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论文

2022-04-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汉民1945年生,祖籍山东省掖县。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1985年入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原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全国美术技法理论研究会会员,黑龙江青年艺术家协会顾问。现为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艺术系主任和广东梅州嘉应(大学)学院客座教授,在基础课教学上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论文 篇1:

高等美术院校基础课教学的反思与设想

摘 要:中国的高等美术院校教学体系一直处在变革和实践当中。基础课教学作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一直紧随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按照现行的美术高考模式和体制来看,美术类高校的基础课教学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衔接作用。因为基础课教学是考前和专业培训的顺承,所以我们应给予其更多的重视和思考。高校的基础课教学所要承载的是以科研性质为基础的学术梳理阶段,而并不是单纯的基础知识传授或造型能力的巩固。相对于具体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来讲,基础课教学应该更加多元、更具前瞻性。

关键词:艺术实验;基础课教学;艺术基础

从民国时期引入法国学院式教学,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盘苏化,再到改革开放的各种艺术实验,中国的高等美术院校教学体系一直处在变革和实践当中。基础课教学作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一直紧随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按照现行的美术高考模式和体制来看,美术类高校的基础课教学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衔接作用。我们应该给予作为考前和专业培训的顺承基础课教学更多的重视和思考。时至今日,有关美术院校的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争论与探讨从未停止过。改革开放以来,几所知名美术院校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调整和革新,但相对模式化的主流教学体制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世界,从前的教学模式已经显得过于陈旧和教条,因此当代的艺术教育应该更多地面相当代,结合当下的信息、科技、人文、意识形态等因素来开展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因此,建立一种更加多元的复合型基础课教学体系是当代高校美术教学所急需思考的。要用基础去主导整个学院的学术脉络,以基础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 传统基础课教学的矛盾与局限

当下多数的艺术院校的基础课教学依旧是以素描和色彩两大教学科目展开的,并且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深受法国式学院教学和苏派的学院教学的影响。虽然由于不同的授课教师的观念而引入了一些不同的思考和理念,但基本的教学模式和思路依旧没有改变,这一点在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地方院校体现得尤为突出。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可能在以往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完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创造了让人欣喜和骄傲的教学成果。传统的基础课教学经过几代艺术家、教育家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种十分严谨的教学体系,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也有了相对完善的预案和措施。对经典文化和教育手段的传承是无可厚非的,但过于体制化、模式化的教学也会成为束缚创新性教学研究的枷锁和桎梏。从当下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学因素与当代社会相悖,并且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局限。

目前高等美术院校的基础课课程设置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史论类课程;一类为专业类课程。史论类课程主要有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等课程,专业类课程则更加单一,仅为素描、色彩、解剖和透视等科目。首先从美术史的发展进程来实现理论化教学是无可厚非的,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只是单纯地回顾了艺术发展历程,并没有形成对艺术发展脉络的预判。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梳理美术史的脉络之外,并不能帮助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同时,单元性、框架性的概论课程也显得十分僵化,对于不同艺术观念和思潮的概述也显得过于武断和教条,因此学生对于整个艺术环境的下一步发展并不能做出评估和判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传统基础课教学的专业课设置是纯粹的技能性培养,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解剖、透视之外,基本沿袭着由素描静物到素描石膏像再到素描人体的课业进程,色彩教学的基本走向也与素描教学异曲同工,单一的造型基础训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锤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对“基础教学”认识上的狭隘。

传统基础课教学的授课方式也相对单一,并且教学体系也基本固定为几种西方舶来的教学模式,即法国式古典主义学院教学、苏派现实主义教学。在这二者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欧洲的表现主义和包豪斯式的构成主义。虽然在教学中融入了一些国人自己的思考,但基本教学思路和理论支撑还是以这些教学风格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因此学生在接受基础课训练时也很难总结自身的发展方向,只能对号入座式进入框架式的接受性教育中,加之教师授课时的个人风格影响,致使传统的基础课授课方式十分的枯燥和单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局限。

2 对未来基础课教学的展望

当代是一个各种艺术形式并存的时代,各种新颖的、更具冲击力的、更具观念性的艺术形式和传统媒介的艺术形式有机地并存着。在这期间可能有艺术观念上的矛盾或表现形式的差异,但这种复杂而富于讨论精神的艺术氛围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因此,中国的当代艺术要直面新世纪,当代的美院基础课教学也应该做出更具当代性的转变与革新。陈旧、刻板的教学模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是优秀的、合理的,但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转变,无异于故步自封。

面对传统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些局限和矛盾,教学工作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设想。首先,在继承以往优秀的教学经验的同时,应适当压缩基础造型课程的训练,或者说在造型基础的课程中加入更加多元化的课程安排。从前的基础造型教学多数只有素描、色彩两大科目,而面对目前的多媒体时代,在基础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入数字艺术等方面的课程,以传统手绘和CG绘画并轨的方式完成基础造型课程传授。其次,应该尽早引入材料学课程的设置,在完成传统绘画材料的普及性教学后,融合当下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和新型创作材料来实现针对材料的研究性教学,从而引发学生对材料的关注,尽早开始对材料的经验积累,为更具多元化的创作发展夯实媒介基础。再次,革新史论课程的设置,以传统美术史论作为基轴,开设针对国际上重要的艺术展览和文献展的理论性研究课程,为学生开拓更具前瞻性的理论知识架构。最后,在正常的基础课程授课的同时,加入影像、装置、行为、新媒体等课程的选修,以丰富学生的课业知识,同时使学生在基础课阶段就对非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高等艺术院校的基础课程设置革新固然重要,但对于传统的授课方式的转变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信息时代的进步让人们看到了科技的便利,那么传统的授课方式也应该向更加便捷、更加时效的方向发展。首先,开展网络远程授课。例如,在国际级别的展览现场设置理论研讨课程,通过网络技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参与展览现场的观摩,并安排公派教师来传授展览见闻,学生在本土参与学术研讨。其次,在原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聘请技术性教师客座教学,将声、光、电、展陈、成像等更加多元的创作元素直接引入基础课教学。再次,建立以学院美术馆为基础的画廊机构,将策展、拍卖、艺术品管理和经营等商业因素纳入主体课程中,使学生在基础课阶段就对自身价值和艺术市场的运营模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自己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艺术方向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位。

3 结语

当我们回望艺术史中的每一种思潮的萌发和每一次的革命性变更时,不难发现:革新和传承是同样重要的。相对于具体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来讲,基础课教学应该更加多元、更具前瞻性。高等美术院校的基础课教学的革新是微妙而漫长的,新时代的飞速发展赋予了基础课教学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反之基础课教学也应该以持续性的学术研讨来回馈这个时代。

作者:山川

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论文 篇2:

刘汉民作品选登

刘汉民

1945年生,祖籍山东省掖县。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1985年入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原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全国美术技法理论研究会会员,黑龙江青年艺术家协会顾问。现为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艺术系主任和广东梅州嘉应(大学)学院客座教授,在基础课教学上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多次参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研讨会,有论文发表在美术专刊上,出版有《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绘画设计教学大系·素描教材》、《素描教学》两部专著,《刘汉民山水画集》两部。《美术》、《国画家》、《江苏画刊》、《美术大观》、《中国国画家》、《世界知识画报》、《鉴赏收藏》、《财经界》、《中国艺术经典》、《中国艺术品投资》、《寰亚周刊》、《黑龙江画报》、《黑龙江风采》等著名刊物经常刊登刘汉民国画作品。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展览和各级画廊展出,国家及省、市美术专刊、杂志、报纸及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宣传报导。2005年,在泰国曼谷,获《亚太地区名家水墨画展》金奖。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亦在国内外美术馆、画廊展出被收藏。美国《国际日报》2006年8月27日刊登了刘汉民的国画作品并高度评价他“将成为当代中国山水画中很有个性的画家之一”。 我国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的《苍浑淳厚 造境幽远》一文,充分体现出了对汉民老师的赞赏。

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论文 篇3:

以巴蜀石刻造像为蓝本的素描教学实践

摘要:巴蜀石刻造像作为重要的传统石窟艺术,历史积淀深厚,造型精美绝伦、雕刻水准极高,其图像本身就极具东方美学价值,是区域性美术传统视觉图式研究的典型代表。将这些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引入到当下高校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实践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这种引入是现代美术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的有机结合,是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的有效实践,是对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设计素描特色课程教学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巴蜀石刻造像  图式引入  设计素描教学

巴蜀地区的石窟造像艺术根植于悠久的巴蜀文化沃土,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拓了石窟艺术的新天地。其中,最为著名的大足石刻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典范,与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作为巴蜀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一直以来,我们就思考着以本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于基础课程教学之中努力发掘本地域优秀的文化特色。我们坐拥着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石窟艺术资源,如何将这些造型精美、积淀深厚、雕刻水准极高的石刻造像经典作品引入到当下高校的艺术教育中,作为高校基础教学的研究资源,并以此引导学生认知本地域优秀的石窟造像艺术,并将其转化到设计素描表现的要素中,以一个全新的审美视觉,去获得无尽的思想启迪和自由的表达空间,这正是我们在基础课程建设上确定的方向和重点打造的特色课程品牌。

一、巴蜀石刻造像资源丰富,极富中国特色

巴蜀地区的石刻造像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的优秀代表,主要以摩崖石刻造像最为精彩。具有代表性的有四川安岳石窟,有石刻造像近10万尊,分布105处,开创于初唐,现存最早的造像题记为开元十一年(723);最为著名的重庆大足石窟,有石刻造像5万尊,分布地点40余处,最早开创于晚唐景福元年(892)。 除此之外,本地域还有众多的石刻遗址,如万州太白岩石刻群、合川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永川陈食佛崖寺摩崖造像、江津朝源观道教摩崖造像、潼南五硐复兴岩摩崖造像等等。巴蜀地区的石刻造像分布广泛,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成为我国石窟造像艺术璀璨的明珠。

这些石刻造像的题材都是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道教造像,以及儒道合一的造像,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极具东方美学价值:在立体造型的技法上,运用写实与夸张互补的手法,对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务求传神写心;强调善恶美丑的强烈对比,表现的内容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既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有极大的社会教化作用;在布局上,是艺术、宗教、科学、自然的巧妙结合;在审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借鉴的审美要求;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了创造性的发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极富中国特色,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二、巴蜀石刻造像图式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应用

素描是一门关于认识和表现形(体)的学问,是指导和表达造型设计的一种最基本的、辩证的、逻辑严密的思维方式。由于中国的素描教学体系是从西方引进,当下国内各高等艺术院校通常沿用的是西方的一套教学方式,在基础素描阶段为了研究透视、比例、光影、明暗等造型规律,以画石膏几何体,生产生活类器物,古希腊、古罗马石膏雕像最为常见,西化的课堂常规教学模式似乎已成为各高校约定俗成的普遍规则。但是,我们认为素描作为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先驱课程,在吸收西方的优秀教学经验的同时,还应当思考如何突破西方文化的中心主义,使本民族的文化观念、精神价值、审美取向得到尊重与最大限度的认同。

巴蜀石窟造像藝术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所涉内容更多是接地气的本地域传统艺术领域的研究。因此,我们将传统石刻造像艺术引入到设计素描教学中,着力探讨与研究发掘石刻造像图式在素描教学语境下的应用,丰富了素描课程的教学内涵,为素描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学生通过对石窟造像的观看、分析和理解,一方面能认识和了解了传统石刻造型的基本规律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和开拓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多维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石窟造像艺术的图像形式将西式素描的专业练习在乏味和枯燥的训练中解脱出来,通过石刻的雕塑语言去认识、去欣赏、去感悟、去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寻找艺术表现的真谛,继而对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了综合培养。

实施中国传统艺术在设计素描教学的渗透是交叉性很强的课题,把单纯的素描造型技能训练向多元化的设计意识方向培养,既达到了原有的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民间美术的情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三、以巴渝石窟造像艺术为蓝本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践

以巴渝石窟造像艺术为蓝本的素描教学实验立足于本地域文化特色,透过石刻造像艺术+素描教学的方式,从巴渝石窟造像艺术的美学形式出发,以石刻造像的图式研究为着手点,通过提取、打散、解构、重构、置换的方式重新组织画面次序,达到更新形式感的目的。在此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石刻造像的造型元素形态进行主观重组,但局部细节的刻画仍然沿用写实的刻画方式进行,其关键是注重前期图像的形式感问题,期间分析石窟艺术在中国历史脉络中各式图案符号的意义内涵和图式的视觉形态,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启发、采集造型元素,通过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从思想文化上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性进行提升。

将巴蜀地区石刻造像图式融入到设计素描教学实践中是课程开发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它需要传承、分析石窟艺术形成的历史渊源和装饰特点以及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它属于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总体包含写实素描和设计素描综合表现两大研究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三个教学步骤:“巴蜀石刻造像图像笔记”“巴蜀石刻造像图文绘本”“巴蜀石刻造像素描创作”。

具体实施起来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学生到石刻博物馆现场观摩,将教学课堂延伸到实地。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多角度记录拍摄收集图像资料,通过速写及文字记录感受,教师组织集体讨论,师生共同分享对优秀石窟艺术的感悟。然后回到画室整理资料,形成创作方案,完成“巴蜀石刻造像图像笔记”。

借助完成的“图像笔记”进行大量的速写小稿构思,整理出“巴蜀石刻造像图文绘本”。

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巴蜀石刻造像素描创作”。第一阶段完成巴蜀石刻造像写实素描。写实阶段是基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和感悟石窟艺术经典作品的造型语汇,着力于学生的眼、心、手的和谐统一;第二阶段完成巴蜀石刻造像设计素描综合表现。此阶段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或抽象手法,以及材质媒介进行设计素描实验性综合表达,着力于培养学生运用素描的基本形式因素,点、线、面等抽象性符号去表现视觉对象或视觉想象。

教学的具体思路是:以典型的视觉图式,分析其图式语言以及图式语法、阐述其图式内涵与底蕴,并借助基础素描课程教学平台,以石窟艺术的视觉图式为对象,提升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创作应用能力。

结语

巴渝石窟造像视觉图式语言转化为素描教学形态,这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运动,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自我更新。从高校设计素描教学角度切入巴蜀石窟造像艺术,一是着眼在本地域的石刻艺术经典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用传统美学图式的基本元素解析素描教学中的文化性植入问题,寻求设计素描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二是让学生通过本地域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诠释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次深入思考,培養他们的对传统艺术的感悟能力。本课程教学以继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力求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去丰富现有的西学训练模式,为我们的设计素描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种介入是现代美术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的有机结合,是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的有效实践,是对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设计素描特色课程教学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胡文和.安岳大足佛雕[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6.

[2]黎方银.大足石刻[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14-17.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巴蜀石刻造像在高校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和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设计学基础课体系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英武 倪纯如 常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育教育下的三生教育论文下一篇:社会主义制度生态文明论文