月不放晴, 天空阴风怒吼, 湖上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了来, 山峦隐藏起了形体, 商人旅客不能前行, 船只全部损坏, 傍晚时分, 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 作者此时登上岳阳楼, 触景生情, 自然就会产生感伤到了极点的心情, 指导学生读时要读出一种悲怆的感情。

四、通过形式多样的读, 训练语感

如, 在学《春》一课时, 我除设计了齐读、个别读、轻声读、自由读外, 在难理解的地方还设计了引读、对比读, 对重点段“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还设计了配乐读, 多种多样的读交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 使学生既不感到枯燥, 又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感受, 从而很好地抒发了对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朗读能论文 第2篇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大声地把课文念出来,是那样的必要,也是必须。

【关键词】朗读;指导;训练;点拨

曾几何时,校园里书声琅琅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更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一种教学境界。“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一位老先生的话令人振聋发聩。回首我们的语文课堂:课改之前常常用频繁的讲、问代替学生读书,课改之后又出现用频繁的课件演示、资料交流、不适当的合作学习代替学生读书。加之多媒体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朗读成了新“鸡肋”,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更不愿意读课文的现象日趋严重,值得警惕。

如何破解难题,重温新课标:“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深受启发。寻找一种简单而原生态的方法:“大声地把课文念出来”,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让真正的朗读扎根于课堂,通过朗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益,我做了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突破朗读的瓶颈

有一种情况:在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或学生朗读时,下面总会传来不和谐的笑声,很是尴尬。如《乡愁》教学时,课前酝酿好感情,很有信心的走进了课堂,当我充满感情的朗读声响起时,意想不到的笑声出现了。课后我反思了一下学生为什么会笑,不是我朗读的不好,而是学生不适应,是学生根本没有进入你所设定的氛围,那该怎么办?只有创设好了该有的情境,才能让学生适应,才能让学生受到感染,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突破朗读的瓶颈。

1.1先看后读。在进行《斑羚飞渡》时,让学生看幻灯片,把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牢牢的扎根于脑海中,再读该段课文,在感性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情感创造,从而体会感情,读出对斑羚的敬仰。

1.2先听后读。教学《听潮》一文,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海浪声声,想象海潮来临时的情景,老师提示“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的顺序?从而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1.3先想后读。教授《沁园春雪》时,利用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内容,让学生想象在寒冷的冬天,漫天白雪飞舞时的情景,比较《沁园春雪》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抒发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怎样胸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古传诵,是怎样以春花来喻冬雪,写出边疆奇寒的?使学生读出两者的不同来。

2.加强指导,掌握朗读的技巧

古人云“出其书,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可见朗读并不是简单的抱着书读,只有学生只有掌握了技巧才能真正读出味道;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课文读好了就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时教师有效的指导也就更为重要了。

2.1文本范读。范读最基本的功能是给学生提供读课文的榜样,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比如: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音色的处理等等。我在教学前,都先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认真地练习朗读;在教学时,或自己范读;或请朗读好的范读;学或利用多媒给学生听(看)名家的范读。那会有更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经过一定的`模仿,都能较好地掌握各种朗读的技巧。

2.2感情导读。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因此侧重于投入感情地朗读,才能更好地吸取文章的精华。我在教学郑振铎的《海燕》时,指导学生调动感情因素去朗读文章。如:读出对故乡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对海上小燕子的关切之情,直抒胸臆时的思乡之情,再加上朗读技巧的应用,学生很快在朗读中领略到文中的优美意境;体会到作者远离故土所难于排遣的“轻烟似的乡愁”。

2.3积累常读。凡事持之以恒,才有成效,朗读也如此。中初生求知欲旺,记忆力好,可塑性强,正是朗读、积累语言的最佳时期。张中行先生说过:“这样读三四遍或两三遍,放下,过两三天或三五天,要拿出来,再读两三遍。这样至少重复三四次(喜欢读还可以更多,直至能背),到相当熟了再放下。这一篇如此,学其它篇还要如此”。张老强调反复地读。事实证明,只有读多了,才能把握语言规则以及文章思路表达方式。这样,才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的培养、提高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3.创新训练,凸显朗读的效益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说明朗读需要一定的训练,而且需要经常的反复训练。学生只有具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朗读形式的创新。一是大声读。利用课前五分钟、早读、班务会、班会等时间,让学生把想读、爱读的章节大声读出来,效果良好。二是默读。选取经典文章或者课文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默读,写读书笔记。三是听读。利用团队活动,让学生听广播、听讲座、听故事、听朗诵会等,以提高学生听品评的综合能力。

3.2寻找训练的突破口。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从“说”开始,大声说,放开说,克服学生胆怯,并根据教材进行课内说事、课堂小组讨论,复述课文内容,或者进行朗读、背诵、口头作文等比赛,甚至让学生表演课文剧,这些都符合《课标》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才会成为会听、善听的人,各学科的学习成绩也才会随之提高。

3.3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阅读训练应该采取分阶段实施,即初读、细读、品读。初读,就是朗读的初级阶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读完后,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能知课文的大意。细读,就是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反复地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中心。品读,就是最高的朗读,对文章的谋篇布局,精妙之处有一定的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的集体或个别朗读,直读到心中有了菜畦、桑葚、何首乌等景物。但是平坦质朴的语言需要通过朗读,品味出文字背后的意蕴,有韵律节奏的语言更要读,更要去细心体会、品尝,感悟精神意象,久而久之,文学修养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3.4适时点拨,汲取朗读的精髓

通过指导、训练,学生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技巧和能力,但并不是朗读的精髓。这还需要理解下的朗读,这样才能读出味、读出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是朗读的基础,不理解怎能读好?朗读与理解的交替则是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可以为朗读架起桥梁。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听一位教师上《背影》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后,教师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作者通过四次背影的描写,传达了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让我们读出这种爱。”究竟爱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课后我问学生,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而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二者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但如何做到真正的理解呢?

第一:学生对于文本自身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首先需要去阅读,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为学生本身的条件所限,这些了解还只是最基本的,还远远地不够;

第二:教师的讲解。讲解是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了解。讲解不够,诗文的意境没法理解,讲清楚、讲透彻了,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还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在诗歌的教学中,注重从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讲解,在教学《乡愁》时,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光读是体会不出来的,需要把诗歌创作的背景向学生详细的讲解清楚,让学生明白一首小小的诗背后却包含着这么多东西,这时候再让他朗读时,意境、情感就完全不同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重视起朗读教学,指导好学生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深深扎根于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热爱我们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浅淡如何加强中学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周扬

加强朗读 第3篇

[关键词]示范朗读 有效性 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33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小学生不会创造性地朗读,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善于模仿教师的朗读。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朗读内容产生兴趣。这种感染作用是播放录音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师的示范朗读对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十分有效。如何提高教师朗读指导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呢?

一、理解和感受作品,提升表达技巧

感悟有多深,朗读就有多真。自己都感动不了自己,怎能感动别人?要使学生动情,教师要使自己先动情。教师要动情,就要熟悉、理解作品,感悟作品,同时借助朗读技巧,这样才能把作品的内涵准确地表达出来。

(一)深入理解作品,感动自己,感动别人

教师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出来,首先要认真阅读作品,理解文中生字、新词、成语典故、语句等含义;其次要进行多次自我朗读,达到熟读成诵。朗读时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心灵进行沟通,领会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使自己的情感符合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才不会望文生义,把作品表达得支离破碎。

朗读者把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的过程就是自我感动和感动他人的过程。朗读时,教师要在脑海中不断浮现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形成连续不断活动的画面,情随画生,调随情移。只有这样,我们的朗读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迸发出一种创造的激情与冲动;同时,通过自己的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调表达作品的情感,让学生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进而打动学生,带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语言凄美,情感强烈且富于变化,“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设计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扣一个“读”字,特别在范读上下了一番工夫,使朗读的语气打动自己、感染别人。我首先细读作品,感受女孩命运的悲惨。如,在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幻想中,感受到当时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得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接着,我多次朗读课文,并在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大年夜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一次次点燃火柴、一次次出现幻想又一次次破灭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情景,并使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自己的心田,产生共鸣。这样我内心深处自然地产生同情、含蓄、深沉的情感。当我在课堂上朗读完作品时,教室里由寂静无声到响起了一片抽泣声,而我自己也早已热泪盈眶了。在我的范读引领下,学生体会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了一种悲悯的情怀,感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达到了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的效果。

(二)注意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效果

朗读需要技巧的支撑,要用激情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示范朗读,通过表情、语气、语调传递文本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达到入情入境、心领神会的境界;同时在教师的范读中,学生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如,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运用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避免机械地把文字变成声音,单纯照字音朗读;或从头到尾没有声调的高低起伏,没有情感色彩和声音的抑扬顿挫的变化。朗读写“幻象”这一部分的文字时,声音上扬、有力,语气、语调多变,语速加快,以表现小女孩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但也要注意声音不要过亮、过高、过响,要符合全篇总体同情、含蓄、深沉的感情基调。而读幻想破灭后描写现实一段文字时,要迅速调整感情,语速缓慢,语气深沉压抑,表现充满失望和怅惘,要读出小女孩在幻想消失后的失望。特别是“‘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这段话,是小女孩发自内心的、悲哀的、最后的呼喊。在现实中备受冷漠、歧视、饥饿、寒冷等各种痛苦的小女孩是多么渴望得到亲人的温暖、关怀和爱抚啊!小女孩又是多么害怕最疼爱她的奶奶也像此前的幻想一样很快就消失了!因此,朗读时,速度渐快,停顿缩短,声音响亮上扬,语气中充满乞求,可略带颤音甚至哭腔,读出小女孩见到奶奶迫切、激动、祈求等心情。这样的范读,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课文中,让他们感同身受。

二、分清朗读对象,努力做到“心中有人”

俄国一位著名的戏剧教育家曾说过:“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说话要有对象,朗读也应如此。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课程目标,但不同的年段对朗读有不同的要求。

鉴于中低年级学生阅历浅,对一些课文的理解有困难,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也差,因此教师的示范朗读要声情并茂,通过声音重塑文本形象,引领学生迅速进入语境,感动学生。教师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和速度,注意停顿时间,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重复、不颠倒。教师可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这样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掌握一些朗读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朗读水平。

对高年级的朗读教学,教师要在低年级形成的朗读水平基础上,进行朗读技巧的巧妙渗透,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教师在范读的基础上,直接给予学生有关停顿、重音、节奏等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适时地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

针对不同年段的朗读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全盘考虑,精心设计,使自己的朗读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达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目的。

三、语言朴实、自然,贴近人的心灵

失去了内在的情感基础,单单依靠技巧来支撑的朗读,听起来虽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是打动不了听众。因此,教师朗读时既不能装腔作势,拿腔拿调,又不能毫无表情。朗读时,要用说话的方式来自然地朗诵,要读得语句流畅自然,把作品的内涵,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创造性地再现给学生。教师既要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又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既要感染自己,又要使学生产生共鸣。要做到“读而不板,说而不演”,这样才能达到声情合一、返璞归真的境地,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师的示范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朗读的积极作用。

加强朗读增强效果 第4篇

关键词:朗读训练,基本功,情感与技巧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训练“出之于口, 入之于心”, 朗读不仅有利于语言学习,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想象、联想能力的提高。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 朗读“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 变成活的语气”。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 小学、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非常重视朗读的训练。然而到了高中阶段, 对于朗读, 许多语文教师则认为与高考联系不大, 而放任学生随意朗读。而实际上, 绝大多数学生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该朗读些什么, 该怎样朗读, 朗读时随意翻开课文, 任意选取一篇或一段读一遍了事。

从教学实践看, 我认为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增加欣赏趣味;有利于熟悉语言结构, 丰富语言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鉴赏能力。因此, 教学中切不可忽视朗读训练。在学生初读前, 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文, 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 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 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对于自学性朗读, 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 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 匆匆而过, 草草收兵。对于美读, 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 还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读出语言气势, 并把握朗读的速度, 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 学生才能进入语境, 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 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 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 读出感觉, 读出味道, 读出情趣, 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如果是个别朗读, 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 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 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朗读训练。

一、准确认读

看准字形、读准字音是朗读的基础。从功利角度, 也是顺利完成“天下第一题” (高考语文第一题语音题) 的前提条件。在高一年级, 便进行这项训练。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 朗读过程中不添字、漏字, 并且要求学生扩展认读面, 人手一本字、词典, 让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二、读出节奏

文章的节奏, 包括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和重音的体现等。一篇好文章, 一定是语句流畅, 读来朗朗上口。通过节奏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在训练中, 要先把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诉学生, 然后用具体的语段, 让不同的学生来朗读, 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学会句子之间及句中停顿的把握, 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朗读速度, 突出重点词语。这样, 学生很容易把文章读流畅。

三、读出语感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手段和最有效的方法。换个角度说, 朗读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 脑、心、眼、耳、口协调配合, 各司其职。这些器官处于生理运动状态, 又处于理性感悟状态, 在运动中渐入佳境, 在感悟中更有效地运动, 其语感, 就是在这种交融状态中升华, 进入一种美好的悟性感觉, 这“感觉”就是语感效应。这种语感效应的实现, 需要量的积累, 即多朗读。在教学中, 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 诱导学生获得一种感觉, 逐渐地使那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站立起来, 变静态为动态, 使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一种立体感。任何一篇文章, 它的语言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形象, 在反复朗读过程中, 把文字叙述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四、把握基调

把握基调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要想读出文章的内蕴情感, 必须把握, 而有些课文感情含蓄, 再加上时代不同等方面的原因, 学生不易理解, 基调就难以把握。朱自清的散文《春》, 朗读基调明显———轻松、愉快、活泼。而另一篇散文《背影》就不容易把握感情基调, 学生能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所写的是父子之间的感情, 但体会不了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心情等内容, 将这些介绍给学生, 引导学生以作者之心感受那个时代的父子深情, 然后再确定文章的朗读基调———深沉、舒缓, 有淡淡的哀愁而又充满深情。把握朗读基调不只记叙文需要, 议论文、说明文也同样需要。有的严肃认真, 有的沉稳有力, 有的轻松活泼, 有的幽默辛辣等等。

五、读出感受

一篇文章的朗读基调确定后, 还要仔细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 并由此领会文章的主旨, 获得自己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的获得并不排除教师范读和默读。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去朗读, 通过有声的语言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 朗读第一部分, 以贬抑的口吻, 提起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朗读时徐缓而略带不快。第二、三部分, 宕开一笔, 叙述“我”的一次经历, 如话家常, 朗读时平静、亲切。其中“我不禁一颤……”一段, 情切意深, 朗读时用赞叹的语调, 第四部分, 由物及人, 提示主旨, 朗读时用颂扬的语调。第五部分, 说“梦”, 含义深刻, 朗读时用惊喜的语调。通过朗读, 学生对蜜蜂勤劳奉献的精神自然就感知出来了。

如何加强低年级学生朗读训练 第5篇

如何加强低年级学生朗读训练

四川省万源市庙垭学校 秦 杰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知水平,受到思想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就成了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训练之一。怎样才能从低年级着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注重朗读的基础训练

低年级朗读训练有三个最基本要求。一是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要一字一句读准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要按句逗停顿,不重复字句,不顿读;要有良好的朗读习惯,不指读,不唱读。二是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要读得连贯流畅,速度适中。三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在朗读时要准确地把握蕴藏于字里行间的情意,要用自己的心声恰当地表达出这种情意。

二、注重朗读的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读正确,悟出情感。要使学生会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悉心具体指导。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读,不该怎么读,学生就很难学好朗读。因此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做示范性朗读,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教学时,通过教师亲切悦耳、感情丰富、表达准确的朗读,使学生在和谐优美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炽热感情、恬静优美的意境,再现文章的艺术魅力。我在教《泉水、小溪》片段时,在范读示范中,“泉水、小溪、大江”读出童音,显出天真可爱。在范读“泉水、小溪、大江”回答的话时,声音要显出甜甜的、很天真,读出儿童的纯真。而“大江”很大,读时就把声音放粗一些,读出“大江”的气魄。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在朗读中获得的直观感受,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悟出文章中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2.把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把朗读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论文范文 )读多了,练多了,学生自然就能理解文章内容。一节语文课,教师必须舍得花时间,给学生朗读练习的空间。但也要注意,重复地读出是必不可少的,可机械刻板的重复,就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索然无味,收效甚微。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①范读。范读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用多媒体范读;可以全文,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读一段或一句。②领读。学生朗读水平很低时,教师要一句句地领读。③齐读。齐读可以使同学都获得朗读训练的机会,也有利于训练学生读准字音、正确停顿。④个人读。包括自由读和指明读。⑤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因此,朗读训练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恰当地选用不同的朗读训练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调节学生读书的情绪,激发学生朗读的情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3.朗读指导要精,举一反三。在朗读中,教师的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要到位,再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形成熟练的技能。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朗读时要有精的训练点和训练要求,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有的侧重清楚明白,有的侧重长句中的停顿,有的侧重语气,有的侧重感情……在训练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讲究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评议”。

小学语文应加强朗读训练 第6篇

一、教学过程中要坚决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

首先,教师在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时要有一定的教学思路与脉络。一般情况下,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第一遍要粗读,即处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然后要进行细读,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与发展脉络;随后是精读,即在朗读的过程中一边理顺故事情节,一边要领悟文本的主题思想与作者的感情倾向;最后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其次,要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一是在课堂上要坚决杜绝教师过分肢解文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整体感悟文本为主要授课方式,坚决杜绝教师以自我感悟替代学生的自我解读,还我们的语文课堂一个本色体现,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朗读这一方式来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技能;二是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多渠道、多方式的语文朗读空间与时间,譬如晨读要坚决落实学生的朗读;课外时间要积极与图书馆、阅览室取得相应地联系,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有书可选、有书可读。

再次,读书形式要多样,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给予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实践机会。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分角色朗读、自读、范读、齐读、小组互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另外在课堂之外语文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各种团体机构,如学生会、团委、政教处等在校园内结合一定的主题举行丰富多彩的诸如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一步步地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最后,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与日常发言,随时随地地指导学生的重音、断句、抑扬顿挫等语速、语调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针对课外举行的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教师还要辅以一定的肢体语言、表演背景等方面的指导。另外,还要依据学生的性别差异、个性特点,了解学生朗读过程中的不同特色。总之,在学生学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以撒手不管,任其自然发展,应该结合学校实际、师资水平、学生特征,给予一定的朗读指导,使得学生的朗读水平能够尽快地得到提高。

二、对一篇课文的朗读必须不厌其烦,反复进行

古人云,“书要苦读,不读不能得其要旨,不读不能知其意外,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古人还有诗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些熟读成诵的文章,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语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三、把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朗读与盲诵枯记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在分析和理解课文的思想和情感内容时,应该与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表情达意的朗读,以直觉去发现和领会课文的思想和情感。

四、重视范读

范读就是示范性阅读,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放录音磁带,还可以让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在以上三种范读形式中,教师的范读最为重要。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朗诵水平,能将自己对教材语言的理解表现在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节奏和情绪之中。学生在聆听了高水平的范读后获得的对语言的感受,常常胜过教师对语言的分析性讲授,所以范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五、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品评感悟

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 第7篇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从应试教学转变过来, 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 落实到每个环节, 做到学前读, 学中读, 学后读。

学前读。指初读课文, 表层性朗读。讲课前, 先让学生默读 (低年级应朗读) 。这时, 应由学生自由读, 多读几遍, 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 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这一环节应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

为了达到训练目的, 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 强调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 做到琅琅上口, 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教师只起指导作用, 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 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点拔, 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 使其逐步到四会:一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 自己解决问题;三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己提出疑问, 参与讨论。并在读的训练中,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 发展思维品质;在讨论质疑中, 发展语言。

学中读。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 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 使学生在获得对全文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去领悟阅读或写作的各项基本功, 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 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 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

学后读。指理解后读, 做到熟读成诵。这时更需要时间, 因为无论学什么, 都要有个练习过程, 熟读才能生巧。这时的读书训练应从技巧及形式上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 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停顿处理等。让学生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 多角度地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值得一提的是, 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后, 可试用配乐朗读。配乐朗读, 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 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应加强朗读训练 第8篇

一、教学过程中要坚决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

首先, 教师在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时要有一定的教学思路与脉络。一般情况下,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第一遍要粗读, 即处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然后要进行细读, 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与发展脉络;随后是精读, 即在朗读的过程中一边理顺故事情节, 一边要领悟文本的主题思想与作者的感情倾向;最后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其次, 要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一是在课堂上要坚决杜绝教师过分肢解文本, 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整体感悟文本为主要授课方式, 坚决杜绝教师以自我感悟替代学生的自我解读, 还我们的语文课堂一个本色体现, 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朗读这一方式来掌握语文知识, 提升语文技能;二是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多渠道、多方式的语文朗读空间与时间, 譬如晨读要坚决落实学生的朗读;课外时间要积极与图书馆、阅览室取得相应地联系, 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有书可选、有书可读。

再次, 读书形式要多样,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给予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实践机会。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分角色朗读、自读、范读、齐读、小组互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另外在课堂之外语文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各种团体机构, 如学生会、团委、政教处等在校园内结合一定的主题举行丰富多彩的诸如朗诵比赛等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一步步地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最后, 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与日常发言, 随时随地地指导学生的重音、断句、抑扬顿挫等语速、语调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针对课外举行的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 教师还要辅以一定的肢体语言、表演背景等方面的指导。另外, 还要依据学生的性别差异、个性特点, 了解学生朗读过程中的不同特色。总之, 在学生学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以撒手不管, 任其自然发展, 应该结合学校实际、师资水平、学生特征, 给予一定的朗读指导, 使得学生的朗读水平能够尽快地得到提高。

二、对一篇课文的朗读必须不厌其烦, 反复进行

古人云, “书要苦读, 不读不能得其要旨, 不读不能知其意外, 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古人还有诗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些熟读成诵的文章, 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语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三、把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朗读与盲诵枯记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 在分析和理解课文的思想和情感内容时, 应该与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通过表情达意的朗读, 以直觉去发现和领会课文的思想和情感。

四、重视范读

范读就是示范性阅读, 可以由教师范读, 也可以放录音磁带, 还可以让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在以上三种范读形式中, 教师的范读最为重要。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朗诵水平, 能将自己对教材语言的理解表现在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节奏和情绪之中。学生在聆听了高水平的范读后获得的对语言的感受, 常常胜过教师对语言的分析性讲授, 所以范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五、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品评感悟

初中语文课堂应加强朗读训练 第9篇

一、阅读教学要返璞归真, 练好朗读功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 有着悠久的历史。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 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阅读活动, 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 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阅读教学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朗读或朗读不到位, 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引导学生多读书, 指导学生读好书, 这一教学原则, 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当前, 朗读训练与指导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轻;学生朗读质量低下, 教师也缺乏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正因为如此, 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璞归真, 练好朗读功。

二、朗读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有重要地位

(一)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朗读不是单单的教学活动, 它和很多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 笔者发现, 有些中学生连起码的新华字典都没有, 遇到生字生词, 凭直觉注音解释, 从而造成对文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学生朗读课文若不明白字义, 也就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词汇, 更谈不上运用了。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字义的方法:或通过查字典, 直接从工具书中查询要理解的字义;或组词造句, 协助了解词语意思;或联系课文上下文领悟含义, 为进一步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以读为本, 这是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只有反复朗读文章, 涵咏其中, 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 领会文章靠读, 鉴赏文章靠读, 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个中道理显而易见。如果语文教师对所教的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处理, 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简历, 从词句分析讲到文章结构, 从艺术特点讲到主题思想, 却不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去领会, 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一个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 往往能够一听就清, 一说就顺, 一看就懂, 一写就通, 而且听得真, 说得好, 看得清, 写得美。”经常进行朗读训练, 能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 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度和鉴赏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 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 而朗读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朗读到位了, 学生语感的培养才可能到位, 语文阅读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朗读还有利于提高表达能力。朗读文章, 能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用语, 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 使说和读联结起来。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 创造出情境,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朗读训练应注重技巧指导

语文教师要具备朗读指导的基本知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停顿、感情基调等方面为学生的朗读予以指导。

(一) 感情基调的把握。

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 即作品总的态度感情。任何一篇作品, 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作品时, 必须把握住作品的基调, 因为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 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要把握好基调, 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 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力求从作品的体裁、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 认真、充分和有效地加以解析, 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能产生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

在进行朗读训练时, 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 引发学生的真切体验, 引领他们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要激活形象思维, 促进平等对话, 让他们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

(二) 重音、停顿与语调的体会。

在朗读中, 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 有时, 必须用语音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这种方式通常叫重音, 或重读。重音用得确切, 可以使语句的意思更加鲜明。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在朗读时, 既不能一字一停, 断断续续地进行, 也不能字字相连, 一口气念到底。必要的停顿既是显示语法结构的需要, 也是明晰表达语意、传达感情的需要。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第10篇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不添减文字, 不读破词句。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 与字词多次“见面”, 牢固掌握字的读音, 强化识记字形, 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 能使学生读得正确, 读得流畅, 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 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 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 指导学生朗读, 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 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 如《美丽的大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 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用声音再现画面, 让学生进入意境, 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 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 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红通通的, 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 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 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美。

又如《观潮》, 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 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范读, 让学生感同身受;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 感染学生, 使学生入境入情,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更唤起美的共鸣, 使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美,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 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 诱发他们去想象, 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 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 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 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我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 通过指导朗读, 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 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 整个潜伏部队, 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像千斤巨石一般, 一动也不动, 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 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 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 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 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功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 再从事情的结局, 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 对小珊迪的同情, 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 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 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 去判断事物。此时, 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 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加强朗读指导 培养学生语感 第11篇

首先,要把语文课本作为培养语感的材料

教师要指点、启发学生运用朗读、默读、分析、比较等方法,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课本里有些练习题就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设计的。如选择同义词、辨别褒义词、贬义词等,这是培养学生的语义感的;关联词语填空、划分段落层次和辨析病句的练习是培养学生语法感的;汉语拼音的练习,是培养学生语音感的。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感,应充分利用课本,课本是培养语感的教材。

其次,要加强语感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充分说明:实践出真知。语感实践就是听、说、读、写。其中,读,特别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教师就应先从朗读入手,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1.加强朗读示范。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教师,要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感情,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所以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萌发朗读的兴趣,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注重朗读技巧。读,要读出重音所在、词义的褒贬、声调的抑扬和文章中的感情。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对语言文字产生真切而强烈的感受,才能准确地再现作者的语气和语调,最终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①要注重语音轻重与停顿。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要轻读。②要注意语气、语速。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③要注意语调抑扬。对于一些状物抒情的文章,要注重“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得其法,不但能感知课文遣词造句的充分生动,而且能感受到作者感情的奔涌,受到蕴藏其中的情感熏陶。例如读郭沫若的《白鹭》:“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读的时候语音要轻柔,语调要舒缓、充满韵味,表达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3.采取多样形式。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而对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例如教《烟台的海》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文中的美感,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意境的感知,感受到作者对烟台海的赞美。

4.倡导自由品读。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我曾听过两位教学风格不同的老师教学《七颗钻石》这篇课文,一位老师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交流;另一位老师,则放手让学生品读,熟读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两相比较,后者所教的学生不仅能指出文章中的优点,而且还能指出文章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虽略显幼稚,却也有理有据,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者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

第三,要加强诵读,积淀语库

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品读,是学生内化语感形成语文能力的关键;重视对教材中精彩句、段、篇以及我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诗词精华的背诵,是积累语感、语言的必需途径。学生通过背诵在头脑中形成对语言的认知结构,在感知语言的一瞬间,其生动、恰当、准确的语汇就会翩然而至。

第四,要经常进行语感分析

其做法是选择一些典型例句,由语言到内容再到语言进行一番分析。所谓典型例句,包括精彩段落,含意深刻、隽永、生动形象的句子,准确的标点等。要分析它们用哪些词语、句式和方式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什么内容,这是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追问一步:为什么作者选用这些词语、句式和方式?换了会怎样?这是由内容到语言。语言——内容——语言,只有这样,语感的培养才能落实到实处。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 第12篇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各所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 发展语言, 陶冶情感的作用。

我们语文必须转变观念, 从应试教学转变过来, 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 落实到每个环节, 做到学前读, 学中读, 学后读。

学前读。指初读课文, 表层性朗读。讲课前, 先让让学生默读 (低年级应朗读) 。这时, 应由学生自由读, 多读几遍, 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 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这一环节应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

为了达到训练目的, 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 强调初读=整体知课文, 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 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 结合查字典, 清扫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 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三读得流利, 做到琅琅上口, 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教师只起指导作用, 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 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 自已解决问题;三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已提出疑问, 参与讨论。并在读的训练中,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 接着思维品质;在讨论质疑中, 发展语言。

学中读。即在第一环节“读懂”后的第二环节“读懂”。要引导学生俯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 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 使学生在获得对全文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去领悟阅读或写作和各项基本功, 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 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 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其训练过程要注意三点:第一, 要紧扣重点, 不面面俱倒。第二, 要根据教材确定重点训练项目的前提下可根据课文的特色适当安排少量的一般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自已去品尝、琢磨。第三, 要建立整体性观念, 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 必须从整篇课文着眼, 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遣词造句、布局谋篇, 切忌东一琅西一棒, 孤立进行词、句、段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在词句段篇的联系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弄清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获得对全文更透彻的理解, 感悟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

学后读。指理解后读, 做到熟读成育。这时更需要时间, 因为无论学什么, 都要有个练习过程, 熟读才能生巧。这时的读书训练从技巧及形式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 小组读、分角式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挺连处理等。让学生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 多角度地去拔动学生的心弦。值得一提的是, 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后, 可试用配乐朗读。配乐朗读, 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 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选择琵琶古曲《十里埋伏》和第八乐段晕支传统名曲的高潮部分, 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演奏技巧, 栩栩如生一展现了古战场刀光剑影, 呼号震天, 铁骑纵横万军厮杀的激战场面。用在这里, 那扣人心弦的旋律, 正好形象地反映出红军战士的强大攻势和英雄气概, 再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 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受到强烈的形象感染。

上一篇:拉米夫定下一篇:自动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