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理论范文

2024-08-20

供应链理论范文(精选10篇)

供应链理论 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信任,构建机制,技术

1 前言

自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贸易理论, 人们就知道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 要充分获利, 就应致力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变的越来越复杂化, 已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单独完成的。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获利, 就必须进行合作, 取长补短。因此, 供应链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最早提出供应链概念的是美国麻省理工的Jay Forrester (1961) , 他被称之为“供应链设计之父”。近年来,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等大背景下, 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制造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而在供应链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信任。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 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理论研究上, 为供应链信任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宝贵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者们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逐步深入, 不仅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更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已更上一层楼。

2 供应链信任的概念及分类

2.1 供应链信任的概念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 (1972) 就指出, 每笔商业交易都包含有信任的成份。也就是说, 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伴随着商业交易进行。商业交易的成功, 不仅需要事实, 更需要信任。Arrow (1974) 进一步指出, 信任是经济交易的润滑剂, 也是非常有效的规则机制, 任何交易实现都必须充分信任对方。因为供应链信任不仅能降低供应链成本, 减少不良行为, 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反映能力, 降低正式合约程度也有利于争端解决。

Johnson&Cullen (1996) 认为信任就是相信合作伙伴愿意而且能够完成他们的义务和做出承诺, 同时合作伙伴对联盟和其他伙伴的行为都出于好的意愿。Riddles, Axtell, Bennett&Clegg (2002) 将供应链信任定义为在文易关系中, 在面临风和相互依靠的条件下信任是一种信心, 交易双方自愿地承担责任并且没有任何一方会利用对的弱点。王虎, 程晖 (2006) 供应链合作企业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所表现出的彼此信赖、诚实、可靠、开放、公平合作以及遵守己达成的合同或协议的条款。这几个概念都侧重于供应链信任的一种道德要求, 不仅要做出承诺, 更要遵守承诺, 带有责任意识。同时也表明了, 供应链信任具有感情的依托, 是稀缺的, 也是难以获得和守护的。

2.2 供应链信任的分类

对于供应链间企业的信任, 根据企业间信任产生原因的不同, 各国学者对组织间信任进行了分类,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第一, 从信任的性质方面划分, 将信任分为三个等级:契约信任、能力信任和意愿信任, 契约型信任是一种依赖于契约的信任。契约越细致, 越能形成交易当事人的信任。能力型信任指一方具有按照对方要求和预期完成某一行为的能力。意愿型信任是指交易一方出于意愿而对他人授予信任。

第二, 从信任的产生是否理性方面划分, 信任分为两类认知型信任 (cognition-based trust) 和情感型信任 (affectbased trust) 。认知型信任依赖于对他人的充分了解和值得依赖证据的掌握。已有的了解和良好的理由都表明他人将来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构成了认知型信任的基础。能力、责任感、可靠性、值得信赖都是信任的源泉。情感型信任则建立在人们之间的感情纽带之中, 这种纽带表现了对对方福利的一种关心。

第三, 从信任产生的动机方面划分, 信任将被分为:非自利型信任 (non-self-interested-trust) 和动机型信任 (intentional-trust) 。非自利型信任指一个企业愿意同另一个企业合作, 并相信后者不会滥用前者的信任, 它建立在伦理道德、友谊、同情、亲情的基础上。动机型信任指一个企业会出于某种自利的动机同另一个企业合作, 后者的自利动机也不会导致其寻找机会做有损于前者的事情。

第四, 从信任的程度进行分类, 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分为三个层次:计算型信任 (calculus-based trust) 、了解型信任 (knowledge-based-trust) 和认同型信任 (identification trust) 。计算型信任指交易者都是理性的, 交易者也相信他人会充分考虑被信任和不被信任的收益和成本。了解型信任依赖于交易双方共同的思考方式, 这为一方理解另一方的思考方式和预测另一方的行动提供了基础。认同型信任指交易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 包括道德责任等方面的共同认识。

以上对信任的分析都证明了信任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但是这些层次性只在主观意识中体现, 和上述信任概念类似, 并不能说明信任行为的层次性。

3 供应链建立的信任机制

(1) Zucker (1986) 提出互相信任的产生机制有过程型、特征型和规范型三种形式。过程信任来源于合作中的持续影响:行为的连续性决定了过去的行为对现在及将来行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长期持续可靠的互相关系会进一步强化为互相间的信任和依赖。特征信任来源于合作伙伴的特征属性:供应链往往是由不同背景特征的企业所构成。各方的社会背景和公司文化越接近, 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一致性越高, 信任越强。规范型信任通过中间协调机制或经济担保获得:供应链企业确信其它成员会信守诺言, 那么他也会必然地, 同时必要地表现出很强的信任度。

(2) Doney, Carmon, Mullen (1998) 通过实证研究归纳出5个途径:计算途径、预测途径、动机途径、能力途径、转移途径。

(3) 许淑君、马士华 (2000) 从委托一代理角度指出建立供应链间企业信任的方法有两种:委托人确定可信任的对象, 即选择合作伙伴;代理人所建立起来的信任形象, 赢得委托人的信任, 并建立合作关系。委托人确定委托对象可以从一下角度考虑委托人是否值得信任:声誉、规模、愿意顾客化及共享机密信息。

(4) Chee·Y·w (2004) 总结:Boersma等人提出了一个包括前期历史、谈判、承诺、执行四阶段的信任建立过程模型。

(5) 范林根 (2006) 在供应链中, 合作伙伴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他们进行信息共享具有重复性, 因此供应链中的企业间的信任是通过博弈中典型的重复博弈形成。而在重复博弈中, 博弈中参与者过去行动是可以观测得到的, 这样他们就可以建立合作的信誉和进行报复威胁, 之所以进行合作是因为合作关系能给双方带来长远利益。

4 供应链信任构建中采用技术

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多样化的方式。供应链也在与信息技术的接轨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为企业服务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时, 供应链信任的构建中也不断的采用新技术, 不仅能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也为供应链信任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和约束机制。在供应链信任的构建中最常使用的技术是:P2P、RFID、B2B等。

4.1 供应链信任与P2P

Peer-to-Peer (P2P) 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网络, 从对等节点的交互中彼此给予和获取, 即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地位是对等的, 每个节点既为其他节点服务, 同时也在享用其他节点所提供的服务。

随着P2P技术优势的显现, Kamvar S D, Schlosser M T等 (2003) 提出了, 经典的基于信誉的信任模型Eigentrust, 通过节点的全局信任值来获取推荐信任度, 但是在全局范围内进行迭代缺乏可行性。于真、郑雪峰、王少 (2009) 根据Peer-to-Peer网络中节点的异构性、自治性等特点, 会使得节点兴趣和评价标准的不同会造成对服务节点的不公平评价, 影响P2P网络的服务质量。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兴差异的P2P信任模型, 用于量化和评估推荐的可信程度, 根据节点间的兴趣相似性来确定对推荐的采纳程度。

总的来说, P2P技术为提高企业供应链间的信任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技术平台, 但缺乏对欺骗行为的进行处理, 也缺少惩罚机制。

但对于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和P2P的研究并不止于此, 王磊、黄梦醒 (2013) 提出基于兴趣群组的混合式P2P供应链形成的信任模型, 将通过企业中一些兴趣的相似性, 以此来加强企业节点之间的合作关系, 更好的实现节点间的交易。而此文的最大不同点在于, 引入黑名单及信誉衰减激励机制, 避免恶意企业节点对其他企业节点的交易造成阻碍。

4.2 供应链信任与RFID

自从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年和美国国防部强制其供应商使用RFID技术以来, 这种自动识别技术迅速引起全球产业界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被称为自互联网又一革命性技术。

RFID被认为有可能在未来取代条形码并引发供应链革命的技术。要实现RFID技术的巨大收益, 关键是通过其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和时事管理, 而这必须建立在供应链成员间高度信任的基础上, 这使得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信任构建成为其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供应链中存在着常见的信任风险, 但可以从社会信任、组织机构信任及电子数据传输信任这三个方面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信任体系。这样不仅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使得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大幅提高。

5 结语

学者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基本上涉及了供应链的方方面面。总的来说对供应链信任概念和分类的研究起步早, 现在基本上形成体系, 比较完整。而对于供应链信任的形成机制、涉及的技术、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但大都有待进一步精细化。

同时, 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供应链中涉及的企业, 如生产商、供应商, 如何建立信任, 以提高企业效益。但不可忽视的是消费者才是供应链的最终环节。只有消费者满意, 供应链上的企业才能最终获益。而现今的消费者需求又是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的。供应链企业如何建立消费者信任, 即顾客对产品或企业的忠实度, 是供应链信任研究面临的又一挑战。

对于供应链信任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此主要提出两个方面。首先, 信任是供应链的情感依托, 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 那么供应链信任的建立和维系可以从组织行为学方面展开研究, 什么样的品格、行为、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社会环境等, 能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 从而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情感纽带。其次, 技术进步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为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不仅可以提高企业间合作效率, 还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因此, 供应链信任的研究, 可以与信息技术接轨, 在供应链的构建中, 使用何种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信任风险, 使企业间的合作有序进行, 规避信任危机。

参考文献

[1]王虎, 程晖.中国管理信息化基于信任机理的信息共享式供应链系统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 (9) .

[2]许淑君, 马士华.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0, (6) .

[3]范林根.供应链信任机制的作用原理和实现模型[J].上海企业, 2003, (6) .

[4]王玲.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信任产生机理与治理机制[J].软件学, 2010, (2) .

[5]于真, 郑雪峰, 王少等.P2P信任模型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9, (9) .

[6]王磊, 黄梦醒.一种基于兴趣群组的混合式P2P供应链信任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3, (2) .

供应室护士理论试题 第2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器械、输血器按医用物品的危险度应属于哪一类()

A.高度危险用品 B.中度危险用品 C.低危险用品

2.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器械、输血器选择哪一水平的消毒灭菌方法()

A.灭菌 B.高水平消毒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的规定的医务人员标准洗手的时间要求是()A.不少于5—10秒 B.不少于10—15秒 C.不少于15秒 D.不少于20—25秒

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剂 C.隔离传染病人 D.洗手 E.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5.进入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的危险性分类是()

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低度危险性物品 D.无危险性物品

6、植入型器械的灭菌方法首选,正确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

B.快速灭菌

C.等离子灭菌

D.戊二醛浸泡

7.关于手工清洗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清洗人员比寻采取标准防护

B.取出干固的的污渍可用钢丝球、去污粉 C.必须在水面下涮洗器械,防止产生气溶胶 D.精密复杂器械应采用手工清洗

8.B—D的试验目的是()

A.检测灭菌锅内冷空气排出水平是否达到理想范围

B.检测灭菌锅的灭菌保障水平是否达到理想范围

C.不同的B—D测试,可用分别达到这两种目的D.所有的B—D测试同时具有以上两种目的

9.对于纸塑包装来说,推荐的放置方法是()

A.垂直放置,这样有利于灭菌剂的穿透或冷凝水的排出

B.水平放置,这样有利于灭菌剂的穿透或冷凝水的排出

C.喜爱灭菌柜的上层应该水平放置以减少冷凝水的滴落,下层应垂直放置以帮助蒸汽的 穿透和冷空气的排出

D.水平垂直均可,怎样放置对灭菌剂的穿透和冷凝水的排出没有影响

10.下列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强调专业清洗润滑但无需每次除锈

B.器械需要是进行除锈 C.反复除锈会减少器械在生锈的概率 D.润滑剂除锈建议使用前需要进行有效的清洗 11.关于消毒,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B.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

C.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产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D.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包括细菌芽孢的过程

12.器械进入检查包装灭菌区之前应该被()

A.擦拭以除去大量污物 B.包装完好 C.清洗、消毒 D.零部件配好

13.以下哪种病原污染的器械不属于之前应该被()特殊感染的器械。A.朊毒体 B.军团菌 C.气性坏疽 D.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原体

14.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冷却时间应超过()

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

A.灭菌 B.消毒 C.清洁 D.涮洗

16.关于手工清洗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不正确()

A.工作人员注意职业的防护 B.宜选用无泡或低泡型的多酶清洗剂 C.清洗水温宜在50度 D.应将器械轴节完全打开,复杂的组合器械应拆开

17.下列各种清洁剂中对金属无腐蚀的是()

A.碱性清洁剂 B.中性清洁剂 C.酸性清洁剂 D.酶清洁剂

18.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A.10天 B.20天 C.30天 D.50天

19.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的消毒方法是()

A.75%酒精 B.机械热力消毒 C.酸性氧化电位水 D.消毒药械

20.下列哪种包装材料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

A.纸袋 B.医用皱纹纸 C.开放式储槽 D.纸塑袋

21.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参数(温度、所需最短时间、压力)要求达到()

A.121;30min;102.9kpa B.121℃;20min;102.9kpa

C.132—134℃;4min;205.8kpa D.132—134℃;6min;205.8kpa

22.下列哪项不属于一次性使用包装材料()

A.纸塑袋 B.医用皱纹纸 C.硬质容器 D.一次性的无纺布

23.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使用的指示菌是()

A.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B.嗜热脂肪肝菌芽孢 C.结核杆菌芽孢 D.短小杆菌芽孢 24.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及措施,并建立灭菌物品的()

A.考核制度 B.召回制度 C.改进制度 D.应急制度

25.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时,其有效强度低于()应予以更换

A.100u w/cm² B.90u w/cm² C.80u w/cm²

D.70u w/cm²

26.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保留的期限应为下列哪项()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36个月 27.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限()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36个月

28.器械润滑剂的性能特点错误的是()

A.润滑、防锈的功能,用于保护器械 B.在不锈钢器械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C.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 D.由石蜡油和乳化剂合成29.关于手工清洗的使用范围,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严重污染物品的初步处理 B.精密复杂的器械 C.不能采用机械清洗方法处 理的器械 D.一次性医疗物品

30.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入 ___化学指示物()

A.2类 B.3类 C.4类 D.5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预真空灭菌器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____________试验。2.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_______cm离墙______cm,距天花板______cm。

4.纺织品包装材料应_____用______清洗,无_________,灯光检查无_________。

5.器械检查应采用目测或带光源的放大镜对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______、_______处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残留物质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干燥设备的既不耐热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___________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__ ____________处理。

7.应使用_________器械进行保养。不应使用________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8.灭菌物品应使用专用的________或________装载灭菌物品。灭菌包之间应留__________,利于灭菌介质的____________。

9.手术器械应摆放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盘中进行配套包装。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干热灭菌使用于耐热、不耐湿、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3.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一次。()

2.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时,为避免“小装量效应”物品转载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5%。()4.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95%。()。

5.冷凝水是造成预真空和压力蒸汽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6.物品有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7.医用皱纹纸,纸塑包装灭菌的有效期为一个月。()8.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9.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10.清洗后物品质量的检查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目测。()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防护流程及局部护理?

2.停电的应急流程?

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第3篇

供应链

企业供应链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横向一体化。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较之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很大差距, 其中具有普遍性的几个问题, 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一、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供应链指的是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所组成的链型结构与方式, 它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活动全过程的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网络。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出发, 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将其进行加工, 直到产品最终送到顾客手中为止的这一过程, 都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而其中的主要活动被视为链条上的节点。

总体来说, 供应链的要义有三: (1) 商品的价值形成活动, 包括制造、加工、采购、配送、销售等, 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为消费者创造和提供价值。 (2) 供应链的跨度从提供原材料的企业开始, 经过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中的全部或部分企业, 最终到达消费者。 (3) 供应链中企业之间是上下游的关系, 这些企业按商品流动的顺序而连接成的网络便是该商品的供应链。

通常, 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第三方物流公司、零售商以及消费者。任何一个企业都必然存在于某条供应链当中。同时供应链中也可能包括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供应链中不仅有商品的流动, 还有相关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二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横向一体化”, 即把原来由企业自己生产的零件外包出去,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跟这些企业形成一种水平关系, 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横向一体化”。它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企业的合作链, 企业无论大小都是平等的。因此供应链管理主要体现为如何加强合作, 加强对资源协调运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典型的供应链上都有一个起核心作用的企业, 它是供应链上信息流和物流的协调中心。它的下游端是从销售商一直到用户, 上游端是供应商和供应商的供应商。它获得下游的需求信息, 经过组合处理后再传向上游企业, 这是一个中心。第二个中心是物流协调中心, 零部件供应商将各种零部件传递过来, 经过核心企业的装配或者其他形式的处理, 在经由下游企业传递到客户。显然, 信息流和物流必须有机地协调工作, 才能使供应链真正获得竞争力。否则, 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效益就实现不了。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现在管理界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思想也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所谓的业务流程再造, 就是把企业内的现有资源重新整合, 再次分工。并依据新的分工建立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组织结构。最终目的是加快企业的业务周转速度,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在本质上也是把现有的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 只不过它的着眼点放到了整个生产过程中, 而不是像业务流程再造那样仅仅是就一个企业内部而言的。换言之, 供应链管理是更宏观、更开放、过程更长的一种流程再造。同时, 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和效益, 这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也是吻合的。因此供应链管理可以称作是针对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整个过程中的一次流程再造。

三三、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1.处理好企业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之间的关系是供应链的重要连接点, 保持与供应链上这些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企业至关重要。要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首先, 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并选择好的供应商。其次, 要与供应商合作, 解决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加强销售渠道管理, 与供应链下游的企业共享销售信息, 提高销售渠道的效率和效益。

2.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再造。供应链要求企业生产的柔性, 对市场需求的及时反应。而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层级组织关系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要求。因此供应链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应有所调整。扁平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趋势,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部门之间的交流, 从而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 获取快速反应的竞争优势。层级的减少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的通畅, 可以使企业提高效率, 减少浪费, 保证产品的质量。业务流程再造是根据业务的要求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的调整, 这里又体现了供应链管理思想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思想的紧密联系性。业务流程再造包括企业业务节点的合并, 裂变, 以及某些业务的外包。

3.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企业通过通讯网络与供应商, 销售商, 零售商等进行联系。市场信息的共享, 销售定单的传递, 都需要企业有良好的通讯网络。首先, 企业要建成良好的基础设施, 包括内部网, 外部网, 企业的数据库,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一方面可以保证减少传统商业交易带来的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收集信息, 更快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 企业要建立客户和供应商数据库, 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管理。另外, 在企业允许的条件下, 实施MRPⅡ、ERP等系统, 提高企业生产和计划能力。

四四、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应用

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企业如戴尔公司, 诺基亚公司都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使人们更加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

戴尔计算机的供应链从根本上改变了计算机行业的制造和零售。戴尔采用直销战略, 直接从顾客获得订单, 按订单生产并在数天内送到客户手中。为支持这一战略, 戴尔要求其供应商在戴尔的制造厂内仅仅保持15分钟的库存。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 戴尔的计算机销售就因为卓越的供应链管理比那些基于传统供应链的竞争对手要“新”60天。计算机行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高速度意味着戴尔在此就赢得了六个百分点的产品成本的优势。

供应链理论 第4篇

土壤肥力与植物养分供应基本理论

 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四大肥力因素有:营养因素:养分、水分;环境条件:空气、热量。

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特性的综合表现,也是土壤不同于母质的本质特性。包括自然肥力、人工肥力和二者相结合形成的经济肥力。自然肥力是由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综合表现,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各种自然因素质量、数量及其组合适当与否。自然肥力是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产物,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它能自发地生长天然植被。人工肥力是指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及其他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土壤的自然肥力与人工肥力结合形成的经济肥力,才能用以为人类生产出充裕的农产品。经济肥力是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的统一,是在同一土壤上两种肥力相结合而形成的。耕种土壤中,两种肥力在生产上同时发挥着作用,但是因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或土壤管理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其中一部分能够在生产上表现出经济效果,这一部分肥力叫作有效肥力(effective fertility);另一部分没有直接反映出来的肥力,叫作潜在肥力(potential fertility)。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期间没有截然的界限。

那么是不是大部分土壤的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都是一样的呢?又要怎么处理呢?当然有些土壤(如某些涝洼地的草甸土、沼泽土和盐渍化土壤等)潜在肥力较高,而有效肥力不高;有些土壤(如风沙土)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均不高。对于这些土壤都应该因地制宜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造环境条件,改良土壤,使一部分潜在肥力转变成有效肥力,或者提高有效肥力,使之在作物产量上表现出效果来。 土壤有效养分的概念

在解释土壤有效养分的概念以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土壤养分。土壤养分(soil nutrient)主要指由(通过)土壤所提供的植物生活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植物体内已知的化学元素达40余种,按照植物体嫩的化学元素含量多少,可分为大量元素(macroelement)和微量元素(microelement)两类。目前已知的大量元素有C、H、O、N、P、K、Ca、Mg、S等,微量元素有Fe、Mn、B、Mo、Cu、Zn及Cl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除C、H、O三者来自空气和水外,其余的主要来自土壤,不足部分则由肥料补充。即土壤养分 :(1)土壤矿质土粒风化所释放的养分;(2)有机物质分解释放的养分;(3)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共生和非共生的固氮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可以给土壤增加化合态氮素;(4)大气降水:大气中因雷电、工业废气和烟尘等所产生的各种硫或氮的氧化物及氨和氯等气体,还有镁、钾、钙等物质,可随雨雪进入土壤;(5)施肥:施肥是农田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

“土壤有效养分”(soil available nutrient),原初的定义是指土壤中能为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那一部分养分。在土壤化学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效养分”概念:是指土壤中那些能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无机态养分以及在植物生长期内由有机态释放出的无机态养分。如土壤中的氮、硫等元素绝大部分是以有机形态存在,可以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形态。生物有效养分(bioavailable nutrient),系指存在于土壤的离子库中,在作物生长期内能够移动到位置紧挨植物根的一些矿质养分。也可以说土壤的生物有效养分具有两个基本要素:

(1)在养分形态上,是以离子态为主的矿质养分。

(2)在养分的空间位置上,是出于植物根际或生长期内能迁移到根际的养分。那么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表现在那些方面呢?下面做一下简单的描述。

1、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 化学有效养分是指土壤中存在的矿质态养分。可以采用不同的化学方法从土壤样品中提取出来。化学有效养分主要包括可溶性的离子态与简单分子态养分;易分解态和交换吸附态养分以及某些气态养分。

2、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

土壤中化学有效养分能否为植物根系所吸收,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密切有关。有效态养分只有到达根系表面才能为植物所吸收,成为实际的有效养分。然而对于整个土体来说,植物根系的分布仅仅占据了其中极少的空间,平均根系土壤容积百分数大约为3%。如果仅以根系与土壤直接接触的这部分养分作为植物有效养分,是远远不能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的,而实际上土壤中相当部分的化学态有效养分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式迁移到达根表,而成为植物有效性养分。

3、根系生长与养分有效性

植物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或介质中获得养分,因此,养分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土壤的因素,同时也取决于植物根系的生长状况,例如根系的分布深度、总根长、体积与总表面积,根毛的密度与长度,根表还原力等性状,都会影响根对土壤养分的获取或养分向根表的迁移,因而它们对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4、植物根际养分的有效性

根际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根际的范围很小,一般指离根轴表面数毫米之内。植物对根际的影响不仅存在于根系表面到土体土壤的径向方向上,而且也存在于根基部到根尖的纵向方向上。其范围因植物种类和土壤性质不同而有差异。根际的许多化学条件和生物化学过程不同于土体土壤。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根际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等。由于根系分泌物的作用,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种类与数量也有所不同。这些变化对根际微域内营养物质的转化,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以及作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等有明显的影响。

总之,在我看来,土壤有效养分,速效养分(又叫有效养分)是指土壤所含各种营养元素中能溶解于土壤水,因而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元素部分。 影响土壤养分供应的条件

植物生长的土壤大致包括: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空气、土壤热量、以及扎根条件等。这些因素又称为土壤肥力因素。土壤肥力或称土壤肥沃性,就是指土壤能够不断提供和协调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各种肥力因素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主要包括介质中的养分浓度、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值、养分离子的理化性质、根的代谢活性、苗龄和生育时期植物体内养分状况等。

养分浓度,研究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离子的吸收速率随介质中养分浓度的提高而上升,但上升速度较慢,在高浓度范围内(如>1mmol•L-1),离子吸收的选择性较低,对代谢抑制剂不很敏感,而陪伴离子及蒸腾速率对离子的吸收速率则影响较大。

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增加,呼吸作用加强,植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也随之增加。在低温时,呼吸作用和代谢作用缓慢,二在高温时又易引起体内酶的变形,从而影响养料的吸收。

光照,光照对根系吸收矿质养分一般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可通过影响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而对某些酶的活性、气孔的开闭和蒸腾强度等产生间接影响,最终导致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收能力下降。

水分,水分状况对植物的影响有很多方面。水分状况是影响土壤中离子扩散和滞留迁移的重要因素,也是化肥溶解和有机肥料矿化的决定条件,水分对植物养分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可加速肥料的溶解和有机肥料的矿化,促进养分的释放;另一方面稀释土壤中养分的 2 浓度,并加速养分的流失。水分对植物生长,特别是对根系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养分的吸收。缺水既可以降低养分在土壤中向根表的迁移速率,也可以减弱根系的吸收能力。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根系附近的水分状况发生较大的变化,影响着土壤中离子的溶解度以及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从而间接地影响了离子的吸收。

通气,土壤通气状况主要从3各方面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一是根系的呼吸作用,二是有毒物质的产生,三是土壤养分的形态和有效性。正是土壤空气的存在,通气良好的环境保证了土壤中的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生活,改善根部供氧状况,并能促使根系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根际散失。使植物根系能够进行有氧呼吸进行生命活动,促使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各种养分。

土壤反应,溶液中的反应常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很多试验指出,在酸性反应中,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碱性土壤中,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土壤反应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生物的作用)和土中矿物质的溶解或沉淀(化学的作用),因而间接影响了土壤中有效养料的多寡。

离子理化性状和根的代谢作用,离子的理化性状(离子半径和价数)不仅直接影响离子在根自由空间中的迁移速率,而且决定着离子跨膜运输的速率。(1)吸收同价离子的速率与离子半径之间的关系通常呈负相关,当然除离子半径外,还有其他影响离子吸收的因素,如载体对离子的亲和力等。(2)由于细胞膜组分中的磷脂、硫酸酯和蛋白质等都有带电荷的基团,因此,离子都能与这些基因相互起作用。其相互作用的强弱按以下顺序:不带电荷的分子<一价的阴、阳离子<二价的阴、阳离子<三价的阴、阳离子,相反,吸收速率常常以此顺序递减。水化离子的直径随化合价的增加而加大,这也是影响该顺序的另一因素。(3)代谢活性,在不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和组织中(包括根),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呼吸作用,因此所有影响呼吸作用的因子也都可能影响离子的累积。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间有的有颉颃作用,有的有协助作用。所谓离子间的颉颃作用,是指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相反,某一离子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离子的吸收,成为离子的协助作用。离子间的颉颃作用主要表现能够在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或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据实验早就了解K+、Cs+和Rb+彼此间都有颉颃作用,NH4+对Cs+也有,但不及K+、Rb+、Cs+间那样明显。离子间还有协助作用,据维茨(Viets)研究,溶液中Ca2+、Mg2+、Al3+等二价、三价离子,特别是Ca2+离子能促进K+、Rb+以及Br-离子的吸收。

苗龄和生育阶段,在各生育阶段,植物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等都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少,吸收强度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往往在性器官分化期达到高峰。到了成熟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又逐渐减少。但是单位根长来说,每天养分吸收速率总是幼龄期最高。

土壤孔隙中所保持的水分直接参与或间接地影响着土壤、植物和其它方面的各种变化。土壤水分有固、液、气三态,其中以液态水最为重要。土壤水分是溶有各种无机盐与有机物的水溶液。除了刚施过化肥的土壤含有较多无机盐类的盐土外,土壤溶液的浓度一般都不高,约在200—1000ppm之间。当降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体时,受到吸附水分的各种力共同对进入土壤的水分起作用,在一定的水量范围内,其中某一种或几种力起主导作用,从而决定了土壤水分的移动,以及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状况。土壤水是土壤养分供应的关键条件,因为水能够满足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同时只有在有水参与的情况下,植物才能进行蒸腾作用,土壤中的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才能真正的通过水流进入植物并被植物利用。

土壤养分,只有土壤养分充足的时候才能够满足土壤养分的供应,植物生长需从土壤中吸收多种养料,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无机肥中,以对氮、磷、钾需要量最大,被称作肥料的三要素。但土壤中这些要素的含量往往不能满足需要,须靠人工施肥来补充。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生命活动的能源和作物营养的源泉,而且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土壤的许多理化性 3 状,如结构性、通气性、渗透性和缓冲性等。

植物营养的遗传性,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都属基因型,就是说,同一作物不同的品种,吸收养分的速率和最大速率以及对养分的亲和力是不相同的。

植物各生育期的营养特性不同,一般可分为植物营养期,其中包括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不平衡,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的那段时间。营养最大效率期市指营养物质能产生最大效率的那段时间。 土壤肥力的等级

根据土壤肥力有关标准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评定来划分土壤肥力的等级。土壤肥力分级主要是根据生产实践对精度的需要,以及校验曲线的高度和斜率特征等因素确定。从测土配方施肥的角度看,似乎级数越多施肥就越精确。周鸣铮和陆允甫建议将土壤肥力等级划分为5级即“极低”、“低”、“中”、“高”和“极高”,但金耀青等认为,由于作物生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的间产量变化幅度,足以掩盖被划分得过细的肥力级差,肥力指标划分为3级或4级就已足够。因而,根据近年来IPNI合作项目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福建主要粮油作物上完成的氮磷钾肥效田间试验结果,将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肥力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

参考文献:

1.植物营养与肥料;主编;浙江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植物营养学(上册);主编:陆景陵;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3.土壤学;主编:李志洪、赵兰坡、窦森;农业科技出版中心,化学工业出版社。

4.土壤学;主编:黄昌勇;中国农业出版社。

5.基础土壤学;主编:熊顺贵;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6.http://baike.baidu.com/view/457409.htm

7.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ce436649c2f77f3773afd3bc.html

仿生理论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第5篇

关键词:仿生理论;供应链;绩效评价

一、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仿生算法的出现及迅速发展,仿生算法在解决数学建模、预测等问题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通过模拟生物构造和机理等,已经演化出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具有全局优化能力的诸多仿生理论。将这些理论引入到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中,能够为供应链绩效评价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

二、 仿生学

1. 仿生学理论发展历史。早在人类文明开始时期,人类就开始了创造发明。根据锯齿草发明了锯齿,研究鸟的身体结构设计了扑翼机,模仿蝙蝠的视听行为原理发明了雷达,根据苍蝇的楫翅和复眼,制造了“振动陀螺仪”、“蝇眼透镜”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各种事物机理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更是给人类科学技术宝库增添了可贵的财富,从而涌现了各种各样通过模仿而发明的伟大创造。人类仿生行为虽然早有雏型,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自觉把生物机理及结构的模仿思想应用到发明创造和设计思想上。1940年出现的调节理论,以及1947年出现的控制论促进了仿生学诞生。1948年,Wiener在其著作《控制论》中探讨了动物的通讯机控制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引述到机器中的通讯控制关系,为仿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1960年,由美国空军航空局组织的第一次仿生学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围绕“分析生物系统所得到的概念能够用到人工制造的信息加工系统的设计上去吗?”展开讨论。这标志着仿生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随着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Steele为新兴的科学命名为“Bionics”,意思是一种研究生命系统功能的科学。1963年我国将“Bionics”译为“仿生学”,仿生即模仿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发现一种方法。

2. 仿生学定义及其发展趋势。李言俊等(2005)认为仿生学就是以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质、能量转换和信息过程,并将所获得的知识用来改善现有的或创造崭新的机械、仪器、建筑结构和工艺过程的科学,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综合边缘学科。王兴元(2010)将仿生学定义为:仿生学是研究以模仿生物系统的方式,或以具有生物系统特征的方式,或以类似于生物系统工作的方式进行技术研发或产品设计的科学技术。本文认为,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特质、功能、能量转换与信息控制等各种优异特征,并把它们应用到技术系统,改善已有的技术工程设备,并创造出新的工艺过程、建筑构型、自动化装置等技术系统的综合性科学。

仿生学属于一种新兴的交叉性综合边缘性学科。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已经非常广泛,并取得重要进展。Steele(1958)把仿生学定义为“模仿生物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特征的科学”。林良明(1989)认为,仿生学是研究生命的结构、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的过程,并利用电子、机械技术对这些过程进行模拟,从而改善现有的和创造出崭新的现代技术装置。Peter(2001)对仿生学进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应用进化算法在环境约束条件下,对仿生模型实施了进化设计。Lipson等人(2000)利用RP技术对仿生算法设计进行了研究。

仿生理论是指基于模拟实物或机理分离出来的理论,通过演变与改良形成的在有限条件下适用的一种数学研究方法。仿生理论包括神经网络理论,进化算法,群集智能算法,免疫算法和其他算法等。目前还没有对仿生算法进行定义。由于智能与仿生概念的重合,导致仿生算法的概念比较模糊。有学者认为智能和仿生算法的概念没有实质区别,并使用智能仿生算法的概念。对仿生理论算法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为以单个理论为例的实际应用,使用一种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改良。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并在实际的各领域中发挥作用。王玮等(2001)建立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神经网络模型,来解决传统神经网络的多维度输入和多维度输出不稳定的问题。第二个方向是混合仿生理论的研究,综合多种仿生理论算法,发挥各种仿生算法的优点解决问题。胡庆等(2010)针对BP神经网络库存预测方法中存在局部最小问题和GA算法寻优中的盲目性,用GA-BP的算法解决电信供应链的库存控制,对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库存进行了有效预测。第三个方向为即为新兴的仿生理论研究。

3. 仿生学分类。仿生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生物系统的优异能力及产生原理的研究模仿,最后达到应用生物的原理改造、发明有效的工具或者方法。研究仿生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模型,进行模拟。一般仿生学的研究分为原型研究、数学分析及实物模拟三个步骤。第一阶段生物原型研究即根据实际生产的具体议题,吸收有用的技术要求,舍弃无关紧要的要求,利用生产技术因素加以简化得到包含生物数据的研究模型;第二阶段数学分析,即利用生物模型提供的信息,进行数学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把抽象的语言翻译成为能够进行操作的数学模型;第三阶段实物模拟即在数学模型基础上,结合工程试验创建物理模型。

目前还没有学者对仿生学各个理论给出基本框架,尤其是随着仿生学理论的不断补充完善,对其框架的划分仍然存在很多争议。根据目前的仿生理论研究现状,本文把仿生理论分为神经网络理论、进化理论、群集智能理论、免疫算法和其他新兴算法(如图1所示)。这种仿生理论架构划分能够涵括目前所有的仿生学基本方法。其中进化理论包括遗传算法、进化规划与进化策略。进化理论指基于生物染色体或者DNA分子结构在后代中表现出的优胜劣汰现象抽象出的仿生算法理论。群集智能理论指的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生物群体行为、构造和机理演算出的新型算法理论。

三、 仿生学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1. 神经网络方面。神经网络是一种综合多学科特点的交叉性研究方法,其研究内容相当广泛。神经网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生物原型研究、建立理论模型、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系统等方面,其中根据生物原型的机理,建立神经元、神经网络理论模型能够为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应用提供参考。神经网络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具有自我学习功能,自我学习功能对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2)具有联想存储功能,网络结构神经元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联想存储特别便捷;(3)具有高速寻找最优解的能力。

神经网络在供应链绩效中的应用是目前仿生理论中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Pawlak(2002)率先将粗糙集中数据挖掘思想和神经网络智能优化思想结合起来,探讨了一种简化指标的神经网络模型。史成东(2007)把粗糙集理论关于论域、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的概念引入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中对指标进行约简,消除冗余指标,并结合BP网络进行训练,通过实例证明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误差10.36%满足供应链预测结果10%的误差要求。姜波(2007)提出可以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供应链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并沿用与外部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相同的步骤,最终从外部供应链和整体的角度来判断供应链绩效的情况,发现对给供应链带来负面作用的或者性能相对较低的部分。席一凡等(2007)探讨了改进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将中间层分为模糊化层和推理层,通过模糊化层处理归一化数据、附加动量项不断调整连接权值,摆脱了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评价人员主观上的不确定性,保证了结果的客观性。郑培(2008)提出了一种粗糙简和BP神经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它首先缩减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决策表中的因素,减少绩效评估的维度,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样本进行学习和训练,训练完成后的网络可以评估供应链绩效。这种绩效评价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处理的数量,降低BP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和计算的复杂性。文培娜等(2009)利用BP神经网络对北京市供应链物流需求进行了预测。

神经网络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是通过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绩效评价的历史数据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使用此模型能够预测下一段时间的供应链绩效情况,再总结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如此反复,直到模型在实践中检验误差最小。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历史性数据,周期较长;检验过程需要实际生产数据,风险较大。在目前提出的几十种神经网络模型中,应用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之中的以BP网络的研究最为广泛。

2. 遗传算法方面。遗传算法摆脱了梯度信息或其他辅助知识的束缚,应用过程中不局限于问题领域,具有非常好的鲁棒性。该算法具有整体搜索战略的思想,只对目标函数和适应性函数有限制,提供一个解决复杂系统求解问题的共同性参考方法。遗传算法在函数优化,组合优化等方面广泛应用。函数优化中解决一些多模型、多目标、非线性的函数优化问题是遗传算法的经典应用领域,组合优化中遗传算法对NP问题非常有效。另外遗传算法也在生产调度、自动控制、图像处理、遗传编码及学习等方面有应用。

Zhang(2008)等人利用遗传理论对供应链绩效中效率性、满意性、合作性、供应、配送、成本、收益和能力八个方面进行选择分析,大大减少了模型的复杂程度。李艳(2010)将供应链绩效评价问题用GA进行特征选择并同时对支持向量机参数(SVM)进行了优化,达到了使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减少的目的。于金梅(2011)提出解决带软时间窗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STW-SCN模型)和硬时间窗的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HTW-SCN模型),用遗传算法分别求解,得出供应链优化模块包括供应链网络中开放的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花费的固定费用,开放的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的采购产品费用,委托物流公司的车辆运输费用,超过时间期限的罚金。Gabbert(1991)应用遗传理论对铁路网络复杂运输调度进行了研究,降低了供应链总成本。刘诚(2006)提出了一个并行遗传理论对带软时间窗的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进行求解,优化了供应链系统的运输环节,提高了供应链的绩效水平。

遗传算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与神经网络直接建立的模型相比不同,目前应用遗传算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处理数据方面(例如缩减指标数量),结合其他系统模型或者直接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网络系统模型。遗传算法对数据的预处理使得数据更加有效,对供应链绩效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3. 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主要在货物调度运输、仓储环节,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是基于对神经网络结果的优化,借助神经网络再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吴学静等(2010)基于供应链产品的生产调度与分批配送角度,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多层供应链网络的协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文献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并利用这种新的网络结构建立供应链库存模型。何佳(2007)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供应链集成系统进行优化,确定仓储与分销点销售、采购数量。

4. 其他理论方面。蚁群算法在供应链中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调度方面,暂时没有应用在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丁秀明(2008)建立了供应链生灭过程模型,利用蚂蚁算法对物流调度的路径进行了优化。刘云忠和宣慧玉(2004)通过蚁群算法对供应链物流调度问题进行求解。戴树贵(2007)通过设计混合蚁群算法HACA求解多配送中心车辆路径安排问题。李金津(2011)从仿生学的角度把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结合起来重新定义为一种企业的生态链,建立企业间的logistic增长模型、企业种群的Lotka-Volterra捕食模型和企业共生模型,并结合吉林省汽车制造企业生态链实例,从发展零部件配套体系,完善群落营养结构,协调上下游企业建立畅通生态通道,重视关键种企业协同进化,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生态链,加强种间共生合作,建立创新性主体种群对生态链进行了改善。其他算法理论并没有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直接应用,方向主要是在优化供应链处理环节。

基于以上仿生算法在供应链绩效中的应用分析,本文总结得出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已经有理论、应用和各种软件的支持,而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少量成果探讨。其他算法有少量涉及,没有发现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应用的研究。神经网络可以说是模拟人类思维的第二种方式,具有分布式存储、并行协同处理等特点和网络系统的特点。这些智能优点能够实现对系统输入输出样本对照进行自主学习,以任意精度逼近非常任意复杂的非线性映射,使得在绩效评价模型建立中应用特别广泛。遗传算法处理过程将导致种群像自然进化一样的后生代种群比前代种群更加适应环境,末代种群中的最优个体经过解码,可以作为问题近似最优解。这使得遗传算法再处理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数据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蚂蚁算法等应用在供应链的运输与生产环节解决路径规划问题,把这些仿生算法结合神经网络应用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四、 结语

仿生学理论丰富,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发展特别迅速,近些年不断有新的模拟生物系统机理的方法出现,大大丰富了仿生学的研究。仿生理论需要一个统一的框架,以便以后对仿生学的研究与补充。研究神经网络等其他仿生算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这些新的仿生算法的研究,以及怎样扩展目前已有仿生学的方法应用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是今后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仿生学目前在供应链绩效中应用的角色是充当一种数学建模工具,在这个角色上的突破或许能给我们一种新的研究仿生学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应用的思维。由于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例如信息)和供应链的环境开放性、复杂多变性,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及适应能力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动态变化不断地进行优化,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再分类。供应链评价体系只有适宜具体环境变化,并能感应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通过反馈机制不断完善供应链,才能在竞争中利于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兴元.仿生创新机理、原则及策略途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9(17):1-5.

2. Peter J.B. Evolution design by computers.London: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K,2001.

3. 李金津.企业生态链理论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4. 王玮,蔡莲红.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神经网络.计算机工程,2001,21(5):65-67.

5. 史成东,陈菊红,胡健.基于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供应链绩效预测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33):203-245.

6. 席一凡,王超,聂兴信.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情报杂志,2007,(9):77-79.

7. 吴学静,周泓,梁春华.基于协同进化粒子群的多层供应链协同优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16(1):127-132.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2009B032)。

作者简介:杨印生,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樊雪梅,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副教授,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博士生;王龙昭,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硕士生。

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述评 第6篇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研究述评

Cavinato(1992)采用作业成本法来研究供应链的整体成本,并提出通过整合物流过程来实现全面降低作业成本。但其研究局限于实践层面,并未明确提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Carter及Ferrin(1995)则针对“买方——运输商——卖方”的供应链模式,指出可以降低的供应链成本包括三方面:卖方成本;买方成本;运输商成本。Beamon(1998)把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的分析研究分为四种模式,且这四种模式均以成本为量化的衡量因子;Lalonde(1999)等人则把作业成本法和所有权总成本法(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来整合整个供应链上的相关成本。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如何降低作业成本的角度来管理供应链成本。最早明确提出供应链成本的含义的是Handfield,R.B.,Niehols,E.L.(1999),他们认为供应链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和相关物资的采购成本以及获取信息的成本,二是管理供应链上成员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成本。此定义不仅首次强调供应链上成员企业间的相互关系,而且隐含了某些供应链成本可以量化的性质。Kajuter等(2000)则构建了一个前瞻式的综合成本管理理论框架,认为作为一个成本导向型的系统,前瞻式成本管理进行成本管理的主要工具是(链式)目标成本法,同时辅助以其他有助于创造更加具体的成本缩减理念的方法,如标杆管理、逆向工程、价值分析及价值工程等。Stefan Securing(2001)和Goldbach,M.(2002)认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为:对供应链上发生的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包括三个层次: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该定义产生于供应链成本核算。供应链成本核算包括两个概念: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和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法。他们还分析框架中引入代理理论研究了这两种方法所需要的组织设置,并强调对成员之间关系的管理。Hines,R.,Silvi,R.,Bartolini,M.和Raschi,A.(2002)提出一种新的整合模式———供应链的精益转型,包括减少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浪费以及建立根据最终客户的真实需求而灵活调整的供应链两个方面。将该整合模式应用到简单的内部供应链进行研究,并预言未来的研究会将精益管理会计应用到更加复杂的供应链环境,如双极供应链,线型供应链和网络组织等。Krueger,R.(2002)和Stefan Seuring(2002)认为供应链管理面临着全球化成本管理的挑战,故应进行整合式供应链管理。整合式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成本核算的三个层次的成本和目标成本法进行整合,并提出若想完全发掘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潜力,需将成本管理的其他发展整合进供应链管理。其总目标是降低成本、缩短投放市场的时间及提高产品质量及灵活性,从而使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Tim,Milena和Yuan(2002)从合作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将供应链的成本分为两大类:供应链系统上各企业的总成本和成员企业间合作的机会成本。Kulmala(2002)则从经济学中交易费用的角度考虑了供应链环境中各企业间的成本及其管理问题,并分析了企业间关系对成本管理的影响。Varun Grover,Manoj K.Malhotra(2003)认为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关系、信任水平以及信息技术和成员间的信息共享等因素都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从而在对供应链成本进行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如何降低交易成本。Stefan Securing(2004)将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三个层次的成本引入“产品——关系”的二维框架中进行分析,形成一个三维的分析模型,即供应链成本核算的概念框架。同时,他还以此概念框架为基础,通过对三个层次的成本和“产品——关系”矩阵的各个决策区域进行整合,在探索供应链成本缩减机会的过程中考虑各成员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将成本管理拓展到供应链组织的边界之外指明了道路。Cooper,Takeo Yoshikawa,Slagmulder等人(1994、2002、2004)在总结了前人的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的一些供应链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将供应链成本管理划分为产品和关系两个维度,并根据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思想把每个维度分别划分为构建和运营两个阶段,从而形成了四个决策区域:产品和网络的结构、供应链产品设计、生产网络的构建和供应链流程优化。同时,他们首次明确提出了跨组织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IOCM)的概念,认为跨组织成本管理是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一种结构性方法,需要通过让供应商和采购商进行紧密的合作来实现降低整个供应网络的成本。Martin Christopher和John Gattorna(2005)将战略联盟的思想引入对供应链成本的管理中,指出应该供应商应该与客户结成供应链联盟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并认为对供应链联盟进行市场分割的最佳方法就是以买方行为为依据。由于供应链提供了最好的成本降低和价值提高的可能性,因而对其所处网络组织的连接点处的管理就变得非常关键。Marilyn M.Helms(2005)等人认为,在IOCM中供应商成本不是主要要考虑的因素,应更多的关注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选择,即更强调成员关系对实现目标成本的影响。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考虑其可靠性、合作性、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所雇用的工程师和设计专家的数量,以及其在业界的声誉和可靠性等因素。文章指出应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协议与合格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Lisa M.Ellram(2006)将自己多年来对供应链上企业成员关系的研究引入对IOCM的目标成本管理的研究中,并强调人们经常忽略成功的目标成本管理中的买方职能。她认为买方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可以获得定价及其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大量杠杆作用。

以上关于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的研究都将两个主流观点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作业成本法中所采用的流程的观点,通过成本管理目标可将它们系统的组织起来;另一个则是目标成本法,着眼于如何设定和实现目标。企业首先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而后又要回到市场满足客户需求,而在各种流程中都要消耗资源。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述评

早在1998年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Cooper和Slagmolder曾对供应链成本管理作如下界定:供应链成本管理指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实现降低成本及加强战略位置的目标。Cavinato(1992)、Cooper,R和Slagmulder,R.(1995)首先采用作业成本法来研究供应链上的整体成本。他们提出通过整合物流过程来实现全面降低作业成本,并按作业成本法的原理把与客户相关的成本分摊到对应的客户身上,从而更为准确地明确客户的盈利性。Cooper&Kaplan(1998)认为采用所有权总成本着眼于对供应商的选择及优化,有助于分析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有权总成本是获得材料所需要的总成本,包括购买价格以及与购买相关的其他作业成本,如材料订购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成本、产品生产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成本以及支付材料货款过程中发生相关成本。Lalonde(1999)等人以作业成本法(ABC)和所有权总成本法(TCO)来整合整个供应链上的相关成本。Messaoud Mehafdi(2000)认为转移定价系统应成为供应链管理分析的焦点,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关系是理解整个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一个必要条件。处理转移定价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将其整合进战略规划,包括:确定和检查整个转移定价供应链,在管理转让者-受让者关系时采用“内部客户”观念,并采用以价值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标准(如平衡积分卡)和激励计划来支持这一观念。Tobias Teich等人(2001)介绍了非层级化地区性生产网络的模型及其运作模式,并将拓展性价值链管理(Extended Value Chain Management,EVCM)概念作为成本核算系统的基础进行探讨,且根据网络成本核算系统的要求提出了成本设计和利润分配的方法。Robin Cooper,Regine Slagmulder(2001)认为透彻的系统的成本管理应出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确定了设计阶段和生产阶段中可以避免的成本。以此评估供应链成本的优势主要在于,在进行生命周期评估的同时评估成本,可以以最少的精力去辨别供应链成本的动因。此外,生命周期分析的流程和产品导向型系统可以识别独立于公司部门的成本,从而可以改善成本在产品中的分摊。Lars Stemmler(2002)探讨了财务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角色,认为:成功的供应链财务管理范畴应当整合了产品流程、信息共享和创新的财务结构三个方面。Khurrum S.Bhutta等人(2002)考察了围绕有效客户反映(Efficient-Customer-Response,ECR)所进行的关键创新举措,探讨了一个将ECR创新举措(电子数据交换,EDI)整合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的框架,通过作业成本法来实现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质量。Cooper和Slagumulder(1999)将供应链上产品层次,功能层次和零部件三个层次的成本整合进市场驱动型的成本核算,从而形成了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流程。Stefan Securing(2002)、Cooper和Slagmulder(2004)将生产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三个层次的成本跟目标成本法进行整合来实现目标成本。他们还提出了进行跨组织成本管理(IOCM)的具体分析方法:一是在产品设计阶段主要解决目标成本的设计与分解,主要工具包括价格-质量-功能悖反(Price-Quality-Function Trade-off,PQF)、跨组织成本调查(Inter organizational cost investigation,ICI)、并行成本管理(Concurrent cost management,CCM)等;二是在产品制造阶段的主要成本管理方法是改善成本法,主要工具是价值分析。Marilyn M.Helms等人(2005)认为如果设计团队不能达到目标成本,可以采取系统的方法。第一步很重要,即考虑一下是否可以提高该目标成本或边际成本能够降低的程度。第二步,考虑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功能的修正和适当放宽条件。第三步,降低供应商的成本。当实施了以上三个步骤后,设计团队认为仍然不能实现目标成本,则应放弃该项目。

纵观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的发展历史有以下特点:第一,多种成本因素的整合,作业成本、交易成本概念的引入使得整个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不得不考虑其与原来成本因素进行整合。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相互融合,贯穿于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对供应链成本产生影响。第二,多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整合,其目的在于使得各成本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对供应链成本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虽然由于研究目的不同,看似各文献中成本整合的方法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均不同程度的涉及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这两种最基本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第三,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企业之间已经不再是独立的经济个体,而是整个供应链系统中的一员。成本管理的立足点已经不再是原先的在单个企业内部实现成本最低,而是要获得整个供应链成本的最优化,进而获得整个供应的战略竞争优势。因此,必须以战略的观点去考虑供应链上成员企业间的关系对供应链成本系统产生的影响。第四,最近几年由于供应链的拓展,对供应链的研究逐步趋向对网络组织关系的多角度研究,而供应链上的成本管理也逐渐转向网络组织关系中的成本管理。如前述的目标成本法及其在跨组织的成本管理框架下的具体应用,已经属于跨企业边界的网络组织上的成本管理,这很可能成为未来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一个研究方向(整个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一批研究在网络组织中进行成本管理的新理论,这些理论都不同程度的强调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的整合。限于此问题非本文研究的重心,本文不再赘述)。而实际上跨组织的形式有几种,供应链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为广泛存在的一种形式。因此,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应用更为普遍,对其进行的研究仍为主流。第五,作者在对供应链成本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可以将产品成本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即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作业成本,指与企业整个生产相关的间接成本,主要存在于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科目之中;交易成本,则包括获取交易信息、进行交易谈判、激励行为、对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变更交易等的费用。其中,对直接成本的核算,主要通过直接分摊的方法进行;而对供应链上的各成员企业内部发生的间接作业成本以及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则均采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核算。但是,由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单纯的作业成本法均不能有效的实现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的目标,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更加合理、准确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式。在供应链上应用目标成本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并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考虑成本。

三、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理论述评

由于外部经济资源以及制造环境的变化,企业被迫转换成本管理的思维,将过去的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的成本管理方式转变为从外部市场环境及客户(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的目标成本管理,这就是目标成本管理的产生。另外,由于企业间的关系随着供应链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对目标成本法的探讨不再被拘囿于单个企业内部,未来目标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将会被置于供应链(甚至更大的)环境中,而需考虑的成本因素除其各成员企业内部的直接成本及作业成本外,还将涉及成员企业间的相关成本,如获得信息的成本及交易协调成本(此二者均属于Stefan Seuring所说的交易成本)等。故而,学术界开始探讨如何将目标成本法应用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早期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将目标成本法整合进对供应商的研究中,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Seidenschwaz和Niemand在其研究中揭示了供应商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应用目标成本法。首先,在目标成本下,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被转嫁给供应商。对整个产品而言,零部件越重要,供应商将越早被纳入对产品进行开发的流程中。于是,供应商就需要采用项目导向型成本管理方法,逐渐降低成本,直到实现设定的目标成本。Ansari和Bell则阐述了在扩展型企业中如何应用目标成本法。他们强调建立长期供应商关系的重要性,认为目标成本法并非要转嫁市场压力,而是要与所有的供应链伙伴进行协调,从而使各企业均能保持自己的盈利特性。Cooper和Slagmulder引入链式目标成本法的概念,认为目标成本法是一种用于保证供应商实现共同设定的产品功能、质量和价格目标的约束机制,即所谓的“功能—价格—质量”悖反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权力在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分配问题是个基本问题。具体而言,在供应商方面,可能会受到来自不受目标成本压力影响的供应商的限制;在配送方面,又有可能会受到拥有权力较少的客户的约束。Lokamy和Smith提出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客户需求两个市场变量结合在一起研究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策略。认为目标成本管理不仅要保证供应链上产品每个层次的成本均不超过市场价格,而且要保证供应链的每个成员均能合理的分享利润。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以上理论研究基本还是从供应链上成员间的关系、成员间的利益分享、产品的价格—功能—质量间的悖反关系以及供应链与市场或客户之间的关系等定性的角度去研究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管理。但是,在探讨这些关系的同时,由于存在个体认识的差异、企业间在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在进行悖反的过程中企业倾向性的不同等多种因素,使得从这些角度进行分析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很难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因此,在实践中若要实现对供应链成本进行真正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实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处理之后,以找到降低供应链成本的最佳方式或途径。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第一,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只重视单个企业内部的成本降低,而完全忽视了企业与外部的联系对成本将产生的影响。而随着供应链的发展,企业间发生的成本对产品最终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大,若继续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将导致对产品成本的扭曲,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况,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经营决策,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后果。第二,作业成本法只能对供应链上成员企业内的作业成本以及供应链上企业间发生的交易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而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而言,目标成本法是一个切合现实,可以将供应链视为一个整体,进而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因此,将目标成本法的思想应用到对整个供应链成本管理之中,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的研究方向。第三,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思想已经被理论界和实践界广泛接受。目前已经开始探讨用目标成本管理的思想来管理供应链上的各个成本因素,以求使得最终产品成本实现目标成本的要求,但目前仍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或许,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对成本的分配、归集、加工、处理等具体的操作过程,为供应链成本管理提供切实的依据。

参考文献

[1]Stefan Seuring和Maria Goldbach著,郭晓飞译《:供应链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Robin Cooper,Takeo Yoshikawa,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 systems:The case of the Tokyo-Yokohama-Kamakura supplier cha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4.

[3]Lisa M.Ellram,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 Co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Theory Versus Practice,The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6.

[4]Robin Cooper,Regine Slagmulder,Achieving Full-Cycle Cost Management.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4.

国外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 第7篇

供应链金融研究最早是从物流管理开始的, 是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同步发展的。开始, 供应链金融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 研究者并没有把它同企业的整体联系起来。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供应链研究金融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 将供应商、分销商等渠道中的实体纳入供应链的范畴, 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相关联, 形成了供需一体的供应链金融概念, 即围绕核心企业的“1”+“N”、非线性的网链关系。

随着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 不同融资产品、不同融资方式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了, 诸多学者坚持的供应链理论既是供应链金融的出发点, 也是供应链金融的归宿点的“理论基石”正在发生动摇。以前停留在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整体可接受性、可行性、实务与操作性描述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 正在被业已融合了更多的金融理论及要素的研究所取代。供应链金融理论, 已广泛地吸收了诸如信息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结算与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 以及金融与法、金融中介理论等最新的研究经济学与金融学的有关成果。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正在从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 向供应链金融产品交易模式、监管规范、交易规范、交易流程、当事人行为、各种中介组织与市场制度、监管制度的创新等一些体系性创新转变。

2 金融创新理论的主要思想

最早出现的金融创新理论可以追溯到Adam Smith (1776) 的创新理论, Alfred Marshall (1900) 的技术创新理论, 以及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912, 1942) 的创新理论。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912) 在其《经济发展理论》 (德文版) 中指出, 所谓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创新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的组合方式。

W.L.Silber从1975年开始, 提出来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理论, 即所谓的约束诱致理论。

W.L.Silber认为, 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 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企业或机构为了寻求利润的最大化、减少金融约束而采取的自卫行为。人们进行金融创新, 是为了放松强加在企业身上的金融限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 微观经济的变化是金融创新的根本点, 金融创新是为了应对微观经济的约束和诱导、技术进步以及立法的结果。他在1983年, 对从1972年到1982年的共38种金融产品进行了约束条件研究, 给出了影响金融产品创新的5个外部因素, 其中包括通货膨胀 (19种) 、利率波动 (15种) 、技术变迁 (10种) 、立法 (11种) 、国际化 (2种) 。

1977~1984年, E.J.Kane、Miller (1986) 提出了管制促成论, 而Dufey和Giddy (1981) 则提出, 在其所研究的22种金融创新产品中, 只有4种是监管所致, 其余18种是“违约的风险所致”。

诺斯 (North) 、塞拉 (Sylla) 和戴维斯 (Davies) 等金融创新学派坚持认为, 所谓的金融创新, 与经济制度互为因果, 金融创新是经济制度的有效组成部分, 金融体系的任何因制度改革与变动, 均可视为金融创新。

尼汉斯 (J.Niehans) 与希克斯 (J.R.Hicks) 等人则认为, 所谓的金融创新的原动力是降低交易成本。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

此外, 如格林 (B.Green) 、海伍德 (J.Haywood) 、格利 (J.Gueley) 和肖 (E.Shaw) 等人极力推崇的财富增长导致金融创新的金融中介理论, 德赛的特征需求理论, 鲍特和辛普森的临界点与逆转现象理论以及W.L.Silber (1983) 、Van Horne (1986) 、Merton (1992) 、钱小安 (1997) 等将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视为金融产品创新的诱因。Duffie和Rahi (1995) 创建了一个标准的一般均衡模型, 即将金融产品创新理论引向探讨金融产品特性的分解与重组, 探讨金融产品创新与完全市场的关系, 给出了金融市场上金融产品集 (如证券集) , 是由金融中介机构外生给定的结论。

3 国外供应链金融理论发展概况

与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不同, 国外学者是从微观的经济单元——企业开始研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 他们主要是从如何更好地进行生产运营、资本运作以及现金管理等的角度, 对供应链金融开展相关研究。按照时间序列, 这其中比较著名的研究文献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对业务模式及融资方案演进方面的研究

Albert R.Koch (1948) 给出了基于库存和应收账款进行融资的经济模型。

Raymand W.Burman (1948) 、Dunham A (1949) 分别给出了基于库存和应收账款进行融资的操作方法和监控流程。

Eisenstadt M (1966) 描述了实施仓单质押金融模式的流程方法。

Spence AM. (1973) 、Rothchild M (1976) 对利益分配的模型进行了筛选。

供应链金融理论的真正萌芽是从Goyal SK (1985) 提出的允许延期支付的EOQ模型开始的, 此模型奠定了供应链金融研究的基础。

Stiglitz JE、Weiss A (1981) 从信息不对称这一基本假设出发, 研究了信贷市场的均衡与经济效率, 目前的信贷合约研究大多基于此模型。

Barnett W (1997) 、Frye J (2000) 指出传统的信贷模型, 忽略了经济环境对质押物价值的影响。

Brueckner JK (1994) 、Brueckner JK (2000) 分别设计了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基于文献筛选模型的质押贷款信贷合约设计。

Weisun et al (2004) 针对现代物流面向金融服务的创新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推动质押贷款,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模式, 以及供应链系统中中小企业融资的商业模型。

Coulter J (2002)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讨论发展中国家及农村信贷市场面临商品价格波动时, 如何确保质押贷款业务的顺利进行。

Hilliard J (1998) 、Schwartz E (2003) 基于期货和期权的价格预期, 研究了由质押品价格带来的风险。

Eric Fenmore (2004) 对基于订单的融资业务进行了分析。

John A.Buzacott&Rachel Q.Zhang (2004) 探讨了在不确定市场条件下, 尤其是在资金约束情况下目标企业应如何运营管理和融资管理之间的问题, 并得出二者同等重要的结论。同时, 还定量研究了金融物流业务中的一些重要指标 (诸如利率与贷款额度等) 的确定方法以及对业务风险的影响。

Sarmah、Achar ya、Goyal (2008) 则分析了最简单的供应链系统, 即只有一个生厂商以及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系统的订货模式问题。

Sushil Gupta、Kaushik Dutta (2009) 为解决供应链企业之间的资金管理问题, 设计了收入和支出的动态模型。

Ge’rard P.Cachon、Paul H.Zipkin (2009) 则研究了所谓的两阶段供应链问题。

Ying Yin、Zongwei Luo和Yulian Fei (2009) 研究了如何识别仓库融资过程的风险问题, 给出了相关对策。

XU Li、WANG Shou-guo (2009) 建立了基于应收账款的供应链金融模型的概念及如何计算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质押率和贷款利率的数学模型。

3.2 对供应链金融有关概念内涵演进方面的研究

Allen N.Berger&Gregory F.Udell (2004) 通过案例分析, 提出了关于中小型企业融资方式的一些新的设想和架构, 初步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

Min Hu、Qifan Hu (2008) 则主张, 应把各个参与企业看作一个整体, 而供应链金融是物流发展到供应链阶段后物流金融的高级形式, 是针对供应链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

Martin R.Fellenz等人 (2009) 则重点研究了资金流与供应链效率的问题, 指出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密切相关, 正是由于供应链上资金流的特性, 才导致物流金融实践的重点开始从关注单点、部分的金融优化转移到关注整个供应链金融优化, 进而促成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集成。

Liu Xiang (2009) 研究了一个企业供应链融资系统的合作及多重决策机制问题, 给出了合作系统的不同当事人及其他系统环境参数, 提出了新的供应链服务的架构, 探讨了多准则决策方法。

3.3 对供应链金融运作机理方面的研究

Leora Klapper (2004) 探讨了中小企业通过存货进行融资的机理和方式问题, 给出了通过存货降低整个供应链财务成本, 有效降低资金不足多带来压力的途径。

Lewis Julian (2007) 为了研究美国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的需求问题, 系统地研究了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情况, 最终断定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未来将会飞速发展。

Mickael Comelli、Pierre Féniès、Nikolay Tchernev (2008) 等人的研究发现, 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和资金融通进行有效地整合, 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现金流问题, 通过存货进行融资以适度缓解企业所面临的现金流压力。

F.John Mathis、Joseph Cavinato提出了具有竞争性的供应链的五类子系统理论, 主张在供应链和交易模型的每一步, 都要将金融要素嵌入其中, 并且提出可视化是控制并改造整个供应链的第一步。

Viktoriya、Sadlovska (2009) 为实现与供应商的财务行为的协同, 进而实现绩效最大化, 提出金融供应链优化的新战略思想。

Hans-Christian Pfohl、Moritz Gomm (2009) 提出了全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型, 该模型给出了供应链的信息可以用来降低供应链中投资项目的风险, 并进而降低融资项目的资金成本, 该模型由三部分构成, 即供应链的资产 (object) 、谁在融资 (actor) 以及融资条件 (levers) 这三部分。

3.4 对供应链金融相关技术要素的研究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一直与相关技术,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密切相关, 这些新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 因此, 建立信息共享、自动化、透明化的供应链金融系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Alea Fairchild (2010) 认为智能匹配的方法作为一个沟通和自动决策过程的机制, 在如今动态的、迅速变化的市场条件下, 推动了业务流程的简化从而降低成本, 并显露出互联网时代金融机构的利益增长点。通过智能匹配方案, 可以将供应链各个要素进行科学的整合, 让整个供应链的信息流透明化。

Liu Xiang (2010) 为提高供应链金融决策的有效性, 探讨了如何利用情境感知和数据挖掘技术, 来为基于供应链金融合作体系的决策提供支持的问题。

Viktoriya、Sadlovska (2010) 认为, 可以通过构筑供应链金融技术平台这一方法, 即通过提高支付与融资业务的自动化程度来打造同一供应链上不同合作者的竞争优势。

3.5 应用于实践——第三方物流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

为解决提高运输效率与高水平的库存造成资本捆绑成本过高这一对矛盾, Erik Hofmann (2005) 提出了要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视角来看存货融资的重要性。他认为, 专业物流公司可以通过扩大传统的服务、运输、装卸、储存以及提供额外的融资服务来解决这一矛盾。

3.6 对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

Noah P.Barsky、Anthony H.Catanach认为传统的信用贷款与物流金融模型下的商业融资, 有极大的不同。这是因为, 即使是最简单的商业融资业务都是相当复杂和繁琐的。在具体供应链金融实践中, 风险控制模式应该从以主体准入为基础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 向以基于过程风险控制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理念转变。作者建立了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分析的五种模型:业务过程风险、环境风险、信息技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基本结构风险。其中, 业务过程风险是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模型的核心, 其他四种风险则是通过影响业务过程而影响融资业务。

4 结语

通过对前述文献的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 供应链金融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几乎融合了金融创新理论所描述的所有创新要素。所有作者均是从不同的角度, 对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等要素 (变量) , 诸如降低交易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制度创新、金融手段、清算手段创新、财富增长、监管、技术进步、新的金融技术、突破金融限制、金融运作方式、金融服务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等进行的分析与解读。因此, 供应链金融在国外的发展过程, 就是金融创新的过程。

但从交易的角度看, 供应链金融产品实际上是一份协调了供应链不同当事人权利与义务, 规范了供应链当事人行为的一种契约或规范, 是一种规制金融交易的文件或关系凭证, 是市场内生的结果, 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对金融要素 (诸如资金、信用等) 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一种配置活动, 是增进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活动, 是“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 它对于债权债务 (当事人) 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具有法律意义”。

摘要:国外早期的供应链金融研究多是停留在对业务模式的整体可接受性、可行性、实务与操作性描述等方面。因此, 本文从金融创新理论的视角, 从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内在机理、业务模式演进、技术支撑、实践应用等多个维度, 对国外相关历史文献以及业务模型进行系统研究与评价, 给出了供应链金融理论重构与优化路径, 并对该领域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模型,制度

参考文献

[1]Raymand W.Burman.Practical Aspects of Inventory and Receivable Financing[J].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948, 13 (4) .

[2]Dunham A.Inventory and Accounts Receivables Financing[J].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949, 62 (4) .

[3]Eisenstadt M.A Finance Company’s Approach to Warehouse Receipt Loans[J].New York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1966 (36) .

[4]Michael Spence.Job Market Signal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3 (87) .

供应链质押融资理论研究综述 第8篇

供应链质押融资研究最早是从物流管理开始的, 是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同步发展的。开始, 供应链质押融资作为最常见的融资模式, 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影响深远。

1.1 概念

所谓供应链质押融资, 是指供应链上的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质押标的物移交债权人占有, 以该等质押标的物作为融资的债权担保条件, 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 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质押标的物实施不限于变卖、处置等一切手段, 并优先受偿卖得价金的行为。

供应链质押融资过程中的质押主要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大类。其中, 质押属于担保物权中的一种, 具有一切担保物权具有的共同特征——从属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

值得注意的是, 在法律上, 质押与质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质押是指设定质权的法律行为, 质权是指质权人的权利;质押是质权产生的原因, 质权是质押引起的法律后果。

与质押相对应的概念是抵押, 抵押与质押是两种不同的担保方式, 其法律后果是不同。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抵押不转移抵押物, 而质押必须转移占有质押物, 同时, 质押无法质押不动产 (如房产) , 因为不动产的转移不是占有, 而是登记。

1.2 标的物范围

供应链质押融资中质权的标的可以是动产或其他可转让的权利, 质权因此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但不动产不能设定质权。同时, 金钱经特定化后也可以出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金钱以特户、封金、保证金等形式特定化后, 移交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 债权人可以以该金钱优先受偿。

1.3 供应链质押融资中的成立要件

供应链质押融资中的成立要件, 与其他融资过程中的质押成立要件并无本质的区别:

(1) 设立书面合同; (2) 交付标的物; (3) 交付的标的物与合同约定不一致的, 以交付的为准。

2 供应链质押融资理论发展回顾

我国供应链质押融资理论的发展是与我国改革开放, 尤其是物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同步发展的, 就标的物而言, 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对动产质押融资的研究;二是对权利质押融资的研究。其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2.1 存货质押融资研究

李毅学、冯耕中、徐渝 (2001) 针对价格随机波动的存货, 应用“主体+债项”的风险评估策略, 研究了下侧风险规避的银行, 在质押存货的期末价格服从一般分布和几种具体分布时静态质押率的确定方法。

王永忠 (2004) 利用VAR方法对价格随机波动的质押物粗略地设计出了存货质押融资的质押率确定模型, 其目的是对业务的风险在量上进行及时调整和控制, 进一步增强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可行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李毅学等 (2006) 通过系列文章分别研究了静态质押与动态质押方式下的质押率决策模型, 并拓展研究了清算延迟、流动性风险以及平仓线等对质押率的影响, 最后分析了质押率与利率、存货价格波动率以及企业违约概率等的相关关系。

陈宝峰等 (2007) 对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价值风险进行了研究, 发现存货质押的贷款折扣率对价值风险最敏感, 其次才是持仓量和物流企业变现能力。

李毅学、徐渝、冯耕中、王非 (2007) 在假定借款企业的违约事件外, 且服从违约强度是均值回归扩散过程的重随机泊松过程, 并考虑了银行风险偏好以及质押商品的预期收益率、价格波动率、贷款周期和盯市频率等因素的前提下, 建立了银行在保持一定风险容忍水平一致的条件下, 库存商品质押融资业务的质押率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银行的风险容忍水平越高, 质押率越高;银行风险容忍水平不变时, 质押商品的预期收益率越高, 质押率越高;质押商品的价格波动率越高, 质押率越低;贷款利率越高, 质押率越低。

蒋莹 (2009) 在只考虑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 通过对物流金融业务模式进行一系列条件假定, 运用风险度量方法中的时间序列调整模型中的GARCH模型, 估计出均值方程中的标准差系数, 计算得出了质押物的Va R, 从而确定了质押物存货的质押率, 并指出银行可据此设立最低库存下线。

高洁、郭姗姗、冯姗姗 (2009) 考虑动态物流监管模式下借款企业资信水平和质押物的价格波动因素, 建立了分批次多次提单的动态质押模式下存货质押业务质押率模型, 在假设银行风险可控并能取得期望利润的基础上, 通过该模型求出了借款企业贷款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质押率。

严飞、汪传旭 (2010) 研究了物流金融业务中海陆仓模式下, 船公司向进口商提供贷款时质押率的确定。认为船公司可以根据借款人的最佳进货量和最佳质押量确定对其最有利的质押率, 而且该模式不存在银行主导模式下对物流企业的激励与监督问题。

旷绚 (2010) 利用风险度量值大小与货物质押率的关系, 构建了基于风险度量值的质押率计算模型, 并结合基于货物市场价格风险大小的VAR值法的研究成果, 构建了既能够反映货物质押贷款业务风险大小, 又能及时反映货物市场价格风险的综合计算模型。

李毅学 (2010) 认为质押业务模式、质押存货的特性、质押违约概率、监管方式及贷款利率与质押率的设定密切相关, 存货的价格风险是质押率确定的主要风险来源, 质押率会受存货价格随机波动的影响, 季节性存货的价格容易受销售情况的影响而波动, 同时, 指出要综合考虑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影响质押率因素的作用。

袁军 (2010) 在考虑了存货质押物商品市场的结构突变和流动性风险的基础上, 引入非参数ICSS结构变点检测算法, 分析了结构突变、不同持有期、不同风险模型对质押率的影响, 发现考虑了结构突变能准确地度量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更合理地确定质押率。

张钦红、赵泉午 (2010) 认为需求波动导致的风险是存货质押贷款与有价证券贷款的主要区别, 研究了假设存货需求服从一般分布时具有不同风险偏好银行的最优存货质押率, 同时, 分析了质押率影响贷款企业的库存决策时, 银行如何确定最优的质押率。假设当借款企业的期末销售金额和剩余库存价值之和低于应付的本息金额时, 企业即违约, 研究结论表明, 风险中性条件下的银行最优质押率与存货质押期限和质押数量负相关。存货质押期限越长, 质押率越低;质押的存货数量越多, 质押率也越低。当银行考虑风险规避时, 最优的质押率低于风险中性时的最优质押率。

易雪辉、周宗放 (2011) 基于供应链理论研究了核心企业回购担保下银行存货质押贷款业务中的质押率与核心企业的回购率之间的关系, 发现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基于期权思想分析了核心企业担保程度影响银行的质押决策。

李毅学、冯耕中、张媛媛 (2011) 针对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业务, 考虑了委托监管模式的特征及成本收益结构, 建立了融资约束下风险中性借款企业的订购决策模型, 并在借款企业和银行的博弈分析基础上确定了银行下侧风险规避条件下的质押率。研究发现采用“主体+债项”策略能更好地评估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风险的特征, 面临企业违约风险和存货的销售债项风险的银行, 在下侧风险规避中需要针对企业在订购决策确定相应的质押率, 使得利润最大化。

孙朝苑、韦燕 (2011) 研究了两种存货进行静态质押模式下的质押率, 在假设存货价格变动相互独立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基础上构建质押率决策模型, 得出使银行期望利润最大化的质押率, 并得出结论:质押率随着贷款周期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李毅学、汪寿阳、冯耕中 (2011) 在考虑了统一授信模式的特征及成本收益结构, 借鉴贸易融资中“主体+债项”的风险评估思路的基础上, 分析了基于统一授信的物流金融创新模式中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下质押率的确定。通过构建融资约束下的报童模型, 分析了风险中性的借款企业的再订购决策。基于借款企业和物流企业的Stackelberg动态博弈, 分析了下侧风险规避的物流企业的质押率决策。研究结论表明, 在统一授信模式下, 下侧风险规避的物流企业必须针对不同借款企业的再订购决策设定相应质押率才能使决策最优, 而且针对初始质押存货不同的借款企业, 贷款下侧风险的限制对物流企业最优质押率决策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2 仓单质押融资研究

高红、方淑芬 (2007) 认为质押品的价值扣除相应的VAR得到该资产的质押价值, 用质押价值除以质押品的当前市场价值得到质押率。考虑到市场不同时期的风险以及不同企业信用的不同, 再此基础上乘以一个安全系数得到一个更安全的质押率。

马珊珊、韩铁 (2008) 研究多种商品参与组合仓单质押贷款模式下银行质押率的确定方法, 在假设组合质押商品的价格服从copula函数, 并对这些商品设定统一的质押率的基础上构造银行的成本函数, 通过求解非线性规划得出质押率。

罗瑞敏、伍隽 (2009) 认为仓单质押业务中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质押率的确定, 可以利用商品的期货价格作为质押物价格的参考: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 表明将来商品价格可能下降, 可确定较低的质押率;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 表明将来现货价格可能上升, 可以确定较高的质押率。

高洁、郭姗姗、冯姗姗 (2009) 考虑动态物流监管模式下借款企业资信水平和质押物的价格波动因素, 建立了分批次多次提单的动态质押模式下存货质押业务质押率模型, 在假设银行风险可控并能取得期望利润的基础上, 通过该模型求出了借款企业贷款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质押率。

李传峰 (2010) 通过运用Va R方法对标准仓单质押贷款业务中的市场风险进行度量, 提出了银行标准仓单质押率的设定方法, 并指出, 利用过去的质押物价格数据得出的质押率需要在考虑宏观经济、供需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基础上进行调整, 得出一个更为合理的值。

于辉、甄学平 (2010) 在供应链中零售商违约内生和需求不确定的假设下, 利用Stackelberg动态博弈理论和Va R风险计量方法, 研究了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考虑收益和风险匹配时质押率的确定问题。

史丽媛 (2011) 利用数学方法估计未来质押物价格的变化情况, 在综合考虑了物流企业、融资企业的信用以及质押物市场价格的变动这三个因素的基础上, 引入周期监控, 通过求解以银行贷款后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函数关系式, 得出最优质押率。

李毅学、汪寿阳、冯耕中 (2011) 在考虑了统一授信模式的特征及成本收益结构后, 借鉴贸易融资中“主体+债项”的风险评估思路的基础上, 分析了基于统一授信的物流金融创新模式中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下质押率的确定。通过构建融资约束下的报童模型, 分析了风险中性的借款企业的再订购决策。基于借款企业和物流企业的Stackelberg动态博弈, 分析了下侧风险规避的物流企业的质押率决策。研究结论表明, 在统一授信模式下, 下侧风险规避的物流企业必须针对不同借款企业的再订购决策设定相应质押率才能使决策最优, 而且针对初始质押存货不同的借款企业, 贷款下侧风险的限制对物流企业最优质押率决策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 供应链质押融资理论重构与优化的路径

3.1 总原则

纵观我国关于供应链质押融资理论的论述, 不难发现, 供应链质押融资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具有明显的金融创新理论特色, 所描述内容与方法, 均是对供应链质押融资要素所进行的科学、合理的拆分与组合, 亦是对现有的契约条件所进行的修订、修改、添加与删除。亦实际上是对一份协调了供应链质押融资不同当事人权利与义务, 规范了供应链质押融资当事人行为的契约或规范, 规制性金融交易文件或关系凭证的修订、修改、添加与删除。它是市场内生的结果, 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对金融要素 (诸如资金、信用等) 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一种配置活动的研究工作, 是增进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研究活动。

所以, 要改变供应链质押融资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必须牢牢抓住各类供应链融产品的创新要素 (变量) 这一抓手, 把握供应链质押融资的实质其实是通过契约的形式, 将供应链质押融资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拆分与组合, 并对现有的契约条件所进行的修订、修改、添加与删除。

3.2 具体方法

(1) 掌握供应链质押融资的构成要素, 通过对该等要素的细分与组合分析, 找出供应链质押融资的运行机理及产品构成要件, 结合供应链金融产品组合的规律, 在时间、空间上对构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

(2) 牢牢抓住供应链质押融资当事人这一核心要素, 对所涉及的各方当事人的各种责任、权利、义务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拆分与组合, 从而满足不同当事人的不同需求, 并进而对现有供应链金融产品契约条件进行修订、修改、添加与删除。

(3) 必须以全球化的视角, 紧密结合标的物产品的产业链背景, 利用组织行为理论, 对具体供应链金融产品所涉及的当事人行为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与总结。通过当事人行为细分, 找出供应链金融产品生态系统的生态动力学运行机理。通过对供应链金融运行的制度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等的系统分析, 找出了平衡机理、衍生机理, 明确流程与范围, 并据此设计出符合实际运营状况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4) 紧紧抓住供应链金融产品所对应标的物的物权, 厘清物权关系, 完善物权凭证, 规范物权交易交接流程, 规范各方当事人的行为, 即围绕物权转移, 通过契约形式, 明确不同当事人的责任、权利、义务。

参考文献

[1]白马鹏.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设计与优化[D].天津大学, 2008.

[2]Albert R.Koch.Economic Aspects of Inventory and Receivable Financing[J].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948, 13 (4) .

[3]Ying Yin, Zongwei Luo, Yulian Fei.Risk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in Warehouse Financing[J].Dept.of Comput.Sci.Univ.of Hong Kong Hong 21-23 Oct.2009.

基于供应链理论的企业物流策略研究 第9篇

竞合策略

在充满变数、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传统的竞争方式开始走向终结,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竞争模式——合作竞争, 即竞合。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 而是“双赢”或“多赢”。竞合机制开创了“1+1>2”的合作增效模式。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 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逐渐被当今的“横向一体化”模式所代替, 围绕一个核心企业的一种或多种产品, 形成上游与下游企业的合作联盟。在联盟体中, 物流、商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实行一体化运作。

企业物流管理也理应运用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 以服务于消费者“更好、更快、更便宜、更个性化”的最终要求。从竞合的深度上看, 企业间可以通过长期物流协议、形成物流合作联盟以及组建物流合资企业的形式出现。现今, 物流领域已出现设备与设施的租借协议、返程捎货运输、企业间托盘共用、物流外包、互用配送与协同配送、物流战略联盟、物流合资企业等多样化的竞合形式。竞合策略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成本, 提高反应能力, 增强物流系统适应性与灵活性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信息化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各类要素成本快速上升, 能源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这对物流发展也提出了巨大挑战, 迫切需要用信息化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改造传统物流体系, 转变增长方式, 实现集约化发展。物流信息化是指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 以实现对物质资料流动过程的控制,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物流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强大基石。根据物流信息化的应用范围与广度, 可分为单点应用、流程优化、综合业务管理以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四个层面。随着物流国际化、物流高级化的发展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物流信息化将推动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

此外, 物流信息化可有效防治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的过程中, 由于无法有效实现信息的共享, 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 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它直接加重了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 导致供应链管理环境的混乱。解决牛鞭效应难题的有效方式就是供应链各企业间真诚合作, 物流信息在整条供应链上互通与联动。

物流流程重组与精益物流策略

物流信息化必然要求进行物流流程重组。供应链好比一条管道, 里边有物流流程、资金流程与信息流程, 进行供应链管理就需要对贯穿于企业的所有流程进行管理与优化。物流流程包含内部物流流程与外部物流流程。内部物流流程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物质资料流动网络。外部物流流程则是指企业外部的, 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物质资料流动网络。内部物流流程与外部物流流程二者共同组成了供应链上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到消费者的完整物流网络。随着市场需求的波动以及供应链中各企业分工的变化, 就需要及时优化物流流程。物流流程重组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它从顾客需求出发, 通过物流活动各要素的有机整合, 对物流管理和作业流程进行优化设计, 这包括内部物流流程重组与外部物流流程重组。有效的物流流程重组需以物流总成本观念和顾客需求为指导, 以供应链中各企业间的真诚合作为保障。

物流流程重组过程中应与精益物流思想有机结合起来。精益物流是指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无效和不增值作业, 用尽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需求, 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 并获得高效率、高效益的物流, 以提高客户满意度。精益思想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浪费。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 精益物流是在整条供应链中以追求高速度、高流动、无浪费、低缺陷为目标来实现时空价值的活动。精益物流是物流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方法, 它将会使组织发现和降低浪费, 克服系统低效率, 转变企业粗放式物流模式为集约化物流模式。在此过程中, 这也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物流硬件与软件的现代化改造与升级, 以推进精益物流的实现。

物流创新策略

现今, 我国的一些企业还是依赖传统的物流运营模式被动地适应企业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物流必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的经营发展总是不断变化的, 产品和服务的变化也是永无止境的。因此, 必须实施物流创新策略以适应企业发展, 引领企业变革。企业重视物流创新, 就能加强物流管理, 改进企业业务流程, 进而创造一个和谐的物流环境。创新是物流发展的推动力。物流创新的内容极其广泛, 渗透在物流的各个领域, 主要包括物流理念创新、物流战略创新、物流流程管理创新、物流队伍建设创新以及物流技术创新等。在这里, 物流理念的创新在物流创新中具有极大的效能, 是决定物流其他各项创新的关键, 任何企业要搞好物流活动, 必须首先重视物流理念的创新。国际物流、虚拟物流、定制物流、应急物流、逆向物流、绿色物流、循环物流、协同物流、冷链物流等都是一些物流新理念,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流创新之路。物流的各项创新都应坚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及消费者的最终需要为目的, 创新的来源与动力在于需要。企业物流创新过程中应坚持和谐发展原则, 进行物流系统优化。不但要进行企业内部物流系统优化, 还要进行企业外部物流系统优化, 以及重视对物流“结合部”的管理, 物流“结合部”是连接企业物流内外系统以及系统各子功能之间的界面, 它是物流系统优化的关键, 最终达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企业物流管理应形成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

供应链理论 第10篇

1 JIT在供应链领域中应用的基本思路

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 按需要的数量, 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其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 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JIT思想源于JIT生产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供应链管理思想提出之后, JIT思想应用到供应链管理领域, 已经发展成为供应链学者和管理人员关注的供应链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热点课题。

JIT思想应用到供应链管理, 是企业根据顾客的订单组织生产, 根据订单要求的产品数量, 上道工序就应该提供相应数量的组件, 更前一道工序就应该提供相应的配件, 再前一道工序提供需要的零部件或原材料, 由供应商保证供应。整个生产是动态的, 逐个向前逼进的。上道工序提供的正好是下道工序所需要的, 且时间上正好 (准时, Just In Time) , 数量上正好。JIT系统要求企业的供、产、销各环节紧密配合, 大大降低了库存,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

在合作方式上, 引入JIT思想的供应链, 强调节点企业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可以保证供应链中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的沿着供应链传递, 避免信息经过各个节点企业的加工而放大失真的“牛鞭效应”, 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竞争力, 使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正因为JIT思想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斯坦福大学的李效良教授称这种具用迅捷 (Agility) 、灵活 (Adaptability) 和协作 (Alignment) 三重特征的供应链为“世界级水准的供应链管理”[2]。

2 JIT采购的优越性

JIT采购与传统采购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主要表现为:

第一, 供应商同采购方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基于以前签订的长期协议进行订单的下达和跟踪, 不需要进行再次询价/报价的过程。同时可以提高采购物质的质量。

第二, 在同步供应链计划的协调下, 制造计划、采购计划、供应计划能够同步进行, 缩短了用户响应时间。

第三, 采购物资直接进入制造部门, 减少了采购部门的库存占用和相关费用。

第四, 进行了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外部协同, 提高了供应商的应变能力[3]。

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JIT采购优化策略

实施准时化采购, 要选择最佳的供应商, 并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是准时化采购成功的基石。供应商与用户的紧密合作, 以及有效的采购过程质量控制是准时化采购成功的保证。结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准时化采购的特点, 以下几个方面可作为实施准时化采购的参考:

第一, 精选少数供应商, 建立互利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选择供应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产品质量、供货情况、应变能力、地理位置、企业规模、财务状况、技术能力、价格、与其他供应商的可替代性等[4]。

第二, 良好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的运输和通信条件是实施JIT采购策略的重要保证, 企业间通用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JIT采购的推行也至关重要。

第三, 强调供应商的参与, 搞好供应商的培训, 确定共同目标。准时化采购是供需双方共同的业务活动, 单靠采购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供应商对准时化采购的策略和运用方法有了认识和理解, 才能获得其支持和配合, 因此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培训。通过培训, 大家取得一致的目标, 从而得以很好地协调, 做好准时化采购工作[5]。

第四, 创建准时化的采购班组。世界一流企业的专业采购人员有以下责任:寻找货源、商定价格、发展与供应商的协作关系并不断改进。为此, 应成立两个班组: (1) 专门处理供应商事务的班组。该班组的任务是认定和评估供应商的信誉、能力, 或与供应商谈判签订准时化订货合同, 向供应商发放免检签证等, 同时要负责供应商的培训与教育。 (2) 专门从事消除采购过程中的浪费的班组。这些班组人员对准时化采购的方法应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必要时要进行培训。

第五, 制定计划, 确保准时化采购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要制定采购策略, 改进当前的采购方式, 减少供应商的数量, 正确评价供应商, 向供应商发放签证等。在这个过程中, 要与供应商一起商定准时化采购的目标和有关措施, 保持经常性的信息沟通。

第六, 进行试点工作。先从某种产品或某条生产线试点开始, 进行零部件或原材料的准时化供应试点。在试点过程中, 取得企业各个部门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生产部门的支持。通过试点总结经验, 为正式实施准时化采购打下基础。

第七,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JIT采购是建立在有效信息交换的基础上的,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换。因此, 制造商和供应商都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以便更加有效地推行JIT采购策略[6]。

综上所述, 本文首先简单地阐述了JIT在供应链领域中应用的基本思路, 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比较详细地概括了JIT采购的特征及其优越性。最后, 总结了有效实施JIT采购的策略。通过以上的工作, 本文认为实施JIT采购的硬件条件, 如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设施等在目前的条件下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而且这些条件都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目前, 在中国这样的商业环境和国情下, 采购双方能否建立真正有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商与采购方能否实现真正的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相互支持配合, 是能否成功实施JIT采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士华, 林勇, 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蒋卫东, 周英, 贺芬.面向顾客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J].管理科学, 2003, (1) .

[3]马士华.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战略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4]喻元亮, 苏选良.制造企业供应物流体系变革的思考[EB/OL].物流技术, http://articles.e-works.net.cn/scm/Article29089.htm, 2005-4-11.

[5]杨英法, 王全福, 宋惠玲.邯郸市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2) :42~45.

上一篇: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下一篇:十八世纪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