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程式范文

2024-06-18

教学程式范文(精选12篇)

教学程式 第1篇

担任园林美术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美术专业出身, 其所受教育理念历来都是彰显个性、不拘一格, 对理化定理和数学公式一类程式化的思维方式则相当避讳, 甚至不齿。其实, 这一现象体现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即人类思维方式中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都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只是人类的有些活动更强调理性, 而有些则更强调感性。在艺术创作中强调感性思维无可厚非 (当然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排斥理性思维) , 但是这种“强调”被过分带到艺术教学中就大为不妥了。因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是两个不可等同的概念。艺术创作所遵循的是艺术规律, 而艺术教学遵循的是教育规律, 艺术规律只是艺术教学的内容之一而已。明确了这一点, 就有了下面讨论的前提。

当今园林美术教学的教学效果大都不甚令人满意, 原因有很多, 其中教育者思维方式的桎梏是关键因素。如前所述, 教师重感性轻理性的思维方式给教学造成了负面影响。

首先, 在教学模式上, 教师还是一味地追求感性经验的积累, 忽视理性的理解和分析, 这是传统艺术专业教育的特点之一。在艺术专业教育中, 启蒙阶段大都在年少时就开始了, 此时, 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感性认知还相当敏锐, 而对事物的理性分析理解还很薄弱。因此, 大量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 相当数量的直接感官刺激, 可以使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经验, 日积月累, 学生渐渐地加深了对艺术表现的感悟, 犹如佛教中的“渐悟”。这种教学模式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学生主观上要有明确的兴趣指向, 二是教学要有足够的课时量。园林美术教学中, 这两个前提都不充分具备。园林专业的学生大多原是学理科的, 很少人对美术有明确、强烈的兴趣爱好。即便个别同学有, “那也是小时候的事了”。至于课时量, 就更显不足了。园林专业是涉猎相当广泛的学科, 有很多专业课程要上, 再加上现在的本科教育是素质教育, 设课面很广。相对于美术专业而言, 园林专业课时量少得可怜。总之, 这种“渐悟”式的教学模式不适宜园林美术教学。园林专业学生虽然在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感性认知的敏锐上不如儿时, 但他们的优势在于善于理性思考, 具有很强的分析理解能力。针对这一特点, 教学应该从理性的艺术规律和绘画原理入手, 使学生首先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 然后再去指导实践。这样, 学生的经验便是对理论的验证而不是理论的出发点。这种方法和前者相比是一种逆向思维, 根据学生的特点, 它能有效地缩短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这种教学模式看似更加简单直接, 其实不然。在心理学意义上, 理性思维原本就是比感性思维更为高级的思维阶段, 其难度和复杂程度自然更高。实现基于理性思维的教学模式, 对于园林美术教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特别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熟练的美术技能, 还要对美术规律、绘画原理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要对园林设计具有足够的了解, 三者缺一不可。熟练的美术技能是实现这种教学的前提条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教师示范是极为重要的。课时的局限, 无法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来获得直接经验, 那么就要通过观摩和模仿教师直接明晰的作画示范来获得间接经验。学生在不善于观察和模拟客观事物的情况下, 对教师行为的模仿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的示范一定要清晰、流畅和准确, 没有熟练扎实的基本功是无法完成这种示范的。为了利用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强的特点, 在教学中应该理论先行, 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 那些绘画原理是相当晦涩, 甚至玄妙的。要想把它讲得通俗易懂, 形象生动, 就要求教师对绘画原理有精准、深刻的认识。只有“深入”才能“浅出”。相对于美术专业的教学而言, 园林美术教学是有着明确的专业指向性的, 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就要求园林美术教师要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对园林设计要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能够熟练地绘制园林表现图, 清楚园林设计需要什么, 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什么, 维有如此, 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 在教学内容上, 感性的体验式的内容占有大量的比重, 而理性的领会式的内容明显不足。大多数院校园林专业的美术教学都只是移植了美术专业基础教学的内容, 注重感性经验的积累, 涉猎范围较为全面。实际上, 园林美术教学内容绝不应该如此而已, 而是应该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实用性, 根据园林专业特点对美术专业的基础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明确的取舍, 同时做出指向性的延伸。这需要教师在具备美术理论和绘画技能的基础上做大量的工作。下面以园林钢笔画为例进行深入的探讨。

园林钢笔画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表现对象。园林钢笔画的描绘对象很明确, 无非是山石树木、水面道路以及建筑等。首先要以理性思维方式把这些对象从客观的自然景象中抽离出来, 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概括, 总结出一整套程式化的教学内容。以树木为例, 树木由树根、树干、树枝、树冠 (树叶) 组成。在教学中, 要给学生提供并示范明确的作画步骤:按照生长态势从树根画起, 再到树干、树枝、树冠 (树叶) 。作画时, 树根是最容易被学生忽略的部分, 可以把树根归纳为三种形态:裸露式、半露式和隐藏式。教学时一定要强调, 画树根不仅是画树的组成部分, 而且是交代树与地面的关系。树干也可以分为三种形态:挺拔型、流畅型和婆娑型。树干的形态从整体上决定了整颗树的性格, 教师应该分别给以举例示范。树枝是作画过程中的难点, 在二维空间内, 要表现出树枝向树干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生长, 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来说并没有那么简单, 要结合它从树干向外生长的态势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树叶是作画过程中的重点, 要表现出树叶的三个形态要素。第一是单片树叶的概括, 可以是三角形、圆形、心形或不规则形等, 但它更重要的是作为叶丛体积的机理 (或调子) 出现的。第二是叶丛的体积, 画树叶要从整团叶丛着眼, 单片叶子入手, 同时要注意叶丛和树枝的关系。第三是树冠的轮廓线, 作画中三个要素要相互联系, 这种作画步骤便于理解树木的生长规律, 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当然, 这种画法不是唯一的, 特别是对于成熟的画家来说, 作画时随心所欲, 哪儿都可以作为作画的起点。然而, 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随心所欲”教给没有美术基础的园林学生的话, 效果只有一个, 那就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同种类的树木, 其组成部分的形态特征不同。在园林专业中, 植物从形态特征上可分为乔木类、灌木类、丛木类、藤木类和匍匐类。对不同树种要概括出较为明确和相对固定的画法, 甚至可以列出各类对应画法比较的图例表格。

二是形式语言。钢笔画的形式语言是由各种形态的线来表现的。教学中, 要把这些线加以提炼概括。从形态上可分为长线、短线, 直线、曲线, 畅线、涩线等;从工具上可分为粗线、细线;从功能上可分为轮廓线、结构线和肌理线。对这些学生都要加以练习。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 这些理性的分析和讲解要由教师在具体画面中进行示范, 这种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同时调动的形式是学生容易也乐于接受的。通过以上程式化的概括和总结, 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单体的练习, 之后再把这些单体构成画面。构成画面时, 同样要首先从理论上讲解其原理, 同时结合画面进行示范, 如构图中的包围式构图和中心式构图, 收尾中的渐尾式和顿尾式。这些原理要活学活用, 结合具体画面来理解。

综上所述, 根据园林专业的特点和园林学生的实际情况, 园林美术教学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理性思维为主, 以感性思维为辅, 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从传统美术专业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进行理性的概括和提炼, 实行程式化教学。这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这里的程式化不是教条化, 而是相对于传统美术教学中以感性经验积累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而言的。当然, 正如开篇时所提到的, 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方法有它的长处, 同样也存在着短处, 短处就是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教条和死板的现象。这就给教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在深谙艺术规律的同时研究教育规律, 要明确程式化教学和程式化艺术的区别, 充分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使学生在理解作画原理、熟练作画技巧之后, 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陈丹青.退步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潘鲁生.艺术与技术并重——关于设计艺术职业技能教育的断想[J].设计艺术, 2001 (01)

有趣的漫画程式教学设计 第2篇

2、常用漫画程式:

(1)倒栽葱:被用来表现受到刺激后的夸张反映。

(2)五官变形: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漫画人物的五官是可以任意变形的。

(3)魔鬼形象:想一想漫画中的魔鬼形象都有哪些特征?

(4)动物化:动物化可不是把人画成动物,而是一种类似与比喻的手法。

(5)喷饭效果

(6)残像法:利用视觉短时间停留的原理创造出来的独特手法!

3、发掘漫画程式:

漫画程式还有很多,要留心观察和收集,也希望大家能创造出更有趣的漫画程式。

4、小拓展:

除了漫画符号与程式,漫画中文字的应用也独具特色,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一些漫画里文字应用的例子,并试着总结出其特点。

5、练习:

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策略 第3篇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82-02

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能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水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往往存在着重知识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的倾向,导致学生机械记忆,学习效果差,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原理对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符号语言,而元素符号与客观事物,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需要以概念为中介,因而符号的表征是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一个障碍,所以学习时必须认识它的具体意义,结合具体物质基本概念具体反应与实验现象去理解记忆

高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大体上就是充实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或丰富原有层次相对较低的观念理论的内涵,最终为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化学反应服务高中化学方程式具有工具性(阐述化学原理最有说服力的结论和规律)选择多样性(条件不一,结果不同)思维的立体性(可多层次多角度理解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基本知识和原理为基础,分析知识结构特点,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优化其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方程式的有效教学策略

1、应用合理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规律与方法(如利用韵律语或顺口溜)熟记并正确书写元素符号,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好基础。化学式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教师应积极创设化学化学课堂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加强方法的指导和规范化的书写训练,在应用中巩固记忆,提高书写技巧,学会书写化学式,为书写化学方程式做好准备。可引导学生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实质,可通过小卡片游戏或组内相互提问等形式强化记忆,让学生主动探究规律,帮助学生记忆并正确写出化学式。还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明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及所表示的意义,寻找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新授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复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总结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方法,激发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兴趣。同时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板演、发言、游戏、竞赛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帮助学生尽量避免常见错误: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不配平化学方程式、错标或漏标反应条件、错标或漏标生成物的状态,促进学生学习生成和发展,多渠道、多途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教师可以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吸引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利用实验事实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认识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的本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效率,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方程式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对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强化演示实验、半验证半探究式实验,利用学生实验进行引导探究,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家庭实验等。

如利用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验基础上探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原理时,让学生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蓝色的溶液滴入NaOH 溶液变成蓝色絮状沉淀证明反应有Cu(NO3)2生成;搜集到的无色气体通过吸入空气变红棕色证明是NO;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达到讨论探究的目的。

3、应用多媒体等技术呈现化学反应,揭示其本质,激活学生化学方程式的图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反应本质观: 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呈现化学反应,揭示其本质,用微观图(原子、分子模型)结合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引导学生画出某化学方程式的微粒图,依据微粒图书写化学方程式,从微观上分析化学方程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反应本质观,进而理解符号的意义。例如利用Flash 动画演示可逆反应,让学生理解正、逆反应同时进行的微观反应状态,为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多感觉刺激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广度,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水解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在微观水平上的分析利于挖掘方程式隐含的信息,更容易理解这些平衡包含的量的关系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等。

4、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化学知识网络,提高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条件和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物的水平: 教师应把握教材编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结构,将教学内容与教材进行“纵横”联系,自主构建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化学知识网络,学习化学方程式,提高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条件和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物的水平。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体系中的位置并从较高层次与视角审视所学知识。新授课时,以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呈现给学生,根据网络图进行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复习课时则指导学生归纳网络图,根据相应的展开巩固化学方程式。

5、根据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化学方程式教学,对化学方程式进行深层次的分类,以促进化学方程式的教学: 可根据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进行深层次的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化学反应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则分氧化还原反应,帮助学生理解,以促进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可从物质的结构如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物质具有的性质;从实验、对比中归纳氧化还原性的强弱;从物质中元素价态的变化规律及实验总结出反应的产物。如SO2、H2O2中S 和O均处于中间价态,因而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而氧化性、还原性哪个为主,还要通过实验等方法来判断;又如,可用Cu 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浓稀硝酸氧化性的强弱,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解。

6、比较物质性质,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完善化学方程式的知识体系,巩固化学方程式: 教师应充分把握化学反应的规律和普遍中存在特殊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物质性质,研究异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完善化学方程式的知识体系,巩固化学方程式。要引导学生从物质本身的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等方面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比较,特别要引导学生比较物质性质,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

7、应用类比法,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化学方程式之间的联系: 教师可应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性与化学物质的相似性,促进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之间的认识,从学生的旧知识体系中构建、完善出新的知识。

如SO2和CO2都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此SO2与碱、碱性氧化物、水和某些盐的反应可以通过与CO2的类比得出,通过实验和提问,经过整理和小结完成此知识点的教学。可以类比学习的化学方程式还有很多,如C与浓H2SO4、浓HNO3的反应,NaOH与Al、Si 的反应都具有很强的类比性。

8、强化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针对性的练习,培养学生化学方程式的应用能力: 教学化学方程式应注重利用方程式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为突破口,精心选择针对性的习题,以随堂检查、课后作业、游戏活动比赛(如化学方程式书写大赛)的形式,有意识引导学生加强化学方程式的复习,帮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加深化学方程式,强化学生化学方程式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教师应精心组织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优化学生化学学习思维品质,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实质,强化化学方程式的规范化书写的训练,加强反复练习,在应用中进一步掌握化学方程式,提高学生兴趣和方程式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后雄..化学方法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鲍农农.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的解析與策略[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8(03).

浅谈小学数学方程式教学 第4篇

与加减乘除以及分数不同,方程式教学给学生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解题思路, 改变传统的逆向解题过程,让学生在一开始先设出未知量x,然后,从正面列出等式进行求解,这与过去的解题方式在思路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就导致很多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方程式时,会感到难于理解,感觉数学题目变得深奥了很多,甚至一度失去学习方程式的自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数学教育设置了障碍。针对方程式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种对策。

一、与过去的知识进行合理衔接,让 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接受方程式

现阶段的小学教材,过分突出教学重点,导致每本教材显得相对孤立,知识点间缺乏一定的联系,方程式这一知识点与前面的知识间跨度较大,没有做好必要的衔接工作,导致学生突然跨越到这一知识点后,一时间很难接受。教材在编纂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现阶段要为学习方程式准备哪些必要的知识点、积累哪方面的经验,要求学生以高年级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就使得学生在解方程式时,失去了知识点和经验这两大重要依托,难以实现知识的跃迁。这个时候,就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针对学生的现状,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合理有效的衔接,让学生实现思维方式的跃迁。比如,在进行 《简易方程》这一课时,可以进行这样的引入。在黑板上写出2+4=,15-8=,22+5= 这样的式子,让学生到黑板上将其补全。然后教师就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对于2+4=6这一题,如果我将4擦去,给你们2+()=6,你们能不能将它补全呢?”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加深,在黑板上写下15+()=21,()-3 =20,22+()=27,再让同学到黑板上将这些式子补全,慢慢将他们的思维引导到解方程的思想上来。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学生来说难度提升了不少,当他们把这些补全,教师就能最终引出x“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数学符号x。”

二、解方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 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材在讲解方程式时,要求学生先对方程式进行必要的变形,然而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点,直接进行后续的步骤,这就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比如在计算5x+5=10时,一些同学要先写成5x+5-5=10-5,再写成5x=5,然后继续变形为5x/5=5/5,最后才能得出答案x=1,一道题目,用了四步,这其中很容易出现错误,这种做法就是没有弄清解方程的精髓,过分地追求精细的步骤,使得解题过程过于拖沓。或者其他一部分同学直接说出答案,没有体现出思维的过程, 比如5x+1=10,直接写出x=2,这种解题过程不利于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习惯,也不利于提高解方程的正确率。

三、适度降低方程的难度,将知识点 整合加以灵活运用

新课改后,教材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但是把应用题思想和计算方法融合到了一起,要求学生在解决应用题的同时学习计算方法,小学生在负数的概念上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分数方程也掌握的不足, 所以a-x=b和a/x=b之类的方程式不适合在小学进行学习,在教材中只出现未知数x作为被除数、因数、被减数、加数。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将过去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整合,先透过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回忆起过去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有一个大致的知识网络,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将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起来。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未知数作为减数的方程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脑海中将 -x看作一个整体,同时注意到方程两边要相等的进行变换。可以先给出23-2=21这一题,然后问同学“如果我在方程右边加2,方程左边要不要变化呢?”根据同学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23-2+2=21+2, 然后进一 步化简为23=21+2,问同学“23-2=21和23=21+2之间有什么变化呀?”有的学生会说,前面一个式子中等式左边的2移到了等式右边,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说的不完整,2前面的符号有没有变化呢?”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运算符号上,让他们知道减数移到等号的另一边需要变号,未知数作为减数时,同样用这种方法,将其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变成学生熟悉的运算。

四、适当地布置课堂作业

将方程式的性质和解题思路理清后, 教师就可以开始主攻做题了。一开始可以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再采用竞赛模式, 小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小组形式的交流竞赛,一方面能够增强班级中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又能巩固知识。对胜利的一方进行表扬,能够形成带动效应,其他学生也会为了得到表扬而努力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在交流式的答题后,就开始要求学生独立作业。针对往年学生易错的地方,进行强化训练。

教学程式 第5篇

惠东县吉隆中学

一、前言

著名飞行员李中华说过“有些快乐,你不去飞行就永远感受不到”。我认为有些快乐,你不去实践,不去感悟,就永远感受不到。三年的研究实验,三年的的摸索、反思、交流和沟通,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行为都在悄悄地发生变革,有苦也有甜,有失败也有成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课题研究标准的方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根据我校的实际,以及县教研室的安排,本课题进入了结题阶段,现总结以下: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2004年暑假,我和本校卜雪珍老师参加了惠州市教育局组织召开的“新课程标准”教材上岗培训,当我们打开新教材,被里面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精美的图片深深吸引了,心里很激动,心想一定要好好利用好新教材,领会课标的精神。

当我再翻开教师用书,映入眼帘的是:“致使用本书的教师,辛勤工作在教学改革第一线的老师们,你们好!在新世纪的曙光里,我们共同迎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轮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不同以往,我们作为科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尤为关注。”

面对时代的要求和挑战,课程的理念和内容需要更新,教学和评价的方法需要改革。

我认真一遍又一遍领会改革精神,在县教育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2005年春,我校生物科成员决定对教学模式即《生物变“结论式”为“过程式”教学》进行研究和实验。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研究探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方法

2、探讨新形势下适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却有定规”的 1 辩证原则,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力求在理论联系实际上有所突破。

3、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期望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4、促进实验教师素质的提高,提高学校教师的教研教学能力。

5、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通过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6、排除学生学习生物的障碍,使生物变得好学、易学。

7、通过研究总结出《 “过程式” 》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般认为,传统教学太注重学生当下发展,课改的目标之一,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当下发展,又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追求知识目标的达成,同时,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泠落,淡化,忽视学,学生的自主性萎缩丧失了,学生越来越不爱学,越来越不会学,但是站在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显然要选择新课程的教学方式。

所谓“过程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精心、科学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情境去观察,去实验,去考察,去探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或师生共同讨论,教师串讲,点评,共同得出科学结论,然后再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生物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灵活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

这种教学的基本模式是:问题→观察或实验或探究问题→讨论或点评→结论→实践。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规律。

问题:情知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情意系统的功能是起动力作用,而认知系统的功能则是承担知识的吸收、贮存和转化的任务,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定问题情境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感,那么教与学这一过程将变得十分地有趣而轻松愉快。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产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愿望。并能调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动机的启发是很重要的。问题的提出可以是一个单一的问题,也 2 可以是复合性问题,或是一个悬念解决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悬念解决多个问题。

例如,初中生物介绍种子萌发的内因是“胚是完整的活的,我用实际问题设置悬念:为什么有的花生、大豆种子被老鼠啃去一大半能照常萌发而有的只咬一点点却不能萌发?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中,能逐渐理清知识主线,掌握重、难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让每位学生得到了表现的机会,我想这样做还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加强STS教育的磨擦课程理念。

探究或实验或观察: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内化,所以学习者必须不断对认识过程进行回顾,思考,总结和评价。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得的往往是前人总结好的,形式内容相对固定的理论,这使他们逐渐远离了知识的产生和发现过程,逐渐丧失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式过程,让他们通过搜集,处理和反思有关信息来构建新知识,这无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哈佛大学的名言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可见问题是探究的起点,而问题来源于什么?即教师如何巧妙的设问,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如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观察,探究或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更多问题,这无疑不是件好事。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看教师如何做好引导。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艺术上下功夫,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讨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式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即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获取知识。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而不断获取信息的过程。

聪明不是经由别人告诉得来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样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在参与、讨论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

讨论问题并不只在乎最后的结果,讨论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讨论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而不是向别人请教。讨论应不仅仅局限于自己不会的问题,而应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有助于进一步学习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需要讨论就讨论,不需要讨论就不讨论。简单的生物学事实无须讨论,所要讨论的大多数是生物学原则,法则规 3 律应用等层面问题。这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文本后再确定。

讨论仍要发挥教师的让导作用。首先多数情况下所讨论的问题是教师或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所生成的。其二讨论的时间和节奏是教师所调控的。其三要在巡视中掌握学生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和争论焦点。其四要组织好组际间的交流和互评。其五教师要总结要画龙点睛,帮助学生在认知水平上达到升华。

总之,讨论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训练的过程。通过讨论,可以使参与者的思想深化,感情、论辨达到广泛交流,深层思考,理清思路,得到提高的目的。

结论:热烈的讨论过后,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陈述,应该说,这是大多数学生欠缺的方面。讨论时很激烈,一到总结和表达,大都是白话,甚至词不达意或逻辑混乱,故讨论后进行总结陈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清思维,挖掘潜能,抽象出科学的概念,这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在使用科学术语来表达与概述。

实践:现代教学论认为,实践应是教学过程的主线,通过实践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可以在训练中得到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素质的提高。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通过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才懂得。”可见亲身体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从2005年春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5 年2月~2005 年12月)。

1、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在课题组成员中的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2、理论学习,搜集相关资料,展开理论研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第二阶段,研究实验方案阶段(2006 年2月~2006 年12月)

1、落实课题的实施开展情况。

2、召开师生座谈会,交流,小结,反馈课题阶段的经验及不足之处,解决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3、撰写论文,设计教案及课题阶段报告。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07 年2月~2008 年3月)

1、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向县教育局申请结题验收。

2、写结题报告,成果汇总。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效

1、课题成员自觉地结合课题研究及进展积极开展各种公开教学课,优质课,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创设多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2、课题论文三篇,这些论文均能围绕课题,有的做深入的理论探讨,虽然够不上经典,但论文在各级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了不同的奖项。其中以卜雪珍老师为首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过程式”教学的几点做法》一文,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收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享有该文的著作权。

3、教学设计三篇,优质课例一篇,课件光盘一个。

4、学生参加广东省初中生物联赛获奖17人次,获奖人数及名次都逐年提升。

5、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积累,教学理念不断更新。

6、浓厚了教研气氛,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能自觉钻研教材、教法,共同研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论文集

1、卜雪珍老师的《浅谈生物“过程式”教学的几点做法》一文,2005年12月获惠州市教学论文一等奖;2006年10月25日,此论文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收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享有该文的著作权。

2、卜雪珍老师的《生物“过程式”教学的情感培养》一文,2006年获惠州市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获惠东县一等奖。

3、刘少梅老师的《谈谈如何利用新教材搞好“过程式”教学》一文,获2006年惠州市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获惠东县一等奖。

(二)、教学设计

1、刘少梅老师的《生物的特征》在 2005年教师评优活动中获县二等奖。

2、卜雪珍老师的《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在2006年教师评优活动中获县一 5 等奖。

3、林业兴老师在参加2006年惠东县学校管理层教案检查评比活动中,获生物科二等奖。

4、刘少梅老师在2006年教学评优秀活动中参加优质课评比获县二等奖。

(三)、学生获奖 1、2005年张远雄等5位学生,在参加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中,荣获省三等奖。2、2006年,熊少良、王如生、熊丽娟共3人在参加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中,荣获省二等奖;李佛林、龙惠坚2人荣获省三等奖。3、2007年,林志威在参加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中,荣获省一等奖;李永赟、曹茂林2位学生荣获省二等奖;巫菊香等4位同学荣获省三等奖。

八、课题研究的认识与体会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研究方面倡导的3个基本理念。

以前,我们认为课题研究是领导的事,教研人员的事,对教研产生神秘感,觉得搞课题研究很复杂,很费劲,让人望而却步。或认为搞研究是一套,教学又是一套,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的实践,让我们体会到教研是实实在在的,就在我们身边。教学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教学而研究。通过研究让教师带着理念去教学,去反思,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

三年来的课题研究,由于经验不足,本次课题研究的深化程度不够,成果层次不高,虽然我们只做了些许的尝试,得到了肤浅的体会,但我们深刻认识到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对新课程的认识必将不断提高和完善,今后应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结合其他教育理论,做更深入的研究,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意识,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的有机结合。

教学程式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学策略

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为化学的初学者和使用者提供了一种简单明了的描述方法解释化学反应。因为在化学方程式中包含丰富的信息,它是学生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石,所以教师尤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因此,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高中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基本原理及其指导作用,对于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的认知水平、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学生化学成绩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化学方程式虽只有简洁的公式,但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它包含了化学反应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反应条件(通电、温度、点燃及催化剂等),以及用箭头表明了反应生成物质的不同状态。因此,化学符号和数字都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每一点的误差都会导致整个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发生变化甚至导致化学方程式的错误。

例如,碳酸氢钙的溶液在加热或者高温的条件下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水及碳酸钙,那么这个方程式则为:

2CaHCO■=CaCO■↓+H■O+CO■↑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加热是表示反应所处的状态,反应物前面的“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生成物中的CaCO■、H■O及CO■前面其实都有“1”只是为了方便书写而省略了。“↑”表示该种生成物是气体,“↓”表明该种生成物会在溶液中沉淀,没有符号的说明会让看到的人产生误解和困惑。因此,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学生学习化学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原理

所谓的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准确计量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过程满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但是,在化学反应的实际配平中,主要是利用反应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总数在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也是保持不变的,因为原子数和元素种类的不变标志着总质量不会变化。这样的化学规律对于学生学习化学,以及解答相应化学方程式的考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高中化学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这一类定理,这不但会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更会让学生在应对化学方程式的考题时更得心应手。

以这样的规律为前提,即便是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学生也能单独完成;更能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对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学生才能够真正明白化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践性,也能加强对于化学反应原理和现象的融会贯通。

例: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HCHO+[Ag(NH■)■]OH—(NH■)■CO■+Ag↓+NH■↑+H■O的反应配平中,( )是正确的。

A.HCHO+4[Ag(NH■)■]OH=(NH■)■CO■+4Ag↓+6NH■↑+4H■O

B.HCHO+4[Ag(NH■)■]OH=(NH■)■CO■+4Ag↓+3NH■↑+2H■O

C.HCHO+4[Ag(NH■)■]OH=(NH■)■CO■+4Ag↓+6NH■↑+2H■O

D.HCHO+4[Ag(NH■)■]OH=(NH■)■CO■+2Ag↓+6NH■↑+2H■O

该化学反应是常见的银镜反应,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若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质量守恒的规律进行分析,这道题目就十分简单。

首先,从Ag的原子总数守恒也进行分析,因为反应物中的Ag是4,所以生成物中的Ag也肯定是4。那么D选项被排除。

其次,N原子的数目是4×2=8,那么生成物中也应该是8=2+6,因此B不符合条件。

然后,氧原子的数目,反应前有1+4=5个,反应物中应该是5=3+2,因此A被排除;同理,可以根据H原子的数目来排除A。

最后可以得到答案是C。

例2:某同学在交上来的实验报告中,因为字迹模糊不清,导致该方程式中部分数字无法确定,假定其为X与Y,则该反应方程式如下:

2C■H■+YO■=XCO■+2H■O

若交由你来进行方程式的完善,这个X、Y应当分别是( ),( )

A.5 B.2 C.3 D.4

遇到这一类有两个未知数,无法进行确定的,就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方式。先对其中的一个未知数进行求解,再根据多个条件求解第二个未知数。不难发现,Y所代表的氧原子的数量,其构成2Y=2X+2,所以不能先对Y进行求解。

再对X所代表的碳原子进行求解,则有:X=2×2=4,可以确定X=4.

从而可以得到2Y=(2X+2)则Y=X+1=5

所以,答案是D,A。

三、结语

在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方程式所代表的现象和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质量守恒完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关系。只有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独立运用知识完善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化学方程式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常如正.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01:76.

[2]陈女婷,洪兹田.浅谈“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教学功能与价值[J].化学教与学,2014,06:53-54.

教学程式 第7篇

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方法必须在过程中训练, 绝对无法在填鸭式的、题海式的僵化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本身, 而必须注重向学生展示探究知识获取的过程、结论求证的方法, 将原来的“我知道些什么”的效果, 变为“我还能知道些什么”的效果。

一、过程教学对历史教师本身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学理念上, 教师要认识到课程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本身也不断要求完善和创新。随着新的科研成果, 新的考古考据、文献研读的成果的不断涌现, 教科书本身一改再改。那种把已有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 旧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 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都是旧的教书匠的做派, 必须予以摒弃和更新。

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上, 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 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 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 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要树立教师本身就是课程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的意识, 带着研究探索的眼光去钻研教材, 敢于质疑, 敢于拓展和延伸。

在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上, 教师必须熟悉和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高中学生处于青春萌动时期, 正是人的一生当中各种观念的碰撞整合时期。教师对于教学对象所存在的情感困惑和知识盲点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才能因时、因势利导, 达成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二、过程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观要有大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从本质上说, 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模式化的固定结论, 这样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的毛病, 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 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教师必须了解创新思维产生的生理原理。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方法称为“右脑思维创新”。

中学生的创新意识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被压抑和制约, 以至于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 习惯了对教师所提“结论”的服从。教会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解释, 不轻易相信教材的结论, 这是历史教学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本身应该富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法上应该突破传统, 勇于创新。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 (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 进行分析, 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 并启发学生, 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受限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 而应该从多角度、多视角来进行。

要敢于突破编写体例, 打破章节界限, 并要向学生解释清楚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考虑。教师备课首先要弄清的就是本知识点的教学地位和价值, 编者的意图,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大胆删补, 使学生对本知识点的设计理解得更加透彻。

在专题设计上, 新课程突破了中国史、世界史的区分, 这非常有利于改变以前学生对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困难的状况, 但实际上在专题顺序的设计上还是存在割裂现象的, 完全可以进一步深入融合, 从而形成一种环环相扣的探究型学习过程。

四、过程教学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课堂内的方式和课堂外的方式

课堂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比如根据教学进度开设同步的学术专题讲座, 满足部分学生深入探究的要求。再比如开展历史专题辩论。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最佳方式, 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写一篇小论文, 作为开卷考试的内容。小论文式的作业, 虽然类似于读史札记的性质, 但对学生的要求却很高, 教师可以在论文的写作方法、结构上予以点拨指导。

强调课堂外的重要作用, 绝不是说课堂内的作用不重要。实际上, 课堂教学仍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主战场”, 但它不是唯一的“战场”, 同时需要课堂外这一“战场”的配合补充。

浅析构图程式在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第8篇

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包含两个向面, 一是表现内容, 二是形式特征。前者通过塑造具体物象创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后者利用构成方法经营布局, 传达特定的精神内涵。 构图是绘画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形式语言之一, 它对绘画创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 可以使平面空间内的诸多物象在艺术家的处理下主次分明、秩序尽然、富有节奏感与韵律感。 画面效果统一又变化, 单纯又丰富。 除此之外, 构图并不仅仅只是在画面上妥帖地安排对象, 它也是传达艺术家情感精神的重要手段。 现代美学观念认为, 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形式与作品的精神内涵不可分割, 它关系着主题的深化、情感的表达等多种因素。 构图是一幅绘画创作成败的关键, 是造型、色彩等其他要素能够发挥作用的阵地, 也是体现艺术家造诣的具体坐标。

正因为构图对其它画面要素起着统领作用, 古今中外的绘画大师都非常注重对构图的研究。 唐代张彦远就提出:“至于经营位置, 则画之总要。”明代李日华也指出“大都画法以布置意象为第一。”清代方薰把绘画能否“时出新意, 别开生面”, 归结为“皆胸中先成章法位置之妙也。 ”令人遗憾的是, 这门令大师们终其一生不倦探索的学问, 其应有的重要性常常被当代艺术家所忽视, 甚至于在一些专业院校的基础教学中, 构图课程被简化或忽略。 往往只是在创作或教学时, 提一两句构图不能太偏、太满、太空等诸如此类相对简化的说法, 这种现象对艺术家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任何一位艺术大师的诞生都不是完全依赖自己的独立摸索, 必须要善于继承和总结前人的知识。 对构图基本规则和经典程式的研读正是消化前人所累积宝贵经验的一个学习过程, 只有具备对前辈大师创造程式的深刻领悟, 才有构筑新程式的可能性。

2 经典构图形式解析

古今中外的构图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平行水平、平行垂直、平行斜线、对角线、辐射线、十字架、S形、V形、楔形、三角形、螺旋线、圆形等等。 在本文中仅介绍几种经典程式。 这些经典形式作为艺术作品隐含的架构不断地被大师们反复使用, 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对这些程式的反复研读, 可以使当代艺术家的视野更开阔, 判断更敏锐。

2.1 S形构图

S形构图是指将物象排列成曲线的律动状态, 这种构图适用于各类题材, 比如山川、河流、地域等自然风貌的起伏变化, 也可以表现人物众多的场景。 18 世纪的欧洲巴洛克绘画追求柔美精致的风格常常使用这类构图。 S形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更为常见, 由于中国画大都采用条幅和横幅的长卷形式, 再加之本土宗教———道教太极文化的加持, 使得S形构成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成为典型的构图形式。

S形结构是最能体现出多样统一形式规律的构图。 S形线条自身就具有极强的形式感, 重复的曲线摇摆出一种律动, 既有动势又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视觉心理上给观者一种婉转起伏、优雅流畅的美感。 创作者可以将所有需要的物象按照曲线进行宏观序列分布, 使其在构成中做到虚实相生, 贯通得势。 对于创作者而言, S形构图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灵活多变。 可以将S形任意上下摇摆或左右伸缩, 物象的配置可以在画幅之内, 也可以延伸到画幅外。 创作者还可以将物象的原有形态有目的地变形以强化律动感, 从而使画面构成元气充沛。

古今中外很多艺术大师都擅长使用S形构图, 像现代画家黄胄的多幅少数民族题材都采用此类构图。 譬如《好客的塔吉克人》, 画中对象众多, 艺术家用S形构成与透视法相结合让画面内容繁而不乱:近景是在休憩的马匹, 中景里忙绿的塔吉克汉子和嬉戏的儿童, 远景为驼队, 这些散落的对象以优美的S曲线连接在一起, 或聚或散, 生动地展现了塔吉克人生机勃勃的一天。

2.2 三角形构图

在所有形状中, 三角形最具力感效应, 它给观者的心理感受与圆形、方形不同。 圆形流畅但缺少力度, 方形凝重但缺少变化。 而三角形因其所具有的直线以及可以变化的角, 显得主动、灵活有力。 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构成的, 每条线的长短决定了其形状的变化, 有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之分。 等边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向上的感觉, 所以西方很多宗教题材的作品都采用此类构图。 譬如达芬奇的作品《岩中圣母》, 将圣母、小耶稣、约翰和天使排列在金字塔形内且位于画面的正下方, 背景暗色的天然石窟衬托出人物的优美光影, 给人一种静谧而端庄的审美感受。

不等边三角形较之等边三角形在艺术效果上更进一步, 因为它具有了多变的因素, 角可以是钝角或锐角, 三条边的长度也可以发生变化。 由于边距和角度的变化, 画面更易于取势。 中国画构图讲究“贵在得势”, 势是一种冲发的力, 在绘画作品中指的是作为物体处于画面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势能。 而不等边三角形, 特别是长边锐角的构图最能够带给观者一种心理势能。 画家吴昌硕擅长运用此法, 在他的花鸟作品中, 常常在条幅的右上角处理得枝叶繁茂, 然后从中斜逸出一长枝, 直达画幅的对角线位置, 形成长锐角构图。 画中物象以点和线的形式构成了一种冲击力, 再加上纯熟的笔墨, 浓郁的色彩, 给人以笔力老辣, 气势雄强, 布局新颖的审美享受。

三角形除了不等边的变化之外, 还有位置的变化, 如倒三角和斜三角, 它们所造成的视觉感受完全不同。 正三角形给人以坚强、镇定、明晰的感觉, 倒三角形显得动荡、敞亮, 特别适合强调动感的题材。 斜三角形介于正三角与倒三角之间, 充分显示出生动灵活的趋势, 且具有很强的方向性。 正因为三角形构图具备各种变化的可能性, 使得其成为最常被艺术家运用的构图形式之一。

2.3 九宫格构图

在说到九宫格之前必须要了解黄金分割率对于构图的重要意义。黄金分割率是古希腊人发现的一种分割法则, 它的比值为1:0.618, 被公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视觉造型中。 于此相应的是我国古人发明的“九宫格”, 其构图法则与黄金分割有着惊人的相似, 且更易于操作。 它把画面作为一个有边框的面积, 把上下左右四个边分成三等分, 然后用直线把这些对应的点连起来构成了一个井字, 画面面积分成九个等分的方格, 这就是所谓的“九宫格”。

九宫格内部有四条线和四个线条所形成的交叉点, 这四条线被称为黄金分割线, 四个点被称为黄金分割点。 当画面中有两个面积需要区分时, 如果能将其放置在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将是画面最舒服的比例。 在一般情况下, 重要人物或者“画眼”可以放在黄金分割点附近的区域。 这是因为人们发现这四个点是视觉最敏感的区域, 在国外的摄影理论里把这四个点称为“趣味中心”, 当物体处于此处最先得到视觉的关注。 九宫格是最基本、源远流长的构图法, 在中外绘画中的运用数不胜数。 不仅如此, 当代数码相机的视图内自带九宫格, 以辅助摄影者的构图。

3 经典与创新的关系

东西方艺术各自发展了几千年,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造型体系。 构图是造型体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本文所阐述的许多经典程式都是由历代艺术家不断地摸索、体证、发展而来, 它们是艺术规律的完美体现, 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如果将历史上不同年代的大师作品细细研读, 会发现很多杰出的绘画作品在题材、风格、表现手法上虽然不尽相同, 但在构图上都遵循了相同的规律。 大师们总是能够在经典构图程式的基础上灵活变化、直抒心意, 创造出符合艺术家个性和时代特质的伟大作品。

本文介绍的几种形式是经过历代艺术家检验的、已然成为公认的经典构图程式。 对于专业院校的学生而言, 学习经典是掌握视觉造型规律的捷径, 也是为创造新程式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更是一个优秀艺术家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 在教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 在强调文化创新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己的创造, 这种观点有其独到之处, 因为任何形式都不是恒古不变的, 而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当代人生活状态的急速变化、科学技术引发的媒介材料的发展, 这些都将导致绘画作品形式的改变。 从美术史发展的角度常常看到, 墨守前人的模式会导致艺术停滞不前。 但是作为培育美术人才的基础教学而言, 构成程式是一种视觉造型规律的体现, 这一点是什么时代也不能被改变的。 缺乏对视觉造型规律深刻理解的创新只是昙花一现, 很难立住脚跟, 更不可能经得起时代的检验。 只有对经典构图程式有深刻的领悟, 对视觉造型规律有了深刻的了解, 对前人的成就加以吸收消化, 才有可能将其转化, 创造出超越前人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新程式。

摘要:构图在绘画诸多要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是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形式语言, 但是有些艺术创造者却忽视了构图与形式的重要性, 在一些专业院校的基础教学中, 构图课程被简化甚至忽略。基于这一现状, 本文着重梳理了构图之于绘画创作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几种最为常见的构图形式并探索这些经典程式背后的表现语境。当代艺术家只有具备对前人创造程式的深刻领悟, 建立起构图程式的基地, 才有发展和建构新程式的可能性。

关键词:绘画创作,构图形式,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1]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0 (11) .

教学程式 第9篇

1 无机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有氧化数法、离子- 电子法、零价法、代数法、观察法等方法[1],其中氧化数法配平时氧化数是人为规定的,对于元素氧化数难于确定的反应方程式使用不方便。离子- 电子法主要针对离子反应,使用代数法配平有时会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观察法配平复杂的反应很困难[2 - 3]。笔者通过不断的教学探索,发现对于化合物氧化数易于计算的氧化还原反应用氧化数法配平,化合物氧化数不易计算的反应用零价法配平较为简捷,学生也易于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良好。下面以实例分别叙述其配平步骤。

1. 1 氧化数法

对化合物中元素原子的氧化数容易确定的反应,用氧化数法配平步骤比较简单,结果可靠。

例:PH4++ Cr2O72-→P4+ Cr3 + [4]

( 1) 确定化学反应前后氧化数发生变化的元素,标出其氧化数:

( 2) 确定元素氧化数升高和降低的数值:

( 3) 根据氧化数升降总数相等,找出最小公倍数,配平发生氧化还原部分:

6 和12 的最小公倍数是12,1 + 2 × 2得:

( 4) 根据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反应,将箭头改为等号,将系数中的1 省略。

由反应物Cr2O72-可判断反应在酸性介质中完成,反应物有氧元素,生成物没有。所以应在反应物一边加H+,生成物一边加H2O。

1. 2 零价法

对于有氧化数不易确定的化合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用零价法配平反应方程式是较为简捷、准确、行之有效的方法[3],其配平步骤与氧化数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类似,现以实例叙述如下。

例:Fe3C + HNO3→CO2+ Fe( NO3)3+ NO2[4]

( 1) 对反应中难于确定氧化数的一个化合物,假设其各元素的氧化数均为0,并标出其他氧化数发生变化的元素的氧化数;

( 2) 确定元素氧化数升高和降低的数值:

Fe3C整体氧化数升高了13。

( 3) 氧化数升降总数相等,找出最小公倍数,配平发生氧化还原部分;

13 和1 的最小公倍数是13,3 + 13 × 4得:

( 4) 根据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规则配平反应,将箭头改为等号,将系数中的1 省略。

由反应可知,反应物有H元素,生成物没有H,且少了O原子。所以应在生成物一边加H2O。

1. 3 缺项配平

缺项配平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中的一个难点,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所缺的物质通常是H+、OH-和H2O,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边加H+、OH-和H2O即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如表1 所示。

从表1 可知,在酸性介质下,H+和H2O是大量存在的物质,反应方程式中氢、氧原子的数目可由H+和H2O来配平,若反应物多2n mol的H原子和n mol O原子,在生成物一边添加n mol的H2O即可。在碱性介质中,OH-和H2O是大量存在的物质,在方程式的配平过程中不会出现H+,以OH-和H2O配平。而在中性介质中,H2O是大量存在的物质,反应可能需要H2O、H+或OH-参与或生成。所以在配平中性介质下的缺项反应时,需根据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H、O两种原子的数目确定缺项是H2O、H+,还是OH-离子。

使用氧化数法可配平绝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对氧化数不易确定的化合物如多硫化物Na2Sx参与的反应,采用零价法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零价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反应方程式中只能是一个化合物各元素的氧化数规定为零价[3]。

2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含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于有机化合物的氧化数不易确定,配平其反应较为困难。宋礼成[5]提出的[H]半反应法和[O]半反应法能简捷、准确地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易于学生掌握,现以实例介绍如下。

2. 1 [H]半反应法

[H]半反应法是用[H]来表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实际转移的有效氢原子[5]。在半反应中以H+或OH-平衡电衡,氧原子数目以H2O配平,最后以[H]配平反应[5],其配平步骤如下。

例:CH3CH2OH+Cr2O2-→7CO2+Cr3+

(1)写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

( 2) 配平半反应:

a. 配平电荷,因Cr2O72-只存在于酸性环境中,用H+平衡电荷。

b. 配平半反应,缺少的氢原子用[H]来配平,用H2O来配平氧原子。

(3)得失[H]的数目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

5+2×6得:

CH3CH2OH+2Cr2O2-7+16H+=2CO2+4Cr3++11H2O

2. 2 [O]半反应法

[O]半反应法是用[O]来表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实际转移的有效氧原子[5]。以H2O来配平半反应缺少的氢原子,配平电荷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使用H+或OH-平衡电衡,最后以[O]配平反应[5]。本文仍以乙醇与重铬酸钾反应为例叙述其配平步骤。

( 1) 写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

( 2) 配平半反应:

a. 配平电荷,用H+平衡电荷。

b. 配平半反应,半反应缺少的氢原子用H2O来配平,缺少的氧原子用[O]来配平。

(3)得失[O]的数目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

7+2×8得:

CH3CH2OH+2Cr2O2-7+16H+=2CO2+4Cr3++11H2O

从以上例子可知,采用[H]半反应法和[O]半反应法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结果是一致的,可任选一种方法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使用该方法配平时不涉及氧化数的计算,配平简单,结果可靠,学生很容易掌握,是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为基础化学、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3 结论

( 1) 通过几轮的教学尝试,学生能够较快、较为准确地配平无机、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程式 第10篇

关键词:程式化语言,高中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

1. 程式化语言的概念和分类

1.1 定义

迄今为止,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程式化语言的定义, 但依旧未达到共识, 各有分歧。De Carrico和Nat-tinger (2000) 将程式化语言定义为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 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概念两极之间,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 是一个完整的词汇-语法单位。Wray (2000) 提出程式化序列是预制的连续或非连续多词组合, 使用时无需语法规则的分析。李更春 (2013) 认为程式语指的是作为单个词汇单位进行心理加工的多词词串或框架。常晨光 (2004) 认为程式化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现象, 包括各种预制的或半预制的语块。这类语块常作为整体储存在语言使用者的记忆里, 在使用时直接从记忆中提取, 无需经过语法的生成和分析。由此可见, 这些定义尽管所用术语不同, 但指的都是相同的语言现象, 在本文采取常晨光定义来阐述程式化语言对高中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研究, 该定义既包括习语、谚语、短语、词组以及其他类别的固定表达, 又包括了多词单位或词束。

1.2 分类

程式语有多种不同分类, 其中Lewis对于程式语的分类是被沿用较多的。Lewis (1997) 基于词语搭配的固定程度将预制语块分成: (1) 多词词 (poly-words) , 由一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固定词组, 如by the way, and so on, 等; (2) 高频搭配组合 (collocates) , 在一起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 最常见的是动词+名词, 形容词+名词; (3) 惯用话语 (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 包括固定表达和半固定表达, 如see you later, I mean it, Could I…, May I…等; (4) 句子框架和引语, 起语篇衔接作用, 如:above all, in conclusion等。Nattinger&Decarrico (1992) 根据结构特点将程式语分为四类:多元词语块、习俗语语块、短语构架语块和句子构建语块。

2. 高中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问题

2.1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模式单一, 写作的训练以控制性练习为主, 练习方式比较枯燥, 使课堂缺乏一定的生动性, 不容易调动起学生接受训练的积极性。另外, 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指导, 教师教学中往往局限于讲解议论文的写法, 而不注重写作的技巧, 使学生缺乏写作的策略, 学生的写作得不到提高。

2.2 学生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缺乏兴趣、写作习惯和意识。

由于教学环节的薄弱, 学生机械式学习和记忆程式化语言, 忽略词语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使用程式化语言, 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信心和淡化了程式化语言意识, 对于英语写作产生排斥心理, 写作得不到有效提高。

3. 程式化语言在议论文写作中作用

3.1 有助于增强写作的流利性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 其客观标准是准确和流利, 在写作过程中, 既要考虑写作内容, 又要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程式化语言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兼有词汇和句法特征的固定和半固定的语言单位, 并且受语义搭配的限制, 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内部结构, 无需进行句法规则分析, 如果学生大脑中存储了大量的程式化语言, 并熟悉和掌握了大量的程式化语言, 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迅速提取和直接运用, 减少了语法规则错误, 提高语言编码能力, 增强了语言输出的流利性。

3.2 有助于学生克服母语的负迁移, 提高语言表达的地道性

由于汉语思维影响, 不少学生在写作时会出现中式英语现象, 即母语的干扰因素。在写作中大量运用程式化语言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学生应养成以程式化语为基本单位记忆和使用词汇的习惯。这样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提高自我监控的意识, 积极主动地防范母语干扰, 同时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缩短了语言输出的时间。

3.3 有助于培养语篇组织能力

语篇组织能力是指在写作中组词成句、连句成篇, 写成一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意义连贯的文章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 学习程式化语言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写作中梳理思维, 准确表达句子衔接和段落连贯性, 加快语篇组织的能力, 准确表达作文观点, 从而提高了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4、结语

尽管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很多问题, 但程式化语言教学对高中生的英语议论文写作起到很到作用。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英语程式化语言, 就可以帮助学生接触真实英语语言材料, 迅速提取和使用词语和语法规则, 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姜佳辉.词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优势及训练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 (6)

[2]王立非, 张大凤.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3]王茹.中国英语学习者词块习得现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9)

[4]罗文.国内外英语程式化语言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 2008 (11)

[5]陈伟平.增强学生词块意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外语界, 2008 (3)

[6]周艳.外语教学中的语块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 2007 (4)

[7]刁琳琳.英语本科生词块能力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4)

[8]田炜炜.语块教学对英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教育教学, 2009 (12)

[9]李更春.程式语研究的理论突破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5)

组织方程式 第11篇

经验告诉我们,组织结构因时而异,将伴随企业的不断进化而进化。

在小企业阶段,企业规模的影响尚不突出,这时通常以加强控制和关注结果为导向,因此,直线职能制就成为必然的组织结构形式。

但是,随着企业的成长,产品线和产品种类的增多,对管理者的要求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当超越其能力范围时,这种以控制为导向的管理手段就成为组织绩效的限制因素。企业管理者必须采取分权或者授权的方式展开经营活动,组织内开始出现了专业分工,这种形态的演化结果就是事业部制。

企业进一步成长,原本母公司的事业部会逐渐进化为新的公司,形成一个企业部落,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之下相互协作。这时组织的管理方式是通过监督、协作、参与的方式完成,矩阵就是主要的组织形式。

企业进化到集团阶段,总部通过对子单元的人事任免、合理监控、资金调度、战略制定发挥管理职能,而各单元有决策自主权和独立的利润中心,在市场的竞争也表现为协同的海陆空全方位作战。

借助图1,可以了解到企业成长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四种管理模式变化的过程,从纵坐标看,越往下走越来越强调灵活程度,体现了管理的柔性;越往上走控制力度越大,体现了管理的刚性。从横坐标看,越往右走就越强调管理的开放程度,往左走更偏重于内部管理。

控 制

理解了管理方式与组织的关系,我们就很清晰组织裂变的进化方向,即可控性(或者是安全性,组织围绕一个管理中心发展)、灵活性(与环境的相容性,确保组织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两个纬度。

所以,组织裂变的前提就是,首先要明确总部最基本的三大权力——重大决策权、合理监控权、高层人事权,然后再最大程度增加各单元经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我们看来,组织裂变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3个核心内容:组织结构、权限划分、控制体系。

我们用企业通常采取的事业部制结构来说明组织裂变中控制的关键点。

事业部制结构最早起源于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是指按照企业所经营的事业,包括按产品、按地区、按顾客(市场)等来划分部门,各部门实行严格的独立核算,并在内部的经营管理上拥有自主性和独立性。事业部既是受公司控制的利润中心,又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在作业层面充分分权,保持灵活性,同时在服务参谋部门集中化,确保管理的可控性和实现规模效应。为了保证“协调控制下的分权运营模式”的实现,首先明确总部必须拥有哪些基本权力:

1.重大决策权:即总部对各个事业部在战略方向、重大战略性项目等重大经营管理问题上的决策权力。

2.合理监控权:即总部对各个事业部合理的监控权,主要体现在财务监控与业务监控(业务监控权,指对业务经营状况的知情权、整体经营业绩的考核权等)。

3.高层人事权:即总部对各个事业部高层管理人员(包括事业部的财务人员)的任免权、奖惩激励权等。

该3种权力不仅是总部所拥有的核心权力,而且是总部所拥有的最底线的权力。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总部对事业部的管理就不会出现失控的问题。同样,为了保证事业部制管理的有效运营,也须从三大核心模块——组织结构、权限划分、控制体系——上清晰界定,这是管理权的组织基础。

组织结构是设计管理模式的基础工作,它不仅是权限实现的载体,而且是控制体系得以顺畅执行的平台;管理模式本质上界定清楚总部与事业部之间的权限划分,因此权限划分是整个管理模式得以成功的保障;控制体系则是管理模式内容的核心。

通过这样界定,各部分可以各司其职,由此保证了组织在裂变过程中的平稳过渡。

时 机

组织裂变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过早则使新单元无法正常开展业务,过迟则影响了企业快速长大,甚至错失发展机遇。一般而言,组织裂变的时机需要观察以下几个指标:

1.领导成员精疲力竭

在企业创业时期,整体上没有强有力的职能部门和组织权威;企业不断扩张后,形成了旗下多企业运营的局面,如果企业仍然沿用以前的单一企业的直线职能式管理方式,必将形成管理方式的错位,导致领导成员精疲力竭。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变革时机比较成熟。

2.管理阶层职责不清

企业在不断扩展过程中,职能部门的也随之增多,但这种自然产生的职能单元缺乏合理规划,集中统筹。所以难免产生职责不清,运行不畅,影响速度和效率的问题。

3.经营规模高速成长

社会化大生产必然改变独立企业的自身形态和独立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单体企业走向大型化和股份化。这时单体企业的发展就必须通过组织模式调整得以贯彻。

如果发现企业具有以上特征,则表明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发展不相符合,必须进行组织裂变。但是,要保证组织变革成功,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公司治理相对稳定、监控流程同步强化等,否则就会导致裂变的失败。

形 态

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知识经济时代使环境具有极大的弹性和混沌的特点,因此,组织结构的发展也必然是与之相适应。目前,在新经济领域探索的组织变革方向有:

1.战略联盟:企业组织外部结构重组,是企业之间介于传统的合约关系和紧密的股权关系之间的一种形态。

除了技术互换和共同研发外,战略联盟也是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加剧,销售网络也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互相提供进入对方销售网络权利的战略联盟,使每一个伙伴都避免了一大笔沉没成本支出。

2.网络组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重组,主要表现在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与多元化,组织形式的外部科层化与内部市场化。

3.大森林型组织结构

教学程式 第1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实习的2013届“3+2”护生120名, 全部为女性, 将其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名, 年龄16~19岁, 平均年龄17.5岁;对照组60名, 年龄16~20岁, 平均年龄17.7岁。两组护生共同由两位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任教。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性别、年龄、学历、师资等各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两位教师由一主一辅的方式, 采取演示—练习—指导的传统技能教学方法。课前由教师布置操作项目, 学生自主预习;课中以“教师按常规方法进行各操作环节的理论讲解—观看视频—教师示教—护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这样的过程进行教学。

1.2.2实验组采用流程式教学法。同样由相同教师采取一主一辅的方式, 认真实施技能实训操作流程“三阶段七步走”。三阶段为课前、课中、课后。七步走之第一步:下达任务, 小组分工。采取实时性“工作任务”引导, 结合临床科室案例, 课前让护生自主预习。任务书中要求各小组根据教师所定的护理操作项目, 事先完成该技能的简易操作流程方案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第二步:理论回顾, 夯实基础。此环节通过结合科室案例, 引出操作项目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目的及具体步骤。第三步:视频观摩, 床边教学。通过观摩视频, 给予护生直观而强烈的视觉冲击, 加深印象, 然后教师示教, 将护生带至科室病房相应病人床边实施床边示教, 护生仔细观看。第四步:选派代表, 床边回示。示教后选派各小组组长给科室中需要用到此项操作的病人一一进行现场操作, 此项活动在教师指导及小组成员互助下共同完成。第五步:概括小结, 小组评比。以组长为主进行操作流程的再次总结、概括与改进, 并以小组为单位, 在教师指导下评选出优胜小组。第六步:教师点拨, 画龙点睛。教师进行查漏补缺, 总结小组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 突破难点。第七步:巡回督促, 小组练习。小组分组练习, 以各组的组长为“小老师”, 指导组员进行操作, 组员之间进行角色扮演。两名教师巡视督促, 协助护生完成操作, 并对其不当的地方及时纠正。

1.2.3评价标准 (1) 两组护生在实习中期均由两位任课教师和医院护理部总带教一起进行理论考试 (试卷相同) , 操作考核为相同的5项操作 (口腔护理、静脉输液、生命体征测量、心肺复苏、氧气吸入) 。理论及操作成绩:≥9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60~79分为及格, ≤59分为不及格。 (2) 发放自行设计的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对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教师的认可程度、动手能力6个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 9~10分为非常满意, 7~8分为比较满意, 5~6分为基本满意, <5分为不满意。共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有效问卷116份 (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8份) , 有效问卷回收率96.7%。

2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 实验组护生的理论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2.2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 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P<0.05) 。

3讨论

3.1流程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

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4个阶段来构建[1], 流程式教学法能多角度地运用视听和多媒体技术设备等使操作训练过程一目了然, 还可根据临床实际和护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床边教学。反复的合作式回示及“小老师”负责制式小组合作练习, 可使护生随时查找和对比自己的操作过程与标准之间的差距, 然后再揣摩、再改进、再熟练。营造身临其境和轻松活泼的实训氛围, 能使护生自然融入其中, 主动性与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在角色、情感、操作、态度体验中掌握操作要领, 规范操作, 领悟医患关系及与不同角色交流的技巧, 从而提高护生的软技能。作为教师, 应规范护生操作, 避免护生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练习。以典型临床实际案例为导向, 让护生身处其中, 增强了护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3.2流程式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的态度、知识、技能是开展优质服务、提供专业照顾的基础。流程式教学法对护生的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操作技能教学, 而是注重护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与护理技能的结合[2], 从而促进了护生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3.3流程式教学法顺应临床需要, 能提高护生满意度

临床护理带教是帮助护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关键环节,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临床护理大多数是通过操作来完成的, 所以临床护理实践技能带教必须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传统教学中, 带教教师忽略了教学的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及护生的自主性, 忽视了护生的个体差异, 对护生情况缺乏了解, 使护生学到的知识片面分散, 以致不能融会贯通, 未能达到临床实习目标。将流程式教学法引入实际的护理技能实训带教中, 让护生深入临床实际情境, 使整个教学过程严格有序、全面细致、重点突出、目标明确。针对不同护生的不同程度进行教学指导, 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达到教学目标, 气氛活泼, 师生关系融洽, 护生对教师及教学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在整个的操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程序是:引入—提问—解答—评价。护生的实训程序是:接受刺激—反应 (自主实训) —强化—记忆 (掌握) 。通过流程式教学实训, 引导护生把握整个流程及各环节间的联系, 提高护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培养护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浣雪琴, 黄彩娥.连续影像记录法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12) :66-67.

上一篇:防灾管理体制下一篇:汽车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