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反思论文范文

2024-08-28

主题反思论文范文(精选12篇)

主题反思论文 第1篇

第一步:明确要求——进行谋篇构思的指导与练习

教材以单元整组教学为特点, 从主题的确定、课文的选编、语文园地的设计都是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

(一) 明确要求

人教版第一组选编的课文:《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习作的题目: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 绿草如茵, 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几座平房, 几棵老树, 一个小操场。不管怎样, 在可爱的校园里, 我们都度过了许许多多欢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 看一看, 选一处景物, 仔细观察一下, 再把观察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 语句写通顺。

习作的主题:从上面的习作我们知道这是写校园景物的作文, 习作的主题是按顺序把校园景物写具体。校园是学生熟悉的场所, 贴近学生生活, 但是要把文章写好, 需留意导入语中的信息:一是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二是把内容写具体。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阅读课文就是范例。如“我的发现”中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作者在整体结构上运用了排比句式来写特点, 具体到每一个特点时, 又运用了比喻、想象、贴近生活的举例, 这样多种手法的运用将漓江水的特点写得具体形象了。这就是习作要求中的把内容写具体, 它说明我们教科书选编的文本对作文的撰写是有指导作用的。

(二) 谋篇布局的指导与练习

1. 范文结构的指导。

一项技能的学习其实是整体学习。就好比作文教学一样, 虽然写好作文的方法可以分解为各个知识点, 但是一篇好的文章首先是要框架合理, 整体的思路清晰。

如《桂林山水》, 这篇文章条理清晰, 以总分总的结构, 重点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 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向大家展示了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 文章首尾呼应, 描写形象细致, 无论从谋篇布局还是细致描写方面都是难得的佳作。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从前往双龙洞途中→双龙洞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游览顺序, 不同于桂林山水的总分总结构, 这是一篇游记文,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 移步换景, 带着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 这样的方法对学生理清思路很有效。

条理清晰但结构各异的这两篇文章可以说在写作方法上与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吻合的, 同时我们的阅读教学也正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的。

2. 谋篇布局的练习。

学起来很简单, 可是怎样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就有难度了。所以在学习这些课文后, 笔者都布置了练习:请你选择一样事物来描写, 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搭一个简单框架。

如《小花狗》, 学生围绕小花狗惹人喜爱的特点, 从小花狗的可爱、勤劳、勇敢三个方面展开, 抓住主要事件来说明小花狗的惹人喜爱, 最后总写, 再次表达爱意。

除了总分总结构, 笔者又将作文的写作顺序向学生系统地进行梳理, 学生也挑选相应的顺序搭建简单框架。按时间顺序写的《乡村四季》:学生要描写乡村四季, 抓住四季的花、树、水三种事物, 按照时间顺序来一一展现。

第二步:拓展练习——小练笔与大习作紧密结合

对文本中习作资源熟悉了, 围绕习作要求进行课堂的重点引导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接下来就应该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理解消化。

(一) 随堂小练笔

一、二年级习作要求写一两句话, 到了三、四年级开始要求写整篇文章, 中间没有过渡的段的训练, 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要求, 产生恐惧感, 丧失写作的兴趣。在课堂中笔者结合单元课文教学的特点, 注重片段练习的指导, 让学生尝试将一特点写具体。在有目标的训练下, 学生能够自己围绕一个特点展开想象, 运用所学的手法丰富、充实内容。

【学生片段】

小草没有玫瑰的娇贵, 没有月季的绚丽, 也没有杜鹃的红艳照人, 可它的顽强却让我着实佩服。新年当我们还沉浸在过年的快乐中, 学校的小草却被贪玩的人点点火星烧了个精光。看着处处烧焦的小草我们心痛极了, 也为小草的命运担忧。它还能活吗?它还能长出嫩绿的模样吗?我们想肯定是没有希望了, 连老师们都在叹息。时间一天天过去, 春雨一场场滋润着大地, 有一天, 只听见一名同学惊呼:“快看, 草皮上有点绿草了。”不会吧?我们赶紧冲过去探个究竟, 果然, 草皮上已经出现了短短的嫩嫩的小草, 太出人意料了。随着春天的到来, 小草日益茁壮, 日益茂盛, 现在的校园小草又焕发了往日的生机。真是“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学生紧紧抓住小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 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尤其是心理的描写和古诗的引用为文章添色许多。

(二) 主题大习作

有了针对性的练习, 最后怎样让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于实实在在的写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于是一个单元结束时笔者布置了习作园地中的作文, 特意组织学生参观校园, 理清思路, 抓住一个点来写。然而, 理想与现实往往是有距离的, 毕竟只是四年级的学生, 大家虽然会组织片段撰写, 可是真刀实枪要有条理、有重点地描写自己的校园, 学生的作文还是出现了很多的状况。

分析学生上交的作文, 笔者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有按从内到外的游览顺序撰写的;有只写校园某一季节景象的, 有只写校园某一事物的……虽然从学生的文章中能看出丝丝线路, 可是内容的编排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有的是记流水账, 有的是只写某一事物, 寥寥几句, 不能深入, 似乎将课堂上的将一个事物写具体又遗忘了, 也有可能是在这样的写作中不知道该怎么将一个特点写具体。

第三步:反思提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高作文的质量, 有时教师没有进行作文批改, 而是让同学们去作文书上找到与自己写作顺序相同的范文, 进行对比, 反思自己的习作;有时以学生修改为主, 辅以师生共改和学生互改;有时采用“先作后导, 导改结合”的策略, 整个流程都围绕学生的习作需求而展开,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自悟”、“自得”。

(一) 点评样文, 寻找症结

笔者也找到了与学生写作顺序相仿的样本习作, 与他们共同学习, 让体裁相似的学生来点评范文, 并在学习的基础上对自己所写的文章进行自我评价。比如, 《绿满校园》的点评:

我们可爱的学校, 坐落在青山绿水环抱的小山丘上, 假如你到我们学校做客一年, 你便会发现, 我们的校园, 无论春夏秋冬, 总是绿意盎然, 相信你一定会由衷地赞叹:“呵, 好绿呀!”

春天, 校园一片生机勃勃的嫩绿。操场四周, 丁香树的新叶圆圆的, 前端突出一个小尖角, 长得茂密, 远远望去, 仿佛一道绿色的长墙, 那“绿墙”外的龙眼树, 伸展出一枝枝带着浅黄嫩绿的新梢, 贪婪地吸着春天的甘露。花坛里繁花似锦, 那毛茸茸的嫩叶摇摆着, 就像无数只热情的小手在向你招手致意。各种花树都穿着绿装, 披着融融春光, 迎着悠悠春风, 翩翩地舞出婆娑的倩影。

夏天, 校园一片浓绿。龙眼树和相思树伸出浓密的枝叶, 在校园上空撑开一把把巨伞, 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阳, 整个校园绿荫如盖。抬头向上看, 好似进入神话的世界:阳光透过茂密的叶片, 微风一吹, 轻雾缭绕, 令人神清气爽, 飘然欲飞。

如果说春、夏的校园绿得妩媚热烈, 那么秋冬的校园则绿得深沉、苍劲。秋风吹来, 相思树有些叶子枯黄了、飘落了, 但树仍然是绿的, 它们抖动着长长的枝条上坚韧地挺立着的叶子, 似乎不愿脱去身上的绿装。

严冬来临, 当相思树和小草都无可奈何地凋零后, 整个校园的绿意都集中在那几棵傲霜斗雪的松柏和越长越绿的冬青树上, 还有那道由丁香树围成的“绿墙”。

啊, 我爱这绿色的校园, 爱这和我们一样洋溢着生命力的校园。

【学生点评】

这篇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校园, 更好的地方是四个季节他都抓住了校园“绿”的特点来写, 主题十分鲜明。自己的文章虽然也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 但是都只是简单的介绍, 没有发挥想象, 很平淡普通, 也没有围绕一个中心点来写, 甚至有的地方写得并不符合这个季节的特点。同时, 每个季节作者都充满了想象, 贴切自如的比喻给人清新的校园之感。

(二) 对比反思, 精益求精

有了范文的对比, 更有了对教师提供的样文的分析, 学生更能清楚认识到自己作文存在的不足。也正是经过了对比剖析, 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展开了修改, 效果显著, 班级中也出现了一篇篇美文佳作。

如, 抓住校园花多的特点来写的《百花园》: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百花园。

金叶女贞称为“翠绿之王”, 它的叶子如同翡翠一样翠绿, 如果你摘一片叶子闻一闻, 会使你陶醉在如同茶叶般的清香中。

紫薇是一棵“含羞草”, 只要你摸一下它的枝干它就会抖动一下“身体”, 像是觉得身上很痒似的。它很有趣, 虽然开出的果实很普通, 不过只要你给紫薇的枝干上用力一拍, 果实里的种子就会自动落下。

探春是一种条形植物。它开出的花如同油菜花的花瓣一样金黄。如果你在它面前走过, 它还会向你“鞠躬问好”呢!春天快要来了, 它好像在告诉人们:“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天就要来临了。”不但外观有趣, 叶子也翠绿无比, 像是披上了一件绿油油的衣裳, 可美了。

……

【教师点评】

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了修改, 紧紧抓住校园花多的特点, 主题鲜明。小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将各种花描写得更加形象具体, 小作者是个有心人, 善于观察, 善于选择材料。真是一篇好作文。

小班主题五《健康歌》主题反思 第2篇

在次主题一《我运动》的《动一动真有趣》、《好玩的布垫》、《快跳起来》的活动中,通过探索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玩垫子等游戏,让幼儿掌握了各种运动技能,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在本主题的最后一个活动《胖胖兔减肥》的故事中,又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肥胖”这一社会性问题,从故事拓展到孩子的生活,又结合孩子喜欢的体育活动,激发了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同时了解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增加了喜欢运动的情感。

在次主题二《我会吃》的两个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了哪些瓜果要吐籽及吐籽的好处;知道了吃膨化食品不能多吃的道理,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前面两个次主题活动,幼儿已经大体了解了健康的重要性,又通过次主题三的《有趣的健康检查》这一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健康检查的项目及重要性;在春末夏初的季节,天气干燥,变化无常,空气潮湿,特别容易传染流行性疾病,像水痘、麻疹、腮腺炎、手足口等,严重困扰着小班幼儿,在《好朋友生病了》的活动中,让幼儿知道了疾病对人的危害,获得了更多的预防疾病的经验,同时懂得如何关心生病的好朋友,激发了宝宝的爱心。

家长是我们工作的合作伙伴,孩子好的教育永远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本主题开展过程中,在每个次主题活动开展前,我们会把本次主题的注意事项及家长需要准备的材料以“温馨提示”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或以飞信的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可以说,我们的要求就是家长的需求,因为这是对孩子负责的一种象征,所以家长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做各种运动,参加许多体育锻炼等;还经常与孩子逛超市,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各种食品包装袋,观察什么食物需要去皮后才能吃等。为了孩子的健康,当我们进行了《我会吃》的主题时,孩子们了解了膨化食品的相关知识,有的孩子回家甚至教育起了父母,家长趁机对孩子加以引导,孩子们得到了我们家园一致的教育,收益特别有效。

主题班会竞赛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第3篇

一、主题班会竞赛的特点

参赛的每一节班会课都是设计出来的,它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主题班会的设计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这种“样板”有利于提升当下中学生主题班会的品质和效率。

1.主题鲜明

本次参赛的14节主题班会课,每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诸如“Hold住幸福”“战胜挫折”“放飞理想”“树立自信”“感恩父母”“学会容忍”“传递温暖”“向幸福出发”“我的健康我做主”等。

2.贴近实际

从主题确定到活动设计与开展,绝大多数参赛课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原点,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走近生活,直面社会问题。

3.推进有序

班会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遵循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层次性要强,并能逐步推进,从而保证活动的实效性。例如,“Hold住幸福”的班会流程是:认识幸福,感受幸福,传递幸福,珍惜幸福;“拥抱亲情,感恩父母”的班会流程是: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爱,报答父母的爱等。

4.触及心灵

在本次大赛中,几乎每节主题班会课都有亮点。例如,在“Hold住幸福”的班会课上,学生在做“谁是最重要的人”这一游戏时,3名学生泪流满面,情撒全场;在“放飞理想”的班会上,学生用相声的形式谈理想,新颖别致。

可见,主题班会竞赛为我们今后设计班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二、主题班会如何“更上一层楼”

1.深化认知,震撼心灵

班会都是有主题的,而对于这些主题,学生并不陌生,但都识之甚浅,例如“幸福”“宽容”“感恩”等。所以,在班会上,应该围绕主题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来加深对主题的认识。例如, “Hold住幸福”这节主题班会就设计了认识幸福(讨论)、感受幸福(故事)、传递幸福(帮助)、 珍惜幸福(游戏)等四个活动,从而让学生远离麻木,理解幸福,热爱生活;“向幸福出发”这节班会设计了三个活动:我把幸福弄丢了(反思与述说)、谁“偷”走了我的幸福(情景剧)、敲开幸福的大门(探究——找秘诀),从而让同学们明白了在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只要换种心态就会获得幸福,懂得了“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幸福”。可见,从主题确定到情境创设,班会一定要有冲击力,能够震撼学生的灵魂。

2.重视学生个体幸福生成和集体文化建设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可见,幸福与道德具有一致性。道德是幸福获得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享有的欢乐和幸福。”在学生德性养成的过程中,既要有那种沧桑在肩的厚实与沉重,又要有那种清风拂面的惬意与畅快。班会是一种灵魂的洗礼,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更是一种价值的提升。

班会应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软文化”,包括班级规约、价值观念以及言谈举止等,如合理的班纪班规、向上的精神状态、合作的团队意识、和谐的班级氛围、浓郁的学习风气、求真的探索品质、爱美的人格魅力,等等。例如,“放飞理想”这节班会通过认识理想(相声“谈理想”)、畅谈理想(成长路线图)、放飞理想(现场采访)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明确不同的理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从而树立正确而崇高的理想,并能为理想的实现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坚持不懈。这样,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体的幸福感,也有利于创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从而使道德教育与文化传承很好地统一起来。

3.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性的培养

班会同其他德育活动的功能一样,主要是引领学生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从而实现道德自觉以及人格的成长与完善。丰子恺先生曾把人格比作一只鼎,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分别为思想的真、品德的善、情感的美。可见,一个人要具备完善的人格,三者缺一不可。例如,有一节班会的主题是“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活动涉及的案例主要是天津许云鹤案、南京彭宇事件、广东小悦悦事件等。在整节主题班会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一种无助、伤心、恐惧和冷漠之中,根本就无法达到班会课的目标——传递温暖。所以,班会内容包括主题确定以及素材选取,应尽可能突出思想性、正面性和愉悦性,符合真、善、美的标准。同时,班会还应重视学生品性的培养。品德教育在培养人的“幸福感”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英国思想家罗素认为,品性教育的功能与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受和追求幸福的能力;品性教育应基于现实,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重视健康教育(身体和心理)——增强学生的活力,重视技能教育——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在本次主题班会竞赛中,有一节涉及中学生为举办生日聚会而进行大额消费的问题,同学们只谈“消费”,而老师却没有给予正确的价值引领。学生品性的养成,关键看学生怎么做。“生日”本是母难日,青少年过生日应该以感恩和孝敬父母为主题。当前,中学生大摆生日宴会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引导。

4.重视主体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与反思

班会应当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在课堂上,我们应当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增强体验,深入反思。这样的道德课堂才可能有学生德性的自主建构。长期以来,在班会课上,尤其是德育故事或案例的教学,往往存在以附带刻板结论替代思辨的现象,试图将需要宣扬和确立的价值观直接植入学生的头脑。显然,这样的德育课堂是低效的。品德立于生活,源于反思。所以,在班会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和他人经历过的生活,反思教师提供的成年人的生活情境,从而获得感悟和认知。例如,在本次大赛中,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这一主题班会设计得比较好,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设计了四个活动:一是再现生活——爸爸妈妈为你做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二是反思生活——两个连续的情景剧 “一碗面,两句话”和“两行泪,一颗心”;三是践行生活——孝敬与感恩父母;四是升华生活,师生同唱歌曲“母亲”。遗憾的是,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作为道德生成的主体,往往置身“事”外,成为了他人道德的旁观者和评判者。只有经过反思和内省的道德,才可能具有力量,才可能被真正内化,才可能蕴含着新的价值和意义。

5.坚持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从活动内容来看,班会应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一节以“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为主题的班会就有些不够贴近学生;有的班会课让学生体验的故事情境,全是古代人的经历,显然既不贴近生活,又没有贴近时代;有一节主题为“战胜挫折”的初中班会课,学生的活动--表演小品“招聘”,就明显没有贴近学生,也没有贴近生活。从活动的形式来看,常见的班会活动形式有情景剧、小品、故事会、讨论交流、访谈、朗诵、讲座、竞赛,等等,主要由学生主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主题要有好的形式。无论什么样内容的班会都不能硬套形式,牵强附会。班会要利用这种特定的德育形式,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所以,班会采用何种形式,既是内容的需要,也是学生自主的体现。在一节“放飞理想”的主题班会上,有一个相声活动“谈理想”,根据内容,角色应是两位男生,但在表演时却是一男一女,显然,内容与形式就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

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选择恰当的主题,采用合适的形式,使主题班会成为一种心灵教育,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性、社会现象的公正心、异质事物的宽容度,个体生命与基本人权的伦理观等,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刘建德,湖南省常德市教科院德育教研员】

责任编辑/张红灵

主题图教学案例反思 第4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基于这一理念, 苏教版数学教材在小学低中学段, 安排了以一定的主题场景为背景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主题图, 成为其一大特色。“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 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 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其丰富的内涵需要教师的理解和把握, 特别对教学材料的丰富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的关系处理上, 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 一些教师在使用主题图时比较“随意”, 甚至有点“盲目”, 也经常感到一丝无奈:“这些场景丰富的主题图到底要把握到什么程度?怎样利用才能更好地体现编者的意图, 有效地运用教材?”

【案例1】在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 老师出示主题图 (工人从运输车上搬牛奶, 每箱12瓶, 已经搬了9箱, 正在搬最后一箱, 每5箱一摞) 。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生:工人从车上共搬下了10箱牛奶。

师:你会列算式吗?

生:会, 12×10。

师:那要怎么计算呢?你能口算吗?

(没有人举手)

师:再想想, 我们以前学过什么样的口算啊? (教师一边说, 一边用一只手遮住10后的0, 示意孩子, 果然, 在老师的点拨下, 有几个孩子举起了手)

生:把10后的0不看, 就用12×1=12, 再在12后面添个0就行了。

师: (点头微笑) 对啊, 很简单啊, 现在会算了吗?

生:会了!

……

【分析】忽视存在, 淡化了主题图的承载功能。新教材很多内容都以主题图的形式引入, 由于主题图的情境比较丰富, 一部分教师对旧教材的知识点很熟悉, 认为反正是掌握某个知识点, 直接教学列式计算更省事, 主题图教不教无所谓。教师若引导不当, 学生就容易在主题图上流连忘返, 从而影响对算法的探索和交流。

其实, 在新教材中, 不再单列“应用题”教学单元, 而把学生应用意识和解题能力的培养渗透在计算教学之中, 不难发现, 主题图在此既承担着计算教学的功能, 又承载着培养学生从复杂的情境中收集有用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任务。所以说, 忽视主题图的存在, 淡化它的承载功能, 就没有更有效地发挥教材例题的典型性, 是一种对教材的错误认识。

【案例2】在教学“搭配问题”时, 书上的主题图为:柜台上放着3个布娃娃和2顶帽子, 问一个布娃娃搭配一顶帽子,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情景创设的新颖, 把书上的主题图换成了其他的活动。

师:我们都说早餐要营养, 怎样才能做到均衡营养呢?最好要进行合理搭配。 (师出示3种食物和2种饮料) 如果一种食物搭配一种饮料, 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生1:我是这样搭配的, 汉堡和果汁, 鸡块和豆浆, 蛋挞和牛奶。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2:我是鸡块和果汁, 汉堡包和牛奶, 蛋挞和牛奶。

生3:我和他们不太一样, 我是……

(教师随机板书:汉堡和果汁 鸡块和豆浆 蛋挞和牛奶 鸡块和果汁 汉堡包和牛奶 蛋挞和豆浆……)

师:为什么这样搭配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我喜欢吃汉堡和果汁。

【分析】随意更换, 曲解了主题图的编写意图。对于搭配问题的认识, 不能简单理解为只要孩子会搭配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能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进行排列, 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具有符号化思考问题的能力。可是这位教师在教学中, 舍弃了主题图, 没有理解主题图的真正用意, 随意换成了活动来替代, 忽视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对于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 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组合数的难点没有突破。

二、思考与建议

以上出现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题图使用的效果。那么, 如何更好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怎样有效地处理教材中的主题图, 更好地服务于数学课堂教学呢?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 挖掘图意, 理解内涵

案例1中, 对主题图的理解, 渗透着3种不同的口算方法: (1) 12×9=108, 108+12=120; (2) 12×5=60, 60×2=120; (3) 10个10是100瓶, 2个10是20瓶, 100和20合起来是120瓶。如果教师能真正理解主题图的内涵, 对图的处理不太过简单化, 在充分理解主题图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观察理解主题图中蕴涵的算法和算理,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迈向另一个高度和深度, 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 真正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认识就会更透彻。

(二) 变静为动, 灵活运用

教材中的主题图包含着内容、情节等因素, 而这些都是静态的, 所以, 虽然形象可感, 但仍然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和透彻理解这些内容, 更不能帮助学生科学分析和正确解决主题图中的问题。如果根据教学实际, 适当将静态的画面还原为动态的场景, 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更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

1.多媒体动态呈现

如二年级下册“统计”单元, 统计公路上几分钟内各种车辆通过的情况, 如果只看图统计, 这只能说说表面现象, 学生无法深刻感受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的方法、学会统计中的合作。我们可以事先拍摄一段各种车辆通行情况的视频, 在课堂上播放, 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具生活化和形象化。这样把静态的主题图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动态资源,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更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构建。

2.活动中情境演示

“主题图”往往也提供了一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或操作方式, 它提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做数学”的教学理念, 让孩子们在类似的操作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 同时也向教师提示了一些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方式。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 可依据主题图提供的情节, 在教室里先办一个“小小文具店”, 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售货员, 进行实际的购物付款。学生在买卖文具的过程中能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购买方法, 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获得对学习内容的真实感受, 使学生在动态情景中进一步感悟数学, 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三) 填补空白, 拓展改编

教材在编拟过程中, 由于版面的限制、设计的弹性等因素, 在内容、环节、思维等方面常常采用“补白”的方式留下一些“空白”, 来展示教师创造教材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同时, 进行灵活合理的改编, 通过思维补白, 为学生留下更为自由、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但由于不同学生在已有经验方面是有差异的, 而且这些空白成为不少学生的思维“断层”和盲区, 造成了认知困难。所以使用主题图时, 需要因地制宜地填补一些“空白”, 减少他们的学习困难。

如教学“10的分与合”时, 以猜玻璃球的游戏开始, 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 然后教师猜出抓了几个珠子, 提出数学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中教材采用“补白”的编排方式只呈现了5串算珠, 每串10颗, 让学生根据涂出的一种分法联想另一种分法并探索10的分与合情况。可是10的分法共有9种情况, 如果按照教材进行教学, 由于小学生联想能力还不强, 所以他们在此存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对此, 在采用先联想后涂色的方法的同时, 给教材中的主题图补上了4串算珠, 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 把10的9种分法按序排列, 尽数呈现。如此操作, 教师突破难点教得轻松, 学生有序学习掌握得也容易, 也使学生感受到有序思考问题的科学之处, 引发了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总之, 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 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新教材的使用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视野, 为有效落实课程理念提供了载体。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对于主题图还应用辩证的眼光理性地看待, 并深入钻研其中的深刻内涵。教师用动态的眼光, 对主题图进行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 对学习活动作出审时度势的调整, 这样才能更充分地挖掘主题图的功能, 使学生深刻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 并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茜.小学数学主题图使用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5, (4) :22-24.

动物主题反思范文 第5篇

在孩子们的眼中,动物的世界是神秘的世界,是充满幻想、希望的世界,它可以让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中到处畅游。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动物世界有趣又神秘:老虎的凶霸、狮子的威猛、兔子的可爱,这一切无不对每一位孩子充满了吸引,充满了诱惑;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是谁?世界上最大的鸟是谁?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大象的鼻子又为什么那么长?等等,这一切又是孩子们最想知道的。孩子们对动物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一些有关动物的图片等,他们通过网络、书籍、媒体收集有关动物的各种相关资料,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交流、分享已获得的信息。

首先,孩子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就知道了通过那些途径可以获得需要的信息,这本身就具有探究性;其次,对于自己亲手收集的资料,幼儿格外珍惜并且更加了与探究,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使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乐趣;最后,幼儿还通过与同伴交流分享信息与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动物王国》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幼儿探索动物世界奥秘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这一首要目标展开环节,并从《消失的恐龙世界》、《海底总动员》、《陆地动物》这三大方面进行目标的落实。孩子们的兴趣一直很高,在每次活动中处处体现出孩子们对动物秘密的探索欲望,在进入本主题之前,我们首先与孩子们共同创设一个与主题相结合的主题墙,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的动物画报布置主题墙,鼓励孩子们在空余时间看看、说说,使“主题墙”真正活起来,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动物的认知与兴趣,拓展幼儿的视野,更好的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幼儿的创作源于他们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展了语言活动《城里来了大恐龙》《睡觉觉》《海的女儿》《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美术活动《哈哈恐龙》《我眼中的恐龙》《海底世界》《鱼》(线描)《隐身动物》。。剪纸活动《翼龙》、《鱼》、《小动物》等,引导幼儿利用多种形式、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作表达活动。孩子们创作出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由于给幼儿提供了自由的思考环境、可操作的材料,幼儿在活动中更加投入、更加积极主动,对关注的热点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创造。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游戏生活,老师和家长们都做了可以互粘的小乌龟壳和投掷的毛绒球,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快速跑动躲闪能力,又可以提高眼疾手快的瞄准投掷能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师幼之间、幼儿之间围绕主题开展讨论,相互质疑,畅所欲言,并能积极的尝试用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表现。此外,我们还对幼儿进行了有关动物的调查,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的知识面非常广,对动物的了解出乎我的意料,他们非常关注动物的本领是什么?动物有些什么秘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根据孩子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在课前,我针对一些有“神奇”地方的动物进行了自己本身知识的拓展,如:从不生病的动物、睡觉姿势特殊的动物、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等等,并根据这些不同的神奇做出了与之相符合的图片。课上老师一一介绍了它们“神奇”的地方,同时让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举手、大胆讲述,把自己平时知道的、眼睛看到的全部说出来,整个活动师生互

动非常好,孩子们知识得到了拓展,了解了一些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秘密,还了解一些动物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最后,我仍然以伤害、捕杀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后,老师提出“这些动物怎么了?这样做对吗?应该怎样做?”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让幼儿通过直观的形式自己产生要爱护动物的想法,而不需要老师生硬的说教、反复的灌输,简简单单的过程就实现了本主题的目标。

主题反思论文 第6篇

【摘 要】当前课堂存在着课改理念先行,教学与实践脱节,生本课堂有“名”少“实”的情况。基于此,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主题调研,通过课堂观察、数据分析,客观呈现事实,发现课堂上师与生、动与静、个体与合作等结构方面存在着若干问题,从而引发思考,提出引导学校教研组、教师重点突破,改进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设想,以提高教改实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 结构改革 生本课堂 真实学习

课改进入新的攻坚阶段。课堂在生本理念的烛照下,“学为中心”“以学为主”“先学后导”等教学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走进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上师本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依然盛行。课改新理念、新思想对一线教师的影响,大多还停留于认识上、理论上,与其教学行为及日常的课堂实践脱节严重。

为了把握当前课堂的真实情况,激发课改动力,我们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这一主题,开展了课堂教学主题调研,开发设计了主题调研课堂观察表,组织开展课堂观察,试图跳出教师个体价值,从学校教研组、研修团队整体面貌着眼,积累数据、呈现事实、发现问题,以期引发大家的共同关注和思考。

一、观课角度说明

为了能有效地展开本次调研,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我们设计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课堂观察表(见表1)。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观课视角,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关注:

1.对两大课堂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条主线入手,进行现场观察追踪,从主体活动情况中感受课堂的倾向性。

2.对两大活动要素,即时间与频次的关注。利用手机计时功能,结合过程描述,把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内容、频次及时间尽量如实记录,从活动内容的指向性、关联性和时间、频次比中,发现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及学生学习面貌等。

3.对两种学习活动,即书面活动与合作活动的关注,观察学生课堂学习形态,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

二、观课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我们确定了两所试点学校作为城区和农村学校的代表,进行跟踪调研。两个教研员分头对各学校的观课小组进行了观课技术培训,尽量提高观课数据的真实性。表2为最后整理形成的六节研讨课观课基本数据情况。

实事求是地说,由于观课技术的问题,更由于语文课堂师生活动胶着频繁、难以分解等原因,观课数据存在不准确、不精细的情况,而且也的确难以做到完全准确、科学。但是,从大趋势、大方向上看,这些数据的确也能反映一些事实,客观呈现一些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与学的结构问题

从“教师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上述六节课,教师的平均活动频次11次左右,花时近14分钟。可以看出:(1)教师占据课堂时间不足一半,课堂时间基本上倾向学生,体现以学为主;(2)教师占时还是偏多,平均用时超过三分之一;(3)教师活动频次过多,在课堂上呈现频繁切换、头绪繁多的状态,教师到底把时间花在学法指导、示范讲解上,还是点拨引领上,重点不明显。

(二)动与静的形态问题

从“学生书面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学生一节课中从事书面活动平均在4次6分钟左右。可以看出:(1)课堂上学生参加语文学习,有口头形态,也有书面形态,课堂有动有静,不单一;(2)课堂上学生的主要学习形态还是口头形态,书面活动还是不足,达不到“每节课书面活动时间不少于8分钟(低年级)”的省教学规范要求;(3)追求结果的意识太强,教师对学生书面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生书面活动过程的关注,学生良好的书面活动习惯的培养、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参与、练习过程中通过评价引导学习活动的深入等,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评价就事论事,学习张力不足。

(三)个体与合作的问题

从“学生合作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合作学习发生的频次不多,平均每节课2次左右,用时1分钟上下,与每节课近十多次十几分钟的个体活动相比,合作学习方式处于“偶尔为之”的地位。具体体现在:(1)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主要以个体活动为主,合作学习太少,有的整节课都没有一次合作学习;(2)合作学习缺乏方法和过程的引导,有合作之名,无合作之实,类似“乌合之众”流于形式;(3)合作交流,以师生为主,极少生生交流。以教师为中心,师问生答,一问一答,教室内多数学生与教师一人产生信息交流,单线、单一,没有形成多元、立体的生生学习路径,学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四)课堂活动总频次的问题

课堂总是以时间为经线,纵向推进。撇开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身份,单就课堂活动频次进行统计,每节课平均活动频次超过25次,从中不难看出:(1)课堂时间是个恒量,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要经历二十多次的学习场景切换,场景停留时间长的四五分钟,短的不足一分钟,课堂内容太多,节奏太快,学生容易被动、疲于奔命;(2)课堂时间完全被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意味着学生思维、情感的碎片化,学习活动浅尝辄止,教师与学生一直做着短兵相接的“游戏”,课堂蜻蜓点水,深度不足,不利于真正深入的学习活动的开展;(3)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推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用多少时间学,全部由教师指定、安排、控制,教师极其强势,学生亦步亦趋,自主性无从谈起。

从上述观课数据分析及观课体验中,我们真切、感性地体会到当前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生态的不理想、不健康、不自主,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占据教学主流;教学着眼点还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的建构、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均显不足。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困难重重。

三、关于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推进策略的思考

著名教育专家李炳亭先生有句话说得好:无论你的愿望多么美好,无论你的能耐多么强大,毕竟你不能代替儿童的生活和成长。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把学生放回主位,把学习权、成长权还给学生,让学习真实发生。

而综观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家经过分析认为,核心问题还是课堂主体归位的问题。要真正摆正课堂上“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以生为本,转“教”为“学”,才能保障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才能构建完整、有序的学习过程,突出学习体验,以此达到调控课堂结构,使课堂结构更趋科学、合理、优化的目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一)从设计学习目标开始

推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就是要凸显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要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首先要转变立场,明确立足点,变“教师立场”为“学生立场”,从“备教案”向“备学案”转变。“学案”的核心是“学习目标”,要设计明确、适宜、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以学习目标统领过程,选择学法,建构课堂,把握节奏,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课堂面貌,建设“生态”课堂。

(二)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路径和方法

要重视学习方式、学习路径的设计和实施。要围绕学习目标,准确把握学情,遵循学生学习的节奏和需求,合理分解过程,保障学生整块、充分的练习时间。要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交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不搞一刀切,不以教师自身喜好包办代替、自作主张。要丰富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如独学、对学、群学、合作学等。学生没有充分自学前,课堂不组织交流,学生没有充分交流前,教师不急于兜售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变“教师讲解为主”为“评价点拨为主”,让学生“先学”“试学”,教师后介入、缓渗透,扭转课堂一直来“学生追着教师跑”的不合理现象。应该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唯一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适时适宜适度的引导、辅导、指导上。教师的“导”,只是学生众多学习手段中的一种。

(三)建构发展性课堂

把学习还给学生,还要注意改造教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顽固思想,充分认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困惑”“不足”的意义,敢于暴露真实学情,准确把握问题实质,适时开展针对性辅助、辅导,使学生经历由不足到完善、由肤浅到深刻、由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过程。尊重学生情感体验,强化课堂的结构性、层次性、递进性,避免课堂出现平面推移的情况。

(四)强化评价功能

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S-R”理论显示,及时、有效的刺激能够引起良好的反应。教学评价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改变教学中简单、封闭的结论性评价,把评价与反馈,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资源,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学习共性和特性的资料,从单一封闭的教师评价走向多元互动的生生合作评价,在互评互学中,在展示、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共性、明辨差异、打开思路、调整改进,把情感、思维引向深入。还要重视那些与成绩无关的细节性评价,比如参与度评价,学习状态、氛围、态度等的评价。

最后想说的是,推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面临着教师长期以来已经固化的传统思想与做法,很多惯性思维、动作要想调整过来,既需要主观上的高度重视,也需要行动上的积极实践。学校教研组、教师自身要有长时间努力的思想准备,能够分阶段重点突破,积累成果,从而一步一步达成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主题反思论文 第7篇

●分析学情, 确定整体教学目标

学生经过设计应用文档的学习, 基本掌握了录入、编辑、美化文字以及插入图片等技能, 经过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学习, 基本掌握了信息的采集、处理、表达等技能。对于设计主题网站的整体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确定主题, 搜集资料) 、处理信息 (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图片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 、发布信息 (校园网上发布网站) 、评价信息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的能力, 从而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小型个人网站。

反思: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 如何真正做到对学情全面的分析呢?通过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二的学生乐于发言, 学生之间能够合作交流, 以此确定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次是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确定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我是通过现场创作教师节贺卡来了解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加工、表达等能力, 此过程能发现学生知识技能的差异, 以此确定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再者是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有的学生基础好, 学习能力强, 但也有部分学生因基础差需要教师帮助。由此确定部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其他学生还需教师直接教授。

●恰当分层, 设计各层次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对于基本的知识技能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 而对于非智力的、应用性及探索性强的内容, 则可以按照分层分别要求。

反思一:如何正确地进行对象分层?应该以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心智成熟水平为依据, 根据强、中、弱将学生平均分成A、B、C三个层次。

反思二:如何设计合理的分层目标?首先应遵守各层教学目标适应各层学生的学情, 其次是不同层次的目标对于基础知识技能应是相同的。对于应用性、创作性强的内容, 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则不同。对于C层学生, 基础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在网站设计中要求掌握基本的页面编辑操作, 完成简单的网页, 通过三至四个页面, 最终完成网站作品, 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对于B层学生, 他们有一定基础, 但进行自主性探究有相对难度, 在网站设计中要求在基本完成作品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相关技能美化作品, 提升网站的信息容量和价值, 页面数量可以定为四至五个;对于A层学生, 一般他们有基础、有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网站设计中, 要求在B层次学生制作标准基础上能够发挥创新思维, 制作出页面更加美观, 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网站作品, 同时突出个人的设计风格。

反思三:分层过程中, 教师会给各个层次的学生群体进行等级标识, 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自尊心和虚荣心的影响。因此, 我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将学生分组, 一方面可以将分层教学所带来的等级标识问题隐藏化, 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 在分层教学中嵌套了异质分组的协作学习, 能够使学生相互影响, 相互带动, 共同提高, 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

●异质分组, 确定各组网站主题, 设计网站结构图

教师可以将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组。例如,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每组选择一位能力较强的组长, 通过小组内部合作与交流、教师及组长指导等方法来完成个人任务。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主题明确的经典网站作为范例, 学生通过参考范例, 讨论并确定本组的网站主题, 要求主题健康, 积极向上, 符合初中生的实际生活, 如个人介绍、环保、保护动物、文学园地、动漫等。

教师根据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根据本组网站主题, 先在纸上画出各自的网站框架, 并且设计页面上的基本元素, 如文字、图片、动画等各类信息的布局, 做到整体规划网站。

反思一:异质分组时如何使得每组学生的整体能力较平均?一般选择A层的学生作为组长;B层的学生应该占据小组成员的大多数;C层的学生在小组中人数最少, 需要教师特别关照。分组时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技能、认知能力、心智水平三者的搭配。

反思二:设计网站效果图时如何体现分层的思想?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网站结构图时, 应根据各层的教学目标, 分别指导学生画出适合自己的网站结构图。

●小组协作, 收集信息素材

每个小组根据本组网站主题, 利用各种获得信息的有效途径, 如查找图书资料、网络搜索等方法收集信息, 特别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自己撰写相关文字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 发挥学生评价信息的能力, 或者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 最后各小组形成自己的信息素材库, 供该组学生共享。

反思一:异质分组后, 每个小组内部都包含了A、B、C三层的学生, 如何在收集信息素材的过程中凸显分层?教师除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根据分层情况, 安排能力较强的学生收集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 安排能力相对弱的学生收集文字类信息。这样既可以实现分工合作, 又内化了分层。

反思二:分工时如何保证各层次之间关系紧密不脱离呢?教师应要求能力强的A、B层学生指导、帮助C层学生进行信息收集, 实现同学间一帮多、一帮一、多帮一, 让他们在互帮互学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及信任, 然后要求各层学生共同参与对信息的筛选, 以此保证合作。

●细化教学任务, 分层实践制作网站

教师可以将制作网站的任务细化为基本任务、进阶任务、提高任务。要求C层学生完成基本任务, B层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和进阶任务, A层学生则三个任务都须完成。所有的子任务划分到每节课中, 并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学习进度布置任务, 使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总的任务。

反思一:如何细化任务?根据网站的制作流程, 将设计主题网站这一大的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 其中任务的安排顺序应体现从易到难的过程, 总体分为三类, 分别对应三个层次的学生, 优点是通过分层实践, 不但照顾到能力较弱及一般的学生, 而且给部分拔尖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反思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呢?教师应着重辅导C层学生, 采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学习;对于B层学生, 教师可以利用网页式课件, 将知识技能串主线, 学生沿着主线, 展开自主学习, 同时对于有障碍的地方提供演示操作, 随时辅导;对于A层学生则利用课件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启发让学生钻研难点实现探究学习。同时鼓励同组学生组内互助交流, 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培养团队意识。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通过细化和安排任务体现主导地位,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现了主体地位。

●实施分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及当网站作品完成后, 都应进行评价, 它是对学习过程的管理与总结, 是对作品的鉴别与欣赏。如何依托分层, 实施合理的评价?

反思一:评价方案可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评价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在学生实践过程中, 教师依据评价进行分层的动态管理, 以诊断、激励学生完成对应层次的目标;二是在学生全部完成网站作品后, 基于学生的分层, 对各层次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对C层学生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评价;对B层学生应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对A层学生应注重创造性、探索性方面的评价。同时要注意评价语言, 以鼓励、提出希望为主。

反思二:让学生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自评, 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填写评价表, 在总结中找到自信, 并且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主题反思论文 第8篇

为了把握当前课堂的真实情况, 激发课改动力, 我们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这一主题, 开展了课堂教学主题调研, 开发设计了主题调研课堂观察表, 组织开展课堂观察, 试图跳出教师个体价值, 从学校教研组、研修团队整体面貌着眼, 积累数据、呈现事实、发现问题, 以期引发大家的共同关注和思考。

一、观课角度说明

为了能有效地展开本次调研,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 我们设计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课堂观察表 (见表1) 。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观课视角, 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关注:

1.对两大课堂主体, 即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条主线入手, 进行现场观察追踪, 从主体活动情况中感受课堂的倾向性。

2.对两大活动要素, 即时间与频次的关注。利用手机计时功能, 结合过程描述, 把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内容、频次及时间尽量如实记录, 从活动内容的指向性、关联性和时间、频次比中, 发现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及学生学习面貌等。

3.对两种学习活动, 即书面活动与合作活动的关注, 观察学生课堂学习形态, 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

二、观课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 我们确定了两所试点学校作为城区和农村学校的代表, 进行跟踪调研。两个教研员分头对各学校的观课小组进行了观课技术培训, 尽量提高观课数据的真实性。表2为最后整理形成的六节研讨课观课基本数据情况。

实事求是地说, 由于观课技术的问题, 更由于语文课堂师生活动胶着频繁、难以分解等原因, 观课数据存在不准确、不精细的情况, 而且也的确难以做到完全准确、科学。但是, 从大趋势、大方向上看, 这些数据的确也能反映一些事实, 客观呈现一些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教与学的结构问题

从“教师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 上述六节课, 教师的平均活动频次11次左右, 花时近14分钟。可以看出: (1) 教师占据课堂时间不足一半, 课堂时间基本上倾向学生, 体现以学为主; (2) 教师占时还是偏多, 平均用时超过三分之一; (3) 教师活动频次过多, 在课堂上呈现频繁切换、头绪繁多的状态, 教师到底把时间花在学法指导、示范讲解上, 还是点拨引领上, 重点不明显。

(二) 动与静的形态问题

从“学生书面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 学生一节课中从事书面活动平均在4次6分钟左右。可以看出: (1) 课堂上学生参加语文学习, 有口头形态, 也有书面形态, 课堂有动有静, 不单一; (2) 课堂上学生的主要学习形态还是口头形态, 书面活动还是不足, 达不到“每节课书面活动时间不少于8分钟 (低年级) ”的省教学规范要求; (3) 追求结果的意识太强, 教师对学生书面学习结果的关注, 超过对学生书面活动过程的关注, 学生良好的书面活动习惯的培养、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参与、练习过程中通过评价引导学习活动的深入等, 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评价就事论事, 学习张力不足。

(三) 个体与合作的问题

从“学生合作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 合作学习发生的频次不多, 平均每节课2次左右, 用时1分钟上下, 与每节课近十多次十几分钟的个体活动相比, 合作学习方式处于“偶尔为之”的地位。具体体现在: (1) 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主要以个体活动为主, 合作学习太少, 有的整节课都没有一次合作学习; (2) 合作学习缺乏方法和过程的引导, 有合作之名, 无合作之实, 类似“乌合之众”流于形式; (3) 合作交流, 以师生为主, 极少生生交流。以教师为中心, 师问生答, 一问一答, 教室内多数学生与教师一人产生信息交流, 单线、单一, 没有形成多元、立体的生生学习路径, 学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四) 课堂活动总频次的问题

课堂总是以时间为经线, 纵向推进。撇开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身份, 单就课堂活动频次进行统计, 每节课平均活动频次超过25次, 从中不难看出: (1) 课堂时间是个恒量, 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 学生要经历二十多次的学习场景切换, 场景停留时间长的四五分钟, 短的不足一分钟, 课堂内容太多, 节奏太快, 学生容易被动、疲于奔命; (2) 课堂时间完全被碎片化, 时间的碎片化意味着学生思维、情感的碎片化, 学习活动浅尝辄止, 教师与学生一直做着短兵相接的“游戏”, 课堂蜻蜓点水, 深度不足, 不利于真正深入的学习活动的开展; (3)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推手, 学生学什么, 怎么学, 用多少时间学, 全部由教师指定、安排、控制, 教师极其强势, 学生亦步亦趋, 自主性无从谈起。

从上述观课数据分析及观课体验中, 我们真切、感性地体会到当前语文课堂上, 学生学习生态的不理想、不健康、不自主, 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占据教学主流;教学着眼点还是教师的“教”, 而不是学生的“学”;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的建构、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均显不足。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困难重重。

三、关于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推进策略的思考

著名教育专家李炳亭先生有句话说得好:无论你的愿望多么美好, 无论你的能耐多么强大, 毕竟你不能代替儿童的生活和成长。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全部意义, 就在于把学生放回主位, 把学习权、成长权还给学生, 让学习真实发生。

而综观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大家经过分析认为, 核心问题还是课堂主体归位的问题。要真正摆正课堂上“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 以生为本, 转“教”为“学”, 才能保障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 才能构建完整、有序的学习过程, 突出学习体验, 以此达到调控课堂结构, 使课堂结构更趋科学、合理、优化的目的。具体来说,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一) 从设计学习目标开始

推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 就是要凸显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要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 首先要转变立场, 明确立足点, 变“教师立场”为“学生立场”, 从“备教案”向“备学案”转变。“学案”的核心是“学习目标”, 要设计明确、适宜、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 以学习目标统领过程, 选择学法, 建构课堂, 把握节奏, 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课堂面貌, 建设“生态”课堂。

(二) 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路径和方法

要重视学习方式、学习路径的设计和实施。要围绕学习目标, 准确把握学情, 遵循学生学习的节奏和需求, 合理分解过程, 保障学生整块、充分的练习时间。要尊重学生, 善于倾听学生, 交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不搞一刀切, 不以教师自身喜好包办代替、自作主张。要丰富学生课堂学习方式, 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如独学、对学、群学、合作学等。学生没有充分自学前, 课堂不组织交流, 学生没有充分交流前, 教师不急于兜售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变“教师讲解为主”为“评价点拨为主”, 让学生“先学”“试学”, 教师后介入、缓渗透, 扭转课堂一直来“学生追着教师跑”的不合理现象。应该明确,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唯一主体, 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适时适宜适度的引导、辅导、指导上。教师的“导”, 只是学生众多学习手段中的一种。

(三) 建构发展性课堂

把学习还给学生, 还要注意改造教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顽固思想, 充分认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困惑”“不足”的意义, 敢于暴露真实学情, 准确把握问题实质, 适时开展针对性辅助、辅导, 使学生经历由不足到完善、由肤浅到深刻、由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过程。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强化课堂的结构性、层次性、递进性, 避免课堂出现平面推移的情况。

(四) 强化评价功能

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S-R”理论显示, 及时、有效的刺激能够引起良好的反应。教学评价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改变教学中简单、封闭的结论性评价, 把评价与反馈, 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资源, 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学习共性和特性的资料, 从单一封闭的教师评价走向多元互动的生生合作评价, 在互评互学中, 在展示、交流中, 引导学生发现共性、明辨差异、打开思路、调整改进, 把情感、思维引向深入。还要重视那些与成绩无关的细节性评价, 比如参与度评价, 学习状态、氛围、态度等的评价。

最后想说的是, 推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 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面临着教师长期以来已经固化的传统思想与做法, 很多惯性思维、动作要想调整过来, 既需要主观上的高度重视, 也需要行动上的积极实践。学校教研组、教师自身要有长时间努力的思想准备, 能够分阶段重点突破, 积累成果, 从而一步一步达成目标。

摘要:当前课堂存在着课改理念先行, 教学与实践脱节, 生本课堂有“名”少“实”的情况。基于此, 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主题调研, 通过课堂观察、数据分析, 客观呈现事实, 发现课堂上师与生、动与静、个体与合作等结构方面存在着若干问题, 从而引发思考, 提出引导学校教研组、教师重点突破, 改进教学行为, 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设想, 以提高教改实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生本课堂,真实学习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主题反思论文 第9篇

一、基于学生兴趣拟定活动主题

选好活动主题,是开展好实践活动的前提与基础。选题的关键是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贴近他们的生活,体现以下几个特性:

1. 探究性

探究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学生选定的课题要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如我班开展的“数字的用处”实践活动,牵涉到身份证的编制方法、汽车牌照的编码规则、邮政编码的意义等等问题,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能激发他们兴致盎然地投身于实践活动中去。通过这一活动,理解编码的方法,体会到数字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实践活动经验,激发其好奇心、求知欲,增长了见识。

2. 现实性

学生的“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生活现实,也可以是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思维现实。基于生活现实的活动,对学生有亲和力,能够促使孩子兴致盎然地投身活动之中。而思维层面的现实则是学生开展有效活动的基础。比如,六年级学生所开展的“商场打折谁赚多”这一课题。临近节日或换季时期,商场打折广告满天飞,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就很多,研究起来就比较方便。另一方面,六年级的孩子刚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把书本上刚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效地结合,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 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具体主题是开放的,它因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比如,学生开展的“七彩的数学”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有数学知识、数学家的故事、名人名言;数学谜语、笑话;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智力题、脑筋急转弯等等。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手抄报、数学日记、数学主题队会等形式来表达。因为内容与活动形式开放性大,学生兴趣浓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突出学生体验开展实践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悟,它把人置于实际生存的世界之中,返回本真的生活世界,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的综合发展。在具体的开展阶段要引导学生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 自主参与制订方案

方案是开展活动的依据,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拟定,再集中大家的智慧予以修订,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活动方案中成员分工要明确。如在开展“七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时,第一小队主要负责数学资料的收集、筛选和编排。第二小队主要负责宣传,比如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数学知识,或安排主题队会或手抄报等等。第三小队主要负责成果的展现,如主题队会的节目设置、环节的编排等等。学生还美其名曰:采风队,宣传队,策划队。

2. 亲历积累资料过程

资料的积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一步。活动中如果需要搞调查的,还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教育学生研究的数据必须来自生活,切不可主观臆造,要体现真实性和代表性,有数据取得过程的描述。如,“关于我校门口交通堵塞情况的调查报告”这一活动,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己设计了五个问题:①你是不是因为家离学校较远(步行15分钟内无法到达)才坐车上学?②你是不是虽然离学校近,但喜欢让父母送,有时是搭顺风车?③通常情况下,你从仲容路口或陈虬路口到学校门口用的时间是_____分钟。④你有没有想过从路口开始步行到校?⑤解决这种交通堵塞情况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3. 根据实际调整进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实践性的课程,要求具有开放的实践情景和适当开放的活动空间,活动的实施不局限于文本和教室空间,学生必须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加上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生活阅历也比较浅,所以活动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活动的进程以及时间安排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总结活动成果深化学生认知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阶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现实来总结、反思,获得实际的体验,深化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识。研究报告是活动成果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表现方式,它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主要交代研究什么,为什么要进行研究。一般要学生从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入手,什么事情引起自己的思考,打算怎样去研究。比如,学生搞的《城乡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对比的调查》课题,研究背景是这样描述的:“湖岭镇在瑞安西部,那里经济不太发达,教育意识薄弱;而安阳镇是瑞安新的开发区,这里经济发达,人们比较富裕,教育意识较强。我为了了解城乡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不同重视程度,以安阳一小四[A]和湖岭一小四[A]为例进行了抽样调查。”这样的描述就很好地表达了学生自己要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手段。

2. 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主要体现数据的来源。自己是怎样进行调查、访问的,都调查了谁、访问了谁;或者是研究了什么对象,数据是怎样取得的。比如,学生在《农药对水生生物影响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将5只广口瓶分别编号A、B、C、D、E,然后在5只瓶中分别加入天然河水,放入一段金鱼藻和等量的微生物;接着在每个瓶中各放入1只青蛙、2条小鱼、2只田螺、2只河虾;A瓶中加敌敌畏0.2ml,B瓶中加敌敌畏0.5ml,C瓶中加入杀虫双水剂0.2ml,D瓶中加杀虫双水剂0.4ml,E瓶中不加农药作为对照,投药后用纱布把瓶口封住,防止瓶中动物逃逸,并将观察记录在制作的《农药对水生生物毒害作用记录表》里。”

3. 结果分析

学生把收集到的数据绘成统计图表,然后针对统计图表结合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数据的呈现方式要明朗,对比要鲜明,成果表达要明确,结果要正确。例如,学生在进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调查》时,通过对各调查数据的整理,绘成统计表,通过分析得出:“我们同龄人不太喜欢文学类的书。大部分热衷于杂志和报纸,因为杂志和报纸都是分期的,而且里面的内容也新鲜有趣。而文学类的书之所以不受我们小学生的喜爱,可能是出于大部分同学比较喜欢带有幽默感的书。文学类的书里面都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有些非常深奥的内容,半天还是琢磨不透。”

4. 感想或建议

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其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信心与决心;另一方面,让学生用科学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以达到教育的作用。所以感想或建议部分也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要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对进一步改进的措施要有自己的想法,或提一些合理性建议,相互启迪、共同成长。比如,学生进行“关于学校门口交通堵塞情况的调查报告”实践活动后,通过调查、分析,学生提出以下建议:“①实行路线管制,比如把校门口的这段路定为步行街,若有开车到学校的老师则需特别通行证。②错开小学、中学以及旁边单位的工作人员的上课上班时间,以有利于将人群分流。③学校应加大教育力度,提倡家住得近的学生尽量步行,由家长接送的学生应在仲容路口或陈虬路口下车,再步行到校。”

主题反思论文 第10篇

从“主题”的角度来研究作品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 也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不论是孔子的“诗教”文艺观还是庄子的“得意忘言”论, 不论是曹丕的“本”“末”论还是韩愈的“文以明道”, 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主旨, 而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则将“主题”的研究上升为方法论。在中国古代漫长的语文教育中, 由于所教的内容主要是“经书”, 因此教学就是“读经”和“解经”, 就是深入探究“经书”中的“大义”。新中国成立后, 在效仿前苏联文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成就了延续至今的语文“主题”教学模式。其基本步骤是解题→介绍作家作品→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分析文章内容→归纳中心思 想→总结写作特色。这种模式将课堂80%的时间用在了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中, 10%的时间用来小结和布置作业, 而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作品的时间最多只有不到10%的时间。依照这种模式, 《背影》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分析文中父亲的四次“背影”, 而这四次背影中又将80%的时间集中在父亲跨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时留下的那次“背影”上。通过分析“父亲”如何艰难地为儿子买橘子以及儿子为父亲的举动所感动而流泪的场面, 来达到解读作品主旨的目的———父子情深、父爱如山等。

围绕“主题”讲解《背影》能够发挥课文的美学价值和道德影响力, 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但是, 纵观《背影》教学史, 我们发现, 仅仅从“主题”来探讨也容易产生不好的效果,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主题”容易受意识形态影响, 比如20世纪50年代初, 《人民教育》发起的对《背影》的大讨论, 彻底否定了《背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的成就, 认为《背影》表现的是“小资产阶级感伤的情绪”, 容易“毒害许多心底纯洁的青年”。讨论的结果使得《背影》从中学语文课本中清除,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被选进教材。二是“主题”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思潮, 不同时代的思潮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进入新世纪, 伴随着后现代思潮“去中心”、“消解权威”等影响, “解构”成为语文解读的一大特色。不少90后学生认为《背影》“不好玩”, 文中的“父亲不懂得交通规则”, “父亲的背影不潇洒”, “儿子哭哭啼啼不像话”等等, 这样的一种“多元解读”也曾一度使得《背影》的教学陷入尴尬境地。三是围绕“主题”的解读即使有味道, 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真正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并未能起到多大作用。学生固然能够被感动、甚至潸然泪下, 但是对于作品本身的魅力之所在, 作品如何做到使人感动的, 学生却未必清楚, 因而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语文教学不仅应当是“诗性”的, 而且应当是“思性”的, 不仅应当是“审美”的, 而且应当是“审智”的。语文课堂上不应当总是让学生“被感动”, “被流泪”, 而是应当培养学生清晰的辨识能力, 培养鉴赏作品美学价值的能力。

《背影》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有特点, 假设我们先不去了解朱自清其人及其求学、生活、工作经历, 而是直面文本本身, 我们会发现, 文中除了对作者从北京经徐州同父亲回家为祖母奔丧以及在南京浦口车站父子分别场景交代得比较清晰之外, 其余的给读者留下了一长串的疑问:作者的身份是什么? 他在北京干什么?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他的祖母是哪年去世的?他要去哪里为祖母奔丧?文中的最后一部分更是“疑问重重”。文中写到“近几年来, 我和父亲都是东奔西走”, “近几年来”指的是哪几年? “东奔西走”指的是去了哪些地方, 做了些什么?文中又写到我“北来后”, “北来后”是指去了哪里?还有“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什么是“我的不好”?他们父子之间怎么了?在南京浦口车站分别时父亲不是还非常牵挂他并且不顾年迈为他买橘子吗?……所有这一切就像迷一样等待读者去揭秘。

《背影》一文中为读者留下的一系列疑问, 在文学创作论中被称为“创作空白”。“创作空白”是指“在创作中, 作家和艺术家按照事物运动及思维的规律, 经过周密的构思, 经常给读者和观赏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空白的类型有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隐喻、陌生化等。

对于作品中的创作空白, 我们主要采用还原与填补的方法。“还原主要是指还原语境。还原语境包括充分利用上下文微观语境;探查写作的时间、场合、心态等中观语境;追寻作者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状况等宏观语境。”填补, “指的是补足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填补文学作品的艺术空框, 以生成‘象外之象’和‘言外之意’”。

为了“揭秘”这些疑问,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从叙事学的角度, 围绕着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动机三个方面, 运用还原和填补的方法来探讨《背影》, 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背影》的叙事时间

《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 叙事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而叙事本质上是时间的展开。根据西方叙事理论的研究, 叙事作品的时间可以分为两类: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所谓故事时间是指叙事作品中讲述的故事和事件的先后顺序。所谓叙述时间是指“叙事者讲述这些故事的时间”。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 并不是一致的。“在原初的故事中, 时间是按先后顺序发展, 而对这些故事的讲述却可以打乱顺序, 如倒叙、预叙、插叙之类都是对原来故事的重新排列。”

《背影》这篇文章虽然不长, 但是涉及的时间不少。从文中较大时间段来看, 主要有“二年有余”, “那年冬天”, “近几年来”, “最近两年”, “我北来后”等。由于作品本身没有交代明确的时间, 课文文末也没有注明文章的写作时间, 课后也没有相关的注释, 这些比较笼统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判断的难度, 如果不细细推究就容易混淆或者一头雾水。比如, 文章开头所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很显然, 作者与父亲最近的相见是在写作此篇散文时的两年前, 那么, 这篇散文写于哪年?“两年前的相见”与下文中父子在南京浦口车站时的分别是否一致?再比如“那年冬天, 祖母死了”的“那年”是哪一年?是否就是父子两年前相见的那一年?还比如“近几年来”是指哪几年?“我北来后”指的又是哪一年? 如果教材中或教学中能够围绕上述时间点设计问题, 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遗憾的是, 历年的语文教材没有设计与此相关的作业题, 许多教师课堂教学中也没有设计此类的问题, 这样, 虽然很多学生能熟练背诵这篇文章, 也能被这篇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 但对于文中众多的时间却只能含含糊糊。

为了辨识文中的时间, 我们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根据《朱自清年谱》及《朱自清传》, 我们知道《背影》写于1925年, 而文章中所记叙的事情发生于1917年。很显然文中所写到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是指从文章写作的1925年起往前两年, 即1923年。“那年”冬天的“那年”指的是1917年, 当时朱自清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上学。“近几年来”是指1925年算起的前几年, 即指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 在浙江、江苏等地辗转奔波教书的那几年。“最近两年的不见”的“两年”是指1923~1925年。“我北来后”指1925年朱自清经俞平伯介绍到北京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以来。这里我们简单制作了一个表格来进行对照。

摸清文中叙述时间的具体所指不仅关乎文章的组织脉络, 而且对于理解文章的艺术魅力有很大价值。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为什么作者要将文中的时间描述得如此“含糊”与“笼统”, 难道是作者忘记了确切的时间了吗?很显然不会, 因为, 作者选取的时间段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 比如祖母去世的日子, 自己北来的日子等等, 这些重要的时间都是作者生活的重要日子, 作者应当不会忘记的。我们认为作者是有意为之的。

这些叙述时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含糊”、“笼统”, 实际上却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魅力, 是一种简约与含蓄的美。正是这种简约与含蓄的美, 传递出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体现出了一种人间温情。

比如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祖母去世时, 作者只是简单地用了四个字“那年冬天”, 这里作者没有写明祖母去世的时间即1917年冬天, 一方面是为了避讳那段日子, 因为祖母去世确实给全家人带来了失去亲人的悲痛,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那段日子也正是父亲差事交卸了的日子, 那是一段“祸不单行”的日子, 作者实在不愿提及。再者, 作者以“那年冬天”来着笔, 似乎在同一位熟识的老朋友叙旧一样, 作者将读者当成了他的老朋友, 在向老朋友倾诉自己家中的往事, 彼此之间非常熟悉, 心照不宣。

再比如文章的最后一段, 作者同样采用了简约的笔法, 只用了“近几年来”、“最近两年”、“我北来后”等简略的时间用语, 一下子就将自己大学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奔波教书直至北上清华大学任教的经历概括了。我们知道这五年当中, 作者工作不稳定, 薪酬不高、家庭开销大等等, 过得并不轻松。然而, 他只用寥寥数语就将往日的辛劳与艰辛化为一种美丽的回忆。

二、《背影》的叙事空间

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自他之后, 为数众多的学者继续从故事空间、空间形式和读者感知等方面展开对空间问题的讨论。批评家们对叙事空间的概念界定并不一致, 有着多种多样、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看法。他们提出的空间有:物理的、抽象的、心理的、地理的、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实际的、感知的、存在的、认知的、静态的与动态的、开放的以及封闭的、文本的空间等等。”“多西摩·查特曼在《故事与 话语》中提出了‘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的概念。他区分了‘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前者指行为或故事发生的当下环境, 后者指叙述者的空间, 包括叙述者的讲述或写作环境。”这里我们主要采用多西摩·查特曼的“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

《背影》中的“话语空间”主要是指作者写作时的环境, 我们知道作者当时已在清华大学国文系教书。这里, 我们着重解读作品的“故事空间”。

《背影》中的“故事空间”呈现出两种姿态, 一种是显性的, 一种是隐性的。所谓显性的空间, 就是读者在文中一眼就能够找到的空间。《背影》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空间莫过于“月台”了, 那是作者精心选取的, 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众所周知, 离别总是令人伤感的, 而离别的场所也是别具特色的。在中国古代诗词中, 北方有芳草萋萋的长亭、南方有暮霭沉沉的渡口。斜阳草树、晓风残月, 纤手泪眼, 一曲柳永的《雨霖铃》曾令万千男女唏嘘不已; 风萧云漫、马儿寒鸣, 别魂离梦, 一篇江淹的《别赋》也让无数豪杰黯然销魂。千年后的《背影》, 人声嘈杂的“月台”替代了诗情画意的渡口, 脉脉含情的舟车换成了口吐白烟的蒸汽机车, 时空流转, 沧海桑田, 不变的依然是离别的惆怅与难舍。

所谓隐性的空间是指文章中虽然隐约提及却没有明确指出的空间。比如文中最后一部分写到: “这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 这里的“东奔西走”指的就是隐性空间。根据相关文献, 我们知道, 这是指朱自清大学毕业之后, 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辗转教书的事情。

192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 朱自清经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蒋梦麟的推荐到杭州浙江第一师范任教, 后又辗转于扬州八中、上海中国公学、台州浙江六师、温州十中、宁波四中、上虞春晖中学等地教书。五年之间辗转七所中学, 辛苦与劳累可想而知。1925年朱自清北上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才结束了多年的奔波, 过上较为稳定的生活。当然, 辛苦之余也有惬意。从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得知, 1923年他曾与好友俞平伯一同畅游南京秦淮河, 那迷人的月色与醉人的歌声使他流连忘返。

如果说显性的故事空间“月台”刻画了一幅感人的父子离别场面, 体现出的是父爱如山的感动, 那么隐性的故事空间展现的则是一幅心酸图, 传递出的是朱自清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的辛劳。显性的故事空间与隐性的故事空间共同构成了《背影》的叙事背景。至此, 文中涉及到的话语空间与故事空间已经清楚, 我们制作一张简表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表格中1包含的地点是指1917年朱自清回家为祖母奔丧时的途经地点。表格2包含的地点是指1920~1925年朱自清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到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教书的地点。

三、《背影》的叙事动机

叙事动机也就是作家的写作动机或者说创作动机。写作动机一般可以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 表层动机也可以称为直接动机, 指引起写作的直接“诱因”, 比如中国诗歌理论中提到的“触景生情”, 这里的“情”是由“景”诱发的。深层动机是指深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作家创作的原动力是缘于内心深处的压抑和心灵的创伤。

那么本文的叙事动机是什么呢?从文章中, 我们可以发现, 导致作者写作《背影》的直接动机大概源于父亲的一封信。文章中写道:“我北来后, 他写了一封信给我, 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封信是1925年朱自清已经在清华大学任教后父亲写给他的。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 这封信给作者以很大的震动, 作者再也按捺不住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于是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经典之作。但是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测, 如果不是父亲的这样一封家书, 朱自清可能还不会提笔写这篇文章, 至少可能不会在1925年写。八年前就给自己留下非常深刻影响的“背影”却留在了八年之后才写, 而且是“被动”的, 这期间, 朱自清与父亲之间发上了什么?朱自清的内心深处是否受到了什么样的压抑甚至创伤?

文中并没有明说, 但也隐约地透露了一些。比如文中写道:“他少年外出谋生, 独立支持, 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有学者根据朱自清的传记材料, 揭开了他们父子之间那几年的恩怨。“朱自清1920年从北大毕业以后, 到杭州某中学任教, 每月薪资七十元, 寄一半回家。仍然不能满足要求, 因为其父娶有一妾, 朱自清的生母和妻子颇为压抑。为节约开支, 乃往扬州一中学就职。偏逢校长系父亲故旧, 薪资全送父亲处。又去职, 往温州、上海等地任职。这一行动的结果, 就导致了父子二人‘两年的不见’, 直到1925年, 朱自清终于在清华谋职成功, 乃将生母及妻儿接往北京, 形势显然进一步僵化。转机是, 其父考虑到朱自清孩子众多 (五个) , 教育不便, 乃主动要求将一部分子女及其生母接回扬州。父子关系虽然有所缓和, 但是, 每月邮扬州家用, 其父均无回音。故到1927年7月, 放暑假了, 还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回家探看双亲。”

看来, 1920~1925年朱自清在中学教书期间, 父亲的言行给他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伤痛。这种伤痛深埋在朱自清的心灵深处, 成为一种压抑和冲突, 也成为他日后写作《背影》的深层动机。

感情的沉淀和发酵需要过程, 前嫌的冰释更需要勇气、宽容和谅解。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 北上清华的朱自清也在反思着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卢沟桥的明月、潭柘寺的钟声、六百年的古都风韵抹不去他对故乡的思念、对父亲的挂念。当一封饱含着父亲惦念的家书从千里之外摆在他的面 前时, 过去所有的委屈、牢骚、甚至怨怒都化作了缕缕轻烟随风飘逝, 只剩下脸颊两行滚烫的热泪。

参考文献

[1]赵焕亭《.背影》教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 (3) .

[2]倪文锦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3.

[4]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江西社会科学, 2007 (11) .

主题反思论文 第11篇

主题活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活动参与度。本课结合心理咨询中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块的相关内容,借助霍兰德职业适应性测验(The Self-Directed Search,简称SDS),通过信息的加工和表达,收集学生对自己人格的初步认识,训练学生形成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意识,让高中生初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大学专业选择提供参考。

设计目标

所谓“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好帮手。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要渗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课程标准,找到课堂的定位点。学习指南和学习目标的制定应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节课设定的达成目标如下:①通过观看微视频和自主学习相关学习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②合理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如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获取信息;③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找到的霍兰德密码的含义,并形成报告分享收获;④尝试认识自我,发现内心的渴望,初步了解职业规划的目的和重要性。

设计过程

信息教学课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心理测试和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数据统计的完美结合。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完成SDS测试,借助信息的加工和表达工具,达成学习目标,取得自主学习实效。于是由测试引发整节课的教学,更能够体现技术的应用价值。

教后反思

整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引,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步骤,实现了自定进度的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了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同时“自主学习任务单”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为教学设计者,首先确定了设计意图、心理测试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让学生通过参与主题活动,增强信息技术对数据的处理与挖掘价值的体验,而寻找发现自己职业兴趣代码的过程,是一种自主的探索。于是,确定了“寻找自己的霍兰德密码”为主题活动的名称。确定主题名称是一拐点,备课、练习、课堂实施等都能因此更有针对性地围绕学生进行设计,让学生深切体会自己才是本节课达成任务的主力军。

本节课“自主学习任务单”主要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整个任务单的设计侧重方法指导,强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通过简洁明了的任务,把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点化为问题,意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实现知识内化和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围绕“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本节课同时搭建了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建构性学习资源、在线学习网站测试等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能够即时评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注重思维的提升,不断修正学习方法,更好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最初让我纠结许久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第一个环节——现场收集自己的数据,反而成了整节课的亮点。一开始,先紧紧抓住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后续的学习环节环环相扣,学生们一直保持很高的学习热情。

另外,借助微视频助学和图文版的学习资源,遇到问题,鼓励已经解决问题的学生充当小老师,为大家演示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整个课堂,教师充当了引导者和旁观者的服务角色。通过前期精心的准备,课堂上教师就显得轻松,没有主讲和控制的课堂,依然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实现了让学生关注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活实践的双赢,也实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提高、共同进步的双赢。

点 评

本课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对心理数据进行调查与分析,尤其是涉及人生规划对人的兴趣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信息技术课程角度,对数据的关联、分析处理方面超出了传统意义上数据的简单统计,有一定的归纳思维价值,并具有较强的基于大数据的决策价值取向,这正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性的优势,这比传统的只是提高一点效率的数据分析已经有较强的突破。如果说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在单纯技术、教学方法及心理学方面都无所挑剔,只是从教学的整体设计与人生发展的角度建议,要在学生的长期发展中观察变化、发现问题,并让数据技术的跟踪价值得到提升。

主题反思论文 第12篇

一、反思成长之路

一个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 决定了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一个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是否高效。时至今日, 我的成长之路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重心失当

刚入教坛时, 我研究“如何教”远胜于“教什么”, 因为抓不到重点, 担心知识点的遗漏, 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力求面面俱到。我最关心的始终是我如何做, 从一堂课的导入开始, 直到课堂结束, 整个过程是自我精心设计的表演, 学生接受了多少, 又创造性地理解了多少, 我不曾在意。现在想起来, 可以用一个词概括自己从教的初始阶段:“重心失当”。即热衷于寻找所谓新的教学方法, 把大量的备课时间花在资料搜集、构思如何教学、教学形式和设计练习上, 而花在阅读和研究文本上的时间极少。

2.有人无己

后来有老师给我指导说, 课堂内容应有所选择, 每堂课要有所侧重, 力求高效———我惊诧、茫然, 因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只好结合各种教参上设定的教学目标, 生怕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偏离原本的解读方向。于是进入了从教以来的第二个阶段:“有人无己”。备课时大量地阅读包括教学参考书在内的相关资料, 各种结论充塞于脑海, 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只将大多数资料认同的说法挪移给学生。这样的文本阅读, 影响了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 也制约了自身教学潜能的发挥, 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也很难有效处理和指导, 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3.浅尝辄止

随着教学经历的丰富, 在处理有些文本的时候, 比如节选在课本中而大学专业课涉及的篇目, 课堂上就会有一些灵感, 带着大学时候探究文本的思维提出一些问题, 学生往往会表现得异常兴奋和积极, 也能发表许多新的创见。遗憾的是, 自己课后缺乏总结, 未曾循着思维之光去深究。所以, 这充其量算是一点浅陋的临场发挥, 缺乏理论支撑。

二、觉解名家课堂

此次活动中韩军老师执教的《雷雨》, 是我们高中学过大学又学、自己从教后又教的文本, 记得高中老师当年的定位是:对受侮辱受迫害的善良的人民的深切同情, 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罪恶的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 预示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大学老师又侧重带着我们分析“繁漪性格的扭曲”及其根源, 但韩军老师则紧扣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 先立足文本, 既承认周朴园的冷酷专横, 又以“周”作为切入点, 依据文本不断设问, 解读出他作为其他人悲剧命运的制造者, 同时也是悲剧的主人公这一结论, 最后给学生抛出问题:谁是命运的主宰?启示我们对生活要怀悲悯之心、敬畏之心。

这样的语文课堂, 真正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 并且充满理性,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自觉意识。韩军老师可谓课堂上的艺术家, 以他严谨的态度、渊博的学识、幽默的风格、多才多艺的表达, 让我们明白, 好的课堂, 不是用华美的语言包装思想的贫弱, 不是用美轮美奂的图片掩饰解读的无力, 不是借优美的音乐来设置情境, 更不是抛开文本口若悬河的说教, 而是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 带领学生真正走入文本, 领会作者内隐的情感, 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并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记得韩老师说:“我们要给学生的, 是一种审美观而非价值观。”是的, 语文课堂是审美的课堂, 语文教师应该是课堂的艺术家。

韩军老师的课, 是以丰厚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知识积淀为基础的。作为先行者, 他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1.拓展知识的广度

“闻千音而知声, 观千剑而识器。”语文教师的许多基本能力都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形成的, 我们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在文学史的框架中摸准脉络, 准确而深刻地解读文本, 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提高能力和水平。总之, “博观”“厚积”是语文教师具备深厚专业功底的重要手段, 是提升个人素养和魅力的重要前提。

2.训练思维的深度

任何一种新的见解, 一种理论的建构, 甚至是一件事情的完成, 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定力, 有能“沉潜”的决心和毅力。语文教师要改善语文教学, 必须从改善自身的文本阅读做起, 在立足于对作品基本意义的解读和把握之上, 或是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 或是采用新的切入方式解读文本, 追寻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读者意义。总之, 我们要尝试从不同维度解读文本, 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新理解。

3.提升能力的高度

韩军老师的课堂, 深刻而撼动人心, 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除了较高的学术造诣之外, 他还具备各种高超的才艺, 或读或诵, 或说或演。他声情并茂的演绎, 有效传递出作品中人物的情感, 为静止的文字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他临场机智的写文, 有力地向我们说明对文本的研究性解读, 能体味到各种情感的一脉相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主题反思论文】相关文章:

主题式反思08-29

大班主题反思08-01

过新年主题反思06-08

班主题反思范文05-21

影子主题反思范文06-10

主题班会反思范文06-11

大班春天主题反思07-06

感恩主题班会反思07-11

期末反思主题班会07-26

善于反思主题班会08-01

上一篇:权重研究下一篇:高校科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