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2024-05-12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精选12篇)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第1篇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 奇怪的是,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 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 对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后进生的特点是: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 学习没有目标, 死读死记不求甚解, 或干脆放弃不学, 自暴自弃。那么, 如何预防和减少后进生的产生呢?

一、增强自信

后进生一般都缺乏自信心, 因此, 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着手。

教师首先要不断地研究学生, 针对其不同的性格特征, 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 尤其是对后进生, 要尽量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一次, 在写应用题答语时, 我忘记写“。”了, 班上一名学习很差的学生站起来小心翼翼地说:“老师, 最后要写上句号。”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 我抚摸着他的头及时表扬了他。从那以后, 这个学生不管做作业还是做事, 都比以前认真多了。可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

二、激发学习兴趣

心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逐步缩短差距, 变后进为先进。由于大多数后进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差, 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 教法上要不拘一格, 灵活多变。讲课时要尽量选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梯度的事例, 尽量分散难点。同时数学语言生活化、数学情境生活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作业生活化, 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让数学贴近生活,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亲近感、认同感。加强直观教学, 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同时, 组织各种学习活动, 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如, 在教学中, 我把比大小说成“排排队”, 把退位称为“借”, 把“元、角、分”的认识设计成购物情境, 这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数学的价值所在, 轻而易举地接受了所学的知识。

三、加强计算能力训练

学生计算能力过关, 数学学习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中, 我采取了两步进行计算能力训练。第一步是口算能力训练。每节课我用口算卡片进行2-3分钟口算能力训练。第二步是分析算理, 提高笔算能力。在计算混合运算时, 我经常引导学生看清楚运算符号, 想清楚算理, 一步一步细心计算, 力求每次计算准确无误。总之, 对于计算, 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练习, 不断成熟, 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计算能力差“掉队”。

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 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形成的。所以, 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习惯, 因为学生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如,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 我常常用简单的线段图展示数量间关系。一次, 我引导学生解决种树问题时, 发现一个后进生用画图方法正确快速地解决了问题, 既直观, 又形象。其次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重辅导, 适时“开小灶”

“开小灶”可以使反应慢、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促使其进步, 使其不落伍, 从而减少“后进生”的产生。但是, “吃小灶”也得注意方式方法,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一次, 在课余时间看到需要“吃小灶”的小丽在游戏, 我面带笑容地打招呼, 并亲切地抚摸着她的头说:“帮我算几道题, 有空吗?”她听了异常高兴, 一蹦一跳地跟我来了。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几道习题让她进行练习, 并针对她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分析, 诱导她理解、掌握正确的方法。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效果极佳。总之, 适时“开小灶”可以使学生理解、掌握当天所学内容, 不留“后遗症”, 有效防止了后进生的形成。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第2篇

牛岭小学康巧红

“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一种教育理想与追求,而在教学过程中,令老师们头疼的还是那些学困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因材施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转变学困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今天,转变数学“学困生”,让他们脱困乐学,既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那么,如何进行转化呢?采取了根据“学困生”学困原因及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探明学困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是学困生转化的基础

要有效转化学困生,必须探明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何在,以便使我们“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学习成绩。根据笔者长期观察,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学科,数学体系的严谨性,运算的精确性,推理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础.实际上,一部分学生数学知识根本不过关,该记住的知识没有记住,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久而久之,一串串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在心理上长期积累,成为学习上的“拦路虎”。

二是学习方法与习惯不当.。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学习习惯与方法的不当,严重阻碍着数学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导致成绩不理想。

三是思维能力发展滞后.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智力因素,思维能力发展滞后,数学成绩极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因人而异,通过有针对性的策略与方法促进学困生的长足发展。

二、只有尊重学生人格,才能激发学习热情,这是学困生转化的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们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只有对他们抱以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课堂上,我提出问题时,常常对学困生投去一束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用爱唤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在平时的教学之余,要经常找他们促膝谈心,放弃休息时间为他们“开小灶”,帮他们补课,为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高兴。比如,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平常考试考十几分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已经上五年级了,但是乘、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都不会做,更不要说我们现在学的小数乘除法了。每天放学后,我都留下她,和她谈心,给她鼓励,从最基本的题目开始,教给她方法,再适当地出题目给她练习,令我欣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终于会做了。

三、只有不断改进教法,才能培养学习兴趣,这是学困生转化的核心由于学困生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讲授速度要适合学困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应该放慢节奏。讲课时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小学生又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而那些学困生大多思维简单,似乎对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都懒得去思考,所以教师应借助动手操作,通过他们喜爱的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促其手、脑、眼、口多种器官共同参与,以手巧促心灵。比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他们动手操作,探索其中的奥秘,通过剪移拼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计算公式。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学困生要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检查与评价。评价时,特别应注意学困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学困生上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分层教学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学困生的智能、学习基础、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别。针对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具体做法是:

(1)通过查阅每个学生档案,以及问卷与笔试,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类,建档案。将全班学生分为优、中、困三个层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变化进行上下调整。

(2)对不同层次水平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制定基本目标:理解教材内容,按所给示例解答课后练习题。对中等生制定中等目标: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答与课堂有联系的所有试题。对优等生制定较高的目标:能够运用新学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学习,解决有一定难度的培养学生能力的试题。

(3)在制定目标时,我们还注意目标质量的层次性,把讲解再现作为第一层次,问题答疑作为第二层次,再现探索作为第三层次,创造发现作为最高层次。通过多种的思考和教学,使学生从模仿记忆到规律掌握,又从规律掌握到创造发现,一层层地深入下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

(4)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辅导。对优生进行目标延伸,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索。对学困生,对他们学习课本中的疑难要诊断,要采取有效方法补救。至于中等生,让他们自我选择,或赶优,或自我复习巩固,或补救。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不断纠正学困生学习数学时不良的习惯,逐

步培养他们努力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书写工整,自觉验算、预习、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题量要适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分层布置,不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数学题目虽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在平时教学中我常注意引导学生抓解题规律,用规律指导练习,从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应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我们要不断激发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学习的信心,破除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适度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外,还要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五、弥补知识缺陷,完善知识结构

学困生学习数学困难主要是因为基础薄弱,知识缺陷较多。正是由于知识系统某项残缺,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因此教师必须弥补他们的知识缺陷,完善知识结构。从补缺、补差着手,有效的进行辅导和补差。具体做法:

(1)要求放低,适当补差。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一个“小目标”,使学生能达到“小目标”弥补漏洞。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小目标,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

(2)开展一帮一,互相学习的活动。每个学困生和优生结成一对一的小组,开展优生个别辅导学困生的的一帮一活动。优生带学困生,因为认知水平比较接近所以从操作到练习等随时都可以帮助。而且学困生与优生之间无隔阂,无拘无束,讲的认真,学的透彻。这样既弥补学困生的知识,也使优生得到复习和巩固。

(3)经过以上两个过程,如果还有个别落伍学生,还要采取课后补习辅导,使他们能尽量弥补知识缺陷。

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学困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造成学习困难。大多数学生不会合理利用学习时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单

一、缺乏科学性。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将教学和学法融入日常教师活动中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促进学习。具体做法是:

首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以学证教的“教案”与“学案”相统一的“课案”。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着眼于为学生的学而服务。

其次,知识方法指导。主要包括在知识输入阶段,指导学生如何思维、如何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力等。在知识储存阶段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如何理解、如何解决问题等。在知识输出阶段,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概括和综合、如何解决问题等。

七、只有优化外部氛围,才能有效形成合力,这是学困生转化的保障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要转变数学学困生,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功能,学生间的学习互助,能使其在相互切磋中交流信息,取长补短。为此,我在班上成立了十几个“一帮一”学习互助组。每天中午我利用二十分钟时间开展互助行动,要求组长根据当天所学内容出些相应的题目给差生练习,做不到的予以适当的讲解,最差的学生由我来辅导,这样做既锻炼了优等生的解题能力,也能促使学困生的逐步提高。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加强家校联系,每天让学生记录好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定时检查学生记录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监督他们按时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家长每天都知道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为学困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改正自我、超越自我的家庭环境,家校联系,共同促使学困生的转化。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第3篇

关键词: 数学写作 学困生 转化策略

有教无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尤应如此。当前,较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困难,并将其称为“数学学困生”。在众多数学教育文献中,“数学学困生”通常被界定为“那些当前正面临数学学习障碍的学生,也包括那些将来有可能存在数学学习障碍的学生”。也有外国学者认为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学业成绩在平均水平以下甚至是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1]。在我国数学教育界,数学学困生较普遍地被认为是指“那些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2]。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智力方面、情感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学习态度方面、性格方面等。数学学困生可能本身具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潜力,关键是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教育引导,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历探讨一种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数学写作。

在我国,数学写作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一线教师陆续关注。数学写作包括数学日记和周记、数学作文等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如掌握数学解题过程或反思数学学习活动等。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数学写作已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写作的历程与解题的历程相对应;写作帮助学生自己联络各种不同数学概念的表征;写作是建构知识的活动,有助于发展统合认知的能力[3]。我旨在通过展示一些数学作文教学案例,剖析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数学日记

数学学困生通常对数学概念认识不清,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回答不上来,而数学日记则能够有效引导他们继续学好数学。数学日记,主要是记事,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每天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数学日记有助于学困生吐露数学学习的心声,有助于学困生反思数学学习的过程,更是能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热情。我对学困生撰写数学日记的作业安排如下表所示:

数学日记作业安排

例如一位学生周末所撰写的数学日记:

今天,老师让所有学生找出自己学习数学的优点,可我觉得,我数学一直都不好,在学习上我哪有什么优点啊,数学老师每天不批评我就已经算好。可是老师说必须找到优点,并告诉我可以请同学帮我一起找。于是,我就请我的同桌帮我一起找了,经过好长时间最后终于找到了,而且找到了三条。同桌说我:一是做数学作业字迹比较端正,二是再难的作业也从来不抄别人的,三是上数学课不和他讲话。这让我明白了,原来我不是没有优点,而是没有好好想过。今天,完成了数学老师布置的这项作业,我真的很开心。

该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三个优点,老师也很惊讶。课堂上,老师对该生进行了表扬,激励他对学习数学增强了亲切感,为以后的学习提高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数学日记能够为学困生和老师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不敢面对老师的学困生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数学作文

数学作文和数学日记从内容和形式上说,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数学作文形式多样,包括学习反思型、问题质疑型、总结归纳型、探究发现型等多个类型。不同类型基本反映了学困生所处的不同困难程度,其中问题质疑型、学习反思型主要是针对学困生转化的处级阶段,而总结归纳型和探究发现型则主要是学困生转化的高级阶段。

1.问题质疑型

问题质疑型数学作文是指学生对数学教材、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以及数学课外读物等提出疑问,然后将疑问的发现和解决过程记录下来。例如一位学生在数学作文中这样写道:

分数这部分的知识对我来说还是有难度,导致我学得还是不太好。课堂上,数学老师出了一道判断题:“把一个物体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这个物体的1/2?”是对还是错?我打了“√”,可是老师确说我答错了。这是为什么呢?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啊。我看书上不是明明写着“一块饼干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它的二分之一”吗?

看了这篇数学作文后,笔者立刻找到该学生,和他一起剪拼图形,通过不同的图形让该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到错在哪里。最后,他真正理解只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才是这个物体的1/2,从此以后,“平均”这个词让该生记忆深刻,并掌握分数这一章节的知识。

2.学习反思型

学习反思型数学作文是指学生在某节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回顾本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记录数学学习的心得体会。例如,有一位学生在数学作文中这样写道:

今天老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找数字规律的题目,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事情是这样的,老师在黑板上出示:①10、12、14、( )、18;②5、9、14、23、( )60;③4、( )、16、32、64。紧接着,身边的同学们便开始忙着算了。我做出来了第一道,感觉很开心。但是到了第二道,却把我给难住了。我看身边的同学也都做出了第一道题,第二道题也被难住了,同学们抓耳挠腮,我看别人没做出来也松了一口气。没过几分钟,老师说有同学已经都做好了,并提醒没做好的同学:“请你们将三个数字连起来思考。”根据老师的提示,大家都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规律。最后,我也终于做出来。这时,老师笑了,同学们笑了,我也笑了。因为我懂得了凡事要从多个角度思考的道理。

反思型作文主要是可以促进学生学会总结数学学习方法,同时它还能使学生“学时有味,学后难忘”。

3.总结归纳型

总结归纳型数学作文是指当学生学完某一部分的数学知识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作文的形式总结、归纳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节后,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今天,我妹妹过生日,蛋糕上来了,爸爸问我学过圆的知识了吧,并让我说出圆的特征……在爸爸的帮助和提示下,我懂得了:如果圆是一个家的话,圆心就是这个家的老大,直径、半径总是不离开它。并且还可以用一个顺口溜来记,那就是:“圆心老大在中心,直径、半径不离它;同圆半径都相等,名称特征要分清。”

这篇作文中的顺口溜概括地如此精炼,让老师大为吃惊,并请该生在课堂上教给了大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中不难看出,学困生也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引导,定能帮助学困生开创一片新的数学学习天地。

4.探究发现型

探究发现型数学作文是指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和引导下,当学生经过探究、发现和思考,解决某一数学问题时,教师或家长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用笔记录下来探究、发现和思考的过程,让学生享受解题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例如,一位经过长期转化后的学困生在数学作文中写道:

今天,妈妈让我在家里看《聪明数学》,我看着看着,看到一个春联中有关于数学方面的趣味数学题。里面的内容是:语灵部落的汉末央长老过生了,魔数王国的女王带领下他们的臣子去给长老祝寿。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长老的白胡子长长的,就忍不住问:请问长老有多大年纪了?

啃啃兽精灵长比较调皮,他对魔数王国的臣民的数学能力早有耳闻,他今天决定见识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题是用对联的形式来写的: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看到对联后,开始我完全不知道从哪入手,甚至是一头雾水。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来,妈妈看出来我看不懂了,就过来对我说:花甲是指“60”岁了,古稀是指“70”岁了。经过妈妈的指点,现在,我终于有头绪了,上联“重开”就是,下联两个60,“三七岁月”是3×7=21岁,上联的年龄是60×2+3×7=141岁,下联:“双庆”是两个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联的年龄是70×2+1=141岁,所以长的年龄是141+141=282(岁)。

啊!原来数学是那么的有趣。

对于数学学困生而言,探究发现离他们并不遥远,只要教师和家长有耐心,积极发掘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现象,深入引导启发他们,便可实现将“学困生”转化为“不困生”,甚至是“学优生”。

由于学困生所处的家庭氛围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亦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作文则正是一个彰显个性的学习形式,且提供一个用语言表达数学学习情感和数学思维过程的平台。实践证明,数学作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希望数学作文成为学困生学习进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Gersten R, chard D. Number Sense: Rethinking Arithmetic Instruction for Students with Mathematical Disabilities[J].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1999(33):18-28.

[2]杜玉祥,马晓燕,魏立平,赵继超.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第4篇

一、转变思想, 提高认识

要想转化学困生, 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转化, 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转变学习态度。

1. 利用身边典型事例感化他们, 使他们转变学习态度。

例如, 我班上的刘慧慧同学, 原来的她是一个贪快、字写得潦草, 而且学习成绩总是在60分上下波动的学生。恰恰相反, 班上另一位同学刘海清, 她学习认真, 作业书写工整, 数学成绩经常都是满分。我在班上也拿刘海清同学的事例来教育本班学生, 让大家向刘海清学习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自从刘慧慧同学和刘海清同学同桌之后, 她的作业明显要比以前的整齐了, 而且能自觉地学习, 学习成绩也能达到70分以上甚至80分以上。

2. 多与学生沟通。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教师的关心与关注, 学困生们的这一愿望尤其强烈。因此, 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平时多与学生沟通, 说说话, 谈谈心, 这些都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使他们慢慢转变学习态度。

二、培养兴趣, 加强学法指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强, 不能自觉地去学习, 但是对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科目, 却表现得非常积极。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一次教学过程中, 我列出一些数据, 然后让学生猜一个成语。如15分=1000元 (一刻千金) ;1-9中, 哪个数字最勤劳, 哪个数字最懒惰? (1懒惰, 2勤劳, 因为一不做, 二不休) ……这让学生感到原来数学知识也能跟语文知识联系在一起, 从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 就会认真听课。同时教师还应及时给予他们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要书写整齐, 要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遇到问题, 要及时解决, 不懂就问;解题时要先认真审题, 理解题意, 再确定运算方法;答题时过程要完整, 并且要养成及时验算的习惯。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让学生随意拿出一张考过的试卷, 统计出失分分数中计算占了多少分, 有的学生说失分11分, 有9分是计算;有的说失分22分, 有17分是计算……通过调查表明, 运算在数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接着再继续调查, 计算失分中是因为什么做错的, 找出原因。大部分学生说都说是因为粗心大意, 所以教师应及时教育学生在计算中要细心计算。例如, 我班上黄杰同学调查前的数学试卷, 失分12分, 有9分是计算题错了, 其中9分中有7分是因为粗心扣分的;调查后, 他考试得了98分, 只有2分的失分。又如, 何佳欣同学调查前一次测试, 失分46分, 有36分是计算, 36分中24分因为不够细心扣分;测试后, 总分71分, 成绩明显提高了。

经过这次调查后, 学生真正体会了计算的重要性, 更知道了应该仔细计算。在后来的考试中, 学生的成绩明显比以前的好多了。因此, 教师应培养学生 (特别是学困生) 良好的计算观, 加强监督,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四、挖掘生活素材, 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性的睡眠时期, 不适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 应当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 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 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 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 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是倡导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 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不拘泥于教材。作为教师, 如何因生而异、因地而异, 将课程资源巧妙加工、整合, 架设起生活与教材之间的桥梁,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0的认识”的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0”的另一个含义:表示起点, 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 分小级进行“立定跳远”, 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0”的另一含义。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 以动态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增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参与生活实践, 认识数学问题

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是理解知识的延伸与升华。任何束缚学生手脚, 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 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例如, 在教学“克和千克”时, 教师可以从导入———新课———巩固, 从称1克或几克物品的重量到称1千克物品的重量, 采取多种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全方位地让学生反复感知, 使学生在头脑中对1克、1千克形成清晰的表象, 从而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充分体现“做数学”的思想。

六、加强家校联系,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学困生一般在学习上不够自觉, 在学校需要老师多关注他们, 在家里更需要家长的监督。因此, 我们应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 让教师和家长共同来帮助他们。只有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才能巩固教学成果, 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困生的转化论文 第5篇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在广大的藏族聚集地区和偏远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急需进一步解决。数学作为工具学科的一种,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针对藏族聚集地区数学学困生数量多的情况,解决学困生的问题需要从起根源入手,让学生真心学习数学。

关键词:藏族聚集地区;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3月,我来到了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在一所藏族小学担任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我坚定了信心,要为支教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相处得时间十分短暂,但不得不说,这里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都是学困生,同时还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学困生的成因

(一)藏族聚集地区家庭教育差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对藏族聚集地区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第一,家长文化层次低,部分家长只受过一两年学校教育,甚至有些都没上过学,不认字,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学习;当孩子遇到作业问题时,家长无法指导。第二,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所有的一切都不闻不问,责任都推给学校。认为学习上的事是学校应该管的,与家长无关。第三,部分家长根本认识不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甚至产生了一种消极的“读书无用”的思想,认为孩子读书只是在浪费自己的血汗钱。第四,家长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孩子一生,藏族聚集地区的部分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打架等多发,没有对孩子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在不良的环境中,孩子无法正常成长。不具备科学的教育方法,素质低的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没有任何好处。学习上就更加是“寸步难行”了。

(二)藏族聚集地区文化氛围薄弱

由于藏族聚集地区大部分祖辈、父辈都没有接受过良好系统化的教育,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部分家长做什么都不回避学生,甚至农闲时凑到一块进行等,导致孩子的教育受到阻碍。

(三)藏族聚集地区家庭经济困难

在广大藏族聚集地区,农民还没有脱贫,很多家长外出务打工,导致孩子边上学边做农活,甚至有些学生没有读完小学就去打工,还有些学生虽然考上了大学,但面对高昂的学杂费和住宿费,家里也无能为力,尽管国家对这些学生有救助政策,但是救助面窄,部分贫困学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从而荒废了学业。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一)改变厌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每个学生的厌学原因也不同。有的家庭家庭贫困无比,没有充足的金钱来供学生上学。甚至在孩子刚上学的时候就抱有“让孩子认认字,不是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人就行,省得将来因为不认识字被骗了都不知道”的想法,并将这种想法有意无意地施加给孩子,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也不再全心全意,只是敷衍。同时山区的家长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的事,学生学习的好坏全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学生到家后无法辅导学生继续学习等。渐渐地,学生就产生厌学心理,就算是再聪明的人不学习,也会被抛下,更何况是基础本来就薄弱的山区学生。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白知识改变命运,不学习就不能拓展视野,不能更好地创造财富,下一代也不会有良好的教育。只有跳出这个循环怪圈,才能有希望。

(二)补充数学知识,填充过去空白

由于学习进度并不相同,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首先,主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条件。如果学生没有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没有真正用心地学习数学,那么这种信心就不会持久,往后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挫败感和自卑感。因此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教材要求掌握的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学好了数学。在教学中,我选择用适当的方法带学生学习新课本的知识,并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带学生回顾以前的相关联知识。对于相差太多的学生进行单独补习,以便学生尽快跟上学习进度。

1、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很多知识没有牢固的掌握便已经忘记了。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从起点出发,是学生回忆并掌握以前缺少的知识,然后再导入正常的教学。让学生在复习加深知识记忆的同时,也将教学的难度降低,使学生不在起跑线上认输。

2、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创新和发展。简单来说,可以归结为课后的自主复习。复习可以巩固学习成果,可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内容掌握得更扎实。而且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原有知识的记忆,熟能生巧,进而融会贯通;同时复习可以增加记忆能力。一举多得。

(三)打通观念,使家长认识到学习对于孩子的作用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在家中的时间更多。而且相较于教师,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更为密切。虽然家长们的知识水平不高,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不变的。只是家长被现实生活的贫困所限,认为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并不抱有太大希望。打通家长的观念,使学生在家的时候不再是负面情绪满身,可以以轻松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来,为学生学习建立起坚实的后盾。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性格更加开朗,对于学习更加自信,在学习上也就更加努力,从而脱离学困生的行列,学习成绩便会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邓正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J]、现代交际,(11)、

[2]程之栋、小学数学教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9)、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真倒霉,抽到某某同学,他要是不在我班就好了。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怨恨!针对这样的现象,我跟我的团队进行了两年多的探索和研究,发现数学学困生有多种类型,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并且在不断的变化,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认为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激发学生的潜能,大多数的数学学困生是可以转化成功的。

一个班级,真正的数学学困生也就三五个,我们先锁定目标,通过调查问卷、谈话、测验、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到第一手材料,分析班级数学学困生的类型以及成因,把他们进行分类,记录在册,然后再根据学困生的共性和个体差异寻找相应的对策,达到转化的目的。

一、课堂关注,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课堂上不够专心,爱搞小动作,走神发呆等,关键的地方没听到或是一知半解,听课的效果就会差强人意,作业的时候就会模糊,长此以往,越积越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了,补起来也相对困难了,渐渐地,数学学困生就越来越多。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尽量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出现“状况”的学生总是多加关注,发现情况及时提醒,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我有时用眼神提醒,把目光停留在他身上久一点他就会发觉,有时候突然停下来不说话,有时候在大家做练习的时候走到他身边提醒,个别学生还要在课后谈话,指出他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等,尽可能的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同伴互助,齐心协力同进步

相对老师而言,学生更愿意跟同龄人交流,所以学困生交给学生互助学习,效果很显著。具体的做法,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强弱搭配要均匀,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时才能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此外学困生的同桌人选也要适合,课堂上走神有人提醒,作业修改有人检查指导,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加上一些奖励措施效果更佳,如做得好的小组加分或者物质奖励每人一颗糖,都很具有激励性。

三、家校配合,养成良好习惯

有好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笨,是属于非智力因素,他们缺乏自制能力,精神集中度持续时间短,久而久之,就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要纠正这种行为,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光靠老师一己之力很难达到,必须要家长全力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比如莫同学,上个学期语数英三科加起来刚及格,是最让人头疼的学困生,期末领报告册的时候,我见到了她妈妈,跟她谈话之后,我了解到造成莫同学学习落后的主要原因: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照顾,小孩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想一下子扭转过来得需要一段时间,好在现在妈妈回来照顾他了,而且有能力辅导他的数学,小孩也愿意听妈妈的话。了解情况之后我看到了希望,立即跟孩子的妈妈达成共识,在小学最后一年时间互相配合,务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跟莫妈妈互加了微信,并把一本五年级下册的练习交给她,要求在假期让他每天写一点,把功课补一补,有不会的随时找我。在这个假期里,莫妈妈真的做到每天督促孩子写练习,并随时微信发进度给我看,我在微信上也给她加油鼓劲。有一次她在微信上发孩子摔伤了腿,我及时关注,使她感受到我的真诚和对孩子的关心。

开学了,孩子交上来写得满满的一本练习,里面有许多修改的痕迹,看得出妈妈和孩子都努力了一个假期,我预感到他这个学期会给我一个大惊喜。开学第一周,莫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很好,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也写得不错,我在课堂上表扬了他,并及时发微信给莫妈妈,让她在家也进行表扬,第一单元测验,他考了57分,我把试卷拍下来发微信告诉莫妈妈说:今天测验,虽然还不及格,但是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你的付出没有白费,继续加油!家长很受鼓舞,回去马上询问原因,告诉我他是因为时间分配不合理写不完所以不及格,我在微信上指导了考试的策略,孩子的信心更足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坐得特别端正。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课堂上我特别留意他,发现他能自己消化,练习完成的不错,我还特地展示了他的课堂作业,全班同学自发给他热烈的掌声,测验时他给了我一个大惊喜:99分!我立马发微信给他妈妈一起分享。后来我有长时间向莫妈妈提出了下一阶段辅导的策略:每次作业先独立完成,练习自己检查纠错。我知道,这个同学的学习道路还很漫长,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得走较长的一段路,看到他一点一滴的进步我倍感欣慰,这跟他妈妈的付出分不开,我在其中所起的纽带作用也不可忽视。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家长跟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不是一天就变成学困生,同样的道理,要想转化学困生也不是一段时间或是一次感动就能办到的,这项工作,需要我们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持之以恒的坚持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总之,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教育工程,也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放弃学困生,更不能排斥他们,应尊重他们,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鼓励,用我们的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只要每一位数学教师能够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并辅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方式,相信能够让学困生从厌恶数学到喜欢数学,最后达到会学数学、学好数学,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那样,数学教学一定会绽放异彩,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李碧兰.贫困山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浅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5(11)

[2]刘毅.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学周刊.2013(24)

[3]陈国起.如何让学困生从计算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浅谈小学低段学困生计算薄弱的成因分析及提高策略[J].学周刊.2012(29)

[4]马彩虹,万地春.浅谈农村中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方略[J].中国证券期货.2011(02)

作者简介: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第7篇

一、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表现

学困生的成因可归纳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1.自身因素: (1) 学习目的不明确, 大多表现在没有责任心, 认为学习是为家长和老师学的, 不需要努力去学。 (2) 贪玩造成学习困难占的比例最大, 他们的自制力差, 课堂上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 课后作业应付了事, 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3) 知识断层型, 由于学习不得法, 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掌握, 造成学习新知有困难。 (4) 学习习惯差, 依赖性大, 产生惰性心理, 他们只等着别人的结论, 不愿主动积极地思维, 成绩不乐观。 (5) 自信心不足, 由于理解能力比较缓慢, 思维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思路, 课堂上这些同学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外部因素: (1) 家长教育无方, 表现在对孩子的学习上放任自流, 孩子作业是否按要求做完, 很少过问。等到成绩不好了, 更多的是责骂而不是帮助分析原因。 (2) 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在一定范围内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 (3) 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有抵触情绪, 导致厌学。

总之,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虽然诸多, 但大多不是智力、能力的问题, 而是态度、兴趣、习惯问题。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关爱+尊重”, 重拾他们的“自尊”。学困生在集体中往往倍受冷落, 都存在自卑感, 缺乏自信。他们也渴望得到关怀、同情、理解和尊重。如果对他们冷眼相待, 甚至讽刺挖苦, 只会伤害他们已经脆弱的自尊和自信、伤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转化数学学困生首要的工作是关爱和尊重他们。

心理学表明: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 任何的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 小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是密不可分的, 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所学习的科目是否重要而去学好它, 而是常常因为喜不喜欢某科的老师就决定学习该科的态度。因此每个老师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走进孩子的心灵,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的关系, 这是促进学学习的重要因素。

案例:谢锦森:数学学习基础差, 学习习惯不好, 上课做小动作, 很少关注教师的讲课内容, 课堂练习不能及时完成。经过仔细分析, 我觉得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于是我时常利用下课时间找他谈心交流, 了解他的爱好、兴趣、烦恼, 并在课堂上多关注他, 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请他发表自己的见解, 鼓励他动笔完成好课堂练习, 做对了给予表扬奖励。在同学的赞美声中, 他重拾学习数学的自信。接着我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缺补漏。老师真诚的帮助, 让他看到了进步的希望, 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进步。

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只有以全身心的爱去对待学生, 让学生获得自尊自信, 学生才会喜欢老师, 才会以十足的干劲来学习老师所教的功课。

2.“耐心+引导”, 唤醒他们的“求知欲与学习动机”。“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 在学校和班级同伴中常抬不起头来, 经常受到批评和歧视, 有较强的自卑感。作为教师, 对这些学生应该加倍关爱, 包括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兴趣和爱好等各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 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形象, 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要想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 最重要就是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兴趣才会主动去学。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孩子的兴趣呢?

我想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品尝到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在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如果数学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了无生趣, 学生又哪来的兴趣。因此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孩子在自主、猜测、实践活动中去探究新知的奥秘, 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 而是一件快乐的事。

3.“激励+赏识”, 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学困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帆风顺, 他们在学习活动中, 会遇到许多学习障碍, 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激励和赏识。

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 如何进行个别“导学”呢?笔者认为, 每节数学课堂都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检查课前学习效果或检验新课掌握情况, 此时可以走下讲台。把握时机, 给予学困生巧妙的引导帮助。这几分钟的指导让学困生增强了获取成功的机会, 一个微笑, 一个抚摸, 一句勉励的话, 对学困生可都是信心的源泉, 他们会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自信心对提高“学困生”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信心铸就成功的一半。因此老师还要从各个方面用放大镜的眼光来找寻学生的闪光点,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 也会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功与失败, 克服自卑, 重拾自信。

4.“反馈+评价”, 当堂处理和纠正学困生的“学习成果”。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 加上教师积极的评价引导,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进步快。每节数学课的课堂教学我都要做到及时反馈纠正, 并在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 随手批改, 看到错的题目及时指出错误。特别是学困生尽量让他们做到错题不过堂。这样的处理大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第8篇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成绩不好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学生本身智力水平低, 二是学校教师方法不当, 三是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面, 我就针对非智力原因进行分析。

1. 教学方法不得当

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不考虑学生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统一进度, 统一要求, 致使个别学生跟不上, 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困生将越来越多。例如, 简单的应用题还没掌握, 就练上复杂的应用题了;长方形的体积计算还未掌握, 容积的计算又出现了。教师的步伐越来越快, 学困生的差距就越来越远。

2. 学困生学习方法不当

学困生往往有时想学但不会学, 长此以往, 就对数学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最终成为长久的学困生。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 学困生表现在面对问题不会分析, 勉强解完一道题, 解后不反思, 学习方法呆板, 思维僵化。

3. 学困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观察发现, 大部分学困生学习习惯非常不好, 上课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爱溜号、做小动作,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认真思考就急于回答, 时常答错, 答错不反思错在哪就放弃了;练习时不能按要求书写和解答, 甚至边玩别做, 解答不完的题目教师不追究就不做了;对于错题有时不及时改错, 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没有复习和预习的习惯。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教师必须适当调整教学目标, 因材施教, 可以小步子教学, 放慢节奏, 适当的时候可以分层教学, 让学困生也能听懂。在教学中, 我常采取暂时降低某些要求来转化学困生, 先只要求他们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使他们能亲自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从而使他们不断进步, 最终跟上全体同学的学习步伐。例如在接到一个新班时, 我利用第一节课就做好摸底测试, 了解清楚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先做好记录, 在以后的教学中, 遇到相关联的知识, 就先帮助学生复习旧知, 再上新课。比如教三年级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时, 我就先帮助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 学生掌握了这个竖式方法, 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方法就容易掌握, 学起新知识就轻松多了。这样看来, 新课的进度虽然慢了, 但学生容易学懂, 教学效果较好。在布置作业时, 我采取分层布置, 分基础性题和能力题, 对于学困生只完成基础性题目就给予鼓励。

2. 教给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说拿鱼给别人, 不如教给人家捕鱼的方法。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教给学生学会, 不如教给学生会学。因此, 我十分注重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例如“观察法”“实验法”“转化法”“假设法”“对比法”“提前预习法”“课后复习法”等……通过各种方法, 能培养他们灵活的思维,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技术, 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在教学重难点的地方利用动画演示, 这既能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使他们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教学《笔算除法》一课时, 我利用课件演示分小棒的过程, 很好地帮学困生理解了竖式的算理;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时, 我形象地演示了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分成10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使学困生很容易就得出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进率是100。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转变学困生的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只要心中有爱, 细致地查找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耐心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的学困生将不再学困。

(虎林市第三小学) 藁城九门中学来钱营一中送课, 本人听了一节《等腰三角形》的从授课, 从中悟出了九门中学的发展︽之道: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主体等作用。腰主动学习的胃口流程1:自学。指导, 调起学生三

在此环节中, 教师首先指导学角生读书题。学生, 们读书状况不尽相同然后思考老师设计的, 其问形中不乏蜻蜓点水式阅读, 于是教师︾便叫学生到黑板上画图形, 而且要河一求准确无误到教师的表…扬…之后在学, 他们生画完沸腾唐并得北课了———读, 反复读, 认真读, 争先恐山谈后画图, 胃口也被调动起来。待教●孟学质时师叫, 学生背等腰三角形正确率竟然100%。娅概念和性生

反思1:主这里教师没有喝令是巧妙地点拨 (表扬) , 学生读也没有 (, 必而体要) 详细讲解, 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作发挥出由来此了可。以看出, 教师的教学设用计非常重要, 它能直接导引学生学的则成为了习的方向。学生自主而后教师、的适度表扬主动学习的催, 发

化剂。自学指导,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指导自学, 像这位教师这样, 学生的主动性哪能不会被激发呢?

流程2:小组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接下来的几个步骤中, 教师指导学生细读书中的重要文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如例题中有何知识点?在小组讨论时, 各小组尽最大可能找出了很多知识点, 教师巡视点拨, 提示哪些可以在全班展示, 并且给予每个小组评分, 全班展示。教师巡回小组讨论评价10分钟, 全班展示5分钟。

反思2:就在这15分钟里, 全班学生都有过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表现, 而且通过课堂检测环节验证, 学生达标率达90%以上。如此的高效, 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在于教师的巡视上。每个教师都会巡视, 但这位教师的巡视, 不是逡巡地视看, 而是参与到学生小组活动之中, 给小组活动以指导, 对各小组找出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知识点进行鼓励并展示。这不能不说, 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指导、引导、点拨、评价, 充分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整体反思:

整个课堂中,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个体和主体, 均表现为主体。教师心中熟练掌握各环节, 每环节中教师只是指导、引导、点拨、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讨论、交流、展示, 充分表现, 全体表现, 使主观能动性得以真正发挥。

新课改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第9篇

一、课外心理辅导

由于“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多, 挫折也多, 因而常常对学好数学感到灰心丧气, 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畏难和抵触情绪。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强劲动力。当师生情感处于十分和谐状态时, 学生就会感受到上数学课是一种“欢乐”和“享受”, 从而也乐于倾听老师的讲解, 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去喜欢他所教的课。因此, 在课外的心理疏导和辅助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首先, 教师可以在空余时间找学困生来谈谈心, 进行一些学习和生活方面话题的交流, 让他们从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中获得自信, 从而鼓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可以聊聊学习中遇到哪些问题, 聊聊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 如你喜欢做些什么?双休日都玩些什么呢?教师可以借此作为切入点和他聊天, 让学生感觉老师其实和自己的距离并不遥远, 让学生感受到他在老师的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对于学困生而言, 获得教师更多的关爱能让他们排除心理上巨大的焦虑、自卑、无助。

其次, 教师和学困生可以进行电话互动联系。教师可以把电话号码告诉学生, 让他们在课外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打电话给老师, 请老师指导帮助。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致电给学生或他们的家长,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加以提醒和关注, 请家长一起来帮助学生, 理解学生。教师更应善于把“学困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对他们的表扬之辞及时转达给家长, 让家长分享子女进步的喜悦, 使学困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家庭的温暖和爱护, 使他深信自己能够学好, 从而将这种信心转化为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堂环环激励

学困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 课堂上很少有积极思考和发言的行为表现。他们基本上一直处于比较默然的“听”的状态, 很少有主动权。即使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也极可能是答错或答非所问。这种长期的在课堂中的不作为, 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灰心丧气, 提不起半点学习的兴趣。当然这样的学生往往也是不和群的, 孤立无援的, 甚至可能遭到学生的讥笑和嘲讽。因此,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多一点关注、赏识和友善。

首先是提高关注度, 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应做到不冷落学困生, 给学生创造“闪光”的机会, 将被动转为主动, 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各种能力。在课堂提问中, 可以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 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 给他们优先回答的机会, 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课堂的一份子, 发挥其主体作用。

其次是增强赏识性, 变失意为得意。数学学困生对于成功的体验是很少的, 在课堂中的情绪是消极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并肯定学困生的每一个优点, 问题回答正确了, 作业、考试有进步了, 学习态度端正了, 遇到难题能主动问老师和同学了等等。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 老师也一定要在他面前表露出高兴和满意的态度, 获得大家的认同, 让他感觉温暖而振奋, 若进步再大些, 老师可以写段表扬词, 让家长了解到学生的进步, 让他在校在家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并稳定这种快乐所带来的学习劲头和兴趣。

三、作业调整面批

由于我们是农村小学, 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都不是很高, 有些问题家长都很难解决。所以基于学困生能力和现状的特殊性, 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应加以调整和改变。

首先对课后作业进行调整。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不能千篇一律, 对“学困生”要有所照顾。作业布置要按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设置成阶梯式, 每次作业都适当安排基础题、扩展题、思维训练题等, “学困生”起初可选基础题做, 慢慢地视做基础题的情况而适当提高要求。进而引导鼓励他们向扩展题、思维题“跳一跳”, 让学生在“跳一跳”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每学过一个单元或经过一定的学习阶段后, 布置学困生一些概念性的作业, 如:公式、定理的复习背诵, 巩固前一段的学习,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 作业实施面批。学困生常常对作业的完成产生恐惧和逃避的态度。课后作业不做或者瞎做一通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对学困生的作业实行面批很必要。一方面师生可以相互交流, 了解学困生的想法, 及时指出作业中的错误, 并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加以改进。这样可以消除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 甚至可以使有些学困生因此而喜欢上数学课。教师还可以从中获得教学信息, 促使教师即时诊断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及时掌握学困生学习的情况, 对学困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让学困生建立起一种强烈的任务和责任意识, 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得认认真真地完成, 甚至希望争取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的需要, 特别是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这样的面批形式其实也起到了是一种督促和监督的作用。

摘要:数学学困生在小学各年级存在, 并且占有一定的比例, 如何有效地转化学困生, 使其尽快活跃起来, 一直是许多一线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多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些成功的做法。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第10篇

1.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知识抽象、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不感兴趣。如,计算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觉得很枯燥, 学习计算法则、规律也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2. 数学概念理解肤浅。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各个概念, 学生只是死记硬背, 没有理解它的深层次含义,故而不能灵活应用。

3. 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学困生”都有个通病,就是不会学习。怎样预习、怎样听讲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课后怎样回顾小结、怎样使知识系统化、怎样分析问题等,都是他们学习的障碍。

4.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搞“一刀切”,统一进度,致使部分学生跟不上。例如,一、两步应用题还没弄清楚,就开始教学生三步甚至四步应用题。教师的教学节奏越来越快,学生落下的距离就越来越远,总是赶不上教师的进度,致使“学困生”知难而退。

二、转化对策

1. 用爱感化“学困生”。“学困生”由于成绩差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自卑心理,教师应该格外关心他们。如,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学困生”做,使学生能感觉到教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课后还要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并在平时注意培养“学困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以达到转化的目的。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将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好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并创造条件,促使其重复出现, 直至形成习惯; 对某些不良的表现要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内部强化,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3.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尤其“学困生”,他们普遍存在压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厌学情绪。因此,教师更应该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4. 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足以说明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语言,怎样解数学题,怎样减少学习中出现的差错,怎样获取学习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总结与归纳,怎样准备考试。所有这些,教师都要教给学生。

5. 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查漏补缺。“学困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较快地接受新知识,久而久之就成了课堂上的“陪客”。教育家布卢姆把学生比作医院里的病人,他指出:一个医生的责任不是在作出诊断后就结束下来, 还应当自问自己还能为病人做些什么。对待“学困生”也应该如此。教师应当把“学困生”在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整理出来,从错误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6.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利用课余时间,把“学困生”组织起来,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补缺补差。让“学困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我也行”,感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第11篇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情感。由于各种原因,在小学中普遍存在“学困生”,这些学生智力正常,但学习不够努力,厌学情绪明显,难以达到义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有克服学习上任何困难的信心。下面仅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小学数学“学困生” 转化的看法。

一、探明学困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学科,数学体系的严谨性,运算的精确性,推理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础,该记住的知识没有记住,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久而久之,一串串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在心理上长期积累,成为学习上的“拦路虎”。二是学习方法与习惯不当。三是思维能力发展滞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因人而异,通过有针对性的策略与方法促进学困生的长足发展。

二、尊重学生人格,激发学习热情

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课堂上,我提出问题时,常常对学困生投去一束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用爱唤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学之余,我还经常找他们促膝谈心,放弃休息时间为他们“开小灶”,帮他们补课,为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高兴。

三、不断改进教法,培养学习兴趣

教法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讲授速度要适合学困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应该放慢节奏。讲课时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小学生又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所以教师应借助动手操作,通过他们喜爱的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促其手、脑、眼、口多种器官共同参与,以手巧促心灵。比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他们动手操作,探索其中的奥秘,通过剪、移、拼,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计算公式。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学困生要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检查与评价。评价时,特别应注意学困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学困生上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降低要求,增强信心

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我制定基本目标:理解教材内容,按所给示例解答课后练习题,而且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目标,不断激发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学习的信心,破除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应适度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信心。此外,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五、弥补知识缺陷,完善知识结构

(1)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一个“小目标”使学生能达到“小目标”,弥补漏洞。

(2)开展“一帮一”、互相学习的活动。每个学困生和优生结成一对一的小组,开展优生个别辅导学困生的的一帮一活动。优生带学困生,因为认知水平比较接近,所以从操作到练习等随时都可以帮助。而且学困生与优生之间无隔阂,无拘无束,讲得认真,学得透彻。这样既弥补学困生的知识,也使优生得到复习和巩固。

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学困生有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造成。大多数学生不会合理利用学习时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将教学和学法融入日常教师活动中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促进学习。

七、只有优化外部氛围,才能有效形成合力,这是学困生转化的保障

我深刻地体会到要转变数学学困生,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发挥家长的作用,加强家校联系,每天让学生记录好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定时检查学生记录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监督他们按时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分析,转化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 义务段数学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但是,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或多或少存在“学困生”。究其原因, 大多由不良的学习心理等非智力因素所致。那么, 如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 是摆在我们一线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话题。

一、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是伴随学生群体存在的, 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 他们或者由于后天培养的缺失, 致使其学习习惯、数学基础、解题技能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 通过分析与观察, 他们主要是由于学习习惯不佳, 缺乏自信缺乏兴趣等, 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如下:

1.缺乏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习惯是积久养成的某种方式, 是个体通过长期的实践或经验而逐步建立和养成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对于一个人而言, 具有天壤之别。有很多时候, 习惯潜藏在人的潜意识中, 表现在人的下意识活动里。学习习惯, 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因为, 从习惯养成的过程看, 遵循着“思想-行为-习惯”的过程。一个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他会有学习意识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意志不强等诸多问题, 在上述思想品质的引领下, 他不会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好的学习习惯, 产生了不好的学习结果, 又会反过来加剧孩子的错误意识和见解。学困生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 往往表现在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 不肯思考;作业无法独立及时完成、及时订正;没有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 没有检查验算习惯。

2.缺乏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需要掌握一系列科学的学习方法, 这些方法就如同与敌人作战的武器一样。方法越科学, 武器就越强大, 就越能打败摆在学生面前的数学顽敌, 进而树立孩子的学习信念和信心。学困生往往缺乏的就是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或死记硬背、或硬超强搬。无法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地整理, 只知道一股脑的记忆, 缺少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缺少对数学学习过程的体验、感悟, 缺少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对策

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非单独的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成绩 (授业部分) 。传道和解惑, 是对授业的最好帮助和补充。在对待数学基础差、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上, 教师应坚持三个原则, 即:鼓励、引导和培养。具体应该采取五个对策。

1.耐心对待

有个伟大的教育家说, 教育的本质是爱。其实, 一个老师爱学生, 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力量。爱是相互的, 爱孩子, 被孩子爱, 是十分神奇的教育力量。一个合格的教育者, 不是只板着脸去讲代数、几何, 更需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关注和回馈。爱学生, 爱教育事业, 是取得一切教育成效的基础。这一条对无论是学困生还是, 前30%学生或者是鉴于两者之间的大多数学生, 都是行之有效的。曾碰到过这样两位学生, 学习成绩并不突出, 但是数学老师幽默、对他们的喜爱, 让他们喜欢上了那位数学老师, 从认真听他的课, 到课后会独立专研一些数学习题, 一年时间, 完成了从中间的50%到前30%中的佼佼者这个大跨越。

2.快乐施教

孔子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本来应该是快乐的事情。所以, 教师应该设法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和愉悦。那么, 怎么样才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呢?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就是树立并实现一个个目标。让学生享受自己努力实现目标的快感和成就感。在生活中, 从一楼到二楼需要一步一步, 按照台阶迈上去, 学习中也是一样。对于一个数学成绩差的学生而言, 一下子变得优秀的可能性几乎是零的。那该怎么办?只有给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铺垫, 这个铺垫虽然不见得宏伟, 但一定能最适合孩子的学习进步和目标的实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拉下, 也不会短时间地去超越, 这是一个持续小步快步的过程。小赖, 是一个孤儿, 数学基础薄弱, 是一名资深的学困生, 期初老师与小赖一起制定数学学习计划, 承诺小赖的学期目标是60分, 得到的奖励是肯德基。老师平时的帮扶, 加上目标的可实现性, 让小赖保持进步, 期末得到奖励的小赖, 由衷地感到了获得成功的喜悦。

3.激励自信

(1) 放大优点。学习成绩差的孩子, 一般都存在自卑的心理。为此, 更需要老师、家长拿着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优点, 不要把孩子看得一无是处。对孩子批评、指责不是目的, 只是手段。但这种手段有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著名数学教师王金战老师说:“当一个学生, 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 就变成了后进生,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注定是个后进生。所以, 让一个后进生变好真的很简单。”让一个后进生变好, 真得很简单, 怎么做呢?就是让他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个学生就会慢慢地变好了。”为此, 老师应该善于放大学生优点, 缩小学生缺点, 并给学生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慢慢的, 孩子会在一次次的胜利中, 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感觉, 恢复自己的学习信念和信心。小玥数学家庭作业基本无法完成, 老师多次批评依旧无效, 数学成绩越来越糟糕。终于, 有一天小玥及时上交了作业, 尽管作业质量不高, 笔者对小玥说:今天把作业及时交上来了, 有进步哦, 老师期待你每天都有进步。接下去的几天, 总能看到小玥的作业交上来了。改变了一个坏习惯, 就是培养好习惯, 转变学困生的开始。

(2) 分层作业。因材施教, 不能停留于口头, 在课堂教学上可能难以操作, 那么我们可以借助分层作业,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往往作业的编排最适合的是中间50%的学生, 对于前30%学生老说往往是“营养不良”, 那么对于我们的学困生就是“营养过剩”。分层作业就是根据学生特点, 合理选择练习, 对于学困生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基础题入手, 逐渐培养作业习惯, 也更容易接受。

(3) 创新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对于学困生, 评价更能帮助其建立自信, 进而继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笔者尝试将课堂表现评价与“养正银行”支取挂钩, 促进学困生认真听讲, 仔细思考, 尝试举手发言;将作业评价与“作业免做”挂钩, 笔者尝试实施“作业免做”制度, 连续获得三次作业好评, 就可以兑换一张“作业免做卡”, “免做卡”可以免做一次作业, 也可以积累到期末进行综合评价加分;检测中学困生只要与自己比较, 有进步能同时得到“养正银行”加分和“作业免做卡”。创新、发展的评价, 从课堂到作业, 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果, 在让学困生重拾数学学习兴趣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其实,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的, 对于学困生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用爱心、耐心对待他们。然而, 加强辅导, 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辅导, 而是学习信念、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学习习惯的辅导, 重点在“培养兴趣, 增强信心, 激发动机, 使学生热爱自学”上下功夫。学生心态如果健康了, 学习劲头足了, 自信心被激发了, 内在的潜能被挖掘出来。学生的成绩提升想挡都挡不住, 学生会越学越开心。好的教育工作者, 由此可以改变了孩子的一生。显而易见, 不是学生无能, 而是教师没有找到开启这个能源宝库的钥匙。只要方法得当, 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英才。

参考文献

[1]雷旭斌.让学困生也学会学[EB/OL].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

上一篇:感悟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下一篇:隧道病害综合整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