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馆范文

2024-06-25

地方文化馆范文(精选11篇)

地方文化馆 第1篇

孝感孝文化是众多著名的地方文化之一。孝感, 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 因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 孝行感天”而来, 是“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原地, 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董永、黄香、孟宗三人均出自孝感。自汉代以来, 孝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昌盛不衰, 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孝文化。

近年来, 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地方文化在地方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地方政府喉舌的地方新闻媒体, 理应把传播地方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 积极提高传播好地方特色文化的能力, 打造特色城市品牌, 发展和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地方新闻媒体传播地方特色文化的意义

从新闻媒体本身来看, 传播地方特色文化是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培植自身特色、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地方新闻媒体, 而地方新闻媒体首先在设备、人才、新闻信息等新闻资源上就先天不足, 而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新的传播形式不断出现, 特别是网络媒体和数字电视的推广, 使受众对媒体的选择余地更大, 新闻媒体间争夺受众眼球中处于劣势。因此, 地方新闻媒体必须按照“人无我有”的思路推出个性化的内容, 挖掘地方文化这样的本土文化资源, 在地方文化的传播上做好文章, 形成自身特色, 促进自身发展。例如, 东方卫视的时尚特色源于其“海派文化”, 湖南卫视的娱乐特色出自“湖湘文化”, 浙江卫视立足“钱塘文化”,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立足“闽南文化”, 这样一批成功的地方电视新闻媒体用自身的发展实践证明:以自身独有的地方文化资源, 开办“本土化”、“地域性”的栏目, 打造地方文化特色频道品牌, 是摆脱媒体同质化, 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

从城市发展来看, 传播地方特色文化是促进城市社会和谐、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一方面, 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对内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市民对于城市的地方感是一种由经验、记忆和情感构成的体验, 是对城市的景观、社会生活和文化以及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产生的一种整体感受, 其核心是对城市的依恋和身份认同。 (2) 一个区域内的老百姓对当地的特色文化天生就有一种亲近感和认同感, 可以认为地方文化是他们引以为荣的精神支柱之一, 传播地方文化可以整合他们的思想, 调动积极情感, 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如:孝感市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孝文化典型, 树立孝子榜样, 能有效地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 从而达到社会和谐。另一方面, 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新闻媒体, 可以广泛而有效地把地方特色文化对外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从而打造城市品牌, 扩大城市影响。如孝文化是孝感的特色文化, 孝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 并充分认识到“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 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 是提高孝感知名度、提升孝感城市形象、增强孝感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因此, 新闻媒体要以创新精神提高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能力, 使地的竞争力而努力。

从地方文化本身来看, 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与时俱进, 使地方特色文化在当代焕发新光彩。文化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地方文化也是如此。文化即传播, 传播即文化,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地方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大众媒介的传播。地方新闻媒体自然应担负起衍传地方特色文化薪火的使命。地方文化一般是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 如何使地方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在当前的地方发展中发挥新的作用, 也是新闻媒体应努力探索的问题。如孝感孝文化是指自东汉以来, 发生在孝感地区, 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孝道思维、孝行方式及其影响的总和。 (4) 孝道意识在孝感人民中代代相传, 但传统孝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的东西, 人们需要与时俱进的孝文化, 新闻媒体应在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积极挖掘孝文化新的内涵, 促进孝文化不断创新和发扬光大。

地方新闻媒体传播地方特色文化的策略

在现代社会, 地方特色文化也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因此, 地方新闻媒体应根据和谐社会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需要, 提炼富有现代精神的地方文化品牌内核, 为其传播奠定质的基础, 并让地方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统率一切传播活动。针对目前新闻媒体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现状,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

重视策划, 加强传播活动的系统性。目前一些新闻媒体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局限于完成任务式的被动报道和浅层信息的传播, 如何变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 挖掘信息的深度, 制作出含金量高的节目, 新闻媒体就必须重视提前策划, 以加强传播活动的系统性。首先是短期策划, 某一项活动、某一阶段的传播策划。如2008年10月17日至19日, “中国·孝感院召开, 来自国内外一流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百余人与会, 有十几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研讨会期间, 不仅举行了孝文化新作出版首发式, 而且还举行了孔子铜像的落成揭幕仪式、“孔子与孝”书画作品展和孝文化系列讲座等活动。孝感新闻媒体并没有仅仅把此次活动作为会议新闻, 满足于程序性报道, 而是周密地设计策划方案, 对每一篇新闻、专版 (专栏) 等都进行了事先策划。他们将专家的新观点以“专家新论孝文化”形式播发, 让更多的人了解孝文化研究的新进展;将参加活动的群众的感受以“群众纷说孝文化”形式播发, 让孝文化走进更多人的心中;选登孝文化书画作品, 让更多的人欣赏孝文化。通过对传播的策划, 使孝文化研讨会不仅深入专家学者的心中, 而且进入老百姓眼中, 提高了传播的广泛性。其次是长期策划, 地方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品牌, 在传播中应遵循系统性原则, 追求长远的品牌效应, 做好整体规划, 把地方文化的传播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

深入挖掘, 加强传播内容的多样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存续方式, 从现实层面看, 地方特色文化的存续方式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拓展。这一方面给新闻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地方特色文化传播资源, 另一方面也给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的传播要求, 但是目前有些地方新闻媒体传播地方文化时对其内容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以孝感主流新闻媒体传播孝文化为例:一是从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看, 对孝文化的传播以新闻报道为主, 其他形式如散文、诗歌、歌曲、电视剧、传奇传说、广告、理论文章等较少;另外, 在播发的孝文化新闻中, 报道的体裁以动态消息居多, 其他体裁如通讯、评论、专题、系列报道等较少。二是从传播内容的性质来看, 传播的内容以孝文化活动和孝子孝行两类为主。因此, 地方新闻媒体应深入挖掘, 充分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的丰富内容, 将地方文化全方位的内容用新闻报道、文艺演出、电视剧、公益广告、城市宣传片、歌曲、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予以表现, 做到传播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优势互补, 加强传播媒介的整合性。发挥不同传播媒介的优势, 强调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一体化运用, 并注意进行最佳的组合, 发挥整体效应, 可使受众以不视觉和听觉疲劳, 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传播效果。不同的传播媒介有不同的优劣势, 报纸以文字为传播符号, 可用文字表现电视等无法拍到的东西, 适于做深度报道;广播以声音为传播符号, 时效性强于报纸和电视;电视声画兼备, 形象生动, 现场感强, 适于现场报道和文艺节目;网络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 具有海量存储、互动性强等优势, 适于做专题。如:“中

而不断扩大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如, 孝感目前已在湖北日报上开辟了《新孝道观察》专栏;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投放了“董永故里、孝文化名城———湖北孝感”的广告名片;以央视《同一首歌》为载体, 举办了首届孝文化艺术节暨全国“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式;连续举办了三届孝文化国际研讨会等。这些针对不同层次受众的文化传播, 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反响。

通俗娱乐, 加强传播过程的互动性。文化是人民群众的文化, 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需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应强调受众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接受, 落脚点应是使人民群众把地方文化的内涵化为自己传播的目的。而传播的通俗和娱乐化有利于受众群体的扩大, 有利于广大受众的积极参与。因此, 新闻媒体在传播地方文化时, 除了搞好新闻报道外, 还可以开办有关地方特色文化的歌曲比赛、故事展播、诗歌散文赏析、论坛、公益广告等, 并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工具特别是新兴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优势, 开设多种互动环节, 吸引目标受众亲身体验地方文化。另外还可

参考文献

①周怡:《地方高校学报与“地方文化”传播》, 《新闻界》, 2008 (4) 。

②郝永华、周翔:《地方网络论坛三题——以孝感市槐萌论坛为例》, 《新闻爱好者》, 2009 (3) 。

③梁伟年:《中国湖北.孝感第五届孝文化艺术节暨孝感市第三届“福星城杯”楚剧展演开幕式上的致辞》, 2008年9月28日。http://www.xiaogan.gov.cn/html/01mlxg_xwh_xwhyw/081221659202980597467.html

地方文化考察 第2篇

大学四年可谓是人生最宝贵的四年,这大学四年我们将逐步的从学校走入社会。学习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书本上的学习。而是一个广义的,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习怎样与人交往,怎样提高自己的能力,怎样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我要好好计划下如何度过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不能继续浑浑噩噩下去。

在11月份有一次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我要在这将近2个月的时间里认真消化各科的知识,熟练掌握,争取通过这次考试。在这段时间里我要充分利用空余的时间来学习,对于会计的内容我不熟悉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让自己可以做到把知识点都记住。当然这只是我最近的一个小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还不能放松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大三是到了快要把自己抛向社会的时候,因而要多打听求职信息、面试技巧和职场需求情况,请教写求职信、个人简历的经验,并在假期开始为自己心目中的职业进行实践。在这个阶段我要开始为以后的事业编制考试做准备多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只有早点开始做准备才能让自己不会显得匆忙。关注考试资讯,尽可能多渠道地搜罗各种资料。在下学期我要努力让自己通过英语六级,对于英语其实我真的有点无力,但是我还是会很认真的去对待,我相信我努力了就会有一定的收获。

大学已经过去一半,在后一半的时间里我期待着自己的改变,为自己努力,为自己奋斗,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拓展自己,让自己在踏入社会时不会显得那么的局促不安,好好奋斗吧!

地方戏曲文化的保护 第3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戏曲 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戏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中最丰富的一个分支。我国庞大的戏曲体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戏曲剧种有300多个。从古典的昆曲、京剧到生动活泼的民间歌舞小戏,每个剧种都以独有的地域差异和风格特色闻名。

按照地域分布的广度和专业剧团的数量,我国戏曲剧种大体可以分五个层次,见表一。

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传统戏曲生存问题显得日益迫切。目前对传统戏曲的保护,主要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承担,侧重于做好剧种和剧目的抢救工作,做好剧种传人的培养工作。同时,借助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对群众基础深厚、影响范围广、发展潜力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较强的戏曲,给予特殊政策扶持。然而,仅有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努力还不够,社会各方还应该从观念和体制上,切实加强对地方戏曲的保护,不断推动地方戏曲的发展。

一、树立多元文化观,增强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信心,并保持民间文化的多样性

近两个世纪的相对落后,西方文化中心论在中国有了深广的影响。几十年来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批判多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缺少认真的总结,更谈不上普及,“文化大革命”更是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此外,文化存在雅俗之分:从现实层面来说,一类比较高雅,如中国古代的格律诗、古希腊的悲剧诗;另一类则比较通俗,如传统民间民歌、戏剧。从研究和界定层面来说,“所谓‘雅’一般指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文人雅士或有教养的赞助人及鉴赏家历史地形成的、一套严格的趣味判断标准和风格系统,它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于少数人的特权文化或精英文化”。过去,文人话语的价值系统占据主导地位,对民间文化是引导也是压迫,文人审美趣味影响了民间文化的多样性,民间艺人的创造性被文人的价值观压制,使其失去了丰富发展的可能性。文化的保护就是要打破严格的规范体系,体现不同地域、社区和风俗千姿百态的巨大差异。

二、对地方戏曲推行有条件的市场化

艺术走向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地方戏曲的市场化存在很多局限性。据统计,现代的地方戏曲迷多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再加上传统地方戏曲显著的区域性特征,观众群体不大,发展空间较小。同时,许多地方戏曲在发展定位上,市场观念仍没有确立,往往侧重于自己的剧目如何才能获大奖,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表现形式上,过于注重审美层面的东西,主题与当前的文化热点不合拍,脱离时代。地方戏曲有条件的市场化,就是戏剧的创意——生产——营销都应该按市场化的模式运作,同时充分利用政府力量对地方戏曲的扶持这一有利条件,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为地方戏曲发展打造强有力的发展平台。在地方戏曲市场化的过程中,着重抓好剧目和演员这两项工作,明星和名剧效应带来的不仅是剧团的经济利益,甚至可以成为地方名片。传统戏剧尤其是地方戏曲进行市场化运作,也可以借用现代传媒包装形式的方式,并以明星为龙头,引导观众的审美趣味,将演员、剧团和戏剧作品推向市场。通过引导,传统戏剧完全有可能获得观众的认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保护和发展氛围。

三、在以市场化方式保护地方戏曲的同时,谨防走入纯经济效益的误区

从表一可以看出,不同剧种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很不一样,因此,对不同层次剧种的市场保护措施也应该有所区别。笔者结合表一五个层次剧种的划分,引入“被动保护”和“主动保护”两个概念。所谓被动保护,指对濒临灭绝的戏曲剧种进行抢救而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之所以“被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濒临灭绝,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二是指演出团体和剧目,靠外力支援才能存活。相应地,主动保护,指的是为使有一定生存能力的戏剧曲种更加健康发展而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同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证自己的生存;二是指能够主动出击,博得市场,创造利润。

上述五种层次的剧种不同的影响范围和生存特征决定了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剧种应该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由于第四和第五层次的剧种,面临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因此,被动保护是其主要工作。第一到第三层次的剧种,由于还有相当的市场空间,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因此如何保护性发展是其当前的核心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被动保护与主动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被动保护是生存之本,主动保护是发展之路,被动保护得当,可以转化为主动保护,迎来该剧种的更大发展;反之,主动保护措施不当,剧种面临危机增大,将转化为被动保护,剧种生存空间变小,或有灭绝之危。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被动保护靠政府,主动保护靠市场,两者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转换。如果不结合具体情况,一味地以地方戏曲市场化作为经济增长点,并做成一个产业,则将走向地方戏曲保护的反面。

四、对地方戏曲进行“整体保护”下的“动态保护”

对地方戏曲的剧目保护和发展问题上,整体保护是关键。无论何种文化遗产都是特定环境的特定产物,抛开具体环境,文化遗产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地方戏曲作为具有活态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了整体保护,就很可能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因此,首先要整理出一批经典的作品;其次,不能盲目崇拜市场运作,盲目追求创新,应该保持完整的形态,让后人可以看到传统戏剧曾经到达的高度。如果把传统戏剧陶冶情操、自我娱乐的功能放弃,而一味追求舞台表演性质,为了门票而对戏剧进行不断改造,让它适应大众欣赏口味,那么,地方戏曲将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京剧和昆剧在台湾的不同遭遇颇能印证上述观点。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与大陆一样,传统文化遭受巨大冲击,京剧受到冷落,观众寥寥。台湾京剧界只好想办法对京剧进行改革和创新,当时的台湾当局也积极推动这股潮流。于是,到了80年代,京剧已经向现代化方面靠拢了。台湾原本没有昆曲,80年代才开始搜集整理昆曲方面的资源和传统剧目。他们把在大陆采访到的资料整理出来,同时将大陆的6个昆曲剧团请到台湾演出。台湾观众在比较昆曲和京剧以后发现:台湾京剧那种现代化、有点西方表演色彩的形式不那么吸引人了,而中国戏剧传统的抒情、写意、唯美的形式倒让人兴趣盎然。于是古老的戏曲传统在台湾开始走回头路,这种回归的意识,不仅影响了京剧,也影响了许多其他的艺术门类。

与已经成为化石的文物不同,地方戏曲一直以其鲜活的面貌出现在现实生活之中,这也是地方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别于其他遗产的不同之处。“原生”与“再生”,构成了地方戏曲存在形态的两个端口,一端通向过去,一端连着未来。因此,如何准确领悟并把握地方戏曲保护工作中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M].2003 .

[2]胡兆量.中国戏曲地理特征.经济地理[J].2000,(1).

[3]刘泽梅.地方戏曲音乐的普及与传播[J].戏剧文学,2006,(11).

[4]夏强,薛荣伟.浙江地方戏曲现状调查及前景分析[J].戏文,2005,(02).

[5]李玖久.地方戏曲的现实地位与作用[J].戏剧之家,2005,(03).

地方课程开发应着眼于地方性文化 第4篇

一、概念的界定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 “地方”与“地方性”是它的内在规定性, 是其特质与边界。研究和开发地方课程应界定和掌握好“地方”和“地方性”的本质, 紧紧围绕“地方”和“地方性”开发和建设地方课程。

1.“地方”的内涵

从本义上讲, “地方”是指地域, 地方课程中的“地方”有其特定的意义。地方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省、市、县 (区) 、乡 (镇) 等均为地方, 地方是一个区域概念, 同时地方往往指一级政府及其行政职能部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规定, 各级地方政府在地方课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 并承担不同的责任。

“地方”还是一个负载着文化的概念。所有的地域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它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从文化学的角度看, “地方”是一种文化标志。地方课程实质上是关于地方文化的课程, 通过开发地方文化资源, 关注地方文化现象, 注重地方文化价值, 构成地方课程的文化特色, 从而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情怀,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地方”的内涵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 “地方”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 “地方”才有可能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 吸取外域多元文化, 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地方课程建设中的“地方”是本土与外域的结合, 以地方为主, 或立根于地方, 面向外域, 甚至面向世界。地方课程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同时, 还应当培养他们的世界胸怀、全球眼界、国际意识。

2.“地方性”的内涵

首先, “地方性”是指地方所特有的和固有的性质。所谓地方特有的, 即只有本地才具有的, 是在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 吸收多种外来文化和信息形成的;所谓地方固有的, 即是传统的、原本就存在于本地历史和传统之中的, 从本地文化之根中提炼出来的。依附本地所生长的, 无论是固有还是特有的, 均揭示了“地方性”的基本特质。这时“地方性”往往指领域, 由此可被引申为视域, 即从本土出发, 在本土的视域中寻找、发现或生长的。这样, “地方性”被赋予了文化的解释, 这种阐释引导我们从文化的立场去看待、审视和归定地方性。同时, “地方性”就是要追求显著的地方特点, 即追求地方差异性。可见, 关注和追求“地方性”是为了追求地方课程之异, 否则地方课程就失去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失去了开发和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 “地方性”主要指地方性知识。上世纪60年代, 地方性知识就已经在人类学界乃至全社会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方性知识主要针对普遍性知识, 是对历史特殊主义的认同和具体解释, 强调各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特征, 主张作具体、深入和真实的考察;追求社会科学本土化, 主张社会科学在本土生根、在本土发展、为本土所用。

最后, 用地方性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来关注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地点性知识的载体, 其主旨就是要从地方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和发展需要出发, 重点、突出地反映地方性知识。但是, 地方课程不能被完全地局限在地方性知识上, 而要对地方性知识有所超越, 因为, 地方性知识具有发展成为普遍性知识的可能, 每个局部知识又包含整体的意义。因此, “地方性”具有超越性。可以这么认为, 地方课程着力于地方性知识, 但更着眼于整个文化的意义和文化的整体发展。地方课程的根源是在本土上, 但是如果缺少宏大的知识背景和视野, 缺少对外域的地方文化的参照, 地方课程就有可能变成对本土文化的怀旧与守旧, 从而显得狭隘、保守和封闭。

二、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意义

1. 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

地方性文化是在一定的的自然区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在一般情况下, 共享同一区域的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并一代一代地传递、积累、保留下来, 从而形成共同的比较稳定的文化。

从文化存在的现实性看, 文化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中, 生活着不同的人群, 在长期的生活中, 这些人群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文化,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自己的宗教和意识形态、自己的人种特征、自己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体系。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 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 加上人们自由选择中的结果, 从而形成不同地域空间中的文化模式, 表现出文化与空间之间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 每一种文化就其实质来讲都有其地域性。这种不同的地域性文化的存在就是“地方文化”。

2. 地方性文化存在的意义

人类依据一定的生活环境创造了相应的文化, 文化因人而存在, 也为人而存在。从人的发展角度看, 文化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对于具体的人来说, 其面对的是具体的、独特而现实的地方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 人生命的保持与优化寄予于文化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当中, 当地人是当地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本体, 同时当地人生命的保持与优化也必须以当地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其前提。由此可见, 人是生活于特定的文化世界中的人, 人的发展首先是当地文化感染和熏陶的结果, 教育过程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文化处境。

三、地方性文化和地方课程开发

地方课程开发的题旨就是要从当地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及发展需要出发, 集中、突出地反映“本土化”, 即地方性文化。即使是普遍性知识, 也应“本土化”, 赋予其“地方”的理解和“地方”的内涵, 经历“本土化”的过程。

地方课程是为了求异, 而不是求同。所谓求异, 是寻找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差异, 凸显地方课程的特质与价值。对差异的认同和关注汇集于一点, 是为了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 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 热爱本土文化, 这样才有可能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贡献, 满足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课程的求异可以促使课程结构的完善和丰富, 使地方课程从一元走向多元, 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全面发展。

从知识的角度去考察, 地方课程负载的是地方性知识, 地方课程着重反映地方性文化。在某种意义上, 地方课程应是地方的文化, 是地方文化的描写和反映。地方课程试图为当地学生提供体现地方性文化的课程, 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要求进行地方课程开发, 着眼于地方性文化的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 可以打通教育与生活、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指出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 认为生活应是教育的根本和中心, 书本教育应与生活实践相一致。“生活教育”理论深入揭示了地域性知识合法地位和地方课程存在的深刻价值, 充分表明地域文化对于重建课程与儿童的价值, 实现缓解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的对立、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对立的重大意义。课程必须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而超越理性生活, 建构一个真切的、完整生活的世界。课程内容应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 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 使学生的个人知识, 以及他自己的特殊文化世界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其次, 着眼于地方性知识开发的课程, 对实现课程文化有显著的作用, 课程作为文化必须摒弃课程被简单地理解为知识载体的文化工具的逻辑与机制, 还原其本体地位, 彰显其内在自为性和超越性品质。教育不仅承担着个人发展的使命, 而且担负着文化发展的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地域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是课程建设应负的历史使命。

总之, 在地方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我们应坚持为学生和为地方的原则, 国家课程已开始关注地域间的差异, 但从总体上讲, 国家课程注重的是基础性, 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表现得更为充分的是统一性, 这样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要求。设置地方课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同时可以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服务。但是, 课程的主体是人, 为地方服务是由人来实现的, 因此, 地方课程必须面向学生, 关注学生, 促进学生的发展。从价值目标看, 让地方的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文化, 尊重本土文化, 重视本土文化存在的空间, 培养热爱本土文的情怀;从内容上看, 所开发的内容是适合学生学习的, 是学生感兴趣的, 只有这样, 地方课程才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丰富学生的心智, 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

摘要:地方性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形成的特有文化。地方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新点。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呼唤着地方课程开发, 关注地方文化的课程开发对打通教育与生活、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实现课程文化的意义进而保持地方文化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方课程,地方性文化,地方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田景正.文化体与地方课程开发[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10) .

[2]成尚荣.地方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9) .

[3]孙宏安.课程概念的一个解释[J].教育研究, 2000, (3) .

[4]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我国地方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第5篇

关键词:基本文化需求;粤西文化:特色文化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这是《中央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要求。把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充分说明党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拓展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公民权益的内涵,体现了文化发展中的民生价值理念,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粤西地区的基本文化发展现状

粤西地区与发达的粤东相比,其基本文化的发展显然比较落后,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地理原因。粤西地区的地理地貌十分复杂、地理环境差,严重地阻碍了东部基本文化向西部的发展和延伸。所以这使本来基本文化就落后的西部地区更加落后,必然会对粤西基本文化的发展发生影响。其次是相关领导对基本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粤西地区开发的比较早,经济和文明的建设均相对来讲比较发达,政府重视程度提高投入的建设资金也充足。与之相对比,粤西地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以及主要力量仍抓经济建设,基本文化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从最近的调查来看,在粤西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受访者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有看电视 (占比73.49%)、看书看报(68.12%)、玩电脑(60.73%)、 玩手机(55. 04%)、 听广播或听音乐(53.79%)、看戏(文艺演出)或看电影(37.07%)、打球(28.77%)等。无论是从受访者的日常性文化娱乐活动情况来看,还是他们参与较多的文化娱乐活动情况来看,当前人们的文化生活日趋个体化—— —个体性或私性文化娱乐活动占据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主导地位。然而,调查同时表明,66.78%的受访者热切希望参与群众基本文化生活,仅有4.58%的人持不同意见。可见,个体性或私性文化娱乐占主要地位并非全动选择的结果,而是缺乏参与群体文化的机会。目前,粤西地区群众基本文化活动比较匮乏。尤其是排在需求第一位的文化广场,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公共空间,可以容纳更多人群,进行大规模群体性或集体性文化活动,但这类广场空间,粤西地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均不多,只有2-3个不等。

二、构建粤西地区基本文化体系的意义

(一)对于弘扬先进文化, 倡导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普遍追求。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人们的思想观念、 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发挥主渠道、主旋律作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使人民群众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很好满足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教育, 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全社会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

(二)对于进一步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人们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也要不断满足精神生活需要,随着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绝大部分人已经脱贫奔小康,更需要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素养,陶冶情操、增强才干,舒缓压力、娱乐身心,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奠定扎实基础,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对粤西基本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基本文化的内容必须有利于粤西地区发展

从理论上说,文化权利是一种发展权。现代国际社会强调包涵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人权,生存权侧重于经济发展,使人获得丰富的物质财富;发展权则侧重于文化的发展、传播和享受,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二者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的提高,发展权显得尤为重要。文化需求是一种基于生理和安全需要之上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精神动力,需要提升生活品质、抚慰心灵、修养性情、沟通情感,社会也需要通过倡导真、 善、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于是就产生了相应的文化需求。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文化生活来陶冶。

(二)基本文化的提供方式必须多种多样

粤西群众希望能得到就近便利的文化服务,不必费时费力费钱。这就要求合理布局文化机构和设施,优化配置基本文化资源,便于人们就近参加基本文化活动。多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活动,如用流动舞台车、图书大蓬车的方式深入粤西地区,真正把文化服务送到千家万户。同时,各地区各具地域特色,其发展不平衡, 文化传统亦有差异,就是同一地域的群众其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层次性,因而人们对基本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的要求会千差万别。期望政府能够从本地情况出发、从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文化政策,采取不同的办法,提供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文化服务,以满足他们急切的文化需求。

四、结语

总之,群众基本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组织过程,它宏观上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度方面的引导和规范;中观上需要各种群众组织的良好运行,微观上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因此,需要整体上的科学设计和执行。在着力推进群众基本文化建设均等化、标准化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人群文化需求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别化的基本文化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 金艺花.新时期引导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正确导向思考[J]. 参花(上),2016(06).

地方文化馆 第6篇

一、校本乡土教材建设———眼花缭乱应应景

当校本乡土教材建设成为时尚后, 以高邮为例, 多所学校以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 追踪溯源, 广搜博采, 编写校本乡土教材。高邮实验小学的《中国邮文化校本教材开发和利用研究》为江苏省规划办重点立项课题。全国有两千多个县市, 而高邮市唯一以“邮”命名的县市。全国共有古驿站四十六处, 沿着京杭大运河, 高邮就有两处驿站, 一是界首驿站, 一是盂城驿站。而盂城驿站是全国保存得最大最完好的明代驿站, 是国宝级文物, 高邮被命名为邮文化之乡, 集邮之乡, 中国第一、二、三、四届邮文化节都在高邮召开, 可谓高邮邮文化渊源之深, 历史之久、资源之丰, 特色之特和凸。高邮以实小为依托, 邮文化课题立项, 编撰校本教材《邮都读本》。天山中、小学位于淮南名山神剧山脚下, 地域风光有特色, 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汉代广陵王刘胥的墓葬更具有特色, 扬州市出重资建成的汉广陵王墓葬陈列馆在当时国家领导人江泽民陪同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 声誉鹊起, 各种媒体争相报道, 昔日寂寞不堪的出土文物“黄肠题辏”前游人如织。如今易名为“汉陵苑”的陈列馆在收集、研究汉文化资料方面成果较多。该小学靠山“吃”山, 编写了汉文化普读教材《山花烂漫》;天山中学也在着手编撰。蚕种场小学依凭学生父母多是蚕桑从业人员的先天优势, 抓住秦少游 (北宋婉约派词宗, 高邮人) 所撰《蚕书》是中国第一篇蚕学专论的历史闪光点, 汲取精髓, 古为今用, 赋予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龙虬初中利用1997年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龙虬庄遗址所开掘的龙虬庄文化, 凭着以龙虬庄遗址建成的龙虬文化博物馆在学校附近的地理优势, 借着博物馆已成为中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名牌效应, 把高邮编撰成书的多部龙虬文化普介读物加以删减整合,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编写出版自成体系的“龙虬文化简本”读物, 突出古龙虬人在农业稻种生产史的成就, 根据古代野生稻化石特点, 联系本地现今远销南北的高邮珠光大米的名牌创建过程, 开展龙虬古文化研究和稻作研究教学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有高邮中学的秦少游宋词文化、汪曾祺文化研究、王磐及王氏父子训诂及古文化古诗词古楹联研究。王磐是元代散曲大家,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清代训诂学大师, 汪曾祺是当代小说家, 他们都是高邮人的骄傲, 他们的文学与学术文化成就, 都到达了他们身处其中的那个时代的最前头、最高处。凡此种种, 一时给人以杂花生树, 满眼生春的感觉, 煞是热闹。

虽然一些校园文化积淀深厚的名校、老校编撰的校本教材档次上乘, 可是多半学校的校本教材, 细加研读不禁心生遗憾;而调研校本乡土教材的使用情况, 更是禁不住心口发凉:一是诸多校本乡土教材十分粗糙, 不成体系, 难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性与趣味性难以融合, 整本书没有统一的语式语调, 东拉西边扯, 有的仅仅是本校学生专题作文的汇编小册子, 质量都达不到教材应该有的水平档次。还有的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只是对校内文学社团活动成果改头换面的装潢包装, 甚至有些校内文学社团的活动路子就不对头, 比如在全国小有名气的川青小学芦花诗社, 教着一群活蹦乱跳, 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做古诗, 让幼小的心灵戴着镣铐“驰骋”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亦感乎!二是不少校本乡土教材发放学生后未予有效使用, 安排的教学课时实际上被挤占挪用, 执教者大多是学校教学水平不好、难以胜过主科教学的中老年教师, 这些执教者限于繁冗的校务或精力, 经常把校本乡土课让给主课教师。教校本乡土课无需考核, 教师自然就没有教学压力, 落得个清闲自在, 顺其自然的, 这些校本乡土教材大多数在作为学生收费依据一次性“使用”后, 被束之高阁或被收破烂的收留了。

为此笔者建议:一、以县市为单位, 教育部门统一联系文化部门, 选聘当地专家学者型人员, 对各级各类校本乡土教材进行审阅, 反复讨论、研究、整理,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保持原汁原味, 彰显特色, 变一次性成书为细加工、多琢磨的科学合理的编写活动, 优化精品意识要在制度上加以落实。二、有条件的学校聘专家领衔挂帅, 所编校本教材或乡土教材要符合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原则。三、对校本乡土教材教学也要进行教学评估, 不能放任其流。编、教校本教材, 不仅是行政推动, 业务部门要全程参与、技术引领、质量监控。

二、民俗魅力课堂体验———多是声音少践行

初中, 我们执教沈从文《端午日》, 一堂多媒体新型课行将结束, 这时教者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及媒体画面的展示内容, 以记者采访的形式, 由女生组设计采访话题, 男生组准备接受采访。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女生组的一个采访话题引起了大家深长的回味, 组织龙舟竞忆, 这是很“软”性的东西, 没有道德的约束与法律的规范, 完全靠日常生活的点滴熏染, 以随意插柳而成荫的方式得以传承延续。

贴近民俗, 作适当启示, 可以近距离比照, 也可作宏观上的俯瞰。回到原课文, 大多数同学对龙舟竞赛中那种千舟竞发、百舸争流的场面、对万人空巷、观者如堵的盛况心有感触, 对万民同乐、捉鸭尽欢的赛事余波回味无穷, 却不知道追捉鸭子其实是“即兴小品”, 别的地方其他年份的龙舟盛会不一定都安排此等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 生活内涵的丰富, 传统风俗也灌注了新的内容, 一些蕴含封建礼教的习俗被淘汰取代了, 一些高新科技产品也适时进入了民风民俗的阵地, 比如把龙舟赛事摄制成音像制品、组织播放等等。进行这种不同时空的比照与俯瞰, 利于使学生们对本民族优秀习俗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对旧习俗则予以否定、抛弃。

这样的一番理解、延展, 学生来表现民俗就能高屋建瓴, 在完成《月到中秋》的作文任务之前, 班级进行中秋习俗的交流讨论, 有的同学谈到吃月饼, 拜月亮的好心情, 有的同学谈到了捣馅心, 做面饼的热烈气氛;有的同学谈到中秋节团圆节、丰收节, 新谷登场了, 月亮又圆了, 气候爽不冷不暖, 我们的先人选择赏心悦目、天地同感的此季此夜作为节日, 真是富有诗情画意, 拜月果品是很有讲究的, 取其谐音或取其实形, 讨个口彩。生梨不能供, 不吉利;月饼四只, 意思是称心适意, 团团圆圆, 芋头则遇好运遇好人, 石榴是子孙满堂, 香藕是佳偶呈祥, 芝麻是节节高升, 苹果则意味着平安的祝福, 菱角兴旺发达, 连一碗白开水也意味着喝下去不尿床……看看, 这些学生们, 思维已进入了民俗文化的深层, 活跃到象征语义的范畴内了。后来有同学的同题作文还发表在了《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上。

受学生启示, 我们写了《端午节溯源》一文发表, 其中有“把靠近家宅的苦艾全部割去, 让种稻的脚板不致被瓦砾硌着;把河沿密匝匝的香蒲全部割去, 使开河的腿肚不致被草叶缠起。这艾这蒲, 香香苦苦, 仿若生活。随手插几片在门头, 放一束于家神前, 久而久之, 便成了仪式, 图腾化了。艾蒲悬门的习俗代代沿袭, 生活便在此被诗化了。当我们把产艾生蒲的两地联系起来, 从家院到河流之间, 便理出了一条农作之路, 也就发现了我们农耕民族亲近在大河, 热爱水利、紧扣农业命脉的发展思路。先祖们悬艾插蒲的行为艺术, 表现的是我们民族的生存智慧和生活诗意啊。难怪邑人汪曾棋说:民俗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抒情诗。

后来这所学校把民俗节日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立项, 学生们也发表了几篇文章, 但是大头娃娃、河蚌舞裙、龙舟、龙狮道具等无钱筹办, 加之当时国家未把端午、中秋立为法定假日, 学生们整日在密不透风的围墙内埋头读书做题, 魅力四射的节日文化, 终于停留在课堂体验层面, 至多也只能凭想象力发挥, 做几篇纸上文章, 可谓是“多是声音少践行”。

笔者所知, 像这所学校这样的老师就算比较好的了。有的学校特别是中学恐怕连声音也没有, 更谈不上践行了。所以, 建议把民间民俗特色文化进课堂通过校本教研进行研究, 并研究如何进行考查测试。2008年语文高考试卷就选用了汪曾祺的《侯银匠》, 可见, 民间民俗特色文化进入考试也是势在必行、名正言顺了。

三、诗情画意前景乐观———笑看未来须专情

开发民间特色文化资源, 建设校本乡土教材, 着眼于民俗文化的开掘与研究, 渗入课堂教学过程, 是一项长效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在民俗文化的熏陶中认同了伙伴, 认识了自我的心性之源, 渐渐会形成一种文化身份感, 文化品位感, 以自强的眼光看世界, 以自由的眼光看天空, 以自信的眼光看未来。部分学校中的优秀学生赢得这种拥有文化自信心, 身心飞翔感, 得益于学校对校本乡土课程的专情开发打造, 对课堂教学渗入了民俗文化内容的自始自终的坚持, 更得益于家长对社会教学力量的优筹利用, 还得益于地方政府部门对本土文化的强势宣介, 推进与名牌打造工作。高邮南海中学趁着高邮市政府成功举办三届“中国邮文化节”的形势, 利用邮文化节的有效资源, 加以增删整合, 驾重就轻地编成《邮海泛舟》的校本课程材料, 请资深集邮专家进课堂, 约邮票设计大师搞讲座, 海内名流大手笔, 讲课规格既高, 又能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 深入浅出。南海中学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 校内成立“少年邮局”, 组建“南海邮协”。学校邮协多次组织会员去南京、苏州、无锡、泰州等地观摩学习, 专情打造出成果, 该校在高邮市集邮知识竞赛暨征文活动中, 参赛率高, 获奖面大。

正是这些学校的校本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创新, 课堂教学一以贯之的融进、渗透地方特色文化, 包括民俗文化内容, 为无数梦幻少年铺设了金色的起飞场, 为他们铸造了放眼世界的胸怀, 熔炼出寻找光明的眼睛。

随着地方民俗特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利用, 申报“非遗”, 政府、学校充分重视、学校科研水平提高, 课题立项研究专心致志, 民间民俗特色文化校本教材的编、教, 校本课程合理科学的使用, 会渐入佳境, 大放异彩的。

试论高校档案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第7篇

高校档案是高校在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党政管理与服务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 对高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门类和载体的原始记录, 反映了高校在各个时期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科研成果、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是高校整个发展过程的真实写照。高校档案作为一所高校发展历史的积淀和原始记录, 是高校科学文化知识存在的重要形式, 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涵与品格, 构成了校园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文化财富和高校整体文化的基石, 是加快知识创造、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资源。

一、高校档案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所高校虽然都有其独立的大学文化, 但它一定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方的文化应该包括这个地方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高校作为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学术和文化组织, 不仅自身的大学文化会成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 而且其所开展的所有学术文化活动, 都属于地方文化的范畴, 都会形成地方文化。事实上, 一所高校的发展及其所发挥的作用, 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 对一所城市市民素质的提升、人文精神及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先进文化的引领, 都会起到十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成为一个地方或一所城市的思想库、知识库、文化库、智慧库、人才库、信息库, 应该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地方, 为地方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高校档案记录着高校的发展历史, 反映着高校的一切学术文化活动, 其形成的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地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聚集的地方, 不仅具有先进的文化思想、理念、知识, 还具有众多的文化人才和丰富先进的文化产品。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理念, 可以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 占领先进文化的前沿高地;先进的文化知识, 可以丰富地方文化的内涵, 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先进的文化产品, 可以提高地方文化的品位, 树立地方文化的形象;先进的文化人才, 可以产生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理念, 创造先进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产品。这些都对地方文化的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高校文化对地方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方面来自高校具体的文化本身。它可以通过各种文化形式的媒介进行传播和发散, 使其融入到地方文化中, 从而影响地方文化, 也可以通过高校外在的, 如各种建筑、雕塑、园林、遗迹等来影响地方文化建设。

高校文化对地方文化建设的作用, 另一方面来自高校档案文化各种功能的发挥。档案文化可以通过档案文化的积淀、传播和教育功能, 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影响地方文化。物质层面的文化影响主要表现为档案馆里反映学校历史和发展的各种陈列品。高校档案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精神层面。

三、高校档案文化有利于形成地方文化的品牌

当前地方文化建设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 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力。一方面地方文化需要高校提供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软实力因素的智力支持, 以实现对地方文化发展的推动以及文化品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地方文化也需要从高校档案文化中不断发现、挖掘和利用一些资源, 以增加地方文化的底蕴, 形成地方文化的特色, 打造地方文化的品牌。高校作为高层次的学术文化组织, 其档案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这些有助于地方文化品牌的形成和打造。例如, 通过档案, 可以进一步了解高校的许多重大科技发明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情况, 也会有助于地方形成一些文化品牌, 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再如, 对于高校涌现出的一些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以及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有一定影响的人物, 通过利用档案资源, 可以追溯历史, 对这些人物的事迹进行深度地挖掘、包装, 有利于形成一个时期这一地方宣传教育的文化品牌, 起到推动文化建设的作用。

四、地方文化能推动高校档案文化的建设

地方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部分, 涵盖了教育、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文化和旅游、体育、卫生等方面。地方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必然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而高等教育的发展, 也必然会推动高校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 使之产生一大批优秀的科技文化产品, 这些产品最终又要以档案的形式保存起来。因此, 对高校档案部门来说, 这不仅能收藏更多档案, 丰富馆藏资源, 还有利于今后档案的利用、档案信息的挖掘和档案文化的发展。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地方文化宣传、教育与文化的传播, 都迫切要求获取更多、更快的信息。而高校档案工作者也需要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让档案信息及时地推向市场, 满足地方文化市场需求, 逐步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现代化, 不断提高自己使用现代管理技术的水平和综合素质, 积极开展档案编研、编篡工作。所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档案文化的建设。

摘要: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两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高校档案文化作为高校大学文化的重要方面之一, 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形成地方文化的品牌。反过来, 地方文化能推动高校档案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地方文化,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徐溶.校档案的文化属性及其功能体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30) :137、138.

[2]袁晓凤, 陈国坚.试论广东建没文化大省与高校档案工作[J].南方论刊, 2004 (8) :44-46.

[3]秦瑞红.谈高校档案的文化功能与发挥[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8) :183、221.

[4]刘雅静.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建设的关系[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6) :417-420.

挖掘地方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第8篇

一、挖掘地方特色资源

云和建县于明景泰3年 (1452年) , 因银矿工人暴动被朝廷镇压, 析丽水县浮云、元和两乡置县。应该说云和的建县时间比较短, 只有500多年的历史, 但云和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我县就普查到了猛虎山、马鞍山、龟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 并采集到了石斧、石刀、石蔟、黑陶片等新石器时代遗物, 证实了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云和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

(一) 云和的历史名人

1.梅系。梅系 (848-905) , 字一先, 坊郭 (今浙江云和城内) 人。唐咸通年间 (860-874) , 由贤良授散骑常侍御史, 任兵部司郎中, 转工部尚书后, 升昭武军节度使。昭宗龙纪元年 (889) , 提举苏湖路转运司, 粮饷接济北征, 奏捷, 加知制诰封保康侯, 召任经略, 总裁军务。在职期间共11次受帝王诏书。死后, 追封广济王, 赐庙黄溪南岸。

2.沈暕 (生卒年不详) , 字景明, 沈村人。性聪敏, 有才识, 明弘治十八年 (1505) 进士。初任宁州知州。任满, 任兵部车驾员外郎, 不久又升武选郎中, 出任武昌知府, 后升山东按察副使。所任之处均有贤能声。未几, 辞官, 加封亚中大夫。退归林下, 以诗酒为乐, 自称东村野仙。按察副使掌管监察、司法的官员, 正四品。

3.王一卿 (1526—1588) , 字怀彬, 浙江省云和人。明嘉靖四十年 (1561) 应天乡试举人。初授凤阳令, 有贤能声。 (除冗费, 建义仓, 赈饥民, 兴水利, 颇有建树, 凤阳名宦传载有十大政声。) 三载改刑部主事。万历初, 出任广西按察使兵巡道, 驻节苍梧, 后又兼任云南按察使兵巡道, 戍边八年。万历十二年 (1584) 告老还乡, 十六年卒于云和, 朝廷以王公礼葬。著有《怀彬奏议》1卷。

4.魏兰 (1866-1928) 清末民初革命家。字石生, 浙江云和县人。光复会领导人之一, 辛亥革命时期浙江军政府咨议、都督府参谋长。魏兰为培养革命干部, 在原云和箬溪书院创办“云和先志学堂”。先志学堂一时间成为革命党人在浙江建立的最早据点, 并为以后开办革命学校积累经验。他创办了“习艺所”, 请来外地师傅教民制造肥皂、雨伞、粗纸、铁器等日用品, 促使云和经济逐渐走向繁荣。除此之外, 魏兰还创办了“云和中学”, 设计建筑了“白水堤”。

(二) 云和的历史文化

1.木玩文化。木制玩具业是云和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支柱产业,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步以来, 经历了八十年代平稳发展, 九十年代快速成长, 再到21世纪初实现腾飞的历程。发展到目前, 云和已有木制玩具生产企业760余家, 从业人员3万人, 完成产值36.1亿元, 玩具产品已达十八大类、上千个系列、数万个品种, 产品90%以上出口, 畅销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 云和在首届全国特产之乡评比中, 被评为“中国木制玩具之乡”, 2003年, 云和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木制玩具城”。云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木制玩具出口制造基地。

2.抗战文化。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 时省政府及省属机关为适应长期抗战需要作战略性迁移, 并于1942年5月辗转迁入云和, 直至1945年8月日本政府投降。云和一度成为战时浙江的政治、军事、文化和抗日救亡中心。时省政府及省属机关共迁入云和180余个单位2万余人, 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 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周恩来、冯雪峰、潘天寿、黄绍竑、陈嘉庚、吕公望等人抗战期间到过或驻云和, 给云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史料。1939年4月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 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的身份, 由时浙江省主席黄绍竑陪同到小顺铁工总厂视察, 并动员黄绍竑积极抗日, 为浙江省的国共合作打下基础。除了周恩来视察浙铁兵工厂以外, 还有著名的“方山岭”战役。发生在1942年8月3日, 当年日军的70师团226、227两个联队和115师178联队在浙江松阳会合后, 大举进攻当时浙江省会云和, 松阳与云和的分水岭一带成为最后的屏障, 国军21师、浙保三团在此与日寇激战三天三夜, 后人称之为方山岭战役, 亦可称之为浙江省临时省会保卫战。

3.梯田文化。梯田文化之前也称为农耕文化, 因云和梯田而改称为梯田文化。云和的梯田文化以“梅源梯田开犁节”为代表。“开犁”仪式解放前就有, 以前县官要到城郊“先农坛”亲自下田掌犁, 以示官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现在的活动经过了艺术加工。“开犁节”在每年的芒种 (6月6日) 举办, 俗称“牛大王节”, 那一天, 村民们家家户户把牛拉出来, 给它披红挂绿;并用米汤、黄酒喂牛, 然后在梯田里耕地一圈, 表示开犁。还有“畲民对山歌”“祭神田分红肉”“牧歌”等活动, 来庆祝农忙季节的开始, 预祝全年能够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此外, 我县还有“开秧门”、“尝新米”、白露节路会习俗、“求雨”等农耕文化习俗。云和的农耕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祭祀活动, 几乎每个村落村口都有庙宇, 庙里供奉着禹王、柳姑婆、马夫人 (马天仙、孝文化) 、汤夫人 (即汤妙元, 灵应神女惠泽夫人) 、陈夫人 (陈静姑, 斗妖驱邪) 、天妃 (即林默娘、妈祖, 海洋保护神) 等, 主要是乞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现在我们称之为“女神文化”现象。二是民间民俗活动比较丰富。前面已经谈到过。三是很多农村都有“认亲娘”的习俗。一般都是认大树、巨石为亲娘, 乞求神灵保佑小孩健康成长。

4.银矿文化。浙南地区的银矿开采是明代政治、经济史上的大事。明初, 云南矿事未开, 丽水产量居全国之首, 其后仅次于云南, 居全国第二位。对矿区所在的丽水市的云和县而言, 尤其如此。明景泰三年 (1452) , 以丽水县浮云乡、元和乡析置云和县, 其初衷就是为了防范当时频繁的矿工起事及与矿务相关的管理事务 (同时置县的有景宁、宣平、温州泰顺、福建寿宁五县) 。银冶的兴盛, 甚至是影响浙南山区人口迁徙、集镇村落形成的重要因素。明代云和县银矿开采历史长、规模大、影响深远, 县境内与银矿相关遗址、史迹分布广泛, 文物类型齐备。如黄源乡黄家畲村银坑洞遗址、管理机构“银官局”遗址;赤石乡麻垟村大棚基冶炼遗址;沙铺乡回龙山反映矿工生活的摩崖题记;沙铺乡林山村林岱自然村的明代矿头杨广三墓;龙岩寨、公鸡寨、母鸡寨矿工起事的山寨遗址。上述文物基本上是“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文物, 它们构成了全面反映采矿、矿石搬运、冶炼、矿务管理机构、矿头与矿工生活等诸多方面较为完整的、成系统的明代银冶文物史迹网, 对研究、认识明代盛极一时的银矿开采史、科技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毫不夸张地说, 自新石器时代云和有人类活动以来, 没有比明代银矿开采更重大的历史事件了。上至国家的命运兴衰, 下至钦差内官、地方官吏、地方豪右、底层民众各色人等的命运悲欢, 全都贯穿在这一历史事件中。

5.船帮文化。在古代, 云和陆路闭塞, 主要靠瓯江水运。据《云和县志》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221) , 瓯江上游龙泉溪就已通航, 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在宋元时期, 云和就有了木船制造。明清时期, 瓯江帆船制作技艺达到鼎盛。民国初期, 据浙江省档案馆记载:“瓯江船只8000艘, 每日到达永嘉 (温州) 终点船只平均250艘……”另据史料载, 民国25年 (1936) , 云和沿岸11个乡镇, 有木帆船813艘, 滩下这个仅有80户人家的小村就有木帆船120多艘, 赤石、龙门、紧水滩、石浦等众多沿江的村落都有着悠久的帆船制造历史。到上世纪30年代初期, 龙游开通了火车, 航运事业衰退。1958年丽水成立“瓯江运输公司”, 共有瓯江木帆船1000余艘, 其中云和就有300余艘木帆船加入该运输公司。随着紧水滩电站的兴建, 瓯江木帆船完成历史使命, 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一) 打好“童话”牌

随着木玩文化主题公园的兴建, 以及木玩博物馆的筹建, 给云和增添了不少童真、童趣。但仅仅如此, 肯定还是不够的。要有中国童话的特色, 就需要在城市的建设中加入童话色彩, 一是房子造型要像城堡, 颜色要多样化, 不可千篇一律。二是城市的部分新地名、路名, 可以用童话里的人物命名。如“白雪公主”街、“喜羊羊”路等。三是我们的街道、墙面的公益广告可以宣传一些关于童话故事的图片和内容。四是打造一个以“童话”为主题的系列文化节目, 如童话剧场, 开展系列关于童话主题的表演。五是打造动漫、幼教产业链。将木玩与幼儿教育、动漫、旅游有机结合, 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木玩动漫中快乐成长。

(二) 打好“山水”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是云和最大的特色和资源, 也是最具吸引力的。目前我县拥有80.8%的森林覆盖率, 97.6%的空气质量优良率, 生态环境质量排全国第10位, 是省级生态县和省级森林城市;拥有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云和湖, 其水面辽阔, 水色澄碧, 被誉为长三角花园湖;拥有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梯田”和“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的云和梯田, 其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面积名列全国前3位, 具有“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三大特点。

(三) 打好“休闲”牌

休闲必须结合云和的自然山水和特色文化来考虑。近年来, 农家乐旅游持续升温, 休闲养生龙门渔村、红色旅游梅湾村、农家制作大坪村等个性特色明显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点已初具雏形, 另外, 结合“老童话新云和采真理”景区打造, 将解放街建设成中国辛亥和抗战文化历史老街, 水电路打造成休闲、购物步行街, 成为海内外游客观光休闲好去处。

(四) 打好“宣传”牌

善用地方文化 拓展德育资源 第9篇

一、让地方历史成为学校德育故事

因为笔者的出生地在义乌市佛堂镇倍磊, 故对倍磊的历史相对比较了解。而现工作地为义乌义亭镇杭畴小学, 故本文的部分案例来自于倍磊或杭畴。特此说明。

倍磊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镇, 自南宋咸淳年间 (1265-1274年) 百五府君陈廷俊迁居倍磊以后, 陈氏宗族与原居民一道经过辛勤劳动开发, 很快使倍磊成为蜚声遐迩的一方重镇。倍磊先民们素以耕读传家, 并以“义方训诸子”, 村里坊间充满崇文之风和尚武之气, 因而倍磊在历史上出了不少文臣武将。另外, 由于当时倍磊所处的交通区位优势, 加上倍磊人才济济, 因此早于明代中叶倍磊就已发展成了义乌的一个重要商业集市。倍磊先人们腌火腿、酿黄酒、种糖梗、榨红糖, 并直接参与市场贸易, 有的则把生意做到金兰、苏杭、山东, 乃至京城, 赚了不少钱, 出了一批大财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癖好, 无论是当官还是经商挣到了钱, 都喜欢投资不动产, “买田起屋”作为第一选择, 尤其是那些财力殷实的官僚和大财主更善于以营造高厅大室, 雅苑豪居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派头。这是倍磊从无到有并至繁荣的一个缩影, 其文化底蕴不言而喻。

倍磊之所以会出现并留存下那么多令人叹羡的明清时期古民居, 其背景和缘由就在于此。而这些历史故事, 都是学生原有的课本上没有的。作为倍磊人的后代, 又非常有必要了解倍磊的历史与文化, 这样既可以传承倍磊人艰苦创业的优秀品质, 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些历史, 看似遥远, 但却是隐约可见, 有的甚至可以触摸, 也就是说可以带领学生亲临现场进行体验与感知。

笔者现任教的义乌市义亭镇杭畴小学, 坐落在义西南义乌江畔的缸窑村。顾名思义, 缸窑即为烧制陶器的土窑, 因形状像龙, 故名龙窑。缸窑村的繁衍与壮大, 就是因为有了很多制陶人在此劳作与定居, 最早的陶艺文化可以追溯至宋代。缸窑村的形成历史, 既有神话故事点缀的烂漫, 又有缸窑人世世代代汗水的凝聚, 通过缸窑人的智慧与勤劳的双手, 用缸窑地特有的红金泥创造了不朽的传奇——名震江南的缸窑酒坛与酒缸中的黄酒文化。如今虽然随着历史发展的变故, 昔日的辉煌已成历史, 但缸窑人的陶艺文化仍为人们所称道。为了让这陶艺瑰宝得以更好地传承, 现杭畴小学已把缸窑村的繁衍历史和与此共存的陶艺文化相关等内容作为校本课程。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 效果相当不错。这也是用地方文化达成德育目的的又一个例证。

二、让曲艺文化成为学校德育素材

有这么个场景:晒谷场上, 在皎洁的月光下, 很多村民坐在自家的板凳上围成一圈, 一边喝茶, 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圈子中间盲艺人的说唱 (道情或花鼓) 。小孩则在圈子外面的空地里玩耍, 做着那些古老的、很难用语言描述的游戏, 等他们玩累了, 偶尔也会坐在长辈边上欣赏着似懂非懂的节目。说唱内容多数来自历史故事或取之明代小说《三言二拍》。而这种娱乐与表演方式, 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 一代一代地传承, 并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如此的场景, 在现金华地区范围内的农村还是经常可以看到。但是随着电影的出现, 特别是电视的出现, 这样的娱乐形式被彻底打败。这些传统的曲艺节目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 虽然各县市地方政府都在利用各种途径极力保护类似的文化遗产, 但是, 相对于学生来说, 仍是一片空白。为更有效地让这些文化精髓得以较好地传承, 至少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过去,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还有如此灿烂的曲艺文化, 教师很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 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例如道情, 源出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 文体为诗赞体。后吸收词调、曲牌, 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 也称“道歌”。作为义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一方面, 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一文化瑰宝, 它的创作与传承, 都是义乌人聪明才智的结晶。从作品内容上来分析, 既有反映先前义乌人的生活风貌, 也有体现现代义乌人的生活方式、道德水准以及创业精神。具体的操作可以分三步走:讲解、欣赏、讨论。不要以为把义乌道情搬入课堂有失大雅, 其实不然。很多很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得以流传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娱乐, 二是教育。也可以理解为它们同时附有两种性质, 即娱乐性质与教育性质。学生欣赏之后, 或多或少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至少学生知道了, 原来义乌还有如此丰富的曲艺文化!

另外, 与道情并存的还有花鼓。义乌花鼓 (俗称打花鼓) , 是义乌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 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并被收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据相关资料显示, 义乌花鼓历史悠久,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 约在明清时期, 已有自己固定的形式, 开始流行于义乌及周边县市, 艺人多数为女性盲人。教师也可以把它引入课堂, 其形式可与道情相同, 也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相关的活动。活动的要求不要太高, 以欣赏、了解为主要目的, 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讲解。

相比道情和花鼓, 婺剧则更显得大气。因为不论从演出者的阵容还是从欣赏者的群体来看, 都是截然不同的。道情与花鼓, 单枪匹马即可演出, 而婺剧则需要一个团队, 要有相当的阵容。从性质上, 也有很大的区别, 前者多为茶余饭后娱乐, 而婺剧则结合大型的祭祀、庆典一并存在。

在义乌的每个乡村, 几乎都有这样的习惯, 即寺庙开光、逢年过节都要请婺剧团到本村演出, 以营造热闹、祥和的气氛。因此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教师可以布置适当的作业,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 并和音乐学科结合。布置学生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关于婺剧的文化, 即起源、历史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是你观看的节目的主要内容以及曲目、曲调的认识等等。当然, 从德育的层面上来说, 应以婺剧给我们的启示、教育为主。

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来说, 道情、花鼓也好, 婺剧也罢, 教师让学生接触, 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这就是如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了解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文化与义乌发展的关系, 或者说这些非物质文化是如何伴随发展的脚步一起走到今天的。

三、让古建筑群成为学校德育基地

在义乌市乡土传统建筑中, 有不少祠堂、厅堂是一个村落的政治中心, 蕴藏着古老而质朴的传统文化内涵, 是村民日常聚集、交流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掘祠堂、厅堂深厚的乡风文明, 利用祠堂、厅堂开展农村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活动, 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义乌市倍磊街, 一个历史上曾经辉煌的村庄, 留给今人的却是一个越走越远的背影。但幸运的是, 村庄里那些老街、老房子给了我们以解读她的钥匙。倍磊街, 见证了义乌两三百年前商业勃兴的历史, 是义乌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商业古村落的代表, 其建筑布局和装饰内涵是义乌商业文化、义乌兵文化和义乌农耕文化的生动写照。我们曾经开设了专门以“倍磊街”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主要研究曾经繁荣多年的“倍磊街”给倍磊的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通过活动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明显加强。

新春佳节, 最热闹的莫过于舞龙灯了。而村里有祠堂的, 龙头大都供奉在祠堂里。这时的祠堂, 显然在村民心目中成了最神圣的地方。

作为学校, 在这时可以抓住时机, 即在学生放寒假的时候布置一些以实践探究为主的假期作业, 诸如在新春佳节本地有哪些娱乐的项目、场所等, 这些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如何等。不要以为这些事情学生无法胜任, 只要你给予时间和空间, 再加上适当的引导, 完成这样的作业, 对学生一般没有什么难度。再说了, 经验总是伴随着学习一起成长的, 即使有些欠缺, 又有何妨呢?

义乌市修缮后的许多祠堂、厅堂, 现在有一个非常时尚的名字——文化礼堂。文化礼堂现在已经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或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室等政治、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有的作为科技课堂, 设立了科研培训室、远程教育室、广播室、科普阅览室等, 及时向农民发布致富信息, 传授种养植技术, 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有些农村还利用古民居、古村镇, 组织开展农村休闲旅游, 进一步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倍磊毗邻的千年古镇佛堂, 就具备了旅游的功能。光从名字上看, 我们就可以感觉到此镇的非同一般。近些年, 当地政府也在大手笔地开发佛堂古镇, 其知名度也在逐年提升, 相信若干年以后, 各地的地方文化将会被更多的学生所了解。与此相近的还有现杭畴小学所在地的缸窑村, 同样也依托缸窑文化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文化村。这些资源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德育资源, 也为德育素材的流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因此, 中高年级的学生, 我们也可以让其进行调查访问, 诸如这些场所给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哪些现实的意义。难道这些不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吗?

校本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 第10篇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笔者所在的学校座落于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镇湖,是全国闻名的刺绣艺术之乡。独特的地方资源特色造就了本校“刺绣艺术”的特色教育。本校多年前就确定将“苏绣文化”作为本校的办学地方文化特色之一,且围绕苏绣文化开展课题研究,进行苏绣艺术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为此学校特开设课题《“苏绣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和评价研究》、《课程管理(校本课程)视域下:“现代吴娃”综合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等。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评价来继承和挖掘本地的刺绣文化,丰富学生的素养,以此来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提升。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 以刺绣校本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进一步了解苏绣的历史发展、制作过程,学会刺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了解家乡镇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厚实的文化底蕴,从而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领悟家乡的美丽,并懂得怎样去欣赏美、维护美、创造美。

以学校为基准 学校开发刺绣校本教材,开发的幅度和范围,开发的方式和策略等都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以及可利用的地方资源为依据。以此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深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理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人文精神。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效能

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天性爱动,在这些实践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创造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还能提炼品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刺绣”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细心、恒心等个人品质,且在活动中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培养他们交往的能力。

教师专业的成长 学校的特色创建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刺绣文化特色的开发与实践也是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而开展的,推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倡导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管理者、决策者和刺绣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主体参与到新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不同的课程试验,参与完整的课程开发过程,从而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促进专业成长。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举措

建好组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成立刺绣校本《镇湖绣艺》《刺绣奇葩》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研发、规划、督导、评估;成立该校本课程的研究小组,具体负责实施、研讨、总结等;成立教材编委会,具体负责教材的采集、设计、编辑工作。在教师队伍中抓强抓实校本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人人参与,从而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利用苏绣文化教育资源 本校社区是苏绣文化的发源地及生产基地,苏绣的生产、制作、销售、欣赏、研究机构一应俱全,中国刺绣艺术博物馆、绣品一条街等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创设了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再加上学校的苏绣文化特色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舞台。

编好刺绣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保障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具体实施 实施要求:该教材使用对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为此,学校制定了刺绣校本教材的实施方案,由专门任课教师组织实施,可在实践活动课上实施,学校兴趣小组根据实际也可进行有选择性地使用这本教材,教材使用时,要注意让学生领会。学校一手抓艺术水平的提高,一手抓精神品质的培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校本教材的实施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其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发现、探索、创造。体验自身和社区苏绣文化的关系,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组织多姿多彩的活动 校本课程的教育需渗透于其他学科之中,更需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学习感悟。室内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有意识地渗透校本课程内涵或直接学习。室外活动:参观苏绣生产的家庭作坊、制作工场、苏绣艺术馆等,感知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刺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实验中教师认真学习和理解新课改与课程开发的关系,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学生的个性品质,以逐步适应时代、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建设使教师有了展现专业和特长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并与学生共同分享个性化教学的乐趣,逐步提高了自身从教的素质。实践证明,开发校本课程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立新型的教师队伍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学生群体,以及对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地方文化馆 第11篇

一、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地域特色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铸造大学精神,这是高等学校在新一轮发展中必须重视和承担的重要使命。有效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发挥其在地方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作用,是新形势给高校文化建设工作提出的一项时代要求和迫切任务。

1. 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是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需要。

档案是传播人类文化的载体, 档案自身的文化信息是文学、文化宣传作品的重要素材。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事业的发展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校作为思想、知识和文化的传授场所,是高层次人才相聚密集的地方,其开放、先进、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必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力量,必将对整个社会的精神家园的构建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而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特殊的文化资源,它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文化信息于一体,起着存史资政、科学研究、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不仅能丰富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也促使地域文化资源得以利用和传承,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平台并提供服务。

2. 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是创建公正、民主的校园氛围的需要。

道德和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校园就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时时处处按制度办事,上上下下受制度约束;同时,还需要给师生创建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交流环境。这就要求开放地方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让师生享有地方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了解学校一个时期以来的主要工作和发展思路,实现民主管理和校务监督。

3. 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是塑造文明、向上校园风尚的需要。

和谐校园离不开高雅的文化和进取的精神。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优良的民风,都会有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特别是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如人文精神、心理素质、团队意识、人格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地方有不少名人、义士,自古不乏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在专业上的勤奋攻读、刻苦钻研,事业上的顽强拼搏、敢于创新,会对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和敬业创业意志的培养产生深刻影响。大学是学术气氛浓厚的地方,地域文化档案里含有大量的成果数据和科研信息,教师们可以通过浏览、比较,查取科研信息,端正学术风气,促使纵、横向成果联合,形成参与合作、双赢共进的良好局面。

二、发挥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作用,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1. 要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基础工作建设。

档案基础工作的良性循环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高校在文化建设中一定要从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中汲取信息,并加以利用整理与保管,使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更科学、更合理。这就是说,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征集与接收是地方整个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不进行合理的征集和接收,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做好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必须抓住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始终保持档案工作的良性循环,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档案资料。

2. 要把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实践表明,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确确实实地为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高校一定要重视档案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创建和谐的校园服务。在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时,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援助,坚持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所谓长期效益就是从长远的观点出发,用历史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看待档案的价值,切忌一叶障目,不识泰山。有些档案尽管在短时间或一定时期内没有得到利用,但并不意味着档案的价值降低。所谓近期效益就是从当前高校对档案的需求着眼,积极主动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高校对档案的需求。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持续保持高校档案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3. 发挥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教育引导功能。

通过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收集,可以给一些文化名人建立信息库,把他们的简介、家庭情况、历史情况、政绩等输入进去,让辅导员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因材施教地进行管理和指导。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信息资源,营造校园学术气氛。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地方学术水平的真实记录。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不仅体现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同时也让地方高校师生感到文化劳动成果被重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声像资料,以其直观的优势形象地再现了历史和当时的场景,是纸质档案所无法比拟的。这样可以在校园内营造一个健康、高雅、奋进的环境,收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

4. 加强地域特色文化展馆建设。

上一篇:传统成本法下一篇:体育教育与知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