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2024-07-24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精选5篇)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第1篇

一、悉心揣摩, 铭记素材

曹:你脑海中是怎么记住“雷火炼殿”这则素材的?

惠:我在物理教材上一看到这则素材就怦然心动, 于是我就把它复印下来剪贴到自己的素材本上, 并反复琢磨它给我的人生启迪。白天没有想透, 晚上就寝时就继续想……第二天一早我又把感悟写到剪贴的素材边上。经过“读——贴——想——写”这四个环节, 这则材料就牢牢地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看过的素材, 还不是属于你的素材;把它剪贴、抄写下来的素材, 也还不是属于你的素材;只有经过自己静心揣摩之后, 铭记到脑海中的素材, 才是真正属于你的素材。其实, 静心揣摩的过程就是一个“消化”的过程。“消化”之后, 你才能“吸收”;“吸收”之后, 你才能“铭记”。不经过大脑“消化”的素材, 仅仅是在视网膜上走过一遭, 不可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它只会“一看热血激荡, 一丢心中已忘, 写作时脑海空空荡荡”。那么怎样才能让它把根留住呢?须知, 揣摩是最好的“消化”, 而揣摩之后的感触、感受、感悟是最好的“吸收”, 只有揣摩得通透, 才能记忆得铭心。

二、展开联想, 筛选素材

曹:你在写作时是怎么想到运用“雷火炼殿”这则素材的?

惠:刚看到“历练”这个文题时, 我想到的也只是某人接受重重磨炼后走向成功之类的素材。但转念一想, 又觉得这样的素材过于老套, 没有新意。既然从“人”的角度不佳, 我就想从“物”入手, 而且尽量往大家不容易想到的素材上去想, 于是就联想到了物理课本上的这则素材。把物理学科上的材料运用到语文学科上来, 有点儿脑筋急转弯的味道, 估计一般人是不大会想得到的。

每位同学的脑海中都有一定量的素材, 如果我们思想懒惰的话, 就会在写作时想到一则素材就用, 这样的素材往往很难抢人眼球。那么怎样来筛选素材呢?惠辞章同学的回答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联想一下自己脑海中的素材。要把能想到的素材, 用关键词在草稿纸上排列出来, 然后用“新鲜”“有力”等标准对之进行权衡。只有经过这样的筛选, 才能确保在写作中运用到的素材是我脑海中最好的素材, 从而规避好素材在脑海里烂掉的缺憾。二是联想一下别人可能用的素材。在写作中, 往往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素材也是别人最容易想到的素材。这就要动一点“亏他想得出来”的机智, 下一点“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特”的功夫了。韩寒说:“人人笑我不一样, 我笑大家都一样。”须知, “大家都一样”的素材只会让读者大倒胃口, “不一样”的素材才能让读者胃口大开。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你在筛选素材时只有不去嚼别人嚼过的甘蔗, 才能让自己的素材“出乎其类, 拔乎其萃”。

三、围绕题旨, 整合素材

曹:你在写作中是怎样来处理“雷火炼殿”这则素材的?

惠:我在写作中也并非只是简单地叙述“雷火炼殿”这一物理现象, 而是将“金殿”与周围的建筑物作对比, 将经受雷火历练的金殿与失去雷火历练的金殿作对比, 在“受不受得住历练”和“经不经历练”这两组鲜明的对比中, 来更好地表现“历练”这一题旨。

素材人人会用, 各有巧妙不同。用“手”简单叙述, 是为下策;用“心”机智整合, 方为上策。但万整 (合) 不离其宗, 那就是“题旨”。如何取舍?与题旨相关者, 留;无关者, 删。如何收放?素材在内涵上往往有丰富性, 在主旨上往往有多面性。对素材中契合题旨的“点”, 哪怕原素材中着墨很少, 写作时也要充分展开, 化一言为万语;而对素材中那些与题旨关系不紧, 或仅是涉及、只起交代等作用的“点”, 哪怕原素材中浓墨重彩, 也要高度浓缩, 化万语为一言。如何组接?可以按原素材的既有框架正常链接;但为了彰显题旨, 也可穿越时空, 进行超级链接;甚至可以像电影“蒙太奇”手法一样进行剪辑重组。惠辞章同学《历练》一文在对“雷火炼殿”这则素材的整合中, 对武当山的介绍、雷火炼殿的物理学原理, 因为与“历练”的题旨无关, 故一律删去;对“雷火炼殿”奇观, 因为最能彰显题旨, 故采用了文学上的细描手法, 不惜泼墨, 尽情铺展;而两组鲜明对比, 因彰显题旨之需, 故将“蒙太奇”手法反复使用。

有的同学时常感叹, 我平时看的书又不少, 但到写作时怎么还会感到“无米下锅”呢?惠辞章同学写作《历练》一文的切身体会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只有实现从“眼中之材——脑中之材——文中之材”的三级跳, 才能永远有米下锅, 而且常下常新, 常下常香。

附一: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一块庙里的石地板, 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 来自同一座山, 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 享受千人朝拜, 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 在你出山之前, 师傅只是几下子便把你劈得方方正正, 然后简单包装就送出山去。而在你走后的3年中, 师傅却精雕细琢, 对我砍呀, 凿呀, 刻呀, 磨呀, 风雨无阻, 从未间断, 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 今天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请以“历练”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 立意自定; (2) 角度自选; (3) 不必面面俱到; (4) 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

【拔尖之作】

历练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一 (23) 班惠辞章

武当山, 在中国的武术界是相当有名气的, 武侠小说中的诸多大侠都是武当派的弟子。不仅如此, 山上的那座金殿也蔚为壮观, 引得芸芸众生前来游览观光, 体验特殊的“历练”。

金殿的顶部由纯金打造, 在阳光的照耀下, 熠熠生辉, 耀眼炫目。但是, 去观光的最佳时节并不是晴朗的日子, 而是雷雨天气时, 因为你能因此而一睹难得一见的“雷火炼殿”奇观。

闪电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划破天空, 宛如一条条舞动的银蛇, 在天空中来回穿梭。忽然间, 一道耀眼的闪电从空中划下, 径直射向了金殿, 金殿顶部顿时火花四溅, 而且这些火花并非转瞬即逝, 而是慢慢地、慢慢地汇聚成一个巨大的火球, 火球在金顶上来回滚动。这景象只能远观, 不可近赏, 从远处看那火球, 倒更像是一只从天而降的火红的怪兽, 让人触目惊心。

经过这番骇人的历练后, 金殿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反而变得更加壮观, 更加金光灿灿, 如重新洗濯过一般, 在山脚之下就能看到它发出的四射金光, 仿佛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一般。

再将视线转向金殿周围的建筑, 因为“雷火炼殿”的影响, 它们也频频遭受雷击。可这些普通的建筑哪里经受得起此等历练, 有的屋子被击出了一个大窟窿, 有的屋子甚至被击得粉碎。

为了保护周围的建筑, 也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 人们给金殿安上了避雷装置, 从那以后, 再也没有出现过“雷火炼殿”的景象。日复一日, 寒来暑往, 人们发现, 金殿渐渐失去了它夺目的光泽, 变得黯然失色, 为此, 参观金殿的游客也变得越来越少。我们是不难想见个中原因的:没有了雷电的历练, 金殿在空气中被慢慢地被腐蚀了。

历练对于人生, 又何尝不如雷电对这金殿一样重要。有的人的身心承受住了“凤凰涅槃”般的历练, 他便走向了成功, 就如雷电后的金殿;有的人无法承受, 便败下阵来, 就如金殿周围的建筑;而更多的人, 承受住了一时的历练, 也获得了一点成功, 但此后便躺到了舒服的安乐窝里一劳永逸, 就此沉沦下去, 一如后来安上了避雷装置的金殿。

生命的高度是由历练打造的, 只有历练不止, 我们生命的金殿才能永远金碧辉煌!

附二:

科学漫步

雷火炼殿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其主峰天柱峰屹立着一座光耀百里的金殿。殿高5.54米, 宽4.4米, 进深3.15米, 全部为铜铸鎏金。

雷雨交加时, 金殿的屋顶常会出现盆大的火球, 来回滚动。雨过天晴时, 大殿金光灿灿, 像被重新炼洗过一般,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雷火炼殿”奇观。

武当山重峦叠嶂, 气候多变, 云层常带大量电荷。金殿屹立峰巅, 是一个庞大的优良导体。当带电的积雨云移来时, 云层与金殿顶部之间形成巨大电势差, 就会使空气电离, 产生电弧, 也就是闪电。强大电弧使周围空气剧烈膨胀而爆炸, 看似火球, 并伴有雷鸣。

天柱峰与金殿连为一体, 是个良好的放电通道。金殿顶部, 除海马等屋脊上的装饰外, 很少带尖的结构, 不易放电, 所以能使电势差升得比较高, 保证“炼殿”之需。如此, 金殿五百年灿亮地屹立在天柱峰之巅。

然而, 近年来因为金殿周围的一些建筑物常遭雷击, 金殿也安装了避雷设施。此后, 雷火炼殿的奇观消失了。没有了水火的洗练, 金殿的色泽也黯淡了许多。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第2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在建国之初就对“语文”这一课程名称做过阐释:“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这一阐释将口头语言摆在了与书面语言并驾齐驱的重要位置,表明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教学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那么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举几个案例来探讨:

案例一:文选《李凭箜篌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培养的目标,课前布置上网查询李贺的相关资料,课堂上以“我眼中的李贺”为话题,让同学们大胆地各抒己见。

同样,在欣赏描写箜篌声的文段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一边播放箜篌弹奏的乐曲,一边让学生根据旋律的高低变化,低声吟诵课文。反复朗诵之后,让学生自选角度,用欣赏性的文字表述“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鼓励学生在听、读、想之后,大胆地说,自然地吐露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民主、平等、关爱的氛围中朗诵、品读、交流、探讨……不知不觉掌握了合理表达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提高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和品质。

案例二 生活大舞台

高职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家庭的、社团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酸甜苦辣,种种见闻、体验和感受都是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机会。因此,口语交际不但要在课堂中进行,还应该走出课堂,融入社会,进行开放式教学,把交际内容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口语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他们才能轻松地倾吐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只有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和积累,才能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要让学生意识到口语交际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生活技能。

评析与反思:

认真分析上面三个案例,就能发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平台了——

一、在课堂中培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作为教学权威和知识化身的架子,与学生一起探究教材中的语言材料,用敏锐的眼睛和灵敏的心灵,将教材信手拈来,巧妙改编,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特征的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中受到训练话题的感染,触发交际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采用如下步骤:营造氛围,调节气氛,使学生“敢说”;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想说”;巧用评价,建立信心,使学生“乐说”;拓展空间, 联系实际,使学生“善说”。

二、在活动中训练

喜欢活动是高职学生的天性,而口语交际就是人们在交往中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达到理解与协调,进而影响和调节相互关系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活动中,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实践中提高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口语交际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还应渗透到多个学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动态的、生活化、实用化的氛围中进行。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以生活为蓝本,遵循生活化原则,安排大量时间,注意采取多种形式,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间,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经历,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同时口语交际也是一门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与他人进行成功的交际。因此,教师要不怕麻烦,争取家长的支持,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到实践中去进行口语交际锻炼,使他们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深层次的感受,从而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教學中,只要我们有心、用心、留心,“在课堂中培养”、“在活动中训练”、“在实践中提高”,就能为学生打造出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王志凯,王荣生编著.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J].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赵毅,钱为钢.言语交际[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3]孙曲曲.这样求职最有效[M].京华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95页

[4]周璇璇.实用社交口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5]关彤.大学生口才训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6]杨岳华.新职教理念下语文口语交际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教育探索,2009年12期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第3篇

师: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出示题目)

学校准备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 三 (1) 班有7名同学报名参加了跳绳比赛, 5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三 (2) 班、三 (3) 班也分别派出了7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5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请问: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跳绳和踢毽子比赛?

学生拿出纸和笔认真计算. (很快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个个脸上写满了自信.)

师:谁愿意上来板演?

生1: (5+7) ×3=12×3=36 (人)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还可以这样算:5×3+7×3=15+21=36 (人)

师:你们认为这样做对吗?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你们有没有调查过到底是那些人参加了比赛呢? (师出示了三 (1) 班参赛同学名单.)

三 (1) 班参加跳绳比赛:李明、王红、陆小芳、吴燕、姚婷婷、范佳明、成栋.

参加踢毽子比赛:史玉明、张李权、王浩、陆笑笑、江楠.

师:这是一份三 (1) 班学生参赛情况的名单, 三 (1) 班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两项比赛.

生1:5+7=12 (人) .

师:好, 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三 (2) 班学生的参赛名单.

三 (2) 班参加跳绳比赛:陈栋、吴佳佳、成俞佳、马益敏、张昊天、何杨、周豪亮.

参加踢毽子比赛:姜萧裴、吴佳佳、姜添宇、何杨、马益敏.

生仔细观察 (这时学生才意识到刚才的答案是不完善的)

师:发现了什么没有?

生1:我发现吴佳佳、何杨这两人不光参加了跳绳比赛, 他俩还同时参加了踢毽子比赛.

生2:不对, 还有马益敏也重复了, 所以有3个人同时参加了两项比赛.

师:是呀, 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三 (2) 班有多少人参加了比赛?并说明理由.

生1:我认为应该这样做:5+7=12 (人) , 12-3=9 (人) .

因为有三人重复了, 所以为了避免重复还要减去3人.

生2:我还可以这样做:吴佳佳、何杨、马益敏这三个人出现了两次

所以, 参加踢毽子比赛的人数我就当作两人来计算:7+2=9 (人) .

师:两个人都说得有道理.下面是三 (3) 班学生的参赛名单. (出示名单)

三 (3) 班参加跳绳比赛:姜小宇、赵鹏程、陈玉树、周一凡、李秋杰、姜子逸、唐金金.

参加踢毽子比赛:周凡、李秋杰、赵鹏程、姜子逸、陈玉树.

师:三 (3) 班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项比赛?

生:有7人.5+7=12 (人) , 12-5=7 (人) .

生:还可以直接写7人.因为参加跳绳比赛的7个人当中已经完全包含了踢毽子的5个人.

师:这样算来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项比赛?

生:是12+9+7=28 (人) .

师继续追问:这道题还有其他答案吗?

生1:如果三 (1) 班也重复一人的话, 28还要再减去一人等于27人.

生2:如果三 (1) 班踢毽子的人数和跳绳的人数完全重合, 就是28减去5人等于23人.

生3:如果三个班踢毽子的人数都和跳绳的人数完全重合, 那么我应该从刚才算到的23人里面再减去2等于21人

师:有比这更小的答案了吗?

生:这个数是最小的了, 因为三个班踢毽子的人数已经完全和跳绳的人数重合了, 不可能再少了.

师:也就是三个班参加比赛的人最少共有21人, 那么最多会是多少人呢?

生:假如一个人也不重复的话, 就是我们一开始算到的答案, 最多是36人.

师:看来这道题的答案还真多呢?到底有多少个呢?

生:大于等于21人小于等于36人这个范围之内都行.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

……

二、解读

集合的教学一般在初中涉猎, 高中较为全面的讲解, 现在将这一内容挪至小学是一种大胆尝试.让我想起郑毓信教授在一次讲座中的真实举例:20世纪60年代, 一个数学家的女儿由幼儿园放学回到了家中, 父亲问她今天学到了什么?女儿高兴地回答道:“我们今天学了‘集合’.”数学家觉得要学习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 女儿的年龄实在太小了, 因此就关切地问道:“你懂吗?”女儿肯定地回答道:“懂!一点也不难.”“这样抽象的概念会这样容易懂吗?”听了女儿的回答, 作为数学家的父亲仍然放不下心, 因此就追问道:“你们的老师是怎么教你们的?”女儿回答道:“女教师首先让班上所有的男孩子站起来, 然后告诉大家这就是男孩子的集合;然后, 她又让所有的女孩子站起来, 并说这是女孩子的集合;接下来, 又是白人孩子的集合, 黑人孩子的集合……最后, 教师问全班:‘大家是否都懂了?’她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位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问题, 深入浅出地道出了集合的概念, 随后的一问却让人深思.父亲就决定用以下问题作最后的检验:“那么, 我们是否可以将世界上所有的匙子或土豆组成一个集合?”迟疑了一会儿, 女儿最终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不行!除非它们都能站起来!”

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集合的理解是否也止于此呢?显然不是, 教师通过架设问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不断充实条件, 制造一个个认知冲突, 明晰集合中重复的对象, 思维由表面结构逐步迈向纵深结构.

三、启示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第4篇

一、处理材料常见误区

(一 )照搬照抄 ,不知变通 。 致使行文不简洁 ,不概括 ,因为评卷者对原材料耳熟能详,极易产生反感情趣。

(二 )抛弃材料 ,另起炉灶 。 这就背离了新材料作文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的要求。

(三 )位置不当 ,无的放矢 。 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引述材料 ,或漫无目的地引述。

(四 )材料和观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过渡 、融合 ,材料和观点成为“两张皮”。

二、引述位置及方法

(一)开头巧引原材料 ,引出话题或中心。开篇巧妙引用材料、精当转述或概括原材料精髓,引出话题或中心,能凸显主题,切合“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的要求。文章开篇在引用原材料时,要以概括主要情节或中心话题为主,切忌对原材料照抄照搬。在转述原材料后,此时原材料为审题立意提供了引子或启示,不能就事论事,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发散思维,弄清材料的旨意所在,对材料进行精练的点评,用议论或抒情方式提出观点,展开写作思路。

(二)主体运用原材料 ,中流砥柱 ,增强文章说服力。开篇巧妙引用材料之后,原材料的使命并未终结,行文主体引用原材料亦十分重要。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把原材料作为主体部分的情节或论据使用。使用时要有加工和创新,用概括的语言,形象生动的笔墨引述,摘引述材料中能表现主题的关键词语、语句,不能对原材料进行大段的抄录,否则难免会令评卷老师生厌。这种写法既紧扣原材料,又不是原“料”实录,而是一种灵活运用,充实文章内容,加大文章的论证力度。在行文主体引用原材时,要把材料中能表现主题的关键词语、语句和写作素材、主题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原材料关键词语、语句与写作素材、主题的完美融合,防止出现材料关键词语、语句与写作素材、主题相互脱离,成为“两张皮”,造成机械的引述,有杂凑之嫌。另外,还要处理好与上下文的联系,做好衔接过渡,使行文起承转合过渡自然。最后,运用原材料的位置也要恰当,应放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以突出、“点击”主题,同时让评卷者感到行文“紧密联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达到一箭“三雕”的艺术效果。

(三 )结尾巧引原材料 ,突出深化主题 ,照应题目或开头。古人写文章有“凤头”“豹尾”之说,开头与结尾引述原材料同等重要。可摘取原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词语画龙点睛,突出、深化主题,卒章显旨,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照应题目或开头,使行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严谨。最后,引用时对原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词语可采运“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表达方式表达,语言简洁精要,切忌凝滞、呆板。

三、引述材料的方法

(一)照搬法。 此法适用于语言短小的材料 ,可根据写作的需要适时地照搬运用。

(二)概述法。材料的篇幅比较长,内容比较丰富,适用此法。因为评卷老师对材料耳熟能详,照搬照抄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从而影响得分。引述时可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加以浓缩概括,可以先删去不太重要的句子,拎出其中精髓部分入文,再把主干句连缀起来,特别是故事型材料,可用“××人在××时候××地点因××原因干了一件××事情,事情的结果或意义如何”这一答建模式概述。

如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报载:19世纪末的最后几个年头,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实验人员把一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之际, 奋力跃出锅外安然逃生! 可半小时后,他们把这只死里逃生的青蛙丢进放满冷水的大锅里,并在锅底偷偷地加热,把青蛙置于温暖、舒适的“安乐窝”中,青蛙开始还悠悠地享受“温暖”,等到它意识到危险时,却全身无力,欲跃不能,终于葬身锅底。

用概述法引述,请看:

青蛙被冷不防地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能奋力跃出锅外;可当他被丢进慢慢加热的锅后,却乖乖地束手就擒,不做任何反抗,最终葬身锅底。

这样引述材料,行文精要,把故事的主要内容保留下来,突出材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旨意,引述很有特色。

(三)关键词法 。 材料的篇幅较长时 ,要摘引述材料中能表现主题的关键词语、语句,进行引用。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苍茫的大海上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可周围暗礁遍布,岛上住着长着鹰的翅膀的塞壬女妖日日夜夜唱着动人的魔歌引诱过往的船只。它们的歌声非常优美动听。每看到有船只经过,它们就在岛上放声歌唱。而那些船只经受不住歌声的诱惑, 前往小岛, 结局只能是触礁,船毁人亡,成为妖怪们的猎物。

请看用关键词法引述:

古希腊神话中的塞壬女妖, 利用她那充满诱惑力的歌声令无数过往的船只成为她们的猎物。现实生活中,诱惑更是无处不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陷阱,我们要理智,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还要有抵制诱惑的意志。

这样的引述,把材料中能表现主题的关键词语、语句,进行引用,突出主题。

(四)夹引式。 不将所给材料连贯地引入议论文 ,而是边引边议,边述边评,这种引述方式一般适用于议论文体写作中。

总之, 高考新材料作文引述材料时, 离不开对材料的思考、加工、整合与创新,要适时、简洁、有度地巧妙运用,做到原材料与写作素材、主题的完美融合,巧妙衔接过渡,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达到“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的要求,获得理想的分数。

摘要:高考新材料作文如何处理材料,一直是困扰广大考生的问题,或不用材料,另起炉灶;或照搬照抄,不知变通;或不知何处运用,无的放矢。因为对材料运用不恰当,背离新材料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的要求,从而难求理想之分。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创造,适时、创新运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第5篇

用好用准尊称与谦称

尊称与谦称是人们交际中常用的称谓, 尊谦也是中国的礼仪。尊称是自己对于对方表示尊敬的称谓, 而谦称则是对于自身表示谦卑的称谓。例如, 称他人之父母为令尊、令堂, 称他人之子女为令郎、令爱, 称他人之婿为“令坦”, 等等。对他人称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称自己的弟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子女, 常用“小”字如小儿、小女;称自己之妻, 常用拙荆、荆妻等。尊称与谦称之辞甚多, 所涉的事物甚广, 与新闻写作的关联也是十分紧密的, 不可小视。

某著名电视主持人曾因称谓有误而陷入“家父风波”, 招致许多观众批评。

一名主持人的一句话会引起那么大的关注, 让新闻工作者的确感受到了“称谓无小事”。因此, 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新闻记者除了要研读新闻书籍外, 平时还要多阅读一些像古代书札之类的书籍, 增长这方面的知识。在新闻写作中, 谦称与尊称应该特别注意要表达准确, 否则, 稍有不慎, 便会贻笑大方。

切莫望文生义

在新闻中, 十分常见的错误表现在写作者对一些成语的不甚理解和成语的滥用。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 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 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 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有的记者对一些成语望文生义, 不假思索, 不求甚解, 信手拈来。试举几例:

1. 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轮:指轮囷, 形容高大。奂:盛、多;文采鲜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 美哉奂焉!’”

而在有的记者眼里, 既然有了“美”字, 并且还是两个, 所以“美轮美奂”肯定是“美极了”的意思。因此, 就出现了“美轮美奂的元首用车”、“把枯燥的政治题材写得美轮美奂”、“女人的极致美伦美奂的诱人之处”、“惊险的飞行动作在‘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操控下, 演绎得美轮美奂”等五花八门的“美轮美奂”。更加令人吃惊的是, 名列“美轮美奂”出错率前茅的竟然是某家国家级报纸:“《芝加哥》巧妙地在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戏剧框架中制作了一道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两个小时美轮美奂的表演, 数十位花样滑高手的倾情奉献, 让中国的观众再次感受到花样滑冰的美”、“21个盲人表演的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 将传说中的千手千眼观音演绎得如此的精致典雅, 让所有观众击节赞叹”、“阳光折射出层层涟漪细细碎碎, 美轮美奂”、“多美的湖呀, 整个儿的翡翠色, 而不是单一的绿色, 也不是单一蓝色, 抑或其它色调, 美轮美奂, 似乎融入了天底下人世间环宇内所有的美质, 令人怦然心动”、“荷花的形状如传说中的宝莲灯, 一盏盏宝莲灯透过水底的黑暗、厚厚的淤泥照亮了整个荷塘。呀, 真是美轮美奂!”

有的记者还把“美轮美奂”写成了“美伦美奂”、“美仑美奂”、“美仑美焕”, 等等。如, “美伦美奂的花园———日内瓦”、“美伦美奂的透明液晶显示器”。看来, “美轮美奂”这块“美玉”放错了地方, 就会成为一块大的“新闻绊脚石”。

2. 不刊之论

刊:削。古代在竹简上写字, 有错误就用刀削去。不刊之论, 是指正确的、不能删简的言论。而有的记者、编辑把“不刊之论”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如:“为提高本刊的整体质量, 为读者奉献更好的精神食粮。从即日起, 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哲理散文, 请读者朋友不吝赐稿。谢绝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论。”

3. 头悬梁, 锥刺股

股, 大腿也。“头悬梁, 锥刺股”本来是一个古今常用的励学典故, 而某国家级电视台在一儿童节目里居然把“锥刺股”解释成“用锥子扎屁股”, 让人忍俊不禁。有的新闻作品把“头悬梁, 锥刺股”写成了“头悬梁, 锥刺骨”。这样的笑话, 在新闻作品里并不鲜见。

4. 加速度

加速度是一个物理名词。它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V/△t) , 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是m/s^2。加速度的值有正有负, 分别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及趋势。因此, 我们新闻中不能滥借滥用这一类词语。有的记者一看到“加速度”这个词, 就以为只“加速”不“减速”, 其大谬也。某报刊登新闻《再创丹东“加速度”》, 这篇新闻如果仅看标题, 根本看不出丹东的“速度”在那一时期变慢了还是变快了。记者搜肠刮肚地想到了这样一个物理名词, 来“装饰”一下新闻, 却事不遂愿。笔者在新闻作品中看到的“加速度”实在是太多了, 在此提醒同仁千万不要上“加速度”的当。

此外, 常见的容易使人望文生义的词语有:差强人意 (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空穴来风 (指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文不加点 (指文章不经修改, 一气写成, 形容才思敏捷, 下笔成章) , 等等。

仔细分辨词义的褒贬

有些成语或褒或贬, 富有潜在感情色彩, 在运用时应该尤加小心。从笔者阅览的新闻作品来看, 经常用错的成语有:

1.炙手可热

炙:烤, 烧。意为手一接触就感觉热得烫人。比喻气焰盛, 权势大, 用于贬义。而许多媒体将“炙手可热”一词变得更加“烫人”, 什么事情、什么人都可以 (下转第144页) “炙手可热”了。如, “桐乡旅游业炙手可热”、“节前外地保姆炙手可热”、“人民币收藏炙手可热”、“炙手可热说麦家”等, 竟然作为标题出现;某国家级报纸的标题更是惊人——“党员毕业生炙手可热”, 并且该文章还获了评比三等奖。

2.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是指“起初用俑为死人殉葬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 (上) 》:仲尼曰:“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 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始作俑者”切不可用于褒义。

而将“始作俑者”错当做褒义词, 近年来在报刊上有泛滥之势。如, “揭开中国婴童经济‘始作俑者’的神秘面纱”、“转基因种子的始作俑者——美国孟山都公司”、“其始作俑者为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哲学家”、“这发明 (指浮体与载体分离的不会沉没的救生艇——笔者) 的始作俑者, 竟是地处上海西南角一隅的闵行中学”, 等等, 不一而足。

3.弹冠相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相关文章: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05-25

激发运用05-06

运用传承05-09

软件运用05-12

口语运用05-14

规范运用05-14

运用地图05-16

实施运用05-23

成果运用05-26

运用安全05-31

上一篇:如何出版下一篇: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