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流失范文

2024-09-06

土壤流失范文(精选4篇)

土壤流失 第1篇

我国是化肥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07年我国因农业面源污染输入水体的氮占总氮流失量的67.26%, 农田氮素流失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1]。因此, 加强对农田土壤氮流失特征的研究迫在眉睫。

2 农田氮素流失现状

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而大幅增加施肥量, 会引起土壤退化和水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精准农业对水中氮磷含量影响的研究和结论。氮磷随径流流失进入地表水, 引起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富集, 该过程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研究已经证明氮磷农田损失是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有人在我国北方的市、县进行的水质调查发现, 半数以上地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氮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规定的最高限值50mg/L, 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以后大量施用含氮肥料。研究表明, 农田土壤中氮素流失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氮的淋溶损失, 施入土壤中的氮肥大约有10%~40%经土壤的淋溶作用进入了地下水体中[2]。还有人利用野外大田试验对上海市郊的蔬菜地氮素渗漏损失进行了长期监测, 结果表明, 硝态氮渗漏损失量占氮素淋溶损失的90%以上, 对当地地下水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

3 农田氮素流失的途径

3.1 氮的气态损失

氮的气态损失是施入土壤中的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且氮的气态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的前期阶段, 经研究表明施入土壤中的氮超过30%不知去向。

许多研究证实, 土壤中氮的损失形式大多以N2、N2O、NO、NO2、NH3的气态挥发。土壤中, 这些含氮化合物主要通过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产生。土壤中有机氮和铵态氮肥料形成的氨, 都能以NH3的形式挥发。但大部分的铵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硝化作用, 形成硝酸盐。这一过程的中间产物NO、NO2以气态形式散失。当然, 最主要的气态氮的损失是反硝化作用 (氧化氮的还原过程) 引起的。用盆栽进行的渗漏试验和模拟试验也证明, 硝态氮的损失主要是反硝化作用的结果。

众所周知, 空气中氮气所占的比例最大。要测定从土壤中逸出的N2, 在实际中操作比较困难。因此, 苏联学者玛卡洛维建议施用15N标记的肥料, 然后再测定土壤中逸出的15N2的数量。此方法在野外大田试验和室内盆栽试验中都可使用。使用15N研究土壤中氮的迁移转化, 国外也早已广泛采用。

3.2 氮素的淋溶损失

降雨对土壤的淋溶, 显著地引起土壤中氮肥及有效氮的流失。影响土壤中氮素淋失的因素很多, 其中土壤渗漏液会带走大量的溶解性氮。国外学者对土壤渗漏液进行分析得出无论使用何种形态的氮肥, 无机氮流失的主要形态均为硝态氮[3]。

因为硝态氮不易被土壤颗粒所吸附, 如果土壤中没有水分的运动, 硝酸盐的迁移会变得比较缓慢[4]。Pratt提出, 灌溉的农田计算硝酸盐的淋失量, 应遵循以下原则:经过反硝化作用产生的氮=施入土壤中的总氮量-植物吸收利用的氮-土壤中残留的氮;水流移动速度要与根系下硝酸盐移动速度相同;土壤中有机态氮的含量基本一致, 即基本未被矿化。

3.3 氮素的径流损失

降雨会造成土壤侵蚀, 而土壤侵蚀 (包括风蚀和水蚀) 会造成表层土壤的大面积破坏。尤其水蚀致使表层土壤中的氮随地表径流大量流失。水蚀是引起氮肥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它还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 使土壤养分状况变坏以及污染地表水。

当土壤遭到雨水冲刷, 土壤的全氮会显著下降[5]。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带走了土壤中的大量氮素。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引起的硝态氮损失量相当高。在种植谷类和豆类的农田中硝态氮损失较多。经常遭受地表径流冲刷的土壤中一般不存在大量的游离态氮, 只有在施肥处理后, 游离态氮显著增加。游离态氮的流失主要取决于雨水对地表的冲刷。

4 农田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因素

(1) 氮肥施用量。氮肥的施用促使土壤中NH3和NO2的逸出量增加。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 会发生NH3的气态损失。研究显示在美国的砂壤土表面施用尿素作为氮肥, 铵态氮损失为施氮量的20.6~29.3%[6]。高水平施氮会导致短时间内土壤溶液中氮浓度急速上升, 此时发生降雨将导致氮素流失严重。

氮肥的施用量过高, 不仅氮素流失量急剧增加, 还会使硝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累积, 使植物发生硝酸盐中毒现象。

(2) 氮肥种类。Schwartzbeck发现, 不同形态氮肥施用后氮的气态损失差别较大, 据试验, 铵态氮肥施用后前10d, 氨便从农田土壤中强烈挥发出来, 经2~3周后几乎完全终止[7]。使用铵态氮肥比硝态氮肥氮的损失小。其中, 主要是分子态N2的损失, 其次是N2O的损失。

(3) 植被覆盖度。植被通过对雨水的截留作用, 减少雨滴冲刷地表, 降低其初始动能, 保肥保土。有研究表明, 随植被覆盖度增加, 土壤全氮流失减小, 但植被覆盖度并不能减少土壤矿质氮的流失。

(4) 降雨强度。降雨强度增加, 对地表冲刷强度增大, 造成土壤的严重侵蚀, 从而带走更多氮素。而渗漏液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反而相应增加, 增加了渗漏液中氮素的流失。因次, 要防范此时氮的渗漏流失。

(5) 植被格局。不同植被格局对雨水的截留和拦截显现出不同的效果, 坡下格局可明显减少氮素的流失, 坡上格局作用十分有限, 而坡中格局仅仅起到减缓径流的作用, 对减少氮素损失意义不大。

(6) 施肥降雨间隔。由于氮肥施入土壤要经过复杂的变化才能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 此时要是发生降雨, 不仅会直接对氮肥造成冲刷, 还会直接带走施肥前期土壤溶液中累积的可溶性氮。研究表明, 氮素损失量随施肥降雨间隔增加逐渐降低。

(7) 土壤性质。不同的土壤理化性质, 如pH值、有机质含量、通气性和土壤质地等, 对农田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也很大。土壤质地的不同显著影响土壤的保肥和保水性, 也对氮素淋失产生很大影响。砂土中氮的气态损失比较大, 在轻质土壤中施用尿素氮素流失较大。被Na、K饱和的土壤, 保氮能力下降, 氮素的损失显著增加, 土壤中阳离子的代换量大, 能显著减少氮的挥发损失[8]。由此可见, 不同质地的土壤对土壤中氮素流失的影响差异较大。

(8) 其他因素。土壤含水率、温度等其他因素也会对农田氮素流失产生影响, 有待进一步研究。

5 防治氮素流失的措施

(1) 改进施肥方式。一般来说, 肥料效应随着作物种类、土壤的质地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大量大田试验表明, 深施和混施比氮肥表施农田氮素的氨挥发和反硝化损失明显减少。在等氮量施肥条件下作物的产量增加明显, 也就是说同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当然, 氮肥深施也需要控制在一定深度, 过深并不利于作物吸收利用氮素。此外, 砂壤土的渗漏性较强, 施用氮肥过深就会增加氮的淋溶损失。根据不同生长阶段作物对氮量的不同需求量, 分批次施用氮肥, 尤其是在作物生长旺盛的时期实行追肥, 不但能提高氮肥的吸收利用率, 还能有效减少农田氮素的淋溶损失。

(2) 合理安排施肥量。大量的研究表明, 施氮量与氮肥利用率存在着显著负相关, 氮肥施用量过高不一定会增加作物的产量, 反而可能浪费肥料, 还易造成氮素在土壤中的累积, 进而为氮素的损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减轻农田土壤氮素流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增加作物产量, 提高氮肥利用率, 建议采用最佳管理措施 (BMPs) 获得的最佳施肥量调控氮肥使用量, 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 使用有机—无机肥配施。有研究表明, 适量的有机肥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素的流失, 虽然有机肥在减少氮素流失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还不成熟, 但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保证作物生长的氮素需求, 还能减少氮流失。

(4) 适当地施用缓释肥、生物抑制剂。控释肥料是指一类通过调节机制达到调控肥料养分供应速度的肥料。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及土壤性质合理选择控释/缓释肥, 不仅可以满足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 大幅提高肥料的肥效, 同时还能降低因长期大量施用常规氮肥所引起的氮素损失。

氮肥施入土壤后, 需要转化为作物能直接利用的形态才能产生效果。土壤中各形态氮素的转化受多种环境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因此可以通过添加生物抑制剂来调控氮素的转化, 达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氮肥的利用效率的目的。

(5) 安排合适的植被格局。采用坡下和坡中格局, 对减缓氮素流失有重要意义。

(6) 合理安排施肥时间。根据天气预报, 确定合理的施肥时间, 避免雨前施肥导致氮素大量流失。

(7) 采用生物篱拦截。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农田土壤氮素流失的现状, 重点介绍了致使农田土壤氮素流失的8个影响因素, 包括氮肥施用量、植物覆盖度、植被格局等, 同时提出了防治氮素流失的7项措施。

关键词:农田,氮素,流失特征

参考文献

[1]耿士均, 陆文晓, 王波, 等.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修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5) :13993~13996.

[2]Bergstrom L F, Kirchmann H.Leaching of total nitrogen from nitrogen-15-labeled poultry manure and in organic nitrogen fertilizer[J].Journal of Environment Qulaity, 1999, 28:1283~1290.

[3]孙波, 王兴祥, 张桃林.红壤养分淋失的影响因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22 (3) :257~262.

[4]王而力, 刘宁, 王嗣淇.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硝酸盐氮淋失规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10) :2054~2060.

[5]李恒鹏, 金洋, 李燕.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比较[J].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 (2) .

[6]俞巧钢, 叶静, 马军伟, 等.不同施氮水平下油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3) :2~4.

[7]张秀玮, 李光宗, 董元杰, 等.不同氮肥对侵蚀坡面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2) :45~48.

土壤侵蚀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第2篇

1 土壤侵蚀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 (1992.3) 对土壤侵蚀 (Soil Erosion) 的定义为: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 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同时该百科全书还指出: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 称土壤侵蚀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成为土壤侵蚀速度 (或土壤侵蚀速率) 。在特定时段内通过小流域出口某一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 称为流域产沙量。《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 (1987.2)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一卷》 (1990.12) 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1990.9) 对土壤侵蚀也做了类似界定。

1971年, 美国土壤保持学会把土壤侵蚀解释为:“土壤侵蚀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蚀, 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英国学者N.W.哈德逊在《土壤保持》一书中定义为“就其本质而言, 土壤侵蚀是一种夷平过程, 使土壤和岩石颗粒在外营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滚动或流失。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碎的主要营力”, 可以看出, 美、英学者对土壤侵蚀的定义既包含了土壤及其母质, 也包含了地表裸露岩石, 但均忽略了沉积过程。

2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的形式除雨滴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等典型的土壤侵蚀形式外, 还包括河岸侵蚀、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以及滑坡等侵蚀形式。水土流失一词在中国早已被广泛使用, 自从土壤侵蚀一词传入国内以后, 从广义理解常被用作水土流失的同一语。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二者虽然存在着共同点, 即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运搬和沉积的全过程;但是也有明显差别, 即水土流失中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 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随着水土保持这一学科逐渐发展和成熟,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人们对两者的差异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而在生产上人们常把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作为同一语来使用。

3 公路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划分

土壤侵蚀主要是在水力、风力、温度作用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 (包括土壤及其母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土壤侵蚀的对象不仅限于土壤, 还包括土壤层下部的母质或浅层基岩。实际上土壤侵蚀的发生除受到外营力影响之外, 同时还受到人为不合理活动等的影响。根据公路土壤侵蚀研究和其防治的侧重点不同, 公路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方法也不一样。

3.1 按导致公路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

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进行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 是土壤侵蚀研究和土壤侵蚀防治等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的发生往往主要是由一种或两种外营力导致的, 因此这种分类方法就是依据引起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出不同的土壤侵蚀类型。

公路是一个有一定范围、有自身特点的区域, 其土壤侵蚀外营力主要是水力、重力以及公路工程所特有的一些外营力, 按导致公路土壤侵蚀的主要外营力种类可以把公路土壤侵蚀划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化学侵蚀和特殊侵蚀。

3.2 按公路土壤侵蚀发生的部位划分

主体工程区一般包括高填方路基边坡、开挖路堑边坡、跨河桥梁、涵洞、分离立交、互通立交、隧道、排水设施、服务区、公路绿地等。临时占用地区一般包括临时工棚、料场、仓库、临时便道等。高速公路建设所涉及拆迁工程通常由当地政府协调解决, 拆迁安置区水土流失问题由具体情况所决定。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部位可以把公路土壤侵蚀划分为主体工程区土壤侵蚀、临时占用地区土壤侵蚀和取土弃渣区土壤侵蚀。各个部位的土壤侵蚀有其自身特点。

3.2.1 主体工程区土壤侵蚀

为了保证道路线形的流畅和美观, 路基工程施工时要对原有地面进行填挖以及改变原地表坡度、坡长, 使沿线土地表层受到侵蚀, 同时破坏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原有地表植被, 产生新的裸露坡面。这就使得土壤的抗蚀能力降低, 诱发水土流失。

主体工程中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路基和路堑边坡, 路面经过碾压, 侵蚀较弱。路基和路堑边坡侵蚀以面蚀和细沟侵蚀为主, 侵蚀程度随填方高度增加而增加, 侵蚀面广。

桥涵基础明挖点及弃土侵蚀较严重, 水下施工使河流泥沙重新悬浮, 桥涵施工排水含沙量大, 桥台和涵洞进出口部分易受水流冲刷, 发生土壤侵蚀。立交路基坡面及基础开挖处和弃土极易产生水土流失, 局部产沙量较大。隧道洞口容易发生坍塌、落石等重力侵蚀, 出渣在洞口临时堆放, 易产生水土流失。

3.2.2 临时占用地区土壤侵蚀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 施工区内的临时占用地一般都缺少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 一遇暴雨或大风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水土流失。虽然临时占地的水土流失没有公路主体工程和取弃土场那样严重, 但是从区域和全局的水土保持来看也是不容忽视的。

3.2.3 取土弃渣区土壤侵蚀

在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 在原地面上的高填深挖会导致大量的土石方搬运;处在岩石区的深路堑和多隧道路段则会产生许多弃方。由于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 废弃的土石方很可能被就近倾倒于沟谷、河坎岸边上。这些松散的岩土和弃渣, 孔隙大、结构疏松, 分布也较分散。

3.3 按公路土壤侵蚀发生的时段划分

按公路土壤侵蚀发生的时段可以把公路土壤侵蚀划分为建设期土壤侵蚀和运营期土壤侵蚀。在建设期, 因采石取土、开挖地面、填土堆渣、桥涵施工、修筑便道等活动破坏沿线植被, 扰动土体结构, 破坏土体抗蚀能力, 土壤侵蚀加剧。路基边坡、临时便道、临时堆料场、取土场、弃渣场都是水土流失重点发生部位。

结束语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 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 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因素。

参考文献

[1]尹明万.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规划实践[M].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3.

土壤流失 第3篇

关键词:径流小区,土壤养分流失

一、前言

坡地土壤养分流失与土壤侵蚀发生过程及面源污染的产生息息相关。坡地降雨发生过程, 土壤养分流失途径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径流泥沙携带和径流水携带, 氮磷流失的60%以上是通过泥沙带走的, 部分氮、磷以液态形式随地表径流迁移[1]。本试验旨在研究影响坡地养分流失的因素、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关系, 以促进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

二、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法

研究区位于辽河铁岭段一级支流寇河上游的泉河沟流域, 属铁岭地区东部低山丘陵区。该区域全流域面积18平方公里, 河道长8.5公里, 坡度在5°~40之间, 在铁岭市东部山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7、8、9月三个月降雨量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 多为轻壤土。农作物以玉米为主。试验标准小区位于铁岭市西丰县泉河村北山南坡的坡面上。设有20米×5米的试验小区20个, 由上向下依次为15°、10°和6°三种坡度, 自然坡地小区2个, 20米×5米, 坡度为30°。本试验在2008年观测记录全年出现的侵蚀性降雨, 选取典型降雨记录产流量和产沙量;检测p H值、COD、TP、TN、NH3-N、高锰酸盐指数和悬浮物, 以分析坡面土壤养分流失量及其规律。

三、坡度对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1. 坡度对水土流失量的影响

坡度是影响坡面流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样的降雨条件下, 坡度不同, 形成的坡面流有很大不同, 产生的土壤流失程度也有较大差别。

在次降雨过程中, 相同耕作方式条件下, 坡面侵蚀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加 (6°、10°、15°) 是逐渐增大的。

6月30日的降雨, 在玉米顺垄耕作方式下, 6°、10°、15°径流小区的平均侵蚀产沙量为:3.15千克、10.10千克和26.09千克, 产沙量分别递增3.2倍和2.6倍;在玉米横垄耕作条件下, 6°、10°、15°径流小区的平均侵蚀产沙量为:2.76千克、5.90千克和24.93千克, 产沙量分别递增2.1倍和4.2倍。8月1日的降雨, 在玉米顺垄耕作方式条件下, 6°、10°、15°径流小区的平均侵蚀产沙量为:0.48千克、2.02千克和5.53千克, 产沙量分别递增4.2倍和2.74倍;在玉米横垄耕作条件下, 6°、10°、15°径流小区的平均侵蚀产沙量为:0.39千克、1.90千克和3.85千克, 产沙量分别递增4.87倍和2.03倍。对于30°天然坡面, 其次降雨过程平均侵蚀产沙量远小于6°、10°、15°径流小区的平均侵蚀产沙量, 四次降雨过程中平均侵蚀产沙量为:2.78千克、0.81千克、0.71千克、0.41千克。

2. 坡度对水土流失过程中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玉米横垄还是玉米顺垄处理的径流小区, 随着坡度的增大 (6°、10°和15°) , 径流中悬浮物、总磷、总氮、氨氮、COD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含量均会逐渐升高。坡耕地降雨径流中随着坡度的增加, 坡面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 可溶性养分随着径流量的增多, 其总含量增大。对于30°自然坡面, 尽管坡度较大, 但其土壤养分的各指标均低于其它三个坡度的土壤养分流失量。在30°自然坡面上, 天然植被的覆盖, 降低了降雨径流对坡面的侵蚀。

四、小结

①在次降雨过程中, 相同耕作方式条件下, 坡面侵蚀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加 (6°、10°、15°) 是逐渐增大的。对于30°天然坡面, 其次降雨过程平均侵蚀产沙量远小于径流小区。②在次降雨过程中, 无论何种耕作方式, 坡耕地降雨径流中土壤养分流失量均是随着坡度增加而增大。对于30°自然坡面, 尽管坡度较大, 但其土壤养分的各指标均低于其它三个坡度的土壤养分流失量。是由于天然植被的覆盖降低了降雨径流对坡面的侵蚀, 同时枯枝落叶层也起到了保水、保土和保肥的“三保”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洪文.降雨与土壤养分流失关系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7, (1) :21-23.

[2]王金九, 王力, 李世清.坡地土壤养分迁移与流失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5 (12) :109-119.

土壤流失 第4篇

葫芦河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所在县西吉县是农业大县, 属全国最贫困的“三西”地区之一, 又是回族集中聚居地。葫芦河灌区是西吉县最早、最大的灌区, 由水库自流灌区和井灌区组成, 设计灌溉面积8 920 hm2。灌区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经过30余年的运行, 渠道及建筑物老化失修, 损毁严重, 加之更新改造投资不足, 灌区效益衰减。灌区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肥力高, 垦植历史悠久, 作物适应性广,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较好, 农业增产潜力大, 是西吉县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提供骨干工程条件, 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 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计划对葫芦河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葫芦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后, 对增加西吉县农业发展后劲、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立足当地水土资源,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 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实现西吉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1 有利影响

2.1.1 水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区蒸发强烈, 旱灾频繁, 水资源贫乏, 通过灌区配套改造项目的实施, 彻底改变老灌区畦田田块面积过大和“大水漫灌”的粗放型灌溉方式, 实行节约用水、计划用水, 增加水资源调控力度, 充分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对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节约用水, 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将起到极大作用, 并有利于建立生态经济型的环境水利模式。

2.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气候划分, 西吉县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向干旱过渡地区, 降水量较少, 适宜乔灌林生长, 历史上也曾是水草肥美、森林茂密的地方, 发展经济的潜力巨大。但是, 要从根本上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就必须从建立“绿洲”生态农业环境入手, 增加地面植被覆盖度。结合当地封山禁牧、退耕还林 (草) 政策的实施。按照灌区总体规划, 进行综合治理, 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建立良好的、相对稳定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同时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为当地退耕还林 (草) 的实施提供了水源保障。林草种植比例提高, 植被覆盖率增加又可提高土壤的保水、保湿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 减少暴雨危害程度, 增加流域水量, 并且有利于逐渐恢复因历年不合理垦植而被破坏的土壤有机质土层, 为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2]。

2.2 不利影响

2.2.1 环境影响因子。

西吉县葫芦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项目建设施工期, 据分析, 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有以下环境影响因子:一是植被。在工程施工期间, 施工区部分植被将遭到破坏, 但是除永久占地外, 施工结束后, 只要对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回填、平整和绿化, 则施工区域植被的不良影响将基本得到清除。二是噪音。施工爆破、搅拌、交通等将产生一定强度的噪音和大气污染, 由于渠道沿线距部分村庄较近, 噪音和大气污染将对附近居民产生一定影响。另外, 现场施工人员距音源和大气污染最近, 对其造成的影响最大[3,4]。三是排污。施工期间人员大量流入, 并在施工现场集中食宿, 将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废水。由于工程施工场地狭长, 且施工期时间短,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对灌区沿线影响较小。

2.2.2 影响预测。

一是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由以上环境影响因子分析可知, 施工期对工程范围地面植被有一定破坏, 但工程建成后不良影响将基本消除。施工期噪音对附近居民点和现场施工人员有一定影响, 施工期排污对整个灌区影响较小。二是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实施后, 通过田、林、路综合治理, 将对渠道沿线进行绿化美化, 因此, 运行期对环境基本上没有不利影响。

3 项目建设可能造成土壤流失

开挖渠道是施工期间对土壤和生态环境构成影响的最主要的活动。渠道开挖施工作业带应尽量减小。大量的弃土石方处置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另外渠道开挖时将使植被、农作物等遭到一定破坏, 工程建设时应将影响范围控制在开挖渠道两侧各约3.5 m的范围内, 对植被破坏面积不大。施工时渠道开挖弃土及施工机械、车辆、人员践踏等活动也将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土体扰动, 即使工程完工后部分土地可复垦, 但开挖渠道造成的土体扰动则使土壤的结构及其理化特性等发生变化, 加剧局部土壤的侵蚀及影响植被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等。

4 土壤流失防治措施

4.1 施工期环保措施

施工外运土、石渣时, 运输车辆应按规定线路行驶, 同时加盖蓬布, 防止散落;施工结束后, 拆除临时设施, 对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回填、平整和绿化;施工人员产生的污水、废水应定点排放。

4.2 运行期环保措施

为确保葫芦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水源的水量及水质, 使群众用上符合国家标准的灌溉水, 在今后的运行管理中, 应加强库区水土保持建设, 封山育林, 涵养水分, 以防止泥沙入库, 减少水库淤积, 并加强水质检测工作, 严格控制废水排放, 保护优质水源。

5 结语

西吉县葫芦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依托当地现有水源条件, 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使灌区实现节水、扩灌, 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求。为建立生态经济型的环境水利模式和山区植树种草, 恢复生态环境提供了水源保障, 有利于灌区可持续发展, 从环境影响的角度来看, 项目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长期的, 不利影响是次要的、暂时的, 并可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避免, 因此, 不存在制约项目实施和建设的环境影响因素, 葫芦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是切实可行的[5]。

摘要:对葫芦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进行概述, 分析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葫芦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流失,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璨.雪野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可行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2]杜丽娟, 刘钰, 雷波.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评价研究进展[J].水利学报, 2010 (5) :613-618.

[3]邱建华.青州市仁河灌区灌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09.

[4]赵莹莉.大型抽水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评估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土壤流失】相关文章:

流失现象06-16

流失现状06-21

护士流失07-06

顾客流失07-30

流失调查08-17

土地流失08-23

核心人才流失05-13

基金流失论文06-03

电信客户流失08-05

人才流失问题08-06

上一篇:物理小下一篇:皮带机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