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的故事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红旗渠的故事范文

讲解员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后,林州人造红旗渠的原因终

于找到了

10月22日,小编去河南林州学习红旗渠精神,在展厅里,讲解员向我们一行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后,大家终于明白,林州人为什么要在悬崖上开辟出一道水渠来。林州人造红旗渠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讲解员说,民国初期,林县桑耳庄300户人家,常年吃水要到四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民国九年(1920年)逢大旱,黄崖泉的水只是香火头那么大小。大年三十,村民桑茂林老汉起五更去黄崖泉想趁早挑点水回家过年,没想到挑水的人太多了。挨到天黑才接满地担水回村。

桑茂林出去担水一整天,新过门的儿媳妇王水娥惦念公爹担水一天没回来,就到村口去接。由于天黑路滑,新媳妇又是小脚,接过担子刚走几步,就被石头绊倒,一桶水洒个精光。王水娥又羞又愧,在除夕夜悬梁自尽。这是桑茂林老汉痛哭的场景。

讲解员说,一担水的倾覆,给一个家庭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灾难,缺水的日子,该怎么生活? 桑茂林老汉伤痛欲绝。

这是桑茂林老汉的家,场景还原的比较逼真。 这只水桶,让游览的人心里如刀绞一般。 桑茂林老汉家里的故事简介。相信任何人,看到这样悲惨的故事,都会涌出最大的勇气,去改变一切。红旗渠的建造,完全是源于林州人不甘现状、勇于奋争去改变命运的决心。

第二篇: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定稿)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李剑波

红旗渠精神是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上形成、凝结和升华的民族精神的一种形态。2002年6月,红旗渠纪念馆落成时,有人让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决策者、指挥者杨贵讲讲红旗渠精神,他说:林县群众最有发言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保证。

斯言是矣。

一、修渠背景

红旗渠1960年2月始建(原称“引漳入林”工程),1969年7月竣工。林州市(原林县)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荒山占到50%。年平均降雨量只有600毫米左右,70%降雨在

7、8月份。据史记,从明正统元年(1436年)到1949年,513年间发生自然灾害100次,大旱绝收30次,人相食5次。林县有首民谣:天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泥土,留下石头蛋。1944年林县解放时,99万亩耕地,水浇地只有1万。正常年景小麦每亩只有60斤左右。全县550个较大的村,有307个远道取水。其中5里以上的181个,10里以上的94个,10到20里的30个,20到40里的2个村。“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1954年8月杨贵任林县第一书记。1957年12月,中共林县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会召开,提出了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动员令,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1959年小麦丰收。但麦收后大旱。流经林县的季节河全部断流。天上不给水,地下没有水,建水库蓄不住水。出路在哪?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只有一条路:出去寻水,走出林县寻水。1959年6月,县委、县人委分三路到山西找水源,终获源头。10月10日,中共林县县委作出了“引漳入林”的重大决策。

“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70.6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人们形容该工程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林县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骄傲。

二、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集中表现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16个字。她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和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地体现了林州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构成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容。

红旗渠精神有其历史性,更具有现实性;有其地域性,更具民族性;有其宣传性,更具实践性;有其传承性,更具开拓性。

原省委书记徐光春2008年4月到安阳调研时,把红旗渠精神总结为“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敢攀高峰”4句话、16个字,其中重要的是“放”字,关键是“敢”字。“放”就是放手、放胆、放活;“敢”就是敢想、敢闯、敢干。红旗渠精神作为传家宝,只能牢记,不能忘掉;只能弘扬,不能淡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发展,不能停滞。

邓小平同志曾说,没有一股气、一股劲,是走不出一条好路的,走不出一条新路,是干不出新事业的。气就是精神、境界、激情和魄力。对红旗渠精神内涵的再浓缩、再提炼,也就是一个字:气。

我们经常讲安阳要有气势,安阳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一极,最重要的是聚人气,提勇气,显大气,展豪气!聚人气就是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在挑战面前保持旺盛的斗志,在困难面前保持进取的精神,这就是勇气。我们还要显出大气来,无论是规划蓝图,制订方案,还是确定目标推进工作,都要彰显这种辉煌的气魄。展豪气就是轰轰烈烈干大事! 当历史的脚步豪迈地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铿锵行进时,我们重新思味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在扩充,在沉淀,更赋予了新时代的元素和特征,这就是: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三、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当今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将永远闪耀着人文精神和理性主义的光辉。人类社会又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族精神也要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而不断增强自己的时代品格,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民族精神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而是一条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精神长河,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表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如果停滞了、僵化了,也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州人民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而且把它们与无产阶级世界观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蕴含和包容历史与时代诸多优秀文化基因的红旗渠精神。这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和深化,而它的形成,又使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提升。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启示我们:一方面,要珍惜民族精神的历史内容,善于应用历史的经验和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要以时代的眼光审视我们的民族,广吸博纳,注重创造和培育新的精神财富。唯有实现民族精神传统与现实的统一,才能引导我们的民族更加迅速、稳健地走向未来,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充满活力和朝气。

1.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来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要始终把发展放在首位,把发展的目的———为了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年红旗渠的修建,正是为了改变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局面,奠定县强民富物质基础。红旗渠精神体现出一种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改变现状、促进事业发展的价值取向,这种可贵的价值取向不但深深渗入林州人民的实践活动中,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得以强化。进入上世纪80年代,林州人靠着修建红旗渠锻炼和培养出来的超人胆略和熟练的建筑技能,走出太行山,奔向全国建筑行业大市场,在各地施展才干。如今,在外地的林州建设大军共计2600多个建筑队,已达20万之众,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通过劳务输出,林州人实现了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原始积累,了解了国内外市场,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人才。进入上世纪90年代,林州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再造一个红旗渠工程的宏大气魄,开始了向农村工业化和小康目标的进军。那些昔日在外搞建筑、经过现代城市文明熏陶、具有浓厚市场意识的施工队长和建筑工匠,作为林州人民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新的历史舞台。他们将资金、技术、信息、项目带回家乡,领办乡镇企业,成为林州第一代农民企业家,促进了全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如今,林州人又制定了建设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力争提前3至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红旗渠通水40年,已创造经济效益20多亿元,而由于弘扬红旗渠精神所形成的巨大精神力量,则难以计算。林州人民在创业发展的道路上,已从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走向美太行。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的本质。红旗渠的修建,是当年林县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一个典范。当年的林县县委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这里,党的任务、人民的利益、改造大自然和发展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新的形势下,林州的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强化宗旨意识,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他们开展了以走千里长渠,访万家农户,办百件实事,正干部作风为主题的红旗渠调查千里行活动。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落实上述要求。还应看到,与当年林县的干部相比,现在的许多干部工作环境好了,文化水平高了,眼界更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干部的群众观念淡了,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差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弱了。别的地方没有做过的事,他们不敢做;别的地方正在做的事,他们不愿做;别的地方干成了事,他们又强调自己的条件差而不能做。至于那些只为自己升官发财的人,贪图安逸享受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太平官的人,只会做表面文章、制造虚假政绩的人,不可能去干像修建红旗渠那样需要进行长期拼搏奋斗,乃至需要个人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的事情。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领导干部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像当年组织修建红旗渠的林县县委一班人那样,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团结实干,无私奉献。

2.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条件下,是否还需要弘扬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否还需要完善的道德理性和高尚的道德理想?有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个人奋斗,就是为了赚钱,无须再提集体主义,没有必要再讲无私奉献精神,不需要再借助道德对人们的活动进行调节。这种认识是不足取的,其理由是:

其一,经济活动只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除此之外,人类还有政治、文化等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等价交换等只是经济领域的行为目标,不能泛化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

其二,即使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原则与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并不矛盾,因为后者也是一个企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的自然秩序也要求人们接受一套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如果市场活动失去以道德理性为基础的文化支撑,就必然造成严重无序的局面。

其三,我们所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又要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讲勇于奉献、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共同发展,反对不讲社会责任,不择手段地追逐利润。

由此看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通过弘扬红旗渠精神,在全社会提倡大局观念和无私奉献精神,既讲价值规律,又讲无私奉献,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用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理想来匡正市场经济以利益作为驱动所产生的弊端,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能力。

3.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于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国情限制,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我们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做长期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任何小富即安、小进即止的思想,任何平庸懒惰、固步自封的表现,都是没有出息和极端有害的。针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不良观念和思想障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以艰苦卓绝、开拓创新的姿态,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只能靠全国人民一砖一瓦进行建设,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只能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不畏艰险、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来实现。贪图享乐安逸,懒于探索创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只能是海市蜃楼。

4.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的思想文化之魂,必须使全体人民拥有共同的思想、理想和信念、精神与道德规范。

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坚持集体主义的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如今,人们在感受到市场经济的发展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同时,也感受到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赢利的经济目的被推至唯利是图的极端,公平竞争的经济手段被扭曲为钱权交易,经济活动的主体意识被一些人异化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经济活动的某些盲目性使一部分人产生强烈的投机心理,从而导致一系列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诚然,在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交换关系。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容易产生以追求和维护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为特征的功利意识。但是,这种经济关系只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层面,而不是它的全部。在这个层面之上,社会还有自己的整体利益,还有超越于市场经济规则之上的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休戚与共的利益关系。我们坚持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我们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其价值指向的重点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如果每个人都只是关注个人利益,无视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社会秩序必然失范,最终也难以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纷繁复杂,人们往往被某些暂时的、无序的社会现象所迷惑,从而大大增加了认识客观世界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引导人们廓清是非界限,明确是非标准,自觉地坚持正确的认识,自觉地抵御错误的认识,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源于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各种思潮,势必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来,其中一些观念不可避免地同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用什么样的尺度观察社会,用什么样的准则规范行为,对每一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一些人长期忽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对腐朽思想的警惕和免疫力,以致滑入犯罪的深渊。联系当前实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是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在艰苦的环境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获得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 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竞争和团体都离不开信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切经济活动和企业行为既需要依法进行,又需要职业道德来维护。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也要求有一定的商业道德。社会主义也讲物质利益,同时反对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倾向,反对坑蒙拐骗、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既要讲赚钱,又要讲奉献,在以诚实劳动取得合法收入的同时,以自己的奉献造福于社会。这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应有之义。在现阶段的道德建设中,必须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间的利益关系,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5.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坚持求真务实

胡锦涛同志号召,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充满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不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缺乏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能否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思想保证。

红旗渠精神体现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修建红旗渠,是当时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和县委一班人在1959年底作出的决定。1958年正在搞大跃进,各地浮夸风甚嚣尘上。那年,林县小麦丰收,亩产114斤。杨贵同志回忆说:我到地区汇报工作,是第一个发言的。个别领导听到我如实报的数字,很不屑地说,你们林县就是躺着不干,麦子产量也不应该这么低。在我后面发言的,就说本县的小麦亩产400斤、500斤,也有谎称亩产1000斤的。可是,后面事情就来了,上级收征购粮,哪个县亩产1000斤,就上交500斤。这些在1958年很风光的地方,在后来的困难时期就惨了。1959年,林县再度遭受严重旱灾,河渠断流,井塘干涸。杨贵和县委一班人大胆作出修建红旗渠大型水利工程的决策:向山西的漳河借水,劈开太行山,建造人工天河,把水引进林县。当时人们感到疑惑:修红旗渠,林县究竟有多少家底?这是林县的机密。几年后,机密露馅了。原来杨贵和县委一班人趁着1958年丰收,没有因虚报产量而多交征购粮,悄悄攒下4000多万斤储备粮。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求真务实精神,体现了立足本地条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求真务实精神,体现了尊重客观实际、不说假话、不畏艰险、齐心协力、团结实干、敢于负责、无私奉献的求真务实精神。红旗渠不是吹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林州人民创造了人间的奇迹,把世世代代的期盼变成了现实。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能够给予人们以巨大的启示,这就是只有脚踏实地地创新和奋斗,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方面做得是好的。他们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以自己的实干精神和优良作风,充分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和拥护。但是,在坚持求真务实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讲话中指出的诸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作风飘浮、追名逐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明哲保身、患得患失,贪图享乐、铺张浪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等情况,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有些还比较严重。这都是同党的宗旨和性质格格不入的,必然会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应当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某些不良风气如不坚决刹住,势必削弱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会妨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进一步坚持求真务实,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红旗渠精神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充分发掘和运用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使红旗渠精神不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稿为讲课稿。原稿约30000字左右) (作者系安阳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

第三篇:我是红旗渠的一滴水

黄家坡学区南韦底学校六年级管恩典

我生在林州,长在林州,是土生土长的林州人,林州有引以为荣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

听村里的老人说,60年代正是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林州人民为了改变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恶劣环境,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毅然奔赴太行山,从山西境内引漳入林,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干10年,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高4.3米,宽8米,引水25个流量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现在,有许多人来林州参观,瞻仰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以及部分当年修渠的工人们用过的提灯、垫肩、穿过的棉袄等一件件当年的实物,并观看了红旗渠纪录片,亲身感受了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队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今天,林州人呼唤当代红旗渠精神,河南人呼唤红旗渠精神,中国人呼唤红旗渠精神,那就是“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难而不惧,在理想召唤下排除千难万险:富而不惑,在物质大潮中坚守精神家园:自强不已,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发展,不断超越:奋斗不息,在复兴道路上奋力拼搏,永不停步,这就是我们的时代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

我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定要用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为家乡,为祖国作贡献,虽然,我的能力有限,好像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许多水滴合在一起,就可以汇成溪流,甚至可以变成海洋,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奉献出自己的所有力量。

第四篇:读《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有感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这是一个神话般的传奇,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带着对红旗渠精神的好奇,我翻开了《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这本书,开篇“人工天河”——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深深吸引了我,把我带进林县,带进了当时那个年代。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历时10年建造起来的一条“人工天河”。1960年2月开工,1965年4月总干渠竣工,1966年4月三条干渠修建竣工,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完成。红旗渠工程渠道总长1500千米,灌溉土地达到54万亩。它的不易是在不可能的时间完成的不可思议的工程。三年的自然灾害是1959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那个时候人们群众连吃顿饱饭都是奢望,大家还要上山拼命凿山挖洞修渠,为什么?因为林县人民缺水严重,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看了让人心痛。民国初年,任村桑耳庄有位叫桑林茂的老汉,为了全家能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吃上一顿饺子,天不亮就到离家十几里的黄崖去担水,由于人多、泉水小,等了一天才接满一担水。而在腊月,才刚娶进家门的新媳妇在家等着老公公担水回来煮饺子,左等右等不回——等到天黑才终于在半路迎到了挑满水回家的老公公。天黑山路不好走,小脚一滑,一桶水全洒在了地上。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发现了上吊自杀的新媳妇……这一桶水摧毁了这一家人对于生活的全部勇气和希望。因干旱缺水而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留给当地人灾难与贫穷。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已不单纯是一个水利工程。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有形的物质载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伟大象征。红旗渠精神是新的时代精神的基础, 影响着新的时代精神的思维品质和精神风貌。时代精神总是立足于现实实践的,总是在一定民族实践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我们才能够摆脱困境,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之上, 我们才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根源于社会实践的,具有时代性特征、实践性特征,但这种时代精神深层次上是由民族精神所决定和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而红旗渠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弘扬红旗渠精神,既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把红旗渠精神的优秀传统熔铸到时代精神中去, 红旗渠精神,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林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县。“引漳入林”的红旗渠工程,是林县人民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修小型水利工程到修大型工程的过程。兴水符合林县县情,兴水就是为林县父老乡亲办实事,兴水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群众从兴办水利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更加热爱党,党指向哪里,群众就干到哪里。

红旗渠为什么能建起来?就是靠的一种理想,靠的一种精神,靠的一种信念。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缺水盼水,不管天大的困难,不管万难的险阻,一定要把漳河水引到林县来,这就是林县共产党人的信仰,体现着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

总书记讲,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红旗渠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力量。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关键时刻,探讨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今天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对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红旗渠精神:一是要心怀梦想,坚守信念;二是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三是要依靠人民,万众一心;四是要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五是要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合上《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心情久久不能平复。50多年来,红旗渠不仅给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深挖红渠精神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让它在本职工作中熠熠生辉。(李玥)

第五篇:不朽的丰碑 红旗渠精神进校园活动文

不朽的丰碑

————红旗渠精神在当代

林州,一个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的新型城市,正在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就在半个世纪以前,这里的人民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人间奇迹——红旗渠,它被人们称作“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的水长城”。

回首艰苦岁月,见证人间奇迹。林州人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敦厚、诚恳,但上天并没有因此而赐予这里的人们肥沃的土地,甚至连吃水都是困难,过去这里有一俗语“水贵如油”。危机和苦难的另一面就是机遇和辉煌,生在太行边上的林州人,并没有被这苦难吓倒,他们不甘心做大自然的奴隶,而这一切更是激起了他们的斗志,要把河山重安排,做大自然的主人。这是一种何等豪迈的气概!

如果不叫作“人工天河”,遇到的困难或许会比想象中要少得多。1250座山头,211个隧洞,152座渡槽,2225万方土石,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只有钎和锤,车推和肩扛;在山崖上修渠,总干渠纵坡只有1/8000,而这背后的技术支持只有一个中专生和几个“土工程师”,测量工具只有两台自制土测平仪;而这工程的开始又恰恰是在三年困难的高峰期,他们不向国家要一分钱,完全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太行山上,红旗渠的英雄们喊道:“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建成红旗渠,就是铁山也要钻它个窟窿!”这般冲天豪气,在困难面前,他们苦中作乐,战天斗地,百折不挠,实实在在的改造了自己的命运。那其中一个个真真切切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他们将与太行共存!红旗渠人那不畏困难,在困难面前所展现出的智慧和毅力,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壮举! 红旗渠凝聚的这种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一块不朽的丰碑!

继往开来,英雄儿女传接力。有人说,如今国家强大了,林州焕然一新了,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不再需要红旗渠精神了。事实上,困难在形式上是不同了,但在难度上或许要更大。我们仍需要红旗渠精神!

南水北调是盛世中国水利史上的史诗,是红旗渠精神的鲜活版。南水北调工程从规划设计、科学论证、反复比选,到最终形成实施方案,历经五十余年,仅中线总干渠1277公里,渠道之长,移民征迁任务之重,占地之多,前所未有。 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是红旗渠精神的科技版。2003年,神州五号发射;2005年,神州六号升空;2008年,神州七号飞天;2011年,神州八号又让中国扬眉吐气。祖国科技的飞跃发展,离不开背后难关一次次的突破,是红旗渠精神在当代的影子。

2010年林州市高考成绩的辉煌是红旗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红旗渠精神的教育版。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他们是红旗渠精神虔诚的践行者!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业的是红旗渠精神的草根版。造福乐山岛被敬称为“谷满仓”的谷文昌;情系水利、终生无悔的付书金;以家为校、三十载呕心沥血的王生英;翻山越岭,风雨无阻,被热心网友称为“大山深处的鸿雁”的李广生,他们用红旗渠人特有的“韧性”,谱写着一曲曲感人肺腑的乐章。“林州人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做,林州人有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郑书记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到。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就是红旗渠精神,它离我们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珍贵的精神宝库,无论是在何种艰难困苦下,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勇气、毅力和力量。它是我们的精神靠山。

林州的飞速发展需要红旗渠精神! 中原经济的崛起需要红旗渠精神! 我们中华的强国之路需要红旗渠精神!

往日山崖天河开,而今蓝图恢宏展。任何辉煌的成就都离不开卓越的领导者。红旗渠和她扬名天下的故乡离不开杨书记。今天,卓越的领导者带领红旗渠人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因为他们的高瞻远瞩,慧眼独具。伟人的情怀是相互吸引的,他们是胸怀磊落、出手不凡的英豪,他们留给众人的将永远是令人惊叹的大手笔。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布局已初见端倪,红旗渠人新一代的领导者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他们将带领红旗渠人在红旗渠精神这面大旗的飘扬下创造出新的辉煌,他们将带领红旗渠人迎来史上划时代意义的一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婚庆注意事项范文下一篇:护理带教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