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

2024-08-16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 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指学生将无声的书面文字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 是眼、耳、口、脑协同作用的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 注重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指导, 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 小学语文课堂中该怎样指导学生朗读呢?笔者结合多年的阅读教学经历谈几点认识:

一、示范引领, 感染学生, 激发朗读兴趣, 读有法可依

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倡导“多读”, 并不是让学生没有目的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而是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去感悟和解读文本并深入文本。因此,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文章作必要的示范指导, 教会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运用恰当的的语速、语气、节奏、轻重音等凸显文本的抑扬顿挫, 去引领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教师可辅以自己精彩的朗读去打动学生的心, 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并愿学习老师一样有感情地朗读和说话, 进而引导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认知中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当学生不能达到朗读预期时, 教师可示范引导。如: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在老师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你怎样听出来的?想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和老师读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这样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 在思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也能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二、技巧指导, 多种练习并举, 读出感情

老师要学生读好课文, 首先要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朗读, 发音清楚响亮, 不错字, 不漏字, 不添字, 不唱读, 不重复朗读字句, 不读破句子。老师还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如轻重音的把握、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等。学生朗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让学生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了让学生每节课每个人都有朗读的机会, 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轮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学习伙伴评议读等形式。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 孩子们才会知道在什么时候该采用什么样的语气, 去感受不同的文本该怎样通过朗读去体现, 该怎样表达内心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也要设计不同的朗读方式, 去吸引学生, 促使学生兴奋起来, 达到乐读的功效。如:《山雨》一文中最后一段:只留下山雨的余韵——丁冬。要学生读出山雨后的朦胧迷蒙之感, 丁冬意韵悠长, 声断气连, 仿佛回响于耳畔间。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 对文中多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 可让生进行三重读, 突现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为后来雨来能和鬼子作不屈的斗争作好铺垫, 在读中也展现出他那坚定不移的决心。同时, 也让这声音重重地敲击孩子们心房, 让这声音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课余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 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各种朗诵比赛, 课前一分钟的朗诵展示等。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易于表达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 当场评分、奖励。

三、以悟促读, 相辅相成, 读有共鸣

有效的朗读要求学生积极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 读懂了字词句, 才能收获朗读的硕果。教师要给学生感悟的扶梯, 让孩子们默默读书、细细品味、静静思索, 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 与作者的心灵碰撞。这样, 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并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才能入境悟情。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 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作者王安石的相关资料, 在教学中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 置身实际情景中去体会作者心境:作者王安石此次离开家乡, 对不可预知的前途也不敢肯定, 望着今年又绿的大地, 明年也有绿的时候, 而自己归期却遥遥无期, 望着天上一轮团团圆圆的明月, 更添思乡的情结。“何时”是心里对归期的期盼, 也有几多的沧桑和无奈吧!因此, 学生在读时除了情感的对比, 在“何时”两字上更得见功夫!所以, 很好地理解课文, 融情于景, 融情于文, 很好地与文章对话, 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也是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重要方法。

四、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 情动而音随

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老师可以创设情景, 让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充分的联想, 去感受、去设身处地地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引导学生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去感受、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也可以借老师语言描绘的情境, 用老师选就的适当的图画展示情境, 学生便容易入情入境, 甚至进入角色, “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

五、读后品评, 在质疑中进步, 读有提高

每堂课中, 学生都有很多朗读的机会。学生朗读完后, 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和别人朗读中的不足, 适时进行适当点拔, 及时练习巩固, 有了进步立即给予鼓励, 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引导他们逐渐在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 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了解, 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 而是要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 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 才能真正掌握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 第2篇

关键词:朗读教学  书声琅琅  语文味

“读”是我国传统教学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它是理解读物内容,吸收语言资料,表述内心世界不可逾越的途径。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读”做过推崇与肯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是读与理解的关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是读与表达的关系,“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讲的是读与思考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写作的关系,而这些,都说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对各个学段的朗读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①新课程强调要重视朗读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重视学生素质培养的今天,我认为朗读依然是语文课堂教学强有力的手段和重要形式。在这里,本人对优化朗读教学课堂操作的途径,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以读代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对改变先前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弊端,是非常必要的。②所以,如果用大部分时间“讲课文”,就是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此,我主张以“读”为主,以“讲”为辅,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有的放矢地读。我认为应该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去读,通过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一堂语文课,我们不妨拿出五分之二的时间来“读”,让语文课书声琅琅。如果是语言精炼、文笔优美的散文、诗词等,时间还可适当延长。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是这样设计朗读教学过程的:第一遍读,让学生从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 弄懂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第二遍读,主要是从读中去理解课文;第三遍读,则是让学生仔细揣摩,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更深入理解,也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玩味,主要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鸟的天堂的鸟多和欢的特点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能读出鸟数量多的特点?”“谁能读出鸟欢的特点?”“谁又能读出鸟的天堂的美?”通过这些问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试读。在读与评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美丽景象,体会到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之情。这样一来,“读”代替了老师所谓的分析提问,既减轻了负担,又加深了印象,还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岂不一举三得?

二、借读解疑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总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繁琐又枯燥无味。如果能让学生凭借读去解决问题,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思想,那么,学生学起来也就轻松得多了。如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中詹天佑“接受任务、勘测线路”这一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质疑,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是什么力量使他克服了困难的?”等等这些问题,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为学好这一课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怎样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些疑问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边读边在文中圈注,比赛谁能通过读书发现问题的答案。“一声令下”,学生争先恐后地读起书来,个个读得十分起劲。读完后,学生珍贵的读书体验展现出来了。于是,我乘胜追击,让学生品读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一个个学生当读到“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时,那脸上激动的表情决不会是老师的讲解所能达到的效果。通过朗读,詹天佑那严谨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问出来的答案往往是干涩的,而读出来的感悟却是滋润的。通过入情入境的读,学生的疑问迎刃而解,因为朗读,它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而使他们感动。

三、重读悟情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象才能理解和感受。③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文的形象,创设生动场景,激发学生情绪,而这,首先必须凭借于朗读。语文教学必须建立诵读--以入情的运行来达到披文--悟意的朗读过程。如曾经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为了创设对周总理无限怀念的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送行的人群中,我先指名学生试读“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学生读得抑扬顿挫,感情澎湃。然后,我用哀婉的语调范读。接着我让学生比较同学与老师在朗读时语调语感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问学生“常常幸福”这是愉快的情感,“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言,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感情,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受到老师的渲染,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非动感情不可。学生们细细体会之后陷入了沉思,和作者一样沉浸在了对总理无限怀念之中。一个学生哽咽地说:“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在这样的气氛中,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此时,学生们声情并茂,泪花闪闪。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指出:“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自己去探索。”还是让我们重视“读”吧,在“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琅琅书声。这样,我们的语文课自然语文味十足了。

参考文献:

①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第58页

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60页

③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新课程教学法丛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开明出版社  李家栋    第五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第3篇

一、创设情境朗读

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就必须有学生情感的共同投入,创设情境阅读,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朗读体验,直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美感,获得美的体验,使学习活动变成学生主动的、快乐的事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调动感情,激起内心的情感共鸣。

如在教《秋天》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学生放“秋天”这首歌,然后播放画面:随着轻柔的音乐声响起,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小牛在空旷的田野里吃草,还有活泼可爱的小鹿在田野中蹦蹦跳跳,随着秋风吹起的落叶翩翩起舞,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通过看这样的画面让学生想象那些动物此时的心情,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指点,学生朗读的效果很好。有的学生在朗读时把小鸟的话读得又尖又细,有的学生把小牛的话读得低沉沙哑,还有的学生在读小鹿说的话时,把小鹿那种蹦蹦跳跳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教《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我也是先让学生看一幅图画:一只乌鸦停在一个椭圆型的敞口瓶子前,它一会儿飞来,一会儿飞去,显得很焦急的样子,之后我适时地问: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瓶子?瓶子里的水有多少呢?学生马上回答出这是一个椭圆型的、肚大、口小的瓶子,里边的水也不多,这样学生便体会到了乌鸦喝水的艰难和着急的心情,那么在朗读时就能用急促快速的语气把乌鸦急切想喝水的心情自然而然地读出来,而且通过朗读体会也能进一步理解乌鸦在遇到困难时勤于动脑的主题,同时也能进一步启发学生平时遇到难事时要多动脑,勤思考,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配乐朗读

音乐与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文学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在语言文字的畅游中感悟前人的哲思妙想。而音乐往往也能使人在美的旋律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当文学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和谐结合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草原》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学生放了一段非常轻缓、优美的乐曲,随着优美的音乐声响起,他们边读课文边在脑海想象课文中叙述的优美意境,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学生完全沉醉于祖国江山分外妖娆的美感之中。再如教《春到梅花山》这一课,在指导学生课文朗读时,我给他们播放悠扬的古筝乐曲《梅花三弄》,让学生在舒缓、轻柔,充满古典气息的音乐声中进行朗读,学生完全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读起来抑扬顿挫、绘声绘色,感情充沛饱满。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朗读、赏析课文,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三、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能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如在教《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说:“这节课我们学《皇帝的新装》,先分角色朗读,都有哪些角色?”学生们一一列举:皇帝、骗子、老大臣、年轻官员、小孩,还有旁白。然后我又问:“分角色朗读,分角色的同学你能把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读出来吗?”学生预习准备。然后我适时点拨,十分钟左右的读前分析,人物的性格都已十分清晰,对童话的朗读也更加清楚,接下来进行分角色朗读,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扮演老大臣角色的学生读得惟妙惟肖,他嘶哑的声音一出口,便赢得了掌声。

四、表演朗读

小学生普遍都有好动的习惯,而且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我适时抓住机会,诱导他们扮演角色。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启迪了他们的思维,发展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但丰富了想象,深化了情感,而且也提高了朗读水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除此之外,还有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等等。总之,任何形式的朗读都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选择,恰当地应用,学生才能读有所获。

刘勰曾经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从教师滔滔讲说、条分缕析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把费时费力、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放在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上,才能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自读感知,精读领悟,诵读表达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 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 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教师若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 那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会是支离破碎的, 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 在诵读表达阶段如果没能对学生进行必要且有效的朗读训练, 学生对课文零碎的理解就难以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 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 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学生通过熟读、背诵, 使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小学朗读教学中, 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的同时, 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一、自读重感知, 要爱读、多读、勤读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早就总结了读书贵在自悟自得,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然而部分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学生, 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 不如自己多讲些。教学时, 在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时间的情况下, 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中心思想等大加分析, 学生由于自主阅读的时间太少, 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 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 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 或者教参上的条分缕析。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 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 而教师只要退至后台, 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就行了。

当然, 教师在这个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完成, 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任何一种方法的掌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师要制订一套切合实际的训练措施, 耐心细致地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再逐步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的良好习惯。这不仅会对小学阶段的学习有益, 而且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不尽。

二、精读重领悟, 重在乐读、会读、会想

阅读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 让他们自己动脑筋, 经常比较、揣摩, 养成习惯”。 (叶圣陶语) 杨再隋教授对阅读中的感悟也作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 自悟出来的。自悟, 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 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 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 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导。”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 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 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 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 以学生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 “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

在此阶段, 学生通过自读和教师的点拨、引导, 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的理性分析和情感把握, 也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 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领悟去读文章, 学生便会渐渐地获得读书的乐趣与妙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如何在读中悟、在读中思, 真正做到朗读与思想、情感同步。

三、诵读重表达, 贵在融会、熟练、传情

“文章读之极熟, 则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 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的过程。学生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 非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可。因此,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 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 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这样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 感悟文章的真谛, 达到“情自心中来, 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教师可运用灵活多变、趣味横生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有条件的可运用多媒体课件, 在朗读时配上和谐动听的音乐或者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 让学生将文字信息和画面信息和优美的旋律融合在一起。没有多媒体, 也可以运用录音磁带、教师范读、学生课堂朗读竞赛等方式, 或者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四、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感悟体验, 不断提高

赏读, 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 琅琅上口。教师在教学中, 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 能唤起学生的情感, 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 就应沉浸在课文中, 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 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 注重声调和音量外, 还要满怀感情地读, 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 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 在读中品味语意, 在赏析中加以品读,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 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 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 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众所周知, 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 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学生在朗读时, 不仅要以语感出发, 而且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 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 更具有形象感, 因此, 学生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 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 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

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 如《称赞》、《纸船和风筝》、《回声》等, 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 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 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 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 再去朗读课文的时候, 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 充分地交流讨论, 反复地比较和揣摩, 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学生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 就会形成了技能技巧, 跃跃欲试, 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 如表演读、诵读, 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反思 第5篇

参加工作三年,今年是第一次接触语文教学工作,以前总认为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起来很容易,毕竟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耳濡相染的语言环境,但当我真正接触到实质的语文教学工作后,才发现其中的各种不易,即使是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也着实有些“梦想不能照进现实”,教学工作中存在很多疑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拿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来说吧,虽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朗读方法的指导、朗读习惯的培养、朗读过程中情感的渗透引导,进行过一定的训练,但一学期过去了效果却不明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下面我将教学中存在问题、疑惑做一总结,以此进行深刻反思,改正不足,继续前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部分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朗读活动,如:随意的自我的毫无目的完成朗读任务,有的甚至不愿意张开嘴巴大声的进行朗读。朗读习惯不好,坐姿不端正,不用手指指着朗读内容,朗读时不知道做出重点标记,如:带拼音的生字生词、重点词句、优美词句、特殊词句,筛选重点信息。朗读过程中语音不标准,语调不优美,轻读重读不明确,停顿不恰当。中间停顿过多过长,朗读不流利经常加一些“恩”,“呀”的语气词,或是自行加字少字。最严重的是朗读时没有投入感情,与文本融为一体。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经过若干遍的朗读感悟之后,仍然读不出课文人物或作者的感情色彩,朗读效果干巴巴,声音生硬千篇一律拖音现象尤为严重。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经过若干遍的朗读感悟之后,仍然读不出课文人物或作者的感情色彩,朗读效果干巴巴。还有教师要求学生“大声地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结果,整个课堂果然是书声琅琅,非常热闹。但学生不能够监控自己的朗读,往往到最后就从自由读演变成了不规范的齐读。

其二,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表现出空泛和缺乏实效性的特点。朗读要求经常只是笼统的“要读出感情”或“把„„感情读出来”,而没有就如何读出这种感情提出具体的指导。

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议也比较笼统,“好,他读得真有感情”,或者“读得真好,大家鼓鼓掌!”,其结果是,学生对于怎样读才算“有感情”或“好”,至多只能形成一些朦胧的感受。

二、改进措施及今后教学设想:

首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先要扫清字词障碍,借用工具书,帮助解决生字生词,要读得“准”,读得“正确”,这就要以必要的识字量和正确的普通话语音为基础。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得多了,语感、语调也就出来了,朗读有助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精湛的语言文字对于小学生有时难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试着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多读,来帮助消化理解。在初步理解课文之后,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准、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讲—问—答”,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朗读,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读—想想—品品。这样,通过足量的时间,多样的方式,加强了朗读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自己眼前的每一个学生有无开口大声朗读。

在让学生大胆开口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音量适度、仪表大方。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发言响亮,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有感情朗读的基本技能,如重音、停顿、速度、节拍、语气、语调,以及表情等等。正确地断句,不能读破句,这主要表现在停顿和气息的一些处理上。学生的口语经验已经使他们对句子结构和语句节奏等形成了一些感性知识,教师仍需引导学生正确感知处理。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培养好的朗读习惯,那就是“眼到、口到、心到”,需要学生对自己的眼、口、耳、脑进行协调配合。学生在朗读中常常表现为能以比较快的速度和正确的读音“唱”出全文的文字,但对自己在“唱”什么却缺乏必要的知觉和监控。

朗读时侧重情感表达引导,让学生联系自身经验,理解和体会特定角色或自己在特定

小学语文朗读策略之我见 第6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朗读

一、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正确识字识词。小学低年级识字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地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地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流畅,增强语感。教学时教师可指导范读,使学生对字音形成初步印象,再通过自由、轻声朗读,进一步读准字音,然后抽读生字、指名认读,进行适当检查、正音。

2.增强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能准确理解语言文字,把握作者的写作感情,常常是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朗读是理解的基础,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品味、揣摩,然后教师再作适当点拨、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克服在口语中存在的词汇贫乏,词不达意的毛病。

二、注重朗读目标的明确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朗读前要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朗读,以达到提高朗读能力,加深对文本理解的目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提出读的具体目标。

1.初读课文。这一层次要求学生正确地读,正音正字,理解字词,感知整体。

2.细读课文。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进行明义性的朗读,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弄清作者的写作目的的效果。

3.精读课文这一层次侧重表情朗读,从研究文章的精华之处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逐步进入情境,介入角色,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精心准备作好指导

课前,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紧紧抓住课文的情感脉络,吃透课文字里行间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安排好朗读教学的手段、形式,确定好朗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间安排等要素。细细推敲课文的感情基调,对重点句段的不同语气、速度、轻重音、语调等指标要心中有数,并亲自“下水”练习感情朗读,要把所有的朗读要求能融于自己的声情并茂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之中。有了这些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就得心应手了,或在课堂的情绪高潮中即兴范读;或在学生朗读不到位时,引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语速、语调,指导学生进入情境,读出真情实感;或对学生的朗读作出中肯而又正确的评价,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四、形式多样,合理应用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各种形式的朗读,又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因此,恰当地选择朗读的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当需要激发情感或学生朗读不到位时,可用范读指导;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借助朗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文章的内容、层次时,可采用引导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否则,学生便会依赖于模仿而不愿意主动思考。此外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但也是导致“滥竽充数”的温床。各种形式的朗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其作用是有区别的。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就不同。因此,教师要通盘考虑,从整体上精心设计朗读训练的全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最有效的朗读形式,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大效益。

五、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应把握的重点

1.严格按照新课标准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的读,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在正确读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有感情的读”。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师应明确它的重要性,摆正读与讲的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下,由学生去读、去悟。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读的机会,通过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领悟、积累,为日后运用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

2.注重训练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要针对不同课文内容创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朗读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流利的朗读,要求学生朗读时发音要准,吐字要清晰、圆润,发音要响亮,不念错,不任意加字、丢字,不读错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特别要注意不可拖长尾韵。同时教师还要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朗读的机会,及时纠正错误。如果学生读“准”了字音,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养成边读边看标点符号的习惯。反复给学生进行范读训练,让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如何使用标点符号,领会这些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做到正确、清楚、流利地朗读。

3.训练教学要注重寓教于乐。训练教学不仅仅要通过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要使学生掌握好朗读的要领与技巧。在这一点上,教师需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阅读时间,但是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机械式地进行同一内容的反复,而是要掌握一定的训练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教师还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提高自身范读水平,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进行示范。

总之,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深刻地体会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不但要重质量,也要注重读的形式和方法,读要读出情,机械的重复只会使学生“食”之无味,“言”之无语。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训练,是学生、教师、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是让学生情藏于心间而溢于言表的深刻体验,是永远具有生命力的永恒不变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严建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第6期

[3]韓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彭巧燕,贺方春·试论朗读教学的情感把握[J].云梦学刊,2003(1):112-113.

当前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第7篇

虽然朗读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但现实的朗读教学却存在种种隐忧。

1.朗读教学受重视不够。曾几何时, 朗读这一手段被人忽视。不但大学听不到读书声, 即使在初中、高中教师也不再组织朗读, 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性。学生因没有朗读课文, 而根本不能把握文章, 又如何去理解文章?教师这种忽视朗读的做法使学生淡化朗读, 最终使一些学生根本不能把没有一个生字的文章通读, 从而使其厌倦朗读。

2.朗读教学时间不足。紧张的教学计划、繁重的教学内容挤占了课堂仅有的45分钟, 这使得老师不得不放弃不该放弃的课上朗读来进行其他教学任务。有些老师虽然也安排了课上朗读时间, 但大都是来去匆匆, 雁过无声。试想:学生课上朗读的机会都没有了, 还谈什么相应的指导与规范?

3.朗读教学缺乏科学性。现在大多数初中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无非是一书一人一嘴而已。教师经常用的方法也通常是让全体同学念经似的齐声朗读, 有些同学根本就是凑热闹, 结果读完之后连读的哪一段都不知道, 不能达到朗读教学的目的, 同时还会使同学们对朗读产生厌烦。这种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

4.朗读教学缺乏多样性。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以上三种“声势浩大”或“方便快捷”或“盛大隆重”的方式, 让学生抑或闻而生畏抑或欣喜若狂, 其实是教学形势单一带来的极端后果。久而久之, 使教学枯燥乏味, 并扭曲了朗读教学的根本。

那么, 如何实施朗读教学呢?笔者有几点尝试。

一、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朗读的总要求。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 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入情入境, 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 情感丰富。因此, 在教学中绝不能急于求成, 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

1. 感知课文, 把握基调。

一篇课文反映的总的感情倾向就是感情基调。朗读的基调则是根据朗读作品要表达的情感而确定的基本语调, 又称作基本语气。它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停顿、轻重、快慢和高低的变化。这些表现形式直接受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制约。因为人们的思想情感是丰富而复杂的, 有欢乐的、愉快的、悲伤的、沉痛的、压抑的、沉重的、激动的、不安的、绝望的、怀疑的、感慨的等等。各种情感在朗读时, 都应采取恰当的朗读基调表达出来。

如中学语文《背影》一文, 生动地再现了父子在浦口车站分别时, 父亲为儿子买橘的背影, 刻画了一个感人的慈父形象, 表现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朗读时宜用低缓而深沉的基调。然而, 与此感情完全不同的写景抒情散文《春》则应采用不同风格的朗读基调。因为作者以诗的笔调, 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争荣的景色, 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所以朗读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采用喜悦、欢快的语调表达内心的感受。总之, 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文章, 表达的情感不同, 朗读的基调也不相同。朗读时一定注意朗读的情感与基调的有机结合, 才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2. 理解课文, 尝试朗读。

米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使人感受”。阅读教学, 就必须注重活的朗读。同时,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朗读的规律, 强调基本要求:“不销、不添、不丢字、不喊、不唱、不重复。”进而提出较高要求:“有合理停顿、有抑有扬、感情丰富”。学生朗读时应当做到“眼先到、脑思考、口读好”。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使学生对课文蕴含的主题有了进一步的领悟;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地反映学生理解与体验程度。

3. 赏析课文, 品读佳句。

品读好词佳句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中心, 学习遣词造句, 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妙语佳句进行细细的品读, 指导欣赏。读时要注意三点: (1) 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2) 为什么这样读? (3) 反复试读, 体会感情。经常训练, 学生读的有根据, 练中见成效, 读中品味。从而提高学生揣摩、体会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反复朗读, 记忆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 (段) 优秀诗文。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记忆背诵。例如《白杨礼赞》的第五自然段, 课文词藻优美, 内容丰富, 应让学生反复读, 读中体会、领悟、升华。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是说在琅琅的读书声中, 课文的优美意境, 华丽辞章, 不用解说, 自然会理解其义。

二、示范朗读、指导训练

指导学生朗读, 讲一点有关朗读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初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因此, 教师的范读指导是最有效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 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教师不但可以用美的声音, 还可借助美的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 把教师丰富的感情体验直接传递给学生, 这对诱发学生进行深入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催化作用, 可引导调动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 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 从而轻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强化读书, 提高朗读水平

课堂教学担负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产生浓厚的读书兴趣, 习得有效的读书方法,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特点, 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朗读形式如指读、抢读、轮流读、齐读、接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等, 有意识地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加大朗读的量, 实现朗读与理解的互动。

采取多种朗读训练方式, 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另外, 教师要充分开发朗读资源, 重视课外读书的活动, 引导学生在课外自觉地、有兴趣地进行读书活动。总之, 下大力气抓好朗读训练, 有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有助于说话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因此, 抓好朗读教学, 是中学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现代教育教研.香港新闻出版社, 2008, (9) .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之我思 第8篇

目前中学语文新《课标》又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有效地朗读,在朗读中提升整体感知与把握的能力,从而感受情感的熏陶。我们也许不曾意识到,朗读也是一种感受与表达,也是一门升华知情意感染力的艺术。“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做好朗读教学的引导与培养,是我们突破语文感受教学中的一条捷径。

一、关于实施

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日常诵读的评价。可见,朗读培养是有目的、有着重点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学生朗读的有效指导非常重要。

以下是学生对于课堂朗读接受程度情况的调查:

可见,学生对于静态的文字,更愿意以动态的形式接受。如果课堂朗读铺垫、引导等处理得较好,学生还是很喜爱朗读并乐在其中的。

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领悟文章的精妙,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1. 品境——了解写作背景及作文目的

提供情景导入或渲染。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或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学生朗读时才能投入感情,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

2. 入境——理解感受文情,置身情境

朱熹有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用心思考,把朗读跟理解相融合。只有熟悉、理解,才能理解得到位,读得好。

“入境”朗读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先要有意识,有感情,会引导,对课文的意境有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其间,教师可通过音乐、图片、实物、电脑课件、影视片断等生动直观的手段营造朗读的情境,亦可通过表演、竞赛、教师引读、范读等方法激发朗读的情趣。

3. 出情——进行有效的朗读技巧指导,使学生读出感受

朗读前的引导、铺垫很重要,它的一切目的是为了很好地表达,也就是“出情”。朗读技巧的指导很重要,而有效指导则更应强调。通过指导,学生既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也要明白不同语言朗读的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情感细腻程度的把握等等。对于学生既要有感性的认识,又要有理性的指导,才能避免学生的机械模仿。

朗读不但要重质,更要重品悟。读,要读出情,品,要品出意。机械的重复只会使学生品之无味、诉之无语,甚至倦怠;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训练,是学生、教师、作者思想世界的激情碰撞,更是学生深刻体验的放开与表达,应当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

二、关于有效性

课堂朗读,已被重申了许多次,但它的实施运用却在教学中鲜为所见。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我认为具体有效应得到重视。

1. 再现图画。

就是用实景图片、幻灯片等视觉刺激,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使学生感同身受,自然进入到文本意境,促使有效理解、朗读,使学生在欣赏图画时产生感情,并注入朗读中。此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描述说明或写景抒情等课文。

2. 音乐渲染。

就是借助声态听觉的形象,烘托、渲染朗读背景,较好地结合内容刺激学生的朗读感受,既让学生感受文段的音乐美,又激发了学生的感受力。此类方式适合对情景渲染力要求较高的课文。

3. 语言铺垫。

所谓语言铺垫,就是指教师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环境、情感等的生动描述、铺垫,引起学生知情意的共鸣,提高朗读效率。在做语言铺垫时,教师应注意语言精练、明了,具有较强感染力等特点。

4. 视频。

这里所指的视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形象地再现画面和知识内容,插入集合动态画面、声效背景等综合手段的教学方式。其学习方式相对而言更加轻松,涵盖性较强,也较为直观。在教学过程中,视频的内容更具有凝练性和生动性,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下是课堂朗读练习综合几种形式的效果调查:

从此调查可见几点问题:

1.自由朗读不如齐读效果好,齐读不如个读效果好,个读不如教师共同参与效果好;

2.学生对于朗读兴趣较大,混合出声效果较好;

3.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分角色朗读,对整体学生的影响较好,两人或多人参与效果较好,但朗读个体也容易欠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4.教师在学生整个朗读过程中的引导和归正作用很大;

5. 直观图片、声效影响、语言引导及视频,几种

方式相比,直观图片较好,语言铺垫次之,声效感染力的引导效果最好,而视频对于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局部理解的影响效果较好,但也往往容易把学生带离文本(几种方式综合运用效果更佳,但过程较为繁冗,耗时也较多)。

三、还需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哪些具体问题呢?

教师对待朗读教学应该有一个正确、明确的态度,做好示范,做好引导,做好评判。为了加强学生诵读指导,提高朗读水平,教师也可以从字、词、句入手。每个词都具有特定的意义,不同的词语,比如在重读、停顿等方面,在朗读时,需要有不同的音效形象,让感染力更鲜明和强烈。

此外,也可以通过对比等方法,促进学生理解、感悟,丰富语言的色彩。教师应讲明要领、技巧,指导好学生,带着学生,在情感、意境、节奏、音效,语气、语速、情感、语调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品析。另外,可以采取学生间互读、互议等方式促进提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齐读、个读、对读、串读、分角色朗读、跟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方式的间或运用,也不失为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好方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朗读后的师生、生生交流也非常的重要、有效,教师应加以引导、解答,不可忽视。

关于评价的语言,有一般性肯定或否定的语言,有一定激励性的语言,充满激情的语言,有针对性的语言,指导性评价的语言等。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具有激励性,并且充满激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但朗读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课堂朗读效果往往不佳。

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而又缓慢的过程。其中,朗读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地正确把握好朗读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悉心指导学生朗读,就能使课堂朗读教学最大程度地呈现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音律,也就能唱好品味朗读的优雅歌谣,更好地为语文教学及情感领悟、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中学语文朗读教学例谈》,知识出版社。

[2].张华毓、胡兰《我们的朗读课堂》,长春出版社。

[3].罗敏《初中生创造性阅读》,重庆出版社。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第9篇

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曹文轩先生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 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 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朱自清先生也认为,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 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那如何才能搞好朗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重视学生的课前自读,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前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课文一般篇幅较长, 如果都放在课堂上来读, 往往时间不允许。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前朗读和指导。朗读时要求学生带着部分问题去读, 每读一遍都要有所收获。如第一遍要扫清文字障碍, 要读通顺, 第二遍要能抓住重点词句, 揣摩作者感情, 要读流畅。同时对不理解的词句进行标注, 以便上课时拿来讨论, 这样也培养了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

二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通过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老师是学生模仿的首要对象, 老师朗读水平高、发音标准、音色优美、朗读流利、声情并茂……这些都无声无息地感染和熏陶着学生, 学生在模仿中能不断提高朗读能力。同时, 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 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 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 朗读好课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生才能共同进入角色。当然, 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 边看边画, 正确听出节奏、停顿、速度以及轻重缓急, 让学生进入意境。有不少语文教师采用录音或由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范读, 或许效果不错, 但笔者认为教师的范读更具亲和力、感染力, 效果会更佳。

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自读是为了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仅是粗读;范读是为了激发学生赏读课文, 也只是辅助而已;只有学生的朗读才是最重要的。故初中语文课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 让学生展现自我, 抒发情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笔者始终认为, 一节语文课若自始至终都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 那一定算不上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一方面, 教师可以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赛读、表演朗读……有时还要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 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文章班、组齐读;感情婉约的文章要求学生跟着老师读;情景交融的文章配乐朗读;而戏剧性的则分角色朗读。另一方面, 要“授之以渔”。教师要善于对学生朗读给予指导和评价, 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教师要能准确地把握停顿、重音、轻读、拖音、语调, 并且要掌握好速度和节奏, 做到抑扬顿挫, 要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师应精心选择朗读训练, 每次训练应有侧重点, 做到“一训一得”。学生反复练读, 用心体会, 一旦掌握朗读技巧、学会朗读方法后, 就会举一反三, 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因此, 朗读不仅不会耽误时间, 反而会提高阅读效率,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指导之我见 第10篇

现在很多朗读指导走进一个误区, 拿腔拿调, 表演式的朗读就是好的。错!崔峦老师在第九届全国小语赛课活动中明确指出:要让孩子读得自然, 回归语文味。

那么在教学中, 怎样才能让学生想读, 会读, 读懂课文, 读出感情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指导学生朗读, 要有明确的要求, 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地进行

小学生对于朗读有一种急切的心情, 希望一拿到课文就立刻念得既流畅又富有感情。正是这种心理因素, 往往使他们在朗读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出现读错字音、加字、减字、读破词、读不通顺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急切的心情, 往往会令学生对课文囫囵吞枣似的理解, 起不到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课文的目的。这时教师可以首先请他们自己小声朗读一遍, 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通顺。当再次读课文时, 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 感知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以后, 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像这样, 每次学生读课文前, 老师由易到难地提出明确的要求, 学生易于完成, 也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指导学生朗读, 应发挥学生主体个性

课文中的一些句子, 不同的人读了以后有不同的感受。学生朗读时, 生出的感情可能不一样, 只要学生的感悟有道理, 我们就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 而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学生。

我在教学《落叶》一课“秋天到了, 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这一句时, 我请孩子们根据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叶子是怎样落的来读这句话, 孩子们“落”下了十几种不同的叶子。有的叶子飘飘悠悠地落下来, 有的叶子干脆利落地落下来, 有的叶子悄悄地落下来, 有的叶子在风中旋了几个圈儿才落下来……感受不一样, 读出的效果就不一样。

因此, 我认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老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并逐步培养起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3 指导学生朗读, 精心设计读的形式, 因材施教, 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 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运用范围。

为了让学生获得整体印象, 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 或者为了指导朗读, 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或指导性范读。

当教材中出现了长句、结构复杂或学生难懂的片断, 教师可采取领读的办法, 引导学生读通、读顺, 并指导和训练学生要把视线放宽一点, 一次多看几个字, 避免读破词、读破句, 为理解带来困难。

为了诱发想象, 体会意境, 发展形象思维, 对于画面集中、含义深远、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的地方或古诗词, 教师可指导学生小声自由读或闭目听教师吟诵。

为了提高兴趣, 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对故事情节强或对话较多的课文, 可进行分角色表情朗读。为了强化记忆, 活跃气氛, 对于诗歌、警句或精彩的“点睛”之笔也可以齐读。

为了较好地进行朗读训练, 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 刚开始可采用师生相互伴读, 有一定基础后, 为了提高朗读效果, 采用分人或分组轮读比赛。

因材施教, 精心设计读的形式, 在于学生读熟、读通、读好课文,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4 指导学生朗读, 要创设情景, 激发朗读兴趣

朗读训练, 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 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 昏昏欲睡。教师要适当地创设情景、创设气氛, 让学生愿读、乐读、争读。

例如, 在教学《江南水乡——周庄》一课时, 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周庄美丽景色的句子读正确、流利后, 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周庄水中有桥, 桥上有家, 家中有水的独特景色, 配上有清脆的笛子伴奏的背景音乐,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周庄的美, 再把这种体会带进去读这些句子, 给文中的美景配音。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为了给文中的美景配好音,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 认真体会周庄的美, 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有的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在多次有效的训练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获得提高。

5 指导学生朗读, 注重读后评议

指导学生朗读时, 要特别重视读后评议这一环节。好, 要指明怎么好;不好, 要指明怎么不好, 该怎么读, 为什么这样读。可能刚开始, 学生还不会很到位地评议, 只能从声音是否洪亮, 读音是否正确这些方面来评议。老师可以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恰如其分的评议。其他的学生就会在老师一次次的正确评议中学会评议别人朗读效果的方法。这样训练, 不仅及于语言的形式, 还深入到内容;不仅于技巧, 更深入到感情。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 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朗读感觉, 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第11篇

一、勤学多读练技能,以美读激发爱读

朗读既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朗读可以激发美感,让人领悟和体验美感。语文老师如何能在课堂开始就将学生带进情感的天地,为新课的教学开好头,为新课打好情感的底子?此时指导学生阅读成为关键,教师可以采用文本对照的选取方式,将文本与学生的成长相对比,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情感的调动和激发,深入地走进文本,深入体验文本中的丰富意蕴,品味文本情感,创设情感空间。用深刻的思考、优雅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世界,启迪和熏陶学生的心灵。阅读的开始,就是感情酝酿的开端,上好每一个课的开头,用情感将学生带入语文教学的情境之中,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这样的情感阅读体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情的温暖,从而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真、善、美的标尺。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先读了不下20遍,最后背了下来。当我再次聆听一些朗读录音后,又揣摩了多出节奏、语气、语调的处理技巧,最后配合《春野》这曲优美的背景音乐流畅的进行背诵。学生听后,明显,热情高涨,兴趣浓厚,收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巧设妙法品美文,恬吟密咏出灵感

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内涵的重要方法。在美文或者诗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凭借联想、想象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并进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语言情境,体会语言情感,领悟语言情境,理解语言技巧。记得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时,笔者就其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进行了仔细地推敲。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庭山水比作一只白银盘,皎洁的月亮比作一只青螺,想象令人啧啧称叹。课堂上,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反复吟咏,看看还可以把平静的洞庭水面比做什么,把圆圆的月亮比作什么?这样一来效果就逐渐显现了。又如,在教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时,学生必然对祖国心生敬爱。此时,老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一场活动,将伟大祖国的形象通过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重新演绎出来。老师可以将《我爱你,祖国》这首民谣唱给学生们听,在深情饱满民谣的背景烘托下,在学生快乐的吟诵中,学生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通过学生吟咏,不仅清晰地了解了这段历史,而且从中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少年能力强大,则这个国家才能够强大,祖国强大,心中才会涌动浓厚的爱国之情和自豪感。通过参加老师精心安排的这个吟诵,初中学生也对自己国家心生浓浓的爱意,也逐步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埋下振兴祖国的种子。通过老师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语文课本上的不再是干瘪的汉字,而是或喜或悲的生动的故事。学生通过参加各种诵读,逐渐会对语文产生由衷的热爱。

三、课堂延伸到课外,养成诵读好习惯

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还有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情境创设几乎贯穿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过程中,仅靠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还有教材中有限的诵读范本,显然难以满足创设情境的要求,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有效地突破时空限制,创设直观、形象、丰富、感动的课堂情境,更可以把这个空间延伸到课堂以外,在课堂之外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个世上至真至纯的美的情感。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尤其是在表现美的时候。为此,我们可以选择适宜的文章,引导孩子们进行课外书的大范围阅读,让他们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中升华那绚烂多姿的心灵。在课外,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一系列的名著,让学生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莫大的快乐,同时也用行动真正诠释了“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这一文章主题,让诵读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好习惯。朗读课外作品,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等得到显著提升,朗朗上口的语句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睿智、鲜活的思想,俯瞰到深刻的生活哲理,学会做人的道理,达到读书使人明智的真正作用。

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转变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坚持把朗读教育放到实处,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甚至是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长足的进步的,随着这些能力的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越来越棒的。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刍议 第12篇

一、范读,渲染气氛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朗读虽然是带有一定技巧性的活动,但动情动感,入情入境才是关键所在,课堂上教师的范读不可替代。教师特色的范读能融情于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特别像《梅花魂》《桂花雨》之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那就无法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怀念!这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才能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朗读,授之以法

朗读是一种对话,通过朗读,学生把无声的文本化成有声的语言,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富有成效的朗读呢?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们不仅做到示范朗读,更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提高朗读水平。以下就是我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个性朗读

个性化朗读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它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理解的朗读,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含义。对同一篇课文中的同一个句子,所抓的关键词不一样,学生的理解就不一样,朗读感悟也决不会雷同。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对以下描写詹天佑内心想法的句子,学生的理解就不同: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有学生读时把“第一条”读的较重,说他强调的是这条铁路对中国人的意义。而有位学生朗读时却强调“否则”一词,他认为这是修不好铁路的严重后果。有的一句比一句读得强烈,一气呵成!他说:“詹天佑下定了决心要修好这条铁路,只有这样读,才能表现出它的决心!”看,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不一样感悟也不一样,这时候我们就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这也正好证实了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朗读指导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一味求同,要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体验,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倡导个性朗读。当然,当学生的理解偏离文本的时候,教师还是有必要纠正的。

(二)想象朗读

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充分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像画面朗读就是一种发挥学生想象力很不错的方法。我在教学《詹天佑》中的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那段时,对描写詹天佑工作场景的句子“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我就用了想画面朗读的方法。我让一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其他同学则闭上眼睛想象文字所描写的画面。读完后我问:刚才同学们都看见什么了?“我看见詹天佑在呼呼的狂风中艰难的勘测,满身的黄沙。”“我看见詹天佑在昏暗的油灯下绘图,不满意的地方改了又改。”“我看见詹天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工地后,一刻也不休息就开始绘图,计算。”……这时我让学生朗读这句话,把自己刚才想的画面都读出来了。这比我去强调哪个词应该读重些,哪里该读出艰难效果好多了,因为这些都在学生刚才想的画面里。想象当时的情景这种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无形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表演朗读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表演朗读,是对课文内容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所以边演边读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好方法,它使朗读事半功倍。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的童话、寓言都适合表演朗读。在教学《陶罐铁罐》这课时,我就让女生和男生来表演读。由于陶罐、谦虚有礼,铁罐傲慢、无理的形象已经在学生的脑海里了,学生在表演读的时候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自然是读的有声有色了。这种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这时对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

三、评读,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满智慧的评价,不但能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穷人》中的“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一句时,当学生读得不是很到位时,教师说道:“你只把我们带到桑娜家门口,还没让我们看到桑娜的神情。”当有学生读得更好一点时,教师是这样说的:“这次我们看到了桑娜,并看到了她的不安。”当学生读得很到位时,教师赞扬道:“听了你的朗读,我真能看到桑娜那忐忑不安的样子,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矛盾。”

这位教师就是很好地结合了文本的内容对学生的朗读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当然,首先,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本身对文本的感悟很深,其次,这也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上一篇:商誉的计量下一篇:均衡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