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接范文

2024-08-22

文化对接范文(精选12篇)

文化对接 第1篇

关键词:就业,压力,文化

从现在看来, 大学生将会越来越多, 而随着电子网络的发展, 岗位的收纳率也将会越来越少, 所以大学生应当提前接触企业, 了解企业, 进入到社会, 学校应该加大力度与方式方法, 实现校园与企业文化的有力有效融合, 提高大学生的自身品德素质和选择职业的能力, 从此打破大学生之间流传的毕业就没有工作魔咒。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文化, 范伟比较宽泛是人们在过往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之和, 包括物质与精神财富;狭义文化, 则是一种比较窄的范伟是人们的意识状态和与之相匹配的结构制度。校园文化, 包括很多, 物质的精神的, 例如, 学习氛围, 道德素质, 生活氛围, 学校的管理, 办学理念, 对于学生的关爱度等等都属于校园文化。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精神, 企业使命, 企业价值观, 企业形象等等。校园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理论文化, 重视理论教导, 而企业文化不是理论文化, 企业文化的实施不要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说一说, 而应该真正的应用到平时企业的工作之中,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的融入, 在校园里面, 师生的关系相对比较透明纯洁, 校园文化大体上相比其他是比较含蓄的。而企业文化有很多的不同, 企业文化的核心观点就是竞争创造, 团结和客户为出发点, 因而看着比较明了。完成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也是适应时代大潮流的趋势, 同时, 学生可以更好的提前提前了解以后面临的企业, 企业也可以将自己的文化传达给广大学生, 对于自身的企业形象也达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

我认为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一、学生个人素质方面进行切入

一个人在学校中先学会做人, 后学会做事, 大学之大, 不在大楼之大, 而在大师之大。一所优秀的学校, 必将育人放在首位, 而现在有一些大学却实现了功利化, 有的老师专注于科研, 专注于自己的提升, 而忽略了学生, 忽略了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 而学生自己, 也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或者自我品质的提升上。孔子曰:小人喻与利, 君子喻于义。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壮大必然离不开一群道德素质高, 忠诚度高, 踏实能干的领导及员工。在企业中, 迟到一分钟就要扣工资, 扣全勤奖, 奖惩制度分外严明, 在学校, 铃声响起, 有的学生还是拖拉着进班, 影响老师和同学的上课, 丝毫没有时间观念, 有的甚至上课当着老师的面接电话, 这就是个人对于老师和同学的不尊重, 如果放到企业, 不知道被惩罚多少回了, 因此, 要想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 首先学校自己要加大力度学生的一些道德素质管理, 学校是一个掌控者, 应当做出明确的制度规章要求, 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就是能够培养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 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者。校园发展除了教授学生的知识、专业技巧外也应该跟随大学教育的前进方向, 更重要的还应让学生进入工作后能很快地同意和理解接受比较先前的企业价值观念。学生应该养成守时, 高效率, 尊重他人的习惯, 因为企业是严格的, 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包容你的惰性。校园的文化发展要不断的环绕环境教育人这一核心, 吸收融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 大体策划、针对性的设计, 使学校的物质方面文化建设与行为、制度、观念, 精神层企业文化建设相互弥补、相互协调和相互进步。

现如今, 全球都在呼吁环保, 绿色生产, 拒绝浪费。对于学生来讲在校园中也要节约。比如, 随手关灯, 不用餐厅的一次性筷子, 不浪费纸张等等, 如果以后进入企业, 也许你的一个小小的替公司节俭的行为就会被老板无意看到, 并且认为你处处为公司着想, 从而重用你, 机会就这样毫无征兆的降在你的头上了。现在的企业也是实施节俭, 提倡无污染环保, 节俭也是企业的一种文化。

二、强制学生必须学习了解儒家思想文化

学生在学校的时候, 学校可以要求其学习儒家文化, 而且, 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性的手段。儒家文化精髓,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引领者, 大到治国平天下, 小到解决人际关系发展问题, 再到个人的对待生活态度, 个人的行为修养等方面, 可以说确实有一种非常完善的教育体系。众所周知, 第二次大战以后, 特别是1955年以来, 日本经济不间断加速前进的发展, 日本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文化的影响离不开, 日本的许多老板把儒家思想这种伟大的理念, 比如“以人为本”、“尊天爱人”“贵在人和”“用人为贤”等作为企业发展的经营理念信条。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涩泽荣一曾写过论语算盘这本书, 对于日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从小熟练掌握儒家的经典, 并且把儒家的思想灵活的用到了管理当中, 讲求义气, 信用之道, 更有一代儒商的称号, 他的“内圣外王”如今还影响着许多的企业家推崇学习;海尔在张瑞敏的带领下, 成功入住美国市场, 也与他把儒家文化与企业文化完美结合分不开。可见, 经典的企业文化都是从儒家经典中悟出来的。因此, 对于学生, 学习儒家文化, 熟悉儒家文化精髓, 不仅对于自身道德素质有所提升, 对于校园文化更好的实施, 同时也是提前学习企业所需要的理念, 精髓。

现在, 很多企业把一个员工的修养和品德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有的企业实行鼓励孝道的制度, 鼓励员工每月给父母零花钱, 半年带父母体检一次, 一年带父母旅游一次,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企业文化越来越注重儒家思想对于企业管理的作用了。对于学生来说, 更应当注重自身的修养, 讲究仁, 义, 智, 信, 诚信对于企业来说, 是选拔员工的重要标准, 现在很多企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 不靠谱, 导致不愿意招收刚毕业的大学生, 因此, 校园文化应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 比如, 对于考试作弊严厉惩罚, 每月评选诚信个人, 诚信班级, 实行奖惩严明的制度。学生本身更应该这样做, 这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把企业文化中的东西拿过来, 把学生当做员工一样对待。

三、吸收精华, 舍弃糟粕。让学生走出校园, 把企业文化引进来

学校是一个注重理论学习的地方, 校园文化业是扮演着更好的为学习服务, 但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却知之甚少, 因此, 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专业专家讲座、社会调查、企优秀企业员工见面会等形式,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和选择职业观念。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理解和把握课程知识点、技能,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巧和就业质量, 不断提升专业的市场不可替代力。也可以对教师实行一些措施, 比如, 让老师进入到企业学习一段时间。现在很多老师教书很多年, 讲的案例都是很早的东西, 缺乏了创新性, 而且, 这样会让老师出现无聊期, 同时自己没有亲自在企业工作过, 所讲的内容过于空泛而且枯燥, 学生不感兴趣。如果让老师去企业学习一段时间, 回来后所讲的内容肯定是自己在企业中遇到的活生生的案例, 这些教师在完成自己能力和目标的时候, 也背负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接触的桥梁的使命, 把自己体验的一些有用东西最大力度地嵌入到学生的学习中, 有效地教导栽培学生, 学生也可以受到文化的感染, 触摸到市场的命脉, 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这些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协商, 达到各自所需, 实现互利。

四、带领学生观摩知名的企业文化

学校可以组织实践活动, 事先与企业沟通协调, 在老师的带领下, 让学生亲自感受成功企业的文化, 同时用企业的文化来培养学生, 建设有特点的校园文化, 发展企业文化教育, 要把校园文化作为承载物, 把企业文化很好的融入到校园文化发展中,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认识了解企业文化包含的价值与思想, 从而受到很好的感染。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实现大学生就业, 创业的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是实现高道德品质, 专业技能人才发展的需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是推动学校稳步快速发展的前提。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需要学校, 企业, 社会共同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心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综述[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 (2) .

[2]李新生.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4) .

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第2篇

化的对

张雷雷

111564049

2011级市场营销

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进入21世纪,企业文化成为经营者口中的热门词汇,尤其是在一些成功的跨国企业和百年企业影响下,企业文化成为商界视为通往成功之路的尚方宝剑。不仅大型企业甚至中小企业都普遍重视、纷纷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其已成为企业经营主业之外的另一文化产品。那么,如果把企业文化的建设引入高校又会为我国高校发展带来什么呢?

加之我国最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各种领域的人才涌现的社会,大学生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为什么接受了高等教育仍不能胜任工作?当然政策和发展程度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毕竟 我们的控制力有限,只能找自身的原因了。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娱乐都较有规律,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萌发浪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是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很大一段距离。结合长远来看,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产业的自动化加强也必定会淘汰一部分人,那么欲解决就业问题我想我们还要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调整一个好心态去融入社会中。所以踏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变角色。所谓转变角色,是指由一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抛开浪漫,抛开幻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要想正确地选择职业,就必须转变角色,不能把学校、家庭、亲友及同学所给予的关心、呵护、尊重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这关键的一步。

另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为了争得先机,校企合作是时下企业和高校寻求发展的主流。企业文化进校园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把时下盛行的企业文化引入高校建设以及对学生的教育,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就显得迫在眉睫了,那么究竟如何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呢?

一、学校教职工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1.教师的企业文化培训工作

第一,我校要求5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两年内不少于三个月。实习后必须上交心得体会,要特别强调在今后的教学任务中如何将工作的实践经验有效地融入到教学当中。

第二,要求教师在企业实习期间获企业批准后录制相关企业短片,应用于教学当中,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

2.企业对学校、学生的了解

第一,企业定期到我校了解在校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了解教师授课内容,或学校定期分批组织各教研组到企业调研,以座谈的方式与企业管理人员相互沟通交流。企业帮助修改或撰写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学改革方案。

第二,邀请企业优秀员工、相关负责人或就职于企业的优秀毕业生到校讲课、举办座谈会或交流会。让学生有更多的途径了解企业及企业文化。

3.学校的教学安排

第一,学生毕业实习单位定点。各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实习时都有定向的实习单位。学校要对学生做跟踪调查并听取企业的反馈,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方法,优化原有教育模式。

第二,借用企业实验基地,允许一部分学生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组织学生到基地上实操课,增加我校的教学场地。

二 学生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校方必须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他们身上。学校应从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入手,细致地观察学生的思想转变,老师所要做的工作是帮助学生渡过成长历程中每个阶段的转变。包括以下几点:

1.农村学生向城市人的转变过渡

来我校就读的学生大多都来自农村,离开农村来到大城市学习和生活,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主动承担学生的过渡任务,包括生活和学习上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以举办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城市人的生活,本市的居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平时的在校生活应该注意哪些言行举止,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2.普通学生向“职业学生”的过渡

如何让孩子的学习生活从普通升学模式转为就业模式,需要各学科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渗透职业的概念和理念,以及企业文化的内涵等。让学生在心理上慢慢地过渡和转变。这就需要各专业课的老师都具备一定的德育教育资质,学校可以以各种形式做出规定和要求。

3.“职业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过渡

有了前两次的过渡,学生们会较快适应向企业员工的过渡。但在这个时期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特别是在毕业实训期间,要突出强调工作环境的适应和职业习惯的运用。

三 教学中如何融入企业文化

1.树立行业榜样,了解行业历史和发展进程

每位专业教师必须了解该行业的历史和发展进程,以及该行业较有影响的带头人。让学生从了解该行业,熟悉行业到热爱行业的转变需要教师以楷模的形象引导学生。

2.教案改革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形成自身独特的体系,德育应渗透于每一个学科之中

3.实习、实训教育也要渗透企业文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在学期的不同时段,可分短期和长期实习。在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这是岗位实践活动以外的任何形式都无法完成的。普通高校的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可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4.形成行为规范,落实到生活中

专业课老师应针对行业标准的评价体系来规范学生,在日常授课中就应让学生养成职业习惯,例如,公关礼仪课老师在上实操课时,就应按照商业社交礼仪的规定解释,并示范给学生们观看和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要求。使之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行为标准,并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加以

应用,内化成自身的习惯。

四 建立企业相关评价体系

学校应该本着国家教育方针,社会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地结合新时代发展较好的行业、企业的标准,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在校老师也要以企业的标准教育和指导学生,让学生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文化如何与市场对接 第3篇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从“基础性作用”升格为“决定性作用”,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从理论和实践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标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但是文化有独特的属性,崇尚精神追求、艺术欣赏,同时还具有道德教化、修身养性等特殊功能。

文化人应该怎样面对市场?文化应该怎样与市场对接?现实中遇到的难题促使政协委员不停顿地思考,这些问题一次又一次撞击着他们的 心灵。

“拿钱造成的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必须拿文明解决”

人们至今还记得,在“两会”上,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成为文艺界政协委员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面对观众热追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全国政协委员、《闯关东》的编剧高满堂很淡定,“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韩剧流行也说明我国的文化市场是开放的”。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说:“我们一定得认识到观众说了算。现在韩剧在我国受欢迎,我们不要压制,不要批评这种娱乐文化。”

同样的题材,韩剧拍了,那么多观众一集接一集追着看。可是,假如我们也拍了这样的题材,会发生什么情况?这个问题电视人自己怎么看呢?“我要是拍这种外星人来了的电视剧,你们肯定骂我,韩国人拍你们就不会骂。”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赵宝刚说。

“流行什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流行一种东西。”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的话引人深思。

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是一位画家。他说:“让国产片真正叫好又叫座,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有许多很好的故事没有人写,是因为我们自己并没有充分尊重自己的文化原创。”“韩剧热播,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

面对韩剧再次在国内成为热潮,美剧《纸牌屋》在全球热播,许多政协委员提出:“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市场,研究文化与市场的关系。”

《来自星星的你》无非是个引子,至于怎么看待“韩剧热”以及与此相关的跨境文化传播、怎么对待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怎么直面“流行”及其与“雅”“俗”的关系、怎么认识今天的年轻人及其社会心理等等问题,这里有多年争论而结论不一的问题,也有当下遇到的新问题。但是各种问题都是绕不开的,也就是实践中要攻坚的问题——文化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冯骥才提出了“文化的终极目的”的命题。他说:“我不反对文化进入市场,因为一个社会的文化肯定要通过市场才能跟广大群众接触,但那不是文化的终极目的。一个民族全是拜金、全都为了钱,是没有希望的。而且拿钱造成的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必须拿文明解决。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文明。所以,文化不能产业化,我们需要建构的是一个立体的、不同层次的文化发展政策。”

“文化是一种骨子里透出来的力量。”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说:“文化建设要人本化,不能经济化。”他这样分析:“的确,文化建设离不开市场。但我们不能以经济建设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将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为‘文化经济建设’,不能片面地将发展‘文化产业’放大为文化建设的中心 任务。”

只要抓住“原创”,就一定能够揭掉那些被诟病的“膏药”

“国产电影精神溃疡,原创疲软为首要危机。”全国政协委员王兴东忧心忡忡。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电视剧、电影都大大缺乏原创力。结果导致国内市场的空虚,韩剧一进来,就占据了年轻人的收视。如果中国有足够多的好作品,能够反映年轻人的情感、中国的文化,即便有很多外来作品也不要紧,反而能够丰富文化市场。”冯骥才这样分析。

他们的话反映了许多政协委员的共同想法:文化市场很严峻,也很挑剔,它喜欢原创作品,尤其钟情于优秀的原创作品。

当崇尚精神追求的文化遇到市场经济的挑战时,就会发生矛盾。尤其当很多方面都在转型的当口,矛盾和不协调性就会很突出,但并非是必然对立的。关键是要有受市场欢迎的好作品。这几年,我国有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比如《闯关东》《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等等。这些作品,都是观众热追的原创作品。

然而,这几年我国影视剧“跟风”“翻拍”“戏说”被人诟病为电视剧题材的“三贴 膏药”。

“跟风”不能等同于“流行”。政协委员说,现在的问题是,一部作品火了,跟风就跟起来了。《潜伏》带来的谍战剧大潮至今未退;《宫》的热播,引起“雍正很忙”的调侃。高满堂讲了一件发人深思的事:我去横店影视基地看我的剧组。一到那里我发现,横店有50多个剧组在拍戏,其中48个剧组都在“打鬼子”,这样的“跟风”让人不好受。他说:“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忽视了原创,会毫无出路。”

“翻拍”不应该是“模仿”。“忽如一夜春风来,所有经典全重拍,四大名著再翻拍,观众又吃回锅菜。”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认为,电影《白日焰火》的成功,再一次证明没有好的剧本,影片不可能成功。

全国政协委员、导演雷献火说:“关键在于创新思维理念”,“一味地跟风抄袭,永远也创作不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更加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许多政协委员都说:“作品要上去,作家必须‘沉’下去,深入到真实的生活中,深入到剧中人的内心世界中,拿出来的作品才能感动自己,感染别人。”

“戏说”不应该颠覆史实。有的政协委员说:影视人也有苦衷。《隋唐英雄》这部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在观众批评如潮时,收视率却节节飙升,甚至完胜同期的历史正剧《楚汉传奇》。在某部电视剧中,演“妈祖”的演员说了两句英语,收视率就扶摇直上。但是这样“雷人”的作品算不算成功呢?

政协委员认为,只要抓住“原创”,就一定能够揭掉那些被诟病的“膏药”。

高满堂被人们称为“金牌编剧”,他的《温州一家人》《闯关东》等佳作深受观众好评,他是第八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他的体会是“一定要提倡原创,保护原创,激励 原创。”

高满堂对我们的电视剧有个“四气”概括:“以电视剧的创作为例,我们当前是历史剧缺乏正气,年代剧缺乏神气,当代剧缺乏地气,我们探索缺乏勇气。这几个‘气’对我们来讲很重要,所以,今年的政协提案我就想提倡原创,保护原创,激励原创。”

首先,要提倡原创。原创是生产力。我们看到,中国电视剧的恶俗、媚俗,观众都已经愤怒了。婆媳剧、家庭恶战剧、谍战剧、抗战剧占据荧屏,戏说、穿越成风。我并不是说这些不好,而是太多。其次,要保护原创。只要是原创的,我们不仅要在播出平台上保护它,让这些电视剧在最好的播出平台播放,而且在版权纠纷上,涉及到原创的,要格外予以保护。再次,要激励原创。没有激励机制,原创就发展不起来,保护不了。现在国家广电总局每年拿出1500万元设立原创奖,这就是激励原创。

只要紧紧抓住原创,抓住这个文化工作中的“第一生产力”,我们电视剧的繁荣和发展就具备了一半的条件。对此高满堂很期待。

中国的梦想是当今的人去实现,不是那些“大辫子”,不是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给世界一个清晰的中国人形象需要现实题材

文艺界政协委员对各类文艺作品的审查问题,提出过很多看法。

高满堂讲原创是电视剧繁荣的“一半”要素,他所说的“另一半”恰恰也是审查问题,他认为,我们“就是要树立审查自信。”

对影视剧进行审查是必要的,否则更不利于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问题是审查要有利于原创,有利于创作更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这是很多政协委员的共识。

我们经常呼吁要有现实题材,提倡要写我们当下的生活,写改革开放30多年。但事实是对历史传奇、谍战剧、家庭戏审查宽尺度宽,对现实题材则审查很严。谈及这个问题,高满堂举例:比如我编剧的一部电视剧,海外华人圈看了都说好,但这部剧在审查阶段颇费周折,仅中央电视台就需要六层审查。有关部门明确指示,此剧涉及到公安、工商、外交等部门需要再审查,最后才能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我这不是个案,只要想在央视播出,都必须经过这个审查过程。这样何来反映现实题材的好作品?高满堂说:“我们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人,也是受益者。不对其做出客观真实的反映,就对不起这个时代。”

“对国内剧和引进剧应该采用统一的审查标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张国立说:“常有人说国内剧不好看,但我们即使拍出《纸牌屋》这样的剧作,能通过审查吗?”他认为,统一审查标准,有利于国内剧高水平创作。

政协委员认为,我们提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我们的审查也应该更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在创作和生产这个阶段,等文化产品出来后,我们审查的时候,当前还是不够自信。要认识到中国走出去不仅仅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而是让世界清楚地了解当下的中国,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和世界同步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示我们对当下世界的思考,而穿越的纯娱乐作品只能消解很多现实的思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内容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对于办好以“职业”为特性的高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现实需要。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要求高职院校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 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第二,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竞争优势, 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 要完善和提升这一基础, 关键是要努力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第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 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企业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目标, 以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为特色和优势。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还要求学生具有主动适应企业文化的综合素质, 这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只有与企业文化加强对接, 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此, 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对接, 就要找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点。既然两者都是文化, 那就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 二者都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物质文化。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内容可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

一.将企业的精神文化引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形成规范而又严谨开放的校园精神文化

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企业文化发展, 其核心是精神文化的培育。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积淀, 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与企业的先进文化共同发展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高职院校在努力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学院精神的同时, 更要加强与市场与企业的衔接, 注重吸引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在内的企业精神文化, 并将它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去, 融入到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中去, 丰富和提升校园精神的内涵的同时, 增强师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果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能很好地融合, 不仅使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会更加准确, 而且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多的接触了解社会, 从而使学子们走出校园后的角色转换会更直接、更迅速。更加符合企业需求, 受企业青睐。

二.将企业管理模式与高职校园管理相对接, 形成人本有序的校园制度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 而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管理文化。高职院校与企业管理的对象虽不相同, 但两者均具有培养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规范人的功能。两者都以人的素质提高为着眼点。因此要求管理者将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上。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是指在国家大的教育方针指导下,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发展方向, 提出的特定的规范与要求。基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高职院校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上, 要借鉴企业制度文化中积极的因素, 在学生管理模式上除必须遵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之外, 更应注重吸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与文化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与企业文化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 尤其注重将企业的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文化融入到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 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与约束, 使学生感受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 了解企业文化内涵, 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 这无疑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行为习惯有很大作用。

三.将企业的职业化色彩与高职院校育人的职业特色相融合, 构建和谐美丽健康向上的校园物质文化

无论高职院校还是企业, 在文化建设中均离不开物质文化的支撑, 这为校企文化的对接提供了共同的切入点。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外化, 它包括以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在建设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时注重突出企业文化元素与应用型的特点, 而企业是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机构, 是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一线场所, 是应用型人才的集散地, 与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理念是一致的。所以,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肯定会呈现出企业的职业化色彩。例如, 通过校容校貌、绿化美化等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浓厚职业人文氛围;著名企业的工作理念及优秀企业家画像及经典言论进教室、实训场所;聘请知名行业及企业专家为学院的客座教授;与行业企业联合冠名开设订单式培养班;以企业名义设立奖学金等等, 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及各种载体,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多多融入企业职业色彩, 处处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从而形成以企业管理和高职教育双层文化为背景的特色校园文化。

总之,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内容既要全面又要丰富, 努力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 从而使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达到深度融合与合作, 真正实现校企合一的育人模式, 提升高职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形成具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守可.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耦合[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樊永生, 莫秋树.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文化对接 第5篇

一、研究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更显著的特点是,中等职校的社会服务更直接,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更紧密,其核心是培养的学生要能为社会需求面直接接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过自身改制及相互间的重组,生产力布局和链接得到重新组合,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促使企业在优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自身的发展环境,而且也开始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化工作,他们已经开始实施长、短时间的不同策略,在短期内,他们注重选择素质优秀的员工进厂,在对一般民工、经短期专业培训民工与合格的专业职校毕业生三者之间的选择中,往往偏向于后者,在对后者的选择中,也十分注重人的素质的挑选。

也基于此,企业更注重与职校的有效对接,通过开展“订单”式培养、就业洽谈会、设立学生奖学金、学校楼宇冠名等方式灌输学生企业文化。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体现为单向的企业文化对学校文化的渗透,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相对显得单薄。如何使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实现有效交融。使学生在心理归属上融入企业,在价值取向上认同企业,在行为特征上接近企业,也就是让学生在校期间便从技能掌握到文化归属上更多地打上“企业人”的烙印,将是我们致力的目标。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针对职校中单向的企业文化进校园的情况,通过具体调查,分析目前企业文化进校园的载体、具体进行的活动及产生的效果,以期找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交融与对接的结合点,为培养学生“企业人”服务。

1.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2.企业文化: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3.有效对接:是指各个单位在管理、指挥、后勤、通讯等部门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撑完全一样。当由一个单位指挥其他单位时,如同指挥自己的单位。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研究现状:

职校作为我国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总体文化积淀不是很深,但由于其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理论专家把目光聚焦到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领域。并把研究重点着力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大多认为:中职教育应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园文化建设,也应突出“职业”的特色。这里的措施包括把中国的、世界的优秀企业精神文化介绍、展示给学生;学校橱窗展示突显企业特色;开展学生下企业实践活动;优秀毕业生巡讲;楼宇冠名等等。从文化表层上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衔接。

2.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与创新:

本课题组意识到,虽然国内已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体来说研究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没有看到两种文化相互衔接过程中的表层化趋向,对于这种趋向缺乏系统全面的第一手调查资料。本课题组的研究研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比在功能、环境、条件、建设方向等的不同之处,在校园文化中有效引入企业管理理念、评价方法与措施,使学生在心理归属上融入企业,在价值取向上认同企业,在行为特征上接近企业。即增强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适应性,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职业能力与素养,最终的目的仍是实施毕业生从学生到职工之间的平衡过渡,达成真正“无缝对接”的目的。

四、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本课题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人才学等为理论指导,以职业素质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现代企业管理学和系统论等为借鉴而进行研究。

2.政策法规依据:该课题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职业教育法》、《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政策法规依据和强大推动力,从而既保证了选题的正确,又保证了研究方向的正确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成果的可靠性。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学校文化功能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能比拟的。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上一代的文化内容经过价值批判和取舍,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传播给下一代。而作为职业学校要把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有用人才为目标,把企业文化提早渗透到学校文化中,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者的共赢。

我们旨在根据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继续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同时,要借鉴企业文化中的精髓,尝试把企业管理中的“7S”(整顿、整理、清洁、检查、素养、安全、节约)规则、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方法、“ABC”策略等融入学校文化、特别是班级管理中,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使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交融对接,打破以往的只注重形式不融入实际的现象。

2.研究内容:

理论研究:

本课题理论研究拟从四个方面展开:

其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和价值研究;

其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现状分析;

其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内容、模式、方法研究;

其四、基于校企对接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研究。

实践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者均为职中一线教师,本着“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我们的研究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无论是从对象还是实施者都有自我发展与成长的诉求。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职高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当前国情、校情、学情组织实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管理、方法、评价等方面加以多元构建。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启动阶段。(2011.9——2011.10)

主要填写申报表,组建课题组,制订《研究方案》与《实施计划》,理解课题内涵,明确研究目标,熟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11——2013.2)

1.组织教师广泛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通过学习、交流、研讨,增强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提高分析、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2.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做好各项调查访谈记录;

3.用校园网络,设置企业文化进校园教育板块,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形成老师、家长、学生、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

4.课题组成员交流实验进展,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完成阶段小结;

5.课题组成员在开学初期、中期分别完成本学期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初步设想,在此基础上,中期进行充实和完善,形成阶段性研究的成果框架和提纲;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3.3——2013.6)

1.汇集课题组成员研究论文,形成论文集;

2.汇总相关校本教材;

3.撰写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2.企业文化进校园实例;

3.校本教材;

4.教师论文集。

八、课题研究条件保障

1.课题组成员的配备结构合理,既有教育教学的资深教师,也有在教学第一线,富有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验教师,为本课题的研究创设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课题组部分成员,曾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其余几位成员也参与了校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课题研究基础。

2.学校作为一所发展态势良好的中职校,已在企业文化进校园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学校教学楼、道路皆于本市骨干企业名称冠名,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课题总历时两年整,每学期二十个教学周,每周一个小时集中研究,时间有保障。

4.学校领导重视、关心和支持此课题的研究,确保研究经费及时到位,使课题研究能顺利开展,为本课题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学校将投放足额的专项资金,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5.本单位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作为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的实验学校之一,具有较好的课题研究基础和研究氛围。2011年,学校成功创建为高级技工学校,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课题组

专业建设对接产业文化 第6篇

专业建设只有与产业发展、产业文化进行良好对接,才能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技能人才,在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和培养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期我们选取了第二批一体化改革试点专业中四个专业的行业企业调研的部分内容,希望给相关专业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

——调查概况——

本次调研涵盖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20家广告设计制作行业相关用人单位,其中国际广告公司3家,国内大型综合性广告公司4家,国内大型企业广告部3家,国内中小型广告公司6家,印刷公司1家,平面媒体1家。

广告设计制作人才有了新定义

随着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人机互动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广告设计制作行业正在经历信息化技术发展带来的又一次变革。顺应信息化的要求,广告设计制作也越来越多地需要依托互联网进行工作,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人机交互、个性定制、即时更新、多媒体的设计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设计理念、功能、语言表达和形式上都将出现许多新的课题,这将迫使我们不断思考新的发展方向,积极研究新的技术问题。

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目前广告设计制作人才应当是基于互联网交互技术的新一代设计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扎实的广告设计基础和逻辑思考、交互媒体的开发制作能力,是能更快速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并且能更好地实现设计意图、表现设计创意的高技能广告设计制作人才。

高技能人才缺乏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从2009年到2011年,调研组对20家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记录了企业员工级别与人数的数据。通过研究,调研组发现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在20家被调查企业中,助理设计师的员工数增幅不大,而设计师与高级设计师的增幅明显,说明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在三年中,助理设计师的薪酬增幅不大,而设计师尤其是高级设计师的增幅明显,进一步说明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

2011年,调研组对20家企业进行的用人需求调查显示,对于国际广告公司来说,设计师、高级设计师的需求远大于助理设计师,而印刷企业则更多地需要助理设计师,对于高级设计师需求并不强烈。所有企业均有很强的设计人才需求,调研组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高技能设计人才缺口庞大,各企业互相争夺,导致有经验设计师频繁跳槽的必然结果。

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

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技术更新迅速

业内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汽车维修行业潜在市场巨大,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汽车车身维修的新技术、新工艺被不断应用于工作中。在钣金方面,现代汽车车身除满足强度和使用寿命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性能、外观、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需要。自石油危机爆发以来,作为轻量化材料的高强度钢板、表面处理钢板的使用量逐年上升,有色金属材料使用有所增加,其中,铝的增加明显。非金属材料的使用量也在逐步增长,近年来开发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不仅替代了普通塑料,而且品种繁多,在汽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车辆设计和生产工艺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高级技术人员缺口较大,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汽车维修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在汽车维修企业的汽车维修作业内容中,机电维修占到2/3左右的比例;钣金与油漆作业的工种比例约为1/3,较前几年有所增加,作业的项目主要为小型附件的钣喷作业、事故车辆的维修作业。但在机电维修中,主要以零配件更换为主;而钣金与油漆作业的工种需要更多的人工。

根据对浙江杭州、绍兴地区的调研统计,目前该地区从事汽车钣金与涂装的一线人员中,学历层次都集中在专科以下(不含专科),占92%;从技术等级看,大都为中级工或未获取技术等级,占74%。

从深圳的调研情况来看,技术人才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深圳目前有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技术人才特别是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的高级汽车维修工人才严重短缺。持有深圳高级汽车钣金维修工证书的只有300多人,其中技师30人、高级技师仅10人。另外,企业反映钣金工、喷漆工、前台接待及售后经理等也同样存在人才缺口,在维修企业钣金喷涂作业车间里,主修、副修、实习生的缺口较大。

人才培养要与实际岗位对接

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汽车钣金、汽车油漆两大块岗位内容。在汽车钣金中,主要从事部件拆装、车身及覆盖件修复、板件更换、车身测量与校正等工作;在汽车油漆方面,主要从事底材处理、中间涂层处理、面漆喷涂、抛光打蜡等工作。

以修补涂装人员为例,其工作是多元化的,要负责除了维修以外的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工作。应该掌握汽车涂装技术、车身修复、色彩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品牌管理、汽车涂层质量检验、化学等知识,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汽车涂装技术以及色彩原理。一个普通修补涂装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维修车身涂层,恢复车辆外观,同时还要注意礼仪,提高客户满意度。而车身修补涂装的组长或主管,除了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培训外,还需与客户或4S店的业务接待员进行沟通,并且对所维修的车辆进行相应的质检,因此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保证更好的服务,只有这样才是一名出色的汽车从业人员。

当前汽车钣喷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从业人员数量偏少等现状,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掌握现代汽车的车身结构特点、汽车金属材料特性加工处理、汽车表面及内饰修复处理养护原理工艺、汽车涂料原理及调配技术,熟练运用汽车车身修复专用设备和工具,具有极强的现场适应能力的综合实用型人才为当前汽车钣喷行业所急需。

通过调研,调研组对钣喷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定位。对钣喷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定位建议为: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加强专业理论及专业实践技能教育,加强身心健康教育,培养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及现代汽车维护、车身修复等技术,具有汽车整形、美容护理、修补涂料调制与调色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此次调研还发现,企业人员对职业核心能力培训需求的重视程度相对比较集中,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集中的培训需求,其次是学习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创新能力,外语能力则需求最低,只有不到15%的参与调研的企业有需求。

——调查概况——

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项目组成员校是杭州技师学院、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6所院校。调研对象为浙江、深圳、北京、南京、武汉和成都等省市的不同类型的78 家汽车维修企业的企业老总、人事主管(人力资源总监)、服务经理、售后经理、车间主管、钣金或油漆技术主管和一线工人;各地区的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维修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同时还调研了各类开设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的职业院校的教务科研负责人、专业教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产业发展四个新趋势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消费电子生产基地。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消费电子产业销售收入规模达7.8万亿元,增长29.5%。消费电子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已形成了以9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集群。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区域,劳动力、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占全行业比重均已超过80%,产业集聚效应及基地优势地位日益明显。

中国电子行业继续以消费电子产品、仪器仪表为核心,却呈现出四大新的发展趋势:新能源、绿色工程为新亮点;平板显示为新力量;汽车电子为又一新主流;智能家居为又一新应用。

技能人才是产业从业人员主体

在电子企业的运营中,需要的人才包括以下几类:操作者、技术员、工程师和行政管理。

电子企业对劳动者文化程度的要求逐步提高,目前在企业里中专学历所占比例最多,占45%,是电子企业人员需求的主流;其次是大专,占30%;再次是本科,占20%;比例最少的是硕士学历,只有个位数的数量需求,占5%。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是电子从业人员的主体。

调研组对68家企业调研后得到了一份企业员工技能等级结构,发现中、高级工是企业的主要力量,约占53%;其中,中级工的人数比例要高于高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也较大,占25%。但这并不能说明企业淡化了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只是反映了出现“招工难”现象,企业“饥不择食”。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企业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将是大势所趋。

成都技师学院对成都地区的15家企业进行深入摸底,发现该地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主要从事生产、装配、调试、维护等岗位。珠海市技师学院对珠海地区技能型人才需求统计的结果显示,该地区最需要从事生产装配的技能型人才,此外,产品质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设备维护等岗位需求较多,研发助理等岗位的需求则最少。

经过对几所院校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调研组发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在电子行业里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他们的职业成长历程分析,他们之所以能快速地成长,存在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第二,用心学习了专业知识,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第三,首次进入职场时,就遇到一份适合自己那个发展阶段的工作;第四,在工作中参与了不同的项目,不断精益求精,自我不断发展。

高职、中职、技工院校

专业培养各有特色

调研组还调研了开办电子技术专业的同类职业院校,并总结出了高职、中职、技工院校同一专业的办学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一般都围绕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进行专业定位,专业方向一般分为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汽车电子、节能工程技术等;从就业情况分析,传统的电子行业不如新兴的电子行业理想,环渤海地区的汽车电子、仪器仪表等岗位较为热门。

中等职业教育学院一般也都围绕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进行专业定位,培养从事电子产品生产、检测、安装、维护、维修及产品营销等工作的人才。专业方向一般分为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办公设备维修等。从就业情况分析,传统的电子行业依然不如新兴的电子行业理想,如服务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专业,出现招生难、生源不足的情况;而汽车电子、移动通信、办公设备等专业,从专业方向上选择某一子行业相结合进行办学,定位为该子行业相关电子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更大吸引力,生源足、就业好。

各大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般围绕着技工院校的专业目录所设置的四个专业方向来进行办学,分别为通用电子设备制造与维修方向、音像电子设备应用与维修方向、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与维修方向、办公设备维修方向。各大技工院校在各区域人才需求下,分别开办一些紧缺型的专业,如光伏应用技术、制冷设备制造安装与维修(中央空调方向)等。

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三个层次

调研组通过调研认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可定位为:为通讯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家用视听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等传统的电子子行业及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绿色照明等新型电子子行业及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办公设备、精密仪器SMT等人才紧缺型电子子行业及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从区域来看,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福州厦门电子带区域可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电脑零配件以及部分电脑整机等生产制造型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长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可为笔记本电脑、半导体、消费电子、手机及零部件等生产制造型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上海、无锡、苏州等的中国硅谷区域,可为IT、太阳能、绿色照明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环渤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可为通信、软件、元器件、家电、仪器、汽车等生产制造型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成都、西安、武汉等地可为家电、元器件和军工电子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除承担制造职能外还承担研发职能,可为高端技术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同时,调研组通过调研、分析认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可定位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是在企业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一线,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售后服务流程,按照生产制造工艺和售后服务作业规范,能胜任电子产品生产组装、电子设备安装调试及维护保养等常规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二是在企业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一线,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售后服务流程,按照生产制造工艺和售后服务作业规范,能胜任电子产品生产组装、电子设备安装调试及维护保养等常规工作;并能熟悉企业产品的设计文件和生产管理、服务安排,根据设计文件独立胜任电子产品故障检测及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是在企业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一线,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售后服务流程,按照生产制造工艺和售后服务作业规范,能胜任电子产品生产组装、电子设备安装调试及维护保养等常规工作;熟悉企业产品的设计文件和生产管理、服务安排,根据设计文件独立胜任电子产品故障检测及维修等工作;熟悉企业产品及生产运营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合理化的、具有创造性的意见、建议,胜任指导产品工艺、技术改造升级等工作的高素质、综合技能型人才。

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

——调查概况——

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项目组成员校是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深圳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山东工程技师学院、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四所院校。本次被调研单位包括物业管理公司、楼宇智能化工程公司、楼宇智能化设备制造企业、楼宇智能化教育装备公司以及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等,调研对象为上述单位中的一线骨干、技术主管以及人力资源主管等。

行业发展催热人才需求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总投资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的产值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000亿元,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安防市场;中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到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541.5亿元。据世界建筑师协会预计,今后10年内,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大型智能建筑工程都在中国。种种迹象表明,智能建筑行业的大发展时期已经来到中国。

智能楼宇涉及电工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现代控制、建筑基础等多种专业,且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这些都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很高要求。但因为智能建筑是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才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新行业,目前全行业各层次专门人才整体缺乏。

同时,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对楼宇智能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由于智能建筑对防盗报警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周界防范系统、闭路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自动抄表装置系统、车辆出入与停车场管理系统、应急广播和背景音乐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电话系统、宽带接入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的大量需求,促使从事这方面一种或多种产品开发、设计、销售的公司异军突起,这些公司需要大量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智能楼宇方面的外资企业的投资和新产品引进,也大量需要从事安装、维修、销售的技术型人才。

行业人才要求:

不重证书更重可塑性

从智能建筑行业社会化分工角度考虑并结合技校学生就业实际,可将就业目标企业分为物业管理公司、楼宇智能化工程公司(包括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楼宇智能化设备制造企业(包括楼宇智能化教育装备公司)等三大类。其中工程公司又分为消防系统工程公司、安防系统工程公司、楼宇自动化工程公司和网络工程公司(包括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按照社会行业企业分工,不同企业职业岗位及其职责如下表所示。

注:

(1)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大多包括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视频监控、防盗报警、设备监控等系统的布线。

(2)楼宇智能化设备制造企业一般不进行设备的安装服务。

(3)物业公司的电梯、空调、消防设备一般外包给其他公司进行维护与维修。

(4)大型公共服务建筑一般包括机场、港口、金融中心、体育中心、医疗中心、会展中心等。

(5)工程项目经理一般要求有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协调沟通能力强(可胜任与业主、管理公司、分包单位、内部团队的多方面沟通),管理上能独挡一面。还要熟悉工程管理的各种程序和手续,能熟练操作CAD、office等软件,熟知工程预决算,懂成本控制,会编写报告文件。

(6)对于工程项目的技术主管要求能够使用CAD作图,熟悉了解智能化行业。有多年弱电施工经验,有协调沟通能力,有应变能力、管理能力。

在此次调研的受访企业中,中技人才主要集中从事生产、销售、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而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岗位基本由具有高技、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担任。针对生产、运行、维护、销售和技术服务岗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都希望员工有敬业精神、责任心,合作与沟通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特别是在服务型岗位上,企业对员工要求更多的是专业技能以外的部分,包括服务态度、礼仪、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等。现在一些毕业生缺乏自信但又好高骛远、适应能力差,面临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动辄辞职,这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满意度不高。

其次,对于技校学生,企业并不太看重证书及所学知识、技能的多少,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可塑性、对企业的忠诚度及定性,因为学生的可塑性直接关系其自身的职业发展空间。为了让员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一些企业会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包括企业文化、产品知识、岗位工作流程等内容。此外,企业每月会定期进行员工岗位技能培训。

专业培养定位为两个层次

通过调研,调研组发现企业对楼宇智能化人才的需求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的员工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各不相同。调研组根据《智能楼宇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同时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将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为第一和第二个层次,即管理员层和助理管理师层。

第一个层次(管理员层)是数量需求最多的一个层次,从事各系统的施工安装和值机操作。这个层次的员工主要突出个人技能,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必须具备中技及以上的能力。

第二个层次就是助理管理师层,这个层次负责各系统的调试、测试、维护、故障排查。这个层次侧重于综合能力,注重知识面和知识程度,在技能上的要求更高。这个层次必须具备高技及以上的能力。

——延伸阅读——

被调研单位对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例如识读专业图纸、使用CAD绘图的能力。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设备维修方面的技能。

加强课程建设和工学一体的教学改革,加快知识的更新,对开设的专业课程进行内容调整,增加对相关工程案例的剖析和点评,使学生及时了解实际工作情况,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研究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一、引言

近年来,校园文化备受教育家的关注,成为教育界的热点。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由规模扩张向提高教学教育质量的方向转型,因此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便成为重点。站在新时代的视角来看,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性,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对于建设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促进高职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含义以及同异

1.高职校园文化的含义。高职校园文化是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学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精神状态、思考方式和价值观的氛围,具有高职独有的校园特色,是一种团体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很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高职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相似,但是融入了职业特征和职业素养,由此具有特有的职业气息。高职校园文化一般包括这几个部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

2.企业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是上个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逐步被政府和企业关注和重视,认为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活动和企业发展以来逐渐沉淀形成的精神文化,被企业全体员工认可并共同遵守与维护,通常表现形式为: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行为规范、价值标准以及企业树立的公众形象。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理念,也是企业在进行管理和选择战略的时候在价值理念上的表现形式。同时,企业文化注重为解决利益冲突时指明方向,并以此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3.两者之间的同异。(1)共同之处。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一种无形的存在,都是一种群体文化,都是以一种文化力量对本区域的行为规范起来。两者都是属于社会文化当中的亚文化,都具备文化的共同特点,都是管理人的一种文化,都有感染人、引领人、塑造人和培养人的功能。在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都是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并与之合并融合来促进自身文化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其中文化流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信息传递和人员流动。因此,两种文化是融会贯通、密切相连,可以实现有效对接。(2)差异之处。第一,影响范围不同,校园文化存在于校园,企业文化存在与企业;第二,建设主体的不同,高职校园文化的主体的职校的师生,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全体员工;第三,建设方式不同,校园通过建立校章制度,加强学风建设来树立学校的形象和营造氛围;企业则是通过制定战略目标、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理念、培养团队意识和塑造企业形象来进行;第四,价值取向不同,校园文化注重的是过程,倡导的是民主平等自由和个性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企业则是注重业绩、市场竞争、服务、行为规范和纪律;第五,建设目标不一样,校园文化主要是运用各种资源来培育优秀的技能人才。企业则是通过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创造更大的效益。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1.激励学生。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融合对接的过程中,学生会亲身体会到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人才市场中的压力,同时还能亲自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氛围,其中的哲学思想、企业精神以及经营理念中不断进取的竞争意识。除此之外,通过接触校外的企业文化,学生就会明白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会充分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清楚地明白没有一技之长是难以在社会立足。通过体会企业文化,学生就会产生危机感,产生“居安思危”的思想,在压力的推动下,在目标的激励下便会努力学习。

2.训练学生。高职学生尚未踏入社会,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社会阅历尚浅,对世界的憧憬过于理想化。并且他们对企业不熟悉不了解,对企业文化更加不明白,更不用说认同。现在的社会上,大部分的高职毕业生刚踏入社会进入企业的时候很难适应工作环境,没有办法在企业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培育企业需要的人才,所以应当缩短“适应时间”,缩短校园与企业的“距离”。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就是一次学生深入企业的机会,让学生体会企业当中严格的、一丝不苟的管理和纪律要求,感受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两种文化的对接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前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和提高他们进入企业工作后的适应能力。

3.创造价值。高职培养的是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具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才能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被企业赏识。因此,高职学生参与到企业文化活动当中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能够使学生明白企业需要的人才是怎样的,优秀的员工应当具备哪些素质,从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创造自身的存在价值,提升自我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素质。

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1.引进企业文化因素,改进高职校园环境建设。有关文件指出,要大力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有精神文化内涵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职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汲取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地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遵循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相结合、校园精神与职业素养相配合的原则来营造校园文化环境。从硬性条件下手,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再从软性条件开始,引入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全方位地影响学生,进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综合体系,营造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校园环境。

2.把企业文化引入到教学当中。高职院校肩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的教学本身就与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科学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最根本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办学过程中引入并贯通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以及培养过程整个系统,全方面地融合优秀企业文化,打造最优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当然,教学中也要引进有效企业文化理念,唯有如此,高职教育才有质的发展,才能步步高升。高职院校通过工学结合、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培养。系部和专业应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以优化工作过程和教学系统为目的改革课程建设,形成具有丰富企业文化和具有特色的课程文化和专业文化,努力改革、打造营造具有职业特色文化的高职校园。

3.搭建合作平台,实现校企文化的深度对接。(1)教育改革。目前,仍然还有许多高职院校采用三段式模式(公共课、专业课、实训课)上课,这种模式多数适用于本科类学校,对于高职院校则不合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令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完全没有竞争能力,没有竞争优势。解决这个矛盾的出路就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强专业化的职业课程,与企业长期合作办学,注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得企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有效作用。为了建设满足现代化需求的高职专业人才培育模式,高职院校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者工作项目相挂钩,实训的设备设施应当尽可能地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同,这样才能把教学环境与企业的文化氛围融合,才能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才是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有效保证措施。(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可以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入职业素养元素。让学生接受职业素养的熏陶,这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更加专业化,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成了高职院校办学的关键问题,也是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所关注的核心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引导其往好的方向延伸,培养学生创意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综合素质,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加入职业道德素养之外,还可以建立“专业导师1+1+1”的培养模式。改变以往由院校的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的形式,聘请校外的企业的劳动模范当专业课的指导教师;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从人员流动开始,聘请企业内地优秀员工驻校当教师或者助教;从学生踏入学校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专业指导与训练,让学生一开始就对不同的企业文化进行接触与认识,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养。(3)举办技能比赛。高职院校可通过组织学生专业团队、文艺团体等比赛团队参加在企业、行业、政府等社会团体举办的省级市级国家级的专业竞赛活动,或者在校内在社团组织、学生会、团委等学生组织的协助下举办校赛。通过参加比赛和组织比赛,可营造真实的职场环境和感受职场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体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并可以把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比赛的环境下进行检验,检验其是否符合企业对技能人才的标准。(4)创建学校文化论坛。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是两者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可以通过建立校企文化论坛作为载体平台,推动两种文化的融合对接,以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来贯穿整个项目,努力打造职业校园文化的品牌。创建文化论坛需要坚持四个“相结合”原则,就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思想与发展相结合,精神塑造与典型师范相结合;创业与创新相结合。通过邀请行业内的专业和精英来学校开讲座讲学,逐步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五、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欲要长久地有活力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一个常抓不懈的工程,重点在于创新整合与优化,重在建设与提升,重在实践与坚持。

参考文献

[1]项海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2]戚音.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研究综述[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文化对接 第8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处理工作事务的主要参考标准, 也是员工适应企业工作必备的素质。虽然不同的企业, 其文化是有些差别, 但其核心的内容基本相同。高职学生要想融入企业工作环境, 必须尽快融入企业文化, 如果高职校园文化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通过在校园学习的过程中, 领会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文化内涵, 学会掌握和适应企业文化, 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就业, 还更好地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促进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 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企业文化如何能够进入校园, 能够持久保留到校园中, 不仅要靠学生一届届的传承, 更需要高职教师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教师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不断地潜移默化, 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在校园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备企业文化技能,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

1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文化技能上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精神面貌的表现, 也是一个企业处理工作问题的标准。学生不能融入企业的文化, 也就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在多年来企业工作经历中, 经历了数以万计的人员离职, 其中也有很多大学生。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工作能力是优秀的, 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适应企业文化, 在工作中无法接受管理而离职。这就是在大学生活中, 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接受不够, 当然, 也是当今高职教师对企业文化的学习不足。最重要的是, 当前高职教师对企业文化掌握不足, 也就无法在课堂上传授企业文化。虽然经过前一段时期大国工匠的宣传, 人们对职业技能人才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文化技能上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职理论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 不愿意学习企业文化。多数高职院校有相当规模的教师, 是从高校出来再进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前, 是处在我国精英教育时代, 只注重理论教育, 根本不了解企业工作, 加上中国数万年的传统轻商观念, 造成人们对学习企业管理的不认可, 导致部分教师不懂企业文化, 不愿意了解企业的管理工作, 也不愿意学习企业文化。其实, 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教师不学习和传授企业文化, 更重要的是会阻碍企业文化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 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 通过学生学习来掌握和传承企业文化, 会约束企业文化进入校园传播, 形成学生培养中两种文化的断裂, 造成高职校园文化无法与企业文化对接。

2) 校企合作的浅层次, 造成教师与企业的脱节。当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工作在企业, 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建构桥梁, 把学生送进企业后, 由企业进行工作管理, 教师仅对学生的工作情况了解, 多数带队教师只是管理学生的思想工作, 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的技术能力等, 很少接触和了解, 更不会学习企业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技术能力要求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 教师的作用仅仅是解决学生的意外问题, 对企业的技术与文化管理了解很少。其实, 在校企合作中, 教师应该是核心作用, 不仅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工作技能要求, 还要了解企业的管理工作、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通过学习企业的管理工作, 掌握企业的技术要求, 才能领会企业的文化精神, 将企业需要的技术与文化素养带到课堂教学, 更好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素养。

3) 教师管理制度的限制, 约束了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能否很好地进入校园, 还要有管理制度来保证。当前高职教师管理中, 仍然是重理论、轻技能, 在众多国家示范院校中, 教师招聘的要求还是以学历为主, 职业技能为辅。前一段时间, 对广东省的高职院校招聘教师的要求整理中, 发现公办学校中只有一所学校要求高职称, 没有严格的学历要求, 多数院校虽然要求是硕士, 实际上是只有博士学历才能有入职的资格, 就这一所学校所要求的职称, 还是要求教学的职称。在这种教师招聘的学历限制中, 广东有着众多技能型人才, 但无法从事职业教育, 相应的每年高职院校毕业的数万学生中, 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很少。当然, 这种高职教师管理制度下, 造成职业教育无法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也造成高职院校教师对企业文化理解的片面性, 产生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隔阂。

2 解决当前高职教师企业文化缺失的主要途径

从以上的问题分析中可以看出, 高职教师才是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的重要一环, 培养出具有企业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 是更好实现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保证。然而, 在当今高职教师管理的模式下, 校企合作的无法深入, 必须有一些建设性举措, 才能促进高职教师学习职业技能, 掌握企业文化知识, 更好地服务高职教育。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立技能教师的激励机制, 提高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可。专业核心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 没有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老师, 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要提高教师的技能, 必须将职业技能提到相应的高度, 建立教师职业技能激励机制, 以调动职业院校教师主动学习职业技能。通过教师对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更好地了解和深入学习企业文化, 形成教师对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重视。当然, 必须是有效的机制, 有很多院校多次提出教师职业技能的激励机制, 真正在教师学习职业技能时, 没有任何的支持与资助, 相当一部分学校还对职业技术职称不认可。建立激励机制, 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才能促进教师学习职业技能, 深入了解企业文化, 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可。

2) 深化校企合作, 利用企业资源培养教师技能, 促进教学, 做一体化的教师企业文化管理培训。校企合作是最好的培养技能的途径,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还能够培养教育学生学习企业文化, 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其实, 如果能够利用企业资源, 培养出满足职业教学要求教师, 将更好地深化校企合作, 更好地培养具有专业对口的职业技能人才。只有教师具有专业技能和企业文化素养,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更好地实现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毕业生。通过对学生几年假期工作调查, 发现97%学生不愿意再从事假期做过的工作, 这说明了企业对假期工作的学生管理不足。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地正确指导, 就会产生学生对职业工作的误解。其实, 如果高职教师具备企业文化素养, 能够更好地深化校企合作, 更好地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 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

3) 构建高职教师管理体系, 突出职业技能管理。职业技能是高职学生就业的根本, 也是高职教师的主要工作, 高职教师管理应突出职业技能要求。从产业发达的国家来看, 无论是第一梯队的美国, 还是第二梯队的德国和日本,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非常重视职业技能教育, 通过职业教育, 培养出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其中, CBE模式和“双元制”模式, 为高职教师管理提供了体系建设模式, 以工作岗位技能为学生培养目标, 以企业评价为学生质量标准, 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备这两方面要求, 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因此, 构建高职教师管理体系, 必须注重教师的职业技能管理。教师深知“教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 如果只有理论知识, 没有专业技能, 怎么能够给学生技能上的一碗水。当然, 进行高职教师专业技能管理, 也是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实现技能教学的需要。

3 结语

为配合国家制造产业升级, 实现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转变, 必须有一大批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 教育离不开教师。高职教育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要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 高职教师必须以企业需求为根本, 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文化素养, 才能培养出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才能实现人才培养国家战略目标,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文化, 作为一个组织的精神, 两种不同的文化在转换的过程中, 必将产生矛盾和冲突, 通过文化的对接, 将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师生的职业技能。通过专业技能学习, 领会工业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学习, 深化专业技能学习。当然, 还有很多方法和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职业技能, 实现两种文化对接, 离不开对接中的双方共同参与, 高职教师的职业技能与文化素养的提高, 将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志琴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企业家天地, 2013 (6) .

[2]温暑文.建设高职高专特色的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 2005-08-17.

[3]王锋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4) .

[4]罗先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

文化对接 第9篇

关键词:卫生学校,校园文化,临床护理文化,对接模式

校园文化与护理文化对接的意义

卫校护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卫生服务需求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只有在卫校学习期间感受临床护理文化的熏陶,才能在毕业后融入临床护理文化的氛围中,迅速适应护理岗位需求。这就是提出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对接诉求的必要性。

建设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卫校校园文化是卫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根基,也是卫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卫校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应为培养优秀学生而营造,用先进的护理文化引领护理教育事业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减少因对临床护理文化环境陌生而产生的心理冲突。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的对接、融合,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转换角色,迅速适应临床护理岗位的新环境,也有利于学校培养出用人单位欢迎的护理人才。

卫校校园文化与护理文化对接概述

目前,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的对接实践,主要是校院合作办学,分成见习和实习两种形式。校院合作办学是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对接的重要途径,但实践中存在着误区,只是利用校院两种教育资源,主要是利用设备资源、环境资源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学生作为将来从事护理职业的护理人员所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如敬业精神、合作态度、慎独精神、健康心理等关键素质的培养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专业能力。当前很多公司聘人的主要标准就是敬业精神,用人单位认为能力不是主要的,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会提高的。

护理是服务于人的行业,护理活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护理人员的敬业精神更为重要,敬业精神是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对护士的核心要求。近年来,学校护理专业任课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对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虽有所增强,但仍未能从根本上建立新的人文护理教育理念。护理的服务对象是需要为其提供健康服务的人群或个体,护理的核心是“关怀和照顾”,这就说明护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仅仅有护理技能是远远不能胜任工作的,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稳定的心态、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显然,校院合作办学是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对接的一种较好的形式。但校院合作办学方式过于单一,合作办学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开展教育合作,实现文化对接,强化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的对接模式

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是客观的,学生由学校到用人单位,一开始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何使卫校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缩短心理“断乳期”,迈好人生职业生活第一步,无疑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之间既存在着共性,又各自具有个性,要实现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的对接,其对接模式构建可从三方面着手进行。首先是卫校校园文化在“独立”发展中重视与护理文化对接;其次是卫校校园文化在“特色”发展中与护理文化对接;第三是卫校校园文化在“融通”发展中实现与护理文化的对接。卫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卫校校园文化要与临床护理文化更加亲近,护理文化对卫校校园文化有激励、渗透作用,选择和吸收临床护理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形成自身独特的卫校校园文化对临床护理文化又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

(一)卫校校园文化在“独立”发展中重视与护理文化对接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是经过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入学时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此年龄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建立稳定的理想、信念及行为习惯的最佳年龄。卫校培养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服务于人群的行业,且这些服务对象是社会上最无助的人,因此,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只有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将来学生才能将这种关怀迁移到病人身上,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的最好途径是校园文化建设。卫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体现在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入手,建立具有护理事业特征的卫校人文精神。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如校训“平等尊重,团结奋进”,这种平等尊重应是双向的,教工尊重领导、学生尊重教师,同时领导要尊重教工、教师要尊重学生。这样,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会将这一理念迁移到对护理对象的尊重,尊重其生命、尊重其价值和人格。良好校风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同时可发挥隐性课程的功效,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帮共赢的氛围。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教师良好的教养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如“循循善诱,敬业高效”的教风就包含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认真负责”,以此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形成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良好行为。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精神,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如“孜孜以求,自立自强”的学风就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学习风气,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卫校校园文化在“特色”发展中与护理文化对接

护理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卫校必须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而把优秀的护理文化吸收进来,才是卫校校园文化最重要的特色。将优秀的护理文化吸收融入卫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好平台是课程文化建设。

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紧密相连,可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真正实践由技术护理向人文护理的转变,建立现代护理理念。如法学课程,将单纯的法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结合起来,将其整合为护理法学,可有效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其将来在护理岗位上用法律武器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规范各项护理行为,避免护理工作中的失误,防止医疗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便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专业课程建设应紧密联系临床护理实践的需求,突出护理特性,侧重于提高学生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护理操作训练应重视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及给病人及时提供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我们组织编写了实训手册,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临床护理的具体案例,细化操作评分标准,绘制操作练习情况反馈图,记录实习日志、护理情境实录等内容,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探索、创设护理活动课程模式,将护理工作特性与活动课程联系起来,将学生所学的人文知识、医学基础、护理专业知识进行整合,并融入具体的护理情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自编教材及组织教学,在护理教学实践中逐渐将其发展成护理活动课程。在护理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学生知识技能迁移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学理教学与临床护理实践“零距离”对接。

(三)卫校校园文化在“融通”发展中实现与临床护理文化的对接

我校在制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时,对护理岗位专项能力进行分析,同时对毕业生未来就业的临床护理工作也进行了分析,使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的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以体现。卫校应以优秀的护理文化引领护理教育教学的发展,学生在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加强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护理专业内涵,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和礼仪培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在进入正式课程学习之前,应面向南丁格尔像宣誓,让学生意识到白色燕帽和工作服的圣洁,意识到护理事业的平凡与神圣,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意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必须具有“救死扶伤之爱心”与“救死扶伤之能力”,从而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要利用每年“5·12”国际护士节举行宣誓仪式,以强化职业神圣感,这种护理专业思想教育的力量,是任何形式的教育方法都无法比拟的。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成立“学生护理部”、建立“护理礼仪”社团等,卫校社团活动应紧紧围绕护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需要,具有护理专业特色。应邀请学校资深教师及护理界的优秀工作者,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护理领域先进理念和前沿动态,为学生开设各种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充分了解护理,坚定自己的护理信念。

综上所述,卫校护理专业要培养出用人单位欢迎的护理人才,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先进的临床护理文化,以提高护理人才培养的水平。卫校校园文化与临床护理文化的对接、融合,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转换角色,迅速适应临床护理岗位的新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少茹, 李小妹.医学院校校园文化与医院护理文化的衔接和融合[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10) :123-124.

[2]寇杰.临床护理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永恒的课题[J].中国医院, 2006, 10 (9) :36-37.

[3]李小龙.护士人文修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4]沃云飞, 陈明霞, 林婷.《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1) :34-35.

文化对接 第10篇

1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融合对接总体上呈现一体化的趋势, 但由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各自的特点和差异, 在融合对接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1 管理模式和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由于高职院与企业分属不同领域的运行模式, 在管理模式和理念上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偏差。在人才培养以及校企合作方面, 双方均有自成一系的模式。企业缺乏合作办学的思想, 多数企业仅注重人才的选用, 而忽视了参与人才的培养。[1]同时, 在企业员工入职后, 由于自身经济利益以及一些短视因素的影响, 往往会忽视人才的继续教育培养。而学校, 由于受企业的影响, 也会导致缺乏足够的积极性, 从而形成目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现状。

1.2 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校企合作缺乏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 很难使企业的运行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有机地结合并形成优化办学效果的成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某些制度与高职院现行的一些办学制度无法衔接甚至相向, 面对这种问题时, 企业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最终导致校企合作仅局限于浅层次的合作。大多数的情况是高职院为了谋求长远发展甚至应付管理层的检查, 会主动到企业谋求合作, 但企业却很少会到高职院来寻求合作。这偏离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1]

1.3 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仍有欠缺

由于校企合作的存在, 使得高职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一定的目标性, 高职院可以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制定教学目标与计划, 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 同样存在着专业建设不合理, 师资队伍建设缺乏针对性的问题。专业建设需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专业方向的培养需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设置的专业方向不能为企业所用, 就偏离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样如此, 高职院的教师由于大部分缺乏现场实践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情况, 这都会导致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有所欠缺。

1.4 实训基地的运用多流于形式

高职院现有的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多是高职院自身投资建设, 企业参与建设的不是很多, 而校外实训基地往往是“一个协议、一块牌子”, 高职院与企业往往只是签一份校企合作协议, 在企业挂一块牌子就算是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训流于形式, 多是以观摩为主, 鲜有实际动手操作, 就会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仅停留在理论知识, 面对实际操作则一无所知。

2 高职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途径

面对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从多方面促进高职院、企业、教师和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两种文化, 并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2.1 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对接

将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重要内容。高职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跳出原有的模式, 依据企业的人才需要, 合理地调整制定培养目标, 调整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围绕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 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感受到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2]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 更应注重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团结协作、注重创新的职业道德的培养, 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2 体制机制的对接

要促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 首先就要了解两种文化彼此的特点和差异, 尤其是优秀企业文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2]笔者所在的高职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正式基于与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 将南京地铁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双方合作成立全国首家地铁地铁, 专门为南京地铁定向培养城市轨道交通类人才。通过双方的共建, 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体制机制上有机结合, 形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 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在一定的高度和相当的环境中营造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氛围, 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实力[3]。

2.3 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对接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企业对职业岗位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并和组织实施教学, 针对实现学校专业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 服务于企业, 将行业前沿的技术引入到专业建设中,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内容, 使优秀企业文化真正深入融入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对接同样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重要内容之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对接可从两个方面予以实现。其一是建立高职院教师下企业的制度, 为学校教师参与企业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机会, 为教师参与企业内部员工技能培训拓宽渠道, 为教师开展社会调研、科技服务开辟新途径;其二是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将企业的优秀人才纳入到兼职教师队伍中, 通过多种渠道吸引企业优秀工程师承担专业课程和学生的实训指导。通过这些途径, 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2]。

2.4 实训基地建设的对接

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重要途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除高职院校自身加强投入外, 企业作为接收毕业生的单位, 为了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使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亦应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设备与环境应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以及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来建设, 模拟企业的管理模式, 有学生、教师和企业员工共同参与, 使其更贴近于企业文化。[1]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应为学生提供实际参与生产操作的机会, 在实训的后期应使其能够顶岗工作, 完善顶岗实习制度, 使学生提前感受到以后的工作状态, 为将来尽早融合到工作环境做好准备, 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 结语

高职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 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更是学生成才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 使学生在上岗前就具备了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 使高职院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对接, 使高职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制定以及教学目标制定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所偏倚, 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乃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最终是使企业和高职院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黄跃进.论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校企文化对接的运行机制和策略[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0) .

[2]毛志芳.校企合作之校园对接企业文化途径的探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0) .

文化对接 第11篇

【关键词】共生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25-02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是深入践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鲠手段和关建环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而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纳人共生理论的视野下,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与范式。

一、共生内涵的解析

在国内,共生是现代生物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只是各个领域的视角和借用的理论基础不同而已。生物学家洪黎民认为,广义的共生认为自然界就是一个共生体,其中的动物、植物与人类之间中需要相互和谐,才能共生共荣。而狭义的共生是指由于生存的需要,生物之间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与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哲学家李思强认为共生是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同时他借鉴《易经》中的“太极图”构建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泰慧图”,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共生构建说”的哲学理论。社会学家胡守钧认为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互补性和利益冲突,而人的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与他人合作,这导致了共生的可能,并最终提出了“社会共生论”。教育学家张诗亚以自然与人文独特视角提出共生教育理念,同时指出“共生教育”需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人与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以上学者关注的是不同领域下共生概念的解析。

在国外,研究共生(symbiosis)这一范畴出现在生物学、哲学、工业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德贝里(Debary,1831-1888)认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live together)”;日本哲学家尾关周二在《共生的理想》一书中认为共生是以异质性为前提,当事者在价值、规范、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才建立起的“相互生存”关系;丹麦卡伦堡(Kalund-borg)公司出版的《工业共生》一书中认为工业共生是以共生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以上学者关注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共生理论的剖析可知,大家对共生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他们有以下共同点:首先,共生是现实社会的诉求。竞争只是一种生存状态,不是社会化的最终目的,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共生。其次,共生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具有本体论的内涵。再次,共生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共生方法。基于此,我们可以对共生的内涵予以概括。所谓的共生是指在允许异质化基础上的相互适应,共同生存与发展,不同主体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发挥不同作用,从而实现总体上和谐。共生的基础是个性、差异,而共生的实质是求同、协调。共生具备三个特征:一是交互性。共生涉及两种或多种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共同存在与发展。二是互惠性。互惠性是共生最显著的特点,它是指相互作用的主体双方能从共生关系中实现利益共享,使双方得以发展。三是开放性。共生各方是不确定的,它是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共生双方的有效整合。

二、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异同性剖析

(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师生,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是企业员工,因此两者在价值观与建设目标要求上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在价值观方面,学生主要偏向于个人价值取向,创新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相对缺乏,在人际关系方面,注重与同龄人交往,而企业人则更加注重与企业相同的价值观,他们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交货期意识与安全意识非常强烈,注重产品的质量,时刻关注成本,按期、按要求交货,经常与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打交道。

在建设目标要求上,企业主要强调责任感,注重结果,倡导激烈竞争与企业认同感,注重业绩与优质的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最大化。学校则是强调使命感,重过程,倡导宽松、民主、和谐与浓郁的学术氛围与精神文化,从而培养高素质与高责任感的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校园文化建设目标重点是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建设,它以和谐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浓郁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为目标,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办学实力、文明魅力相辅相成,促进学校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地发展。

(二)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同性分析

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虽然有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都是一种组织文化与管理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属于亚文化范畴。它们以人为中心与着力点,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其在社会中核心竞争力,促进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都具有导向、规范、协调、激励和凝聚作用,同时两者都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学校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生产需求与企业文化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在注重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吸收企业文化的要素,以此共同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校企文化对接相关理念与共生理论的耦合之处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相关理念与共生理论的耦合,表现在两者对人才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企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意味着学校学生毕业后将到企业就业。但如前所述,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最终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或被企业淘汰。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发挥与挖掘学校的特色文化,同时还要将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管理制度与核心价值观等有价值的元素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逐渐缩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距,使学生能一定程度上了解、认识、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进而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培养未来社会事业的接班人与合格的国家公民。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理念与共生理论存在着诸多的耦合,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以育人为本,深入挖掘学校与企业共同点与不同点,使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四、共生理论视阈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策略

基于共生理论视阈下探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关键在于确定和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以学校为主体,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出发点与落脚点是职业学校。因此,校企文化对接必须以学校为主体,在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文化特色基础上,还要吸纳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目标,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在学校中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共存。

第二,以文化互渗为途径,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渗,是两者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结果。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我们可以将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引入校园,从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进而实现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辐射与促进作用,最终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以互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深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实习和实训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路径。通过校园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化,把学生的实习和实训放在企业进行,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操作流程,接受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训练,从而在培养学生某种技术或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同时,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训,了解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招收高素质的企业员工打下基础,最终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

旅游文化的整合与对接 第12篇

一、旅游与旅游文化互容互动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旅游与文化联结越来越紧密, 其相互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 便失去了特色, 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 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 “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 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

旅游不仅是一个个人行为, 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通过这种社会性活动, 可以使旅游者在共同的环境中, 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由此, 能够达到交流思想共同提高、共同领悟的作用。作为旅游的社会行为, 不管是旅游景点还是旅游过程, 都展现了一种无法抵御的文化力量, 通过旅游了解文化的渊源, 通过旅游达到文化的融通, 通过旅游完成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传承。

文化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旅游资源是旅游文化的载体, 同时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分:自然资源是既定的、客观的, 是一个常量, 赋予自然资源以文化内涵是旅游发展的前提;人文资源是人与文化结合所创造的资源, 是人类的文化资源。人文资源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文化内涵与生俱来, 与自然资源相比, 人文资源同样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固定的旅游自然景点, 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作内涵, 其外在的形象就是一座干枯的树木, 只看一眼, 就无法让人回味, 那只能是僵死的、生硬的、没有感情的物体而已, 不会引发人们的思索, 更不会产生心灵的火花或共鸣。旅游文化则不会如此, 越是历经岁月的洗礼越发产生极大的魅力, 但是, 旅游文化不是摆在表面的, 而是要进行保护和发掘整理工作。众多古迹在历史上屡毁屡建, 历尽千百年沧桑而不衰, 在很大程度上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力量, 这种文化力量似金形软而内韧, 彰显其内在力量。景以文显, 文以景传, 相互映衬, 共同传递着强烈的旅游文化信息。

二、旅游文化的整合与对接

旅游文化的整合与对接, 是涉及旅游文化的挖掘, 旅游文化的整理, 旅游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衔接在内的各种要素的融合与融通, 达到既能够具有内在吸引力, 又能够具有深远感染力的良性文化展现。

1. 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融合与对接。

文化的表现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显性文化一般是指固定的、形象性的外在表现, 它可以通过人们直接的观看影响其思想, 领悟其精神。隐性文化是指这种显性特征之下内涵的文化本意, 要展现的文化价值, 由于其隐性, 由此, 在某种程度上, 由于其触发力的隐含性, 而可能导致不能按其初衷来对人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外在的表现有时与内涵的文化底蕴的脱节, 造成其意义的流失。因此, 要建立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融通机制, 达到应有的对接。

2. 历史积淀与现实作用的融合与对接。

旅游内容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劳动结晶, 有很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与历史的时代特征有密切的联系。但是, 历史是相连的, 重温历史是为了作用未来, 旅游内容对现实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注重历史文化与现实作用的融合与对接是旅游意义的重要目的所在。

3. 区域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对接。

文化不能移植, 但不是相互割裂的, 不同的旅游区域会有不同的文化, 各有特色, 借助这种特色建立区域文化的融通, 达到相互对接, 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达到预期效果和价值。

三、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思路

搞好规划、科学定位。一个旅游项目, 在立项之前就要搞好规划。在规划中首先要想到文化含量比重, 并用文化对项目进行定位。先天性资源产品, 也要对它进行准确定位, 或以文证, 或以口传。比如黄山之奇、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嵩山之峻、峨眉之秀、青城之幽等等, 为大家认同。这些千百年来的高度概括, 就是文化寓于旅游, 旅游孕育文化的佐证。这种规划还要以整体建设规划为前提, 从整体的角度看待和把握旅游项目的开发, 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魅力和寿命。

整合资源、打造精品。要对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排队, 实施精品战略, 培育名牌产品。不能一哄而上, 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全部奉上, 让旅游者自己挑选, 这种做法只会减弱其自身影响力, 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 提倡精品战略, 要有亮点, 对于闪光点全力打造。要有名牌意识和精品战略, 才能赋予极具引力的效果。

突出特色、体现个性。旅游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独, 特色突显。要叫响一个品牌, 突出某一地方灵魂所在, 做大做强, 让它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让中国成为世界的一轮明珠, 发展旅游特色, 也必将成为一个地区成功的支撑力量。

增强文化底蕴、渲染人文色彩。文化是旅游的出发点, 是旅游业的灵魂。因此, 要在挖掘已有的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投入, 力争建设一批文化品位高、科技含量大的旅游景观和项目, 突出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底蕴,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同时, 要在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修养上下工夫, 将文化内涵成为旅游景观中一道隐性的、亮丽的

培养专业旅游人才, 是建设旅游文化的关键。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 人才更是缺乏, 真正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寥寥无几。所以, 要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必须把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放在首位。各高等院校要增设旅游专业;旅游经营单位要舍得投资, 吸引人才, 培养人才。这样, 旅游文化建设才

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强调旅游文化作用:首先, 这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现代旅游现象, 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 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马波同志在《现代旅游文化学》中指出,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 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 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

其次, 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 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 便失去了特色, 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 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 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 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奥地利的旅游, 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紧密关联;巴黎街道的命名, 每每蕴涵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因此, 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

第三, 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李刚同志在《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资源》一文中指出, “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为此, 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化经济”新战略。美国洛杉矶文化旅游负责人罗伯特·巴雷说:“文化旅游大概是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项目。因为各个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韩国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意欲将文化、旅游培育成本世纪的国家战略产业。”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

第四, 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 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文化大量地体现在旅游业的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身上, 其文化素质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 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而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 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 因此, 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相应地提高, 才能与国际接轨, 适应时代的要求, 使中国的旅游业立于不败之地。最后, 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在旅游活动中, 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 易于满足, 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 很难得到满足, 但又影响全局。旅游企业若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需要, 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 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 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 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 具有垄断的地位, 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 也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应。名牌是旅游业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 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总之, 中国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 立于世界旅游强国之林, 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 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 营造旅游文化氛围, 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 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上一篇:深化理解下一篇: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