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范文

2024-06-06

审计范文(精选12篇)

审计 第1篇

一、审计资源配置的现状

目前审计资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 审计对象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由于审计对象所处的行业、经营业务、规模、公权力大小、资金量、风险度等审计资源配置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衡, 而导致的审计机关各业务处室“饥饱不均”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 审计实施过程中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 主要体现在审计调查至审计报告完成历时过长, 有时甚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是, 审计结果处理不畅, 即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只按一般的程序处理后就了结, 未将审计情况与结果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部门反映, 审计信息对外发布滞后, 审计成果转化不力。四是, 审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数量不足, 审计人员未能满足审计任务安排的需要;质量较低, 审计人员大多出身于财会专业, 具备法律、金融、财政、投资、计算机等复合型人才较少;组合不佳, 未根据工作性质、个人特点和专长等合理进行岗位安排。五是, 审计技术和方法创新不足, 即存在就事论事的思维定势, 未树立宏观着眼, 胸怀全局, 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存在单纯查错纠弊的狭隘观念, 未树立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审计理念;存在凭经验查账的落后习惯, 未树立总体把握、系统分析、打空间战和立体战的审计模式。

二、审计模式的现状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的目的、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 它规定了审计应从何处着手、如何着手以及何时着手等方面审计。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 审计模式经历了四个过程, 即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制度基础的审计模式、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四种独立审计模式适应了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合理发展, 相对于账项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使审计抽样有了合理依据, 提高了审计效率, 降低了审计风险;而风险导向审计在此基础上将分析审计风险的产生作为控制审计风险的前提, 使审计工作更有针对性,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尽量控制审计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审计人员了解顾客的战略优势和实现战略优势所需的关键流程和相关胜任能力, 了解威胁顾客实现经营目标的风险, 衡量和评价顾客的流程执行情况, 根据所了解的顾客信息对整体财务报表包含的关键认定进行预期, 并将报告的财务成果与预期值相比, 对报告结果与预期值之间的差异进行额外的审计。这四种审计模式的发展虽然逐渐地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 但落脚点仍是对财务数据的公允性做出评价, 这在新经济环境下必然会出现非适应性, 所以需要寻找构建新的和谐审计模式。

三、优化配置审计资源, 构建和谐审计模式, 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 审计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社会资源等审计资源以及审计模式的选择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审计质量发生着影响。审计人力资源是审计工作的最基本的保证因素, 是有效履行审计职责, 完成审计目标的根本保证, 是保证审计质量的核心;审计信息资源是审计人员如何进行活动的指南, 审计人员对其了解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 审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相关审计信息, 才能有效保证审计质量;审计技术资源不但影响着审计工作效率而且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质量, 针对不同审计目标和不同审计环境必须采用相应的审计技术才能保证审计质量;审计社会资源包括审计组织、审计市场等资源, 好的审计组织可以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 保证审计质量的监督机制有效运行, 保证各种审计资源有效利用, 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审计市场是对审计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合理配置的场所, 审计市场的供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质量的提高;正确合理的审计模式使得审计角色定位明确, 审计资源合理有效利用, 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因此, 针对审计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配置:

一是, 根据审计对象所处的行业、经营业务、规模、资金量以及风险程度等因素协调相应的审计组织, 安排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使审计对象和审计组织在规模上相当, 使审计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避免审计“饥饱不均”的现象。二是,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拓宽其知识面, 培养既懂财会知识又懂经济、管理、工程、法律和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合型人力, 改变审计人员知识结构, 建立一支业务熟练的审计队伍, 改变人力资源与工作量不匹配的现象, 提高审计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三是, 通过对审计机关自身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探求审计规律, 实现成果共享, 缩短和减少摸索过程, 提高审计效率;通过建立协同机制, 加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之间的沟通协调, 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形成审计整体合力和整体意识, 实现审计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四是, 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 重视大量审计报告等审计信息的综合利用, 即要把之前的审计资料归纳分析, 加工整理, 按一定的目的整合起来, 充分利用审计后成果, 同时需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五是,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审计网络平台, 使审计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各基础数据库相结合, 使审计信息资源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同时加强与财政、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的积极合作, 沟通信息, 优化配置审计资源。

针对和谐审计模式的构建提出以下思路:

和谐审计模式不是系统内单个要素的随机组合, 而是经过整合的、由各个相互依赖的审计资源以及变化的审计目标、审计环境构成的动态系统, 是在某一特定时空内有限合理的重组与整合。它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连续统一体。和谐审计模式应该是为了使利益相关者团体满意, 使其利益最大化, 而不断开展的持续的利益协调和审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审计委员会负责协调利益冲突以及监督指导审计过程, 如在审计中发现有利益协调的问题, 目标决策委员会就需要与利益协调委员会进行沟通, 随时关注利益相关者面临的重大利益冲突;审计对象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其运营事项负责, 确保利益协调有效地执行;利益协调部门负责实施具体的利益冲突协调;而审计部门主要针对审计违规事项给出咨询意见;其他职能部门则配合利益协调部门开展工作;整个审计过程中, 各职能部门拥有着相同的价值观理念, 并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和谐审计模式执行的结果是审计利益链上权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达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效率, 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四、结论

审计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 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和谐审计模式的选择是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关键。通过对审计资源配置及审计模式现状的分析, 提出优化配置审计资源的建议以及构建和谐审计模式的基本思路, 以期为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值得一提的是, 审计模式根据审计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不同形式的审计, 其和谐审计模式也应有所差异。本文所提到的和谐审计模式只是一种理念, 是各种审计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整合, 充分发挥使用效率, 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而且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 各审计主体应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选择最佳的审计模式, 实现和谐审计的目的。

摘要:审计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 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和谐审计模式的选择是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关键。通过对审计资源配置及审计模式现状的分析, 提出优化配置审计资源的建议以及构建和谐审计模式的基本思路, 以期为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资源,审计模式,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促进优化配置审计资源[J].上海商业, 2009 (7) , 53-54.

[2]、张爱勤.科学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质量[J].财经界, 2010 (7) , 212.

[3]、邓红.浅谈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J].中国商界, 2010 (6) , 117-118.

审计 第2篇

一、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是审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对重要性的定义是:“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可见,重要性实质上强调的是错报与漏报的“程度”,而且这一“程度”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如果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能够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改变其原有的决策,则这种错报或漏报就是重要的;反之,则是不重要的。实际上,重要性可以解释为可容忍错报或漏报的最高界限,超过这个界限的错、漏报是不能容忍的,而低于这一界限的错、漏报是可以接受的。

审计过程中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其运用的情形有二:一是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水平做出初步评估,以确定拟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借以提高审计效率;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进行判断,以确定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借以保证审计质量。就第一种情形来看,审计人员之所以要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其目的就是要确定审计证据的数量,因为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重要性是一种可容忍错报或漏报的最高界限,因此,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越低,说明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程度越小,就要求执行越充分的审计程序,从而获取越多的审计证据;反之,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越高,说明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程度越大,则可执行有限的审计程序,从而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就可以少些。

例如,为合理保证应收账款账户的错报或漏报不超过l万元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比为了合理保证该账户错报或漏报不超过2万元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要多。由此可见,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可见,审计风险实质上强调的是会计报表中未被查出的重大错报或漏报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由于审计测试和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审计人员不可能将所审计报表中所有的错报或漏报都审查出来,所以审计风险始终存在,但审计人员在审计测试过程中,又总是希望通过执行合理必要的审计程序,尽可能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同时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这就需要充分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审计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首先,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就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重要性是决定审计风险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直接影响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审计风险就会增加;所以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这里,重要性水平指的是金额的大小,而且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判断的。比如,一般来说4万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万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万元,则意味着低于4万元的错报与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审计人员仅仅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查出高于4万元的错报或漏报。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万元,则意味着金额在2万元到4万元之间的错报或漏报仍然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与判断,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查出金额在4万元以上的错报或漏报,而且还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查出金额在2万元至4万元之间的错报或漏报。可见,重要性水平是4万元的审计风险比重要性水平是2万元的审计风险低。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审计风险水平的高低又反作用于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在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断时,应当考虑审计风险这一因素。《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ll条就指出了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当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其中第3款就是考虑“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评估的结果”,如果内部控制越差,评估的审计风险越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应越低;反之,如果内部控制行之有效,审计风险综合评估水平较低,则重要性水平可以确定得高一些。

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所以重要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对其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确定,进而影响审计工作效率和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如前例,如果原本是4万元的错报或漏报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而审计人员将重要性水平评估为2万元,显然,重要性水平偏低,这样会使审计人员误认为审计风险较高,为了降低较高的审计风险,就会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追加审计程序,而实际上没有必要,只能是浪费时间和人力,降低了审计效率。相反,如果原本2万元的错报或漏报就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而审计人员却将重要性水平确定为4万元,重要性水平偏高,这样会使审计人员误认为审计风险较低,所执行的审计程序要比原本应当执行的审计程序少,审计范围小,收集的审计证据不充分,必然导致错误的审计结论,其结果是审计人员承受的审计风险增加。由此可见,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这种关系对审计人员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时间、性质、范围有着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由上所述,由于重要性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也成反向关系,所以可以推定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正向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审计风险越高,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数量也就越多。根据这一关系,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其对审计风险的评估,来确定审计证据的需要数量,以达到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要求。如果审计人员初步估计的审计风险水平较高,说明审计对象较为复杂,审计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审计人员发表恰当审计意见的难度就大,失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时审计人员就要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以便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反之,如果评估的审计风险水平较低,则审计人员只需要执行有限的审计程序,收集较少的审计证据。例如,被审计单位业务复杂,内部控制差,管理当局品行存在问题,财务状况恶化,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均可认为面临着很高的审计风险,或者将审计风险评估为高水平,审计人员都应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5号一一―审计证据》第7条指出,审计人员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应当考虑的因素第一个就是审计风险,可见,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审计 第3篇

【关键词】 审计重要性 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 关系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其在量上表现为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重要性虽然是注册会计师作出的专业判断,但是其判断考虑的角度却是报表使用人。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为依据的,而不是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的。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作出审计重要性的判断之前,必须在充分了解报表使用人的基础上评估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容忍程度。

1. 审计风险的三种形式

1.1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评估审计风险是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是客观的存在,它不受审计人员的影响和控制。

1.2可接受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准备承担或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情况。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素质越高、范围越广,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利用程度越高,可接受审计风险就越低;行业之间的竞争情况。

1.3终极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所实际形成或审计人员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主要与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有关。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得越好,终极审计风险就越低。

2.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2.1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二条指出:“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简单地说,审计重要性就是错报的可容忍程度,其量化标准即重要性水平。也就是说,在重要性水平之内的错报,是可以容忍,可以接受的。因此,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2评估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反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越低,这样才能保证终极审计风险在一定水平内。反之,评估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八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的审计风险指的就是评估审计风险。

2.3可接受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正向关系,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保证审计成本的节约。反之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质量的控制。因为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说明审计人员要求的财务报表错报的可容忍程度越低,则其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才能满足较低的审计风险的要求。终极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也是正向关系。终极审计风险基本上取决于可接受审计风险。

2.4水平与审计风险呈反向变动关系。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在其中一者既定的情况下,其余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注意这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最终面临的审计风险,不要理解成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审计风险为0,则重要性水平为无穷大,注册会计师就不需要查账了;如果审计风险为无穷大,则重要性水平为0,注册会计师就不得不实施详细审计,所有业务全部仔细查一遍。重要性水平那就是我们审计的时候订的一个数额 ,在审计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只审计这个数额以上的帐目 ,而这个数额以下的帐目我们可以视为并不重要 ,我们只有在相信管理当局所做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下才可能把重要性水平订的比较高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帐簿的可靠性越高,重要性水平才会越高 ;而相对来说,因为帐簿的可靠性越高,所以查不出来是否有错露报的可能性小,也就是说审计风险相对来说比较低 ,即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成反比。

3.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变化的关系,审计重要性水平越低,即较低金额的错报或漏报对会计报表使用者也是重要的,要求审计师在实质性测试中努力发现该金额以上的错报或漏报。为实现较小金额的错报或漏报的审计目标,就需要审计师增加实施审计程序、扩大审查范围、从不同的途径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即审计重要性水平低,审计范围宽,审计证据多,相反,审计重要性水平越高,即较高金额的错报或漏报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才是重要的,那么,就要求审计师在实质性测试中努力发现较高金额以上的错报或漏报,而不需要刻意去发现较高金额以下的错报或漏报。这样,审计师只要在较窄的范围进行审查,实施较少的审计程序,合理保证发现较大金额以上的错报或漏报就可以了。相应地,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就可以少些,即审计重要性水平高,审计范围窄,审计证据少。审计证据的多少是相对的,任何时候都应当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以支持审计结论。

审计重要性决定审计证据,即重要性水平的高低决定审计证据的多少。但审计证据对重要性水平则没有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反向关系对审计实务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审计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师可以缩小审查范围,减少审计程序,收集较少的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越低,审计师就应扩大审查范围,增加审查程序,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

4. 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4.1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资料提供不适当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审计风险也就越低。因而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4.2评估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是正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就应越多,这样才可降低终极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则为反向关系,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越多。因为搜集的证据越多,越容易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因而越容易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审计风险也就越小。终极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也为反向关系,即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终极审计风险就越小。

结束语

重要性和审计风险都是影响人员判断证据充分性的因素,它们之间内在联系为在审计实务确定各种测试性质和范围提供了依据。因此,明确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特定关系,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锦余.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證据关系及图解.2000.

[2] 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1997.

审计 第4篇

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监管机构、研究人员、金融从业者等的广泛重视。目前已有部分研究报告针对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向审计公司支付非审计费用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进行研究。其中有报告指出的非审计费用中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产生的影响。

在现有的文章上对审计独立性作出一下几点贡献:

1. 为非审计收费和关于审计任期的审计独立性的关系提供证据。

2. 只有当审计任期短时, 监管机构和金融媒体表示关注有关非审计收费的作用对审计独立性是合理的。

3. 支持先前的调查结果, 审计任期较长不会导致审计和财务报告质量降低 (例如, 迈尔斯等人, 2003年) 。

4. 结果表明, 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可能在非审计费用、审计任期和审计独立性之间发挥作用。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审计师的独立性受到相当多的争论已经有一点时间, 在非审计费用和审计师任期这方面已经检验过。现有的非审计费用及审计师的独立性之间的关联研究, 估计出是否较高的非审计收费能创建一个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经济纽带, 非审计费用的增加使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判断和独立性产生影响。然而, 正如刚才指出, 实证研究的结果使用可操纵应计利润为审计师独立性代理提供了证据。

此前的研究表明, 在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关系中, 事务所对审计师的欲望、保护公司声誉 (品牌名称) 和维持利润 (准租) 之间权衡进行奖励 (Citron和1992年Taffler et al, 2002) 。在早期审计师容纳更多的客户为了从现有的被审计单位关系中保持盈利和准租。Geiger和Raghunandan (2002) 认为, 在早年的审计时, 审计师愿意容纳到被审计单位中, 因为他们希望在目前参与中限制损失结果低价买入和确保参与的继续。因此, 可以这样说, 一个被审计单位购买非审计服务, 在早年的接触和说服审计师不进行深入的分析, 可能会发现盈余管理。这也是审计师可能面临特殊的审计问题, 因为更早任期时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不熟悉, 因此可能难以检测盈余管理。根据这些参数, 从而推测非审计费用结合短的审计任期, 很可能与更高的盈余管理相关。另一方面, 相对较长的审计任期和被审计单位建立关系超过一段时间, 可能更加重视维护信誉而不是利润, 高额的非审计费用的影响较低。由于在长的审计任期内, 审计师将有一个更加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系统, 来检测盈余管理。所以, 当审计任期长时, 认为因为信誉保障和更加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系统的组合, 高额的非审计费用不可能与盈余管理有关。制定如下的假设测试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和非审计收费之间的影响:

H:当审计任期短时, 非审计费用损害审计师独立性。

三、研究变量定义

1. 因变量

操控性应计利润 (DA)

本文采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来估计上市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 并取其绝对值来衡量审计质量。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采用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分别对2012年所有上市公司数据分行业进行回归, 分别计算出各截面的回归系数β0iβ1iβ2i

其中:TACCi, t为i公司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

NIi, t为样本事务所客户同行业公司第t年的净利润

Ai, t-1为样本事务所客户同行业公司第t-1年末资产总额

ΔREVi, t为样本事务所客户同行业公司第t年的营业收入变动额

ΔRECi, t为样本事务所客户同行业公司第t年的净应收账款变动额

PPEi, t为样本事务所客户同行业公司第t年的固定资产原值均为参数。

第二步:运用第一步估计出的回归系数, 代入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第t年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

其中:为i公司第t年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总额

第三步:计算i公司第t年的操控性应计利润

2. 自变量

(1) 非审计费用 (NONAUDFEE)

从费用的角度来定义非审计服务的。费用是一个综合指标, 既可以体现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非审计服务的数量, 又能体现其提供非审计服务的质量。从理论上看, 审计与非审计收费都可能引起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客户的经济依赖, 也可以表征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 本文首先以非审计费用 (NF) 的金额为自变量检验经济依赖性对审计质量的潜在影响。此外, 为了避免金额绝对值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将单个审计客户取得的非审计服务收人占对其对该客户总收入 (财务审计收入+非审计服务收入) 的比重 (RATION) 自变量。

(2) 审计任期 (TENURE)

Geiger和Raghunandan (2002) 在他们的分析表明, 会计师可能是更包容在最初三年审计师任期。这种效应被减轻后6年或以上。因此, 他们的结论是, 以审计师独立性的威胁是在最初几年的会计师和客户关系最大。符合其分析, 我们设定的截止点为三年的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区别审计任期。然而, 我们也进行分析了不同的分界点。即假设两个值 (任期小于和等于三年任期超过三年) (例如, Staw和奥德姆1978;Wright et al, 1996, 452) 。所以, 我们也单独进行测试为企业短期和长期任职。

3. 控制变量

(1) 审计费用 (AUDFEE)

指审计服务的提供方 (注册会计师) 在提供审计服务后, 向审计服务的接受方 (被审计单位) 收取的用于弥补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服务提供方 (注册会计师) 付出的成本的一定数额的费用。

(2) 总审计费用 (TOTALAUDFEE)

总审计费用是审计相关的费用与非审计费用之和。

(3) 十大会计事务所 (BIG10)

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供的划分, 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为:毕马威华振、安达信、天健、普华永道、安永大华、安永华明、上海立信长江、北京京都、德勤华永、湖北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虚拟变量, 在研究过程中, 如果为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时取1, 否则取0。

(4) 股票市价 (MVE)

指股票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达成的成交价。股票的市价直接反映着股票市场的行情, 是股民购买股票的依据。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股票的市价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

(5) 市盈率 (MVBV)

指在一个考察期 (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 内, 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 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

(6) 资产负债率 (LEV)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 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 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7) 总资产收益率 (ROA)

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又一个非常有用的比率。是另一个衡量企业收益能力的指标。在考核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情况时, 投资者往往关注与投入资产相关的报酬实现效果, 并经常结合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进行判断。实际上, 总资产收益率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 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

(8) 经营现金流量 (CFO)

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货物、接受劳务、制造产品、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缴纳税款等。

(9) 所有者权益 (INST_HOLDING)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构成: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构成.

(10) 资产 (ASSETS)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1) 兼并 (MERGEACQ)

虚拟变量, 在研究过程中, 如果公司从事兼并或收购为1, 否则为0。

(12) 盈利能力 (NEGATIVE_ROA)

虚拟变量, 在研究过程中, 如果盈利能力为正时取1, 否则取0。

(13) 特殊项目 (SPECIAL)

虚拟变量, 在研究过程中, 如果报告特殊项目时取1, 否则取0。

(14) 亏损 (DLOSS)

虚拟变量, 在研究过程中, 如果负的净收入时取1, 否则取0。

(15) 年限 (YEARDUM)

虚拟变量, 在研究过程中, 如果2012年取1, 否则取0.

(16) 会计师事务所分所

会计师事务所可能有多个分所, 当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后, 通常会将被合并的事务所变更为自己的分所。总所和分所的之间的关系, 类似于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关系。然而, 分所在总所授权的情况下, 可以自己的名义承接非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从这一点来看, 分所可能拥有的自主权比普通企业的分公司要大。虚拟变量, 在研究过程中, 如果为会计师事务所分所时取1, 否则取0。

模型:

四、结论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 公司在长的审计任期时, 更高的审计费用降低了有偏见的财务报告可能性, 想必这是因为审计师更加独立。这一结果与观点一致, 即一较长的审计人员与客户关系有利于更高质量的审计, 作为审计人员获得一个在客户的业务运营, 流程和系统的深入了解 (Petty和Cuganesan1996) 。研究结果还表明, 较长任期的审计师提供更多的有效的盈余管理监督。另一方面, 较短的审计任期人员改变较高的非审计费用, 可能审计人员取悦他们的客户公司从而会降低监管效果。在长或短的审计任期时, 其他审计费用的度量结果不会显示这些指标与盈余管理之间的任何显著的关联。

在本文中, 整合审计的两条思路来检验在正的可操纵应计利润与会计师任期限制时, 非审计费用及审计师的独立性。为了检验这个假设, 通过对企业运行单独的回归与短期和长期的审计任期。结果表明, 审计师的独立性可能被会计师短的任期接收高额非审计费用所妥协。在审计任期长时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 没有发现之间有任何显著的关联。此外, 初步结果表明, 客户规模的大小可以缓和非审计费用, 审计任期以及审计师的独立性之间的联系。更具体地, 在短会计师任期相对较小的公司时, 经济利益胜过声誉成本。

从非审计费用比例的角度看, 非审计费用影响了审计师的职业判断, 而且国家也没有明确规定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在同一事务所之间的界定范围, 由此会对审计师独立性产生影响。高利润的非审计服务会使注册会计师在独立性方面产生妥协。注册会计师为了争取利润丰厚的非审计业务, 往往会压低审计收费或者将审计服务作为非审计服务的赠品。而当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住非审计服务业务时, 会计师又会在审计意见方面做出让步, 使得独立性削弱甚至完全丧失。非审计费用所占总审计费用比例越大越会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

摘要:本研究探讨审计师的独立性是否与非审计费用和审计任期有关, 结果表明, 非审计费用和应计费用之间是一个正相关关系, 当审计师任期短暂时, 非审计费用可能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此外, 探索性分析表明非审计费用与公司盈余管理正相关关系, 对审计师任期短的小客户, 并非对大客户具有重要意义。总而言之, 这些结果表明, 非审计费用和审计师的独立性之间的关联取决于审计师任期, 审计任期短且被审计单位规模小时, 非审计费用高对审计师的独立性产生负面影响。

审计报告审计期间 第5篇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第二十一条“审计报告应当注明报告日期。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 关于审计报告日期的规定,中注协已经历三次规定,前两次具体规定如下::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1995年版)第十九条:“审计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外勤审计工作的日期。” 财政部关于印发《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等3个准则的通知(财会[2003]11号)对审计报告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第十五条“审计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审计报告日期不应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签署会计报表的日期。”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5号—审计报告(试行)》对“完成审计工作”作了明确界定:完成审计工作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了所有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足以支持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在界定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应当实施的程序已经完成;(2)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的事项已经提出,被审计单位已经作出或拒绝作出调整或披露;(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已经正式签署会计报表。

从中注协对审计报告日期的规定演变可以看出: 1、2003版已删除了关于“外勤”结束日的相关规定,规定为“审计工作完成日”,并增加“不应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签署会计报表的日期”。2006版最新规定只规定了“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由此可以肯定,最新规定中审计报告日并不是“外勤结束日”。

2、审计报告日与“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在正式签署审计报告前,通常把审计报告草稿和已审财务报表草稿一并提交给管理层。如果管理层

批准并签署已审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即可签署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通常与管理层签署的已审财务报告的日期为同一天,或晚于管理层签署已审财务报表的日期。本人认为提交给管理层的报告草稿应当是经过质量复核过的报告,因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第二十九条:“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对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准备审计报告时得出的结论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既然审计报告草稿发给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后,若管理层签署报告,即可出具,那么本人认为该草稿应该是经过质量控制复核过的草稿。

因此经过上述分析,本人认为项目质量复核应该在审计报告日之前。

赵星伟

2010-6-13篇二:审计报告七大注意点 出具审计报告七大注意点 一忌事实不清,武断下结论。

事实是审计调查报告的基础,是作出审计结论的根据。事实部分是审计调查报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离开了事实的审计结果和结论将成为“无本之木”。叙述事实时要从审计事项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结果等方面入手,揭示审计事项的本质,使分析与事实一致,结果与事实一致。偏面、虚假、歪曲的情况是审计调查报告之大忌。

二忌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

审计调查报告重在反映情况,揭露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所以报告内容要突出审计事项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剖析产生问题的关键原因,做到有数据、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突出重点,张弛有序,防止罗列现象、报流水账。

三忌浅尝辄止,停留于表面。

要对审计调查所取得的大量资料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分析和提炼,层层深入,把握事物的特点,不能就事论事,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注意发现光环后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漏洞和隐患。

四忌堆砌数字,没有活情况。

审计调查报告只有把“死数字”与“活情况”结合起来,相互印证、补充,才有说服力、可信度。如果只是数字的堆砌、指标的罗列,必然是软弱无力,这种空洞无物,枯燥死板的报告肯定不会受欢迎。

五忌内容单一,报喜不报忧。

审计要发挥“免疫”功能作用,成为领导的“参谋”,就应真实、准确、客观,敢于揭短,敢于暴光,才不会贻误“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审计调查报告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揭露问题;既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客观因素,又要从体制机制制度方面找原因。

六忌缺乏文采,专业味太浓。

审计调查报告是审计的最终成果,是服务于经济发展,为领导决策当参谋,让群众知实情的载体,主要服务于外部。所以要淡化专业味,少用专业语言,多用大众词汇,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要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清楚,文字要精炼,用词要准确,避免口语化。

七忌千篇一律,文章格式化。

不同事项的审计调查报告应有自己的特色,形式上多样、灵活、新颖是审计调查报告生命力的重要条件。形式呆板,千篇一律的八股式文章,可读性必然弱化,很难进入领导的视角。

总之,审计报告的质量高不高,将最终影响到审计效力效果,因此在出具报告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上述注意点,才能保障审计报告能切实发挥作用。篇三: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审计报告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规范内部审计报告及相关活动,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审计报告》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

第三条 本指南适用于各类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的内部审计活动,可结合行政管理程度的要求,参照执行。第四条 内部审计报告应当体现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并有助于组织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对以下方面的评价:

(一)经营活动合法性;

(二)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

(三)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四)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

(五)组织财务状况与会计核算状况;

(六)组织的风险管理状况。

第五条 正式立项的审计项目应当在终结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之一时,应当根据组织适当管理层的要求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编制并报送中期审计报告:

(一)审计周期过长;

(二)被审计项目内容特别庞杂;

(三)被审计期间比较长;

(四)突发事件引起特殊要求;

(五)组织适当管理层需要审计项目进展情况的信息;

(六)其他需要提供中期审计报告的情况。

中期审计报告不能取代终结审计报告,但中期审计报告能够作为终结审计报告的编制依据。中期审计报告不具有终结审计报告的效力。

第六条 编制审计报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性。审计报告应以可靠的证据为依据,实事求是地反映审计事项,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二)完整性。审计报告应当做到要素齐全,内容完整,不遗漏审计发现的重大事项。

(三)清晰性。审计报告应当做到逻辑性强、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地阐明事实和结论。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过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复杂语言。文字应当通顺流畅,用词准确,避免使用“几个、少数、大量”等模糊字眼说明情况。

(四)及时性。审计报告应当及时编制,以便组织适当管理层适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在保证审计报告质量的前提下,审计报告应当在完成现场审计后尽快编制,经过征求意见和补充修改后分别送达各有关方面。

(五)实用性。审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有利于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有助于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

(六)建设性。审计报告不仅应当发现问题和评价过去,而且还应能解决问题和指导未来,应当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

(七)重要性。在形成审计结论与建议时,应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相关的风险水平和重要性,对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严重差异和漏洞以及审计风险高的领域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有重点的详细说明。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要考虑被审单位接受审计建议、采取相应措施的成本与效益关系。

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该建立健全审计报告分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复核岗位的要求和责任。复核层次级别的具体设置应当视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和内部审计机构的规模、人员配置等各种因素而定。

第八条 审计报告可以手工编制,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自动编制。第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需用联系及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以高超的沟通与合作技能来组织和编写审计报告。

第二章 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

第十条 内部审计报告因审计项目预定目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的内部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标题;

(二)收件人;

(三)正文;

(四)附件;

(五)签章;

(六)报告日期;

(七)其它。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报告的标题应能反映审计的性质,力求言简意赅并有利于归档和索引。一般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名称;

(二)审计事项(类别);

(三)审计期间;

(四)其他。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是与审计项目有管理和监督责任的机构或个人。一般应当包括:

(一)被审计单位适当管理层;

(二)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或者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

(三)组织最高管理当局;

(四)上级主管部门的机构或人员;

(五)其它相关人员。

考虑到各个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方式差异,审计报告的送达单位或个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报告的正文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一般应当包括以下项目:

(一)审计概况;

(二)审计依据;

(三)审计发现;

(四)审计结论;

(五)审计建议;

(六)其它方面。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报告的附件是对审计报告正文进行补充说明的文字和数字材料。一般应当包括:

(一)相关问题的计算及分析性复核审计过程;

(二)审计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三)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责任人的反馈意见;

(四)记录审计人员修改意见、明确审计责任、体现审计报告版本的审计清单;

(五)需要提供解释和说明的其它内容。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报告应当由主管的内部审计机构盖章,并由以下人员签字:

(一)审计机构负责人;

(二)审计项目负责人;

(三)其他经授权的人员。

第十六条 审计报告日期一般采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送出日作为报告日期。以下情况下使用相关的日期:

(一)因采纳组织主管负责人的某些修改意见时;

(二)内部审计人员在本机构负责人审批之后又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新的重大问题时;

(三)内部审计报告存在重要疏忽时;

(四)其它情况。

第三章 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十七条 审计概况是对审计项目的总体情况的介绍和说明。一般主要包括:

(一)立项依据。在审计报告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审计项目的来源:

1、审计计划安排的项目;

2、有关机构(外部审计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委托的项目;

3、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安排的项目;

4、其它项目。

(二)背景介绍。在审计报告中,应当对有助于理解审计项目立项以及审计评价的以下情况进行简要描述:

1、选择审计项目的目的和理由;

2、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业务性质与特点、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员工数量、主要管理人员等;

3、上次同类审计的评价情况;

4、与审计项目相关的环境情况;

5、与被审计事项有关的技术性文件;

6、其它情况。

(三)整改情况。如有必要,应当将上次审计后的整改情况在审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四)审计目标与范围。审计报告中应当明确地陈述本次审计的目标,并应与审计计划中提出的目标相一致;还应当指出本次审计的活动内容和所包含的期间。如果存在未进行审计的领域,应当在报告中指出,特别是某些受到限制无法进行检查的项目,应说明受限制无法审查的原因。

(五)审计重点。审计报告应当对本次审计项目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说明,并指出针对这些方面采取了何种措施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也可以对审计中所发现的重点问题做出简短的叙述及评论。

(六)审计标准。财务审计的标准主要是国家有关部门所颁布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其它相关规范制度。管理审计的标准主要是组织管理层已制定或已

认可的各项标准。第十八条 审计依据是审计报告应声明内部审计程序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的。当确实无法按照审计准则要求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时,应在审计报告中陈述理由,并对由此可能导致的对审计结论和整个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做出必要的说明。

第十九条 审计发现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的检查和测试过程中所得到的积极或消极的事实,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所发现事实的现状,即审计发现的具体情况;

(二)所发现事实应遵照的标准,如政策、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

(三)所发现事实与预定标准的差异;

(四)所发现事实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影响;

(五)所发现事实在目前现状下产生的原因(包括内在原因与环境原因)。第二十条 审计结论是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所做出的职业判断和评价结果,表明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在做出审计结论时,内部审计人员应针对本次审计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已掌握的证据和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做出评价。内部审计人员提出的结论可以是对经营活动或内部控制的全面评价,也可仅限于对部分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如果必要,审计结论还应包括对出色业绩的肯定。

第二十一条 审计建议是内部审计人员针对审计发现提出的方案、措施和办法。审计建议可以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的改善和纠正的建议;也可以是对显著经济效益和有效内部控制提出的表彰和奖励的建议。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依据审计发现和审计证据,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审计结论的性质,提出审计建议。审计建议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现有系统运行良好,无需改变;

(二)现有系统需要全部或局部改变:

1、改进的方案设计;

2、方案实施的要求;

3、方案实施效果的预计;

4、未实施此方案的后果分析。

第四章 审计报告的基本格式

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确认有较大必要性的条件下编制规范的中期审计报告。一般中期审计报告篇幅较短,应当清楚地说明审计发现的事实、不良状篇四:离任审计报告

北京中天呈会计师事务所

beijing zhong tian cheng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关于对北京*****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原总经理*****同志离任经济责任的审计报告

中天呈审字[20012]第6008-1号

北京*****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接受贵公司委托,于2012年1月4日开始对北京*****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原总经理*****同志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任职期间(以下简称任职期间)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审计过程中涉及的会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由*****负责,我们的责任是通过履行相应的审计程序,真实反映所约定事项的审计结果。

我们的审计是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审计业务约定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进行的。在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座谈了解、实地调查、抽查盘点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

北京*****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北京市*****资产经营公司、北京市产经营公司两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于2003年3月4日共同出资成立,于2009年7月30日变更为北京 xx程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2005年11月15日,吸收北京 xxxx有限公司为股东,北京 xxx有限公司更名为北 xx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2月变更为北京市xxx 法人独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为***;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2000万元;公司住所:北京市xx区*****镇北广阳城村,经营地址:北京市8号;经营范围:投资管理、房地产开发、销售商品房。*****下设工程技术部、投资经营部、财务管理部、前期开发部、总工办等部

门。总经理:*****,目前公司正式职工45人。

(二)*****同志简介及其主要职责 *****,男,1964年10月生,籍贯北京,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曾任北京xx中央休闲购物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北京*****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市xx区*****镇镇长助理职务。*****同志曾先后荣获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部级奖、科技进步金奖、优秀小区奖、优秀开发管理奖、1996-1998全国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先进个人、第二届北京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家等多个奖项和荣誉称号。

根据2004年9月12日公司第一次董事会决议,聘请*****为公司总经理,聘期三年。

(三)所在单位财务状况

根据*****提供财务报表反映,截止2011年12月31日*****同志离任时,*****总资产139.28亿元,负债总额为138.97亿元,所有者权益3,090.62万元;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累计实现收入1.58亿元,利润总额3,039.67万元,净利润2,231.84万元。

(四)本次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

我们于2012年1月4日组成审计组对*****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账内的财务收支、资产质量、经营成果、内部控制、重大经营活动和依法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审计。另外,审计组对*****部分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及问题。我们的审计工作得到了*****管理层及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二、任职期间所在单位主要财务状况

(一)任职期间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分析 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任期内(下同),*****账面资产增长1,281,770.46万元,增长了11.54倍、负债增长1,281,318.47万元,增长了11.82倍,所有者权益增长451.99万元,增长了17.13%。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金额单位:万元

1、资产状况

截止2011年12月31日,*****账面总资产1,392,814.60万元,比2009年年初数111,044.14万元增加1,281,770.46万元,增长了1154.29%。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任期内土地一级开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形成在建工程。各项资产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其中:

(1)货币资金:2011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26,628.65万元比2009年年初数32,697.91万元减少6,069.26万元,减少了18.56%;减少原因为银行存款余额

减少。

(2)其他应收款:2011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是7,479.69万元,比2009年年初7,411.28万元增加68.41万元, 增加了0.92%。大额明细如下:(3)预付账款:2011年12月31日预付账款余额是6,342.97万元,比2009年年初13,178.44万元减少6,835.47万元, 减少了51.87%。大额明细如下:

(4)存货:2011年12月31日存货9.12万元,为低值易耗品,从2009年以来一直保持不变。

(5)长期投资:2011年12月31日长期投资367.34万元,比2009年年初267.34万元增加100.00万元, 增加了37.41%。

(6)固定资产: 2011年12月31日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63.08万元,累计折旧483.59万元,净值579.49万元;2009年初固定资产原值313.90万元,累计折旧171.66万元,净值142.23万元;净值增加437.26万元,增长了307.43%,主要是购置了车辆和办公设备。截止2011年12月31日运输设备原值806.76万元,办公设备原值256.32万元。(6)在建工程: 2011年12月31日在建工程1,351,168.00万元,比2009年年初56,980.18万元增加1,294,187.82万元, 增加了2271.29%,主要为土地一级开发投入及配套项目回迁楼和周转房、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入。

(7)无形资产:2011年12月31日在建工程236.14万元,比2009年年初290.64万元减少54.50万元, 减少了18.75%,为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2、负债状况

截止2011年12月31日,*****账面负债总额为1,389,723.98万元,比2009年年初总额108,405.51万元增加1,281,318.47万元,增长了1181.97%;主要原因是预收土地一级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款。

(1)预收账款:截止2011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为1,310,699.97万元,比2009年年初69,724.48万元增加1,240,975.49万元,增长了1779.83%。增加主要原因为*****土地一级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未竣工结转,收到的开发建设款篇五:内部审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内部审计报告没有固定的项目要求。基本的项目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审计报告的标题

审计报告的标题因审计项目和审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关于对**公司财务收支的审计报告;关于对**公司(**期间)经营(目标)结果的审计报告;关于对***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报告;关于对**公司经理**离任的审计报告;关于对**公司***问题的中期审计报告;关于对项目的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关于对拟并购**公司资产情况的审计报告;尽职调查报告;关于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报告„„。

二、审计报告的主送人

根据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不同而有区别:财务总监;主管总裁(经理);总审计师(审计总监);董事长;审计委员会等。

三、审计依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审计时间

开宗明义:根据什么进行审计?本次审计要解决什么问题?审计何时间内、何范围内、何内容?审计工作人员及审计所耗时间。这里不能罗嗦,宜高度概括但不能缺项。

四、审计出的主要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

审计出的主要问题要根据重要性(金额大小、性质、影响程度等)原则,对问题进行排序。如:重大偏离审计目标的违法问题、违规问题、高风险问题、做假帐、上报虚假的财务报告、资产不实风险等。对所有问题都要先定性质后量化。如:虚增**利润300万元;职务侵占公款300万元;现金短款300元;违反投资决策程序造成投资损失300万元;私设小金库300万元等等。然后逐项描述。基本要求是:让所有收到报告的人都能读懂问题的来龙去脉。

问题形成的原因可以单独写也可写在报告里,但一定要实事求是,符合客观实际。问题的原因应该明确界定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的表现是:明知故犯;先犯后改、改了再犯;履查履犯。客观原因的表现是:业务流程中设为非控制重点环节;内部控制点制度空白;非常情况下发生;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所有原因均应引申其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五、被审计对象在审计期间就已经审计出的问题的整改行动及纠正措施

在审计期间(审计通知书发出之日起到部门审计报告定稿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公司已经或正在进行整改,有实际纠正行动和结果的,应该在审计报告中进行描述。肯定被审计对象对制度的维护和对审计问题的态度所做出的努力。这个信息应该通过审计报告传递到所有能读到审计报告的每位领导。

六、审计结论与审计评价

每份审计报告都要给出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这不仅是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的义务,也是体现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客观性、决策可参照性的必要前提。也是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目标之一。内部审计不参与经营,与经营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关系,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必须确保独立性和权威性。

七、审计建议

国家审计这个位置是要写“审计意见”或“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的,内部审计无执法权,如无公司文件明确规定,则没必要写成“审计意见”。“审计建议”要具备可操作性,基本要求是能够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存在的前提是能够发现问题,内部审计的价值是如何解决已经发现了的问题,最低要求是同样的问题不能再在同一个管理中心或利润中心重复发生。

八、审计报告出具人

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要手书审计组全体人员的名字;审计部的“审计报告”要手书审计经理的名字。这和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有明显的区别。

九、审计报告出具日期

打印审计报告形成日期。

十、审计报告抄送人员和部门及报告总份数及存档要求

强化审计管理 提高审计质量 第6篇

为了适应审计发展的新要求,开创山区县审计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审计“人、法、技”建设,全面筑牢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工程。在审计队伍建设上,由于我县审计人员流动性小,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参加工作在审计局至今,对审计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所以,首先我们从人文关怀入手,体恤、关心、爱护每一位同志,有喜事同乐,遇困难分忧,几句暖心的话,几百元慰问金,一束鲜花,一句问候,让同志们切实感受到审计大家庭的温暖,再次激发了每个人的审计工作热情,形成了一种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局面。其次为克服人员队伍老化、新生力量无法补充的实际困难,我们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对现有人员培训、教育和充电,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教育和理论、业务学习,送出去、请进来,以及岗位练兵,“传、帮、带”活动,在审计工作之中学习审计与经济。制定鼓励学习的政策措施,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硬性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都必须参加一年一度的审计技术职称考试,并纳入综合考核,对考试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获得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发放职称津贴。近年来,已有3人通过了审计中级技术职称考试,通过在职自学,有2人分别取得大专和本科文凭。一个年龄趋于老化的审计队伍再度焕发了青春活力,机关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第三,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制定了以机关工作人员综合考核为主线、质量管理为中心的包括审计业务操作,机关、人员管理在内的近30种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份。做到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实现了审计业务规范化和机关管理正规化。为营造一个舒适、赏心的办公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的从事审计事业。第四,我们想方设法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在上级审计机关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下,装修、绿化了办公室,更新了办公设施,购置了交通工具,添置了计算机,实现了计算机人手一台。通过计算机,建立起了审计法规资料库、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资料库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台账,完成了机关OA建设,实现了网上办公。

二、全面实行送达审计,强化提高审计质量的手段

通过长期的审计实践证明,送达审计相对就地审计有许多优点。一是减少因审计实施给被审计单位带来的工作麻烦和费用开支,体现出审计的服务意识;二是审计工作可以排除被审计单位的干扰和情面,使审计结果进一步客观公正;三是可以减少审计人员违纪违规的机会和条件,进而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更重要的是便于加强审计管理,让审计实施置于领导和同事们的监督之下,使审计工作更加严谨细致。为充分利用报送审计的优势,我们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送达审计操作的具体规定》,从2006年开始全面推行了送达审计办法。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既提高了审计质量,又规避了审计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审计复核,严把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

审计复核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由于受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所限,我局没有内设法制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为了加强审计复核工作,严把审计质量关,弥补无专职审计复核人员的不足,局机关成立了具有审计、会计中级技术职称的兼职的四人审计复核小组,组长由分管审计质量的副局长担任。审计复核实行复核小组人员分工、分级负责,分初核、复核和复核组长审核三个过程,使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审计复核至少经过三个人之手,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确保审计项目质量万无一失。同时,在复核小组建立了到项目、到人的审计质量考核台账,记录审计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年终,由复核小组负责检查立卷档的审计项目档案,汇总全年的审计质量台账,作为审计质量考核、个人综合考核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质量激励机制,激活提高审计质量的引擎

从2002年开始,我局就制定了《机关工作人员年度综合考核办法》,并经过逐年修订完善,现已基本定型。《办法》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各个岗位的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内容进行量化,进行百分制考核。平时做好考核记载,年终严格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个人奖罚、年度公务员考核和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通过绩效考核,有效地调动了机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全局上下人人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形成了人在约束中活动,职责在规定范围内履行,权力在制约下行使,各履其职,各尽其责,遵章守纪的局面,出色地完成了历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局的综合考核办法得到了县日标责任考核办公室的认同,在县级机关进行了推广。

五、强化审计落实和整改,充分体现审计工作成效

针对我县一度出现的审计建议整改和审计决定执行情况下滑局面,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相关机制,优化审计执法环境。一是提出并建立了审计查处部门协助配合制、审计处理处罚财政暂停拨款及财政扣缴制、

审计 第7篇

一、法律依据不同

政府审计机关审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 进行审计监督。”第十六条规定, “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 (含直属单位) 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进行审计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七十二条规定, “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

财政投资评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七十一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的执行;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 “政府财政部门有权对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对各部门预算收支的情况和效果进行考核。”另外还有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 (财建[2009]648号)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财建[2002]394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性基金年度财务决算和中央大中型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批的通知》 (财建[2002]26号) 。

二、职能不同

政府审计机关审计和财政投资评审都是政府的职能部门, 在政权的运行过程中有着各自的行政职能。政府审计机关审计是代表政府对社会各领域经济活动的专门监督, 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其审核结果对被审建设单位具有行政处罚权。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部门为了加强自身行政管理, 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而设置的内部审核机制, 其审核结果只为财政预算支出服务, 给政府投资决策和财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对被审建设单位不具有行政处罚权。从监督管理的层面看, 财政投资评审是内部监督, 政府审计机关审计是外部监督。因为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资金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按照《审计法》第二十九条“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像的单位,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规定, 财政投资评审的工作应接受和配合政府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社会中介审计则不具有行政职能, 它只对工作结果负有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审核结果的效力不同

《审计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的审计决定, 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因此, 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强制性。按照目前各地政府相继印发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内的规定, 财政投资评审结论作为财政部门批复预算支出的依据。也就是说, 它不是强制性的, 它只能是财政部门行政管理的依据, 财政部门可依据评审报告并结合其他实际情况进行财政支出管理。社会中介的审计报告则是具有一定公信力, 并能够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能力的注册会计师、注册造价师核算确定的具有公允性的结果, 它只能用来为社会监督做为参考的依据。

四、对项目建设审核的范围不同

按照财政投资评审职能要求, 财政投资评审只负责对政府投资、融资、政府担保债务建设内容部分, 按照有关政策规定, 核定建设成本, 确定财政支出。而政府审计机构审计按照《审计法》的要求, 审计的面更大, 它不仅涉及政府投资、融资、政府担保债务建设内容, 还包括其他投资的建设内容。不但要对整个项目建设内容按照政策规定, 核定建设成本, 还要按照法律法规对整个建设项目的管理、财务活动及建设活动进行审定, 可以对直接有关的设计、施工、供货等单位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社会中介审计则是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来确定审计范围, 即审计范围是不确定的。

五、对项目建设审核的阶段不同

按照现行财政支出管理体制的要求和建立的“先评审后编制”、“先评审后采购”、“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批复”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 财政投资评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之中。侧重点是“先评审”, 防患于未然,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而政府审计机关审计和社会中介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 是对项目建设的完成情况做出结论。并且, 政府审计机关审计还要对已发生的问题做出行政处罚。对该建设项目而言已于事无补, 只能引以为鉴。

六、审核结果追求的目标不同

政府审计机关审计和财政投资评审追求的目标是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科学合理的确定项目建设的真实投资, 既保障投资安全, 又防止资金不足而形成“烂尾楼”、“胡子工程”或“豆腐渣工程”, 并防止违纪行为。因为政府审计机关审计和财政投资评审均为行政职能, 其审核工作费用是从财政预算中列支, 与建设单位无利益关系, 从而更能保证审核的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社会中介机构审核, 虽然也是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科学合理的确定项目建设的真实投资, 但作为社会独立法人机构, 从经营本质上讲, 它需要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它的审核收费是按照审核造价总额和核增、核减率进行收取, 社会中介机构所追求的目标与建设单位有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审核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审计 第8篇

一、云审计的概念

关于云审计的概念定义与范围界定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云审计就是联网审计的一种发展, 是审计人员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的传输、分析与合作。也有学者把云计算对于审计的影响比作一个世纪前的电力革命。云计算之于云审计就如同公共电厂之于用电个体。通过云计算、云存储来实现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得审计资源像电力资源一样公开流通, 降低审计成本。也有学者简单地把云审计定义为“审计+云计算=云审计”。

事实上, 云审计一词自出现以来其具体含义也一直是业界摸索、规范的研究领域。究竟什么是云审计?现阶段很难做出一个明确的限定, 因为云计算本就是不断丰富的概念, 基于云计算的云审计会随着云计算概念深入、成熟而得到发展、丰富, 甚至导致云审计方法与思想的变革。综合来看, 被研究人员广泛接受的观点是云审计是利用互联网的云计算概念, 进行审计资源的整合与协调。云审计是对未来审计模式的一种猜想, 不仅仅是云计算在审计领域的运用, 更包括了随着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审计模式不断创新的一种理念, 一种思考方向。

二、云审计的实现模式

(一) 构建云审计平台

云审计最常被学术界讨论的实现模式即搭建一个平台。数据的云储存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使各类审计信息数字化得以实现, 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审计技术方法以及审计硬件设施的协调配合、统筹规划, 真正做到在审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云审计实现了时间、空间上的自由, 打破了固有审计模式的局限。审计人员可以在云审计时代下按照自己的时间、习惯与审计方式合理、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审计工作, 同时充分享受云审计所带来的高效率, 不再为数据的存储、共享或者工作的衔接而伤神, 所需要关注的只是审计任务本身。“云审计”模型见下图。

(二) 云审计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提到云计算或者云审计, 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建设问题。数据安全性是互联网时代首要考虑的问题。数据安全包括数据本身存储的安全以及向第三方泄露的可能性。一旦将“私有云”数据传送到“公共云”, 就有可能使数据脱离审计人员的掌控, 发生数据泄漏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并会带来一系列的审计风险与法律责任。云审计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数据存储与审查权限性问题。

云审计在技术上依托于网络设备, 无论是储存审计机构自己的数据还是被审计单位的数据, 保密性和数据安全性问题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没有查阅权限限制或者限制不足的情况下, 传送至云端的相关数据可能会脱离审计人员的掌控, 致使安全隐患的产生, 使得数据安全性降低。非法入侵、越权操作或是存储介质故障等都直接威胁到云审计数据安全。

针对数据安全与保密问题, 通常选择与服务器供应商进行沟通洽谈的方式来规避风险。洽谈内容主要围绕供应商的自身权限与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承诺, 更多的是技术上的指导与权限的转移。就如同家用防盗门通常会有两种钥匙, B钥匙使用则会导致A钥匙失效。现在的服务器设计更多倾向于引入这样的思想, 服务器一旦移交, 触发机制则会启动, 供应商自身权限则受到限制, 数据使用权限由使用方进行管理、监督。

2. 云审计实施接口问题。

实现传统审计与云审计顺利接口对于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都是一次大的转变。因此, 如何让审计人员更快地熟悉云审计以及如何让被审计单位理解这一转变是云审计平台建设必须解决的。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是为了确保被审计单位清楚地了解审计机构将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以及为了成功地实现转变需要得到怎样的帮助。最重要的是, 要让被审计单位了解这个转变对于他们有什么好处, 以及审计机构是在尽最大可能选择了最佳的应用, 以保证更好地完成审计监督。为此可以先找一些审计风险水平较低的被审计单位作为云审计的前期试验对象, 以了解云审计的工作性能。这就可以在不损害被审计单位利益的同时让审计人员先熟悉云审计的审计过程、审计责任及要注意的问题。

3. 强迫审计公开问题。

审计公开一直是被研究者广泛争论的问题, 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存储在云内的信息只要涉嫌民事或者刑事诉讼, 很大可能会被要求强迫公开。对于社会审计来说, 政府部门可以用相关法律来获取事务所存储在云服务器中的数据, 这似乎给政府的相关工作提供了便利, 但会计师事务所也会意识到, 客户存储在云计算中的数据可能会被强制披露给政府或民事诉讼当事人。因此, 会计师事务所必定会考虑向云服务器上传敏感信息的影响, 最终的博弈结果将会是云审计平台的构建形同虚设。会计师事务所掌握的敏感信息并不会上传云服务器, 这将违背建设云审计平台的初衷。

从注册会计师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合法、公允进行审计来看, 目前更多的上市公司为了使得股票价值得以体现, 为公司争取更多的股民, 更加乐于接受信息公开。只要被审计对象可以了解并理解云审计平台的作用并接受, 审计单位与被审计方的双赢最终是会实现的。

4. 网络宽带与运营费用问题。

云审计依托于云计算, 而云计算依托于网络建设。被审计单位数据与审计人员数据的传输都依赖于网络进行上传下载, 带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审计的效率, 频繁的数据存取及海量的信息交换都会影响网络的通畅和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因此, 网络宽带的负载能力以及运营费用是制约云审计的一大瓶颈。带宽问题解决的困难在于审计的成本。建立云审计平台是一个长期的、深远的项目, 资金的投入直接决定了云审计平台的效率, 带宽可以由网络运营商负责保证。虽然国内的网络运营商垄断现象严重,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 电信的市场已被移动和联通以低价抢占了一部分, 未来出现寡头的可能性相对很大。在寡头市场上, 寻求相对的合理价格、平稳带宽是可以实现的。

三、云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

(一) 审计全覆盖的概念

审计全覆盖是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指出的, 并高度评价审计全覆盖是提高审计监督层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审计全覆盖是指在一定期间内, 通过科学安排审计计划, 合理选择审计方式, 使所有监督对象在一定时间内都能接受审计监督, 形成周期性的动态审计全覆盖。除同级财政预算的每年审计外, 审计署对审计覆盖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如5年轮审一次和重点预算单位每年必审等。然而由于审计人员数量等制约了审计力量, 使得审计覆盖率仍然难以达到公共所期望的水平。从郑石桥2012年《审计频度、审计处罚和审计效果》一文的统计数据来看, 江苏省审计覆盖率仅为7.37%, 审计周期为6.5年。这与我们一直倡导的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效果相悖。如果按照现行的审计力度或者审计手段, 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 云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

1. 创新理念。

推行云审计中数据中心的审计理念, 即破除传统审计模式下审计信息化仅是审计工作辅助手段的固有思想, 通过云审计平台的便捷, 把数据分析范围从单一部门或行业拓展至关联单位或行业, 将工作重点从侧重于数据筛选和分析拓展至系统审计和多维分析, 将审计目标从异常线索检索拓展至系统安全检测。云审计数据中心要义是以云审计平台为依托构建审计信息库, 对信息库实行数据库管理。审计过程不再实行单一项目审计, 而是通过云审计平台的数据库分类进行数据加工。以某一专项审计目标为出发点, 在专项审计伊始首先采集数据、研究数据, 并利用云审计平台中各部门、各行业信息数据之间的横向关联特性和不同年度信息数据之间的纵向追溯特性, 通过系统分析、多维对比, 实现对被审计单位业务内容的全面把握、对权力控制薄弱环节的重点监控、对资金或物资分配过程中舞弊行为多发环节的精确定位, 实现对整个行业资源的全面检测与自动预警, 推动审计全覆盖的目标顺利实施。

2. 建设云审计平台, 突破“信息孤岛”的局限。

虽然信息化审计能够有效拓展审计范围, 精确定位审计疑点, 但也经常遭遇“信息孤岛”的限制。当前, 金融系统、大型国企以及政府各部门汇集了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数据, 但很多数据以“信息孤岛”形式散存在行业、企业或部门内部, 相互之间缺乏共享和互联。云审计平台的构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现了大数据平台建设, 并可以通过多专业数据比对、多视角分析、持续性跟踪, 突破现有审计项目经常面临的行业和部门限制, 加大对隐蔽型犯罪案件线索的追查力度, 提高审计的战斗力。

3. 系统性关联审计。

加强系统审计, 揭示关键行业、关键部门的系统性风险隐患。信息化管理在提高社会管理现代化、精细化程度的同时, 也带来了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审计部门应加大对金融、大型国企等行业或单位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审计力度, 重点关注系统设计的完整性和合规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系统风险的可控性、系统运算程序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等问题,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 揭示可能存在的行业风险、防范部门利益固化导致的管理弊端,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4.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接轨。

云审计平台建设中预留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接口, 便于商界、政府及时上传自身数据, 加强数据库构建, 推动政务公开、企业管理数据公开, 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政府审计在信息系统审计和绩效审计方面均进行了有效尝试, 但是尚未全面开展针对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工作。各个政府部门大力建设的信息系统工程, 如税务系统的“金税”工程、公安系统的“金盾”工程等, 均使用了大量公共资金, 且各部门之间由于缺乏统筹协调, 重复投入和共享不足问题并存。在云审计平台构建后, 通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接轨, 可通过平台直接评价政府各项平台的绩效, 进行财政资金的实施监督。关注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合规性, 评价项目绩效, 维护公共资金使用效益。此外, 可以关注系统功能实现状况, 推动已投建项目规范运行, 减少“建而不用”、“应用效能不足”等问题的发生, 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和社会管理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文峰.云计算和云审计——关于未来审计框架的一些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1, (2) .

[2] .河南省审计厅课题组.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审计研究, 2013, (2) .

[3] .秦荣生.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当代财经, 2013, (1) .

审计 第9篇

关键词:重要性,实际重要性,计划重要性,估计重要性,审计风险

一、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 (Auditing Materiality) 是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审计理论工作者研究和审计实践工作者关注的前沿问题。在审计实务中, CPA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要准确判断审计重要性水平, 这将直接影响其所负担的审计风险的大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六条中规定:“重要性, 是指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 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 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第三条对重要性的定义是:“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 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重要性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

二、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分类

重要性水平应针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来确定。由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 他们对会计报表信息的使用要求各不相同, 因而对重要性的判断就有了多重标准。重要性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标准。重要性的数量标准是指重要性的金额界限, 它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得到的经验数据或数量指南, 又称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 (AM, Auditing Materiality) 是重要性的具体标准, 是指会计报表中被错报或漏报就会影响理性使用者的决策的严重程度。一般存在三种不同的重要性水平 (概念) , 即实际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和估计重要性水平。

实际重要性水平 (IM, Inherent Materiality) 是相对于某一会计报表而客观存在的, 如果错报或或漏报就会影响有理性的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的严重程度。它具有客观性和不可确知性。这一客观存在的数量水平, 在审计前、审计过程中和审计完成以后, 甚至很长时间以后, 都无法确知。它实际上就是审计重要性水平想本身。

估计重要性水平 (EM, Estimated Materiality) 是审计人员为了计划审计的程序、时间、性质和范围、降低审计成本又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 而根据自己的了解、常识和经验对该报表的实际重要性水平所作的专业判断或估计;或者是审计人员实施计划的审计检查程序后, 根据所获取的审计证据, 对已审具体项目或会计报所作的专业判断。它是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一个相对于其将出具的审计意见的安全边际。

计划重要性水平 (PM, Planned Materiality) 是审计人员在编制或调整审计计划时, 根据以前的有关了解、职业经验、对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初步判断, 根据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承担水平, 对会计报表或相关项目的实际重要性水平所作的一个初步判断数, 是审计检查的控制标准之一。

三、审计重要性的运用

(一) 审计重要性的数量与质量特征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检查时对发现的错报或漏报, 具体运用审计计划中预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其是否是一项重要错报或漏报的专业判断经验或技术是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一般来说, 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如果错报或漏报性质严重, 哪怕错报或漏报的金额较小, 也可看作重要错报或漏报的。故意的错报或漏报比无意的错报或漏报重要。因为故意的错报或漏报说明管理不善, 而管理不善可能隐含着更严重的问题。典型的有四种情况[1]:

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2];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因为主要是从其性质方面来考虑的, 必须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累计, 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二) 两个层次的重要性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会计报层次和相关账户、交易层次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

1、会计报表层次。由于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表示意见, 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会计报表层次的审计重要性,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的整体性结论。

2、账户和交易层次。由于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于各账户或各交易, 注册会计师通过验证各账户或各交易, 才能得出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的整体性结论, 因此注册会计师还必须考虑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

四、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

(一)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之间关系

1、审计风险的含义。

《审计准则第1101号》:“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 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也就是说, 审计风险是客观的存在和审计排除的结果:客观存在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予以排除而降低, 但审计排除又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 因而审计风险具有财务报告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和最终审计风险三种具体表现形式[3]。

2、审计风险的三种形式。

(1) 财务报告风险 (FRR, Financial Report Risk) 。财务报告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未实施实质的审计程序的情况下, 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固有的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财务报告风险 (FRR) =固有风险 (IR) ×控制风险 (CR) 。

(2) 可接受审计风险 (AAR, Acceptable Audit Risk) 。可接受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 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准备承担或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

可接受审计风险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情况;行业之间的竞争情况。

(3) 最终审计风险 (FAR, Final Audit Risk) 。最终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所形成, 即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最终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

财务报告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可接受审计风险是主观确定的, 而最终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审计人员主观努力的结果。

最终审计风险 (FAR) =实际固有风险×实际控制风险×实际检查风险

3、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1) 对于任一财务报告, 当最终审计风险达到可接受风险水平, 估计的审计重要性水平 (EM) 与检查风险 (DR) 成反比。即, a是常数。

(2) 对于不同的财务报告, 其实际审计重要性水平 (IM) 与财务报告风险 (FRR) 成反向关系。即: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 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 审计风险越高。这里的“审计风险”是指 (评估的) 财务报告审计风险。

(3) 对于不同的财务报告, 在检查风险水平 (DR) 控制得相同的情况下, 其实际审计重要性水平 (IM) 与最终审计风险 (FAR) 成反向关系

这是因为

(4) 对于不同的财务报告, 在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相同的情况下, 其估计的审计重要性水平 (EM) 与财务报告风险 (FRR) 成正向关系。

这是因为

所以, 在检查风险水平控制得相同的情况下, 其实际审计重要性水平与最终最终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

(5) 在同一财务报告的不同审计策略中, 估计的重要性水平 (EM) 与最终审计风险 (FAR) 成正向关系。即

其中, 在同一财务报告中, 财务报告风险 (FRR) 是固定的常数。

(6) 在同一财务报告的不同审计策略中, 可接受审计风险 (AAR) 与估计的重要性水平 (EM) 之间成正向关系。这是因为在设计审计策略时, 应使最终审计风险 (FAR) 达到可接受审计风险 (AAR) 水平, 因而

(二)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审计证据 (Audit Evidence) 指的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的证据。与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不同, 在任何情况下,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总是成反向关系。即:对于同一会计报表, 估计的重要性水平越低, 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相反, 估计的重要性水平越高, 应获取的审计证据则可适当减少;对于不同的会计报表, 为了使最终审计风险达到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实际的重要性水平越低, 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相反, 实际的重要性水平越高, 应获取的审计证据则可适当减少。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3.

[2]秦荣生, 卢春泉著.审计学 (第7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4.

加强审计沟通构建和谐审计 第10篇

一、审计沟通的意义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及处事能力, 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技术, 可见良好的沟通既是一种技能更是决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沟通。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先后发布的29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中, 第10号、11号、20号、23号4个准则分别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结果沟通”、“人际关系”、“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四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即内部审计人员应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内部审计机构应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进行审计结果沟通、内部审计人员应与组织内外机构及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加强审计沟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 审计沟通能提升审计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加强与领导层的沟通, 不断推介审计理念、展现审计成效, 使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有充分的认识, 获得领导的理解与支持, 从而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与建设性, 稳步推进内部审计工作。

(二) 审计沟通能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固有的查错防弊及监督职能往往容易引起被审计单位的抵制, 通过加强沟通, 认真倾听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可以削减被审计单位的抵制情绪, 取得被审计单位的配合, 减少冲突与对立, 从而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尽快了解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获取审计证据, 以降低审计风险。

(三) 审计沟通能节约审计资源

通过与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 能最大限度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信息、经营情况、财务数据、资产状况等内部管理情况, 有利于减少审计工作量, 节约审计人员的时间, 节约审计资源。

(四) 审计沟通能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单位内部各审计成员之间的经常性沟通, 可实现信息共享, 促进审计人员从全局及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审计过程中, 对审计分工、审计发现问题等进行及时的沟通及配合, 能提高审计效率, 使审计组成员高效、高质、按时完成审计项目。

二、审计沟通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沟通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审计目标进行, 并全方位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审计的准备阶段, 审计沟通主要应围绕审计目标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期望, 收集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 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目标、方式、时间安排等内容进行具体沟通, 为编制完整的审计工作方案作好准备;在现场审计阶段要围绕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疑问, 与被审计单位适时进行反复的沟通、核实, 分析产生的原因, 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形成双方认可的客观准确的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结束阶段, 主要围绕审计概况、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审计建议等方面进行反馈沟通, 对有异议的问题进行研究、核实, 就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 最终形成客观、真实具有建设性的审计结果报告。在审计沟通过程中, 许多因素影响到审计沟通的效果。

(一) 法律、规范因素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开展审计的依据和准绳, 任何的沟通与协调都不得悖离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规定, 法律规范和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审计沟通。清晰明确的准则规定能够增强审计人员沟通的力度, 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能规制审计人员的沟通尺度。双方在刚性的法律法规及准则制度规定范围内沟通, 往往能较快达成一致意见。

(二) 被审计单位的特征

针对被审计单位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H atfield和Sanchez (2008) 研究了在萨班斯法案环境下不同的客户特征能改变审计人员使用的沟通策略。当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谈判风格为竞争型风格时, 审计人员往往需要采取互惠的沟通策略, 提高沟通的一致性。交流过程中对外向型听众, 要控制交流, 传递有意义的信息, 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对于内向型的听众关键是引起其对交流的充分的反映。另外交流对象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技能也将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同其交流的复杂性;因此在交流过程中要区别被审计单位的特征, 以达到交流目标的一致性。

(三) 审计人员的特征

从沟通的审计人员来看, 他们的经验水平对审计沟通的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Brown和Johnstone (2009)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出:在通常情况下级别较高的审计人员同时拥有丰富的审计经验, 因此高级别的审计人员往往更能控制审计沟通过程, 提高沟通结果的一致性。

(四) 审计沟通的策略

在审计沟通中, 审计人员选择的沟通策略不但会影响另一方的沟通情绪, 还会影响双方沟通的时间、双方关系以及沟通的结果。当审计人员注意沟通策略及沟通技巧时,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较容易对双方意见差异作出调整, 同时对审计人员的满意度也会提高, 双方就审计结果达成一致意见的成功机率也会大大提高。

三、创造和谐的内部审计沟通环境, 实现审计工作良性发展

审计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审计沟通, 才能理顺各种审计关系, 营造和谐的审计氛围, 提高审计效率, 降低审计风险。只有加强审计沟通才能更好地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并充分发挥审计工作促进组织增值的效能。

(一) 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 构建和谐的纵向关系

内审人员受领导层的委托进行内部审计, 审计工作的开展需得到单位负责人的授权和支持, 因此内审部门需与领导层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内审部门负责人应把握与领导接触的机会, 定期就审计范围、计划、目标等主动与领导层沟通, 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报告重大审计发现、提交报告及建议书等, 在沟通过程中注意领导层对管理风险的看法及策略, 探究洞悉领导的期望及关注事项, 围绕领导关心的问题确定下步的审计工作重点, 从而得到领导的理解、肯定、支持, 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 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独立性。

(二) 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 构建和谐的横向关系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价值链条间的各种行为是互相影响的, 它需要各个价值节点间的协调与配合。作为单位价值链中的节点之一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做好内审工作既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的努力, 还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在日常活动中内审部门应加强与兄弟部门间的横向协调, 使内部审计理念、工作职能、程序等能为相关职能部门理解并支持。在审计工作实施前, 通过与职能部门的横向沟通, 能从相关部门得到被审计单位的信息, 并能按审计要求提供更符合需要的各类数据及资料, 减少审计工作量, 节约审计资源;在审计过程中针对审计发现事项获得其他职能部门的意见及解决的建议;在审计意见落实过程中能得到其他部门的监督及配合, 以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率。

(三) 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 构建融洽的审计关系

审计与被审计通常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构建与被审计单位的和谐首先要尊重对方, 让对方理解审计, 愿意配合内部审计工作。工作中注意友善处事, 善于沟通、倾听, 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 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其次要保持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和独立性, 内审人员做事要实事求是, 交换意见时既要注重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又要注重用事实说话, 以理服人, 沟通审计意见力求摆事实、讲道理, 做到客观公正, 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

(四) 加强与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 构建和谐的团队协作关系

一个部门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集体, 只有当集体内部团结和谐时, 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内审人员既有知识水平、资历、才能、性格的差异, 又有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及工作量的不同。因此内审部门负责人为了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 应因势利导, 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进行合理分工, 有效地解决有限的审计资源和审计任务间的矛盾, 加强审计团队内部沟通、协调, 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引导激励内审人员, 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实现审计资源共享, 从而形成团结和谐、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 优质完成各项审计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淑贞:《内部审计沟通艺术》,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8期。[1]王淑贞:《内部审计沟通艺术》,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8期。

[2]张芳:《略论内部审计沟通技巧》, 《中国商界》2009年第5期。[2]张芳:《略论内部审计沟通技巧》, 《中国商界》2009年第5期。

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之比较 第11篇

【关键词】 审计标准;审计准则;比较

一、审计标准

美国会计学会对审计的定义为:审计是一个客观的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在这一概念中,审计的证据、审计的既定标准,审计证据与审计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这一既定标准就是对审计对象进行判别的依据。审计标准的构成是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规范、企业会计准则、财务规则、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生产经营计划、同行业相关数据与本单位历史数据。

首先,通用的审计标准有国家颁布的对社会经济活动有制约力的经济法规,通用于所有的审计事项。如企业组织方面的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财政税收法规;证券交易法;经济合同法;与会计信息资料有关的会计法、会计准则、现金管理条例、银行结算管理条例。这类审计标准的特点是层次高、覆盖面广、约束力强,而且相对稳定,可为审计人员的主要审计标准。

其次,是在一定范围内共用的审计标准,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制定的各种规则、章程、程序和办法的总称。如道德规范、 社会公共秩序、工作制度、责任制度、业务处理制度、技术规程和经济技术标准等,这类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

再次,是个别的审计标准,这一标准是相对于以上两个标准而言,它符合上述通用标准的要求,只是在某一审计单位有独特的意,即他是某一被审计单位单独使用的审计标准,主要表现为被审计单位认定为有制约力的内部文件、规定,如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生产经营计划;与生产有关的定额及其他业务标准;适用于被审计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还有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的业绩数据;和其他单位签订的合同等。

除了以上三类标准外,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看,审计标准又可分为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的标准,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的标准,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取得预期效益的标准。

二、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职业要求及实施审计、反映审计结果、审定审计报告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他需要审计人员遵循和应用,是审计专业行为的指南和规范。审计准则所关注和约束的对象是审计主体,对主体的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审计准则是与实务相连的,准则中的规范基本上是来源于实务又指导实务的。最早使用“准则”一词的是1841年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以后的多年间,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都开始认可审计准则,最后形成审计惯例。对审计准则的定义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中这样定义:审计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合格与否的标准。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指南》中这样定义: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尺度,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蒙哥马利的《审计学》中指出:“审计准则是实施审计工作的指南。有时也称其为行动的戒律、准绳或指南,它规定客户和公众期望审计人员起码应达到的质量”。欧洲的会计师协会的观点是:审计准则说明了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日本在二战后按照美国的模式完善了证券交易市场,定义是:把审计实务中一般认为公正妥善的惯例加以概括而归纳出来的原则,职业会计师在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时都要遵循。审计准则被公认为是审计工作的标尺、对审计组织、人员的工作方法、工作质量进行要求、控制和评价审计工作的效果。

三、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的比较

(一)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的相同点

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的相同点是他们都可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出现,在范围上,审计准则没有审计标准所涵盖的范围广,审计标准可以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审计准则通常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用来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都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

(二)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的不同点

1.它们所关注的对象不同

审计标准关注的是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它信息。审计标准作为评价判断的准绳对审计证据进行衡量,只有将具有针对性的审计标准与相应的审计证据相结合比较,审计人员才能发表审计意见,才能判断出被审计事项的是非优劣,审计标准是连接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的纽带。审计准则是用来指导审计工作的,客体是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只能遵循审计准则。

2.对最后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影响不同

审计标准所要解决的是根据什么样的证据得出这样的结论,审计准则要回答的是审计人员是怎样收集的证据,又利用怎样的评价标准得到的结论。

3.各自的体系不同

审计标准有5类标准三个层次,5类指标是法规类标准、政策类标准、规章制度类标准、计划、预算标准和经济合同、经济指标类标准。审计标准的层次性从法规类标准来看有三个层次:一是根本法、 基本法,属于最高层次;二是行政法规,属于较高层次;三是地方性法规,属于一般层次。从规章制度类标准来看,有两个层次:一是上级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属于较高层次;二是本单位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属于低层次。

审计准则体系(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例)具有完整的框架体系:执业准则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质量控制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各类业务均应当执行的,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则是按照注册会计师所从事业务是否具有鉴证职能、是否需要提出鉴证结论加以区分的。其中,鉴证业务准则又分为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三类。

这里的审计准则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要求注册会计师综合使用审计方法,对财务报表获取合理程度的保证;审阅业务准则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要求注册会计师主要使用询问和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获取有限程度的保证;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以外的非历史财务信息的鉴证业务。在准则框架体系中,审计准则无疑是其核心内容和重点所在。

按照审计过程、业务性质和规范的内容,又将审计准则划分为一般原则与责任,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审计证据,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审计结论与报告,以及特殊目的、特殊业务、特殊领域等六小类。准则框架体系层次分明,内容全面,既规范了审计等具有鉴证职能的业务,又规范了代编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等不具有鉴证职能的业务,涵盖了注册会计师业务领域的各个主要环节和主要方面。

通过分析审计标准和审计准则的基本理论,审计准则与审计标准是不能混淆的两个概念,审计标准的范围大,审计准则的范围小,对审计工作本身有制约性的法律规范、制度条文是审计准则,也可表述为,对审计行为有制约性的行为规范。审计标准是对审计对象进行判别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晓琼,李伟.采集审计证据的方法探讨.《现代审计与经济》.2008(2)

审计 第12篇

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运用相关审计程序和方法, 通过对学校内部领导干部所在部门 (单位) 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 鉴证和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为了使审计更加规范化, 各个高校还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审计规定, 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按照教育部和审计署的相关规定, 现在国内绝大部分的高校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 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发展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环境的复杂性和审计对象的特殊性, 内部审计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大, 主要包括:在执行高校学生政策方面, 易发生违规收取学费、违规提取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等现象;在资金收支方面, 则易出现预算编制不完善、报表不全面、资金未及时上缴或发放等问题;在工程建设方面, 项目投资超预算、违规招标、手续不完善、拖欠债务的行为比比皆是;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 存在着进行违规经费核算、不合理支出、虚构科研项目骗取经费等问题;在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方面, 也因缺乏民主性、集体性和科学性, 最终导致重大经济事项无法得到顺利执行等情况。如何解决各高校在审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推进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成为了内部审计中有待突破的瓶颈。

对以上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出现的问题, 追其根源如下:

(一) 高校内部审计环境对内审工作的影响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将直接决定于高校内部审计环境。由于内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在同一个“屋檐下”, 审计结果直接关系到被审计者的前途, 内审机构往往选择了“妥协”。各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执行主体, 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纠错”与“究责”上, 弱化了对预防机制的建设;加之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是事后审计, 事前事中监督未发挥作用也就未能引起对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足够重视。

(二) 内审机构的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 在高校内审机构工作的人员普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多数审计人员缺乏完整的审计知识体系, 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对被审计部门的职能和特点不熟悉, 这些人为因素大大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而经济责任审计复杂的客观环境, 也给审计人员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审计人员不敢审又不能不审, 这种畏惧心理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容易出现误差和错误。

(三) 高校内部审计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

由于大部分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十分完善。目前, 多数高校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也未成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 各个部门在审计工作中无协调、无配合, 导致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中处于相当被动的状态。而联席会议制度的空缺, 使得制定年度性经济责任审计计划, 审计工作质量自主监督, 总结经济责任审计状况, 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出现的难题等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四) 审计工作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办学经费筹措渠道的增多, 教育资源配置形式的多样化等, 这些都大大加重了审计的任务。由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种类纷繁复杂, 审计对象涉及不同经济运行模式的部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五) 审计中离任审计的问题

按照我国相关文件的规定, 若领导干部任职期满, 或者因为调动、退休、辞职、免职、撤职离开岗位之前, 应当接受经济责任审计。若出现特殊情况, 只能在离任后接受审计或在任期之内进行审计的, 需由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意见, 报请主管领导批准之后方能执行。但在实际操作中, 多数高校都是在领导干部完成工作变动之后才进行审计, 造成“先离后审”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使违纪违规问题处理难度加大, 审计报告沦为一纸空文, 审计成果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也打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 出具高质量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难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涉及多项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 是对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评价。评价是否科学、合法和客观, 将决定着整份审计报告的质量。如前文所述, 由于目前多数高校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尚不明晰, 而审计评价时又无明确的经济责任指标体系可遵循, 审计报告就显得苍白无力, 表意不明, 流于形式, 毫无利用价值, 审计报告的质量较差。

二.推进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针对以上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 营造阳光的经济责任审计环境

要为内审机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 一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在扎实做好工作的审计工作的基础上, 积极主动地与领导进行沟通, 加深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了解。二要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被审计对象对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宗旨和益处的认识。三要做好与被审计对象联系沟通工作, 注重人性化审计。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进行沟通交流, 提出建议意见, 鼓励相关干部或单位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构建阳光、和谐的审计环境, 高校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才能平稳航行。

(二)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的成败, 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是非常必要的一项举措。首先, 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和业务素质, 定期进行培训, 加强他们对财经法规、审计法规的学习与巩固加深。要求审计人员依法、依程序办事的同时, 又鼓励他们进行创新与摸索, 树立风险意识, 增强他们解决困难的能力。其次, 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准确地把握政策界限。最后, 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并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敬业精神, 使他们在审计工作中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实事求是, 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三) 建立和完善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面对当前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章制度方面的缺陷, 应当早日建立起高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保证审计工作得到贯彻落实。对于规章制度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 需要结合实践工作, 吸取具有普遍性的经验教训, 进行总结归纳, 形成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条款内容。重点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组建经济责任审计小组, 促进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与配合, 使共同组织实施卓有成效。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重点研究、协商、合力解决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 弥补审计能力不足、手段低下、权限模糊等问题带来的弊端, 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果的利用, 确保审计结果的权威性。

(四) 解决审计中离任审计的问题

离任审计是一种“马后炮”行为, 具有严重滞后性, 不利于及时追究责任、矫正错误。要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效能, 就必须改变“先离后审”的被动局面, 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 早日理清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为评价、提拔和任用干部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标准, 提高审计监督实效性。

(五) 建立完备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为使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更加客观与科学, 出具高质量审计报告, 最重要的, 是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为领导干部任期的功过提供一把“度量尺”, 强化高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规范和约束他们的经济行为。审计结果要推行公开制度, 完善落实和整改反馈制度,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以确保审计的质量, 这样审计结果更为可信和可行。

三、结束语

随着高校资金收支的多元化和经济活动的复杂化, 要防止腐败滋生, 就要做好审计工作和监督工作。实施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一剂良药, 也是大势所趋。它有利于促进高校领导干部恪尽职守, 引领高校廉政之风。具体到审计工作中, 就要防微杜渐、时刻警醒, 提高审计质量, 做好审计风险的防范, 以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实现稳步、健康的发展。

摘要:为加强高校内部监督体制建设, 各个高校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开展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于受到审计工作质量等因素的制约, 该项工作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地展现。本文从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手,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推进

参考文献

[1]储金兰.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2) .

[2]魏微.对做好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报, 2011 (34) .

[3]王秋菊.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08) .

[4]龚文华.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 2011 (03) .

上一篇:中学快速作文教学下一篇:信道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