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2024-07-02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精选12篇)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第1篇

一、全球化的英语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 我们当前正处于全球化时代, 每个国家都希望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英语是重要的国际通用语, 也是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 同时也是在经济竞争中取得胜利的保证。日本一直以来都很重视英语教育的发展, 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 在小学英语教育方面, 该国更是进行了多次行之有效的改革。

日本文部省在2003年召开了“英语教学恳谈会”, 随之针对“许多日本人无法正常与外国人交流”的现状, 颁布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5年计划指导方针, 强调英语能力是具备交换信息和进行沟通的基本技能, 着重提高日本国民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日本的小学的英语教材和教学大纲均遵循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提倡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方便生活, 培养国际思维, 通过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有“国际感觉”, 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思维方式及文化习俗, 以及具备与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共存意识。

同时日本通过JET项目 (Japanese Exchange and Teaching Program日本交流和教学项目) 聘用大量英语国家的外教到小学从事英语教学, 极大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果, 并促进了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外籍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熟悉并学习日本的语言和文化, 从而达到文化互通的双赢战略。

除此以外, 日本的小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小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面对面的交流, 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听说水平, 以强化学习成果。

在此基础上, 日本政府认为, 为了促进英语学习, 提高母语日语的运用能力也是必要的。因此特别要求, 应在普及英语教育的同时保持日本本土的特征, 这才是真正的全球化, 而不是单纯的西方化。

二、多样化的英语教学形式

21世纪之初, 日本的小学阶段并没有单独设立英语课程, 而是采用“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教学, 以英语会话为主, 会安排每学期1/3或1/3以上的时间用来开展外语活动。

日本没有全国统一或地区性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材, 而是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要求开设课程并选择教材, 这就使得英语教学存在很大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教师有更多的自由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依据不同年龄特征学生的学习特点, 还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法, 甚至可以使用一些英文歌曲和英文动画片以及有趣的英文视频为授课内容, 而不是以完成英语教材的内容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根据所教授的内容使用多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图片、实物, 以及多种教具来进行教学,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日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体验性教学, 即: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英语, 应用英语来进行思考的教学模式。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以口语为中心的各种灵活性的教学活动, 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体验性理解, 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用英语交流的意识和态度, 为中学的英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近十年来, 日本教育界逐渐意识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因此, 日本文部省开始推行英语交际教学法。就日本小学英语授课的内容来看,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与英语歌曲或游戏等有关的教学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很多学校还积极尝试“课题型”的英语活动, 在特定的课题下组织灵活而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此外, Teamteaching教学法的普及也丰富了英语教学方法, 使得小学生可以直接向外国人学习口语, 以达成通过英语教学培养交流能力这一目标。

为了优化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们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使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交流技术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创设有趣而高效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环境。政府对于ICT设备资金投入的加大, 对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使英语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丰富面貌。趣味性和实用性强的英语课堂活动也给儿童带来了很多不同的体验。孩子们可以在快乐而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英语, 对英语语言和异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改善了学生的思考方式, 同时也为后来的中高等英语学习打下了基础。

除此以外,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很多日本的小学和国外的小学建立了合作院校关系, 在教师的协助下,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 用一些聊天软件与母语是英语的小学生沟通, 使英语教学走出课堂, 走向国外, 更加丰富了英语教学的方式。

三、长效性的英语师资培养

众所周知, 教师的能力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在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培养方面也具备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日本小学在教师培养方面具备以下几种特点:

(一) 重视职前英语教师的培养

在1998年, 日本颁布了《教师资格证实施法案条例》, 在此条例中, 要求即将成为英语老师的大学生及其他人员, 必须修完规定的科目, 并且要具备“外语交际能力”。为适应21世纪新的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很多师范类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的院系都重新修订了相关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 以便加大对小学英语师资的培养力度。为此, 很多日本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开始积极聚焦于小学英语师资力量的专业教育与培养。日本千叶大学教育系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系于2002年增加了《跨文化交际》的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 以满足未来英语教学的需要。从2009年开始, 日本文部省修订了英语教师资格证颁布的条案, 要求大学生必须在大学期间修完《英语交际》的课程, 才有资格进行小学英语教学。

可以看到不同的培训项目所提供的语言培训课程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是各所大学和教育机构的所做的调整最基本的目的都是提高职前教师英语交际的能力。同时, 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尽量创造各种条件, 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并能够不断满足日本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 重视在职英语教师的培训

为了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从教能力, 使小学英语活动开展得更有成效, 文部省制订了专门的教师培训政策。从2001年开始, 日本文部省在全国的小学落实了小学教师英语研修的培训活动, 在此类活动中, 每年都对600名骨干教师进行两周的培训, 培训结束后, 小学教师则会取得英语教师授课的证书, 以证明培训合格。除此以外, 日本政府加大了对师资培养的资金投入力度, 仅2009年, 资金投入接近4亿日元, 2010年更增至7.7日元。除了资金投入之外, 很多的地方政府还自行根据所在省份的特点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 其中, 东京教育委员会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在2007年以及2008年的暑期, 东京教育委员会进行了大规模的卓有成效的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活动, 主要形式有:聘请专业的大学教授以及优秀的教师等做关于英语教学方面的学术报告, 主要探讨和解决小学英语教学和师资培训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现实的问题, 同时, 还进行模拟课堂展示研讨会或教学竞赛, 让教师获得前沿的教学理念与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以便将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另外, 日本政府每一年都有专项基金, 用来选派部分教师赴国外的培训机构进行进修。这些活动都极大促进了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此外, 日本中小学教师均为公务员编制, 实施区域轮换制度。根据该项制度, 中小学教师通常每个五年要轮换到一所新的学校, 这种轮换有时是小学间的调动, 有时是中学间的调动, 但也有小学和初中这种跨越级别的调动, 范围比较大, 常常是整个地区间的轮换。这种制度打破了区域界限, 可以使教师对教学的不同阶段更为了解和熟悉, 使宝贵的教学经验得以传播与共享, 因此可以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中小学课程的衔接性, 而且打破了区域概念, 使得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平衡, 同时还可以有助于对工作倦怠期的调整。

(三) 加大助理语言教师的引进

20世纪末期, 日本就聘请了很多外籍教师 (ALT:Assistant English Teachers) 来日本参与英语教学 (如JET:Japan Exchange and Teaching Program项目, 此项目的重要目的是招聘英语国家的合格教师到日本进行协助外语教学) , 以促进外语教学改革。到了21世纪, 更是加大了力度。2002年7月, 日本政府提出英语教学将成为小学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努力实现三分之一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要有英语本族语者参与, 仅此一年, 约有8400名ALT来到日本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根据权威统计, 2007年日本97%的小学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 其中有70%的学校的英语教学活动有英语本族语者协助并参与。每年, 日本都要聘上万名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来进行Team-teaching (英语课堂由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和一位本土英语教师合作教学) 。如今, 日本的每一所小学都有英语外教, 他们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 创建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的西方文化;另一方面, 也有助于日本教师英语水平及教学方法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日本英语教师的事业, 促进英语教学水平。

四、整体性的学业评价方式

日本的小学英语学业评价非常重视整体性和多样性。学业评价的主要意图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促进学生与异域文化共存的意识以及“国际感觉”。因此, 在日本的小学并不采用书面测评的方式, 而是以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 对学生某个特定学习阶段做出整体性的综合评价。比如评价的方面会包括听的能力、说的能力、拼写的能力以及表演的能力等等。这种广泛性的评价方式, 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感, 提高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 进入21世纪以来, 日本的小学英语教育的最主要特点是在全球化的英语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更加重视综合实践功能, 从而变社会为课堂、变应用为实用。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重视应试的英语学习模式, 这些特点对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学习日本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优势, 从全球化的英语教学理念、多样化的英语教学形式、长效性的英语师资培养、整体性的学业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 不断提高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寺島隆吉.英語教育原論[M].東京:明石書店, 2007.

[2]莫海文.日本小学英语教育政策的嬗变及其原因探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1.

[3]小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外國語活動編[M].東洋館出版社.2008.

[4]田中耕治.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中日学者的视点[M].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第2篇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以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为例,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考试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让他流利地说几句英语却很难。在进行课堂口语练习时,有的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十分害羞,不愿积极参与口语活动;有的学生虽然参与积极性较高,心里或许也想得不错,但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不知怎么表达;还有的学生自由讨论会话时语言流畅,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表达时出现许多语言错误。这些都是“哑巴英语”的表现。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种“哑巴英语”的现象发生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口语学习的重要性尚未被普遍认识

在现阶段,由于各级各类考试还不重视口语能力的测试,重读写、轻听说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经过我的调查,认为读写重要的学生远多于认为听说重要的学生。广大家长和学生认为口语并不重要,英语成绩是靠最后的一张考卷来评定的。我们之中一部分教师甚至也有这种想法,因而忽视了平时的口语训练。

2、良好语言环境的匮乏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英语口语水平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提高。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生活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课堂外,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即便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创设轻松愉快说英语的情境和氛围,学生也不会乐于参与。

3、学生心理素质

大多数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内心焦虑紧张,因此错误百出。于是越出错就越紧张害怕,越紧张害怕就更容易出错,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有惧怕心理,导致学生不敢开口。

4、学生个性差异

学生因个性差异在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性格开朗的学生善于表现自己,因此能得到较多锻炼机会。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大胆说,怕同学嘲笑,怕老师批评,这样他们的口语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

5、学生人数较多

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教学,即每班有超过三十个学生,有的班甚至达到五六十个学生,这给教师组织口语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怎么能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呢?此外,学生间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更使教学难上加难。

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针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我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去。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无所顾虑、敢想敢说、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片面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教室的布置上也要多下工夫,有专门的英语活动室更好,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说英语的氛围。此外,合理安排学生的座位也能创设一定的氛围。我通常就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调整学生的座位,把他们的作为一小组或环形的形式布置。这样有利于讨论和交流。例如,在教go shopping和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时,我把学生的座位调成小组形式,这样下面的调查就很方便进行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利用上课前的一些活动来调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比如唱韵律感强的英文歌曲和Chant,边唱边做动作,还有Listen and do the action、Simon says 等活动,既可以活跃课前气氛,又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他们轻松无负担的接受知识,从而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进行课文教授时,为了让教科书“动”起来,激起学生更大的兴趣来说英语,我们可以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教材来制作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教how do you go to school这一课时,我就运用实物展示、课件辅助教学的办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进行操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实践了他们的口语表达。

3、课堂活动丰富多样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可以促使学生多开口说英语。(1)每日报告

每节课安排一名学生在上课一开始作报告。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适当放低要求。如让他们用所学的内容说一段话,要求1~2分钟,不可背诵课文或歌谣。或进行故事讲述,还可几个学生合作进行对话表演。由于是当众表演,学生必须精心准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胆量,也提高了学生口语水平。表演时学生可戴自己制作的假面具,一方面使表演更生动,另一方面还可掩饰紧张的表情。学生表演完后,教师打分或小结,表扬较优秀的学生,对于相对较差的,要提出意见,以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在进行一阶段后,教师可尝试让学生即兴演讲,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2)自由会话

在进行Daily report 后,教师组织自由交谈,包括师生对话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如How are you ?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等日常交际用语。也可根据最近学过的课文内容进行问答,这样在复习的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能力。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学生间的对话也是口语练习的重要形式。教师可采用“开火车”的形式一问一答,这样可以使更多学生得到口语锻炼。(3)角色表演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用角色表演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得到更好的巩固,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我们现今所用的小学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且富有情趣,很适合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教材中有很多话题,如交通工具、餐具、水果、食品等。我们必须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模仿表演,鼓励有所创新,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如what would you like ?这一课,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读和背诵,学生会感到无聊;反之,教师创设一定的场景,让学生以顾客和店主的身份进行模仿表演,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也也会积极参与。(4)小组讨论

学生在回答老师所提问题之前必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对于比较有讨论性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这样每位学生都参与在内。如What do you want to be? 这个问题,由于学生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因此很适合小组间的讨论。讨论时间通常为3至5分钟,讨论完毕教师可请几组学生来发表他们的观点。(5)讲故事

每个单元的C部分提供了很多幽默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的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学生对此都非常感兴趣。这样,让他们复述故事,他们也就很乐于参与。教师可先示范复述一下,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6)游戏的妙用

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爱玩是孩子的本性。我就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锻炼口语能力。Touch and guess、Do a survey、Place and say 等都是既好玩又有效的游戏。以 Touch and guess为例,我组织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T: Boys and girls, shall we play a game now ? Ss: Great!T: Let’s play “ Touch and guess ”.(用手势使学生明白其意思)Who would like to have a try ? Ss: Let me try!Let me try!T: ***, you please.Come to the front.***:OK.T:(用手帕蒙住她的眼睛)Now you can touch.(*** is touching)Other Ss: What are these? Can you guess? Cissy: Are they apples? Other Ss: No, you’re wrong.T: Think it over , please.***: Are they pears? Other Ss: Yes, you’re right.T: Well done!

我在组织游戏活动中穿插了很多课堂用语,如“Come to the front”、“Can you guess?”、“Think it over,please.”等,遇到学生不太理解的,就通过手势和表情来引导,让学生逐步领会这些语言并试着运用。教师可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来组织游戏,当一回“小老师”,使学生能够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4、鼓励和指导很重要

对学生表扬,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一些口头表达不太好的学生,只要他开口说了,就要给予鼓励,有一点进步,就给予表扬。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性的话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可以培养孩子对英语的自信心。比如,在一节复习课上,我请了一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他非常紧张,不敢回答。我一直用期待和信任的眼光看着他,并对他说:“Don’t be nervous, be brave”。同时,我以适当的手势来引导他。最后,他终于完整的回答了问题。我不失时机地请全班同学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Good!Good!Very good!”此后,每节课他都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成绩提高了不少。

5、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教学和训练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失的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性格外向的学生,活泼大胆,反应迅速。对于这一类学生,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还要从严从高要求,让他们说得对,说得准,说的好;性格内向的学生,动作较迟缓,反应慢,要采取激励法,着重培养他们敢说和愿意说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敢于发言提问。

6、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我们可以增设专门的口语课,如果有条件可以请外籍教师来搞联谊活动。或平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些英语的影片,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学英语的氛围。还可通过建立英语角、组织英语晚会、开展英语艺术节活动如演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小诗歌、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各种途径进行口语训练。

三、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任重而道远

小学英语教育如何与现代教育结合 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 现代教育 结合发展

引言: 经济的持续发展使我国逐步走向世界,我国的国际交流范围不断扩大,英语做出国际通用语言,从小培养孩子学习英语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表明,孩子在小学期间开始进行外语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因此,发展小学英语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一、小学生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与初高中教育存在本质区别,学生在小学期间由于年龄较小,对各项事务的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然而语言的学习中主要靠良好的记忆力,因此在小学开展英语教育是孩子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机,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具有贪玩好动、自主学习能力差的缺点,对小学生进行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学习时要求老师与学生家长多进行沟通并且更多的监督,才能保证学习效率。小学期间学生是在形成自己个性的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发现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的重要阶段,英语在这短时间中老师培养孩子学习英語的兴趣,对孩子后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触动作用。

二、小学英语教育应该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1.现代教育的特点。几年来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2010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国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质的改变,对我国各行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的进步,我国科技也逐步走向世界前列,教育事业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科技的进步要求学校在教育中也提倡科技与教育结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教兴国,其中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上,多媒体的运用,改善了教学环境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则是“新”,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设备,新的教学环境,这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到新的高度铺下了平坦的道路。

2.现代小学生的特点。现代小学生生是幸福的一代,享受着现代科技的幸福,目前,我国小学入学的最小年龄为6岁,因此从年龄推断我国小学生基本属于00后一代,是信息化时代中的一代,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成熟后的一代。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与优越的经济条件下也形成了其独特的特点。由于家庭的幸福,00后学生的通病为不能吃苦、好动、贪玩、叛逆期早,但同时现代小学生也更加的聪明,学习能力更强,在国际化环境下成长的他们,也更具备学习英语的环境,同时也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等优点,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发挥出现代小学生的优势,相信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也能成为国家的优秀后备人才。

3.小学英语教育应该与现代教育结合。近几年来我国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也在不断对教育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进行创新,现代教育中更提倡素质文化教育的培养,小学生是孩子养成独立个性的最佳时期,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心理年龄还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还在逐步形成,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则更应该提倡素质文化教育,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英语教育对孩子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存进作用,小学生在小学期间学习一门外语有助于拓宽孩子的视野,学习西方的优秀品质与先进的理念对我国走向世界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三、将英语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对策

将小学生英语教育与现代科技、教学理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小学生英语教学水平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我国走向世界舞台有重要意义。在结合中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现代科技、环境并且与现代小学生的特点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传统的英语教育中主要对孩子进行更多的读写练习,课堂中缺乏趣味,想要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首先应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小学生与以前比较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娴熟,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应该多使用现代媒体技术,例如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观看英语视频,同时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对话,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教学设备,利用学生的多媒体教室多对孩子进行听力练习,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握英语教学的实质是让孩子掌握一门语言能进行交流,而不是向传统教育主要注重孩子的写与读的能力,交流才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因此鼓励孩子多使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之后应该多对孩子进行语法的学习,学习语言应该掌握语言的基本结构与法则,英语老师应该多对其进行语法的学习。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语法的基础上尽量避免采用传统形式让小学生学习单词,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事物的好奇心强,让学生多读英语的简单故事,在学习故事中的单词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内涵,这样也能提高小学生的思想。

结束语:现代教育主要提倡素质教育,因此在对现代小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英语老师要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掌握现代小学生的心理才能使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发展更好,在英语教育中将现代教学理念与科技相结合并合理运用到小学英语教育中才能使小学英语教育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赵闻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2]凌珑.小学英语教育软件辅助教学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对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 第4篇

一、小学英语的现状

英语在现在这个逐渐与世界接轨的社会中, 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小学中的英语教育也就变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的学习作为英语的入门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小学英语教育摆在了小学教育中的一个与语文和数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英语的学习没有像语文学习一样的语言环境, 英语的学习变得更困难一些, 所以小学英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往往会采用一些多记、死记的学习方法。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 这样的学习方法是非常痛苦的, 这很有可能会给小学生幼年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学习阴影, 使他们对英语产生一种厌学的心理。

二、素质教育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开展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的教学,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一种工具, 所以语言作为交流的载体要在实践中应用后才能熟练掌握。小学生本身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扬的特点, 让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生这些特点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因素, 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的作用, 有目的地设计、组织一些有效的课堂活动, 激发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欲望, 让他们作为活动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来, 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学习是素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和体现。

眼睛、嘴、双手是儿童接触外部世界最直接的身体部位, 他们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来感受着外部世界的一切。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是这样, 可以将这融入小学生的学习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 开展一些有趣、生动地活动, 积极地调动小学生多种感官, 让他们能够以快乐的心情感受、运用英语。

1. 音乐的熏陶

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运用还有英语的音乐的美来渲染学习的氛围, 把枯燥、机械以及反复的朗读英语变得优美动听, 使得年龄偏小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初期就对英语产生了美感和好感。

2. 肢体的运动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也就是说, 学习的人在学习中参与感官越多, 就越能够产生深刻的体验与记忆。小学生特性之一就是好动, 在施教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 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英语单词、句子的理解和记忆, 让英语活生生地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当然, 在这种动态的教学中教师要有驾驭和调控学生的能力, 只有做到了动静相结合, 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

3. 绘画的创造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比较丰富的,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让小学生亲手画一画, 并尝试用英语进行介绍, 这一方面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 同时, 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他们对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充满更多的幻想和新奇, 同时语言也得到了恣意地增长和滚动的出现, 此时的语言就是他们“手中的画”, 就是他们口中“流动的诗”。

4. 表演的快乐

语言源于生活, 又要回归生活, 生活本身就是一幕幕的话剧。小学生的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材料相对比较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让小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表演, 把英语运用到表演之中, 把语言生活化, 把语言日常化, 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英语知识得到了巩固和运用, 而且让学生亲身体验了一把“语言就在身边, 生活就是语言”, 从学习英语的初期就培养了他们说英语的自信,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大胆说英语的习惯, 使他们从小就体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的快乐与自然。

5. 游戏的魅力

小学生天生爱玩, 把英语的枯燥学习过程融于学生玩耍的过程中, 实现“玩中学, 学中用”。在学习英语时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 把英语融入到这些游戏中, 使这些英语变得有趣味性, 实现英语学习的“寓教于乐”。

6. 比赛的积极

人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感觉, 英语课上的比赛应该可以激发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 组织个人抢答赛、小组比赛、大组比赛、师生竞赛等。比赛可以贯穿教学始终, 也可以在某一阶段进行。

三、教师培训

小学教育的水平要想提高只考虑素质教育也是不行的, 还必须考虑到教师的培训。我们要根据当前小学英语教师的需求, 探索出一条适合新形势的改革之路。

1. 了解小学教师的实际困难, 建立健全保障和管理机制

要做好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师培训工作, 这就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同时, 学校领导还要帮助解决受训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 以及工作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等, 最后还要建立一套相对比较健全、有效、完善的评价体系。

2. 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培训课程

在调查中发现, 从整体来看, 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落后, 从局部来看, 教学的基本功差、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 尤其是口语能力和发音问题有待解决。所以, 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把一些好的方法引入教学中, 就需要先对教师在这些方面进行合适的培训。

3. 基于教师的层次不同,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参加培训的教师呈现多元化特点。由于教师的年龄层次、教龄以及学历层次都有所不同, 在培训模式上应该采用灵活的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比如, 必修和选修相结合, 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等。

4. 给教师以人文关怀,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点, 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培训, 给培训的教师以关心和爱护, 培训的教师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培训就是一种家庭活动。

综上所述, 要想做好小学教育, 必须让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结合起来, 只有这两项能够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小学英语教育搞好。

参考文献

[1].冯建瑞.折中主义教学法在高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4) :23-32

[2].孙欣欣.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语音教学问题解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2) :48-56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第5篇

经过一个学期的“小学英语游戏型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和钻研我发现在英语课堂中穿插游戏有助于激发和保护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也从中受益匪浅。现将《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第二学期计划拟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小学英语纲要》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并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成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游戏,是孩子们永不厌倦的学习方式,如果将孩子们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游戏活动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独到之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解放小孩的头脑,使他们创造新的思想,解放小孩的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小孩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事实,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自由说话。”因此,合理的课堂游戏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更是一种创新方法,更能符合如今新大纲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游戏它能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主要工作

1、加强英语游戏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通过英语游戏,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2、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英语游戏教学活动,研究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使用策略,并推出一些有推广价值的的教学案例,努力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制定实施计划,为实验的有序、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有针对性地引导实验教师加强个案研究,自我反思,实践改进,从而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强化资料积累意识,及时整理存档,促使实验教师理性的分析自己的实验工作。

三、研究目标:

(1)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明显提高。

(3)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4)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教学方法(即构建游戏教学方法模式),使其可以广泛应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并有助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四、研究内容及途径:

1、研究内容:

(1)英语游戏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英语游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充分、有效利用英语游戏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

(2)有效评价的策略。

尊重差异、关注差异,分类指导、分层评价,使每一位学生均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学中如何使有效评价得以真正落实。

2、研究途径: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英语游戏理论,与优秀的教师交流,获取理论指导。

(2)通过研究课形式,与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怎样有效进行英语游戏教学及进行有效评价。

(3)拓展课堂,延伸课外,了解信息,及时总结,做好案例、反思的撰写工作。

五、实施措施:

1、进行游戏教学法方面的理论学习并掌握其基本特征。

2、制定课题实验的实施方案。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形成与教学要求一致的教学程序与模式。并及时收集各教师的实验资料。

4、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各种不同的兴趣化学习任务的风格和与之适用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进行教学诊断性个案研究,探讨更多的适合多种风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兴趣化学习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在日常课堂中按照“游戏型”课堂教学评估要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开展课堂教学演示和说课分析,撰写教学体会、反思或相应的论文。

7、期末进行一次课题实验小结。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学生方面

1)、教学游戏被引进英语课堂,会改变沉闷呆板的教学状况,大大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学习气氛热烈、生动有趣、师生互动,处处有歌声、时时有笑声。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体现“动中教,乐中学,玩中练、演中用”的愉快教学情景。

3)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会整体提升。

2、教师方面

1)、转变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增强了科研意识,先后承担示范课、研讨课和汇报课,逐步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2)、唱歌热身——游戏引入——新知学习、边玩边练——角色表演、竞赛巩固。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七、课题活动具体安排

2月—3月:制定本学期工作实验计划,召开课题会落实本期研究目标,实验教师课堂实践探究。

3月—4月:教师课堂实践积累,优秀教师指导工作。

4月—5月:组织开展研讨活动,进行案例、心得分析。

5月—6月:进行学期评估;进行工作交流、总结。资料收集整理、归类存档。

小学英语游戏法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西营井学校

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教育创新研究 第6篇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改变,教育工作作为社会建设中的基础工作,也必须要以全面、创新的改革来应归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新课改要求的颁布与实施,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工作逐渐展开来,而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期尽快到达改革的目的。

一、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不够明确。一是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对课改还存在模糊的认识,对课改的重要性,作用还是认识不清,以至在教学实践中课改的理念落实不到位或落实少,引领作用不够;二是一些教师有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穿新鞋走老路,课堂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少,还处在一个消极、被动的应付状态;一些教师的课程改革还停留观念的层面上,课堂教学形似而神不似,表演的成分多,合作交流有余,实效性不强,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多;教学活动、内容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处于两难境地。

(二)课改工作整体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乃至学科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有些小学教师课头多,疲于应付写教案、改作业,研究课改的时间很难得到保证;有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特别一些教学点,教师年龄偏大,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城区学校班额过大,课堂教学分组过大或分组过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有困难,对学生个别辅导顾及不到,或顾此失彼,课堂得不到有效的监控,在具体操作上还不能得心应手。有的属于客观因素,但有些主观努力不够,还有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不力。有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整体规划,对课程的实施有名无实(上了课表,但没有落实),或者是以课外活动取而代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有的学校脱离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重形式轻内容,重教材编写轻实施过程,有的甚至只是当作摆设,装潢门面,应付检查。学校领导的点子少,也是个认识上的问题。

二、新课改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给予了小学英语教师十分广大的发展空间,给予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教师。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要更加注重教师培养和发展。教师要更加注重自我的成长。

一要重学习,养成读书的习惯。勤于学习,乐于读书,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基础。当前,在小学英语教师和校长队伍中普遍存在学习不足,理论水平不高的状况,教研工作在低水平的层次上重复运作。在座的各位都工作在一线,是教学的行家里手,面对不断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进一步推动新课程工作,学习一定要走在前头,在学习中研究,在教学研究中学习。

二要重总结,养成反思的习惯。课改重在实践,但离不开对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批判性总结和深刻反思,改革就只能停留在经验层次上,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形成影响力的教育方法。六年多的课改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教育教学的经验,显示了新课程的魅力。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课堂教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三要重研究,树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课改研究中,要树立形成“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改进即成果”的共识。树立小问题,大研究;小现象,大问题的课题研究意识。及时发现教学当中动态生成的实际问题,发现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力求小课题、短周期,重实效;要用敏锐的嗅觉捕捉先进的理论帮助我们破解教育难题;要用科学的思维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三、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英语教育创新方案

课程改革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也在课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课堂,以课堂作为基点,扎实开展工作。

(一)进一步转化角色,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

一是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现在许多英语教师把自己定位在实践的角色上,按照教参或者他人的设计和谋划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新课程给教师教学留有很大的空间,使得教师不能固有原先的角色定位,既要做实施者,又要做设计者,研究者,要在实践中研究,通过实践研究,为了实践研究。二是管理者转向引导者。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有意无意间将自己定位在管理者的角色,新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要求教师要把管理者这一身份意识转向为引导者身份意识,“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声音”。引导是门艺术,需要教师潜心研究,仔细揣摩,倾心打造。三是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向课程的开发者。有些英语教师在理解新课程所提出的课程开发理念时,仅仅把课程开发的职责定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教学中,仍然有大量未开发的资源,对教材不进行二次开发,当你拿着教材走进课堂,教学可能失去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发不到位。当你拿者教案到课堂,教学可能缺乏效益。最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教师本身,不要舍本取末,要把第二次开发当作教学的日常自觉行为。

(二)注重导疑启思,激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除设疑外,还须积极引导学生开启思维的源泉。常用的方法有:

1、设置悬念:单纯的讲解操练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注入一丝悬念,便会引发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如在复习介词的用法时,老师向学生介绍:I have a good friend. Its a lovely dog. Where is Bobby now? Please guess! Is it behind the door?等。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

2、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归纳总结有关知识内容也不失为培养创造思维的好方法。如在要求学生回答“Thank you.”时,学生分别答出了“Not at all.”“It’s a pleasure.”“You are welcome.”然后,引导学生弄明白哪些句子属于正式用法,哪些属于非正式用法,哪些是英国人的说法,哪些是美国人的说法。

小学英语中情感教育的缺失问题研究 第7篇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

情感教育同我们的知识教育其实同样重要, 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美感的培养以及增强学生的快乐感有着不小的作用, 以此为基础, 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有了保障。除此之外, 情感方面的教育对于学生创造能力及想象力等方面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情感培养应该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应融入普通教育之中。小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融入阶段,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就可以很好地融入有关情感方面的教育。

1. 审美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中,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仅局限在于知识的教授上, 在审美方面对学生进行的培养也属于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们从前传统的教育中, 过分强调知识的讲解, 而对“美”有所忽略。这样一来, 课堂上经常死气沉沉, 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课堂效果最终也是差强人意。在我们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中,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一个积极欢乐的情感方面的体验, 这逐渐对学生的情操有着陶冶的功能, 从而增强学生在审美方面的能力, 与此同时学习效果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就有很多对学生的审美进行培养的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进行讲解。在这本教材中, 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视频, 在“Have a nice day”这一课中, 通过视频来对这一句话进行了讲解。画面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喜欢的动画, 通过Terry, Kay以及女孩之间的对话重复出现这句话, 来加深学生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与记忆。在这个过程中, 情感教育在无声无息中融入了英语教学之中, 画面比文字更具有美感, 也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的审美在这个时候也得到了培养。审美的培养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学生的成长作用巨大, 学生在学会享受美的同时也拥有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与兴趣。

2. 体验成功

我们都知道, 在我们的学习之中, 成功的喜悦总是给予我们更大的学习动力, 让我们对于学习产生更加强烈的兴趣。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中, 教师为了完成对孩子们的情感进行教育的目标, 经常会有目的性地给予孩子们一些关于成功的体验, 让孩子们收获一些成功的喜悦。成功其实是一种能量, 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激起孩子们的斗志, 从而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教师显然已经意识到了成功对于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培养学生情感的方式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 课后会有一些游戏性质的习题, 连线是教材中常出现的一种习题方式。比如说在一个连线题中, 左面是一些图片, 而右面对应一些单词。在课堂中教师要求孩子们去完成连线这个任务, 并且给顺利完成练习的孩子们以鼓励, 关于没有完全连对的同学, 教师可以针对其连对的某一个单词而给予表扬, 而这个过程就是教材与教师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的过程。这样, 学生在学习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这种快乐可以激励孩子们不断进步, 不断去学习。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磕磕绊绊, 而成功的快乐感觉是帮助孩子们越过困难的重要武器。因此, 让孩子们去体验成功是小学阶段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常用方法, 也是效果显著的一种方法。

二、情感教育缺失原因及具体表现

伴随着我们社会发展的脚步, 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尽管如此, 情感教育缺乏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之中关于情感方面进行教育的缺失更加严重。

1. 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情感教育缺乏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我们可以从学生以及教师两个方面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1) 教师教学方法以及遵循的理念的影响。虽然我们的教育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但是传统教育对于教师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一时间并无法完全根除。因此, 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仍旧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教授, 而并不重视对孩子们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归根究底, 是教师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有关理念存在问题。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 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在黑板上进行枯燥的单词以及句子的讲解, 毫无新意, 也没有情感教育的成分。在使用广东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的学校我们经常会发现, 教材中配套的光盘往往只是一种摆设, 从这本书开始学习一直到学习的结束, 教师从未使用过这张光盘。对于小学生来说, 图片远比生硬的粉笔字来得生动, 动态的图片更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样是学习“Nice to meet you”, 孩子们通过观看动画进行学习远比通过记忆教师黑板上的字要快很多, 印象也更加深刻。而且在这种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学会了一句话, 更学会了这句话应该使用在什么场样的课堂要比传统的课堂吸引学生, 要比传统的课堂有更高的效率。

(2) 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还十分的幼稚, 关于学习他们也只是有一个朦胧的概念, 端正的学习态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些难度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通过鼓励、奖赏等一系列方法, 借助一些有趣、好玩的教学工具, 使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有了激发孩子兴趣的因子的存在, 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改观。

2. 情感教育缺失的表现

(1) 教材分析不够彻底。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通常只注重浅层次的知识点, 对于教材内容的更深层次的发掘不够, 无法将情感进行详细的剖析。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 “Let’s count”这一课中描绘的是一种竞争的场景。在这一课中有些教师会对文章中的字句进行一些翻译, 这样学生就“懂”了文章的内容, 但也仅仅是停留在“懂”这一层次上。在这个时候, 教师完全可以组织一些比较有趣的、有关英语的、竞争性的小游戏, 让孩子们在实情实景中体会“Let’s count”的真正含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这样做的教师少之又少,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 还没有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2) 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未能很好融合。情感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趣味性。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儿歌形式的对话, 这是教材经过精心设计来提高英语学习的趣味性的。但是教师在课堂上仅仅以教会孩子们歌曲为目的, 而忽略了孩子们是否只是记住而并非理解。在这种教育模式下, 趣味性的学习又被转化为了枯燥的背诵, 这就违背了教材设计歌曲的初衷。其实, 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 一组同学唱对话中问的部分, 而另一组则唱回答的部分, 然后替换过来进行演唱。这样, 既不会抹杀趣味性, 又让大家真正理解掌握了这个对话。

综上可知,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我们的小学英语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表现在很多方面, 但是伴随着对于情感教育重要性认识的加强, 情感教育在今后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摘要:情感是一个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具体的反映。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十分看重情感教育这一部分。本文以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为例, 对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缺失所带来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感教育,缺失,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敏.小学英语教学的另一片天空——情感教育在任务型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0 (02) :63.

[2]陈红妹.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15) :89.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第8篇

一、调查方式和范围

调查以问卷、面谈或电话访谈、随堂听课等方式进行。调查范围涉及到河北省衡水市卫星市县冀州市、枣强县、武邑县以及较偏远的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武强县等7县市23个乡镇的54所农村小学。发放问卷220份, 收回有效问卷218份。调查结果所显示的数字为该选项的选择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之比。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问题显示

1. 教师基本情况

女性教师占75%;年龄层次68%在30~39岁, 14%在40~49岁;最高学历54%为大专, 37%为本科;取得最高学历的途径46%为函授, 26%为自学考试, 21%为电大, 全日制脱产学习只占7%;取得最高学历的专业75%为师范类非英语专业, 21%为非师范类非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只占14%;从事英语教学的途径44%为非英语专业毕业分配, 40%为转岗, 16%为英语专业毕业分配。

问题显示1:教师进修英语专业存在着较大的实际困难。女性教师占75%;教师的年龄层次68%主要集中在30~39岁, 正是工作、家庭两繁重的时期。访谈了解到, 绝大多数教师属兼任英语教学, 周学时基本都在12个以上。而且, 由于84%的教师为非英语专业毕业, 加重了英语专业进修的难度。

问题显示2:继续教育偏离专业较远, 进修质量有折扣。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大专 (54%) 和本科 (37%) , 而获得最高学历的专业86%为非英语专业, 93%通过非全日制途径获得, 84%为非英语专业毕业分配或转岗从事英语教学, 以上种种因素难以保证教师专业功底过硬。访谈中, 多数英语教师表示可以应付“以本为本”的日常教学, 但对外语习得理论、教学理念、语言文化等方面知之甚少, 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学习方法[1]。

2. 师资培训情况

师资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 周期短、针对性强、见效快。培训方式主要有上级教研部门组织集中培训 (82%) 、校本培训 (61%) 、上级教研部门送教下乡 (37%) 、校际培训 (25%) ;培训周期主要为不定期 (75%) , 一般安排在周末 (37%) 和寒暑假 (33%) , 少数在工作日 (14%) ;培训形式以培训教师讲授为主 (67%) , 其次是观摩公开课 (51%) 和教学技能比赛 (18%) ;培训内容依次为教材研究 (59%) 、计算机操作 (54%) 、英语课程资源利用 (53%) 、课标研究 (35%) 、教法研究 (26%) 、语言基础知识 (25%) 、教学理论 (19%) 和英语学习理论 (6%) ;在问及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时, 68%表示符合, 30%表示不完全符合, 2%表示不符合;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教学设施 (58%) 、教学方法 (35%) 、教学资源 (19%) 、语言技能 (16%) 、现代化教学技能 (14%) 、语言知识 (7%) 、教学理论 (3.5%) 、英语文化知识与理解 (1.7%) ;最希望得到的培训依次为教学方法 (53%) 、教学资源的使用 (46%) 、现代化教学技能 (42%) 、科研方法 (36%) 、语言技能 (16%) 、英语文化知识与理解 (11%) 、语言知识 (8.7%) 、教学理论 (7%) 和外语习得理论 (7%) 。

问题显示3:培训内容主要定位于“能够完成课本教学”, 忽视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加强。排名靠前的培训内容为计算机操作、课程资源利用、课标研究, 而最具专业性的教法、语言知识方面的培训仅占25%左右。随堂听课发现, 教师的语言知识捉襟见肘, 语音语调错误屡见不鲜, 并对学生用汉语拼音标注读音、像上语文课般拉长音调念唱英语句子或对话等现象毫无纠正, 使学生养成了难以纠正的不良学习习惯, 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英语感知能力培养, 有悖于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教学目标[2]。另外, 访谈中许多教师认为外语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没什么关系, 只要有了基于教材的语言知识、教学方法和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完成课本教学, 把“完成课本教学”与“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等同起来。

问题显示4:培训方式虽具多样性, 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 培训效果不理想。“新课标实践”、“教育理论实践”等培训内容主要由县级教研部门组织集中培训或送教下乡, 以培训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为主, 对所谓“重点章节”照本宣科, 而教学研讨、观摩和讲评公开课、教学技能比赛主要在校本和校际之间进行, 理论和实践基本上脱节。由此看出, 培训教师的业务素质不达标以及对教学中存在的专业问题缺乏了解, 使培训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理论联系实际, 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结果出现了“培训内容符合需求却不能满足需求”的怪现象。

问题显示5:培训缺乏延续性跟踪, 不能很好地通过培训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们普遍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访谈了解到, 虽然大多数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系统及其教育资源, 但由于培训不到位、不系统, 跟踪指导不及时, 教师操作不熟练, 导致设施被搁置或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 不仅影响教学效果, 而且影响了教师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培训和发展。

三、思考与建议

1. 政策支持, 鼓励教师学历提高与专业进修相结合

(1) 政策先行, 为教师进修排忧解难。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采取倾斜政策, 在英语专业学历进修方面予以适当支持, 比如在交通费用、学费、生活费、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照顾或优先, 鼓励学历教育与专业进修相结合, 尽力避免单纯性的学历追求, 节省教育资源, 缩短教育周期, 加快高学历专职英语教师的培养进程。

(2) 优化专业进修课程, 对口培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出面协调, 使承担学历教育的地方院校创造性地优化教师进修课程, 与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重视技能和素质培养, 满足学员的实际教学需求。

(3)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减轻教师专业学历进修的压力。由于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基础薄弱, 对英语专业的学历进修自然会产生畏难情绪。语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旨在感悟和运用, 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进修教师对语言知识和理论的实践摸索和大胆运用, 从而实现原有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

2. 加强高素质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多渠道进行师资培训

(1) 与当地高校合作。针对教研部门“教师更新慢, 专业教师不多, 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的现象, 市级教育教研部门可以与当地高校合作, 利用高校英语教师资源, 在语言知识、教学理论、外语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科研等方面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定期进行非学历专业系统培训, 加强高素质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2) 共享优秀教师资源和教育资源。农村小学可以与当地城市小学建立“手拉手”互助关系, 也可以鼓励离退休教师发挥余热, 从而增强培训教师的力量。

(3)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可以把高校实习与师资培训结合起来, 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和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与理论方面实行互补, 得以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区内的中学英语教师资源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传、帮、带, 逐渐加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3. 做好培训计划,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1) 实行分层培训。充分利用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确定教师的培训层次, 实行分层培训, 解决“吃不饱”或“吃不了”的问题, 避免因“一刀切”造成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重复浪费, 把培训落到实处, 真正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实际需求。

(2) 基于教学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师资培训要避免“满堂灌”, 必须结合“课例研究”让受训教师参与课堂培训, 或观摩公开课或小组合作研究教案和设计课堂活动, 通过听、讲、评、议等环节指导受训教师理论联系实际, 以利于教师较好地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 培训做到延续性。不仅要保证不同层次培训内容的系统性, 而且要保证集中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和后续加强巩固, 使受训教师专业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得到系统而全面的提高。

继续教育的质量决定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决定教学质量。就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状况来看, 提高农村小学英语师资水平的关键不在一线教师本身, 而在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定向和协调支持, 在于培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培训质量。搞好继续教育, 提高农村小学英语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培训工程, 需要用心做好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第9篇

第一,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滋润了学生的心灵,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和依赖的心理,从而喜欢上英语这门学科,间接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教育能够很好地启迪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分数,而且还为了自己品行良好的发展。这个社会不仅仅需要有才的人,还需要有德的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第三,打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俗话说,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在班上宣传德育行为,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助,可以使学生之间更加团结,更加积极向上。拥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学生,会更加乐于帮助同学,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同学一起分享,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起到这么多良好的效果,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在上课的过程中,积极地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结合课本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课本上有不少关于行为规范的示例,比如,初次见面打招呼说:“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问候别人的身体用:“How are you?”获得别人的帮助后,礼貌回答:“Thank you.”请别人帮忙要用“Please...”打扰到别人用“Excuse me.”致歉时用“Sorry.”这些都是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讲解这些礼貌用语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们练习一下,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加深自己的印象。

这些情感教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的心智发育更加完善,和别人的相处得更加和谐、亲密,班里的气氛也更加活跃。

二、设计情境教学,开展德育教育。

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需要运用到英语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自由发挥。在活动完毕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对于学生做得不对的行为要予以指正,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德育教育的洗礼。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去医院看望亲戚的情境活动,通过观察学生的肢体活动和语言,检验他们是否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是否可以游刃有余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在进门的时候有没有敲门,看到病人的时候说了什么问候的话语,出门的时候有没有道别等。运用情境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德育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更加注重自身的品质修养。

三、采用激励评语,巩固德育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在多个方面进行,比如学生的家庭作业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等。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家庭作业不但能够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且还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个媒介。比如,当学生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的时候,教师可以用:“Very good!”“Great!”等形容词来表达赞美之情;当学生需要鼓励的时候,用“Fighting!”并加上对应的图片来为学生加油鼓劲。除了学生的作业本,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也要不吝惜赞美之词,用鼓励的语言和由衷赞美的表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内心深处非常在意自己,自己是这个班级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恰当的评价语言,能够温暖学生们的心灵,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教师的重视,是班集体的一部分,从而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第10篇

一、教育游戏的概念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对于教育游戏的定位还不明确。概括来讲,教育游戏就是通过有机地结合游戏和教育,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目标。对于教育游戏,目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定义是:作为一种竞争性的练习,教育游戏能让参与者获得胜利,同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狭义的定义是:它是促进教育的一种游戏,借助于科学技术的支持。利用游戏,将学生的技能、情感、智商等有效地提升。教育游戏具有挑战性、规则性和娱乐性的特征。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的作用

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都能初步了解教育游戏的价值以及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但纵观整体现状,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育游戏的应用效果很不尽如人意,使用次数也不多。对于教育游戏的价值还不能真正地了解。而事实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渐认可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对于教育游戏,开始进行尝试性的使用。教育游戏的作用,具体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现的:

一是利用教育游戏,能对课堂情境进行有效创设,进而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通过教育游戏,还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通过教育游戏,能使课堂教学过程得到改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最终实现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和社会教育目标。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教育游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关键的环节,同时由于枯涩难懂,而不易被学生接受。为此,教师可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教育游戏,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利用游戏软件在愉悦和紧张的状态下对词汇进行更好的巩固。例如,在教学有关颜色的单词时,教师可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将奥运福娃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颜色进行分辨。例如,老师将晶晶放在最后,然后说出“It’s black”,教会学生黑色的英语表达方式。 然后问学生:“Wha color is it?”“Black”,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通过这种方式,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并进一步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力。

2.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力训练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征,活泼好动。同时由于听力训练比较枯燥和乏味,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征,加入教育游戏,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为此,教师可利用番茄小丑游戏。该游戏是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正确的单词砸小丑。只有答案正确,小丑才不会吃掉番茄。它同时也是一种计分游戏,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最高的分数。利用这种画面游戏,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集中精力学习,进而能使课堂效率达到最佳。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密切关注,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恰如其分的点评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善于总结游戏中所包含的知识,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3.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可将多种教育游戏应用在语法教学中,例如,可采用“雪人打架”的游戏进行词法的练习。采用宇宙空间系列游戏进行句型的练习,采用“兔老师家访”的游戏进行句法的练习。我们将上述游戏练习式称作应用模式。让学生利用教育游戏,强化练习,进而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以上游戏的实施,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使用教育游戏练习语法时,还可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进而使语法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教育游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崭新的教学质量,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也为更好地践行新课改提供了新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机结合游戏和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寓教于乐,在将小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同时,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优化。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第11篇

一、调查方式和范围

调查以问卷、面淡或电话访谈、随堂听课等方式进行。调查范围涉及到河北省衡水市卫星市县冀州市、枣强县、武邑县以及较偏远的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武强县等7县市23个乡镇的54所农村小学。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18份。调查结果所显示的数字为该选项的选择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之比。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问题显示

1.教师基本情况

女性教师占75%;年龄层次68%在30~39岁,14%在40~49岁;最高学历54%为大专,37%为本科;取得最高学历的途径46%为函授,26%为自学考试,21%为电大,全日制脱产学习只占7%;取得最高学历的专业75%为师范类非英语专业,21%为非师范类非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只占14%;从事英语教学的途径44%为非英语专业毕业分配,40%为转岗,16%为英语专业毕业分配。

问题显示1:教师进修英语专业存在着较大的实际困难。女性教师占75%;教师的年龄层次68%主要集中在30~39岁,正是工作、家庭两繁重的时期。访谈了解到,绝大多数教师属兼任英语教学,周学时基本都在12个以上。而且,由于84%的教师为非英语专业毕业,加重了英语专业进修的难度。

问题显示2:继续教育偏离专业较远,进修质量有折扣。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大专(54%)和本科(37%),而获得最高学历的专业86%为非英语专业,93%通过非全日制途径获得,84%为非英语专业毕业分配或转岗从事英语教学,以上种种因素难以保证教师专业功底过硬。访淡中,多数英语教师表示可以应付“以本为本”的日常教学,但对外语习得理论、教学理念、语言文化等方面知之甚少,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学习方法。

2.师资培训情况

师资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周期短、针对性强、见效快。培训方式主要有上级教研部门组织集中培训(82%)、校本培训(61%)、上级教研部门送教下乡(37%)、校际培训(25%);培训周期主要为不定期(75%),一般安排在周末(37%)和寒暑假(33%),少数在工作日(14%);培训形式以培训教师讲授为主(67%),其次是观摩公开课(51%)和教学技能比赛(18%);培训内容依次为教材研究(59%)、计算机操作(54%)、英语课程资源利用(53%)、课标研究(35%)、教法研究(26%)、语言基础知识(25%)、教学理沦(19%)和英语学习理论(6%);在问及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时,68%表示符合,30%表示不完全符合,2%表示不符合;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教学设施(58%)、教学方法(35%)、教学资源(19%)、语言技能(16%)、现代化教学技能(14%)、语言知识(7%)、教学理论(3.5%)、英语文化知识与理解(1.7%);最希望得到的培训依次为教学方法(53%)、教学资源的使用(46%)、现代化教学技能(42%)、科研方法(36%)、语言技能(16%)、英语文化知识与理解(11%)、语育知识(8.7%)、教学理论(7%)和外语习得理论(7%)。

问题显示3:培训内容主要定位于“能够完成课本教学”,忽视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加强。排名靠前的培训内容为计算机操作、课程资源利用、课标研究,而最具专业性的教法、语言知识方面的培训仪占25%左右。随堂听课发现,教师的语言知识捉襟见肘,语音语调错误屡见不鲜,并对学生用汉语拼音标注读音、像上语文课般拉长音调念唱英语句子或对话等现象毫无纠正,使学生养成了难以纠正的不良学习习惯,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英语感知能力培养,有悖于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教学目标。另外,访谈中许多教师认为外语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没什么關系,只要有了基于教材的语言知识、教学方法和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完成课本教学,把“完成课本教学”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等同起来。

问题显示4:培训方式虽具多样性,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培训效果不理想。“新课标实践”、“教育理论实践”等培训内容主要由县级教研部门组织集中培训或送教下乡,以培训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为主,对所谓“重点章节”照本宣科,而教学研讨、观摩和讲评公开课、教学技能比赛主要在校本和校际之间进行,理论和实践基本上脱节。由此看出,培训教师的业务素质不达标以及对教学中存在的专业问题缺乏了解,使培训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结果出现了“培训内容符合需求却不能满足需求”的怪现象。

问题显示5:培训缺乏延续性跟踪,不能很好地通过培训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们普遍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访谈了解到,虽然大多数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系统及其教育资源,但由于培训不到位、不系统,跟踪指导不及时,教师操作不熟练,导致设施被搁置或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了教师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培训和发展。

三、思考与建议

1.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学历提高与专业进修相结合

(1)政策先行,为教师进修排忧解难。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采取倾斜政策,在英语专业学历进修方面予以适当支持,比如在交通费用、学费、生活费、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照顾或优先,鼓励学历教育与专业进修相结合,尽力避免单纯性的学历追求,节省教育资源,缩短教育周期,加快高学历专职英语教师的培养进程。

(2)优化专业进修课程,对口培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出面协调,使承担学历教育的地方院校创造性地优化教师进修课程,与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重视技能和素质培养,满足学员的实际教学需求。

(3)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减轻教师专业学历进修的压力。由于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基础薄弱,对英语专业的学历进修自然会产生畏难情绪。语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旨在感悟和运用,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进修教师对语言知识和理论的实践摸索和大胆运用,从而实现原有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

2.加强高素质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进行师资培训

(1)与当地高校合作。针对教研部门“教师更新慢,专业教师不多,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的现象,市级教育教研部门可以与当地高校合作,利用高校英语教师资源,在语言知识、教学理论、外语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科研等方面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定期进行非学历专业系统培训,加强高素质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2)共享优秀教师资源和教育资源。农村小学可以与当地城市小学建立“手拉手”互助關系,也可以鼓励离退休教师发挥余热,从而增强培训教师的力量。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可以把高校实习与师资培训结合起来,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和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与理论方面实行互补,得以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区内的中学英语教师资源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传、帮、带,逐渐加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3.做好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1)实行分层培训。充分利用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确定教师的培训层次,实行分层培训,解决“吃不饱”或“吃不了”的问题,避免因“一刀切”造成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重复浪费,把培训落到实处,真正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实际需求。

(2)基于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师资培训要避免“满堂灌”,必须结合“课例研究”让受训教师参与课堂培训,或观摩公开课或小组合作研究教案和设计课堂活动,通过听、讲、评、议等环节指导受训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以利于教师较好地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培训做到延续性。不仅要保证不同层次培训内容的系统性,而且要保证集中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和后续加强巩固,使受训教师专业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得到系统而全面的提高。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学习法,小学英语教育,改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随着我国开放力度的不断增大, 对外经济贸易与日俱增, 国人学习外语的势头有增无减, 出国留学、经商旅游趋之若鹜。顺应形势的发展,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将外语学习由初高中向小学延伸。从当初英语教师的凤毛麟角, 到现在各种英语教学机构遍地开花, 无不说明了在英语教学方面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英语教学机构办学如火如荼, 参加学习的学生摩肩接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学英语教育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一、“精锐”英语教育模式

精锐教育独创的“UPCTM高效学习法”是一对一辅导、六对一服务。所谓一对一辅导就是:由专业学科教师每人教授一位学生;六对一服务就是:由教育顾问、学科教师、陪读教师、班主任、特级名师、心理辅导专家等六位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全面分析受教者的学习基础, 制订辅导计划, 并全程跟踪受教者的学习, 随时解答学习疑难,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心理辅导, 使受教者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实现快乐、高效的学习。

二、小学英语教育模式

小学阶段的基础英语教育绝大部分采取大班化的方式上课, 一位教师同时面对50人左右的大课堂。教师仍旧是课堂的中心,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教师很难也做不到顾及所有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学生只能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上课, 并无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必须跟着整个班级的进度, 否则就会“掉队”。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和教材上的知识学习外语, 教师很少通过其他途径, 如社交活动或网络等新型媒介提供知识。虽然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都有监督、有参与, 但是无法针对单个学生的具体问题作分析。教学内容与现实存在脱节的状况, 因此, 即使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精锐英语教育与小学英语教育的差异

1. 办学目的

精锐教育:以市场为导向, 以盈利为目的, 收费高, 服务对象往往局限于某些特定人员, 用以弥补公办学校教学法的不足。

传统教育:以社会教育为导向, 政府拨款, 实行义务教育。社会职责和使命是面向全体公民提供普遍的、无差别的公共外语教育服务, 满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1]。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2. 教师队伍

(1) 教师选聘

精锐教育:经过层层筛选, 中选率只有7%, 大多教师来自“211”、“985”等知名高校。教师都比较年轻, 大多有留学背景, 且多才多艺, 人格魅力突出, 但教师流动性大, 相对不固定。

传统教育:教师通过聘用考试进入学校, 英语语言基础较为扎实, 工作相对固定, 学校按资历辈分行事, 流动性差。

(2) 教师流动

精锐教育:教师流动性较大, 教师受市场环境影响严重, 比较容易被“挖墙脚”, 特别是教师团队核心成员的不稳定, 造成社会办学的大起大落, 良莠不齐现象不时地出现。

传统教育:由于受公办教师体制的影响, 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流动很困难、尤其是城乡之间, 一位教师终老于一个学校, 司空见惯。

(3) 教师待遇

精锐教育: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合理确定工资, 工资总体水平较高, 工资与考核挂钩, 教师之间差距较大, 同时没有“铁饭碗”, 教师流动性大。高工资的同时, 福利并不算太完善, 很多教师只有“三险一金”, 甚至更少。

传统教育:教师收入一般, 工资差别不大, 但教学队伍相对稳定, 基本工作环境有保证, 福利待遇较好, “五险一金”能够保证。

3. 教学方法

精锐教育:取消班级, 采用个性化教学, 学生与教师一对一。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授课, 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教师讲课激情四溢、幽默风趣, 师生互动时间多, 互动活跃, 形式丰富多彩, 学生兴趣高涨。

传统教育:实行组班化教学, 一个教师教50人左右, 一方面, 由于学生不分类教学, 讲课以普教式为主, 很难开展个性化教育。授课中规中矩, 虽然课改不断, 但教师需要顾及全班的总体学习水平, 且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创新教学方面动力不足。另一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是以考试成绩提高作为根本目的, 因此在课堂上强调的依然是单词、句型、语法等所谓的知识点, 学习方法就是题海战术加死记硬背。在课堂内外都反复强调语言点的记忆, 而忽视了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实现成功的语言交流[2]。

4. 班级人数

精锐教育:一对一辅导———一位教学老师专门辅导一位学生;六对一服务———一位学生同时有六位专业的教师为其服务。六位教师各司其职, 教育顾问分析学科不足, 专业的学科教师实施个性化辅导, 优秀陪读教师全科答疑解惑, 班主任全程学习跟踪, 心理辅导专家进行学习心理疏通, 特级名师进行中高考难重点点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传统教育:由于大班化的原因, 在传统的学校课堂内, 教师很难顾及所有学生的能力及水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安排班额, 并根据班额组织教学班级。原则上普通中学每班学生45~50人, 城市小学40~45人, 农村小学酌减。如:金华市红湖路小学六年级, 平均每班42人, 学校共有四位英语教师 (二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 。

5. 课程设置

精锐教育:在全面分析孩子的学科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质及接受能力, 并借助辅助测试软件对影响孩子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测评, 量身定制科学、个性化的辅导课程。

传统教育: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是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总纲。毋庸讳言, 为顾及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校课程设置标准化、统一化的要求多, 个性化、灵活化的应变少。

6. 教材选用

精锐教育:立足教材, 紧跟本地教学大纲趋势, 针对各年级的重点与难点, 以及不同学生的成绩与学习水平, 精心研发相应的辅导教材, 对症下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具有很大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传统教育:教材由教学主管部门统一选定, 学校没有自主选定教材的权限。教师只能根据学期初设定的教学计划来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浙江省金华市市区六所小学, 二年级采用的是《牛津小学英语2A/2B》, 三年级—六年级采用的是《人教版PEP小学英语》系列教材。

四、小学英语教育的改进

1. 完善英语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是实施教育活动的指导, 教学有两个目标:一是传授知识, 二是改变态度。精锐教育的英语教育方式为我们思考教育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多元辅导、英语情境创设、全方位追踪、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变动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其英语教育目标。传统小学英语教育的目标虽然强调了知识、能力、情感等三维目标, 但是在实际授课中, 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目标制定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 不够明确等问题。因此, 在具体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好宽和窄的“度”, 根据教学的需求, 不断地完善英语教学目标。

2. 提高教材选择的多样性

教育内容的选择对于小学英语教育的选择至关重要。在选择英语教材的时候, 可以借鉴精锐模式, 灵活、多变地选择教材。一方面, 学校可以编写教学补充教材。在教材选择时, 应注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组织有关教师进行筛选, 以便使教材更适合本校学生的发展特点。鼓励教师对于已编排的教材中的内容有所取舍, 提高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而不是一味地按照教材进行讲解。另一方面, 学校有一定自主选择教材的权限。目前教材何为“地道”的英语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1) 加快小学基础英语教材统编的更新换代速度; (2) 教材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 (3) 符合学生日常交际的需要, 教材内容复现率要高; (4) 与各科教学活动充分整合的用语和单词。

3.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 不仅教师和校长要成为评价的主体, 而且学生家长、学生本身以及教育专家等都可以参与到基础英语教育的评价中来。在使用评价方法时, 应尽量采用量化和质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方式应尽量做到灵活多样, 避免为了评价而进行评价, 重视评价的改进作用。尽管具体采用何种质化评价方法不一定要一样, 但重要的是教师应树立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时随地进行评价的意识。一方面, 可以借鉴档案袋评价等评价方式, 用发展性的眼光分析、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另一方面, 使用口试或听力, 或编小对话, 或写小故事等不同的形式来评议这一个学期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程度, 以体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的作用[3]。重点放在考评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方面。

4. 强化英语师资培训

把好少儿英语教师的质量关非常重要, 目标是要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些学校的英语教师专业基础薄弱, 有时在教学生学习发音、读课文时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 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质量。 (1) 抓好教师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 模仿能力特别强, 在说、读方面教师的示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2) 扎实的基础英语教学技能。小学英语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模仿能力, 要能“绘声绘色”地模仿英语发音, 在发音准确的情况下, 注重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其次, 在英语教学中, 要善于运用唱歌、舞蹈等多种形式,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精锐教育采用的是“点对点”的教学方式, 因此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直接交流沟通和情况反馈。传统学校教育采用的是点对面的联系方式, 一位教师面对五十多位家长, 而且教师带的往往不止一个班, 他们缺少与家长的直接交流沟通和情况反馈, 也可以说顾不过来。 (1) 改变教师与家长对话模式。由于学校实行的是义务教育, 学校与家长没有利益经济关系,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缺乏服务意识, 有部分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 甚至持有“任务观点”。因此, 要改变此类对话模式, 增强服务意识。 (2) 改变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随着现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壮大和应用普及, 我们不妨改变一下电话交流、开家长会、走访家长等传统的交流方式, 尝试着用一些新的方式与家长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 如果教师和家长都方便上网, 可以适当地进行教师与家长的QQ群讨论会;抑或是教师为班级开通微博, 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 参加了什么活动, 教师有通知也可以使用微博这一新型媒介。 (3) 改变教师与家长的对话地位。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 教师是权威, 高于他们, 自己工作又忙, 没经验, 所以在孩子的学习方面, 他们完全是被动地依赖于学校。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 教师要让家长明白他们是平等的关系, 都是可以督促孩子学习的[3]。

6. 优化整合名校资源

家长们总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把子女送到名校, 这样的行为已屡见不鲜, 名校班级庞大, 人满为患, 司空见惯。笔者认为, 有两种方式可以减缓这种“名校效应”。一是加强教师间的流动和交流, 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名师将他们娴熟的教技、有效的学习方法、丰富的教学经验, 带给普通小学、乡村小学和需要这些软实力的小学。此举措可以缓解区域内各个学校教学实力差异过大的问题。二是建立学校集团、教育集团, 让一些城镇小学结对郊区或农村的学校, 有利于整合地区内的教育资源, 以达到共享资源, 共同发展, 提高综合实力的目的。例如温州城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已经把一些小学合并了, 组建了6大集团校, 或者一些名校兼并附近的小学校, 或者与农村小学联合, 开展集团办学, 把优质的师资稀释到各校区, 以名校的要求要求这些新的校区, 让优质的师资带动这些新校区的发展[3]。

义务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小学的五年英语教学是孩子英语学习道路上的基石。借鉴“精锐”英语教育模式, 丰富小学英语教学内涵, 扩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应该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其并不是万能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提高教学水平才是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庞敬春.绥化市民办英语学校对小学英语教育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 2011, (6) .

[2]魏淼.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调查分析与设想[J].继续教育研究, 2004, (1) .

上一篇:素质教育实施策略下一篇:艺术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